對太極拳中名詞的領悟及解釋

太極拳有五大門派,其拳理是一個。太極拳的理論是博大精深的、是包羅萬象的。是哲學。太極拳有人管它叫哲拳。太極拳往小了說是太極拳,往大了說是道。乾坤大道,是哲理。所以有些名詞需要我們逆向去思維、去理解、去領悟、去感覺、關鍵在體悟。我用白話文的形勢。談一談我個人對太極拳中的詞語的領悟、體悟及解釋。 無極;空空洞洞一無所有;有極;產生一點靈息,有所動。 1、太極;是兩儀 2、兩儀;是陰陽 3、三才;是天、地、人。【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土。人有三寶;精、氣、神。】上有天,下有地,人居其中。頭頂百會,腳踏湧泉吸取天地之精華。人有先天之氣,父母所給,人在練功所得後天之氣,用後天之氣去補先天之氣不足。達到強身健體的目地。人體上丹田主神、『祖竅穴』在兩眼中間深處。中丹田主氣、氣海穴。下丹田主精。會陰穴。從下往上說。精、氣、神。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虛至神靈,神者氣之宅,氣足神不衰。性命雙修即練精、氣、神。正所為;乾坤大道一氣游,神形連著似水流。 4、四相;是陰里即有陽,陽里即有陰。叫;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從太極圖上看,白魚是黑眼,黑魚是白眼。這種表現形勢叫四相。太極拳拳理中說;運用在四相。不要把太極圖看成是平面圖。實質上它是在旋轉、在動的兩儀陰陽為一體的物質。從圖上看陰魚的頭部對著陽魚的尾部,陽魚的尾部對著陰魚的頭部。這個涵義是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兩儀相互在轉換的。在太極拳中也就是說開中豫合,合中豫開。動中有靜,靜中生動。重心虛實的轉換。實腿的旋轉,步法的移動……等等。這些動作都是根據四相來完成的、這就是運用在四相。 5、五行;金,木,水,火,土。對人體內臟來講指的是;心、肝、脾、肺、腎。在練太極拳中五行之說;『人心屬火,火芯要虛,心火下降,蒸燾兩腎,『腎屬水』用火燒水,產生於氣,出入在命門』這是指練內氣的方法。火心要虛,這個虛字的涵意是;首先要把心態放鬆。蒸燾兩腎的意思是;腰這個部位,需要熱,怕著涼『腰要著涼的話全身都沒勁,腰部就僵硬』。也就是說用心火來溫腎。氣和勁同出源於腎,兩者的關係是;氣是勁之本,勁為氣之用。所以腰是一身之主,主宰著全身。對太極拳另外來講指的是;五種步法;前進、後退、左顧、右肦、中定。前進在會陰、後退在祖竅、左顧在膻中、右盼在夾肌、中定在丹田。生克在五行,生是促動,克是限制。無過而不及;就是說在做動作中,沒有到位,就得促動它,到位後就要限制它,不讓它過去,恰到好處。也就是正好到位。這就是生克在五行;無過而不及的涵意。【以內帶外,用內氣吹動外形】 6、六合;外三合,內三合。外三合是;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內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筋與骨合。為六合。封在六合,運用封字訣時,走六合。這個封字有兩種涵意,一是封住自己,使自已處在不敗之地,二是封住對方使對方在你撐控之中。這個合字要正確的去理解它,它是在運動中的合。不是定式的肢體相對的合。也就是說在運動中求開合,不要在定式上找開合。外三合的頭一合、肩與胯合是關鍵,是用胯去找肩,而不是用肩去找胯。是胯的轉動帶動肩而合。頭一合做對了,再說後兩合,頭一合做不對,後兩合不用說。 7、七星;是指人體七處關節;肩、肘、手、胯、膝、足、首。稱之為七星。中國的武術有一個說法;就是打在七星,七星八打。就是說要充分發揮七處關節的妙用,妙就妙在全身都在運轉,七處關節運用自如。太極拳在技擊方面講;是進攻與防守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說攻是守,守也是攻。太極拳有三道防禦圈,外圈用手、腳;中圈用肘、膝;內圈用肩、胯。頭在中圈和內圈裡用。八打是身打。這些都是形體動作的表現,關鍵是要用內勁去完成。調動內勁,打出外形。 8、八卦;初始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乾代表是,天、坤代表是地、巽代表是風、震代表是雷、坎代表是水、離代表是火、艮代表是山、兌代表是澤。這是由於氣的運動變化而生陰陽,陰陽二氣的交感而化生的,八種自然現象。從八卦圖上看它還表示出八個方位。叫四面八方,結合太極拳來說就是八種勁力。掤、捋、擠、按、採、挒、捔、靠。在這裡我說一說『掤』勁和『肘』【捔】勁;這個掤字很不好理解,因為它是太極拳的專用字,別處用不上,沒有借鑒和聯想的地方。所以很難解釋清楚;太極拳老拳譜中對掤勁的描述是;所謂掤勁者,如水負舟,先實單田氣,次要頂頭懸,遍體彈簧似,開合一定間,任憑千斤力,漂浮並不難。陳照丕老前輩講掤勁時,打了一個比愉,人為什麼站在球體上站不住,是因為它沒有平面,球能滾動。楊澄甫前輩講掤勁時說;手臂有回收之意,腰際一旋轉,掤勁即行成,腰際再旋轉,捋勁就行成。肘字是名詞,代表部位,不能代表一種勁。肘字的原意是,捔字,捔起,捔東西的捔,往上的勁,托舉的意思。在以前我寫過對掤勁和『肘』捔勁的理解。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9、九宮;在八卦的八個方位基礎上加一個出入在中路。中屬土。即八卦九宮步。 10、十而合一;前面說了一大堆,要合為一。這就是一株釋放萬株,萬株歸於一本的道理。 11、『虛領頂勁』這四個字中有兩個字是誤導,一個字是領字,應該把它改為靈字,另一個字是頂字,在這裡不要把頂字理解成從下往上頂。實際來講應該是虛靈頂勁,它的涵意是;清氣自然上升,升至百會。不是領起、也不是頂起。把這個頂字應該理解成頭頂的頂。也就是說清氣自然上升,頭頂上產生一種靈氣勁。即頭頂懸。做這個動作的方式方法是,用後勃頸輕輕蹭衣領,下額微微回收,頸椎豎起。做這個動作的前提是,濁氣下降,降至湧泉。清氣才能自然上升。有一種頭浮出水面,中氣暢通,非常舒適的感覺。這就是虛靈頂勁,這是以內帶外的。也就是說顯其形,用其意。 12、含胸塌腰;這是太極拳的正確理論。不知在什麼時候起在太極拳這個領域中流行一句『含胸拔背』這句話。實際上這句話沒有道理,含上胸,沒法拔背。無論從拳理上和肢體上都說不通。拳理上有一句話。形不要有抽扯之形,意不要有提拔之意。這就把含胸拔背這句話給否了。它是不對地,它是錯誤的,它不是太極拳的精華,他是太極拳的糟粕。含胸塌腰才是太極拳的精華。含胸塌腰這句話是太極拳中的一個術語。現在變成了一句俗稱,大家都在說。只知其言,不知其意所以言。何為含胸塌腰;對這個含字和這個塌字要正確地去理解,含字是含住,另一層是內涵,是一個合字。塌字的涵意是向下的意思,不是把腰凹進去視為塌腰。做對這個動作的方式方法是合胸,沉胯,松腰,斂臀。這樣做就是含胸塌腰。 13、沉肩墜肘;這句話的涵意是;要對這個沉字和墜字作一下解釋,這個沉字和墜字都是往下的意思,沉和墜都是松的前提,也是松的基礎。不懂得沉,就不知道松,也松不下來。沉肩墜肘,實際上是松肩,松肘。做對這個動作的方式方法是;中氣下沉,胳臂做順纏,肘尖往裡掩。用中節帶兩頭。做出松沉來,即做出了松肩、松肘、松腕。這就是沉肩墜肘。這是單一的局部動作。【要結合六合去做,沉胯,松腰,開襠,圓胯,濁氣下降,清氣上升。太極拳的每一個拳勢到達終點時,也就是說在定式時,必有『一松一靜』內氣下沉,清氣才會自然上升。這也是前長三關時。】沉肩墜肘的動作做對時,周身各處都有一種松沉非常舒適的感覺。這是一個整體動作的完成,這也是太極拳的松。是一種去僵成柔的松,具有彈性的松。 14、順逆纏絲;提到順逆纏絲會有很多人都把它與時針連繫在一起。認為是順時針方向旋轉即為順纏,逆時針方向旋轉即為逆纏。這是不對的,是錯誤的概念,是一種誤導。實際上是它與時針沒有一點關係,不要把它們連繫在一起。它是陳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它的涵意是;順與逆,是正與反的兩個對立面,把這兩個對立面看成是陰陽倆儀。纏絲,看成是螺旋轉動。這樣就好理解了。它有一個定意;向大手指方向旋轉即為逆纏,向小手指方向旋轉即為順纏。它與陰陽倆儀有關係;逆纏為開,是陽。順纏為合,是陰。例如;做逆纏轉變為順纏的過程,從它的軌跡上就可以看出,是陽極生陰、是從開轉為合的過程。反之,就是陰極生陽。從合轉為開的過程。這裡所提到的開合表現形勢是;(開) 為展胸張肘、展胸,在這裡為什麼用展字,不用開字,用開字你就很容易作成挺胸,展胸是逐漸把胸打開。張肘,不是抬肘、架肘、而是墜肘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在做逆纏的時候肘是張開的。這樣作即為展胸張肘。也就是逆纏絲。(合) 為含胸掩肘。掩肘也是墜肘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在做順纏的時候肘是掩下的。張肘和掩肘的最大好處是腋窩裡有膨脹勁,腋窩裡的膨脹勁不丟。做這個整體動作時要開者有心,合者無意。才能體悟道陰陽倆儀是怎樣相互轉換的。才能真正體悟到順逆纏絲的意義。陳式太極拳拳論中有一句話;腰是螺旋,腳是鑽,倆臂纏絲不停斷。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順逆纏絲主要是對倆臂而言。正所謂開為陽,合為陰。一開一合互為根,陰陽二氣逆相程。上面提到了墜肘,在這裡我簡單的說一說;沉肩墜肘;它的表現形式是,打立掌和掖掌時是墜肘,實際上是松肩墜肘。掩肘、墜肘都是從張肘轉化來的。也就是說張肘的角度最大,其次是掩肘,最後是墜肘。前面我已經講過,張肘、掩肘都是墜肘的表現形勢。 15、三練三不練﹕在太極拳領域有三練三不練之說;1、練理不練力;2、練身不練招;3、練本不練標。(1)、練理不練力的涵意是,練拳先明理,按理去練拳,練理實際是在練氣,練氣是理直氣就壯。(比如說某種事,你有理,說話時你底氣就足,聲音就會高。你要是沒理,底氣就不足,聲音也就低。) 太極拳是內家拳,以練內氣為主。(叫運氣) 運氣是;氣與勁的關係,氣是勁之本,勁為氣之用。這是勁。不練力,力本身是笨、僵、拙。是外家拳所練的(叫用氣) 是用氣把力達到最強硬。這是力、所以要練理不練力。(2)、練身不練招;是練身法不練招法;身法是身體的協調性及靈活性,身形,身架和方位的變化。身法練好了招法相應而生。身法是靈活的,招法是呆板的。所以要練身不練招。(3)、練本不練標;練本是練本質的東西,實質的東西,太極拳的實質是練內,內在的修維,性命雙修。是根據太極陰陽五行之道來調節自身,以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地。練標是表面,是外表,是單一的,是一種擺出來的形。所以不要去單獨的一謂去追求這種表面上的東西。擺拳架子是為了調動內氣的走向,一旦內氣會走動,就要用內氣吹出這種外形。太極拳慢練的目地就是讓你去體會,去感覺每一個拳式的涵意所在。氣的走向,勁的行程。所以要練本不練標。這就是三練三不練。 16、尾椎:尾椎這個部位在練太極拳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人體的舵。(飛機有舵,輪船也有舵。它們都是為轉換方向而設計的) 人體的轉動就是靠它來實現的。比如在轉腰轉胯動腿時,是尾椎帶腰胯把腿帶動的。在太極拳中這樣的動作很多,做這樣的動作時,千萬不要先動腿和腳,要用尾椎腰胯來帶動。(尾椎、腰、胯三者為一體) 在技擊上講,身後如有響動,你不要驚頸椎,驚頸椎的話你是必要回頭,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在想想怎麼辦,這就慢了,因為你走思想了。你要是驚尾椎的話一下就把身體轉過來了,下意思的就把攻防意思做出來,這樣就快得多。在這裡再多說一句;太極拳的步法與自然走路的步法是不一樣的,太極拳的步法是搖臀盪胯,提膝擺腿。自然走路的步法是提膝擺腿,利用貫性力。 17、沉胯;它在太極拳中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太極拳中的表現形式也很多,主要是對上下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先說一說對下盤的作用。例如;重心的下降就是要求你沉胯,沉胯的目地就是把下盤兩條腿的兩張弓做出來。下沉而不是下蹲,要把沉和蹲區別開來,有很多人,由其是初學太極拳者,甚至練太極拳有過一段時間的人一說下沉,他就做下蹲的動作。這是因為他不懂得其中的道理。這是不對的。下沉是用胯把腿壓彎而不是膝關節用力下蹲。下蹲在練太極拳中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下沉而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在這裡我打一個比方,你試圖想一下,把腿比作為竹枇子,把竹枇子壓彎,不能把它壓折。壓彎後它有一種漲力,壓折就沒有漲力了,壓彎就是下沉,壓折就是下蹲。下蹲很容易傷害膝關節;也不利於氣血的行程,勁的傳導。再說一說對上盤的作用,胯的下沉,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形成虛靈頂勁,使肌柱得以拉開。 肌柱的拉開;(不是拔背,以前我說過拔背是不符合太極拳拳理的,是錯誤的。而是胯的下沉,往下拉,清氣的上升,往上撐。才能使肌柱拉開,也就是對拉拔長。) 另一種涵意(以前我也說過沉是松的前提,是松的基礎。)也就是松胯,松腰。松腰落胯。腰胯要是松不開的話,就會影響很多與腰胯有關的動作。(也可以說太極拳的動作都與腰胯有關。) 就不能體現出腰是一身之主,主宰著全身這一重要的太極拳理論。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18、開襠圓胯;它是在練太極拳中對襠和胯的要求之一,開襠是兩大腿根部有外撐之意,脹環跳。開襠不是敞襠。圓胯是合胯是結合腿做出的一種表現形式。開襠圓胯的表現形式是,好象你騎座在大圓球上,不論你從哪個角度騎座襠胯都是一樣的,這個形式是不會改變的。這種表現形式,就是開襠圓胯。這是一種形像的比喻。這也就是說你無論做出什麼樣的式子,襠胯都要做出這種表現形式。可以說這也是一條定律。 19、襠走下弧線;是練太極拳的人常說的一句話叫刷鍋底、盪鍾錘。向盪鞦韆一樣。寺廟裡的鐘是由外撞擊鐘而發出聲響。這是佛家。道觀里的鐘是由裡面盪鍾錘而發出聲響。這是道家。從這兩種現像就可以看出來內家和外家的區別。在練太極拳中襠走下弧線它是重心移動的要求,作對這一動作,主要是靠尾椎來完成。重心的移動有一個行程,兩腿之間分成五等份,(這是指弓步時) 重心的移動要在2之4間完成,3是最低點,不要移動到1和5,1和5是禁區,不可進入,進入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膝關節受力過大,造成前腿折,後腿綳的形式,這種形勢是死式,不利於旋轉。走到了死點,不利於氣血的行程,勁道的傳導。(在這裡打一個比方;自來水管,直管和弧形管水都是暢通的,彎成九十度時水的流動就會受阻,角度越小阻力越大,達到從疊時水就不能流動。) 兩條腿的兩張弓沒有了。違背了太極拳的拳理。 20、腿的旋轉;腿部的旋轉決定於膝關節的動向,膝關節不要擺動,也不要往前頂。往裡擺動就容易塌膝使腳外側翹起,往外擺動容易掰膝會使腳內側翹起。這兩種形勢都不對,這種形勢叫喝風。往前頂膝很容易使膝超過腳尖,造成折膝。這三種形式對膝關節都有傷害。要想使腳平鋪於地面,勁力入地三分,膝關節不受到傷害。就得把踝關節鬆開,膝關節鬆開,胯關節鬆開。利用於風市穴去轉動(風市穴在大腿外側手臂伸直中指尖處) 帶動膝關節豎立起來,膝關節沖著腳尖方向。例如;站成弓步時前腳尖必需內扣。小腿的感覺是膝關節向外轉,踝關節向內轉。形成象擰毛巾那樣的形式,膝關節的轉動不是用意用力的,是以胯關節和踝關節為支點,意放在風市穴向下向內轉動大腿帶出來的。這樣去做就不會出現腳喝風的現象和折膝的現象。也就形成了五指扎地腳心空,勁力就會通過永泉穴入地三分,腳就象吸盤一樣牢牢的扎在地上。(這也就是腳下生根的意思) 陳式太極拳的出腿方式是以蹬腳和鏟腳為主。要求是,出腿必合胯,合胯再旋轉。襠走下弧線,藉助地力,尾椎去調整。 對太極拳中的名詞的領悟及解釋嶄時就寫到這裡。希望你們能夠看懂。在練太極拳中去體悟。我所寫的這些有關太極拳名詞解釋,是我多年習練太極拳中所得。寫的比較純普,直觀,便於理解。在解釋主題的同時稍帶解釋了一些有關詞語。指要你看進,領悟道,對你以後練好太極拳是有很大的益處。現在所出的書和文章有一部份是從表面上看是呼有一些道理,但是它實質是錯誤的。在現實中太極拳這個領域存在著很多問題是誤導。有一部份人對太極拳一知半解,看了一大堆書,照光碟學太極拳自己認為會練一兩套拳架,就懂得了太極拳,會練太極拳了,說起太極拳來條條是道,道道是理。實際作起來就不是那回事了。還去教別人,誤人子弟。我希望你們在以後看書和看文章時要有所識別,批判的接受,親身去體悟,符合不符合拳理,適合不適合你去練,適合於你去練,不適合於你就別去練。 下面說一說氣:太極拳是內家拳法。有一句話的好;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太極拳本身就在練內氣,但是它不說氣,「在氣則滯」這句話的涵意是;在練太極拳時不要把意放在氣上。如果你把意放在氣上,就會產生很多不利因素,對練好太極拳是不利的。氣分為清氣和濁氣。清氣分為五種,1、先天自然之氣,是父母所給,就是由母體降生時帶來的氣。2、乾坤正氣,就是陰陽之氣,也就是剛柔之氣。3、太和之氣,就是丹田之氣,就是心肝脾肺腎五氣團聚的地方。也叫五氣朝元。就是人之生死,病之輕重比先看元氣存在的道理。4、浩然之氣。就是運動時純清無濁。練一趟拳,氣不發喘,面不改色,談笑自若,在作戰時能以沉著應戰,養我浩然之氣。5、混元之氣,就是功夫練成時,把全身之氣團聚不散,混元一氣,如鐵石之堅。攻之而不敗,破之而不散。 濁氣;濁氣分為五種,1、橫氣、就是橫氣填胸,上下不接氣。在運動時呼呼發喘。2、邪氣。就是呼吸不正常,時有時無在運動時嘴發青,臉發白。3、逆氣、就是在運動時肩上挑,肘上架,不知道沉肘松肩之法。4、滯氣、就是在運動時中氣堵塞,使周身之氣不能流通,久之有仃止之意。(不同於逆氣的是,逆氣是由於挑肩架肘而造成。使中氣逆行。如洪水倒流,百病叢生) 5、濁氣就是運動時上重下,外散內空,完全用的是後天之氣。使一切濁氣上涌。練久人就生病。
推薦閱讀:

太極拳之精髓
大腦太極---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怎樣移重心重心轉內弧怎麼轉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離君臨天下僅一步之遙,卻為何沒能稱帝?

TAG:領悟 | 太極拳 | 解釋 | 太極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