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鳴蟲葫蘆《上》
據歷史雜文記載及現存實物佐證,以葫蘆為容器,蓄養鳴蟲之風始於明代。到了清代康熙朝,『范匏』【用人工製作的模子刻上陰文花紋,套在幼小的葫蘆上,等秋後葫蘆長大取出,葫蘆的形狀圖文悉如人意】技術已經極為發達,以精美的『范制鳴蟲葫蘆』【也稱匏器】蓄養鳴蟲,在當時成為一種流行文化。蓄養的鳴蟲種類也更加豐富,故根據鳴蟲的不同,陸續出現不同形狀的匏器。
據范制鳴蟲葫蘆和蓄養鳴蟲為業者百多年來的口口相傳,以及專業人士研究發現,清代宮廷范制鳴蟲葫蘆自乾隆晚期盛極而衰,規模越來越小,極盛時期,皇家的各大園林種植大量『范匏』,但是,至道光年,已經縮小至僅有紫禁城慈寧宮小花園一塊地種植。但在皇宮之外,北京地安門「永良」【乾隆之子】的王府開始培植『匏器』,永良之子綿宜,在瀋陽開始范制葫蘆。北京的古玩界及鳴蟲蓄養傳承者,對與皇家有關的范制葫蘆統一叫做『官模子』。官模子匏器的主要特點是:圖案繁複且精美清晰(如圖)
據考證,『官模子』鳴蟲葫蘆絕大多數是蟈蟈葫蘆,少有蛐蛐葫蘆和油葫蘆葫蘆。據此說明,紫禁城裡最多蓄養的鳴蟲應是蟈蟈。所以,蓄養其他種類鳴蟲的官模子葫蘆,因數量稀少就更顯珍貴了。
官模子蟈蟈葫蘆大小長短都有,以尖底最多,模印的圖案題材豐富,有龍鳳圖案,有花鳥山水,有人物故事等等。清代幾朝的官模子葫蘆,只有道光時期的葫蘆上有『道光年制』款識。官模子葫蘆,可以在葫蘆的表面,看到四道或者六道的范痕,四道的是,在四條梨木上刻好陰刻花紋,拼合成完整圓形圖案套在幼小的葫蘆上面,等其長成。這種模子可以使用多年,但是葫蘆畢竟是植物,一年只能在秋季收成一次,受當年的氣候,土壤,種子等自然因素影響,故可以收穫到滿意的成品,實非易事。六道範痕是這樣來的:在七條梨木上,分別將花紋刻成陽文,組成完整圖案後,在模子外面,敷大約2公分厚的泥,做出泥模子,泥模子晾乾後,用火燒成瓦模子,這樣就可以用一個木模子翻制出許多個瓦模子,這樣可以大量使用在當年的葫蘆上,加大收穫量,提高成品率。道光時期,瓦模子開始被大量應用,使范匏技藝有了一個突破性的進步。
推薦閱讀:
※賈雨村為什麼「亂判葫蘆案」?(三)
※糖葫蘆的故事
※倒懸葫蘆
※為網友做的烙畫葫蘆貔貅
※葫蘆送福祿,多子又多福
TAG: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