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婚戀熱點問題暨安頓新作《結婚嗎》讀書研討會
當代中國婚戀熱點問題暨安頓新作《結婚嗎》讀書研討會現場
王紅旗:今天,在楓葉紅了的時候,我們相聚在紫金樓,別有一番風味。紫金是深秋的顏色,深秋是收穫的季節,是人類萬物經歷雨雪風霜後綻放生命大愛的狂歡節。在這樣的天時地利,我們中心、基地與九州出版社聯合主辦「當代中國婚戀熱點問題論壇暨安頓新作《結婚嗎》讀書研討會」,邀請到諸位專家學者和碩博士生,您們能夠在百忙中撥冗蒞臨論壇,就是最溫暖的「人和」氣象。請允許我代表主辦單位,向在座的,因有急事未能到現場的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我希望大家能夠「和而不同」, 以對《結婚嗎》這部情感實錄研討為契機,探求解決「當婚戀遭遇市場消費的新困惑」之道。重構現代性的婚戀觀念,為建構兩性平等幸福的生活方式貢獻一份心智,一瓣心香。是每一位知識分子的責任與義務。
首先請首都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歷史學院教授,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婚姻家庭倫理研究專家、中國女性文化研究學術委員會主任,梁景和教授主持專家論壇。有請。
梁景和:各位老師、各位專家、各位同學下午好!我們今天下午的論壇是當代中國婚戀熱點問題和安頓老師的新作《結婚嗎》的讀書研討會,《結婚嗎》這本書名給我的思維衝擊很大。這個書名不是結婚,不是不結婚,不是結婚吧,是結婚嗎,我感覺有點哲學的味道,把我們現實當中很具體的一個生活方式和哲學結合起來了,所以我感覺形而上和形而下是可以辯證統一的。我想通過今天這個論壇,通過今天的研討會,我們會有很多思想上的收穫,尤其對結婚這個問題,會有更深刻的思考。我想我就簡單談一下自己的一點感受。根據這個會議議程,第一單元由8位專家發言,第一位專家就是九州出版社的黃憲華社長,她的題目是「給結婚一個現實的支點——婚戀圖書《結婚嗎》策劃札記」。
黃憲華:給結婚一個現實的支點——婚戀圖書《結婚嗎》策劃札記
之所以選擇關注婚戀題材類的圖書,是經過一番考慮和討論的;關於婚戀以及兩性關係類的圖書,近些年已經有許多作品出版,並且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此類圖書都仍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別。
社會快速發展,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女性主體意識逐步增強,使得兩性之間原本傳統的觀念受到強有力的挑戰。社會的容忍度進一步提高,對於婚姻而言,有著更為切實的影響。
在傳統觀念當中,婚姻和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是同一過程,愛情的目的地就是婚姻,婚姻的內容支撐就是愛情,金婚、鑽石婚是人們嚮往的楷模和標本。但是,如今社會,物慾時代,強大的物質欲求猛烈衝擊人們傳統的觀念,純美情愛當面對現實之時,被摧毀殆盡,婚姻已經不再有陽春白雪,更多的是房子、車子和存款。那麼,在這種新的社會環境之下,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在婚戀途中充滿了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和迷失,我們該如何擺放婚姻的位置,該如何確定自己心目中愛情的方位呢?
面對這些困惑,應運而生的方法論圖書也逐漸的增多起來,有些圖書上市即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從市場的反應可以看出,婚戀情感類圖書市場依然有非常大的潛力,這也是我們當初決定要出版《結婚嗎》這本書的重要緣由之一。
首先,對於當代婚戀的問題,整個社會都在關注,傳統的觀念受到極大的衝擊和挑戰,對於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怎樣才是完美的婚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選擇就意味著放棄,對於很大一部分對於婚姻有困惑的人來說,他們的苦惱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於選擇的艱難。婚姻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她需要包容和容忍,但是,包容和容忍到什麼程度才合適恰當呢?正如《結婚嗎》里的一個例子一樣,初次見面,男方喝茶水又把茶葉吐回茶杯,那位女士就不能容忍這樣的動作,結果就沒有走到一起。可能會有人覺得真太可惜了,為了這一點小的毛病就告吹,令人惋惜。這裡就涉及一個堅持和容忍度的問題,對於書里的這些人來說,他們所堅持的和所看重的與他們所能容忍的都是哪些品質?在探尋愛的過程中,哪些可以誓死堅守,哪些可以適度容忍,一些小毛病能不能容,一些大問題能不能忍?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對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現在來講,這個觀念已早被打破,為什麼還要提她呢?因為事實上打破並不代表人們心底里徹底的放棄。為什麼會有「剩男剩女」的說法,從本質上說人們還是把婚禮當作一個幸福的最重要指標和判定標準。沒結婚就不幸福么?幸福就一定要結婚嗎?現在的婚姻觀和幸福觀是需要重構了,但這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將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但正如《結婚嗎》裡面所透露出來的一樣,「結婚不能讓人更幸福,不如不結婚」,能有這樣的提法,本身就是一場觀念的解放。
下面我會見到說下這本書的策划過程和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首先,在題材方向已經確定前提下,首要確定的是與哪位作者合作。如果選對了作者,稿子質量是有所保證的,同時,作者的知名度也是對圖書銷量的一個保證。所以,選擇作者舉足輕重。
之所以選擇與安頓合作,一來順應市場的一股強大的需求動力,果斷進入婚戀類圖書市場;二是安頓多年來一直在關注新時期國人的情感史的演進和變遷,她被西方記者稱為「中國第一位採訪情感隱秘的女記者」,在關於中國人情感方面,她有足夠的發言權;三是安頓從1995年起從事「當代中國人情感狀態的個案調查」,出版過《絕對隱私——當代中國人情感口述實錄》,當時此書曾經震動出版界,在社會上的反響強烈。多年來,安頓有著異常固定的讀者群,她的文風和風格有著良好的讀者基礎和口碑。另外,安頓也有將其兩年多的採訪實錄作一個階段性總結的意願,故此,雙方一拍即合,合力打造了此書——《結婚嗎》!
其次,對於此書主旨的把握。一本書能被市場接受,很重要的一點,是它必須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不應該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當初,在確定此書的主旨方向的時候,並沒有從婚戀指導的方法論大方向出發,而是選取其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關注「剩男剩女」的婚戀困惑。當今,關於「剩男剩女」的話題已經有許多,如何讓此書有新意,如何不落窠臼,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點。經過前後多次的討論和論證,最終我們將此書定位於一本「當今婚戀男女在尋愛路上婚姻困惑啟示錄」。「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的確如此,我們套用一下,就是「能走進婚姻殿堂的人是相似的,不能走到一起的人各有各的困惑」,這本書就是講述一群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剩男剩女」們自己的故事。沒有指導,沒有說教,沒有方法,只有事實,只有一個接一個的曲折和辛酸。這就是這本書的落腳點,非常與眾不同,這個最為重要的關鍵點,我們把握住了。
第三,書名的選擇。一般情況下,讀者在書店購買一本書,他的購買決策過程需要多長時間?長一點的需要3分鐘,短的只需要十幾秒而已。這是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在讀者從拿起一本書,只需要前後翻看十幾秒鐘,這本書的命運即已經被宣判——被買走或被放下。那麼,在這僅有的十幾秒之內,讀者會看哪些地方呢?第一是封面和書名;第二是作者;第三是封底和目錄。不言而喻,書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自然對書名的選擇經歷多次的商議和討論,最終兩個書名備選:「結婚嗎」和「結婚吧」。就是一字之差,別小看這一字的差別,古語講推敲,字斟句酌。一個字的區別,意義會有天壤之別。綜合全書的內容主旨,作者提出意見,認為我們並不能鼓勵大家結婚或者不結婚,而是要客觀的展現給讀者所有的信息,讓大家自己去判斷和做出選擇。出於作者所特有的客觀性在此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留給讀者的是思考和反思,書名選擇《結婚嗎》,看似疑問,實則是在探討。與我們全書的主旨頗為貼切。
第四,內容體例的選擇。《結婚嗎》在選擇內容體例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市場上同類圖書眾多,語言風格多以說教和指導為主,有的也輔以小故事,事理相合,比較能適合當今年輕人的閱讀口味。在此背景下,我們對於此書的語言風格和體例安排,努力做到與眾不同,力求新穎別緻。面對當今市面上已有圖書的特點,我們著重突出兩點:第一是強化內容的故事性,每一個章節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第二,將故事定位於口述實錄,安頓潛心兩年多的時間,一直在老百姓中與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溝通,掌握了大量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口述實錄的形式,加強整本書真實性的力度。通過這樣的設計,全書14位被採訪的人物,他們的事情經歷一個個完整的展現在讀者面前,匯總在「結婚」這樣一個中心點之上。體例的「口述實錄」,有幾大優點:一是保證讀者的閱讀新鮮感;二是可以給讀者最真實的故事案例,這些都是確確實實發生的事情,最大限度的給讀者真實感;三是保證作者的主觀意向沒有過多的滲入書中,一如安頓所采寫的新聞稿,站在事件當中,跳出事件之外,把更多的空間留給讀者。《結婚嗎》無疑就是一部行文讀來異常冷靜,但卻又飽含如火激情和攝人心魄的激越之作。安頓的文字依然冷峻而流暢,與她簡單熱情的個性大相徑庭,可以看出安頓在努力保持第三者旁觀的角色,不讓自己陷入每一個足夠讓人瘋狂的故事講述當中。但是,透過這些她選入《結婚嗎》書中的人物,我們依然能覺察到安頓一些若隱若現的個人情感已經滲入其中。因為,作者也是人,況且還是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情且內心甚為細膩的女人呢。筆者認為,恰恰正是因為這種安頓式的著述方式,才更能喚起更多相似人物的共鳴和回應,所以,主觀一些又有何妨呢?
策劃心得:書中的人物故事,讓我們了解到,寬容的社會給了我們可以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結婚,也可以選擇單身,無論如何選擇,都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他們都在為愛追求,始終跋涉在尋愛的路上。通過他們的故事,讀者可以吸取經驗教訓,每一個人物都可以是一面鏡子,看看他人,對照自己。樂觀、包容、無私將永遠是愛情和婚姻的靈魂。為了更好的愛,這是《結婚嗎》給讀者最好的禮物。
梁景和:謝謝黃社長的精彩發言。下面請本書的作者安頓談談她的創作感受。
安頓:《結婚嗎》創作談
首先要感謝首都師範大學,感謝中國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包括我的東家九州出版社,還有今天到會的所有專家老師同學以及我的媒體同行。我有點惶恐,不知道說什麼。我是做基層工作的記者,一直以來都是做面對面的個案採訪,很難說有理論層面更深入的想法或者說更深刻的見地,今天就是聽取大家的意見,聽大家的感受,為我今後的創作和今後的工作能夠有更大的進步。至於說到創作,黃社長講策劃的時候基本上把我當時做這本書的初衷講明白了。我一直不喜歡「剩男剩女」的說法,我個人認為是媒體為吸引眼球而造出這個概念,也因此干擾了很多人的擇偶觀。怎麼判斷「剩」?是不是以婚姻法規定的年齡,如果是那個年齡,大家都是「剩女」了,因為這個年齡實在也太小了。我們國家發展這麼快,時代進步這麼迅速,用這個衡量是否「剩下」挺不公平的,這個詞對當事人不太尊重。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結婚,也可以選擇不結婚,婚姻的形式變得非常多樣,非常多元,我們知道很多愛情故事從發生到發展並不一定以婚姻為結尾。
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人為什麼成為媒體所說的「剩男剩女」當中一分子,他們想要什麼,還需要走多久。再有一點,就是我覺得可能是個性的原因,我比較喜歡溫暖的故事,雖然到達溫暖之前有很多辛苦和辛酸,但我覺得《結婚嗎》這本書代表了我的理念:每個人走向紅地毯的這條路都非常崎嶇,到現在他們還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人或者合適的人,但是這些故事會給我們溫暖的結尾,書里每個人的結局都是非常亮色的。過去總有人認為某個人很長時間不結婚,他一定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生理上的問題,心理上的問題,過去經歷上的問題,我想說的是他們沒有問題,他們很健康,他們只不過堅守自己想要的那份理想的愛情。我不說太多了,特別希望聽到老師和同學們對這本書的感受,非常感謝你們能通過今天的活動給我的作品帶來提升,謝謝。
梁景和:社長和作者的發言都很深刻。黃社長說現在結婚有困惑,任何時代的婚姻都有困惑,任何時代的婚姻都會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大概是永恆的。黃社長說可以結婚也可以不結婚,安頓也是這個觀點,她不喜歡「剩男剩女」的說法,認為對人不尊重。我也贊成這個說法。你可以結婚也可以不結婚,這哪來的「剩男剩女」?!下面請北京大學教授魏國英老師,大家歡迎。
魏國英:對婚姻觀念變遷的思考——讀安頓《結婚嗎》
有感非常高興參加這個座談會。安頓是一位多產的作家。此前,我沒有看過她的作品,這次收到她的新作《結婚嗎》,看了幾個故事,覺得這本書還是很有特色、很好看。這裡,僅對這本書中的幾個故事談點想法,很不成熟,與大家一起討論。
《結婚嗎》講述的是都市大齡青年追求愛情和婚姻的故事。作者以採訪記錄的形式,用細膩、靈巧的筆觸,把她/他們的困惑、思索和感悟呈現給讀者,很有意義。作為「入了圍城」的過來人,作為關注女性解放與發展的研究者,我看了其中的一些故事,也頗有啟發。
啟發之一是對婚姻價值的理解。《結婚嗎》一書中呈現的14位適婚男女,均在婚姻殿堂外徘徊,儘管她/他們有著這樣那樣的現實問題和不同層面的困惑,但追求幸福的婚姻是她/他們共同的堅守。這在物慾繽紛的當下,是難能可貴的。然而,什麼是幸福的婚姻,如何得到幸福的婚姻,卻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書中一位被訪者的述說,給我很深印象。她說:「我愛對方,更愛自己。特別愛自己的人,是絕對不會為了一份愛情而謀殺屬於自己的樂趣的。」由此使我想到,幸福婚姻到底是「為我」還是「利他」?
對於在改革開放前走進婚姻殿堂的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是看著「毫不利己、專門為人」的書、聽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長大的。我們認為,一個人倘若能為了他人幸福、為了社會進步見義勇為、捨生取義,那麼他(她)們在婚姻家庭中,是應該會為了自己心儀的生命伴侶做出「利他幸福」的選擇的。因此,那個時代的許多人,特別是女性,在處理婚姻家庭問題時,往往會更多地想到為了對方的幸福而心甘情願地付出,常常忽略或輕視自身的價值追求和主體感受。
而當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一些人,就像《結婚嗎》書中採訪的那些人,他/她們在愛情婚姻中更加尊重自我,珍視自我的主體感受,追求個體的自由和發展。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著眼,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尤其對於長期處於「第二性」的女性來說,更是一種主體意識的覺醒和提升。
但是,婚姻不是簡單的兩人集合體,而是基於人類善良本性升華出來的,超越了物質和一切外在條件的,是對同舟共濟的另一生命體的尊重和承諾。對於親密的生命伴侶的呵護和付出,應該是一種不求回報、不用交換的給與,從中享受到的幸福和快樂是其他快樂所不能替代的。當然,正在尋找終身伴侶的「待婚人」,或許會說:我還沒有碰到值得自己做出「利他幸福」選擇的人。但我想說的是,沒有這種思想準備的人,是很難找到終生伴侶的,也是很難從婚姻中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因為,無論社會如何變遷,愛自己也愛別人,愛別人如同愛自己,甚至勝過愛自己,永遠是婚姻幸福的真諦。這是我們那一代人的認識,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認同。
啟發之二是對「不婚潮」的認識。最近報章披露,這些年,日韓等國的一些女性不是選擇離婚,而是根本就不結婚,出現了所謂的「不婚潮」。報紙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韓國25至29歲未婚女性比例達59.1%,30歲至34歲未婚女性佔了19%,35至39歲未婚女性佔7.6%。日本30至39歲的適婚女性未婚率達38%。雖然還沒有看到我國適婚女性未婚比例的準確數字,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我國適婚年齡中的未婚女性數量,也是在不斷上升的,這可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想,目前處於「不婚」的女性中,可能有兩種人,一種人是「不婚」者,決定終生不嫁;另一種人是 「待婚」者,她們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沒有合適的「意中人」;如果始終沒有碰到得意郎君,那就只好終生不嫁,成為「不婚」的一員了。從韓國女性「不婚」數字看,隨著年齡增加,不婚女性比例減少,這就說明在「不婚族」中,大多數還是「待婚人」。
有學者分析,一些女性能夠在婚姻領域裡「罷工」或「怠工」,是經濟力量作用於婚戀領域的直接反映。的確,在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發展加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升的大背景下,眾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廣泛深入地參加社會勞動,使她們獲得了追求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精神動力和物質支撐。應該說,女性希望成為完全獨立個體的訴求,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是人的平等與和諧發展不斷進步的外在表徵。但我同時認為,「不婚」決不是大多數女性的選擇,也不會是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少數女性「不婚」現象的出現,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要阻止「不婚潮」的蔓延,首要的是致力於實現事實上的男女平等的社會改革,為女性和男性一同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人把由此引發的若干社會問題歸咎於女性的「不婚」,指責什麼「女性『不婚潮』直接導致人口結構老齡化加劇」,女性「以傳統核心家庭消亡為成本的婚姻罷工代價過高」等等,我認為都是有失公允,也是不利於問題的解決的。
啟示之三是對文藝和文化的引導功能的思考。婚姻家庭是社會變遷的晴雨表。當今我國經濟體制的轉變和多元文化的並存激蕩,無疑會衝擊傳統婚姻形態和婚戀觀念。譬如,傳統家庭向核心家庭轉變,以家庭為本位的婚姻觀逐步讓位於以個體幸福為本位的婚姻觀,離婚和適婚人群中未婚人數增多等等現象的出現,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從歷史發展趨勢看,婚姻家庭仍然是促進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社會機制。從全局看,當前我國婚姻家庭的發展狀況仍然是健康的,大多數人以「兩情相悅」為紐帶結為夫妻,「舉案齊眉」的婚姻情感並沒有被物質化、數字化的符號所取代。婚姻家庭在社會中依然發揮著凝聚、穩定、撫慰的強大功效,夫妻、子女、父母、家人依然溫情脈脈,約定關愛和互助,承擔義務和風險,值得信賴和依靠。我們的文學藝術如何能在關注「小眾」——在婚姻家庭領域面臨困惑的少數人的同時,更多地去展示、分享大眾家庭的歡樂,給我們的後代以清新、向上的戀愛婚姻觀的引導,讓美麗的婚姻帶給他們更多的幸福,而不是讓她/他們對婚姻家庭失望,甚至「恐婚」。這可能是今天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學藝術,我們的教育需要面對和認真思索的問題。謝謝大家。
梁景和:謝謝魏老師很有學理性的發言。下面請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袁熹老師發言。
袁熹:我的婚姻我做主
袁熹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大家好,我受紅旗老師的委託,看了安頓的《結婚嗎》,我把她的論壇也看了,我覺得非常好。安頓的作品記錄了很多人的生活和情感,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的現狀。我非常喜歡她的作品。安頓通過和受訪者的心靈對話,向讀者展現在當前開放的多元的社會裡,一方面給人們升學、擇業、擇偶、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自由的選擇餘地,另外一方面也造成眾多的心理衝突和焦慮,顯現了社會的多元性。安頓深入淺出的問詢,娓娓到來的筆觸,揭示了被訪者糾結的情感經歷,深深地打動了眾多的讀者。同時,還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社會問題。
今天安頓的新書《結婚嗎》,再次把探訪的視角瞄準城市一個特殊的群體,即超出了通常人們認定的婚嫁年齡的「剩男剩女」,特別是「剩女」。本書通過和14位受訪者的對話,挖掘出他們這樣一群人在高速旋轉的城市生活中的情感困惑。他們基本都是受過良好教育,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在尋找愛情和婚姻的旅程中充滿著挫折和困惑。他們之所以拖到「剩男剩女」,我認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婚姻當作生活的全部,他們還有事業,理想、情趣以及性格、品味等的追求。她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我的婚姻我做主!寧願沒有,也不要一個湊合的婚姻。單身就不能活得很開心嗎?有一個受訪者認為,我不結婚是因為機緣沒有到,如果嫁了一個人不能更高興,還要增加很多煩惱,為什麼還要改變呢?另一位受訪者認為,絕對不會為了愛情而抹煞屬於自我的樂趣。她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興趣,選擇離開婚姻。還有兩位受訪者因為身體上的缺陷,不能忍受對方的挑剔和接受的程度,寧願選擇單身。還有一位受訪者說人一生擁有發自內心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快樂不如不婚。在是要二人世界還是選擇盡孝二者不能相容的時候,有人選擇了盡孝。有人在財富、仕途和獨立自尊之間選擇了放棄婚姻。在財富與人品的較量中,應該選擇誰?房子,車子,存款,人品,學識,性格,品位,情趣,職業,地位,家庭,教育等等,哪些才是幸福婚姻的必要條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他們這群人只是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和婚姻。有人說他們是挑剔的一群,其實他們只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他們中大多數人有結婚的意願,但並不急於走入結婚的殿堂,屬於「想嫁」,但絕不「濫嫁」。 只是為了讓自己活的得更愉悅,心情更舒坦一些。
安頓的書雖然是情感作品,但實際上反映出當前社會深刻的社會現象。第一我認為反映了社會寬容度提高。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多元化是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思想文化多元化,價值觀念多元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開放和多元成為社會的一種常態,社會對於單身不婚、同居甚至同性戀都有著極大的寬容度,人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從《結婚嗎》我們看到,正是社會的開放,他們之中不少人有過同居的經歷,在情感生活不協調之後選擇退出,繼續「剩」下去。20世紀80年代以前,「剩男」尤其是「剩女」被視為怪人,甚或被說成是社會不安定因素。而在今天,他們僅僅被說成是挑剔的一群,體現了社會對情感多元化的包容和對個人生活方式差異化的尊重。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是婦女獨立程度的提高。城市化和現代化使都市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職業發展空間不斷提升,獲得了經濟的獨立和社會尊嚴。「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傳統婚戀觀念被打破,她們不再需要依附男性來生活,她們可以自由地安排和享受生活;對事業的追求,為女性的生活賦予了新的意義,婚姻不再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只是他們人生的一部分。女性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她們對婚姻生活的期望值也不斷提高,因而引發了對傳統婚姻家庭觀念的懷疑、顛覆與重構。她們敢於在傳統的婚姻觀念面前說「不」。
總之,儘管她們在面對愛情和婚姻方面出現了那麼多的糾結和困惑,儘管他們或多或少還承受著社會不解的壓力。但是她們是獨立的,有自己的事業、有經濟上的自立,可以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讓自己活得更舒適。
梁景和:袁熹老師的發言很有見地,現代性的婚姻就應該「我的婚姻我做主」。下面請中華女子學院教授韓賀南老師發言。
韓賀南:情感故事的社會性別
韓賀南 中華女子學院教授
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賀安頓這個大作的出版!感謝她奉獻給社會這麼好的一本書!我讀了《結婚嗎》這本書的感受,可以用六個字概括,「享受?思索?行動」。讀這本書很享受。這本書的魅力就是能使你把手頭特別要緊的活放下來讀它。思索呢,這書中的故事引起我很多思考。讀這個書有一點「小視角,大社會」的感覺。書中14個人的情感故事,反映了在中國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人們的婚姻觀,價值觀的變化;反映了城鄉、性別、階層等各種差異下,一些年輕人的生存狀態。真的很感謝安頓,要不我們不會對這一群體有這麼一個聚焦的了解。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很多社會矛盾凸顯,我們能為人們做點什麼,為社會做點什麼,這就是我這裡所說的行動。
這本書的寫法很有特點。文學是以形象來反映社會的,但是安頓這本書的寫法,借鑒了歷史學口述史的方法,我們做女性研究比較注重女性口述史研究,我覺得這本書有一點自述的筆觸;還有這本書的資料收集,借鑒了社會研究的方法,最後以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
這本書的語言平白通俗。都是短句子,生動的口語,就是這樣的東西才不容易做到。讀到某些地方,令人發笑,很生活,很幽默。人物彷彿在你身邊,寫的是鄰居家老張家大小子的故事,老李家二閨女的樣子。
安頓說的觀點我贊成,她要說這些所謂「剩男剩女」 都是正常人,都很健康。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們的文化要更包容,更有彈性。就像剛才梁老師說的,如果我們認同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就沒有「剩」誰不「剩」誰的問題。這些人,我們為什麼說他們很健康,他們本來是很健康的。我們為什麼單獨說他們很健康,這就是一個問題,不是她/他們的問題,是她/他們受到陳舊觀念、習俗等壓迫。
從書中的故事裡,可以看出,許多人很無奈,我看了她/他們的故事也很無奈。我認為,有些東西,比如愛情是不能商品化的。雖然,愛情也不是空中樓閣,但功利主義的交換,會使純美的愛情大打折扣。話又說回來,功利主義的選擇,也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比如,城鄉歧視、地域歧視、性別歧視、消費主義,很多問題交織,令人思索。
下面,我想說一說故事中的性別問題。具體說,僅以書中的故事為文本,可以看出,很多陳舊的性別觀念、角色分工影響人們的戀愛婚姻。比如,那個畫家,她愛她的男朋友,也愛藝術。可是他的男朋友認為,我能使你不要辛苦的畫畫,過上清閑安逸的日子,使你幸福。畫家的真實感受告訴自己,也告訴人們,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我要的幸福不是你給我安排的那個樣子。可是他男友就是不喜歡她工作、不喜歡她為了工作交往,他認為這樣犧牲了她與他溫馨生活的時光,減少了她的女人味。以至於,畫家神經質了,書中這一細節寫得很好,她一聽到門外有腳步聲就緊張起來了,趕緊把手頭活放下,正在打電話也馬上放下,因為這些都是她男朋友不願意的,以至於她得了憂鬱症。畫家說,我真的很愛他,可是我不能接受他給我的幸福。我離開了她,我的病就好了。這就像20世紀80年代有一部電影,叫「我愛你,再見」。這是誰的過錯?是性別刻板印象的過錯,這種錯是男主外,女主內的陳舊的性別分工在今天的表現。還有,選擇在女朋友家鄉發展,就有壓力,好像是「倒插門」。這些都可見男娶女嫁,男主女從性別文化觀念的影響,都太沉重。也有的問題是性別與代際關係交織。我覺得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很矛盾。一方面,在愛情與婚姻關係方面很自我,而在代際關係上又不自我,有的人一定要先背上父母找朋友,考驗對方的道德水平。有一個男孩一直在說他媽媽給他壓力,雖然很難說服母親,也要有能力改變,你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我的婚姻我做主」。還有人首先考慮一定要娶一個能照顧自己父母的媳婦,看似很有孝心,其實也有問題。家庭應該以夫妻關係為核心,「母家庭」是「子家庭」的環境。核心立住了,才能照顧母家庭。不要使人以為你娶媳婦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和養老,先把人家嚇跑了。這些都是陳舊的男性角色壓力造成的,很值得反思。
時間關係,我就說這些。
梁景和:謝謝韓賀南老師聲情並茂的演講。下面請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玲老師發言。
李玲:在存在的場域中理解生命
李玲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對人的存在的理解非常深刻。安頓沒有說任何理論辭彙,卻展示了深邃的思想。書中的14個人,都沒有結婚,但也都是不排斥婚姻的人。序中說,他們的故事,「最初在一起的理由只是相愛,而最後仳離的原因參雜了無數感情之外的因素,且千差萬別。」這種關注「相愛」與「感情之外的因素」互動的視角、理解「千差萬別」中所包含的個體存在方式差異性的立場,非常好。
安頓的寫作立場,有兩點極有深度。第一個是,她把未婚、不婚當作常態的生活方式來寫,而不是當成社會問題提出來讓大家討論。這樣,她的這一系列訪談中就包含著這樣的呼喚:請社會尊重未婚、不婚人群的生活方式。她在多個故事中反覆強調這些人生活得很好,並不像一些有偏見的人所想像得那樣活得很悲慘。她顯然反對用所謂「常態」的婚內生存方式去壓抑未婚、不婚的生活方式,而是告訴讀者不婚也是另一種常態生活方式;同時,她也沒有走向另一個極端,沒有建構未婚、不婚就比婚內生存方式好的意識。她顯然是在理解生存方式多樣性的立場上看待不婚生存方式與婚內生存方式。她讓這兩種生存方式之間構成對話,但沒有走向二元對立。她強調不婚的生活方式也是健康、合理的常態生活方式,並不是說她把不婚美化為沒有缺憾的完美的生活方式,而是強調人的存在總是有其不完滿性,不婚生活方式與婚內生活方式都是如此。她沒有建構任何一種生存的烏托邦,而是強調健康的生活態度就是在不可能完滿的生存方式中快樂地活著。這種看待生活的態度,非常富有智慧。
安頓寫作立場中富有深度的第二點是,她把每一個人的婚戀態度與他們整體的生存方式結合起來考察,關注個體生命存在的獨特性。她在序中說自己是「愛情之上」的「文學中年」。確實,她這部書包含著把情感視為婚戀第一要素的理想精神;但更為可貴的是,她沒有把情感問題簡單化,而是把情感問題與不同個體全面的生命態度結合起來考察,關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生存背景對其情感取向的影響。她把每一個個體都視為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並沒有武斷地把不婚、未婚當作一種平均化的生活狀態套在每一個具有各自特性、各自不同生存境遇的人身上。無論每一個人的獨特體驗按照一般化的標準上看來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的,安頓總是耐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悉心地去理解他們沒有走進婚姻的獨特原因。她沒有用模式化的方式去歸納生命,而是在對每一個存在場域的深入把握中充分理每一個個體生命獨特的綻放方式。另外,這本書的語言也非常好,簡潔明凈。如果挑剔的話,我覺得這本書的序沒有把後面十四個訪談中所包含的深邃思想充分揭示出來。序中有一句提綱挈領的話說:這十四個不婚男女,「……他們的這種固執和堅守,讓我覺得在一個物慾繽紛的時代,愛情可能還有救。」這個說法有點把問題簡單化,因為他們中有些人的問題不是堅守愛情的問題,作者在後面的寫作中也並沒有把他們的故事簡單化為物慾時代堅守愛情這樣一個雖然正確卻未免老生常談的問題。
實際上,這14個人的故事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故事,確實是堅守愛情的理想性、不向異己的生活方式妥協。《圍著男人轉的愛情會幸福嗎?》中,那個畫畫的女孩說,「我覺得人不能沒有理想,這和你最後成為什麼沒有直接關係。成為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你有沒有那種想成為點兒什麼的念頭。」沒有遇到有這種一起向遠方、一起仰望星空的男朋友就堅持不婚,這確實是可貴的。《責任感和忠誠比什麼都重要》中,發現男朋友原來是一個在求職過程中冒名頂替朋友的人,就選擇離開。這種堅守做人道德底線的態度,當然是合理的。《誰說胖姑娘沒人愛》中,胖姑娘不再盲目減肥,坦然宣稱「要等到一個能接納我的胖的人出現」。這也是一個人確認自我人格的應有態度。第二類故事,寫的是人追尋愛情過程中的無奈,說明人的命運有時往往並不完全由自己把握。《「北京男」有什麼優越?》,偏執的母親阻礙他走進正常的婚姻。《完全接納的愛是一種奢望嗎?》,兩個男朋友都無法接受她背上的大胎記,她只能錯過愛情。《飲水不能飽》中男朋友找家庭條件更好的北京女孩去了,她的愛情被現實生存功利挫敗。這幾個主人公沒有步入婚姻,並非他們自身要堅守某種愛情原則,而是他們的愛情追求遭遇到各種不由自己控制的外因而不能如願以償。這幾個訪談故事實際上揭示了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無可奈何的一面。第三類故事,寫的是人由於執著於自己的某種狹隘性而無法接納其他個性的問題。《結婚不能讓人更幸福,不如不結婚》中的那個女主人公,不能接受的兩個男士實際上談不上有多大的原則問題。一個男士把喝到嘴裡的茶葉嚼碎了吐回杯子里,固然不衛生、不優雅,但這完全可以溝通、可以叫他改正,就此推論「以後他做飯會不會把什麼東西吐到鍋里」顯然不合邏輯。《「鳳凰男」與「孔雀女」的較量》的那個男士說:「我不想去杭州『借勢』,真的,作為男性,我覺得如果這樣做過即使成功了日後也會很不舒服,……」這裡面顯然有極度自卑與極度自尊相結合所造成的心理狹隘問題。《美少年與醜男人的PK》中,訪談對象對自己沒有充分尊重「半月男」的問題似乎沒有什麼反思。《挑剔老剩男》中那個男士,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心愛女子的過往婚史呢?對於這樣一些因堅守自己的個性而不能接納其他個性的人,我們是否應該有兩個尺度看他們?一個維度是理解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獨特個性、獨特心理需求;另一個維度是幫助他們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之間相互接納、相互理解的關係,人應該在對他者的接納中超越自己、豐富自我。
總之,安頓的《結婚嗎》是一本既非常容易讀得懂又非常有深度的書。
梁景和:李玲老師從存在意識的角度分析了「剩男剩女」的選擇。下面請青年評論家北喬先生髮言。
北喬:剩男剩女是怎麼煉成的——評安頓當代中國人情感口述實錄之《結婚嗎》
北喬 青年評論家
我們身邊的「剩男剩女」日漸增多,對於他們,我們卻很少了解。我們可以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但無法真正走近他們,而他們似乎也時常有意疏離我們。這些與婚姻失之交臂的男男女女,基本上都被我們認為是被別人挑剩下來的或因為挑別人最終讓自己剩下了的,大多數情況下,還會被我們貼上「古怪」或「另類」的標籤。安頓的新作《結婚嗎》給我們披露了他們的情愛行走,也觸發了我們對於愛情與婚姻的深度思考。
被西方記者稱為「中國第一位情感隱秘的女記者」的安頓,擅長讓受訪者最大限度地丟棄心靈的面具,親近地把她當作傾訴對象。她以生活中最為醒目又難以言說的現象為選題,帶著我們走進受訪者的心靈世界,傾聽他們個性化的呼吸。她這一次將目光聚焦在隊伍日漸壯大的「剩男剩女」,聽他們真誠地講述在婚姻大門之外的故事,回味在愛情路上的跋涉。讓我們讀懂了這群熟悉而又陌生的「剩男剩女」的愛情故事和心靈話語,也為我們審視愛情與婚姻提供了最為鮮活的生活片段。
《結婚嗎》彙集了14位大齡單身男女懷揣愛情、走在婚姻之路上的個人講述。如果把結婚當作一種成功的話,那他們無疑都是失敗者。面對安頓,他們坦誠地承認了這一點。他們不是抱怨者,也沒有以講述來尋求發泄,因而他們的講述心平氣和,力求還原生活的真實狀態,感性之中不乏理性的解剖和反省。尤其是對於戀愛中的對方,他們更多的是描述生活,不做過多的定性。他們的成分相當豐富,但僅從家庭條件、個人地位以及相貌品性等常規性的標準來看,他們應該都可以順利從愛情地帶步入婚姻殿堂。然而,他們偏偏剩下來了,這正是「有意味」之處。儘管他們「剩」的經歷個個不同,但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他們對於愛情和婚姻那份自主性的追求。透過他們的講述,我們很容易會發現,他們嚮往愛情,也嚮往婚姻。這份真誠與熱切,甚至超過了一般人。但他們又不願放棄自己對於愛情和婚姻的準則。換句話說,只要他們稍微降低標準,或做些遷就,他們就會與我們許多人一樣進入婚姻生活。可他們卻堅守著自己對於愛情和婚姻的理解,而這份堅守與房子、票子和地位之類的,又都沒什麼關係。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相處中的某些細節特別挑剔,或者看重某些非物質性的東西。他們不是怪人,他們其實也並不另類,平常得和我們一樣,只是他們不願意得過且過,不願意被某些東西所迷惑。這讓我們驚訝。在許多人婚戀觀念嚴重錯位之時,卻有一群人如此純凈地面對婚姻,如此關注日常生活的質量。他們在成為「剩男剩女」之後,依然沒有對愛情和婚姻失望,依然深情地愛著生活。
面對他們的人生經歷,我們會發現,他們很可愛,很正常,與我們內心的自我十分相似。我們欣賞他們,並有某種無法言明的讚揚。同時,我們對於他們的生活又有些許的遺憾,可能還會有絲絲的責怪。總是在想,只要他們稍稍改變一下,會有很好的婚姻。然而,他們要改變的似乎並不僅僅是對於生活細節的淡化,對於擇偶要求和標準的軟化,對於相愛那一方的寬容,在他們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下,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這一點,他們沒有說,或許他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或者無法用語言表達。但他們表達了自己的困惑,當然或多或少也摻雜一些悔意。對於他們拒絕婚姻的種種原因,我們的態度十分複雜,有讚賞的,有支持的,也有認為小題大做的,或過於認死理,太死性。也正因為如此,《結婚嗎》可以讓我們感受生活豐富性的同時,帶著自己的體驗去回望我們的生活,去思考兩性究竟應該如何相處?我們的生活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出現了問題?
安頓和她的受訪者們的本色呈現,讓我們可以讀出不同的滋味,對「剩男剩女」的處境有不同的理解,進而也會在不同的方向上去反觀我們自己的愛情與婚姻,甚至是人生。
只是如實講述,閱讀和思考交給了我們,這正是《結婚嗎》的魅力之處。
梁景和:北喬的發言從男性的視野發表了他對「剩男剩女」的看法。下面請九州出版社第一分社總經理鄭闖琦先生髮言。
鄭闖琦: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女性婚戀問題
鄭闖琦 九州出版社第一分社總經理
這本書是我們社做的,聽了剛才大家的發言,我們的思路拓寬了,感覺一下子明晰了,這一點感受非常深,我就剛才聽的談一點我的感受。第一個感受就是剛才有一位老師講經濟的發展、時代的發展對女性婚戀的影響,我剛才想了一下確實挺深刻的。直觀的感受是,咱們國家從溫飽時代到小康時代,我覺得溫飽時代之後可能是一個千年甚至幾千年的變化,對婚戀的影響特別大。我有時候看一些新聞什麼的,也看一些書,前兩天看了一本書講劉先富先生,劉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文學所所長,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去世了,他的母親非常好,非常好強,30歲就守寡帶著孩子生活,但是這樣好的母親居然為了生存,把他的弟弟賣給別人,賣了450塊錢,一個非常善良的人把自己的兒子賣掉了,在溫飽之前,我們說解放前,很多孩子是可以買賣的,那個時代首先考慮的是生存的問題,對情感方面是考慮極少的,這是我想到的一點。
再一個點是從兩極分化的社會現象中想到,我們社會老是講兩極分化,我剛才想了一下,咱們這個女性婚戀,或者女性群體現在兩極分化也是非常的明顯,但是我們包括安頓老師講的書中可能還是一個我們能看到的,他們能發出聲音的一個群體,還有大多數沉默的,我們都忽略了。現在講的「剩男剩女」主要是「剩女」,主要還是「高知」,再一個都市白領的女青年比較多,是這樣一個群體,可能這一部分群體也有方方面面的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同時看一些新聞,看到一些現象,從另外一方面講,這部分女性意識可能強化,另外一部分沉默的大多數可能降低了,「二奶」,打工妹,新聞講出賣自己器官的人,這些人可能和比如說她的精神追求就不相關了,如果我們全面看待當代婚戀的問題,一個是溫飽,再一個兩極分化,我們在兩極分化大的框架下考慮這個問題。
我們現在關注這一部分問題,我也在深入談一點自己的感想,有一本書《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我們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時代的愛情或者戀愛,他有他自己的特點,我沒有考慮,我想有這樣一個問題,再一個我想到的就是當時有一個老師講他的感受,女性的性別因素特別明顯,女性在細節,在優雅這些方面,他比男性天然就要高出一籌。對這一部分女性來說,她自己比較堅守,跟她個人對更高的生活,更精緻的生活,或者更理想化的追求也有關係。好的一些小說作家,男的都有女性化的特徵。法國人很優雅,法國人被稱為女性民族,所以我覺得現在「剩男剩女」問題可能主導的還是女性主導的,「剩男」更多是一種處於被動的,是適應的一個過程,我就說一點心得,也沒有考慮很好,拋磚引玉。
下面第二點就是我感覺可以從一千年甚至幾千年大歷史觀來看家庭、婚姻、戀愛的情況,所以這個角度我也沒有考慮,只是提供角度供大家考慮。借這個機會,剛才有老師提到口述史,我們剛才跟各位老師送的書中,剛好有口述史,希望大家批評指正,還給大家送了一本香港理工大學潘毅老師寫的中國女工,從另外一個角度寫女性的,給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此向各位老師約稿,有類似的稿件歡迎到我們那兒出版,謝謝大家。
梁景和:還有8分鐘,既然是論壇研討會,看看在座各位,有什麼要說的話,或者是對作者和剛才發言的專家的觀點有什麼問題可以提一提。
代剛(中國婦女報人物周刊主編)提問:我想問一個問題,其實人無非就是生活在生存和發展當中,愛情放到這裡面肯定是有時代性的,16年的採訪過程當中,有沒有明顯的感受,人的婚戀觀,尤其你採訪的對象,他們的婚戀觀,體現出時代性。從您這麼多年的採訪經歷看,您有沒有一定的規律性?
安頓:在1998年出版《絕對隱私》時和現在采寫《結婚嗎》中的故事,受訪者年齡差異比較大。《絕對隱私》現在做回訪,當年的人已經40歲到50歲了。從2002年我開始採訪80後90後,當時出了一本書《絕無禁忌》他們給我震動很大,同樣是表達婚戀當中的困惑,他們的物質性更強。現在這些年輕人對物質的考慮,財富的考慮,包括外在條件的考慮可能更具體,更直觀。我們那時候其實這些問題也是存在的,很多人也是考慮的,包括那時候提出門當戶對,只是沒有像現在那麼赤裸裸。我們說良禽擇木而棲,找對象也是如此。上個世紀50年代女性找最可愛的人,最可愛的人是軍人,60年代基本上找工人老大哥,很實際。1978年以後開始找萬元戶,80年代找小康,找海歸,傍大款,現在「富一代」不行了,要「富二代」,要能坐享其成。這麼多年來,所謂條件相當在決定是否結婚的問題上一直是一個重要因素。只是現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不同的語言,包含有不同的時尚要素。其實我們在表達相同的問題,嫁給誰最合算,我問我自己,我當年嫁人的時候想的是什麼,如果我的先生沒有好的經濟狀況,天天吃不上飯我還會不會跟他結婚。這個問題我也沒辦法回答。每一次採訪時我都會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在我們交流裡面會有一個換位。現在我過了不惑之年,可是所有的困惑對我仍然是困惑,1998年的困惑到現在還是一樣的。因此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困惑著。
梁景和:感謝幾位專家、老師的發言。下面進行第二項活動,合影。下半場是碩博論壇,由王紅旗老師主持。
王紅旗:上半場的專家論壇,幾位教授從社會、文化藝術、女性生存現狀、歷史層面談到了《結婚嗎》這本書的價值和意義。下面由10所大學的碩博士生,談談他們對安頓這本書的看法。我相信各位同學,一定都有各自很精彩的發言。因為他們很認真,每個人都寫了稿子,有的人還提前發給我看了,都很有見地。也許你們的生活觀念和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我心裡有很一個溫馨的感覺,就是我們都在追求愛。這一點上我們是一樣的,只是愛的方式和對愛的認識可能不一樣。有的人說我們50年代這批人可能傳統的東西更多一點,其實我覺得你們的演講,或者你們的理論,你們的觀點,你們的觀念,可能會生成未來嶄新的傳統。
現在碩博論壇開始,首先由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王冰冰發言。
王冰冰:消費社會的情感建構——讀安頓《結婚嗎》有感
王冰冰 中央民族大學博士
安頓的《結婚嗎》是一本可以讓人一氣呵成同時又能發人深省的書,它以當下都市人的婚戀為題材,卻又不僅僅只關乎婚戀。作者在勾勒形形色色的「剩男剩女」的故事,卻始終在質疑「剩男剩女」這一時尚名詞或曰命名方式。曾幾何時,大齡未婚的青年男女還是響應國家「晚婚晚育」號召的先進分子,或如作者所言「二十七歲在上個世紀還是女人的黃金年齡」,現在他們卻被統統丟進「剩男剩女」的行列,被納入這一聽起來略含譏刺的、不太光彩的範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為荒謬的事實。正如文本中最後一章「挑剔老剩男」憤怒質問:究竟誰是「剩男剩女」,標準是什麼?是誰的標準?通過作者精心選擇的這14個詳細生動的情感案例,不難發現在當下中國的大都市中,所謂「剩男剩女」通常隸屬於都市白領階層,有著較為充足的消費能力,是一群追求更高生活質量、有著較高品位的人,或者如作者所言,「這個時代的『剩男』『剩女』都是同齡人中的精英分子」,而正是這樣堪稱社會中堅力量的精英們卻僅僅是因為「晚婚」便要承受著來自社會、家庭各方面的猜忌與流言,甚至是不無惡意的詆毀與排斥,而這樣的情形在女性身上體現地尤為明顯。
其實與今日流行的所謂「裸婚」「隱婚」「閃婚」等婚戀現象相似,「剩男剩女」不過是現代社會的一種話語建構,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剩男剩女」的出現與媒體的大肆炒作、推波助瀾不無關聯。正是媒體的渲染與造勢,在全社會範圍內造成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對未婚男女構成完全沒有必要的心理壓力。在這個史上壓力最大的時代,媒體與社會無時無刻不在製造與生產形形色色的、全新的焦慮、恐慌與壓抑,而婚戀與情感不僅不再能夠成為現代人暫時逃脫物質羈絆的理想「飛地」,反而成為製造新的焦慮與壓力的又一源頭。可以說在「剩男剩女」這一命名方式出現以前,這樣的群體其實並不存在。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在都市的重壓之下,因各種原因尚未尋到合適的「另一半」的普通都市人,卻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中成為一道剛被發現的、非常態的都市「風景」 。而正如日本學者柄谷行人的分析,一種新的「風景」被發現或曰出現,首先是因為人們的內部裝置及知識結構發生了變化。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時代,消費主義無孔不入地滲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構成人們生活經驗及情感體驗,並反向建構著人們感受、體驗與記憶的方式。可以說「剩男剩女」這一道都市風景的出現,首先在於被消費社會培育的、被媒體詢喚的大眾的知識及情感結構的轉變。
不管在哪個時代,婚戀行為多少總是要牽涉現實及經濟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今天,這樣的經濟及物質性的考量無疑比例過大。愛情與婚姻似乎必須與房子、車子等等物質性因素直接掛鉤,無論是「剩男剩女」,還是所謂的裸婚、閃婚,都存在類似的經濟行為及思維的過度介入。由此造成這些原本一直具有時代延續性的、並不特殊的社會現象,卻在當下的中國都市成為一種「問題」,一種值得媒體大書特書、值得人人關注的社會問題,這本身才是一個「問題」,帶出的是其背後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現代語境及消費主義的霸權邏輯。具體言之,大齡未婚男女青年、沒有房子車子與鑽戒的婚姻之所以能夠在當下都市成為「奇觀」般的存在,只能源自消費社會中一種視角的轉變所帶出的對於曾經並不鮮見的社會現象的重新發現,是一種對原先尋常之物的再度辨識與指認。或者說是一種舊有社會現象接受新的歷史語境的重新編碼的結果,是其進入「話語—權力」網路之後經歷的話語生產與再生產。而媒體對於大眾心理的詢喚與建構無非是消費社會的又一則行之有效的詭計,因為在媒體及消費的巨大胃口中,任何一點切身的、私密的體驗都可以成為消費主義捕捉的對象,而婚姻與戀愛也需要成為各種消費方式的輻輳點或催化劑,從而填充並滿足消費主義那巨大且貪婪的胃口。而正如柄谷行人的分析,風景一旦被發現之後發現風景的裝置及內在知識型的變化便將作為「源頭」被掩蓋起來,同樣,當「剩男剩女」這一都市風景被發現/命名之後,被作為一種「非常態」的存在確立之後,被掩蓋與遮蔽的其實是隱身其後的全球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某種「病態」。
作者在序言中曾說過,她的寫作動機源自一次與時尚「剩女」的交流,「婚姻市場」、「滯銷品」、婚姻的「國際化」道路等匪夷所思的辭彙成為作者再度思考現代婚戀問題的一個入口與契機。因為對於那些嫻熟地操持著熱門經濟術語以談論原本神聖、至少是形而上的愛情與婚姻的都市人而言,也許婚戀與各色商品交易並無本質上的區別。以經濟術語改造愛情話語,並非只是一種無傷大雅的調侃,因為愛情與婚姻在被經濟術語轉譯、翻譯或曰重新編碼之時,其內在無疑也經歷了某種無可挽回的喪失與改變。而最為令人擔憂的仍然是這些時尚辭彙/話語背後暗示的現代都市人「內在裝置」即思維方式及知識型的轉變。因為這一看似輕鬆的話語轉換得以成立的前提是有問題的,那就是屬於私人的情感體驗、交流與商品交易行為在人們的思維中可以自由轉換的程度。而使這一前提得以成立的無疑是全球資本及消費主義的造就:將原本因人而異的個體經驗與情感體驗扁平化、同質化,使之化整為零可以用金錢衡量計算,可以在市場上交換買賣。猶如勞動被抽象化與異化,情感也同時經歷了一個抽象與異化的過程。愛情被抽空內涵,成為可以被等價交換的物品,從原本迥然不同的生命體驗與情感結構中轉型為統一性的資本運作。此處的關鍵尚不在於愛情與婚姻淪為商品這一濫調,而是可以將完全異質的東西變為等價物的思維方式,婚戀問題被經濟學化提示著這樣一個嚴峻的事實:現代社會中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作為經濟功能來生存、被定義和自我定義。或者說由商品經濟與消費社會所塑造出來的「都市人」的知識結構無法理解或兼容任何一種無關經濟效益的行為,而只能將其指認為一種反常或病態。正如願意「等一份真愛到兩鬢如霜」的執著、高尚的行為在今日卻只能被人們指認為婚姻市場上「滯銷品」的某種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
作者的實錄式的寫作方式,在筆者看來其實並非只是一種記錄與重現,而毋寧說在當下開啟了一種新的寫實主義的可能。因為以一種互動、情感參與的方式介入文本的活動,正是投身於現實的危機、矛盾、意義紛爭與創傷體驗之中的一種可能的路徑。這14個小故事不僅僅是對於當下都市人情感經歷的一次梳理與匯總,其意義也不僅僅是「當代青年的婚戀啟示錄」,更是資本主義全球化時代的一種突圍方式,從消費主義營構的抽象空洞的都市空間中試圖還原屬於個體的情感記憶與經驗的可貴嘗試。因為當那些對愛情仍然嚮往、對婚姻保持虔誠的男男女女被冠之以「剩男剩女」的名號或曰頭銜之時,他們不僅僅被「污名化」,同時也被徹底地同質化了。他們極為個人化的情感體驗,他們在迥異的追求與選擇中凸現的獨立個人主體意識都被這種命名/話語的政治/暴力化遮蔽了。而作者則試圖從那些被經濟行為及術語規範與管控的單義、同質性的群體中還原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生命,極為個人化的、不可複製與化約的情感體驗與記憶,這樣的寫作行為/實踐無疑是一種可貴的嘗試。正如作者在序言中的期待,便是「有多少個人就會有多少個因緣故事,即使相似的開場,也會被不同的人演繹出不同的過程和結局」,而對於諸多專業或非專業的讀者們來說,無疑也存在多重可供選擇的想像路徑與空間,而消費社會對於婚戀的建構,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風景」之發現,是筆者在其中讀出的故事與邏輯。
王紅旗:王冰冰是從消費市場和全球化的角度來談論她讀這本書的看法。下面請中華女子學院碩士陳政宏發言。
陳政宏:對差異的理解、尊重與包容——有感於《結婚嗎》
陳政宏 中華女子學院碩士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謝今天的主辦方,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這麼好的機會。這讓我想起韓愈的一首詩:「此日不足惜,此酒不足嘗。舍酒去相語,共分一天光。」就是說,沒有什麼比和朋友在一起聊天敘舊更能讓人享受生活的酣暢,即便捨棄美酒與良辰也在所不惜。所以,再次感謝為今天活動辛勞的所有人,與此同時我也要抓緊機會與大家共同分享我對《結婚嗎》的一點感悟和心得。
《結婚嗎》是一本真誠的書。真誠之處便在於,它收斂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終在守候著一份淡淡的希冀。生活的美好與殘酷便在於,真情永遠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運的期限,過時了,便不候了。因為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對每個人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期望也是不一樣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說法,古已有之,今天我們民間比較通俗的說法是,「什麼年紀幹什麼事」所以,「結婚嗎?」成為大男大女們處於當婚當嫁人生時點的迫切問題,有人稱之為「焦慮的神話或虛幻」。之所以說焦慮呢,這最早源於一些社會學家對當下年輕人生活及心理狀態的一種總結,有人說,這是對中國當下社會和生活複雜性的一種投射,一種空前的、獨有的「神話」;也有人說這顯示了被高房價綁架的年輕人急於求成,其實這樣的焦慮原屬一場虛幻,只是當事人反應過激而已。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同樣關注、研究「剩女」問題的讀者,《結婚嗎》使得我的思想有了一些轉變,使我找到看問題的新視角:儘管「剩女」和「剩男」看似都是不被選擇的,被拒之婚姻門外的,但「剩女」和「剩男」卻不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各自「剩」的原因和情形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想分開討論。
就「剩女」而言,我從書中看到的事實是, 所謂的「剩女」的確在結不結婚的問題上受到社會輿論的束縛,當今社會對女性價值的衡量標準也依舊沒能擺脫傳統文化預設的女性氣質,如苗條淑女君子好逑,書中胖女孩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再比如女性作為他者被凝視的命運,此書是以一個胎記女人被各種男性拒絕的故事來呈現的;諷刺的是漂亮女人未必就有幸福婚姻,因為任何女人終究免不了落回妻母角色扮演的窠臼,比如「青春不是誰都揮霍得起的」中的小姨,之所以最終不能「轉正」,就在於,放在家裡的必須是賢妻良母。這也是書中但凡提到男人對女人的期望時,男性出奇一致的首要擇偶標準,因為在男人眼裡女人最大的價值莫過如此。所以總的來說男人的思維邏輯是,首先一個女人要能看,能入了眼,之後理應是個賢妻良母,這也是要將其娶回家的初衷,誰知女人放著自在的日子不過,非要追求獨立自主實現自我價值?!所以,當女人的需求與男人的願望發生衝突時,當女人嘗試 「不圍著男人轉的愛情」時,當男人忌憚女人對此自我感覺良好時,於是便有了所謂的「剩女」。從這個角度說,父權文化對女性的規約並沒有再出什麼新花樣。
如果說「剩女」只是對人性主體選擇的無視,是主流文化維護性別定型的小題大作,如書中第一個故事主人公的發問:「單身就不能活得很開心嗎」,那麼「剩男」卻是實實在在的社會問題,因此有人說「剩男」承擔了這個社會經濟過快發展的後果;如果說 「剩女」不是被製造,而是整個女性群體合力自造,那麼相比本身條件優越的「剩女」,「 剩男」遠沒有「剩女」般的洒脫,,他們多半是想結結不了,買不起房就找不著老婆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書中的「鳳凰男」,相反即便沒有「鳳凰男」的才華和實力卻因為解決了房的困擾而優越感十足的大有人在,否則可能就要背負心裡的委屈倒插門,這分別也正是書中「北京男有什麼優越」和 「飲水不能飽」兩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所以,如果說「剩女」的「剩」主要說明這個社會缺少接納,意味著空間不夠大,意味著標準的桎梏;那麼「剩男」的「剩」可能預示了這個社會人流、物流、訊息流等社會發展與結構方面的壓力和衝突。
值得思考的是,「剩男」「剩女」的存在可能正是當事人對當下社會文化的一種抗爭。安頓老師在書中的一段話想必映合了很多同道中人的心聲,我特意抄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在別人看起來是不是很合理,這真的很重要嗎?也許真正重要的還是這種選擇能不能讓你由衷地平靜、安然,並且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自圓其說」。
由此,我在想,如果人們在選擇結婚還是不結時就如同選擇是不是要吃蘋果或喝茶一樣輕鬆自如,完全憑個人意志偏好;如果我們的家庭模式不分誰主內誰主外,夫妻可以隨心適時搭配不同組合的職能分工;如果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男人沒有買房養家的壓力、女人也不必為了家庭熄滅對事業的熱情;如果父母與子女除了相互關愛之外更多的是尊重彼此的個人空間與喜好而非成為對方的賭注與靠山;那麼結不結婚與其稱之為順其自然,倒不如說其選擇了不為結婚而結婚的鮮明立場。因為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遠非全部,而無論是出於寧缺勿濫還是享受單身自由的宗旨,不結婚一樣可以實現個人價值及對生活的追求。單身和婚嫁一樣,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婚嫁是一個選擇項但不是必選項。因此,從「剩男」「剩女」現象或者話題上我們似乎已經嗅到一場社會文化的變革。而社會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多元、自然、自在、以人為發展本質,每個人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享受生活。為此女性主義者主張在主流文化中發展、融入女性作為主體身份的公眾知識和流行文化。我們從中受到的啟發是擁抱差異,拓展文化的寬容性,為社會和諧增添理解、尊重及包容差異性的新素養。
我要說的就這麼多,謝謝大家給予的時間和傾聽,謝謝。
王紅旗:陳政宏從書中故事裡面談了她的見解,下面請首都師範大學張起博士發言。
張起:婚姻之門——被拒其外,誰之過?
張起 首都師範大學博士
剛滿32歲的我作為一名大都市的「准剩男」(若聊以自慰地將35歲作為步入「剩男」標準的話),幾乎一口氣讀完了安頓老師的新作《結婚嗎》。向讀者娓娓講述各自「剩經」的14位主人公,不啻於14面鏡子——反映出當代中國社會「剩男」、「剩女」們的活生生的圖景。而這些圖景似乎就是我們身邊人的寫照,甚至那就是我們自己!「結婚還是不結」,似乎在當代中國社會比哈姆雷特的那句「生存還是死亡」更是「一個問題」。那麼「如果結婚不能讓人更幸福,不如不結婚」,是這個問題的最精闢的回答嗎?我們有時越是試圖理解婚姻的條件,越是試圖搞懂它的定義,我們就越是遠離實際的婚姻行為——正因為懂你,所以才離開你?還是因當代青年已經有了太多的婚姻替代品?
回首「家國同構」的中國古代,儒家文化提倡「修齊治平」。其中的「齊家」是一個人生完善的基礎環節之一(僅次於修身),如果沒有這一環的修建,則談不上什麼進一步的個人事功。易言之,人生的事業利益等外在的予人之物,或者說是作為個人功名利祿的「幸福」是以包括婚姻在內的人生義務為前提的。舉個例子,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您要想不被扣上「不孝」的罪人帽子,至少要先成個家,更甭說您還想要幸福了,那就更要先履行義務——把婚結了!但現在的中國社會極不同,如果把舊中國那套苛刻的封建禮教看作洗澡水的話,那麼我們是否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時連小孩兒也一起潑掉呢?婚姻不再被視為人生必然履行的義務,家庭也不再受「公共道德法庭」的監督,似乎這才符合多少受過點當代西學訓練的青年人的口味。誠然,我們很多青年人認為有「底線道德」就足夠了,這條線放得越低就越能保障個人自由——最大化地追求個人幸福。於是我們不再將婚姻視為一種人生必經的義務或責任,而將其看作通向個人幸福的階梯。能爬上幸福的就是好梯子,就是「我的菜」!至於幸福是什麼?票子、房子、車子、權力、地位、帥哥美女等等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偏好菜單,不過通常是——什麼標價最貴,標準最高,什麼就是優先選擇的重要條件。
記不清我曾在經濟學還是管理學的課上,聽過這麼一句原則:「一切以結果為衡量標準,就是爭取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如果將該「成本-收益」原則貫之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婚姻觀上,那就自然得出——兩性交往中的一方應爭取以最低限度的個人義務(成本)贏得最大的個人幸福(收益)。結果呢?婚戀逐漸蛻變為一種你失我得的零和遊戲。特別當我們在思考是否和戀人步入婚姻殿堂時,就像在進行一場囚徒博弈。現在不是流行一句話叫「誰先認真誰就輸了」?順著這個思路,可推出——婚戀中誰可能承擔的義務多些,包容對方多些,誰就輸了,反之則贏。想做贏家的才不會做賠本買賣呢!如果發現行市不對,就趕緊全身而退,千萬別被套在裡面,那損失可大哩!您聽著像炒股吧?這可是戀愛,不過這年頭還真差不多。您看本書中有些主人公或他們的戀人在面對婚姻的大門時,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躊躇算計、患得患失、左顧右盼、進一步推兩步,在婚姻大門外徘徊,甚至遠離。雖然年輕人常被老人們叮囑:「出門在外,要防著人,機靈點別吃虧」。可當下面對婚姻和戀人的我們不是不機靈,而是太機靈了。老人們放心吧,現在兒孫們都學會「防人了」,吃不了對方的虧——咱都不結婚了,不給對方佔便宜的機會,能吃什麼虧啊?
再說說「包容」吧。常言道:兩口子中間沒什麼過不去的檻兒,忍一忍,相互包容一下就過去了。我本人的祖輩都是隨新中國建立而來京的外地人,他們也存在著諸如今天書中主人公們所面對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習慣的差異,以及各自家庭關係間的矛盾和磨合等等困擾,爭吵和磕磕絆絆雖談不上是家常便飯,但也不算稀奇。由此可見,中國社會在昨天和今天的婚戀中的問題並無發生根本性轉變,不能說過去的婚姻質量和前景就比今天強。但有一點不同——祖輩、父輩比我們能將就,面對困難既能忍耐也能實實在在地去克服!什麼是真正的包容?不是書本理論上的海納百川般的世間大愛——那是耶穌的胸懷,可惜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婚戀中實在的包容應該是一種可貴的堅持,甚至是吃苦耐勞,是在履行完善個人人生的義務!幸福是一個需要集體語境的詞兒,它需要對方的奉獻和認同,但其前提是自己向對方奉獻和做出認同。我管這叫「預付幸福」——預先付給對方幸福,而後才得到對方的回報!幸福其實就是個心理感覺,沒有客觀標準,且抽象得不像個能獲得的實在之物。於是,我們在所謂追逐幸福之夢的征途上,無一例外地踏上了荊棘叢生的義務之路,更多地感受著不盡的負擔壓力和困難挑戰。婚姻是什麼?她是結束你一個人千里走單騎的狀態,提供一位與你患難與共的伴侶,攜手在曲折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披荊斬棘,去享受一次次不期而遇的幸福!
最後,我想提一下本人非常喜歡的作家卡夫卡寫過的一篇叫「在法的門前」的小寓言。寓言中,一位虔誠地想求見「法」的鄉下人被守門人的幾句「虛張聲勢」的警告所終生阻擋在通向法的門外,在鄉下人彌留之際問守門人為何不見有其他人試圖進門時,守門人卻告訴他——這扇門是專門為他開的,直到鄉下人的死才要關閉了。這則寓言不禁讓我聯想到「阻擋」在今天「剩男剩女」面前的一扇通向神聖婚姻殿堂的大門,它專為我們敞開,而我們卻恐懼於「守門人」——本書中主人公所糾結的經濟條件、家庭門第、文化習慣和彼此利益矛盾等的「阻擋」。寓言中的守門人曾對剛來的鄉下人說:「如果你這麼感興趣,不妨不顧我的禁令,試試往裡闖。不過,你要注意,我很強大……」, 如果將它應景地變為:如果你這麼期待步入婚姻,不妨不顧旅途中的荊棘阻攔,試試往裡闖。不過,你要注意,以後的困難可能很強大……。本書中的部分主人公們恰恰淪為了寓言中的鄉下人,他們是被「守門人」嚇唬住了?還是被他們自個兒嚇唬住了,誰之過? 本人閱歷尚淺,難免給人些許「夏蟲不足語冰」之嫌,回到現實中去敞懷迎接未來的婚姻吧,希望我的那個她就在不遠處,不妨就是那位居高臨下的「守門人」,正好讓哥哥看清她的臉……
王紅旗:非常感謝,張起用他自身的一些體驗和周圍朋友體驗來分析這樣的現狀。接著是有北京大學碩士李汪洋來發言。
李汪洋:他/她結婚嗎?
李汪洋 北京大學碩士
在張起師兄之後做報告,我感覺壓力特別大。首先,今天,很榮幸能夠與各位老師、前輩以及同學進行討論,謝謝王紅旗老師的邀請,也謝謝魏國英老師,給予了我許多好的指導與建議。
我的題目是《他/她結婚嗎?》,也就是把書的名字、問題的主體凸顯出來,不同的他/她。他/她結婚嗎?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其實,在最初讀這本書時,我想到了兩句話,第一句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結婚從來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命題;第二句是結婚是沒有理由的,不結婚才是真正有理由的。結婚就像是塗爾干所說的集體意識一樣,是社會成員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綜合,內化為對婚姻和家庭的強勢規範,構成了他們明確的生活體系,並且,還具有遍佈於整個社會的抗拒力。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人們開始對結婚進行考量時,當有了所謂「剩男」或「剩女」的踟躕時,才會掀起如此巨大的波瀾。於是,今天我們需要對婚戀觀進行一個探討。在讀書中14位被訪者的故事時,我認為,儘管他們有著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經歷,但又透露著某些相似的訊息,即男女兩性在婚戀問題上彼此之間的差異、以及群體內部的共性。當然,這14個個案不具有所謂統計學意義上的代表性,但是,他們的入選恰恰是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所在群體的某些特性。所以,我試圖以書中男女兩性在婚戀問題上所呈現出來的某些特徵作為起點,開啟一個初步的分析和討論——他/她結婚嗎?
他/她結婚嗎?當我們從這個問題出發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可以更加專註得聽到他與她尚且未婚或不婚的緣由、以及他與她的擇偶標準。首先,面對4男10女這樣一個比例,我還是不禁感嘆:「剩女」果然是大勢。具體來說,在4位男性中,前3位是不滿30歲的年輕人,他們話語的核心圍繞的還是經濟,比如說房子、車子,或者票子,其中,有2位漂在北京的外地男,面對的是經濟上的困窘,而有車、有房、有戶口的「北京男」作為一名有財產的人,卻是因為有財產、因為母親擔心財產被覬覦而賭氣式地選擇單身。還有一位35歲的成功男性,擺脫了所謂的經濟負擔,他的問題在於「不肯湊合找個人一瘸一拐地彼此攙扶著離開高齡『單身』這個隊伍」。這樣的堅守在女性被訪者那裡似乎表現得更加強烈。相對來說,這10位女性可能不像4位男性那麼容易被歸類或是被表達,她們的故事形形色色、大相徑庭。但是,無論她們的行為是不是一種對愛情的堅守,或者與經濟的糾葛究竟有多大,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們大多懷揣著一份對於真愛的純真想像和希冀,對於生活的品質有著一份獨特的堅守,更重要的是,不願意放棄一個全然的自我。在對「剩女」問題的探討中,有學者認為,「剩女」的出現其實屬於現代性的問題。簡單說來,我們的社會正在歷經現代性的轉型,人們也在經歷著一種現代性的構建過程,但是,當現代性將批判的鋒芒轉向結婚、傳統的性別角色等根深蒂固的傳統時,處於轉型之中的我們就必然陷入現代性與傳統的衝擊與碰撞之中。其中,女性無論是在結婚或不婚的抉擇上,還是在具體的擇偶標準上,她們對於自我的主體性的堅持看起來更加背離傳統,因而也就承擔了更大的壓力,引發了更多的討論。
談及至此,我試圖拋開這14個被訪者,回顧一下以往對於男女兩性的擇偶觀的研究。一個基本性的結論是:女性選擇伴侶時會較優先考慮男性是否能提供情感與經濟資源的保障;男性無論在短期或長期的擇偶條件中皆比女性更重視其對象的年輕貌美。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也佔有重要作用,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個體、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都有所不同。正如安頓老師所說,擇偶標準經歷了一個歷時性的變化。有學者對《中國婦女》雜誌1985年至2000年期間徵婚啟事的研究發現,整體來說,女性對男性的職業、所在地區的提及稍有下降,男性人品、事業的排序上升很大,到2000年人品一躍而成為第一位、事業排到第二位;而在男性對女性的要求中,排在前三位的基本上是年齡、婚史、人品,只是次序稍有不同,不過,人品也在2000年成為第一位。這已經體現了男女在婚戀觀上所發生的變化及其不同之處。事實上,在本書中,我們也看到:那些所謂的「剩男」、「剩女」,或者說高齡單身者,大多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未能結婚。所以,那些所謂被「剩」下來的、特別是女性,在擇偶中,她們在注重「物」的同時,更加註重「人」本身,注重找一個什麼樣的人,性格、品德越來越成為最為重視的擇偶條件。這樣,她們被剩下的機率就更大一點。這也許就是「等一份真愛到兩鬢如霜」的代價。
最後,作為一名研究二年級的學生、一個身邊遍布著自稱將會是「剩男」、尤其是「剩女」的這樣一個角色,我還想稍微提一下碩士研究生這樣一個適婚年齡群體的狀態。在準備這次發言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針對碩士研究生的擇偶觀、尤其是女碩士研究生的擇偶觀受到了特別的關注。研究多認為,男女生都十分強調情感和品質;此外,男生更注重對方的外貌、年齡,對性格品質的要求帶有相對較多的傳統色彩,女生更關注對方的能力才幹。那麼,我個人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自稱有潛力成為「剩女」的人未免也太多了,而且,對於愛情、婚姻、家庭往往持有一種比較強烈的不確定感。這或許真的是現代性轉型下的一種生活狀態吧!
現代性轉型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變遷的主要脈絡;它投射在每一個個體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不同的面向和表徵。在我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同學也是一再說讀完一定要記得給她們看。面對這樣一個有些棘手的現代性問題,每個個體都無法逃離期間,都有著一種彷徨、一種希冀。且行且珍惜,是我所能想到的一種態度,也許有助於我們去直面一些問題。謝謝大家!
王紅旗:下面請清華大學博士朱曉佳發言。
朱曉佳:「剩女」感言
朱曉佳 清華大學博士
大家下午好。隨著網路文學的盛行,很多新名詞不斷出現。例如:「月光族」、「啃老族」、「剩男剩女」、「鳳凰男」、「孔雀女」等等。其實這些新名詞指的是我們80後成長在紅旗下的小皇帝、小公主們長大後所形成的一種社會群體。作為一個80後「剩女」閱讀本書之後,覺得該書有三大特點:
一、真實性。作者安頓被稱為是「中國第一位採訪情感隱私的女記者」,本書中所有的內容也是作者採訪十幾位大齡男男女女得到的一手最真實的材料。文章的真實性讓你不會覺得那是一個個作者用來教育人編來的故事,而是呈現在你身邊的一個個大齡朋友向你在展露自己的心扉。他們希望我們了解他們、理解他們、關注他們,當然他們更希望讀者能從他們的生活中有所領悟,不要再重複他們的不幸。文中講述的都是「剩男剩女」內心最深處的秘密,就像「完全接納的愛是一種奢望嗎」這篇採訪中提到的主人公,她在拉開她的從不向旁人拉開的高領襯衣,露出她比別人顏色更重、面積大到半個後背,直到腰和右胯的胎記。他們毫無保留的把內心最深處的秘密告訴大家,這也就更使得文章讀起來讓人覺得真實,讓人覺得值得深省。
二、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所選的十幾個動人的故事,每一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說應該每一個主人公都代表了一個社會群體。比如說「青春不是誰都揮霍得起的」,這篇文章中的女主人公,應該說代表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一個社會群體——「小三」群體。她們生活在社會陰暗的角落裡,見不到光、也不能見光。就像電視劇「蝸居」為什麼能紅一樣,網路上評論其實它就是以房子被背景,講述了一個貪官和一個「小三」的故事。但就是這個故事,它揭示了一個社會現實,引起人們的共鳴和反思。再比如「責任感和忠誠比什麼都重要」文章中主人公的表姐,她就是那種貪慕虛榮但又好逸惡勞的「大小姐」階層,憑著不錯的家庭背景和個人姿色,嫁入「豪門」。但結果卻得到的是與「小三」分享老公的命運。她想反抗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離開她那個「金窩」,沒辦法過她想要的奢華的生活。這就是現實中為什麼「小三」得以存在的又一原因——「正室」的束手無策。這是書中舉出的富人富的不知道怎麼折騰才好的例子。
書中也舉出了窮人窮的為了現實的生活,為了柴米油鹽,不惜放棄所謂的「愛情」的例子。「『鳳凰男』與『孔雀女』的較量」中提到的『鳳凰男』和『孔雀女』也就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名詞,它是伴隨著不斷升高的房價而「火」起來的。這些「家庭地址都詳細到村」的男男女女們,他們憑著自己的天分和努力進入到大城市,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但他們突然發現,他們的家庭背景成為了他們尋找人生伴侶的最大屏障。他們買不起房子,而且還身負著一大家子甚至一大村子的人能進城的夢想,成為了他們找不到婚姻的最大障礙。北京人瞧不上他們,就像「『北京男』有什麼優越?」文中提到的老媽那樣,他們生怕你是圖他們家的房子和家產。那就找個和自己一樣的『孔雀女』搭夥過吧,發現還是不行。就像「飲水不能飽」中的男女主人公,還是沒有擺脫「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命運,最後還是各奔東西。想來想去,有錢的、沒錢的,結不了婚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個房子。這居高不下的房價啊!
三、揭示性和引人反思性。雖然以作者的文筆寫出的東西,看起來文學色彩很強。但是這些卻是真實的故事。我們不得不相信它們,因為感覺這些人、這些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也正是這些真實的故事,才最有揭示性。她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秘密,反應了人性在現實社會中各種扭曲的狀態。他們想結婚,他們不是喜歡一個人的孤單,可憐之處就在於他們沒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這些「剩男剩女」們絕不僅僅是文章中提到的這是一個人,應該有一群人站在他們的背後,和他們有著同樣的生活經歷、心理狀態。這些群體的存在,不得不讓人有所擔心。社會穩定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每一個小家庭的和睦。但是這群人他們找不到家庭,找不到和睦的同時,就意味著他們成為了不穩定的因素。我們現在要建設和諧社會,要溫暖的大家庭的同時,真的不能忽視了這些沒有找到小家庭的人們。他們的不幸,決不是僅僅是他們自身的原因,一定還有社會的因素。
作為一個八零後的「剩女」,閱讀本書後獲得了巨大的收穫。單從個人角度來講,書中內容的啟發性是很大的。我努力尋找我為什麼也成為「剩女」的原因,只在「決不為了愛情拋棄媽媽」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剩女心理學博士」中找到了一點共鳴。高學歷女性確實也是社會中一個比較難找到幸福的群體。從社會角度來講,這本書中所揭示的社會現象和社會不穩定因素,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總之,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希望也一定能夠暢銷。
王紅旗:下面有請北京語言大學碩士李貴成發言。
李貴成:結婚?不結婚?
李貴成 北京語言大學碩士
安頓老師的這本《結婚嗎》,剛拿到手便一氣讀完,她寫出了大多數人對於感情和婚姻的態度,因為真實,所以才能夠吸引大量的讀者,要感謝安頓老師為我們呈現出了未婚群體矛盾、迷茫而又堅持尋求真愛的心理狀態,給我的啟發很大。
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一個問題。
很多年前,我們父輩們的婚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結婚之前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了解,雙方家庭覺得不錯就結婚了,婚後也免不了要經歷柴米油鹽,經歷生活中的瑣碎和磨難,但是我們現在看他們的婚姻,覺得其實也很好啊,平平淡淡的一輩子,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也並沒有太多的感情基礎,不知不覺過了一輩子,成為分不開的親人。
現在,我們對愛情和婚姻的要求越來越多,幸福感反而越來越低。是我們的慾望太多?還是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念之下,我們不得不去要求?
北京語言大學是一個女生多的學校,我身邊的女生同學們多數都沒有男朋友,並不是大家不願意找男朋友,大家也會去參加一些聯誼活動,結果總是盡興而去掃興而歸,到我們這個年齡,好像不那麼容易喜歡一個人了,喜歡上一個人變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然,這其中原因安頓老師的書中也有分析,「我不結婚是因為機緣沒到,沒遇見能讓我捨得自己的好日子跟他『混搭』的那個人。」我覺得這句話講得很真實,的確,所謂的「剩男」和「剩女」,對於婚姻往往都是不自信的,說實話,一個人生活得久了,是會習慣的,如果突然有一個人需要整天面對,在一間房一張床上生活,有時候想想還是覺得挺奇怪的,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因為,害怕審美疲勞,怕對方疲勞,也怕自己疲勞,歸根結底,源自內心深處的安全感缺失吧。
再舉舉我的兩個好朋友的例子吧。一個是我的小學同學,女生,現在已經跟她的男朋友同住了,也都見了雙方的家長,但是倆人還沒有結婚的打算。首先,我同學的父母,想招個上門女婿,想將來有一個孩子可以姓女方的姓,對於這個要求,男方是堅決不同意的,畢竟這個時代了,當上門女婿還是很少見的。其次,兩人的家鄉離得遠,一個在湖北一個在山東,目前都在北京工作,當然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沒有房子沒有積蓄,生活得還是很辛苦的。這些問題就是一些非常實際的問題,因為一旦說要離開北京,到底是去男方家發展還是去女方家?將來定居在哪?孩子上學等等一系列的現實就跑出來了。目前兩人感情很好,但是沒有結婚的打算,也許將來他們會結婚,但我覺得這個過程也必將是一個雙方互相妥協和退讓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間他們的感情也必然經受各種考驗,我每次跟我的朋友聊起這些的時候,她總是無可奈何,「到時候再說吧」的態度,其實結婚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另一個朋友,我的高中同學,現在也是在北京工作,她的男朋友比他高兩屆也已經在北京工作幾年了。他們從大學時候開始戀愛,感情基礎非常好,但是如果要說結婚,我同學首先自己都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因為這個男孩子家裡面的負擔比較重,他需要把每個月工資的大部分寄回家貼補家用,當然這也是應該的,但是如果長期這樣的話,我的同學就有點受不了了。我這個女同學家裡的條件不錯,獨生女,沒吃過什麼苦頭,但是我覺得她為了這個男生其實經歷了很多讓我自己覺得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其實也嘗試過分開一段時間,因為彼此都覺得沒有太大結婚的可能,但是又沒有辦法徹底分手,畢竟兩人感情基礎很好。所以,都很痛苦。我同學覺得如果他家裡條件不是那麼差,甚至說他家裡什麼都不給沒有房沒有車都沒有關係,但是如果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沒有限制地向他索取,她覺得她會受不了的。當然,從男孩的角度考慮,畢竟是自己的家人,又是家裡的兒子,挑起生活的負擔其實是應該的。這就涉及到經濟基礎的問題了,我們的父母都希望女兒們找到有房有車的對象,認為那樣不會吃太多苦,以前呢,我會認為是父母勢利眼,可是現在看到我的朋友的狀態,我覺得一定的經濟基礎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結婚真的不是只是精神活動,我們需要物質保障,需要活下去,活好,沒有經濟基礎是不行的。
那麼對於一個女人而言,結婚是不是必需的呢?
安頓老師在書中的採訪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女人,一生擁有什麼才是最寶貴的?美貌?愛情?家庭?後代?我覺得都不是,我覺得快樂是最重要的,而真正發自內心的快樂並不是一個男人、一段愛情、一個家庭和幾個孩子就能帶來的。」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很對,如果不快樂,有了婚姻又怎麼樣?與其在婚姻的牢籠里痛苦還不如無愛一身輕地過單身的快樂生活。可以讀書、旅行,充實自己的內心。我認為一個女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提升自己的內心。只有內心強大了,才不會畏懼來自社會上的各種壓力。
最後,我想說,結婚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如果緣分到了,遇見一個能讓自己舍下好日子去跟他共度一生的人,就好好珍惜,好好經營。如果暫時沒有遇到,也沒有什麼,只是不管怎樣,都不能失去對真愛的追求,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我相信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真愛一定會顯得彌足珍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追求並堅守。
王紅旗:李貴成同學用身邊的故事講述了她的論點,下面有請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李怡樂。
李怡樂:勞動力市場VS婚姻市場
李怡樂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
讀完安頓老師的新書,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美少年與醜男人的PK》這個故事。女主有一顆想要去流浪的心靈,現實中卻一定只是個踏實工作和生活的乖乖女。她對自己的另一半寫下簡單的要求,「我希望他是一個內心善良性格溫和的人,本性天真,熱愛自由,有健康陽光的心態……」然而,生活中總卻難以有這樣一個適合的feeling出現。曾經有一位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班女生們說,不要再看偶像劇了,那些都是毒草啊,中了這些毒,你們還怎麼在現實中找男朋友?其實誰也不可能幼稚到按照偶像劇的標準去選擇自己的男友,只是現實生活有時過於蒼白了,市場化的困境讓人們即使面對婚姻也不免要在成本和收益間清晰地算一筆賬,偶像劇中卻總是充滿了真情、陽光和溫暖……
因為我是學政治經濟學的,這裡我想簡單地從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面臨的矛盾,推演到婚姻關係的物化,對女性的就業和婚姻選擇提一點小小的想法。
剛入大學的第一天,開學典禮上一位老教授語重心長地呼籲「不要把大學辦成了職業培訓所」。很不幸的是,在日益激勵的勞動力市場競爭中,他老人家無法阻止歷史的大勢所趨。於是,上新東方,考托福,爭取更高的GPA,努力去世界500強實習……這一系列活動成為了大多數學生本科生活的主題,這時候同學們之間幾乎沒有男女之分,16年寒窗(甚至更長的時間)就為了能讓我們在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前獲取足夠強硬的資歷。
畢業季同時是一個性別差異凸顯的時刻。求職過程中種種直接的、間接的性別歧視就不用說了,女生們逐漸發現,除了要在令人窩火的勞動力市場血拚之外,婚姻市場上的暗戰也開始了,而且你還需要準備更為複雜的簡歷(性情、樣貌、家境……)。即將離開校園的女孩子們一方面要打造積極上進的職場女性形象,一方面又要凸顯賢良淑德、適為人妻的品格。新時代女性的成功標準,就是要在勞動力市場和婚姻市場同時大獲全勝。儘管媒體上經常會有大學女畢業生「不忙工作先相親」的例子,但是對於多數接受了精英教育的女大學生來說,我們要同時拼GPA,拼才藝,拼offer,拼男友,一樣都不能少,樣樣都要比別人強……
20世紀以來,女性解放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她們得以走出家庭,從事社會生產,獲取經濟上的獨立地位。直到今日,儘管社會價值觀日益多元化,「讓女性回家」的呼籲也不斷顯現,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女性必須有一定的經濟自主能力才可能保證婚姻中的平等地位。然而,換一個角度,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視角來看,女性參與到勞動力市場的歷史進程,意義更在於為資本積累提供廉價的產業後備軍,這遠非一條光明的婦女解放之路。
傳統社會中,女性勞動力的再生產成本更低,組織力量更弱,這使得她們天然地更易於成為供資本壓榨的歸順的勞動力。《資本論》第一卷中有大量對資本主義生產如何殘害女工身心的描寫。當然,這是18-19世紀的歷史,但卻決不僅僅是那一個時期的史實。潘毅教授所著的《中國女工》,向大家展示了在深圳的工業園區內,來自中國內地的年輕女子,在暫時脫離傳統家庭的束縛之後,如何淪為跨國資本的附屬物。當她們在流水線上貢獻完自己年輕的勞動力之後,終將為資本所拋棄。這卻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農村婦女所遭遇的困境,也是整個市場化進程中大多數女性在就業中面臨的問題。
相對於我們的母輩,我們在全球化的勞動力市場上往往面臨著更加不確定性的僱傭關係。女性結婚、生育的決策都可能受到僱主經濟利益的限制。儘管現代女性基本獲取了和男性同樣的教育水平和行動自由,但是更高的就業門檻,更大的失業風險,卻依然為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設置了天然的弱勢地位。女性雖不再從屬於一個具體的家庭或男性,但卻要從屬於資本,為剩餘價值的生產而服務。在這種僱傭勞動關係中沒有一絲的溫情脈脈。
如果說女性最初的就業選擇,包含了自我社會價值的實現和獲取經濟中的平等地位這些要求;那麼當代都市女性的婚姻選擇,又必然要求降低自身在勞動力市場上面臨的風險,避免成為被完全異化的勞動力商品,回歸到大自然賦予女性的生命角色。於是,我們就會想當然地期望讓男友或丈夫去承擔市場的風險,為家庭生活提供一個安定溫暖的空間。婚姻選擇也不可避免地被市場化了,衡量一個男性是否可以作為婚姻對象,需要衡量他置業安家的能力。為了給一場優質的婚姻投資,女孩們還需要不斷地規訓自己的身體,於是媒體上充斥著各種減肥、美體、整容……大大超出了作為一個健康人的日常所需。男女雙方努力地在婚姻市場上發射對自身有利的信息,以求獲得最好的「匹配」對象,儘管人人都知道真情最可貴,但真情總難以通過精心計劃、刻苦經營來獲取!
就好像勞動力天然並非是商品(馬克思將自由僱傭勞動關係的建立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個基本特徵;卡爾?波蘭尼則將勞動力的商品化視作將人類社會屈從於市場法則的重要一步),婚姻更不應該被市場的交換關係所異化。生活在市場化大浪潮中的女性,我們無法改變當下的社會存在,無論是選擇回家做全職太太,還是繼續在勞動力市場上打拚,是夫妻可以協商分工的問題,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只有在家庭組建中永遠堅持尋找真情,熱愛真情,才是女性獲取自尊與獨立的核心!
王紅旗:李怡樂同學從經濟角度談到婚姻市場的情況,下面請清華大學博士戴蓓芬發言。
戴蓓芬:敏於自我的一群——讀《結婚嗎》有感
戴蓓芬 清華大學博士
如果說寫作是在呈現一種思考方式,那麼安頓女士的新書《結婚嗎》就是在以細膩平實的方式呈現一個當今社會中給人帶來浮躁和困惑情緒的話題——婚戀。這是一種清明簡潔的方式,它反襯了婚戀問題的多重性和複雜性,這也使得它能夠直接地觸碰我們的內心,甚至能夠幫助我們拋開種種對於現實的疑慮,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
這是一本記錄訪談內容的書,書中14位男性女性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在這個時代他們的同齡人所面臨的問題——如何選擇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儘管,在內容上書中記錄的是一些對生活和感情的細瑣的思考,但是整體看來,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對生活和感情的誠懇認真的態度。正是這種態度,決定了書中被訪者的感情狀態——單身,正是這種態度,表達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自由,也正是這種態度,呈現了他們的精神特質——獨立。他們是敏於自我的一群,所謂敏於自我,可以說是敏感於自身的情感、追求,甚至是關於生活的信仰。我認為,這種敏感是一種生活能力,它奠定了每個個體生活的基礎,同時,它也是現代社會的奇缺要素,並且甚至能夠成為解決我們對婚戀問題思考的困惑的途徑。這條途徑便是——你到底在生活或是一段婚姻當中想要的是什麼。這是一個需要被明確的前提,所有對於生活的努力和堅持都是建立在此前提之上。在一個一切趨同的社會裡,書中的被訪者或者與他們類似的人對自己生活的選擇體現了人——作為一個個體所能夠體現的獨立價值。十四位男女每個人都有對自己所珍視的品質和認定的標準的思考,由此,他們看起來是不願意妥協的一群。這也導致前文提到的可貴的態度竟然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可疑的。《結婚嗎》這本書正是在回答社會中對這些保有獨立性的男女的質疑。安頓女士用平實、客觀、親切的方式為我們記錄了一種狀態,並向我們傳達了一些看起來天真固執,但是卻非常純粹毫無功利的情感。除了對這種情感的體認,更重要的是,對這種情感的堅持,這需要一定的勇氣,承受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最終,我們看到對生活明確的認知和對婚姻堅定的理想促成了這樣一個群體的出現。或許,他們所堅持的正是其他人已經迷失的,他們所努力的正是其他人已經壓抑的,所以,看到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的陳述,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一種內心深處的共鳴,這也才是這本書的成功和魅力所在。當然,這樣精神上的堅持和認真可能導致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坎坷和辛酸,因為畢竟,傳統價值在這個社會中是強勢的。他們的坎坷和辛酸正體現了傳統價值與現代社會新價值的對立和矛盾。而安頓女士以傾聽的方式走進他們的心靈,架起一座很好的橋樑。首先,他們在面對安頓老師的同時也在面對安頓老師的讀者,這使得他們得以以一種曲折含蓄的方式向這個社會表達自己,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同時對於那些堅持傳統價值觀念的人們來說,能夠以一種親近的方式了解他們,甚至最終達成對他們的認同。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本書中,這些看起來與社會保持距離的個體實際上是一群非常鮮活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的這個社會的新價值觀的方向的人。對於感情,他們看起來有一些半途而廢,實際上保留了完整的自己,看起來挑剔刻薄,實際上是在等待真正屬於自己的愛,看起來孤獨不合群,實際上是在一個獨立的領域享受生活。可以說,安頓女士對他們精神狀態的記錄是在向我們展示他們的獨特的風采和氣質。我認為,這是一次平衡社會多元文化的成功的嘗試,其中體現的透視心靈的方式以及蘊含的誠懇認真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我們必須看到,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而那些異己的,他者的,非我的行為必須在一個恰當的維度里被理解和尊重。
王紅旗:戴蓓芬同學用一個很特別的角度審視「剩男剩女」這一群體。下面請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薛瑛發言。
薛瑛:婚姻,與幸福並無關聯
薛瑛 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
我拿到這本書也是一口氣讀完的,之後又一口氣寫了今的這份發言稿。寫完之後我當時覺得自己寫得可深刻了,哈哈,聽了大家的發言之後,我寫的更像電影宣傳片,比較適合放在今天研討會的最後做總結。特別是我還做了一個PPT,就愈發的像宣傳片了。
我的發言有一個特別煽情的名字叫做《幸福:婚姻並無關聯》。我們或許會懷念父輩們的簡單。見面,結婚,生子,過完一輩子。一切或許沒有那麼難。她們的婚姻有很多我們現在理解不了的忍耐和犧牲,有我們嚮往和渴求的責任感和忠誠。的確,樸素的生活造就樸素的婚戀觀。在父母那一輩里,婚姻是為了生存。女兒的出嫁可能是為了禮錢好讓弟弟有錢娶媳婦,兒子入贅女方可能是因為家裡已經負擔不起太多人的口糧。他們之間沒有太多類似於「愛情」的東西,但是他們也可以白頭終老,我們也一樣可以健康長大。
而今天的我們有太多的選擇和誘惑,這讓我們變得挑剔和苛刻。關於這個世界,我們了解更多,我們更自信。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我們吃快餐,對於另一半,我們也需要現成品。我們沒有耐心去打磨一塊璞玉般的男人,慢慢等他散發美玉光芒。
我們更愛自己,我們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我們不會輕易的為了別人謀殺屬於自己的樂趣,放棄自己的追求。回過頭去看,父母親們的婚姻在我們看來是那樣的不可理喻,難以接受。婚姻須得是一場0.5+0.5=1的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在生存面前,愛情早已退居二線。畢竟對於現在的我們,生活那麼難,房價那麼高,馬路是那麼堵,公務員是那麼難考,北京戶口那麼難進,孩子上學競爭那麼激烈。何況感情本來就是一件玄而又玄的東西,它產生的沒來由,偶爾還會消失的沒蹤跡,也難怪大家需要一些更踏實的東西墊墊底。
我們無法改變時代。如果可以選擇出生,我會寧願生在激情澎湃的上世紀80年代,和一個穿著高跟鞋會寫詩的中文系男生相戀,沉迷在那些文字里。但是我們的的確確生在史上生活壓力最大的時代,這個時代里,生存和發展是第一主題。在一個連愛情也講究優勝劣汰的世界裡,有些人幸運,有些人剩下。因此我說,「剩女」是一種正常現象。
你看那些幸福的人,都差不多,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母賢子孝、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不外乎這些。但是你看不幸的人,煩惱和遭遇都不一樣。我不想討論書中那位想要衣錦還鄉的北漂「鳳凰男」,還是那位被有北京人莫名其妙優越感的「小市民」母親,抑或是書中那個背部有大面積不規則紋身的而嫁不出去的自卑女孩。他們有各自特殊的原因被「剩下」,莫衷一是。而我更感興趣的書中那些自己選擇單身,鍾情一個人生活,坦然成為「剩女」的這類女性們。因為對於她們來說,「剩女」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是自己個人的選擇。她們的例子更具代表性。她們告訴世人,不是所有在適婚年齡沒成功嫁掉的女人一定都有心酸曲折的故事和破碎的心,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
就像書裡面第一位被採訪者說的那樣:「我不結婚是因為機緣沒到,沒遇見能讓我捨得自己的好日子跟他『混搭』的那個人。誰說非要跟一個男人結婚才能過的高興?我現在的日子過的挺好,高興著呢,要是加上一個人不能更高興,瞧著不順眼還要增加很多煩惱,那為什麼要改變?」
是的,對於現代社會的精英女性來說,她們需要的不是一個養活他,給她一個家庭,為他生一個孩子,老了以後相依為命,最好死在她後頭免得她一個人承擔孤獨的晚年的人。對於她們來說,假如放低標準,結婚是很容易的事。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得過且過,但是一想到這種情形要和婚姻聯繫起來,很多人仍然不甘心苟同。因為即使在現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裡,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婚姻仍然是一件神聖的事,仍然類似於一種孤注一擲的賭博性質的行為。沒人會刻意的想要經歷幾段婚姻,顛簸在坎坷的情路,弄的自己身心疲憊,對伴侶的一勞永逸的正確選擇是每個女性的夢想。
經濟的獨立是現代女性在婚姻市場的立足點,女人可以不必為了獲取安逸舒適的生活而委屈自己去接受一個貌似能提供這些的男人。這也決定了在選擇伴侶這件事情上,個人的主觀感受成為了相對的優先選項。選伴侶就像給自己選最可信的貼身內衣一樣,舒服程度是首要,絕對不能打折扣!
在這樣期許下的婚姻觀,包含著她們對精神和物質的不同認知,不同考量,但是更多的是對於自身價值的肯定和尊重。在與不同人淺嘗輒止的交往背後注意到的細節,包含了教養,道德觀和價值觀都會影響對一個人的判斷,而當這個人是與你朝夕相處的另一半時,我們會愈加的嚴格。
或許每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禁不住在放大鏡下面細細觀察,但是更多的時候她們沒有遇見那個能夠說服自己去跟他一起生活、一起生孩子、一起存錢、一起變老。揀盡寒枝不肯棲,「但是如果結婚不能讓人滿意和幸福,我們寧願自己過自己的逍遙日子」。
於是我開始思考,婚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就必然是合理的嗎?對於這些寧願頂著「剩女」的名號,也不願意降低標準退而求其次的女性來說,就這樣「剩」下去是否是一種更優選呢?父母輩的婚姻貌似很穩定,但是對於很多犧牲掉個體幸福追求而一味的去成全這個外殼,保存它的完整相比,「剩女」是不是更快樂呢?我們也很難不懷疑,這樣的家庭帶給每個個體的是否都是正面和積極的能量呢?
在每一段感情關係中,勢必有一位是屈從者(settler),一位是高攀者(reacher),就像國家間不存在完全平等的關係一樣,感情和家庭的穩固是以一方的犧牲作為代價的。沒有絕對的平等,只有相對的平衡。只不過古往今來大部分的男女關係都由女性保持著屈從狀態,並且整個社會和文化都視此為常態。因此,一旦有一種力量試圖打破這種關係,矛盾便會產生。為什麼人們不相信因為堅持自我而被強行劃為「剩女」行列的一定是異數?為什麼大多數人認定「剩女」一定不是從心裡感覺快樂而是需要同情和幫助?為什麼對於女人來說,能夠達成幸福的唯一途徑就是找個男人並成為他法律上認可的老婆?女性為什麼不能對婚姻說no呢?相比在婚姻中喪失了自我和認同,失去了快樂和驕傲,那試問,做「剩女」又有什麼不對?
期待社會給她們更多的空間,讓她們享受單身吧。
王紅旗:薛瑛同學講得非常好,下面請北京語言大學的博士馮瓊瓊發表她對《結婚嗎》的看法。
馮瓊瓊:什麼更珍貴?——讀《結婚嗎》有感
馮瓊瓊 北京語言大學博士
安頓的新書《結婚嗎》講述了14個大齡未婚男女的故事。
大齡單身男女,現在的社會給他們身上貼上了不無貶抑性的標籤——「剩男」「剩女」,更有好事者將他們分出級別,安上各個有趣的諧音名目——「剩鬥士」、「必剩客」、「斗戰剩佛」、「剩者為王」等等。媒體也經常策劃各種欄目討論這些沒有在法定晚婚年齡年限前完成終身大事的人。這些沒有在「應當」的年齡做完「應該」做的事情的人,被認為是「剩下」的人,通常被認為或是客觀上有缺陷,或是主觀上太挑剔,總之,是因為種種不利因素而在婚姻上落後於主流人群的人。
「剩男」「剩女」這兩個新近產生的現代漢語辭彙是如此迅速地被無數人接受,用來貼在周圍親人、朋友甚至自己身上,可是,本來只是個人對自身情感和婚姻的選擇,到現在演變為一種牽動社會大量關注的「剩男剩女」社會現象,到底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呢?到底他們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他們為什麼會被當作「社會問題」來對待?而主流社會對於這種個體現象為何如此擔憂,在有意無意之間對這個群體進行集體施壓,以便解決這個「問題」呢? 「等一份真愛到兩鬢如霜」,書的代序標題表露了作者安頓對待「剩男」「剩女」們的看法。在作者看來,她「採訪到的被『剩下』的男女中很多人非常可貴,他們對於愛情的固執和堅持,讓作者「覺得在一個物慾繽紛的時代,愛情可能是還有救。」
14個身貼同樣標籤的人,演繹了14個不同的故事,其中又各有大同小異。而每一個個體故事,在分門別類的解讀下,又會牽引出一些社會熱點辭彙。兩位因身體上的特殊原因被人挑剔的女性,兩個因城鄉差異而被人挑剔的「鳳凰男」,兩個因各自原因不斷挑剔別人的「北京男」,剩下的8位女性,就比較集中地代表了在人看來「太挑了」的典型「剩女」,這8位女性,或是因為孝順母親,或是因為守著一份真愛,或者僅僅是因為過於獨立和自主,太強調精神生活,太重視個體感受,而不肯遷就,不願妥協,終於成了「剩下」的人。
我們的社會處在一個混亂的轉型期,在愛情快餐化,婚姻商業化,個體工具化的時代,功利性的角度被廣泛認可和接受,並且被作為一個普遍的標準來衡量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太重愛情也許被認為是沉迷;追求理想化婚姻也許被認為幼稚;純情也許會被認為是愚蠢;講究精神生活也許會被認為務虛不務實;追求自我發展的女人,也許會被認為不安分,不是一個好女人;要求完美的人,更是會被認為不正常。社會的導向讓我們漸漸接受了這些判斷,我們也慢慢被這些觀念所規訓,並以此去評判和規訓那些持不同觀念的人。而我們評判的標準也許太單一和武斷,並不足以作為一個普遍適用的準則去衡量所有的人。因此,書中的「剩男」「剩女」們,他們的愛情觀、婚姻觀、價值觀與主流觀念的矛盾與衝突,恰好凸顯了我們社會轉型過程中所呈現的精神層面上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停下腳步來考量和反省的地方。
安頓在書中的態度是開放式的。在採訪手記中,安頓既站在平等的角度來聆聽受訪對象的傾訴,又保持了職業的眼光來審視每一位主人公故事所折射的社會現象,這種適度的距離保證了安頓思考的寬容性和敏銳性,也保證了安頓對個體的尊重,既是對「剩男」「剩女」們的尊重,也是對讀者的尊重。
在整個社會的飛速轉型過程中,傳統社會價值觀念的轉換總是會有或滯後或錯亂的地方,而在媒體網路便捷時代,我們的媒體人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媒體的導向對平民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而這種影響會滲透到每一個階層的觀念變化中,這些或大或小的變化,都會形成動力或者壓力,以不同的方式施加到每一個人身上,如此重要的位置,需要的是媒體人謹慎的態度。如果媒體人都能像安頓一樣,持一種開放而客觀的立場,多一些寬容和體諒的角度,甚至是欣賞這些「愛自己,堅持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人」,我們的社會會更多一些自由的空間,更具有多元色彩,更加令人嚮往,而遵循自我的選擇,以嚴肅而謹慎地態度來結婚,更加能保證婚姻的質量,提高婚姻中個人的幸福指數吧,而為一份真愛等到兩鬢如霜,這種立場和態度更加珍貴吧!
王紅旗:感謝馮瓊瓊的發言,下面請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羅悅發言。
羅悅:婚姻?請三思
羅悅 北京師範大學碩士
於古代文學經典中追溯,婚姻始於浪漫而古老的契約,《詩經》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體現出了婚姻的契約本質。這種契約有格外浪漫的一面,比如《桃夭》一詩中寫道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裡以鮮艷盛放的桃花作為起興,襯出了新嫁娘恰似桃花般的嬌羞美麗,也包含了女子對幸福婚姻生活的憧憬嚮往之情。人們更是真心祈盼結成婚姻的新人們能得到長久的幸福。然而,既然是契約,自然也有殘酷無情的一面。《詩經》也同樣描述了不幸的婚姻,《氓》這首詩就塑造了一個經典的棄婦形象,也留給後世幾句話作為警示,「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其實,婚姻從來不是如想像中那般光鮮亮麗的,引用一句作者在《代序》中提到的比喻:婚姻的錦被下面是滿床的虱子。化自張愛玲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的這個比喻,雖是辛辣刻薄,卻又讓人忍不住讚歎有趣而貼切。與戀愛不同,婚姻要少了幾分風花雪月的浪漫,又多了不少柴米油鹽的計較。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婚姻應該不是大多數人家過日子的模式,婚姻總是有雞飛狗跳的一面。不過這種不完美大概也就是婚姻可貴可愛的地方。
無論如何,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婚姻一向被視為人生頭等大事。可是遠離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進入新婚姻時代後,站在婚姻大門外徘徊而遲遲不敢邁入的人也日益增多。中國有句古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若是到了一定年齡卻還沒有結婚的打算,難免要要被貼上「剩男」「剩女」的標籤時不時接受家人、朋友等身邊的加倍「關心」甚至探詢。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堅持獨身的人群的增多不正也是時代思想進步的標誌嗎?正因為人們有了選擇婚姻的自由,於是也便自由地選擇要或不要了。無論這種選擇帶來的是快樂還是傷痛,人們可以選擇婚姻這件事本身就足夠有意義了。沒有遇上合適的,那就不嫁不娶,不將就也不苟且,這種婚姻態度也未嘗不是一種瀟洒的選擇。作者在《結婚嗎》這本書當中記錄了14個都市大齡未婚青年的故事,他們中有男有女,來自不同地區,職業背景頗有差異,但都因為沒有在適婚年齡步入婚姻而被稱作「剩男」、「剩女」。他們每個人的故事和經歷都是獨特的,但是在當今都市人情感生活方面又都具有一定代表性。「『鳳凰男』與『孔雀女』的較量」、「青春不是誰都揮霍得起」等章節都聚焦了當下的婚戀熱點問題。靠自己從農村來城市的男青年往往自身素質不錯但家境不理想,被稱作「鳳凰男」,他們想在大城市收穫理想的婚姻並不容易。年輕漂亮的女孩沒有經得住金錢、地位的誘惑而介入他人婚姻成為「小三兒」,這種現象如今也已屢見不鮮了,她們未來的婚姻又在何方?作者書中的採訪對象雖是一個個獨立鮮活的個體,但是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個時代的縮影。感情、婚戀問題的背後其實都折射出了不少值得我們深思的社會問題,也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究。
再回到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們身上吧,這14個都市男女雖然擁有各不相同的人生故事,雖然有些人是主動放棄結婚的打算,另一些則是被迫進入「剩男」「剩女」行列。可又有誰是不願意在正當齡時,談一場甜蜜妥帖的戀愛,順順利利地娶了或是嫁了個合心意的人,成了個溫馨又和睦的家呢?
作者細膩平實的筆觸帶領我們走進書中人物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情感故事。這些都市青年們被「剩下」的原因看似林林總總,但大多數人無法走進婚姻其實都因為沒辦法將就、不甘心與現實妥協。隨著年歲漸長,固執的個人想法和習慣漸增,愈發不願意為另一個人改變,也挑剔著另一個人,於是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挑剔當中將自己「剩」了下來。
結婚是為了幸福,這句話說得多好。如果不能帶給自己幸福的婚姻,又何須強求。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每個「剩下」的人都因為過於挑剔或是有某種生活怪癖、心理隱疾等等。對於那些不願在愛情上委曲求全而堅持寧缺毋濫的人,我們應該心存敬意。耐得住那一份寂寞,受得起世人冷言冷語,這更是需要堅定與勇氣。他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會被看做挑剔,但自己選擇自己願意走的路,又何必多做解釋。這種堅持完整愛情的態度本身就很可貴的,從書里那個胖姑娘的故事裡,尤其能感受到對自我的堅持,這樣的想法才值得我們尊敬。對他們來說,如果別彆扭扭或匆匆忙忙結了婚成了家,反而會給雙方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面對婚姻,請三思。
王紅旗:90後也分析有頭有道,下面請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丁大力發言。
丁大力:看待「剩男剩女」需理性——由《結婚嗎》想到的
丁大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
10月28日,我有幸參加了由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和九州出版社共同主辦的,當代中國婚戀熱點問題論壇暨安頓新作《結婚嗎》讀書研討會。由於得知此次會議的時間較為倉促,在會議開始之前我都沒有拜讀過安頓的新作,這是一個遺憾。但是在會議中。我認真聆聽了安頓本人以及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包括一些研究生的報告以後,感想頗多,現總結為三點。
一、 愛情仍然應該是婚姻的基礎和支柱
當代社會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的思想中攙雜著過多金錢、權力等各種各樣的考慮,這種現象在婚姻問題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我認為對婚姻來說愛情仍然應該是基礎和支柱。
兩個人沒有愛情作為支撐是不可能順利走向婚姻的,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沒有攙雜任何東西的愛情,那就結婚吧。如果找不到愛情而是迫於各種壓力結婚的話,我們也要抱有在婚姻中尋找愛情的夢想,可以先結婚後談戀愛,兩個人只有找到一個叫「愛」的東西,我們的婚姻才能長久支撐,物質上的東西永遠無法做到這一點。我聽同學說他父母是指腹為婚的,我很幸運,我父母是自由戀愛的,他們的婚姻很幸福,母親至今都會向我「炫耀」父親當年追求她的情形。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和父母一樣呢?我們為什麼要輕易對愛情和婚姻失去信心呢?愛情仍然是婚姻長久的支撐,我們不能放棄追求幸福美滿的婚姻,否則我們面臨下一代的時候,該如何傳遞給他們一種健康的婚姻觀。
二、自己和他人共同製造了「剩男剩女」現象
我覺得「剩男剩女」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現象,這應該從自己和別人來找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思維定勢,那就是當兩個人的關係出現危機時,首先的定位是自己沒有問題,錯誤出在對方身上,每個人都這麼想以後,兩個人是很難有一個很好良性的溝通。我們需要做的是,當碰到某個問題時,主動去思考別人為什麼這樣看我?我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問題?有的話能不能改一下?如果確定自己沒有問題,那麼造成誤會的原因是什麼?我認為出現問題時首先要考慮自己的不足,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對方。
造成「剩男剩女」現象的人群有兩個:一個是父母和其他親友,父母覺得兒女已經到了應該結婚的年齡,那麼就應該結婚,否則對自己和家庭都是十分不利的,老一輩都有這樣的想法。另一個是我們的同齡人,他們是製造輿論的主力軍同齡人製造這個概念和問題以後,是兩個陣營就在不停地爭論:到底什麼是「剩男剩女」?標準是什麼?有必要提這個概念嗎?誰是「剩男剩女」?這個現象應該引起注意。
三、關注婚戀問題應該保持全面性
這本書我沒有看過,不知道採訪人群具體是什麼,當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在北京的定居的一些年輕人。關注婚戀問題的學者和其他研究者,除了大城市的年輕人以外,是不是應該也關注一下其他邊遠山區的年輕人。我想我們應該關注一下那些農村孩子,思考他們為什麼能夠接受比較早的婚姻。一是他們當地的習慣,並被他們接受。比如女性到20歲以後不結婚的話,連自己都覺得自己不正常:我應該結婚了,不結婚在其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沒有人逼迫的情況下她就結婚了,婚後生小孩,也過得挺滋潤。幸福的標準不是唯一,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別人,特別是知識分子,有的時候很難去真正理解社會底層的人。二是宗教原因。比如伊斯蘭教認為人只要年齡到了就應該結婚,有幸福的家庭之後,你才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在穆斯林的心裏面是接受按時結婚甚至是早婚的。總之我要說的意思就是怎麼能夠把現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剩男剩女」現象和其廣大農村地區、社會底層的年輕人能夠接受按時結婚甚至是早婚連在一起思考,從而更全面地看待中國當代年輕人的婚戀觀。
結語
王紅旗:丁大力博士講得很有道理。每位同學從不同方面和自己的理解談了對安頓老師新作《結婚嗎》的思考和看法。感謝專家們和同學們的發言。愛是人性美德的精髓。從人類未來哲學的意義上講,人相信未來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性的。愛的情感推動著人類精神與物質文明的進程。當代人的婚戀倫理困惑在於,無論在婚姻之內還是之外,都是把愛的情感物質化,或用物質代替愛的情感,或用市場消費交換愛的情感。其實「剩男剩女」是追求真愛與幸福的執著一族,他們用實際行動挑戰的不僅僅是傳統的婚戀觀,更有著一種新鮮的自我精神,這種精神也形成和豐富著未來的傳統。也許在這樣的環境中人格會更加完善。
今天我們這次會議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共同研討安頓《結婚嗎》這本書,透視當代婚戀熱點問題;此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聯合在座10所高校的老師和同學,組建中國女性文化研究的團隊。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今天有幸聚集了10所大學優秀的研究女性文化的碩博士生,我們看到了女性文化研究學者真是後生可畏,你們是我們的接班人,我相信在座各位老師也同樣有非常高興、激動的心情。我們看到社會文化尤其是網路文化,對女性、男性、婚姻、愛情有很多世俗和不健康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女性不懷善意的圍剿。當然也有一些是社會轉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衝撞,是人們遭遇市場、消費所面臨的多元文化選擇的困惑。針對這些種種問題,我們的婚姻、戀愛、價值觀念都需要重構,社會需要你們這些年輕的知識精英和我們共同攜手完成。但這份責任歸根結底要肩負在你們的身上,你們是構建當代中國平等和諧性別文化的希望和後備軍。我們「基地」也會發起更多的高校,聚集更多正義的力量參與這樣的文化重構活動,同社會不健康的文化進行戰鬥。作為知識分子我們要肩負起這樣一份責任和義務。雖然今天會議以論壇結束,但這個會將是我們聯合的開始。
我們堅信,大愛晚成,讓真愛啟程。謝謝你們!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中國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聯合出品推薦閱讀:
※你的對象對你說,寶貝咱們結婚吧 八字特相合的虎生肖
※教你找到各生肖最佳結婚年份
※論命實例(尚未發生)--可能今年11月結婚,五月男方出現,男方情況大概
※倩女幽魂結婚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