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守陽論「煉己」功成:不被境物顛倒所誘,已有定力,不從外境所誘
伍守陽何許人也?
伍守陽(1574-?),原名陽,字端陽,自號「沖虛子」,江西南昌縣人,龍門派第八代弟子,為明代後期著名內丹家,內丹清修派的集大成者。伍氏主要著作為《天仙正理直論》、《仙佛合宗語錄》。著名弟子有:吉王朱太和(常淳),長沙郡王朱星垣,戶部侍郎張學懋,應天府學生李羲人、顧與弢等。伍守陽的內丹思想對明末以後的內丹學及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伍氏一脈以「伍柳派」名世。元明以來,南北二宗合流,丹法亦互相融合,諸家的入手門徑,大略都是先收心了性,謂之「煉己」,屬築基,然後再依次煉化精、炁、神,形成先性、次命、終性的丹法次第。伍守陽的丹法也不例外。伍氏丹法是先性後命、終而了性,以煉己為首,次循序修三關。
煉己指的是什麼?
煉己是丹道的入手工夫。鍾呂一系的丹道都持此觀點。歷來丹家對此多有論述,如呂洞賓《採金歌》云:「明雌雄,兩劍全,築基煉己采後天。」《沁園春》曰:「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在三關修鍊前,煉己築基。《悟真篇·西江月》曰:「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青華秘文》中「心為君論」強調煉丹之士須「定心」、「靜心」;並說:「心清即念清,念清則精止。吁!心惟靜則不外馳,心惟靜則和,心惟靜則清。一言以蔽之,曰:靜,精、氣、神始得而用矣。」可見三關修鍊前須煉心習靜。陳虛白《規中指南》述丹法為「止念第一」,並說:「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徒然。」止念即煉己也。綜上,無論鍾呂派本身,還是後繼者南宗、北宗,丹法入手工夫都是煉己。
煉己的內涵
何謂煉己呢?在伍守陽之前,丹家關於煉己的內涵主要有:一是煉己即止妄念。《青華秘文》說:「但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心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純熟。」(注6)妄念一來,即便覺知捨棄。《規中指南·止念第一》云:「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惟在此已。此法無多子,教子煉念頭,一毫如未盡,何處覓蹤由。夫無念者,非同土石草木,塊然無情也。蓋無念之念,謂之正念,正念現前,迴光返照,使神御氣,使氣歸神,神凝氣結,乃成汞鉛。牢擒意馬鎖心猿,慢著工夫鍊汞鉛。」(注7)止念,就是使妄念不生,正念現前。二是煉己即煉心。如王重陽注《五篇靈文》「卻從煉己純熟,方得先天造化……」曰:「煉己即煉心也。心為離,離者己土也。煉心不動,己離宮修定。定則氣和,和則身安,安則精氣充滿,滿則鉛汞凝結,結則造化自身。玄珠成象,太乙含真,金液鍊形,骨散寒瓊,形神俱妙,與道合者,皆自然也。若非操存謹守,降心鍊形,必無自致之理。然此功夫,必加勇猛決烈之心,含死忘生之志,乃可純熟矣。心死方得神活,此之謂也。」此說煉己就是煉心,即降伏妄心,使元神呈現。三是煉己即道德、行為方面的修養。《金丹大要》說:「去色慾,絕恩愛,輕財物,慎德行,四者為煉己之大要。」煉己就是棄除不正的行為、習氣、嗜好,按一定的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並積極奉行利人濟世的善事。而伍守陽認為,煉己之「己」即元神、真性、真意之別名,實質就是心中之靈性。如他說:「己者,即我靜中之真性,動中之真意,為元神之別名也。 己與性、意、元神,名雖四者,實只心中之一靈性也。」元神特點是:「其靈無極,而機用亦無極,出入無時,生滅不歇。或有時出,令眼、耳、鼻、舌、身、意耽入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場而不知返;或有時出,而自起一色、聲、香、味、觸、法之境,牽連眼、耳、鼻、舌、身、意而苦勞其形。」可見,元神「劣性難純」;要制伏元神,「惟煉可制」。
煉己之「煉法」
伍守陽指出,「煉己」有六種煉法。首先,要苦煉,凡修道當行之事,事易不能生輕蔑之心,事難不能生厭畏之心,都要勤懇地去做;其次,要熟煉,修道工夫次第要熟悉,每日每時皆如初起一時,勤修不斷;第三,要純心,禁絕不當為之事,如煉精時思慮,煉炁時神馳外向熟境等;第四,精進勵志而求其必成;第五,割絕貪愛而不留余愛,如貪愛富貴、名利、妻子、珍貴異物、田宅等割捨盡絕;又如「耳逐聲而用聽,則煉之於不聞。目逐色而用觀,則煉之於不見。神逐感而用交,則煉之於不思」;第六,禁止舊習而全不染習。由此可見,「還丹容易,練己最難。」
煉己的必要性
煉己雖是煉丹的準備階段,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煉己的必要性,前人多有闡述。如:李清庵云:「於平常一一境界打得破,不為物炫,不被緣牽,則未後境誘不得,情緣牽他不得。」馬自然真人云:「煉藥先須學煉心,對境無心是大還。」《中和集》云:「念慮絕則陰消,幻緣空則魔滅。」張虛靖真人云:「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台留一物。」伍守陽認為,三關修鍊的每一步驟都離不開煉己。元神主宰精炁,順以生人,逆以成仙;煉精化炁時,若淫事、淫色、淫聲、淫念等難忘,不能使精盡化炁;煉炁化神時,若習染不能超脫,炁不能復歸,神不定,不能結成神胎。伍又說:「論煉己者,論其成始成終之在真我。真我者,是言己之本來面目,即元神本性之別號也。凡所為採藥、煉藥,基之築成於始者,皆由煉已,證本來面目之成於始者,即所以修性於始也。所為伏炁、胎息,為脫胎、出神、成還虛於終者,皆由煉己,證本來面目之成於終,即所以修性於終也。」 這就是說,煉精、煉炁、煉神和最終還虛都離不開煉己;煉己貫串三關修鍊之始終。另,如果不煉己的話,元神外馳為識神,精炁亦外馳。如他說:「當未煉之先,未煉己之先也。每出萬般變幻而為日用之神,平日淫、殺、盜、忘心、貪心、善心、噁心、欺心等,皆是變幻。猶且任精任炁外馳不住。任炁動而化精,任精動而淫媾,而不攝之令歸根復命。由己不煉而不攝也。」
煉己功成、未成的結果
伍守陽認為,煉己功成的表現就是:「己念伏降,而性真純靜」,「煉炁、煉神,則不被境物顛倒所誘,已有定力,不從外境所誘。」「採藥而葯即得,築基而基即成,結胎而胎必脫,方名復性之初」。亦如重陽真人《全真集》云:「湛然不動,昏昏默默,無絲毫念想。」此定心由降妄念而得。煉己之功未成的惡果,主要表現在以下九個方面:一是煉精時,由於淫念未煉凈,不能辨葯生之時;二是因或驚恐、或聞、或思、或昏沉,導致煉藥之火候不能自始至終;三是大葯將得,因淫念未煉凈而復失為淫精;四是神胎將成,因心逐見、聞、覺、知於外弛而不能入定成胎;五是採取先天炁之時,若煉己不純,一著思慮習氣,則不得;六是要想使神能入定而得靜,己未煉,必不得其靜定;七是因煉己之未純,四天魔出現:遇可喜而即喜,遇可懼而即懼,遇可疑而即疑,遇可信而即住;八是由於未先煉己,內本無而妄起一想念而障道,稱之內魔障;九是因先未煉己,外本無,而偶有一見一聞,不遠離而有應對則著魔而障道,謂之不宜有之外魔障。由此可見,「己」之所以不可不先「煉」。
本文改編自丹道與養生文化研究會揭牌儀式暨「丹道與明清思想、社會」學術工作坊論文集——丁常春《伍守陽丹道之煉己築基論》。作者介紹:丁常春,男,哲學博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民族與宗教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道教。
推薦閱讀:
TAG: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