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沂蒙山小調里的大美中國夢

  本刊記者 / 吉喆 律星光 李濤

  硝煙瀰漫中英勇奮起,建設國家時爭先恐後,印證一個民族的本色。

  為捍衛民族尊嚴和國家主權寸土不讓,為強國富民改革開放廣納四方,這是一方人民本色的昂揚。

  山東臨沂,《沂蒙山小調》唱響的地方,正用自己的姿彩,展現著新時期中國夢的多彩和壯麗,訴說著一個時代的奮鬥與期待!

  早在《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蜚聲海內外之時,「沂蒙山區好風光」就已滲入到人們的心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毋庸置疑,如果要給臨沂一個地方名片,《沂蒙山小調》應該最為親切和光彩,她展現著臨沂風光的美麗,流露著臨沂人民情懷的熱誠。

  在時光流轉中,臨沂人民美麗質樸的情懷不變,基於一首傳唱不息的歌,續寫著氣壯山河的中國故事。2014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第一批)的通知》,臨沂市作為首批入選城市,舉全民之力,優化「林、水、氣」生態基礎,大力做好「農、工、旅」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近日,《財經界》記者一行通過對臨沂三區九縣中的河東、羅庄、沂南、蒙陰及重點企業的調研、採訪,感知一個生態文明大市的別樣魅力。

  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樹木,不僅是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更是生態文明事業的頂樑柱。

  當前,臨沂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紮實開展林生態建設,大力倡導護林造林並重,水系綠化、環城綠化、山區綠化、道路綠化並舉,各區縣興林蔚然成風。

  河東區堅持「產業興林」戰略,走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新型林業產業化之路。2014年以來,全區新造林10000畝,新建農田林網8000餘畝,完成中幼齡林撫育1.5萬畝。注重發展苗木花卉、杞柳等傳統林業產業,完成新育苗8900畝,開工建設了十萬畝苗木花卉基地。

  沂南縣生態林業建設穩步推進,切實保護現有森林資源,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和人工恢復,建設沂南綠色生態屏障。以荒山、荒坡、荒地、荒灘「四荒」和村邊、田邊、路邊、河邊「四邊」綠化為重點,2014年完成造林面積3.05萬畝,補植完善道路綠化22公里,「四邊」植樹210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9.1%。同時,大力發展優質林產品基地和加強品牌建設,全縣經濟林面積達到24.49萬畝,產值達9.2億元,5家企業加入山東省林業產業聯合會和中國林業產業誠信聯盟。在第十一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上,沂南縣獲得了1個金獎、2個銀獎和1個優質獎。

  北部為新甫山脈、南部為蒙山山脈的蒙陰縣,森林資源豐富。近幾年,蒙陰縣堅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把開發建設與保護環境緊密結合起來,整體推進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與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實施山川綠化工程,對38萬畝國家級、省級生態林實行封閉式管護,荒山治理面積以每年l萬畝的速度遞增。實施綠色通道工程,新建改造農村公路637條、186l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16公里。沿路、沿河和村莊周圍大搞造林綠化,全縣綠色通道總長達到550公里。蒙陰縣生態環境的全面改善,為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統計,2010年以來,算上其它區縣,臨沂全市共完成水系造林82.3萬畝,建設提升濕地公園16 處,創建省級以上濕地公園10處;高標準建成50萬畝環城森林;完成荒山造林14萬畝;道路林木綠化率達到90%。

  水:地表水質100%達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臨沂市發改委主任庄光海表示,臨沂累計投資106.32億元用於水污染防治,加強「水生態系統」建設,積極打造一批特色生態水景觀,流域整體環境得到了提升,水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目前國內最大的人工濕地,享有國家級濕地公園和省級水利風景區之譽的武河濕地,位於臨沂市南部羅庄區境內,東鄰沂河,距臨沂市區30公里。濕地全長15公里,面積2萬畝,濕地內原生態保育區面積1.5萬畝,長10公里,總投資約3億元。有效解決了羅庄區、蘭山區、高新區300多萬人口生活用水和工業廢水流經陷泥河、南涑河尾水凈化問題。日可深度處理河道廢水40萬立方米,每年可削減COD2920噸,氨氮292噸,節省污水處理費用約3300萬元,有效提高了濕地自凈能力,達到了深度凈化的目的,體現了「生態凈化效益、旅遊觀光效益、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正在建設的國家級湯河濕地公園位於河東區,一期工程投資2.1億元,將新建1個引水渠、5個生物滯留塘、6個生物浮島,2個觀景平台。李公河東段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投資2894.2萬元,現已建設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目前李公河濕地已正常運轉,有效凈化李公河河道微污染水,減輕下游蘭墩斷面的污染負荷,濕地出水可回用與農田灌溉,達到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濕地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沂南縣水生態文明程度大幅提高,不斷加快河湖水生態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進度,提升水資源開發利用能力。開工建設了東汶河二期、斜屋攔河閘壩改建、丹山攔河閘改建、高湖水庫擴容以及張庄橡膠壩攔蓄水等工程,縣域內沂、汶、蒙三條主幹河道開發治理穩步推進的同時,加快建設生態濕地。至今,沂南縣按照「水、岸、灘、路、堤、景」一體化推進思路,基本建成了沂河東湖濕地公園、汶河國家級濕地公園和汶河張庄濕地公園,更好地發揮河流濕地的修復與保護功能。縣域內16個市級迎淮重點項目已全部完成,125個縣級迎淮重點項目已完成104個,初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體系。

  與沂南相鄰的蒙陰縣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方面經驗豐富,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保水是第一責任、生態是第一資源」,在產業綠色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加強制度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極實施水系生態工程,堅持有污染的項目不上、不引、不落,徹底清理雲蒙湖十萬隻養魚網箱,建成兩處污水處理廠。按照「生態帶、產業鏈、風景線」的標準,治理河流36條,加固水庫10l座,修建大小水利工程6265處,總蓄水量9億方,占臨沂市的一半。

  如今,臨沂全市8個國控河流考核斷面達標率全部優於國家要求,城市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0%以上,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7%以上,成為全省繼青島之後第二個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的城市。

  氣:改善幅度全省前三

  在做好其他治理工作的同時,臨沂市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於今年2月召開了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向社會作出「向大氣污染宣戰」莊嚴承諾的同時,各區縣也加大工作力度,吹響了清潔大氣的集結號。

  沂南縣攻堅克難,強力推進大氣生態建設。工業污染治理、城市揚塵治理、機動車整治、生態治理4條工作線齊頭並進。6家需要停產治理的企業已全部停產,對重點污染企業落實停電、停水等措施,對企業責任人和行政責任人處理已全部到位,向工業污染治理打出重拳。對新上項目嚴格執行市轄五區標準,一律停止新上鋼鐵、焦化、化肥、化工、鑄造、冶煉等重污染項目。城市揚塵治理廣覆蓋,政府投資工程必須率先落實,督促全縣10個拆遷工地和48個建設工地落實配備攝像頭的嚴格監管措施。開展渣土車專項整治工作,累計查扣470輛次。全縣停產整治52個露天礦山、限期治理37家石子加工廠。對機動車污染零容忍,明確指出2015年全縣需淘汰黃標車3582輛,下一步將強化環保標誌管理,確保完成淘汰任務。

  為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河東區對規模以上排放工業廢氣的企業全部安裝在線監測系統,對超標排放無法治理達標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加強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對冶金、水泥、建陶等重點行業企業,全面配套建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對全區各企業的燃煤鍋爐進行集中整治。嚴把項目審批、驗收關,拒批高污染項目43個。加強工地揚塵整治,強化道路揚塵防治,查處渣土車輛383台次,對黃標車實行24小時禁行,對城區17條道路進行每天3次洒水;加大煤炭能源市場清理整頓力度,不僅向工業企業還向居民百姓推廣清潔能源,控制城區燃煤污染,建設完成集中供熱二期工程,鋪設燃氣管網11公里。

  此外,羅庄區、蒙陰縣等區縣也在大氣治理方面積極探索,佳績頻傳。

  今年上半年,臨沂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四項污染物濃度指標同比分別下降35.4%、16.9%、17.4%、24.8%,改善幅度均居全省前三位。

  農:創新模式打造基地

  臨沂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創新農業發展模式,不僅打造出一批精品有機農業基地,還善於將農業與旅遊業結合起來,一批大型農業觀光園的興建,為地方經濟帶來更大拉動。另外,金鑼集團、常林集團、金正大(002470,股吧)集團等重點企業,發揮自己的優勢,為臨沂生態農業積極貢獻力量。

  位於河東區的山東臨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採取「一心、兩帶、多點(園)」的總體建設框架,建設了萬畝都市農業體驗區、河東區出口農產品(000061,股吧)質量安全示範產業集群、萬畝荷塘生態觀光區、臨沂龍園生態旅遊度假區、正直集團生態觀光農業等項目,在科技創新、示範帶動、休閑觀光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同時,河東區紮實推進鄉村生態文明,深入實施「幸福家園」建設五年計劃,統籌推進農村社區、現代農業園區、鄉村風光休閑區「三區」融合發展。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推進整潔鄉村、風情鄉村、美麗鄉村「三村」同建。

  科學發展,因地制宜。蒙陰縣把「發展山區經濟,富裕山區農民」作為建設生態文明鄉村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相統一,以生態化的理念培植特色產業,用產業化的思維開展生態建設。全縣果園面積達到100萬畝,蜜桃面積和產量佔全省三分之一,所產果品全部打入高端市場,在上海素有「三個鮮桃兩個來自蒙陰」的說法。蒙陰蜜桃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價值達到28.9億元。

  沂南縣持續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穩固發展,精心打造「優質糧油、有機蔬菜、環保養殖、生態林果、高效烤煙和現代漁業」六大產業,實行政府扶持和龍頭企業帶動戰略,連續4年在全市優質農產品基地和品牌建設現場觀摩交流評比中名列第一。紮實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品牌建設,沂南黃瓜、孫祖小米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被評為「2014年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推薦活動產品創意優秀獎」,有效擴大了「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品牌影響力。

  臨沂市發改委副主任呂全明告訴《財經界》記者,各區縣在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的同時,立足臨沂影響全國的三大地方企業也積极參与,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作為著名品牌企業,金鑼集團在生態發展方面表現出巨大社會責任感,構建「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同時,在大豆深加工、污水處理等層面的深耕,也對農業的生態現代化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金鑼「大健康產業模式」布局中的大豆深加工產業,透過源頭、飼料、回收全面服務模式,既符合生態環保的流程要求,又解決了農戶的問題和食品安全控制問題。

  常林集團努力打造高效節能環保工程機械、高端智能農業裝備及現代農業示範產業基地,適應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全程機械化和數字化的現代農業「兩化融合」新模式,徹底顛覆傳統農業耕作方式。主要生產高端智能大馬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為生態農業大規模發展提供裝備支撐,滿足現代農業規模化經營對高端智能農業裝備的需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對節水節肥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臨沂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經過近十年的創新研究,在緩控釋肥技術創新和產業規模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國外對此項技術的壟斷,讓緩控釋肥這一產品由十年前農民陌生的「小產品」變成了如今國家主推的「大產業」,不僅讓「智能肥」在國內成為主流,促進了我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大幅提升了國家化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金正大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面對中國農業種植的規模化、集約化的整體趨勢,金正大將繼續和其它企業一起為臨沂的生態農業發展,為國家糧食安全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工:調優結構強化生態

  「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這句展現瓷窯生產情景的唐詩說明,即使在古代,工業生產也會對環境產生直接污染。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口的增多,以及科技的發達,如今工業污染到了必須治也能治的時刻。《財經界》記者一行在沂南縣和河東區採訪中發現,政府鐵腕治污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防治大氣污染的治本之策,採取關、停、限、轉、遷等方式,堅決啃下工業污染這塊「硬骨頭」的同時,一批生態園區和生態文明領先型企業發揮出典範作用。

  近年來,河東區嚴格按照生態文明要求,調優產業結構,全力促進經濟生態發展。2014年全區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78.2億元,增長10.2%,萬元GDP能耗降低3.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9個百分點。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生態工業,加快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重點領域,建設了中節能光伏農業科技園等項目。按照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要求,推動裝備製造產業走創新驅動、集約帶動的發展道路,規劃建設了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區。重點建設了天元產業園、天海年產10萬隻高壓容器、10萬噸/年高分子複合纖維項目、五江集團感光干膜項目、晟達新型環保材料項目、年產40萬立方米無機膨脹耐火板材等項目。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重點推進10萬噸高純石墨項目、球型石墨、插層石墨等正負極材料項目,以硫系電池的產業化為引領,全力打造高端石墨系列新材料和硫系電池產業基地。

  沂南縣以綠色經濟謀求生態紅利,著力構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綠色產業結構。舜天、東嶽機械、新大洋、綠源等40家骨幹企業加快技術改造。不斷提升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製鞋產業被評為「中國製鞋基地」,電動車及零部件生產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和「中國電動車產業基地」。積極開發非化石類能源,推廣利用光伏太陽能,開工建設力諾太陽能光伏併網電站和山東泉能新能源光伏電站等一批戰略性、支撐性強的太陽能利用項目。深入開展「節能減排行動」,完成了縣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及臨沂億利達(002686,股吧)鋼鐵脫硫、壺井特鋼燒結機脫硫和中聯水泥脫硝、除塵等重點減排工程建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單位8家,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或評價單位3家,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2%。

  除了上述企業之外,不僅是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還是環保技術領先型企業的金鑼集團更是在生態環保方面取得了驕人業績。

  金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2年5月以來,金鑼集團承擔國家863計劃『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過程減量技術』主課題任務,現已申請發明專利22項,國際PCT專利53項,採用「污泥過程減量技術」對污水廠進行污泥處理、裝置改造,突破了城市污水污泥過程減量技術和生活污水分散處理、中水就地回用兩大世界級難題,將大大節省投資和運營成本。」

  旅:構建文商旅一體化

  旅遊,古往今來,是人們休閑拾趣的主要方式,反映著社會的發達程度和幸福指數。素以雄厚的物流產業基礎和龐大的商貿產業規模而聞名的臨沂,獲評「中國市場名城」和「全國十佳品牌會展城市」,為全國重要的商貿、物流、會展和商品集散中心。臨沂還是著名的書法城和兵書城,不僅王羲之出生在臨沂,《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也在臨沂出土。由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雄厚的商業基礎,臨沂大力構建和推進文商旅一體化進程中,將生態觀光園模式注入更多的文化情愫。

  河東區常務副區長吳漢林表示,為響應文旅商一體化發展戰略,河東區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旅遊區,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重點建設了奧華溫泉、華野總部舊址、體育主體公園、臨沂國際影視城等一批項目,獲批「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首批「山東省體育產業基地」。 臨沂龍園生態旅遊度假區、正直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令人流連忘返,正直汽車主題公園被列為全省水系綠化觀摩點,填補了河東濱河景區無高檔景觀的空白。

  羅庄區的武河濕地公園,發揮了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科普宣教、旅遊觀光等作用。一期工程由北向南有「源遠流長、沉魚落雁、蘆花飄雪、飲水思源、平湖秋月、荷塘月色」六大景區,實現了慢游濕地、觀鳥賞荷、攝影留念、科普教育、垂釣健身、農事體驗六大功能。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成為近年來臨沂市生態旅遊新亮點。

  沂南縣強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對現代服務業優化升級,被列入首批「全省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和第三批「全國旅遊標準化示點縣」, 成功創建山東省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座談會在沂南召開。紅石寨旅遊區成功提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新創建3A級景區1家,2A級景區3家。成功舉辦了第七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馬牧池鄉常山莊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竹泉村獲評「2014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銅井鎮、竹泉村獲評「2014好客山東最美村鎮」。該縣深入挖掘優勢資源,集中推出汶河國家濕地公園、沂河東湖濕地公園等一批新景點,其中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和竹泉村旅遊度假區更是精彩紛呈。

  佔地面積10000畝的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由山東吉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致力於打造「農業科技示範、生態觀光旅遊及休閑度假」新型旅遊開發企業,構建山東省乃至全國養生型、田園式生態文化示範基地、農業科技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區。園區規劃總建築面積24370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農業科研所、農耕民俗館、農業科普館、葡萄酒庄、老年公寓、文體中心、醫療康復中心、開心菜園等。另外,距縣城12公里的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以竹泉古村為依託,由青島龍騰集團投資1.56億元開發建設,山東省旅遊設計研究院勘察設計。一期規劃控制面積1000畝,設計開發面積800畝,包括竹泉村景區、桃花峪溶洞景區等。是一處以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集觀光、休閑、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開創了一種旅遊休閑全新模式,被山東省旅遊局評為山東省逍遙遊示範點。

  百花齊放,各有千秋。河東區、羅庄區、沂南縣旅遊觀光產業取得的佳績外,蒙陰縣成為「中國十佳休閑旅遊名縣」和「山東省旅遊強縣」,其它區縣同樣也是一派欣欣向榮!

  臨沂生態文明的勃興,將讓《沂蒙山小調》更加悠揚,歌聲傳達出沂蒙人民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的同時,也傳遞發揚著沂蒙精神。

  中共臨沂市委書記林峰海向《財經界》記者表示:「沂蒙精神就是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這是一種紅色精神,它體現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麼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和沂蒙人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當前,正值臨沂發展建設新時期,把沂蒙精神融入到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去,必將更加有力地促動臨沂以「商之都、水之城、文之邦」的英姿挺立於齊魯大地!

  你看!「大美新臨沂」正在「大美中國夢」中煥發出自己燦爛的光彩!

(責任編輯: 李治華)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沂蒙山景區9月3日當天「日本鬼子不能進景區」?
沂蒙山、蒙山、龜蒙、雲蒙、天蒙、彩蒙...做為臨沂人,你得分清!
沂蒙畫派30年
沂蒙山區
沂蒙山

TAG:中國 | 沂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