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一至卷二十(大正藏2157部)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一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一
大唐李氏都長安
自 高祖神堯皇帝武德元年歲次戊寅。至皇帝貞元十六年庚辰之歲。兼天后代凡經一百八十三載。傳譯緇素已有四十六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總四百三十五部二千四百七十六卷(於中四百七部二千三百九十九卷見在二十七部七十七卷訪本未獲)。
大唐沙門波羅頗迦羅蜜多羅(三部三十八卷經論)
沙門釋法琳(三部十三卷集論)
沙門釋玄奘(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經律論記傳)
沙門釋道宣(八部八十一卷譜錄傳集)
沙門釋玄應(一部二十五卷經律音義)
沙門釋靖邁(一部四捲圖紀)
沙門釋智通(四部五卷經)
沙門伽梵達摩(一部一卷經)
沙門阿池瞿多(一部一十二卷經)
沙門釋玄惲(一部二十卷經集)
沙門釋彥琮(一部六卷集議)
沙門那提(三部三卷經)
沙門若那跋陀羅(一部三卷經)
沙門地婆訶羅(一十八部三十四卷經論)
清信士杜行顗(一部一卷經)
沙門釋復禮(一部二卷論)
沙門釋慧立(一部一十卷集傳)
沙門釋懷素(四部八卷戒本羯磨)
沙門佛陀多羅(一部一卷經)
沙門佛陀波利(一部一卷經)
沙門提雲般若(六部七卷經論)
沙門釋惠智(一部一卷讚頌)
沙門釋明佺(一部一十五卷目錄)
沙門實叉難陀(一十九部一百七卷經)
婆羅門李無諂(一部一卷經)
沙門彌陀山(一部一卷經)
沙門釋玄嶷(一部三卷集論)
沙門阿你真那(七部九卷經)
沙門釋義凈(六十一部又七部二百三十九卷經律論傳律五十卷在闕本中述)
沙門菩提流志(五十三部一百一十卷經論)
沙門釋愛同(一部一卷羯磨)
沙門釋慧苑(一部二卷經音義)
沙門般剌蜜帝(一部一十卷經)
沙門釋智儼(四部六卷經集)
沙門輸波迦羅(四部一十四卷經)
沙門跋日羅菩提(四部七卷經又一部十卷經准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敕編入)
沙門釋懷迪(一部一十卷經)
沙門釋智升(五部二十五卷經錄讖儀等)
沙門無能勝(三部四卷經)
沙門法月(一部一卷經)
沙門大廣智不空(一百一十一部一百四十三卷經律論內一卷失)
沙門般若(六部七十卷經)
沙門勿提提犀魚(一部一卷經)
沙門屍羅達摩(二部十卷經)
沙門釋靈邃奏撰(貞元釋教錄等)
沙門釋圓照等(二部三十三卷經目錄)寶星陀羅尼經十卷(或八卷見內典錄貞觀三年二月於興善寺出四年四月四日訖沙門法琳制序佛於大集會中重說此經即大集寶幢分是非重譯也)般若燈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釋見內典錄貞觀四年六月於勝光寺出至六年十月十七日畢沙門惠賾制序)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或十五卷無著菩薩造見內典錄貞觀四年夏於勝光寺與般若燈論同時出至七年春訖敕太子右庶子李百葯為序)
右三部三十八卷其本並在。
沙門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言作明知識。略雲明友。或一雲波頗。唐言光智。中印度人也。本剎利王種。姓剎帝利。十歲出家隨師習學。誦一洛叉大乘經可十萬偈。受具已後便學律藏。既通戒網心樂禪思。又隨勝德修習定業。因修不舍經十三年。末後南遊摩伽陀國。
那蘭陀寺。值戒賢論師盛弘十七地論。因復聽采。以此論中兼明小教。又誦一洛叉偈小乘諸論。波頗識度通敏器宇沖邃。博通內外研精大小。傳燈教授同侶所推。承化門人般若因陀羅跋摩等。學功樹績深達義綱。相繼領徒本國匡化。為彼王臣之所欽重。但以出家釋子不滯一方。六月一移任緣靡定。承北狄貪勇未識義方。法藉人弘敢欲傳化。乃與道俗十人展轉北行。達西面可汗葉護衙所以法訓勖。曾未浹旬特為戎主深所信伏。日給二十人料旦夕祇奉。同侶道俗咸被珍遇。生福增敬日倍於前。武德九年高平王出使入蕃因與相見。承此風化將事東歸。而葉護君臣留戀不許。王即奏聞下敕征入。乃與高平同來謁帝。以貞觀元年歲次丁亥十一月二十日達京。
敕住興善。釋門英達莫不修造。自古教傳詞旨有所未喻者。皆委其宗緒檢其同異。內計外執指掌釋然。征問相酬披解無滯。乃上簡聞蒙引內見。躬傳法理無爽對揚。彩四十段並宮禁新納一領。所將五僧加料供給。重頻慰問勞接殊倫。至三年三月上以諸有非樂物我皆空。眷言真要無過釋典。流通之極豈尚翻傳。下。
詔所司搜[改-己+易]碩德兼閑三教備舉十科者一十九人。於大興善寺創開傳譯。沙門玄謨僧伽等譯語。及三藏同學崛多律師證譯。沙門法琳惠明惠賾慧凈等執筆承旨。殷勤詳覆審定名義具意成文。沙門慧乘法常惠朗曇藏智解智首僧辯僧珍道岳靈佳文順等證義。又敕上柱國尚書左僕射邦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恭等參助詮定。右光祿大夫太府卿蘭陵男蕭璟總知監護。百司供送四事豐華。至四年四月譯寶星經訖。後移勝光又譯般若燈大莊嚴經論。至七年春勘閱既周繕寫雲畢。所司詳讀乃上聞奏。下。
敕各寫十部散流海內。仍賜頗物百段。余承譯僧有差束帛。波頗意在傳法余無掛懷。而時輩不詢。或生異議雲。頗僥倖時譽敢馳於後。故聚名達廢講經論。斯未是弘通者。時有沙門靈佳。卓犖拔群妙通機會。對監護使具述事理雲。頗逮投東夏情乖名利。欲使道流千載聲振上古。昔苻姚兩代翻經學士乃有三千。今大唐譯人不過二十。意在明德同證信非徒說。後代昭奉無疑於今耳。識者僉議攸同。後遂不行。時為太子染患眾治無效。下 敕延頗入內一百餘日。親問承對下。
帝旨。疾既漸降辭出本寺。賜綾帛等六十段並及時服十具。頗誓傳法化不憚艱危。遠度?河來歸震旦。經途所亘四萬有餘。躬齎梵文望並翻盡。不言英彥有墜綸言。本志頹然雅懷莫訴。因而遘疾自知不救。分散衣資造諸凈業。端坐觀佛遺表施身。下。
敕特聽。尋爾而卒於勝光寺。春秋六十有九 東宮下令給二十人。輿屍坐送至於山所。闍維既了。沙門玄謨收拾余骸為之起塔於勝光寺。在乘法師塔東。即貞觀七年四月六日也。有識同嗟。法輪輟軫群生無導。良可悲矣(內傳錄雲於斯時也大集梵文將事廣博陶津後代而恨語由唐化弘匠不行致使梵寶無由分布故十載之譯三部獻功可悲深矣今老覆敘中譯時年月三年三月創譯七年春功畢續高僧傳雲六年訖傳錄俱是宣修年月自矛楯也)。破邪論二卷(或一卷見內典錄)辯正論八卷(見內典錄)別傳三卷(貞元新入目開元先禁斷)
右三部十三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琳。姓陳氏。穎川人。遠祖隨宦寓居襄陽。少而出家遊獵儒釋博綜詞義。金陵楚郢從道問津。自文苑才林靡不尋造。而意在綱梗不營浮綺。野棲木食於青溪等山。晝則承誨佛經。夜則吟覽俗典。故於內外詞旨經緯遺文。精會所歸咸肆其抱。而風韻閑雅韜德潛形。氣揚采飛方陳神略。隨季承亂入關觀化。流離八水顧步三秦。每以槐市仙宗互陳名寶。昔在荊楚梗概其文。而秘法奇章猶未探撿。自非同其形服塵其本情。方可體彼宗師靜茲紛結。乃權舍法報。長發多年。外統儒門內希聃術。遂以義寧初歲。假被巾褐從其居館。琳素通莊老談吐清奇。道侶服其精華。膜拜而從游處。情契莫二共敘金蘭。故彼所禁文詞並用咨琳取定。致令李宗奉釋之典包舉具舒。張偽葛妄之言詮題品錄。武德初運還蒞釋宗。擁帙延光棲遑問道。以帝壞同歸名教。是則鼓言鄭衛易可箴規。乃住京師濟法寺。至武德四年。有太史令傅奕。先是黃巾深忌佛法。上廢佛法事十有一條。雲釋經誕妄言妖事隱。損國破家。未聞益世。請胡佛邪教退還天竺。凡是沙門放歸桑梓。則家國昌太李孔之教行焉。武皇容其小辯朝輔未能抗也。時謂遵其邪徑通廢宏衢。莫不懼焉。乃下 詔問曰。棄父母之鬚髮。去君臣之章服。利在何間之中。益在何情之內。損益二宜請動妙釋。琳憤激傅詞側聽明敕。承有斯問。即陳對曰。琳聞至道絕言。豈九流能辯。法身無像。非十翼所詮。但四趣茫茫漂淪慾海。三界蠢蠢顛墜邪山。諸子迷以自焚。凡夫溺而不出。大聖為之興世。至人所以降靈。遂開解脫之門。示以安穩之路。是以中天王種辭恩愛而出家。東夏貴族厭榮華而入道。誓出二種生死。志求一妙涅槃。弘善以報四恩。立德以資三有。此其利益也。毀形以成其志。故棄鬚髮美容。變俗以會其道。故去君臣華服。雖形闕奉親而內懷其孝。禮乖事主而心戢其恩。澤被怨親以成大順。祐沾幽顯豈拘小違。上智之人依佛語故為益。下凡之類虧聖教故為損。懲惡則濫者自新。進善則通人感化。此其大略也。傅氏所奏在司猶未施行。奕乃多寫表狀。遠近公然流布。京室閭里咸傳禿丁之誚。劇談酒席昌言胡鬼之謠。佛日翳而不明。僧尼阻而無勢。於時達量道俗動毫成論者非一。各疏佛理具引梵文。委示業緣曲垂邪正。但是奕之所廢。豈有引廢證成。雖曰破邪終歸邪破。琳情弄玄機獨覺千載。器局天授博悟生知睹作者之無功。信乘權之有據。乃著破邪論二卷用擬傅詞。文有三十餘紙。自琳之綴采貫絕群篇。野無遁賢朝無遺士。家藏一本。咸誦在心。併流略之菁華。文章之冠冕。茂譽於是乎騰廣。昏情由之而開尚矣。琳又以論卷初出意在弘通。自非廣露其情。則卓穎不虛其道。乃上啟儲後諸王及公卿侯伯等。並文理弘被。庶績咸嘉其博詣焉。故奕奏狀因之致寢。遂得釋門重敞。琳寔其功。東宮庶子虞世南詳琳著論乃為之序。而傅氏不愜其情。重施密??構扇黃巾用為黨類。道士李仲卿上十翼九迷論。道士劉進喜上顯正論。皆貶量佛聖塵點釋宗。昏冒生靈炫曜朝野。薰蕕既雜時所疑焉。武德九年春下。
詔京置三寺。唯立千僧。余並放還桑梓。嚴。
敕既下莫敢致詞。五眾哀號於槁衢。四民顧嘆於城市。於時道俗蒙然投骸無措。賴由震方出帝氛[唚-口+禾]廓清。素襲啟聞薄究宗領。登即大赦還返神居。故佛日重朗於唐世又由琳矣。琳頻逢黜陟誓結維持。道挫世情良資寡學。乃探索典藉隱括玄奧。撰辯正論八卷。穎川陳子良注之並制序。良文學雄伯奉儒戴釋誘勸成則。其從如雲。貞觀初文帝舍終南山大和舊宮置龍田寺(龍田寺是大和宮之於大院今在翠微之南宮正院為大和寺今併合入翠微寺焉)琳性欣幽靜。就而住之。眾所推美舉知寺任。從容山服詠歌林野。三年。
敕波頗三藏。翻寶星經及般若燈論。召琳令執筆。承旨兼詳覆名義。至十三年冬有黃巾秦世英者。挾方術以要榮。遂程器於儲貳。素嫉釋種陰陳。琳論謗訕皇宗。罪當誷上。
帝勃然下 敕沙汰僧尼。見有眾侶宜依遺教。仍訪琳身據法推勘。琳扼腕奮發不待追征。獨詣公庭輕主徇理。乃縶以縲紲。下 詔問曰。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尊祖重親寔由先古。何為追逐其短。首鼠兩端廣引形似之言。備陳不遜之喻。爬毀我祖禰謗黷我先人。如此要君罪有不恕。琳答曰。文王大聖周公大賢。追遠慎終昊天靡答。孝悌之至通於神明。雖有宗周義不爭長。何者。皇天無親竟由輔德。古人黨理而不黨親。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雖親有罪必罰。雖疏有功必賞。賞罰理當故天下和平。老子習人訓導宗德加於百姓。恕已謙光仁風形於四海。又雲。吾師名佛。佛者覺一切人也。乾竺古皇西升逝矣。討尋老教始末可追。日授中經示誨子弟言。吾師者善入泥洹綿綿常存。吾今逝矣。今劉李所述謗滅老氏之師。世莫能知。著茲辯正論有八卷。略對道士。六十餘條。並陳史籍。前言實非謗毀家國。自後辯對六十餘條並據琳詞。具狀聞奏。敕雲。所著辯正論信毀交報篇曰。有念觀音者臨刃不傷。且赦七日令爾自念。試及刑決能無傷不。琳外纏桎梏內迫刑期。水火交懷。訴仰無路。乃錄生來所聞經教及三聖尊名銘誦心府。擬為顯應。至於限滿忽神思彯勇橫逸胸懷。歡慶相尋頓忘死畏。立待對問。須臾敕至雲。今赦期已滿當至臨刑。有何所念有靈驗不。琳援筆答曰。自隋季擾攘四海沸騰。疫毒流行干戈競起。興師相伐各擅兵威。臣佞君荒不為正治。遏絕行路固執一隅。自皇王吊伐載清陸海。斯寔觀音之力。咸資勢至之恩。比德連蹤道齊上聖。救橫死於帝庭。免淫刑於都市。琳於七日已來不念觀音惟念陛下。敕治書侍御韋琮問琳。有詔令念觀音。何因不念乃雲惟念。
陛下。琳答。伏承觀音聖鑒塵形六道。上天下地皆為師範。大唐光宅四海。九夷奉職八表形清。君聖臣賢不為枉濫。今。
陛下子育恆品如經。即是觀音。既其靈鑒相符。所以惟念。
陛下。且琳所著辯正論。爰與書史倫同。一句參差任從斧鉞。
陛下若順忠順正。琳則不損一毛。
陛下若刑濫無辜。琳有伏屍之痛。具以事聞。遂不加罪。有。
敕移於益部僧寺。行至百牢關菩提寺因疾而卒。時年六十九。沙門惠序經理所苦。情結斷金曉夕同衾慰撫承接。及命將盡在序膝上。序慟哭崩摧淚如駛雨。乃召諸關旁道俗。葬于山東之頂。高樹白塔。勒銘志之。行路忘者知便下淚。琳所著詩賦啟頌碑表章誄大乘教法並諸論記傳合三十餘卷。並金石擊其風韻。縟綿繢其文思。流靡雅便騰焰彌穆。又善應機說導即事騁詞。言會宮商義符玄藉。其秦世英竟以狂匿被誅。公私怪其死晚。劉李傳氏相從化往。故其遺文往行可為萬代宗轄矣。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見翻經圖佛於四處十六會說顯慶五年正月一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日畢沙門大乘光大乘欽嘉尚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見內典錄第四齣與姚秦羅什等出者同本貞觀二十年十月一日於坊州宜君縣玉華宮弘法台譯直中書杜行顗筆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與摩訶般若大明咒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於終南山翠微宮譯沙門智仁筆受)大菩薩藏經二十卷(見內典錄今編入寶積當第十二會貞觀十九年五月二日於西京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九月二日畢沙門智證筆受道宣證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見內典錄是大集第十三分與舊方廣十輪同本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於西京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六月二十九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是華嚴經壽量品異譯永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說無垢稱經六卷(見內典錄第七譯與羅什維摩經等同本永徽元年二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月一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解深密經五卷(見內典錄第二譯與深密解脫解節相續解脫等並同本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於弘福寺譯至七月十三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笈多緣生經同本永徽元年二月三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月畢沙門大乘詢筆受)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隋笈多等出者同本永徽元年五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惠立筆受)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羅什彌陀經等同本永徽元年正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詢筆受)甚希有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未曾有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於終南翠微宮譯沙門大乘欽筆受)最無比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隋譯希有挍量功德經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初出與決定業障經同本永徽五年六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諫王經同本貞觀二十年二月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緣起聖道經一卷(見內典錄第六齣與貝多樹下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正月一日於西京北闕內紫徽宮右弘法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不空罥索神咒心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崛多等出者同本顯慶四年四月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十一面神咒心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耶舍崛多等出者同本顯慶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則筆受)咒五首經一卷(見翻經圖麟德元年正月一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初出與妙臂印幢陀羅尼同本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持世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十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神察筆受)六門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貞觀十九年七月十四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佛地經一卷(見內典錄貞觀十九年七月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二年正月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見翻經圖永徽三年四月四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見翻經圖龍朔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菩薩戒本一卷(見內典錄第三譯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與曇無讖等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大乘光筆受)菩薩戒羯磨文一卷(見內典錄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佛地經論七卷(見內典錄親光等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十二月二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二月二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瑜伽師地論一百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說貞觀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年五月十五日畢沙門靈會明??等筆受)顯揚聖教論二十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貞觀十九年十月十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年正月五日畢沙門智證等筆受)瑜伽師地論釋一卷(見翻經圖最勝子菩薩造永徽九年二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暉筆受)顯揚聖教論頌一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貞觀十九年十月十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正法正理論一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林筆受)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永徽三年正月十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三月二十八日畢沙門大乘光大乘雲等筆受)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見內典錄安惠菩薩釋貞觀二十年正月十七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閏三月二十九日畢沙門玄賾等筆受)廣百論本一卷(見內典錄聖天菩薩造永徽元年六月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謀筆受)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見內典錄護法菩薩釋永徽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二月二十三日畢沙門敬明等筆受)攝大乘論本三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第三出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北闕紫微殿西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魏筆受)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陳真諦隋笈多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八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巍筆受)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見內典錄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畢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等筆受)辯中邊論頌一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造龍朔元年五月一日於玉華寺嘉壽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辯中邊論三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中邊分別論同本龍朔元年五月十日於玉華寺嘉壽殿譯至二十日畢沙門大乘基筆受)大乘成業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業成就論同本永徽二年閏九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見內典錄大域龍樹菩薩造初出與義凈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智仁筆受)因明入正理論一卷(見內典錄商羯羅主菩薩造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六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明??筆受)唯識二十論一卷(見翻經圖世親菩薩造第三出與元魏智希陳真諦出者同本龍朔元年六月一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唯識三十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成唯識論十卷(見內典錄護法等菩薩造顯慶四年閏十月於玉華寺雲光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大乘掌珍論二卷(見內典錄清辯菩薩造貞觀二年九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三日畢沙門大乘暉筆受)大乘五蘊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五陰論同本貞觀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觀所緣緣論一卷(見內典錄陳那菩薩造第二出與無相思塵論同本顯慶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東都大內麗日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於北闕弘法院譯沙門玄志筆受)緣起經一卷(見翻經圖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六卷異譯龍朔元年七月九日於玉華寺八柱亭譯沙門神皎筆受)本事經七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一月八日畢沙門靖邁神昉等筆受)天請問經一卷(見內典錄貞觀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阿毗達磨發智論二十卷(見內典錄迦多衍尼子造第二出與舊八揵度論同本顯慶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於京大內順顯閣譯至五年五月七日於玉華寺畢沙門玄則筆受)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見內典錄大采菽氏造顯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九月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畢受)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見內典錄舍利子說顯慶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於玉華寺明月殿譯至龍朔元年十二月十九日畢沙門弘彥釋詮等筆受)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見內典錄提婆設摩造貞觀二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八月八日於慈恩寺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見內典錄筏蘇密多羅造第二出與眾事分阿毗曇同本顯慶五年九月一日於玉華寺雲光殿譯至十月二十三日畢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見翻經圖筏蘇密多羅造龍朔三年六月四日於玉華寺八柱亭譯畢沙門大乘基筆受)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百卷(見內典錄五百大阿羅漢等造顯慶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四年七月三日畢沙門嘉尚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一卷(見內典錄世親造第二譯與真諦出者同本永徽二年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元瑜等筆受)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見內典錄世親造第二譯與真諦出者同本永徽二年五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畢沙門元瑜筆受)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見內典錄眾賢造永徽四年正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五年七月十日畢沙門元瑜筆受)阿毗達磨顯宗論四十卷(見內典錄眾賢造永徽二年四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二年十月二日畢沙門惠朗嘉尚等筆受)入阿毗達磨論二卷(見內典錄塞建陀羅造顯慶三年十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三日畢沙門釋詮嘉尚筆受)五事毗婆沙論二卷(見翻經圖法救造龍朔三年十二月三日於玉華殿譯至八日畢沙門釋詮等筆受)異部宗輪論一卷(見翻經圖世友造第三出與異論亦同本龍朔二年七月十四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閏五月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勝宗十句義論一卷(見翻經圖惠月造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靈攜筆受)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見內典錄貞觀二十年奉敕於弘福寺翻經院撰沙門辯機承旨綴首秋七月絕筆)
右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玄奘。本名禕。俗姓陳氏。陳留人也。漢太丘長仲弓之後。曾祖欽後魏上黨太守。祖康北齊國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孫因官。又為緱氏人也。父惠英潔有雅操。早通經術。形長八尺美眉明目。拜江陵令解纓而返。即大業年。識者以為克終隱淪之候故也。有四男奘最小。幼而圭璋特達聰悟不群。年八歲父坐於機側口授孝經。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問其故。對曰。曾子聞師命尚猶避席。某今奉慈訓。豈宜安坐。父甚悅知其必成。召宗人語之。皆賀之曰。此公之揚烏也。其早惠如此。自後備通經奧。次兄長捷先出家住東都凈土寺。以奘少罹窮酷攜以將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論。年十一誦維摩法華。東都恆度便預其次。自爾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誦目錄略無閑缺。睹諸沙彌劇談掉戲。奘謂之曰。經不云乎。夫出家者為無為法。豈復恆為兒戲。可謂徒喪百年。時寺有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伏膺遂忘寢食。又學嚴法師攝大乘論。一聞將盡再覽無遺。時年十三也。其後隋代失御天下沸騰。昆季相攜屆於京邑住莊嚴寺。是時武德元年也。國基草創兵甲尚興。所以京城未有講肆。然綿蜀之中法事甚盛。遂與兄從之經子午谷入漢川。遂逢空景二法師。停月余日從之受學。仍相與進向成都。諸德既萃大建法筵。於是更聽基暹攝論毗曇道振迦旃延論。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部。年滿二十。即以武德五年於成都受具。夏坐學律正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奘自惟曰。學貴經遠義重疏通。贊仰一方未成探賾。遂從蜀至荊詢求先德。漸至相州。造惠休法師質問疑礙次到趙州謁道深法師學成實論。又入長安止大覺寺。就岳法師學俱舍論。皆一遍而盡其旨。經目而記於心。雖宿學耆年不能出也。至於鉤深致遠開微發伏。眾所不至。獨悟於幽奧者固非一義焉。時長安有常辯二法師。為上京法匠。奘又咨稟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盡。二德並深嗟賞。乃謂奘曰。汝可謂釋門千里之駒。其再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見也。自是學徒改觀譽滿京邑。僕射宋公蕭瑀敬其脫穎奏住莊嚴。然非本志情棲物表。乃又惟曰。余周流吳蜀爰逮趙魏。未及周秦預有講筵率皆登踐。已布之言今雖蘊胸襟未吐之詞宗解簽無地。若不輕生殉命誓往華胥。何能具覿成言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義真文。要返東華傳揚聖化。則先賢高勝豈決疑於彌勒。後進鋒穎寧輟想於瑜伽耶。遂厲然獨舉詣闕陳表。有司不為通引。頓跡京皋廣就諸蕃遍學書語。行坐尋授數日便通。側席面西思聞機候。會貞觀三年時遭霜險。下敕道俗隨豐四齣。幸因斯際徑往姑臧漸至燉煌。路由天塞裹糧弔影。前望悠悠但見平沙絕無人徑。回遑委命任業而前。展轉因循達高昌境。王麴文泰得信於佛。殊禮供待請留弘法。奘告誠殷至遂任西行。厚相贈遺以充資什。仍敕殿中侍御史。歡齎綾帛伍佰匹果味兩車。獻葉護可汗書二十四封。通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匹為信。給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送至突厥葉護衙所。以大雪山北六十餘國皆其部統故。重遺達為奘開前路也。可汗遂。
敕所部諸國令供給傳送。展轉遂達迦濕彌羅國。斯並高昌麴王葉護可污之力也。奘周遊五印遍師明匠。至如五明四含之典。三藏十二之筌。七例八轉之音。三聲六聲之句。皆盡其微畢究其妙。初那爛陀寺大德師子光等。立中百論宗破瑜伽等義。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者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頌。融會瑜伽中百之旨。先有南印度王灌頂師。名般若鞠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論七百頌。奘申大乘義破之。名制惡見論。千六百頌。諸師咸曰。斯論窮天下之勍寇也。何敵當之。又東印度拘摩羅王。因奘通化初開信門請問。諸佛何所功德。奘贊如來三身利物。因造三身論三百頌以贈之。王曰。未曾有也。頂戴歸依。斯之三論義府幽奧。五印度境盛傳流布。是知道風照著德行高明。學蘊三冬聲馳萬里。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小乘學徒號奘為木叉提婆。唐言解脫天。大乘法眾號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斯乃高其德而傳徽號。敬其人而議嘉名。又戒日大王五印臣伏。彼聞奘名遣人要請。奘初至止王即問雲。聞彼支那國有秦王破陣樂歌之曲。秦王何人致此歌詠。奘曰。即今正國之。
天子也。未登。
皇極之前封為秦王。是大聖人。揆亂反正恩沾六合故有斯詠。王曰。如此之人故天縱之為物主也。王於奘所盡心師敬。欲使芳音佈於遐邇。故於曲女城施大論場。集五印度沙門婆羅門能言之士令奘立論。竟十八日無敢問者。王大嗟賞施金錢一萬銀錢三萬上?衣一百具。悉皆不受。五印度境戒日王等。殷重請留用光玄化。奘志存弘益傳於未聞。礭擬東旋拒而不受。王重請暫住觀七十五日大施場相。事訖辭還王敕所部遞送出境。並施象一頭金銀錢各數萬。戒日拘摩羅等十八大國王流淚執別。奘便辭而不受。諸僧勸受象施。皆曰。斯勝相也。佛滅度來王雖崇敬種種布施。未聞以象用及釋門。象為國寶今既見惠信之極矣。即納象而返錢寶。然其象也其形圓大高可丈三長二丈許。上容八人並諸什物。緣國北旋出印度境。奘歷游諸國觀禮聖跡及感靈應。具如大唐西域記及續高僧傳兼奘法師傳等備顯。奘於西域請得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六寸。擬摩揭陀國前正覺山龍窟影像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擬婆羅痆斯國鹿野苑初轉法輪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擬橋賞彌國出愛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二尺九寸。擬劫比他國如來自天宮下降寶階像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四尺。擬摩揭陀國鷲峰山說法華等經像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五寸。擬那揭羅曷國伏毒龍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三寸擬吠舍厘國巡城行化像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四部。大眾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臂耶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論三十六部。聲論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並載之巨象還返。
帝城。初奘既度蔥嶺。先遣侍人齎表陳露達國化也。下。
敕流問。令早相見。行達于闐以象致死所齎經像交無運致。又上表請。尋下別。
敕。令于闐王給其鞍乘。既奉嚴敕駝馬相運至於沙州。又蒙別敕。計其行程酬雇價直。並不受而還。自爾乘傳二十許乘。以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於京邦之西。道俗相趨屯赴闐??。數十萬眾如值下生。將欲入都人物諠擁取進不前。遂停別館。通夕禁衛。候備遮斷停駐道旁。從故城之西南至京師朱雀之都。亭驛二十餘里。列眾拜謁動不得旋。於時駕幸洛陽。奘乃留諸經像送弘福寺。京邑僧眾競列幢帳助運莊嚴。四部諠嘩又倍初至。當斯時也。復感瑞雲現於日北。團團如蓋紅白相映。當於像上。顯發輪光既非繞日。同共嗟仰從午至晡。像入弘福方始歇滅。致使京都五日四民廢業七部歸承。當此一期傾仰之高終古罕類也。謁帝於洛陽宮。見於儀鸞殿。特蒙慰問面奉。
天顏。談敘真俗無爽。帝旨。從卯至酉不覺時延迄於閉鼓。上即事戎旃問罪遼左明旦將發。下敕同行。固辭疾苦。不違其請。先是中印度菩提寺僧三人送經初至。下敕普請京城設齋。仍於弘福寺譯大嚴等經。不久之間奘信又至。乃。
敕且停待到方譯。既見洛宮深沃虛想。即陳翻譯探擢賢明。上曰。法師唐梵具瞻詞理通敏將恐徒揚仄陋終虧聖典。奘曰。昔二秦之譯門徒三千。雖復翻傳猶恐後代無聞懷疑乖信。若不搜舉同奉玄規。豈以褊能妄參朝委。頻又固請。乃蒙降許。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一 大正藏 第 55 冊 No。 2157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二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二
帝曰。自師行後朕奉為穆大後。於西京造弘福寺可就翻譯。所須人物吏力。並與玄齡商量務令優洽。既承明命返跡京師。遂召證義大德諳解大小乘經論為時輩所推者一十一人至。即京弘福寺沙門靈潤。沙門文備。羅漢寺沙門惠貴。實際寺沙門明琰。寶昌寺沙門法祥。靜法寺沙門普賢。法海寺沙門神昉。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汴州演覺寺沙門玄忠蒲州普救寺沙門神泰。線州振響寺沙門敬明等。綴文大德九人至。即京普光寺沙門遷玄。弘福寺沙門明浚。會昌寺沙門辯機。終南山豐德寺沙門道宣。簡州福聚寺沙門靖邁。蒲州普救寺沙門行支。棲岩寺沙門道卓。邠州照仁寺沙門惠立。洛州天宮寺沙門玄則等。字學大德一人至。即京大總持寺沙門玄應。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至。即京大興善寺沙門玄謨。其年五月方操貝葉開演梵文。創譯大菩薩藏經。沙門道宣執筆並刪綴詞理。又復旁翻佛地經六門陀羅尼經顯揚聖教論。二十年春正月又譯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次譯瑜伽師地論。法師於論重加陶練。微有餘隙又出西域記十二卷。沙門辯機親受事連比前後。自前代已來所譯經教。初從梵語倒寫本文。次乃回之順同此俗。然後筆人亂理文句。中間增損多墜金言。今所翻傳都由奘旨。意思獨斷出語成章。詞人隨寫即可披玩。於時。
駕返西京。奘乃進新譯經論並大唐西域記表請題序。
手敕答書略雲。朕學淺心拙在物猶迷。況佛教幽微豈能仰測。請為經題非己所聞。其雜撰西域記者當自披覽。又再三表請方蒙允許。遂謂駙馬都尉高履行曰。卿前請朕為父作碑。今氣力不如昔願作功德。為法師作序不能作碑。卿知之。
貞觀二十二年春幸玉華宮。六月敕追法師赴宮見於玉華殿。帝問。比翻何經論。答近翻瑜伽師地論訖凡一百卷。
帝曰。此論甚大何聖所說。復明何義。答曰。論是彌勒菩薩說。明十七地義。又問。何名十七地。奘舉綱提目陳列大義。
帝深愛焉。遣向京取瑜伽論。帝自詳覽。睹其詞義宏遠非從來所聞。嘆謂侍臣曰。朕觀佛經譬猶瞻天望海莫測高深。法師能於異域得是深法。朕比以軍國務殷不及委尋佛教。而今觀之宗源杳曠靡知涯際。其儒道九流比之猶汀瀅之池方溟渤耳。而世雲三教齊致此妄談也。
敕所司簡秘書書手。寫新翻經論為九本。頒與豫雍洛兗相荊楊涼益等九大州展轉流通。使率土之人同稟未聞之義。帝先許作新經序。機務繁劇未及措意至此。法師重啟方為染翰少頃而成。名大唐三藏聖教序。神筆自寫敕貫眾經之首。
帝居慶福殿百寮侍衛命法師坐。使弘文館學士上官儀以所制序對群寮宣讀。霞煥錦舒極褒揚之美致。天皇在春宮奉睹。聖文又制述三藏聖記。自此常參內禁扣問沉隱。翻譯相續不爽法機。又讀法師所進菩薩藏經。美之因 敕春宮作序。其後秋七月夏罷 敕賜雲納袈裟一領妙絕今古。又敕天下諸寺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維持聖種皆奘正言之力也。冬十月隨駕還京。敕所司於北闕紫微殿西別營一所。號弘法院。令奘居之。晝則帝留談說。夜乃還院翻經。更譯無性攝論。世親攝論。緣起聖道經。百法明門論。
皇太子奉為 文德聖皇后。於晉昌里置慈恩寺度三百人。別造翻經院令法師移就翻譯。仍綱維寺任給新度弟子一十五人。弘福寺舊處仍給十人。皇儲親降制詩褒飾。二十三年夏四月駕幸翠微宮。仍敕陪從。既至處分之外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及西域先。
聖遺芳故跡。皆引經酬對。帝深信納。數攘袂嘆曰。朕共師相逢晚。不得廣興佛事。逮高宗嗣錄素所珍敬追入優問禮殊恆祑。永徽二年請造梵本經台。蒙 敕賜物尋得成就。又追入內於修文殿翻發智等論。降手詔飛白書慰問優洽。顯慶元年正月。為皇太子於慈恩寺設大齋。朝寮總至。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曰。譯經佛法之大。未知何德可以光揚耶。奘曰。公之問常所懷矣。譯經雖位在僧。光價終憑朝貴。至如符秦時曇摩難提譯經。黃門侍郎趙文業執筆。姚秦時鳩摩羅什譯經。秦主及安成侯姚嵩筆受。元魏時菩提留支譯經。則宣武皇帝及侍中崔光錄文。齊梁周隋並皆如是。大唐貞觀初波頗翻譯。
敕左僕射房玄齡。趙郡王李孝恭。太子詹事杜正倫。大府蕭璟等。監問譯之。今並無之不足光遠。公等能為致言則斯美可至。二公詳為陳奏。尋下。
敕曰。慈恩翻譯文義須精。宜令左僕射于志寧。中書令來濟。禮部尚書許敬宗。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等時為看閱。有穩便處即隨潤色。若須學士任量追兩三人。冬十一月中宮在難。歸依三寶請垂加祐。法師啟曰 聖體必安和無苦。然所懷者是男。平安之後願聽出家。當蒙 敕許。其月一日。
皇后施納袈裟一領妙勝前者並時服玩百有餘件。五日有 敕令報法師。皇后分難已訖。端正奇特神光滿院自庭燭天。朕歡喜無己內外舞躍。必不違所許。願法師護念。遂號為佛光王。當受三歸被袈裟服。十二月五日滿月 敕為佛光王度七人。仍請法師為王剃髮。其佛光王即。
中宗孝和皇帝初生之瑞號也。創登皇極敕為法師。於兩京各置一佛光寺。並度人居之。其東都佛光寺即法師之故宅也。復內出畫影奘之寶輿。送慈恩寺翻譯堂中。追謚法師稱大遍覺。顯慶二年春二月 駕幸洛陽宮。法師與佛光王駕前而發。並翻經僧五人。陪從弟子各一事事公給。既到安置積翠宮。召入大內麗日殿。翻觀所緣等論。夏四月。
車駕避暑於明德宮法師亦陪從。安置飛花殿譯大毗婆沙等論。五月 敕法師還於積翠宮翻譯。法師初謁文帝。已請於少林寺翻經。至是秋九月復請入少林。
天皇手詔抑而不許。三年二月隨 駕還京。秋七月西明寺成。敕法師居之。令給上房一口新度沙彌海會等十人充弟子。天皇以法師先朝所重。嗣位之後禮敬逾隆。中使朝臣問慰無絕。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文不周備。眾人更請委悉重翻。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恐難得了。請就於玉華宮翻譯。即以四年冬十月徙於玉華宮。並翻經大德及門徒等同去其供給諸事一如京下。至彼安置肅誠院焉。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佛於四處十六會說。文既廣大學徒每請刪略。如羅什所翻除繁去重。法師將順眾意。於夜夢中即有極怖畏事以相警誡。覺已驚懼向諸眾說。還依廣翻。夜中乃見諸佛菩薩勝吉祥事。覺而喜慶不敢更刪。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日功畢絕筆。合成六百卷。合掌歡喜告徒眾曰。此經於此地有緣。玄奘來此玉華者經之力也。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時。今得終訖。並是諸佛冥加龍天擁護。此乃鎮國之妙典人天之大寶。徒眾宜各踴躍欣慶。於中間又翻成唯識論辯中邊唯識二十論品類足論等。至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弟子窺基奉表奏聞。請御制經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馮義宣 敕垂許。麟德元年正月一日翻經大德及玉華寺眾。殷勤啟請翻大寶積經。法師見眾僧專至俯仰翻數行訖。便攝梵本停住告眾曰。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奘自貞觀十九年乙巳於弘福寺創啟梵文。訖麟德元年甲子終玉華宮寺。凡二十載。總出大小乘經律論等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別撰西域記一部。自般若翻了惟自策勤行道禮懺。告翻經僧及門人曰。有為之法必歸磨滅。泡幻形質何得久停。行年六十五矣必卒玉華。於經論有疑者今可速問。又謂門人曰。吾來玉華本緣般若。今經事既終吾生涯亦盡。若無常後汝等遣吾宜從省儉。可以籧篨裹送。仍擇山?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凈之身宜從屏遠。門徒等聞之莫不哀鯁。奘生常以來願生彌勒及游西域。又聞無著兄弟皆生彼天。又頻祈請咸有顯證。懷此專至蓋增翹勵。所造功德皆願往生。至正月九日腳趺傷脛因即寢疾。開目閉目見大蓮華鮮白而至。又見偉相知生佛前。遂命僧喜尚讀所翻經論名目。及造像寫經施僧濟乏然燈放生。具令讀訖自懷欣悅。總召門人有緣並集。於是罄舍衣資。更令造像及轉讀齋?。又命塑工宗法智。於嘉壽殿豎菩提像骨。對寺僧門人辭訣並遣表訖。便默念彌勒。又令旁人稱願生頌至二月四日右脅累足。右手支頭。左手申髀。暨於屬纊竟不迴轉。不飲不食至五日中夜。弟子光等問雲。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答曰。得生。言訖氣息漸微少間神逝。侍人不覺屬纊。方委從足漸冷最後頂暖。顏色赤白怡悅勝常。過七七日竟無改變亦無異氣。自非定慧莊嚴戒香資被。孰能致此。又冥應眾多具於別傳。此略不述。時坊州刺史竇師倫奏。法師已亡。帝聞之哀慟傷感為之罷朝曰。朕失國寶矣。時文武宰寮莫不悲咽流涕。帝言已嗚咽悲不能勝。翌日又謂群臣曰。惜哉朕國內失奘法師一人。可謂釋眾梁摧矣。四生無導矣。亦何異苦海方濟舟楫遽沈。闇室猶昏燈炬斯掩。帝言已嗟惋不怡。尋下 敕移神柩歸京安置慈恩寺。葬事所須並令官給。又 敕葬日聽京城僧尼幢蓋送至墓所。法師道茂德高。為明時痛惜故於亡後重迭降恩。求之古人無以加也。於是素蓋素幢浮空雲合。哀笳哀梵氣遏人神。四俗以之悲涼。七眾惜其沉沒。以四月十五日葬於滻東白鹿原四十里中。皂素彌滿其塋與兄捷公相近。苕然白塔近燭帝城。禁中多見時傷聖慮。至總章元年四月八日。有敕改葬川北原。與州縣相知供給吏力乃又出之。眾咸嘆異。經久埋瘞。色相如初。自非願力所持。焉能致此。法師形長七尺板身赤白色眉目疏朗。形貌端凝。談論清華。音詞遠暢。使聽者無倦。瞻者忘疲。或處徒眾。或對嘉賓。一坐半日。終無傾動。服止乾陀。裁唯細?。修廣適中行步雍容。直前而視輒不顧眄。滔滔焉若長江之紀地。灼灼焉類芙蕖之在水。加以戒范端凝始終如一。愛惜之志過護浮囊。持敬之堅超逾系草。性愛怡簡不好交遊。一入道場非朝命不出。又聞盛暑之辰體無沾液。祁寒之際貌不慘凄。又不夭不申不欠不啑。斯蓋未詳其地位何賢聖之可格哉。又北宮現疾之時征應繁縟。將終之日色貌敷愉。亦難得而測也。及終月余有人齎栴檀末香至。請依西國法以塗三藏身。眾咸莫之許。其人作色曰。弟子別奉進止。師等若不許請錄狀以聞。眾從之及開棺發殮已。人覺異香香等蓮花之氣。互相驚問。皆雲若茲。向人徐並殮衣唯留襯服。眾睹三藏貌如生人。皆號絕共視。向人塗香服殮蓋棺已俄失所在。眾疑天人焉。又其聽言觀行名實相守。精厲晨昏計時分業。虔虔不懈專思法務。言無名利行絕虛浮。曲識機緣善通物性。不倨不謟行藏適時。吐味幽深辯開疑議。寔當代之英賢。乃釋門之法將矣。且其發矇入法特異常倫。聽覽經論用為恆任。既周行東夏挹酌諸師。披露肝膽盡其精義。莫不傾倒林藪更親學府。遂能不遠數萬咨求勝法。誓舍形命必會為期。發趾張掖途次龍沙。中途艱險身心僅絕。既達高昌倍光來價。傳國祖送備閱雲儀。路出鐵門石門。躬乘沙嶺雪嶺。歷天險而志逾慷慨。遭凶賊而神彌厲勇。兼以歸稟正教師承戒賢。現逐言揚義非再授。廣聞異論包藏胸臆。致使梵侶傾心不遺其法。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印度諸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為梵通布五天。斯則法化之緣東西互舉。又西華餘論深尚聲明。奘乃卑心請決隨授隨曉。致有七變其勢動發異蹤。三修廣論恢張懷抱。故得施無厭寺三千學僧皆號智囊護持城塹。及睹其唇吻聽其詞義。皆彈指讚歎。何斯人也。其遊歷塞外海東百三十國。道俗邪正承其名者。莫不仰德歸依更崇開信。可以家國增榮光宅推遠獻奉歲至咸奘之功。若非天挺英靈生知聖授。何能振斯鴻緒。導達遺蹤。前後僧傳往天竺者。首自法顯法勇終於道邃道生。相繼中途一十七返。取其通言華梵妙達文筌揚導國風開悟邪正。莫高於法師矣。恨其經部不翻其數猶眾。年未遲暮足得出之。無常奄及惜哉。至。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有 敕。於塔塋所置大唐興教寺。以旌傳譯之功。垂芳不朽(時至德三載歲在戊戌二月五日改為乾元元年八月二日敕內出寺額度僧七人至十二月日白黑奉迎大唐興教寺額至於郁川寺所安置耳)。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序題雲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見內典錄)釋迦氏略譜一卷(或無略字見內典錄麟德二年九月十八日於西明寺撰記)釋迦方誌二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撰)大唐內典錄十卷(見內典錄麟德元年於西明寺譯)集古今佛道論衡實錄四卷(見內典錄麟德元年龍朔元年於西明寺撰第四卷麟德元年撰或三卷)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亦云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見內典錄麟德元年撰)續高僧傳三十卷(見內典錄)廣弘明集三十卷(見內典錄)
右八部八十一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道宣。俗姓錢氏。吳興人也。彭祖之後胤。宣少尋教相長慕尋師。關之東西河之南北。追訪賢友無憚苦辛。外博九流內釋三學。戒香芬潔定水澄漪。存護法城著述無輟。尤工律藏刪補章儀。常於終南山以堅其志。凡所修撰並行於代。護法經要此錄載之。余別行門在於內典錄。貞觀末年方事修緝撰四分刪補羯磨等八部。內典錄中更有後續高僧傳十卷。尋本未獲故闕。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見內典錄)
右一部二十五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玄應。大慈恩寺翻經沙門也。博聞強記鏡林苑之宏標。窮討本支通古今之五體。故能讎校源流勘閱時代。刪雅古之野素削澆薄之浮雜。悟通俗而顯教。舉集略而勝美。真可謂文字之鴻囿。言音之龜鏡者也。以貞觀之末敕召參傳綜經。理經正緯咨為實錄。因譯尋閱捃拾藏經為之音義。注釋訓解援引群籍。證據卓明煥然可領。昔高齊沙門釋道慧為一切經音。依字置反曾無追顧。致失教義寔迷匡俗。應所作者全異恆倫。征核本據務在實錄。即萬代之師宗。亦當朝之難偶也。恨敘綴才了未及覆疏。遂從物故惜哉。古今譯經圖紀四卷
右一部四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靖邁。簡州人也。以博學馳譽。大唐三藏翻譯眾經。召充綴文大德。後大慈恩寺翻經堂中。壁畫古來傳譯緇素。靖邁於是緝維其事。撰成圖紀題之於壁。但略費長房錄續逮皇朝。直述譯經余無所紀。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或一卷貞觀中在內譯初出與流志千手千眼身經同本波侖制序)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經一卷(或無經字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一卷(亦云多唎心經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清凈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見大周錄)
右四部五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智通。律行清高兼明經論。於總持門特所留意。通以隋大業年中出家。住京大總持寺。有遊方之志。遂於洛京翻經館學梵書語。早通精奧。唐貞觀中有北天竺僧。齎千臂千眼經梵本奉進文帝。敕通共梵僧相對譯出。勒成二卷。後於天皇永徽四年癸丑。於總持寺又出千囀等經三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伽梵達摩。此雲尊法。西印度人也。譯千手千眼大悲心經一卷。然題雲西天竺伽梵達摩譯不標年代。推其本末似是 皇朝新譯。但以傳法之士隨緣利見。出經流布更適余方。既不記年號故莫知近遠。升親問梵僧雲有梵本。既非謬妄故載斯錄。准千臂經序亦云智通共出。陀羅尼集經十二卷(見大周錄永徽四年三月十四日于慧日寺譯至五年四月十五日畢沙門玄楷筆受)
右一部一十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阿地瞿多。唐言無極高。中印度人。學窮滿字行潔圓珠。精練五明妙通三藏。加以大士利生無吝鄉國。志弘像教罔懼艱險。遂西逾雪嶺東越沙河。載歷艱危來儀 帝闕。以 天皇永徽三年壬子正月。廣將梵本來屆長安 敕令慈恩寺安置。沙門大乘琮等一十六人。英公鄂公等一十二人。請高于慧日寺浮圖院。建陀羅尼普集會壇。所須並皆供辦。法成之日屢降靈異。京中道俗咸嘆希逢。沙門玄楷等遂固請翻其法本。後以四年癸丑至五年甲寅。于慧日寺從金剛大道場經中要鈔譯集成一十二卷。沙門玄楷等筆受。於時有中印度大菩提寺僧阿難律木叉師迦葉師等。於經行寺譯功德天法。編在集經第十卷內。故不別存也。諸經要集二十卷(顯慶四年西明寺撰)
右一部二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玄惲。本名世道。律學高譽謨重前良。綴緝為務。兼有鈔疏註解眾經。西明創居召為大德。顯慶年中讀一切經。鈔諸要事撰成一部。名諸經要集。余如內典錄載。集沙門不拜俗議六卷(見內典錄)
右一部六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彥琮。識量聰敏博曉群經善屬文筆尤工著述 天皇龍朔二年壬戌有 詔令拜 君親。恐傷國化令百司遍議。於時沙門道宣等。共上書啟聞於朝廷眾議異端。所司進入 聖躬親覽。下敕罷之。琮恐後代無聞故。纂斯事並前代故事及先賢答對。名為集沙門不拜俗議。傳之後代永作楷摸。牆塹法城玄風不墜也。兼撰大唐京師寺錄行於代。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一卷(亦名八曼荼羅經龍朔三年於慈恩寺譯見大周錄)離垢惠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一卷(龍朔三年於慈恩寺譯見大周錄)阿吒那智咒經一卷(龍朔三年於慈恩寺譯見續高僧傳)
右三部三卷(前二部二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那提。唐曰福生。具依梵言則雲布如烏代耶。以言煩多故。此但訛略而雲那提也。本中印度人。少出家名師開悟志氣雄遠。弘道為懷歷游諸國務在開物。而善達聲明通諸詁訓。大夏召為文士擬此士蘭台著作者。泛愛好奇尚。聞有涉悟不憚遠夷。曾往執師子國。又東南上楞伽山。南海諸國隨緣遠化。承脂那東國盛傳大乘佛法崇盛贍洲稱最。乃搜集大小乘經律論五百餘夾合一千五百餘部。以天皇永徽六年創達京師。有敕令於慈恩寺安置所司供給。時玄奘法師當途翻譯聲華騰蔚。無由克彰掩仰蕭條。達名寔難。那提不蒙引到無由自敷。顯慶元年。
敕往崑崙諸國採取異葯。既至南海諸王歸敬為別立寺度人授法。弘化之廣又倍於前。以昔被 敕往理須返命慈恩寺梵本擬重尋研。龍朔三年還返舊寺。所齎諸經並為奘將出。意欲翻度莫有依憑。惟譯八曼茶羅等經三部。要約精最可常行學。禪林寺沙門惠澤譯語。豐德寺沙門道宣綴文並制序。其年南海真臘國為那提素所化者奉敬無已。思見其人互相牽率假途遠請。乃雲。國有好葯唯提識之。請自採取。下敕聽往返亦未曾有。博訪大夏行人云。那提三藏乃龍樹之門人也。所解無相與奘碩。反西梵僧雲。大師隱後斯人第一。深解實相善達方便。小乘五部毗尼。外道四違陀論。莫不洞達源底通明言義。詞出珠聯理暢霞舉。所著大乘集義論可有四十餘卷。將事譯之被遣遂闕。夫以抱麟之嘆代有斯蹤。知人難哉。千齡罕遇那提挾道遠至。投俾北冥既無所待。乃三被毒再充南役。崎嶇數萬頻歷瘴氛。委命遭命斯在斯人。嗚呼惜哉。大般涅槃經後譯茶毗分二卷(亦云闍維分亦云後分沙門惠立制序見大周錄)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若那跋陀羅。唐雲智賢。南海波凌(亦曰訶凌)國人也。善三藏學。往者麟德年中益府成都沙門會寧。故游天竺觀禮聖。跡泛舶西逝路經波凌國。遂共智賢譯涅槃後分二卷。寄經達於交州。會寧方之天竺。後至儀鳳年初交州都督梁難敵遣使附經入京。三年戊寅大慈恩寺沙門靈會。於東宮啟請施行。大乘顯識經二卷(第二出與寶積賢護長者會同本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都太原寺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或無續字續舊華嚴經闕文見大周錄垂拱元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遊戲第四齣與竺法護普曜經等同本見大周錄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畢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沙門復禮筆受)證契大乘經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界智陪盧遮那藏第二出與大乘同性經同本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太原寺譯)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第三出與元魏菩提留支所出無字寶篋經等同本見大周錄永淳二年於太原寺歸寧院譯)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第四齣即與次前離文經同本日照重出)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第二出與如來師子吼經同本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大乘百福相經一卷(初出見大周錄永淳二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第二出即與次前百福相經同本日照重出)大乘四法經一卷(初出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永隆二年正月於京弘福寺譯沙門彥琮制序第二出與前大乘四法同本於京再出)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羅尼經一卷(初出與金剛智出者同本見大周錄垂拱元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杜顗等出者同本永淳元年五月二十日於京弘福寺共沙門彥琮譯兼制序見經前序)最勝佛頂陀羅尼除業障經一卷(第四齣即與前經同本日照後欲歸國於大東都共沙門惠智再譯前緣後法二文並廣)大乘密嚴經三卷(見大周錄)造塔功德經一卷(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功德救菩薩造亦云功德施論見大周錄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安惠菩薩造無廣字見大周錄垂拱元年六月十五日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
右一十八部三十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地婆訶羅。唐言日照。中印度人洞明三藏。博曉四含。戒行清高學業優贍。尤工咒術兼洞五明。志在利生來游此國。以天皇儀鳳初至。天后垂拱末於兩京東西太原寺(西太原寺即今西崇福寺是也東太原寺即今太福先寺是也)。
及西京弘福寺。譯大乘顯識經等一十八部。沙門單陀般若提婆譯語。沙門惠智證梵語 敕召名德十人助其法化。沙門道成薄塵嘉尚圓測靈辯明恂懷度證義。沙門思玄復禮等綴文筆受。
天后親敷睿藻制序標首。光飾像教傳之不朽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初出與日照等出者同本儀鳳四年正月五日譯出)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清信士杜行顗京兆人。儀鳳中任朝散郎行鴻臚寺典客署令。顗明諸蕃語兼有文藻天竺語書亦窮其妙。於時有罽賓國僧佛馱波利。齎梵經一夾詣闕奉獻。
天皇有詔命顗翻出。名為佛頂尊勝陀羅尼。寧遠將軍度婆及中印度三藏法師地婆訶羅證譯。是時儀鳳四年正月也。此杜譯者有廟諱國諱皆隱而避之。即世尊為聖尊。世界為生界。大勢為大趣。救治為救除。譯訖奉進。
皇上讀訖顧謂顗曰。既是聖言不須避諱。杜時奉 詔以正屬故而有寢焉。荏苒之間杜君長逝。未遑改正其經遂行。後日照三藏奉詔再譯。名佛頂最勝陀羅尼。大周錄雲。佛頂尊勝陀羅尼日照三藏譯者誤也。十門辯惑論二卷(答太子文學權無二釋典稽疑或三卷)
右一部二卷本在。
沙門釋復禮京兆人。俗姓皇甫氏。少出家住興善寺。性靈靜寡嗜欲。游心內典兼博玄儒。尤工賦詠善於著述。俗流名士皆慕仰之。三藏地婆訶羅實叉難陀等譯大莊嚴華嚴等經。皆敕召禮令同翻譯。綴文裁義實屬斯人。天皇永隆二年辛巳。因太子文學權無二述釋典稽疑十條用以問禮請令釋滯。遂答之撰成二卷。名曰十門辯惑蒙。賓主酬答剖折稽疑。文出於智府。義在於心外。如斯答對非此而誰。可謂龍猛更生馬鳴再出。權文學睹斯輪已眾疑頓遣頂戴遵行。此雖一時之酬答。寔為萬代之龜鏡也。法師兼有文集行於代。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
右一部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惠立。本名字立。天皇改為惠立。俗姓趙氏。天水人也。遠祖因?徙寓新平。故為豳(今改為邠)人焉。爰祖及父俱馳高譽。立節隋秘書郎毅之第三子也。生而破嶷有棄俗之志。年十五貞觀三年出家住豳州照仁寺。此寺破薛舉之戰場也。立識敏才俊神清道遠。習林遠之高風。邁肇融之識量。聲譽聞徹。
敕召充大慈恩寺翻經大德。次補西明寺都維那。後授太原寺主。皆降綸旨令維寺住。
天皇之代頻召入內。與黃冠對論皆愜。
帝旨。事在別傳。立以玄奘法師求經印度經無紀述季代罕聞。遂撰慈恩三藏行傳。未成而卒。後弘福寺沙門彥琮續而成之。總成十卷。故初題雲沙門惠立本釋彥琮箋。四分比丘戒本一卷(題雲四分戒本並序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題加尼字余同前)四分僧羯磨三卷(題雲羯磨卷上並序出四分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四分尼羯磨三卷(題加尼字余同前)
右四部八卷其本並在。
沙門懷素。俗姓范氏。京兆人。世襲冠冕。貞觀十九年出家師奘法師為弟子。而立性聰敏專尋經論。進具之後偏隸毗尼。依道成律師學四分律。不淹時序而為上首。先居弘濟後住太原。學侶雲奔教授無輟。以先德所集多不依文率己私見妄生增減。遂乃撿尋律藏抄出戒心羯磨。但取成文非妄穿鑿。可謂嗣徽迦葉繼軌波離而已焉。又別撰四分記抄兼經論疏記等五十餘卷行於代。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佛陀跋多羅。唐雲覺救。北印度罽賓人也。於東都白馬寺譯圓覺了義經一部。此近出不委何年。且弘道為懷務甄詐妄。但真詮不謬豈假具知年耶。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三出與杜顗等出者同本見大周錄及經前序)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佛陀波利。唐言覺護。北印度罽賓國人。忘身徇道遍觀靈跡。聞文殊師利在清涼山。遠涉流沙躬來禮謁。以。
天皇儀鳳元年景子杖錫五台虔誠禮拜。悲泣雨淚望睹聖容。倏焉見一老翁從山中出來。作婆羅門語。謂波利曰。師精誠懇惻何所求耶。波利答曰。聞文殊大士隱跡此山。從印度來欲求瞻禮。翁曰師從彼國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來不。此土眾生多造諸罪。出家之輩亦多所犯。佛頂神咒除罪秘方。若不將經徒來何益。縱見文殊何必能識。師可還西國取彼經來流傳此土。即是遍奉眾聖。廣利群生拯濟幽冥。報諸。
佛恩也。師取經來至此弟子當示師文殊師利菩薩所在。波利聞此語已不勝喜躍。遂裁抑悲淚向山更禮。舉頭之頃忽不見老人。波利驚愕倍增虔敬。遂返歸本國取得經來。既達。
帝城便求進見。有司具狀。
聞奏。
天皇賞其精誠崇斯秘典。遂詔鴻臚寺典客令杜行顗及日照三藏於內共譯。譯訖?絹三十匹。經留在內。波利因乃垂泣奏曰。委棄身命志在利人。請布流行是所誠望。
帝愍其專至遂留所譯之經還其梵本任將流布。波利得經不勝喜躍。將向西明寺訪得善梵語僧順貞奏共翻譯。
帝允其請。遂對翻經大德圓測共貞翻出。名佛頂尊勝陀羅尼。與前杜令所翻之者。咒韻經文大同小異。波利所願已畢持經梵本入於五台於今不出。莫知所之。比諸眾譯此最弘布。
(准經前序乃雲永淳二年回至西京具狀聞奏。其年即共順貞再譯名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今尋此說年月稍乖。其杜令譯者乃儀鳳四年正月五日也日照再譯乃永淳元年五月十三日也。既雲永淳二年方達唐境。前之二本從何而得。又永淳二年天皇已幸東都。如何乃雲在京譯出。其序復是永昌已後有人迷記卻敘前事。致有參差。此波利譯者不可依序定其年月也)。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二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三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二紙永昌元年於魏國東寺譯見大周錄初出與後實叉難陀譯不思議境界經同)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或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智炬陀羅尼經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天授二年月十四日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
右六部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提雲般若。或雲提雲陀若那。唐雲天智。于闐國人。學通大小智兼真俗。咒術禪門悉皆諳曉。以天后永昌元年來屆於此。即以其年謁。
帝於洛。
敕於魏國東寺(後改為大周東寺)翻經。以永昌元年己丑至天授二年辛卯。總出經六部。沙門威陀惠智等譯語。沙門處一等筆受。沙門復禮等綴文。沙門德威慧儼法明弘景等證義。贊觀世音菩薩頌一卷(見大周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智。父中印度人也。婆羅門種。因使游此而生於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
天皇時因長年婆羅門僧。奉敕度為弟子。本既梵人。善閑天竺書語。又生唐國。復練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訶羅提雲。若那寶思惟等所有翻譯。皆召智為證義令度語。智以。
天后長壽二年癸巳。於東都佛授記寺。自譯贊觀世音菩薩頌一部。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
右一部十五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明佺。東都佛授記寺僧也。尤精律學兼閑經論。
天後天冊萬歲元年乙未。
敕刊定經目。佺首末條錄編此次序。與翻經大德二十餘人同共參定。雖雲刊定繁穢尤多。雖見流行實難憑準。中有乖舛如別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第二出東晉覺賢譯者同本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譯天后親受筆削至聖歷二年十月八日於佛授記寺功畢)文殊師利授記經三卷(於清禪寺譯第三出與文殊佛土嚴凈經等同本今編入寶積當第十五會)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可思議經一卷(於東都佛授記寺譯第四齣與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等同本)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第三出與提雲般若所出境界分同本)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一卷(第四齣與宋功德賢等出者同本久視元年五月五日於東都三陽宮內初出至長安四年正月五日繕寫畢)大乘入楞伽經七卷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一卷(初出與寶思惟等出者同本)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勝幢印陀羅尼經同本)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亦云繞塔功德經)大乘四法經一卷(與前日照三藏出名字雖同經體全異)十善業道經一卷大乘起信論二卷(第二出與真諦譯者同本)摩訶般若隨心經一卷大方廣不生不滅經一卷大方廣如來難思議境界經一卷離垢凈光陀羅尼經一卷(初出與彌陀出譯者同本)菩薩出生四法經一卷
右一十九部一百七卷(起信論上一十四部一百二卷見在摩訶般若隨心經下五部五卷闕本)。
沙門實叉難陀。唐雲喜學。于闐國人。智度弘曠利物為心。善大小乘兼異學論。
天后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遠聞于闐有斯梵本發使求訪。並請譯人。實叉與經同臻帝闕。以天后證聖元年乙未。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譯華嚴經。
天后親臨法座煥發序文。自運仙毫首題名品。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沙門義凈同宣梵本。後附沙門復禮法藏等於佛授記寺譯。至聖歷二年己亥功畢。又至久視元年庚子於三陽宮內譯大乘入楞伽經。及於西京清禪寺東都授記寺譯文殊授記等經。前後總譯一十九部。沙門波侖玄范等筆受。沙門復禮等綴文。沙門法寶弘景等證義。太子中舍人賈膺福監護。至長安四年實叉緣母年老請歸覲省。表書再上方蒙免許。
敕御史霍嗣光送至於闐。後和帝龍興重暉佛日。
敕再徵召方屆帝城。以景龍二年達於茲土。帝屈萬乘之尊親迎於開遠門外。京城緇侶備諸幢幡逆路導引。仍裝飾青象令乘入城敕於大薦福寺安置。未遑翻譯遘疾彌留。以景雲元年十月十二日。右脅壘足終於大薦福寺。春秋有五十九。緇徒悲噎。嘆法梁之遽摧。俗侶哀號。恨群生之失導。有。
詔聽依外國法葬。以十一月十二日。於開遠門外古然燈台焚之。薪盡火滅其舌猶存。斯是弘法之嘉瑞也。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本國門人悲智。
敕使哥舒道元。送其餘骸及斯靈舌。還歸於闐起塔供養。後人復於焚屍之所。起七層塔焉。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普門此有一十六品是梵本經抄沙門波侖制序第二出與寶思惟譯三卷者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婆羅門李無諂。北印度嵐波國人。識量聰敏內外該通。唐梵二言洞曉無滯。三藏阿你真那菩提流志等翻譯眾經。並無諂度語。於。
天后代聖歷三年庚子三月。有新羅國僧明曉。遠觀唐化將欲旋途。於總持門先所留意。遂殷勤固請譯此真言。使彼邊維同聞秘教。遂於佛授記寺翻經院。為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部。沙門波侖筆受。至久視元年八月將所譯經。更於罽賓重勘梵本。方寫流布。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實叉難陀離垢凈光陀羅尼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彌陀山。唐言淑友。睹貨邏國人也。幼少出家游諸印度遍學經論。於楞伽俱舍最為精妙。志弘像法無吝鄉邦。杖錫而游來臻皇闕。於天皇代共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後於天后末年共沙門法藏等譯無垢凈光陀羅尼經一部。譯畢進內辭帝歸邦。
天后厚遺任歸本國。甄正論三卷
右一部。三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玄嶷。俗姓杜。名乂。是黃冠。為東都大弘道觀主。游心七籍妙善三玄。黃宗之中此為綱領。
天后心崇大法弘闡釋宗。又遂歸心請求剃落。
詔許度之。住佛授記寺。後為寺都兼預翻譯。悉彼宗之虛誕。知正教之可憑。遂造甄正論一部。指陳虛偽。主客問答極為省要。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亦名不空罥索心咒王經長壽二年十月於東都佛授記寺譯沙門德感筆受初出與李無諂出一卷者同本)浴像功德經一卷(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婆羅門李無諂譯語初出與後義凈出者同本)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於大福先寺譯李無諂譯語初出與義凈出者同本)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實叉難陀等出者同本)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長安二年於天宮寺譯沙門惠智等證梵文婆羅門李無諂譯語直中書李無礙筆受初出與後義凈出者同本)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神龍元年於大福先寺譯李無諂譯語)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亦云所得見大周錄長壽二年於東天官寺譯罽賓沙門尸利難陀設等證梵文李無諂譯語李無礎筆受)
右七部九卷其本見在。
沙門阿你真那。唐雲寶思惟。北印度迦濕蜜羅國人。剎帝利種。彼王之華胄。幼而舍家禪誦為業。進具之後專精律品。復慧解超群學兼真俗。乾文咒術尤功其妙。加以化導為心無戀鄉國。以。
天后長壽二年癸巳屆於洛都。敕於天官寺安置。即以。
天后長壽二年癸巳。至中宗神龍二年景午。於授記天宮福先寺。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等七部。後至睿宗太極元年壬子四月。太子洗馬張齊賢等繕寫進內。至延和元年六月。
敕令禮部尚書晉國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彥伯等詳定入目施行。三藏自神龍二年已後更不譯經。唯精勤禮誦修諸福業。每於晨朝磨香為水塗浴佛像。後方飲食。從始至終此為恆業。衣缽之外隨得隨施。後於龍門山請置一寺。依外國法式製造。呼為天竺。己及門人同居此寺。精誠所感其數寔多。壽百餘。以開元九年終於寺矣。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第五齣與北涼曇無讖四卷金光明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畢沙門波侖惠表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第五齣與姚秦羅什元魏流支陳真諦出者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二卷(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譯今編入寶積當第十四會改名入胎藏會)入定不定印經一卷(第二出與元魏瞿曇流支所出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同本久視元年五月五日譯畢)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第四齣與陳笈多等出者同本但廣略有異神龍三年夏於大內佛光殿譯和帝親御法筵手自筆受)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第六齣與羅什彌勒下生經等同本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一卷(第三出與舊諫王經及唐譯勝軍王經同本神龍元年七月十五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玄傘筆受)浴像功德經一卷(第二出與寶思惟出者同本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數珠功德經一卷(第二出與寶思惟出者同本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薦福寺翻經院譯)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經一卷(第三出與實叉難陀寶思惟等出者同本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一卷(第四齣與寶思惟出者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一卷(第二出與隋譯十二佛名神咒經同本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大孔雀咒王經三卷(第八出與梁僧伽婆羅等出者同本神龍元年於東都內道場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五齣與杜顗日照波利等出者同本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一卷(神龍元年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神龍元年七月十五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玄傘筆受)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善夜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妙色王因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無著菩薩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三卷(無著菩薩頌世親菩薩釋景雲二年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筆受)因明正理門論一卷(大域龍樹菩薩造第二出與奘法師譯者同本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筆受)成唯識寶生論五卷(一名三十唯識論順釋論護法菩薩造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筆受)觀所緣論釋一卷(護法菩薩造景龍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掌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第二出與解卷論同本長安二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取因假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沙門惠表筆受)觀總相論頌一卷(陳那菩薩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智積等筆受)止觀門論頌一卷(世親菩薩造景雲二年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手杖論一卷(尊者釋迦稱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無著菩薩本世親菩薩釋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五蘊皆空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二卷異譯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智積等筆受)三轉法輪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一十五異譯景龍四年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筆受)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八無暇有暇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久視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譬喻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略教誡經一卷(景龍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智積筆受)療痔病經一卷(亦云痔瘺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長安二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沙門波侖惠表等筆受)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十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十卷(或八卷長安二年於西明寺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戒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五卷(尊者毗舍佉造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先在西域那爛陀寺譯出還刪正景龍年奏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攝頌一卷(景龍四年於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攝頌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二十卷(尊者勝支集或十四卷久視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尊者摩咥里制吒造於中印度那爛陀寺譯至景雲二年於薦福寺重更回綴)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第三出與舊勸發諸王要偈等同本於東印度耽摩立底國譯至都重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從西國還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歸)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從西國還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歸)別說罪要行法一卷(或無別字)受用三水要法一卷(或雲要行法)護命放生軌儀一卷(或雲軌儀法)法華論五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景雲二年譯)集量論四卷(景雲二年譯已上多取奏行年月所以出曰多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葯事二十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二十卷(內欠二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五卷(內欠一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隨意事一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二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羯恥那事一卷
右此上從葯事下七部共五十卷。並從大周證聖元年。至大唐景雲二年。以來兩京翻譯未入開元釋教錄。今搜撿乞入貞元目錄。於內由欠三卷為訪本未獲。旦附闕本錄中收。切依前遣失。兼誤為別生。故重標於此耳。右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法華論下二部九卷失本)。
又加七部五十卷。內元欠三卷。
沙門釋義凈。齊州人。俗姓張。字文明。髫齔之年辭榮落彩。於是遍詢名匠廣采群籍。內外閑曉今古遍知。年十有五志游西域。仰法顯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風。加以勤無棄時手不釋卷。弱冠登具逾厲堅貞。咸享二年三十有七方葉夙懷。遂之廣府初結誓同志數滿十人。洎乎泛舶余皆退罷。唯凈堅心轉熾。遂即孤行備歷艱難漸達印度。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王臣咸蒙禮重。鷲峰雞足並親登陟。祇園鹿苑咸悉周遊。憩那蘭陀禮菩提樹遍師明匠學大小乘。所為事周還歸故里。凡所歷游三十餘國。往來問道出二十年。以天后證聖之元乙未仲夏還至河洛。將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合五十萬頌。金剛座真容一鋪。舍利三百粒。天后敬法重人。親迎於上東門外。洛陽緇侶備設幢幡兼陳鼓樂在前導引。佛授記寺安置所將梵本並令翻譯。初共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翻華嚴經久視已後方自翻譯。即以久視元年庚子。至長安三年癸卯。於東都福先寺及西京西明寺。譯金光明最勝王。能斷金剛般若。入定不定印。彌勒成佛。一字咒王。莊嚴王陀羅尼。善夜。流轉諸有。妙色王因緣。無常。八無暇有暇。長爪梵志等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及律攝等。掌中。取因假設。六門教授等論。及龍樹勸誡頌。已上二十部一百一十五卷。北印度沙門阿你真那證梵文義。沙門波侖復禮慧表智積等筆受證文。沙門法寶法藏德感勝庄神英仁亮大儀慈訓等證義。成均大學助教許觀監護。繕寫進內。
天后制新翻聖教序令標經首。暨和帝龍興神龍元年乙巳。於東都內道場譯孔雀王經。又於大福先寺譯勝光天子香王菩薩咒一切功德莊嚴王等經。上四部六卷沙門般度讀梵文。沙門玄傘筆受。沙門大儀證文。沙門勝庄利貞等證義。兵部侍郎崔湜給事中盧粲等潤文正字。秘書大監駙馬都尉觀國公揚慎交監護。
和帝心崇釋典制序褒揚號為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
帝御洛城西門。宣示群品凈所新翻。並令標引。二年景午隨駕歸京。
敕於大薦福寺別置翻經院處之。三年丁未帝召入內。並同翻經沙門九旬坐夏。
帝以昔居房部幽厄無歸。祈念藥師遂蒙降祉。賀茲往澤重闡洪猷。因命法徒更令翻譯。於大內佛光殿譯成二卷。名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帝御法筵手自筆受。又至景龍四年庚戌。於大薦福寺譯浴像功德。數珠功德。如意心。尊勝。拔除罪障。出家入胎。五蘊皆空。三轉法輪。譬喻。療痔病等經。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毗奈耶雜事。二眾戒經。毗奈耶頌。雜事攝頌。尼陀那目得迦攝頌。唯識寶生。觀所緣釋等。已上二十部八十八卷。吐火羅沙門達磨末磨。中印度沙門狀努證梵義。罽賓沙門達磨難陀證梵文。居士東印度首領伊舍羅證梵本。沙門慧積。居士中印度李釋迦。直中書度頗多等讀梵本。沙門文網慧沼利貞勝庄愛同思恆等證義。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居士東印度瞿曇金剛。迦濕彌羅國王子阿順等證譯。修文館大學士特進趙國公李嶠。兵部尚書逍遙公韋嗣立。中書侍郎趙彥昭。吏部侍郎盧藏用。兵部侍郎張說。中書舍人李又蘇頲等二十餘人次文潤色。左僕射舒國公韋巨源。右僕射許國公蘇瑰監譯秘書大監嗣號王邕監護。又至睿宗景雲二年辛亥。於大薦福寺復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佛為龍王說法印。略教誡等經。能斷般若論頌。及釋因明理門。觀總相頌。止觀門頌。手杖等論。及法華。集量百五十贊。合一十二部二十卷。沙門曷利末底烏帝提婆等讀梵本。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沙門慧沼等證義。太常卿衛國公薩崇胤監護。合從。
天后久視元年庚子。至睿宗景雲二年辛亥。都譯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別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別說罪要行法。受用三水要法。護法放生軌儀。凡五部合九卷。又出說一切有部跋窣堵(即諸律中揵度跋渠之類是也梵音有楚夏耳)約七八十卷。但出直本未遑刪綴。遽入泥洹其文遂寢。凈又於一切有部律中抄諸緣起別部流行。如摩竭魚因緣等四十二經四十九卷。既是別生抄經。不合為翻譯正數。今載別生錄中。如刪繁錄中具列名目。凈雖遍翻三藏。而偏功律部。譯綴之暇曲授學徒。凡所行事皆尚其急。濾漉滌穢特異常倫。學侶傳行遍於京洛。美哉亦遺法之盛事也。三藏道茂年衰示有微疾。至景雲三年壬子正月十九日改為太極元年。二月二十二日門人比丘崇勖摹三藏和上真。和上時年七十八也。
睿宗大聖真皇帝制贊。
猗歟釋種 降跡閻浮 三明備證 六度圓修 離空離有 無作無求 至德孤秀 嘉名罕儔(其一)
載涉山川 屢移寒暑 跡遠塵累 情忘出處 濟苦慈航 除昏智炬 梵典爰集 門人攸敘(其二)
高步寰中 獨遊方外 遍睹靈塔 親觀法會 足踐布金 躬瞻獻蓋 緬鑒澄什 寔為居最(其三)
以斯上士 弘茲妙業 拯俗不疲 破魔寧怯 遺揚震旦 光敷像法 勒美丹青 傳芳永劫(其四)
至五月十三日改太極元年為延和元年。並大赦天下。七月二十五日制傳位皇太子。八月二日皇太子即位。上尊號曰太上皇。四日太上皇敕。自稱曰朕。處分事曰誥。皇帝自稱曰予。處分事曰制敕。五日改為先天元年。歲仍王子。二年癸丑三藏義凈卧疾。不愈欲歸齊州正月六日。
誥內常侍輔令問。宣奉。
誥問。舜闍梨三藏義凈法師何日歸向已東報來。三藏道茂年衰卒難勝致。氣力漸劣逮手中旬七日夜初。便命紙筆對諸弟子乃遺書曰。吾聞干為天也坤為地也。百億日月翕闢照山河。百億閻浮幽明成晝夜。死生常道。唯聖人之能逾。衰變恆然。豈凡夫之能越。吾漸微弱汝等未安。慮忽臨終遺書敘意。吾稟氣山嶽養志經書。錯綜古今搜求圖籍。七歲念文舉之俊。念之日。不獨天生。十二見甘羅之才。念之日。應同我輩。英達君子雖未當仁。博識丈夫應權而動。少尋周孔。以禮樂為常。長習老莊。將恬淡而為樂。於國有益於人甚安。不知過去之因。不說未來之果。研精失慮據賾求微。枯木死灰之言。何足鑿其心眼。玉藻金縢之典。詎可瑩其精神。乍北乍南。每作棲遑之客。或隱或處。頻尚虛白之心。發願出家投身入道。一歸緇侶再沐。
皇恩。屬天子高居公卿政事。盛揚佛日。自漢魏而不同。虔奉釋文。與周隋而全別。思之琳遠希欲連蹤。想之騰澄無妄接影。三藏教跡。將漢地而未圓。十二部經。想中天而可取。年始一十有七。思游五印之都。歲臨三十有七。願到雙林之境。哀別南去遠達西征。海路波濤關山險阻。歷三十之外國。將四百之真經。願為眾生志存翻譯。辭八相之靈塔。歸九洛之神州。天子親迎群公重法。歡心役思儘力妄疲。五聖天波常遭覆蔭。百年天命漸自衰微。佛說涅槃。流傳十二分教。余見將死。寧無一二之言。遙想前途不知幾里。又思生路不知何年。吁吁嗟嗟。至無至之處所。到不到之境界。取證可知。生不生之形骸。於心尚惑。事既匆迫恐無暇言。所譯之經虔敬無盡。未翻之典愧恨彌深。不得盡本心。不得終本願。不知天之故奪。不知神之故為。桑公俞附之醫。昔年何有。扁鵲葛洪之手。今日何無。石火流光光銷難續。水花發彩彩不久停。負氣吞聲銜悲茹泣。情既恨恨乃述言焉。弟子門人不可具載。略而書矣。望遣傳燈。學戒學律之徒。莫違微細。學論學經之輩。須識邪疑。三學總成佛之上願。一行偏善吾未喜焉。具圓之人觸犯須慎。近圓之者尊卑有方。講律之流願無休恩。傳經之士冀見奉行。若為寺主綱維。盡身盡命荷護。僧徒慈仁慈忍。尼眾禁戒分明。大須堅固。汝等如吾言行吾法。吾若為石為土也。即為汝之屋宅。吾若為楸為柏也。覆蔭汝之形容。吾若為神為鬼也。即益資汝之精氣。吾若為花為葯也。即加備汝之靈壽。吾若為天為人也。即以甘脆為汝之飲食。吾若得道得果也。即以威神令汝之安樂。汝若違吾語失吾言。吾若為石為土也。汝死而不為丘墓。若為楸為柏也。汝死而不為棺槨。若為神為鬼也。為崇而不為荷護。若為花為葯也。為毒而不為氣力。若為天為人也。為惡而不為安穩若得道得果也。怖汝心而為伴為侶。慈之若此。悲之如斯。崇慶崇勖元廓玄秀玄睿慧神等聰明稟氣特達奇神。須存鑿壁之功。無使面牆有分。剝皮為紙。昔菩薩之大心。重法傳經。在汝等之用意。吾自病已久。鎮卧床枕既不瘳損。無復聊生。惠奭悟道以下返道小者。扶侍辛苦慚愧唯深。文藝最處老生。汝等偏須優愛。梵本先有表文。付智積才藝等。百德豐碑須為我立。衣缽錫杖持律者收。吾別有語。已屬才藝。京城貞法師庄法師傘法師恆律師昭上座海都師等。天骨神授器深智達。為眾生之眼目。作。
佛法之棟樑。吾貴之重之感通千萬。東京玄秀懷秀十二。及諸州弟子門人法明敬忠慧福等。雖不相見如上處分。齊州孤妹諸親眷族並言好住。慧日阿湛相去既遠。吾何忘之。各寫一本待諸後人。知吾之情稟吾之意。汝等努力吾亦自憂耳。先天二年正月十七日夜二更。鄔波弟耶付弟子門人智積崇俊玄暉曇傑寶嚴等。時二更遺書訖。至後夜分寂然而終矣。時門人號踴具狀上聞。至二十八日睿宗大聖真皇帝令內侍伯趙元福宣奉 誥問。舜闍梨三藏義凈法師何日葬於何處葬報來。至二十九日招福寺主寂狀進。
故翻經三藏法師義凈。右昨晨時內至口宣奉。
誥問。舜闍梨義凈三藏法師何日葬於何處葬報來者。為正誥未行。不敢定日。具狀奏訖。其日未後。曹司奉。
誥。其葬事準例。又得門人等狀。師徒至重累劫恩深。攀號荼毒不勝悲戀。奉承。
恩誥不敢延停。請取來月七日。於京延興門東陳張村閣院內葬。謹錄狀進伏聽誥旨。同日中書令崔湜宣誥旨。故翻經三藏義凈宜贈鴻臚卿。賜物一百五十段葬事量。準例官供。正月三十日銀青光祿大夫撿校中書令太子左庶子昭。文館學士上柱國中山郡開國公臣崔湜。宣門下。故三藏義凈道心惟微德宇增峻。既韞瀉瓶之智。方通慧鏡之明。幽詣絕域躬傳秘藏。遺文大備。比羅什之總持。析理入微。等生公之懸解。境對而現緣離示滅。嗟法雲之無影嘆宗師之不留。雖道門恆寂。已證無生之忍而朝序褒賢。宜加飾終之命。可贈鴻臚卿。主者旋行。至二月六日。內品官馬孝忠掌扇劉普賜同送內出贈絹幡花等香花盤二十八輿。香花樹大小十八輿。幢四輿。錢財四輿(已上共五十四輿)百尺幡四口(並竿)夾侍幡八十口。四十九尺幡二十口。夾侍幡二百四十口。道場幡一百口。雜色大小幡一百口(並輿皅)已上五百四十四口。絹四百匹。像一鋪。牒奉。
誥出。上件香花盤輿幡及竿絹等。令品官馬孝忠劉普賜送薦福寺。付弟子崇俊等贈故義凈三藏法師謹牒。洎乎明日京城四眾。陳布威儀鹵薄供養香花。內出。
誥使吊贈。聖眷殊深錫賚增優。以旌傳法之功也。輟舂罷相凄慘郊衢。望焉慕焉終於掩坎。建乎反哭痛焉疑焉。門人萬餘或躄或踴。洎五月三日和上卒哭。中書令蕭志忠宣誥旨。故翻經三藏義凈宜為度一七人。仍令所司准格試。至其月十五日靈塔修成。銀青光祿大夫行秘書少監同安侯盧璨撰文。開業寺沙門智詳書字。題雲。大唐龍興翻經三藏義凈法師之塔銘(並序)師諱文明字義凈。俗姓張氏。齊郡山莊人也。師特達英靈天生慧晤。弱冠圓具便講毗尼。慨七歲之文虧。嘆五明之未具。乃裹糧負笈躡屩擔簦。以咸享二年發自全齊達於廣府。泛舶南海達指中天。周流三十餘國凡經二十五載。探貝葉微言四百餘部。得真容舍利三百餘粒。傳燈願滿振錫而還。以證聖元年屆於東洛。敕命有司具禮兼遣。洛邑僧眾盡出城迎。緇素駢闐延於授記之寺。尋又。
敕加三藏之號。便於福先授記兩寺翻經。神龍二年駕幸西京。又敕薦福寺翻經。前後所翻經總一百七部都四百二十八卷。並敕編入一切經目。而夜舟潛徙朝景不留。奠楹之夢忽臻曳杖之歌奄及。以先天二年正月乙丑朔十七日辛巳。示疾終於薦福譯經之院。春秋七十有九。
恩誥贈鴻臚卿賻物一百五十段。為度七僧。給羽葆鼓吹一部。加武賁班劍八十人。粵以二月乙未朔七日辛巳。葬於京城延興門東之平原。葬日。
誥遣中使弔慰。又內出花樹香盤幢幡蓋輿等六百餘事絹四百匹像一鋪。令充葬儀。及贈孝子門人動余萬數。輟舂罷相凄慘城邑。聲明文物暉曜郊衢。弘法之功遠矣。哀榮之典備矣。門人智積等仰千仞之崇峻奄嘆崩頹。挹萬頃之波瀾俄驚逝閱探遺美於緗簡。式言時於翠竭。其詞曰。彼遍知兮出現比利物乎大仙。有開士兮傳譯邁羅什於秦年。修多因而遠被毗奈。由是遐宣法方煥於朝景。舟忽移於夜川。明主悼兮流賻贈門人慕兮緝遺編。紀丹文於萬古。扃白日於三千。其時復有摩訶支那東都盟津北四由旬太行左麓。假名隱居撰頌德碑。文廣不敘。至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乾元元年。於塔院所置金光明寺。以表譯經之最勝力也(時至德三年戊戌二月五日改為乾元元年八月十二日敕度七人僧出額名金光明寺十二月日迎至寺所)。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三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四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郡經錄上之十四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單重合譯神龍二年創首先天二年功畢)
右此一部經新譯舊譯四十九會合成一部。於中折取二十六會三十九卷為菩提流志新譯。餘二十三會八十一卷並是舊譯。勘同編入。已備余錄。故不重存。其新譯會具如別錄初第十一卷寶積部中依次編列。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二出大般若第十會理趣分同本廣略少異長壽二年於東都大周東寺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見大周錄或一卷初出與寶積三十五善德天子會同本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見大周錄亦名金剛髻菩薩加行品是華嚴眷屬經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寶雨經十卷(見大周錄第二出與梁曼陀羅所出寶法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沙門處一等筆受)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見大周錄第四齣與羅什文殊問菩提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當第四齣舊譯單卷者即是此經初品神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至景龍三年春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第三出與唐智通譯二卷同本景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弟子般若丘多同宣梵本)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第四齣與實叉難陀等出者同本此法稍具景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同宣梵本)六字神咒經一卷(或雲六字咒法第四齣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護命法門神咒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三出與善法方便陀羅尼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三卷(神龍二年九月十五日於崇福寺譯畢東天竺伊舍羅等譯語沙門雲觀筆受)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亦云五佛頂經或四卷景龍二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其年冬畢)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景龍四年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一卷(景龍四年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一卷(見大周錄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般若波羅蜜多那經一卷(第三出與摩訶大明咒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妙慧童女所問經一卷(第三出與須摩提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不空罥索咒心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三出與不空罥索神咒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妙德婆羅門女問佛轉何法輪經一卷(今疑即有德女所問大乘經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智猛長者問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佛入毗耶離除一切鬼病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那耶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大陀羅尼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文殊師利咒法藏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一字咒王經一卷(今疑與前咒法藏共是一經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無迦略曳菩薩造廣大摩尼秘密善住經一卷(長壽二年佛授記寺譯)釋般若六字三句論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
右五十三部(寶積二十六會即為二十六部)一百一十一卷(般若波羅蜜多那下一十二部一十二卷尋本未獲)。
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摩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唐雲覺愛。南印度人。婆羅門種。姓迦葉氏。聰睿絕倫風神爽異生年十二外道出家。師稟波羅奢羅學彼經術。遂洞曉聲明尤閑數論。陰陽曆數天理天文咒術醫方皆如指掌。年登耳順自謂孤行。撩僧論議?以身事。時有大乘上座部三藏。厥號耶舍瞿沙。知其根熟遂與交論。未越幾關詞理俱屈。始知佛日高明匪螢燈並照。法流深廣豈涓渧等潤。投身敬事專學佛乘奉戒無虧。志節高峻崇慧有在。解學寬深未越五年通達三藏 天皇遠聞雅譽遣使往要。未及使還白雲遽駕。暨 天后御極方赴帝京。以長壽二年癸巳創達都邑即以其年於佛授記寺譯寶雨經。中印度王使沙門梵摩同宣梵本。沙門戰陀居士婆羅門李無諂譯。沙門慧智證語。沙門處一等筆受。沙門思玄等綴文。沙門圓測神英等證義。同賓寺亟孫辟監護。後於大周東寺譯實相般若。金剛髻。大乘伽耶頂。有德妙慧。文殊不思議境界。妙德女問佛等經。又於佛授記寺譯護命法門。六字神咒。般若蜜多那。不空罥索咒心。智猛長者問。除鬼病那耶大陀羅尼。文殊咒法藏一字王。摩尼。秘密善住等經。及般若六字三句論。已上一十九部合二十卷。沙門行感等同譯。後至。
和帝龍興神龍二年景午隨駕歸京。敕於西崇福寺安置。遂譯廣大寶樓閣不空罥索神變。一字佛頂。千手眼姥陀羅尼。如意輪。文殊寶藏。金剛光焰等經。及大寶積。此經都有四十九會。上代譯者摘會別翻而不終部帙。往者貞觀中玄奘法師往游印度將梵本於弘福寺譯。大菩薩藏經即是。寶積第十二之一會。後於玉華宮寺翻大般若竟。諸德殷勤請翻寶積。玄奘法師雲。譯寶積之功不謝於般若餘生涯已窮恐不終其事。固請不已遂啟夾譯之。可得數行乃嗟嘆曰。此經與此土群生未有緣矣。餘氣力衰竭不能辨也。因而遂輟。流志來日復齎其梵本。和帝命志續奘余功。遂廣鳩碩德併名儒等。繹舊翻之經考挍新來之夾。上代譯者勘同即附。昔來未出按本具翻。兼復舊譯義擁文迷即須重譯。始乎神龍二年景午創筵。迄於。
睿宗先天二年癸丑畢席。於中二十六會三十九卷流志新譯。謂三律儀會。無邊莊嚴會。無量壽如來會。不動如來會。被甲莊嚴會。文殊師利普門會。出現光明會。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無盡伏藏會。授幻師跋陀羅記會。大神變會。優波離會。發勝志樂會。善順菩薩會。勤授長者會。優陀延王會。妙慧童女會。恆河上優婆夷會。功德寶華敷菩薩會。善德天子會。阿闍世王子會。凈信童女會。彌勒菩薩所問會。無盡意菩薩會。勝鬘夫人會。廣博仙人會。發題日於內佛光殿。和帝親御法筵筆受經旨。百寮侍坐妃後同觀。求之古人無以加也。逮睿宗嗣歷復於北苑白蓮花亭及大內甘露等殿別開會首亦親筆受。並沙門思忠及東印度大首領伊舍羅直中書度頗具等譯梵文。北印度沙門達摩南印度沙門波若丘多等證梵義。沙門慧覺宗一普敬履方等筆受。沙門勝嚴法藏塵外無著深亮懷迪等證義。沙門承禮神暕雲觀等次文。太子詹事東海郡公徐堅??王傳固安伯盧粲尚書右承東海男盧藏用中書舍人舒王男蘇瑨禮部郎中彭景直左補闕祁縣男王瑨大府丞顏溫之太常博士賀知章等潤。色中書侍郎平輿侯陸象先侍中鉅鹿公魏知古等監譯。前太常卿薛崇胤通事舍人弘農男揚仲嗣監護。繕寫既了將本進內。
睿宗外總萬方內崇三寶。御筆制序標於經首。前後總譯五十二部合一百一十一卷。三藏流志自翻寶積經了更不譯經。禪觀怡神金丹養志。壽雖過百道業無虧。持誦經行晨昏靡替。至開元十二年隨。
駕入洛。
敕於長壽寺安置。以流志所住加號開元。至十五年九月顧謂門人曰。胞幻之身日就衰朽。縱然久住終歸磨滅。吾生年攝養冀無衰弊。今漸遲暮徒更延時。遂從二十日不飲不食藥餌俱絕。雖向五旬神色如常。至十一月三日遂索香水洗浴換新潔衣。至四日晨朝取梵本眾經手擎頂戴一一讚歎。至五日齋時告諸侍人皆令四散。吾暫就凈汝勿喧聲。遂於凈室之中右脅而卧奄然而卒。春秋一百五十有六。自非積修勝業脫屣塵勞。焉能保此遐齡。去留專己者也。既聞。
天聽皇哀感慕慟嘆久之。追贈鴻臚大卿。謚曰。開元一切遍知三藏詔遣內侍杜懷敬往東都監葬。敕內庫出物供葬所須務。令優贍無限其數。於是鹵薄羽儀幡幢花蓋。闐塞衢巷而不可數。遂遷窆於龍門起塔供養焉。五分羯磨一卷(題雲彌沙塞羯磨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愛同。俗姓趙氏。本天水人。代襲冠冕。同弱齡出家。後以律學馳譽。講彌沙塞律遠近師稟。昔宋朝罽賓三藏覺壽。譯彌沙塞律因出羯磨一卷。時運遷移其本零落。尋求不獲學者無依。同遂於大律之內抄出羯磨一卷。彼宗學者盛傳流布。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二卷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苑京兆人。華嚴藏法師上首門人也。勤學無惰內外兼通。華嚴一宗尤所精達。苑以新譯之經未有音義。披讀之者取決無從。遂博覽字書撰成二卷。使尋玩之者不遠求師而曉於字義也。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灌頂部錄出別行)
右一部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般剌蜜帝。唐雲極重。中印度人也。懷道觀方隨緣濟度。展轉游化達我支那(印度國俗呼廣府為支那名帝京為摩訶支那)。
乃于廣洲制旨道場居止。眾知博達祈請亦多。利物為心敷斯秘跡。以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乙卯二十三日辛丑。遂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譯成十卷。即前萬行首楞嚴經是也。烏萇國沙門引伽釋迦(釋迦稍訛正雲鑠佉此曰云峰)譯語。菩薩戒弟子前正儀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修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其僧傳經事畢泛舶西歸。有因南使流通於此。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第二出與奘法師稱讚大乘功德經同本開元九年六月於終南山石鱉谷老尹蘭若譯)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第十一譯與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開元九年於奉恩寺譯)師子素馱婆王斷肉經一卷(開元九年於奉恩寺譯)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開元九年六月二日於終南山石鱉谷老尹蘭若譯)
右四部六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智嚴。于闐國王之質子。性郁持名樂(盧各反)幼至大唐早居榮祿。授左領軍衛大將軍上柱國封金滿郡公。而立性淳質貞信居懷。請舍宅置寺奉為國家。神龍二年五月十一日。
敕允其所請。
又自惟生居異域長自中華。幸得侍奉四朝班榮寵極。猶恐叨丞厚祿濫沐殊恩。於是因請出家冀酬玄澤。神龍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墨制雲。人之情也莫不貪惜祿位。卿之願也乃欲棄欲出家襲蘭若之蹤起禪那之行。忽省來奏嗟賞兼懷。特遂所祈式成高志。以景龍元年十一月五日。和帝生日舍家剃落。法號智嚴。仍請住終南山至相寺蘭若修道。由是虛心慮靜宴坐經行。精苦居懷幽棲積念。加以經明唐梵智照幽微。寶積真詮如來秘偈。莫不屢丞。
綸旨久預翻詳。頻奉。
絲言兼令證譯。於石鱉谷居阿練若習頭陀行。開元九年於石鱉練若及奉恩寺。譯決定業障經等四部。並文質相兼得其深趣。又譯尊勝陀羅尼咒一首及法華經藥王菩薩等咒六首。時有經本寫新咒入。幸勿怪之。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第七一卷是念誦法開元十三年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蘇婆呼童子經三卷(唐雲妙臂童子亦云蘇婆呼律或二卷開元十四年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唐雲妙成就法此與蘇婆呼並是咒毗柰耶不曾入大曼茶羅不合輒讀同求受具人盜聽戒律便成盜罪開元十四年譯)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經一卷(出梵本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略譯少分開元五年於西明寺菩提院譯)
右四部一十四卷其本見在。
沙門輸波迦羅。具足梵音應雲戎婆揭羅(仙蒸反)訶。唐音正翻雲凈師子。以義譯之名善無畏。中印度摩訶陀國人。住王舍城那爛陀寺。本剎利種。姓剎帝利。舍俗榮貴依佛出家。神氣清虛道業恢著。精通禪慧妙達總持。三藏教門一心游入。五天諸國久播芳名。大悲利生有緣東漸。塗至北印度境。響振摩訶支那。我皇搜集賢良發使迎接。以開元四年景辰大齎梵本來達長安。初於興福南院安置。次後五年丁巳於菩提院。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沙門悉達譯語。沙門無著綴文筆受。其無畏所將梵本有敕並令進內。緣此未得廣譯諸經。曩時沙門無行西遊天竺。學畢言歸。回至北天不幸而卒。所將梵本有。
敕迎還。比在西京華嚴寺收掌。無畏與沙門一行於彼簡得數本梵經。並總持妙門先未曾譯。至十二年隨駕入洛。於大福先寺安置。遂為沙門一行譯大毗盧遮那經。其經具足梵文有十萬頌。今所出者撮其要耳。沙門寶月譯語。沙門一行筆受承旨兼刪綴詞理。文質相半妙諧深趣。又出蘇婆呼蘇悉地二經。無畏性愛恬簡靜慮怡神。時開禪觀獎勸初學。慈悲作念接引無虧。人或問疑割析無滯。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日照三藏譯者同本開元十一年於資聖寺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開元十一年於資聖寺譯)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開元十八年於大薦福寺譯)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上三經並出梵本金剛頂經撮要抄譯非全部也開元十八年於大薦福寺譯)
右四部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跋日羅菩(上聲)提(地之反上聲)唐雲金剛智。南印度摩賴耶國人(此雲光明國其國近觀音宮殿補陀落山)婆羅門種。幼而出家游諸印度。雖內外博達而偏善總持。於此一門罕有其匹。隨緣游化隨處利生。聞大支那佛法崇盛。遂泛舶東逝達于海隅。間八年中方屆京邑。於是廣弘秘教建曼荼羅。依法作成皆感靈瑞。沙門一行欽斯秘法數就諮詢。智一一指陳復為立壇灌頂一行敬受斯法請譯流通。以十一年癸亥於資聖寺。為譯瑜伽念誦法及七俱胝陀羅尼。東印度婆羅門大首領直中書伊舍羅譯語。嵩岳沙門溫古筆受。至十八年庚午於大薦福寺。出曼殊室利五字心及觀自在瑜伽要。沙門智藏譯語。又於舊隨求中更續新咒。智執總持契所至皆驗。秘教流傳寔斯人矣。復有灌頂弟子正議大夫行中書舍人侍皇太子諸王文章集賢院學士呂向。敬師三藏因而紀之曰。和上本中天竺國剎利王伊舍那靺摩第三子也。後因南天國王將軍米准那薦聞。遂稱南天竺人也。年始十歲於那爛陀寺出家。依寂靜智師學聲明論。年十五往西天竺國。經四年學法稱論。卻回於那爛陀寺。年二十受具戒。六年學大小乘律。又學南宗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年二十八於迦毗羅衛城。就勝賢論師學瑜伽論唯識論辯中邊論。經三年至三十一往南天竺。於龍樹菩薩弟子龍智年七百歲今猶見在。經七年承事供養。受學金剛頂瑜伽經及毗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諸大乘經典並五明論。受五部灌頂諸佛秘要之藏無不通達。遂辭師龍智卻還中天。尋禮如來八相靈塔。其後南天三年亢旱。其王捺羅僧伽補多靺摩遣使迎請和上。於自宮中建灌頂道場請雨。其時甘澤流澍王臣欣慶。遂為和上造寺安置。經餘三載。國南近海有觀自在菩薩寺。門側有尼枸陀樹。先已枯悴。和上七日斷食行道。樹再滋茂。菩薩應現而作是言。汝之所學今已成就。可往師子國瞻禮佛牙。登楞伽山禮拜佛跡。回來可往中國禮謁文殊師利菩薩。彼國於汝有緣。宜往傳教濟度群生。聞是語已不勝忻慰。僧徒咸聞其語。寺眾乃曰。若菩薩降臨尼拘陀樹枝葉滋榮。去即枯悴。以此為侯經三七日。卻回辭其國王。將領弟子道俗八人。往師子國至楞伽城。王臣四眾以諸香花迎禮和上。至其宮側復往無畏王寺頂禮佛牙。持諸香花精誠供養。遂感佛牙放光空中成蓋普現。大眾咸睹斯瑞。便住其寺半年供養遂詣東南往楞伽山。逕中路禮佛眼塔。其時行道一日一夜。無願不果。次至七寶山城。次行至嚕呵那國國管寶山。其山土地足多羅樹。國王先信小乘。聞和上至出城遠迎。就王宮殿廣陳供養。經一月余日和上為說大乘理性。便能悟入信受欣喜。即廣施雜寶和上不受雲。本來意者頂禮佛跡非為珍寶。遠來至此願示其路。王即遣人持輿令和上乘。上送至山下。其山多諸猛獸師子毒龍野人羅剎。黑風苦霧常守護此山上珍寶。非是禮聖跡人。不可升上得入此山。和上于山下焚香頂禮發弘誓願。願見昔佛在世說法之時山神。發願已畢天開霧散猛獸潛藏。遂與弟子于山北面近東渡水。而上卻轉向西北又西南尋谷攀藤接葛。異種孤危至山中腰。近次北面有一泉水流出。其中總是紅頗梨瑟瑟金銀諸寶。又多寶性草及曼陀羅花優缽羅花。時逢龕崛皆是先靈修道之處。山中香花草木不可稱計。不停不滯七日攀緣方至山頂。尋求靈跡見一圓石。可高四五尺許方廣可有二丈。佛之右足隱在石上見有損缺。心即生疑謂之非是佛跡。仰天號泣憶昔如來。遂感五色雲現及有圓光佛跡相輪分明顯現。聞有聲言。此真佛跡。但為往代眾生將來業重留此跡耳。聞已歡喜香花供養。入定一日。從定出已七日旋繞。把石尋緣行道。其佛跡外石上有數石盞。亦中然燈。時有野人將甘蔗子椰子蕉子署葯等來施和上。時弟子見之四散奔走。和上言曰。此來供養非損汝輩。便取所施與授三歸戒。其野人將小石施佛跡上打碎取吃。何謂如是損其心上。雲治心痛。從此驗知佛跡漸損。其上多風不可久住頂上四望去。其山下五六十里外周有山圍繞。狀如域壁。山上總是白雲。國人號名楞伽城山。山外西北連師子國界。余是大海。當觀望之時。和上不覺失腳砌下臨崖便住。不損毫毛。當知是佛不思議力。弟子等驚喜不已。遂復道而還。所有靈跡重禮辭回。來去經一年卻至南天竺國。具述上事聞於國王。王又請留宮中供養經一月日。和上白王。貧道先發誠願。彼支那國禮文殊師利並傳佛法。即日辭王。王曰。唐國途逕絕遠大海難渡不得可到。住此教化足獲利益。再三請住。和上宿志不移。王曰。必若去時差使相送兼進方物。遂遣將軍米准那奉大般若波羅蜜多梵夾。七寶繩床。七寶金釧。寶鈿耳璫。雜物衣甲。彩紲。沉水。龍腦。諸物香葯等。奉進唐國。願和上撿校加持得達彼國。發來之日王臣四眾。香花音樂送至海濱。和上東向遙禮文殊。西禮觀音菩薩。便與徒眾告別登舶入海。得好風便一日一夜渡海。卻到師子國勃支利津口。逢波斯舶三十五隻其國市易珍寶。諸商主見和上同心陪從。師子國王室哩室啰聞和上再至。又迎宮中一月供養。苦留不住。重禮佛牙便即進路。王使道俗香花音樂餞送海岸。和上至發行日。是諸商主並相隨渡海。經一月至佛逝國。佛逝國王將金傘蓋金床來迎和上。緣阻惡風停留五月。風定之後方得進發。經過諸國小小異物及以海難洪波雜沸不可具述。計去。
唐界二十日內。中間卒逢惡風忽發雲氣。叔闇毒龍鯨鯢之屬交頭出沒。是諸商舶三十餘只。隨波流泛不知所在。唯和上一舶以持隨求得免斯難。又計海程十萬餘里逐波泛浪。約以三年緣歷異國種種艱辛。方始得至大唐聖境。行至廣府重遭暴雨。時節度使使二三千人乘小船數百隻。並以香花音樂海口遠迎。至開元八年中初到東都。親得對見所有事意一一奏聞。奉敕處分使令安置四事供養。僧徒請法王公問道。從是隨。
駕往複兩都。至十一年方事翻譯。於資聖寺薦福道場。所翻譯成四部七卷。時庚午歲開元十八年。已入開元釋教錄也。至十九年後又譯出。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么地法一卷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一卷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一卷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一卷
右四部四卷其本見在。
南天竺國三藏沙門跋日羅(二合)菩提(唐言金剛合)譯。至二十四年隨駕西京。二十九年有敕放歸本國。行至東都現疾告終。天寶二年癸未之歲二月辛未朔二十七日丁酉龍門起塔。時有逸人混倫翁。撰文書題雲。
大唐東京大廣福寺故金剛三藏。塔銘並序詞曰。
至道幽深玄宗湛邃。百靈間出大聖時游。化滿三千位超十地。真言遂闡像設斯行。
金剛三藏者中天竺國剎利王伊舍那靺摩第三子。以開元七年南天竺國因節度使將軍米准那表薦入朝。遂稱南天竺人焉。誕育靈奇幼有神異。懇請於父求之入道。年甫十歲於那爛陀寺。依寂靜智出家學聲明論兼九十四書。尤工秘術妙閑粉繪。大師號菩提跋析羅。當其開濟遊方為務。往詣南天於龍智處契陀羅尼藏便會宿心。請建道場散藏五部經於七載。每至時飲食從空而下。金剛薩埵常現於前。又陟楞伽山頂觀如來腳跡。燒以酥燈。其燈明徹其跡微茫。當起少疑便現。深相靈契也若是。時南天竺有尼拘陀樹久而枯悴。大師繞樹行道七日斯須花葉如故。其真應也如是。大師從南天持大菩薩教本二十萬言兼瑜伽梵夾而至矣。其靈感也若斯。因屆。
唐國建毗盧遮那塔。規摸意表思銳毫端代為希有。其工異也如是。帝甚嘉之額出。
天書縑仍恩錫。以今方古未之有也。嘗登前佛壇受法王寶。號金剛智三藏。王公士庶無不宗仰。二十四年隨。
駕入長安。至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天恩放還本國。至東京廣福寺乃現疾。嗟有身之患坐而遷化。弟子僧智藏等請留遺教。頃間復還囑付畢曰。西國涅槃盡無坐法。隨師返寂右脅而眠。即師子王經所載也。悟身非有蟬蛻遐舉。其年八月十五日證果矣。春生現滅哀傷於此。
帝坐悲惜感於士心。其年九月五日敕令東京龍門安置。至天寶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於奉先寺西崗起塔。其塔來也是漏盡阿羅漢建立。一名卒堵波。二名偷婆。憑巒據川皆能面伊審高卑以合制。籌廣狹以中規。甃散排牙泄余雨之瀸漏。牧危撮頂積流雲之奔影。掩乎石扇閉以金鎖。林松簫瑟峰碑岌峨。千齡之前川穀推移。百代之後人神莫知。乃為銘曰。
峨峨法岫 滔滔智田 為道之始 則人之先 名揚中國 業善南天 示曉示喻 三千大千 浮圖亞跡 摩騰比肩 真寂有境 生死無邊 釋迦示現 迦葉求緣 無來無去 何後何前 猗歟睿哲 運謝時賢 風摧道樹 浪沒慈船 層塔虛設 寶鐸空懸 柏吟宵吹 松生暮煙 人世移易 陵谷推遷 唯余石誄 千年萬年
圓照自惟。微賤限以晚生。大師歿年始參。幼學翻譯應。
詔。殊未識知。謹依紀銘敘述前事。望祛情惑無嫌廣焉。博雅宏才幸無誚也。聞夫至道體也無欲為先。福善之徵莫大有後。承其後者代有高人。大興善寺三藏即其人矣。昔事先師。法諱智藏。承旨譯語弘闡真乘。洎。
肅宗臨朝彌加尊重。不斥名字型大小曰不空。此取登壇散花號也。代宗馭歷加號及官位鴻臚卿品。加特進號大廣智三藏不空。追贈先師錫謚官號。永泰元年歲在乙巳十一月一日乃頒制曰。
敕不空三藏和尚。故金剛三藏天資秀異氣稟沖和。識洞四生心依六度。爰自西域杖錫東來。以梵行周身慈心濟物。覺花外照智炬內明。汲引群迷證契圓寂。密傳法印示隱涅槃。衣缽空存音徽長往。教能垂後禮有飾終。宜旌美名俾葉榮。贈開府儀同三司。仍贈號大弘教三藏。夫俗典有母以子貴。今釋氏乃師因弟榮。冀萬古千秋傳之不朽。又至大曆三年六月十二日奏。東京龍門故開府儀同三司大弘教三藏塔。所掃灑無名僧惠恆惠端行者趙元及法名惠翻田榮國法名惠浚童子李寶達。右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奏。前件無名僧等。先嘗奉事故大和上。服勤香火積有歲年。志性柔和堅固無懈。請與正名。便送塔額住彼洒掃。冀終罔極獲展師資。行者童子等並久習真言兼誦經典。不離本院。業已成就。伏乞與度俾勵修持。敕旨依奏同日又奏請。
御書東京。龍門故開府儀同三司大弘教三藏塔額。
右故大和上感謝人間化歸地界音容緬邈。塔廟猶存。
陛下每懷德不忘悼往。空積恩加錫贈寵延魂道。凡在有識罔不載荷。未懸雲榜敢冀。
天文。伏乞賜一塔額永垂標記。如 天恩允許伏聽敕旨。上依所請御札親題。並於忌晨賜千僧供。至十三日修表陳謝。詞曰。沙門不空言。不空早侍先大和上猥承獎訓。愧無升堂之誓謬忝入室之遇。曼茶羅灌頂壇者。萬行之宗密證之主。將涉覺路何莫由斯始先師所傳啟此方耳目。慧燈罷照日月將深。
陛下思續耿光不遺疵賤 詔開灌頂俾建道場。才彷彿於存年。豈歸依之補處。
皇慈乃[目*眷]渥澤累沾。降五僧紫泥封。雲隨發落下千人天飯器香任風吹。況塔額親題。佳諸伊洛龍門之下。更攢崛起之峰月輪之間。恆聚沖飛之雁。無任載荷屏營之至。謹附監使李憲誠表陳謝以聞。謹言。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
和上釋梵宗師人天歸仰。慈悲智力拯拔生靈。廣開壇場弘宣法要。福資國土慧洽有情。愧厚良多煩勞申謝。至八月十五日和上忌晨。奉。
敕賜茶一百一十串。充大和上遠忌齋用。修表謝聞。沙門不空言。伏奉。
恩命今月十五日故大弘教三藏遠忌。設千僧齋賜茶一百一十串。伏戴殞悲啟處無地。不空誠哀誠恐以凄以感。故大和上道被四生化遷十地。輝容緬邈經此忌晨。倍增霜露之悲。深積鶴林之痛。
陛下恭弘付囑遠念芳猷。分御膳以飯足千僧。流香茗而數盈百串。繽紛梵宇郁馥禪庭。凡在門生無任感荷。不勝悲戴之至。謹附監使奉表陳謝以聞謹言。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
大和上法留喻筏照委傳燈。久證涅槃示存齋忌。永惟付囑深眷徽猷。薄施香茶有煩陳謝也。又至大曆六年六月十六日。奏東都廣福寺大弘教三藏和上院 請抽諸寺名行大德一七人。右不空先師在日特蒙 玄宗置上件塔院。年月深久廊宇崩摧。香火闕供無人掃灑。今請抽諸寺大德七人住持彼院。六時懺念為國進修。三密瑜伽繼師資之舊業。同寺一切有部古石戒壇院。
請抽諸寺名行律師七人。每年為僧置立壇場。
右件戒壇院是不空和上在日舍衣缽興建。當不空進具之日。亦有誠願許同修[卄/(亡@口)/月]。不空叨承聖澤。冀玉鏡之重開。睹大師之舊規。望金輪之再轉。今請置一切有部戒壇院額。及抽名行大德七人。四季為僧敷唱戒律。六時奉國修行三密法門。以前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奏。前件院抽僧及一切僧事。並請放免不同諸寺。謹件如前。
敕旨依奏。梵網經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大弘教和上法流後嗣大廣智三藏。追遠慎終奉國盡忠。精持佛戒存沒不朽永播清徽。哀榮之情光諸萬古矣。所譯經法不及得入開元目錄。今請准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下皆例此。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二卷(或三卷亦云烏芻澀摩經)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一卷穢跡金剛法禁百變法一卷
右三部四卷其本見在。
北天竺國三藏沙門阿質達霰(唐言無能勝將)。
於安西譯。開元二十年因法月三藏貢獻入朝。附上件經至於京邑。不及得入開元目錄。准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三藏沙門達摩戰涅羅(唐言法月)東天竺國人也。游中印度。亦稱摩提國人焉。學通三藏善達醫明。利物隨緣至龜茲國(漢書雲丘茲並訛謬)正曰屈(軍郁反)支。教授門人。地戰(上)濕羅(唐言真月)字布那羨。亦稱利言。使令記持梵本大乘月燈三摩地經滿七千偈。及歷帝記過一萬偈。瑜伽真言獲五千偈。一聞於耳恆記在心。開元十四年受具足戒。自後聽習律論大小乘經梵書漢書唐言文字石城四鎮護密戰於吐火羅言。眼見耳聞悉能領會。便令譯語形影相隨。開元十八年安西節度使呂休林表薦入朝。利言隨師以充譯語。路次所歷烏耆大鎮伊西寺州摩賀延磧瓜沙甘肅轉次西涼本道節度使攝御史大夫牛仙客。至二十祀屆於長安。所司奏引對大內。進奉方術醫方梵夾藥草經書。稱愜天心。或見宣政天騎迎送錫賚重重。弟子比丘利言隨師譯語。方葯本草隨譯上聞。三餘之間遂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古舊二經中無少異。姚秦譯見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經中雲。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經後略贊受持功德。能除十惡五逆等罪文字少殊。大唐三藏玄奘譯者題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正宗經雲。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余義無異。此之二經同本異譯。但有正宗並無序分及流通分。今法月所譯三分具全。正宗經文不異玄奘譯者。承旨翻經利言譯語。時。
聖上萬樞之暇注金剛經。至二十三年著述功畢。釋門請立般若經台。二十七年其功終竟。僧等建百座道場。七月上陳 墨制。依許八月十日安國寺開經。九日暮開西明齊集。十日迎赴安國道場。講。
御注經及仁王般若。法月三藏當其一焉。演梵本經利言譯語。凡是聽者虛往實歸。七難永清七福咸集。洎乎明歲劉志成狂賊潛構凶謀。卜日問於寶花三藏。天不長惡逆黨平除。凡是蕃僧詔歸本國。法月三藏恩尚延留。後忽思鄉請還本國。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遠辭。
丹闕。路取西涼沙磧伊西烏耆疏勒望於天竺。轉次西行漸屆前程。至式匿國之乏騾嶺吉運鎮城。遇國賊興不由前進。旋騎退入疏勒城中。轉次東南行八百里。至於闐國住金輪寺。化利有緣一歲有餘道俗瞻覲。時因病疹漸染纏綿。藥石無征奄從遷化。春秋九十一。法夏七十二。以天寶二年歲次癸未十一月二十三日卒於此寺矣。時本道節度副使大夫蒙零察監護葬儀。弟子比丘利言等銜哀啜泣。擗栗茹茶燒香散花茶毗起塔所譯經法不及入開元目錄。准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開元釋教錄二十卷(上帙總錄下帙別錄十八年庚午於西崇福寺塔院撰)續大唐內典錄一卷(同前十八年撰)續古今譯經圖記一卷(同前十八年撰)續集古今佛道論一卷(同前)集諸經禮懺儀二卷(同前)
右上五部二十五卷智升所撰。升早預釋流志弘大教。但才微力寡無遂本懷。俯仰之間亟經寒暑。曾未能宣傳正法荷擔菩提。而近閱藏經仍探眾錄。睹其差謬或所未安。狂簡斐然考成斯記。雖文詞靡敘而事有所憑。但鄙見未弘固多疏闕耳。其續內典錄等附於本部之末。幸諸來哲無貽誚焉。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四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五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五
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所譯經金剛頂瑜伽真實大教王經三卷(經內題雲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經題雲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地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觀自在菩薩授記經一卷(經題雲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菩薩授記品第三十一)瑜伽念珠經一卷(經內題雲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於千萬廣頌中略出)奇特佛頂經一卷(經內題雲一字奇特佛頂經現威德品)觀自在菩薩最勝明王心經一卷(經內題雲金剛恐怖集會方廣軌儀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序品第一)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經內題雲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阿唎多羅阿嚕力經一卷(經內題雲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品第十四)普賢行願贊一卷地藏菩薩問法身贊一卷(經內題雲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問法身贊)出生無邊門經一卷(經內題雲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大吉祥天女經一卷(經內題雲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十名號無垢大乘經)底哩三昧耶經一卷(經內題雲底哩三昧耶不動使者念誦品)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經三卷(經內題雲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儀軌)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一卷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指歸一卷(經內略無十八會字)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分別聖位法門一卷(並序經中雲修證法門序)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寶篋經一卷(經內題雲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陀羅尼經)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一卷(經內題雲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經)大孔雀明王經三卷(經內題雲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初有啟請法在上卷經前)大雲請雨經二卷(經內題雲大雲輪請雨經)雨寶陀羅尼經一卷(經內題中加佛說兩字)蘘麌利童女經一卷(經內題中加佛說字)稻??喻經一卷(經內題雲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喻經)大寶廣博樓閣經三卷(經內題雲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菩提場莊嚴經一卷(經內題雲菩提場莊嚴陀羅尼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一卷能凈一切眼陀羅尼經一卷(經內題雲能凈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施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一卷(經內題雲佛謂救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三十五佛名經一卷(經內題雲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出烏波離所問經)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一卷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一卷(經內題中略無陀羅尼字)訶利帝母經一卷(經內題雲訶利帝母真言法)毗沙門天王經一卷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一卷文殊問字母品一卷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法一卷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念誦法一卷(經內題中菩薩修行儀軌)無量壽如來念誦儀軌一卷(經內題中雲修觀行供養儀軌)阿閦如來念誦法一卷(經內題中雲念誦供養法)佛頂尊勝念誦法一卷(經內題雲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一卷金剛王菩薩念誦法一卷(經內題中雲秘密念誦儀軌)普賢金剛薩埵念誦法一卷(經內題中雲瑜伽念誦儀軌)金剛頂瑜伽五秘密修行儀軌一卷(經內題中雲金剛菩薩五字秘密修行念誦儀軌)金剛壽命念誦法一卷(經內題雲陀羅尼念誦法)一字頂輪王瑜伽經一卷(經內題雲瑜伽醫迦訖沙羅烏瑟尼沙斫訖羅真言安怛羅儀則一字頂瑜伽經)一字佛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卷(經內題中無佛字)仁王般若念誦法一卷如意輪念誦法一卷(經內題雲觀自在如意輪菩薩念誦法)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一卷瑜伽蓮華部念誦法一卷聖觀自在菩薩心真言觀行儀軌一卷(經內題雲瑜伽觀行軌儀)觀自在多羅瑜伽念誦法一卷(經內題雲金剛多羅菩薩念誦法)甘露軍吒利瑜伽念誦法一卷(經內題雲甘露軍吒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華嚴入法界四十二字觀門一卷(經內題雲大方廣佛華嚴經)文殊贊法身禮一卷(經內題雲大聖文殊師利贊法身禮並序)受菩提心戒儀一卷(經內題雲最上乘教受戒懺悔文普賢菩薩阿闍梨處)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禮一卷(經內題雲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毗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自內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三摩地禮懺文)般若理趣釋一卷(經題雲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大曼荼羅十七尊釋一卷(經內題雲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尊大曼荼羅義述)金剛頂瑜, , 伽護摩儀一卷(經內題雲儀軌)都部陀羅尼目一卷(經內題雲陀羅尼門諸部要目)大乘緣生論一卷(經中雲聖者郁楞伽造)七俱胝佛母陀羅尼經一卷(經內題雲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一卷仁王經二卷(經內題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御制序)密嚴經三卷(經內題雲大乘密嚴經 御制序)仁王念誦儀軌一卷(經內題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翻經大德大興善寺沙門惠靈述序)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三捲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一卷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菩薩埵念誦儀一卷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一卷(出吉祥勝初教王瑜伽經)大葯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一卷(亦名訶哩底母法)普遍光明大隨求陀羅尼經二卷(經內題雲普遍光明清凈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隨求陀羅尼經)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一卷五字陀羅尼頌一卷(並梵字)聖閻曼德迦威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一卷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金翅鳥王品一卷不空罥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一卷(出不空罥索經二十八)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三卷大威怒烏芻澀摩儀軌一卷佛說摩利支天經一卷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一卷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一卷大方廣如來藏經一卷佛說一髻尊陀羅尼經一卷速疾立驗摩醯首羅天說迦婁羅阿尾奢法一卷大日經略攝念誦隨行法一卷(亦名五支略念誦要行法)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一卷木槵經一卷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儀軌供養法一卷(亦名文殊五字念誦法若兼梵字十四紙)曼殊室唎童子菩薩五字瑜伽法一卷(並梵字)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一卷(經內題雲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法王教中說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切如來蓮華大曼荼羅品)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二卷(下卷有序)金剛頂經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一卷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一卷修習般若波羅蜜菩薩觀行念誦儀軌一卷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觀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蓮華部念誦法門一卷(亦名成就大悲觀自在)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一卷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一卷末利支提婆華鬘經一卷大聖天歡喜雙身毗那夜迦法一卷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一卷金輪王佛頂略念誦法一卷金剛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一卷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一卷(此一卷先進經數中元欠者)
右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其本見在大唐特進試鴻臚卿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肅國公贈司空謚大辯正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者。南天竺執師子國人也。法諱智藏。號不空金剛。不聞氏族故不書之。計當。
大唐神龍元年乙巳之歲而誕跡焉。天假聰明幼而慕道。遠離父母落髮壞衣。至開元六年歲在戊午年甫十四。於闍婆國見弘教三藏金剛智而師事之。隨侍南溟乘航架險。驚波鼓浪如影隨形。開元八年方至東洛。十二年甲子年。方弱冠於廣福寺依一切有部石戒壇所而受近圓。自此聽習律儀唐梵經論隨師譯語。稍得精通。隨。
駕兩京。應 詔翻譯。不離左右請益摳衣函丈問端斯須不舍。至十九年辛未。
天恩下降弘教三藏及弟子等放還本鄉。出自西京至於東洛。大師遘疾遂致薨焉。即其年八月十五日也。卜擇吉日安葬龍門。飲血茹茶銜衷啜泣。如犢失母斯其喻焉。制命有限難以久停。拜辭墳塋即赴前所。年始三十遭此險艱漸屆廣州附舶前進。遇好風便更不停留。未逾一年到師子國。王聞唐使禮接殊常。便令安置於佛牙寺因茲重學秘密總持。三密護身五部契印。曼荼羅法三十七尊。瑜伽護摩備皆精練。經餘三歲寢食無安。時彼國王稽首來請。憑獻方物往至。
大唐。所謂七寶燈樹花紲藥草沉檀龍腦等。並自所獲金剛頂瑜伽經及大小乘論梵夾。與一小使彌陀。天寶五年歲在庚戌還至??。下恩。
旨遂令居凈影寺。四事祇給出自天心。宰輔近臣往來接武。奉詔翻譯開灌頂壇。士庶星馳呈疑問道。九載己丑復有。
恩旨放令劫歸。發自京都路次染疾。不能前進寄止韶州。日夜精勤卷不釋手。扶疾翻譯為國為家。至癸巳天寶十二載。河西節度使御史大夫西平郡王哥舒翰奏。不空三藏行次染患養疾韶州。令河西邊陲請福疆場。上依所請 敕下韶州。追赴長安止保壽寺。制使勞問錫賚重重。四事祇供悉皆天賜。憩息逾月令赴河西。至武威城住開元寺。節度使迎候是物皆供。請譯佛經兼開灌頂。演瑜伽教置荼羅。使幕官寮咸皆咨受。五部三密靈往實歸。時西平王為國請譯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行軍司馬禮部郎中李希言筆受。又譯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及一字頂輪王瑜伽經一卷。並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卷。並節度判官監察侍御史田良丘筆受。又承余隙兼譯小經。至十三載甲午十月使牒。安西追僧利言河西翻譯時。四鎮伊西庭節度使安西副大都護攝御史大夫知節度事上柱國封常清給家乘馬兩匹日馳六譯。十一月二十二日發安西域。路次烏耆摩賀延磧轉次行。過交河伊吾進昌酒泉屆武威郡。即十四載二月十日也。
使司安置於龍興寺及報德寺。同崇譯經。其年七月禍起范陽。時西平王奉。
敕追入。加官拜相部領潼關。十月上竊陷河洛。明年元日有制。皇太子監國。洎乎五月 敕下河西追三藏入朝。住興善寺令開灌頂。轉禍禳災未遑止寧。潼關失守六月旬有二日胡馬入關。
玄宗巡狩南幸成都。
肅宗撫軍建號靈武旋歸。整教回駕鳳翔三藏雖陷賊中竊申報國。潛使來往具獻丹誠。
肅宗崇佛度僧孝理天下。才逾周載咸洛底寧。
宗社復安萬姓歡慶。復還宮寢緇素又安。即至德二載丁酉十月二十三日也。三藏明日陳表賀焉。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藏言。竊聞。
惟天為大。非 元聖無以順 天行誅。惟王法天。非 興王無以代天育物。伏惟。
陛下功超玄極道冠混元。纘 堯寶圖復禹不績。自頃元兇已殄殘櫱猶迷。
陛下義待倒戈 恩先善伐。暫勞貔虎永滅貔狼。自京輦肅清樓台望幸。
陛下俯從人慾仰葉天心。山川不移園苑如舊。今 鑾輿既降聖政惟新。方將昭報昊穹濟斯仁壽。道上皇汾陽之駕。類。
上帝圓丘之壇。演沙劫而轉法輪。朗千界而懸佛日。智藏久沾王化重睹漢儀。生成已多報效何冀。不勝??藻之至。謹詣銀台之門。奉表陳賀以聞。輕黷。
宸嚴伏深戰越。沙門智藏誠惶誠恐謹言。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批曰。狡猾之流久為殘暴。天壓其禍卒以敗亡。顧城闕而依然。臨士庶而咸若。感慰之至深在朕懷。所賀知。上還西京士庶咸賀。復收東洛緇素歡康。二十七日就銀台門又陳賀表。乃為言曰。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藏言。伏承官軍獻捷收復東京。逆黨冰銷王師獨克。生靈慶快抃躍失圖。智藏聞。逆德者亡。已孽難逭。乘於竹葉。允是格言。自狂胡亂華向經三載。神怨人憤惡稔貫盈。
陛下旰食宵衣單醪等膳。遂使股肱畢力熊虎爭先。廟略無遺神功不再。以斯破竹會彼倒戈。一戎而三捷累臻。旬日而兩都咸復。斯實。
睿謀廣運英略殊常 聖力匡持特高列辟。方將勤崇東岱。昭報。
上玄。智藏行保 昌明佇觀盛禮。不任抃躍之至。謹詣右銀台門。奉表陳賀以聞。輕黷。
宸嚴伏深戰越。沙門智藏誠歡誠喜謹言。
皇帝批曰。所賀知。是時也兩都既復。宮室依然。萬姓昭蘇。
上皇在蜀。奉仰 鑾駕至自成都。至德二載十二月一日也。
肅宗以尊崇三藏不斥其名。自今以來但稱其號。明辰奉表陳賀以聞。詞曰。
沙門不空言。不空聞道惟帝先。帝道洽則神功不宰。孝為德本。至德茂而克受元符。伏惟。
陛下膺天纘 堯從人復 禹。不易物而二儀。
貞觀。未浹辰而兩都底寧。功格昊穹德超列辟。東揖群後西迎上皇。垂帝服而更導。
鑾輿。清天步而仍延。
法駕 天父天子。
先天後天。去閶闔而復歸 九重。正 乾綱而載安萬姓。斯實上皇垂訓。推功高象帝之前。陛下乘時。至德冠興王之首。足以暉華史冊高視唐虞。不空生應。
昌期偶茲榮觀。不任慶悅之至。謹詣銀台門。奉表陳賀以聞。輕觸。
宸嚴伏增戰越。沙門不空誠歡誠喜謹言。
皇帝批曰。
掃清氛祲底定寰區聖上旋歸以安宮闕。晨昏展敬喜慶殊深。所賀知。是月八日冊尊號。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太上皇誥賜也。至德三年戊戌正月三日不空三藏本院設齋。
恩賜名香又加存慰。修表奉謝恩以陳情。誓為。
國家翻譯經論。瑜伽密教息難除災。詞曰。
沙門不空言。中使吳游岩至奉宣聖旨。以不空本院今日設齋特賜名香。兼。
天使。鴻私曲被欣躍難名。不空誠歡誠喜。不空托蔭法流恩弘密教。孤游萬里遍學五天。凝想十方覲華藏之諸佛。精專五部窮柰苑之真言。每布字觀心投身請獲。乘弘誓之力得值輪王出興。潔誠十年果會明聖。前載幽關未啟。
陛下養德春宮。早奉 德音曲垂省問。兼賚香葯密遣加持。及 陛下北巡。不空雖不獲陪侍。弟子僧含光等歸從西土。又得親遇。
鑾輿。崎嶇戎旅之間獲聞定冊之議。不空雖身陷胡境。常心奉闕庭。頻承密 詔進奉咸達 陛下睿謀獨運法力冥加。群凶散亡宸象歸正。不空微質又忝朝恩。十月清宮以建辟魔之會。正朝薦號仍臨灌頂之壇。塗飾上宮薰修別殿。既許翻譯仍與度僧。渥澤已深報效何日。謹當三時浴像半月護摩。庶三十七尊保。
明王之國土。一十六護增。
聖帝之威神。壽如南山永永無極。不勝感載欣荷之至。謹奉表陳謝以聞。沙門不空誠歡誠喜謹言。
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批曰。
師現身西方開法中國。在昔弘誓朕心悉知。經行恆沙致大福力。自須跋涉。常念因緣。而令比丘問道申願。今蓮華至凈貝葉重宣。微妙伏陀不思議也。崇無量礙是錫末香。奉持精修當不退轉。所謝知。其年二月五日改至德三載為乾元元年。歲仍戊戌。至三月十二日。三藏表請搜訪梵夾修補翻傳。尋下。
制。曰中京慈恩薦福等寺。及東京聖善長壽等寺。並諸州縣寺舍村坊。有舊大遍覺義凈善無畏流志寶勝等三藏所將梵夾。右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奏。前件梵夾等承前三藏多有未翻。年月已深絛索多斷。湮沈零落實可哀傷。若不修補恐違聖教。近奉。
恩命許令翻譯。事資探討證會微言。望許所在檢閱收訪。其中有破壞缺漏隨事補葺。有堪弘闡助國揚化者。續譯奏聞。福資聖躬最為殊勝 天恩允許請宣付所司 敕旨依奏。
明制依許。所在搜求先於南天所得梵夾約計部帙千卷有餘。六月十一日具狀上聞。尋頒。
制曰。陀羅尼教金剛頂瑜伽經等八十部。大小乘經論二十部。計一千二百卷。右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奏。不空聞纘 帝堯者紹帝位。受佛囑者傳佛教省茲格言曾不改易。流興萬代散葉分枝。不空杖錫挈瓶行邁天竺。尋歷山谷跋涉群方。凡遇聖蹤投誠禮敬。輒聞經教罄竭哀祈。搜求精微窮博深密。丹誠鄙陋願言弘宣。遂得前件經論。自到中京竟未翻譯。既闕書寫又乖受持。特望。
龍慈許令翻譯。庶得法筵重敷更雪住持之路。佛日再舉彌增演暢之功。天恩允許宣付所司。敕旨依奏。又至其年九月三日。進上功德。具以上狀聞。詞曰。
虎魄寶生如來像一軀。梵書大隨求陀羅尼一本。
右昔者河清啟運。摳電吉祥。方屬重陽之辰。遂誕千年之聖。以陛下允膺 寶祚。像有寶生之名。以。
陛下興念隨通。明有隨求之號。像能光明洞徹。如。
陛下光宅四維。明能威伏魔怨。如。
陛下威降萬國。謹案金剛頂經。一切如來成等正覺。皆受寶生灌頂。乃至。
陛下玄功格天正法理國。事與時並若合符契。伏願少修敬念緘而帶之。則必持明照回。廣至化於東戶。本尊敷佑。延聖壽於南山。無任歡慶雲深。謹隨狀進。輕黷。
扆旒。伏增戰越。謹進。
乾元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批曰。
諸佛儀形優曇希現。如來密藏神咒難思。師大啟空宗能持秘印。以茲正法弘護朕躬。信受奉行深為利益也。洎。
乾元三年閏四月十四日。宮苑都巡使禦侮校尉右內率府卒員外置同正員賜紫金魚袋內飛龍使驅使臣史元琮進狀。請大興善寺修灌頂道場。
右臣竊觀。度災御難之法。不過秘密大乘。大乘之門灌頂為最。今屬閏夏之月百花皆榮。伏望令三藏不空。於前件寺為國修一灌頂道場。有息災增益之教。有降伏歡喜之能。奉此功力以滅群凶。上資。
聖壽無強。承此兆人清泰。臣素無才行忝奉驅使。謹獻愚誠倍增戰汗。如天恩允臣所奏請降墨 敕依。
閏月十九日改為上元元年。歲仍庚子。至八月二十五日。開府儀同三司判行軍李輔國宣奉 敕。不空三藏並僧弟子三人。宜於智炬寺修功德。二年辛丑九月二十一日大赦天下。除乾元光天等尊號但稱皇帝。又除上元之號但稱二年。以十一月朔為歲之初但稱元年。又除正二三四等名。以月建為號。元年壬寅建子月。建丑月。建寅月。建卯月。建辰月。建巳月。五日。
太上皇遺誥訖崩。至十五日楚州獻璧。是日改為寶應元年。歲仍壬寅。四月五月等並依常數。肅宗制皇太子監國恩宥一切囚徒也。其月十八日。
肅宗皇帝遺詔訖又崩。至二十日代宗即皇帝位。至五月十六日大赦天下。至十月十三日。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狀進。雕白檀摩利支像一軀(此雲威光)梵書大佛頂陀羅尼一本。
右不空幸因。
聖運早奉 休明。遂逢。
降誕之晨。更遇 金輪之日。伏惟陛下壽延寶祚。尊像有威光之名。以。
陛下百王為首。真言有佛頂之號。謹案大佛頂。一切如來成等正覺皆受此真言。乃至金輪帝位莫不遵而行之。伏惟。
陛下承天踐祚聖政惟新。正法理國與隱合契。伏願少修敬念緘而帶之。則廣至化於東方。延聖壽於南山。無任歡慶之至。謹隨狀進。輕黷。
宸嚴伏惟戰越。謹言。
皇帝批曰。
檀摩瑞像貝葉真文。南天既遙中國難遇。上人慈慜緘護而來。不秘桑門傳諸象??。得未曾有。良以慰懷。寶應二年七月十日冊。
尊號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歲在癸卯。七月十一日改為廣德元年。歲仍癸卯。十一月十四日。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請為國置灌頂道場右不空聞。毗盧遮那包容萬界。密印真契吞納眾經。准其教宜有頓有漸。漸謂聲聞小乘登壇學處。頓謂菩薩大士灌頂法門。是詣極之夷途為入佛之正位頂謂頭頂。表大行之尊高。灌謂灌持。明諸佛之護念。超升出離何莫由斯。是以克己服勤不舍晝夜。誓志贊仰。豈敢怠遑。冀每載夏中及三長齋月依經建立。嚴凈花以開覺。使有識而歸真。庶邊境肅清。
聖躬萬壽。不勝懇念之至。謹詣右銀台門。奉狀陳請以聞。如。
天恩允許請降。
墨敕 依。洎廣德二年歲在甲辰正月二十三日。三藏沙門不空奏 大興善寺與定國寺僧懷感等四十九人充大德。有闕續填。伏乞矜放諸雜差科。
天恩允許請宣付所司。
敕旨依奏。又至十月十三日奉為皇帝降誕。度無名僧惠通等一七人。至十九日 敕旨依奏 廣德三年歲在乙巳正月一日改為永泰元年。歲仍乙巳。再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卷。右一部二卷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所奏。此當第四譯也。此經自晉至唐凡有四譯。一晉武帝太始三年月支三藏法護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經。二後姚秦興弘始三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秦言童壽。於長安草堂寺逍遙園西明閣譯為二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方言尚隔。三梁元帝承聖三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波羅末陀梁雲真諦。於洪府寶田寺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經。隱而不行。三藏和上詳覽晉經校於梵本。文義脫略華夷語乖。錄表上聞再請翻譯。此即第四譯也。
制曰。仁王經望依梵甲再譯梵文。
右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奏。伏以如來妙旨惠洽生靈。仁王寶義崇護。
國家。前代所譯理未融通。潤色微言事歸明聖。伏惟。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陛下。睿文啟運浚哲乘時。弘闡真言宣揚像教。
皇風遠振佛日再明。每為黎元俾開講誦其仁王經。望依梵甲再譯舊文。貝葉之言永無漏略。金口所說更益詳明。仍請僧懷感飛錫子鄰建宗歸性義嵩道液良賁潛真應真慧靈法崇超悟惠靜圓寂道林等。於內道場所翻譯。福資。
聖代澤及含靈。寇盜永清寰區允穆。傳之曠劫救護實深。
中書門下 牒祠部。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永泰元年四月二日 牒。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杜 鴻漸。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元 載。
黃門侍郎同平章事王 縉。
撿校侍中李 使。
撿校右僕射平章事 使。
撿校左僕射平章事 使。
中書令郭子儀 使。
尚書祠部。
仁王經望依梵甲再譯舊文。興善寺沙門三藏不空。
牒。奉中書門下 敕牒如牒。至准敕。故牒永泰元年四月四日令史張濟牒。
主事楊 獻。
郎中崔 漪。
時也永泰元年四月二日。
恩旨頒下令譯斯經。爰集京城義學大德應制翻譯。一十七人。三藏大興善寺沙門三藏不空譯梵本。大聖千福法花寺沙門法崇證梵本義。翻經大德青龍寺主沙門良賁筆受兼潤文。大安國寺沙門子鄰潤文。大安國寺兼西明寺上座沙門懷感證義。荷恩寺沙門建宗。大聖千福法花寺沙門飛錫。大薦福寺沙門義嵩。大興善寺上座沙門潛真。資聖寺沙門道液。大興唐寺沙門超悟。保壽寺沙門應真。西明寺都維那沙門歸性。大興善寺主沙門慧靈。西明寺沙門慧靜等並證義。保壽寺沙門圓寂梵音。大興唐寺沙門道林讚唄。崇福寺沙門義秀校勘。寺主沙門弘照撿校。典內侍省內閽上柱國臣馬奉獻判官儒林郎行內侍省掖庭局官教博士員外置同正員臣楊利全副使特進右驍衛大將軍上柱國東陽郡開國公臣駱奉仙駕使開府儀同三司兼左監門衛大將軍仍兼知。處置神策軍兵馬事知內侍省事內飛龍廄弓箭等使上柱國馮翊郡開國公臣魚朝恩兼統其事翰林學士常袞柳枕等同崇翻譯。粵惟聖唐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重昌堯化。革弊救焚。至憂黎元。澡心齋戒。請南天竺執師子國灌頂三藏法諱智藏號曰不空。翻傳眾經以安社稷。茲願未滿仙駕歸天。洎。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重明舜日再造乾坤。禮樂惟新四聰明達。恭嗣先訓恩累請焉 敕於大明宮南桃園翻譯。起自月朔終乎月望。於承明殿灌頂道場。
御執舊經對讀新本。
詔曰。惟新舊經理甚符順所譯新本文義稍圓。斯則金言冥契於。
聖心。佛口再生於鳳。
詔。翻傳先後其在茲歟。三藏言善兩方教傳三密。龍宮演奧邃旨聞天。
佛日再沖真風永扇。諸大德等學該三藏識達五明。性相圓通內外精博。恭膺。
詔命傳譯真乘。
聖慈曲臨推謝理絕。更今對校大乘密嚴舊譯長行梵本結偈。今依梵夾譯出伽陀。繕寫莊嚴謹同進奉。聖恩制序各列經初。披閱內官未宣中外。時京城大德乘如等。翹想甘露如渴思漿。錄表上言。乃陳表曰。永泰元年八月八日大安國寺上座臨壇大德沙門乘如等上表。沙門乘如等言。乘如聞。日月行於六合。求照者昆蟲。甘露垂於九霄。希潤者草木。允所謂覆載不間亭育無私。則蛟蚋可逸於長風。蛙[蟲*(橐-(石/木)+黽)]可游於滄海者也。伏惟。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陛下。慶承塵劫信植河沙。威懾魔界聲流佛剎。以寶位之重。崇寶偈之微。以金輪之尊。騰金口之教。百王千帝曷可同年而語哉。乘如等幸逢 昌運叨寓玄門。常思諷誦以答。
皇澤。伏承頃有。
恩旨請不空三藏義學沙門等。再譯仁王般若波羅蜜多經。教理兼著性相周圓。緘在。
龍宮未頒 鹿苑。僧等昧死敢以請聞。伏願。
天慈示之法寶。兼欲依經請百法師置百高座。同宣句味共殄祓氛。愚誠則然。裁惟。
聖旨。無任慊款翹渴之至。謹詣右銀台門。奉表陳請以聞。輕冒天威伏深戰越。謹言。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
仁王真經理精義遠。化流賢劫福利蒼生。師等咸願敷陳助寧國土。所謂開講者依時有。
恩旨。取二十三日。於資聖西明兩寺共置百座。請百法師講仁王經。及百大德轉密嚴經等。香花飲食鼓樂弦歌並出有司小得闕乏。時屬秋雨霖霪不休。所司奏聞請更延日。永泰元年八月二十二日左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劉清潭宣奉進止。兩寺百座先令二十三日迎經。為霖雨宜改至二十六日迎經開講。其諸司供料著人計會准改日造。改期甫至 天雨未晴。
恩旨又延。九月一日。是日也。兩街大德嚴潔幡花幢蓋寶車。太常音樂梨園仗內及兩教坊詣銀台門百戲繁奏。時觀軍容使兼處置神策軍兵馬事開府儀同三司兼左監門衛大將軍知內侍省事內飛龍廄弓箭等使上柱國馮翊郡開國公魚朝恩與六軍使陳。天龍眾八部鬼神護送新經出於大內。其經適出彩雲浮空。鬱郁紛紛照彰現瑞。洎乎己午兩寺開經。萬姓歡心祥雲方隱。緇素瞻仰獲慶非常。三藏不空上表陳謝。永泰元年九月二日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上表謝。
御制經序慶雲詞曰。沙門不空言。不空道乏前修學虧曩哲。猥承綸詔翻譯真經。若履春冰猶臨泉谷。伏惟。
陛下撥開慧日布蔭慈雲。
睿思風飛龍章玉潤。躬為序述照煥大千。流法雨於九天。樹勝幢於百座。威儀容衛。宛釋迦之下鷲峰。士庶駢闐。猶波斯之詣王舍。慶雲呈瑞喜氣浮空。是表太階之平。自葉無疆之祐。不勝荷戴之至。謹奉表陳賀以聞。沙門不空誠歡誠喜謹言。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
和上遠自蓮宮親緘貝葉。敷演玄教利濟蒼生。翻譯既成天人合會。朗三秋之霽景開五色之祥雲。闡揚真乘符契妙理。須因指喻早結師資。睹此感通彌深頂敬。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五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六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六
時左右六軍使睹此慶雲陳表奉賀。永泰元年九月三日特進右龍武大將軍知軍事上柱國徐國公臣劉仙智等上表。臣仙智等言。昨日迎新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伏有慶雲應見瑞呈五色彩散一天。抱慧日而逾鮮。順祥風而表聖。伏惟陛下以大道賴物以至德臨邦。精誠感神靈應斯降。臣等職忝侍衛。久沐淳風親睹禎祥。無任慶幸。謹詣右銀台門。奉表陳賀以聞。臣仙智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不二之門早傳秘藏。重宣其義庶廣其言。將敷貝葉之文用啟蓮宮之會。天浮瑞色日麗慶雲。見以神通彰其瑞應。和平之兆慶慰同懷。所賀知。從是初日至白月終。兩上講經二時行道。飲食茶葯並出有司。六律五聲晝夜不絕。至十六日西明散齊。鼓樂弦歌百戲彌日。西明講終陳表奉賀。永泰元年九月十日西明寺上座沙門懷感等上表。西明寺上座沙門懷感等言。特奉恩命令開百座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以今日經周設齋慶畢。凡是生靈不勝抃躍。伏惟陛下再造天地明齊日月。垂衣之暇重譯真經。聖心佛心同歸一理。唐言梵語不隔殊方。貫花之偈備聞。傳燈之僧可睹。金繩之界彌勒下生。玉京之中輪王出見。秋天麗景稼穡將成。彩雲浮空祓氛必盡。吾君至聖佛力至慈。法潤恆沙天下幸甚。懷感等忝棲祇樹喜躍無涯。稽首焚香何階上答。其功德數別狀封進。謹奉表陳謝以聞。沙門懷感等誠歡誠喜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師等演暢真經弘宣妙旨。用滋仁壽拯護生靈。法會既終當同慶也。時大寧郡王僕固懷恩分第列。士位至太師背逆天恩。遠自靈武合聚蕃丑馮陵涇陽。
敕下西明百座大德。同赴資聖寺百座道場。永泰元年九月十七日。高品李希逸奉敕。應先西明寺百座法師大德。並赴資聖寺佛殿為國轉經行道。其資聖寺百座法師良賁五十座。依前講說仁王般若護國密嚴等經普及蒼生。其京城諸寺觀僧道等並二時於當處轉經行道。仍令三綱差了事僧專知撿校。務在精修不得疏怠。爾時兩街大德百座法師准敕咸皆萃資聖寺。二時講唱兩上轉經行道。午時及與日暮。供設音樂無易。於初夜後夜悉集大講堂內。齊聲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為國為家願無憂懼。京城寺觀轉念亦然。時制使關內河中副元帥司。徒兼中書令上柱國汾陽郡王郭子儀杖節出師。親總戎律發於帝里。洎彼涇陽馮恃天威。賴茲經力兩軍交對。列陣相望。鉦鼓發聲劍戟如雪。時汾陽王單騎直出挺立軍前。感激一言懷恩屏退西戎北狄各自相攻。浹旬之間王國大定。是知仁王護國般若。真經聖心佛心子育萬姓其義一也。然後收軍整律振旅還京親對。天顏特蒙賜齎。敕資聖寺百座道場。取閏十月二十三日。設無遮齋以成慶散。是日也寺南門外陳佈道場盡正一坊。東西街內弈幕雲布幡花麗天。尊容煥然光照人里。飯僧既畢。六樂爭陳百戲充衢歌吹盡日。京城大德各?三十。不空三藏賜九百匹絹帛綿彩以充數焉侍者小僧各十五匹。又特降恩旨賜資聖寺講堂。名為永泰善法之堂。御札題榜。此即萬古千秋法門故事也。自蕃戎入境。夜集僧徒於大講堂齊聲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志一心更無異想。未盈累月果得清平。此乃聖力經威感斯福應。翻經百座錫齎珍財。自佛法東流莫尚於茲日也。至十一月一日恩旨荐臻 敕不空三藏和上。故金剛三藏可贈開府儀同三司。仍賜號大弘教三藏。已如前述。同日又降鴻恩延及不空三藏。敕不空三藏蓮宮釋種香界導師。性表真如學精秘藏。承紺園之妙旨開示四依。譯金口之微言津梁六趣。身持梵夾遠涉流沙。傳燈益明甘露溥潤。散慈雲於火宅揚慧日於幽塗。頃者躬問勝因弘示方便。永決疑網滋予智芽。雖出塵之心齊謝於名位。而褒崇之典式旌於賢哲。俾應嘉命用葉朝章。可特進試鴻臚卿。仍賜號大廣智不空三藏。伏聞母以子貴俗禮恆規。師因弟榮釋門罕有。恭受榮命喜懼感懷捧戴屏營。陳表謝曰。永泰元年十一月五日特進試鴻臚卿。三藏大興善寺沙門大廣智不空表進。詞曰。三藏沙門不空言。奉今月一日制錫。故大和上金剛三藏可贈開府儀同三司仍贈號大弘教三藏。不空特進試鴻臚卿仍賜號大廣智不空三藏。一雨自天潤流根葉。圓毫髮艷照及幽明。捧戴傍惶悲喜交集。不空誠歡誠喜以凄以懼不空聞。十號者表德之殊稱。九卿者象河之重位。故大和上道洽傳燈。誠以彰其遺烈不空法慚紹構。虛並荷於鴻私。猶燕石之混光。同齊竿之濫吹。榮兼存歿寵及師資祇奉兢驚瞻言靦恧。況出家落彩本志榮辱潔誠報國僧者通規。陛下廣運金輪曲收瓦礫。引安禪於中禁。旌袖崇之殊禮。雖負山無力而踐跡近賓。虧高謝之法流。點少欲之清躅。是以面奏三讓言煩九重。冀殷鑒於懇誠。豈礭然之不拔。羊車稚子慚廣智而茫然。鹿苑卑材愧鴻臚而甚矣。無任感戴之至。謹奉表陳謝以聞。沙門不空誠歡誠喜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和上道秘雙林功超正覺。遠從天竺來布真言。頃得歸依親承付囑。袖崇之典禮秩攸先。俾增印綬之榮。式重師資之敬。兼申寵贈庶表追榮也。表謝已訖答制又宣。存歿哀榮但增感慰。次譯。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
右一部八卷。准永泰元年六月十八日敕。鄜坊等州都防禦使特進試太常卿使持節鄜州諸軍事鄜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鄭國公杜冕奏。宣州實封壹伯戶寶應元年五月十九日敕賜。臣素無功勛。曲沾恩渥謬踐寵錫。願答聖慈。今回寶應元年已後至永泰元年。以前約計錢一萬餘貫。臣請為國回造功德。其寶應元年封先請得二千五百餘貫到京分付興善寺不空三藏助翻譯佛經。其所請到封物錢請充給道場齋儭。翻譯抄寫糧食等用。其請未到者先差。弟紞請受望請。各下所由發遣續供。其佛經或有梵夾未翻。冀聞傳譯古本雖著義味不周。特望天恩。委龍武軍將軍李元琮句當與三藏及興善寺大德潛真。僉量京城義學大德十人同參會翻詳。各寫二十一本。頒示諸道及京城大寺。即傳諸千界流布萬年。使不臣者滅蜂蠆之形狂虜者掃豺狼之跡。伏惟陛下納無疆之福膺無疆之休。即愚臣微誠生死願畢。特望聖慈允臣所請。敕旨依奏。從是翻譯諸大乘經。先仁王經及密嚴經及仁王經念誦法念誦儀軌。永泰二年景午十一月十二日改為大曆元年歲仍景午。次譯虛空藏經。此經從晉至。唐凡經五譯。一西秦沙門。聖賢或雲法堅。或雲堅公。初譯一本。名方等主虛空藏經。或加雲所問經。或雲勸發菩薩莊嚴菩提經。二北涼曇無讖三藏。又譯方等大集經六十卷。中與漢支讖及姚秦羅什出者並同。此即大集經之一分也。舊錄合入大集經中。今以理義幽深。又別翻出耳。時大曆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三藏不空及京城大德具狀奏聞。尋有制曰。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右京城大德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等奏。忝跡緇門久修梵行。習譯聖典頗悟玄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大乘密教皆因流演。今鎮在台山福滋兆庶。伏惟寶應元聖皇帝陛下。德合乾坤明並日月。無疆之福康我生人。伏望自今已後令天下食堂中於賓頭盧上特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為上座。諸聖典具有明文。僧祇如來尚承訓旨。凡出家者固合摳衣。普賢觀音猶執拂而為侍。聲聞緣覺亦擁彗而居後。斯乃五天竺國皆然。非僧等鄙見。仍請永為恆式。中書門下牒祠部牒。奉敕。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法王之子威德特尊為諸佛之導師。洗群生之心目康我兆庶是德無邊。不有尊崇人何瞻仰。今京城大德懇慈申奏。雅合聖典所請宜依。牒至准敕。故牒其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即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曆年中當第五譯也。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宣譯梵文。伏以三藏和上學藝崇深神儀秀邈。瑜伽三密獨步南天。專精一乘共推東夏。曉二方之世論尤善聲明。達五部之真言妙窮法印。奉詔翻譯善得其真。然此經是法性大乘文理照顯。傳譯雖久世未受持。若明珠繫於衣中金寶隱於室內。能發撣者其惟大師歟。前鄜坊防禦使兼御使中丞鄭國公杜冕。忠以奉主孝以寧親。重義輕財施封請譯。又請京城三學大德同崇法會。講論大德大安國寺上座沙門子鄜筆受。大興善寺上座沙門潛真潤文。臨壇大德西明寺上座沙門乘如證義。講論大德章敬寺上座沙門奉國臨壇大德千福寺沙門飛錫。講論大德勝光沙門神曉西明寺主沙門道液。西明寺都維那沙門歸性。臨壇大德大薦福寺沙門如凈。大興善寺主沙門圓敬等並同證義。譯語大德千福寺沙門法崇證梵文。兼譯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一卷。再三詳挍刊削繁蕪。函帙莊嚴光炫人目。至大曆六年十月十二日。特進試鴻臚卿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謹因代宗皇帝降誕之晨隨表進上。沙門不空言不空爰自幼年承事先師大弘教三藏和上。二十有四載稟受瑜伽法門。後游五天尋求所未受者並諸經論更重學習。凡得梵本瑜伽真言經論五百餘部。奉為國家詳譯聖言廣崇福祐。天寶五載卻至上都。奉玄宗皇帝恩命於內建立道場。所齎梵經盡許翻譯。肅宗皇帝配天繼聖。特奉綸旨於內道場建立護魔及灌頂法。又為國譯經助宣皇化。累奉二聖恩敕。先代三藏所有梵文並使搜訪。其中有絙索脫落便令修補。其未經翻譯者續譯奏聞伏惟陛下纘承皇運大庇含靈。廣辟福田重明日月。恩波遠被法雨分流。四海宅心萬方欣戴。是知佛之付囑允在聖君。不空明承渥澤榮幸實深。日夜思之如何報國。先奉先皇聖制令闡微言。又奉陛下恩命恭遵遺旨。再遣翻譯利濟群生。雖復四時精勤未酬萬一。是以區區於日夕詳譯真言及大乘經典。冀效涓微上資皇道。其所譯金剛頂瑜伽法門是成佛速疾之路。其修行者必能頓超凡境達於彼岸。余部真言諸佛方便其徒不一。所譯諸大乘經典皆是上資邦國息滅災危。星辰不愆風雨順序。仰恃佛力輔成國家。謹纘集前後所翻譯訖者。自開元至今大曆六年。凡一百一卷七十六部並目一卷。及題筆受僧俗名字繕寫已訖謹因降誕之晨謹具進奉。庶得真言福祐長護聖躬。大乘威力永康國界。其未翻梵本經中。但有護持於國澤潤生靈者續譯奏聞。不勝虔誠之至謹奉表以聞。沙門不空。誠惶誠恐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和尚夙事先朝弘闡妙教。演茲貝葉廣示迷津。朕嗣纘丕圖恭承睿旨。和上再加詳譯今捲軸續畢。永濟生靈深可嘉嘆仍宣付中外編入一切經目錄。至其月二十二日中使李憲誠奉宣敕旨。大德比翻譯多勞也。不空三藏宜賜錦彩絹等共八百匹。同翻經十大德各賜彩三十匹。敬問諸德漸寒各得好在。時大德等明日謝聞。大曆六年十月二十三日翻譯經大德大興善寺上座沙門潛真等上表。沙門潛真等言。伏奉今月二十二日中使李憲誠至奉宣聖旨。翻經十大德各賜彩三十匹者。潛真聞。垂教者法王。王三界而示跡行教者。人主主四海而流傳。非法王無以開四句之文。非人主無以闡一乘之理。伏惟寶應元聖文武皇帝陛下。道合天地恩加草木。轉輪馭極灌頂稱尊。運慈悲方便之門。當付囑弘宣之位。然所譯仁王虛空藏密嚴等八十部經者。並圓音至教寶界真說。無來無去即身為常住之身。不滅不生諸佛是自心之佛。指虛空為庫藏。現色相而莊嚴。演瑜伽之無窮。知真言而不竭。自非才行兼美定慧俱融。安能發揚幽微弘宣秘奧。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言善兩方行通三密。得凈滿如來加持之力。奉寶應明主弘護之緣。由是理義昭彰文句炳煥。潛真等靈山細塵祇樹小葉。識智荒鄙學藝庸淺。幸蒙天眷濫在翻經。承聖力而俯被。得贊潤而終畢。雖曰愚瞽猶知慶慰。況上契天慈許宣中外。仍錫彩帛以光愚拙。凡在法門不勝慶幸。無任戴荷殊常之至。謹附中使李憲誠表陳謝以聞。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師等道行精深智識弘遠。三乘奧旨十葉遺編。翻譯流行利濟國家。薄申錫命煩至謝恩。至大曆七年正月二十七日。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三藏。既荷墨制特許流行。踴躍屏營。陳表奉謝。沙門不空言。中使李憲誠奉宣聖旨。送新翻經目錄。敕一道制答進經表。敕一道。特令中外施行。仍入一切經目錄奉戴。忻躍喜荷。無任誠歡誠悚再嘆再愧。伏惟陛下承法王之付囑滿人心之志願。持普賢之密印。行天子之正教。浹辰之際朗慧日於八方。在於頃刻注洪澤於萬物。斯乃普天幸甚而況在不空者焉。然不空所翻聖典。四十餘年三朝已來贊修功德志在宣傳。上資王室下潤生靈。豈意夙心一朝願滿。聖恩廣大累劫難酬。況更特許翻譯所是未翻梵本。倍增悲喜敢罄竭心力。承奉聖旨續譯進奉。不勝歡悚懷恩之至。謹因中使李憲誠奉表以聞。沙門不空誠喜誠愧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和上久證菩提入佛知見。所翻經典皆洞精微。爰命施行式傳惠照。頒示寰宇廣濟含靈。未光慈航煩至陳謝也。又至其年十月十六日。中書門下牒不空三藏。牒奉敕。京城及天下僧尼寺內。各揀一勝處置大聖文殊師利菩薩院。仍各委本州府長官即旬當修葺。並塑文殊像裝飾彩畫。功畢各畫圖具狀聞奏。不得更於寺外別造。牒至准敕故牒。其月二十七日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上表謝曰。沙門不空言。伏見今月十六日特敕。京城及天下僧尼寺內。各棟一勝處置大聖文殊師利菩薩院。並塑文殊像裝飾彩畫者。不空聞。惟聖作法其德動天。澤潤生靈懸之日月。不空誠歡誠荷載忻載躍。伏惟陛下開法王之玄造辟非常之福田。建文殊真容使普天瞻仰。在於緇侶光幸光深。且文殊聖者即諸佛祖師。大悲弘願不取正覺。大乘引導利益無垠。釋迦如來先有懸記。一乘典誥興在中華。當有至聖帝王必以大乘理國。八百餘載歷代帝王聖賢多矣。實未有如陛下者也。不空何幸生遇聖朝。分修大乘奉事文殊師利。常以此聖真言奉為國家。持誦每蒙護念。恩德逾深。日夜思之無諧上報。不為忽然天慈普洽垂沃宿誠。廢寢忘餐無任悲喜。不勝戴荷之至謹附中使楊貴珍奉表陳賀以聞。不空誠歡誠悅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大聖文殊久登正覺。拯生人於三界。鎮毒龍於五峰。慈悲道深弘濟功遠。故令釋眾同此歸依。三藏梵域宗師當深慰愜也。所賀知洎大曆八年正月八日中書門下敕。新譯大虛空藏經(興善寺大德潛真法師請保壽寺講資聖寺大德道液法師請西明寺講)右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奏。前件經奉詔頒行。曾未開闡。若不稱讚寧表聖功。上件大德並述疏已成。請東西兩街各於一寺常講此經。冀福河潛流上資聖壽。牒奉敕宜依牒至准敕。故牒。先於六年有敕。請三藏譯。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按傳錄所說。此經自晉至唐凡經三譯。一西晉惠帝太熙元年庚戌之歲竺法護譯。名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兩卷。亦名嚴凈佛土經。文勢多古語簡理幽。二皇唐天后久視元年庚子歲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唐言喜學。於京清禪寺譯。名文殊師利授記經三卷。玄范法師筆受。復禮法師潤文。體勢類於華嚴。梵旨近於巧略。三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曆六年所譯者也。翻譯大德與虛空藏經同。御史中丞杜冕舍封請譯。八年五月裝寫方成。端午之晨寶函封進。沙門不空言。伏奉恩旨翻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天力護持捲軸功畢。證義筆受僧俗名字年月處所咸列終篇。今因端午之晨謹以進奉。不空誠歡誠悚。不空聞。開教者如來弘傳者君主。施行佛事非聖主而誰。伏惟陛下回日月於黃道。垂雨露於蒼生。沾潤物情僧侶偏幸。循涯撫己未知何報。然此經者眾行之本源凈土之殊稱。菩薩大願功德莊嚴三昧神通如來法印無不具足。暫聞隨喜福尚無窮。況讀誦受持功德何限。冀茲法利酬恩萬一。特望天恩令天下大寺七僧小寺三僧於新置文殊院。長時為國講宣讀誦。有闕續填。務使法音相續傳燈不絕永康率土長護聖躬。不勝誠願謹奉表陳進以聞。沙門不空誠悚謹言。又至十月十三日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狀進。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一部三卷(並寶鈿函)
右不空先奉綸旨今譯此經。天恩曲臨並已成辦。參校唐梵譯定言音。年月處所筆受證義僧俗之名咸題卷中。文殊事迹緣起根由。始於發心至成正覺莊嚴凈土。此經具載。諸佛理體菩薩行門。法界有情無生實相。分明表示。功德廣大余經罕儔。願此勝因上資聖祚伏乞宣示寰宇以福生靈。特望天恩所是新置文殊院。大寺七僧小寺三僧。於文殊院中長時為國講宣誦習。有闕續填。是使法燈繼明不絕。靈神庶類孰不歡心。幸因輪王降誕之晨天人喜賀同歡之日。冀茲景福上益壽山。願以法流添於聖海。謹隨狀陳進以聞。天恩允許請降墨敕依。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本諱智藏。號不空金剛。梵曰阿目佉跋日啰(二合)本西域人也。昔事大弘教金剛智三藏和上稟受真言。二十四年摳衣請益。大師歿後還詣五天。梵本瑜伽備皆披閱。周遊遍覽旋赴帝京或化河西或居嶺表。或居關內或處王宮。翻譯真經不遑寢食。屬天寶未歲胡馬入關。至德二年克複京洛。和上親承聖旨為灌頂師。妃主降階六宮羅拜。三朝寵遇恆建道場詳考幽微卷不釋手。內宮譯者隨竟上聞。或已宣行或留中禁。其已得者具錄如前。其未獲者一心求訪耳。和上精勤不怠多歷歲時。洎大曆九年示有微疾制使勞問。天降名醫針葯相仍曉夕繼至。疾將未損宸極不安。天慈曲臨錫以官封。大曆九年六月十一日敕。大道之行同合於異相。王者至理總歸於正法。方化城之齊致。何儒釋之殊途。故前代帝王罔不崇奉法教弘闡與時偕行。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我之宗師人之舟楫。超悟三學坐離於見取。修持萬行常示於化滅。執律舍縛護戒為儀。繼明善教之志來受人王之請。朕往在先朝早聞道要。及當付囑常所歸依。每執經內殿開法前席。馮幾同膠序之禮。順風比崆峒之問。而妙音圓演密行內持。扣待如說自涯皆晤。滌除昏妄調伏魔怨。天人洗心於度門。龍鬼受識於神印。固以氣消災厲福致吉祥。實惟弘我之多。寧止利吾之美。嘗有命秩用申優禮而得師。為盛味道滋深。思復強名載明前志。夫妙界有莊嚴之土。內品有果地之殊。本乎尚德敬順時典。可開府儀同三司仍封肅國公食邑三千戶。余如故。三藏和上再蒙恩寵官封增新。然氣力轉微無由謁見。至十五日開府儀同三司肅國公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修表上辭。文曰。沙門不空言。不空幼事先師已過二紀。早承天澤四十餘年。演瑜伽之法門奉累聖之恩?。自從陛下臨御殊私轉深。賜黃合以宴居。降紫微而問道。積恩重迭日月相繼。雖復精懇豈酬萬一。而露電難駐蒲柳易衰。一從伏枕自春徂夏。陛下深眷存問再三。中使名醫相望道路。但以膏盲之病。雖針葯而難生。生滅之質寧戀惜而能固。忽從昨夜已來。頓覺氣力彌惙身非己有。瞬息掩忽心神浸微。違謝聖朝不任戀慕不空者年過中壽未為夭逝。但以往時越度南海周遊五天。尋其未聞集其未解所得金剛頂瑜伽十萬頌。諸部真言及經論等五十餘萬頌。冀總翻譯少答國恩。何夙願之未終。忽生涯之已盡。此不空所以為恨也。伏惟陛下。降諸佛之慈惠。下從人之所願。不空先進大聖文殊佛剎經。聖情尋許頒示中外。伏願哀愍念臨終之一言。冀福皇家滋吉祥之萬劫。實為僧人生死榮幸。五鈷金剛鈴杵先師所傳。並銀盤子菩提子及水精念珠併合子並謹隨表進奉。臨紙涕泣悲淚交流。永辭聖代不勝戀慕之至。謹附監使李憲誠奉表陳辭以聞。沙門不空誠悲誠戀謹言。大曆九年六月十五日開府儀同三司肅國公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上表。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和上行登十地來自五天。敷演瑜伽宣流梵夾。周遊萬里踐歷三朝。光澤聖言親承師授。當下武之興運。繼前薪之火傳。而弘菩薩心為眾生。病彌留有問震悼增深。宜依所請也。爾時開府儀同三司試鴻臚卿肅國公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上表陳情。聖恩垂涕墨制旋降。所請皆依和上情禮。獲申一心觀行。右脅累足怗然而薨。弟子號踴無算。中使奏聞聖上宸悼殊深廢朝三日。爰降中使詣於僧藍。宣慰眾徒乃錫賻贈。絹三百匹。布二百端。白米粳米各五車。白面亦爾。柴十車。油七石。炭三車。並如京宣。索如無準擬奏來當別支送。至其月二十八日敕。內侍韋守宗送絹七百五十二匹。充先師造靈塔直。洎七月五日追贈司空。聖眷殊深。又錫謚號敕。寂滅為樂。所以歸於真。付屬有緣。所以尊其稱。修其故事其或強名故開府儀同三司試鴻臚卿肅國公大興善寺三藏大廣智不空。德盛道高朕所師仰。心密法印行超度門。精微有說廣大無相。一雨之潤傳洽於群生。百燈所傳遍明於正覺。傍達義趣博通儒玄。聖人之情合若符契。朕順風前席積有歲年。慈航不留梁木其壞。徽音永隔震悼殊深。論道之官追嚴師禮。仍加謚號用副名實。可贈司空仍謚號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洎六日癸卯陳設葬儀。遷神城南荼毗供養。皇帝遣內給事劉仙鶴。以香茶之奠敬祭於故大辯正廣智三藏和上之靈。惟靈智識明晤天姿聰達。夙植梵行生知勝因。挺秀五天周遊萬里。心蘊海藏音通華夷。貝葉傳經瑜伽演教。弘利兆庶出入三朝。道在不言理均無跡。涅槃常寂至聖同歸。焚香澡身與化而盡。朕頃承了義禮具師資。永訣之晨攸深震慟。香茶之奠有靈照之。是月也宰臣中貴神策六軍御史大夫及京兆尹尚書僕射侍郎列卿諸衛將軍各申奠祭。其餘緇素不可具陳。七日平晨又陳表謝。草堂沙門惠朗等言。昨六日先師茶毗之夕。聖慈哀悼追贈司空。仍謚號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昭宣國禮寵光神道。三公之贈有越舊章。和上之稱先經未載是知高天之澤浸江海而無涯。幽途之靈蒙日月而下照。凡百弟子數千眾人。悲感聖恩無任載荷。謹附中使李憲誠奉表陳謝以聞。沙門惠朗等誠惶誠愧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和上發跡五天周遊萬里。宣演正法拯晤生靈。涅槃歸常考行崇謚。禮經斯在煩以謝恩。同日又奉敕語僧惠朗。專知撿挍院事兼及教授後學。一尊一契有次第者聞奏。其日僧惠勝附奏請於塔所供養三年。敢效丹勤常修香火。又奉敕語惠勝。和上在日阿師子偏得意旨。今聞於塔所焚香火守護。先於和上邊受得普賢念誦法與朕同尊。努力精修。三年滿後即來對朕。與商量本尊法。所請任依。是時也火滅已後收得遺身。髏頂等中皆有舍利。光相瑩凈皎若琉璃。具以上聞。聖情哀悼內宮稽首置在道場。至十五日又敕語句當京城寺觀修功德使開府儀同三司右龍武軍大將軍知軍事上柱國涼國公李元琮。故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塔所修造宜令且停。別擇好地起修。洎八月二十八日又敕語元琮故辯正三藏荼毗得舍利。令於當寺院造舍利塔。至造塔畢建立豐碑。銀青光祿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國憑翊縣開國公嚴郢撰文。銀青光祿大夫彭王傅上柱國會稽郡開國公徐浩書字。
論曰。自古高僧碩德寵遇殊恩。生時則榮歿則已矣。今大辯正三藏和上則不如是。生承恩渥歷事三朝。授以列卿品加特進。及卧疾也勞問相仍。中使名醫晨夕相繼。特加開府封肅國公。洎乎薨焉上彌震悼。輟朝三日錫贈增優。授以司空謚大辯正仍號和上。先古未聞。城外茶毗寺中起塔不日不月悉成就焉。兼樹豐碑紀其德行。冠絕今古。首出僧論。亞相作文。王傅書字。斯乃萬代不朽也。此之所述略舉大綱。若欲具知備如司空大辯正廣智三藏表制集中廣說。然所譯經一百一十部都一百四十三卷。無失一部一卷。事歷三朝准上敕文。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矣。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六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七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七
今聖神文武皇帝朝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一部十卷(御制序)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一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一部十卷(貞元六年庚午譯)本生心地觀經一部八卷(御制序貞元六年庚午譯)
右五部三十卷其本見在。
般若三藏續翻譯經記曰。昔秦主姚氏有連理樹生於朝庭。龜茲羅什踐西涼而入貢。今我皇浚哲。有合蔓瓜生於御苑。罽賓龍象泛南海以來朝。手持梵經六波羅蜜。大臣聞奏。帝俞其言制委有司。精選碩德就西明寺譯訖。奏聞者即三藏法師其人矣。法師梵名般刺若(唐言智惠)北天竺境迦畢試國人也(言罽賓者訛略)性喬答摩氏(言瞿曇者訛略不正)穎晤天假七歲發心。違侍二親歸依三寶。時依大德名調伏軍。諷四阿含經滿十萬偈阿毗達摩二萬餘偈。又乃隨師詣迦濕蜜。至年二十具足律儀。諷薩婆多近四萬偈及俱舍論偈二萬八千並大婆沙。兼受其義。七年此國學習小乘。至二十三詣中天竺那蘭陀寺。受大乘唯識瑜伽中邊等論及聲明論。學與金剛經因明醫明工律論等。並依智護進友智友三大論師。時乃游從雙林八塔。往來瞻禮一十八年。時聞南天尚持明藏。遂便住詣咨稟未聞。有灌頂師厥名法稱。受瑜伽教入曼荼羅。三密護身五部契印。如是承奉住經一年。諷滿三千五百餘偈。嘗聞支那大國。文殊在中。東赴大唐誓傳佛教。泛海東邁架險乘航。垂至廣州風飄卻返。至執師子國之東隅。又集資糧堅修船舶。備歷南海路次國中建中二年垂至廣府風吹舶破平沒數船。始從五更洎於日出。或漂或溺賴遇順風。所持資財梵夾經論。遭此厄難不知所之。及至海壖已在岸上於白沙內大竹筒中。宛若有神嘆未曾有。知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與大唐國中根緣熟矣。東行半月方達廣州。洎建中三年屆於上國矣。至貞元二祀訪見鄉親。神策正將羅好心即般若三藏舅氏之子也。悲喜相慰將至家中。用展親親延留供養。好心既信重三寶請譯佛經。乃與大秦寺波斯僧景凈依胡本。六波羅蜜經譯成七卷。時為般若不閑胡語復未解唐言。景凈不識梵文復未明釋教。雖稱傳譯未獲半珠。圖竊虛名匪為福利。錄表聞奏意望流行。聖上浚哲文明允恭釋典。察其所譯理昧詞疏。且夫釋氏伽藍大秦僧寺。居止既別行法全乖。景凈應傳彌屍訶教。沙門釋子弘闡佛經。欲使教法區分人無濫涉。正邪異類涇渭殊流。若網在綱有條不紊。天人攸仰四眾知歸。分命有司乃下制曰。中書門下牒。王希遷牒奉敕釋教深微。道俗虔敬。皆因梵本法被中華。宜令王希遷與所司精選有道行僧。就西明寺重更翻譯訖聞奏。牒至准敕故牒。貞元四年四月十九日牒。及牒祠部准敕亦然。傳牒京城諸寺。大德罽賓國三藏沙門般若宣釋梵本翰林待詔。光宅寺沙門利言譯梵語。西明寺沙門圓照筆受。資聖寺沙門道液。西明寺沙門良秀。莊嚴寺沙門圓照並潤文。慈恩寺沙門應真。醴泉寺沙門超悟。光宅寺沙門道岸。西明寺沙門??空並同證義。自六月八日欲創經題。敕西街功德使兼句當右神策軍使營幕使元從興元元從鎮軍大將軍行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太原懸開國伯王希遷。親奉綸言。與奉天定難功臣驃騎大將軍行右神策軍大將軍知軍事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太夫上柱國武都郡王孟涉寶應功臣元從驃騎。大將軍行右神策軍大將軍知軍事兼御史中丞上柱國靜戎郡王食實封五十戶馬有麟等。送梵本經至西明寺翻譯。恩錢一百千茶三十釧香一大合以充譯經院供養。開題名曰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也。其文十卷品十亦然。至八月六日本使奉宣敕旨。茶五十釧香一大合賜譯經院。至宜領取。秋涼敬問。諸大德各得平安好在。又至二十四日翰林使張孝順奉宣敕旨。翰林院待詔官等宜命。每月假日兩度於西明寺禮謁翻經僧利言等。事了日停。至二十九日翰林學士左敬騎常侍歸崇敬金部郎中吳通微水部郎中徐岱京兆醴泉懸承王丕等同來瞻禮。洎九月二十日待詔徐承嗣郭紹楊絢楊季炎等二十餘人設供觀譯十月中旬譯文周畢。十一月十五日繕寫復終。二十八日錄表進上。翻經大德西明寺主賜紫沙門良秀等言。伏以大雲含潤唯佛力之弘。玄穹造物惟帝功之大。伏惟陛下。德備三靈威加萬寓。人歸壽域道濟福城。特降聖慈載敷像教。釋門睹惟新之運。緇侶荷再造之恩。良秀等誠歡誠喜。昨奉今年四月十九日恩敕翻譯六波羅蜜經。令精選有道行僧就西明寺翻譯訖聞奏者。良秀與梵僧般若法師道液超悟等十人。恭尋梵字對譯唐言。理奧必窮文深悉究。品章有敘音韻無遺。價類懸金聲敷琢玉。僧目作禮歡喜遍身。得逢聖朝重睹佛日。凡譯梵本九千五百頌。共一十品編成十卷。豈惟摩騰入漢爰啟金函。羅什歸秦方翻玉軸。以今況古實邁前修。竊以教跡尊崇法音秘密。陛下蘊如來護念之慈。當國王付囑之地。光揚聖義簡在天心。特乞殊恩。為此經制序並宣附開元目錄。庶使人天迴向。拂輝日月之光。龍象禪林。獨降雲雨之霈。昔日太宗述聖教之序。玄宗注般若之經。皆炳煥天文發揮帝籍。其新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謹隨表進。陛下嗣祖宗之休烈。滋福壽之耿光。上知成佛之因。下念從人之請。僧徒何幸曲望殊私。塵黷扆旒載深兢惕。無任荷恩之至。謹詣光順門奉表陳請以聞。沙門良秀等誠歡誠恐謹言。帝省經表令功德使王希遷奉宣敕旨。語諸大德師等。自夏徂冬翻譯經誥功既雲畢。慶慰良多。亦大婁羅想勞心也。冬寒敬問。師等各得平安好。又宣恩旨語諸大德。此有少許絹及衣物各賜師等。且於右銀台門待進止。至宜領取。時西明寺翻經大德沙門良秀等。請於西明寺為國設無遮大齋慶經。右奉今年四月十九日聖恩。就西明寺翻譯六波羅蜜多經。伏以慈雲普潤佛日載揚。蠢動之情。欣感交慮。釋門道廣。緇侶力微。皇鑒曲臨。鴻私難答。請以十二月一日奉為國設無遮大齋。嚴肅道場。燃燈萬盞。轉誦仁王護國般若等經。庶藉勝因。上資聖壽。空披誠於塵露。實有荷於乾坤。不勝懇款之至。謹詣光順門陳請以聞。如天恩允許請降墨敕依貞元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譯經大德西明寺主賜紫沙門良秀等狀進。又宣敕旨賜般若法師絹一百匹冬衣一副。余之十人各五十匹衣一副。撿校二人各三十匹衣一副。以充?焉。三藏表謝。沙門般若言。伏以生自罽賓。十四離鄉。南遊天竺聞所未悟。二十餘年巡禮聖蹤雙林八塔。大小乘學誓報四恩。遠慕支那每思上達無由進獻。昨因表兄右神策軍十將新平郡王羅好心身參戎衛。遂與奏聞得徹聖聽。實為多幸。陛下崇教信受大乘。命以緇徒許令翻譯。微僧至願斯以為終。誓奉精修上資皇祚。謹詣光順門奉表陳謝以聞。沙門般若誠惶誠恐謹言。皇帝批曰。師夙詣澄源早觀秘藏。周遊西土歷訪大乘。得心地之遺言。是如來之妙行。期於宣布以廣玄門。遠負經文來傳中夏。經途萬里克達京師。載揚羅什之風。重繼摩騰之跡。眷言精懇朕甚嘉奇。爰命道流俾加翻譯。庶茲上法永以流行。省視表章煩有陳謝。同日譯經施主三藏表兄右神策馬軍十將奉天定難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太子詹事上柱國新平郡王臣羅好心。上表謝曰。臣好心言。表弟罽賓國沙門僧般若。先進大乘理趣梵夾六波羅蜜經。伏奉今年四月十九日敕。宜令王希遷精選有道行僧。於西明寺翻譯今經。帙已終者。臣好心誠歡誠喜頓首頓首。臣聞周星隱輝漢夢馳光。始知靈瑞而感人。必委明王而導化。是以再邀龍樹重闡真宗。伏惟皇帝陛下。澤覃中外恩被生靈。聲教遠通無為而理。微臣表弟十四離鄉。志慕緇流跡親僧侶。昨所進經本稽梵夾大乘理趣曰六波羅蜜。陛下信崇特令翻譯。功勤靡輟今帙告終。特賜幡花又令重進。微僧為幸驚寵伏深。臣家西蕃得居中國。名參戎禁榮及私門。父子相歡實慚天地。僧人何德更蒙。委曲洪私願為修持福資皇祚臣之多幸。誓死答恩載喜載歡。無任抃躍之至。謹詣光順門奉表陳奏以聞。臣好心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皇帝批曰。卿之表弟早悟大乘。遠自西方來進上國。宣六根之奧義。演雙樹之微言。念以精誠所宜欽重。是令翻譯俾可流行。卿夙茂忠功職司禁衛。省覽表疏具見乃懷所謝知。洎十二月二日將軍王希遷宣奉敕醴泉寺僧思惟院。宜與罽賓國進梵本六波羅蜜僧般若安置。又至二十三日敕。右神策軍判官內謁者監馮國清宣送罽賓國僧般若院八尺床三張各夾帖及席褐官絕縟。白禪氈。白副手巾二枚。銅水瓶一。鐵鍋二枚。三斗釜一口。白瓷碗十枚。茶瓶一枚。蒲團一枚。新茶二十串。並茶碾子一副。於進經日先奉恩旨。令再譯六波羅蜜經中真言契印法門。唐梵相對進來者。至五年二月四日繕寫畢功。與沙門良秀等進上。敕賜茶三十串。復以西明寺沙門圓照。於翻譯時承旨筆受。經中贊佛節節之中皆有八萬四千六百六十三種那羅延力。雖見此說未識其由。因請般若三藏法師翻茲秘典。名曰佛說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宣布譯語筆受潤文及證義。沙門並同六波羅蜜經更無增減。即貞元四年二月十五日繕寫功畢。才一紙余。時為修疏匆遽未得上聞。謹具委由敕編入。洎六年七月二十五日敕賜三藏名號及紫袈裟。敕罽賓國進梵夾六波羅蜜經。沙門般若宜賜名般若三藏仍賜紫衣。復有千福寺講論大德沙門智柔。戒行精苦好樂大乘。傳花嚴經及大佛頂。又常諷味般若心經。此經羅什翻譯名曰大明咒經。玄奘法師當往西方臨發之時神人授與。路經砂磧險難之中。至心諷持災障遠離。是大神咒。斯言不虛。後得梵夾譯出無異。唯少序分及後流通。次於開元末年法月三藏復譯此經。二文並有。今遇般若三藏甲具有此。則與法月經同本異譯也。誠心懇請重出真文。未及參詳三藏出使。八月十一日證義潤文繕寫功畢。修表進上意願流行。沙門智柔言。伏以聖智宏深藉弘演而彌廣。真源妙極假言象而方傳。斯乃眾聖師宗群經本母。曩者沙門玄奘已譯流行雖義滿無遺然文虧首。從昨遇罽賓國僧般若親睹梵文。固請傳通重加贊翼。始知鷲岩精捨實啟金言。諷者除疑真風更遠。伏惟陛下。親承佛囑善無不從。道洽生靈人無不化。智柔不揆庸淺輒獻愚誠。冀補皇風願資聖壽。伏乞俯垂天監覽此金文。如或可從伏請頒示中外。則一切迷生永劫幸甚。不任罄竭丹誠之至。謹附表陳進以聞。沙門智柔。貞元六年八月十一日千福寺御注金剛經寶幢院撿校功德沙門智柔表進。皇帝批曰。
般若心經大乘秘旨。頃者玄奘譯翻字義已周。其於首從或未詳備近因罽賓國僧般若來至中華。傳此遺文足相翼贊。師所陳請深為允愜。今依來奏用廣真經。大方廣佛花嚴經一部四十卷
右一部四十卷其本見在。
昔漢明帝金人入夢。出使求佛法於西方。今我皇聖化感通。南天竺王獻梵經於上國。雖代有今古。而信重無殊。論其感通不可同年語也。伏惟皇帝威加北狄。澤被東夷。南及八蠻。西洎天竺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詩之所言即其事也。故獻經願文曰。南天竺烏茶國深信最勝善逝法者。修行最勝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凈師子王。上獻摩訶支那大唐國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師子王中大王手自書寫。大方廣佛花嚴經百千偈中所說善財童子親近承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行中五十五聖者善知識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謹奉進上。伏願大國聖王福聚高大超須彌山。智慧深廣過四大海。十方國土通為一家。書此經功德。願集彼無量福聚。等虛空界一切世界海無盡眾生界一切皆如善財童子。得佛正見具足智慧。見不思議真善知識咸生歡喜。得佛廣大普光明照離諸貪著。成就無垢普賢菩薩最勝行願。伏願書此大乘經典進奉功德。慈氏如來成佛之時。龍花會中早得奉覲。大聖天王獲宿命智。瞻見便識同受佛記。盡虛空遍法界。廣度未來一切眾生速得成佛。伏准大唐西域記第十雲。烏茶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二十餘里。土地膏瘦谷稼茂盛。凡諸果實頗大。諸國異草名花難以稱述。氣序溫暑風俗獷烈。人貌魁梧容色黧。黮言辭風諷異中印度。好學不倦多信佛法。伽藍百餘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天祠五十所異道雜居。諸窣睹波凡十餘所。並是如來說法之處。無憂王之所建也。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但羅城(唐言登行)周二十餘里。入海商人遠方旅客。往來中止之路也。其城堅峻多諸奇寶。城外鄰次有五伽藍。台閣崇高尊像工麗。南去僧伽(上)羅國(唐言執師子國)二萬餘里。靜夜遙望見彼國佛牙窣睹波上寶珠光明離離然如明炬之懸燭也。今此花嚴梵夾自彼烏茶國主手。自書寫乘航架海發使獻來。是知法王御歷不貴異貨珠珍。信重大乘以佛法僧而為上寶。斯乃拯拔淪溺能證菩提。以貞元十一年歲次乙亥十一月八日。屆於長安進奉明主。帝覽所奏深生信焉。文字既殊事須翻譯。般若三藏即其人焉。三藏法師者號般若。罽賓人也(梵首訛略正曰)迦濕畢試。大唐西域記第一雲。迦畢試國周四千餘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嶺。國大都城周十餘里。宜谷麥多果木。出善馬鬱金香。異方奇貨多聚此國。氣序風寒人性暴獷。言辭鄙藝婚姻雜亂。大同睹貨邏國。習俗語言風教頗異。服用?衣兼皮褐。貨用金錢銀錢及小銅錢。規矩摸樣異於中國。王剎利種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攝鄰境統十餘國。愛育百姓敬崇三寶。歲造丈八尺佛像。兼設無遮大會。周給貧窶惠施鰥寡。伽藍百餘所僧徒六千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教。窣睹波僧伽藍。崇高弘敞廣博嚴凈。天祠數十所異道千餘人。或露形或塗灰。連絡髑髏以為冠鬘也。般若三藏生是國中。俗姓喬答摩。或從母族姓羅氏矣。天假聰敏十四離鄉。從師北天冠年具戒。習有部律俱舍婆沙。次游中天學五明論及大乘教。住那爛陀寺中。時復巡瞻八塔靈跡。如是習學一十八年。次詣南天烏茶王寺。習瑜伽教登灌頂壇。五部真言悉皆咨受。遠聞。曼殊大聖五髻童真。住清涼之五峰。息煩惱之炎熱。與萬菩薩眾保護大唐。乃航海梯山則持梵典。捐軀委命越度闍婆。建中未年屆於上國。貞元四祀奉詔翻傳六波羅蜜經。即其事也具如別紀。洎於六祀奉使北天。貞元八年還歸??下。自惟宿願未終。大聖曼殊不遑瞻禮。思其本志焚灼其心。儻恩旨無違誓當親往。十年三月發趨清涼巡禮五台至於秋首。十一年四月還至上都。洎十一月十八日。自南天竺烏茶國王。進奉大唐梵經兩夾。至於晦日敕下使司。令三藏法師與諸大德參詳題目譯名進來。三藏乃以梵語翻作胡音。沙門智真譯成漢語。以茲重譯狀上使司。梵本大方廣佛花嚴經總有六夾共有十萬偈。大唐已譯八十卷。當第二夾了。今南天竺國王所進當第三夾。有一萬六千七百偈。右件經當舊譯八十卷花嚴經第九會在室羅筏城說。罽賓國三藏沙門般若宣梵文。翰林供奉光宅寺沙門智真譯語。西明寺翻譯經沙門圓照筆受。使司得狀具以奏聞。上覽其由制令翻譯。頻使催迫無譯語人。訪知東都有善語者。三藏表狀伏請奏進。使司得狀具錄奏聞。天恩允從。下河南府留守杜亞給倦赴朝。起三月十二日發自東洛。洎二十七日達於上都至西明寺。使司奏聞。四月二日中使張朝進宣慰奉敕語僧廣濟師。遠赴闕庭跋涉途路。想甚勞止。夏熱比得平安好。其日謹附中使張朝進謝聞。伏奉聖旨乘問感懼。非常中使卻還謹以附謝。臣奉進旨宣慰譯語僧廣濟。謹附臣奏。微僧特蒙聖慈慰問不勝感戴。謹附謝以聞。爾時諸德雲集共議翻經。既得其人須得依處。西明地遠來往艱難。應遂便宜取崇福寺。具狀申上使司奏聞。天恩不違中使宣付。十二年六月四日中使張庭絢宣奉敕。梵本經夾宜即翻譯訖進來。香三十五兩半茶五十斤賜譯經院供養。夏熱敬問。諸大德各得平安好。箋雲。緬尋大聖設教西方。隨化根宜流布東夏 昔如來出代鹿苑轉於法輪圓寂雙林。結集畢缽羅窟。自漢明馭寓法化此方。經晉魏周隋迄於今日。日月流邁向滿千年。未如我皇興建逾盛。後秦姚氏傳譯於草堂。聖上尊崇翻經於崇福。代有今古正統全殊。四國欽風萬方仰德。是日也爰創經題名曰大方廣佛花嚴經卷第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至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進上。罽賓國三藏賜紫沙門般若宣梵文。東都天宮寺沙門廣濟譯語。西明寺賜紫沙門圓照筆受。保壽寺沙門智柔智通回綴。成都府正覺寺沙門道弘章敬寺沙門鑒靈潤文。大覺寺沙門道章撿勘證義。千福寺沙門大通證禪義。大原府崇福寺沙門澄觀千福寺沙門靈邃詳定。專知官右神策軍散兵馬使衙前馬軍正將兼押衙特進行鄧州司法參軍臣南珍貢。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右街功德使元從興元元從雲麾將軍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交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臣霍仙鳴。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元從興元元從驃騎大將軍行左監門衛大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邠國公食邑三千戶臣竇文場等表。臣仙鳴言。伏見南天竺烏茶國王進花嚴經梵夾。恩旨令臣等句當罽賓國三藏沙門般若與京城大德僧靈邃等同翻譯者。今譯成四十卷。為一部義。與舊花嚴經第九會入法界品同譯。彼國語作此方言。玄關妙鍵廓然昭暢。道俗瞻仰稱讚如在會中。臣仙鳴等誠虔誠敬頓首頓首。臣聞。至教無言。非言無以通其旨。言惟導行。即行成而立言。故得定慧兩通語默俱化。伏惟皇帝陛下覆載恩廣道被無垠。睿思發明成乎玄德。斯實萬殊一貫三教同歸。仰彼蕃情慕化中國。深窮解脫之藏。掇貝葉於禪林。仍親手書更表虔至。梯航遠集未載記之。前聞非感通之冥契。豈能蹈滄波不測之險。越巨鯨吞食之災。遠盡九會圓明者歟。原其始則覺賢傳於晉。要其終則蕃王奉於今。七曜以之增輝。萬有欽其勝理。難可以智識之所能稱。至若作范垂訓體國安人。雖載祀綿長德澤深遠。未有中興之盛。華戎率服。制禮樂之本。啟靈聖之符。河清海晏。不獨為秦翻譯。僧靈邃等。妍精秘奧虔奉聖謨。為隸訓今約梵征古。窮索微旨取證前修。豈惟格義九??獨擅名哉謹盛之寶函嚴飾崇重。香花圍繞天人捧迎。共詣右銀台門奉進。伏惟乾靈廣運。以子育為心爰念蒸人究津梁於覺路。臣仙鳴等偶逢昌歷得護真宗。監統無能。謬奉南宮之獻。恩深難報。空增戰越之誠。其經伏望宣付中外。庶福上資皇祚下祐群生。無任勤懇之至。謹奉表陳進以聞。臣仙鳴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貞元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右街功德使元從興元元從雲麾將軍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交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臣霍仙鳴等進。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元從興元元從驃騎大將軍行右監門衛大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邠國公食邑三千戶臣竇文場同進。箋雲。是日也上覽表章新經隨進。欻然雲收霧廊。聖日與朗日齊明。經卷適開。皇風與道風俱扇。韶光淑氣媚景暄和。喜色浮空蒼生葉慶。爰降中使高品馬侍詮。宣慰釋門。奉敕語三藏大德等。比翻譯大方廣佛花嚴經省勞也。今畢進奉深愜朕懷。春暖師等各得平安好。般若三藏奉表陳賀。罽賓國三藏寄住上都醴泉寺賜紫沙門般若言。伏奉恩旨令與京城大德靈邃等翻譯南天烏茶國王進花嚴經梵夾者。今譯成四十卷為一部。妙理髮明精義弘闡。緇侶雲集士庶星繁。憶念盈衢稱讚難紀。沙門般若誠歡誠慶。伏惟皇帝陛下天姿自內聖訓柔遠。殊蕃異俗同歸化源。至教旁通玄德斯煥。遂乃烏茶王親扎梵夾恭進中朝。非睿感發於至理。車書一同豈越在滄溟流砂之外者而能格至哉。爰自東晉未如今之聖唐。美矣盛矣。雖漢明求月支之經不足儔也。所翻譯洞盡舊花嚴經九會入法界品義。詞微旨遠。取會理要[(阜-十+止)*責]開秘密之門。備窮解脫之藏。微增行業虛劣難究道源。譯教何能。空慚帝力。伏惟昌運無為哀以迷妄。將弘慈氏之真典。拯郡品於津梁。虔慶之誠伏增惶越。謹附右策軍護軍中尉兼右街功德。使霍仙鳴。謹奉表陳賀以聞。沙門般若誠惶誠恐謹言。皇帝批曰。梵旨深玄是資翻譯。法師閑承學業精識洞幽。通貝葉之微言。廣蓮花之凈戒。用和真教允副予懷。所賀知。當進經已受旨放還。至二十六日天降中使高品?仲良又宣進止。奉敕語三藏大德等。久在道場翻譯有勞也。今賜師等法服縑茶至宜領之。春暖各得平安好。賜般若三藏紫單夾官絁綾絹衣一副共六事茶二十串絹一百疋。僧圓照紫單夾官絁綾絹衣一副亦共六事。餘九人各褐單夾官絁綾絹衣一副各六事。十人各茶十串絹五十匹。僧等附表陳謝。三藏沙門般若等言。伏奉今月二十六日右街功德使霍仙鳴判官高品?仲良宣。賜批詔並法服茶絹等者。天降殊澤恩光曲臨。重布堯雲中興釋氏。凡在緇伍伏深慶躍。伏惟皇帝陛下。天生聖德雅尚無為。游心聖謨日仄忘仙。鼓鍾宸極寰海。梵經斯至文教知歸。般若等識非澄什理昧生融。特沐恩私謬茲翻譯。聖德潛被部帙已終。陛下賜賚殊優以開獎勸。抃躍無地捧戴屏營。謹附右街功德使霍仙鳴奉表陳謝以聞。沙門般若等誠惶誠恐誠歡誠懼謹言。是日謝恩表入。僧等退歸喜大教流行。勝矣美矣。准十五年九月八日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佛說十力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龜茲三藏沙門勿提提犀魚(唐言蓮花精進)於安西城西蓮花寺譯。佛說迴向輪經
一卷
三紙半佛說十地經九卷
一百二十一紙
右二部十卷于闐三藏沙門屍羅達摩(唐言戒法)於北庭州龍興寺。宣譯梵文兼漢語譯。
右三部共十一卷其本見在。
右新譯十地經及迴向輪經十力經等者。即上都章敬寺沙門悟空。本名法界。因使罽賓於中天竺國之所得也。師以玄宗朝天寶十載辛卯之歲奉使罽賓。癸巳之年方達彼國。使還之日遘疾不瘳。後遂發心出家受戒。巡禮八塔至於中天。歷歲既多發願歸國。於舍利越魔三藏所受得梵本十地等經回至安西住蓮花寺。有三藏沙門勿提提犀魚。請令譯出十力經一卷。又至北庭被節度使御史大夫楊襲古與龍興寺沙門大震等。請于闐三藏沙門屍羅達磨譯出迴向輪經一卷十地經九卷。至貞元六年二月來屆上都。左街功德使竇文場繕寫進奉訖。其本見在。准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右從後漢逮至。
皇朝合一十九代。所出大小乘經律論並賢聖集傳。總二千四百一十五部。都合七千三百八十八卷。於中一千二百六十一部。都五千三百九十卷。見行入藏(其梁代曇陀羅譯文殊般若經般若部中已載寶積經中亦復編入故此一經錄中重載)據其實數但一千二百八十五部。五千四百二十卷。是見行數(其集傳中有七十七部四百五十八卷並是此方撰非梵本翻出)一千一百五十五部。二千三十卷。是闕本數。兩件見闕。合有二千四百一十五部。七千三百八卷(與前都數欠七部一十九卷。不同者其晉無垢眼譯毗尼序合入於誦。其蕭法意齊譯提婆達多品一卷及周武帝代志得譯普門品重偈誦一卷合入妙法蓮華中。其隋朝崛多譯銀主品囑累品共一卷合入金光明中。其涼代曇無讖四卷金光明。梁朝真諦七卷金光明周代崛多譯五卷金光明。隋沙門寶貴取前二本合成八卷。故上三經在刪繁錄中加此七部一十九卷還與都數狀同一無欠少)。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七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八
西京西明寺三藏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八
敘列古今諸家目錄之一古經錄一卷
右尋諸舊錄。多稱為古錄。似是秦始皇時釋利防等所齎經錄。舊經錄一卷
右似是前漢劉向校書。天閣往往見有佛經。即謂古藏經錄。謂孔壁所藏。或秦王焚書。人中所藏者。漢時佛經目錄一卷
右似是明帝時迦葉摩騰創譯四十二章經因即撰錄。朱士行漢錄一卷
右曹魏時穎川沙門朱士行。於洛陽講道行經因著其錄。後往西域求經。於彼而卒。眾經錄一卷
右西晉武帝代長安青門外大寺西域沙門竺法護翻譯眾經因出其錄。眾經錄一卷
右西晉懷帝代永嘉中清信士聶道真稟受護公之筆匠也。後自翻經因出其錄。趙錄一卷
右似是二趙時諸錄遙注未知姓氏。綜理眾經目錄一卷
右苻秦代沙門釋道安所撰。自前諸錄但列經名。至於品類時代。蓋闕而不紀。後人披覽莫測根由。安乃總集名題表其時代詮品新舊。定其製作。眾經有據。自此而明。在後群錄資而增廣。是知高懷獨悟。足以垂範後昆。所撰之文。見僧祐錄。二秦錄一卷
右後秦姚興弘始年長安沙門釋僧睿所撰。睿即安之弟子。神用通朗思力標舉。參譯什門多有撰緝。眾經錄四卷魏世錄 吳世錄 晉世錄 河西錄
右東晉廬山東林寺遠公弟子釋道流創撰。未就而卒。同學竺道祖續而成之。經論都錄一卷 別錄一卷
右東晉成帝豫章山沙門支敏度撰。其人總校古今群經。故撰都錄。敏度又撰別錄一部。眾經目錄二卷
右簫齊武帝時沙門釋王宗撰見梁三藏記。釋彌充錄一卷(南齊揚都人或雲弘充未詳孰是)釋道慧宋齊錄一卷(南齊)釋道憑錄一卷(北齊)釋正度錄一卷王車騎錄一卷始興錄一卷(未詳撰者亦云南錄)廬山錄一卷岑號錄一卷菩提留支錄一卷(元魏洛京永寧寺天竺沙門也)華林佛殿眾經目錄四卷(梁天監十四年勒沙門僧紹撰)隋沙門釋靈裕譯經錄一卷(此房錄中無隋字)眾經都錄八卷(似是總合諸家未詳作者)
已前諸錄二十五家。長房內典二錄雲。上件諸錄。撿傳記有之。未見其本。故列名而已。眾經別錄二卷(本詳作者言似宋時總分十例具如後列)
大乘經錄一卷(三百七十部七百七十九卷)
三乘通教錄第二(五十一部九十七卷)
三乘中大乘錄第三(一十七部二十八卷)
右上三錄總四百三十八部。九百一十四卷。
小乘經錄第四(四百三十六部六百一十卷)
第五篇目本闕(此闕本錄不顯部應散在諸錄中故耳)
大小乘不判錄第六(一百七十四部一百八十四卷)
疑經錄第七(一十七部二十卷)
律錄第八(一十二部一百九十五卷)
數錄第九(六部一百二十一卷)
論錄第十(六部一百五十二卷)
右下七卷錄。總六百五十一部。一千六百八十二卷。上下兩合有十篇。都一千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六卷。
(其下卷七錄部數勘同卷數少四百未詳所以)。元魏眾經目錄(永熙年敕舍人李廓撰一卷)
大乘經目錄一(二百一十四部)
大乘論目錄二(二十九部)
大乘經子注目錄三(一十二部)
大乘譯經論目錄四(一十三部)
大乘經律目錄五(六十九部)
小乘論目錄六(二部)
有目未得經目錄七(一十六部)
非真經目錄八(六十二部)
非真論目錄九(四部)
全非經愚人妄作錄十(一十一部)
都十件經律論真偽。四百二十七部。二千五十三卷。梁代眾經目錄
眾經目錄卷第一(天監十七年敕沙門寶唱撰)
有譯人多卷一(大乘二百六十二部六百七十四卷)
無譯人多卷二(六十九部四百六十七卷)
有譯人一卷三(五部一十九卷)
無譯人一卷四(九十部九十卷)
眾經目錄卷第二(九十八部九十八卷)
有譯人多卷一(一十七部一百二十卷)
無譯人多卷二(五部一十七卷)
有譯人一卷三(五十部五十卷)
無譯人一卷四(二百一十三部二百一十三卷)
眾經目錄卷第三(三百十二部一千六百八十一卷)
先異譯經一(四十五部多卷二百七十九卷三十八部三十八卷)
禪經二(九部多卷三十八卷三十一部三十一卷)
戒律三(六十八部二百七十五卷)
疑經四(六十二部六十七卷)
注經五(四十部二百四十六卷)
數論六(三十一部三百六十七卷)
義記七(三十八部三百四十卷)
眾經目錄卷第四(一百二十九部九百八十五卷後部數勘欠五不同)
隨事別名一(一十三部四百一十三卷)
隨事共名二(三十五部四百七十卷)
譬喻三(一十五部三十六卷)
佛名四(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神咒五(四十七部四十七卷)
總四卷都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三千七百四十一卷。高齊眾經目錄(武平年沙門統法上撰梵名達摩郁多羅)一捲成
新造錄一(二百九十一部八百七十四卷)
修多羅錄二(一百七十九部三百三十卷)
毗尼錄三(一十九部二百五十六卷)
阿毗曇錄四(五十部四百二十一卷)
別錄第五(三十七部七十四卷)
眾經抄錄六(一百二十七部一百三十七卷)
集錄第七(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七卷)
人作錄八(五十一部一百六卷)
都八件經律論真偽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
此都數與前數勘欠十一卷。不同未詳所以。
從眾經別錄下四家目錄長房內典二錄具列篇題。今尋本未獲。但具存其目。唐眾經目錄五卷(貞觀初普光寺沙門玄琬撰出內典錄)
右內典錄中引用雲唐舊錄。未見其本。似取隋五卷眾經錄編新經入。余者大同。眾經目錄五卷(於隋錄內加奘譯余皆無異) 大唐大敬寺沙門靜秦撰
右從古錄已下三十一家諸錄之中。雖皆備述欲尋其本難可備焉。且列名題知其有據(撰錄者曰又如長房錄中引一乘寺藏錄周錄之中引真寂寺錄義善寺錄法寺錄上之五錄但引其名不言卷數又有陳朝大乘寺藏錄四卷並不知何人製作似是當寺藏經略記由委既局寺名為錄未可通行故敘錄次闕而不載)。梁出三藏記集一十五卷
其序略雲。祐以庸淺豫憑法門。翹仰玄風誓弘大化。每至昏曉諷持。秋夏講說未嘗。不心馳庵園影躍靈鷲。於是牽課羸志?波。討源綴其所聞。名曰出三藏記集。一撰緣記。二詮名錄。三總經序。四述列傳緣記。撰則原始之本克昭名錄詮則。年代之目不墜經序。總則勝集之時足征列傳。述則伊人之風可見。並鑽柝內經研鏡外籍。云云。
出三藏記集卷第一(第一卷撰緣記第二至第五詮名錄第六至十二總經序第十三至第十五述列傳)
集三藏緣記第一(出大智度論)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第二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第三
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應雲梵漢)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出三藏記集卷第二
新集撰出經律論錄第一
新集條解異出經錄第二
新集表序四部律錄第三
出三藏記集卷第三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第一(九十二部九十二卷)
新集安公失譯經錄第二(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第三(五十九部七十九卷)
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錄第四(二十四部三十四卷)
新集律分為五部記錄第五(出毗婆沙)
新集律分為十八部記錄第六
新集律來漢地四部記錄第七
出三藏記集卷第四
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第一(一千三百六部一千五百七十卷)
出三藏記集卷第五
新集抄經錄第一(四十六部三百五十二卷)
新集安公疑經錄第二(二十六部三十卷)
新集疑經偽撰雜錄第三(三十部二十六卷)
新集安公注經及新經志錄第四(四十八部二百五十九卷)
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
長安睿法師喻疑第六
出三藏記集卷第六(四十一章經序等十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七(道行經等序二十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八(般若鈔經序等一十九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九(華嚴經記等二十四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道地經序等二十一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一(中論序等一十六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二(雜記敘錄十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三(安世高傳等十三)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四(鳩摩羅什傳等十)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五(白法祖傳等十)
(撰錄者曰。祐錄所撰條例可觀。若細尋求非無乖失只如第一卷前出經異記中雲。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誤。若新舊相對。應雲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新經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舊經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義全殊。不可交互。又如曇摩羅剎與竺法護乃是一人。曇摩雲法。羅剎言護。分為二人。二誤。異出經論錄中但名目相似。即雲重譯。而不細料簡。大小混雜。三誤。以舊灌頂藥師為宋朝惠簡抄撰編凝偽錄。四誤。又集序分之中與前譯人時有差互不細相比對。五誤。比諸眾作乖謬全鮮此亦璠玙之一玷也)。隋眾經目錄七卷(一卷總錄開皇十四年敕翻經所法經等二十大德撰)
大乘修多羅藏錄一(六分合七百八十四部一千七百一十八卷)
眾經一譯分(合一百三十三部四百二十一卷)
眾經異譯分(合一百九十五部五百三十二卷)
眾經失譯分(合一百三十四部二百七十五卷)
眾經別生分(合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十四卷)
眾經疑惑分(合二十一部三十卷)
眾經偽妄分(合八十部一百九十六卷)
小乘修多羅藏錄二(六分合八百四十二部算得四十五部一千三百一卷算得三百四卷)
眾經一譯分(合七十二部二百九十二卷)
眾經異譯分(合一百部三百七十卷)
眾經失譯分(合二百五十部二百七十二卷)
眾經別生分(合三百四十一部三百四十六卷)
眾經疑惑分(合二十九部三十一卷)
眾經偽妄分(合五十三部九十三卷)
大乘毗尼藏錄三(六分合五十部八十二卷)
眾律一譯分(合十二部三十二卷)
眾律異譯分(合七部七卷)
眾律失譯分(合一十二部一十四卷)
眾律別生分(合一十六部一十六卷)
眾律疑惑分(合一部二卷)
眾律偽妄分(合二部一十一卷)
小乘毗尼藏錄四(六分合六十三部三百八十一卷)
眾律一譯分(合一十五部一百九十八卷)
眾律異譯分(合八部一百二十六卷)
眾律失譯分(合二十九部四十五卷)
眾律別生分(合三部三卷)
眾律疑惑分(合六部六卷)
眾律偽妄分(合二部三卷)
大乘阿毗曇藏五(六分合六十八部二百八十一卷)
眾論一譯分(合四十二部二百六卷)
眾論異譯分(合八部五十二卷)
眾論失譯分(合一部二卷)
眾論別生分(合一十五部一十九卷)
眾論疑惑分(合一部一卷)
眾論偽妄分(合一部一卷)
小乘阿毗曇藏六(六分合一百一十六部四百八十二卷)
眾論一譯分(合一十四部二百七十六卷)
眾論異譯分(合八部六十六卷)
眾論失譯分(合五部二十二卷)
眾論別生分(合八十六部一百七卷)
眾論疑惑分(合一部一卷)
眾論偽妄分(合二部一十卷)
佛滅度後抄集錄七(二分合一百四十四部六百二十七卷)
西域賢聖抄集分(合四十八部一百一十九卷)
此方諸德抄集分(合九十六部五百八卷)
佛滅度後傳記錄八(二分合三十三部三十卷)
西域賢聖傳記分(合一十三部一百五十五卷)
此方諸德傳記分(合五十五部一百五十五卷)
佛滅度後著述錄九(二分合一百一十九部一百三十四卷)
西域聖賢著述分(合一十五部一十九卷)
此方諸德著述分(合一百四部一百一十五卷)
右九錄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算得二千二百五十四部五千一百九十一卷細勘別緣部卷復與總錄不同)。
分為六卷總錄第七合為十卷。
(撰錄者曰。余撿尋此余非無差錯。即加曇摩羅剎晉言法護。總是一人。錄中分二。雲出須真天子經二卷編為重譯。不識梵晉之言。一誤也。如律二十二明了論。總是一經錄中分為二部。律二十二卷編在律中。明了論一卷在於論錄。一經之題分二錄上。二誤。其律二十二乃是明了論半題今雲二十二卷。誤之甚也。真諦譯十二卷者。二本不殊。在其二部。而言重譯。三誤也。以仁王經起信論等編在疑四誤也。不能備陳略述如此)。隋開皇三寶錄一十五卷(內題雲歷代三寶紀)開皇十七年興善寺翻經學士成都費長房撰
歷代三寶紀第一(帝年上周秦)。
從周莊王代十年甲午。至秦始皇帝子子嬰甲午年。凡二十六主四百八十一載。
歷代三寶紀第二(帝年次前漢新室後漢)。
從前漢高帝元年乙未。至後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凡二十六君四百一十五載。
歷代三寶紀第三(帝年下魏晉宋齊梁周錄)。
從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至隋開皇十七年丁巳。凡四十主三百七十八載。
歷代三寶紀第四 譯經 後漢。
右從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獻帝末年曆一十一主一百五十二年。華戎道俗十有二人並古失譯。合出經律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
歷代三寶紀第五 譯經 魏吳。
右魏吳兩代道俗十人所出經律羯磨並舊失譯。合三百一十二部四百八十二卷。
歷代三寶紀第六 譯經 西晉。
右西晉代華戎道俗十有三人並前失譯諸經戒等。合四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卷。
歷代三寶紀第七 譯經 東晉。
右東晉代華戎道俗二十七人而所出經並舊失譯。合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
歷代三寶紀第八(譯經姚秦符秦)。
右二秦之代華戎釋種一十六人。合出經論傳等一百六十四部九百四卷。
歷代三寶紀第九(譯經西秦北涼元魏高齊陳代)。
右五代緇素共二十七人所出三藏記錄等並及失譯。合二百三部八百五十五卷。
歷代三寶紀第十 譯經 宋。
右宋代華戎道俗二十三人。出經律論及傳錄等。凡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
歷代三寶紀第十一 譯經 齊梁周。
右三代緇素共五十一人。出經律論及傳錄等。一百六十二部一千三百三十六卷。
歷代三寶紀第十二 譯經 大隋。
右隋代華戎緇素十有九人所翻新文。及新舊本論傳法式。合七十五部四百六十二卷。
歷代三寶紀第十三(大乘錄入藏目)五百五十一部一千五百八十六卷。
修多羅有譯一(二百三十四部八百八十五卷)
修多羅失譯二(二百三十五部四百二卷)
毗尼有譯三(一十九部四十卷)
毗尼失譯四(一十二部一十四卷)
阿毗曇有譯五(四十九部二百三十八卷)
阿毗曇失譯六(二部七卷)
歷代三寶紀第十四(小乘錄入藏目)五百二十五部一千七百三十九卷(錄雲七百一十二卷者誤)。
修多羅有譯一(一百八部五百二十七卷)
修多羅失譯二(三百一十六部四百八十二卷)
毗尼有譯三(三十九部二百八十五卷)
毗尼失譯四(三十一部六十七卷)
阿毗曇有譯五(三十一部三百五十一卷)
阿毗曇失譯六(一十部二十七卷)開皇三寶錄總目一卷(內典錄雲房錄所出經律論傳總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非入藏數算得七十四部三十七卷與內典不同)
右兼總目共成一十五卷(其第十三十四大小乘入藏一千七十六部三千三百二十五卷房錄本數三千二百九十二卷者計數錯也)。
內典錄雲。房所撰者入藏之中。凡互相謬。得在繁富。未可覆通。非無憑準。未可偏削(撰錄者曰。余撿長房入藏錄中。事實雜謬。其??本疑偽皆編入藏。竊為不可。又如大乘錄中賢劫經。賢劫三昧經。此是一經兩名。今存二部。一誤。須菩提品及長天子經須真天子問四事經亦一經兩名重載二部。三誤。象步經即無所希望經異名各存四誤。菩提無所行經即文殊問菩提經。異名存其二本。五誤。以僧佉外道入大乘中。六誤。小乘錄中達摩多羅禪經與不凈觀禪德總是一經。其不凈觀約法為名達摩多羅。就人立稱二部俱存。七誤。十誦律六十一卷。十誦律五十九卷。二本不殊。其六十一卷者卑摩羅叉加毗尼序置之於後。余並無異。今雲重譯。二本俱存。八誤。律二十二在於律中。明了論在於論錄。一題分二。九誤。其律二十二乃是明了論之半題。今存律二十二卷。誤中重誤也。眾事分阿毗曇論代錄之中即言宋朝求那跋陀羅共菩提耶舍譯。入藏之內則言失源。前後差違。十誤。余者存錄。不能繁敘)。隋眾經目錄五卷(仁壽二年敕請興善寺大德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
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十九卷)。
單本(原來一本更無別翻)合三百七十部一千七百八十六卷。
右第一卷。
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翻者乃至六重翻者)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
賢聖集傳(賢聖所撰翻譯有原)合四十一部一百六十四卷。
右第二卷(已前二卷三分合六百八十八部二千五百三十三捲入藏見錄)。
別生(於本部內抄出別行)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八卷。
右第三卷。
疑偽(名雖似正義涉人造)合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
右第四卷。
闕本(舊錄有目而無經本)合四百二部七百四十七卷(請訪)。
右第五卷。
其序略雲。別生疑偽不須抄寫。已外三分入藏所收。至如法寶集之流。凈住子之類還同略抄例入別生。余有僧傳等詞參文史體非淳正。事雖可尋義無在錄。內典錄雲。即今京輦通寫盛行。直列經名仍銓傳譯。所略過半未足尋之(撰錄者曰。余撿尋此錄。非無差謬。只如弘道廣顯三昧經與阿耨達龍王經。此是一經兩名。俱雲竺法護譯。存其兩本。一誤。又如普曜經八捲雲西晉竺法護譯。闕本錄中復雲普曜經八卷亦云竺法護譯。見闕俱載。二誤。又入藏中普曜經八卷即雲單本。闕本錄中即雲重譯。闕本前後差舛。三誤。真諦所譯攝大乘論十二卷者與十五卷者。卷雖增減文則不殊。今二本俱存。四誤。彌沙塞羯磨闕本錄中前後重載。五誤。以隨願往生經遺意論等編為疑偽。六誤。余在錄中。不能備記)。大唐內傳錄十卷(麟德元年甲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歷代眾經傳譯所從錄第一(謂代別出經及人述作無非通法併入經收故隨經出)。
後漢朝傳譯道俗十二人所出經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譯經一百二部一百四十八卷)。
後漢朝傳譯僧六人所出經律等(一十三部二十五卷)南吳孫氏傳譯道俗四人所出經傳等(一百四十八部一百九十五卷失譯經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二卷)。
西晉朝傳譯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經戒等(四百四十六部七百一十三卷失譯經八部十五卷)。
東晉朝傳譯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經傳等(二百六十四部五百七十四卷失譯經五十部五十四卷)。
前秦苻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四十部二百三十九卷)。
西晉乞伏氏傳譯僧一人所出經等(一十五部二十二卷失譯經八部一十二卷)。
後秦姚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一百二十四部六百七十六卷)。
北涼沮渠氏傳譯道俗九人所出經傳(三十四部二百七十卷失譯經五部一十七卷)。
宋朝傳譯道俗二十四人所出經傳(二百一十七部五百三卷)。
前齊朝傳譯道俗二十人所出經傳(五十二部三百九十六卷)。
梁朝傳譯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經律傳等(八十九部九百三卷)。
後魏元氏傳譯道俗一十四人所出經論傳(八十八部二百九十八卷)。
後齊高氏傳譯道俗二人所出經(八部五十二卷)。
後周宇文氏傳譯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經論天文等(三十二部一百五卷)。
陳朝傳譯道俗三人所出經論傳疏等(五十四部二百五十一卷)。
隋朝傳譯道俗二十五人所出經論等(一百六部六百三十三卷)。
皇朝傳譯道俗等十有二人所出經論等。
都合一十八代所出眾經總有二千四百八十七部八十四百七十六卷(其第一卷初都數與第十卷中都數多少不同又與諸本對勘數亦少多差互未詳何者為正)。
已上一錄分為五卷(從第一至第五)。
歷代翻本單重人代存亡錄第二(謂前後異出人代不同又遭離亂道俗波迸今總計會故單重緣故敘莫知致傳失譯)。
大乘經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三百八部 一百五十二卷一千五百二十二紙)。
大乘律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二十二部 三十四卷 四百六十二紙)。
大乘論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七百二部 五百卷 九千二百二十紙)。
小乘經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二百四部 五百四十四卷 七千六百七十四紙)。
小乘律本譯有無錄(合三十五部 二百七十四卷 五千八百一十二紙)。
小乘論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三十三部 六百七十六卷 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七紙)。
賢聖集錄通大小乘(合四十七部 一百八十四卷 二千七百六十紙)。
右一錄分為第六第七二卷。
歷代眾經分大小乘入藏錄第三。
眾經律論傳合百一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 五萬六千一百七十紙 三百二十六帙)。
大乘經一譯一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 一萬一千四十三紙 六十六帙)。
大乘經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 七千二百九十紙 四十九帙)。
小乘經一譯一百八部(一百一十四卷 九百七十七紙) 六帙。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 五千八百一十三紙) 三十八帙。
大乘論七十四部 (五百二卷五十二帙) 九千百三十紙。
大乘論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 一千一百七十七紙) 六十八帙。
賢聖集傳四十九部 (一百八十四卷 一千八百八紙) 一十八帙。
右一錄為第八卷(撰錄者曰尋此錄數與次前錄部卷有同者不同者同錄出大乘律此合入經中又單重交雜)。
歷代眾經舉要轉讀錄第四(謂轉讀尋玩務在要博繁本重義非曰被時故隨部撮與簡取通道自余重本存而表暇)。
大乘經正本二百五十四部(七百九十五卷 一萬三千七十九紙)
大乘律本二十部(三十二卷 四百三十紙)大乘論本六十三部(四百四十五卷 八千一百一十五紙)
都合大乘經律論合三百三十七部(千二百六十七卷 二萬一千六百二十五紙)。
小乘經合一百一十八部(四百三十三卷 六千七百一十三紙)
小乘律合三十五部(一百七十四卷 五千七百一十八紙)
小乘論合二十九部(五百六十五卷 九千九百九十七紙)
都合小乘經律論合一百八十二部(一千二百五十二卷 二萬二千四百二十八紙)。
右一錄為第九卷。
歷代眾經有目闕本錄第五(謂統撿群經校本則無隨方別出未能通明今別題目訪之)。
歷代道俗述作註解錄第六(謂注述聖言用通未悟前已離顯未足申明今別題錄)。
歷代諸經支泒陳化錄第七(謂別生諸經曲順時俗未通廣本且接初心一四句偈未可輕削故也)。
歷代所出疑偽經論錄第八(謂正法緣遠凡愚未達隨俗下化有[學*力]真宗若不標顯玉石斯濫)。
歷代眾經目始終序第九(謂經錄代出須識其源)。
歷代眾經應感興敬錄第十(謂經翻東夏應感征祥而有蒙祐增信心故使傳持惟遠)。
右六錄合為第十卷(欲具委之恐繁故略)。
內典錄中宣律師雲。余少沐法流五十餘載。宗匠成教軌範賢明。每值經詰德能無不目閱親謁。至於經部大錄欣悟良多。無論真偽思聞其異(云云)。故魏晉之後騰譯鬱蒸。制錄討論居然非一。或以數列。或用名求。或憑時代。或寄參譯。各紀一隅。務存所見。斯併當時稽古識量修明。而綴撰筆削不至祥密者。非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雲)。
上集群目取訊僧傳等文勘閱詳定。便參祐房等錄。祐錄征據文義可觀。然大小儡同三藏糅雜。抄集參正傳記亂經。拷撿始終莫能通決。房錄後出該贍前聞。然三寶共部偽真淆亂。自余諸錄胡可勝言。今余所撰望革前弊(撰錄者曰。宣公所撰。類例明審。實有可觀。作者之風見於茲矣。然少有差雜。未能盡善。述作之事。誠謂難哉。今略序數科以詳厥誤。非欲指陳臧否。實惟甄異是非。如人代存亡錄中。新小品等六經並雲大品之同本者不然。義理雖通據會全異而言同本。一誤。菩薩浮行經與寶髻菩薩經俱雲竺法護譯。此是一經兩名。存其二本。二誤。弘道廣顯三昧經與阿耨達龍王經亦是一經兩名。二本俱存。三誤。須彌藏經二卷。此是高齊耶舍所翻。前後重上。四誤。攝大乘論真諦譯者有十二卷本。有十五捲成者。二本俱存。五誤。般若鈔經大乘錄中及集傳內二處俱載。六誤。又如分乘入藏錄中。深密解脫經前後重上)。
(前與菩薩處胎經同帙後與解深密經同帙七誤以舊十輪經為單本新十輪經為重譯八誤以起世經為單本樓炭經為重譯九誤此類非一不能備)。
(舉如舉要轉讀錄中信力入印法門經雖是華嚴支類大部中無同於度世漸備等經。攝歸大部不為轉讀之數一不然也。諸部般若唯舉大品一經。放光等九部雲重沓罕尋舉前以統大義斯盡玉華。後譯大般若者明佛一化有十六會得在供養難用常行。今謂不然。豈可以凡愚淺智而堰截法海乎。人性不同所樂各異。豈以自情好略令他同己見耶。般若大經轉讀極眾。佛記弘闡在東北方。而言難用常行。竊為未可。又小品大品據會全殊。一廢一興。二不然也。如須彌藏經等雖是大集別分大部中無攝而不行。理為未當。又須彌藏經前則攝歸大集後則別舉流行。前後差殊。三不然也。如樓炭經等攝入長含。起世一經別令轉讀。起世之與樓炭經。梵本何殊。一廢一興。四不然也。如安般守意與大安般無殊。此乃何緣二俱轉讀。五不然也。如十八部論與部異執梵本不殊。此復何緣俱令轉讀。六不然也。又雲錄外有外道金七十論破外道涅槃論破外道四宗論未暇若闕者如金七十論外道所撰。非是佛法。除之可然。涅槃四宗同彼刪削。將為未可。此是內論。破於外宗。一例刪除。七不然也。又如人代存亡錄及舉要轉讀錄大乘錄中。三藏備見入藏錄中。大乘無律豈可前後俱有。中間獨無自為矛盾。八不然也。如上所列。非無乖舛。而雲革弊。或所未然。差錯極多。卒難陳委。明達之輩。幸自詳焉)。續大唐內典錄一卷(開元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歷代眾經傳譯所從錄(從麟德元年甲子至開元十八年庚午前錄未載今故錄之)。大唐古今譯經圖紀四卷(大慈恩寺翻經沙門靖邁撰)
大慈恩寺翻經堂內壁畫古今翻譯圖變。靖邁因撰題之於壁。但略費長房錄。翻經之者紀之。余撰集者不錄。逮至皇朝總成四卷。房所錯者此亦同然。更欲廣陳恐繁故止。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開元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從奘法師後至輪波迦羅前紀未載 今故續之。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天後天冊萬歲元年乙未敕東都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撰定)
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合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其見定入藏流行部卷不在此數)。
大乘單譯經目卷第一(三百八十三部五百二十五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一卷第二(一千七十八部一千三百九十四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二卷第三(一百六十八部三百三十八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三卷第四(一百八十部四百二十一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四卷第五(一百六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
大乘律大乘論目卷第六(一百六十二部七百一十六卷)
小乘單譯經目卷第七(二百二十八部三百一十卷)
小乘單譯經目之一卷第八(三百七十一部八百四十二卷)
小乘重譯經目之二卷第九(二百七十九部三百八十一卷)
小乘律論賢聖集傳目卷第十(一百九十四部一千三百十一卷)
大小乘失譯經目卷第十一(三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卷)
大小乘闕本經目卷第十二(四百七十八部六百七十七卷)
見定入藏流行目上卷第十三
見定入藏流行目下卷第十四
合大小乘三藏及賢聖集傳等八百七十四部四千二百五十三卷(上捲入藏大乘經律論五百六十三部二千五百三十二卷下卷小乘經律論及集傳二百九十九部一千六百二十卷)。
大乘經(四百六十二部一千九百六十三卷一百九十六帙)
大乘律(二十三部四十九卷五帙)
大乘論(八十八部五百二十卷五十一帙)
已上為入藏錄上卷。
小乘經(二百七部四百四十三卷四十四帙)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六十卷二十八帙)
小乘論(三十六部七百四十卷七十三帙)
賢聖集傳二十一部(四十一卷四帙)
已上為入藏錄下卷(細算都部卷數與卷中數並差互不同未定本)。偽經目錄一卷(二百二十八部四百一十九卷)
右兼偽經錄總一十五卷(撰錄者曰。當刊定此錄。法匠如林。德重名高。未能親覽。但指揮末學。令緝撰成之中間乖失。幾將太半。此乃委不得人過在於使能也。且如第十二卷闕本經數總四百七十八部六百七十七卷。前十一卷中以含有訖今通計此總成五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者。此不然也。妄增部卷推實即無。諸餘交雜。難可備記。刪繁錄中已述多少。更欲細委。恐繁故止)。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八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九
西京西明寺三藏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九
敘列古今諸家目錄之二大唐開元釋教錄二十卷 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右此中所撰總分上下兩錄具件如左。
總集群經錄上(從漢至唐所出經教區別人代具顯此中目錄始終續於後列)。
後漢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二百九十二部合三百九十五卷(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見在一百五十五部二百六十卷闕本)。
曹魏傳譯沙門五人。所出經戒羯磨。總一十二部合一十八卷(四部五卷見在八部一十三卷闕本)。
右為第一卷。
吳代傳譯緇素五人。所出經等並及失譯。總一百八十九部合四百一十七卷(六十一部九十二卷見在一百二十八部三百二十五卷??本)。
西晉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戒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三百三十三部合五百九十一卷(一百五十六部二百三十一卷見在一百七十七部三百六十九卷本闕)。
右為第二卷。
東晉傳譯緇素一十六人。所出經律論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一百六十八部合四百六十八卷(八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見在八十三部三百三十二卷本闕)。
符秦傳譯沙門六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一十五部合一百九十七卷(七部六十五卷見在八部一百三十二卷本闕)。
右為第三卷。
姚秦傳譯沙門五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見在二十八部九十六卷??本)。
乞伏秦傳譯沙門一人所出經並三秦代新舊失譯經律論等。總五十六部合一百一十卷(三十二部七十九卷見在二十四部三十一卷闕本)。
前涼傳譯外國優婆塞一人。所出經。總四部合六卷(一部一卷見在三部五卷本??)。
北涼傳譯緇素九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八十二部合三百一十一卷(二十五部二百九卷見在五十七部一百二卷本闕)。
右為第四卷。
宋代傳譯緇素二十二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集失譯諸經。總四百六十五部合七百一十七卷(九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見在三百七十二部四百七十四卷本??)。
右為第五卷。
蕭齊傳譯沙門七人。所出經律。總一十二部合三十三卷(七部二十三卷見在五部五卷本??)。
梁代傳譯緇素八人。所出經論及諸傳記。並新集失譯經律集等。總四十六部。合二百一十七卷(四十部一百九十一卷見在六部十卷本??)。
元魏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論。總八十三部合二百七十四卷(七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見在一十部一十九卷本??)。
高齊傳譯緇素二人。所出經論。總八部合五十二卷(並在無闕)。
右為第六卷。
周朝傳譯沙門四人。所出經論等。總一十四部合二十九卷(六部一十一卷見在八部一十八卷本闕)。
陳代傳譯緇素三人。所出經律論及集傳等。總四十部合一百三十三卷(二十六部八十九卷見在一十四部四十四卷本闕)。
隋朝傳譯緇素九人。所出經論傳錄等。總九十九部合三百一卷(六十二部二百八十七卷見在二部一十四卷本闕)。
右為第七卷。
皇朝傳譯緇素已有三十七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總三百一部合二千一百七十卷(二百八十一部二千一百四十三卷見在二十部二十七卷訪本未獲)。
都計一十九代傳譯道俗等。總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一千一百三十部五千四十八卷見在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九十八卷本闕)。
右為第八第九卷。
合從古錄至開元釋教新錄及續補舊闕。總有四十一傢具如前列。
右為第十卷。
別分乘藏錄下(上錄所辦總顯出經而大小未分三藏混雜此錄之內具件科條闕本等經續附於後)。
從別錄中曲分為七。
有譯有本錄第一(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
復就此錄更開為三。
菩薩三藏錄第一(六百八十六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
菩薩契經藏(五百七十三部二千一百七十三卷)
大乘經單重合譯(總四百三十二部一千八百八十卷)
般若經新舊譯(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
寶積經新舊譯(八十二部一百六十九卷)
大集經新舊譯(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二卷)
花嚴經新舊譯(二十六部一百八十七卷)
涅槃經新舊譯(六部五十八卷)
五大部外諸重譯經(二百七十三部五百八十八卷)
大乘經單譯(總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卷)
菩薩調伏藏(二十六部五十四卷)
菩薩對法藏(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
大乘釋經論(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
大乘集義論(七十六部三百六十三卷)
右為第十一十二卷。
聲聞三藏錄第二(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
聲聞契經藏(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
小乘經單重合譯(總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卷)
根本四阿含經(五部二百三卷)
長阿含中別譯經(二十二卷)
中阿含中別譯經(六十卷)
增壹阿含中別譯經(五十一卷)
雜阿含中別譯經(五十卷)
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
四含外諸重譯經(一百四十八部一百九十一卷)
小乘經單譯(總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
聲聞調伏藏(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
正調伏藏(四十一部三百五十八卷)
調伏藏眷屬(一十三部八十八卷)
聲聞對法藏(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
有部根本身足論(八部一百三十一卷)
有部及余支泒論(二十八部五百六十七卷)
聖賢傳記錄第三(一百八部五百四十一卷)
梵本翻譯集傳(六十八部一百七十三卷)
此方撰述集傳(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
右為第十三卷。
有譯無本錄第二(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
大乘經闕本(四百八部八百一卷)
大乘經重譯闕本(總二百部四百八十四卷)
般若部中闕本(一十部二十七卷)
寶積部中闕本(三十部五十四卷)
大集部中闕本(一十三部九十七卷)
花嚴部中闕本(一十二部二十七卷)
涅槃部中闕本(四部二十六卷)
諸重譯經闕本(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五十三卷)
大乘經單譯闕本(總二百八部三百一十七卷)
大乘律闕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
大乘論闕本(二十部四十八卷)
大乘釋經論闕本(四部一十一卷)
大乘集義論闕本(一十六部三十七卷)
右為第十四卷。
小乘經闕本(六百五部八百一十五卷)
小乘重譯經闕本(總一百二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根本四阿含闕本(二部一百九卷)
長阿含部分闕本(一十四部二十八卷)
中阿含部分闕本(一十四部一十四卷)
增一阿含部分闕本(七部八卷)
雜阿含部分闕本(四十五部四十五卷)
諸重譯經闕本(四十三部六十二卷)
小乘經單譯闕本(總四百八十部五百五十卷)
小乘律闕本(三十七部四十二卷)
賢聖集傳闕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右為第十五卷。
支泒別行錄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大乘別生經(二百九部三百二十八卷)
般若部中別生(一十部一百一十九卷)
寶積部中別生(一十三部一十五卷)
大集部中別生(五十一部五十八卷)
花嚴部中別生(一十部一十一卷)
諸大乘經別生(二百二十五部一百二十五卷)
大乘律別生(七部七卷)
大乘論別生(七部一十一卷)
小乘別生經(二百八十三部二百八十三卷)
長阿含部分別生(一十四部一十四卷)
中阿含部分別生(二十四部二十四卷)
增一阿含部分別生(二十六部二十六卷)
雜阿含部分別生(一百三十六部一百三十六卷)
諸小乘經別生(八十三部八十三卷)
小乘律別生(小乘論無別生四十二部四十九卷)
賢聖集傳別生(一百三十四部一百三十四卷)
右為第十六卷。
刪略繁重錄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
新撿出別生經(六十七部一百八十五卷)
新撿出名異文同經(二十部五十二卷)
新撿出重上錄經(八部三十卷)
補闕拾遺錄第五(三百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
大乘經舊譯(五十九部六十九卷)
大乘律舊譯(二部二卷)
大乘論舊譯(三部四卷)
小乘經舊譯(五十九部六十八卷)
小乘律舊譯(小乘舊論無遺五部五卷)
賢聖集傳舊譯(三十六部五十七卷)
右已上一百六十部二百五卷。並是舊譯今見有本。大周入藏兼拾遺編入。
新譯大乘經(六十一部三百三十六卷)
新譯大乘律(一部一卷)
新譯大乘論(一十二部一十九卷)
新譯小乘經(八部八卷)
新譯小乘律(小乘論無新譯一十一部一百五十九卷)
新譯賢聖集傳(三部五卷)
右已上九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並是大周刊定錄後。新譯所以前錄未載。今補闕編。
又小乘律戒羯磨(六部一十卷然並撰述有據時代盛行補闕編入)。
又此方所撰集傳(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然皆補助正教故然補闕編入目錄)。
右為第十七卷。
疑惑再詳錄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偽妄亂真錄第七(三百九十四部或九十四一千五十七卷或五十五卷未詳)
開元釋教錄新編偽經(三十九部或三十七五十六卷或五十四未詳)
苻秦釋道安錄中偽經(二十五部二十八卷)
梁釋僧祐錄中偽經(一十四部一十六卷)
簫齊釋道備偽撰經(見長房錄五部五卷)
簫齊僧法尼誦出經(僧祐等錄並編入偽二十一部三十五卷)
元魏孫敬夢授經(見內典錄一部一卷)
梁沙門妙光偽造經(見僧祐錄一部一卷)
隋開皇眾經錄中偽經(八十六部一百四十一卷)
隋仁壽眾經錄中偽經(一十一部四十一卷)
大唐內典錄中偽經(二十二部八十七卷)
大周刊定錄中偽經(八十部或二十未詳一百一卷)
隋沙門信行三階集偽錄(周錄雖載收之不盡三十五部 四十四卷)
諸雜抄經增減聖說(五十四部 五百一卷)
有為第十八卷。
大乘入藏錄上(大乘經律論總六百三十八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 二百五十八帙此直述注名及摽紙數余如廣錄)
大乘經(五百六十三部 二千一百七十三卷 二百三帙)
大乘律(二十六部 五十四卷 五帙)
大乘論(九十七部 五百一十八卷 五十帙)
右為第十九卷。
小乘入藏錄下(小乘經律論總三百三十一部 一千七百六十二卷 一百六十五帙集傳錄附此直述經名及摽紙數余如廣錄)
小乘經(二百四十部 六百一十八卷 四十八帙)
小乘律(五十四部 四百四十六卷 四十五帙)
小乘論(三十六部 六百九十八卷 七十二帙)
賢聖集(一百八部 五百四十一卷 五十七帙)
都計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傳見入藏者。總一千七十六部 合五千四十八卷 四百八十帙(此入藏中大乘經部數與前廣錄部數不同者以前大寶積經諸部合成故在本數為四十九部上錄此中合為一部故欠四十八不同)。
右為第二十卷。
(庚辰歲西明寺翻經臨壇賜紫沙門圓照等奉敕撰)。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三十卷
右此中所撰准舊。亦總分上下兩錄。具件如左。
總集群經錄上。
此中分二。一特奉制旨。
二總集群經。
後漢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律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二百九十二部合三百九十五卷(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見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六十卷本闕)。
曹魏傳譯沙門五人。所出經戒羯磨。總一十二部合一十八卷(四部五卷見在八部一十三卷本闕)。
吳代傳譯緇素五人。所出經等並及失譯。總一百八十九部合四百一十七卷(六十一部九十二卷見在一百二十八部三百二十五卷本闕)。
西晉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戒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三百三十三部合五百九十一卷(一百五十六部三百三十一卷見在一百七十七部二百六十九卷本闕)。
右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卷。
東晉傳譯緇素一十六人。所出經律論並新舊集失譯經一百六十八部。合四百六十八卷(八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見在八十三部三百三十二卷本闕)。
苻秦傳譯沙門六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一十五部。合一百九十七卷(七部六十五卷見在八部一百三十二卷闕本)。
右為第五卷。
姚秦傳譯沙門五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見在二十八部九十六卷本闕)。
乞伏秦傳譯沙門一人。所出經並三秦代新舊失譯經律論等。總五十六部。合一百一十卷(三十二部七十九卷見在二十四部三十一卷本闕)。
前涼傳譯外國優婆塞一人。所出經總四部合六卷(一部一卷見在三部五卷本闕)。
北涼傳譯緇素九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八十二部。合三百一十一卷(一十五部二百九卷見在五十七部一百二卷本闕)。
右為第六卷。
宋代傳譯緇素二十二人。所出經律論等並集失譯諸經。總四百六十五部。合七百一十七卷(九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見在三百七十三部四百七十四卷本闕)。
簫齊傳譯沙門七人。所出經律。總一十二部。合三十三卷(七部二十八卷見在五卷本闕)。
右為第七第八卷。
梁代傳譯緇素九人。所出經論。及諸傳記並新集失譯經律集等。總四十七部。合二百一十七卷(四十一部二百七卷見在六部十卷本闕)。
元魏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論總八十三部。合二百七十四卷(七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見在一十部一十九卷本闕)。
高齊傳譯緇素二人。所出經論。總八部合五十二卷(並在無闕)。
右為第九卷。
周朝傳譯沙門四人。所出經論等。總一十四部。合二十九卷(六部一十一卷見在八部一十八卷本闕)。
陳代傳譯緇素三人。所出經律論及集傳等。總四十部。合一百三十三卷(二十六部八十九卷見在一十四部四十四卷本闕)。
隋朝傳譯緇素十人。所出經論傳集錄等。總九十九部。合三百四十五卷(九十七部三百三十一卷見在二部一十四卷本闕)。
右為第十卷。
皇朝傳譯緇素已有四十六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總四百三十四部。合二千四百六十三卷(四百十部二千三百八十六卷見在二十七部七十七卷訪本未獲足)。
都計一十九代傳譯道俗。總一百八十七人。所出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總二千四百四十七部。合七千三百七十九卷(一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七十八卷見在一千一百五十五部二千四十八卷本??內五十遺編律文七部五十卷闕三十卷故此重摽五十卷)。
右為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卷。合從古錄至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及。續補舊闕。總有四十二家。具如前列。
右為第十八十九卷。
別分乘藏錄下(上余所辯總顯出經而大小未分三藏混雜此錄之內具件科條??本等經續附於後)。
此中分二。初別分乘藏。二賢傳記。
就別錄曲分第七。
有譯有本錄第一(一千二百五十六部五千三百七十八卷)。
復就此錄更開為二。一三藏差殊。二聖賢傳記。三藏復二。一菩薩三藏。二聲聞三藏。
菩薩三藏錄第一(八百七部二千九百七十八卷)
菩薩契經藏(六百八十一部二千四百三卷)
大乘經單重合譯(五百五十四部二千一百二卷)
般若經新舊譯(三十一部七百五十七卷)
寶積經新舊譯(八十三部一百七十二卷)
大集經新舊譯(三十七部一百五十二卷)
華嚴經新舊譯(四十部二百四十七卷)
涅槃經舊譯(六部五十八卷)
五大部外諸重譯經(三百一十八部六百四十五卷)
大乘經單譯(總一百七十九部三百九十七卷)
菩薩調伏藏(二十七部五十五卷)
菩薩對法藏(九十九部五百二十卷)
大乘釋經論(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
大乘集義論(七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
右為第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
聲聞三藏錄第二(三百三十八部一千八百一十二卷)
聲聞契經藏(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
小乘經單重合譯(總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卷)
根本四阿含經(五部二百三卷)
長阿含中別譯經(二十二卷)
中阿含中別譯經(六十卷)
增壹阿含中別譯經(五十一卷)
雜阿含中別譯經(五十卷)
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
四阿含外諸重譯經(一百四十八部一百九十一卷)
小乘經單譯(總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
聲聞調伏藏(六十一部四百九十三卷)
正調伏藏(四十八部四百五卷內欠三卷未獲本)
調伏藏眷屬(一十三部八十八卷)
聲聞對法藏(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
有部根本身足論(八部一百三十一卷)
有部及余支派論(二十八部五百六十七卷)
一聖賢傳記錄第三(一百一十二部五百九十一卷)
就此錄中復分為二。
一梵本翻譯集傳(六十八部一百七十三卷)
二此方撰述集傳(四十四部四百一十八卷)
右為第二十三卷。
有譯無本錄第二(一千一百四十部一千九百八十卷)
大乘經闕本(四百八部八百一卷)
大乘重譯闕本(總二百部四百八十四卷)
般若部中闕本(一十部二十七卷)
寶積部中闕本(十三部五十四卷)
大集部中闕本(一十三部九十七卷)
華嚴部中闕本(一十二部二十七卷)
涅槃部中闕本(四部二十六卷)
諸重譯經闕本(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五十三卷)
大乘經單譯闕本(總二百八部三百一十七卷)
大乘律闕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
大乘論闕本(二十部四十八卷)
大乘釋經論闕本(四部一十一卷),
大乘集義論闕本(一十六部三十七卷)
右為第二十四卷。
小乘經闕本(六百五部八百一十五卷)
小乘經重譯闕本(總二百二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根本四阿含闕本(二部一百九卷)
長阿含部分闕本(一十四部二十八卷)
中阿含部分闕本(一十四部一十四卷)
增一阿含部分闕本(七部八卷)
雜阿含部分闕本(四十五部四十五卷)
諸重譯經闕本(四十三部六十二卷)
小乘經單譯闕本(總四百八十部五百五十卷)
小乘律闕本(四十四部九十二卷)
小乘論闕本(九部六十五卷)
賢聖集傳闕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右為第二十五卷。
支派別行錄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大乘別生經(二百九部三百二十八卷)
般若部中別生(一十部一百一十九卷)
寶積部中別生(一十二部一十五卷)
大集部中別生(五十一部五十八卷)
華嚴部中別生(一十部一十一卷)
諸大乘經別生(一百二十五部一百二十五卷)
大乘律別生(七部七卷)
大乘論別生(七部一十一卷)
小乘別生經(二百八十三部二百八十三卷)
長阿含部分別生(一十四部一十四卷)
中阿含部分別生(二十四部二十四卷)
增一阿含部分別生(二十六部二十六卷)
雜阿含部分別生(一百三十部一百三十六卷)
諸小乘經別生(八十三部八十三卷)
小乘律別生(小乘論無別生四十二部四十九卷)
賢聖集傳別生(一百三十四部一百三十四卷)
右為第二十六卷。
刪略繁重錄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
新撿出別生經(六十七部一百八十五卷)
新撿出名異文同經(三十部五十二卷)
新撿出重上錄經(八部三十卷)
新撿出合入大部經(五十二部一百四十一卷)
補闕拾遺錄第五(三百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
大乘經舊譯(五十九部六十九卷)
大乘律舊譯(二部二卷)
大乘論舊譯(三部四卷)
小乘經舊譯(五十九部六十八卷)
小乘律舊譯(小乘舊論無遺五部五卷)
賢聖集論舊譯(三十六部五十七卷)
右已上一百六十四部二百五卷並是舊譯今見有本。大周入藏中無。今拾遺編入。
新譯大乘經(六十一部三百三十六卷)
新譯大乘律(一部一卷)
新譯大乘論(一十二部一十九卷)
新譯小乘經(八部八卷)
新譯小乘律(小乘論無新譯一十一部一百五十九卷)
新譯賢聖集傳(三部五卷)
右已上九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並是大周刊定錄後新譯所以前錄未載。今補闕編入。
又小乘律戒羯磨(六部一十卷然並撰述有據時代盛行補闕編入)。
又此方所撰集傳(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然皆補助正教並補??編入見錄)。
又此方撰集經(一部一十六卷或十八卷)。
右撿舊錄。在偽妄亂真錄中。今准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此一朝傳出梁朝今准入錄年代唐朝年月日編在梁末)。
又此方法琳別傳三卷。
右開元錄。中禁斷。今再詳准敕編入貞元釋教錄。
又此方續開元釋教錄一部三卷。准敕編入貞元釋教錄。
又此方撰述目錄一部三十卷(準例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右為第二十七卷。
疑惑再詳錄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偽妄亂真錄第七(三百九十四部一千四十一卷)
開元釋教錄新編偽經(三十九部五十六卷)
符秦釋道安錄中偽經(三十五部二十八卷)
梁釋僧祐錄中偽經(一十四部一十六卷)
蕭齊釋道備偽撰經(見長房錄)五卷
元魏孫敬德夢授經(見內典錄一部一卷)
梁沙門妙光偽造經(見僧祐錄一部一卷)
隋開皇眾經中偽經(八十六部一百四十一卷)
隋仁壽眾經錄中偽經(一十一部四十一卷)
大唐內典錄中偽經(二十二部八十七卷)
大周刊定錄中偽經(八十部一百一卷)
隋沙門信行三階集錄(周錄雖載收之不盡三十五部 四十四卷)
諸雜抄經增減聖說(五十四部 五百一卷)
右為第二十八卷。
大乘入藏錄上(大乘經律論總七百六十三部 二千九百五十八卷 二百六十七帙此直列經名及標紙數余如廣錄)
大乘經(六百八十六部 二千七百四十五卷 二百二十帙)
大乘律(二十七部 五十五卷 五帙)
大乘論(九十九部 五百二十卷 五十帙)
右為第二十九卷。
小乘藏入藏錄下(小乘經律論總四百四十七部 二千三百八十九卷 一百七十帙傳錄附此未此直述經名及標紙數余如廣錄)
小乘經(二百四十部 六百一十八卷 四十八帙)小乘律(六十一部 四百九十三卷 五十帙)小乘論(三十六部 六百九十八卷 七十帙)賢聖集(一百一十二部 五百九十一卷 六十四帙)
都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傳見入藏者。總一千二百五十六部。合五千三百七十八卷。五百九帙。此入藏中大乘經部數與前廣錄數不同者。前以大寶積經諸部合成。故存本數為四十九部上錄。此中合為一部。故欠四十八。不同。
右為第三十卷。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九
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奉敕修撰。至十六年四月十五日畢進。上五月十日敕下流行。
翻經都句當右街諸寺觀釋道二教事千福寺上座沙門靈邃奏撰。
翻經臨壇西明寺賜紫沙門圓照等奉敕撰右神策軍中尉兼右街功德使金紫光錄大夫行右監門衛將軍賜紫金魚袋第伍守亮等進。
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元從興元開府儀同三司行左監門衛大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頒國公食邑。
三千戶臣竇文場等同進。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二十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別分乘藏下
就別錄中更分為七。
有譯有本錄第一(一千二百六十一部五千三百九十一卷)
有譯無本錄第二(一千一百五十五部二千三十卷)
支派別行錄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刪略繁重錄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八百一十二卷)
補闕拾遺錄第五(四百六十九部一千四百一十四卷)
疑惑再詳錄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偽妄亂真錄第七(三百九十三部一千四十一卷)
有譯有本錄第一之一
此有本錄中。復有二錄。初別分乘藏。二賢聖集傳。乘藏有二。
菩薩三藏錄第一(一百八部二千九百八十八卷)
聲聞三藏錄第二(三百三十七部一千八百九卷)
二聖賢傳記錄(一百一十二部五百九十三卷)
有譯有本錄中菩薩三藏第一之一
菩薩藏者。大乘所詮之教也。統論教主。則法身常在無滅無生。所詮之理。則方廣真如亡名離相。總乃三藏差異。別則一十二科。始乎發心終於十地。三明八解之說。六波四攝之名。如是科條名為此藏。始自漢明丁卯之歲。至我貞元庚辰之年。見流行者。總八百八部合二千九百八十八卷。二百六十七帙。大乘法藏總別條列。具如後列。
菩薩契經藏(六百八十二部二千四百卷)二百二十二帙
菩薩調伏藏(三十七部五十五卷)五帙
菩薩對法藏(九十九部五百二十卷)五十帙
大乘經重單合譯(五百五十四部二千九十卷)二百八十八帙
(尋諸舊錄皆以單譯為先。今此錄中以重譯者居首。所以然者重譯諸經文義備足名相揩定。所以摽初也。又舊譯中直名重譯。今改名重單合譯者。以大般若經九會單本。七會重譯。大寶積經二十會單本。二十九會重譯。直雲重譯攝義不周。余經例然。故名單重合譯也。又古譯經首皆無譯人時代年月浸遠尋討莫知。失譯之言寔由於此。今尋諸舊錄。參定是非。時代譯人具摽經首。失譯之者載之於錄。釋尊遺教終六萬之修齡矣)。
般若部(新舊譯本及支派經並編於此)
總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七十三帙)。
(般若經建初者謂諸佛之母也舊錄之中編比無次今此錄中大小乘經皆以部類編為次第小乘諸律據本末而為備次大乘諸論以釋有經者為先集解義者列之於後小乘諸論據部次第發智為初六足居此毗婆沙等支派編末聖賢集傳內外兩分大夏神州東西有異欲使科條各別覽者易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六十帙 大唐三藏玄奘於玉華宮寺譯。出翻經圖
右此經梵本都有二十萬頌。總四處十六會。唐言譯之成六百卷。重單合譯具列如左。
第一會王舍城鷲峰山說。
右新譯單本梵文一十三萬二千六百頌。唐譯成四百卷。七十九品。從第一卷至第四百。
第二(重會)
王舍城鷲峰山說
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二萬五千頌。唐譯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與舊大品放光光贊般若同本異譯。從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比於舊經??無常啼等品。余意大同。
第三(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
右新譯單本梵文一萬八千頌。譯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從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
第四(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 第八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八千頌。譯成一十卷二十九品。與舊道行小品明度長安品等同本異譯。從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比於舊經亦闕常啼等品。余意不殊。
第五(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
右新譯單本梵文四千頌。譯成十卷二十四品。從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
第六(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二千五頌。譯成八卷一十七品。與舊勝天王般若同本異譯。從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
第七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曼殊室利分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八百頌。譯成二卷無品。與舊兩譯文殊般若同本異譯。
當第五百七十四七十五卷。
第八(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那伽室利分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四百頌。譯成一卷無品。與舊??首菩薩分衛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六卷。
第九(重會)
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能斷金剛分
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三百頌。譯成一卷無品。與新舊四譯金剛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七卷。
第十會他化自在天王宮說般若理趣分 第一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三百頌。譯成一卷無品。與後譯實相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八卷。
第十一(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布施波羅蜜多分。
右新譯單本梵文二千頌。譯成五卷無品。從五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八十三。
第十二(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凈戒波羅蜜多分。
右新譯單本梵文二千頌。譯成五卷無品。從五百八十四卷至五百八十八。
第十三(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安忍波羅蜜多分。
右新譯單本梵文四百頌。譯成一卷無品。當第五百八十九卷。
第十四(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精進波羅蜜多分。
右新譯單本梵文四百頌譯。成一卷無品當。第五百九十卷。
第十五(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靜慮波羅蜜多分。
右新譯單本梵文八百頌。譯成二卷無品。當第五百九十一九十二卷。
第十六會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鷺池側說般若波羅蜜多分。
右新譯單本梵文二千五百頌。譯成八卷無品。從五百九十三卷至第六百。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 或二十卷 三帙 西晉三藏曇無羅叉共竺叔蘭譯 第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亦名大品般若經或三十卷) 四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共僧睿等譯 第三譯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十五卷 或十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三經與大般若第二會同本異譯。其光贊般若比於新經。三分將一。至散花品。後文並闕。又按姚秦僧睿小品序雲。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適廣略之說也。其多者雲有十萬偈。少者六百偈。此之大品即是天竺之中品也。准斯中品故。知與大經第二會同梵文也(龍樹菩薩造智度論釋大品經)。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五卷(一名須菩提品亦名長安品)姚秦天竺沙門曇摩卑共竺佛念譯 第六譯
右一經長房內典二錄雲。是外國經。鈔者尋之未審也。據其文理乃與小品道行經等同本異譯。故初題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道行品第一。但文不足三分過二。准道行後闕十品。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經內題雲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么那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貞元新入目錄)般若理趣經釋一卷(經內題雲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貞元新入目錄)
上四經二十卷 二帙。道行般若波羅蜜經
十卷(亦名般若道行或八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十卷 或七卷 或八卷
一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七譯大明度無極經四卷(亦直雲大明度經或六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第二譯
右四經。與大般若第四會同本異譯。
(其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新道行經但有其名而無其本諸藏縱有即與小品文同但題目異故不重出前後八譯五存三??)。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六會同本異譯。
上二經十一卷同帙。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二卷 或一卷
二十一紙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第一譯
右一經亦名文殊般若波羅蜜經。初文無十重光。後文有一行三昧文言。文殊師利童真者。是又編入寶積。在第四十六會。為與後經名同。恐有差錯。故復出之。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拾遺編入
第二譯
二十紙
右一經初文有十光文。無一行三昧文言。文殊師利法王子者。是初嘆菩薩德。及列菩薩名。此稍廣。又此二經亦互有廣略。
右二經與大般若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同本異譯。濡首菩薩無上清凈分衛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化三昧經) 宋沙門翔公南海郡譯
右二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八會那伽室利分同本異譯。新舊相比。舊經稍廣(前後三譯二存一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舍衛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婆伽婆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第二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祇樹林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第三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一卷
室羅筏城 大唐三藏玄奘譯
出內典錄
第四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一卷
名稱城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凈譯
新編入錄
第五譯
右五經同本異譯。其第四本能斷般若。貞觀二十二年沙門玄奘從駕於玉華宮弘法台譯。後至顯慶五年於玉華寺翻大般若。即當第九能斷金剛分。今本編入更不重翻。准諸經例。合入大部者即同別生。此錄之中不合重載。為與沙門義凈譯者名同。恐有差錯。故復出之(三師造論同釋此經)。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出大周錄
第二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十會般若理趣分同本異譯。而西域梵文有廣略二本。故實相理趣文意乃同。況大小異。
上九經十一卷同帙。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二卷 或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二譯
三譯二??新譯仁王經二卷(內題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御制序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仁王般若念誦法經一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仁王念誦儀軌一卷(經內題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 大興善寺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一譯
拾遺編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
出內典錄
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二存一??其般若心經舊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
(仁王般若等三經文義雖通大部全本大部中無是支流攝非從彼出)。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東天竺國三藏沙門法月譯
貞元新入目錄新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罽賓國三藏賜紫沙門般若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
右二經同本異譯。修習般若波羅蜜菩薩觀行念誦儀軌一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大曼茶羅十七尊釋一卷(經內題雲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尊大曼茶羅義述)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上十一經十三卷同帙。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一部十卷
一帙 罽賓國三藏般若譯
准敕編入貞元目錄
寶積部
(但諸會重本並次第編)總八十二部(此以諸部合成故存本數上錄)一百六十九卷一十七帙大寶積部
一百二十卷
十二帙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
右此經新舊重單合譯。共四十九會合(故沓反)成一部(新舊共二十會單本新舊共二十九會重譯於中二十六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二十三會古譯及唐舊譯菩提流志勘梵本同編入會次具列如左)。第一三律儀會三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大方廣三戒經同本異譯。從第一卷至第三卷。第二無邊莊嚴會四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從第四卷至第七卷。第三密跡金剛力士會七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從第八卷至第十四。第四凈居天子會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出法上錄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名菩薩說夢經新改名凈居天子會當第十五及十六卷(細詳文句與竺法護經稍不相類長房等錄皆雲失譯法上錄中雲竺法護出今者且依法上錄錄之)。第五無量壽如來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無量清凈平等覺阿彌陀無量壽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十八卷。第六不動如來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阿閦佛國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十九卷及二十卷。第七被甲莊嚴會五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從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五卷。第八法界體性無分別會二卷 梁三藏曼陀羅仙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姚秦童壽所譯法界體性經同本異譯。當第二十六二十七卷 秦譯。第九大乘十法會一卷 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梁眾鎧所譯大乘十法經同本異譯(初雲婆伽婆者是也)當第二十八卷(經本題為僧伽婆羅者誤也)。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普門品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二十九卷。第十一出現光明會五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從第三十卷至第三十四。第十二菩薩藏會二十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
出內典錄
勘同編入
右唐舊譯單本從第三十五卷至第五十四(其菩薩藏會准大周錄入重譯中與三卷菩薩藏經同本異譯者誤之甚也名目雖同多少全異撿尋文義更復差殊其三卷菩薩藏亦編入此中即富樓那會是今改舊輒以為單譯)。第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胞胎經同本異譯當五十五卷。第十四佛說入胎藏會三卷 大唐三藏義凈譯
勘同編入
右唐舊譯單本當第五十六卷及五十七(此入胎藏會本名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一十二卷。三藏義凈析出別行。今菩提流志勘梵本同編入會次既不重譯故為單本。又與雜寶藏經難陀為佛逼出家緣初雖少同後乃全異。不合以為重譯。此會及前會據其文理合入聲聞藏內。今為編入寶積通在菩薩藏收)。第十五文殊師利授記會三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第三譯
勘同編入
右唐舊譯重本。與舊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同本異譯。從第五十八卷至第六十。第十六菩薩見實會十六卷 高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從第六十一卷至第七十六。第十七富樓那會三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本。名菩薩藏經。亦名大悲心經。與西晉竺法護所譯菩薩藏經同本異譯。從第七十七卷至第七十九 晉譯本??。第十八護國菩薩會二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
出內典錄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八十卷及八十一。第十九郁伽長者會一卷 曹魏三藏康僧鎧譯
第三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法鏡經及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八十二卷(經本題為康僧顗者誤也)。第二十無盡伏藏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第八十三卷及第八十四。第二十一授幻師跋陀羅記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幻士仁賢經同本異譯。當第八十五卷。第二十二大神變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八十六卷及第八十七。第二十三摩訶迦葉會二卷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八十八卷及第八十九。第二十四優婆離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決定毗尼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卷。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發覺凈心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一卷及第九十二。第二十六善臂菩薩會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出法上錄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九十三卷及第九十四。
(此善臂會大周錄雲與持人菩薩經及持世經善肩品經等同本異譯者非今尋其文理與持人經等義旨懸殊其善肩經從善臂經鈔出與法華普門品同類既者斯異故為單譯)。第二十七善順菩薩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五卷。第二十八勤授長者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六卷。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優填王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七卷(新舊二經互有廣略)。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兼後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兩譯須摩提經及流志先譯妙慧童女經同本異譯。當九十八卷從初至半(其先譯妙慧經本在東都尋之未獲)。第三十一恆河上優婆夷會與前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八卷從半至末。第三十二無畏德菩薩會一卷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 第五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九卷。第三十三無垢世菩薩應辯會一卷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離垢施女經及得無垢女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卷(經本題為竺法護譯者誤也其離垢世女經竺法護譯如後所顯)。第三十四功德寶華敷菩薩會兼後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卷從初至半。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與前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當與流志先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卷從半至末。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會四卷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
出內典錄 第七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如幻三昧經及聖善住意經等同本異譯。從第一百二卷至第一百五。第三十七阿闍世王子會兼後三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大子刷護大子和休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六卷從初至半。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兼前三卷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 第三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等同本異譯。從第一百六卷半至一百八卷盡(經本題雲西晉者誤)。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二卷隋三藏闍那崛多譯 第一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本名移識經。新改名賢護長者會(本移識經無證信序今寶積中者新加之)與顯識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九卷及一百一十(此賢護會無編移識時或有經改編顯識者二經梵本雖則不殊輒然改換竊為未可)。第四十凈信童女會兼後三會同卷大唐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一卷初。第四十一彌勒菩薩問八法會 元魏三藏菩提流志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名彌勒菩薩所問經。與大乘方等要慧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十一卷中(此八法會有譯論五卷其要慧經文少訛略耳)。第四十二彌勒菩薩所問會兼前三會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一卷末(經中題雲西晉竺法護譯者錯也其舊本願經是竺法護譯如後所顯)。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
一卷
舊譯今附秦錄 勘同入編 第三譯
右舊譯重本是舊單卷。大寶積經新改名普明菩薩會。與摩訶衍寶嚴佛遺日摩尼寶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二卷。此舊寶積經有釋論四卷。第四十四寶梁聚會二卷北梁沙門譯道龔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三卷及一百一十四。第四十五無盡慧菩薩會兼後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五卷初。第四十六文殊所說般若會兼前梁三藏曼陀羅仙譯 第一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及眾鎧所譯文殊般若同本異譯。從第一百一十五卷中至一百一十六卷末經本題為僧伽婆羅譯者誤也。第四十七寶髻菩薩會二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舊譯重本亦名菩薩凈行經。與大集寶髻品及康僧會所出菩薩凈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七卷及一百一十八比寶髻會有釋論一卷。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九卷。第四十九廣博仙人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毗耶娑問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二十卷(其新譯本比於舊經後文不足向少一紙或有將舊經續入者欲使意殊圓滿故也)。大方廣三戒經三卷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出法上錄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一三律儀會同本異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二卷(亦直雲無量清凈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二譯阿彌陀經二卷(內題雲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月支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 第三譯無量壽經二卷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第四譯
右三經與寶積第五無量壽會同本異譯(此第五會同新舊十一譯七譯闕本天親菩薩依經義造論一卷)。
上四經九卷同帙。阿閦佛國二卷(一名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一譯 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六不動如來會同本異譯。阿閦如來念誦法一卷(經內題雲念誦供養法)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大乘十法經
一卷
初雲佛住王舍城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拾遺編入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九大乘十法會同本異譯。普門品經
一卷
亦云普門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同本異譯(周錄將為法華支派者誤之甚也新舊三譯一譯闕本)。胞胎經
一卷
一名胞胎受身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同本異譯(此胞胎經准舊錄中編為小乘單本今以類相從附之於此)。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三卷(或直雲嚴凈佛土經直雲佛土嚴凈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五文殊授記會同本異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三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法鏡經二卷或一卷 後漢安息優婆塞安玄共沙門嚴佛調譯
第一譯
上八經十三卷同帙。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
或雲郁伽長者經或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四譯
六譯三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十九郁伽長者會同本異譯。幻士仁賢經
一卷
或雲仁賢幻士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一授幻師記會同本異譯。決定毗尼經
一卷
一名破壞一切心識
群錄皆雲燉煌譯。竟不顯人名年代。今附東晉錄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四優波離會同本異譯。發覺凈心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同本異譯。優填王經一卷 西晉沙門法炬譯
拾遺編入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同本異譯。須摩提經
一卷
亦直雲鬚摩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須摩提菩薩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二譯
新舊四譯一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同本異譯。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亦直雲阿闍貰女經亦直雲阿述達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三譯 五譯二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二無畏德會同本異譯。離垢施女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上九經十卷同帙。得無垢女經一卷(戒雲無垢女經一名論議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第二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三無垢施會同本異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出大周錄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同本異譯。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二譯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三卷 或四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志譯
第五譯七譯四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六善住意會同本異譯。大子刷護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出法上錄 第一譯大子和休經
一卷
或作私休
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 今附西晉錄
第二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七阿闍世王子會同本異譯。
上六經十卷同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二卷 或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二譯 五譯三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同本異譯。大乘顯識經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出大周錄第二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同本異譯。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一彌勒問八法會同本異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二彌勒所問會同本異譯。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亦名古品曰遺日說般若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一譯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晉代失譯)
舊在後漢錄 今且依舊
第二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同本異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一卷
亦直雲勝鬘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同本異譯。毗耶娑問經二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出序記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九廣博仙人會同本異譯(其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婆羅門客瞿曇流支沙門曇林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建初辛巳甲午單功凡有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七字諸錄皆雲勒那摩提或雲菩提留支譯者二俱誤也今依序記為正此毗耶娑經舊錄為小乘單本今勘為大乘重譯)。
上八經十一卷同帙。
大集部(但是大集流類皆編於此)
總二十四部一百四十二卷一十四帙。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
或四十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三帙
第三譯 三譯三闕
謹按。梁沙門僧祐大集記雲。有十二段說。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第二陀羅尼自在王品。第三寶女品。第四不眴品。第五海慧品。第六無言品。第七不可說品。第八虛空藏品。第九寶幢分品。第十虛空目分品。第十一寶鬘品第十二無盡意品。今撿經本。與祐記不同。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後大衰經即是此品)第二寶女品。第三不眴菩薩品。第四海慧菩薩品。第五虛空藏菩薩品。第六無言菩薩品。第七不可說菩薩品。第八寶幢分。第九虛空目分。第十寶鬘菩薩品。第十一日密分(尋撿群錄此大集經卷無定準或雲二十九或雲十或三十一或三十二或四十卷今時大集多分三十其日密分文不具足合少一卷其三十一卷者文應備具今尋求未獲)然僧祐記中無日密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是大集別分。非無讖譯。又非次第。不合入其虛空藏品。祐在不可說後。未詳所以。今從陀羅尼自在王品至日密分。總十一分。其日藏經與日密分同本異譯。亦是第十一分(日密日藏初俱雲說虛空目安那般那甘露門已次說此經。又日密分既於虛空目後說准義不合隔寶髻品。今經本中有此品隔未詳所以。又日密日藏雖是同本。是日密分文極最略後文復??可收卷余)。月藏經是第十二分(或有經本題雲大乘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經初又雲化諸龍眾說日藏經已次說此經)。十輪經是第十三分(初雲說月藏經已次說此經十輪後第十四分本在西方未流於此)。須彌藏經是第十五分(經初題雲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第十六分合是虛空孕經(初雲授功德天記別法已次說此經然須彌藏經因功德天如來方說故知此經合居其次)。其日藏經初在迦蘭陀竹林園說。次升須彌頂。後因龍請往佉羅帝耶山。月藏等四經並在佉羅帝耶山說。次第如是。其念佛三昧賢護臂喻王無盡意經等。雖是大集別分。既不知次第。難可編記。然隋朝僧就合大集經。乃將明度五十挍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及無盡意經成五十八卷者非也。既無憑準。故不依彼(其合大集經亦有六十捲成者三十一二兩卷重有寶髻品足成六十其寶髻品在日密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復重編未詳何意又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編載誤之甚矣)若欲合者。前大集中除日密分。有二十七卷。以日藏分替處續次(日密日藏梵本雖同日密分中文略闕少故日藏替之)次月藏次地藏十輪(唐譯十捲成者)次須彌藏次虛空孕後之四經。雖不知說次。以意合之亦將無失。虛空孕後次念佛(以宋朝譯六卷者充其隋譯十卷者後闕二品)次賢護次譬喻王末無盡意總成八十卷。亦將契矣(其無盡意經初首題雲大集經中無盡意菩薩不可盡義品第三十二品即分也是第三十二分然僧祐記中在寶髻品後及僧祐所合大集編之於末者是非明矣又有善住意天子所問經詳其文義合是大集別分合編入大寶積中不可雙載故此闕也)。大方等大集日藏經
十卷 或十五卷
第十一分
一帙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與日密同 第四譯
右一經與前大集經末日密分同本異譯。
日蜜文略此中稍廣。大集月藏經
十卷 或十五卷
第十二分 一帙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單本地藏菩薩問法身贊一卷(經內題雲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法身贊)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十卷
第十二分 大唐三藏玄奘譯
分一帙
出內典錄
第二譯
上二經十一卷同帙。大方廣十輪經八卷
失譯今附北涼錄 第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舊十輪經大周錄雲曇無讖譯出長房錄檢長房入藏錄中乃雲失譯周錄誤也)。大集須彌藏經
二卷
第十五分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共法智譯
單本
上二經十卷同帙。虛空藏菩薩經
一卷
或無菩薩字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歸罽賓譯
寄來秦國
第一譯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第一譯虛空孕菩薩經
二卷
合是第十八分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一譯闕本)。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亦云虛空藏觀經或無觀字)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單本新譯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一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
上六經十四卷同帙。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
或無菩薩字 宋天竺沙門功德直共玄暢譯
第一譯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
十卷
一帙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出內典錄
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隋譯本比於前經後闕二品文不足矣)。般舟三昧經
三卷 或加大字 或二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一譯拔披菩薩經
一卷
或名拔波
僧祐錄雲安公古異經是般舟經拘四品異譯
第五譯
今附漢錄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五卷(亦直雲賢護經或六卷)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第七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七譯四譯本??)。
上五經二十五卷 分三帙。阿差末經七卷(晉曰無盡意或四卷或五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無盡意菩薩經六卷(亦云阿差去經出大集經)宋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右一經同本異譯(前後五譯三譯??本)。
上二經十三卷同帙。大集譬喻王經二卷大集別品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拾遺編入大哀經八卷(或雲如來大哀經或六卷或七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初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異譯(出第一卷初至第五卷半)。
上二經十卷同帙。寶女所問經二卷(亦云寶女問慧經或四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寶女品異譯(出第五卷半後至第七卷)。無言童子經二卷(或言無言菩薩或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無言品異譯(出第十七卷半至第十八過半)。自在王菩薩經二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於逍遙園譯 第一譯奮迅王問經二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等譯 出序記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奮迅王經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甲午之日啟夾創筆沙門曇林瞿曇流支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凡有一萬八千三百四十一字。諸錄皆雲菩提支譯者。誤也。依序記為正。又上二經內典錄雲抄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異譯者不然。尋其文理懸絕不同。但可不為大集別分耳或此之二經非大集分。但以上代群錄皆雲異譯抄陀羅尼自在王品。勘撿雖則不同。且記於大集之末)。
上四經九卷同帙。寶星陀羅尼經
十卷 或八卷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出內典錄
單本
右一經內典錄雲。是大集經別分(撿尋前大集經中寶幢分。佛於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重說此寶星陀羅尼經。故寶幢分初雲佛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坊中告大眾言。我昔初得菩提已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中有二智人。一名優婆提舍。二名律拘陀等次第至末。文意並同。此經可為重說。不可為重譯也。叉舊錄中有寶髻菩薩所問經是寶髻品異譯。今編入寶積第四十七會。既入彼中。此不重載。又有虛空藏經八卷。撿無異本。即虛空藏品抄出別行。又有虛空藏問持經得幾福經亦是虛空藏品別文抄出。既是別出。除之不錄。又內典錄及大周錄中更有大集經八卷。尋其文句即是合部大集經第六帙也。初之兩卷名十方菩薩品。此乃是明度五十挍計經。不知何故編入此中。後之六卷乃是無盡意經。既是繁重。亦除不錄)。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二十
推薦閱讀:
※古代十大經典堪輿著作目錄
※道教七十二地煞的目錄和傳說
※子部開元釋教錄 (唐·釋智昇)開元釋教錄開元釋教目錄卷第十九(入藏錄上之下)
※傢具風水 目錄【易緣風水博客
※九宮飛星.八卦 目錄【婁逸卿
TAG: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