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 智慧人生一一讀誦巜心經》有感

人生智慧 智慧人生一一讀誦巜心經》有感

中國皇家園林法海禪寺住持釋忠學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能在全市第六屆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上,與諸位一起研討《心經》的經典,談談學習《心經》的心得。我的學習感受較為膚淺,拙見是否有當,懇望諸君評說指教!

(圖中為忠學師父)

般若系統典籍精華的《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言簡意賅,博大精深,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據報載,自三國以來,《心經》已被譯出21次,歷代為之註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過80種。在般若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我想,《心經》的千古魅力,就在於它僅僅用了260個字,揭示了究竟解脫的不二法門,對修學佛法來說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

佛說,心態好,一切都好!我認為,《心經》的經典思想核心就是貫穿於一個「心」字,體現在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等各個方面。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嗔,千般為惡。讀誦《心經》,正是學習佛陀的人格——大慈悲、大智慧、大勇氣。記得有位前輩寫過這樣一首禪詩:「南台靜坐一爐香,竟日凝然萬慮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詩中的意思清楚地表明,禪者的修行根本不用除妄想,因為他們早已把這個世界看透了,人生煩惱也隨之降伏了,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更能讓他們感興趣,自然也就妄想不生了。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痛苦或歡樂,不僅僅是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更主要的還是取決於對心理狀態的自我調整。要時刻與歡樂相伴,就必須做到心胸寬廣,豁達開朗。要擺脫逆境的羈絆,就必須學會寬容,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心經》咒語的綜合含義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眾都去啊!願正覺速疾成就。它最終的結論是:「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清晰明了地提醒已有成就的修行者不要執著「法」而不得正果。

人生智慧,智慧人生。應該說,避苦求樂是人性的自然,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能苦會樂是做人的坦然,化苦為樂是智者的超然。從自然和必然到坦然和超然,是人類精神和思想境界的巨大飛躍。一個人有了海闊天空的心境和虛懷若谷的胸懷,就能自信達觀地笑對人生的種種苦難與逆境,視世間千種煩惱和萬般憂愁如過眼煙雲,不為功名利祿所縛,不為榮辱得失所累。就能從苦境或困惑中解脫出來,以寬容大度容納別人,以豁達開朗對待自己。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不管你知覺不知覺,承認不承認。心存美好,則無可惱之事;心存善良,則無可恨之人;心若簡單,世間紛擾皆成空。心隨境轉,則為凡夫。境隨心轉,則為聖賢。做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心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明萬物雖空,但緣起因果還在不斷延續中,人生的善惡行為都是有果報的。正所謂: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我始終認為,善良是養心養生的最高級「營養素」,寬容是心理養生的「調節閥」,樂觀是心理養生的「不老丹」,淡泊是心理養生的「免疫劑」。清規戒律與塵世誘惑,佛與俗的矛盾交錯,隱含著對信仰的執著,對真愛的追求。正念、正知,放下、開示,正如常言道:「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分量;兩者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量。」

傾聽是一種智慧,清靜是一種心態。理解,是心的認同;感知,是心的相通。從《心經》詮釋的要義來看,真正的情感就是用一顆心去溫暖另一顆心。因此有人說,最好的情感是隨意,卻又彼此在意。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一切隨緣,順其自然。對父母盡孝,對朋友盡義,對事業盡忠,做什麼事都問心無愧,就會一輩子活得坦然,活得輕鬆,活得有模有樣,活得有滋有味。人生進退是常事,關鍵在一個「熬」字,火候到了,滋味自然有了。

人心如碗,難免會磕磕碰碰有裂縫,難免會遭受挫折有缺憾;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狹窄,越寬容越寬闊。心若計較,處處都是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晴天。努力過,盡心了,無論結果是否理想都無所謂了。紅塵過往,沒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長,面對種種際遇,唯有用心傾聽,真心相伴,珍惜當下,格外需要注重心靈的環保。

做人一輩子,人品做底子。佛說,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圓滿。正所謂,人生兩境界:一個知道,一個知足。知道,讓人活得明白;知足,讓人活得平淡。良心是每個人做人的底線,前輩總是在不斷諄諄告誡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做人的良心是始終不該缺失的。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我的理解是,心決定性叫心性,性決定命叫性命,命決定運叫命運,運決定氣叫運氣,氣決定色叫氣色,色決定相叫相貌。人生就是這樣,倘若有運,不用祈求,祈求終歸無用;倘若無運,無需悲傷,悲傷終歸無助。幸運只是生命中的偶然,每個人都要坦然面對。得之,亦喜;錯之,不悲。懂得包容,才能讓心靈有所皈依。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心態,它源於對事與物的追求與理解。藕益大師在《十元礙行跋》中寫道:「佛祖聖賢,未有不以逆境為大爐韝者。美玉不琢不成器,頑金不鍛不致金,鐘不擊不鳴,刀不磨不利。」意思是說,佛經中多處指出,面臨任何挫折,都要保持自心的寧靜,猶如堅石、大山,不為風雨所動搖。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忍度和精進度,更要求菩薩以無所得的般若智慧為導,忍耐、承受挫折、失敗和痛苦,面對挫折厄難毫不動心。《薩迦格言》曰:聰明人即使受到挫折,也會更加機智頑強。可見,愛與善,一直滋養著人類的文明。人生的道路多非平坦,有時難免會遇到難以超越的關隘。

每個人的生命都像樹葉一樣,在命運之風的裹挾下,不由自主,四處飄零,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才使得人生富有戲劇性,充滿魅力。

凡事不必在意形式,過於追求完美。對生活不挑剔,對他人不苛求,對世事不怨恨,心地柔軟,心態平和,心靈富足,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人生無常,心態最重要。心若年輕,則歲月不老。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俗話說,百病皆生於氣。心態不好,說穿了就是心太小了,氣量太小了。在座的各位可以想一想,心態的「態」字,一經拆解分開,就成了「心大一點」。人的心每天能放鬆一點,想開一點,心態還怎麼會不好?!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一個太能算計的的人,通常也是一個事事計較的人,心理很難得到平衡和滿足。經云:「善用其心」。一個人來到世上,有什麼樣的用心,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而安心是安寧的前提,安心為最難。讀誦《心經》,就是用人生最初的寧靜,向新舊的光陰,向生活的兩岸,做深沉的凝望,深刻的思考,深情的流連,盛享人間的溫暖清涼。

「般若」是包含了實相、境界、文字、方便、眷屬、觀照六種智慧的大智慧,不同於腦子轉得快的那種智商。般若的智商需要經過人間歷練,看透人世得失,對世事通達無礙。為此,我們最好每天能有一段靜坐或冥想的時辰,摒棄外界干擾,集中精神,直視自我,分辨今日之得失,反思初心有無迷失,散亂的心才能收回來。這正是《六祖壇經》所解釋「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的禪定。

細想一下,當有人在感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懷才不遇、天下不公而牢騷滿腹,怨聲載道時,恰恰正是自身內心蒙上了厚厚的塵埃所致。因為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活在別人的眼神里,忐忑在旁人的言語中。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起妄緣,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自如,冷暖自知,便是禪定修行。按照佛教的教理教義,精進,對於古人來說,就是「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對於今人而言,就是不做、少做無用功。在躁動、喧囂無止境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理應從《心經》的禪心慧語中細細領悟為人處事的真諦,學會自我調節,闖過心理難關,放慢一些匆匆前行的腳步,回歸自我,回歸自然,回歸本色。一顆平常心去淡然,一顆安靜心去喜悅,平靜守候這個世界。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自身的淡定與從容。淡然於心,自在於世,用心去禪悟人生,與歡樂為伴,持一份豁達,懷一份包容,踏踏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這才是人生智慧,智慧人生的關鍵所在。

「心中有愛,才能春暖花開;心中有善,才能美麗常態;心中有德,才能涵載萬物;心中有道,才能自如去來;心中有慧,才能走出愚昧;心中有志,才能成就人生;心中有誠,才能感化他人;心中有愛,才能超越凡塵。」這就是我受持讀誦《心經》最大的感悟與啟迪。

佛學修心、修德、修行、修慧、修靜,覺悟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曾經聆聽我的同鄉、星雲大師說過:「揣摩、用心,努力把所有的佛法,變成現代的語言,講來給大家都能聽得懂,可以受用。這也是我一生用功最勤的地方。」我要以此作為座右銘,將佛教的基本價值與現代人類的普世價值進行互動與對接,推進人類的和平進步與發展,奮發有為,久久為功。

在本文結束時,我衷心祝福在座各位常常讀《心經》,天天好心情!

【責任編輯胡洲士】

2016年5月5日於長興和平法海禪寺


推薦閱讀: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
心經專題
佛教《心經》的一場討論會之十五
吳貴青心經涉及到的邏輯學概念
心經

TAG:人生 | 智慧 | 心經 | 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