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綱臟腑經絡證治

八綱臟腑經絡證治

八綱臟腑經絡證治

   1.八綱證治  八綱,指陰、陽、表、里、寒、熱、虛、實8類基本證候。八綱辨證就是通過對「四診」所搜集到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用八綱進行歸納,從而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等情況的辨證方法。  1).陰陽  陰陽代表著事物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一切疾病的病理變化都可歸納為陰陽偏盛偏衰兩大類。凡是不及的、抑制的、衰退的、寒性的皆屬於陰,凡是太過的、興奮的、亢進的、熱性的皆屬於陽,這是中醫辨證基本的分類。  ①.陰證 其臨床表現為顏面蒼白,暗淡無光,神疲嗜卧,畏寒不渴,少氣懶言,聲音低微,大便溏泄,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細微弱。  ②.陽證 其臨床表現為顏面潮紅有光,神煩不安,發熱口渴,呼吸迫促,聲音洪亮,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洪大滑數。  臨床上陰證多為里虛寒證,治療上針用補法,宜深刺久留針,並用灸法;陽證多為表實熱證,治療上針用瀉法,宜淺刺少留針,或點刺出血,少灸或不灸。  陰證和陽證可相互轉化,陰證轉為陽證多為病情緩解,陽證轉為陰證多為病情加重。疾病發展到危重階段,人體陰陽耗傷太過,還可出現亡陰亡陽證候,若不及時搶救,患者多有生命危險。  亡陰亡陽的臨床表現,除了有原發病的各種危重癥狀外,亡陰證還兼有大汗,汗出而粘,身熱,手足溫,呼吸短促,煩躁不安,渴喜冷飲,舌紅而干,脈細數無力等症;亡陽證則兼有大汗,汗冷如珠,身涼,手足冷,呼吸氣微,精神萎靡,口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而潤,脈微細欲絕。亡陰亡陽證的治療,取任脈、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補法,並灸。亡陰配腎經腧穴。  2).表裡  表裡是鑒別疾病部位的深淺和病情輕重的兩個綱領,病變發生在皮膚、肌肉、經絡等淺表部位的屬於表,病變發生在臟腑的屬於里。一般說,表證病情相對較輕,里證病情相對較重。  ①.表證 其臨床表現以發熱,惡風寒,頭痛身痛,苔薄白、脈浮為主。由於感受邪氣的不同和患者個體差異,表證又有表寒、表熱、表虛、表實之分。表證治宜取督脈、手太陰、手陽明和足太陽經腧穴為主,宜淺刺。表熱證少留針,表寒證可施灸法,表虛證針用補法,表實證針用瀉法。  ②.里證 其範圍很廣,臨床表現相當複雜。就其疾病性質和邪正盛衰而言。里證可分為里寒、里熱、里虛、里實4類證型。臨床治療里證多與臟腑辨證論治結合,取與有關臟腑相聯屬的經脈腧穴為主,宜深刺。里寒證宜留針,並用灸法;里熱證,針用瀉法;里虛證針用補法,並可施灸;里實證針用瀉法,不灸。  3).寒熱  寒熱是鑒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寒證是感受寒邪或體內陽虛所表現的證候,熱證是感受熱邪或體內陰虛所表現的證候。  寒證與熱證的病性根本相反,兩者所表現的徵象完全不同。寒證以惡寒喜溫,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面色蒼白,肢冷踡卧,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而潤,脈遲或緊等癥狀為主。熱證以發熱喜涼,口渴喜冷飲,面目紅赤,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而干,脈數等癥狀為主。  寒證治宜用溫熱法,多取任脈和手足三陰經腧穴為主,宜留針,並用灸法;熱證治宜清法,多取督脈和手足三陽經腧穴,針刺或瀉或補瀉兼施,少留針,或點刺出血。  4).虛實  虛實是鑒別人體正氣強弱和邪氣盛衰的兩個綱領,《素問 · 通評虛實論篇》: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虛證,指正氣不足的證候,多是於慢性病或重病之後,或稟賦不足,正氣虛弱;實證,指邪氣亢盛的證候,多見於急性病,或體質強實,病勢較盛者。  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精神萎靡,面色晄(白光)白,形體消瘦,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大便溏薄,小便頻數或不禁,舌淡少苔,脈無力。實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煩躁不安,胸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秘結或里急後重,小通不通或淋瀝澀痛,舌紅苔厚膩,脈有力。  虛證治宜取任脈和手足三陰經腧穴為主,針用補法,並用灸法;實證治宜取督脈和手足三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臨床上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並區別臟腑之虛。治療上則應採取補陰、補陽、補氣、補血和調補有關臟腑的方法;實證有氣實、血實、實熱、實寒的不同,分別採用破氣、活血、清熱、溫寒等法治療。2.臟腑證治  臨床對臟腑病變所表現的各種癥狀和體征進行分析、歸納,辨別疾病屬於何臟腑、屬虛屬實、屬寒屬熱,並制定出相應的治療大法,稱之為臟腑證治。  (一)肺與大腸證治  1. 肺 其病變可概括為虛實兩大類,實證主要包括風寒外束、邪熱蘊肺、痰濁阻肺,虛證主要有肺陰虛、肺氣虛。  風寒束肺: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骨節酸痛,無汗,鼻塞流涕,咳嗽而痰涎稀薄,苔薄白,脈浮緊等。治宜取手太陰、手陽明和足太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可施灸。  邪熱蘊肺:症見咳嗽,氣息喘促,痰多黃粘,甚則咯吐腥臭膿血,胸悶,胸痛,身熱口 渴,或鼻流黃涕,鼻衄,咽喉腫痛,舌紅而干,脈數。治宜取手太陰和手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禁灸。  痰濁阻肺:症見咳嗽氣喘,喉中痰鳴,痰稠量多,胸脅支滿疼痛,倚息不得安卧,苔白膩,脈多滑或滑數。治宜取手、足太陰和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可施灸。  肺陰虛:症見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咽干,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多細數。治宜取手太陰、足少陰經腧穴和背俞穴為主,針用補法,禁灸。  肺氣虛:症見咳嗽氣短,痰液清稀,面色晄(白光)白,倦怠懶言,形寒自汗,舌淡苔白,脈虛弱。治宜取手、足太陰經腧穴和背俞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2.大腸 其病變主要是傳導功能失常,可概括為寒、熱、虛、實4種證型。  大腸寒證;症見腹痛喜溫,腸鳴泄瀉,苔白滑,脈多沉遲。治宜取大腸的募穴和下合穴為主,針灸並用。  大腸熱證:症見便瀉黃糜,臭穢異常,肛門熱痛,若熱結而為腸癰,則見腹痛拒按,右腿屈而不能伸展,陽明經腧穴和大腸募穴、下合穴為主,針用瀉法。  大腸虛證:症見大便失禁,肛門滑脫,舌淡苔薄,脈細弱。治宜取足太陰、足陽明和任、督腧穴為主,針灸並用,針用補法,重用灸法。  大腸實證:症見大便秘結,或下痢不爽,里急後重,腹痛拒按,苔黃厚,脈沉實有力。治宜取手、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二)脾與胃證治  1.脾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運化失常、統攝無權兩方面,其病證有寒、熱、虛、實之分。  脾寒證:症見腹痛隱隱,泄瀉,完谷不化,小便清長,四肢清冷,或便血久延,或月經漏下,或帶下綿綿,舌淡苔白,脈沉遲。治宜取足太陰、足陽明、任脈腧穴和本臟俞、募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脾熱證:症見脘腹痞滿或疼痛,口膩而粘,不思飲食,肢體困重乏力,或頭重如裹,身熱不揚,或面色黃而溺赤,苔厚膩而黃,脈濡數。治宜取足太陰、足陽明經腧穴和本臟俞、募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脾虛證:症見面色萎黃,少氣懶言,倦怠無力,肌肉消瘦,嘔吐納呆,腹脹便溏,甚則四肢不溫,足跗浮腫,舌淡苔白,脈濡數。治宜取足太陰、足陽明經腧穴和本臟俞、募穴為主,針用補法,並以重灸。  脾實證:症見腹部脹滿,或有疼痛;若因濕熱蘊蒸,則見膚黃溺赤;若由濕阻而脾陽不振,則見脘悶而腹滿,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腫塊。治宜取足太陰、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2. 胃 其病變主要是胃腑功能失常,可出現寒、熱、虛、實等4個證型。  胃寒證:症見胃脘脹痛,泛吐清涎,喜熱飲,或伴嘔吐,呃逆,苔白滑,脈沉遲或弦緊。治宜取足陽明、足太陰、手厥陰經腧穴和本腑俞、募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胃熱證:症見身熱,口渴引飲,善飢嘈雜,或食入即吐,喜冷惡熱,易驚,譫妄,狂,或大便燥結,苔黃燥,脈洪大有力。治宜取手、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胃虛證:症見胃脘隱痛,痛不喜按,得食痛減,旋即微痞,噫氣不除,氣餒無力,面色少華,唇舌淡紅,脈緩細弱。治宜取足陽明經腧穴和本腑俞、募穴為主,針用補法,多灸。  胃實證:包括兩種情況,一系胃火熾盛,症見消谷善飢,口渴欲飲;一系食滯留阻,症見脘腹脹悶,甚至疼痛拒按,舌紅苔黃,脈滑實。治宜取足陽明經腧穴和本腑募穴為主,針用瀉法。(三)心與小腸證治  1.心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血脈功能和精神思維活動失常方面、可分為虛實兩類。虛證主要有心陽不足、心陰不足,實證則主要包括痰火擾心、心火上炎、心血痹阻。  心陽不足:症見心悸,胸悶,氣短,心痛,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治宜取手厥陰經腧穴和本臟俞、募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施。  心陰不足:症見心悸,心煩,少寐或多夢,甚或健忘,盜汗,夢遺,舌干質紅苔少,脈細數。治宜取手厥陰、手足少陰腧穴為主,針用補法。  痰火擾心:症見心悸,不寐,心胸煩熱,或為癲狂,或為痴呆,語無倫次,哭笑無常,或面赤、口渴,或吐血、衄血,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取手少陰、手厥陰、足陽明經腧穴和本臟背俞穴為主,針用瀉法,禁灸。  心火上炎:症見口腔糜爛,煩躁,喉痛,目赤而痛,頭痛,或鼻衄,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取手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心血瘀阻:症見心悸不寧,左胸作悶,甚則刺痛,痛甚時連及左背與肩胛部,嚴重時可見面色發青,爪甲青紫,舌質淡紅,或有瘀斑,脈多結代。治宜取手厥陰、手少陰經腧穴和本臟背俞穴為主,針用瀉法,或補瀉兼施。  2.小腸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對腸中水液不能充分泌滲吸收,以致水谷不分,清濁混淆,其病性有寒熱之分。  小腸寒證:症見小腹隱痛喜溫,腸鳴溏泄,小便頻數,舌淡苔薄白,脈細而緩。治宜取本腑俞穴、募六及其下合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小腸熱證:症見心煩,口舌生瘡,咽痛,小便短赤,甚或溺血,莖中痛,小腹脹痛,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取手少陰、手少陽經腧穴及其募穴、下合穴為主,針用瀉法。  (四)腎與膀胱證治  1.腎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水液代謝、生殖、納氣功能失常方面。  腎氣不足:症見面色淡白,腰脊酸軟,下肢無力,陽萎早泄,溺多或遺尿,頭暈耳鳴,聽力減退,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治宜取本臟俞穴、募穴和任、督、足少陰經腧穴為主,用補法,多用灸法。  腎不納氣:症見短氣喘逆,動則尤甚,自汗懶言,頭暈,畏寒,兩足逆冷,面浮色白,舌淡苔薄,脈細弱或浮而無力。治宜取本臟俞、募穴和任、督、足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施,重灸為宜。  腎陽不足:症見周身浮腫,下肢尤甚,按之陷而不起;咳逆上氣,動則喘息,痰多稀薄,大便溏薄,舌潤滑苔薄白,脈沉滑。治宜取任、督和足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多灸為宜。  腎陰虧虛:症見形體虛弱,頭暈耳鳴,少寐健忘,多夢遺精,腰酸腿軟,或顴赤唇紅,潮熱盜汗,口乾咽燥,或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多細數。治宜取足太陽和足少陰經腧穴為主,或配手太陰和手少陰經腧穴,針用補法。  2.膀胱 其病變主要為膀胱啟閉失常,臨床上多分為虛寒證和實熱證。  膀胱虛寒證:症見小便頻數,或遺溺,舌淡苔白滑,脈細弱。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太陽、足少陰經腧穴為主,宜針灸並用。  膀胱實熱證:症見小便短澀不利,溺黃赤而混濁,或淋澀不暢,或閉而不通,或兼見膿血砂石,莖中熱痛,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取足三陰、足太陽經腧穴和任脈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五)心包與三焦證治  1.心包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神志失常方面,其具體證治與心的證治大致相同,故不復贅言。  2.三焦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氣化功能失司、水道通調不利兩方面。  三焦虛證:症見肌膚腫脹,腹中脹滿,氣逆腹冷,或遺尿,小便失禁,沉細或滑。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下合穴和任脈腧穴為主,針灸並用。  三焦實證:症見身熱氣逆,肌膚腫脹、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下合穴和足三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六)肝與膽證治  1.肝 一般將其病證分為虛實兩類,實證包括肝氣鬱結、肝火上炎、肝風內動等,虛證主要有肝陰虧虛。  肝氣鬱結;症見脅肋疼痛或走竄不定,胸悶不舒,易怒,食欲不振,氣逆,喉中如物梗塞、乾嘔,或嘔吐吞酸、或吐出黃水,或腹痛便泄,苔淡黃,脈多弦長。治宜取足厥陰、少陽、陽明、太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肝火上炎:症見頭目脹痛,或頭暈目眩,或目赤紅腫心煩易怒,不寐,耳鳴耳聾,吐衄,舌紅苔黃,脈多弦數或弦而有力。治宜取足厥陰、少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肝風內動: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角弓反張,或口喎,半身不遂,語言謇澀,或舌體歪斜顫動,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而數或見浮象。治宜取足厥陰經、督脈腧穴和十二井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肝陰虧虛:症見眩暈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明或雀盲,善恐,肢體肌肉跳動,口燥咽干,午後潮熱,舌紅少津,苔少,脈細弦或弦數。治宜取足厥陰、少陽、少陰經腧穴為主,針可補瀉兼施,或平補平瀉。  2.膽 其病變主要表現在膽液疏泄失常和情志變化方面。  膽火亢盛:症見頭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鳴耳聾,脅痛,嘔吐苦水,舌紅起刺,脈弦數。治宜取足少陽、厥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若濕熱蘊結,導致膽液分泌不循常道,則可出現往來寒熱,黃疸,舌紅苔黃膩等症,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少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膽氣虛怯:症見易驚善恐,膽怯,善嘆息或夜寐不安,視物不清,頭暈欲嘔,苔薄滑,脈弦細。治宜取本腑背俞和足少陽、手足厥陰經腧穴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施。3.經絡證治  以經絡理論為指導,根據經絡的分布規律,與臟腑器官的聯繫特點、功能特性以及經絡異常反應,辨別經絡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法,稱之為經絡證治。經絡證治內容豐富,在針灸臨床上佔有重要地位。經絡病證多由風寒濕邪外襲肌表,臟腑熱邪內擾經絡引起,常導致經絡痹阻不通和經絡所聯繫的器官發生病變。十二經脈證治是經絡證治最重要的內容,故介紹如下。  (一)手太陰肺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肺熱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常可導致經脈循行部位發生病變,則可見臑臂內側前廉酸楚疼痛,或見拘急,或痿軟,麻木不仁,肩臂痛等。治宜取本經腧穴及其表裡經的絡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用。  肺熱上擾 肺熱循經上沖,上擾清竅,則可見鼻衄,喉痹,缺盆中痛等。治宜取本經、手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可刺絡放血,禁灸。  (二)手陽明大腸經證  本經病變多由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和大腸邪熱循經上沖所致。  外邪痹阻 若外感風寒濕邪,導致經脈痹阻,則可見上肢外側前緣酸楚疼痛,痿痹不用,麻木,臂痛不舉,大指次指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可施灸。  邪熱上沖 若熱邪隨經上逆,則可見頭痛、目黃,齒痛頰腫,唇吻跳動,口喎。鼽衄,咽喉腫痛,口臭,舌苔黃,脈弦數。治宜取本經、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點刺出血,禁灸。  (三)足陽明胃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胃熱上沖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侵襲經脈,則可見洒洒振寒,缺盆中痛,膺乳痛,髀股前廉痛,膝髕腫痛,脛外側及足背痛。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灸。  胃熱上沖 若胃中邪熱循經上逆,則可見口唇生瘡,口臭,頸腫,喉痛,齒痛齦腫,鼻淵,鼻衄等。治宜取本經和手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四)足太陰脾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外侵,痹阻經脈,則可見膝股內側痛,足跗腫痛,四肢屈伸不利,痿痹不仁,足大趾引內踝痛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施。  邪熱上擾 若脾經蘊熱隨經上擾,則可見舌強不語,舌本痛等症。治宜取本經和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五)手少陰心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心火循經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外侵,導致經脈痹阻,則可見胸痛,肩背痛木不仁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太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施。  心火上擾 若心經熱邪循經上擾,則可見嗌干目黃,口舌糜爛,舌腫,舌本麻木等。宜取本經和手厥陰、太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六)手太陽小腸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循經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則可見頭項強痛,臂痛不舉,痛引肩胛,上肢外側疼痛、麻木、痿痹不用。治宜取本經腧穴及小腸下合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施。  邪熱上擾 若邪熱壅滯循經上擾,則可見目赤,咽痛,頷腫,耳鳴,耳聾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七)足太陽膀胱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壅滯經脈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阻滯經脈,則可見頭痛,項背強痛,腰、骶、髀、股等本經經脈循行部位疼痛、酸楚,或拘急,或痿痹麻木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  邪熱壅滯 若膀胱蘊熱,壅滯經脈,則可見鼻衄,頭痛,目脹痛,痔疾等。治宜取本經和足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八)足少陰腎經證治  本經病變因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侵犯經脈,導致經脈痹阻不通,則心見腰痛,膝軟,股內後廉疼痛酸重,或麻木不仁、痿痹不用,足冷不能立地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並可配以皮膚針循經叩刺。  (九)手厥陰心包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內熱壅滯經脈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阻滯經脈,則可見心胸疼痛而牽引腋下,上肢痿痹,臑臂內側疼痛、麻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用  熱壅經脈 若邪熱內擾,壅滯經脈,可見腋腫痛,心煩,手掌發熱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十)手少陽三焦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因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則可見肩臂外側酸脹疼痛、麻木,臂痛不能舉,肘臂屈伸不利,小指次指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灸。  邪熱上擾 若風熱外襲或內熱上沖,可使經氣阻滯,則可見頭暈,耳鳴,暴聾,目赤,眥痛,頰腫,喉痛,瘰癧,脅痛,甚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治宜取本經和足少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十一)足少陽膽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因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上沖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阻滯經脈,則可見胸脅疼痛,髀、股、膝外側疼痛、麻木,小趾次趾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灸。  邪熱上沖 若膽熱循經上沖,則可見耳聾,耳鳴,耳痛,偏頭痛,耳後及目外眥痛,口苦等。治宜取本經和足厥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十二)足厥陰肝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因外邪痹阻經脈和風火循經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寒濕邪氣侵襲經脈,則可見少腹冷痛,疝氣,睾丸偏墜脹痛,逢寒加劇,遇熱稍安,或其經脈循行部位疼痛、麻木、轉筋拘急、掣痛等。治宜取本經腧穴,針用瀉法,並灸。  風火上擾 肝風或肝熱隨經上擾,則可見頭暈目眩,眼瞼跳動,面肌抽動,口喎,吞咽不利,飲水即嗆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厥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推薦閱讀:

辟穀的經絡原理
經絡穴位歌訣:十二原穴、背俞穴、募穴、八會穴、下合穴、十六郄穴、十五絡穴歌
良伴—經絡穴位 2
十四條經絡阻塞後的表現!
10月26日百科全說 嚴蔚冰 疏通經絡 易筋經導引術(3)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