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試論元曲格律

試論元曲格律

  • 複製地址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 分享
  • 一江春水 2010年09月19日 16:31 閱讀(0) 評論(0) 分類:個人日記 許可權: 公開

  • 字體:中▼
  • 更多▼
  • 設置置頂
  • 許可權設置
  • 推薦日誌
  • 轉為私密日誌
  • 刪除
  • 編輯
  • 試論元曲格律

    元曲鑒賞 2009-02-05 00:45:28 閱讀16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詩的國度,有三千多年的悠久詩史。我們的民族是熱愛詩歌,能創作能吟哦、能欣賞的民族。詩歌有了耐人尋味的歌詞並配上優美清新的旋律能夠凈化人們精神,提升到高尚的境界。詩歌是我們民族正統文學,它能寫景狀物、抒情言志、寓理載道、理解自然、展示人性。能寫詩的民族應該是最有修養的民族。我國的領導人在國外演講時恰當地講上一兩句短短詩詞比講上十句八句更有說服力,更能震憾人心。今日我國在世界上贏得崇高信譽,正可以證實和體現詩文化軟體永恆的魅力和平等和諧的民族性格。

    毛主席說過:「舊體詩要發展,要改革,一萬年也打不倒。因為這種東西最能反映中華民族的特性和風尚」。1999年9月由中華詩詞學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中央電視台聯合發起的《讓中華詩詞大步走進大學校園》的專題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教育部副部長周遠清與會作了重要講話。會議旗幟鮮明地提出「詩教工程」,指出詩詞文化教育是我國目前素質教育中一個亟待加強的內容,是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人民素質的千秋大業。

    現在有些青少年受不良宣傳品和假劣商品的蒙蔽和欺騙,金錢至上,六親不認,無所寄託,無所顧忌,沒有同情心,沒有使命感,造惡求酷。這都是缺乏傳統文化教育釀成的惡果,給他們補上傳統美德這一課是刻不容緩的事。

    陶冶情操,提高情趣情感,永遠是人類永恆的精神內容之一。不懂詩詞,不能獲得我民族情感的真傳。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任何高檔的西裝或昂貴的脂粉所不能代替的。

    有人認為格律詩詞的條條框框太多,束縛思想不好學習,這看法是片面。愈是寶貴的思想內容,愈需要用精緻的形式來表現。就像高檔的盒子裝珠寶一樣。有一專家作過不完全統計說:「社會上讀舊體詩詞的人數比讀新詩的人數要多得多。五六歲的小朋友,脆亮的聲音背誦的是唐詩宋詞,而背新詩卻不少見」。這說明人們在欣賞詩這一文學藝術上,舊體詩詞的藝術魅力要超過新詩一等。

    這裡要講的是元曲。奇怪的是詩詞多人寫而曲卻少人問津。究其原因大概是這方面書 比起詩詞來較少,曲譜就更罕見了。由於曲偏向於俚俗的口語和內容,被高人雅士看不上眼了。但是曲既然在我民族文學領域中佔有一席之一。在萬紫千紅的百花文藝園裡,我們沒有理由冷落它、擯棄它。同樣要灌溉培植使之含苞爭艷千朵競秀。我國原中華宗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就是一個善寫散曲的巨擘。

    曲是由俗謠俚曲發展起來的一種詩歌形式即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戲曲兩種藝術形式。散曲又分小令、套數兩種。它和唐詩宋詞並列詞曲本是同源,是成律化或半律化的詩。與詞相比,散曲的格律設計與要求更加靈活多樣,風格更加通俗口語化。許多曲目可大量使用襯字,甚至襯字比原曲正字數還多。可以說元曲是對宋詞的背叛。它取消宋詞的入聲,因為入聲是屬於南方語音系。元曲指的是北曲(因為它的發源地就是北方)都是根據北方語音系而寫作的,只有「平上去」沒有「入」。所以對寫曲來講倒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解放」。

    曲是根據曲牌填寫,小令一般只用一支曲牌,有二到三個樂律可銜接的曲牌連成合調的又稱帶過曲,仍屬小令。套數則是用二個以上同一宮調的曲牌,按照一定的順序連為一套組曲。其實戲曲作為舞台表演的綜合藝術,與歸入詩歌體系的散曲在文學上分屬兩類,可是元雜劇和明清傳奇小說中唱詞卻是散曲中的套數構成的,從這方面看來,兩者又是不能分開的。

    曲的形成有二種:絕大部分的一種是先有曲然後填寫長短句為詞,另一種是先有詞而後根據詞的情感起落配以樂調。詞與曲在韻文分支上是近親,可以說曲是由詞演變而來的。有些曲牌與詞牌完全相同,或名雖異而實際相同,也許有人要問,既然是有些相同為什麼又要在詩、詞、曲把曲在詩詞中分開呢?甚至是三腳鼎立的文體,這裡我們就需要了解曲與詩詞有哪些不同的特點:

    (一)曲相對詩詞而言其長短變化簡直是匪夷所思,這裡舉個例:

    王實甫的《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唱詞中的《叨叨令》原句是這樣寫的:

    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什麼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備著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搵做重重疊疊的淚。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而根據吳梅《南北宮詞簡譜》卷一此調的釋文其正字只是:

    車兒馬兒熬煎氣。花兒靨兒嬌滴媚。被兒枕兒昏沉睡。衫兒袖兒重疊淚。悶殺也么哥,悶殺也么哥,書兒信兒凄惶寄。

    上面增添55個了都是襯字,正字只有45字襯字比正字多10個字。

    詞必須嚴格依詞譜字數填寫,不能隨意增減。而曲允許增句增字。這方面使曲與詞在靈活多樣風格上迥異其趣。

    (二)曲的第二特點是韻腳平、立、去三聲互葉。上去為仄聲,平上可互用。這裡要提及的是北曲對於去聲顯得特別重要。這和感情的表達有密切關係,不可忽視。但有些地方並非一定要用去聲,既可用去聲也可用上聲字,在曲譜中有特別用符號註明為用「厶」表明宜用去聲也可不用(「厶」是去字的底劃幫助記憶)。

    三聲互葉例子如關漢卿《不伏老》中的尾字曲「頭、休」是平聲韻,「酒、柳」是上聲韻,「豆、候」是去聲韻。大家可能有這種感覺,一經平上去互葉,讀之便覺低昂婉轉,十分合語之口吻及語之情意。這是詞的長短句所不可及的。寫詞者都知道有少量詞是平仄互葉,是詞的作家不願囿於既定的格律而找突破,繼而發展到曲的三聲互葉。因此可以說這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洪流中韻文又一大發展大創新,由此引來民間文學的興起和繁榮。詞所抒發的是上層文人的情愫。可以說詞是高雅的曲,曲是俚俗的詞,詞向曲轉化是返樸歸真。

    這裡舉一些曲譜供大家參考借鑒:

    《康熙曲譜》——分理論部分和曲譜部分。由譜為全書的主體,理論部分是研究曲譜的指導曲譜又安北曲、南曲和失宮犯調諸曲的次序安排。該曲譜對於「韻」,句長短和「平上去」的音調都詳細註明不用符號,襯字用小號字,一目了然。「韻」都用方格圍定,沒有標點符號。(這使印刷排版增加不少困難)曲譜的詞都用當時名家有代表性的詞為依據如馬致遠、關漢卿、白樸、鄭光祖等,摘錄名作品如《琵琶記》、《西廂記》、《拜月亭》、《荊釵記》等。曲譜例一:

    《夜行船》 馬致元散曲

    百歲光陰如夢蝶韻重回首往事堪嗟韻昨日

    作上 去 平 平 平 去作平 平 平 上 上 去 平 平 作平 作去

    春來句今朝花謝韻急罰盞夜闌燈滅韻

    平 平 平 平 平去 作上作平 上 去平 平 作去

    曲譜例二:

    《喬牌兒》 杜善夫散套

    世途人易老韻幻化自空鬧韻蜂衙蟻陣黃梁

    去 平 平 去 上 去 去 去 平 去 平 平 去 去 平 平

    覺韻人間歸去好韻

    作上 平 平 平 去 上

    《元曲鑒賞辭典》——是一本對元曲全面分析介紹的工具書,內容包括:正文、作家小傳、元曲書目……元北曲譜簡編……等。在1427頁有曲譜說明,上去為仄聲,字聲通用「X」,韻位標「△」,可葉可不葉標「▲」,句中暗韻標「∧」。這裡的標點符號頓、逗、分、句四種皆標。連標XXX須適當分配,不宜三連仄或三連平,要兩仄夾上或兩仄夾去,不宜用「上上」或「去去」。此譜只用正字,襯字不標,由作者自己掌多寡或不用。一定要用去聲字標「去」,宜用去聲標「厶」。句端的括弧是可用可不用。

    曲譜例一:

    《柳梢月》

    仄平平,仄平去,X X X、仄X平平。X平X仄仄平平。

    △ △ ▲

    X X X、X仄平平。X平仄X平去X,X X X 、X仄平平。

    △ ▲ △

    X平仄仄平去上,X X X、X仄平平,X仄厶平平(上)。

    ▲ ▲ △

    曲譜例二:

    《神仗兒煞》

    X平厶上(平),X平厶上(平)。X仄平平,平平厶上(平)。

    △ △ △

    X平X仄,X平X上(平)。(尾聲)XXX、X仄平平,XX去平平去上。

    △ △ △

    最近還要說幾句。寫詩詞曲因為有格律的規範寫起來比較困難。如果因為難而不敢問津就錯了。余浩然著的《格律詩詞寫作》說得好:「首先格律詩詞是一種文學藝術,對待藝術不能以難易論。如果僅以難易取之,那麼藝術學院就應該關門。雕塑專業的學生都應回家去蒸饅頭,賈府上下的丫環婆子都能學會的東西。它能難到哪裡去。只要你有情的天賦,十天半個月,包你入門。」從學習態度而言,是不為而非不能,為之則能。筆者是由興趣鼓起的學習熱情。有關曲的書籍買來,閱閱、讀讀、探探、寫寫,也許寫得不好,寫得出醜,有啥要緊。學習不免要走一段彎路。如果有行家給我們斧正就更好了。再說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這是毛主席的話)只要你寫得出來的東西,言之有物,言之動人。即使有些不合格律也無傷大雅。古代名家巨手也常有出格之作,何況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笨生。希望今後寫曲者越來越多並形成一股熱潮,促進詩詞曲的繁榮。

    推薦閱讀:

    關於格律詩中應避免的「三仄尾、三平尾」大忌問題
    寫格律詩的基本要求和口訣
    格律詩不難學——結構部分
    例說格律詩譜
    【詩海選粹】格律詩詞(76)期 元旦專刊

    TAG:元曲 | 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