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陶塑。廣東大浦湖寮圩吳六奇墓出土。墓內三組明器,一組有女陶俑十三名,和床、帳、桌、椅等生活起居用具,女俑頭梳單層平髻或雙層高髻,上身穿內掛,外穿描金線或帶紅硃彩的對襟長氅,兩手持果盒、宮扇等物,小足,連座高19.5厘米。一組男侍俑三名和廚房炊事明器,男俑頭戴瓜皮式帽,身內穿窄袖口袍,外加短袖寬口對襟掛,衣面描金線並帶紅硃色,穿靴,通高19.5厘米。一組有陶俑三十一件和官衙場面明器,其中吏侍俑三件,衙差俑八件,傳令俑四件,儀仗俑七件。這些陶俑均作直立狀,明器分別組成有眾多女侍的寢室、成群衙役的官署和廚房炊事的宏大而完整場面,製作精細生動。
1962年廣東大埔縣湖寮圩清初吳六奇墓出土。通高19-25厘米。陶質,模製兼手制。現藏廣東省博物館。墓中隨葬各類俑共四十七件,分三組置於墓壙內的三個殉葬箱中。其中,左箱是一組侍女俑,十三件,均作捧物侍立狀,頭或梳單層平髻,或梳雙層高髻,上身內著長袍,外套描金線或紅色對襟夾褂,手持盞,或果盒、宮扇、巾被等,側列於桌、床、架之間;右箱是一組庖廚俑,三件,均作袖手侍立狀,頭戴瓜皮式帽,上身內穿窄袖長袍,外套描金線寬短袖對襟夾褂,足穿靴,立於廚灶和炊具之傍;中箱是一組衙吏俑,三十一件,有吏侍俑、衙差俑、傳令俑、儀仗俑、樂俑等,分別環立在衙座之後,身分不同,造型和服飾也各不相同:吏侍俑,頭戴旗牌帽,上身內著窄袖長袍,外套寬短袖飾硃彩或陰方形花紋對襟夾褂,或縛腰帶,或系朝帶,足穿長筒靴,扶帶而立;衙差俑頭戴船形紅氈帽,身著繪彩或描金線的寬袖長袍,腰束寬頻,肩披坎肩,足穿長筒靴,扠手或扳手而立;傳令俑,皆穿窄袖長袍,外加寬短袖對襟夾褂,頭上或戴瓜皮式帽,或戴旗牌帽,或戴平頂笠形帽,分別作捧文書、捧寶劍、捧大傘和背弓矢之狀;儀仗俑,服飾分二類,一與衙差同,一與傳令同,均作持杖狀,惜儀仗多已失;樂俑,衣著與衙差同,唯帽為瓜皮式帽,手持笛、簫等樂器。俑多加彩繪。清俑,承明俑發展而來,兩者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點。這批陶俑,均為壓模成形,再加刻畫加工,製作精緻,風格雖與明俑基本相似,但造型多有變化,人物塑造相對生動,已不似明俑呆板。再就組合而言,整批俑系由女侍俑、庖廚俑、衙吏俑等多種俑組成,與明代儀仗俑一統天下的情況又有所不同,它們基本反映了清俑製作、造型和組合的面貌。吳六奇,廣東豐順人,清代傳奇人物之一。勇悍而嗜賭好飲,早年即因賭飲敗家而淪為乞丐。明末,流落於廣東饒平及浙江等地,附桂王朱由榔,靠一身功夫而升為總兵。順治七年,清將尚可喜攻韶州,他率部投降,並積極奉行保土安民政策,成了清廷的有功之人,倍受順治和康熙皇帝的賞識,曾「三晉官銜,一品榮封」,死後,其墓「御賜一品典式營造」,頒給「御制碑文」,並「遣官祭葬」。墓中出土的三組隨葬俑,即是其生前官場和生活的直接表現,為迄今所見的唯一清代墓俑。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國家寶藏第10集解密結果?
※五千年前珍貴文物玉制C型龍亮相內蒙古
※[考古日報Vol.19] 遼寧大連鞍子山積石冢的發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二)
※怎麼辨別石器時代的手斧?
※[考古日報Vol.136]山東濟南葯山發現漢畫像石墓
TAG: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