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對性的影響

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占最主要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從歷史來看,似乎儒家文化和性文化處於對立狀態,但經作者分析研究認為,儒家文化與性文化有許多一致的、相互促進之處。儒家文化影響性文化。  中華文化是豐富而悠久的,諸子百家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絢爛多采。在諸子百家學說中,有許多內容都涉及宇宙和世界是怎麼回事,人的一輩子應該怎麼過,等等,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這都是世界觀、人生觀的一些問題,性作為人生的一個主要課題,自然是在研究之列。  在諸子百家學說中,和性文化關係最密切的是道家。從道家的鼻祖老子開始,就提倡以自然的態度對待性,許多道家的代表人物都提倡房事養生,東漢創建道教的張道陵更是提倡性修鍊和房中術,這對中華文化都非常重要,但是,道家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占第一位的。  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占最主要地位的還是儒家文化。自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兩千年來,儒家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一直佔主流地位,孔、孟成為至聖無上的先師。這種狀況在新中國建立以後也沒有多大改變。截止到2008年,國外建立的「孔子學院」已有近300個,在中國大陸也掀起了一股學習《論語》、《孟子》的熱潮,這方面出版的書籍的銷售量以百萬計。  可是,從歷史看來,儒家文化和性文化似乎是處於—個對立面。在中國歷史上,從春秋、戰國至漢、唐,性的風氣都較為開朗,性文化較發達,在宋代以後,性的風氣就較為禁錮,性文化就趨向衰微了,而這種禁錮與衰微似乎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可是,性是一種人性,如果儒家文化推行性禁錮,扼殺人性,又怎麼能被人稱道幾千年之久,直至今日還久盛不衰呢?  儒家文化中提倡性禁錮的觀點似乎很多,「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是歧視婦女的;「男女授受不親」阻斷了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飽暖思淫慾」頗有點現代人所說的「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的味道;「廣程朱理學」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慾」更徹底地否定了人性;所以魯迅憤怒地指出「封建禮教在殺人」了。儒家文化真的和性文化有這麼對立嗎?它們究竟是此長彼消的,還是有許多一致的、相互促進的地方呢?可以作一些分析。  1、「陰陽合一」與「天人感應」  這是中國古人對宇宙構成、宇宙和人的相互關係的一個最根本的看法。古人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陰和陽這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構成的,例如天和地、日和月、寒與暑、雌和雄就是這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結合還可以擴大、延伸到對人生的許多方面,例如《易經》中那段很有名的話:「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前一句講的是陽剛,要一往無前;後一句強調陰柔,要寬容,多做好事,把大家帶動得起來,這樣陰陽結合,事情才能做得好。  這種理論,使古人十分重視世界萬物都要和諧相處,平衡相應——人和人要和諧,男和女要和諧,大自然和人也要和諧。風調雨順,是大自然的和諧,男歡女愛,是人間的和諧,大自然的和諧會影響到人間的和諧,人間的和諧也會影響到大自然的和諧,而和諧的標誌就是陰陽合一,關係平衡。《易經》里有句很有名的話「天地絪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只有天和地、男和女、陰和陽平衡了,協調了,世界萬物才得以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關於人間的和諧和大自然的和諧會相互影響,中國古代有不少有名的故事。例如梁武帝時,三年大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皇帝很著急,幾次祈天求雨都無效果,就問大臣為什麼,有的大臣告訴他,如今天下陰陽失調,男曠女怨,沖達於天,所以天氣也失調了。梁武帝聽從了大臣的建議,採取了不少措施以調節婚嫁,果真,不久就降雨了。  古代還有許多民俗都和「天人感應」、「陰陽合一」有關,例如把性交稱為「雲雨」、「耕耨」,都是把人的性行為和大自然連在一起。古人提倡野合,認為可以得天地之氣,有益於健康。古人還認為女子應去田野分娩,因為可以肥沃土地。「七損八益」認為,在疾風暴雨、大寒大暑、日蝕月蝕、雷電交加之時不可性交,否則會有損健康,如果得孕生子多有殘疾,等等。  當然,「天人感應」不僅僅表現在性方面,如有重大冤情,就會天昏地暗,六月飛雪,三年大旱,也是古人的觀點之一。  這些觀點的中心思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性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和其他自然現象息息相通,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才能有益於健康,實現優生。現代氣功的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吸取天地(大自然)之氣以養生,也是出自「天人感應」、「陰陽合一」的理論。  關於這套理論,中國的道家是最提倡的,而儒家也很重視,如建議漢武帝把儒家學說提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強調按天地之氣的規律行房,他說「天氣先盛牡而後施精,故其精固」,可見這種理論不僅是儒家文化,而且是整個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2、 「禮」是中華性文化的特點之一  我們進行一些世界古代民族的性文化對比研究,發現中華性文化絕不像古希臘那麼浪漫,不像古羅馬那麼放縱,不像古印度那麼神秘,不像古代日本那麼粗魯,而是很講「禮」,最典型的話是「床上夫妻床下客」,「娘子,小生這廂有禮了」。對性的態度則是「溫、良、恭、儉、讓」,連在文學方面的性交描述、春宮畫中的性交描繪都是那麼文雅、溫柔與含蓄,和其他民族的性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不說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很大影響。  儒家文化很提倡「禮」、「仁、義、禮、智、信」,這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禮」就是一種規矩。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封建禮教扼殺了人性,壓迫了人性,可是儒家最初提倡的「禮」卻是有它的很大合理性的。夏、商、周是中國從野蠻時代進人文明時代的最初階段,在野蠻時代,上下關係、男女關係以及人與人的交往在很多方面都是無矩可循的,所以一些大聖大賢們把「制禮」即制定規矩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周公旦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後人甚至把夫妻過性生活就稱為「行周公之禮」。周公是孔子所崇拜的精神偶像,到了春秋、戰國,群雄紛爭,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孔子非常著急,極力提倡「克己復禮」,倡導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套行為規範以約束自己,以調節人際關係的和諧,穩定社會秩序,這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因為它是一種社會需要。這和封建後世所倡導的封建禮教不完全是一回事,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丟掉了「禮」的合理內核,使「約束」走向極端,就完全變成了謬誤了。性的約束在任何時代、任何條件下都是必要的,現代所倡導的「性文明」,歸根結蒂也就是兩個內容健康的自由」加「合理的控制」。自由反映出人性的需要,但是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而要健康;控制,或雲約束,反映出一種社會性的需要,對於性以及人類的一切行為,社會都要加以控制,但是不能像封建禮教那樣控制,控制要合乎人性,要合理。  3、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所大力提倡、世人所奉行的思考問題、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論語·雍也》載孔子的話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哉!」意思是中庸作為一種品德素養,是最完善的了。「中」是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思想和行為都不能過頭,也不能有差距,即所謂無過,無不及。「庸」有兩層含義,一是「用」指實際施行;二是「常」,指恆定不變;「中庸」就是持久、一貫地實行「中」的準則。  中庸之道十分提倡「執其兩端用其中」的處事方式。古人認為事物具有互相矛盾的兩個方面,稱之為「兩端」,處理問題則要把握住兩端,找出聯結兩端的某一個平衡點,以一種穩妥、適中的方式來求得解決。中庸之道還提倡「無可無不可」的應變方式。「無可」指不絕對地認可其中的一種做法而排斥其他,「無不可」是不絕對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種做法。孔子認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君子奉行的中庸就是要「時中」,「時中」乃是根據時間場合的不同而變通「中」的標準,承認調節變化,要避免死抱一成不變的價值尺度,也不死守單一的行為方式。  中庸之道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表現在方方面面,也表現在性文化上。  許多人都認為儒家提倡性禁錮,對性採取了一種保守的態度,其實不盡然。在儒家形成的初始階段,從孔、孟開始,還是把性看成是人們的一種正常的生活需要,例如孟子說:「食、色性也」,《禮記·禮運》中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也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都說明了這個道理。  可是,另一方面,孔、孟又提倡「男女授受不親」,對性要以「禮」來控制,既開放、又控制,在後世一直是這樣。在一端是開放,另一端是禁錮,而在中間找一個平衡點,這種情況在各個朝代直至現代都是相同的,只不過是時代不同,這個平衡點靠哪一端近是不盡相同的而已。後世的性學家,如元代李鵬飛所編撰的《三元延壽參贊書》第一卷先提出了「欲不可無」、「欲不可絕」,然後又提出了「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不可強」和「欲有所忌」也是不走極端而「用其中」的一種表現。  現在我們提倡性文明,性文明的含義不應該是絕對的性自由,也不是絕對的性管制,而應該是「健康的自由」加「合理的控制」,這才能使人性能夠充分發揮,不走極端,不絕對化,這也是中庸之道對現代性文化的一種影響。  4、既重視「道」,也重視「術」  這裡所說的「道」,是指大方向,是一種對事物宏觀的、戰略性的看法;而「術」是指一些謀略、策略,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採取的具體手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則是儒家對世界前景的瞻望和奮鬥目標,是一種理想,「道不同不相為謀」是指人們理想、方向不同,怎麼能合到一起呢?儒家重視「道」,也重視「術」,可是更加強調「道」之不可動搖,這和諸子百家中的法家、名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等等十分強調法、術、勢,甚至只講手段、不顧目的有較大的不同。  這種儒家文化對性文化也有很大影響。中國古代性文化首先講求性的觀念、道德情操,而後才講「交接之道」,這個「交接之道」實際上是指「術」,是一些性行為的具體方法問題。「天人合一」、「陰陽合一」是「道」;認為兩性交合是宇宙、天地間的大事,兩性關係的和諧至為重要,也是「道」;「欲不可禁」、「欲不可縱」也是道廣男女同興」、「男女同樂」不能只顧一方的滿足,也是「道」。除了「道」以外,還有一些做的方法,如怎麼得到性的快樂,怎樣保持性的健康,怎樣易於得子等等,這都是「術」,「術」要服從於「道」,在「道」的指導與統率下進行。  「道」與「術」的結合可以視為中華性文化的一大特點。縱觀外國古代的一些性文化,雖然也有「道」,但更強調「術」,例如古羅馬的《愛經》、古印度的《欲經》、古代阿拉伯的《芳草園》等性學經典名著煽情的內容很多,「勾引異性」的方法很多,而講「道」的內容卻有所不足,這就往往使它變成一本「弔膀子書」了。我國現代對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既包括性的知識教育,也十分強調性的人格教育,可能也是受到了「道」與「術」並重的文化影響。  5、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前面所說的「道」,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原則性,對原則是要堅持的,但是孔、孟之道在初期並不把它看成是一種僵死不變的教條,而是強調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方面的一些想法、做法很有人情味,而且,也是「中庸之道」的一個重要表現。  例如,被後世捧為大聖人的舜,其父粗暴地干涉他的婚姻自由,但帝堯要將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他是願意的,於是「不告而娶」,背著父母娶了這兩個女子。如果從後世的封建禮教看來,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可是孟子卻對此持贊成態度,一個原因是「為無後也」;第二個原因是「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人之大倫,不可也」。有人問孟子,「逾東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逾東牆則不得妻」,那麼爬牆頭去找女人可以嗎?本來,這種做法是完全違背「禮」的,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可是盂子回答,娶妻是件大事,如果沒有老婆就沒有後代了,這是個大原則,如果不爬牆就找不到老婆了,那麼這麼做也是可以的。又如,孔孟之道提倡「男女授受不親」,有人就問孟子,如果嫂子掉在河裡快要淹死了,可以不可以「援之以手」呢?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而援之以手」,權也,如果眼睜睜地望著嫂子被淹死而不去救,禽獸也。這都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  最初的孔孟之道中有許多合乎情理、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的東西,但是,被後世的封建統治者利用了,篡改了。例如劉邦剛當上皇帝時,對儒家特別看不起,認為「打天下」不靠這一套,以後,幫他打天下的那些功臣都不守君臣之禮,叔孫通勸他要推行孔孟之道,朝廷之上一切依禮辦事,要有嚴格的規矩,這一套做法很有效,於是劉邦也去祭孔子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有一次讀《孟子》,讀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時,大為震怒,把孟子的塑像從孔廟趕出去,後來又把《孟子》刪改了。這都體現了封建統治者的意志,用實用主義的態度來對待孔孟之道。為了迎合統治者的意志,一些自封為「孔孟之徒」的學者也篡改了孔孟之道,例如宋代中期的「程朱理學」所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為鞏固封建統治秩序服務的,孔子提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程朱」卻要「滅人慾」,要人們不要為自己的自由、幸福而鬥爭。「程朱理學」的一些代表人物如朱熹、程顥等在生活上、氣節上也十分虛偽、醜惡,違背了孔孟之道。因此,五四運動、魯迅批判的「吃人的舊禮教」、「孔家店」等已經不完全是原來的孔孟之道,而是把原來孔孟之道中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的內容刪除了,把一些消極因素擴大到了荒唐的程度。  在歷史上,孔孟之道經歷了一個被推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盤否定、現在又被重新推崇的過程,但是似有偏差。有人建議黨和政府在第77代「衍聖公」孔德成去世後要繼續冊封「衍聖公」;有的地區要以孔孟之道來治理,搞復古的一套,而且大大神化了孔子,這真是21世紀的怪現象。歷史上的任何偉人,都有他的時代局限性和社會地位的局限性,推崇他們但不能無限誇大。從性文化的角度看,至少可以肯定,孔孟之道中「設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親」、「唯女子和小人為難養也」是一些對社會有負面影響的東西,不能照搬。我們社會主義的新文化有兩個來源,一是中國國有的傳統文化,二是西方文化,對這兩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並根據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對一切文化都應該這樣,對孔孟之道也應該這樣。
推薦閱讀:

美國兩黨制將變三黨制,內亂影響,超級政黨為特朗普而生
十神在年干、月干、日支、時干對日元的影響
濱州王成友風水師為您解讀姓名對人生的影響
中國古代北斗信仰對中醫發展的影響
論文格式是否會影響論文查重效果?

TAG:影響 | 孔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