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華第一福

《中華第一福》是康熙皇帝在康熙盛年國運隆盛時的御筆書法。該「福」字自成一體,氣勢蓬勃,道勁有力,是康熙皇帝盛年極其珍貴的墨寶。據說該「福」字是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庄皇太后六十壽辰祈福所書,時因皇太后體衰病弱,康熙操心祖母身體康泰,一日夢中悟出如何結合運勢,為祖母祈福,特於乾清宮升座,舉行極為隆重的御筆揮毫大典,將夢中由上天感應的該福字書成敬獻祖母,皇太后得該「福」字後身體日見好轉,並得長壽,享75歲高齡成為佳話,故康熙認為該字很有靈氣,令人刻於一石條之上,置於宮中,奉為大清國寶,300年來該「福」字靈驗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傳說得該「福」字者,便能得福陰庇護,心想事成,平步青雲有如神助。中華第一福的這個「福」字是恭王府福字碑拓本,為康熙皇帝沐浴齋戒三日之後所寫,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這個「福」字中還包括:子,才,壽,田,多,五個漢字,代表「多子、多才(財)、多田、多壽、多福」數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周總理親自命名為「中華第一福」,大家把這個「福」字轉發起來,帶給家人朋友多多福氣。天下第一福解析:第一:因御「福」加璽後,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得以傳世的惟一一枚不可倒掛的「福」字,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御「福」加御璽鎮福,奇珍無比。第二:此「福」的書寫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其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第三:俗語稱「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有福沒壽是為無福可受」,但是,由於「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因此,自古從來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合為一字書寫,在這福御寶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故而,這福字也成為了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里的福字,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之福。第四: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該「福」字左部偏旁頗像一個「才」字,隱含「子」字,右部似王羲之所書「壽」字,右上角極似「多」字,右下部又似「田」字,再加上左上角的一點,呈現「多一點」的整體含意,其間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數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第五:由於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百病全消,15年後享高齡得以善終。可謂「福」字之靈,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 而康熙為祖請福,自身亦送福得福。康熙一生政績卓著:招降鄭氏而收復台灣、平葛爾丹以定蒙古、重創俄羅斯而重奪雅克薩,完成了天下民族的大一統,康乾盛世至此發端。康熙執政61年,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一生有子數十,子孫滿堂,恰應「多子」之端;康乾盛世,國富民強,為「多才(財)」;裁撤三藩、收復台灣、與俄國精確邊界、兩次親征准葛爾…這些俱是開疆拓土,合了「多田」之兆;與孫乾隆帝各執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壽善終,正是「多壽」之人;國泰民安則是萬民「多福」。這切都印證了此福「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之說,孝庄太后稱其為「福之本源」,民間則稱「五福之本、萬福之源」。故而,這個「福」字又被認為是汲天地靈氣的古今第一靈驗之福。為了永久保存這福世上獨一無二的「福」字,孝庄親命將其刻為石碑,成為皇家至寶。可謂:「請福聚福、送福得福!」「天下第一靈驗之福!」方位歷史位於北京什剎海西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有「三絕」———西式門、戲樓和「福」字碑。其中以庋藏在萃錦園秘雲洞內的「福」字碑最為珍貴,因為它是康熙御筆。而康熙一生罕有題字,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三個:「無為」和「福」。「無為」二字書於交泰殿懸掛的匾額上,其意有二:一,告誡君王不必過多干涉臣子作為,行「無為之治」;二,交泰殿是朝廷與後宮分界之所,此匾乃是警醒後宮到此「無為」,不要干涉朝政。然而如此重要的匾額也未加蓋「康熙御筆之寶」,而「福」字上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足見康熙對其何等重視。康熙為什麼會如此重視這個「福」字呢?康熙三歲沒有了母親,是孝庄皇太后一手把他撫養大的。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痾,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遂決定為祖母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康熙精選了一隻上鐫「賜福蒼生」正楷四金字的毛筆,在絲絹制

作的紙箋上一氣呵成寫就了傾注對祖母摯愛的「福」字,並決定破例加蓋「康熙御筆之寶」印璽———玉璽是皇帝權力的象徵,一般只能蓋在聖旨和重要的公務文件上,絕對不可能蓋在一般的書法作品上———而且印璽即沒有蓋在「福」字的左下方,也沒有蓋在「福」字的右上方,而是鄭重地蓋在「福」字的正上方,寓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百病全消,15年後,以75歲高齡得以善終。康熙傾注愛心所寫的這個「福」字,有意無意間還創造了許多空前的紀錄。首先由於「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因此自古以來從未有哪個書法家把「福」、「壽」合為一字書寫的,由此成為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里的「福」字,堪稱「福中有壽,福壽雙全」之「福」。其次,這一「福」字中暗含「多子、多才(財)、多田、多壽、多福」數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第三,此「福」的書寫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其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世稱「長瘦福」,即長壽之福。也就是從這個「福」字起,清朝有了每年新年御賜「福」字的定例。孝庄太后於臨終前為了永久保存孫子玄燁送給自己的彌為珍貴的「福」字,親命將其刻在石碑上,佇立於宮內。不料傳至乾隆時期,這塊「福」字碑卻神秘地失蹤了!1962年,周恩來總理批示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員意外地在萃錦園的秘雲洞內發現了失蹤的康熙「福」字碑。總理得知後欣然將其命名為「中華第一福」,又稱「天下第一福」。藏於皇宮的「福」字碑怎麼跑到萃錦園了呢?據野史上說,是和珅從宮中偷運出的。他把「福」字碑鑲嵌到園中秘雲洞內的石壁上,而此石壁上隱藏了一個「壽」字,碑上的「福」字正好是那個「壽」字的一點,使這裡成了「福中有壽,壽中有福」的風水寶地。對於這種說法筆者並不認同。皇宮戒備森嚴,和珅將一塊石碑偷運出談何容易?!再者,和珅第宅幾易其主,豈有「福」字碑不被發現之理?!筆者最近看到一個資料,稱乾隆將康熙的「福」字碑賜給了自己的寵臣和珅,和珅命人運來幾千塊太湖石,在萃錦園砌成京城一條巨龍,這條龍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龍脈上,他將「福」字碑藏在龍穴悉心供奉,稱之為「洞天福地」。和珅從此洪福齊天,官運亨通,而且財源廣進,一時富可敵國。嘉慶繼位後,好幾回想將「福」字碑遷回宮中,由於擔心動了龍脈導致動搖大清江山的根基,沒有付諸行動。這一說法迄今雖亦無史記可考,但筆者認為其可能性更大。(來自北京晚報)
推薦閱讀:

韓青:「中華母親節」自卑又自戀
【原創】浙江文成:訪一代帝師故里,觀中華第一高瀑
老余知識園的圖書館  中華古詩詞賞析文件夾1
中華造詞論壇網刊2(評賞)
《中華燈謎教程》精編版(2)

TAG: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