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小結節是一種什麼病
看似不起眼的甲狀腺擔負著生命動力之源的重要職責。近年來甲狀腺疾病的高發不斷引起醫學專家和患者的關注。 體檢時查出小結節該怎麼辦、該怎樣正確對待並預防甲狀腺疾病?記者專訪了上海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唐漢鈞教授。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左右兩葉,中間以峽部相連。成人的甲狀腺約重25克,女性的甲狀腺比男性略重,且在月經期與妊娠期會略有增大。 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素,甲狀腺素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它直接進入血液或淋巴,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甲狀腺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極為重要,有人體生命動力源之稱。 由於甲狀腺參與機體糖、脂肪、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同時又受到中樞神經、下丘腦、垂體的調控,並與碘的攝入密切相關,所以甲狀腺其實相當敏感與脆弱,容易發生多種疾病。 查出結節應先排除癌變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眼下較為多見的甲狀腺疾病,一般表現為單側或雙側甲狀腺呈瀰漫性腫大,並有單個或多個結節,結節似黃豆或蠶豆大小,質地軟韌,並會隨著吞咽動作上下活動。多數患者是在不經意中發現,或在體檢時經超聲波查出。甲狀腺癌以及許多甲狀腺疾病都會表現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因此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既不必過分緊張,也不能不當一回事,首先應排除甲狀腺是否有癌變。 如果結節腫塊短時期內突然增大,且移動度小或固定,質地變硬,高低不平整,聲音嘶啞,吞咽有梗阻感,就要警惕癌變的可能。需要及時去醫院通過彩超、同位素掃描或CT等檢查以進一步診斷。 近10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有增多趨勢,其發病原因尚未明確,但誘發因素可能與先天的遺傳基因、X線射線、環境污染、飲食以及過度勞累、惡劣的情緒等有關。目前,手術治療是甲狀腺癌治療的首選,配合中醫藥治療,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遠期生存率。 甲狀腺炎別誤作甲亢
如果排除了甲狀腺癌,甲狀腺腫患者還需要進一步診斷是否得了甲狀腺炎。眼下最常見的甲狀腺炎包括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即橋本氏病,由於這兩類炎症的癥狀較隱匿,很容易被誤診或漏診。 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在發病前或發病早期往往有病毒性感冒、病毒性咽炎、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的癥狀,表現為發熱、全身不適、咽喉疼痛、頸部脹痛、鼻塞流涕等,隨後出現甲狀腺明顯腫大、疼痛、壓痛以及頸後、耳後、肩頸臂的放射性疼痛。通過血象測定,會發現患者在早期出現FT3、FT4增高,TSH下降的甲亢徵象,並伴有甲狀腺球蛋白的升高,中後期則轉為FT3、FT4降低,TSH增高的甲減徵象。多數患者在得病之初沒有明顯癥狀,或表現出心慌、消瘦、手抖、消化功能亢進等甲亢癥狀,所以很容易被誤診為原發性甲亢。 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又名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其表現類似於亞急性甲狀腺炎,但並不伴有疼痛與發熱,且病程發展較為緩慢。患者往往在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甲狀腺腫大至原先的兩到三倍,質地堅韌如橡皮,表面光滑少有結節,但並無壓痛,會隨吞咽運動上下活動,腫大嚴重的還會影響吞咽。患者血清中的TG-A、TM-A、TPO-Ab增高,早期也可能出現輕度甲亢徵象,以後又轉為甲減徵象。亞急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患者選用中醫藥治療可減少激素與甲狀腺素的用量,並能改善咽喉部不適癥狀和全身健康狀況。 唐漢鈞教授建議,得了甲狀腺炎要注意定期隨訪,如果彩超檢查發現結節腫塊的質地不均、出現癌狀鈣化灶及血流異常豐富等徵象時,可能是癌變的信號,需要引起警惕。 防病從四方面做起 人們日常居住的環境與甲狀腺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甲狀腺是人體內非常敏感的內分泌器官,外界環境因素,如空氣、土壤、水以及食物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都會刺激甲狀腺,引起甲狀腺病。因此,防止環境污染,遠離有害化學物質,對於預防甲狀腺疾病有重要意義。 飲食中的碘元素對甲狀腺的影響最大,攝碘不足或過多都會引起甲狀腺病變。碘的缺乏是引發甲狀腺腫大的主要原因,高原、山區人群的日常飲食往往含碘不足,應以碘化食鹽煮菜,沿海地區人群則應控制碘的攝入。 過度勞累會加重甲狀腺的負擔,降低人體免疫力。長此以往甲狀腺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如化學刺激或病菌病毒侵犯時,就容易發生病變。因此,勞逸結合、保持健康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也是預防甲狀腺病的有效方法。 中醫認為,甲狀腺病的發生多與情志失調有密切關係。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生活態度,可明顯減少甲狀腺病的發生。
推薦閱讀:
※注射部位為什麼會產生結節?該如何處理?
※乳腺結節編輯
※驗方治療囊腫結節
※劉曉安主任 細說乳腺結節
※乳腺增生、乳腺腫瘤(結節)是否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