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四毋」,修養自己的智慧

有一個人,想要向鄰居借一把斧頭劈柴。

在向鄰居家走去的路上,他想:鄰居一直把自己的斧頭當成金貴東西,每次用完都擦好放得妥妥貼貼的。他可能不會借給我。哼!就借用一下,也沒有什麼啊!他那麼小家子氣,難道我非得向他借不可?

想著想著,就到了鄰居家,敲門之後,鄰居出來了,他就順著想的接下去,說:「什麼寶貝斧頭,你就自己留著用吧!我才不借呢!」

掉頭就走了,留下一個愕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鄰居。

這是一個笑話,其實也不是一個笑話。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引導自己。

主觀臆斷的能力,不同程度的影響每一個人。

就是同樣的一句話,由於說的人不同,自己對這句話的臆斷就不同。

《韓非子~說難》中有一篇文章《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我們每一個人,思想的深處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罷了。

笑話別人愚昧的時候,到能真正明白自己時,才知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影響我們做出正確判斷,其實並不是外因,而是自己。

《論語~子罕篇》記錄了弟子對孔子的一些看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主觀臆測 [毋必]不絕對肯定 [毋固]不拘泥固執 [毋我]不自以為是 。

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像那個向鄰居借斧頭鬧出笑話的,與《智子疑鄰》的宋富人,都是深陷在「意、必、固、我」的意識之中,深的就鬧笑話,淺的就誤判。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一句:「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若是不能離相,也不是菩薩。

中國有一個成語「瓜田李下」,出處三國·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瓜田之中不納履,因為你彎下腰去整理鞋的樣子,就像在偷抱瓜很相似的;李樹之下,舉手扶正自己的帽子,動作和偷摘李子的沒有兩樣。

瓜田納履,李下整冠,這些「相」的舉動,給有「意必固我」的人一看,嘿!做賊的來了,捉個現場。

而事實,卻並不是做賊。

「意必固我」的意識,影響判斷,降低智慧。

正如人生有二個悲劇:一個是躊躇滿志;一個是灰心消極。而真實的世界,沒有那麼美好,也沒有那麼糟糕。

都是給「意必固我」整的。

作為個人,我們要向孔子學習: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提高自己的修為與智慧。

但是你轉身一看,自己的孩子,「意必固我」也是很嚴重的:為一個玩具就執意要得到,為一句話就鬥氣,為一點事得不到滿足就生氣父母。主觀臆斷,固化自我的意識,很多孩子都有。而更甚的是在留守兒童身上,與父母缺少交流,更多「意必固我」。

不可能因為孩子小,就放任他們一直用「意必固我」的意識。人的成長,是需要一定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蒙以養正」,一開始就給予正確的教育。

放任自流,就必然影響智慧。

判斷都是錯誤的,舉動又怎麼可能會正確?

就像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他永遠是講自己的理,那個「意必固我」的理。

小心自己成為「意必固我」蠻不講理的人,也要小心孩子的心智發育,給教成「意必固我」,就成沒道理講的人了。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對我們的修為和教育子女都有現實意義。

人要減少自己的「意必固我」,要打開自己的格局,放開自己的胸懷,與天地交流,與人交流。看到別人在你的瓜田下彎腰,你也可以想,或許他的鞋進沙子了,他正整理鞋呢!在你的李樹下舉手,你也可以想,別人的頭髮可能掉東西進去了,他要整理一下。

不主觀臆斷,固執自我見解,而能接受多種合理的理由,就逐漸放下「意必固我」了。

事情總會有多樣性的,未必就是那個不好的,放下自己的主觀臆斷。

教育孩子減輕孩子的「意必固我」,「蒙以養正」,要交流多給正識,《易經》~《山水蒙》後面就是《水天需》,教育,也需要時間。

培養孩子的大格局,就會減少孩子的「意必固我」,先天帶的是本性,後天教育的是習性。習性,是學知而後習成習慣的。教一次是知,習多次了才會成慣。所以,培養一個孩子的智慧,也是需要時間。

《論語》之中有大智慧,真心希望每個人珍惜《論語》,先賢的智慧,他不講專利,願意學習的人都可以拿來用。

我很喜歡《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一句:「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也不「意必固我」。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推薦閱讀:

為什麼自己多做事反而不受上司的歡迎?
變成自己想成為的那個馮小剛,他用了20年
?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李宇春長發造型遭調侃 回應:我自己覺得很好看(圖)
文壇巨匠是如何給自己取筆名的?

TAG:智慧 | 孔子 | 修養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