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贊凈土超勝

贊凈土超勝

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佛通途,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凈業正宗 。 吾人慾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增廣卷一.與某居士書 代了余師作)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難。唯此一法,全仗阿彌陀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及與行人信願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道交,即生了辦也。(續)福州佛學圖書館緣起 以上節錄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及凈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法語! 各位同修好:

阿彌陀佛 今天,像這樣的法緣是很殊勝的,我們在一起,互相學習,共獲法益。 讀過《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部經是我們特別熟悉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它是凈土五經之一,我們知道了普賢菩薩十大願望最後導歸極樂的事實。不但如此,他還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導歸極樂。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的確,我們能夠知道,凈土法門的重要。我們才能重視這麼一個特別法門。 我們一定要明了,唯有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再沒有比他更高的,佛稱無上正等正覺。可是佛又有很多種,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天台講四教,就有四種不同的佛,有藏教的佛、有通教的佛、有別教的佛、有圓教的佛。所以說成佛,成的是什麽佛?藏教、通教、別教的佛,全都是正等正覺,只有圓教的佛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諸位要記住,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一個人,圓教佛。《華嚴經》最後一章裡面所講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無上正等正覺。讀到這裡我就想不通了?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還要往生,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普賢菩薩還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他們到底去幹什麼?後來,終於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找到了答案。是什麼?去成佛,他們要在極樂世界成就佛道。當然我們在凈業三福裡面不難找到答案。佛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乃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這三種福是諸佛凈業正因,也即往生凈土的基本條件。 這裡很重要,《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節錄出來的「凈業三福」。三福非常重要,世尊在這一段經文的末後特地告訴我們,這三條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這句話份量非常之重,三世諸佛是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當中修行成佛的人不曉得有多少啊!要是相信因果,這四句話是在人天福裡面那好理解,這裡的相信因果是佛為菩薩說的,當然也包括我們,我們也要明白。難道菩薩不相信因果嗎?不是。的確,這個道理很深。我們讀了華嚴,普賢菩薩勸導大眾導歸極樂,我們才曉得,佛告訴菩薩要相信因果的道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啦。普賢菩薩是古佛再來,示現等覺菩薩的地位來給我們表法,自己不但發願,他勸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導歸極樂,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像這些菩薩有著無量無邊那麼多。因此,我們才知道修行凈土法門的重要。我們要曉得,華藏世界的這些法身大士,住的凈土是實報莊嚴土,他們都要往生極樂,要去那裡圓成佛道。你還敢不敢說這是老太婆教?我們知道凈土法門的重要,更要知道修行方法。信願行是凈業三資糧 話講到此,我都還沒有做到,正天天往這用功呢。雖然我沒有做到,不妨我給大家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傅,說不定大家能做到。我為什麼給大家說呢?願同念佛人,同生極樂國。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一向專念 修十善業。 大家把它背會一生落實下去,真正做到了,如來的好學生,你是上上根人,一生決定往生· 話講到此,我都還沒有做到,正天天往這用功呢。雖然我沒有做到,不妨我給大家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傅,說不定大家能做到。我為什麼給大家說呢?願同念佛人,同生極樂國。 因此,我們真正了解了這麼一個無上,特別法門,能夠知道它對我們修學的重要,不假啦! 【三資糧】修凈土法門的人所應具備的三種資糧,即信、願、行。信是相信西方確有極樂世界;願是願生極樂國土;行是念佛名號,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毋令忘失`````` 凈土行人,都知道信、願、行,是往生三資糧。欲生西方,欲見彌陀,必須真信切願力行。 《無量壽經》所立一經宗旨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經》乃為「信、願、行」三資糧,二者實為一旨,故取古今通論而簡易者,故曰「信願行」也! 用功不得力,只緣生死心不切 《夢東大師語錄》中指出:「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不堪言。況輪迥未出,難免墮落,一念之差,便入惡趣。三途易入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每一念及、五內如焚,故即痛念生死,如喪考妣、如救頭燃也。」

求生凈土,必須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對娑婆起厭離心,急求出離,才能對極樂生欣樂心。猶如小孩失娘,此時他真信普天之下,只有我娘可怙恃,切願見娘。凈土法門雖然簡易,但必須具足真信、切願、篤行的凈業三資糧,缺一不可。 真信、切顯、篤行是凈業三資糧  

夢東大師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凈土一門,信尤重要。這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悲憫兜生難得出離,無問自說此一特別法門。 我輩修習凈業,信貴深,願貴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募能搖惑,一切境遇募能引轉。若正修凈業時,達摩大師忽現在前曰:『汝但舍念佛,即授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 』當向祖作禮,謂:『我已受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不敢自違本誓也。』縱釋迦如來忽現身曰:『吾先說念佛法門,特一時方便,汝且置念佛,即為說更殊勝法門』。亦向佛稽首陳白:『我先稟受世尊凈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耶?能如是信,可謂深矣。若赤熟鐵輪旋轉頭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尚不改其所願,況世間小小順逆境界,豈能引轉哉,能如是願,可謂切矣。信深願切,是謂重心,而修凈業,凈業必強,心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凈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則臨命終時,雖欲輪迴境界再現在前,彌陀凈土不現在前,皆不可得。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有素,臨時自不入於歧路」。信願是基礎,沒有深切的信願,凈業就建築在沙灘上,經不起風吹雨打,一觸就倒。選擇法門前要慎重,注意符合自己的根機,念了幾十年佛後仍見異思遷,正說明沒有真信切願,修行也浮而不實,泛泛未到實處,哪來的感應和境界呢? 應修三福,生四種心   夢東大師還說出::「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佛通途。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凈業正宗。三、以攝心專註而念,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行要務。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七、以一心不亂,為凈行歸宿。八、以種種靈驗,為往生證驗。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阿彌陀經》明確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是正行,六度萬行是助行。在修正行的同時,要培植善根福德因緣。有人錯誤理解《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三輩九品往生,即使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由於生大恐怖,聽從善知識的教導,至心念佛十聲亦能往生。就認為不必要修福行善,只要臨終十念就可往生,何必平時無休止地念。這完全是對真信、節願缺乏認識。《大智度論》說:「一切眾生臨終時,刀風解形,死苦來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這種不斷惑業而得往生決不可能出之僥倖。如沒有平時紮實的念佛功夫,決不可能有臨終的效應。就是那些作惡多端,能臨終十念往生的,也是夙因成熟,所以能遇到善知識的安慰勸勉,便生信發願,至心念佛,得佛接引。可見仍不離因果綱絡,但這種情況,只是萬分之一,不可能有穩妥把握。因為凈業修行不容許投機取巧只能實事求是。夢東大師所述的凈業八事是全國概括和總結,我們應學深、學透,才能積聚凈業的三資糧。   

夢東大師還開示說:「念佛當生四種心:一、無始以來造業如此,當生慚愧心。二、得聞此法門,當生欣慶心。三、無始業障,此法難遭難遇,當生悲痛心。四、佛如此慈悲,當生感激心。此四心中有一,凈業即能成就。念佛當長久,不可間斷。間斷,凈業不能有成。當勇猛,不可疲怠。疲怠,凈業亦不能就。長久不勇猛即有退,勇猛不長久即無進。」這是指篤行而言的。六波羅蜜等一切梵行,主要靠精進才能成就。如《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篤行應當是常精進的。   

印光大師說:「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失其要,而又重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全與真信切願相違反矣。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歸根到底,還是真信、切願、篤行最重要。    夢東大師又說:「臨終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凈土,得不見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僥倖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致終日終年領導得,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惟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即凈土受生之心「。惟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是何人?不生凈土,更重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苦口婆心,溢於言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敬請同修為真信、切願、篤行積聚往生凈土三資糧,臨終心緣彌陀,得佛接引,往生極樂凈土。 夢東大師(1741-1810)名際醒,字徹悟,河北豐潤人,晚年居住北京紅螺山資福寺專弘凈土,世稱資福際醒,被奉為中國凈土宗第十二祖(印光大師在光緒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也在資福寺凈土道場專修念佛法門),著有《夢東禪師語錄》等,為清代中葉的我國蓮宗名家。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凈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註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凈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信根具足 願根具足 知好歹者讀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不知好歹者反是。以其止欲為通家,無心了生死耳。 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七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二二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二二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八十一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一八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