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詩經?國風》中的擇偶標準,你中了嗎?
外貌是每個人的第一特徵,對外貌美的追求,不僅是我們現代人的審美追求,就算是幾千年前的周代人也不例外。
《詩經》中描繪了大量的人物,有男有女,其中描寫的大多數人物形象,都是以形體高大為特徵,可以說明高大壯美是當時人的一個重要的審美標準,同時也成為了擇偶的必不可少的一條標準。
從《詩經·國風》中,我們不難看出,在男性心目中,高大、俊美、豐碩是美的象徵。《衛風·碩人》是《詩經》中最具典型代表的,也是最早描寫女性具體的容貌之美的一首詩歌。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這首詩描寫的是貴族夫人庄姜的外貌,首句就以「碩」開頭,「碩」在《爾雅·釋詁》中的解釋為:「碩,大也。」給人以身材高大之感,接著又說她「頎」,也就是長的意思。
這就很形象地說明庄姜是個高個子的美女。緊接著又從纖細的手指,白皙的皮膚,修長的頸部,潔白的牙齒,豐滿的額頭,彎彎的眉毛等方面從下往上進行身體各部位的細節上的描寫。
方玉潤評價這首詩歌時說:「儀容之美,千古頌美人者,無出此二語,絕唱也。」[7]對其刻畫人物形象之美、之細評價甚高。「敖敖」,也是長的意思。
「頎、敖」都是同義,鄭箋云:「敖敖」猶「頎頎」也[8]。都是形容女子高長美麗。《詩經》中以「碩人」為美人,把「碩」作為擇偶的標準,在許多詩篇中都出現過。
也有許多詩篇,是以女性的眼光去衡量男性,但也離不開「碩」、「美」二字。如《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又有《齊風·猗嗟》也有「頎而長兮」的句子。
《國風·邶風·簡兮》「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這裡的「俁俁」是魁梧健美的意思,翻譯出來大體就是身材高大的人看起來魁梧健美。
《小雅·白華》中有「嘯歌傷懷,念彼碩人」、「維彼碩人,實勞我心」的句子。「我」因為思念「碩人」而長嘯悲歌,擾亂心神直到痛心疾首,備受煎熬。
由此可見,古人皆稱美人為碩人。可見這時女子是以身材高大為美,對於理想中的男子也是以身體高大為美。朱自清《古詩歌箋解釋三種》中說:「大人猶美人,女亦稱碩。」可見當時的擇偶標準是以「碩人其頎」為前提的。
女子除了欣賞男子的高大、魁梧之外,也注重男性身體的壯實、有力。《國風·邶風·簡兮》中有云:「有力如虎,執轡如組」、「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女子因為觀看舞者的表演而愛上舞者,在「碩人其頎」的基礎上,因為舞者表現的陽剛之美,「有力如虎」,臉色紅潤彰顯出身體健康之美。
「赫如渥赭」,唐莫堯在《詩經新注全譯》中解釋說「『赫』是『紅色』,『渥』為『厚』。『赭』是『赭石』,俗名土紅,昔做紅色塗料」[9],就因為臉色紅潤,而獲得爵位,說明身體健康在當時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衛風·伯兮》中「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朅是偈的假借字,威武壯健的樣子。桀通「傑」,傑出的人。
遠征的丈夫是女子心目中威武雄壯的勇士,所以她心甘情願「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所謂「女為悅己者容」,既然我那威武雄壯的丈夫不在身旁,我又打扮給誰看呢?所以不如不打扮,甘願一心思念我的愛人,直到憂思成病,我亦無所悔恨。
《衛風·淇奧》中「有匪君子……瑟兮僴兮,赫兮咺兮」說「君子」外貌矜持莊嚴,威武且有威嚴。
《鄭風·叔于田》亦有「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等等,這些都說明了在女子心中男子高大壯美,威武莊嚴才是美,是她們選擇配偶的一條重要標準。
我們試想一下,為什麼先秦詩經時代人們的擇偶標準要以碩大欣長,勇武有力為主呢?
其實跟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有很大關係,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勞動對人的體力的要求較大,所以在擇偶時候更加註重這方面,所以對男性要求高大壯美,身體健康,具有男子的陽剛之氣。
對於女性同樣以體型高大,體格健壯為美,這也是因為能夠更好地勞作。這可以從《詩經》中大量的描寫勞作的詩歌看出來,很多的女性都「志在於女工之事」[10]。
如《關雎》中「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流」、「采」、「芼」把女子採摘菜荇菜的優美形象勾畫出來。
《卷耳》描寫一個採摘卷耳的女子。
《采蘩》中為了祭祀而採摘蘩的女子,是為了家族的發展而勞作。
這些女子都給人以勤勞之感。選擇這樣的女性為妻,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更有利於產出身體健康的下一代,使得人口得以延續,得到更為優秀的勞動力。
二、端莊貌白《詩經》中有許多詩句描寫女性容貌之美的句子,在男性眼中由以皮膚白皙為美。
「白」字在《詩經》中的表現相當廣泛,主要是指光彩,包括肌膚的白凈,手指的纖白,面部的白皙,開了重色之先河。
詩中不乏有對女性形象的直接表述,多種多樣,不可勝數,城邊靜女、月下姣人、採桑少女、出嫁少婦、幽怨棄婦、離異的思婦,在詩中應有盡有。
其中,對女性美的描寫,最具代表性的,是衛風中的《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分別對庄姜的各個部位的美進行描繪,而最主要的是對其脖頸的描寫。
蝤蠐是天牛的幼蟲,呈黃白色,身長足短,圓筒形。用以形容庄姜脖子的豐潤白皙,用瓠仔比喻牙齒,其潔白勻稱整齊可知。
《詩經》描寫月光的詩歌《陳風·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毛傳》中說「皎」是月光。
詩句用朗月比喻女子皎好的臉龐,如明月一般皎白。《召南·野有死麋》中「白茅純束,有女如玉」。以玉石比喻男子,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司空見慣,但以玉石喻女卻很少見。
《召南·野有死麋》描寫一位下層人民的打獵生活,他遇到女子的第一印象是「有女如玉」,映入眼帘的是女子的膚色如「玉」般潔白,然後被吸引住,最後才會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的感嘆。
《鄭風·有女同車》中「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以身上佩戴美玉來讚美女子美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也暗示只有純白的美玉才可以與女子的美麗面容相匹配。始終以讚美的語氣表達男子對女子的「德音不忘」。
分析這一階段詩中對女性美描寫的特點和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個時期處在中華文明發展之初,由於生產力發展的限制,人們對自然及自身的認識相當有限,人們的思維、人們對審美的體驗和把握無不停留在初始的童年時期,也就是對自然的崇拜與敬畏,舉目所見,觸類所及,所以將人類美的事物賦予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如美玉,月亮。
正如《易傳·繫辭 》所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類萬物之情。」[11]因此,他們的審美參照、審美體驗、審美表達,也必然藉助這些最深印象的記憶去具象地再現。
而此時這種關於女性美的描寫,不過是一種最簡單的概念置換,還不具備任何的語言思維方面的推理、判斷,因此也不具備任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也正因如此,這種描寫,才顯得那樣的遠荒、古樸、純真和原始,幾乎是寧靜和諧的「天籟之音」,而顯得「大意雍容」,因此,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三、窈窕淑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我們從詩經開篇之作《關雎》開始闡述,我們姑且不去討論當時的擇偶標準是否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原則,但是對女子的第一要求是美貌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但是不僅如此,女子的內在品德也是男子擇偶的重要標準。
「淑,善也」(孔穎達),是有才德、善良之意。「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男子因為追求不到這個外貌極佳,品德賢良的女子而輾轉反側,但他並沒有放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使用各種手段來討女子的歡心。
很多人認為男子因為愛慕女子,而取悅於她,其實不然。「鐘鼓樂之」,在當時那個時代,只有重大禮儀,如祭祀之時才會用到禮器。說明這位男子是將追求這位女子作為與像祭祀這樣的人生大事去做的。
男子覺得他有責任去迎娶這位「淑女」。「此窈窕淑女,既得之,則當親愛而娛樂之矣。蓋此人之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則有以配君子而成內治,故其喜樂尊奉之意,不能自己,又如此雲」[13]。
詩經中有許多愛情詩歌向我們展示那個時代的擇偶標準,描寫女性的亦有很多。「淑女」包含的含義很多,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歌用盛開的桃花來讚美這位美麗動人的新娘,因為這位新娘能夠「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能夠給夫家帶來歡聲笑語,結婚後能為夫家生兒育女,能夠與夫家家人和諧相處,從而給大家帶來幸福美滿。
《邶風·燕燕》有「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的句子,意思是仲氏為人可靠,她的心地厚道,既溫柔又和藹,謹慎又周到。
「淑」字是對這位女子品德的高讚譽,把這種品德體現得淋漓盡致,《東門之池》中亦有「彼美淑姬,可與晤歌」、「彼美淑姬,可與晤語」、「彼美淑姬,可與晤言」的句子,它表達了男子對一位美麗女子的讚美、懷念。
他所思念的女子是具有美德,善解人意的,否則怎麼可以做男子精神上的知音呢?再如《氓》中的女子,在氓向她求婚以後,她非常重視,與其分手時,把男子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多麼含情脈脈而又多麼不舍,與男子約定好結合的期限,「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又是多麼婉轉。
這裡顯示出女子的忠厚、善良的品格和對愛情的忠貞嚮往。
在於男子分別以後又盼望氓能夠快點到來迎娶自己,當「既見復關」,則「載笑載言」,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並要求「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結婚以後,女子則天天早起晚睡,操持家務,並希望與丈夫白頭偕老。同樣顯示該女子的純真忠厚的品格。
四、謙謙君子人性之美不僅僅體現在外在容貌之美,更是外貌美與內在品德之美的有機統一,「君子」與「淑女」是幾千年來人們分別用來形容男女雙方品德的詞語。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用「美」和「善」的標準來要求男方。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詩經中的《衛風·淇奧》篇,是女子讚美男子的一首詩歌,這裡的君子是一位貴族。《詩序》中說「《淇奧》,美武公之德也」。
這雖然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但是確實描寫了一位身份地位很高的男子,他雍容閑雅、端莊大方、博得了一位女子的深愛。因為在淇奧狂歡的季節里,他們曾一起歡樂過。
因此他的音容笑貌,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歌以淇水彎曲幽深之處的綠竹起興,讓人似乎看到的是「君子」挺秀清朗的風姿,而聯想到「君子」內在的「虛心有節」,展示「君子」的品格,才華。
而這位女之愛上這位君子,也不是因為他的地位與財勢,而是因為他的全部的「德」與「行」。儘管詩中也說到他的服飾和車輛的華貴,但主要強調的還是他的溫文爾雅,不像其他的貴族那樣高傲和粗蠻,空有一身好皮囊。
本詩主要運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又表現了一種變化,一種過程,暗示君子之美在於後天的積學修養,磨礪道德。選擇作比的事物,無論是「竹」、「玉」、「金」,都緊扣「有匪君子」的內秀之美,才華橫溢,光彩耀人。
另如《鄭風·叔于田》和《齊風·盧令》都是從一位女子的角度去讚美自己心愛的小夥子,而這兩位男子都是獵手,她們覺得自己的愛人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他不僅貌美而且品德好,詩中說他們「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他們不但人長得英俊瀟洒,孔武有力,並且溫良賢德,舉止得當。
前詩中他雖然卻不在「我」身邊,但是我卻對他無比思念。後面那首詩歌,女子對這位男子的威嚴仁德一見傾心。雖然他們都是獵手,地位不高,但是他們品德高尚從而俘獲了這兩位女子的芳心,說明品德在女子的心中顯然高於身份地位。
這樣的詩篇還有很多,如《周南·樛木》、《召南·騶虞》、《邶風·簡兮》等詩篇,都是讚美男子的雍容華貴,讚美美男子的、美君子的,他們的身份地位相差懸殊,有舞師,有獵人也有貴族,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有著極為美麗的外貌和高尚的品德。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詩經》時代女子理想配偶的準則,即美貌,仁德再加上威武或者才幹,簡而言之,也就是美和善的有機統一。
⊙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推薦閱讀:
※西湖龍井茶怎麼選購還真是一門學問 快來看看吧
※婚姻好不好,僅僅只是看看生肖沖不沖嗎?
※俗話說:「小拇指過三關,不愁吃喝穿」看看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