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直釋 一
金
剛
經
直
釋
目 錄
題目 頁 題目 頁
前言 1 法會因由分第一 1
善現起請分第二 4 大乘正宗分第三 8
妙行無住分第四 12 如理實見分第五 15
正信希有分第六 16 無得無說分第七 20
依法出生分第八 22 一相無相分第九 26
莊嚴凈土分第十 31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37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38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45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52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61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66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69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80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84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85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87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91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92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94 持經功德分第二十五 95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97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101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103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105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107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110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112 結 尾 116
帝釋及三十三天的故事 118 阿修羅王與帝釋的故事 119
金剛經常見詞語注釋目錄122
前 言
在佛教典籍中,《金剛經》居佛藏之顯要,流通最為廣泛,因為《金剛經》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遍修六度等的規範,是成佛過程中的路標。此經是入大學的教科書,但無論初修久學,男女老幼,識字或不識字,無不喜歡讀此經,可知其因緣之不可思議,夙世必讀誦此經,故學佛不可以今世論,而輕視初學者!
《金剛經》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因為《金剛經》涵容了六百卷《大般若經》。《心經》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般若是諸佛之智母,至道之精微,是法海之泉源,如來之秘藏。
生命的內涵是福德和智慧,佛陀的福德與智慧都達到圓滿,故稱為兩足尊。眾生最缺乏的就是智慧,故很多人活得很累,心裡的負擔很重。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觀念里,就是相同的環境,因各人的觀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情懷。同樣一輪明月,看到它有人傷心、有人歡喜,此即「唯心所現,唯識所辨。」「心生則種種法生」。又眾生非常執著,不明白宇宙人生就是因緣和因果,親友、身體、事業、財富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故輪轉生死無有出期。《金剛經》是醫治心病的良藥,能開發眾生
. 1 .
的智慧,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能掃除心靈的塵埃,提高心境的層次,最終了脫生死,成就無上佛果。
《金剛經》對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特別是宋明理學的形成產生過巨大影響。《金剛經》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頗有因緣:中土禪宗自梁代菩提達摩發軔,至隋唐時,其五祖弘忍已將所依經典由《楞伽經》改為《金剛經》。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惠能,因聞客人誦《金剛經》而豁然明悟,別母棄家投奔弘忍。在聽弘忍講《金剛經》時,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接受《金剛》印心,最後成為禪宗六祖。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即金剛石,佛教中常用金剛的堅固不壞喻如來智慧,故經名的意思是說以金剛不壞之志和大智慧心乘度眾生到彼岸。《金剛經》屬大乘般若系經典,其內容為「多聞第一」的佛弟子阿難記述釋迦牟尼世尊與須菩提關於佛教義理的答問,梁昭明太子將全經內容分為三十二分。
《金剛經》為一切凡聖悟心之門,了悟無明妄心,即是妙慧真心,二心同體,故曰悟心。三界以心為主,心名為地,能印心者,究竟解脫,故又名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經以空慧為體,以無住為宗,以斷疑為用,以大乘為教相,次第用「無我、無人、無眾生、
. 2 .
無壽者。」和「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等三段論式,闡發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者即是非相」,即世界上一切事物皆是空幻不實的空觀、中觀和假觀認識論,它提倡修行者應「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即對現實世界不留戀執著,並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去降伏妄心,從而悟到三千大千世界是個幻相,是一合相,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現出來的,故不可執著,達到「如如不動」,證入「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的實相境界。
《金剛經》最早由鳩摩羅什於姚秦弘始四年(402年)譯出。鳩摩羅什(344——413年,日本冢本善龍考證為350——409年)是天竺人,七歲隨母出家,由小乘改學大乘而成為中觀派大師。弘始三年(401年)到長安,十多年間共譯出經論七十多部近四百卷,第一次把印度佛學按本來面目完整地介紹到中土,在中國佛教史上,他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為四大佛經翻譯家。《金剛經》的廣泛流傳,與鳩摩羅什忠實原文的態度、嘔心瀝血創立佛學名詞、嫻熟的意譯技巧有很大的關係。
繼鳩摩羅什譯本後,又有五種異譯本:北魏菩提流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朝陳真諦的《金剛般若波
. 3 .
羅蜜經》、隋朝達摩笈多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奘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唐義凈的《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而世以鳩摩羅什譯本最為通行。
現代人讀佛經,第一難關就是文字關,特別是文言文、繁體字、偏僻字、佛教典故和敘事方式等,因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這些常識,這就是「文字障」。這個「文字障」不破是很難明白經中義理的,更不用說去領悟了。有鑒於此,末學借鑒直釋方式,著重於字、詞、句的解釋,文字一律用簡化字,正文用二號字,注釋用加粗四號字,講說和附文用小三號字,但願這樣的注釋方式能給讀者帶來學習本經的便利,為「釋字」與「解義」做個橋樑。又因前後經句文同而義不同,學者每苦於不明經義之所在,故每在注釋時加以說明。
這次校釋用的是鳩摩羅什譯本《金剛經》,由於末學識量有限,而佛教義理博大宏深,校釋中粗疏和謬誤一定不少,祈盼各方大德和讀者斧正。
夏省虞
2007年3月16日
. 4 .
法會因由分第一
每一部佛經前都有序分(即序品,「分」或「品」指佛經的篇章),它包括通序(諸經都有的序文)和別序(有別於他經的序文)。它們是說法聚會的因緣所由來。通序有六種成就(業績):信成就(阿難信順本經——「如是」)、聞成就(阿難親耳聽聞佛法——「我聞」)、時成就(說此佛法之時——「一時」)、主成就(說法之主——「佛」)、處成就(說法處所——「祗園」)、眾成就(一座同聞佛法僧眾之多——「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這六種成就證明此法可信,非為謬妄。別序則表現佛的實相(本然狀態),由釋迦牟尼的飲食起居而引出正文。
如是如此我阿難自稱聞如是我聞即「我聞如是」,是佛經開卷語,謂我親聞佛如此說一時當時,佛說經之時佛全稱佛陀、浮屠等。本體上說是「智慧」,作用上講是「覺悟」,意為覺者,智者。指徹底覺悟並且具有大智慧的人,即覺行圓滿的人在舍衛國舍衛譯為豐德,財豐德足之意。原為古印度憍薩羅國都城名,位於中印度境內,為了區別於南部另一憍薩羅國,故以城名代國名。城內有給孤獨長者施捨的祗園精舍,釋迦牟尼成佛後,曾在此安居、說法,祗樹給孤獨
. 1 .
園簡稱祗園、祗樹園,也稱祗園精舍,原為波斯匿國的祗陀太子的樹林,故稱祗樹,位於舍衛城城郊,祗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兩人在此共建精舍,施捨給釋迦佛,供佛陀停留、暫住和說法用,這是繼印度南方王舍城耆闍崛山的竹林精舍後,佛陀在印度北方說法的根據地。給孤獨:人名,本名須達多與大比丘佛教「四部眾」之一,指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僧侶,俗稱和尚。意為乞士、破惡、怖魔。乞士:就是乞求的人,在這裡是:「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意謂上從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為維持生命,要受用飲食,但只是為乞食而乞食,不知乞求如來的正法,那就與一般討飯的人沒有差別了,所以乞食是為了修行。佛陀規定,在四十里之內,有人講經說法,出家二眾如不去聽,即是犯戒。破惡:是說出家二眾,既然已經出家,就應本著佛法修行,破除種種惡法,如出家不能破惡,那就與俗人無異。怖魔:是說出家二眾,在登比丘壇受比丘戒時,諸護法神皆來護佑,遣使地行夜叉,報告空行夜叉,展轉傳到魔王波旬那裡,魔王就生起極大的恐怖。因魔王最喜歡魔子魔孫越多越好,令三界內的眾生,都掌握在他的魔掌之中,決不願意有一個眾生跳出他的掌握,現在出家人發願受戒,依法修行,將離三界,當然使魔恐怖起來,
. 2 .
故名怖魔。大比丘:指年高德劭的和尚眾意為法眾,佛教指四人以上的僧團千二百五十人指先習外道,後皈依佛門,隨侍佛祖左右,並參加每次法會的基本會眾俱偕同、聚集。
爾時其時,那時世尊佛十號之一,原為婆羅門教對長者的尊稱,佛教用以尊稱釋迦牟尼,因為佛具備眾德,為世欽重,故名。一說釋迦佛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環視四方,宣示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故名,食時到吃飯的時候,著衣法衣,指僧伽梨衣,又稱忍辱衣、福田衣、百納衣,佛教規定僧侶集會、說法、乞食時必須穿此衣持缽全稱缽多羅,也稱缽盂、應量器,為僧人盛食的器具,入舍衛大城乞食佛教規定,比丘須乞討食物養活自己,不能經營生計,乞食是佛教十二頭陀行(苦行)之一。於其城中,次第按照次序乞已乞討完畢,還至本處返回祗園,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鋪設座位,打坐參禪。
此經以無住為宗,正顯般若智用之相貌,故以降伏為綱宗。但般若無相,唯借行住坐卧以顯。顯即領會之意,會則處處風光,在在般若,翠竹黃花,盡通人意,不會則越說越糊塗。
. 3 .
諸佛說法本無定相,諸法空相,隨處是法。不離行住坐卧,應機而啟,何須言語音聲?在在般若,處處放光,非肉眼可得見的!自食時至敷座而坐一段,演世尊以六波羅蜜行化,乞食是教布施;著衣持缽是教持戒;次第乞是教忍辱;收衣缽洗足是教精進;敷座而坐是教禪定,一切皆是般若,此是世尊不開口之說法,六波羅蜜門盡已釋入。放如是無相之光,是世尊已說真如般若竟,見此光者即證得金剛般若三昧。而人皆不見,獨須菩提知機而啟請。機者適時適地,如聞此法,必可領悟,這就是法會的因由。又此經所說,偏重金剛般若之用,故第一品即是表用。用隨體立,體由用顯,體在用之中。
般若者,要用於恰恰當機之處。眉言目語,本無聲音,對方也不必以目見,不必以耳聞,又何必再啟言說。但說法者為度眾生,聞法者為利己益他,故須菩提雖已明悟世尊之旨,但為普利群生,仍當機啟請,明知無法可說,不妨且說不可說。
善現起請分第二
佛的日常起居(行、住、坐、卧)無時不在體現並宣說實相般若,但只有那些證得佛果的聖人才能
. 4 .
領悟,一般的凡夫俗子以及善男信女都不能了悟這種般若妙法。為使大眾開悟,須菩提從座位上站起,請求佛為眾生解說佛法。
時當時長老對出家年長、德高僧人的尊稱須菩提意為善現、善吉、空生。原為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城人,婆羅門種姓,出家之後成為釋迦佛十大弟子之一,在大眾信徒中,即就從座起,偏袒右肩謂披袈裟而偏露右肩,表示對尊者恭敬,右膝著地稱為胡跪,比丘實行的禮節,合掌又稱合十,原為古印度一般禮節,佛教徒沿用,合兩掌十指於胸前,表示一心禮敬恭敬謙恭禮敬,而白佛言:「希同稀有曠世少有世尊!如來佛十大尊號之一。意謂乘真如(真正如實)之道而來,或如實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分三種:1、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是真身如來;2、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是應身如來;3、如諸佛而來,是化身如來善善於護念使外惡不入為護,使內善得生為念諸所有菩薩全稱菩提(覺悟)薩埵(有情),意為覺有情、道眾生。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的安樂,即自度度他;並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
. 5 .
底的覺悟,即自覺覺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發大心的人,便叫做菩薩。泛作受如來教法的大乘僧侶或居士的尊稱,善付囑囑託佛法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指皈依佛教的善男信女,是佛對在家出家的男女的稱呼,美其信佛聞法,發許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譯為正遍知,合起來就是無上正遍知,意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表示佛的覺悟是究竟圓滿的;正等表示佛的覺悟是普遍無遺的;正覺表示佛是覺而不迷的。全句指能夠覺知真正平等的一切真理,能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達到無所不知的一種智慧,是佛教徒修鍊的最高境界心指誓願,云何應住穩定?云何降伏制服其心心一般指人的天然本性。心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異名,有積集和集起二義,積集就是集諸法種子,集起就是生起諸法。這裡是指心頭魔障,迷妄之心。句意謂他們應當怎樣穩定心念,得到常住的真心即無上正等正覺?怎樣去制伏他們的迷妄之心呢?」
須菩提問話的意思是,般若以無住為宗,不住於住,是名正住,那怎麼才為究竟住呢?於是請佛為諸菩薩來決定。因世人迷惘,內心因知見煩惱疑惑不定,為多生習氣所衝動,現前習俗所引誘,不
. 6 .
覺入於邪道。及已修行,悟道未徹,法障仍在,所知又起,此微細疑即無明惑,非佛不能為之決定。若得究竟住者,即能降伏其心,即名證得無上菩提。降伏不是壓伏六識如凡夫之修,也不是斷滅七識如二乘之修,而是用般若掃蕩八識田中的微細習氣,轉識為智,如化敵為友,化惡人為良民一樣,故稱降伏。降伏二字是用在已發心之後,因為雖然發心,而取捨進退莫決,因而生疑,心遂惑盪,若不將此妄心降伏,必不能安住於大乘。故不依有住而住,也不依無住而住,才是真降伏。
修行要從根本修,而心就是根本,何以故?《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遺教經》云:「但制心一處,無事不辯。」《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心生,所以心為根本。教有警偈:「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 《維摩詰所說經》云:「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雖經劫數,終不能成。若於內覺
. 7 .
觀,如一念頃,即證菩提。
佛言:「善哉讚歎詞,猶言「問得好」,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仔細聽,當立即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好吧世尊,願樂欲聞希望並樂於聽聞說法。」
須菩提因機啟請,世尊讚歎而印可,彼此原已心領神會,故須菩提曰唯然,表示自己已明悟如是之旨。但目的在於度眾,因大眾尚未達意,願佛再以言語說如是法來啟發大眾,故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能廣度一切眾生,使他們進入脫離生死輪迴、絕對寂靜的涅槃境界而到達理想的彼岸,但又不執著於度眾生之相——即不認為眾生被滅度,因為佛性平等,眾生可以自度成佛。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而度眾生,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正宗的大乘之理。
佛告須菩提:「諸所有菩薩摩訶薩摩訶譯為大、多、勝,摩訶薩意為大眾生,是對眾生的
. 8 .
稱頌詞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眾生又稱有情。指借因緣和合而生的人和一切有情識的生物之類,若或者卵生,若胎生,若濕生從濕氣而生,如腐肉、糞便中的蛆等,若化生不用孕育,依靠善惡報應的一種不可抗拒之力而生者,如天神、餓鬼等,若有色慾界、色界和有色身(質礙之身)的眾生,若無色沒有形體,沒有物質,僅存識心(精神世界)的無色界眾生,若有想指認識直接反映的表象及據此形成的概念。有想指住在有想天的眾生。有想天是欲、色和無色三界中除色界無想天和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外,其餘諸天諸處的統稱,若無想指住在色界無想天的眾生,此天眾生已滅絕一切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指住在無色界最高層非想非非想天的眾生。此處眾生,無下界眾生粗想的煩惱,故名非有想或非想;但又有細想的煩惱,故名非無想或非非想,我皆令入進入無餘涅槃涅槃:除盡了煩惱,到達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是佛教修鍊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息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涅槃譯作圓寂,圓滿一切智慧,寂滅一切惑業之意。無餘涅槃指寂然不動之心,即生死的因果和煩惱已經斷絕,不再受生於世間欲、
. 9 .
色、無色三界,人法雙空,了無掛礙,受無樂之樂,更無有樂過於此樂而滅度涅槃的意譯,指滅煩惱,度苦海,到達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的境地。這裡謂使之滅度之一切眾生。如是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一切眾生按生成方式,分胎、卵、濕、化四生;就其身虛實而言,分有色(有物質形態之身),無色(無物質形態之身)二類;從心的虛實來說,分有想、無想及介於兩者之間的非有想非無想三類。佛讓一切眾生自覺自悟進入無餘涅槃境界。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從眾生成佛的內因來說的,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可以自度成佛;眾生性本清凈,無生無滅,所以沒有眾生得到滅度,這有三種含義:一言實無能度、所度諸相,有能度,即立我人四相。二言眾生本來成佛,不必定由我度而成。三言眾生即內煩惱,此內眾生由四相而起。自己的煩惱眾生何時度盡,即何時成佛,一切眾生之類,皆如是此,也各各有其內煩惱眾生。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相:指一切事物的外觀形狀。我相:指執著於構成「實我」的四大(地水火風)的色身這外在相狀、人相指把輪迴六道的自體當作真實存在的
. 10 .
外在相狀,執著我是人,與其它眾生不同,故心存憎愛,意不均平,以人自高,欺殺它形眾生指把輪迴六道的自體當作真實存在的外在相狀,故心存憎愛,意不均平,以人自高,欺殺它形眾生、眾生相指把依五蘊而生的眾生之體當作真實存在的外在相狀,故念念常隨世心流轉,不求解脫、壽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時限(即壽命,一種階段式存在的生命)當作真實的外在相狀,故心識不忘,業種常萌,不悟無生真空實性,常隨心境意識流動,即非菩薩如有能度之我,即名我相;有所度之眾,即名人相;我和眾生,具此因緣,即生功德勝劣成就煩惱等法見,名眾生相;此念不除,堅執如壽命,即名壽者相。但大乘菩薩有實教離相菩薩和權教有相菩薩之分。前者的特徵是離棄諸相,如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那就不是實教離相菩薩。但實教離相菩薩為度化眾生,會權且現種種身,就變成權教有相菩薩,但此菩薩呈現的四相俱為假相。」
凡事必賴資糧才能成就,何況是學佛修行!世無眾生,依何成佛?佛度眾生,眾生也成就了佛。佛說一切眾生本具佛性,各各本來成佛。發菩提心者,就是發親證菩提心之心,故先降伏其心。但眾生迷而不覺,間或有覺,忽又復迷,這是因為眾生
. 11 .
只知執我,愈執愈小,愈難成就。由小發大,必先無我,而無我的層次甚多,此略說二種:一明我,明白自己究竟是何物,四大幻身為我嗎?根塵幻合為我嗎?層層開釋,則知真我並不是這些,只有我常恆不變的如來藏性才是真我;二法我,即我本性中所起的幻心幻法,既因幻心而由覺入迷,就必借幻心出迷入覺。人果能同體大悲,則執我之見日小,利眾之心日大,至普遍廣大,冤親平等時,即離一切諸相,是名無我,即名為佛,故發大心度眾,必須掃除我人四相。以大心無相故,了知本來不有,若有我人四相,即是根本煩惱,這是入生死之總根,怎麼能成佛呢?此分是總破四相,是降心的唯一辦法,為成佛第一資糧。
妙行無住分第四
無住就是不要執著。菩薩對一切事物都應該無所執著,這種原則運用到布施上,就是不住相布施。不執著於相的布施才是妙行,才具有不可想像和度量的福德。
「復其次,須菩提,菩薩於對於法梵語達摩,為通於一切之語,泛指一切人、事、物
. 12 .
和現象(精神和物質現象),小的大的、有形的無形的、真實的虛妄的、事物、道理,皆悉為法應無所住對一切外界事物無所執著,行運用、施行於布施指把財物、體力和智慧施捨給他人,為他人造福成智,從而求得功德積累乃至解脫的一種修行方法,分三種:1、財施:施捨財和物,濟助窮人,供人急需,建寺印經造佛像等;2、法施:指人格上的啟發,學問上的指導,把佛法的道理講給別人聽,使別人得到做人處世的正確方法;3、無畏施:指解救他人的危難,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即好言相慰,拔力相助,鼓舞鞭策,所謂不住滯礙、系縛、執著、攀緣、著相、貪戀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即眼所見的有形狀和顏色的現象,但也並非全指物質現象,泛指一切能變壞,並有質礙的事物布施,不住聲耳所聽到的聲音、香鼻所聞到的氣味、味舌所嘗的味道、觸身所能接觸的對象、法意所要了解的一切認識對象布施色、聲、香、味、觸、法合稱六塵,因為它象塵埃一樣會污染人的情識。六塵之中,色具主體作用,故先單說不住色布施,其餘都是依附於色的派生物。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此指事物的相狀。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即法施,說法度人,
. 13 .
其福德布施供養、行善修福的功德,即一切善行所得的福利不可思量音良,用於動詞想像度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在你的意中認為怎麼樣?東方虛空可思量不音否,用於問句?」「不音否,用於答句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指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只應須如所教住句謂菩薩布施只須象我教化的那樣,不執著於事物的相狀。」
四諦、六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乃至八十一科,無一非法,皆不可著住。菩薩雖行六度,而不執取六度之相,取法而無住,不著二邊,取捨自在。於第一義(又稱第一義諦、真諦、勝義諦,指最上至深的妙理,即遠離空有兩邊,在諸法上,能夠不住一切法亦不離一切法,是為中道真理的最勝義,為諸法義中最上最第一,故名第一義)不動故,能施之我,所施之彼,以及中間布施之物,三輪皆空。此無相之福德性,如十方虛空,不可測量,福慧齊圓,不偏不枯。明心性之廣大者,是破一切
. 14 .
法的資糧,故此分為資糧位。
如理實見分第五
所有事物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假象,即使如來呈現的應身之相亦是如此。如果能夠認識諸相非相的道理,就能以真如之理實見如來的法身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身體的形相,這裡指如來應身(為度脫眾生而變現之身)呈現的三十二相。如來有三身:無相的法身,無遮無礙的報身,具有三十二相的應身見如來不意謂可以憑藉三十二相去認識如來的法身嗎?」「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並非身相如來的應身之相是地、水、火、風合成的有相色身,並不是如來的真正的法身;如來的法身無相,所以說「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偽誑妄,荒誕不實。句謂所有色身相中都沒有真實之體,所以是虛妄的。若見諸相非相併非真實存在的相狀,一切諸相本空,非真實之體,故曰非相。句謂所有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即見如來法身無相,卻有真如本體,如能透過色身
. 15 .
虛妄之相而認識法身,就能以心見到法身如來了。」
度者就是破眾生知見,開佛智慧。眾生執於有相,執取色身,遂為情慾所蔽,故首當破之。如來是法身實相,法體非即非離,未嘗來,未嘗去,此非眼見,而屬證知,故不應以外在虛妄幻軀之相見如來,而應以內證微妙之相見如來。如來應化示相尚不可取,何況世間的一切幻化非實的諸相、世人多欲之色身!了達此義,明白因地離相,果地則無相,才能證得法身實相,此唯以慧見了知,即名得度。法身並非如來獨有,一切眾生同具法身,末世眾生也可證到。在凡夫為因心,在如來為果德,即如來已圓證法性之佛身。眾生之中能生信心者,已於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已成就無量福德,不能以其生於末世而輕之,或自暴自棄。此分總表法身。
正信希有分第六
即使在末法時期,也會有累劫勤種善根的眾生對此經文產生正信,這是十分希有可貴的。這些眾生不再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也不會執著法相與非法相,因為他們懂得了佛所說的筏喻之理。所以,這些眾生能夠獲得無法度量的福德。
. 16 .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能聞如是言說章句指本經中無住相布施、非相見如來之法等經文,在口為言說,在文就是章句,生產生實信真實信仰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不要作這樣的提問。如來滅滅度後,後五百歲指如來滅度後第五個五百年,即進入末法時期(佛教認為如來逝後佛法漸衰,經歷正法一千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三時。),有持戒戒指為佛教徒防非止惡而制定的戒規。戒者防禁身心之過,即防非止惡叫做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是四級,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為戒之四科。戒法是如來所制之法;戒體是由於受授之作法而領納戒法於心臍,生防非止惡之功德;戒行是隨順戒體而如法動作三業;戒相是其行之差別,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切之戒盡具此四科。戒能降伏貪愛心。持戒:堅守戒律修福行善積德以求來世之福報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虔誠信仰之心,以此為實真實不虛妄。當應當知是人指能產生信心,認為經文真實的人,不於一佛猶說一劫,一世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人所以行善的根性,分二種:1、世間善根:無貪嗔
. 17 .
痴;2、菩薩善根:精進念佛誦經修行求生佛國凈土。善行能產生妙果,所以稱根。種善根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於無量千萬佛猶說千萬劫,千萬世所處、之中、當中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甚至,哪怕一念一個念頭。也為時間詞,九十剎那為一念,表示極短時間生凈信即正信,清凈純潔的信念者,須菩提,如來悉全都知悉見了解,是諸這些眾生,得能獲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不再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事物的相狀、性質、概念、含義等,亦無非法相不是佛法的其它相狀。這二句是說不執著於佛法的相狀,也不執著於非佛法的相狀。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假如心中存在相狀,即為就會著執著我、人、眾生、壽者句謂這些眾生如果心中有事物的相狀,那麼就會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的存在。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意謂如果心中有佛法的相狀,也會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存在。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
. 18 .
非法二句意謂如果心中存在非佛法的相狀,也會執著於我人四相。因此心中不應該有佛法的相狀,也不應該有非佛法的相狀。以是義故因為此道理的緣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中阿含經》中有《筏喻經》,講述佛為阿梨吒比丘說筏喻故事者句意謂:你們這些比丘,應當懂得我宣講佛法為何常用船筏渡河的故事作比喻,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未渡河之時,不可沒有船筏(未了悟真性之時,不可無佛法);渡河之後,就不需要船筏了(了悟真性之後,就不再需要佛法了。)。佛法尚且應當在到達真理彼岸後捨棄,更何況不是佛法呢?」
末世眾生聞此妙法,一念凈信,其人已種諸善
根,多生值佛。信根一念,諸佛盡知,此時雖尚稱眾生,未具足成就,但其福德已無量,這是離我人四相的緣故。其人已無顛倒之我,方能如此深信不疑,不可因末世而斷定無此等利根之人。若稍存疑惑,即取相取法了,或偏於不取。「是故」二字,是佛告誡決定之辭,謂有法無法,兩無自性,如空谷傳聲,怎麼能妄起有無之情見呢?佛之說法,如渡河之筏,到岸即舍,用舍兩無意,有取即成迷。從有相歸於無相,是起般若之智用,不執有為之法相,
. 19 .
也不執無為之非法相,得法無我慧,人法俱空,量等太虛,故其福德不可量。「不應取法」,是不住於有為生死之法;「不應取非法」,是不住於無為涅槃之法,二邊不住,中道也不立。唯有般若妙用,於經而離經,於法而離法,但離其病,不離其體。此分表言說法身。
無得無說分第七
佛乘真如之道已成正覺,這種正覺本身具有,既沒有丟失,也就無得;如來教化度人的原則是因人施教,所以也沒有一定之法可以宣說。「無得」、「無說」,都以「無」為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嗎?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按照,根據我解佛所說義義理。這裡指佛所說的筏喻義:未渡河時當用筏,到達彼岸後應棄筏,「用」和「棄」都是佛法,無有定法確定之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二句意謂:沒有確定的佛法叫作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確定的佛法可讓如來宣講,因為如來所說法都是因人施
. 20 .
教、應病開藥的。如果認為有定法,那就拘泥於法,執著於相了。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拘泥、執著,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句謂如來宣講的佛法,沒有相狀可執著,也沒有定法可講說,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法為有,非法為無,非非法為不無,非法是對法的否定,非非法是對非法的否定。以為有法,雖有而未嘗有;以為無法,雖無而未嘗無。所以者何?一切賢聖泛指時無區別,特指時則有區別。離惡但還沒斷惡,仍在凡俗,稱為「賢」,指修鍊果位處於低級階段的佛弟子;悟見正理,斷惑脫俗,進入聖途,稱作「聖」,指修鍊果位達到高級階段的佛弟子,皆以『無』為法,而卻有差別句謂賢聖雖然都以「無」為法,但由於悟見和持受程度不同,所以出現差別,得之淺者為賢人,得之深者為聖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唯佛得證,這無相的大智慧相,本體即空,何有得失。黃檗云: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說無即成斷滅,說有即成邪見,此無著之妙,不可思議。佛為利眾生,不妨起種種言語聲音諸相,但說即無說,得即無得,無得之得,才是智得。無上菩提之法非
. 21 .
口可道,故說者不可說;非耳能聽,故聽者不可取。說其有,則無狀可名,因為無有實體,這就叫非法;說其無,則靈妙難思,因為這是真如實有,這就叫非非法。故不取,也非不取,名不二取。此無為之極則,最易落於偏空,無為不著作為,故不見有無,無為無可分別,故無得無說,此理聖位得全證,賢者得分證,這就是「差別」。此分表智相法身。
依法出生分第八
將整個宇宙(即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寶用來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依然比不上奉持《金剛經》、宣說此經四句偈所得的福德。因為一切諸佛和一切佛
法都出自此經,都依實相般若產生。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猶說宇宙,簡稱大千世界。世指時間,界指空間。以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相圍繞,海的四面各有一洲(東為東勝身洲,南為南贍部洲,西為西牛貨洲,北為北俱盧洲),四洲以外以鐵圍山為外廓,這就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宇宙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指七種珍寶,佛經
. 22 .
中說法不一:《法華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為七寶;《無量壽經》以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為七寶;《大阿彌陀經》黃金、白銀、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硨磲為七寶;《恆水經》以白銀、黃金、珊瑚、白珠、硨磲、明月珠、摩尼珠為七寶,以用用來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音另,用於問句為算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此福德,即非福德性指無相福德,即自性中的般若福德,它是按六度修行後才能得到的福德。兩句意謂:以七寶布施所得的有相福德,終究不是自性中的無相般若福德,是故如來說福德多意謂有相福德不及無相福德,但既然如來按俗問我有相福德多否,我則按俗回答福德很多。」「若假如復又有人,於此經中,受持領受在心,持之於身乃至四句偈全稱偈陀,伽陀、伽拖,譯為頌,是佛經中的唱頌詞,由固定字數的四句組成。主要有二種:一通偈,由固定的三十二音節構成,也稱首盧伽陀;二別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字不等等,為他人說說法,其福勝彼指七寶財施。如能自利——奉持此經乃至四句偈,而且又利他——為他人說法,那麼法施的福德
. 23 .
就勝過七寶財施。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句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和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都是出自此經。須菩提,所謂佛法上一句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者,即非佛法句謂佛恐怕人們拘泥於有此佛法,所以說:所謂佛法者,非有真實佛法,乃虛名為佛法而已。釋迦講佛法之有,必然要回到佛法之無,因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
這是第一次較量功德。福德有二,一福德相,即以世間財物及名利供養者是,此是事福,但是事福幻而非實,且有相有為,更有數量,故可言多。
二福德性,就是荷擔無上菩提,依般若智慧,自性清凈,不墮諸有,性周法界,其福德也隨之廣大無邊者是,此是理福,理福不可以福與不福或多與少來論。兩相比較,勝劣不可思議,因為一為有限,一為無量;一為有盡,一為無窮;一為添煩惱轉墮落,一為出生死超三界;一為速朽,一為究竟。故遠不如以少分經義,如一行偈,受持可以利己,為人說可以利他之福德為勝。是故般若為諸佛之母,成菩提證佛果,皆依般若而出。出即成就之義,即
. 24 .
波羅蜜。此經不是僅指文字,文字是文字,何由而生佛,如香非焚不薰,鍾非擊不鳴,故經是心佛相印的妙蓮華。以般若為成佛之資糧,若無資糧,終不能成就。若只求文字般若,忘卻自性般若,如看人吃飯,自不能飽。經是世尊依真智而說,因佛而有,是一切生佛同具之本德,煩惱則隱,智了則顯。佛固由經而出,但讀經者萬不可死執文字而求,而要依經義修證。近世學佛的人很多,能成就的卻如鳳毛麟角,其原因是由於取相病深,不容易變易。如初取惡相,習久不覺,後因悔過,改惡而趨善,又執善相,善未究竟,乃求於佛。求佛者,是求自覺,求究竟,若又入於佛相,習成依賴,終不能成。及明究竟,還歸本性,內求諸己,復又著法性,雖內亦外,雖空亦相,此是仍未離我所的緣故,但比較執文字者要高一籌罷了。如取物而食,必以到口親嘗為究竟。求經與自求,關係得失甚大,修行者萬不可草率,不要辜負了此金剛般若經。經是假名,法是幻法,佛法只是為不知者道,於世俗之理為有,於出世之義則無,實際本空,何有佛法?故曰即非佛法。但不廢有而偏空,不妨存名,故曰是名佛法。此分表福德法身。從第五分至本分為加行位,極言
. 25 .
開佛知見以為根本,是以般若稱為佛母。
一相無相分第九
一相,就是離虛妄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一切諸法之相,也就是無相。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些小乘修行果位統統不過是虛名,修行的人一旦執著於這些虛名,那就談不上清凈行,就會墮入有相的境界之中。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譯為入流、預流。為小乘修行初果位,指通過思悟四諦之理而斷滅三界見惑八十使(各種妄見妄惑),達到的最初修行果位,能逆生死流,預入聖道之流,再經七番生死證阿羅漢能作是念能否產生此念頭——『我得證得須陀洹果果位』不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處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意謂須陀洹這個果位稱「入流」而無所入,正因為不入六塵(對六塵無所執著),所以才有初果的名稱。可是這不過是個名稱,名稱沒有實體,所以他不應產生已證得須陀洹果位的念頭。」「須菩提,於意云何?斯
. 26 .
陀含譯為一往來。為小乘修行二果位,指通過思悟四諦之理而進一步斷滅欲界思惑所達到的第二修行果位。欲界思惑有九品,斷六品後,餘下三品思惑再經一番生死的往來(一次生天上,一次生人間),方證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意謂斯陀含這個果位叫「一往來」,而實際上並無往來,色身可以有一番生死,往來天上人間,真性豈有往來?正因為沒有往來,所以才有二果的名稱。二果也只是一個名稱而已,並沒有實體,所以也不應產生已證得斯陀含果位的念頭。」「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音挪含譯作不還、不來。為小乘修行第三果位。指進一步斷欲界後三品思惑(即修惑,通過修行而斷貪嗔痴等惑)而達到的第三果位,此後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意謂阿那含這個果位叫「不來」,而實際上沒有不來,既然到此果位已斷欲界修惑,內無欲心,外無欲境,心空無我,還
. 27 .
有什麼來不來呢?但正因為「實無不來」,所以才有三果的名稱。不過這個名稱只是一個虛名,沒有實體,所以也不應該有證得三果的念頭。」「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為小乘修行的最高果位。指斷盡三界見、思(修)二惑所達到的果位,已至修學頂端,但無明(妄想)煩惱和塵沙(分別)煩惱未斷。有三義:⑴殺賊,謂殺盡一切煩惱之賊;⑵應供,謂應受天、人供養;⑶無生,謂永遠進入涅槃,不再生死輪迴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這裡指真實存在的事物名阿羅漢意謂阿羅漢這個道果也不過是個名稱而已,既然我心已空,諸漏已盡,不再煩惱,何必再稱這個虛名呢?所以說實際上並沒有真實存在的事物叫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執著我、人、眾生、壽者意謂既然已得阿羅漢果,那就已經超脫生死,沒有煩惱,沒有貪嗔,進入非相、非非相境界,難道還會有得果之心、得道之念嗎?如果認為於道有得、於法有名,那就是凡夫的行為,就會回到有相境界,執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從而失去羅漢道果。世尊,佛說我
. 28 .
得無諍三昧諍通爭,即爭論、爭執、爭奪、爭訟等意。無諍:安住於空理,與物無爭。三昧:又稱三摩地,譯為定,謂心專註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或功能,佛教把它作為取得確定之認識、作出確定之判斷的心理條件。「定」包括與生俱來的精神功能「生定」和通過修習而產生的「修定」,常與禪連稱為禪定。無諍三昧指安住於空理、與事物無諍(沒有勝負心)的禪定,意思是屏除一切煩惱入於禪定。因其解空,則人我俱忘;不惱眾生,也不令眾生起煩惱;對眾生多行憐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人指弟子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指四相滅盡,離開一切貪慾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意謂世尊雖然褒獎有加,但須菩提自己並不抱有「我是離欲阿羅漢」的念頭。假如有此念頭,則墮入有相,就不成其為離欲了。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喜好阿蘭那音挪,原意是樹林,意譯為寂靜處、無諍聲、遠離處。原為比丘習靜修行之所,後指佛寺行者阿蘭那行也叫無諍行,十二頭陀行之一,按佛教規定,比丘應常居阿蘭那(遠離人家的空閑處),凡按
. 29 .
此規定修行的,就叫阿蘭那行。以因為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意謂須菩提沒有這樣的念頭:我得到了無諍三昧,我證得了阿羅漢果位,我是弟子中第一,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假如有這些念頭,那就談不上清凈,談不上離欲,談不上無諍了,世尊也就不會稱讚須菩提是樂於修清凈無諍行的人了。無諍三昧、阿羅漢果等等統統不過是虛名,正因為須菩提實無所行,實無所得,所以佛才說須菩提是喜歡修清凈無諍行的人。」
此分以離我慢障為旨,均言修證法身之辦法。修行的目標在舍我見,則苦厄方度,若自以為有所得,則反而不得。世尊引須菩提自己所證四果而言說,若有自以為我已證果得道之念,即立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因為四果差別,各各有得,論果則不無,論相則非有,正應前說佛法者即非佛法,是故動念有取,已塵根纏縛,能所對立,即入凡流。四果之中初為見道,次二為修道,後一為無學位,謂心地已明,所作已辦,無可再學。如果必需再轉有學,則學世間法,通達人情世故,用以方便度眾生。無論於人於法,外諍內訟,均屬顛倒,不名為凈,不名為樂阿蘭那行。就是佛陀昔在燃燈佛所,雖蒙授
. 30 .
記,可自以為得法嗎?不也,以實無所得,方是證得,才名廣大。故不當自起知見,橫生我慢。證果成佛者尚如是謙下,何況世間微小之得,螢火之光,可驕慢以自障於道嗎?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土清凈,豈用莊嚴?行菩薩道、修菩薩果的人,也不應存有莊嚴佛土之心,否則就會外染六塵,內生執著。其實,只要凈化自心、他心(生清凈心),無所執著,即是莊嚴佛土,就能證得菩薩果,乃至修得法身、證得佛果。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過去。這裡指過去世在然燈佛也叫錠光佛。此佛出世時,身邊一切光亮如燈,後出家成佛。他是釋迦牟尼授記之師。據《瑞應本起經》說,釋迦前世為儒童,曾買五莖蓮花供養該佛,故被授記(預言)九十一劫後的「此賢劫(現在之劫)」時將成佛所處,於法佛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意謂如來在燃燈佛開導下,得無上菩提,但是他自有佛性,自悟自性本來清凈,即自成佛,不存有「所得」的念頭,所以
. 31 .
說於佛法實無所得。」
此段表世尊在燃燈佛所證道時的境界。謂凡自謂有所得所聞者,已落分別執著,心量已小,不名廣大,只名少聞。心行無所行,得而無所得,才是多聞廣大。此法見之障,亟當遠離。況道屬自證,離心緣相,故無相可得。燃燈佛授記,也只是言表,言屬緣空,離言說相,自然也無相可取。世尊自釋在燃燈佛所,得無生智,不取於法,如經云:「海慧當知,菩薩有四,所謂初發心菩薩,修行菩薩,不退轉菩薩,一生補處菩薩。此中初發心菩薩,見色相如來;修行菩薩,見功德成就如來;不退轉菩薩,見法身如來。海慧,一生補處菩薩,非色相見,非功德成就見,非法身見。何以故?彼菩薩以凈慧眼而觀察故,依凈慧住,依凈慧行。凈慧者,無所行,非戲論,不復是見。何以故?見非見,是二邊,遠離二邊,是即見佛,若見於佛,即見自身,見身清凈,見佛清凈,見佛清凈者,見一切法皆悉清凈,是中見清凈智,亦復清凈,是名見佛。海慧,我如是見燃燈如來,得無生忍,證無得無所得理,即於此時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一切智智,明了現前,斷眾見品,超諸分別,異分別遍分別,不住一切識
. 32 .
之境界,得六萬三昧。燃燈如來,即授記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跡牟尼。是授記聲,不至於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昏蒙都無所覺。然無所得,也無佛想,無授記說、授記想,乃至廣說言無想者,顯是智證,而無所取故,想者心法,非是語故,當知此中說智之境界,是故言以凈慧眼而觀察故。」經言如是,讀此當處明了,總言不著四相。燃燈佛繫世尊第二劫滿時所遇之佛,世尊獻五莖寶蓮,表示五蘊性空,遂得授記。世尊第一劫滿遇寶髻如來,第三劫滿遇勝觀如來。世尊成佛時得燃燈佛印可,此證法身成佛之時。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莊嚴:世法講是莊重而嚴肅。佛法講是以善美裝飾國土或以功德裝飾依身,有二義:1、具德,2、交飾。以惡事積身也叫莊嚴(如《觀經》上說「以諸惡業而自莊嚴。」莊嚴分二種:凡以物品裝飾佛殿、佛像或造寺、寫經、供養等,就是有相莊嚴;凡是戒、定、慧凈化自心或他心,使之進入佛境,即是無相莊嚴佛土又稱佛國,佛剎,佛界。指佛陀所居住或施行教化的種種國土、場所,有凈土、穢土等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
. 33 .
是名莊嚴謂菩薩用他的功德莊嚴佛土,卻不認為是在莊嚴佛土,因為佛土本清凈,其性無相,其體虛空,如此凈土,何用裝飾?其實佛土就在心中,只要外不染六塵,內不執著我人諸相,以戒定慧凈化自心或他心,就是為佛土增光添彩,就是莊嚴佛土,所以說不是莊嚴(即非莊嚴),又是莊嚴(是名莊嚴)。」
佛土有二:一法相土,即有形相可得之土;二法性土,謂離相湛寂之真如性。莊嚴亦二:一形相莊嚴,即七寶嚴飾;二第一義莊嚴,謂無分別智,通達實相,內發恆沙清凈功德。此段以清凈佛土為住,正取自性莊嚴之意,以不取為取,無住為住。若執以為可取者,此即妄相,住於色境,遂起染心。佛土本來莊嚴,何勞眾生再事莊嚴。若徒取形式上之七寶、香花等莊嚴,豈是真供養給事?而當以養志為先,明了自性,清凈自心,求了生死,才是真莊嚴。並且「莊嚴」本身也是假名而已。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心念:不應住執著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謂應當這樣來產生清凈的心念:不應該執著於色而產生心念,不應該
. 34 .
執著於聲香味觸法而產生心念,應當在對任何事物無所執著的基礎上產生心念(清凈無邪的心念)。」
一切法皆由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此是真住於凈土者。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正是住於清凈。應無所住,是明其體,而生其心,是表其用。修行人當見境無住,住即執著,著即顛倒。又當見境而應,應而不染,染即系縛。有般若智慧者,自然體用一如,於無所住中,不廢其心,雖生其心,生即不生,外不住於六塵,內不住於六根,中不住於六識,以無住之廣大,非證法身者不足以當之。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須彌山,又名須彌樓,意譯為妙高、善高、善積、妙光、安明,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古印度的世界觀認為器世界的最下層為風輪——大氣,其上為水輪——大洋,再上為金輪——大地。在金輪上有九個山八個海,互相間隔圍繞,以須彌山為中心,依次外圍有持雙、持軸、檐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鐵圍八山。因為此山是七寶所成,故名「妙」,因為此山高出眾山之上,故稱「高」。相傳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為帝王一日行軍的路程,約二十公里),位於大海之中,
. 35 .
一半沒於水中,一半出於水面,是娑婆世界的中心。日月在該山的半山腰迴轉,諸天之所游舍。四面山腰為四天王天,山頂住有帝釋天(忉利天),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環峙環列,四面各有一色:東面是黃金色,南面是琉璃色(青色,綠色),西面是銀白色,北面是頗梨色,而且不論哪一方面,其水都同山的顏色一樣。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中有四大部洲(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由於此山在四天下之中,並且為眾山之王,故稱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無相的法身,是名大身意謂某人的身軀如須彌山高大,那充其量不過是有相的應身。佛認為無相的法身才真正稱得上大身,因為法身無所不在,遍滿一切處,即使須彌山也不足以擬比。」
清凈的法身是真正的大身,即所謂佛身。法身充滿虛空法界,不假修證,本自圓成。以眾生非眾生,其大身與佛相同,皆不應以形相執取。文殊曾問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凈法身,故名大身,即此大身,亦不可住著,況報化身乎。「身如須彌山王」是指阿修
. 36 .
羅王之大身而言,用以為喻,彼身如是大,尚不應取,何況俗世眾生之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將充滿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其福德不及領受奉持《金剛經》四句偈,因為無為(無窮盡)的福德勝過有為(有窮盡)的福德。
「須菩提,如恆河又譯作恆伽,南亞大河,意為「由天堂而來」。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流經印度與孟加拉國入海,印度各教把它看作聖河,教徒常到河裡沐浴,認為可滌除罪惡。佛教也把它看作「福水」,認為它聖名永存,可供眾人分享;佛常到此宣說妙法,並常以恆河之沙比喻數量之多中所有沙數數量,如是沙等相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所有沙,寧為多不意謂恆河裡沙子的數量無法計算,每一粒沙子再作一條恆河,那麼多恆河的所有沙子,算不算多?」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只、僅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意謂僅這些恆河尚且多得無法計數,更何況它們的沙子?」「須菩提,我今現在實言實話告告訴汝,若有善男子、
. 37 .
善女人,以七寶滿堆滿爾所如此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用來布施,得福福德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在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意謂假如有善男信女,在這一部《金剛經》里,哪怕不讀完全部經文,甚至少到只領受、奉持四句偈,並為他人說法,這種福德,勝過前面七寶布施的福德。七寶雖多,不過財施,財施有盡,不出欲界;奉持經中一偈並為他人講說,乃是法施,法施無窮,能出三界,所以法施之福德勝過財施之福德。」
這是第二次較量功德。以恆河沙那麼多恆河,如是多的恆河中的沙那麼多的三千世界七寶堆滿來布施,其福德也比不上受持《金剛經》中的四句偈,布施而無般若,不趨菩提,終屬有漏之果,不為殊勝!所謂有形終不大,無相乃為真,必如是證知,是名凈佛土。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所謂「正教」,就是真理,即所說契於正理,《金剛
. 38 .
經》就是「正教」。因此,凡是受持讀誦此經者,都應受到供養;《金剛經》所在之處,就是佛的法身或真身舍利所在,都應受到尊重。
「複次其次、再說,須菩提,隨說隨時隨地講說是經《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意謂或者由於種種原因,不能講完全經,乃至只講其中四句偈,當知此處講經之處,一切世間指世俗世界,佛教指宇宙,包括有生滅煩惱的有情眾生和他們所存在的周圍環境天又稱天界、天道、天趣,佛教中反映世間最高最優越的有情,也稱天人、天眾、天神。天有二十八層,分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三類。欲界眾生有生命,有肉體,就是因為有淫慾心,欲界越高,淫慾心就越淡。欲界僅天界就有六層,亦稱六欲天,淫慾心相應也有六種,即:受欲、交、抱、握、笑、視。第一層叫四天王天,在須彌山的山腰,太陽和月亮都在須彌山腰轉。四天王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這層天的一天是人間的50年,壽命500歲,等於人間9百1十2萬5千年。這一層天的天人淫慾心較強,即「受欲」。受欲就是接受淫慾心,和人類差不多,只是稍微淡一點。第二層天叫忉利天,又稱帝釋天,就是傳說中的玉皇大帝(釋提桓
. 39 .
因)居住的地方,其一天是人間的100年,壽命1000歲,等於人間3千6百5十萬年。忉利譯為三十三,所以也叫三十三天,但不是說有三十三層,而是分東南西北中五方,東南西北每一方橫向各有八天,合計為三十二天,加上中央一方就是三十三天。釋提桓因住在中央一方,統治三十三天,也管理人間等。忉利天的淫慾心比四天王天又減少了,但男女還是要相交的,即「交」。太陽在四天王天下照人間,上照忉利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總稱為地居天,表示最下層的天,同時管理以下各道的事務,如六齋日,忉利天王釋提桓因在每月初八遣使臣下界,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龍、鬼、蜎飛、蛟行、蠕動之類的心念、口言、身行善惡;十四日遣太子下界;十五日四天王親自下界;二十三日使臣復下,二十九日太子復下,三十日四天王復下。第三層天叫夜摩天,不論日夜都是亮的,它是以蓮花開了為白天,蓮花合起來為黑夜,所以這裡的一天就很長。此天一天為人間二百年,壽命二千歲,等於人間1億4千6百萬年。這裡的天人淫慾心少到只是擁抱一下就行了,即「抱」。第四層兜率天,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樂無窮;內院是位登補處,將欲成佛的菩薩住的,菩薩修功圓滿,盡此一生,便可成佛,因此又名「一生
. 40 .
補處」。彌勒菩薩就在兜率天內院為諸菩薩、天人講唯識論。此天一天是人間的四百年,壽命四千歲,等於人間5億8千4百萬年。兜率天的男女只需拉拉手就行了,即「握」。第五層是化樂天,此天的一切受用由自己變化而成,相當自在。此天的男女只是相對一笑就行了,即「笑」,碰都不用碰。第六層是他化自在天,是欲界天頂,此天的天王為欲界之主。這層天的天人於他化諸妙欲境中,自在受用,即能奪他所化而自娛樂。這層天有魔宮,為魔王波旬所居。這層天的男女只是相對一看就行了,即「視」。如能斷除六欲,就生色界天了。色界天眾,沒有性慾和食慾,但以禪悅滋養身心,有妙勝的色相,只是形象稀薄,我們的肉眼看不見,這是正報之身,也有依報的宮殿國土,殊妙精好,故名色界。色界有四禪天,即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十八層天。初禪三天為: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三天為: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凈天。三禪三天為: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四禪九天為: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初禪天能升騰放光;二禪天喜悅無窮,即法喜充滿;三禪天快樂無比;四禪天叫舍念清凈地,就是禪定的功夫深了,樂也沒有了,連色
. 41 .
也不住了。假如沒有什麼美醜強弱,沒有什麼貧富貴踐,都平等了,那麼就升到無色界天了。無色界眾生不但無飲食、淫慾之欲,也無業果所生身,棄諸形色,故名無色界。無色界並不是什麼形象都沒有,只是越高越微妙,越微薄。正報唯受想行識四蘊之假和合,無有色身。又無依報國土,唯有以識心住深妙之禪定。無色界即四空天,就是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天人壽命八萬大劫,等於人間1百零7萬5千零2億年。如果我們認為有空可得,住在空上,還是出不了三界。所以要無所住,空也不可得,那麼就出了空界,真出離三界了、人即四天下的人,是欲界中思慮最多者,在六道眾生中居第二位、阿修羅譯為不端正,即品貌不端正,女的很美而端嚴,男的很醜陋,沒有半點端正相;二譯為非天,即有天神之福,而無天神之德;三譯為無酒,無酒可飲。阿修羅過去很喜歡喝酒,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喝,就戒了酒。阿修羅的特性是疑心重,嗔心大,爭強好勝,愛面子,特別好鬥,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別人。在爭鬥時,殺掉一個頭,就馬上再生一個頭,斷一隻手,就再生一隻手,他們福大,有神通,故殺不死,皆應供養佛教稱以香花、明燈、飲食等物,資養佛、
. 42 .
法、僧三寶為供養,凡以實物供養為財供養,以修行、講經說法供養為法供養,如佛塔廟塔音譯作塔婆、兜婆等,意譯為廟,音譯意譯合稱為塔廟。梵式塔廟一般用木、磚石建成,覆缽形,俗稱寶塔。用以供奉、安置舍利、經卷和各種法物。何況有人,盡全部能受持讀誦總謂只要有人講說《金剛經》,哪怕是只講其中四句偈,那麼一切天、人、阿修羅都應該用香花、瓔珞、繒蓋、香油、酥燈恭敬供養,就好象佛真身舍利寶塔在這裡,更何況有人能夠領受、奉持、讀誦一經全文呢。須菩提,當知是此人講、讀《金剛經》的人成就完成,造就最上高明圓滿第一希有之法佛與眾生本無差別,眾生只要心常清凈,不生不滅,無諸妄念,便可立地成佛,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意謂能持誦此經,能體會無著無相之理,常修佛行,那麼自心就是佛,就如有佛在,所以說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或尊重弟子學在師後稱弟,解從師生稱子(或雲以父兄之禮奉事師),故稱弟子,即學生、徒弟,信徒,也是徒眾對老師的自稱。尊重弟子:指受天、人、阿修羅尊重的佛的大弟子,如文殊、普賢、舍利弗、阿難等。句謂不但有佛在,也象有佛的大弟子在此處。」
. 43 .
此微妙經典句句不離覺性,以成就法身為最上,成就報身為第一,成就化身為稀有,勝出諸乘,世間無比。迷者偏執文字,智者印諸心地。盡虛空遍法界,眾生無盡,佛法無盡,即正教無盡。隨時隨地隨人,皆表此無上法王,即一行四句偈之微義,亦可受人天供養,如佛塔廟,以言尊貴,固歷劫不可磨滅。凡九法界眾生,皆當一心供養,如對佛等,何況盡能受持讀誦。帝釋為天眾說法,諸天皆向座恭敬作禮,為重於法,所以尊其處所。隋時蜀民荀氏,嘗於空地,虛空手寫金剛經,遂感諸天覆護,遇雨此地不濕,牧童藉以避雨。至唐武德間,有僧語村人曰,此地向來有人書經,諸天設寶蓋於上覆
護,不可令大作踐,後設欄圍繞,內供佛像,常聞天樂之聲。此亦諸天恭敬說法處之意。凡藏佛舍利為塔,奉佛形像為廟,藏佛經為閣。「若是經典」是法寶,「即為有佛」是佛寶,「若尊重弟子」是僧寶。眾生雖未顯三寶之勝德,究其可能本體,實完全具足,故人和人,有情與有情,各各自有其具足三寶,彼此互助,互相禮敬,各各自陳為弟子,又哪來貪嗔淫殺之惡果?諸佛子尤當念同體大悲,視一切眾生皆本來佛。
. 44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應當「如法」,即按照觀諸法之空諦的「空觀」、觀諸法之假諦的「假觀」、觀諸法亦非空亦非假的「中觀」這「三觀」來領受奉持《金剛經》。
爾時須菩提白稟告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梵語修多羅,又譯為線、契經、經本,三藏之一,即佛所說的教法。線之意為:教象線貫穿什物一樣,能貫穿法義使不散失。契經意為:契於理,合於機,故名契;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如經線貫穿緯線,故名經?我等云何奉持遵奉受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音波若音惹波羅蜜》金剛:即金剛石,金剛石至堅至利,以喻彌密牢固,無堅不摧。般若:譯為智慧,智度。智慧即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乃是先天性的超脫分別知識的無為智慧,為有別於一般所說的經驗性的世智分別的有為知識,故尊重不翻而用音譯。大乘佛教認為般若
. 45 .
是諸佛之母,它是一種大智慧,故具有三種特性:1.實相般若,因為般若之體本為眾生所具,離一切虛妄之相,而具有實性; 2.觀照般若,因為般若本身是一種能夠觀照實相之理的智慧;3.文字般若,因為實相本離文字,但不借用文字則不能詮釋實相,所以文字是詮釋般若之法的工具。智度即通過智慧到達涅槃的彼岸。波羅蜜:譯為度,意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度到涅槃安樂的彼岸。般若波羅蜜譯為智慧到彼岸。智慧如同金剛之利,能斷一切煩惱疑惑,到達彼岸,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說般若波羅蜜」,是說用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去斬斷煩惱之源,到達涅槃彼岸。「即非般若波羅蜜」,是說法體原空,真性中沒有般若波羅蜜,離開語言文字,什麼都空了,還有什麼般若波羅蜜呢?「是名般若波羅蜜」,是說般若波羅蜜只是個假名,是如來為度眾生權且立的虛名。」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明明佛在說法,卻問有否說法,須菩
. 46 .
提又回答說沒有說法。其實,佛與須菩提的問答是講的般若:一切法原空,有什麼法可說呢?真正的般若不立文字,離開語言,又怎麼說呢?佛所以否認說法,就是怕人們執著法相。」
佛法聖量,非同外道散亂諸論,約有五種勝因:一者攝取福德,隨說是經,福德已不可思議;二者天人供養;三者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四者起尊敬之念,如即為有佛等;五者無執取義,不執於佛,不取於法。如佛說般若波羅蜜者,即不可取,故曰「即非般若波羅蜜」,但不偏空,仍存假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羅蜜」。今所說者,只為未了解者對治之法,若已明其義,即不必再說,故曰「即非般若波羅蜜」。如來所說法,畢竟性空不可得,故須菩提答「如來無所說」,說且不可得,何況這五千言之文字,但存假名而已,就是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是一個假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細小的物質,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這所有微塵,按照非空非假的中觀來講,它
. 47 .
是微塵;按照一切法空的空觀來講,它不是微塵;按照一切法假的假觀來講,它不過是微塵的假名而已。如來說世界世指時間,界指空間,非世界,是名世界再大的世界是由微塵積聚起來的,同樣道理,按中觀講,它是世界;按空觀講,它又不是世界;按假觀講,它不過是世界的假名而已。」
凡夫不能自在如佛者,是因為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執取色身為身,假立一合相,成此世界,不知世界微塵,同一生滅之幻相,皆無自性,非有實體,散為微塵,合為世界,不過是影像相而已,故眾生由微塵而世界,由世界而微塵,輪迴無盡,苦惱無盡。如不能離於幻影,則執一切妄相為實有,在微塵執微塵,在世界執世界,在佛則執三十二相。如是顛倒,是因為不明一合相圓合而成為實相之理,故當離一切相,以無住為住,才是真供養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憑藉三十二相1.足下平滿相:即足掌貼地無隙,勸助不退菩提心功德所成。2.足下二輪(千輻輪)相:即兩足心各有輪寶肉紋一千條,象日月、山、水、蓮花,修布施功德所成。3.手指纖長相:十指纖細,長度相同,說法護生功德所成。4. 指間網縵相:即手指、腳趾之
. 48 .
間有皮膜相連如蹼狀,佛十指伸開現一個光網,不壞他眾功德所成。5. 手足柔軟相:謂兜羅棉手,妙服奉施功德所成。6. 七處隆滿相:即兩手(手腕)、兩足(腳脖子)、兩肩、脖頸豐滿,皆不會露骨,凈飲食布施功德所成。 7. 伊泥延膊相,也稱鹿王(大腿、股骨)相:即股骨(兩腿)猶如鹿王那樣纖好,承受經典功德所成。8. 馬陰藏相:即陰部如馬,生殖器縮於體內,遠離色慾功德所成。9. 獅子頰車相:即面頰豐滿,兩邊面好似獅子面一樣,譬喻雄健威猛,廣修凈行功德所成。10.胸前字相:蠲除惡行功德所成。11.肢體具足相:救護怖畏功德所成。12. 身清凈相:身不染塵垢,沒有汗垢,修十善功德所成。13. 腦戶充滿相:後腦飽滿有記性,前腦飽滿有思想。施病葯功德所成。14. 手摩膝相:雙手過膝,見事樂助功德所成。15. 獅子步相: 穩步淡定,植眾德本所成。16. 四十齒相:志性等仁功德所成。17. 齒齊密相:即牙齒齊密,和合諍訟功德所成。18.頜牙相:上、下唇含起來,講話非常流利,有辯才,施可意物功德所成。19. 美好睫眉相:眼睫毛多而長,眉毛細彎修長,善護三業功德所成。20. 廣長舌相:即舌頭寬長而薄,伸出口能上覆至髮際(三世不妄語舌能舔到鼻尖),所言至誠功德所成。21. 亹(音門)
. 49 .
大人相: 孜孜不倦,勤勞不息,滿眾生願功德所成。22. 梵音相:聲音清凈深妙令人樂聞,軟語功德所成。23. 眼如初月相:眼似娥眉,眼頭、眼尾尖細,謂丹鳳眼,心性和順功德所成。24. 真青眼相(紺目相):即眼色如紺(黑中透紅)青,慈眼視眾生功德所成。25. 眉間白毫光相:兩眉中間有一條白毫,中空外白,表裡清凈,卷舒自在,讚歎他人功德所成。26. 頂肉髻相(無見頂相):頭頂上有一個紅色隆起肉髻,禮敬賢聖師長功德所成。27. 身柔軟相:和合結集法藏功德所成。28. 金色相:全身呈金色,布施卧具、衣服功德所成。29. 一孔一毛生相:即一孔生一青色汗毛,離集會眾鬧市功德所成。30. 毛上右旋相:汗毛皆右旋向上貼體,受師友教功德所成。31. 發紺青色相:不害眾生功德所成。32.平正方圓相:身端直無傴曲,雙臂張開後寬度與身高相等,安住禪定功德所成。其餘還有丈光相:身放光明,照四面各一丈遠。足趺(足背)高滿相。兩腋下隆滿相:無深陷之膈窩。細薄皮相:即皮細滑相。牙白相:即牙齒白凈。味中得上味相:即口中多唾液,食物有味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這句話重複前文「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佛雖現色身而呈三十二相,但到涅槃時,三十
. 50 .
二相則會變滅,所以不可憑此得見真佛——法身如來。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是應化身的三十二相,不是真正佛的相,不過按假名叫三十二相而已,細而微塵,大到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為虛妄,只是有名而已,唯有真性才是真實的。」
色身不過是微塵轉世界之一幻起幻滅而已,何可執取!如來之三十二相,非正覺性體,又何嘗不是幻身生滅,故不可因佛身為奇特而可分別。如來是法身,不可以取相見,不可以離相求。若以見相為供養如來者,則不是真供養給事。行者於此等處細參究,最可發平等智光。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身體與壽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是第三次較量功德。昔時釋迦佛在因地修行時,曾割肉喂鷹,捨身飼虎,任由歌利王節節肢解等等,這是以身命布施的例子。今時有燃指供佛,殘軀求法,捨身救人等等,功德不可謂不大,何況生生世世布施恆河沙相等的身命,所得功德肯定是難以計
. 51 .
量的。然而世尊在此說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的功德也比不上受持本經乃至四句偈的功德,因為本經是一切凡聖悟心之門,能啟發眾生般若之性,能以金剛不壞之志和大智慧心乘度眾生到彼岸,故其功德不可思議。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對忍辱不應執著而有忍辱相,對布施不應執著而有布施相,對佛法也不能有執著法相……因為無相才是實相。受持《金剛經》,離一切諸相,才能真正寂滅(涅槃)成佛,才能成就「第一稀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意義和旨趣,涕淚悲泣意謂對無相之理深深理解,對經義旨趣完全明了,感動得涕淚交流,而白稟告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義深邃經典,我從昔過去來以來,所得慧眼能見文字義理淺深,前生後世善惡因果。指緣覺、聲聞之眼,即小乘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的智慧(智慧能觀照事理,故名為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如果復又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指宇宙萬物的真相或本
. 52 .
然狀態。實相與真如、性空、法性、無相、真性等概念的含義大致相同。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現象均為假相,唯有擺脫世俗認識才能顯示諸法的真實相狀,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大乘義章》卷九說:「言功德者,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普通講,功德有二意,⒈施物為功,罪己曰德。⒉惡盡言功,善滿曰德。通常是功指做善事,德指得福報。一般指念佛、誦經、布施、持戒、了生死、度眾生等一切善事為功德,可獲得善的報應。德是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意謂這個實相,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如來說叫做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對佛法心無疑慮,明見其理,相信理解受持,不足為難不致成為難事。若當來世世為遷流義,用於因果輪迴,指個體一生的存在時間。就眾生來說,命終之後的生存叫來世,後五百歲指末法時代,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
. 53 .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之於佛意謂沒有我人四相,就沒有貪、嗔、痴、愛四種妄念。為什麼?我相就是並非真實存在的相狀,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並非真實存在的相狀。離開一切事物的相狀,就能得到實相,就能成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認可贊同語,猶說「對對」、「確實這樣」。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不驚慌恐怖畏懼。不驚則對相信佛法沒有疑心,不怖則對修行佛法沒有懼心,不畏則對堅持佛法沒有退心,當知是人指末法時期相信、理解、受持《金剛經》的眾生,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布施波羅蜜。大乘佛教主張到達涅槃彼岸的途徑有六種,就是六波羅蜜(六度),為大乘佛教修習的主要內容。其內容包括:⑴布施(檀波羅蜜),⑵持戒(屍羅波羅蜜),⑶忍辱(孱提波羅蜜),⑷精進(毗黎耶波羅蜜),⑸禪定(禪那波羅蜜),⑹智慧(般若波羅蜜)。為什麼說布施為第一?因為大乘佛教的布施是為了超度眾生,布施能夠通攝萬行,直至菩提,所以列為第一,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
. 54 .
一波羅蜜如果能了悟人法俱空,既無眾生可度,也無彼岸可到,哪裡還有什麼第一波羅蜜?不過是名稱而已。須菩提,忍辱波羅蜜譯為忍度,內容包括安於受苦受難而毫無怨恨情緒,認可佛教真如信仰。其重點在安於苦難和恥辱,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佛說忍辱波羅蜜,真性之中既無我人四相,又有什麼可忍?也不過是虛名而已。何以故?如我昔過去、前世為被歌利王譯為無道暴君,相傳為古代摩揭陀國國王,後世生釋迦佛朝代時,叫憍陳如,為釋迦佛當太子時的衛士,釋迦佛菩提樹下悟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演說四諦法,將憍陳如等五個衛士度化,成為釋迦佛的最初弟子割截用刀分割截斷身體據《涅槃經》載:如來前世修忍辱行,在山中宴坐,正巧遇歌利王外出遊獵。王憩息睡醒後不見左右宮女,於是入山尋找,見眾妃宮女圍繞仙人禮拜,王大怒問道:「為什麼恣情看我妃子宮女?」仙人說:「我對女色,實在無所貪戀。」王說:「如何見得你見色不貪?」仙人說:「持戒。」王問:「什麼叫持戒?」仙人說:「忍辱就是持戒。」王用刀割截仙人的耳朵、鼻子、手足,仙人心無嗔妒,面不改色,並對歌利王說:我將來成佛後,第一個先度你,我於爾時,
. 55 .
那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骨節支解肢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對於違情之境產生忿怒憎恨的情緒。如果執著於我人四相,就會產生嗔恨心;如果沒有「我」的存在,就不會有嗔恨心。忍辱本指忍受不堪之凌辱,若執著於有辱可忍,就沒有離相;若離凌辱之相,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就沒有凌辱可忍,所以心無嗔恨,面不改色。須菩提,又念想起過去於五百歲猶說長時間,作忍辱仙人就是前世修忍辱行,遭歌利王割截身體的釋迦, 於爾如此,這樣所世所世指五百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意謂如來長期修忍辱行,成就四相不執著。
經文處處說般若,不是教人們偏於理解持說般若而惰於勤苦事修。世尊自表往昔所修之苦行,意謂若無般若,則不能行忍而起嗔恨。若以節節支解為苦,心有所動,即非忍辱,不名清凈。世尊為菩薩時,不但已離我人四相,並且已離一切布施忍辱諸法相。以先有般若,後成忍行,否則忍於一時而非究竟,無慧苦行,仍不離諸相。歌利王表貪,凡
. 56 .
見色而蔽目,聞聲而迷耳,是名割截身體,節節支解,故一有我人四相,即已支解而生嗔恨。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意謂菩薩應該心常空寂,不生起滅,湛然清凈,這就是離一切相;發菩提無上道心,即清凈無相心,然後可以成佛。不應住執著色生心指邪念,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意謂不應該執著於色等六塵而產生邪念,應當產生對一切都不執著的正念。若心有住,即為非住謂真如之心,本無所執著,假如生出執著之心,那就不是「應無所住」了。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意謂佛說菩薩的心念,不應該執著於色的布施即有相布施上。須菩提,菩薩為利益利生益世一切眾生故緣故,應如是布施意謂應當這樣進行無相法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諸相本空,非真實之體,所以說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意謂一切眾生乃是五蘊和合而成,借名為眾生,如果出離妄心,自性見佛,那就不是眾生而是佛了。
若有所住,即為有心,心住於六塵,則不名覺,
. 57 .
是故心不應有住,因為根本心不可得,此不可得者,即是菩提。住菩提者,住於無所住。若心有個阿耨菩提可發可成者,即已住色,因為有心了;若心以為無阿耨菩提可發可成者,也已住色,因為有法了;二者同屬於法我,不名離相。那麼如何是可呢?要先明根本,證得本空。立亦得,不立亦得,立不立都得。如不明根本,但達理解,未證於事,則立不是,不立亦不是,立不立都不是。此降心第一妙訣,先忍幻身受苦之我相,再忍幻心緣起之法相。離相者,別無他法,只有在諸相而離諸相,在眾生而離眾生。「應生無所住心」句,行者切勿誤為有心可生,當知實實無心可生,只是幻起之功用而已,更進而知其如幻者,則不著功用而成妙用,否則以恆沙身命布施相衡,也不得名為忍辱,故必除妄生慧,方名真忍苦,真波羅蜜。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真話,真而非假的話者、實語實話,實而不虛的話者、如語如實如法的話,即佛話者、不誑語欺騙和迷惑人的話者、此句原文無,系鳩摩羅什所加。不異語怪話,怪異的話者句謂如來是說真話、實話、如理如法話的人,是不說欺騙話、怪異話的人。聖言不虛不
. 58 .
謬,眾生不應該懷疑。須菩提,如來所得證得法佛法,此法無實無虛意謂此法空寂,無相可得,不具實體,僅為眾生而設,非真性中所有,所以說「無實」,但眾生又必須藉助此法來悟得真性,此法中具有無量功德,所以此法又不是虛妄的,因此說「無虛」。總之,此法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既不實有,也非虛無,有而不有,無而非無,法在其中,這就是如來所證得的法。
學般若法者,在初執有,次則偏空。佛言布施忍辱等行,恐眾生執於有,故處處說幻離相,再再明示不可取不可說等,卻又恐其著於空而偏樂寂靜禪味,不能發般若大悲之妙用,不落「作」病,便入「滅」病,二病交起,翻成顛倒,真智無由顯發,故世尊說「此法無實無虛」以圓之,但圓其體,非泯其用。此「無實無虛」一句,如畫龍點睛,通體活現,由偏空而轉知有,不落兩邊,不取中道,即所謂如語者。無實者,因為法體本空,故不住法;無虛者,因為恆沙德性,妙用不匱。只知布施而不知離相,即住於實;只知離相而不布施,即住於虛。一執我,一執空,皆非中道,但著意立一中道,又不離二邊了,故重不得,輕不得,著不得,不著也
. 59 .
不得,唯隨行者般若力大小而轉。因其無實,故不見諸相可得,眾生可度;因其無虛,故未嘗不現起諸相而度眾生。了此一句義者,必理事雙融無礙。總之佛法以通達為主,無所偏執。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如果修行人執著於有為法而行布施,則無由見真性,如同有眼之人進入暗室,一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色彩。如修行人心與法俱泯滅,無所執著而行布施,則由此開悟而見真性,就如同人有眼睛,又得到日光明照,能夠見到各種各樣的色彩。
入暗與有目是兩大關鍵,聖凡之別在此。因為般若是根本成佛的資糧,開目則般若妙用起,方能無住布施,非空非有,否則心被塵染,心不知心,心不見性。見種種色者,即了一切義。因為了一切義,則心境雙破,圓成實顯,此是真正受持讀誦者。
「須菩提,當來之世指如來滅後的像法、末法時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對此經,受持讀誦,即為成為如來指自性佛,以用佛智慧,悉完全知是此,
. 60 .
這些人,悉見是人,皆得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句謂用佛的智慧,完全可以推知、預見這些人都能造就無可計量的功德。」
以受其文,持其義,口讀默誦,為人演說,聞思修三法已全,不必其人當佛在世,後末世有能如此者,其人即已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此人則是如來無疑。如是勝因妙果,唯佛智慧才能悉知悉見,因為一切無不與佛相通。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即使在一天三時之中,用與恆河中沙子相等的身命來作布施,並且持續無量百千萬億劫,所得功德仍不及受持《金剛經》的功德。因為此經乃是如來專為求大乘菩薩心的人所說,具有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所以持經才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無際的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晝三時之一,上午6~10點。古天竺記時法,晝夜各三時,每時合今天四小時以恆河沙等相等的身身體和性命布施,中日分中午10~14點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
. 61 .
下午14~18點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象這樣無量百千萬億劫梵語劫波,分小、中、大劫。人類壽命最長為八萬四千歲,最短僅有十歲。從八萬四千歲起,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再從十歲起,每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如此一減一增的歷程,總稱為一個小劫,總計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計三億三千五百九十六萬年。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計一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眾生所居住的世間分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成一個循環(周期),即世界的一生一滅為一個大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是經典,信心不逆退卻,其福勝彼,何況書寫抄寫經典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句謂晝三時用恆河沙相等的身命布施,這樣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其福德也不及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因為捨身布施雖然得到無量福報,但這不過是世間有相之福德,而聞此經典則種下善根,能見自性,這才是出世無相之福,更何況抄寫讀誦、廣為大眾解說此經(即法施)的福報呢。須菩提,以要言之總而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想像、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謂此經的功德無法用心
. 62 .
想,無法用秤稱量,無法用尺丈量,如來為發大乘乘即載(如車、船)或道路之意,大乘即大車大船,公元一世紀形成的佛教派別,自稱能運載無量眾生從生死之海的此岸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小乘相對而言,大、小乘都奉行釋迦創立的基本教義,但有明顯區別,小乘視釋迦為教主,大乘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小乘追求個人自我解脫,把「灰身滅智」、證得阿羅漢作為最終目標,大乘不僅要自我解脫,而且要普度眾生,把度世成佛作為最高目標。在修習上,小乘著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養,大乘則倡行以六度為內容的菩薩行。在義學上,小乘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大乘還否定法我的實在性。這裡的「大乘」指大乘心者說句謂如來為發起大乘心的眾生說法,為發最上乘不見垢法可厭,不見凈法可求,不見眾生可度,不見涅槃可證,不作度眾生心,不作不度眾生心,即超越諸相對的最上至極的教法。即一佛乘。這是最高明、圓滿的教法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盡知推知是此人,悉見預見是人,皆得能成就不可量用尺度量、不可稱用秤稱量、無有邊邊際、不可思議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
. 63 .
微妙境界。這裡指此經實相般若的妙義,無法用心思惟,也無法用言語描述,如果依照此經修行,所得果報,當也無法心思言達功德。如是此人等,即為荷擔承擔,擔負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受持、讀誦、書寫《金剛經》的人聞經解義,按說修行,廣為人說無相之法,讓所有人開發心中智慧,遠離妄念,共成無上菩提,就是承擔了如來的事業,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這是第四次較量功德。每日三時,各以如是恆河沙等身布施,不是僅一日二日,一次二次,而是經百千萬億劫,可謂多之至,然而卻不如般若之殊勝。若於此經,一聞於耳,即已深入,無所猶豫,其福已不思議,況復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呢!此等勝事,下劣根器的人卻不想聽,不想為,也不是聲聞等所能共幸,唯頓入菩薩,直趨無上菩提,不落階級,也無漸次的大乘人,才足以當之。
「何以故?須菩提,若如果樂喜歡小法外道之法,這裡指小乘法者,著執著我見我執、身見。指執著於我相,以自身為實體的妄見。佛教認為它是一切煩惱、妄見的根源、人見亦稱「人我見」,指凡俗之人妄認為自身常住不變,實有人我,
. 64 .
人道優越,也即執著於人相而產生的邪見、眾生見指於五蘊等法和合中固執於實有眾生,也即迷戀眾生相而產生的妄見、壽者見指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有壽命,命有長短,也即執著壽者相而產生的妄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聽聞接受讀誦,為人解說意謂喜歡小乘法的人,執著於我人四相,就會產生貪、嗔、痴心,對《金剛經》中大乘的妙理,就無法理解,也就不能聽聞接受,更談不上對人解說了。
「須菩提,在在處處不論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指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中的眾生,所應都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就是塔句謂應當知道此處就是如來真身舍利寶塔,皆應恭敬,作禮致禮,叩頭頂禮圍繞佛教儀式,即右繞三匝而敬禮,以用諸花香香花、栴檀香等物,而散散布其處指有《金剛經》的地方。」
荷擔如來無上菩提,具此大器,有此大心,人法雙空,了無貪著,是名通達。上求大智,下化大悲,智悲雙運,安於精進肩上,從生死海波羅蜜多,自他一齊解脫,方舍此擔。若有所著,即是小法,四相就不能免,就為情見所覆,解說時,將不能如
. 65 .
義而說,聽受時,也不能如義而領會。如果彼此互相通達,即在在處處都是經,都是塔廟。「若有此經」一句,不是指文字之經,而是指眾生與佛同體不異的真如,是應受世間人天香華供養者。
換一張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七十九集)
※《金剛經》講解第三十五講
※[轉載]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16)
※《金剛力功》月字功之練法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