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思:三步法手把手教你解決孩子遊戲沉迷問題

從神經生理學分析,人類大腦的不同部位發育順序有先後,越是高級的腦區發展越是緩慢。青少年的大腦額葉仍處於成長過程中,負責自我控制、情緒、邏輯思維的腦區尚未成熟,這導致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衝動、偏執,缺乏自制力。因此,相對於成人,未成年人更容易沉迷遊戲。明白了這一點,家長和老師應該對孩子們多一點包容,少一點批判。  那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看待和處理孩子對於網路遊戲的沉迷呢,我給大家幾個處理的辦法。這些方法都是心理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大量的個案積累才總結出來的,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一、物質上的準備  1、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工作,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在玩什麼樣的遊戲。各位家長可以自問,你們了解自己孩子平時都玩什麼遊戲嗎?如果不知道孩子在玩什麼,你如何與孩子溝通呢?家長需要先了解孩子究竟在玩什麼,以及這個遊戲怎麼玩,找尋與孩子溝通的語言。所以第一步要了解孩子玩的遊戲是什麼,這是準備工作。  2、學習適當的電腦知識,現在的孩子在電腦的使用上常常比父母了解得深得多了。我們需要了解基本的智能手機和電腦知識,比如一些基礎手機的功能:如何鎖屏、如何解鎖、如何關閉無線網路、如何去遠程控制一些手機APP?只有這樣,在跟孩子的溝通中才有機會更靈活的處理孩子遊戲,否則,就算擁有家長的權威,擁有經濟上的霸權,家長依然束手無策。  3、準備一些適合孩子的線下活動。我們經常說為什麼孩子總是玩電腦,或許是因為除了玩電腦外,孩子沒有更多的選擇。過去電腦和手機沒有普及的時代,大家滿山遍野地去抓蟲子,玩老鷹抓小雞,跟小夥伴玩真正的遊戲。但是現在,很多孩子發現如果離開互聯網,離開遊戲,根本找不著朋友一起玩。有趣的線下活動包括但不限於桌面遊戲,像三國殺和大富翁這種可以一家人圍在一起玩,也可以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一起玩,還有一些傳統的遊戲,如邀請孩子朋友一起去遠足、運動、野營等等,以此增加孩子真正的線下社交。所以一些有意思的線下的活動也是家長需要的物質上的準備。

  二、心理上的準備  1、家長要有一個打持久戰的心理。引導孩子正確使用互聯網不是一朝一夕的,營造一個舒服的家庭氛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年累月不停的去投入時間精力。家庭教育不是一場短跑教育,而是一場馬拉松,需要你投入短則四五年的時間,長則十多年的時間去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2、要確定一個合理的引導目標。很多家長覺得遊戲就是洪水猛獸,一點都不能沾,其實並不是的,互聯網時代生活已經跟過去完全不同了,我們肯定不能完全禁止孩子去玩電腦,我們要限制的是玩遊戲的時間和頻率。如果孩子在一個合適的時間內玩,作為父母是應該支持孩子的,甚至主動跟孩子一起玩。制定這個目標是通過結合孩子現在學習狀況、假期情況和生活情況,跟孩子商量一個目標時間。  3、父母雙方和其他家庭長輩成員要統一意見,不可以有區別對待。在規定時間無論誰都可以允許孩子玩,在這個時間外,誰都不能允許玩。統一戰線非常重要。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一個有威嚴的父母是不怕跟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的。  那麼如果我們做好了物質上的準備,做好了心理上的準備,接下來就該正面引導了。那麼正面引導該怎麼做呢?

  三、正面引導,管理孩子遊戲時間  1、要跟孩子正面協商,不能僅是強硬的禁止。通過跟孩子的磋商,告訴他家長並不反對網路遊戲,但是要控制時間。一起來制定時間規則,每周玩幾次,每次玩多少時間,通過跟孩子溝通建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一個規則。在溝通中,家長也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能完全接受孩子提出的條件。孩子說我想每天玩一個小時,家長可以說不行這個條件我不接受,我能接受的是你每天玩半個小時,周末每天玩一個小時。雙方互相提出自己的條件,最後達成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約定,並嚴格執行。這個是協商是平等的,平等意味著大家都有提出條件的權利。  2、態度要溫柔而堅定。什麼是溫柔而堅定?溫柔而堅定實際上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種理念。很多人認為禁止孩子遊戲,就要態度強硬,板著臉拿出家長的威嚴;如果讓孩子玩遊戲了,那就是溺愛他,讓他不學好。這是兩個極端的認知。溫柔指的是我們對孩子的語氣,這種心平氣和的說話方式是在尊重孩子。堅定家長對於是否同意孩子行為的堅定。舉個例子來說,我曾有個學生,他上課的時候表現不錯,我獎勵他半小時的遊戲時間。我們協商半小時後關閉電腦,他也樂於接受。半個小時後,我直接關閉了他的電腦,不管他如何拖延我都會堅定的把電腦準時關掉。這樣讓他知道我們制定的原則是不能打破的。整個過程當中我都沒有發火,因為我有一個心理預期,知道他會拖延,所以我們夠調整好我的心態。這種心態叫做溫柔而堅定。  3、幫孩子建立線下社交,建立興趣愛好。這個就是上面提到的,通過組織一些適合孩子的遊戲活動,來鼓勵孩子建立線下的社交活動,既能幫助孩子交到朋友,也有新的興趣來減少網路遊戲的頻次。  4、學會傾聽,建立溫馨的家庭氛圍。一個溫暖的舒適的家庭環境,要求父母作為孩子的傾聽者。孩子偶爾心情不好,並不是很願意表達;或者想發泄下情緒,但擔心爸爸媽媽會不開心,他就忍住了。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乖,但這種環境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緩解心情。在家庭當中生活,父母發現孩子心情不佳的時候,應該更多地傾聽,主動去了解孩子心情不好的原因,引導孩子表達出來。如果經常跟孩子去情感交流,他會感覺可以在家裡自在的表達情緒,這樣的家庭氛圍就會比較溫馨,更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
推薦閱讀:

寶寶健康成長:寶寶冬天睡覺常見5個問題
女性想分手時需要考慮清楚的5大問題
蔡康永:我覺得我不夠勇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關於刑事立案監督有關問題的規定(試行)

TAG:孩子 | 遊戲 | 沉迷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