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目 錄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 沙門安世高 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盤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悟顯法師 講述

第一講

講經前先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除了是求佛加持外,也是感謝世尊為我們講說正法。也感謝祖師大德,遠從印度將佛法傳送過來。這念誠心是根本,所以念開經偈是提醒自己是個學佛人絕不能忘本。

聽經時心要收攝,不要亂想,所有的事情統統都要放下,就是一心聽經。

講經是依佛所說,自己日常的言語行為要如佛所教,不違背佛陀的教誡,這就是持「戒」。依止佛法、相信佛法這是「定」,在生活上能夠依佛法起覺察,這是「慧」。這就是戒、定、慧三學具足。

有人雖學佛,卻沒聽經,所以當生活上遇到一點障礙就會退心,總認為我已經念佛、吃素了,怎麼佛菩薩也沒保佑?身體還是不好、事業還是不順、家庭還是有問題?

其實是因每個人過去所造善、惡業不同,所以因緣福報各不同。如果殺業重,身體當然會不好;過去生福修得不夠,當然財務困難;跟人結不善、不凈緣,今生家庭當然問題重重。所以不要因為一點困難就退心,不然所發的心就是「露水道心」。

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因果。因果是通三世,這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學佛以後,不能以佛菩薩有沒有保佑你一切順利,來判定學佛是好還是不好。學佛最重要的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所謂「了生死」就是要放下對世間的愛著心,因為有貪著,為了滿足貪慾,就會有種種不好的行為出現。

現在有許多學佛人認為,某位師父跟我很好,所以他講的一定都對。這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真正學佛一定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四依法就是要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無論是你的皈依師父或是剃度師父,只要他說的法跟世尊所說的不一樣,就不能接受!因為你師父的師父也是依釋迦牟尼佛。

既然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就要依佛所說、要依四依法,不能自己想一套教學方式去當作佛法基礎教眾生。講經與聽經的人都要知道這個原則。

「開經偈」是唐朝武則天在閱讀《華嚴經》之後,心裡非常地歡喜,就寫了這首偈。一直流傳至今,幾千年來沒有人可以改動,因為好的文章,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偈頌的意思是說,佛法是無上甚深微妙之法,對聽者而言,真是百千萬劫都難遭遇,所以聽到佛法要生「難遭想」,意思是很不容易遇到。像現在全球有七十億人口,在台灣學佛的人有三百萬,其中真正學佛的又有多少?而真正學佛又能夠遇到正法經典,或遇到又能如法修行的,又有多少?這樣層層地淘汰,沒剩下多少人,所以一定要生「難遭想」,要生恭敬心,能這樣學法、聽法才會有成就。

學佛要至誠恭敬,要不忘本,要感謝佛為眾生講經說法,感謝祖師大德遠從印度傳法的恩德。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大事因緣」就是現在人說的:這天大的事情。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就是為了幫助眾生悟入佛知佛見,就是要讓一切眾生知道自己本來跟佛完全一樣。但是為什麼現在各各眾生帶著貪瞋痴?接觸境界會起煩惱,會有貪念、瞋恨,乃至不明事理,究竟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都搞不清楚!甚至所做的事情,是非黑白不分,本來是佛,卻變得愚鈍至此?佛出世說法,就是為了令眾生知道這件事情,然後發心修行。

學佛的根本就如同凈土宗第十二代祖師所說的:「一切法門,明心為要。」所有的法門,以明白自己的心跟佛心完全平等,這是最重要的。「一切行門,以凈心為要。」一切的行持,是使自己的心清凈,沒有貪瞋痴,行為沒有殺盜淫妄,妄包含惡口在內。不論是順境或逆境,對境界都要做到不取著。對於善根不足的人,則是逆境容易將其淘汰。善根夠的不怕逆境,但順境最容易將其淘汰,所以不要耽染於順境界里。在順境里就有軟冤家,所謂軟冤家就是對你很好,好到讓你神魂顛倒而不自覺,因此順境最難過關,淘汰人最快。等到大家學佛幾年以後,就會有人說:「你學佛這麼久,好精進、好用功……」這都是在給你戴高帽子,使你生起貢高我慢之心,這都會損自己道業於無形,最恐怖的就是連自己退心都不知道。一開始學佛,知道要斷貪、瞋、痴,不可以貢高我慢,要口說好話,心要遠離世間,要求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不要隨生死業……。

既然學佛,生活中所有的規劃安排,都要考慮到這樣安排或作為,對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幫助?自己的貪、瞋、痴能不能減少?我執、我見、愛面子或喜歡人家恭敬的心能否減少?學佛是要在生活上使這些習氣放下,不是看自己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名聞利養、或更多的恭敬。

凡夫起心動念就掉到貪、瞋、痴里,比如吃飯時,就在起心動念。自己愛吃的,就多吃一點,好吃的,就多往自己碗里夾,這除了增長貪心,還增長我執,因為全都是為了口腹之慾、為了這念「我」。所以現在許多人雖然吃素,但是只齋身,沒有齋心,心不清凈!

《八大人覺經》是學大乘佛法的基礎經典。

大乘佛法的主要內容是講「佛性不生不滅」,小乘佛法是講「生滅六識」,而且還局限在五陰裡面。「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小乘只知道五陰當中無我,卻不知道五陰跟我是一體不二的,所以還有對待,因此稱為小。這是大小乘的差別概說。學佛要知道大乘與小乘以及佛法和世間法的差別在哪裡?了解後,學佛的心才能堅固不退轉,才不會因為聽到人家說哪間廟、哪個人比較靈驗,或是哪位法師會作法,能預知將來的事情,就去求感應、求神通。

佛法是內學,講的是明心見性,想要成佛,最基本的就要與佛本意相應。佛是怎麼成佛的?《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告訴大家,一切諸佛在因地時,都是依「圓照清凈覺」,也就是依止本具不生不滅心。大家初學佛,不要因為對一些名詞生疏,就生退卻之心,其實不管是世間法或佛法,一開始都會覺得生疏,《無量壽經》說:「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所以,佛是依不生滅心而修行成就的。既然學佛,就是要學得跟佛一樣,佛以前是怎麼做的,自己現在也要這麼做。佛出世就是要眾生明心見性而已,所以說「為一大事因緣故」,這件事情就是希望眾生能明心見性。在《法華經》內講得比較文言,它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眾生能夠契入如來知見。《八大人覺經》講的也是這件事,經中這八事是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為什麼要講這部《八大人覺經》呢?祖師大德說有十種因緣。經典講的「因緣」就是現代講「因素」的意思。

第一個,是為了讓眾生了世法如幻故。了解世間法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經中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第二個,是為了顯示無為真常故。不造作故名「無為」。此處講的無為,跟「不做事」是不一樣的。不做事是不做事,無為是「為而不為」。心裏面不染著、沒有罣礙叫無為。無論是做好事、做任何的事情,心中都沒有罣礙。如果做壞事而沒有罣礙,那就是佛門講的「無慚無愧」。為什麼做好事心中要沒有罣礙?因為很多人做好事後就到處炫耀說:「我捐了許多錢,我又幫了多少人……。」像梁武帝見達摩祖師時,他問祖師:「我度十萬人出家,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因為心裏面著相、好大喜功,這是有為。祖師是講實話,結果梁武帝很生氣,心想:「我度十萬人出家,蓋幾百間寺廟,說我沒有功德!」梁武帝不相信。

佛門所說的無為跟世間人的造作是不一樣的。造作是想要得個果報,想要得到名利慾求。得到了,就好高興;得不到就很瞋恨,當下貪瞋痴就現前了。凡夫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終於得到以後就貢高、傲慢心,這種不是無為,學佛人不該如此。真常是不變的,會變的就非真常。大家可以觀察看看,從年初到現在,自己的心念變了多少?一下這件事情想要這樣做,一下那件事情想要那樣做,到最後真正要做的時候,把之前想的方法又全部都推翻,改用別的做法。這就是心念妄動,才會一下要這樣,一下要那樣,那是心沒有定力,也可以說是沒有智慧,與本性真常的功德不相應!「真」就是不虛假;「常」就是不變。

第三個,是為破惡惱修慧故。是要破你的煩惱,使智慧增長。這裡要對於智慧跟世智辯聰做個揀別。世智辯聰是在世間很靈巧,很市儈,很會人事酬對往來,甚至想很多方法鑽法律漏洞,這些是世智。慧就不一樣,就像《八大人覺經》所說,佛菩薩知道四大苦空,五陰無我,所以他能如同蓮花一樣不著水,又能如同日月,不住於空中。雖行一切事,但心裏面沒有染著,這是佛門講的慧,還能夠消除貪瞋痴煩惱。智有明照的意思;慧有掃除的意思。明照就是覺察,一覺察有煩惱習氣,就用佛法的內容、方法將煩惱掃除,這叫慧。所以「五力」之中的慧力,就是講慧有力量可以斷除煩惱習氣。眾生的煩惱習氣不外乎貪、瞋、痴、我相。如果老是在意人家怎麼看自己,總想自己做了好事,不曉得人家知不知道?其實人家知不知道並沒有關係,如果是要做給人家看,那就不是真心要做,只是做樣子而已。

第四個,是為離欲患凈行故。欲患有很多種,除了世間男女的愛欲外,還有物質上的欲患。貪口腹之慾,喜歡殺生、吃眾生肉,乃至雖然吃素,還貪口味,這樣也是不可以的,都叫欲患。世間人為貪口腹之慾而不惜去殺生,甚至吃保育類動物。其實不但保育類動物要保護,其他的動物也要愛護。

講到愛護,就要講到現在的放生活動,有些人不懂放生,淡水品种放到海里,海水類放到河裡,這种放生是不對的。這些是放生的基本知識,對生態知識不足,就不是放生,而是破壞生態,而且這些魚根本不會活,所以是不行的。在這種狀況下,不是不放生,反而更要放生,因為這樣就更有機會藉由放生去接觸、了解生態環境。無論住在何處,當然要了解當地的環境,順便讓所有的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能夠接觸當地的品種,也能夠接觸到國外的品種,以增長知識,也培養愛心,所以放生是好事,而且是必要的。因為看到眾生有苦難,盡點自己的力量發心幫助,都能長養自己的慈悲心。

第五個,是為示耐苦守道故。是教大家要吃得了苦。所謂吃得了苦,不是去做工叫吃得了苦,如果說做工就是吃得了苦,那應該所有做苦工的人都應該成佛。曾經在日月潭旁某寺,有位不懂佛法的告訴我說:「你看,六祖就是舂米、掃地,後來在獵人隊里……,他就是吃得了苦,才這樣磨出來成佛的。」大家想看看,天下舂米、掃地的人不少,為什麼只有六祖有成就,而別人沒有?所以耐苦守道的重點是在於守道。耐苦是叫大家放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很想要,又放不下,可是佛又說不行,因此心裏面很苦。這意思是說,在轉變自己的煩惱習氣時,心中會很不好受,這點要忍得住。

如果苦是指做苦工,做久了也就習慣了,但是心中的習氣還是依舊,並沒有放下,所以不是單指耐得了身體的苦,而且有時候辛苦是需要的。但這苦不是一般坐辦公室或是做工的苦。因為有人覺得坐辦公室很苦,整天只能坐在那裡,做一樣的事情。不過在外面工作的人,都羨慕坐辦公室的可以吹冷氣。可是坐辦公室的又講:「你不曉得,我坐辦公室,身體很差,因為一直吹冷氣。」其實各有各的苦,所以不用抱怨。

第六個,為勸解怨興慈故。興慈能解怨懟,冤家宜解不宜結,與自己有仇的要能原諒他,無仇的就別再多結仇。不光只是原諒對方,甚至惡意來找麻煩也要能放下,不要心裡忿恨不平,這樣才是興慈悲。

第七個,為明大乘心愿故。明大乘心愿就是發大乘的心愿。學佛人平時的早晚課,都會念四弘誓願,可是到公司上班時,就覺得這個人實在很討厭……,把剛才做課時所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願全忘了。或等一下某件事情不如意,就開始發火,還跟對方講:「我告訴你,今天我某某人就是這個脾氣……」忘記自己才剛發願要度眾生、斷煩惱。

再說到「法門無量誓願學」,廣學法門很好,但是不要亂學,要先學專,再學廣,「一門深入」之後再廣學。學法門可以幫助眾生,但是所有的法門統統都是依著自性而有,也就是不離本性。

所謂「法門」不光指佛法,包括世間事物的技能、知識,或是一些新的科技,自己沒看過的東西太多了,不要夜郎自大或當井底之蛙,總想:「那怎麼可能!」

再來是「成佛道」,這一句是精華,學佛人常常發這些願,但有許多人發到後來就剩嘴皮發願,經過一段時間,再來就退心了。所以,有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把佛全忘光,不見了。

為什麼會退?因為你學佛所用的是虛妄心,是用人人現在眼見色、耳聞聲的口耳之聞,用這心是沒有辦法保持的。一般人不知道大乘的願是依何而發?該怎麼發?在《無量壽經》第四品里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為什麼法藏比丘能夠發這心愿?即使再苦的環境,都不會退轉。這裡所說的苦,是苦、樂對待的苦,包括了苦與樂。法藏比丘說無論是苦或是樂,都絕對不會退心。因為他之前發心出家、發心學佛,是聽聞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歡喜開解,知道佛法講的根本是什麼,知道如何發心,所以他的心是正的。他才「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才「棄國捐王」。「棄國捐王」的「國」一般是講事相上捨棄王位,此處它的表法是放下他的思想界線,放下自己的分別。「王」就是我執、我相。因為我最大。現在這時代講民主,每個人都是王,講白一點,就是每個人的我執都很重,誰都不可以觸碰到我的底限,這就是我執。法藏比丘「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沙門」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他明了佛性,是依不生滅心發願,所以願心不會退轉、不會變心。

現在社會上的人,變心變得很快,因為都是著相,用的是虛情假意,全隨著自己的感覺在循業流轉,若真正學佛就不容易變。因為真學佛人有道德,除此外,佛門還有一層規範叫戒律。戒律就是戒相、律儀,能夠約束學人不去毀犯。除了戒律,還有經教,讓大家明白經典裡面的教誡,就不會做不該做的事。最後還有戒律做底限,就像法律一樣。還有大乘佛法可以幫助你看破、放下,當眼見色、耳聞聲時,對於所貪婪的東西能看得破、放得下,所以不會變。

第八個,為圓諸佛果覺故。是希望幫助大家圓滿成佛,成佛以後要接引眾生、度眾生。

第九個,為度眾生離苦故。是為了讓眾生離開苦惱。眾生就是著相,在佛門講的苦是苦樂相對的苦,也就是苦是苦,樂也是苦。所以不單指很膚淺的,像身體生病、或是想要,卻要不到這些叫做苦。難道要到就不苦?之後還不是想要更多?還想要更好?所以心裡只會更苦。像現在的人,說要先存一仟萬,等有一仟萬以後,他又想存一億,那還差九仟萬。有一億以後他就想要存十億,那離目標還差九億,越貪越嚴重,越差越多,貪慾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有了之後還要更多,貪到還要再更好,不是得到了就不再想要,眾生欲求心是沒有饜足的。所以《八大人覺經》中教大家要知足。

第十個,為施教化與樂故。教化眾生很重要,教學是微細的,當然,教化眾生自己要先成佛。就天台宗而言,所謂成佛,依程度不同,佛有六種。稱為「六即佛」:

第一種是「理即佛」,是沒學佛的,就道理上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人人都有佛性。

第二種是「名字即」,就是掛名有在學佛的,可是他沒有轉變,因為還不想修行,雖然有佛學知識,可以出去跟人家談佛法,但不是真修學佛法,乃至於行為,不曾轉變。佛法不光是用嘴巴談,還要理解,更要修證,像這種人是沒有攝受力的。

第三種是「觀行即」,觀行就是依著佛,觀其行,照著做。

第四種是工夫再提升,較深位的「相似即」,就是跟佛有一點相似。雖有比較像,但還不是。

第五種就是「分證即」,就是佛所證得的,你也有了幾分,這比相似即再更像些。

第六種就是「究竟即」,到此就圓滿了。

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理即跟名字即。名字即還不夠,至少要做到觀行即,要看著照做,學佛才能得力,把所懂的道理展現出來,才能夠教化眾生。

曾經有人說:「我對佛法不是很懂,可是我有一個看法,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他說:「我覺得出家人也可以吃肉,也可以喝酒,也可以結婚,這樣同於世俗,才能夠度眾生。」在同一時間,有另一個人突然蹦出一句話,他說:「那你這樣就是眾生,還要度什麼眾生?」後來說話的這個人觀念清楚,一句話就道破問題點。如果自己還帶著習氣,還貪婪這些世間慾望,都還放不下,你本身就是凡夫、是眾生了,怎麼有能力度眾生!而且眾生都帶著煩惱習氣,只為自己想,不會為別人想,以至於帶給別人的都是煩惱,無法為眾生帶來快樂,所以一定要先修行成就工夫。

接下來講經題: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說。廣義地說「佛佛道同」,一佛說也等於諸佛說。「八大人覺」是說,這八件事情是菩薩大人之所覺悟,意思是菩薩與佛就是大人都同樣有這些覺悟。

這裡先講點佛學知識。佛教的經典在「立題」,也就是在訂經題時,共有七種方式,叫「七例選題」,有三單式、三複式和具足式三種。

首先介紹三單式:

第一、單人立題:好比《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的「佛」字,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人,所以叫做單人立題。

第二、單法立題:如《大涅盤經》。「大涅盤」是法,所以稱單法立題。

第三、單喻立題:如《瓔珞經》。用「瓔珞」作比喻,所以稱單喻立題。

以上是三單式的介紹。

下面再介紹三複式:

第一、人法立題:如《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地藏菩薩」是人,「本願功德」是法,所以稱人法立題。

第二、人喻立題:如《如來說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比喻,所以稱人喻立題。

第三、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所以稱法喻立題。

以上是三複式立題。

底下一種是具足式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人法喻都具足,所以稱具足式。

以上就是佛經的七例選題。

現在要講的這部《佛說八大人覺經》是屬於人法立題。「佛」是人,「八大人覺」是法。

這當中沒有優劣,並不是三種具足就比較好,不要作這種分別。像《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具足立題,也就是人、法、喻這三項具足。「大方廣」是法;「佛」是人,它全名叫《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雜華」是比喻,但不能因為具足立題,就說它高於其他經典,而是要看它的內文義趣。像《佛說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人,是單人立題,它的義趣不會比《無量壽經》淺。它是濃縮版的《無量壽經》,這裡是講七例選題。

「人題」是指翻譯經典的人。這部經是後漢的安息國沙門安世高所譯的。後漢是對前漢而說,佛教是從東漢永平十年傳到中國。安世高大師比摩騰、竺法蘭兩位大師,來中國的年代要再晚些,但是幾乎算是同一時代,時間很近。「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以前叫波斯。大師俗姓安,單名清,叫做安清,字世高,王子出身,後來捨棄王位,將國家交給叔父,就去出家。大師懂鳥語,會醫術,若想了解大師的神異事迹可以去看《神僧傳》。講人題,是要讓大家知道是誰為我們翻譯這部經,講這位大師的事迹,也是要對他翻譯的經典,生起恭敬心、信心,所以需要介紹翻譯的人。

「沙門」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有貪瞋痴,就要用戒定慧來息滅自己的煩惱,這種人就稱為沙門,並沒有分別是出家或在家。出家有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是出家四眾。還有一種叫「式叉摩那」,又稱「學法女」。在佛門學戒律是要知道它的精神,有些戒律的內容、精神是符合現代,但一些事相上,在現代就沒有辦法用到,或根本沒看過。像濾水囊,也就是濾蟲袋,當外出須飲水時,若水中有蟲就要用濾水囊過濾。當年佛制若肉眼看得到蟲子就必須濾除,但這東西現在看不到。如果視力像顯微鏡看得到蟲,那你喝水就要先持咒。持戒是要調心,使自己的行為轉變,這樣戒律才有它的效用。就像吃藥,重點在能治病,不是只把事相做好,更重要的是明了無作戒體,也就是「光明金剛寶戒」,光明金剛寶戒講的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這個一定要懂,不然戒相持得再好也是枉然,因為心性是根本。

《學佛行儀》說到,不要用噁心販賣男女,就是現在講的人口販子、人蛇集團,不但受菩薩戒的人不可以做,即使沒受菩薩戒的人也不可以,因為販賣男女是不慈悲的。乃至於為貪求名利,去做飲食販賣,貪求利養,當然這條比較偏重出家人。不過居士在世間工作也要做到不貪求。其中還講到刨樹、伐樹,這跟風水有點關係,風水不是沒有,只是學佛一般是不會偏重在這上面。就像環境會影響人,所以孟母才要三遷,佛才要弟子凈壇結界。佛說不要看相、算命、看風水、……。因為眾生看相、算命、看風水、排八字,多半是基於貪心,是你想要世間的東西,想算看看自己的財運好不好,有沒有好的桃花運、好的人緣,或是我家庭會怎麼樣……為的都是世間事,才去做這些事,你只會更執著,所以佛制不可以。

風水如果是用在修道上,它是助緣。像《楞嚴經》有建楞嚴壇場,也就是建造修持這部《楞嚴經》的地方。佛門重視的是心性,所以佛告訴大家「一切法唯心。心不隨境轉,心就能夠轉物」。這色身雖是四大假合,但也會受到風寒、也會上火,這就是受風水的影響。有時氣溫一變,不是感冒就是中暑,這也是風水。就像把熱帶的植物拿到寒帶去種,它就是不會長,除非它經過改良,這就是風水,它無處不在,但是如果學佛人太好於風水,那就不好了。因為一般在意風水的都是好名利,總想要從這當中,得些名聞利養。所以佛門不太注重。

第二講

以下正式進入經文: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這是說:作為佛弟子,要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重點不是把經文背起來,或一直念。雖然一直念也很好,但是若不真正知道這世間是無常的,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當境界現前時,又會起貪瞋痴。因為心中還是認為實有,照樣放不下。所以要晝夜常念,這是告訴大家要真正理解,不要忘失這道理,遇境界時才提得起來用功、做轉變,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隨順世間意,這才算「常於晝夜」。

「晝」就是白天,或指人所能見處,「夜」就是晚上,也是指人所不見處。就像自己的心念,在起噁心、惡念的時候,要能提起誦念八大人覺。「至心」就是盡自己的心力、全力去學。「誦」就是諷誦;「念」就是心裏面有。若只是口念,心裏面沒有,這不算是八大人覺,而是要去修行、去起觀、去用功。心裡要能解得它的意思,這樣在日用平常當中才提得起來,覺察自己的心行及過失,才叫做誦念。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發心修行,第一要覺悟的是「世間無常」,所謂「世」就是時間,包括過去、現在、未來。「間」是空間,就是四維上下、十方,也正包含這娑婆世界在內,這世間是在無常的狀態下,「無」就是現代人說的不實際,不屬於常態。像蓋房子,它的水泥就不牢固,一棟房子五十年、即使一百年以上,終究會倒塌,這是講有相的物質。還有一種是心念的無常,眾生總是在起心動念,早上想這樣,中午想那樣,等一下遇到別的事情,又改變了想法,這是講「世間無常」。後面說「國土危脆」,這國土就是指現前居住的地方,「危」就是不安的意思,「脆」就是虛浮,是說它既不實在又不安穩。只要像地震之類的天然災害發生,無常就現前,所以說「危脆」。

因為一般人不願意麵對真相,總覺得自己的愛欲、榮華富貴,是可以恆常保有。可是佛在《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所以大家要認清、體會這現實,平時就要學習放下。會放不下,就是沒有體會到這世間的不實有。如果體會到了,就會願意放下,而且會放得很自然,因為本來就不實。

在佛陀時代,能夠比喻無常的就是「國土危脆」。山河大地都有它的變化,山會有崩塌的時候,海水會幹竭,所以跟大家說是無常的、會變異的,這在當時都是能顯而易見的。在現代,有3?D影可作形容,它所投射出來的影像看起來是真實的,但實際上,卻是虛妄的。一旦知道那是虛妄的投影,自然就不會當真。

「四大苦空」是講這「四大」地、水、火、風,看起來明明是有的樣子,卻又是不實有。這是講外在環境的四大,以下講眾生自己這色身,也就是內四大。

在影片上常看到飾演出家人的演員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凈。」「四大」就是指地、水、火、風,「皆空」意思就是不實。其實,不光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在家人四大也皆空。有些人不懂,以為講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可以貪著五欲六塵,在家人還可以貪,其實,學佛人學佛後就知道,都不行貪。學佛就要知道身心世界四大皆空,地、水、火、風四大統統都是空的。

所謂「空」就是空性。「空」在佛門的解釋很多,有淺有深,現在直接以不實有來代替,實際上講到更深的義理,就是煩惱即菩提,四大即如來藏,也就是佛性的意思。皆空的空即是佛性,亦是空性,完全一樣。問題就在既然都是佛性、都是自己心所現,為什麼還要自心取自心使得非幻成幻法呢!所以應當要放下,這是比較深層的義理。

就相上來看,四大是地、水、火、風和合,是不實有的,所謂「地」就是堅固,像在身體里的骨骼、牙齒……。而「水」就是血液、唾液、……。「火」就是身體裡面的暖氣(溫度),「風」就是運轉、動態,像呼吸、血液會流動……。佛告訴大家,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所組成的,而這四大是空的、會變化,像一般生病就說四大不調,所以說「四大苦空」,內、外四大,都會變化,所以不實。

這「地」是物質,「火」是燃燒的,可以燒壞一切物質。「水」能浸泡、淹沒,令其爛壞。「風」能夠使散滅,像颱風,可令物質散壞。四大相剋,火跟水是相剋,火能燒地,但是水能滅火,而風能令水散滅,彼此互相違背而抵消,最後,還有風存在,風能令一切散壞。

佛在《楞嚴經》上講,「風」就是眾生起心動念的展現,起心動念才有無明,心念相對待造成風大。經上說一切煩惱的根本是無明,但是無明卻又不可得。

無明就像迷路一樣,佛問富樓那,當迷路的時候,迷從哪裡來?是從路而來嗎?若是路能生迷的話,應該每個人走到這條路應該都迷路,所以不是!富樓那說:「迷不是從迷來,也不是因悟而來。迷本無根。」其實「迷」是不實有的,是無所從來,只是妄覺而已。這比喻是告訴我們,根本沒有無明。

經文:「五陰無我。」

「五」是五個。五陰是色、受、想、行、識。講五陰時比較偏重在受、想、行、識,因為五陰在心法上佔有四個,也就是一般人說的精神。色法是物質,歸地、水、火、風。

五陰第一個是「色」,就是指有形質礙的物質現象,屬於色法,包括四大、五根、五塵。「受」是領納所對的境界,有違順,名「受」。所謂「違順」就是自己的感受,是舒服或不舒服。「想」是想陰,有苦、樂是想陰。「取相」就是見到這現象,高興或是不高興。若想要,就生煩惱,所以想陰又叫煩惱障。「行」是行陰,「行」是造作、行為,這是講心上動念,不是指人四肢的行為,就是指心的動念,也叫造作。「識」是了別,就是講分別。

鳩羅摩什大師翻譯的是「五陰」,「陰」就是遮蓋的意思,像烏雲一樣,能覆蓋出世的智慧而增長生死。新譯是唐朝所翻譯的,叫「五蘊」,「蘊」也是蓋覆的意思,比喻蓋住真如本性,所以說是五陰。

五陰「無我」,佛門常講一切法無我。「無有我」就是沒有主宰的意思。「我」是形容領導、主導。究竟這五陰哪個才是我?

先說「色陰」,也就是這身體,身體當然不是我。如果色陰是我,那人死以後這色身還在,為什麼不能夠說話、不能夠做主、不能夠表達?所以色陰不是我。再來是「受陰」,違順就是順受跟逆受,覺受是順心舒服的或不舒服。如果說舒服是我,那當不舒服現前的時候,那舒服已經消滅,那我就消滅了,那又是由誰來領納這不舒服呢?後面的「想陰」是領受六塵,生苦、樂念,名為想。如果苦真的是我,那當樂現前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得到,行陰、識陰,亦復如是。如來的智慧真是相當高,既然分析色、受、想、行、識各個都無我,和合起來時怎麼會有我呢?

雖說是和合,但各自當中都沒有成就的因素。所以說是無我,世間人認為的這個我,是虛妄的。就像圓心一樣,一個圓,它的中心點,好像有,實際上是沒有。佛門還有一個說法,叫「芭蕉堅」,如同芭蕉樹,是一葉一葉的裹起來,芭蕉樹的中心,是有而非實,但在錯誤的認知上,它卻是有的,這比喻是在說五陰非我。「識」是了別,以《楞嚴經》教的方式去破,層層分析並破除自己對於事相上的虛妄執著,這才是佛法。佛法在生活上是能夠用得到,所以要微細地去觀察。

學佛一定要念佛。心先要定下來,因為心不定,是沒有辦法體會到這層面,佛法是佛以大智慧證得。佛弟子如果沒有少分的相應,怎麼能夠契入佛的境界?等大家都能體會得到,那心裡對這世間就能真正放得下。首先是要看破,看破以後才能放下。其實,真能看破的人就自然真放下,因為一切法非實,真的知道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當然放得下。

經文:「生滅變異。」

「生」就是出生。「滅」就是消滅。有生有滅就會改變。這國土,四大物質環境,以及人事環境都會改變。人事改變,比如現在常看到的,原本彼此是好朋友,之後遇某種因緣,就變成惡友、變仇人。或本來是敵人,在某因緣下又變成好友,世間沒有什麼是真正不變的,所以都沒什麼好在意的。像世間最常見的,夫妻感情本來很好,一個因緣轉變,馬上就親家變冤家。大家活在這世間就要有這樣的覺悟,這些例子是真真實實就在自己的生活當中能發現的,就看自己覺性高不高了。

龍樹菩薩在《中觀論》說,我所分析這一切法無生的現象,不是講一些你們看不到的,而是講大家眼前就能見到的事情。中觀雲,一切法當中沒有我。這對一般人來說是比較難懂,這要去體會。佛法講的是真實的現象,也就是諸法實相。

而此經是以「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變遷來說明它的無主。因為它會改變、遷流,會變來變去,所以講它不實、不定、不常。

世間所有問題的原因都在於你不了達佛性。眾生本來清凈,具有佛性的心,卻變成萬惡之源,所以說「心是惡源」。但是,心同時也是善本,就看你如何運用。

佛在經典上講:「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意思是佛把手指頭動一下,叫做「海印三昧」,這是如來的境界。可是眾生才起個心、動個念,就變成起塵勞了。明明都是同一心,為何差別這麼大?佛告訴我們,因為眾生不了自性是本自清凈,本沒有對待,偏偏起念,生對待想,生能所對待、有無對待、善惡對待,這就是所謂的起無明。無明就是在境界中有人我是非、得失利害……種種心念,這還只是講很粗的煩惱。其實還包括世界的生起、世界裡還有眾生……等,一切都是因無明而來,所以說「心是惡源」。

凡此種種,總是因為不明心的關係,要是識得本來,知道人人自性與佛無異,都是本自清凈,不假修成。就依這不生滅心去修行,無論修什麼法門都能成就,修念佛法門也可以、學禪也可以,所以《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為都建立在佛性上。但是如果不明心,那即使是在單一法門裡修,心還是有高下。

學佛若不明佛性,修學凈土法門的人就會認為:「有佛與我相對、要念佛,將煩惱舍掉。」這樣念佛是屬於藏教,藏教就是小乘。凈土法門本是大乘法,卻因學人不明心性,才把大好、殊勝的念佛法門變成小乘法。

心本空寂,佛亦如幻。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本自如幻,沒有能與所,這是大乘通教凈土。

大乘別教凈土是我心具無量德,如來有無量智慧,我念佛即是念自本心。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是顯自本心。德能既顯,煩惱消除,這是大乘別教義。

而大乘圓教,所謂「圓」就是圓融無礙。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乃至念一切眾生。上至佛道,下至地獄道的眾生,完全平等,連這平等之心念亦無。此是已恢複本來的境界,這是大乘圓教凈土宗。

識得本來,就是圓教,若不識本來,圓融的凈土宗就隨學人程度差異而變成「藏、通、別」教,變成有能所、有對待。所以,識得本心是很重要的。若不識心就「形為罪藪」,自身就是罪惡的淵藪,從身、語、意生出罪惡。每個人都聽過:「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既然說是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的另一個說法叫「妄起」,就像在夢中妄作。所以說是無始貪瞋痴。將本來無始的貪瞋痴誤認為實有,因此從自身語意產生出不良的言行。直到學佛後才明白真相,因此說:「一切罪根皆懺悔。」罪根就是無始無明。既然本來不有,那當然無法可除,也不會有結束,心本來就空寂,所以說「煩惱即菩提」,就從這裡懺悔。祖師大德怕大家不懂,才在後面再補上一首偈:「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祖師大德講的經教,都是要人人識得自心本來與佛無異。念佛法門也一樣,阿彌陀佛就是自性,因為佛有四十八願接引眾生,所以提倡念佛。有的眾生雖然識得本心,可是習氣未除,無法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所以如來有異方便,異就是特殊,有接引眾生的特殊方便法門,讓業障重又沒有辦法明心,甚至明心以後,業障習氣沒有全部斷盡,無力出三界的眾生,用念佛的方法,求生凈土,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並不是說,學佛只要念佛就好,更不是佛所說的大乘實相不需要理解。也不是不用持戒,只念佛就好。真這樣,你活在這世間就是個惡人了,正符合「形為罪藪」這句話,「藪」是草木茂盛的意思。

因此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心念不清凈是造惡的根源,而這色身造的業,就如同草木生長繁茂不絕。若識得本心,就「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就是要這樣觀察自身,自然就漸漸遠離生死。說漸離是因為有些人,學佛後很想趕快見性成就,想求速效,所以在用功時,有一些瑞相顯現,他就好高興,到處跟人家說:「我念佛見到佛、見到佛光了……」,現在甚至還有人說:「某某人修行,五蓋都消除了……。他晚上可以不用睡。」五蓋的「蓋」是蓋覆真心。是貪慾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修行有點狀況就到處跟人家炫耀。其實他的蓋障還沒有消除,因為他這樣就很得意,他沒有覺察到自己還在昏沉,才會到處炫耀,說自己可以不用睡覺。看看世間愛打麻將的人、玩網上遊戲的人,一樣可以玩三天三夜不用睡覺。甚至到他斷氣前都可以不用睡覺,那算有大成就嗎?

修行有無工夫,不是看有沒有睡覺、吃飯,是要看昏沉的心覺不覺悟,心不覺悟,想要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像臨濟禪師在禪堂躺著睡覺,結果他師父進來,反而拿香板對著那坐得最端正的坐禪人打下去。為什麼?因為坐禪人雖坐得正,心裏面卻在昏沉、顛倒、打妄想,而臨濟禪師卻沒有。修行重點是在心覺不覺悟?並不是炫耀晚上可以不睡,或顯示自己有什麼功德,很厲害,或有什麼神通,在佛門裡都不講這些,因為外道也有神通。

每年農曆七月份盂蘭盆法會齋僧活動,都會留一個主位給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他是福田第一。因為亂顯神通,所以佛禁止他入涅盤,要他留在世間受眾生的供養,讓眾生種福田。這件公案是因為當時在印度,有位大富長者把一個栴檀缽,放在很高的樑柱上,他說:「誰能拿得到,我就供養他。」最後,是賓頭盧頗羅墮尊者顯神通,將手一伸把它拿下來了。結果佛陀就罵他:「你做沒有意義的神通顯示,這樣跟外道有什麼差別?」所以就罰他不可以入涅盤,必須留下來受眾生供養,所以稱為福田第一。

雖然大乘佛法的方法巧妙,但必須要眾生肯斷煩惱才行,即使肯斷也不是一下就可以斷的。所以《楞嚴經》講:「理則頓悟。乘悟並銷。」「理則頓悟」的意思是,道理可以很快就懂,也許一年、兩年就能對大乘佛法了解。但是要做到「乘悟並銷」這句意思是說,道理懂得很透徹,甚至能夠體會。但是「事非頓除」,事相上煩惱業習很重,不是一下就可消除。所以要「因次第盡」,慢慢地進步,但要時時刻刻做到念茲在茲。對於自己所貪愛的,要做到心不在焉,也不要一直作實自己的煩惱,要知道四大本空、五陰無我。

當起煩惱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五陰本空。能起煩惱的「這個」尚且不實,何況是所起的煩惱及所對的境界。學佛人要常常這樣自我提醒、熏習,熟練之後,就會成為自己的觀念,到時候就是自己的工夫,所以,學佛是很現實的,真正有在熏習,有在轉變觀念,業自然就消!

第一覺知是講事相,佛告訴弟子四大不是真實存在的。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是告訴大家,如果要在不實法中貪求,那就是自找苦惱。想求的、想受用的卻貪求不到,當然會生很多苦惱,所以第一句就很明白又直接地講出來。多欲為苦,「欲」就是欲求,像貪得無厭、喜新厭舊、……,這統統都算是多欲。如果心一直向外攀緣,求好的物質、好的名聲、好的受用……等等。甚至學佛、念佛總想要攀緣好的境界,常想自己今天念佛念得有沒有攝心?今天有,就看明天能不能也念得攝心,這統統都是欲,無論是世間欲或出世間欲求,都算在內。不要以為貪世間的才是貪,其實貪出世間的境界也叫貪。要除的是這念貪心,不是轉換貪的對象,如果只轉換貪的對象,結果還是一樣「多欲為苦」。

「欲」有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一般是講錢財,「色」一般是講男女之色,「名」就是名氣,或是講名牌。「食」是指自己所貪吃的食物,有的是貪好吃的,或是細緻的食物,或是有機產品。因為每個人對飲食所貪求的各不一樣,但這其中以貪求食眾生肉問題最大,因為導致殺生。所以食、睡的引申義就是貪慾、偷懶、懈怠。這是貪財、色、名、食、睡導致苦惱的問題。

生死疲勞是由貪慾所引起,大家想學佛了生死。到底什麼叫做生死?從表面看,生死就是一個人出生,然後壽命結束了,就叫死,當然中間有經過老跟病。生死人人都有,不必忌諱,佛門不忌諱講老、死,因為講的是真實狀況。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會死,沒有人可以脫離,只是先與後的差異。有些早夭的人,他不一定經過老,所以大家要常常警覺,要知道這命終究要盡,這就是一期的業報,所謂的生死,也就是色身的「分段生死」。

前面講的色身老病死容易體會,再來是佛門常說的「心念生死」,現前這念頭生,之後念頭滅,現在講的心念生死,大家也能夠清楚。生死的說法有很多,比較深入的就是心念的生死,以及修行境界上的生死,也就是從凡夫修行一直進步,境界會提升,直到如來果地,就真的達到不生不滅,究竟涅盤,再沒有境界轉換的問題。

再說:「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凡夫貪著世間五欲六塵,所以有三界六道輪迴的生死,這是屬於物質上的貪求,只是輕跟重的差別,若貪求得重,那又造惡業,當然墮三塗,貪求得少、不造惡業,行善業,就是往上升。還有色界,因為打坐入定,就是貪禪定的法喜,對於這個法喜,貪著越輕的越往上,一直到無色界,就連這色身他都不要了。沒有色,就是一般人認為的靈界。羅漢厭離世間生死,貪著涅盤。菩薩厭離兩邊,貪著中道,也就是舍有、無兩邊取中道,這取中道也可叫貪。佛不貪,因為知道「邊」跟「中」不二,唯是一心,圓融無礙,所以佛徹底了生死。知道煩惱即是涅盤,生死即是菩提,這也就是佛門講的了生死。但大家不要以為自己知道這道理,有點了解,就屬於證得了。所謂證,是真的在生死境界當中,能夠做得了主宰,不隨境轉,這才是真正的生死終了。所以貪慾是有它層次的差異。

又說:「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到最後就完全沒有這些欲求,那自然身心就自在了。身自在,就能如佛一樣,遍至十方。心自在,最基本的是不被煩惱所障礙,甚至沒有離開煩惱,智慧就自然現前。智慧現前就能幫助眾生,所以佛有十力,《佛說佛十力經》云:

第一處非處智力。第二業智力。第三定智力。第四根智力。第五信解智力。第六界性智力。第七至處道智力。第八宿住隨念智力。第九天眼智力。第十漏盡智力。

佛還有「四無所畏」,就是,一、正等覺無畏:一切智無所畏。二、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三、說障法無畏:說障道無所畏。四、說出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

佛還有十八不共法,是不與聲聞、緣覺乃至菩薩共,唯佛獨有,就是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舍心、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見過去世無礙無障、智慧知未來世無礙無障、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無障。

但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有這認知,才算是你在事相上觀察到了,才會想要發心學佛、想要出離,這樣學佛才有基礎、才會放得下。祖師大德說這部經是大乘入門的經典,可是現在有人把這部經講成像小乘,那是錯誤的。我們參考清朝的續法法師,也就是灌頂法師所著的《八大人覺經疏》,以及蕅益大師的著述。這部經是大乘佛法的初門,可以幫大家先建立出離的觀念,以出離心學佛才會有根本,不會學佛學到後來,只是個口號而已。

第三講

前面講到,學佛第一要覺悟的是要知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就像淹水、山崩、颱風、地震……,種種大自然變化,造成了許多災害,這是無常與危脆的真實呈現。講「四大苦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所謂「苦」就是它能夠造成眾生苦惱。「空」就是說四大不可得,不是真實存在的。一般凡夫心緣外境,認為四大是實有的,所以四大才對你造成有苦惱的感覺。「五陰無我」,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在這當中沒有真實的「我」存在,「五陰」在此方便講是指人,「四大」一般指人所對的物質環境,它不是實有的,而是因緣和合而有。聽了這話,要知道這「有」不是實有,這「有」就如同一個圓的中心點,是「有即非有」,所以說是無生,緣起無性。

事相是組合而有,但終歸散滅、敗壞,所以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而且還是生滅心,也就是講人心在這其中會生滅變異。像年初在想的計劃,就跟現在這想法不一樣。簡單說,也像喝茶,這茶很好喝,你喝了一口,覺得不錯,再喝第二口,再喝第三口……慢慢就會覺得無味,叫你再喝到第十杯茶的時候,就會覺得膩,這就是生滅心、變異心,這是很容易體會的,所以說「虛偽無主」。所以說這當中哪個是我?是在喝第一口茶覺得好喝的是我?還是最後那一個覺得不好喝的是我?所以說根本沒有主,全是生滅變異。

如果,說第一杯好喝的這個感覺是「我」,那應該到喝第十杯都覺得好喝,因為真有一個「我」在覺得好喝。也像一樣你認為好吃的東西,你連續吃三天,連續一個禮拜都只吃這東西,那苦就來了。所以說:「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因為不曉得自己的身心是變異的,不曉得物質環境是會生滅變異,總是一直強求造作,所以講心是惡源,要是知道這道理,那它就能變成善的,因為行善修德就是從這念心而起。當然,講到究竟處,心沒有善、惡的問題,是最極清凈。這本性,每個人都具足。

心之所以是惡源,是因為眾生不知道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的道理。所以才在生活中貪名圖利,一般人不會有粗的行為,但微細的心念卻會,只是自己不知道。常人雖不會為了想賺很多的錢,或為了名利去騙人。但是,如果想聽好聽的話,想聽人家讚歎自己,說自己做事很伶俐、很有修,這就是好名利。還有人不喜歡聽人家說自己不好,或指出自己的缺點,這也是好名利的一種,都是帶貪瞋痴在自己的生活中,這才說心是惡源。不是有世間人飲酒作樂這些粗重行為才是惡,甚至微細到像眼睛喜歡見好色(例如:漂亮的、自己喜歡的樣子……),耳朵喜歡聽好的音聲(比如:好聽話、音聲曲調……等),這統統都算是心在攀緣、在貪著,因為接觸後,甚至為此而造業,所以說是惡源。想聽好的音聲,見好色,這都是心落在「貪」裡面。再來就是要造作了,所以說「行為罪藪」,「行」就是身體行為。像一般人為了貪口腹之慾而不惜殺生害命,這是粗重的業。你想得到好的名聲,得到讚美,自然就會想要表現,這就是惡源、罪藪,尤其表裡不一,就是大惡。經文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以上是講些一般人還能夠體會得到的微細部份,再更微細的就像佛法講的,乃至你動念攀緣,或是起一個心念,不論是善念、惡念,都是與真如本性相違背,所謂「動念即乖」,因為真心本來沒有動念。這裡是為大眾種大乘善根,等將來接觸到大乘經典,像《圓覺經》、《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等,聽了才不至於太困難。接著「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是第一個要覺悟到的。

如何體會世間無常?很簡單,一般人會覺得身體是健康的,家庭也還滿和樂的,但是一旦有變異,那心裡就覺得苦了,因為家庭和樂是靠家人互相配合而維繫起來的,所以終歸會變異,和樂融洽的狀況不是由「離相絕念」的心所產生出來的。六和敬有分「事和」跟「理和」,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六個。目前知道的「理和」的六和敬家庭,歷史上只有一個,他們全家是「理和」六和敬家庭,就是龐蘊居士一家。他們全家都明心見性,不是只有表面和,他心裏面真的無我。於境界中任運隨緣,眼見色,不被色牽;耳聞聲,不被聲轉;身覺觸,不被觸覺所轉,這才是真正的和睦。

雖然有些家庭在這六項事相上配合得很好,可是心裏面都還是會有點不愉快,認為這一次你順我,下一次我順你,可是順到後來大家心裏面都有不滿、怨恨,只要有一件事情爆發,就會吵起架來。所以這還只是表面上的維持,不是真的和。

現前好像是滿好的平和現象,實際上裡面都還帶著貪瞋痴,帶著習氣,只是自己沒有覺察到而已,沒有覺察卻以為是沒有,這就是凡夫。提醒他時,他還說:「師父,我沒有。」其實是自己沒有覺察到,不是沒有。眾生常常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心喜歡攀緣外境,以為心外有物,可以給自己攀取,這就是「能所相對」,大家要能夠體會。

第二覺知講:「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欲就是什麼?貪慾、貪求,想要的東西太多。有不想要的東西也是一種欲,像有人不好世間的事物,但是他好清名,喜歡人家說他很清凈、品德高尚,這也是一種欲求。別一不小心高帽子就給戴上去。有位法師,他有個徒弟要遠遊,他師父交代他說:「你要注意,不要人家一讚歎,心就迷惑顛倒,生貢高我慢的心,不要好這些東西。」結果他說:「是的,師父我知道,要像師父您這樣,都不好這些名利,不好讚歎,不讓人家戴高帽。」他師父說:「嗯,沒有錯。」你們看,一不留意那隱形的高帽子就被戴上去了,這點要特別注意小心。尤其是學道人,都希望人家說他用功,說他精進,不喜歡人家說他懈怠。世間文人也好清名,說他無德,他就不高興。但有時候明明有德,也被人家誤會成無德之人。就像廣欽老和尚以前在道場,被人家說他偷東西,佛門裡偷常住東西,會被人家鄙視,又不可辯解。那時每個人都是斜眼看他,但是他會修行,知道這是消自己的業障。過一段時間後,大家才明白當初是誤會他了。所以將來被誤解,就知道要修自己。像在當今社會上,法律上遇到可以合法辯解的,就要說清楚,不要說被人家誣陷殺人,還說沒關係。

像憨山大師、紫柏老人這些祖師大德也有入獄過,但是他們能安住,他在裡面用功修行,他們工夫真的很好。如果說到不可辯解,自己心裏面就完全地放下,也不是說學佛人隨人冤枉,合理的辯解還是要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多欲為苦,所以對於欲求要很小心,雖說不好世間,但還是要有警覺,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好,還是只是自以為不好。自己不在意的不好,在意的卻很好。有人很不在意身外之物,或是衣服、打扮。他覺得不用特別穿成這樣,也不用化妝,或是不用穿太正式,總穿得很邋遢。隨便的人很不在意穿著,但他喜歡吃美食,這是他所好的。所以要自己覺察,到底哪一些是自己不在意的?哪一些是自己好樂的?這都要清楚,學佛人要自知,要很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乃至一舉一動的行為是存什麼心,動什麼念,都要很清楚。貪慾跟不貪慾也都不能好求,不貪慾就是好清名,這更要小心,修道人很多都在這裡失敗,因為喜歡人家讚歎,這是小我。以前原有些學儒家的人,他們要學佛,但後來又跑回去學儒,因為學儒有很多人好清名,可是佛法不能讓他有名利,他想要搏得清名後,牌位可以供奉在太廟裡,就想這樣,這也是貪著,帶有貪慾都是生死疲勞,為了追求心中貪求的,一直去造作,甚至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而不擇手段。修行人特別要注意,千萬不要貪清名。前面兩條就複習到此。

現在看: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是第三個覺知,一、二、三條是沒有次第的,不是第一個比較重要,第二個次一點,這八個覺悟都同樣重要,大家都要銘記在心。經文講:「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前面的「多欲為苦」,是講沒有的人,想要得到。現在是講得到以後還不滿足,還想要更多,還想要更好。比如說沒有飯吃的時候,想要一碗飯吃,有飯吃的時候,還想要有好衣服穿,有好衣服穿了,以後就想要嫁個好先生或是找個漂亮的太太,有了以後又嫌生活用度不夠,就想要增加資產。這裡舉古代的例子,有了資產以後,有錢沒有用,會被官府給欺壓,就想當官,開始當個七品官,又嫌太小,想法子當四品官,還嫌官位太低,想要當到宰相,當了宰相仍不滿足,乾脆拿天子皇位來做做。人就是這樣子,篡了位後當天子還不滿足,還要找長生不死的葯,想要長命百歲,永遠當下去。這就是不知足的狀態,眾生有了還不知足,永遠還想要。所以說:「惟得多求。增長罪惡。」在追求慾望滿足的過程當中,就增長了罪惡,所以佛教大家要知足,要放下。

「菩薩不爾」,菩薩是覺有情,自覺覺他。自己要能覺悟,才能幫助眾生覺悟,在日用平常當中要覺悟,才是菩薩。佛門裡面稱在家人為居士,還有稱在家人稱菩薩,除了表示尊重,也是提醒你要做菩薩。說「菩薩不爾」是說菩薩不如是。菩薩「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心常知足,自然欲少。安貧守道,是說修行人安於現狀,不是只在生活上安貧或安於富貴而已,重點是還要守道。很多人安於貧窮,是因為他沒辦法、沒機會,所以只好安於貧窮,但是他並不求道,一有機會他就想要竄起來,想功名顯赫,並沒有真安貧,沒有守於道上。守道的心是清凈的,就像永嘉大師證道歌說:「窮釋子,口稱貧。」「釋」就是釋迦牟尼佛,「子」就是佛的學生,出家人,常自稱「貧僧」,所以說口稱貧。但卻「實是身貧道不貧」,真正的出家人心在道上,不會貪求這些名利,心是清凈的,名利即使加在他身上,他也無動於衷,這才是真不貪求。很多佛門的祖師大德,像六祖慧能大師,當時,武則天要請他入宮,請他做國師,送給他紫金袈裟。六祖推說:「不行,我老了。」還有清涼國師,身歷九朝,是七位皇帝的老師,他修行確實有成就,臨終也是自在往生,他也不好這些。出家人不是一定不使用這些名利、財力,真正安貧守道的人,是他的心不貪,不是事相上遠離,其心必是守於道上,即使給予他富貴、名利,還是謹守於道上,根本不動心。如果會運用,名利可以幫助眾生,這就是守於道上。

一般人可以安於貧窮就算是不容易了,雖然不會為非作歹,但是一旦有機會,他就想要富貴,就想要搞搞名利,就不守道了,所以說貧窮學道難。守道就是惟慧是業,慧就是智慧,眾生是用習氣—貪、瞋、痴、慢、疑。看人家做好事,現在的人還會懷疑對方做好事是不是有什麼目的?甚至看到人家捐錢,心裡就發酸,說人家只是為了要節稅,或是有什麼目的。人家做好事,我們要隨喜讚歎,不要心懷嫉妒,不懂隨喜人家的善心、善行。眾生在做事是造作貪瞋痴。菩薩用的是智慧,菩薩的智慧跟聰明伶俐不太一樣。他的言語造作,與眾生最大的不一樣,是眾生著相,總是為自己,菩薩不是。凡夫什麼都會歸到怎麼樣可以對自己有利,對家人有利,對自己的公司有利,對升遷有幫助,眾生為了自己所在意的,就會生出一些方法達到目的,世間人將這個稱為智慧。菩薩知道世間無常,一切法無我,此身不是實有的,既然是幻化的,那就拿來幫助眾生,把所做的轉成功德,功德有用。所以他生起大悲心,幫助眾生,心想怎樣對眾生有利益,怎樣能夠幫助眾生。即使自己吃虧也沒有關係,或是教他們醫藥,教眾生務農,在現代就教眾生怎樣有好生活,這才是菩薩。無論是什麼行業,無論是什麼行為,菩薩滿足眾生世間的欲求,幫助眾生的最後目的是要教他來修行。是要讓眾生知道諸法實相,讓眾生跟菩薩一樣,能自覺覺他,也變成真正的菩薩。這作為才是智慧。從智慧上來取捨作用,叫「惟慧是業」。「業」就是造作,菩薩的身、口、意的作為統統都是從智慧產生的,這是講菩薩惟慧是業。

《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佛遺教經》是釋迦牟尼佛要滅度前的囑咐,叫眾生要知足。對於世間現前的環境要懂得知足、要感恩。即使自己付了錢,能夠買到想要的東西,也要想到製作者的辛苦,不要浪費物資。所以現在提倡環保,要愛護環境,愛護地球,這都是對於知足所引申的表現。所以佛教眾生若想要脫離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是富樂安穩之處。

現在的人想要存錢,存到了第一桶金一百萬,再來就想要一千萬。當沒有這一百萬時,他只差一百萬,當有一百萬就想要一千萬,這時,他還缺九百萬,越缺越多,有了一千萬以後,他想要一億,就還缺九千萬,當有一億時,他想要十億。因此,多求的心不是富樂安穩之處,但不是說不能存錢,不是說不能多賺錢,而是說不要有這念好求之心,以及在生活上的利害得失心。不要太去在意,有在意的心,就會多求,比如生意有沒有談成、或賺到?老闆賞不賞識我?或是自己總想把事情做完美,讓人家來肯定自己的好,最後雖然自己盡心儘力,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甚至還被嫌棄,甩到一邊去,那時心裡就滿懷憎恨。認為:「你們不懂得、不賞識我的才華,早晚有一天你會知道,……。」這念心就充滿憎恨,全都是因為不知足。真正知足的學佛人,走的是富樂安穩之路,所以心中不要去好樂這些。當在工作上遇到他人的肯定或否定,自己都要能夠釋懷。所以說:「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即使睡地上還是覺得很滿足,「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雖然給他錦衣玉食,滿足他所有需求,他也不會覺得滿足。「不知足者。雖富而貧。」雖然看著好像很有錢,但他害怕失去財富,甚至他害怕他的兒子跟他搶錢,害怕他的女兒妻子跟他搶錢。得到的人很害怕失去,所以雖富而貧。他要一直害怕到他往生為止。有些人這一生不肯幫助人,身後留下了一堆財富,真是「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也不相信諸佛經法,也不相信因果善惡之事。臨命終的時候留下一大堆遺產,讓子孫去互相鬥爭、打官司,留下的是爭端。所以,有能力就要隨喜幫助眾生,要常想到還有很多眾生日子不安穩,這才是菩薩發心。「知足之人。雖貧而富。」看來好像不是很富有,開的是國產車,穿的是地攤貨,吃的是路邊攤,住的或許是鐵皮屋,但是他樂善好施,自己一有能力就去幫助眾生,落實三種布施。

三種布施中第一個是「財布施」,第二個是「法布施」,第三個是「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兩種,一個是內財布施,一個是外財布施。「內財」就是用精神、體力去幫助眾生;還有一個就是出錢,錢是身外之物,所以說是「外財」布施。「法布施」就是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或是以佛法、世間技能……等等去幫助眾生,這就是法布施。不要只局限在佛法上,有因緣可以用所學的專業去幫助眾生,記得是要有因緣,不要去攀緣,若是攀緣就叫多事。所謂有因緣,就是當人家來說需要幫忙,或知道人家有需要幫忙,人家願意接受你幫忙,那你可以去幫助他,這叫做隨緣而不攀緣。

還有「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很廣泛,最簡單的是醫藥布施,或眾生肚子餓了沒飯吃,就布施飯菜……等等,以前講施粥、奉茶之類,這是大家比較知道的。或是讓眾生心無畏懼,乃至小狗沒有地方生產,你都要幫助牠。也就是在不犯法律、不壞戒律的情況下,讓眾生常生歡喜心,不生憂惱心,不要恐嚇眾生,不要用勢力壓迫眾生……,這全部都屬於無畏布施。重點在於讓眾生心無所畏懼,不要讓眾生看到你就生怕怖心。所謂「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貪財就是愛錢財及所有高價值的物品。貪色,色就是指男女色相,以及物質,都屬於色。名就是名利或是清名。食就是飲食上生貪慾,要知道貪吃有時不一定是貪精緻的食物。睡一般指睡眠,有人一天要睡十個小時,甚至睡到中午才要起床。還有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在念佛、持咒或讀經、聽經……種種用功的情況下,會想要打瞌睡,這是昏沉。如果打瞌睡,要分清楚,是自己真的累了?還是自己心散亂、昏沉?才會一聽經、念佛用功的時候,就犯業障起昏沈。所以佛講要覺知,要知道自己現在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處於什麼樣的境界,這是講睡眠方面。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規定學生們中夜睡,從晚上十點睡到凌晨兩點,對現在人而言是不可能的,因為心散亂、妄想多,所以很愛睡,所以在現代,多半會再往後延兩個小時起床,一天睡到六個小時。學佛人盡量不要貪睡,睡眠會越睡越多,睡越多心越昏,睡久了對身體不好,因為躺在床上久了,氣血不通。現在的人放逸說要睡八個小時、睡十幾個小時,許多人一放假就拚命睡,連飯都不吃了。以前的人早睡早起,現在的人是晚睡晚起,所以身體不好,病特別多,抵抗力又差,受一點風寒就感冒。所以睡眠這事是修行很大的障礙,沒有精神,在用功時就會昏沉。有在用功的人,中午不會吃很多,因為吃多了等一下要念佛就會打瞌睡,就是所謂的吃飽了思困,餓了發獃。

還有人說自己可以不用睡覺,已經離了昏沉蓋。所謂昏沉蓋的「蓋」是遮蔽、蓋覆的意思,是指讓心暗鈍,讓自己迷失。貪慾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叫五蓋。他說:「你們修行都不行……」講這種話就是離了昏沉蓋,又掉到名聞利養去了。跟人家炫耀自己有什麼樣的工夫。有些人學了佛,心裡平靜下來,念佛有一點點境界現前,就到處去炫耀,說自己念佛見到佛,見到極樂世界,見到種種的瑞相、異相。《楞嚴經》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見到好相,好境界,不要認為希有、殊勝,下一次還想要看到,這就危險了!念佛用功,見佛見菩薩,或晚上夢見佛菩薩,是有的,甚至有的現在眼前見到了。或是念佛、修行見自己身上發光,甚至有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的,《楞嚴經》上都有說,但是不要認為這是好現象,心裡更不要貪求,一貪就掉到貪慾里去。

所以說多欲為苦,一直想要這境界,想要這殊勝、舒服的感覺,真是一不小心,又就掉到覺受里。大家平日好不容易有一點清凈,積攢了一些功德,偏偏五欲、貪瞋痴統統都在日用當中,舉手投足間,一不覺察它,它就跟賊一樣,跑出來偷功德,侵犯道業,一不小心就被它偷走,或變成貢高我慢。

一般人都會安於自己現前的境界,會認為自己念佛得力,妄想變少,修行能這樣已經很滿意了,於是停滯不前,這種知足是不可以有的,其實這也不叫知足,而是自滿、懈怠。在修行用功上要精進,修行是不進則退,不要以為自己對於經典已經懂了,其實那都是知解而非修證,很快幾年過去,自己成了佛門裡的老同修,老同修再一不小心就變成輪迴的眾生,常被恭維、讚歎,之後就說不得了,然後看到新學,心裏面就輕視,我慢就起來了。《圓覺經》講:「不重久習。不輕初學。」所謂「不重久習」是要大家看到老同修,心裡不要生顛倒想,認為他學很久,他所做的一定都如法。必須要看他做的跟經典所說一不一樣,要以智慧來明辨。也不要因為自己學久了就貢高,看到初學就輕視。心想:「你才幾歲?才學多久?」,這樣子學佛又成了顛倒。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任意拿經典來掩飾自己的習氣,把習氣、貪慾解釋得很正當,讓大家能接受,這種人在佛門就造了很多業,所以說老同修一不小心就變成老眾生、老凡夫,這些情況大家都要注意。

在修行路上是不能知足的,有句話叫做得少為足,像有些人有禪定,他就安住在禪定里,佛門有句話叫「禪悅為食」,可以不用吃飯。但不是像小朋友打電動打到不用吃飯,因為小孩在玩電玩時心是散亂的。有「禪悅」是真有在用功修行,產生定,心靜下來不會亂,會產生很舒服的覺受,要是喜歡這樣的感受,就會停滯不前,停滯不是知足。阿羅漢就是停滯於偏真涅盤,菩薩是舍兩邊住於中道之中,所謂兩邊就是有跟無兩邊,菩薩不要有、也不要無,他要取中道,就是安住在其中,沒有辦法前進,所以學佛要精進。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叫阿那律,阿那律尊者,因聽經打瞌睡,被佛喝斥,心生慚愧。於是精進用功,七天七夜都沒睡覺,所以眼睛瞎了,沒有辦法穿針,他說:「我是世間的福田,你們誰要修福?來幫我穿針吧!」這時釋迦牟尼佛就把針接過來幫他穿好,他說:「佛,你是福德圓備之人,為什麼還需要修福?」佛說:「我於修福沒有饜足。」佛連小福尚且不舍,何況是我們。所以大家不要認為自己現在的德行、福報已經足夠了。連佛都還要再做,還要再修。有些學佛同修聽經聽久了,覺得法師講的都是老生常談,他都聽過了。這種人該去翻翻經典,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這些都是大菩薩,他們的工夫、智慧、道力都在我們之上,都還在聽經,為什麼還要來聽經?既是做影響眾,也是自己在熏習,因為菩薩煩惱沒有斷乾淨。所以跟諸位講,證得菩薩果位的還聽得更多。像《華嚴經》講的十地菩薩,證入一切佛國土體性三昧,這是很深的三昧,「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入這三昧能夠於一念頃,同時參訪十方國土的所有諸佛,將他們講的法一時間全部記取,記取之後還能得受用,能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連上位的菩薩都還願意聽法,而且還不饜足,願意聽更多,所以不要認為法師講的都一樣。知足還有一層深意,世間學佛人還需要對於一乘佛法知足,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離自心,凡夫都認為心外有法、有人、有眾生跟我相對待。佛卻告訴我們,這些跟自己完全是一體的,那要怎麼體會?佛用夢境作比喻,當在作夢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在夢境里?有。那夢中有沒有人、事、物?都有的。就像大家現前一樣。那麼夢境是怎麼產生的?答案是從心所現,所以佛說:「一切法,即心自性。」這時小乘的論師就問難大乘佛法,他說:「做夢的事情怎麼能夠跟現實相比呢?」佛問:「你做噩夢的時候,會不會害怕?」答:「會害怕。」所以,醒來才滿身大汗、心有餘悸,所以這夢境跟現實生活是有關係的!學佛要依義不依語。所以知道沒有法與心相對,了一切法即心。眾生認為是自己的心在想,其實不是。有情眾生的心,稱之為佛性,無情眾生稱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同一性,只是給它立個不一樣的名稱,實際上是一體的。如大海的波浪,有大波浪,有小波浪,但它都是海水。所以說要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才是知足。在知足上的運用是—既然一切法即心自性,就不用再貪求;不必再好名利,因為名利不是心外法;不用再好財色,因為沒有一法離於心之外。如同六祖慧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自性,就是你的心,心具足萬法。

那萬法是不是心?不是,一下說萬法不離心,是即心的,又說心不是萬法,這裡簡單用波浪的比喻,波浪是會波動的,大浪跟小浪是動義,水是濕性,動、濕是相對的。眾生心性如同水的濕性一樣,但現象上的差別是大浪、小浪。諸法的差別相,就如同動義一樣,波動是會變化的,是即心,不能離開水,不能說我要這水不要波浪,絕做不到。說我要那個波浪不要水,也做不到,波浪這動的作用,跟水的濕性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動義非濕義」,所以說:「諸法即心自性,但是心不是諸法。」所以心中無煩惱,也不用好求。既然諸法即心,那無論是在「即」,在「非」上用功都可,這是大乘佛法不同於一般的人天小乘、菩薩的權乘。權乘是舍兩邊取中道,權乘菩薩說,不要動,要濕,想離開波浪以求得水。二乘是根本就不敢碰那波跟水,他要坐船過去。而眾生不知道自己全在此岸不在彼岸。

說至究竟,卻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把長安問向誰」,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四講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懈怠墜落」是總說,修行人要能覺知自己什麼狀態下是在懈怠?《八大人覺經》的八個覺悟是要讓大家能覺察自己的煩惱習氣。省察自己是不是生了貪慾心?是不是生了愛著心?這才是覺悟。

什麼是懈怠?《華嚴經》說:「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這段文講的就是懈怠。無論是世法或是佛法,當在做事情,懈怠都是障礙。懈怠就是懶散,身貪安逸。一點點不舒服,一點點難過,就想要隨順它,想使它舒服、安逸。這是最明顯的懈怠。現代人都是晚睡晚起。晚起並不是因為睡不夠,而是因為偷懶。睡眠是屬於昏沉蓋,昏沉久了心就會鈍;心鈍後,變愚痴的果報就會現前,會常常腦筋轉不過來,對於善法,對於正知正見,沒有辦法接受,引起很多毛病跟問題。所以說懈怠會墜落,墜落就是墮落。懈怠就是往下沉。從人道往下墮落是畜生、餓鬼、地獄,還有一種墜落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也是懈怠墜落,不能前進的意思。

所以要「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覺悟自己現在是在懈怠還是在懶散的狀態,當煩惱習氣起來,不想念佛,不想用功,不想禮佛,這狀況初學、老修都會有,這就是懈怠。學了《八大人覺經》,就要能覺察得到,要用精進來對治它。在懈怠的時候,要發心,要有願心,才能夠持續精進。如果沒有願,那就會一直懈怠下去。像大家在念佛、修行,念沒多久,心就開始煩,或覺得腳酸就不想念。會想:「整天都在念這句。」有人能讀經,卻念不下這句佛號,因為大家的心散亂、攀緣習慣,心沒有辦法收攝。或是表面收攝,可是腦子裡面總是打妄想,這也算是懈怠,要能覺察。念佛人一念離開佛號,就算是進入懈怠的狀態。所以要用精進來解決這問題。

要有我要使心清凈、沒有煩惱、沒有妄想的願心,如此在平時才能夠覺察。當懈怠心生起時,就會被願心所降伏,被精進心降伏住。精進能夠對治懈怠,因為煩惱會常起,所以就要常行。如果藥到病除,懈怠煩惱不起了,那就沒有精不精進的問題。所以鼓勵大家念半小時,或念十分鐘也好。就是讓大家在很忙亂的生活裡面,能夠少一點罣礙,多一分清凈。不然在家裡也是做這事、忙那事、打打妄想、看看電視、逛逛網路、看看雜誌,染污自己的心,一般在家都是這樣。必須減少接觸世間外緣,心才能有點清凈,想要看書就看佛書。大家熏習世間知見太久了,所以一遇到事情,馬上就起心想到世間法,立刻起執著。遇到事情不順自己意的,就趕快用世間意要解決它。大家聽講經,當場聽都很有道理,一回去就忘記了。這就是不夠熟悉。熏習世間法時間多,心就沒辦法清凈,所以既然要學佛,對自己就要有點要求。學佛要學得像佛,行為要像佛,心要像佛。佛心不會打妄想,一下想想這個,一下想想那個。眾生就是平常都在熏習世間法。所以遇到境界現前,貪瞋痴全部冒出來。那就是因為忘失本來。念佛法門很方便、很殊勝,就是用一句佛號,在日用平常當中,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保持覺察力,保持你覺悟的凈念。所以念佛法門是契合現代人的修行方式。以現在眾生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想要參禪,不太容易。想要學華嚴宗、學天台宗,也沒有足夠時間,因為內容非常廣博,大家連要背經文都背不起來。相形之下,就顯示出眾生非常愚鈍,常著於境界當中,心隨色轉,常常隨自己的妄想轉,所以叫輪迴。一般講有境界現前,還是指比較強烈的境界,其實大家的心平常都一直隨境轉,而且都還不是強烈的境界。只有當境緣比較強的時候,才會感到自己「心隨境轉」。實際上妄想根本不可得,可是眾生卻隨它轉,一點都做不了主,念念執著這色身是我,念念執著實有人、事、物,有色法、心法,有想念、境界真實存在,而且跟自身相對待。所以時時刻刻都在執著這世間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這都屬於懈怠的狀況,所以要常行精進。眾生就是有這麼多煩惱、問題,這就是在生重病。

學佛人自己要覺悟、要回頭,知道這念執著就是業障。身、口貪順受,想吃、用好東西,這都是在起心動念。生活中一旦被算計,就想要爭回來。這是粗的境界,當然也要放下。廣欽老和尚說:「即使貪戀娑婆世界一枝草,都還要再來輪迴。」如今用催眠術能讓心念回到過去,把過去的狀況展現出來,科學已經證明確實有輪迴。佛告訴我們,輪迴從心起,心要是能夠不妄動,能依止於佛號上,那就非輪迴,當下與圓滿的覺性相應。

唯有精進才能破煩惱,把人我、是非對待,把貪、瞋、痴、慢、疑……等惡見破掉。有惡見就生出四魔。四魔第一個是天魔,天魔就是外在的力量。他是六欲天的魔王,他認為大家都是他的子民,你若想要出輪迴,逃脫出他的控管,他不願意,所以他會來障礙你。有些人修行,修到後來會著魔,著魔一般是外魔。還有一些是鬼神的干擾,這也算是魔。也就是「魔羅」,翻做中文就是擾亂你,使你生怖畏的意思。天魔是外來的。

再來就是煩惱魔,是說貪瞋痴慢煩惱比較粗重,會障礙修行,所以也都是魔,使我們的佛性、本具覺性染污。說至究竟,本性是不會被染污的,如同天空的太陽,因為烏雲太厚將其遮住,陽光透不出來;不能說烏雲將太陽遮住,太陽就不見了。因此不能說煩惱把佛性遮蔽,佛性就消失了。清凈自性仍舊常住,只是眾生現在任由烏雲下著煩惱雨,被淋得全身濕而感風寒,在三界中,這就是煩惱魔。

再來,人有煩惱就生出五陰「色、受、想、行、識」。「色」就是色法,色法包含有形象及沒有形象,有形象就是可以表示的,無形象就是不可以用形象表示的,叫做無形。還有一個就是心法,是心裏面的覺受,就是受、想、行、識。「受」就是心裡的感覺,「想」就是打妄想,「行」就是持續不斷地運行,就像水流一樣暗暗地流動。「識」就是了別、分別。眾生就被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所轉,被它所拘束。眼只能見色,耳只能聞聲,鼻只能嗅香……。如《楞嚴經》講:「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就被這六塵拘束。實際上,若悟本心,則這些妄心妄識本無所有,所以說「摧伏四魔」。

還有個「死魔」,就是壽命盡了。人命無常,所以常有二、三十歲的人往生。往生是此地命盡,往其他道去受生,可能是三惡道,也可能是人道、天道,不是一定生到極樂世界,就看你造什麼業而定。許多人會想:「等退休後、小孩長大後、老一點再來學佛。」這都是錯誤的心態,佛在這裡就是提醒每個眾生,現在就要學佛、修行,因為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要離開這世間。現在就修,就開始念佛,那麼即使當死魔現前,馬上要斷命,你不會害怕,不會顛倒。

死魔的恐怖就是在於斷命以後,就會隨這一生的善惡業去做結算,看你做多少善,造多少惡。那由誰幫你算?不是閻羅王,而是你自己算。隨眾生自己的業,強者先牽。《楞嚴經》是一部很好的經典。《楞嚴經》講,會有閻羅王、主簿這些境界相起來,但統統都是自己造業、受報所感召的,所以是自己在清算自己。一旦死了就隨業流轉。許多人學通途法門,即使修三十年都還沒有開悟。唯有凈土法門可以不求先開悟,直接念佛,帶業往生凈土。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可橫超脫輪迴。一般通途修行法門就像白蟻在竹節中,是一層、一層往上咬,逃出竹子。而凈土法門是直接從竹旁咬穿一個洞直接出輪迴。所以佛在《阿彌陀經》講往生極樂世界者,皆不退轉,皆是「阿鞞跋致」。只有不動地菩薩才能稱阿鞞跋致,其他位次的若自稱,都是大妄語。因為不退轉有多個層次,但是只有到八地菩薩才能夠算是真正的不退轉。所以在《彌陀經》上八地菩薩就直接用阿鞞跋致這名稱,只有八地才可以用,其餘不能盜用。所以這不退轉是很殊勝的,不但不會退於凡夫位或二乘位,當然更不會退到世間來輪迴。即使你是乘願再來幫助眾生,也不會迷惑顛倒,而且受生自在,教化隨意。所以是真不退。

念佛就能破除這四種魔。要破就要自己勤覺察自己現在的起心動念,是在想什麼,又或是不是在打妄想?或是在散亂?有時提醒同修:「你不要散亂。」他說:「我沒有在散亂。」如果沒有在散亂,為什麼會東張西望?這就是自己心沒有覺察,以為口念彌陀就是在用功,這樣隨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而過,沒有念入心中。佛號念不清楚,眼睛都瞄到窗外去了,自己在散亂都不知道。想要勤覺察,就要念佛,要字句分明,念得踏實,聽得明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大家念一念,一下就忘記、一下就散亂。想念得好,統統都要透過練習,其實長時期有心在做,是不會很難的。

必須摧伏四魔,方能出陰界獄。「陰」就是五陰,五陰束縛著我們,讓大家眼只能見色,耳只能聽音聲,這就是束縛,世間人因為沒接觸佛法,所以認為是理所當然。世間上無論誰的財大勢大,都還是逃不出五陰的束縛,只有菩薩才是真正自在的人,可以諸根互用,一般人耳朵不能見,總認為耳能聽,實際上是心在感知,不然往生的人也有耳朵,為什麼他不能聽?所以肉耳是無法聽的。有人說是神經在聽,那往生者的神經還在,也不能聽,所以都不是這些。而是我們的常住真心在起作用,只是目前起的是迷的作用。必須要好好念佛修行,才能降伏四魔,出陰界獄。

所謂「界」就是界限,像三界、十八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產生出的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加起來是十八界,眾生在這裡面輪迴,能力非常小、非常有限,執著這身是我,為它造很多業,起很多煩惱。時時處處都在想,怎樣能讓自己更舒服、讓自己能健康快樂。實際上,佛法不是沒有講健康快樂,只是佛法所說的健康快樂是超出自己的業力,所以要先消業。如果說學佛一定可以健康快樂,那就會有人說:「那某人學佛,不也是生病,癌症死掉?」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就跟一位在家人講:「你去找,看哪家家裡沒有死過人,他家門口有長一種草,你把它摘來,我幫你把親人救活。」那人到處找,看哪一家從沒有親人過世,可是每家都死過人。所以會生病、會往生,跟學佛沒有絕對的關係。學佛是讓你轉變你的心,讓你消業障。還有一種是他業障消,不必在此娑婆受業報。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在佛降生後幾天,就生到忉利天,這是好事,不用害怕或傷心。更不要認為,這色身消滅很可怕,人人要有這心理準備。因為生死問題,是都要面對的。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五個要覺悟的—「愚痴生死」。愚痴就是昏昧。就是六根對六塵時,因為不知道緣起性空,在見色時,於當中生煩惱,這就是愚痴。所謂「緣起性空」是講一切法不是實有,而是因緣和合,只是假名為有。

不能理解這點,佛門稱為愚痴。佛說眾生常著於色相,著於自己打妄想生出來的境界。經上有比喻:「譬如大海,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是說一切眾生真性如同大海,但現在卻只認大海里的水泡是自己,還更錯認為水泡裡面的水就是全部的大海水,真是糟糕。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意思是講,你們是迷上加迷,無過此迷。因此如來說為「可憐憫者」。就是非常可憐的人,在自己的境界裡面作著夢。其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境界裡面,所看到的東西其實都是自己變現給自己感知的,誤認為自己真看到什麼境界了。十方眾生皆同一真心,然因為迷失本來,有染業、凈業的不同,熏習心中共相識性、不共相識性,在受用上,則有共相識與不共相識的差別。舉個例子,大家同看一個月亮,這是共相識起作用,各往八個方向走去,人人會覺得月亮是跟著自己走,每個人獨得全月(看到整個月亮),這就是不共相識起作用,月亮並沒有因此分為八個。所以都是眾生自己的心在分別這境界,這是《楞嚴經》所舉的例子。佛門有名的開智慧的楞嚴,把我們以前錯誤的想法、說法、作法,加以導正。

若是愚痴,認虛妄為實有,那就造成生死。總是動念造作,我要、我不要,想要這樣、想要那樣,念頭生、念頭滅,這就是生死。念頭生起,然後住著相續,接著就是變異,這是佛門講的「生、住、異、滅」。心念在動、在轉變就是「異」,就是生死。《楞嚴經》講到分析物質,分至微塵,再細分變成「鄰虛塵」,幾近虛空的塵。現在大家就能理解,如同投影,其實所謂的相,就只是妄相而已。諸法因緣生,物質切割至鄰虛塵,鄰虛塵就是最小,跟虛空比鄰,不能再切割了。就是現在技術能切到最小的單位。那夸克有多小?他說好像電子就像一個地球一樣這麼大,夸克在裡面就像一顆花生米這麼小。所以不是眼睛可以見的,眼睛見不到。見不到是見不到,實際上還是見到,因為它是極小的物質嘛,而且它存在的時間很短。那佛說的,就算讓你切到最小,不能再切了,你的能力到達切割的極限了,至鄰虛塵,跟虛空做鄰居,鄰於虛空,這是說沒有辦法再切了。那請問一下,你說這個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虛空跟虛空相加在一起,不會變成色塵。鄰虛塵加鄰虛塵就不會是原來的鄰虛塵。所以說,不是和合而有。

佛法講無生,這無生的道理就是這樣,「諸法無生」不是因緣生的,也不會自然生,自然生那它就隨處生,隨處都可以出現,沒有理由,搞不好我坐在這裡就突然著火,所以說不是自然生。因緣生、自然生,都只是眾生自己的妄想戲論,所以佛講「諸法無生」。那勉強說是因緣生,它說因緣生是破自然生,說無生是破因緣生。實際上諸法無生,緣起性空。所以這《八大人覺經》講的就是大乘,它是大乘的入門,你看這「菩薩常念」,不是說羅漢常念、二乘常念,要學大乘的人要常念。常常念,就是覺察,這八個覺,不是一直念,每天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結果境界來都不會念,都還是隨境流轉。什麼時候念?就是你起心動念的時候念。就是我們起心動念,在著於煩惱的時候要念,這才叫覺悟。所以愚痴生死,菩薩能夠覺悟。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可是祖師大德教我們要一門深入。廣學多聞是祖師觀察大眾,學佛沒有一個目標宗旨,亂學,今天念念佛,明天又跑去學密宗,後天又跑去參禪,每個地方都去沾一點,到後來沒有工夫,沒有辦法了生死。所以才特彆強調要一門深入,不是說經典都不用看。有人跟我說:「你這樣看那麼多經典,那不是夾雜嗎?」我說:「這樣喔!那釋迦牟尼佛最夾雜。」因為都他講的。老居士年紀很大,他跟我很好,所以他才敢直接告訴我,很好。所以我就告訴他,釋迦牟尼佛講經,唯是說「實相」而已。我們看經是看實相。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我看祖師大德也是這樣,確實是這樣,所以我們照著做。學佛、學經教、聽經,就是要讓你明白實相、證入實相,叫「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樣的狀況。所以廣學多聞是要往實相裡面走。為什麼要廣學?因為單學一門,我們眾生智慧淺,如果著於一,你就會斥於其他的,沒有辦法融會貫通。初學剛開始,沒有能力,可以學一本;學熟了,學通了,要看看祖師大德的,看看經典。但是看只有一個標準,實相。不能像一般不會學的,學那些文字、枝葉,然後來逞能,我們佛門講的很不好聽,叫「妄逞知見」,顯示好像自己很厲害,什麼都會,是大通家,貢高我慢,這種人,明眼人在看他,就好像什麼都不會一樣,因為他沒有一絲毫是對治到煩惱習氣的。所以不要著這些名相、枝葉、知見、不能夠觀心的,這都是不對的。我們學佛要能夠修行,這才叫學佛。所以「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智慧就是我們講佛菩薩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

「成就辯才。」這個成就辯才,不是只有嘴巴會講,只有嘴巴會講,到時候就知道厲害。業力一現前,就瞥爾隨它去。所以諸位要是嘴巴很會講,很好,但是要知道我講的到底是不是自己?不是都講人家,人家哪裡怎麼樣,哪裡怎麼樣,自己做了多少,自己落實了多少,所以這才叫成就辯才。你看佛,四無礙辯,四種無礙辯才。第一個,「理無礙辯」,對於實相沒有問題;「義無礙辯」,對於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義理、重點、核心、宗旨他都抓得到,義無礙辯;「詞無礙辯」,我們現在講的語言能力,有些人方言也會,也會好多種語言。可是佛會狗的語言,會貓的語言,他講話,貓聽得懂,所以有時候他講經,旁邊的狗會生氣,因為佛在講牠,牠聽懂,起瞋恨,然後就走掉了,所以,這是佛的辯才,佛說法一切眾生聽起來就像自己的家鄉話一樣。還有一個,「意樂無礙辯」,意樂無礙辯就是他發心,不但會講、能懂,又通暢語言,然後還願意講,這是無礙辯才。這個我們要學,要發心。你們不要認為沒有坐上講台,不用學沒關係。不是,你在哪裡,哪裡就是你的講台。接引眾生,要有佛的智慧,要讓眾生來聽聞正法,至少要讓他生起這八個覺悟,要讓他知道。眾生常貪著在世間色聲香味觸法,你要讓他能夠覺悟。就像結婚這件事情,佛在世的時候,知道有人要結婚就趕快去度他。他怎麼說呢?「你覺得你妻子很漂亮?」他說:「對啊。」「那你看看你妻子是值多少錢?」叫他算算,手值多少錢,腳值多少錢,眼睛值多少錢,結果一算,他開悟了,「原來我的愛欲心根本就是不實的。」他把她一個一個分散,各個都分散。你看釋迦牟尼佛的智慧這麼高,我們想不到他竟然會問他,「你覺得你妻子值多少錢?」他說:「我妻子眼睛值多少錢,耳朵值多少錢。」他才知道,「原來,這都是垢穢的東西組合而成的,我怎麼會去喜歡這個垢穢?」而且還是和合而成的,這愛欲心根本不可得,他當場證阿羅漢。釋迦牟尼佛真的是太厲害了。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所以自己要能修行、要能覺察,不要著相,不要著在色相,不要著在自己的妄想裡面。這才能夠像這裡一樣,真實的修行,真實的工夫。學佛要真正落實。

好,看第六個: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到這裡是第六覺知。「貧苦多怨。」這應該知道,常常就是怨天尤人,沒事找算命的,「看看他能不能幫我算算有沒有什麼好命?」好命要從自己心中求。想要好命就是這樣,你要審查自己的心,是多少善念、多少惡念。像這一生不如意,我們就要想到,我們過去生,乃至這一生年輕的時候,或是小時候就造業。先不用講過去生,這一生福報不夠。見人善,心裡生嫉妒;見人惡,又覺得好像自己很好,沒有像他這麼壞,所以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是壞人。所以才說你們業障重,那有些人就生氣了,「師父,我怎麼會業障重?」我看真的滿重的,就是這樣。你要審查,「我是不是造惡?我有什麼壞習氣?」這習氣要改掉。那如果缺錢,我們要懺悔,財布施不夠;缺智慧,那要想到:「我法布施不夠」,無論是世法是佛法,自己有能力、有智慧不肯幫助人家。如果是懂佛法不肯布施的話,那就吝法,吝法就會變周利盤特,那個很糟糕。「掃塵除垢」四個字,背了一個月背不起來,得前遺後,得後遺前,前面兩個記住,後面兩個忘記了。掃塵記住了,除垢忘記了;除垢記住了,掃塵忘記了,背不起來。那這是缺智慧布施。

那身體不好,是缺醫藥布施,缺善心善念,對人要慈悲,對人要能忍讓,要能寬容,不要瞋恨。看到壞人,看到這個人很討厭,你就變成跟他一樣討厭的人,為什麼?因為你也在瞋恨他。這不對,所以這就是沒有做無畏布施。所以這是身體不好。

那缺德怎麼辦?現代的人不缺錢,不缺房子,也不缺飲食。有人跟法師說:「法師,現在的人缺德。」那缺德怎麼辦?你好好學佛吧!看看自己到底缺什麼。所以可以缺錢,可以缺別的,但是不要缺德。這個要記住。貧苦多怨,就是怨天尤人,「橫結惡緣。」為什麼橫結惡緣?因為你想要改變你的不如意,那你就要爭,現代的社會叫競爭,你就要跟人家比較,你就要想辦法把人家踢下去,這就是眾生。所以橫結惡緣。好啦,你得到了,你滿意了,可是被你比下去的,或被你陷害的,心裡就結惡緣。橫結惡緣,很多啊,或是說話,所以我們說話要小心,有時候不小心就講成是非,或是人家聽成是非去亂傳,在道場要注意,不要講是非。所以為什麼說不要講話?少說話,多念佛,不然也會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布施就是自身的煩惱要先舍掉,身外法、身內的煩惱要先舍掉。「等念怨親。」不要去分別這個人跟我好跟我壞。所以你看現在佛門裡面,打菜、配菜都是大家平等,也不要多給我,就是正常就好,不要認為,「這是法師,這是師父,那他就特別一點。」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佛在經上講,你以分別心別請一位聖賢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不如在佛門行平等法,然後次第供養。這是佛教我們的。你分別這是聖人,像現在大家對寺廟的住持老和尚是很恭敬,那你們的福報,你們的福慧是修到了,但是呢,更大的福報,要像佛講的一樣,僧次,就是平等心供養。住持老和尚不會要求你們要對他特別,所以說,要平等心供養,清凈心布施。

來道場將來久了,不要認為:「我比你早來,我是可以掛一個老字的同修。」說是老同修,實際上是老眾生,自以為是,認為:「我看得比你多,我來這裡,我跟法師比較親近、比較好,怎麼樣……」這在佛門裡面都不行、不可取,講不好聽一點叫造業。我們來佛門,心裏面要清凈、要平等,要銷落自己的煩惱,不要輕視初學。他也許真的是什麼都不會,也常常違犯規矩,我們也不要輕視他,也不要憎恨他。但你們也不可以揪小團體,看哪一個不加入你這一團的,就給他默擯,那你就不對,這也是毀犯戒律,破和合僧,破壞常住的和諧,這也不行。在裡面分怨親,親就是跟自己有關係的,自己感覺看得比較順眼的,不會太討厭的,就跟他比較好,在道場不要這樣起世間意,出去外面也不要,這是分別。看到惡人、壞人,心裏面比他更壞,他做壞事,你就希望他趕快死掉,你看,你是不是比他更壞?對不對?動了殺心了。所以,人家只是做一些不如你意的事情,你就希望:「他趕快死掉吧!」殺心現前,這是殺念,就是犯菩薩戒,不可以。所以當看到壞人時,記住,不要比他更壞,希望他死掉,出去被車撞,這詛咒他的心比他更壞。所以說「不念舊惡」,舊惡,這個女眾要注意,很會記仇,小心啊,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全部都記得,男眾也有一些。所以我們講女眾過失的時候,你們就要會看,自己有這個毛病就是女眾;女眾沒有這個毛病就是男眾,所以是在毛病。有人說:「為什麼佛不公平?那是說女眾業障特別重?」你看經要會看,凡事男眾只要有這個毛病也叫女眾,是要這樣看的。佛是清凈的,就像醫生看病,女眾的身體構造跟男眾的身體構造不一樣,你不能說:「醫生,你為什麼說只有女眾有這個病,男眾沒有?這不公平」這不是醫生的問題,是事實真相就是這樣。佛看眾生的病,就像醫生幫我們診察一樣,不會偏心,所以要知道。像有些經上講的,我們自己要覺察。佛在講女眾有這些問題,男眾不要幸災樂禍,「你看,你們有這些問題,你們看你們業障多重。」不是。是要自己反省你自己有沒有這些問題?

所以是看習氣,看毛病,審查自己的問題。佛在講畜生道、地獄道,你看那裡多壞多壞;你有沒有?你有,那你也是,就是佛說的地獄種性、畜生種性,是這樣看的,學佛看經典要會看。黃念祖老居士說:「持戒、念佛、看經教。」你們看經教要會看,要看到的是自己的毛病,我們看經是這樣看的。「察過、去習、毋自欺。」要知道經典講的就是我的毛病、我的問題。「去習」,去除習氣;不要自欺,自欺是什麼?「你看,佛都在講他們,都是講他,我都沒有,我是好人,我是百分之百好人。」實際上是百分之百非常可惡的壞人。要先認識自己,自己是具有習氣的,叫具縛凡夫,這樣學佛,不要念舊惡。「不憎惡人。」不要記仇、記恨。當然,這個人有些不好的事情,我們要了解,要懂得,不要再觸碰到。

講不憎惡人,有的人聽到這話,他不會學;不會學就說:「反正這個人在道場作亂、擾眾,沒關係,師父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所以他再來,再繼續破壞大眾。這個也不對。所以佛門有些道場對於擾亂常住就叫他出堂,出堂就是「不歡迎你,請你出去。」

我們再來看第七覺悟: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這是第七覺悟。「五欲過患。」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色名食睡,現代人都覺得很好,怎麼會是過患?有錢才能夠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想造什麼業就造什麼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

色慾,貪男色、貪女色,這個色慾。「你看,我們手機要有質感。」,還有貪東西要有質感,這也是色慾。一定要用好的,拿到一點不好的,這個菜排得不漂亮,心裡就很瞋恨,「怎麼弄這個給我吃?」或是法器板眼敲錯了,心裡就不高興,這也是色慾,五欲過患,這是衍生的意思。當然法器不要敲錯是比較好,因為「道場魚磬軍中令,號令不明眾難定。」如同軍隊的號令一樣,你要是號角吹錯,那就麻煩了;但這是敲的人要有這個心念,我們聽的人不能生煩惱。所以共修時不要聽到人家打錯法器,心裡就瞋恨,那你工夫就沒了。火燒功德林,你這念一天,一下就燒光光。樹林要成長很慢,好不容易有長一點芽,你就把它滅掉,它永遠都長不起來。功德林啊,從發芽一直到長起來。所以你看菩薩高德,常說菩薩的德行,如同大樹一樣,他是真的好好照顧那個小苗,等到它慢慢成長茁壯,它才不怕風雨,不怕境界風。那我們現在要照顧自己的心苗,要能夠長養自己的心苗、清凈心,這也是《華嚴經》講的。所以說剛生出來的芽不要把它踩死。五欲過患,財色名食睡,「名」也是啊,俗人認為我有名,慢慢就有權勢。但不是拿著你的權力,來逞我執、我見;尤其在佛門,不是讓你逞我見的地方,不是讓你展現你自己的能力、傲視一切的地方;佛門不是,佛門是教你放下這個「我」,放下你的名聞利養、貪瞋痴慢的地方,所以來這裡無論是總裁、無論是什麼身分,都向佛禮敬,都是要銷落我執、我見。

「食」,貪吃,現在一般人就是貪葷腥。那吃素的貪素食也不行,都不要貪,能吃就好。當然不是酸掉了也吃,我們道場如果有東西變質,那就不要了,把它回收;也不要自己發心,因為你發心吃了壞東西,吃壞肚子,你這叫修痴福。為什麼?因為你好像是省下這個福報,但你要花更多的福報,因為你生病要看醫生,要更多人來照顧你;你是有那點福報沒錯,可是你消更多的福。在道場,壞掉的東西如果你給大眾吃,那是不對的。要替大眾考慮。

「睡」就是講的昏沉蓋,很愛睡。我們睡覺時作夢,東想西想,上天下地;有些人睡覺可以念佛,不難,只要肯念,平常念,常常念,時時刻刻念。所以靜中要能念佛,動中要能念佛,睡中要能念佛,病中要能念佛,這樣臨終,佛號才提得起來。你看,好幾個層次。我們連靜中都靜不下來了,還想動中?等一下離開道場就放野馬了。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你們現在是在家居士,或是俗人;出家人也一樣,要不染世樂。不染世樂—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

那這煩惱對治的方法就是「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要想到出家的殊勝。所謂「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及出家功德勝。」出家確實是有它殊勝的功德。佛在經上講四種出家,一個是出家的出家,真正的,有形象又有內在的出家人;一個是出家的在家,這就是混跡在佛門,破壞佛法的,破壞佛教形象的,破內外道;還有一個是在家的出家,最起碼要學在家的出家。那要學誰?學維摩詰居士。你去看看《維摩詰經》,裡面有教你怎麼做在家居士。有人說:「出家也沒什麼,我在家修,我可以學維摩詰。」實際上是不想受戒律的約束,不想改變習氣,所以才這樣說。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三衣,就是我們講的,五衣、七衣、九衣。五衣叫安陀會,翻作中文叫作務衣。那七衣叫郁多羅僧,郁多羅僧就是七衣,也叫做入眾衣,做法會,像聽講座也可以使用,共修可以使用。九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西裝領帶,比較慎重的,叫僧伽梨。以前五衣就是下裙,下面的裙襬,七衣就是中間的衣服。印度是偏袒右肩,那一小塊披在身上就是九衣,常念三衣,這是出家的形象。五衣,作務衣就是告訴你,不要讓這個身懈怠。七衣就是,你要聽講都要聽正知正見,心要能安住佛法上。九衣的表法是,你要知道處眾要少是非,要能夠提起正念,在大眾要能和合。都是提醒的。所以你們知道這個意思,你們穿的就是三衣。所以一塊布料,你要是以戲論心、以世間心看它,它就變成世俗的衣服。我剛講的這三衣,如果你以這樣慎重的心來看,提醒自己,它就是出家的衣服,佛門是這樣定義的,以義定名,萬無一失。

「瓦缽法器。」缽就是瓦做的,所以叫瓦缽。佛說要熏成有一點像咖啡色,鐵的話也要熏過。可以用瓦缽和鐵缽。缽是缽多羅,翻作中文叫應量器,就是你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貪吃。「志願出家。守道清白。」要守清凈的道業,志願出家剛剛講過了,要讓自己身心清凈。如果有因緣,出家很好。那你要知道什麼叫出家?出家要幹什麼?如果剃了光頭?什麼都不知道?我們有一句話供養你,叫光頭俗漢。都不知道出家要幹什麼,出家什麼也不曉得,就是拚命做法會。

出家要了生死。什麼是生死?不知道。那你又受了戒,又犯戒了。不學無知,又犯戒了。

所以說,出家要知道,什麼叫出家。在家要知道,什麼叫在家。出家就是要修行。那在家呢?李炳南老居士講的那一段話很好,他說:「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在家孝順父母,然後要盡自己的學佛本分,度父母學佛,能做一個如法持戒的在家居士,這就是印光祖師講的盡在家的本分。「處世」這句話非常地精要,一定要記住,每個人都只知道在世間要敦倫盡分,下面這一句一定要記得,處世不忘菩提,菩提翻作中文叫做覺悟,處世不要忘了,你要覺悟,不要迷,不要顛倒。要在行解相應,不能只看啊解啊,要「行」!行要合解,解要起行,做到後來,行起解絕,就是一如。這是華嚴法界觀門,行起解絕,要知行由解成,行起解絕。所以要先明白,要先懂得佛法。那要明白什麼?要解什麼?不是只有解經教,真正解得好的是什麼?能做。你要解什麼?不但是解這部經,解自己的煩惱習氣,你要理解,這經典講的是我哪一部分的問題,這叫解經。

你要是只會解佛學名詞,你叫被經轉。所以我們要你轉經,是能夠行解相應。

「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對一切眾生慈悲,我們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沒有條件的,現代人說,沒有立場,沒有我相,佛門講的才叫慈悲。佛很有智慧,他用「慈悲」,他不用「愛」。愛就是心裡有物,心有所受。受裡面有心。受本來是第一念,結果你有心,第二念,就起煩惱,有無明。本來是「了了知。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這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了了知。無一物。」現在是了了知以後,有一物,也有人,也有佛,是非人我紛然起。這就是愛,這是對待。所以佛不用世間的語言。現在佛門很多,用什麼「佛學思想」,這個用詞都不對。「佛教的立場,小乘的立場,大乘的立場,菩薩的立場……,」菩薩哪有立場,我沒有聽過,我看過的經典,沒有一部經,沒有一位祖師大德告訴我們,菩薩有立場。立場是我見。你有立處,「我覺得怎麼樣。」菩薩無我。就像我問一個學佛人,我說:「你學佛、出家要做什麼?」他說:「我要給菩薩爭面子。」我說「菩薩無我,誰要你給他爭面子?」所以說用詞不對,用詞錯誤,就會引發你錯誤的習氣出現,那你就會被它導到錯誤的方向。因為這個佛門的名相有它的用意,雖然說不要執著名相,但是它這個是鑰匙,你也不能不知道,只是說要能夠善用它。要以義定名,不要以名定義;以名定義,你就處處不通。蕅益大師教我們要「以義定名,萬無一失」;「以名定義,萬無一得」就是什麼都得不到,學佛沒有受用。

所以佛用「慈悲」,對一切慈悲,對人慈悲,對物慈悲,對畜生慈悲,對一切慈悲,同體大悲,這是回歸本性,這就是本性。

瞋恨心生起來,煩惱心生起來,提醒諸位,還是要念佛。你要知道,道理是這樣,但我現在無力斷惑的時候,我提起佛號,然後再加以經教上熏習,相輔相成,這樣才能夠自力、他力並用,又有文字般若帶你入實相般若。所以要注意,用詞要小心,現在外面很多言論有問題,你們看祖師大德的,不會有問題;那你看其他法師的,我就不敢保證了,我們大乘定香精舍不敢作保證,因為他什麼時候會變質,我們不知道。祖師大德真正都有成就。希望大家去看祖師大德的批註。祖師大德的學問、祖師大德的道行,都高過我們,都有證入、都有工夫,要這樣想,生導師想。

第五講

上次講到第七覺悟,但是意思還沒有講盡,我們來念一遍。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這個是《八大人覺經》第七覺悟,要覺悟五欲過患,可是現代我們不覺得這個五欲是過患,反而還覺得是很正常。沒有財、色、名、食、睡,好像在生活就沒有辦法過得下去,像現代的人他就說我沒有錢,沒有辦法過生活。

沒有色,沒有結婚就好像不是很正常,有的結婚他也不正常。

名,沒有名他就沒人尊重。沒有吃他也受不了。睡,他想要睡很多,現在的人作息也是很晚睡,然後很晚起來,以前大概晚上九點的時候就算晚了,那現在到十一、二點都還算是才剛開始,現在的人是這樣,大部分都在使用網路,那麼除了對身體不好,也對他的精神也不是很好。所以說現在的人不覺得五欲是過患,「過」就是過失,「患」就是講的有毛病。

五欲,我們講錢,夠用就好,為什麼會覺得不夠用?因為貪得無厭,沒有的想要有,有了還想要更多,多了以後,還想要再更多,那等到真的很多的時候,就放不下他的錢財,他也不認為有錢是過患,所以他非常地執著、在意他的錢財、他的資產,所以在這裡念念貪著不舍,為了錢,他不擇手段;為了錢,他忘失道德,所以這就是過患。對他自己好像不是過患,但是對人家他就是過患,他就是個問題人物,在親戚朋友之間,他沒有所謂的倫理道德的觀念。

總結來說不管如何,只要有所貪都是過患,都會損人、都會損傷眾生,所以是過患。那麼有的他說我不損傷眾生,貪色,他也不一定損傷眾生,但是就修行來說它就是過患。其實貪色還是過患,它也會損傷眾生。我們看中國歷代有亡國的這些皇帝,很多都是貪色慾而亡國。那麼現在在社會案件裡面,也有很多都是為了色而殺人的,所以,結忿成仇,破家亡身。所以這五欲,一般人不認為是一種過患;但是在佛教來看,它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統統都是讓你下地獄的,它五條鎖鏈,都把你綁在輪迴當中、綁在苦惱裡面,佛法講:「樂是壞苦。」譬如說,這樣東西你很喜歡吃,連續吃一個禮拜,我看你就討厭,它這個樂不長久,所以講樂是壞苦。

但是眾生迷在境界裡面,心裏面認為境界很真實,是實有的。他以為他的心攀得到東西,所以他念念的去貪著、執取,佛教講執取,執取來受用,所以一般人他不覺得五欲是過患。甚至也不光只是五欲,乃至貪瞋痴三毒煩惱,十惡他們也不覺得是過患,更不用說無明、塵沙跟見思煩惱。我們講見思煩惱,第一個是執著這個身是我,你執著身是我就是「身見」,有這個「身見」你就要滋養這個色身,這個錯誤的見解、想法,你一直保持著,那這就是輪迴、這就是生死。所以他們也不覺得這個身見是過患,因為心比較粗。

身見後面有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種種的錯誤的見解、想法,他都不會覺得是問題,這是我執,他不會覺得我執,五欲呢他當然也不覺得,這是我要受用的,所以說他不惜去造作,就是造業,那實際上,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所以經上講說:「雖為俗人。不染世樂。」我們雖然是在家弟子、在家居士,但是不染,不要染著其中,像財、色、名、食、睡這其實也是生活當中的東西,但是你染在裡面,染就是貪著、好樂,你非得要怎麼樣,一定要有名,一定要有錢,這個一定要吃好的、要睡好的,現在的人都提倡這個,那你心裡就很多不滿足。所以說可以受用,就是剛剛好就好,不要過度貪求,所以佛教我們「不染世樂」。不要染在裡面,這染就是耽染在裡面,愛著不舍,這是不可以的,這佛教我們的,「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那麼如果是在家居士就要「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其實出家也是,出家也是要常念三衣,三衣上一次講過,五衣叫安陀會,七衣叫郁多羅僧,又叫上衣;大衣叫僧伽黎。僧伽黎共分為九品: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一條、下上品十三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兩長一短;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三長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四長一短。我這一件身上披的這一件是大衣中的大衣,它這個升座講經在用的叫二十五條,是大衣。一般現在沒有做二十三條衣,也沒有做二十一條衣。三衣是代表就是我們學佛修行,安陀會叫作務衣,就是我們要表現出來,事相上要表現出來,那七衣是入眾衣,作會衣就是你要去熏習經教,你要有正知正見,僧伽黎代表的是普利群生,這就是披三衣,這才是三衣的意思,所以你們如果能夠這樣做,就是「常念三衣」,就想到說我要受持佛法,我要轉變自己的行為,就披五衣。

受持佛法︱讀經、誦經、聽經,這就是受持七衣,有因緣要幫助眾生,使眾生破迷開悟,不是只有出家可以幫助眾生,但凡在家有因緣,就要幫助你們的親戚朋友、在生意上、合作的這些廠商,或是合作的夥伴,統統讓他們來學佛,這就是披九衣。所以在披九衣的時候,要念一首偈:「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奉持如來命,廣度諸群迷。」就是叫我們奉持如來命,命就是如來的命令,也可以說是如來的教命,然後要廣度群迷,要幫助眾生學佛,但是最基本的是在五衣跟七衣,你要度眾生來學佛,怎麼度?你對佛法都不了解,對於佛法的行持也不會,身為學佛的在家居士應該要怎麼做?不知道。你們如果對經教也不懂,聽法師講經,不了解經典的義趣,佛法是什麼也不會,沒有基礎那怎麼披上九衣,所以我們提倡《學佛行儀》這是很重要的。最起碼的這個五衣要穿上,所以這個是我們要清楚的,要先披五衣。「常念三衣瓦缽法器。」這瓦缽法器,缽是應量器,梵語缽多羅,應自己的食量,也就是說學佛法要找契機、契理的。契機、契理的佛法,那麼釋迦牟尼佛直接幫我們選好了,就是「凈土法門」,大家念佛,這是修行;然後要懂教理,教理就是我們講的大乘實相,這個要懂,如果不懂,你這應量器沒有受持,為什麼?因為我們眾生的心本來如同諸佛如來一樣,本自普遍法界,這是法界應量器,現在卻只在人道;甚至六根,眼只能對色、耳只能聽音聲,你說這是多苦的事情,在裡面受境界所轉都不自在,聽到音聲還不好好聽也不老實,聽還要看看這個人是不是讚歎我,這個人是不是在講我的是非;讚歎我,我好高興,說你這個做得不錯,這樣做得很好。乃至我在讚歎你們,自己不要生歡喜心,這都是動念啊!

有時候居士做得不錯,我們也要讚美、讚歎,但是我們被讚歎的,心裡要知道,不能動念也不可以自滿。《禮記》講:「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最先是傲不可長,傲慢不可以增長要銷落,要讓它減少、降低,所以說要想著我們的應量器,應量器就是應自己的心量,本具的心量、智德。還有就是肚量要大,你們吃飯有時候也用缽,肚量要大,當然不是叫你們吃超量,而是一看到缽就要想到我肚量要大,要能包容,不要小心量,搞小團體,幾個人這樣子很好,然後不順我們,跟我們說法不相同的就排斥他。像在聽經學佛,有很多都有門戶之見,不要有門戶之見,你可以不要去跟其他的人學,但是你不要毀謗他,你不要說那個不行,那個不能成就,不要這樣子,除非他是邪見,那就例外。因為這也是彌勒菩薩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對於眾生的修持行為,不要詆毀他,叫不毀其行,若毀其行不能往生凈土,所以這很重要,應量器很重要,要知道我們心量本來如同諸佛如來一樣廣大,三衣、瓦缽、法器。還有一枝錫杖,錫杖是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是「四諦、十二因緣」,四諦就苦、集、滅、道,四諦不光只是在小乘法裡面,大乘法中所說義趣更為究竟。「四聖諦」,你要知道色即是空是破「苦諦」,知道煩惱即是菩提是破「集諦」,知道本無煩惱是修「滅諦」,知道自己本來是佛是成「道諦」,這個是「大乘四諦」,講出來供養大家,一般四諦就是知道世間是苦,還知道苦是對色、對這個色身、對這個物質環境,求不得,種種苦,但是我們要知道色即是空是破苦諦,空就是空性、就是佛性,知煩惱即是菩提是破集諦,集諦就是說集起苦因,造成苦的原因就是有煩惱,那知煩惱即是菩提,就是把集苦之因給斷除、破煩惱,所以說要曉得「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十二因緣也是,從無明一直到老死、病、憂、悲、苦,無明就是動念,你認為境界是有的、認為境界是無的、或是亦有亦無、或是非有非無,種種的這些觀念、邪見,都算是無明,無明就是對於佛性迷失了,我們就稱為無明。本明是本來自明,什麼叫本來自明?就像如同鏡子的光明,它本來就能夠徹照,可是現在我們照鏡子的時候,在分別鏡中,這個鏡子裡面它是照到什麼東西,認為它一定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就完了,這鏡光就失掉了,就把它作實了。有個比喻很好,我們心如同鏡子一樣照萬物,可是我們人就多事,把它照的那個萬物畫起來,畫在鏡子裡面,所以就很麻煩,我們對境就常留心、常住著,這就是問題、這就是煩惱。不知道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心境本自一如,本來沒有前後、沒有遠近、沒有大小、沒有方圓,沒有這些問題,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眾生迷成這樣,輪迴成這樣,到現在業障很重,轉都轉不開。我講最粗的,念念執著這個色身是我,你就是把你的自性、把你的佛性,畫上圖案,使它落在定法當中,就像鏡子一樣,它本來徹照萬物,但是你卻認為鏡中物實有,還把它畫起來,你看這多糟糕。佛在經典上比喻,我們認這色身是我,就如同大海裡面的水泡,你把它執著是我,還認為水泡裡面的水就是全部的大海水,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迷得很離譜、迷得很誇張,這句話的意思用現在話就是這麼說。

所以要常念「常念三衣。瓦缽法器」。要知道三衣,我們剛講過的。法器我們舉一個就是錫杖,錫杖是「四諦、十二因緣」,以前出家人出門會帶,因為以前有很多地方沒有路,只能行走山林草叢,它那個上面的環會有聲音,蟲子聽到那個環的聲音就知道有人來了,聽到了牠就會跳走,這是先通知牠們,那個棍子是打草驚蛇用的,也是顯示佛陀的慈悲,不要讓這些眾生,被我們所傷害,這釋迦牟尼佛制的錫杖,「四諦、十二因緣」它是四個環,每個環下面又有三個,現在找不到如法的錫杖,真的不知道現在的錫杖為什麼做成這樣。所以這是用錫杖代表「四諦、十二因緣」。

「瓦缽法器。」實際上出家人的法器有很多,像經典也是法器,還有隨身的物品像缽、戒刀種種的,可以去查,十八種隨身的法寶,隨身法器。

「志願出家。」出家就是出煩惱家,我們有煩惱要發心出離、要發心斷除,那要斷除你就要常常懺悔,我們如果不懺悔,是認為自己沒有業障,我很好,我是大善人、是大福德人,很少人相信自己有業障,有業障他也不願意承認,為什麼?面子掛不住,難看,學佛不要怕難看,不肯改才真正難看,因為人家不會在你面前笑你,都是在你背後笑你,他明明業障深重,到處說人是非,還自以為是,這個就不能這樣,所以要「志願出家」。其實出家是個形象,更重要是要把煩惱斷除,像我有時候也在想,出家不是叫人家來學佛,是自己要學佛,自己要做出來、要表現出來、要斷煩惱,證明這煩惱是可以斷的,業障是可以消的,所以像諸位護持三寶、護持正法,不要認為我錢是拿去供養哪一位法師、哪一個道場,只要是正法道場,我們都隨喜護持,護持不一定用錢,隨喜讚歎也是護持,而且護持正法,大家修的是自己的福報。像我在這裡也是護持正法,我們也是幫釋迦牟尼佛打工,當義工,所以不要認為來道場,你看我做多少、我多有能耐、我多有能力,這都是我執我見,我相現前。來道場是銷落煩惱習氣,做事就是認真努力地做,但是不要掛在心上,要求人家恭敬,要人家知道你看我捐多少錢,我做多少的事情,我多有能力,你看這個東西都是我弄的,這就是我執沒有放下,像這樣你真的有進來道場嗎?「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是清凈、是無我、是無念、是無相,這是道;念念有念、念念有我、念念有相,相就是他做的事情,心裡都一直罣礙,罣礙你看我有怎麼樣怎麼樣,這就不是道。須臾離,離一須臾就是顛倒、就是無明,所以說「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其實這句話,還有本自清凈的意味存在,自性本自清凈,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不可須臾離的道理,只是自己迷了而已。就像我們迷失方向一樣,迷失方向是自己把東邊搞成西邊,南邊誤以為是北邊,但是方向還是正常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叫「不可須臾離也」,所以沒有可須臾離的道法,沒有可須臾離的佛性,即使眾生在迷,他也是這樣如如不動,也是放光動地,因為法身大家都是平等的,眾生在迷而後成佛了,如來成就圓滿報身,那他也是這麼清凈,也是沒有增沒有減的,所以說沒有可須臾離的道法,「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是「志願出家」,我這裡是用儒家的經典,裡面的文章,來解釋佛門深奧的意思,所說的道理是佛教的道理,並不是儒家學說具有佛法深層的義趣,這一點大家要搞清楚。

出家之後要發心學,不要兩天就退心了,要「守道清白」。要能守、能保持,守就是安守,譬如念佛,像你們來道場大家一起念,回到家裡沒有人盯、沒有人看,就開始懈怠、放逸,我們講要放野馬,你心就開始攀緣,等一下出去又要攀緣了,等一下開車又要起心動念了:「哎呀,這個人怎麼這樣……」這個就要小心,火燒功德林,燒光光,那個苗才剛長出來,你就把它踩死,它永遠長不起來變成大樹,所以要常護自己的清凈心、常護自己的道業,叫「守道清白」。

「守道清白。」要使自己的心清凈,清凈潔白沒有垢染叫做守道。「梵行高遠。慈悲一切。」梵行高遠就是要行清凈心,行為要清凈,就是要離開這個五欲,離開五欲六塵不隨境界所轉,這是「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對眾生要慈悲,要有耐性,不要一點點不如意,或是他反應比較慢,心就生瞋恨,這是不可以的。像在工作當中就常發生這種事情,這樣就不對。梵行高遠不是貢高的意思,是叫你要往最清凈、最圓滿的去求、去行,像我們離開名聞利養,那在世間法算有一點清凈,你修禪定當然可以生天,比世間來說算很清凈,但比阿羅漢就還不足,一層一層比上去,菩薩有權教、實教的菩薩,實就是真實,權就是方便、漸次的,再上去還有佛,佛才究竟圓滿,所以說要向高遠的梵行去修、去求,去學,這個是第七覺悟,我們要覺悟。

再來看: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第八覺知是要知道生死熾然,熾然就是常常現前。我們都不覺得自己在輪迴、不覺得自己在生死,但是佛告訴我們生死熾然,有沒有觀察到,有沒有覺悟到,要能覺悟,所以說:「生死熾然。」有多熾然?念頭從早到晚都不一樣,這就「生死熾然」。我們常講的,可以去觀察,我早上起來很高興,出門坐公交車的時候被推了一下,馬上就生氣了,他不小心撞到你,他還說:「你為什麼撞我?」你就跟他吵起來了說:「明明是你走路不長眼。」這你看,剛出門的時候很高興,才一下子;不然就等公交車,這公交車怎麼這麼慢,那個準點的到站報時不準,害我等那麼久,浪費我時間,這個瞋恨,又動念了,所以說這個就是不行,這沒有定力,這生死熾然常現前,熾然就是火熾盛的樣子,就是煩惱常現前,常常在顛倒,這是「生死熾然」。

還有想要東西,一下想要這個一下想要那個,決定不下,這也是「生死熾然」。就是動念,那麼在裡面是苦惱無量,但是大家不覺得苦惱無量,佛說苦惱,到底是真苦還假苦,我們眾生認為的苦,就是病苦,都一直治不好、醫不好,或是要死了,或是要命終了,這個是苦惱,眾生要這麼粗重的,要很強烈的境界現前,他才感覺很苦、很糟糕,苦惱無量。他不覺得心念在變化、在動,心隨境轉,眼見色、耳聞聲都被轉,這是苦惱,他不覺得,他還認為是正常,認定眼見色本來就是會被色轉,我就是想看;那耳聞聲,聽到音聲,我當然要聽聽看,不然我怎麼知道人家對我的看法怎麼樣,那個是我相,所以這都是苦惱,他心不能安住,他有貪慾,心裏面貪求,希望人家恭敬他,或是對人家有恩,希望人家報答他,這都是苦惱,苦惱無量。那要怎麼除?發大乘心,大乘跟小乘有沒有辦法分辨,我們常講我們是學大乘,大乘凈土宗。那什麼是大乘?我碰過有人學了十幾年,沒有辦法分辨,什麼是大乘?我們幾句話就跟他講清楚了,明心見性是大乘。那小乘就是「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盤寂靜」,這麼容易。這是大乘法跟小乘法差別,大乘的「一實相印」;小乘的「三法印」就是說小乘的宗旨在哪裡?大乘的宗旨在哪裡?那講到這個,就有人說大乘非佛說,是龍樹菩薩造的,是後來演變傳到中國來才變得這樣,我說那之後的人也滿厲害的,比佛還厲害,有辦法講這麼高妙的東西,其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大乘佛法有很多經典,也不是在一般的境界裡面講,像大乘藏是弘廣菩薩、文殊菩薩他們集結的大乘藏,不是一般的小乘聲聞所能測知的境界。像《華嚴經》小乘人就沒辦法參加,所以說,他們才會錯誤的認為大乘考據不到,大乘不是佛說的。我就問小乘學人,小乘是什麼?他們說小乘是「三法印」,諸行無常︱這個我們觀察得到,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他說對啊,諸行無常。那這個你說大乘非佛說,是誰在觀察此法?諸法無我是誰來觀察?諸行無常有何法可以觀察?涅盤寂靜那還有相對嗎?還有大小二乘相對嗎?是佛說非佛說,所以這大乘非佛說是戲論,我們用小乘的三法印就可以直接看破它,他說他宗於小乘,這沒有錯,小乘三法印,諸法無我,是不是?是啊,無我是誰來考究對不對?涅盤寂靜,又誰起鬥爭對不對?諸行無常有何法可考?那小乘是實法還是無常法?所以說大乘非佛說這觀念對不對?

而且大乘非佛說,這個錯誤的說法,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玄奘大師早就把它破盡無餘了。當時就有人問難玄奘大師,玄奘大師就在無遮大會上就直接把它解釋清楚,但是這為什麼到現在都還留這個說法,因為他可能沒看到玄奘大師怎麼解釋的,玄奘大師說你不能以法破法,要以法要贊法,法要贊法不可以破法,破法對眾生無益,若要佛法興,除非知見正。

現在大家說學大乘凈土宗,實際上還是學小乘,因為都認為法是有的,法有我無宗這是小乘。

大乘華嚴宗的叫做事事無礙,事事無礙宗,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

若存有無對立,這種觀念,其實都還是在小乘。這觀念都還落在有裡面,所以就常起煩惱,認為有境界、有煩惱可除,你看我在打妄想,我真的有煩惱,不知道煩惱即菩提,所以還是小乘,祖師大德說:「你們要怎麼念佛?念就念下去,煩惱不要管它,這佛號念清楚、聽明白。」因為煩惱性空,你看祖師大德的觀念是大乘,一般人觀念是小乘,一看到煩惱就好像狗看到排骨,你給牠丟東邊牠就往東邊跑,丟西邊就往西邊跑,你不丟你拿在手上,把它往上往下晃,牠的眼睛就跟著它這樣轉,所以我們佛號都在跟煩惱轉,煩惱才一現前就開始拿著棒子要追著它打,祖師大德說不用,你就直接念佛,老實念、一心念,這樣就可以了,這就是修行,修學凈土,好像很簡單,但實際這方法很巧妙,所以你看祖師大德他常講,煩惱性空。不要管它,一心念佛即可,一心念佛就可以了,煩惱不用刻意除它,它自己就消亡,因為根本就沒有,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煩惱與菩提,就在你一動念就有這個問題,所以要發大乘心。發大乘心跟小乘還有一個差別—小乘自利,不一定發心去利他;大乘利他,因為利他即是自利,「自他不二」這種境界。那在還沒達到這境界以前,你要先學大乘的佛法,然後又懷兼利之心,心懷兼利,只要有因緣我們就幫助眾生,眾生在搞五欲六塵,我們現在沒辦法跟他同事,這要工夫的,現在自己都常在迷、常在顛倒,怎麼有辦法跟他同事。行布施時,佛可以割肉喂鷹、可以捨身飼虎,甚至像圓教初住的菩薩,他常示現做國王,有人要篡位,他說你不用篡位,我直接讓給你,我的國城、聚落、眷屬、珍寶,全部都供養你。這篡位者他說可是我生病,我還需要用藥,需要用人肉,大菩薩就能觀照這色身虛妄,我們應該放下,應該要舍給他。你看,他有辦法這樣徹底的布施,五體投地的布施,甚至有的王位讓給他,還給他做奴才,一般人沒有辦法,第一個也沒那個福報,就算有那福報也沒有這種心量,這才圓教初住菩薩就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有的人說我是十地的菩薩,我是幾地的菩薩,你聽聽就好了,自稱是十地菩薩人,你給他講一句:「你在亂講。」他會說:「你怎麼敢這樣。」他馬上就起瞋恨、生氣了,就變成凡夫地了,就不是十地,就掉下來了,所以這要注意。

外面有很多,他自己說我是什麼佛、什麼菩薩,你罵他兩句:「說你亂講,你講那話不對,你講那話是自己吹牛……。」怎樣怎樣,他馬上會證明給你看,對,證明給我們看他不是十地,證明給我們看他是顛到的眾生。

我們再來說這個發大乘心,自利跟利他是不二的,佛菩薩有這種的境界,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同事,布施還可以,布施一點點,布施裡面還要再起一點煩惱,還要想說我做了什麼……;「愛語」就是對眾生講一些正知正見的話,這才是愛語,如果講的是愛欲的語言就不是愛語。說話︱我們講了有時候又沒智慧又得罪人,又沒有觀機的能力,愛語也不行;「利行」,我們以為對人家是好的,實際上人家覺得你怎麼那麼煩。「同事」就更不用說了,人家五欲六塵去外面這樣隨便造業,我們也沒辦法,所以都只能做一點點,心懷兼利,引他學佛,只能做到這樣,引他來學大乘,搞不好他自己是菩薩,有的菩薩示現,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在五欲六塵裡面這樣顛倒,後來他覺悟,比誰覺悟的都快。像弘一大師也有點像這樣,沒出家前,他娶兩個老婆,詩詞、歌賦,也是一流的,他也在這五欲六塵裡面,他一出家,馬上持戒清凈謹潔無犯,所以也不要看輕這些造業的人。

經典上常講,不要看輕造業的人,這就是發大乘心,要普濟一切。一切不是只有人,而是包含天、修羅、畜生、地獄、餓鬼,普濟一切。《華嚴經》講,如果認為有眾生可度,你就沒有辦法度眾生。《華嚴經》說什麼叫做度眾生,它說:「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我們身就是正法藏,法藏就是如來藏,身即是佛身,心本自清凈、本自無染,所以叫無礙燈,徹照一切。

徹照什麼呢?要照了諸法空。你要明白實相的道理,明白這個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所以要普濟一切,這是普濟一切的意思。不然我們講要度眾生,整天去看看哪邊有沒有眾生願意上勾︱要來學佛,去度他,或自以為度,像很多人現在做超度法會,但是超度法會怎麼做呢?在法會會場講是非,那不叫法會了,那叫菜市場。法會是什麼?像我們這就是法會,說法的會場,學法的會場,不是讓你去講是非,搞是非人我的會場。然後又以為我這樣念一念就能度眾生,這個是很難的事情,像你心這樣散亂有什麼功德?明朝的戚繼光將軍,鎮遠將軍,他在讀經的時候,要迴向給戰死的士兵,傳令兵送茶進來,他給他手一揮,心裡動一個念頭:「不用。」後來求超度的士兵跟他說:「將軍我只收到半部《金剛經》的功德。」他說:「怎麼可能,我念一部。」他說:「傳令兵端茶進來的時候,你跟他手一揮,心裡動一個念頭『不用』。不用,功德就折掉一半了,就打對摺。」我看我們都不是對摺,搞不好都打一折,甚至都沒了,全部都在打妄想。所以你說散亂讀經會有什麼功德,那至少口要善吧,在做法會不要講話、不要散亂,所以像有一些道場他會要求你,這樣才如法,真的是這樣。像戚繼光那個例子就知道,他這樣手一揮就半部,只有半部而已,那我們心裡不曉得揮幾次了,從一開始念《彌陀經》妄想就跟著出現,念佛步步都是妄想,人家是步步蓮花,蓮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我們現在學佛人是步步妄想,你說有什麼功德,幾乎是沒有的,所以要發大乘心普濟一切,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重,什麼叫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不是我幫你擔這個業,有人常說師父會幫我們擔業,那釋迦牟尼佛幫你擔就好了,幹嘛找師父來擔,釋迦牟尼佛最厲害了,他是教主,他擔就可以了,我們就不輪迴了。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什麼?我們看這個《華嚴妄盡還源觀》它說:「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就是這樣,這是普代眾生受苦德,這行四德裡面的「普代眾生受苦德」,就是修行不為自身,不為自求人天福報,也不求聲聞緣覺及二乘境界,但求一乘。這也是為了廣利群生,冤親平等,讓眾生能夠斷惡,所以我們修行要轉煩惱不容易,這是普代眾生受苦德,就是要發這個心,煩惱現前要轉變,很多不願意,找很多理由:我無法將煩惱放下,我公司要怎麼樣、我家庭要怎麼樣……,師父,我還是居士,我還不能像師父這樣,報紙也不看、電視也不看、廣播也不聽、網路也不上,那我怎麼跟得上時代、跟得上輪迴……。真的是這樣,你這也要看那也要看,心都已經不清凈,因為你一動念,誰對、誰錯都被境界轉,你整天看報紙、看新聞,都被境界轉,都被境界轉了,還覺得說你看我跟上時代,時代就是輪迴的。所以大家還想說我是居士,我一定要跟得上輪迴、跟得上五欲、跟得上六塵,那實際上就是跟上輪迴,所以要放下,要放下這個信息、計算機。現在很方便,就很方便你去輪迴、很方便你去生死、很方便你的心不清凈,這給我們太方便就是這樣,所以要學佛、要進到道場來,都不容易、都不簡單。然後進來學佛,我就聽過,他說我沒有辦法我還要工作,我還要這樣去染著,他說出家比較殊勝,有是一些居士很厲害,他說:「向師父懺悔,我都不精進。」開始都自己先罵自己,說自己不精進,希望我不要罵他,結果我照罵,我說:「對啊,不精進還不來道場、不來用功。」還有很多客氣的:「師父,等到你有來,我再來請法。」我說:「好啊,你來請,請回去要學,你不學,那請幹什麼?就像買東西不用一樣。」所以我都直接跟他講。

又說:「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三惡趣實際上不光是三惡道,就說在輪迴的眾生,這個是菩薩發心,這個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所以就像《維摩詰經》講的:「眾生有病,故我得病。」所以這是「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邊「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大樂是什麼?像眾生有苦惱,會去幫助眾生,這個很好,還有苦惱給予他實時的幫助,但是這個苦惱完了之後,還有別的苦惱,你要幫助他,幫助到徹底,幫助他遠離輪迴、幫助他修行、幫助他不要再造這樣的業,他就不會受這樣的苦,這是令眾生獲得畢竟大樂,幫助他的時候也是跟他一起苦,因為你要到他那個環境去,可是一般人在做的時候,都在裡面起煩惱、都在顛倒,為什麼?起煩惱啊,你看我做多少?我捐多少?我幫了多少?都在裡面計較、分別。這個不行,做就做,不要去想我捐錢,我一定要做什麼大居士、大功德主,所以說不要有希求回報的心,就是盡心做,清凈心布施、清凈心供養,這才是功德。

像有的道場,你發心捐道場正殿的柱子,他在上面刻你的名字,讓人家拜,那個福報很快就消光光了,所以不要留名,除非你是名人,有帶頭、啟善的作用,那可以,但是心裏面自己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是不要有這個罣礙、執著。其實人家毀謗你,心裡也不要生瞋恨,我看很多捐大錢的居士,他就很我慢、很貢高,實際上他就沒有功德了,他說我是大護法,多大?不過椅子這麼大嘛,有人跟廣欽老和尚說:「師父,你是大法師。」他說:「有多大?不就椅子那麼大嘛,你看我坐在這裡,多大呢?」所以要學廣欽老和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我們要讓眾生受樂,自己就要消除煩惱習氣,自己消除以後還要願意幫眾生消除煩惱、妄想,才能給予究竟。只有給他物質,那還不夠,還要讓他心清凈了,讓他不要再造業,因為一定是造作惡因,才有這個不好的果報,但是如果我們今天只是給他好的東西、給他物質,渡過一時的難關,可是他不平的心不能消除,他以後還會遇到困境。像我們自己在修行,有一些不如意的境界,要隨緣消舊業,不要再抱怨,莫更造新殃,就心裡要安住,要能安住在這句佛號上,要好好念佛,這才能給眾生畢竟大樂。

好,我們看下一段: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盤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

如此八事這一段就是正宗分的總結。經開三分,前面序分,這八事是正宗分,到這裡是正宗分的總結,如此八事,是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大人我們之前講過,就是佛,這裡說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就是佛菩薩的覺悟,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這是用功精進修行,修行然後「至涅盤岸。復還生死」。還到輪迴當中「度脫眾生」。就跟你作夢中佛事一樣,表演給諸位看,以前八事,以前面這八個開導一切眾生,也就是說凡是講大乘佛法,凡是講正法的,他必然與前面這個八個事情要相應,這可以作為是不是正知正見的一個判斷,他如果跟前面這八事是不相應,那就不對。「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這很重要,我們說法、我們做法,如果不能覺悟生死苦,如果不能舍離五欲,那就不是佛法,說得再好聽,講得再漂亮,也不是佛法,我們自己心裏面要很清楚,所以說這八個覺悟要能知道,佛法要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有人他說我是佛教,或是他說我是什麼佛教都好,但是他裡面是不是教你了生死,如果他講的佛法讓你起愛欲、起貪著,講的法讓你生煩惱,或是沒有教你斷煩惱,這就不對。還叫你在生死當中輪迴,這就不是正法,這個我們要很清楚,就算他說我是名門正派,我是臨濟宗、我是密宗、我是天台……等宗,裡面只要講的跟這八事相違背的,沒有讓你明心見性的,沒有讓你「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心裡要入法界的,這個都不算是正法。

要知道離經一字即為魔說,只要他講的與經典不相應,離開一個字,就是說有一點偏頗,如果九十九分是正確,一分是錯誤的,那個也不對。我們對法的要這樣要求,對講經的人要這樣要求,我們有要求,這些講經的法師、居士,或是印送佛法的單位,他們才會注意,才會去看,去了解什麼是正法,所以這個很重要。

好,我們看下面: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這是流通分。流通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還有自己要去做。所以我們常讀經讀到後面:「聞佛說法。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退。」就是他又歡喜又願意做,所以我們聽到要歡喜、要願意做。佛教我們的,在念念中誦此八事,念念中就能滅無量罪,為什麼?當你貪慾心現前的時候,你就會想到不要貪慾,這個貪慾是苦;當你瞋恨的時候,要想到這《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不要瞋恨,因為這個會結忿成仇、會破家亡身、會輪迴,統統都要想到。要常讀誦、常憶持,那讀誦剛開始是熟,熟到後來你就會有綱要出現,綱要就是這部經的重點就會抓到了,所以有一句話叫「讀書千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意思。念念中能滅無量罪,為什麼?你動念的時候你就覺察到,你一覺察你就放下,這就是念念中就滅無量罪,因為不使念頭相續,為什麼叫無量罪?無量罪就是你錯誤的念頭一直相續,無量無邊,沒有終止,所以你一念覺悟,這無量的罪停止。那可是第二念又再迷怎麼辦?所以要守道清白,要能保持你的正念、保持你的覺性,這禪宗講的,保持你的覺性;我們凈土宗講,要保持你的佛號,保持你這個覺悟的心,一離佛號就是顛倒了。滅罪之後,果報是進趣菩提,「菩提」是印度話翻作中文是覺悟,是大覺悟,你就能與本性、本覺相應,現在本覺,大家都有叫本覺本有,但是要了解不覺本無,煩惱本來沒有,你要起始覺,始覺是開始覺悟,現在要開始覺悟、開始回頭,這是始覺,所以這個叫:「進趣菩提。速登正覺。」

正覺這是順文簡略,實際上是無上正等正覺,因為正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是菩薩,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永斷生死。常住快樂。」你的生死才能斷,你這快樂才是真的,才是永遠的,就是我們要學佛,要轉變,一般世間人他求的樂,那不是真的,那很快就變了,有多快?你說貪著喜歡吃的東西,很快就變了,你把你貪吃的東西放在那邊,尤其在夏天才一個中午,它就壞掉了,你馬上就變成討厭它了,馬上就倒掉,做餿水去了,馬上就變,有多快?還真的很快,前一秒高興,下一秒就瞋恨,所以眾生心不可信,唯有佛菩薩可信。「常住真心。性凈明體。」本自清凈、這本來覺悟,佛證得這個境界,他永遠不變,你打他、罵他,佛菩薩都還是慈悲不舍眾生,一般人不是啊,打我、罵我的,你最好出去被車撞,這心裡就希望他死掉,你看他還沒把你打死,你就希望他死。眾生的瞋恨心很重,想要得到快樂,現在的快樂是一時之快,都是一時的,一時的慾望現前、一時的衝動、一時的物慾、一時的貪求,所以這快樂是一時的,一時之快,這用詞用的很恰當,一時,少許的,貪一時之快,所以他快樂不是真的,一時而已,一下就沒有了。佛講:「永斷生死。常住快樂。」常住於此中,就不變的,常就是真常,住就是安住,真常又能安住,安住是你受用的到,無論眼見色、耳聞聲都是這個境界,這才是真的。你說有錢快不快樂,有錢很怕失去,有名很怕毀謗,這個統統都是不快樂的事情,甚至我有位戒兄告訴我,他也算是所謂的大護法居士,他們家族是很大的企業,他和兄弟姐妹都是上市上櫃的大老闆,他放下來出家,他說我碰過很多有錢人,他說很苦,他說不知道在苦什麼,他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安住,沒有辦法得到快樂,而且帶好多面具,他知道他們都不快樂。

所以佛法講的無欲、講的無求,是快樂的,它這快樂不是有所對的、不是有所取的,有取它就有變異,這東西變的時候,你快樂就不見了,所以這快樂佛說不是真的。乃至於你認為有所取著,這快樂的覺受,佛也告訴你,這不是真的。你認為有所取著的這個覺受是我,這就是顛倒,在《楞嚴經》講這叫緣影心,這叫妄心、妄念。緣影是什麼?緣就攀緣,攀緣境界,六根攀緣境界所記錄下來的影像,然後我們以為是我們的心,這就緣影心,所以在這裡顛到,所以佛教我們用這八個觀門、提醒自己覺悟,才能得到常住快樂。


推薦閱讀:

民間的大人蔘堪比真人蔘, 化痰解毒、降三高
46歲嫁他拖了22年!生活照曝光後才明白她爸爸是一位大人物
法學是大人的學問?!
南瓜別再煮著吃了,這樣做出來的南瓜饅頭造型,大人小孩都愛吃!
帶孫子孫女也是養生之道!做好這3點,孩子健康,大人省心!

TAG: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