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6-10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6-10集)

凈空法師主講

第六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第十四頁:

【4、此經發起於日用尋常之事,是說明佛法全是教人覺不迷、正不邪、凈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圓滿的生活。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現。是故善現見知開口便嘆希有,繼曰,善護念,善付囑。即是大悲大願之無間也。】

大乘佛法,最上乘法,無非是教我們過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充滿究竟智慧的生活。所以無上乘的大法,決定離不開我們日常生活。世尊示現的是出家人身分,在出家人當中示現一個榜樣、一個模範。我們從這個地方應當得到圓滿的啟示,那就是在我們各個人,自己生活之中,自分行業之中,來修菩薩道,來學菩薩行,這就是佛法。所以它的宗旨是教給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覺、正、凈就在生活當中去學習,在生活當中去修得。所得到的,確確實實是真、善、美、慧幸福圓滿的生活。

佛陀所示現的,在事相上示現守規矩、守法度,穿衣、持缽,這是禮節、守禮,次第乞,守法,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世尊每天都這麼做,從來沒有人發現過,今天須菩提發現了。其實須菩提也是古佛再來,他真的是今天才發現嗎?我們要這樣想,那就是低估了須菩提。今天在這個會上他提出這個問題來,是觀察大眾機緣成熟了。諸佛菩薩說法,是應機說法。看到機緣成熟,於是這個問題提出來,能令與會大眾恍然大悟,對於自己的修學更深信而不懷疑,往後的行持更踏實。因緣成熟了。「善現」就是須菩提,須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善現,他見到、他明白,「開口便嘆希有」。什麼希有?原來無上甚深的妙法就在穿衣、吃飯,就在這些事上,這真是希有。接著他又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就顯示佛陀對於一切眾生,我們常講九法界有情眾生,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沒有不關懷的,沒有不護念的。佛的慈悲廣大而無邊際,永遠沒有間斷,佛恩之大,沒有人能知道。

【5、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顯示無我相。不說一字,顯示無法相。三空理彰,此謂之『善付囑』。是乃身教也。】

我們觀察世尊的行持,「乞食奔走」。根據經典記載,祇樹給孤獨園到舍衛城有五里路,諸位要曉得,五里路要步行,步行走得快也需要半個小時,佛與弟子們很注重威儀,所以走路決定是不快也不慢,表現一個很正常的,這也是一樁辛苦事情。每天都要往舍衛大城去托缽。「示同凡夫」,《金剛經》教我們離一切相,佛成了佛,不住在佛相上,他的生活跟一般凡夫沒有兩樣。「不住佛相」,成佛不住佛相,「示現無我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看。「不說一字」,一句話沒有說,一個字沒有說,「顯示無法相」。須菩提讚歎釋迦牟尼佛,希有世尊,那個希有就從這兒來的,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無我相、無法相。可是事上天天做,這麼樣認真做,循規蹈矩,一點也不馬虎,這叫不住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不住空相。「三空理彰」,三空是人空、法空、空空。三空之理在哪裡?就在世尊日常生活當中,全都表演出來了。「此謂之善付囑」,付是吩咐、囑咐,教誨之意。釋迦牟尼佛沒有用言教,用「身教」。做出來給你看,完全用的是身教,這叫做善付囑。不說一個字,做出來給你看,叫你去體會,叫你去模仿、去學習,這種教學的方式真的是善巧到了極處。

【6、四攝同事,以身作則為作榜樣,此謂之善護念。】

「四攝」是佛接引一切眾生的四種方式。一、布施,布施是跟眾生結緣,用現在的話說,與眾生建立關係。不跟他結緣,他怎麼能夠甘心情願接受佛的教誨?先要跟眾生結緣。二、愛語,愛語不是說眾生喜歡聽的,那就錯了,是愛護眾生的教導。像父母對於子女一樣,有的時候管教,也有打、也有罵,但是那是愛語,真正愛護他,要幫助他、要成就他,這個語言叫做愛語。三、利行,所做的一切對於眾生一定有利益。像世尊,入舍衛大城乞食,著衣、持缽,都是利行,讓眾生看到他這個樣子,覺悟了、明白了。能令一切眾生覺悟,這是最大的利益,所以這種行持是利益眾生的行持。四、同事,世尊表現的是同事,跟一般凡夫完全一樣,沒有一絲毫的特殊。我們今天所講的特權階級,沒有!佛的生活方式跟弟子們完全相同,沒有一絲毫的差別,這是「以身作則」,以身做一個榜樣,這叫「善護念」,也沒有說一句話。「善護念,善付囑」,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保佑、加持,佛是用這種方式來保佑一切眾生,加持一切眾生。我們有沒有得到佛的保佑?有沒有得到佛的加持?如果你像須菩提一樣看出來了,世尊對一切眾生的無比智慧的善巧教誨,你看出來了,明白了,你就得到加持,就得到保佑,你就覺悟了。從今之後,我要跟佛一樣,要效法佛陀做為眾生的榜樣,做為大眾的典型,這就得到佛的護念、加持。

心要清凈、要平等。譬如你是一個家庭主婦,家庭主婦應當做的一些事情,你都規規矩矩、安分守己,盡心儘力把它做得很圓滿,照顧這一家人,使一家人的生活愉快而溫暖,你是家庭主婦當中的榜樣、好樣子。佛菩薩就是一個好樣子,六度萬行就在你日常瑣碎事情當中去修。這個家庭不僅是我們這一條街上的一個模範家庭、模範的主婦,而是我們這個都會的模範,一個都會還不夠,是我們全國的模範,再擴大是全世界的模範,再擴大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模範。你們想想夠不夠?不夠,因為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的範圍,出不去。所以要發一個大心,做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模範,那就行了,那就對了,這樣才能超越。我們發心要做個好樣子,做哪些人的好樣子?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好樣子。釋迦牟尼佛是這麼做的。這個心量一大,把三界六道突破,你才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在《金剛經》上要學習的。你要是沒有看出這一層,不能在這上面學,《金剛經》就白讀了。

【7、佛法修證,即在尋常日用間,理顯三空,觀融二諦,此之謂希有。】

修行、修菩薩行、修菩薩道,在哪裡修?就在生活上修,就在穿衣、吃飯上學。「理顯三空,觀融二諦,此之謂希有。」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要像世尊一樣: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都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當中顯示出來,他生活與這個相應。穿衣,從穿衣上顯三空之理;吃飯,從吃飯上顯三空之理;走路、奔走,在走路上顯三空之理。點點滴滴無非這個,那你就叫真的學佛,你真是在學佛,學佛才能成佛,才能作佛。佛是這樣學法。「二諦」是真諦跟俗諦,真諦講的是體,俗諦講的是相。相是緣生的,緣生性空,性就是體,所謂相有體無,事有理無,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它融了,融通,是一個,理事也是一個。都在生活當中表顯無遺,這叫真正的希有。

【8、佛法即家常茶飯,一日不可離也。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欲令眾生,迴光返照。持戒、入定、生慧,示眾生幸福美滿之生活。如是!如是!】

「佛法即家常茶飯」,家常茶飯是天天不能缺少的,「一日不可離也」。佛法的修學,總綱領、總原則就是「三空二諦」。任何一個法門,我們念佛也不能例外,還在這個原則之中,要學習。果然能與三空二諦相應,那就是破迷開悟,也就是明心見性。在念佛法門講,你已經得一心不亂了。

「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佛到我們世間來教導我們,他要現人身。這就是說,應以什麼身得度就要現什麼身,在人間現人身,在天上現天身,在畜生道度眾生現畜生身,隨類化身。隨類化身為的是什麼?決不是為自己。為什麼?佛沒有自己,無我相,怎麼會為自己!凡夫為自己,為什麼他要為自己?因為他有我相。佛與大菩薩無我相,他不為自己,因此一切的示現修持都是為眾生。「欲令眾生,迴光返照耳。」佛菩薩的示現為這個,讓眾生看到佛菩薩的行持,看到佛菩薩的生活方式,回頭想想自己;給他一個條件,讓他依著這個條件,認真去反省,這就叫迴光返照。

所以他在此地示現,很清楚的,「持戒、入定、生慧」。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世尊給我們定的一些規矩,我們要遵守。世間大眾定的這些規矩,像國家的憲法、法律、規約,我們也要遵守。除這個之外,沒有文字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我們一律都要遵守,這包括在持戒的範圍當中。要守法,要守規矩。一切時、一切處,常常保持著清凈心,這就是入定,這就是回頭。像世尊乞食能夠回到本處,回到本處就是回頭,回到清凈心,清凈心是我們的本處。「洗足」,是表洗刷我們的妄想、分別、煩惱,要把這些塵垢洗得乾乾凈凈。用什麼方法洗?用定、用慧,心地清凈了,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示眾幸福美滿之生活。如是!如是!」學會了!「示」是示現、表演,表演給你看,最幸福、最美滿的生活。事上講,「持戒、入定、生慧」,都要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守住這個原則;心地上、在理上,那就是「三空二諦」,顯三空、融二諦,全都在日常生活,都在穿衣、吃飯上。那你過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不是凡人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是真善美慧的生活,真善美還要加上智慧。

【9、修行之要,在理事雙融。對境隨緣,勤習勘驗。歷事鍛心,動靜一如,無往不是。】

「修行之要」,「要」是重要的、要緊的,「在理事雙融」。對理、對事,要看得透徹、看得明白,理才能融事,事才能融理。理事不相應、不相融,換句話說,對於理跟事都沒有搞清楚,所以才有這個過失。同修們常有一個疑問,心定不下來,妄想伏不住,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理事不相融,理跟事都沒有透徹搞清楚。理跟事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就相融了,心就能定下來了。許多同修讀過《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在早年實在講沒什麼功夫,他是遇到孔先生跟他算命,算得很準確、很靈驗,一點都不差錯,他什麼妄想也不打了,他打妄想是空的,什麼念頭也沒有了,他心定下來了。他是相信「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相信因果的道理,相信因果的事實。這個理跟事是小者,這是小的理跟事,它能夠雙融,他的心定了。理事之大者,諸佛如來所證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是理事之大者,理事之究竟者。這個要是清楚明白了,就入大定;不是小定,入的是大定。定的等級很多很多,佛法分世間禪定,就有四禪八定,四禪八定還是大分,細分那就太繁了。

「對境隨緣」,這是講日常生活,生活要學著能夠隨緣而不攀緣,你的生活就自在。「勤習勘驗,歷事鍛心」,底下這是講修行真正的重要原則,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勤習」,勤勞、學習,就在生活當中,去勘驗自己的功夫,勘驗自己的境界。驗什麼?驗覺、正、凈。我有沒有迷惑,還有沒有邪知邪見,還有沒有污染?從這個地方去勘驗,這叫真修行。「歷事鍊心」,不能怕事,沒有事的磨鍊,你的心怎麼會清凈!清凈心,要在事相上去鍛鍊;換句話說,我們講放下,事不在現前你怎麼知道放下沒有?事相就在面前,看你心裏面有沒有執著,有沒有分別,如果心裏面還有分別、還有執著,沒放下;心裡果然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那你是真放下了、真清凈了。修行要「歷事鍊心」。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他學什麼?就是這兩句:「勤習勘驗,歷事鍊心」,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就是用的這個功夫。「動靜一如,無往不是」,這兩句話,也就是說一切時、一切處,在一切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當中,都要把握著這個原則,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諸佛菩薩已經做一個最好的榜樣給我們看,佛菩薩除非不出現在世間,出現在世間就是做樣子給我們看的。讓我們看到他的行持,能夠體會、能夠覺悟,能夠反省、能夠改過自新,這是真正的付囑、護念。

【10、道在善巧利用其環境,則無時無處不是道場。】

你發心想修道,想找一個理想的修行環境,你錯了,不需要找,就在你現前生活環境當中。問題就是你有沒有智慧,你會不會用你的環境。你要會用,成就了!如果環境是處在順境當中,你應當認真去修布施,順境修布施;如果在逆境的環境當中,好啊!成就忍辱波羅蜜,不必改換環境。處亂世,大家都不守法,都亂來,我在這個環境里修持戒波羅蜜。大家不守法,我守法;大家不守規矩,我守規矩。你要是會利用環境,哪一個環境不是好修行的處所?如果你不會,你挑選到什麼處所都不能修行,都是障礙。換句話說,沒有你修行的環境,人間、天上你都找不到,這是真的,你到哪裡去找?如果你會了的話,哪個地方都是我修學的好環境。絲毫不要挑剔,任何環境都成就我六波羅蜜,都成就我十大願王,就看你會不會!佛菩薩那些表演,你要從這裡去看,你才會看到真正有味道。真正學到,真的開悟,真的學到了,你要從這上去看。你也就會讀經了,你也會看祖師的傳記、語錄了,你都會看了,所謂看的時候眼睛放光,門道看出來了。

「無時無處不是道場」,這是真話。任何一個人,都是幫助我的,任何環境也都是成就我的。就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學生修行人只有我一個,我一個以外的都是諸佛菩薩,他們一舉一動所做的樣子,都是給我看的,都是叫我覺悟的。表現正面的,是教我要學習他的好樣子;表現是反面的,也是提醒我覺悟,讓我反省,有沒有他那個反面不好的樣子;換句話說,正面反面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我統統都學到了。這樣學佛哪有不成就的?這樣學佛哪有不快速圓滿的?

【11、持戒修福,是入般若門。戒能資定,定能發慧。須知慧無戒定,乃狂慧,非正慧。】

世尊在這一部經裡面教給我們入門。「持戒修福,是入般若門。」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肯守法、肯守規矩,又肯修福,這樣的人,佛選定為教導的對象。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器,他有資格接受如來的大法。那我們要認真反省:我們是不是一個守規矩的人,是不是一個很歡喜修福的人?如果是的,金剛般若會上你就是當機者,世尊這部經正是對你說的,幫助你,成就你。如其不然,我們在此地也聽到了、也明白了,今天發心也不遲,我要發心守規矩,我要發心修福,這也非常希有難得。因此,我想我們在座這麼多的同修們,每一位都是世尊般若會上選擇的對象,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珍惜這一份緣分,不能讓它空過。

「戒能資定」,持戒,戒能夠幫助你得定。為什麼?一個守規矩的人、奉公守法的人,心是安定的。所謂沒做虧心事,心地非常平坦,沒有做虧心事,沒有做對不起人的事情,他心是容易定。人要是做虧心事,常常想利己損人,他的心不安。為什麼?怕他的壞事讓別人知道,要處處去提防,防不勝防,晚上作夢都做惡夢。那種人修定就困難了,那個定很不容易成就。持戒,容易得定。戒能資定,資是幫助,幫助你得定。「定能發慧」,定的作用就是智慧。

「須知慧無戒定,乃狂慧,非正慧。」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辨別清楚,如果沒有戒定,不肯守法,不能循規蹈矩,心不清凈,這個人忽然有了智慧,這個事情確實有,不是沒有,有了智慧,這個慧叫狂慧,不是真慧,佛法裡面講的世智辯聰,屬於這一類的。這一類還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楞嚴經》上所講的魔附在身上,那個智慧能力不是自己的,是魔附在身上。《楞嚴經》上說五十種陰魔,他有特殊的能力,我們今天講神通,他有神通。諸位要知道,真正的神通是從定中發的。假如他沒有戒定,忽然有了神通,那個神通決定不是他自己的,《楞嚴經》上說,是魔附在他身上,哪一天魔走了,他那個能力就完全沒有了。這是世尊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是自己發的神通,一定是有戒、有定。我們自己的修行功夫不夠,程度不夠,處現前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在佛經上講是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幾乎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地區我們都能夠遇到,都能夠見到,奇怪的想法、奇怪的看法、奇怪的做法。而且這些奇奇怪怪還很能吸引人,相信的人很多,於是造成一股風潮,他們的勢力很大,信徒很多,財力很豐富。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仔細觀察他是不是從戒定裡面得這些特殊的能力,如果沒有戒定的基礎,我們對他最好是敬而遠之。自己老老實實依照佛經典上的教訓來修學,這樣才不至於走錯路。真智慧跟狂慧,要有能力辨別。

【12、學人能向衣食起居塵勞邊鍛鍊,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須是對境隨緣、不迷、不煩。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清凈自在即定、慧。故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離相發心,降伏之道,盡在其中。】

只要談到修行,無論你是學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佛法里常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再多,目標的確只有一個,就是降伏妄心;妄心就是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生滅的念頭;無非是為降伏妄心而已,這一點我們要認真的記住。我們修,修什麼?降伏妄心而已。你把這點搞清楚,你修行的功夫不能說不得力,你真正抓到了要害。否則的話,無論怎麼用功,妄心照樣起、煩惱照樣起,這就是功夫不得力,怎麼會有成就?要降伏妄念,妄念說實在話離不開貪嗔痴慢,如果貪嗔痴慢沒有了,妄念自然就沒有了。袁了凡先生,對於因果的道理搞清楚了,他貪嗔痴慢就沒有了,心就定了,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所以我們修行最好的方法,在生活當中學,學知足,知足就常樂。「塵勞邊鍛鍊」,鍊知足,知足就不求,妄想就少,雜念就少,心就漸漸會定下來。衣食住行,在現代人的生活,我只要達到一個普通的水平就夠,不再爭取。我們的心才清凈,才有充分的時間去學道、讀經、研究經典、念佛、用功、為人解說,我們才有時間做這個事情。這是真正的好事情,世出世間沒有比這個事情再好了。實在講,也是本經所謂的第一希有。為什麼不去做這個事情?為什麼把一生大好的光陰,消磨在毫無意義的妄想雜念當中?實在講那太可惜了。衣食住行當中鍛鍊,鍛鍊是樣樣知足,沒有一樣不知足,樣樣隨緣,你就樣樣都自在。這是降伏妄心最好的方法。

「須是對境隨緣」,這一句很重要,一切隨緣,一切都不攀緣。「不迷、不煩」,不迷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世間苦惱,世間太苦了,人不能作,你要叫我來生再到人間來,我聽了害怕。怕什麼?你看那個小朋友天天背的書包,功課那麼重,我一想這個太苦了,我一看到小朋友上學念書,看那個樣子,我就不敢來了。書念好了,踏進社會,社會是戰場,每一個行業好辛苦,仔細觀察一下,不可以再來。不再來怎麼辦?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就是「不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煩」,煩惱從哪兒來?你自己找來的,你自己不找煩惱,煩惱不會找你的。所有的煩惱,都是你自己找來的。怎麼找來的?總不外乎貪嗔痴。裡面有貪嗔痴,外面有誘惑,你的煩惱就起來了。你裡頭沒有貪嗔痴,知足了,心定了,外面種種誘惑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不受它騙,不為它所轉,煩惱就沒有了。一心一意求生凈土。誰來陪伴我們?《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西方三聖天天陪伴我。你看這多自在,哪有煩惱!

「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事情來了,我們應付事情有條理、有頭緒,一點都不亂。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有分寸,這就是持戒。「清凈自在即定慧。故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這是《金剛經》後半部所說的。哪一法不是佛法?明白了、不迷了,不邪、不染了,沒有煩惱了,一切法皆是佛法。「離相發心,降伏之道,盡在其中。」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那就好修行了。就在生活當中,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對人、對事、對物,每天所乾的是菩薩行;你覺悟了,是菩薩行,就是六度萬行。你要是不會,不會就造業。不會,從早到晚是造業,造的是善業、惡業,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乾的是這個。一覺悟、一明白了,把那個造業一轉變,變成菩薩道。就在念頭上一轉,轉凡成聖,轉六道成四聖法界,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就在這個一念之間你會不會轉,轉過來了,一切法皆是佛法,轉不過來,一切法都不是佛法,就看你會不會轉。這一部經,世尊教給我們怎樣轉。

【13、要即幻有,見真空,非斷滅相。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須求真。』皆明不取不斷,不即不離之義。】

「經言:五蘊即是法身」,佛在許多大乘經上都是這樣為我們宣布。「這就是叫人要即幻有,見真空,非斷滅相。」這裡面把《金剛經》的宗旨,也都顯示出來。有是相,五蘊是相,是假有;法身是體,是真空。真空從哪裡看?從有上去看空,那才叫見到真空;什麼都沒有,你怎麼能見到真空!從有上見到真空,從真空裡面看到妙有,原來空、有不二。《心經》上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有是一不是二,這就是性相雙融,所以它不是斷滅相。斷滅相,怎樣見空?把有滅掉才見空,那叫斷滅相,那個是錯誤的。所以諸佛不說斷滅相,斷滅相是錯誤的。

「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須求真。皆明不取不斷、不即不離之義。」這些綱目都應當應用在生活當中,即使穿衣、吃飯都不例外,都要與這個意思相應。換句話說,你穿衣,你是在修六度萬行,修菩薩行;吃飯也是在修菩薩行,沒有一樣不是在修菩薩行。所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穿衣,空有二邊不著;吃飯,真俗二諦圓融,它都在這裡頭。不能把佛法離開事相另外說一套,那個有什麼用處?那就沒用處了。古德這兩句話說得好。「但勿逐妄」,不要追求虛妄,不要執著虛妄。什麼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是叫我們離相,教給我們隨緣,隨緣就是離相。離什麼?離執著、離分別、離攀緣。分別、執著、攀緣都離了,那是隨緣,所以隨緣就是離相,隨緣是不固執。「何須求真」,如果你有一個求真的念頭,你就錯了,你又執著、又分別了,又在打妄想了。妄不執著,真也不求,妄離開,真的就現前了。真在哪裡?就在現前。剛才說了,穿衣、吃飯都是真的,絕對不是假的。二諦圓融,那怎麼不是真的?三空理顯,真的!諸佛如來所證的就是這個,一部《金剛經》所說的也就是這個,這些東西就在穿衣、吃飯,日常瑣碎點點滴滴當中,完全顯露出來。所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

【14、般若妙法,任運由瑣屑事相上自在流出,無法相也。以不言之教,護念付囑一切發大心者,亦無非法相也。能隨時如是觀照,則得真實受用。】

般若妙法,是佛與大菩薩,我們常講法身大士們所證。在哪裡?就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之中,瑣碎事相,就在這裡,點點滴滴都顯示出三空二諦。佛流露出來,自在流露。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是不是自在流露?是的,也是自在流露。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受用?迷了,不曉得這個東西就是。佛給我們講三空,我們天天打妄想去找三空、找二諦,也莫名其妙,二諦究竟在哪裡,不曉得吃飯就是二諦,穿衣就是二諦,你跟朋友聊天也是二諦。你不知道,你看,多可惜!所以大家要明了,《金剛經》真的是通達了,原來就是日常生活,天天乾的,一天也沒離開,這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才有味道!生活還是依舊照常生活,可是心情不一樣。從前是凡夫心,現在是佛菩薩的心,不相同了。心變了,事相也變了。從前你一天到晚過這個日子是苦惱,過的是六道輪迴,苦海無邊,現在念頭轉過來了,心轉過來了,你生活在一真法界裡面,所得到的是大自在,那怎麼會一樣!你所得的是真實的圓滿自在,別人看不出來。就像釋迦牟尼佛這個生活方式,須菩提看出來了,旁人看不出來。旁人以為釋迦牟尼佛是凡夫,他不懂。我們今天在《金剛經》上得到消息,我們也小小的看出一點了,我們的境界也小小轉一點了,這個就自在,這就得受用。

「無法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也不離開一切相,也不執著一切相,這就叫隨緣,這就叫做真正的受用。真實受用,受用裡面沒有副作用。凡夫這個受用付出的代價太大,它有副作用,它裡面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有煩惱、有果報,這個代價付得太大了。佛菩薩受用,生活上一樣的受用,他的收穫是法身般若解脫、常樂我凈四凈德,他的收穫是這個。同樣的生活方式,得的東西不一樣。這也就是說明,像江味農居士所說的,般若不能不講,般若要講,要講得透徹,要講得明了,不能夠有誤會,若有誤會,不但利益得不到,恐怕還有更深的弊病。怕撥無因果,墮惡取空,那個麻煩就大了,那個病,諸佛菩薩都救不了,變成邪見。

「以不言之教,護念付囑一切發大心者,亦無非法相也。」釋迦牟尼佛天天往舍衛城去乞食,走一趟,表演的,舉一個例子。實際上要曉得世尊的生活,從早到晚點點滴滴,都是流露出圓滿的「護念付囑」,無量的功德。只是舉這一個例子而已,千萬不要以為就是這個才能夠顯示三空融二諦,其他沒有了,那你就完全錯了。要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就沒有錯了。所以他這個教化,護念一切發大心者,發大乘心這些人。可見得佛沒有著空,佛沒有說斷滅相,他這樣做就是護念,就是付囑。「能隨時如是觀照,則得真實受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明了這個事實,什麼叫「觀照」?也用在自己生活當中,像佛一樣,你得的受用當然是真實的,這哪是虛假的!所以這佛法學了,馬上就有用處。

序分我們就到此地介紹完畢,向下從第三段開始到一百七十九段是本經的正宗分。其實正宗分無非是釋迦牟尼佛日常生活的說明而已。

三、正宗分當機贊請禮讚具儀

經:【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一段文字,是結集經典的人所寫的,是記載須菩提尊者,在法會當中為我們、代替我們請法。這裡所講的是請法的規矩、請法的禮節,儀就是禮節。對老師要恭敬,對佛法要恭敬,真誠恭敬心來啟請。

『時』,就是世尊入舍衛大城托缽回來以後,飯吃完了,洗足已,敷座而坐,大家都坐下來了,這個時候。『長老須菩提』,長老是尊稱。『在大眾中,即從座起』,他請法,從自己的座位起來,走到佛的面前,先跟佛行禮。『偏袒右肩』,平常穿衣服兩個肩膀都包起來的。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人衣著很簡單,只有三衣一缽。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要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環境,所以許多生活上的儀規也都改變了,一定要改成適合中國人的環境才行。中國在印度的北方,氣候寒冷,三件衣服決定不能保暖。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之後,三衣就變成象徵性的禮服。我們現在不像印度人用布包起來,我們用釦環,而且衣的面積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印度的衣很大,整個裹在身上。南傳的佛教,還是用過去這個衣,這大家都看到的,此地南傳的法師們常常來,大家能看到的。所以中國的袈裟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日本的法師那個衣就更小、更方便,他把那個袈裟大概合成一小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裡頭,要搭衣的時候,用繩子套在上面,更方便了,適合於每一個國家的國情,生活方式不相同,這我們要知道。

「偏袒右肩」,行禮的時候,要把右邊的膀臂露出來,像我們這樣搭法就是偏袒右肩,便利做事情。在佛面前行禮,說不定佛有什麼事情吩咐你,叫你馬上去辦,右手在外面辦事方便。跪下來的時候,『右膝著地』,左膝不著地,這叫胡跪,這種跪法起來方便;行禮當中不忘承事,不忘記佛要是有什麼事情吩咐,我可以很快去辦,是這個意思。兩個膝蓋跪在地上,起來就不方便,動作沒那麼快,所以跪的時候是一隻腳,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合掌表一心。平常這個掌散亂的,心是散亂的,妄想妄念多。對佛行禮的時候,掌合成一個,表示把妄念都收回來,一心專心來聽佛的教誨,專心來接受佛的教導,合掌是表一心,所有念頭合而為一,表這意思。這都表法的,合掌代表恭敬。『白佛言』,「白」是下對上;佛對弟子們講話,「佛告」,告訴你,告訴是上對下,下對上是白。現在我們都不講求這些,現在小朋友對父母:我告訴你,學生對老師也是:我告訴你。現在不講求,我們隨俗,隨俗要知道恭敬,恭敬心不能夠沒有;言詞可以隨順世俗,恭敬心要具足。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起。

【1、此一段以下,至『是名法相』(一七九節),是此經正宗分。】

【2、『時』字意深。是大徹大悟時,一眼覷破時,所謂千載一時也。亦即始覺之時。非時機成熟不可說也。】

「時字意深」。釋迦牟尼佛托缽回來,吃完飯,洗足,敷座而坐,這個時候,這是從事上講。這個地方,「時」意思深了,因為釋迦牟尼佛每天都這樣做,今天須菩提尊者才把這個事情說穿,這個「時」含義就不一樣了。「是大徹大悟時」,須菩提尊者看到這個事實,看到世尊這樣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付囑護念,這是覺悟了,徹底覺悟了。「一眼覷破時」,一眼看破了。「所謂千載一時也」。釋迦牟尼佛每天都是這樣表演,從來沒有被人看破,今天被須菩提尊者看破,剛才說過,實在講須菩提也是表演的,也不是他今天真的看破。今天大眾的緣分成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跟大家說明,大眾能覺悟,能夠肯定,能夠相信,不會懷疑,因緣成熟了,機緣成熟了,應該要把世尊身教的意義詳細說出來。

「亦即始覺之時」,始覺是開始覺悟。佛法講覺,第一個是始覺,始覺是開始覺悟;第二個講究竟覺,是圓滿的覺悟。圓滿的覺悟只有一個,始覺不曉得有多少。我們每天都有覺悟,每天都是始覺。天天都有新的覺悟,那個新的就是開始覺悟,一直到等覺菩薩,開悟的時候也叫始覺。所以始覺的意思,我們要明了,始覺有淺深不一樣。十信菩薩始覺就淺,十地菩薩始覺就深。所以始覺的意思,也是很深、很廣。這個地方講的始覺,不是須菩提尊者始覺。與會大眾,有能力接受這個法門,有資格、有條件修學這個法門,這個始覺是大眾的始覺,這個意思才圓、才正確。「非時機成熟不可說也」,大眾始覺,時機成熟了。世尊跟長者就像唱戲一樣,一問一答,讓我們在旁邊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情。平常天天跟在釋迦牟尼佛身邊都矇在鼓裡,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點點滴滴都是圓滿的金剛般若波羅蜜,不知道!今天這個緣分成熟了。

【3、凡事皆必時節因緣成熟,方能湊合。佛說法教人,亦如是也。】

「凡事皆必時節因緣成熟」,時節因緣不成熟沒法子,講了是空講,毫無意義,大家得不到利益。佛為一切眾生說法,句句都是真實的,都是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說法契理不契機,理說得沒錯,但是大眾時機不成熟,沒有法子接受,這樣說法就白說了,是閑言語,閑言廢話。如果說是契機不契理,說出來的很好聽,大家聽了很開心、很歡喜,不是正道、不是正理,那種說法叫魔說,那不是佛說。佛所說法,一定契機契理、理機雙契。「時節因緣成熟,方能湊合。佛說法教人,亦如是也。」佛這樣教導我們,我們要守住佛的原則。我們要教給別人,也要觀察他的機緣有沒有成熟,應該給他說某一個法門,選擇經典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經典。經典縱然選出來了,還要懂得怎樣給他介紹,是淺說、還是深說,是長說、還是短說,這裡面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是一個不變的目的是要令眾生覺悟,令眾生現前就得利益。這是從禮節上所顯示的,我們也要懂得。可見得不但釋迦牟尼佛表演給我們看,須菩提尊者一樣也表演給我們看。

四、稱讚

下面兩段是尊者的話,先讚歎,再提出問題。這都是屬於禮節,行禮之後一定對佛讚歎。讚歎裡面含的意思也很多,這個諸位要曉得。難道佛喜歡聽人家巴結,喜歡聽人家說他的好話,那就錯了!對佛的讚歎,這些言詞是替佛接引眾生的,讚歎是這個意思。佛是一個圓滿智慧的人,天上、人間第一好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個善知識來教導我們,善知識到哪裡去找?善知識自己總不能說我是好老師,我很有智慧,你們來跟我學,這個話說不出口;學生雖然有義務介紹,學生也不能說「我這個老師不錯,你去跟他學」,這個也太過分了;容易叫人家說,你們是自己抬高自己,自己為自己宣傳,這毫無意義。於是用什麼方法?用讚歎,讚歎老師讓別人聽,他聽到了、他有意了,原來這個人有這樣的德行、學問,那我要跟他學習去。不拉信徒,也不勸你,但是一定要告訴你,用這個方法。我告訴你,我不勸你也不拉你,讓你自動自發到善知識這邊來求學,讚歎是這個意思。佛門裡贊偈、唱香贊,都是讚歎佛的。唱的時候要以真誠、清凈、恭敬心,要唱得清清楚楚,字正腔圓,能夠叫外面人、不學佛的人聽到之後,他心裡頭有所感動,讚頌的目的在此地。假如說我們這個贊子,唱得烏烏呀呀,唱了半天一個字也沒聽到,不知道唱些什麼,目的就完全達不到,這就錯了,這是必須要曉得的。唱的時候,有唱的規矩,有唱的方法,不能夠隨便亂來的。要知道,要達到目的,這就對了。

經:【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希有,世尊』,一開口就「希有」,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無盡的深廣。這兩個字提出來,整個講堂聽眾大家耳朵都豎起來,什麼事情「希有」,他底下一定是集中精神,很注意去聽。『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就把兩樁希有的事情說出來了。

【1、『希有』四義:時希有,人身難得佛難遇;處希有;德希有;事希有。此希有正指般若波羅密言。】

「希有」,含有四個意思,這是略說,細說說不盡,無量義。「一、時希有,人身難得佛難遇。」實在說世間人不懂,所以在迷,不覺,覺悟了之後,知道六道裡面要得人身很不容易,機會非常渺茫,人身難得。佛在經典曾經舉過許許多多比喻,為我們說出這個事實的真相。得人身,再能夠遇到佛,或者是遇到佛法,佛雖然不在世,佛法還在世間,我們能遇到也非常希有。想想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佛的法運總共是一萬二千年。我們得人身要剛剛好在這一萬二千年當中,在這個以前沒有佛,在這個以後也沒有佛法,佛法滅盡了。佛法滅盡,要什麼時候再有佛法?一定要有佛出世,佛才講經說法。底下一尊佛是彌勒佛,彌勒佛什麼時候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彌勒下生經》說,以我們這個世間年月來計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彌勒佛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你想想看,五十六億多萬年沒有佛法,你縱然得人身也沒用處。你才曉得,這個「時」真是希有。一萬二千年比起無限的時間,好短好短,我們就生在這裡頭,不容易!真難!

「二、處希有」,講經的處所,法會的成就;當年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開這個法會講《金剛般若》,處所希有。同樣道理,今天我們在新加坡居士林五樓講堂,處希有。沒有這個地方,我們這個法會不能成就。「三、德希有」,這個德是如來圓滿的果德;佛所說的是如來果德全體的流露,不是如來所證的果德裡頭的一分、兩分。一分、兩分是別的法門,其他的經典;這個經典是圓滿的果德。所以古人判這個經是圓教,圓教是圓滿的法輪。圓滿果德所顯,「德希有」。我們能在這麼少的文字,五千多字的這樣一部經典當中,得到世尊所證的圓滿果德,你說這個多希有!「四、事希有」,這個事就是指般若波羅蜜多,特別是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佛不是為我們講別的,為我們講這個希有的大法。合上面四個意思,真正是希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正如同世尊在本經後文上所講,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與這個地方的希有,前後呼應,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

這個地方講經也很希有,因為我們每天都講,連星期假日也照常講。大家聽經要把一些瑣碎的工作應酬都要放下,你才能夠天天來聽經,才不至於缺課,這個也很希有。現在一般講經,說實在話,一個星期講兩天、講一天,便利你能夠抽出時間來聽。像我從前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講經,一個星期講一天,為什麼要這樣講法?便利大家把這個經從頭到尾聽完,一堂不缺。因為天天講你就不可能,有些應酬、有些家裡事情就不能來。我們天天講,假期都照常講,你要是每天都來聽,一堂不缺,第一希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念佛。

第七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經本第十六頁。

【2、『世尊』是總號,稱呼時用之。稱佛則表果德。稱『如來』則表性德。】

這三種稱號,在本經隨處都可以看到。為什麼要用三種稱號,一種豈不是更簡單嗎?何必要用三種?稱號裡面含著許多的意思在,我們明了之後,才曉得《金剛經》字字句句都含義無限的深廣,從這些地方能夠體會,這才得真實的受用。「世尊」,世是世間、人間天上。佛的身分是老師的身分,叫天人師,佛的十種稱號裡面有天人師,佛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在三界六道。三界之中,唯有師道最尊。中國古人都知道尊師重道,唯有師道最尊。父母生我們這個肉身,肉身得自於父母,身命,可是智慧得自於老師,慧命是老師幫助我們的。因此在世間法裡面講,恩德最重的就是父母、師長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的恩德是相等的。

在古禮裡面,我們處處都能夠見到。譬如,最普通我們見到稱名,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禮節了。古時候,男子滿二十歲行冠禮,冠禮就是戴帽子,戴帽子就是代表他是成年了,是大人,不是小孩了,在社會上大眾對他要尊敬,不可以把他當小孩看待。行了冠禮之後,不能稱他的名,要怎樣稱呼他?同輩分當中的這些兄弟、同學、朋友,大家送他一個字,字就是別號,這是從行冠禮那天起,大家對他稱字不稱名,這是對他恭敬。所以古時候有名、有字,女子也一樣,也有名、有字。女子十六歲行髻禮,就是梳頭了,表示成年了。冠禮之後,這一生當中唯一叫他名的就是父母,他的伯叔、他的祖父,對他都稱字,都不稱名,這是對他尊敬,唯獨父母稱名。另外一個稱名就是老師,老師一生稱他的名,這就說明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相同的。父母過世了,要服喪三年,就是帶孝三年;老師過世了,也是心喪三年,不穿孝服,叫心喪三年。從這些地方看出中國古代的社會,對於老師非常尊敬,何況佛是天上人間的導師,所以尊稱為世尊,世間最值得人尊敬的一位師長,稱佛稱世尊,這是總號、總稱。

別號裡面有十個意思,在此地這十個稱呼,我們在這裡也都省略了。這裡頭有兩個,一個是佛,一個是如來,這是十號裡面的兩種。本經裡面稱「佛」,是從他修行證果,他證到圓滿的佛果,是從這上說的;換句話說,是從事相上講的。如果稱「如來」,那就不是從相上講,是從本性上說的。所以有的時候稱佛,有的時候稱如來,我們一看就曉得了。譬如,這段經文裡面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個地方不是說佛善護念,說如來,如來是真如本性裡頭本來就如此,這不是從事相上說,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是讀《金剛經》必須要知道。不僅《金剛經》如此,在一般大乘經上,大概都是有這個意思。

【3、世尊入城還園,如如不動。密示住心,以身作則。正是加護憶念。】

「世尊入城還園」,到舍衛大城去乞食,托缽回來之後,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如如不動」,他人是動了,從住的精舍到都市裡面走了一圈回來,我們曉得一個往返有十幾里路,大概也要走一個多小時。不動,心不動,雖然這一趟往返,從來沒有起心動念,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叫「如如不動」。「密示住心,以身作則。」密,不是祕密。密是什麼?他沒有說話,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表演給我們看,讓我們從事相當中去體會、去領悟、去學習,這個叫示,示是示現。「正是加護憶念」,須菩提尊者所說的善護念、善付囑,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示出來了,這個意思很深。學佛無論在家、出家,就是要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樣子,我們能夠常常存這個心,為一切眾生的典型,為一切眾生的模範,做出來給大家看,這就是護念一切眾生。用現代的話來說,潛移默化,潛移默化就是此地講的密示,佛這樣教我們,我們也這個樣子教化一切眾生。心量要大,我們教化的對象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要有這樣大的心量,與性德就相應了。有這樣的心量,廣大心、清凈心、平等心,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心心相印!這是真正去做,自己一定能夠體驗得到,這叫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受用。

【4、食訖宴坐,一念不生。密示降心,令眾取法。正是託付諄囑。動靜之間,以身教不以言教。隨時隨處,無不為菩薩正覺模範。正是所謂善,須菩提今日始看出而嘆為希有也。】

「食訖宴坐」,吃完飯之後打坐。「一念不生」,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出來了,世尊是一切時、一切處,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住如如不動、一念不生,這是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凡夫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當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凡夫。凡夫跟佛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在這裡看出來了。凡夫要想學佛,就學這個,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密示降心」,教導我們如何降伏妄心,妄心就是念頭、妄想、雜念,佛這樣教給我們降伏的方法。「令眾取法」,這一句話的意思,叫大眾效法佛陀,向佛陀學習。「正是託付諄囑」。前面講的善護念,是對所有一切學佛同修而說的,甚至於包括還不相信佛法的一切眾生,佛沒有不護念的。付囑那就是佛的學生,對學生才有吩咐、才有囑咐,沒有學佛的,那對他囑咐是沒有用的,他不能接受。囑咐就是教導,教你怎麼學,就像佛日常生活當中這個樣子,學會了就行了。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如果把它看作兩樁事情,那就錯了。釋迦牟尼佛生活當中,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自行化他,我們在生活當中也要這樣學法,這就對了。

「以身教不以言教」,完全做出來,這才叫真正的受用。「隨時隨處,無不為菩薩正覺模範。此真所謂善,須菩提今日始看出而嘆為希有也。」佛為菩薩,哪些是菩薩?所有學佛的弟子都叫菩薩,只要你發了大乘心,我今天發心來學佛,我願意作佛,我要求生凈土,動這個念頭的人,就是菩薩。不一定要去受菩薩戒才是菩薩,受了菩薩戒而不發菩薩心,還不是菩薩!真正發了菩薩心,沒有受菩薩戒,佛菩薩承認你是菩薩。真正向佛學習,就是在一切生活當中,我們在這裡得到修行的綱領,在生活當中,保持著如如不動,一念不生。這就是《金剛經》末後開導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只要學到這兩句,那你就真的學佛了。在一切時、一切處,無論做什麼,保持著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他有願,他的願是給學佛的人做一個模範,給求正覺的人做一個好樣子,這一點要特別留意,這才所謂是善,真正善巧到了極處。須菩提見到了、明白了,當然就會效法,就會學習。

五、請法

接著尊者向世尊提出請教: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本經分前後兩部,三十二分裡面,前面十六分是上半部,後面十六分是下半部。下半部一開端,尊者也提出了一個問題,說話跟這個很相像,只有幾個字顛倒了,顛倒了意思就不相同。所以有一些流通的《金剛經》本子,前後問的問題是一樣的,那個講不通,一樣的問題,前面問過了,後面何必還要再多事?所以,後面問的時候,這個地方是「應云何住」,後面問的是「云何應住」,四個字完全相同,就是順序顛倒了一下,那個味道就完全不一樣,意思完全不一樣。古本裡面是正確的,江味農居士依照古本把它訂正,這個意思絕對不相同,所以它沒有重複。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算不算善?佛的經典有大乘、有小乘,大小乘經典裡面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的標準不一樣,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成佛,要成佛先要符合佛要求的標準,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條件做佛的學生,善就是條件。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把這個標準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第一,人天善,現在有很多人講,提倡人間佛教,也不錯、也很難得,這是所謂五乘佛法,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人天善,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孝養父母是不是對父母衣食樣樣都照顧到了,這就能算孝了嗎?沒有。諸位要曉得,孝養父母是從學佛開始,一直到你成佛都不能離開。為什麼?要把孝養講得圓圓滿滿,成佛才能做到。因為不僅是供養衣食住行,要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心,叫他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才叫孝!這個孝還不究竟,學了佛的人知道,一定要勸父母念佛往生凈土,親近阿彌陀佛,他真的往生了,這才算是孝。假如父母還在六道里搞輪迴,那叫盡什麼孝?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學佛,在家裡就要做一個好榜樣,叫一家人看到你都歡喜,你勸他念佛,他才肯相信。你學佛了,在家裡,這個樣子怪,那個樣子也怪,家裡人總是看不慣,天天鬧彆扭,怎麼能叫家人信佛?家人不但不信佛,而且還在親戚朋友當中宣傳,你們要小心,千萬不要叫小孩學佛,學佛就壞了,這叫你父母家人反而造了口業,這叫大錯特錯。家人或者很固執、不明理,怎麼辦?普賢菩薩不是教給我們嗎?「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能順父母,要能順家人。譬如,最常見的家裡面生活起衝突的,你學佛了、吃素了,家裡的人吃肉、吃葷,這一下就麻煩大了,天天吵架,天天彼此看得都不順眼。你說家裡人殺生造業,家裡人說你奇奇怪怪的、不通人情。佛法要開智慧,佛法要通人情。你要能夠隨順,逐漸去感化他,漸漸去啟發他,讓他明了素食也有營養、也健康,他就歡喜了。開始千萬不要拿佛經裡面這些話,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還要威脅他,那人家怎麼能接受!不可能接受的,根本就是要打架的。先要從衛生上說,大家都很重視衛生,從衛生上面去啟發他,讓他多想想。

現在這個社會許多奇奇怪怪的病,從前沒有,你們想想,看看報紙,看看醫院這些病例,三十年之前沒有這麼多怪病,現在好多怪病出來了。這病從哪裡來的?古人說得好,病從口入,你吃的東西不乾凈、不衛生。學佛,佛沒有叫我們不吃肉,釋迦牟尼佛出去托缽,還托的有肉食,世尊那個時候托缽,人家吃什麼就給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托缽要是天天叫人做素菜給你,這不是找人麻煩嗎?佛大慈大悲,不找人麻煩的,你吃什麼就給我什麼。現在小乘國家,斯里蘭卡跟泰國,他們托缽沒有吃素的,即使其他一般大乘國家,日本的佛教沒有吃素。不但沒有吃素,日本出家人還喝酒,酒真是大戒,五戒里不飲酒,他們喝酒,不但他喝酒,他還拿酒去供佛。日本很多大的寺院,我都去參訪過,佛像前面一瓶一瓶酒供在那邊,都是好酒,這是每個國家地區他們風俗人情不相同。而佛在戒經上交代我們吃三凈肉,三凈肉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托缽吃的是三凈肉。

素食,唯獨中國佛教素食,外國佛教沒有。中國佛教素食怎麼來的?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以前,中國這些出家法師也是吃肉的,不過沒有聽說會喝酒。梁武帝讀《楞伽經》,看到菩薩心地慈悲,不忍心吃眾生肉,他讀了之後很感動,於是自己就斷肉食,自己發心吃素,他是我們佛門的大護法,所以在佛門裡面提倡素食運動,素食運動梁武帝帶頭。到以後,佛教不管是出家、在家,統統都吃素了,好像吃葷罪不可赦,這都是很大的誤會,你沒有把歷史搞清楚,到底是怎麼來的。可是素食實在好,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現代這個時代真是好,這是我們要曉得的。為什麼我講特別是這個時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肉真的不能吃,問題太嚴重了。從前你吃的豬、雞、羊這些肉食,這些動物都是放在外面養,牠一生也過得很自在,到被殺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把牠抓來殺了吃牠的肉,平常都放在外面,牠很自由自在的,牠的心情很正常。現在不一樣,現在這些畜牲關在籠子里養;換句話說,一出生就判終身監禁,你想想看,牠的情緒怎麼會好?牠的心情一定不好!牠的心情不好,那個肉裡頭就有毒,這個要注意,有道理!

印光大師在《文鈔》里特別教誡,婦女,大陸上很多婦女不懂這個道理,用自己人奶餵小孩的時候,一發脾氣,脾氣發完之後,馬上餵小孩,小孩幾天就死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死了,發脾氣那個奶就有毒。所以,印祖講發完脾氣之後,至少要兩個小時以後,心情平靜下來之後,才可以餵奶,你就曉得脾氣發的時候,身上全是毒素!現在養的這些動物,一天到晚關在籠子里,終身囚禁到最後殺牠,牠那個脾氣多大!憤怒!所以一身都是病菌,你吃了怎能不生病?

現在肉食不能吃。在台灣我曉得,我不知道外國情形,台灣養豬六個月就殺了,打針、打荷爾蒙,讓牠長得快,關在籠子養六個月就殺了,牠就肥肥胖胖的,就殺了。雞是六個星期,也是小雞生出來之後就打針、打三針,牠長得是又快又肥,都關在籠子里,根本就沒有見過太陽,這怎麼能吃!所以,現在的肉食不可以吃,吃了會得病的,奇奇怪怪的病都從這兒來的。素食裡面,你要說素食沒有營養,你看我們出家人很多大法師,一個個都肥肥胖胖的,怎麼會沒有營養?身體都很健康,這你們都看過的!前幾天到這兒來打水陸的,你看看真禪老法師,真禪法師大概有八十歲了。上一次我到這兒來,你們大家看到茗山老法師,茗山法師八十一歲,這都是一生吃長素的。如果說素食沒有營養,那是大錯特錯,是你觀念錯誤。所以,素食運動實實在在是好,與一切眾生不結冤讎,身心清凈,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所以要說一番道理出來。

我學佛是六個月我就吃素,我也不是別人勸我的,我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曉得素食才是最健康的飲食。世間人懂得衛生,衛生是保衛生理,生理健康,重視衛生,吃東西要乾凈、要新鮮。可是諸位要曉得,現在的肉不乾凈、不新鮮,你用顯微鏡一看就曉得,很可怕。伊斯蘭教比我們一般人高明,他的飲食懂得衛性,我們一般人忽略了,我們只曉得衛生,他懂得衛性、性情,他知道飲食對於生理起作用。所以,他的飲食有選擇,凡是性情不好的,他統統不吃,他曉得保護自己好的性情。我在沒學佛之前,在學校念書,跟伊斯蘭教大概有一年多的關係,我讀他們的書籍,參加他們的教會活動,我也參加過基督教,我覺得伊斯蘭教比基督教還要好,我很欣賞,他們的五功、五典很有倫理的味道。以後學了佛,才知道佛法裡面生活比伊斯蘭又要提升一級,佛法不但衛生、衛性,它懂得保護慈悲心,不食眾生肉是培養慈悲心,這個飲食才是健全的,衛生、衛性、衛心。我明白這個道理,我就發心素食了。

佛法裡面不吃五葷,五辛叫五葷,你看那個葷是草字頭,它不是肉食,就是蔥、大蒜、韭菜、小蒜、洋蔥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為什麼不吃?是衛性,保護好的性情。《楞嚴經》上佛講得很清楚,這五樣東西,生吃容易動肝火,容易發脾氣,發脾氣就不是好事情,不能吃的原因在這個地方。熟吃,這些東西能產生大量的荷爾蒙,會引起性衝動,都不好,所以佛才把它禁止,有禁止的道理在。你們在家人,蔬菜裡面用一點蔥、蒜調味道,這個不礙事,量很少,不起作用。就像酒一樣,酒作料酒,放在菜里不會喝醉的。佛每制定一條戒律,要問他為什麼要制定?我們應該怎樣來受持?所以條條戒都有開緣的,開遮持犯,它不是死的,條條戒都是活的,佛弟子的生活,活活潑潑,這些都必須要知道,這是我舉一個例子來講。

善的標準一定要清楚,人天之善。我們在家庭裡面做一個好的佛弟子,就是家庭當中一個模範、一個好樣子,一家人對你都歡喜,一家人對你都讚歎,你才是佛弟子,佛臉上才有光彩。你學了佛,人家看到你就討厭,佛多難為情,你這丟佛的人!你錯了。你不能說別人錯,自己錯了。所以處處我們要為佛爭光,要給佛有面子,這個才行,這一定要懂得。第二善就是小乘,這提升了,聲聞、緣覺,三福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要做到這三條。大乘菩薩善,我們這裡是大乘經,所以此地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大乘菩薩善,那還要加四句,三福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就是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換句話說,大乘經上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就要把這三條十一句統統做到,這才是大乘經上世尊所教導的對象。這三條末後,佛告訴我們,佛說這三種凈業,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這句話非常重要。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要是以《金剛經》這個意思來講,從圓教初住菩薩一直到如來果地,四十二個階級都叫諸佛。一切諸佛修行證果,法門不一樣。譬如我們現前所看到的,我們這個地方用念佛的方法;有不少人參禪,用參禪的方法;也有不少人學密,用持咒的方法,這就說明成佛的方法很多,真的是法門無量,無量的方法,無量的門徑,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基礎沒有兩個,是同樣的,就是《觀經》上講的三福,所以三福非常的重要。我們不能夠提倡,不能夠認真學習,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就好像蓋房子一樣,沒有打地基,怎麼能成就?所以,學佛要曉得從哪裡學起,從孝親尊師學起,從培養自己的慈悲心、修十善業道學起,非常非常重要。有這個基礎,才能受持三皈依、才能受戒,所以,這是首先要把善字認識清楚。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我們平常講的發菩提心。菩提是梵語,這一句都是梵語音譯的。其實可以把它翻成中國意思,古德不翻,在翻經體例裡面所謂是尊重不翻。對於這個名詞術語,我們尊重它,讀它的原音,然後再加以解釋,這是屬於尊重。學佛我們為的是什麼,我們求的是什麼,就是這一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一句就是成佛之法,你如果得到,你就成佛了,成佛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今天發心要作佛,發心要證得佛果,佛果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是等,三又是正,菩提是覺,無上正等正覺。如果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智慧。世間一些宗教,讚美上帝全知全能,這句話也就是全知全能的意思。上帝未必真的是全知全能,佛是真的,真正的全知全能。全知全能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自性。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你自性裡頭本來就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從外面學來的,不是修得的,是你自己本性裡頭本來有的。本來有的現在沒有了,是因為有障礙把它障住,它不能現前。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把障礙去掉,去掉障礙,我們自性裡面圓滿的智慧德能又現前了,就這麼回事情。

【1、大論雲,從因至果,有五種菩提:

發心菩提:十信

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

明心菩提:初地至七地

出到菩提:八地至十地

無上菩提:如來果位正等正覺屬因,無上屬果。】

這是《大智度論》上講的,如果要是發心弘法利生,《大智度論》是很重要的一部書,整個佛法這些名詞術語,《大智度論》裡面都解釋得很詳細、很清楚,可以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讀。「從因」,因是出發心,果是成佛。「從因至果有五種菩提」,菩提是覺、覺悟。覺悟有五種,五種就是淺深層次不一樣。

第一、「發心菩提」,這是最淺的,發心了,發心覺悟了,「十信位」。此地全是講圓教,圓教初信位,非常難得了。從斷煩惱這一方面來看,等於小乘初果,他有能力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這是初信位的菩薩。圓教初信位菩薩,若論智慧,小乘須陀洹望塵莫及。智慧很高,斷證等於小乘的須陀洹。七信位的菩薩斷煩惱的品位,就等於小乘阿羅漢;可是七信菩薩的智慧高過阿羅漢太多,正是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即使是初信位的菩薩,他都是圓知圓見,知見都是圓融的。

第二、「伏心菩提」,《金剛經》上所說的「云何降伏其心」,那個心真的降伏了。由此可知,發心菩提妄念還沒伏得住,有時候妄念還會起現行,雖然伏不住,諸位要曉得,我們沒有辦法跟他比。我們舉個最淺顯的例子,念佛。念一支香,通常念佛堂是以長香做為時間的單位,一支長香大概是現在的一個半小時。你在這一個半小時念佛當中,會打幾個妄想?初入念佛堂的人恐怕那個妄想數不清,但是念佛有功夫的人,一支香當中有三、五個妄想,清清楚楚的,那就不一樣。這種情形,是發心菩提,沒有伏住。伏心,一個妄想都沒有了。但是他的煩惱妄念並沒有斷,只是他有定功把它伏住,它不起作用,這叫伏心。「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都叫伏心菩提,都是降伏其心,也就是降伏的程度不相同。有人伏得很深,有人伏得比較淺,降伏有淺深不相同,把它分成三十個階級。這三十級統統是伏心,伏煩惱,沒斷。

我們憑良心講,煩惱是斷不了的,煩惱哪能斷!為什麼?煩惱也是性德起用,煩惱斷了,那自性不就斷了?哪有這個道理!所以,講斷煩惱是一個比喻的話,煩惱確實沒有了、它變了。佛家講轉煩惱,把它轉變了,轉變之後,它就不是煩惱了,煩惱沒有了,煩惱就斷了,其實它轉變了,變成菩提。所以,你現在的煩惱多,不怕!煩惱愈多,將來一轉變的時候,你菩提多,怕什麼!不怕!我舉個比喻給你說,譬如作小偷、作賊的,他手段很高明,偷竊的手法他懂得很多,造一身的罪業。假如他覺悟,回過頭來了,知道我從前造一身罪業不好,做的都是損害別人的事情,現在一回頭,他當警察,專門抓小偷,他的本事高明得很,小偷那一套他都知道,那他就不是小偷,他變成警察,保護老百姓,轉煩惱成菩提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一轉過來的時候,有無量功德,真是自度度他,它是轉而不是斷。

第三、「明心菩提」,這就轉了,明心就轉了,所謂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初地至七地」,明心了。

第四、「出到菩提」,出是超出,到是到達,到達佛的地步,這是「八地至十地」,八地、九地、十地叫出到菩提。

第五、「無上菩提」,到了頂端,上面再沒有了,這叫無上菩提,是「如來果位」。「正等正覺屬因」,也就是從發心菩提至出到菩提都是因地,都是在修因。「無上屬果」,到無上菩提是真正究竟圓滿的果報。這是《般若經》上常講的,《大智度論》裡面為我們解釋的,這也是屬於佛學常識,我們明了就好。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跟我們說得非常之好,他那個說法是發古人之所未發,古人從來沒有講過的,他跟我們講清楚了。實在對我們是很深的一個疑問,他老人家替我們解答了。這個很深的疑問就是:菩提心,我們到底要怎麼發法?《大乘起信論》上,馬鳴菩薩說:「直心、深心、大悲心」。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講菩提心,他講:「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實在說,這些名詞都不好懂,古人的解釋我們看了,愈看愈迷惑,不知道從哪兒下手?但是大乘法如果不發菩提心,怎能成就?我們念佛,凈宗是大乘,不發菩提心怎麼能往生?

可是我們又有一個疑惑,有許多老阿公、老阿婆,字也不認識,經也沒聽過,他就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往生的時候站著往生、坐著往生,他沒有發菩提心,怎麼會往生?這是我們很深的疑惑。讀了蕅益大師的《要解》,恍然大悟。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以一個真誠的心,你發真誠的心求願往生,那個心就叫無上菩提心,這我們就明白了。老太婆雖然是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她念阿彌陀佛,她真心想生凈土,真心想見阿彌陀佛,那個心就是蕅益大師講的無上菩提心,那往生她是應該的,她一樣也不缺!大乘三福他樣樣具足,一點沒錯!蕅益大師把這個問題跟我們解答了,解答得非常之好,非常圓滿,我們仔細想,愈想愈有道理,他的話簡單明了。

【2、問意有三:一、凡為菩薩,鬚髮『菩提心』,故先問。二、初發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故次問『住』。三、又以妄心數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故再問『降伏』。】

這個地方,尊者發問,「問意有三」,這是我們必須要明了的,因為底下的經文都是世尊答覆的。「一、凡為菩薩,鬚髮菩提心,故先問。」發菩提心才是菩薩,不發菩提心不叫菩薩。所以先問,問發心。「二、初發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故次問住。」佛的確在生活上所示現的,無住而住,住而無住,這是佛在生活上顯示給我們看的。可是凡夫沒有這個能力,凡夫一定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心要安住在哪裡?這是個大問題,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三、又以妄心數起」,妄念太多太多了,「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佛是自自然然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妄念,「故再問降伏」。這一句話里,問了三樁事情,世尊底下這個經文就答覆這三樁事情。這是在般若會上,要大家徹底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不厭其煩的、詳詳細細的解說。

【3、得人身聞佛法,必要發大心,方能修大行而得大果。】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機會一定要珍惜,不要以為這個道場永遠存在,講經不會中斷,你要是這樣想法,你就錯了,一定要記住佛警惕我們的話:國土危脆,人命無常。今天報紙上你看到的庫頁島的大地震,聽說死傷一千多人,幾秒鐘的時間。世尊當年說法的道場,現在都成廢墟,你們到印度靈鷲山、祇樹給孤獨園去看過,廢墟,說明國土危脆,人命無常。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今天的因緣,那你是個聰明人,你是真正覺悟的人。一生當中,我們如果是緣很殊勝,得三寶加持,這一部經能夠在這個道場講圓滿,不可思議!真的像前面講的希有的因緣,我們的心才會在道上,你要是想來日方長,那就錯了,你的心不在道上,你的警覺心一點都沒有了。所以,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心,我們心裡頭真正有佛。所以聞佛法一定要發大心,什麼是大心?成佛的心是大心。我要跟佛一樣,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作佛。佛在此地所表演的,處處、點點滴滴都是我們的學處,我要學習。

這一部《金剛經》說些什麼?實在講,就是講釋迦牟尼佛日常生活,每天入舍衛大城去乞食,回來吃完飯,洗洗腳,敷座打坐,這部《金剛經》就說明他生活裡面所含的意思。我們明了之後,就在我們自己本分的這種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活方式跟佛不一樣,但是原理、原則是相同的,只是在形式不一樣。真正的意思是在一切生活當中不著相,學佛的清凈心,不起妄念,那就成功了,那就是佛,就是菩薩,學這個。所以,經里要跟我們說,你為什麼會有妄念?佛為什麼沒有妄念?你為什麼會著相?佛為什麼不著相?討論這些問題。真的樣樣都搞清楚,樣樣都明白了,你這才會死心塌地、甘心情願的要向佛學習,學不著相,學不動心,也成就像佛那樣究竟圓滿的智慧,像佛那樣自在幸福。所以,一定要發大心。假如這個大心還是發不出來,這個情形很多。念《金剛經》的人多得很,幾個發了大心?實在發不出來?發一個念佛求生凈土的心也行,那就是大心,非常殊勝,絕不亞於菩薩們所發的菩提心,你所修的行就叫做大行,你得的果就是大果,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都是大果。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果報殊勝不可思議,這是諸位讀《無量壽經》,讀四十八願都清楚、都明白。

【4、善財每遇善友皆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是知發大心者,必修大行。住、降,正修行之切實下手處也。】

這是引用《華嚴經》上的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我們很熟悉,為什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講了五十三遍,這一部經讀下來,讀一遍別的句子記不得,這一句會記得,重複了五十三遍,當然你就會記得很清楚。換句話說,重複這麼多遍,一定是最重要的句子,要不是最重要的,何必重複這麼多遍數?就是給你加深印象,讓你有深刻的印象,不會忘記。這是修學大乘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條件。善財是世尊在《華嚴經》上假設一個代表修學大乘的人物,不是指定的一個人。所以,諸位要聽到、看到善財這個名字,就想到觀音菩薩旁邊那個小孩,你就想錯了,你完全著了相,你起了分別執著,你就錯了。善財是代表什麼?善是善根,財是福德,一個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就叫善財。《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知,這一發心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這個人就是善財。童子是說他身心潔凈,就是我們講一心專註,無有雜念,取這個意思。所以,善財裡面就包括男女老少,統統都叫善財,是這麼個意思,不要把這個名字錯會了意思。我們今天發心,我們自己本身就是善財,經上講善財,那就是講我們自己本人,這個要知道。他是表法的,代表一個修學大乘的人。

「每遇善友」,善友是善知識、老師。向人請教一定先說:「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一句話就是把他自己修學的目標先說出來,我希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現在向你請教,我要怎樣修學才能得到,人家才好教你。如果你自己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你去問人家路,你到外面迷了路,你去請人家指你一條路,人家問你到哪裡去?我不知道。不知道,你叫人家指路,人家怎麼指給你?你一定要說出我到哪裡去,有一個目標,人家才能指路給你。所以,善財先把他的目標說出來,我很希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向你請教,我怎麼樣學法?怎樣才能得到?「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行是什麼?生活。釋迦牟尼佛天天表演的,那是生活,那就是菩薩行。「修菩薩道」,道是存心,道是心。也就是前面這兩個問題:云何降伏其心,應云何住;住跟降伏其心都是屬於道。行是講生活,怎樣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包括我們自己一切的工作,我要怎樣做?提出這個問題來。

【5、然此二問,實在相資。以覺心住,則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則覺心不住而住也。】

「然此二問,實在相資。」資就是彼此互相有密切的關係,住就是降,降就是住。兩個問題合起來是一樁事情。「以覺心住,則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則覺心不住而住。」可見得問兩樁事情,實在講是一回事,兩個問題是一樁事情。佛教給我們,沒有別的,教我們覺悟。禪宗著重在開悟,大徹大悟。教下不例外,也是著重在開悟。教下的名詞叫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跟宗門的大徹大悟沒有兩樣,一個境界。在念佛法門裡面叫做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明心見性,名詞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統統是屬於一樁事情。這個問題是在般若會上提出來的,假如在彌陀會上提出來,答覆就很簡單,不用這麼麻煩。應云何住?南無阿彌陀佛。心住在阿彌陀佛上就行了!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都解決了!答覆得乾乾凈凈、圓圓滿滿,這個很重要。在般若會上,怎麼住,怎麼降伏,我們真的搞不通。《金剛經》縱然詳細給你講完,你依舊不曉得怎麼住、怎麼降伏,這是實實在在的話。但是我傳給你這個法門,那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都不錯。心住在哪裡?住在阿彌陀佛上。怎麼樣降伏妄想?就用阿彌陀佛降伏妄想,念頭一起來,南無阿彌陀佛,把妄念伏住,就降伏住了。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這個心就真的安住在凈土當中,你能這樣修學,沒有不往生的,往生決定是品位高,所以我們要會。

六、如來讚許贊印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這是佛給他印證,須菩提你所看的、你所講的,完全正確,一點也不錯。釋迦牟尼佛在生活當中,確確實實就是善護念、善付囑,一點都不錯。

【1、二『善哉』,一贊他大智能見,二贊他大慈代問。】

「二善哉」,善哉說了兩個。善哉,用現在話就是:好極了!說了兩句,兩句就表兩個意思。「一贊他大智能見」,你能看出人家生活行為裡面,表含著有無量的深義在當中,這是要智慧,沒有智慧看不出來的。「二贊他大慈代問」,第二個讚歎他大慈大悲,能代一切眾生髮問。一切眾生當中很多沒有看出來,雖然沒有看出來,也有利益,為什麼?潛移默化,天天跟著佛,天天看著佛,潛移默化之功,不知不覺受佛的感化,這一說明就更明顯,那個力量就更顯著,力量就更大了。

【2、善現所見,世尊欲令眾生於其著衣持缽、去來動靜、日用平常生活中,領取護念付囑之意。】

「善現所見」,善現是須菩提尊者。「世尊欲令眾生於其著衣持缽、去來動靜、日用平常生活中,領取護念付囑之意。」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須菩提的見地說出來了,也把世尊應化身在這個世間作用說出來了。我們的身體在這個世間是業報身。現這個身在世間做什麼用的?我們不知道,佛清清楚楚,大小乘經里都告訴我們,我們這個身是來償業的,酬償業報。前世做了善因,你這一世就來享你那個福的,前世造惡因,你這一世這個身是要來受罪的。佛現這個身是幹什麼?是來度化眾生的。佛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沒有一樣不是教化眾生的,不僅是言語講經說法,點點滴滴全都是。三業教化,身業、語業、意業統統是教化眾生。而我們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只曉得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生活所為就不知道了,就看不出來了,這是眼根不如耳根,眼不明,看不出佛所顯示的甚深的道理。

七、許說總示誡聽標宗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這種答覆,如果我們要不看古人的註解,這答覆你滿不滿意?你懂不懂?尊者問:應云何住?佛答覆:應如是住。他問:云何降伏其心?答:如是降伏其心。我們聽了會懂嗎?這是禪宗的機鋒。所以從五祖、六祖以後,禪宗就用《金剛經》印心,很有道理,這個問答就是禪門的機鋒話。別人不懂,須菩提懂,因為須菩提看出來了。應云何住?佛的意思,就像我這樣住。云何降伏其心?就像我這樣降伏其心,就這個意思。須菩提當然懂得,可是別人不懂。不但當時與會的人有不少人不懂,當然也有很多智慧很高的,聽到佛這麼一說,都完全明白了,可是程度低的,就聽不懂了。我們當然是更聽不懂,不曉得他們在說些什麼。我們現在還來解釋經文,一句一句的來講。

『汝今諦聽』,首先要教他,你要仔細的聽,要認真的聽。凡是弟子向佛請法的時候,佛在說法之前,一定會囑咐,你要諦聽,為什麼?如果不能夠諦聽,佛所講的,你沒聽懂,那就白講了,這個法會就毫無意義。所以,你一定要諦聽。

【1、『諦』,真實正確。不貢高,不卑下,虛心領受。】

這是諦的意思。這個諦,我們通常講諦實,就是老老實實。這個地方解釋,把他的心態完全都顯示出來了,最要緊的,要虛心,這才能夠領悟。

【2、看經聞法,必須拋開一切知見。以一心對境,方能契入。】

這一段也是解釋諦聽的樣子,什麼樣子才是諦聽?佛在的時候,講經我們要會聽,會聽的人開悟了。不會聽的人,不覺悟!佛不在世,留下來許許多多的經典,會看的人,領悟了,會開悟;不會看的人,念一輩子也不會開悟。關鍵在哪裡?就在這個「諦」字。所以,前面這一句我們不能體會,不懂它的意思,這一句講得清楚、講得明白,可以能夠明了了。要「拋開一切知見」,也就是平常我們講的放下萬緣,你認真的一心聽。其實就是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聽經聞法的態度,他說了三句,這三句也就是諦聽的真實義。第一,「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說、言語。看經是文字,文字是言語的符號,看經不要執著文字相,跟聽經不執著言說相是一個意思。第二,「離名字相」,名字相是名詞術語。譬如此地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名字,這是佛教的術語,不能執著;體會它的意思,不著它的相。第三,「離心緣相」,心緣相就是此地講的,拋開一切知見,就是用清凈心來聽、來讀,不能有知見;知見是成見,那就錯了。你能夠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相,你想想你用的是什麼心?真心!佛說一切經,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你能夠用真心去接受,那還有什麼話說,那怎麼不開悟?我們今天聽經、讀經不開悟,我們是用妄心,用妄心對佛的真心,把佛所有這些話全變成妄想,那怎麼能開得了悟?道理在此地。所以諦聽就是要用真心去聽,你才會得受用。

所以聽經的時候,決定不能打妄想,決定不可以有意見,一直聽下去,這樣聽經,給諸位說,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如果你要會的話,這兩個小時,你在此地修什麼?修戒定慧。什麼是戒?你坐在那裡,規規矩矩,你到佛堂來,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著衣持缽,持戒,規規矩矩的這是持戒。你坐在這個地方的時候,拋開一切知見,一個妄念都沒有,這是定。你在這裡聽講經,兩個小時講演,字字分明,句句聽得清清楚楚,這是慧。所以這兩個小時,你在此地是戒定慧三學一次都圓滿了,圓成了。那怎麼不得受用?真的會開悟。「方能契入」,契入就是開悟,就是證得。

【3、二『如是』,剋指上文善護念、善付囑二句。有現前指點、當下即是之義。】

「二如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說了兩個如是,這是答覆的話。「剋指上文善護念、善付囑」,指這個意思。「有現前指點、當下即是之義。」本經當機是須菩提尊者,實際上,須菩提尊者是代表我們大眾,問題是我們肯不肯發大心。肯發大心,就應當直下承當,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從今天起,我就這樣做。這樣做,前面跟諸位說過兩次,要發大心。什麼大心?我要做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好樣子,這叫大心。就像佛,佛給一切菩薩做樣子,那個一切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菩薩,不是釋迦牟尼佛會裡頭那幾位菩薩,也不是我們娑婆世界這些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菩薩,做樣子給他們看的。我們今天發了一個心,給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做個好樣子,跟佛發的心一樣,這叫發大心。那麼你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大心,都是證大果。大果在哪裡證?當下即是。不是在將來,不是在明天,當下就是。所以這個法,真的是現前指點,一點都不錯。指點須菩提的,就是指點我們的。所以,我們如果用清凈心來面對著這個經文,確確實實能契入;方能契入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不是假的,是事實。一定要用真誠的心,要用清凈心、用恭敬心、大慈悲心,金剛智慧是可以得到的。

【4、佛之示現,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都在穿衣吃飯上顯示無遺。於此體會得,念佛必定見佛。】

「佛之示現」,這是我們從總綱領上說,這個示現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行為。「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是《金剛經》上特彆強調的,無我相,佛證得佛果,不住佛相,示同凡夫。佛的福報不可思議,諸位讀《華嚴經》、《無量壽經》、《彌陀經》裡面所說的,那是佛的果報,佛不住,佛不住極樂世界,佛不住七寶那種享受,他不住,他示現人,跟人一樣。不住,這是示現無我相。每天生活,循規蹈矩,一句話不說,無法相。雖一句話沒說,他統統做出來了,會的人在他一舉一動當中,那他就是說法,都表現出來了,這是亦無非法相,非法相就是著空,他也不著空。空有兩邊都不著,你看妙不妙?如果你學會這個本事,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不管你是什麼生活方式,你能夠學會了,學得什麼?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那你就是金剛般若會上的當機者,不是須菩提一樣,也是須菩提第二,真得大受用!你才曉得真自在、真清凈,而且當下就得到。我們無量劫以來,生死煩惱種種問題解決不了,這一下就解決了,般若真是金剛慧劍,快刀斬亂麻,立刻就見效。

底下這十句,是我常常勉勵凈宗的同學,要知道我們修的是什麼,就像善財童子講的,菩薩道跟菩薩行,我們存什麼心?「真誠」,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學這個,我們用真誠的心,一絲毫的虛偽都沒有,一片赤誠。不要怕人騙我,不要怕人欺負我,沒有那回事情,我用真誠心對人,人家用虛妄心對我,沒有關係,我們要成佛,他要當凡夫,不一樣!我們的目標方向不相同。「清凈心」,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心裏面保持清凈,一塵不染,心要空,心要凈,常常保持空、保持凈。「平等」,離開一切分別就平等了。「正覺」,覺而不迷。「慈悲」,無條件的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他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果報就是離苦得樂,我們只幫助他破迷開悟就行了,離苦得樂他自然得到。這五條是存心。生活、處事、態度,說的底下五條。「看破」,《金剛經》上教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常常想著,世間如夢,這是看破。看破之後,當然一切不會放在心上,也不會去計較,自自然然你就能「放下」。生活就可以像世尊一樣,那麼樣的「自在」,那麼樣的「隨緣」。自在隨緣裡面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學這個。「都在穿衣吃飯上顯示無遺。」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每天固定的工作也好,不固定的工作也好,都守住這個原則,這叫真修、真干!於此體會得,「念佛」必定見佛。能存這個心,這種生活態度,再老實念佛,哪有不見佛的道理?必定見佛。今天時間到了。

第八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經本第十九頁。

八、契旨請詳

經:【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實際上,須菩提尊者所提的三個問題,世尊在前面都已經答覆盡了,也就是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已經講圓滿了。後面,若不是尊者在此地為我們大家向佛提出請教的話,這個經就沒有了。所以,他這一句含義就很深了。『唯然,世尊』,『願樂欲聞』,這四個字是代我們啟請。

【1、『唯』,是住降之理,徹底明了。然如來護念付囑,他尚未見,故代為啟請。】

「唯」,是很恭敬的答應,「是住降之理,徹底明了」。這是前面曾經說過,尊者有高度的智慧,能夠看出來,世尊所證得的無上菩提、究竟圓滿的大法,都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換句話說,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都示現了,不是部分的示現,而是圓滿的示現,這就太難了。你要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的道理,一切修行的方法,佛穿衣全部在裡面,吃飯也全部在裡面,走路也全部在裡面,正是《華嚴經》上所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無量法門就是一個法門,一個法門展開就是無量法門,所以生活之中點點滴滴無一不是,這才妙!所以,尊者才讚歎希有。我們要從這些地方體會,要從這些地方去學習,這才叫真正的學佛。拿經典去研究,跟自己的行持毫不相關,那就叫佛學,不是學佛了;同樣是兩個字,顛倒一下,意思都不一樣。一個是把佛教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研究,一個是認真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向諸佛如來學習,這才得真正的受用。「唯」是完全了解,佛在前面這一開示,他都懂,徹底明了。「然如來護念付囑,他尚未見,故代為啟請。」尊者說:我明白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在座聽的人,他們還沒明白,我們不能不理會這些人,否則就沒有慈悲心;所以,代大家啟請。啟請的話四個字:願樂欲聞。

【2、『願、樂、欲、聞』四字,後後深於前前。義甚深廣,應知。】

「願、樂、欲、聞」,這四個字是代表當年在法會當中,全體大眾的程度有淺深不相同,這四個字就是說明聽眾程度不齊。「後後深於前前,義甚深廣。」願樂欲聞這四個字,每一個字意思都很深、很廣,這是我們要曉得的。「願」是願意聽聽,這是程度淺的,般若法門很難聽到,有人願意聽一聽。有一些程度比較深一點,「樂」,非常喜歡聽,那倒不是隨便聽聽,很歡喜聽,這個樂是愛好。程度更深一點,「欲」,欲就是我非聽不可,把這個當作慾望,很想得到,不得到不甘心,它有這個味道在裡面。他曉得般若法門對他很重要,他非聽不可,非學不可。「聞」是最高級的,聞到開悟了。「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世尊詳細一講,他就開悟,他就證果,這是聽眾裡面程度最高的。這四個字,是一切大眾當中程度不齊,雖然程度不齊,各個人都得利益,程度淺的得淺的利益,程度深的得深的利益,沒有不得利益的。《金剛經》上,字字句句的確都很有味道,意義都無量的深廣,如果含煳籠統念過去,當然就沒有味道了。你要是明了,讀起來真是有味!尊者代我們請法,意思我們明白了。

【3、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無明為障,致妄心生滅不停。故學者應在聞字上用功。返聞聞自性,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

「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這是講真如本性,一切眾生本來都有的,不要從外面學習的。「無明為障」,我們凡夫的麻煩,不但是凡夫,九法界眾生,九法界里有菩薩,菩薩也有障,那個障比我們輕。我們有三種障,而且都非常嚴重,有無明、塵沙、煩惱這三種障。到菩薩,煩惱障沒有了,塵沙也沒有了,只剩下無明,無明對他還是障礙,所以菩薩有無明障。即使到等覺菩薩,距離成佛差一點點,為什麼成不了?他還有障,最後那一品無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無明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無明他已經斷了四十品;還有一品沒破,這是等覺菩薩,那一品還是他的障礙,必須這一品無明破盡,他就圓滿成佛,自性圓滿的現前了。

因為有障,「致妄心生滅不停」。我們現在這個念頭生滅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法控制,妄念無量無邊,而我們能發現的,給諸位說,是粗念,我們的心很亂,念頭很多,粗念。微細的念頭,我們還沒有覺察得到,即使有相當的定功,也覺察不到,阿羅漢證到九次第定,菩薩的定功比阿羅漢高得太多太多,佛在經上說,大乘圓教八地菩薩,才看到微細的念頭。假如這些念頭,念頭就是生滅心,你根本就沒有發現,你怎麼能斷它?一定是先發現它,發現叫覺悟,把它斷掉那叫功夫,你的心要覺悟。八地菩薩,才能看到微細的生滅念頭。所以念頭的生滅當然有,也不必害怕,不必恐懼,為什麼?一切眾生都是一樣的,沒有例外的,如果對於佛的教誨,我們能夠信得過,能夠理解,依照佛教給我們的方法來修行,確確實實是有方法解決這問題的,不是沒有方法,方法也有很多,我們自己可以選擇。

「故學者應在聞字上用功」,前面講的願、樂、欲、聞,當然在這上面,那是作真功夫。《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為大家報告他所修行的理論與方法。如果《楞嚴經》讀了之後,還看不懂,那你回過頭來,再去讀《金剛經》,觀世音菩薩用的理論跟方法,與《金剛經》所說的,無二無別。說的話可能不一樣,裡面的內容完全相同,所以要緊在這裡。「返聞聞自性,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心性,見諸法實相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一個意思。尊者代我們啟請,世尊的確大慈大悲,就為我們詳談金剛般若。

九、詳談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的示無住以生信標示

「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本經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跟下半部。為什麼要這樣分?因為上半部,佛已經把意思說盡,理論跟方法都說出來了,那就不必再說了。須菩提尊者接著再啟請,為什麼再啟請?尊者很慈悲,有大智慧,觀察大眾,明白的固然不少,還有一些有疑惑的,於是再啟請,這個到後面經文,我們再詳細跟諸位報告。要把所有的疑惑斷得乾乾凈凈,在菩薩修行的菩提道中,才能夠一帆風順而沒有阻礙。

前半部的經文,有深有淺,後半部是唯深無淺;後半部是「約心」來說的,前半部是「約境」來說的。境是境界,也就是我們生活環境,從生活環境當中來說明無住,總而言之一句話,般若的宗旨就是「無住」兩個字;「彰」是顯示,完全表現出來般若的智慧。底下又分二段,第一段是「的示無住以生信」,指示我們無住,從這個地方讓我們建立信心。底下小科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只著重大科。前半部信、解,後半部行、證,正宗分前後兩部合起來是信解行證四分,這個架勢跟《大方廣佛華嚴經》無二無別。

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1、佛告句,甚為緊要,不可忽略讀過。『諸菩薩句』,指發大心之善男女言。】

「佛告須菩提」,這是特別提醒我們,像這樣的句子在本經很多;告是告訴,上對下,老師對學生。告訴須菩提就是告訴我們,諸位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才得受用。否則的話,他跟須菩提講的,跟我沒有關係,那你就得不到受用,你也就白聽了。須菩提是我們的代表,他是代表我們請法的,告須菩提就是告訴我們。遇到這樣的句子,下面一定有很重要的開示。叫著名字,提醒你的注意,底下的話很重要,一定要仔細的諦聽。

「諸菩薩句,指發大心之善男女言。」前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諸菩薩是指他們。權教菩薩再提升到法身大士,那就是「摩訶薩」。這一句裡面含義就廣了,不但是深,很廣,這裡頭顯示一個什麼意思?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實在說沒有別的,就是無住而已!就是降伏而已!不斷的去做降伏的功夫,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要用這個功夫,把它降伏住,那就圓滿菩提。它含這麼多意思在裡頭,不僅是表面指各個不同階層的菩薩,五十一位菩薩,功夫是一個,一個原理,一個原則。「應如是降伏其心」。

【2、發心要發得圓滿究竟。如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又知雖上成而實無所成,雖下化而實無所化。乃是無所成而上成,無所化而下化。則性德究竟,體用圓滿,而稱為大菩薩矣。】

「發心要發得圓滿究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你發心不圓、不究竟,你得的果報就很小,如果等到我證得小果,我再發大心,這樣次第發心,時間很長也很累,不如一開頭就發足,那就很省事。好像你們有不少同修,駕車到這兒來,駕車當然要加油,你那個油加一點點,開一點點再去加一點點,那豈不是自找麻煩嗎?為什麼不統統加足?一下就開到了,就好比這個意思一樣。心要不是發得很大、很圓滿,在菩提道上常常要停頓,常常要休息,一停頓、一休息就退步,不進則退,你修行的時間就費很長很長,三大阿僧祇劫;發足就快了,一生當中就圓滿,那是不能夠相比的。

「如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一定要發這樣的願,要發願作佛;要發願學佛,學佛是學作佛。這是《金剛經》上,世尊所讚歎的、所選擇的教學對象,選這樣的人。「又知雖上成而實無所成,雖下化而實無所化。」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為什麼又說成無所成、化無所化?這個說法就是怕你執著,你發個願,我要成佛,執著在這個佛上,你成不了佛,不能執著。願要不要發?要發。心可不可以有?不可以有。有願不能有心,這個事情很難!沒有心,願不就沒有了嗎?心跟願是兩樁事情、兩回事情,要搞清楚。有願不能有心,有心就有住了,無心才無住。有願,有願你又有行,生心了;無住生心,它能生心。所以,不可以住。

成佛不可以住成佛的相。由此可知,學佛也不能學佛那個相,學佛那個相,你不就執著了嗎?度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又不能執著度眾生的相,你要是著了度眾生的相,你就煩惱無邊。佛門也有句話說,「好事不如無事」。好事不如無事,那還度什麼眾生?那就沒得度,不度眾生了。佛祖句句話都是葯!他說這個話,對什麼人說的,他這個葯是治什麼樣的病人,那個人害的什麼病。我們現在連好事都不願意做,這叫好事不如無事,那就糟糕,藥用錯了。我們現在要鼓勵人多做好事,《金剛經》上不住相,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勸你做好事。可不能聽龐居士的話,好事不如無事,龐居士是治另外一種人,喜歡做好事,著相;著相則生煩惱。所以,他那個話是治什麼病的,是對哪一種人說的,我們要搞清楚,我們是什麼人,我們害的是什麼病,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法要是不契機,會害死人!諸位要知道,佛法好,不見得!就跟葯一樣,葯很好,不錯,真的好嗎?你去吃,隨便吃吃,保險一吃就死了,不對症!佛法也是如此,法要契機,才能幫助人開悟、證果。法要是不契機,就把人的法身慧命斷掉了,那個過失就重,比殺人的身命重。

本經的大主意,也可以說最高的指導原則,叫我們不要執著。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是生心;實無所成、實無所化是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符合這個最高的指導原則。「則性德究竟,體用圓滿,而稱為大菩薩矣。」這才真正是一個大菩薩,確實這不是讚歎的,為什麼?你要真正能做到這個,心地清凈而一無所住,這是真心顯露,就是明心見性,又能上成下化,這不是法身大士是什麼?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這是介紹菩薩摩訶薩。

【3、如念佛法門,本是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因行人發心不大,只知自了。則最上乘法,竟成為小乘矣。所以只能往生下品,甚且並下品亦不夠。豈不上負佛恩、下負己靈。此皆由不明無上大法之所以然也。是學佛不能不開智慧。】

我們道場同修,大部分都是念佛求生凈土的,江味農居士雖然一生都在研究學習《金剛般若》,但是他念佛求生凈土,他所標榜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所以他的早晚課是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他在經典的研究,專門在金剛般若下功夫。念佛這個法門不僅是一些善知識們讚歎,其實這個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共同的讚歎,你們看《彌陀經》六方佛的讚歎、《無量壽經》十方佛的讚歎,就很清楚、很明白,它是一切諸佛之所讚歎,確確實實是至圓至頓,圓是圓滿,頓是頓超,沒有比這個法門再快的。這樣的說法,就連法相宗開山祖師窺基大師都承認,窺基大師註解《阿彌陀經》,他在《阿彌陀經通贊疏》裡面,承認念佛法門是最頓的大教,最快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還有哪個法門能比這個更快?找不到了,再沒有了。而且這個法門,什麼人修行能成功?無論什麼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是真正不可思議!其他法門也有圓頓的教法,但是它要具備的條件是上根利智,不是那個根性,沒有用處。禪宗是至圓至頓,在中國歷代祖師當中,真正成就大眾明心見性的,是以六祖惠能大師會下的人最多,也不過四十三個人而已。諸位想想,當年跟六祖大師,親近大師跟他學習的,何止萬人,決定不止,真正成就只四十三個人,你就想想多麼難!六祖以前,任何一個祖師大德會下成就的,沒有這麼多人,六祖以後也沒有。許多祖師我們看到的,他的學生當中,見了性的,大徹大悟的,一個、二個、三個,多的五、六個那就不得了,就很希少,多半都是一、二個,六祖會下四十三個,空前絕後!它那個圓頓,門檻高!我們這些人爬不進去,沒用!凈宗這個法門,只要具足三個條件「信、願、行」,就成功了。無論什麼人,真正相信,真正想到極樂世界,真想見阿彌陀佛,老實念佛就成功了,這種條件我們行!聽了之後,想想自己還可以,還沒有問題。禪,不行,我們沒有辦法;教,我們也沒有辦法;其他的法門,我們遇到了,想想自己的根性,不行,沒法子。這一個法門可以,凈宗念佛這個法門,古德講: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漏,真的是無上妙法。

而凈宗經典的深奧,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古德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我們對於《華嚴經》的深廣,雖然不能完全了解,但也聽說過,《無量壽經》的深廣,跟《華嚴》是一樣的,是中本《華嚴》。說它作中本,那當然還有個小本,小本是什麼?《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教義的深廣,也跟《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同,無二無別。我們也略略的體會到了,從哪裡體會到?從蓮池大師的《疏鈔》,蓮池大師給《彌陀經》做個註解,叫《疏鈔》。他的學生古德親自聽老法師講《彌陀經》,做成筆記,把筆記跟《疏鈔》合起來,叫《疏鈔演義》。我們讀了以後,才真正相信,《彌陀經》的教義跟《華嚴》是一樣的,是沒有差別的。這是說明圓到極處,頓到極處,頓是快速。

「因行人發心不大」,這就很可惜,行人是修凈土的這些人,心量太小了。心量小,大法也變成小法,心量大的人,小法也變成大法,你相信嗎?《金剛經》才講過,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那是什麼法?大法,無量無邊的大法。由此可知,心量大,點點滴滴、一舉一動都是圓滿的大法。菩薩無量的行門,法門無量,無量的行門,他在一門裡面顯露無遺,都表現出來了,這是我們一般凡夫很難體會到的,像須菩提他就知道,他就看出來,真的是至圓至頓,無上妙法。所以我們發心小,太小了,只知道自了。實實在在說,能夠知道自了的,不多!大多數修凈土念佛人,他搞的是什麼?他是拿這個法門換糖果吃,你說這可惜不可惜。怎麼叫換糖果吃?求這一生的富貴,求這一生的平安,求健康長壽,這就叫換糖果吃。你說糟糕不糟糕?他能夠自了,不錯了,自了是什麼?他想出三界。他要往生佛國,這就很難,很不容易!

心量小,凡聖同居土下輩往生;說實在話,這個地方講的「往生下品」,應該是《無量壽經》上的下輩,不是下下品。我們在經裡面讀得很清楚,下下品往生的,那是造作五逆十惡極重罪業的人,我們雖然天天也造作罪業,沒那麼重,所以往生絕對不是下下品,也不會是下中品;下中品是出了家,破戒,造作種種惡業,下品中生。由此可知,我們不往生則已,往生最低的品位,應該是下品上生。如果修得好一點,中輩往生、上輩往生,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罪業不怕,要懂得懺悔。往生品位的高低,固然是與平常修行的功夫有關係;蕅益大師說的,品位高下在於你功夫的淺深,這是平常用功;還有一個懺悔的功夫,懺悔功夫也有淺深不同,你那個心是不是真心、純心,真誠達到極度的誠懇,那樣的懺悔,品位不可思議。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看到,阿闍世王造的罪業是五逆十惡,殺父親,害母親,跟提婆達多勾結,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阿鼻地獄的罪業。他臨終之前懺悔了,知道他錯了,真正發願悔改,念佛求生西方凈土,他也往生了。佛在《阿闍世王經》講,他往生什麼品位?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怎麼想也想不到,上品中生。造那種罪業的人,我們平常在經上看,應該是下品下生才對!這是說,下品下生,他真正懺悔,念佛往生的時候,決定能夠去的,就看他懺悔的力量,他懺悔的心力大,懺悔的心究竟、圓滿。所以,懺悔有程度淺深不同,像阿闍世王的懺悔,可以到上品中生。因此,我們曉得這些事實,明白這些道理,對於那些造作罪業的人,不能輕視,不要小看他,說不定他臨終一懺悔的時候,品位還在我之上,平常你要是瞧不起他、輕慢他,到極樂世界見面都不好意思。所以對一切人要恭敬,縱然他破戒、造作罪業,也應當恭敬,這是決定正確的。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恭敬心對待人家,每一個人機緣不一樣,說不定他在臨終一念懺悔,像阿闍世王一樣,那真的,品位一下就提升上去了。

這一段說明,學佛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他心就不大,心量一定要大,特別是讀《金剛般若》,一定要以世尊為榜樣。換句話說,我就要學世尊那麼大的心量,就要學世尊這樣圓滿的行持。圓滿的行持,就是要做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好樣子,你記住這句話就對了,這就是佛,這就是大菩薩。不是單單做給幾個人看的,釋迦牟尼佛表演,是做盡虛空、遍法界人的好榜樣。我們今天無論自己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不必改,就在自己生活方式當中,自己從事於某一種行業,也不需要改,就在你自己這個行業當中,你要做出典型,做出模範,做出好樣子,這就是佛法,這就是自行化他。

【4、『降伏其心』,是令妄想不起。使不覺者覺。初發心人,下手只有降伏。古人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即是此意。】

尊者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世尊的答,只答覆降伏其心,沒有說住。實在說,他所問的三個問題,三個問題是一個意思,世尊在這三個問題裡面,只要答覆一個,三個都圓滿答覆了。為什麼不從發菩提心上答?發菩提心大家不好懂。為什麼不從「無住」答?無住很難體會。從降伏其心,大家印象深刻,也好像比較具體,所以世尊選擇這個問題先來解決,怎麼樣把妄想、妄心伏住。妄心就是不覺。諸位要曉得,覺心不動,如果你覺悟了,心是清凈的,覺心是清凈的,覺心是不動的。不覺是動的,不覺是不清凈的,不覺是不平等的。

「使不覺者覺」,就是叫妄念起伏不止的人,要把它息滅掉,恢復到自性清凈心。「初發心人,下手只有降伏」,我們學佛的第一步,只有從這裡下手,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是哪一個法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修學的門徑,方法不一樣,門路不相同,目的是一個,怎樣「降伏其心」。諸位要曉得,目的是一個。所以說法門平等,殊途同歸,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你的心就會定下來,不會產生錯誤的觀念,「我這個法門好,你那個不好」,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種說法,就是謗佛、謗法、謗僧。你說那個法門不好,法門統統是佛說的,你不是謗佛嗎?古今中外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的人很多,那你不是謗法嗎?許多人用這個法門修行證果了,那你就是謗僧,所以決定不能這樣說。只可以說,那個法門適合他,不適合我。就好像藥店里很多藥物,不能說它不好,它都能治病,有一些藥物不能治我的病,能治他的病。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不會謗法,就不會輕視與我所修不同的法門,不敢輕視,不但不輕視,而且要尊重、要恭敬,他有能力,他有智慧,他可以修學那個法門,這是一定要明白的。否則的話,你修得再好,你還批評其他的人,批評其他的法門,說老實話往生都去不成,為什麼?因為你毀謗大乘,你謗法,這個罪很重,會障礙你往生,何況起心動念,我們的心地污染、不清凈、不平等。《無量壽經》經題上,把修行的原則教給我們,「清凈、平等、覺」,經題上就教給我們了。所以我們看一切法門,要用清凈心去看,要用平等心去看,用覺心去看,都要尊重供養,這是正確的。

所以,儘管法門不一樣,都是降伏妄想。禪宗教你打坐,打坐的目的在哪裡?把心定下來,降伏妄想。教下教你讀經,現在教下跟從前不一樣了,以前學教不簡單。你要學天台宗,你一入門,老師父就把《法華》三大部給你,這是天台宗根本的經典,《法華經文句》、《法華經玄義》、《摩訶止觀》。這三大部,從前那個線裝書堆起來有這麼厚,要叫你統統背過,你要沒有能力背,沒有資格進講堂。為什麼?講堂聽講經,不像我們現在有經本,沒有經本,老和尚講到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大家都背過了,都清清楚楚。現在印刷術發達,印書方便,每個人都可以有一本,從前沒有。從前經典只有在藏經樓,只有一部,寺廟裡人再多,經典就一部,所以讀經要去抄,在藏經樓上,本子借出來自己去抄,沒地方買。現在人福報大,經典一印,印幾十萬本,人手一冊。從前大家把經典寶貴得不得了,很難得,很希有!他有尊重心,我們現在尊重的心沒有了,所以我們的成就不如古人,古人真的恭敬。所以說出第幾頁、第幾行都曉得,統統背過了,老師也背過的,學生也背過的,這才有資格到講堂來聽經。

那個時候,五年學戒。修行一入山門,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從前在家人在寺廟裡修行,用功的很多,優婆塞、優婆夷帶髮修行,常住在寺廟裡面,跟出家人的生活一樣,五年學戒。初進去這個五年,你沒有資格到講堂聽經,你也沒有資格到念佛堂念佛,也沒有資格去聽講、參禪,都沒有資格,這五年幹什麼?服勞役。寺院大眾人多,有許多工作要做,分配工作你要去做工;做工是修福,你不能沒有福報。工作之餘你自己去讀經,意思不要去管,先念背,這是做第一步的工作,五年學戒是做這個。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六祖惠能大師進了山門之後,分配到槽房裡面去工作,槽房等於是廚房的下院,這裡面是噼柴舂米,他做這個事情。我們曉得那個時候五祖的道場住眾有三千人,三千人吃飯,那個時候燒柴火,米是要舂,不是像現在用機器,你就曉得多少人在那裡做工作。那是做苦工,這個工作一般都是五年。能大師是一個天才,傑出的人才,再來人,不是普通人,八個月就開悟,他就走了,他在那裡幹了八個月。這是初入佛門第一個階段的修學,在這個地方把你過去那些煩惱、習氣,在工作當中磨掉;把你的妄想、雜念,用讀經的方法把它讀掉,辦法很好!讀經的目的在此地。

我們念佛,也是把妄想、雜念念掉,豈不是方法不一樣,目的都是降伏其心嗎?用的方法不一樣,有人用持咒,有人用靜坐,有人用讀經,有人用念佛,這舉幾個例子,方法多的是。目的何在?都是降伏妄念,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然後才曉得,我們修行修的是什麼,就是把妄念修掉,沒有別的。修行有沒有功夫?得不得力?就在這個地方去勘驗、測驗,我今年跟去年比一比,妄想少了,那就有進步;如果今年跟去年差不多,你這一年就空過,這一年沒進步。如果說我不學佛妄念還少,學了佛妄念更多,那你就大錯特錯,你完全走錯了路,你路子沒有走正確,不是理論上錯誤,就是方法上錯誤,才會產生這樣的一個效果。假如方法正確、理論正確,一定是煩惱逐步逐步的減少,心地一天會比一天清凈,清凈心生智慧,所以說煩惱少、智慧多,這才是功夫得力的樣子。

我也常遇到一些同修來告訴我,他說他念佛、讀經,讀經讀了幾個月,有人讀了一、兩年,妄想、雜念還是很多,他開始懷疑了,來問我:好像沒什麼效果!其實不然,確實有效,你那個功夫還不到家!不要懷疑,繼續努力,你就收到效果。如果起了懷疑的心,你的功夫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你要想看到效果,很困難!這個法門,實在講應用在所有法門都相通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無論用什麼功夫,記住這個原則,那就沒有不成功的。必須知道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不是這一生養成的,多生多劫無量劫來養成這個煩惱習氣,這個東西真是根深蒂固,我們今天才學幾天佛,才學幾個月,才學一、二年,就想把它轉過來,哪有那麼簡單!如果是那麼簡單的話,學佛的人不個個都成佛了?沒那麼簡單。所以真正有成就的人,那就是佛法裡頭說的有善根、有福德。什麼是善根?不懷疑是善根,他清楚明白,路子選正確了,不再懷疑,善根!不夾雜、肯努力,那是福德,那個人真有福,他這一生決定成就。我們懷疑,我們想退轉,進進退退,這個自己要覺悟,我們的善根、福德很淺,不夠深厚。不夠深厚不怕,現在可以培養,我只要認真努力,我可以培養,我可以將自己的善根、福德達到這個水平,這一生當中也能成就,不可以自暴自棄。凡是能夠努力發憤的人,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所以一定要有智慧,要曉得我們修的是什麼,古人這兩句話,實在講是把我們從妄念的根本上拔除,「但求息妄,莫更覓真」。為什麼?你要是想真,又是個妄想,我們要除妄想,怎麼可以在妄想上再加妄想?譬如有人問我,我常常碰到,法師:我念佛幾時能得一心?他念念想得一心。我就老實告訴他:你沒指望,你這一生當中不會得一心。他說:為什麼?因為你有一個一心的妄念存在,你就得不到一心。想得一心這個念頭沒有了,你就是一心,還有一個求一心的念頭在,你怎麼能得一心?我說的都是老實話,沒指望,一定要曉得。所以說「莫更覓真」,絕不求真,妄的去了就是真,妄的去了再想一個真,那就變成妄。上求佛道,不能有上求佛道這個念頭,有上求佛道的大願,不能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求不到。所以告訴你實無所求、實無所度,把這個念頭息掉,只要去做,自自然然就圓滿成就;都是這個意思。

【5、不但初發心,實則自始至終,亦只有降伏之功。乃至成佛,亦無所住。】

經上講的「無住」這個原則,是徹始徹終的,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成佛,都是這一個無住,一個原則、一個道理。儘管用的方法不一樣,我念佛,他參禪、持咒,方法不一樣,原理、原則一定是完全相同,我念佛不住念佛的相,參禪不住參禪的相,持咒不住持咒的相。現在為什麼參禪的人,看念佛的人看不順眼,念佛的人看持咒的人也看不順眼,什麼原因?著了相,如果統統都無住的話,心就清凈、平等,大家相處一堂就歡喜了。就是因為著相,著相就盲修瞎練,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搞真的大家相安無事,搞假的又打得頭破血流,那就沒法子,假的裡頭有衝突、有意見,真的裡面沒有,真的裡頭心都清清凈凈。一直到成佛,你就守住這個原則,就修的是這個東西。穿衣不著穿衣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工作不著工作的相。不著工作的相就不會累,做得再多都不會累;他為什麼會累?因為他著相。處事待人接物統統不著相,那個日子就很好過,就很自在、很美滿,遊戲人間,像諸佛菩薩一樣,得大自在。

【6、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除降伏外,別無進修方法。】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講到究極之處。「除降伏外,別無進修方法」,這是一定要牢牢記住的。我們今天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要不著相,不著相你念的功夫就得力。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希求,只求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凈宗跟般若不一樣的地方,就這麼一點點。只求往生極樂世界,你要能這樣去做,你往生的品位不是上上品也在上中品,不會在上下品,這品位就高了,為什麼?因為你心清凈平等覺。前面世尊提了一個綱領,下面就是細說,要解釋了。「應如是降伏其心」,「如是」指的是什麼?底下舉一個例子。

十、正明

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幾句,不僅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包括盡了,連聲聞、緣覺、菩薩也不能超過其外。換句話說,九法界有情眾生盡在其中,我們發心要發這樣的大心。「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佛非常具體給我們說明,應如是降伏其心,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妙極了。我們要懂,要徹底明了,要學,我們這些妄想、雜念就能伏得住,念佛功夫就得力了。名相術語,普通的我們都省掉,都不解釋,以免耽誤時間,一般很容易能查得到的。

【1、緣合現生,緣散即滅。當體即空,了無所得。就性言則本既不生,今亦無滅。】

這是說明九法界依正莊嚴的實相,「依」是生活環境,「正」是身體,從菩薩一直到地獄,都是因緣所生。緣,我們現在人講條件,眾緣和合,許許多多的條件合起來,這個現象生出來了。緣合就現生,現是現象,這個現象出現,生出來了,出現了。「緣散即滅」,緣不可能永遠合。合的時間長短,有一個力量在操縱它,在凡夫叫業力,業力在操縱它合的時間長短;諸佛菩薩是願力,過去在因地當中,他發心幫助一切眾生這個願力;這是一切現象聚合時間長短的主宰的力量,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以我們人來說,人的壽命不相等。壽命是什麼人主宰的?不是閻羅王主宰,也不是上帝主宰,是我們的業力主宰的。因為是業力主宰的,你懂得道理、方法,壽命長短自己就能做得了主。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自己也能做得了主,譬如體弱多病是業力,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修清凈心,修慈悲心,我們肯救護一切眾生,身體自然就健康強壯,可以轉;不是靠藥物,不是靠一些補的東西,那個東西不能轉業力,那是治標不治本,補太多反而出毛病。這是一定要曉得,它有正確的理論,有正確的方法,正是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它有道理在。

緣散,這個相就沒有了。由此可知,相的現行、相的生滅,是假的不是真的,完全是虛假的,只是緣聚緣散而已。緣散,我們知道它空了,相沒有了;緣沒有散的時候,有智慧的人就曉得,「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因為一切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還會去執著嗎?自然不執著,自然就放下了。這一放下,離開分別、執著,你的心馬上就清凈,真心本性就顯露出來,無量的智慧德能就起作用了,那是真的,那個不是假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要求它幹什麼?求得了,那個利益太小太小,等於求人間富貴一樣,你的享受曇花一現而已。你什麼都放下,什麼都不求了,你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像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那個多自在!觀音菩薩為什麼這麼自在?觀音菩薩無求。觀音菩薩什麼都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性德顯露,才得大自在。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自在?樣樣都貪求,求的太多了,煩惱就跟著來,求不得苦。求得了更苦,求得了要想盡方法保持,怕丟掉,患得患失;沒有得到想盡方法求,求到之後,又想盡方法保持怕它丟掉,結果還是要丟掉。你看穿事實真相,你的心就放下了,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要了,反而得大自在。

要多想想這些事實的真相,事實真相確實當體即空,了無所得。《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統統是虛妄的,十法界是虛妄的,唯獨一真法界是真的,那不是妄的。佛與大菩薩,《華嚴經》上法身大士,他們住的是一真法界,那是真的。十法界里的佛,是假的不是真的!那個佛,是天台家所講的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不是真的,圓教的佛才是真的。十法界裡面的佛,是藏、通、別佛,不是真佛,圓教的佛才是真佛,住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無量壽經》上講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我們要求一真法界,不住十法界。所以佛那個念頭也要放下,我們有作佛的大願,不能著成佛之相,著成佛之相,你要真成了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不是一真法界。所以相不能著,著相我們的虧吃大了。為什麼?「就性言則本既不生,今亦無滅」,因為本性上本來如是,本性裡頭沒有這些妄相,十法界的相統統沒有,所以就是連成佛的相都不可以執著,這才與自性相應,你才能夠見性、才能夠證性。凡是生滅的,是十法界裡面,十法界裡頭有生有滅,一真法界裡頭沒有生滅。念佛求願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要知道,沒有生滅了,因為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它不是十法界。

【2、妄盡情空,業識既轉,生滅心滅,生死海出,而證入不生滅之圓明性海,謂之入無餘涅槃。為究竟覺果之稱。】

前面講我們要發心,要像佛一樣的心,不可以發的心跟佛的心不一樣,這個不可以。不要以為我們現在是凡夫,罪業深重,我怎麼敢發跟佛一樣的心,那你就錯了,這是自卑感。佛不許我們自卑,也不許我們驕傲,真心裏面沒有自卑也沒有傲慢。佛教給我們法,我們依教奉行,就是佛的好學生、好弟子,那怎麼會有錯誤!這叫發大心。發大心然後才曉得修大行,這是佛對我們期望,希望我們能夠很快的證大果,這心不大不行。

「妄盡情空」,妄是妄想,妄想盡了;情就是妄想,一切眾生情執太深,這是煩惱的根源。講妄盡,一般人認為妄應該要盡,沒問題;講情空,情要是空掉那還得了!一般人認為這不得了。有一年,佛光山辦大專學生夏令營,星雲法師找我去講唯識,也講到這個情要斷掉。當時有一位女同學提出問題:法師,如果人沒有感情的話,那還有什麼意思?我就說:那好!剛好高雄有一條河叫愛河,妳可以跳到那裡面去,愛河永浴。她不曉得六道,為什麼你會在六道輪迴?就是被這個害了,還不覺悟!說穿了,你那種愛情一文都不值,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今天愛了,過兩天離婚了,鬧彆扭不愛了,不是真的!你要認識清楚,這世間六道里的人講話都靠不住,不能當真,虛情假意。不但別人的話不可以相信,自己對自己都不能相信。

你能相信你自己嗎?到明天主意又變了,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為什麼?裡面這個妄想念頭太複雜了,千變萬化,全是假的,怎麼可以當真!我學佛,我懂得,人家說「我對你很好」,點點頭,不錯不錯,假的,不能當真;你要是當真,你就被他迷了,你就錯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全是妄想,全是情執。諸位要曉得,真的情、真的愛,只有佛菩薩有,佛菩薩不叫情也不叫愛,名字換一個,叫慈悲,慈悲是真愛,永遠不會變的。你尊敬佛菩薩,佛菩薩愛護你,你毀謗他、侮辱他、殺害他,他還是愛你,從來沒有變過,那是真的。諸佛菩薩講「我愛護你」,我們可以接受,那不是假的。六道裡面的凡夫說愛護你,不是真的,他說憎恨你,你也不要怪他,也是假的,過幾天他心又變了,不是真的,統統不是真的,所以不要在意,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那你就對了,這叫有智慧了。世間凡夫所用的心,叫三心二意,怎麼能當真!

學佛就是要「妄盡情空」,這四個字是一個意思,妄盡,情就空了。要把情轉變成智慧。情跟智是一樁事情,理性的,就是智慧;感性的,智慧就變成感情。情跟智是一樁事情,只是迷悟不同;覺悟了,情就變成智慧;迷惑了,智慧變成感情。轉煩惱成菩提,要把它轉過來。「業識既轉」,妄盡情空,業識就轉了,識就轉成智,轉八識成四智,叫轉識成智,這才是用功真實的功夫。所以古德講,修行要在轉識成智。研究經典,研教要在大開圓解,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非常重要,都是修行的總綱領。

「生滅心滅」,生滅是念頭、妄想,妄盡情空了,生滅心就沒有了,妄念就沒有了,生死就沒有了。生死輪迴從哪裡來的?就是從生滅念頭裡頭來的。換句話說,只要你有妄想,只要你有念頭,就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這一點我們不可以不知道。換句話說,佛法法門很多,你去試試看,哪一個法門裡面,真正到沒有念頭了,你才有能力超越三界。如果你修學這個法門,修得很久也挺用功的,那個妄想念頭還在,你就要明白,你出不了三界,你說這個問題多嚴重。實在講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不得不求阿彌陀佛,唯獨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就是你這個生滅的念頭不斷,行!可以往生。八萬四千條路裡頭,只有這麼一條,不要斷妄想能出得去;除這一條之外,任何一個法門沒有帶業的,都要做到生滅心滅,你才能出得了三界,才能夠脫離輪迴,生死海就是六道輪迴。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曉得法門有難有易。古人講:念佛法門是易行道,其他的法門跟凈土法門一比,難行道,真難!可是這個易行道,難信!你不相信,那就沒有辦法了。許多難行道,很容易叫人相信,信了白白的忙一生,得不到結果。這個法門難信,信了的人,他都出去了,非常幸運,都出去了。

「證入不生滅之圓明性海」,這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才叫「入無餘涅槃」,這是「究竟覺果之稱」。換句話說,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像佛一樣,要度他入無餘涅槃,要發這個心,也就是說幫人要幫到底,不可以半途而廢,那就很可惜了,沒有功德。幫到什麼程度?一直要輔助他成佛。這個想想,太難太難了,我們自己是凡夫,怎麼能幫助人成佛?說出這個話人家也不相信,說你說大話,根本就做不到。其實不難,真做得到,怎麼做?勸人念佛求生凈土,不就做到了嗎?確實不難!遇到人就勸他念佛,這個方法很好!現在的人跟從前人不一樣,以前的人老實,見了人很少說話,現在的人喜歡錶現,廢話連篇,你接觸到的時候不聽也不行。我們念佛人有好方法對付他,不管他講多少話,講完之後,「阿彌陀佛」,再講完之後,「阿彌陀佛」,我們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灌到他八識田中,他那些廢話我們一句也沒聽進去,這個方法妙極了,這就是度他入無餘涅槃。你學其他的法門就很難,很不容易,真的薄地凡夫做不到,學凈土法門容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勸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我們也用這個方法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凈土,豈不是用的方法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真正有這個熱心,這是慈悲心、熱心,把這個法門勸導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真的得度了。

【3、『入無餘涅槃』者無他,滅識色慾之生滅心,便度生死海,而達涅槃之彼岸矣。】

【4、經云:佛種從緣起。又云: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又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佛性雖眾生本具,而佛種要待緣生。】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但是他迷了,迷了之後要破迷開悟,再恢復佛性那要靠緣,所以說「佛種從緣起」。《彌陀經》上告訴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緣很重要。我們遇到佛法,也是多生多劫的因緣成熟。因此,我們要給廣大眾生作增上緣,把這樣殊勝的法門介紹給他們。以一切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紹給人,這真正叫學佛,真正叫報恩。

在台灣有做T恤衣服的同修,他們要到大陸去設廠,行前到我這裡來,我就勸他,你做這個T恤印上「阿彌陀佛」,印上經文,你求三寶加持,銷路一定好,為什麼?端正社會風氣。一定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不要印一些妖魔鬼怪,那個氣分不好。這一次,他做了幾件帶給我們,前面是「彌陀弟子」,後面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底下四個字是「世間如夢」,弘一大師寫的字。這就是說,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就在你本行上,你就弘法利生,你就「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在做這個事情,不必要換一行,就在本行,就在自己本分工作裡面,我們就做,就做出來了。

所以緣重要,一定要發心,為一切眾生做佛種的增上緣。這些眾生真能得度嗎?能。為什麼?因為他本來是佛,他有佛性。《涅槃經》云:「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因此,我們做這個緣、種這個緣,一定有效果,一定有收穫。《圓覺經》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就是《華嚴經》所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意思很深。無情是講植物、礦物,植物、礦物也能成佛嗎?能,為什麼?因為它有法性。佛法中說,在有情眾生叫佛性,在無情眾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植物、礦物,叫法性;可是要曉得,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因此,有情眾生成佛,無情的眾生也跟著就轉了,依報隨著正報轉,跟著轉。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現在是凡夫,我們是生滅心,因此我們這個世界依報都是生滅的,植物也是生滅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有生滅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世界的人心清凈,沒有念頭,他那個心是不生不滅的清凈心,西方世界的依報也不生不滅,那邊的花草樹木都不生不滅,就轉了,那就叫同圓種智。《華嚴經》上所講的,你在《彌陀經》上看到了,同圓種智是這個意思,都是不生不滅,植物、礦物統統是不生不滅。

「佛性雖眾生本具,而佛種要待緣生」,成佛的緣分是一定需要的,沒有機緣是不能成就的。機緣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我們自己能成就自己,我們也能夠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世尊在本經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生這個心,不要生別的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我們布施佛法,布施成佛的增上緣,這就完全正確,要以這個為第一。今天時間到了。

第九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第二十二頁。

【5、學性宗者,往往執性而昧種,如執性廢修。學相宗者,又往往執種而昧性,皆不明經旨之過也。】

這一段就是說對於教義沒有能夠圓融,於是發生所謂的偏見,這是錯誤的。學佛一定要有圓滿的知見,圓知圓見,對於修行的功夫就不會產生障礙。《華嚴經》上所說,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自己所修學的法門都不相同,但是他沒有偏見,他沒有成見,而且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謙虛,尊重別人,對於其他的法門、其他的修行人沒有不尊重的,決定沒有毀謗,決定沒有偏見。這些有執著、有偏見的,都是知見不圓,教理沒有真正通達。

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學性宗者」,禪宗是性宗,三論宗、天台也是屬於性宗,賢首屬於相宗,「執性而昧種」,性就是真如本性,他們很執著,就是要求明心見性,把「佛種從緣生」,往往他輕視了,認為這個很淺,不值得學習。不曉得淺乃深之淺,深乃淺之深,深淺一如,深淺不二,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於是有執著、有偏見,「執性廢修」,對於基礎的修學往往疏忽了。現在佛門裡面,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一些說法,說小小戒可捨,說可以不必重視,這也是錯誤的;實在做不到,我們要生慚愧心,不能有這種念頭,這個念頭很不好。世間法裡面都講,品德修養上說,要防微杜漸,小小的過失如果不能夠防止,慢慢他積成大的過失,就很難改,就要造罪業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定是從很小的地方他就很注意,就很重視,小過能夠改,大的過失就不會產生。學性宗的人往往不重小節,這是他的毛病。

「學相宗者,執種而昧性」,往往他執著小節上,眼光不大,不知道真如本性的重要性。於是相宗毀謗性宗,性宗毀謗相宗,這個我們在歷史上都能看到。諸位要曉得,這不是佛法裡面有過失,是修學的人知見不圓產生的偏見,佛法裡頭決定沒有這個過失。祖師大德們,他們沒有偏差,譬如說禪宗的祖師,對於教下的很尊重、很讚歎;教下的祖師大德對於禪宗的禪師,也非常尊重、非常讚歎,那就沒有了,只是他的學生們會有這種情形,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6、『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觀照無生無得之理,乃真實無,非假想無也。古德以五義作觀:(1)緣生,四大五蘊之假合,當體即空。(2)同體,相雖別而體同,一法界也。(3)本寂,本無生滅,安有涅槃。(4)無念,若無有念,則眾生無,得亦無。(5)平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事實。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說法初學人聽到之後很難理解,好像兩句話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又要度眾生,又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話怎麼講?必須要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實在在前面也曾經透過了不少,佛菩薩度眾生,是給一切眾生作增上緣而已。佛菩薩只是把理論告訴我們,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把理論告訴我們;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我們不知道,佛菩薩知道;把修行證果的方法告訴我們,佛對於我們的幫助就到此為止。真正修行要靠自己,自己不肯干,那個等於零,沒有用處的。佛只為我們作增上緣,真正去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大乘經上許多地方佛都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斷惑證真、修行證果,是他自己的成就,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我們肯精進、肯努力,佛菩薩保佑加持;我們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菩薩也無可奈何,也沒有辦法。就像學校的老師對學生,學生很聽話、很用功,老師在旁邊指導他、幫助他;學生很頑皮不聽話,天天逃學,老師對他也無可奈何。佛菩薩是老師,大家要曉得,不是神明,其實神明對我們也幫不上忙,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學佛的人第一個要明理,神明說是保佑我們,其實是我們命裡頭有的。命裡頭沒有財富,我天天拜神,神就給我財富,沒這個道理。我命裡頭沒有財富,假如神明真的可以給我財富,佛菩薩都去拜祂了,佛菩薩都沒這個本事,祂有這個本事,那還得了,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做了好事,神明有獎賞,那是因為你做了好事,就像你對社會有很多貢獻,國家給你獎賞,就是這麼個道理。國家獎賞是有理由的、有條例的,不是隨便他喜歡你就可以給你,那個犯法的,那個不可以的,你一定要有功勛,要有貢獻,你才能得到。功勛貢獻,還不是自己修的嗎?還不是自己命里有的嗎?神明也不可以亂來的,理要搞得清清楚楚。

為什麼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觀照無生無得之理,乃真實無,非假想無也。」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常講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上常講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真實相確實沒有生滅。所有一切現象,世尊在經上方便說,因緣聚合就現相,緣散了,這個相就滅了;其實相根本就沒有生,也沒有滅,事實是緣聚緣散而已。你要是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佛說的這個話你就懂了,你就了解,才曉得度眾生非常重要,而實無眾生得度者,這是事實真相,決定沒有矛盾。

現代的科學家,的確很聰明,他們已經發現,實實在在沒有物質的存在。從前科學家說,物質分析到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還有個東西在,現在科學家認為那是錯誤的,根本就沒有。他們說一切現象是波動的現象,這種觀察跟佛所說的愈來愈接近。波動的說法,跟相宗的講法非常吻合,相宗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就是波動,從波動裡面產生三細相、六粗相。所以現代科學進步,這種觀察很值得讚歎。佛法裡面所說的,關於物理生化這些方面的東西,愈來愈被科學家證實。世尊在三千年前所說,沒有科學儀器,就講得這麼樣的清楚,這麼樣的透徹,三千年後的這些科學家,藉了許多精密的儀器才發現。

這個「無」,是真的無,不是假設,不是假想的。既然是無一切法,不生,諸位想想看,還有什麼得?我們今天想得到這個,明天想得到那個,當然無得。《心經》上說得好,《心經》也是《般若經》的綱領,比《金剛經》簡單、扼要,《心經》文字少,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很難懂,比《金剛經》難懂多了。《心經》最後頂要緊的兩句話:「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佛法裡面講的菩提;得是所證、是涅槃。無智、無得,這個意思是告訴你,菩提跟涅槃也沒有,你要認為有,你就錯了。有,你又分別、又執著,這一有你就有四相,那不過是假名而已。佛說這個話的意思,是要你藉這個假名悟入真性,你可不能執著假名,要執著假名,你就不能見性,你就錯了。要是套《金剛經》這個話來說,菩提者即非菩提,涅槃者即非涅槃,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金剛經》的語法,告訴你佛說法真正的義趣,這是《金剛經》的好處。

「觀照」,這是很深的觀照,是高段的功夫,不是淺顯的功夫,很深的觀照才能夠見到「無生無得之理」。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佛告訴我們,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識裡面微細的生滅相,八地菩薩才見到。要能夠見到無生無得之理,八地菩薩還做不到。所以這一句的境界,要不是如來果地上,最低限度也是等覺菩薩的境界,可見得到那樣的境地,才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要相信聖言量,佛講的我們要相信,不能懷疑。佛在本經上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絕對不說假話,這個事實,你慢慢去修,修到九地、十地、等覺,你就見到,你才親自見到,你才曉得佛所講的完全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證得等覺,我們在《彌陀經》上,在《無量壽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上善是等覺菩薩。西方世界的等覺菩薩人數很多很多,不是算數能夠說得出來的,真的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這些人,佛講的這些境界他們都見到,都證得的。佛如果說的不是事實,他們早就提出意見,可見得佛所講的句句都是事實真相。

「古德以五義作觀」,這是教給我們初學。觀照無生無得之理,實在講不是我們現在功夫能夠做得到的,但是我們也很想能夠沾一點邊,懂得一點修行的方法,這個可以。這是古德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修這五種的觀想。第一、「緣生」,這比較容易,我們觀察一切事物,這個修觀,觀外面境界容易,觀自己很難,觀外面境界回過頭來就想到自己,「四大五蘊之假合,當體即空」。這是教我們觀一切動物,因為植物、礦物只有四大沒有五蘊;植物只有色,沒有受想行識,動物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心理,植物跟礦物沒有心,沒有思想,所以植物只有四大沒有五蘊;動物有四大五蘊。我們看一切動物,一接觸看到了,你就看牠四大五蘊,四大五蘊和合而現的這個相,你能夠這樣觀察,給諸位說,一切動物都平等了,統統是四大五蘊,緣生的,你會看成平等。

「當體即空」,除四大五蘊之外,什麼也沒有,四大五蘊是緣,聚起來現這個相,散起來這個相就沒有了。如果說這個還不太容易懂,我們舉個淺顯的例子,這個我們叫它做一本書,這本書是些什麼東西?是很多張紙訂在一起的,訂在一起我們就叫它一本書,拆開之後一張一張的,我們就叫它是紙,不叫它做書。書是許多張紙訂起來,這個緣現的相,笨的人說這是書、執著是書,聰明的人說這是一堆紙、不是書,一堆紙訂在這個地方。聰明人看到的是很多張的紙,不聰明的人執著這是一本書,聰明的人根本就沒有看到書,看到的是很多張紙。很多張紙的時候沒有生也沒有滅,那個書的相有生有滅,裝訂起來這個相就存在,拆開來之後這個相就沒有了。你就曉得,這一本書實際上這個相是幻相,沒有生滅。給你講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從這上面說的。你如果一樁事情明白了,這個書的確沒有生滅,你就曉得一切萬法都沒有生滅,同一個道理。因為它是緣生法,緣生法哪來的生滅?只有緣聚緣散而已。你才曉得當體即空,當體即空那就了不可得。

你要是把事實真相看清楚了,我們對於一切萬物取捨的念頭就沒有了,取捨的事可以有,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事可以有,心沒有了,取捨的念頭沒有了。你看,豈不就是符合《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裡頭無住,乾乾凈凈一塵不染,生心就是你的日子過得很幸福、很自在、很快樂。凡夫的麻煩在哪裡?生心他要住,這很麻煩,他有得失的念頭,患得患失,在這裡面起嚴重的貪嗔痴慢,這是自己自作自受,苦惱無量,就是不知道事實的真相。《般若經》的特色,就是把這些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知道世尊四十九年說法,第一時華嚴我們不說它,那是世尊在定中跟法身大士們所說的。出定之後,從鹿野苑度五比丘開始,開始說小乘十二年,阿含講了十二年,等於是辦學校,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培養基本的知識。第二個時期進入到方等,方等八年,等於辦大學,有方等八年的基礎,才進入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講的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講無住生心,或者就是講一個無智亦無得,講二十二年。真正明白了,那個受用無窮,由般若才進入法華,法華跟華嚴完全相同。這是頭一個,曉得一切法是緣生的。

第二、「同體,相雖別而體同,一法界也」。一法界,一是真的,二就是假的。我們學佛的人,永遠的牢牢記住這一句話,一就是真的。所以念佛叫你一心稱念,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二心不是真心,一心才是真心。一法界是體,十法界、無量法界都是從一法界生的,一法界是本體。為什麼會生十法界、生無量法界?無量的法界是從分別、妄想里變現出來的,這就是世尊在大乘經上常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實在講就是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從什麼地方來的?從心想來的。所以,觀想非常重要。

一個人他這一生幸福與否,與他的念頭完全是成正比例,他的思想要是很健康,他的身體一定很好,思想健康純正,這個人身體一定很好,一定很快樂、很幸福、很美滿。如果他思想有了問題,身體不可能好。思想有些什麼問題?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他的問題就來了。思想純正,跟諸位說,想一個事情,這叫純正。譬如世間法,你讀書,你常常就想你讀的功課,這就純正,他沒有胡思亂想。你工作,你在這個行業,你天天就想你這個行業裡面的工作,如何來發展你的事業,如何來幫助這個社會,這是很純正的思想。確確實實世間法裡面講的,你得福報、你得健康長壽,都可以得到的。純正的思想就是:我的學業、我的事業,一定要幫助這個社會。如果念念都為自己個人利益,這個思想不健康;為一切眾生、為大眾,這是健康的。

佛菩薩的想法,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做好樣子,這叫做最健康的思想。所以佛的身,他得的身是金剛不壞身。我們這個世間人最差的思想就是想病,你本來沒有病的,一想病就來了。病從哪裡來的?觀想當中來的。今天想這個病,明天想那個病,想到渾身都是病,這就糟透了,這是最不健康、最不幸的想法,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有一些已經有病的人,甚至於病很重的人,他要肯相信的話,念頭一轉,他病好得就很快,醫生治療也非常有效,要他自己本身念頭轉過來,從今而後不要去想病。想佛多好!想佛會成佛,想菩薩就成菩薩,想病就得病,想死就活不了,這是一定的道理,想什麼就變什麼。十法界、無量法界,都是從心想生的。

知道所有無量無邊法界,同一個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體,同一個體。佛菩薩明白了、見到了,所以對於一切眾生,他所施捨的是無緣大慈,緣是條件,沒有條件!幫助一切眾生,盡心儘力而沒有條件,為什麼沒有條件?他知道是一體。我們今天做事情都要講代價,都要講條件,為什麼?我們不知道是一體,不承認是一體,所以一切要講條件,條件談不攏就不肯幫助,不知道是一體。唯有諸佛與法身大士他們明白,他們證得了。所以我們要常常想,一切眾生是同體的,相雖然不一樣,體是同的,而這個體是什麼?實在講就是清凈心,如果大家心裡頭一念不生,這個心是相同的、一樣的。諸佛如來的心是一念不生,如果我們的心也一念不生,跟諸佛如來同一個心。你要曉得,同一個心,那功德可不得了,同一個心就同一個智慧、同一個德能,一切都同了。這道理事實你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了,你才曉得念佛法門不可思議。為什麼?念佛法門是直接修清凈心,沒有拐彎抹角,沒有任何委曲婉轉,直捷了當修清凈心,清凈心就是佛性,清凈心就成佛了。如來的無量智慧德能,都是從清凈心裏面生出來的。這個方法,實在講非常高、非常妙!而且也不難,人人都可以修學。

第三、「本寂,本無生滅,安有涅槃」。世尊為我們講大菩提、大涅槃,是方便語,因為眾生有煩惱,佛就說一個菩提,從煩惱對面建一個菩提;因為眾生執著有生死,所以佛就說一個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死。如果我們覺悟了,煩惱沒有了,跟諸位說,菩提也沒有了。煩惱沒有了,還要有一個菩提,菩提就又變成煩惱,你就又有一物。我們生死沒有了,你還以為有個涅槃,涅槃又變成生死。它是相對建立的,一邊倒了,那一邊就沒有了,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佛給我們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菩提、涅槃是佛法,法也要捨,法也不是真的,不可以執著;用它來治病,病好了,葯也不要了。病好了,那個人還吃藥,你想想看,這個人是健康的人嗎?健康的人不要吃藥,吃藥的人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天天吃補品的人,這個人一定不健康。怎樣過得健康?首先要修清凈心,清凈心是健康真正的來源。要知道心本來是清凈的、寂滅的,清凈寂滅。

第四、「無念,若無有念,則眾生無,得亦無」。這個念叫觀念,因為有念就有思想。本經後半部講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那個見就是念頭,我們講意見;比前面講的四相要微細很多,相是顯相。相從哪裡生的?相從念頭生的。因此,「我、人、眾生、壽者」這個念頭都沒有,念頭沒有了,四相才真的沒有了。只要有念,就有相在;念沒有了,相就沒有。相雖然在,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要緊的是念頭要離開。念頭沒有了,得失當然沒有了。念沒有了,相沒有了,哪裡還會有得失!一個人真正到沒有得失心了,你才會真正懂得佛法裡面講的解脫、自在,真自在!有得有失決定不自在。你心裡頭有牽掛,有牽掛當然就有憂慮,有憂慮當然就有煩惱、就有痛苦,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到念頭沒有的時候,你就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才叫真正的樂,離苦得樂,那是真樂。那個樂,我們普通人沒有法子體會,沒有法子想像,為什麼?從來沒有經驗過,不但這一生你沒有經驗過,生生世世你都沒有經驗過,所以你很難體會。一定要做,做了之後才曉得、才知道。

第五、「平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三大綱領:清凈、平等、覺,我們對待一切眾生都要用平等心,這叫真修行。有一些人在僧團裡面,看到這個僧團人太多,意見太多,就想辦法趕快離開,找一個清凈的地方去修,也未嘗不好。實在講,他不會用功。清凈心在哪裡修?在染污裡頭修清凈。平等在哪裡修?在極不平等裡面修平等,那是會修行的人。會修行的人,沒有挑剔,沒有選擇,什麼環境都好,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有一樣不好,無論什麼人,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沒有一個人不能和睦相處,那才叫功夫到了家。

像諸佛菩薩,哪個地方有感,哪個地方就現身。大家念過《普門品》,《普門品》讀誦的人很多,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餓鬼裡面求他,他就現餓鬼身,他不嫌棄他,畜生道念他就現畜生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我們要想學佛,不在這上面下功夫,不在這上面學習,你怎麼會成就?一定要選擇一個你自己認為理想的環境,那哪裡能修得成!你想想看,選擇一個自己理想的環境,你依然是嚴重的分別、執著,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平等;心要是清凈、平等,哪個地方都一樣。我們凡夫住十法界,觀音菩薩、諸佛如來現身在十法界裡面,他住的是一真法界。我們跟觀音菩薩平排坐在一起、手拉著手,他在一真法界,我們在十法界,怎麼回事?他心清凈一念不生,我們心裡胡思亂想,不一樣!我們要學的是學他的清凈心,學他的平等心,學他的慈悲心,學他能隨緣,這叫修行,真修行!

所以這個地方,古德教給我們常常觀想:緣生、同體、本寂、無念、平等,常常想著這個。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常常想這個理,想這個事,這叫做修觀。把我們的觀念轉變過來,我們從前的觀念是錯誤的,這個觀念才是正確的,與事實真相相應。我們以前的想法、看法,與事實真相不相應,是錯誤的。

【7、總之,性真實,相虛妄。證真實性,於一切境界,不著相而歸於自性,乃為真實。】

「性真實」,性是能變、能生。「相虛妄」,相是緣生之法,波動現象,波動還是緣生。「證真實性,於一切境界」。真實性在哪裡?就在一切境界之中。離了相,哪去找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要證真實性,就在相上證。你要證平等性,在極不平等的境界裡面去證;你要證清凈心,在一切污染的境界裡面去證清凈心,那才是成就,那才是證得。可見得清凈處就在污染處,平等處就在極不平等處,一不是二,在這裡面證得一,就清凈、平等了。離開這個境界,你到哪裡去修,到哪裡去證?沒地方修,沒地方證。所以我們真正想修行、想成佛,找個什麼道場?就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最好的道場,沒有改變你生活的方式,沒有改變你日常的工作,你在這裡面就得清凈心、得平等心,得成正覺之心,你就成了菩薩、成了佛,每個行業都是佛菩薩。「不著相而歸於自性,乃為真實」。般若會上講的主題、總綱領、總原則,就是不能著相,不能著相就是決定不能執著,不分別、不執著。

【8、觀照純熟,當體即空。起念則有,若無於念,一切皆無,故知本來平等。】

「觀照純熟,當體即空」,這是觀照功夫得力了。剛剛初學自然不得力,這個境界或有或無,有的時候提起,想起來了,再過一會兒忘掉了,這個情形初學的人總是不免,功夫或斷或續,總是在這個境界里,但是不要怕,起步都一樣,我們現在是一樣,別人也是一樣,現代人如此,古人也是一樣,即使是諸佛如來,他們在因地當初也跟我們是一樣的,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要常常提起,怎麼提起?早晚課就很重要了,早晚課養成一個習慣,縱然有的時候忘掉了,但是到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起來。早晚課,實在講就是養成一個提起觀想的習慣,重要是在這個地方。功夫得力,你煩惱妄想、錯誤的想法看法少了,逐漸逐漸我們的想法、看法,跟佛經上講的趨向一致,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真正能夠體會到萬法皆空,你心清凈了,這是從觀照達到一個程度的效果,叫照住,照住就是得定。你為什麼會得定?你有高度的智慧,看到一切法「相有體無」,在相上你可以受用;因為它體無,你決定不執著它。體是空的,你執著它幹什麼?這是有受用,而沒有副作用,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

「起念則有,若無於念,一切皆無,故知本來平等。」一切法是因為有念,它才有。不但我們這個身體,剛才我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健康與你的念頭有密切的關係,完全成正比例。再要是擴大,我們依報的環境,我們居住的環境,居住的環境大則地球,再大的我們今天講太空,太空許許多多的現象,我們今天講天文現象,這些現象與我們的念頭也有密切的關係。你不要以為這地球那麼大,太空更大,與我根本就不相干,你就錯了,我們起心動念那裡頭都會產生變化,我們的念頭不太強,它的變化比較弱,我們覺察不到,決定有影響。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實在講影響的範圍真的是盡虛空遍法界。如果沒有影響那麼大的範圍,你們想想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距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我們這裡動個念頭,為什麼他曉得?就是因為我們念頭的波,像電波一樣,已經傳達到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他知道。念頭的生滅就是波動,不生不滅那個波就不動。不動是本體,動是現相,相跟體是一不是二。就像水跟波一樣,不動的時候,我們叫它做水,動的時候,我們叫它做波浪,問一問波跟水是一還是二?不能說一,也不能說二。你要說二,它根本就是一,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你要說是一,水是平的,波是動的。所以佛給我們講真話,是不一、不二,這絕對不是模稜兩可的話,是講的真相。所以大家向這些事相上,去觀察、去體會。

我們學佛的人,大多數同修家裡都供一個小佛堂,佛堂裡面可以不必燒香,燒香當然很好,不燒香也沒關係,可以不必供香花,這些都可以不必供,但是那一杯水一定要供。供水是什麼意思?要供清水,不要供茶,供茶就錯了,水表清凈心。每天供這一杯水,不是給佛菩薩喝的,是提醒我們自己,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清凈、一樣的平等,水代表清凈心、平等心,清凈心、平等心是佛心,是真心,提醒我們這個意思,要明了,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自己。有很多人不知道,供一杯水以為這是敬佛的,給佛,怕佛口渴,自己一天到晚還是胡思亂想,跟自己的心行毫不相關,這就完全搞錯了。所以這是用這種方式提醒自己。

【9、真心妄心,本來同體,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所謂除妄,實無可除。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就是我剛才講的比喻,真心就像水,妄心就像波浪,就這麼一回事情,妄心就是波動,它是一不是二。「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你真心波動變成幻相。「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心開是開悟了,覺悟、明了了,不再迷惑;念息是分別、執著、妄想沒有了,這個時候「全妄即真」。那個妄在不在?在,在是真的,樣樣都是真的,曉得波就是水,不要再去找水了。雖然妄相在,《華嚴經》上說得好:「理事無礙」,理是真,事是妄,真妄不相妨礙。真妄不相妨礙,那個妄相妨不妨礙?也不妨礙,「事事無礙」,事跟事也沒有妨礙了,這真正得大自在。我們今天事跟理有妨礙,事跟事更是妨礙,這是什麼道理?理沒有透徹,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所以才產生許多的誤會,造作一些冤枉的事情。本來統統沒有的,我們要說本來可以避免,這個話說得都太勉強了,根本就沒有的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多的事?都是理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不明白,不知道全妄即真。

「所謂除妄,實無可除。」佛法里常講要斷妄、要求真,這些話都是佛的方便話,是佛對於初機同學所說的方便語。這個講法他好懂,叫他斷惡修善,慢慢的把他這個境界提升。對於老修行,那就不是這樣說法,為什麼?這種說法、修法不能見性。因為他分別、執著沒離開,必須更進一步告訴他真實的,因為妄就是真,要是把妄除掉,真也沒有了。波就是水,波不要了,水也沒有了;你要是了解,波就是水。那要怎樣見到水?讓那個波平息下來,原來它就是的;不可以去了波,去得個水,得不到的。我們把妄斷掉、滅掉了,去找個真,真也沒有了,哪有真!真就在妄中。

「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這是大乘佛法,我們常講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真正是善巧達到了極處。心量愈小,波動就愈大,心要是拉寬,波就拉平了,再拉,拉到大的時候,自然波動就沒有了,這個法子很妙!譬如,我們看波動最大的,瀑布,瀑布都是很窄小,水流得很急,它才有這個現象,假如把口拉寬,它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我們那個心也是如此。心量愈是窄小,它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愈嚴重,波動就愈嚴重,心量愈來愈寬大,波動的幅度就愈來愈減少。大乘法用這個方法,大而化之。

所以我們的心量要大,起心動念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家庭。起心動念,佛教給我們要學佛,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大而化之,大到無限大,這才好。所以起心動念,我們都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佛要度一切眾生,是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要生這樣的心,這個心是大心,這個心量就把煩惱、妄想轉移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要斷,自然就沒有了。你真的要想去斷它,好睏難,斷不掉!你不斷煩惱,好像煩惱還不起作用,愈想斷它愈多,愈想斷它好像它的力量愈大,這都是事實。所以大乘法方法巧妙,讓我們心量擴大,把它自自然然轉變,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轉變了。《金剛經》上,實在講就是給我們發明這個理論與方法。

【10、發大心便能化,發廣度無量無邊之心,久久觀純,不知不覺,情執消泯矣。】

【11、發廣度心,大悲也。觀實無理,大智也。悲智具足,福慧雙修。】

「發廣度心,大悲也。」發廣大心,度一切眾生,這是大悲心,大慈大悲!怎麼個度法?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知道,就是要做一個好樣子,這就是度眾生。我做一個好的榜樣,給一切眾生去看。佛做樣子給我們看,每天這個生活,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舉一個例子,樣樣都合規矩,這是做個樣子給我們看。我們今天學佛,就是在這個社會上,要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眾生不守法,我們守法,帶頭做樣子;眾生不守規矩,我們守規矩。眾生投機取巧、自私自利,我們帶頭做個好樣子,我們一切奉公守法,認真去做利益一切眾生之事,能夠捨己為人,這是好樣子。在家庭,做一個家庭的好樣子;在公司行號,做一個公司行號的好樣子;無論你從事於某一個行業,你在這個行業里做一個好樣子。整個社會大家都能這樣做,這個國家就是福國,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這才是真正學佛,這才叫學佛得到真實的受用,真正的利益。

你以為利益在哪裡?學了佛,佛菩薩保佑你賺大錢,這是利益,那就完全錯了。大錢賺到了,還是你命裡頭有的,命裡頭沒有的,佛菩薩也不能夠幫助你。所以念念想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這就是諸佛菩薩度眾生。度的意思,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就曉得我應該怎麼學了。在學校念書,我做一個好學生;功課好、品性好、身體好,好學生,那就是菩薩。做一切同學的榜樣,那個學生叫菩薩學生。佛法要這樣學法,學了馬上就有用處。

「觀實無理,大智也。」觀是觀照,觀照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本來無有,這個觀法就見到真性。從相上見到性,這是智慧,大智慧,也是禪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是什麼?性就是理,萬事萬物的本體。從相上,要能見到性。為什麼一定要見性?因為你見到性,你才會不執著,自自然然你就會做到無住,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住無所住。世尊表現的是住無所住,我們也能像佛一樣住無所住,怎麼會不自在!所以要有大智、有大悲,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你自己才甘心情願,認為這是我應該的,我做個好樣子是應該的,沒有條件的,我應該要這麼做。不是做一個好樣子,人家會讚歎我,人家會供養我,裡面有很多名利可收,就錯了,不是的,那個心也不清凈了,也不平等了。裝模作樣,騙自己、騙眾生,那就有罪業了。這是沒有任何條件,我應該要這樣做。

「悲智具足,福慧雙修。」大智大悲,實在說大智大悲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雖具足,可是我們久遠劫來,把自己的自性迷失了,悲與智這個性德不能現前。所以今天一定要用修德,把我們的性德再恢復,這個做法就是恢復性德的方法。這個方法非常巧妙,也非常有效果,這是真實福慧雙修,有智慧、有福德。但是福德,世尊在本經裡面教菩薩,菩薩廣修福德而不住福德,這個話很有道理。世尊所示現的,他不住福德。佛的果報依正莊嚴,那還得了!他不住,他示現在我們人間,跟我們一樣受苦受難,天天去托缽,不受。不受才叫真清凈,那個心真清凈、真平等、真慈悲!其實那個受,是我們凡夫的一個錯誤觀念,我們凡夫認為有福應該知道享福,有福都不曉得享,好像看那個人是傻瓜、白痴。其實有福不享,他是在真正享福,我們凡夫不知道,真享福。說實在話,有福他在享福,那不是享福,受罪!不享才是真正享福,這個很少人能體會得到。我們看到佛菩薩那麼樣的自由自在,遊戲人間,遊戲六道,那是真正在享福。所以不受福報,高明極了!這叫福慧雙修,福慧具足。

【12、立志堅強,勿生怯弱。看破放下,求生凈土,即此便是降住。】

「立志堅強,勿生怯弱。」堅強的志願是從學問裡面生出來的,沒有高深廣大的學問,堅強的志願很難立。哪一個不想立志堅強?為什麼我們這個願力就沒有辦法?原因就是我們對於事實真相知道得太少,我們的智慧學問不足,常常產生自卑感,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很容易退轉,道理在此地。「看破放下,求生凈土,即此便是降住。」這幾句話,特別是在我們現代這個時代,立志堅強,我們要立什麼志?成佛之志,廣度眾生之志,要立這個志。換句話說,我們真正想作佛、作菩薩,什麼時候作?現在就作!現在作的那個佛菩薩,跟諸位說不是真的佛菩薩,什麼佛菩薩?相似,天台家講六即,相似即。我們照佛菩薩那個模樣來學習,就是我在此地一再跟諸位同修強調的,遍數說多了,你的印象深不會忘記。作佛、作菩薩,就是做好人、做好榜樣,這是真話。但是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以此為滿足了,你今天做一生好人好事,來生不過得人天福報而已,不能出三界,不究竟。所以眼光要放大,那就是一定要在這一生求生凈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我們不僅是出了六道輪迴,超越了十法界。不但超越人天、二十八層天,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權教的佛,我們都超過。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見到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的智慧能力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真的可以在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居住的所在示現好榜樣,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你才真的得大自在!做好樣子的心決定不能退,求生凈土這個願決定不能退。這一條主要是教給我們這個。

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看破、放下,小而言之,對於自私自利這個念頭要看破,自私自利的做法要放下。大而言之,對於身心世界要看破、要放下,我們才能夠得生凈土。對於這個世界有一絲毫留戀,就不能往生。所以,身心世界要放下。你這樣做法,與《金剛經》上的宗旨,自自然然就相應。《金剛經》問的怎樣降伏其心,應云何住,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把心住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就降伏了。

【13、真心不現,全由妄障。妄不除盡,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經云:因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曰: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所以古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經又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真心不現」,我們說得具體一點,清凈心、平等心不能現前,清凈、平等就是真心。「全由妄障」,妄就是妄想。世尊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說明毛病就是出在妄想、執著,妄想不斷的在發展、在增長,就變成所知障;執著也是不斷在發展、不斷在增長,變成煩惱障,這是佛法講的二障。二障從哪裡來的?就是妄想、執著而來的。妄想、執著是一切障的根源。

「妄不除盡,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可見得妄難除,真心難現前,不是容易事情。我們要認真、要努力,要把這一樁事情,真正當作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除此之外,小事,這才是我們終身大事,決定不能夠疏忽了。「妄不除盡」,這個地方講的妄是指見思煩惱、塵沙煩惱。見思、塵沙要斷盡,然後再破一品無明,就見一分法身,這個時候才「安住如如之真」,我們對於這種人,稱他為法身大士。他才安住如如之真,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由此可知,此地講的妄要除盡,著重在見思、在塵沙。沒有到這個境界,我們想安住如如之真,這一念還是一個妄想。這些道理、這些話,在講席當中不斷的在重複,不斷的在提醒,其目的要我們時時刻刻不能忘記,不能夠疏忽,我們用功才如法,才有一個入處,入門的處所,入處必須把障礙都排除。譬如前面我跟大家提到念佛,念佛老實念下去就好,就如法。要是常常挂念著,我念了好久還沒得一心,幾時得一心?這叫打妄想。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你念佛裡頭還夾雜一個什麼時候得一心,你這個功夫就破壞了。老實念,根本就不要問,自自然然就得一心。如果有一個得一心的念頭,橫在那個地方,你念一生的佛,都不會得一心,障礙障在這個地方,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經雲」,這是《楞嚴經》上說的,佛跟我們講的,「因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前面這一句是般若智慧的觀照,沒錯!生是講一切萬物之生起,生起的那個所在,所在是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因明照生所」,明就是般若智慧,這一句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生所就是性,明心見性。底下一句就不好了,所立,照性就沒有了。如果在所上要有所立,這個立就是前面講的住。立是什麼?分別、執著,般若智慧就沒有了。由此可知,我們本有的般若智慧之所以不能現前,就是我們有立。佛門有一句話:「佛氏門中,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立一法那就「所立照性亡」。又說佛氏門中,一法不捨。一法不立就是本經所講的「應無所住」;一法不捨,就是說「而生其心」。所以很多句子,你合起來看,那個意思就很明顯,可以互相拿來做註解。佛的意思你就會明了,願解如來真實義,這真正是開智慧。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也有不少同修,常常有個疑問放在心上。佛法裡面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講十法界的發展、演變,這兩句話說得很清楚,最初的原因是無明。無明從哪裡來?這是大問題。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可見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一個人有,很多人有。富樓那尊者在楞嚴會上,聽釋迦牟尼佛講經,就產生這個疑問,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無明最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無明?佛就是這樣答覆他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壞就壞在立字,知見沒有問題,知見是佛知佛見,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裡頭你要立,那就是無明。跟前面那個所立,都在這個立。立,你要建立,這就壞了。你這一建立就不是自然的,就不是本來面目,這個東西就是禍根,就是無明的根本,那叫根本無明。這個立發展到今天,那個現象是什麼?我想怎樣怎樣,我要怎樣怎樣,我以為怎樣怎樣,這是立發展得很粗。你要這樣,他要那樣,兩個人合不來就打架,打得頭破血流,最後還是一場空。你說冤枉不冤枉?人與人的衝突,國家與國家的衝突,現在的發展是星球的戰爭,星球與星球的衝突,從哪裡來的?就是每一個人立的不一樣。本來沒有立,為什麼要立?兩個國家打仗,為什麼打仗?他因為立了一個邊界,那個地方就麻煩了。本來這個地球上沒有邊界,硬要在那裡立個邊界,麻煩就出在那個地方。無論大事、無論小事,所有一切的病根,都在這個立字上。

諸位細細去想這個經文,去觀照這個經文,常常念「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念個幾百遍,念個幾千遍,去體會這個意思,你漸漸就明白了。然後才知道我們要怎樣與一切人沒有衝突,與一切眾生沒有衝突,與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衝突,就是我不立了,你立沒有關係,我不立,自然就沒有衝突。衝突是雙方面的,一方面要爭,一方面讓,哪有衝突?沒有衝突。一方面有、一方面無,都沒有衝突。佛知道這個道理,佛曉得事實真相,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果然學會了,一切人、一切處、一切事,沒有一樣不美好,都好!你再看,都生歡喜心,那個時候才真正叫法喜充滿!縱然到阿鼻地獄也法喜充滿。你真得受用,真正開智慧。

「古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這是古大德教給我們,我們只一味在息妄這上面下功夫,不要再去求真,為什麼?妄就是真;妄息了,它就是真。妄,像水一樣,波,波在那裡動,波息了就是水,還要求水幹什麼?不要再去找水了,它息下來的時候就是!「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不要去天天想著,我要成佛、成阿羅漢、成菩薩,你這個是妄想、妄念,哪有佛菩薩、哪有阿羅漢,沒有!諸佛、菩薩、羅漢跟我們人差別在哪裡?我們人有妄想,他沒有妄想。你的見思煩惱沒有了,這個妄想沒有了,就叫你做阿羅漢。塵沙無明破了幾分,就叫你做菩薩。無明統統斷盡,就叫你做佛。除這個之外,到哪裡還去找一個什麼佛、菩薩、羅漢,沒有!真的,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你要是想:一定有個什麼祕密、有個奧秘,我要去得到它,你成天在打妄想。

正如同有許多同修看到我說:法師!你修得不錯,修得很好,一定有什麼祕密。要我傳授祕密給他。如果我要動個壞念頭的話,傳祕密給你,可以!要多少多少錢,我才傳給你,你一定會把錢送給我,是吧!我傳給你還是欺騙你的,哪有祕密,沒有祕密。真的要是說有祕密,都是騙人的。佛法是大慈大悲,佛法裡頭還有祕密,那佛哪裡叫慈悲?佛還有什麼清凈?說老實話,祕密就是不可告人的事情,不可告人一定不是好事情,好事情哪有不可以告人的?你明白這個道理,凡是人家說有什麼祕密,你就不要跟他學,那個一定會上當的,佛法裡頭沒有祕密。佛法裡面有個宗派叫密宗,那個密不是祕密,深密。它的道理很深,初學的人很難理解,所以它叫深密,而不是祕密。佛法裡頭絕對沒有祕密。佛的心清凈正大光明,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告訴人的,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經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這也是《楞嚴經》上所講的。狂心就是妄想,就是妄念。妄念不歇,妄念很多,這就叫凡夫。如果這個妄想沒有了,歇了,那就叫菩提。可見得狂心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狂心是波,菩提是水,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因此,真正修行用功在哪裡?我們修真就在妄處。我們修清凈心就在染污處,我們修平等心就在極不平境界之處,就在這個地方。我們修慈悲心,就在一切沒有慈悲心之處,在這裡頭修。撇開這些境界,你到哪裡修?沒有,沒有真!真在妄處,覺在迷處,正在邪處,凈在染處。這是真的智慧,這是教我們真正用功的方法,真正得受用之處,是在此地,不可以錯會了意思。大乘經典,世尊這樣的開示很多很多,雖然言語不相同,名相用的不一樣,旨趣沒有兩樣。在《金剛經》裡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都是這個意思。所以,多讀大乘經能開智慧,多讀是什麼?經與經當中可以互相來註解,不需要用其他的解釋,以經解經。看多了,你就明白、會通了,圓融貫通。

民國初年丁福保居士,這是在家學佛當中的一位大德,他對於佛教貢獻很多。他也編了不少註解,都叫做箋注。他所用的方法,都是用經文註解經文,他以經注經,不用自己的意思,都是引用這個經上怎麼說的,那個經上怎麼說的,這個祖師怎麼說的,那個大德怎麼說的,沒有用自己一點意思。以經注經,這是一種註解的方法。但是初學的人,一定要曉得,首先要一門深入,一定要在一部經上奠定深厚的基礎,然後你閱讀大乘,才能觸類旁通。如果你沒有基礎的話,你看多了,愈看愈亂。他不能夠會通,愈看愈亂,愈看信心愈沒有了。佛在這個經上是這個說法,那個經上是那個說法,到底哪個說法對?一會兒他講這個是空的,一會兒他講是有的,到底是空、是有?反而懷疑釋迦牟尼佛說話沒有一定的,那就壞了,你就完全錯會了佛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經上奠定深厚的基礎,然後看一切經有受用,能觸類貫通,不會錯解佛的意思。現代一般學佛,確實都沒有在一部經上下死功夫,所以我們這一代的人比不上古人,就連民國初年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我們都比不上。江味農居士、丁福保居士,為什麼人家能成就?人家的基礎非常深厚,有儒家深厚的底子,又有佛法深厚的基礎,所以他們能成就。這個基礎都是從背誦下手的,要是不肯背書,你要把根扎穩,很難很難。現在人都不喜歡背書,不喜歡讀書,這個很糟糕,他不曉得背書的好處。

我們佛門,我只在香港看到一位老法師,他教學生還用老辦法。我看了之後很佩服,我特地去禮座。海仁老和尚,他是一九八o年往生的,我去看他的時候,他九十五歲,第二年他就往生了。他在香港號稱首楞嚴王,因為他是專門學《楞嚴》,專門講《楞嚴》。因為我那個時候到香港,他們也請我去講《楞嚴經》。我是後學,去參訪老法師。老法師只有六個學生,這六個學生不但要背《楞嚴經》,還要背註解,經跟註解都要能背得很熟,他才收你作學生。這個門檻很高,所以只有六個學生,但是真有成就。佛法教學一定要這樣,才能紮根。在過去有佛學院請我教書,我不敢去,因為我也受老師的影響。介紹我佛法的方東美先生,那是個好老師。方先生常常跟我講,他在台灣大學教書,混日子,他說誤人子弟。那樣的學者,道德學問都是令人佩服的,還說誤人子弟;實在講,他並不誤人子弟,學生不肯聽,學生不肯接受教導;我們聽了之後很感動。如果教導學生,學生不能真正得利益,不能開悟,怎麼對得起學生!學生不聽話,我就只好不教,退出了。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第十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第二十二頁。

【5、學性宗者,往往執性而昧種,如執性廢修。學相宗者,又往往執種而昧性,皆不明經旨之過也。】

這一段就是說對於教義沒有能夠圓融,於是發生所謂的偏見,這是錯誤的。學佛一定要有圓滿的知見,圓知圓見,對於修行的功夫就不會產生障礙。《華嚴經》上所說,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自己所修學的法門都不相同,但是他沒有偏見,他沒有成見,而且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謙虛,尊重別人,對於其他的法門、其他的修行人沒有不尊重的,決定沒有毀謗,決定沒有偏見。這些有執著、有偏見的,都是知見不圓,教理沒有真正通達。

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學性宗者」,禪宗是性宗,三論宗、天台也是屬於性宗,賢首屬於相宗,「執性而昧種」,性就是真如本性,他們很執著,就是要求明心見性,把「佛種從緣生」,往往他輕視了,認為這個很淺,不值得學習。不曉得淺乃深之淺,深乃淺之深,深淺一如,深淺不二,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於是有執著、有偏見,「執性廢修」,對於基礎的修學往往疏忽了。現在佛門裡面,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一些說法,說小小戒可捨,說可以不必重視,這也是錯誤的;實在做不到,我們要生慚愧心,不能有這種念頭,這個念頭很不好。世間法裡面都講,品德修養上說,要防微杜漸,小小的過失如果不能夠防止,慢慢他積成大的過失,就很難改,就要造罪業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定是從很小的地方他就很注意,就很重視,小過能夠改,大的過失就不會產生。學性宗的人往往不重小節,這是他的毛病。

「學相宗者,執種而昧性」,往往他執著小節上,眼光不大,不知道真如本性的重要性。於是相宗毀謗性宗,性宗毀謗相宗,這個我們在歷史上都能看到。諸位要曉得,這不是佛法裡面有過失,是修學的人知見不圓產生的偏見,佛法裡頭決定沒有這個過失。祖師大德們,他們沒有偏差,譬如說禪宗的祖師,對於教下的很尊重、很讚歎;教下的祖師大德對於禪宗的禪師,也非常尊重、非常讚歎,那就沒有了,只是他的學生們會有這種情形,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6、『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觀照無生無得之理,乃真實無,非假想無也。古德以五義作觀:(1)緣生,四大五蘊之假合,當體即空。(2)同體,相雖別而體同,一法界也。(3)本寂,本無生滅,安有涅槃。(4)無念,若無有念,則眾生無,得亦無。(5)平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事實。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說法初學人聽到之後很難理解,好像兩句話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又要度眾生,又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話怎麼講?必須要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實在在前面也曾經透過了不少,佛菩薩度眾生,是給一切眾生作增上緣而已。佛菩薩只是把理論告訴我們,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把理論告訴我們;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我們不知道,佛菩薩知道;把修行證果的方法告訴我們,佛對於我們的幫助就到此為止。真正修行要靠自己,自己不肯干,那個等於零,沒有用處的。佛只為我們作增上緣,真正去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大乘經上許多地方佛都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斷惑證真、修行證果,是他自己的成就,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我們肯精進、肯努力,佛菩薩保佑加持;我們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菩薩也無可奈何,也沒有辦法。就像學校的老師對學生,學生很聽話、很用功,老師在旁邊指導他、幫助他;學生很頑皮不聽話,天天逃學,老師對他也無可奈何。佛菩薩是老師,大家要曉得,不是神明,其實神明對我們也幫不上忙,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學佛的人第一個要明理,神明說是保佑我們,其實是我們命裡頭有的。命裡頭沒有財富,我天天拜神,神就給我財富,沒這個道理。我命裡頭沒有財富,假如神明真的可以給我財富,佛菩薩都去拜祂了,佛菩薩都沒這個本事,祂有這個本事,那還得了,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做了好事,神明有獎賞,那是因為你做了好事,就像你對社會有很多貢獻,國家給你獎賞,就是這麼個道理。國家獎賞是有理由的、有條例的,不是隨便他喜歡你就可以給你,那個犯法的,那個不可以的,你一定要有功勛,要有貢獻,你才能得到。功勛貢獻,還不是自己修的嗎?還不是自己命里有的嗎?神明也不可以亂來的,理要搞得清清楚楚。

為什麼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觀照無生無得之理,乃真實無,非假想無也。」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常講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上常講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真實相確實沒有生滅。所有一切現象,世尊在經上方便說,因緣聚合就現相,緣散了,這個相就滅了;其實相根本就沒有生,也沒有滅,事實是緣聚緣散而已。你要是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佛說的這個話你就懂了,你就了解,才曉得度眾生非常重要,而實無眾生得度者,這是事實真相,決定沒有矛盾。

現代的科學家,的確很聰明,他們已經發現,實實在在沒有物質的存在。從前科學家說,物質分析到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還有個東西在,現在科學家認為那是錯誤的,根本就沒有。他們說一切現象是波動的現象,這種觀察跟佛所說的愈來愈接近。波動的說法,跟相宗的講法非常吻合,相宗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就是波動,從波動裡面產生三細相、六粗相。所以現代科學進步,這種觀察很值得讚歎。佛法裡面所說的,關於物理生化這些方面的東西,愈來愈被科學家證實。世尊在三千年前所說,沒有科學儀器,就講得這麼樣的清楚,這麼樣的透徹,三千年後的這些科學家,藉了許多精密的儀器才發現。

這個「無」,是真的無,不是假設,不是假想的。既然是無一切法,不生,諸位想想看,還有什麼得?我們今天想得到這個,明天想得到那個,當然無得。《心經》上說得好,《心經》也是《般若經》的綱領,比《金剛經》簡單、扼要,《心經》文字少,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很難懂,比《金剛經》難懂多了。《心經》最後頂要緊的兩句話:「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佛法裡面講的菩提;得是所證、是涅槃。無智、無得,這個意思是告訴你,菩提跟涅槃也沒有,你要認為有,你就錯了。有,你又分別、又執著,這一有你就有四相,那不過是假名而已。佛說這個話的意思,是要你藉這個假名悟入真性,你可不能執著假名,要執著假名,你就不能見性,你就錯了。要是套《金剛經》這個話來說,菩提者即非菩提,涅槃者即非涅槃,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金剛經》的語法,告訴你佛說法真正的義趣,這是《金剛經》的好處。

「觀照」,這是很深的觀照,是高段的功夫,不是淺顯的功夫,很深的觀照才能夠見到「無生無得之理」。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佛告訴我們,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識裡面微細的生滅相,八地菩薩才見到。要能夠見到無生無得之理,八地菩薩還做不到。所以這一句的境界,要不是如來果地上,最低限度也是等覺菩薩的境界,可見得到那樣的境地,才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要相信聖言量,佛講的我們要相信,不能懷疑。佛在本經上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絕對不說假話,這個事實,你慢慢去修,修到九地、十地、等覺,你就見到,你才親自見到,你才曉得佛所講的完全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證得等覺,我們在《彌陀經》上,在《無量壽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上善是等覺菩薩。西方世界的等覺菩薩人數很多很多,不是算數能夠說得出來的,真的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這些人,佛講的這些境界他們都見到,都證得的。佛如果說的不是事實,他們早就提出意見,可見得佛所講的句句都是事實真相。

「古德以五義作觀」,這是教給我們初學。觀照無生無得之理,實在講不是我們現在功夫能夠做得到的,但是我們也很想能夠沾一點邊,懂得一點修行的方法,這個可以。這是古德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修這五種的觀想。第一、「緣生」,這比較容易,我們觀察一切事物,這個修觀,觀外面境界容易,觀自己很難,觀外面境界回過頭來就想到自己,「四大五蘊之假合,當體即空」。這是教我們觀一切動物,因為植物、礦物只有四大沒有五蘊;植物只有色,沒有受想行識,動物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心理,植物跟礦物沒有心,沒有思想,所以植物只有四大沒有五蘊;動物有四大五蘊。我們看一切動物,一接觸看到了,你就看牠四大五蘊,四大五蘊和合而現的這個相,你能夠這樣觀察,給諸位說,一切動物都平等了,統統是四大五蘊,緣生的,你會看成平等。

「當體即空」,除四大五蘊之外,什麼也沒有,四大五蘊是緣,聚起來現這個相,散起來這個相就沒有了。如果說這個還不太容易懂,我們舉個淺顯的例子,這個我們叫它做一本書,這本書是些什麼東西?是很多張紙訂在一起的,訂在一起我們就叫它一本書,拆開之後一張一張的,我們就叫它是紙,不叫它做書。書是許多張紙訂起來,這個緣現的相,笨的人說這是書、執著是書,聰明的人說這是一堆紙、不是書,一堆紙訂在這個地方。聰明人看到的是很多張的紙,不聰明的人執著這是一本書,聰明的人根本就沒有看到書,看到的是很多張紙。很多張紙的時候沒有生也沒有滅,那個書的相有生有滅,裝訂起來這個相就存在,拆開來之後這個相就沒有了。你就曉得,這一本書實際上這個相是幻相,沒有生滅。給你講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從這上面說的。你如果一樁事情明白了,這個書的確沒有生滅,你就曉得一切萬法都沒有生滅,同一個道理。因為它是緣生法,緣生法哪來的生滅?只有緣聚緣散而已。你才曉得當體即空,當體即空那就了不可得。

你要是把事實真相看清楚了,我們對於一切萬物取捨的念頭就沒有了,取捨的事可以有,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事可以有,心沒有了,取捨的念頭沒有了。你看,豈不就是符合《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裡頭無住,乾乾凈凈一塵不染,生心就是你的日子過得很幸福、很自在、很快樂。凡夫的麻煩在哪裡?生心他要住,這很麻煩,他有得失的念頭,患得患失,在這裡面起嚴重的貪嗔痴慢,這是自己自作自受,苦惱無量,就是不知道事實的真相。《般若經》的特色,就是把這些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知道世尊四十九年說法,第一時華嚴我們不說它,那是世尊在定中跟法身大士們所說的。出定之後,從鹿野苑度五比丘開始,開始說小乘十二年,阿含講了十二年,等於是辦學校,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培養基本的知識。第二個時期進入到方等,方等八年,等於辦大學,有方等八年的基礎,才進入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講的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講無住生心,或者就是講一個無智亦無得,講二十二年。真正明白了,那個受用無窮,由般若才進入法華,法華跟華嚴完全相同。這是頭一個,曉得一切法是緣生的。

第二、「同體,相雖別而體同,一法界也」。一法界,一是真的,二就是假的。我們學佛的人,永遠的牢牢記住這一句話,一就是真的。所以念佛叫你一心稱念,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二心不是真心,一心才是真心。一法界是體,十法界、無量法界都是從一法界生的,一法界是本體。為什麼會生十法界、生無量法界?無量的法界是從分別、妄想里變現出來的,這就是世尊在大乘經上常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實在講就是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從什麼地方來的?從心想來的。所以,觀想非常重要。

一個人他這一生幸福與否,與他的念頭完全是成正比例,他的思想要是很健康,他的身體一定很好,思想健康純正,這個人身體一定很好,一定很快樂、很幸福、很美滿。如果他思想有了問題,身體不可能好。思想有些什麼問題?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他的問題就來了。思想純正,跟諸位說,想一個事情,這叫純正。譬如世間法,你讀書,你常常就想你讀的功課,這就純正,他沒有胡思亂想。你工作,你在這個行業,你天天就想你這個行業裡面的工作,如何來發展你的事業,如何來幫助這個社會,這是很純正的思想。確確實實世間法裡面講的,你得福報、你得健康長壽,都可以得到的。純正的思想就是:我的學業、我的事業,一定要幫助這個社會。如果念念都為自己個人利益,這個思想不健康;為一切眾生、為大眾,這是健康的。

佛菩薩的想法,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做好樣子,這叫做最健康的思想。所以佛的身,他得的身是金剛不壞身。我們這個世間人最差的思想就是想病,你本來沒有病的,一想病就來了。病從哪裡來的?觀想當中來的。今天想這個病,明天想那個病,想到渾身都是病,這就糟透了,這是最不健康、最不幸的想法,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有一些已經有病的人,甚至於病很重的人,他要肯相信的話,念頭一轉,他病好得就很快,醫生治療也非常有效,要他自己本身念頭轉過來,從今而後不要去想病。想佛多好!想佛會成佛,想菩薩就成菩薩,想病就得病,想死就活不了,這是一定的道理,想什麼就變什麼。十法界、無量法界,都是從心想生的。

知道所有無量無邊法界,同一個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體,同一個體。佛菩薩明白了、見到了,所以對於一切眾生,他所施捨的是無緣大慈,緣是條件,沒有條件!幫助一切眾生,盡心儘力而沒有條件,為什麼沒有條件?他知道是一體。我們今天做事情都要講代價,都要講條件,為什麼?我們不知道是一體,不承認是一體,所以一切要講條件,條件談不攏就不肯幫助,不知道是一體。唯有諸佛與法身大士他們明白,他們證得了。所以我們要常常想,一切眾生是同體的,相雖然不一樣,體是同的,而這個體是什麼?實在講就是清凈心,如果大家心裡頭一念不生,這個心是相同的、一樣的。諸佛如來的心是一念不生,如果我們的心也一念不生,跟諸佛如來同一個心。你要曉得,同一個心,那功德可不得了,同一個心就同一個智慧、同一個德能,一切都同了。這道理事實你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了,你才曉得念佛法門不可思議。為什麼?念佛法門是直接修清凈心,沒有拐彎抹角,沒有任何委曲婉轉,直捷了當修清凈心,清凈心就是佛性,清凈心就成佛了。如來的無量智慧德能,都是從清凈心裏面生出來的。這個方法,實在講非常高、非常妙!而且也不難,人人都可以修學。

第三、「本寂,本無生滅,安有涅槃」。世尊為我們講大菩提、大涅槃,是方便語,因為眾生有煩惱,佛就說一個菩提,從煩惱對面建一個菩提;因為眾生執著有生死,所以佛就說一個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死。如果我們覺悟了,煩惱沒有了,跟諸位說,菩提也沒有了。煩惱沒有了,還要有一個菩提,菩提就又變成煩惱,你就又有一物。我們生死沒有了,你還以為有個涅槃,涅槃又變成生死。它是相對建立的,一邊倒了,那一邊就沒有了,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佛給我們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菩提、涅槃是佛法,法也要捨,法也不是真的,不可以執著;用它來治病,病好了,葯也不要了。病好了,那個人還吃藥,你想想看,這個人是健康的人嗎?健康的人不要吃藥,吃藥的人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天天吃補品的人,這個人一定不健康。怎樣過得健康?首先要修清凈心,清凈心是健康真正的來源。要知道心本來是清凈的、寂滅的,清凈寂滅。

第四、「無念,若無有念,則眾生無,得亦無」。這個念叫觀念,因為有念就有思想。本經後半部講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那個見就是念頭,我們講意見;比前面講的四相要微細很多,相是顯相。相從哪裡生的?相從念頭生的。因此,「我、人、眾生、壽者」這個念頭都沒有,念頭沒有了,四相才真的沒有了。只要有念,就有相在;念沒有了,相就沒有。相雖然在,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要緊的是念頭要離開。念頭沒有了,得失當然沒有了。念沒有了,相沒有了,哪裡還會有得失!一個人真正到沒有得失心了,你才會真正懂得佛法裡面講的解脫、自在,真自在!有得有失決定不自在。你心裡頭有牽掛,有牽掛當然就有憂慮,有憂慮當然就有煩惱、就有痛苦,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到念頭沒有的時候,你就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才叫真正的樂,離苦得樂,那是真樂。那個樂,我們普通人沒有法子體會,沒有法子想像,為什麼?從來沒有經驗過,不但這一生你沒有經驗過,生生世世你都沒有經驗過,所以你很難體會。一定要做,做了之後才曉得、才知道。

第五、「平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三大綱領:清凈、平等、覺,我們對待一切眾生都要用平等心,這叫真修行。有一些人在僧團裡面,看到這個僧團人太多,意見太多,就想辦法趕快離開,找一個清凈的地方去修,也未嘗不好。實在講,他不會用功。清凈心在哪裡修?在染污裡頭修清凈。平等在哪裡修?在極不平等裡面修平等,那是會修行的人。會修行的人,沒有挑剔,沒有選擇,什麼環境都好,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有一樣不好,無論什麼人,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沒有一個人不能和睦相處,那才叫功夫到了家。

像諸佛菩薩,哪個地方有感,哪個地方就現身。大家念過《普門品》,《普門品》讀誦的人很多,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餓鬼裡面求他,他就現餓鬼身,他不嫌棄他,畜生道念他就現畜生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我們要想學佛,不在這上面下功夫,不在這上面學習,你怎麼會成就?一定要選擇一個你自己認為理想的環境,那哪裡能修得成!你想想看,選擇一個自己理想的環境,你依然是嚴重的分別、執著,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平等;心要是清凈、平等,哪個地方都一樣。我們凡夫住十法界,觀音菩薩、諸佛如來現身在十法界裡面,他住的是一真法界。我們跟觀音菩薩平排坐在一起、手拉著手,他在一真法界,我們在十法界,怎麼回事?他心清凈一念不生,我們心裡胡思亂想,不一樣!我們要學的是學他的清凈心,學他的平等心,學他的慈悲心,學他能隨緣,這叫修行,真修行!

所以這個地方,古德教給我們常常觀想:緣生、同體、本寂、無念、平等,常常想著這個。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常常想這個理,想這個事,這叫做修觀。把我們的觀念轉變過來,我們從前的觀念是錯誤的,這個觀念才是正確的,與事實真相相應。我們以前的想法、看法,與事實真相不相應,是錯誤的。

【7、總之,性真實,相虛妄。證真實性,於一切境界,不著相而歸於自性,乃為真實。】

「性真實」,性是能變、能生。「相虛妄」,相是緣生之法,波動現象,波動還是緣生。「證真實性,於一切境界」。真實性在哪裡?就在一切境界之中。離了相,哪去找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要證真實性,就在相上證。你要證平等性,在極不平等的境界裡面去證;你要證清凈心,在一切污染的境界裡面去證清凈心,那才是成就,那才是證得。可見得清凈處就在污染處,平等處就在極不平等處,一不是二,在這裡面證得一,就清凈、平等了。離開這個境界,你到哪裡去修,到哪裡去證?沒地方修,沒地方證。所以我們真正想修行、想成佛,找個什麼道場?就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最好的道場,沒有改變你生活的方式,沒有改變你日常的工作,你在這裡面就得清凈心、得平等心,得成正覺之心,你就成了菩薩、成了佛,每個行業都是佛菩薩。「不著相而歸於自性,乃為真實」。般若會上講的主題、總綱領、總原則,就是不能著相,不能著相就是決定不能執著,不分別、不執著。

【8、觀照純熟,當體即空。起念則有,若無於念,一切皆無,故知本來平等。】

「觀照純熟,當體即空」,這是觀照功夫得力了。剛剛初學自然不得力,這個境界或有或無,有的時候提起,想起來了,再過一會兒忘掉了,這個情形初學的人總是不免,功夫或斷或續,總是在這個境界里,但是不要怕,起步都一樣,我們現在是一樣,別人也是一樣,現代人如此,古人也是一樣,即使是諸佛如來,他們在因地當初也跟我們是一樣的,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要常常提起,怎麼提起?早晚課就很重要了,早晚課養成一個習慣,縱然有的時候忘掉了,但是到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起來。早晚課,實在講就是養成一個提起觀想的習慣,重要是在這個地方。功夫得力,你煩惱妄想、錯誤的想法看法少了,逐漸逐漸我們的想法、看法,跟佛經上講的趨向一致,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真正能夠體會到萬法皆空,你心清凈了,這是從觀照達到一個程度的效果,叫照住,照住就是得定。你為什麼會得定?你有高度的智慧,看到一切法「相有體無」,在相上你可以受用;因為它體無,你決定不執著它。體是空的,你執著它幹什麼?這是有受用,而沒有副作用,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

「起念則有,若無於念,一切皆無,故知本來平等。」一切法是因為有念,它才有。不但我們這個身體,剛才我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健康與你的念頭有密切的關係,完全成正比例。再要是擴大,我們依報的環境,我們居住的環境,居住的環境大則地球,再大的我們今天講太空,太空許許多多的現象,我們今天講天文現象,這些現象與我們的念頭也有密切的關係。你不要以為這地球那麼大,太空更大,與我根本就不相干,你就錯了,我們起心動念那裡頭都會產生變化,我們的念頭不太強,它的變化比較弱,我們覺察不到,決定有影響。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實在講影響的範圍真的是盡虛空遍法界。如果沒有影響那麼大的範圍,你們想想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距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我們這裡動個念頭,為什麼他曉得?就是因為我們念頭的波,像電波一樣,已經傳達到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他知道。念頭的生滅就是波動,不生不滅那個波就不動。不動是本體,動是現相,相跟體是一不是二。就像水跟波一樣,不動的時候,我們叫它做水,動的時候,我們叫它做波浪,問一問波跟水是一還是二?不能說一,也不能說二。你要說二,它根本就是一,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你要說是一,水是平的,波是動的。所以佛給我們講真話,是不一、不二,這絕對不是模稜兩可的話,是講的真相。所以大家向這些事相上,去觀察、去體會。

我們學佛的人,大多數同修家裡都供一個小佛堂,佛堂裡面可以不必燒香,燒香當然很好,不燒香也沒關係,可以不必供香花,這些都可以不必供,但是那一杯水一定要供。供水是什麼意思?要供清水,不要供茶,供茶就錯了,水表清凈心。每天供這一杯水,不是給佛菩薩喝的,是提醒我們自己,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清凈、一樣的平等,水代表清凈心、平等心,清凈心、平等心是佛心,是真心,提醒我們這個意思,要明了,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自己。有很多人不知道,供一杯水以為這是敬佛的,給佛,怕佛口渴,自己一天到晚還是胡思亂想,跟自己的心行毫不相關,這就完全搞錯了。所以這是用這種方式提醒自己。

【9、真心妄心,本來同體,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所謂除妄,實無可除。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就是我剛才講的比喻,真心就像水,妄心就像波浪,就這麼一回事情,妄心就是波動,它是一不是二。「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你真心波動變成幻相。「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心開是開悟了,覺悟、明了了,不再迷惑;念息是分別、執著、妄想沒有了,這個時候「全妄即真」。那個妄在不在?在,在是真的,樣樣都是真的,曉得波就是水,不要再去找水了。雖然妄相在,《華嚴經》上說得好:「理事無礙」,理是真,事是妄,真妄不相妨礙。真妄不相妨礙,那個妄相妨不妨礙?也不妨礙,「事事無礙」,事跟事也沒有妨礙了,這真正得大自在。我們今天事跟理有妨礙,事跟事更是妨礙,這是什麼道理?理沒有透徹,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所以才產生許多的誤會,造作一些冤枉的事情。本來統統沒有的,我們要說本來可以避免,這個話說得都太勉強了,根本就沒有的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多的事?都是理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不明白,不知道全妄即真。

「所謂除妄,實無可除。」佛法里常講要斷妄、要求真,這些話都是佛的方便話,是佛對於初機同學所說的方便語。這個講法他好懂,叫他斷惡修善,慢慢的把他這個境界提升。對於老修行,那就不是這樣說法,為什麼?這種說法、修法不能見性。因為他分別、執著沒離開,必須更進一步告訴他真實的,因為妄就是真,要是把妄除掉,真也沒有了。波就是水,波不要了,水也沒有了;你要是了解,波就是水。那要怎樣見到水?讓那個波平息下來,原來它就是的;不可以去了波,去得個水,得不到的。我們把妄斷掉、滅掉了,去找個真,真也沒有了,哪有真!真就在妄中。

「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這是大乘佛法,我們常講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真正是善巧達到了極處。心量愈小,波動就愈大,心要是拉寬,波就拉平了,再拉,拉到大的時候,自然波動就沒有了,這個法子很妙!譬如,我們看波動最大的,瀑布,瀑布都是很窄小,水流得很急,它才有這個現象,假如把口拉寬,它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我們那個心也是如此。心量愈是窄小,它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愈嚴重,波動就愈嚴重,心量愈來愈寬大,波動的幅度就愈來愈減少。大乘法用這個方法,大而化之。

所以我們的心量要大,起心動念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家庭。起心動念,佛教給我們要學佛,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大而化之,大到無限大,這才好。所以起心動念,我們都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佛要度一切眾生,是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要生這樣的心,這個心是大心,這個心量就把煩惱、妄想轉移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要斷,自然就沒有了。你真的要想去斷它,好睏難,斷不掉!你不斷煩惱,好像煩惱還不起作用,愈想斷它愈多,愈想斷它好像它的力量愈大,這都是事實。所以大乘法方法巧妙,讓我們心量擴大,把它自自然然轉變,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轉變了。《金剛經》上,實在講就是給我們發明這個理論與方法。

【10、發大心便能化,發廣度無量無邊之心,久久觀純,不知不覺,情執消泯矣。】

【11、發廣度心,大悲也。觀實無理,大智也。悲智具足,福慧雙修。】

「發廣度心,大悲也。」發廣大心,度一切眾生,這是大悲心,大慈大悲!怎麼個度法?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知道,就是要做一個好樣子,這就是度眾生。我做一個好的榜樣,給一切眾生去看。佛做樣子給我們看,每天這個生活,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舉一個例子,樣樣都合規矩,這是做個樣子給我們看。我們今天學佛,就是在這個社會上,要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眾生不守法,我們守法,帶頭做樣子;眾生不守規矩,我們守規矩。眾生投機取巧、自私自利,我們帶頭做個好樣子,我們一切奉公守法,認真去做利益一切眾生之事,能夠捨己為人,這是好樣子。在家庭,做一個家庭的好樣子;在公司行號,做一個公司行號的好樣子;無論你從事於某一個行業,你在這個行業里做一個好樣子。整個社會大家都能這樣做,這個國家就是福國,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這才是真正學佛,這才叫學佛得到真實的受用,真正的利益。

你以為利益在哪裡?學了佛,佛菩薩保佑你賺大錢,這是利益,那就完全錯了。大錢賺到了,還是你命裡頭有的,命裡頭沒有的,佛菩薩也不能夠幫助你。所以念念想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這就是諸佛菩薩度眾生。度的意思,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就曉得我應該怎麼學了。在學校念書,我做一個好學生;功課好、品性好、身體好,好學生,那就是菩薩。做一切同學的榜樣,那個學生叫菩薩學生。佛法要這樣學法,學了馬上就有用處。

「觀實無理,大智也。」觀是觀照,觀照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本來無有,這個觀法就見到真性。從相上見到性,這是智慧,大智慧,也是禪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是什麼?性就是理,萬事萬物的本體。從相上,要能見到性。為什麼一定要見性?因為你見到性,你才會不執著,自自然然你就會做到無住,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住無所住。世尊表現的是住無所住,我們也能像佛一樣住無所住,怎麼會不自在!所以要有大智、有大悲,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你自己才甘心情願,認為這是我應該的,我做個好樣子是應該的,沒有條件的,我應該要這麼做。不是做一個好樣子,人家會讚歎我,人家會供養我,裡面有很多名利可收,就錯了,不是的,那個心也不清凈了,也不平等了。裝模作樣,騙自己、騙眾生,那就有罪業了。這是沒有任何條件,我應該要這樣做。

「悲智具足,福慧雙修。」大智大悲,實在說大智大悲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雖具足,可是我們久遠劫來,把自己的自性迷失了,悲與智這個性德不能現前。所以今天一定要用修德,把我們的性德再恢復,這個做法就是恢復性德的方法。這個方法非常巧妙,也非常有效果,這是真實福慧雙修,有智慧、有福德。但是福德,世尊在本經裡面教菩薩,菩薩廣修福德而不住福德,這個話很有道理。世尊所示現的,他不住福德。佛的果報依正莊嚴,那還得了!他不住,他示現在我們人間,跟我們一樣受苦受難,天天去托缽,不受。不受才叫真清凈,那個心真清凈、真平等、真慈悲!其實那個受,是我們凡夫的一個錯誤觀念,我們凡夫認為有福應該知道享福,有福都不曉得享,好像看那個人是傻瓜、白痴。其實有福不享,他是在真正享福,我們凡夫不知道,真享福。說實在話,有福他在享福,那不是享福,受罪!不享才是真正享福,這個很少人能體會得到。我們看到佛菩薩那麼樣的自由自在,遊戲人間,遊戲六道,那是真正在享福。所以不受福報,高明極了!這叫福慧雙修,福慧具足。

【12、立志堅強,勿生怯弱。看破放下,求生凈土,即此便是降住。】

「立志堅強,勿生怯弱。」堅強的志願是從學問裡面生出來的,沒有高深廣大的學問,堅強的志願很難立。哪一個不想立志堅強?為什麼我們這個願力就沒有辦法?原因就是我們對於事實真相知道得太少,我們的智慧學問不足,常常產生自卑感,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很容易退轉,道理在此地。「看破放下,求生凈土,即此便是降住。」這幾句話,特別是在我們現代這個時代,立志堅強,我們要立什麼志?成佛之志,廣度眾生之志,要立這個志。換句話說,我們真正想作佛、作菩薩,什麼時候作?現在就作!現在作的那個佛菩薩,跟諸位說不是真的佛菩薩,什麼佛菩薩?相似,天台家講六即,相似即。我們照佛菩薩那個模樣來學習,就是我在此地一再跟諸位同修強調的,遍數說多了,你的印象深不會忘記。作佛、作菩薩,就是做好人、做好榜樣,這是真話。但是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以此為滿足了,你今天做一生好人好事,來生不過得人天福報而已,不能出三界,不究竟。所以眼光要放大,那就是一定要在這一生求生凈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我們不僅是出了六道輪迴,超越了十法界。不但超越人天、二十八層天,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權教的佛,我們都超過。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見到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的智慧能力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真的可以在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居住的所在示現好榜樣,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你才真的得大自在!做好樣子的心決定不能退,求生凈土這個願決定不能退。這一條主要是教給我們這個。

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看破、放下,小而言之,對於自私自利這個念頭要看破,自私自利的做法要放下。大而言之,對於身心世界要看破、要放下,我們才能夠得生凈土。對於這個世界有一絲毫留戀,就不能往生。所以,身心世界要放下。你這樣做法,與《金剛經》上的宗旨,自自然然就相應。《金剛經》問的怎樣降伏其心,應云何住,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把心住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就降伏了。

【13、真心不現,全由妄障。妄不除盡,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經云:因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曰: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所以古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經又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真心不現」,我們說得具體一點,清凈心、平等心不能現前,清凈、平等就是真心。「全由妄障」,妄就是妄想。世尊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說明毛病就是出在妄想、執著,妄想不斷的在發展、在增長,就變成所知障;執著也是不斷在發展、不斷在增長,變成煩惱障,這是佛法講的二障。二障從哪裡來的?就是妄想、執著而來的。妄想、執著是一切障的根源。

「妄不除盡,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可見得妄難除,真心難現前,不是容易事情。我們要認真、要努力,要把這一樁事情,真正當作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除此之外,小事,這才是我們終身大事,決定不能夠疏忽了。「妄不除盡」,這個地方講的妄是指見思煩惱、塵沙煩惱。見思、塵沙要斷盡,然後再破一品無明,就見一分法身,這個時候才「安住如如之真」,我們對於這種人,稱他為法身大士。他才安住如如之真,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由此可知,此地講的妄要除盡,著重在見思、在塵沙。沒有到這個境界,我們想安住如如之真,這一念還是一個妄想。這些道理、這些話,在講席當中不斷的在重複,不斷的在提醒,其目的要我們時時刻刻不能忘記,不能夠疏忽,我們用功才如法,才有一個入處,入門的處所,入處必須把障礙都排除。譬如前面我跟大家提到念佛,念佛老實念下去就好,就如法。要是常常挂念著,我念了好久還沒得一心,幾時得一心?這叫打妄想。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你念佛裡頭還夾雜一個什麼時候得一心,你這個功夫就破壞了。老實念,根本就不要問,自自然然就得一心。如果有一個得一心的念頭,橫在那個地方,你念一生的佛,都不會得一心,障礙障在這個地方,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經雲」,這是《楞嚴經》上說的,佛跟我們講的,「因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前面這一句是般若智慧的觀照,沒錯!生是講一切萬物之生起,生起的那個所在,所在是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因明照生所」,明就是般若智慧,這一句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生所就是性,明心見性。底下一句就不好了,所立,照性就沒有了。如果在所上要有所立,這個立就是前面講的住。立是什麼?分別、執著,般若智慧就沒有了。由此可知,我們本有的般若智慧之所以不能現前,就是我們有立。佛門有一句話:「佛氏門中,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立一法那就「所立照性亡」。又說佛氏門中,一法不捨。一法不立就是本經所講的「應無所住」;一法不捨,就是說「而生其心」。所以很多句子,你合起來看,那個意思就很明顯,可以互相拿來做註解。佛的意思你就會明了,願解如來真實義,這真正是開智慧。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也有不少同修,常常有個疑問放在心上。佛法裡面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講十法界的發展、演變,這兩句話說得很清楚,最初的原因是無明。無明從哪裡來?這是大問題。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可見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一個人有,很多人有。富樓那尊者在楞嚴會上,聽釋迦牟尼佛講經,就產生這個疑問,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無明最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無明?佛就是這樣答覆他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壞就壞在立字,知見沒有問題,知見是佛知佛見,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裡頭你要立,那就是無明。跟前面那個所立,都在這個立。立,你要建立,這就壞了。你這一建立就不是自然的,就不是本來面目,這個東西就是禍根,就是無明的根本,那叫根本無明。這個立發展到今天,那個現象是什麼?我想怎樣怎樣,我要怎樣怎樣,我以為怎樣怎樣,這是立發展得很粗。你要這樣,他要那樣,兩個人合不來就打架,打得頭破血流,最後還是一場空。你說冤枉不冤枉?人與人的衝突,國家與國家的衝突,現在的發展是星球的戰爭,星球與星球的衝突,從哪裡來的?就是每一個人立的不一樣。本來沒有立,為什麼要立?兩個國家打仗,為什麼打仗?他因為立了一個邊界,那個地方就麻煩了。本來這個地球上沒有邊界,硬要在那裡立個邊界,麻煩就出在那個地方。無論大事、無論小事,所有一切的病根,都在這個立字上。

諸位細細去想這個經文,去觀照這個經文,常常念「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念個幾百遍,念個幾千遍,去體會這個意思,你漸漸就明白了。然後才知道我們要怎樣與一切人沒有衝突,與一切眾生沒有衝突,與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衝突,就是我不立了,你立沒有關係,我不立,自然就沒有衝突。衝突是雙方面的,一方面要爭,一方面讓,哪有衝突?沒有衝突。一方面有、一方面無,都沒有衝突。佛知道這個道理,佛曉得事實真相,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果然學會了,一切人、一切處、一切事,沒有一樣不美好,都好!你再看,都生歡喜心,那個時候才真正叫法喜充滿!縱然到阿鼻地獄也法喜充滿。你真得受用,真正開智慧。

「古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這是古大德教給我們,我們只一味在息妄這上面下功夫,不要再去求真,為什麼?妄就是真;妄息了,它就是真。妄,像水一樣,波,波在那裡動,波息了就是水,還要求水幹什麼?不要再去找水了,它息下來的時候就是!「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不要去天天想著,我要成佛、成阿羅漢、成菩薩,你這個是妄想、妄念,哪有佛菩薩、哪有阿羅漢,沒有!諸佛、菩薩、羅漢跟我們人差別在哪裡?我們人有妄想,他沒有妄想。你的見思煩惱沒有了,這個妄想沒有了,就叫你做阿羅漢。塵沙無明破了幾分,就叫你做菩薩。無明統統斷盡,就叫你做佛。除這個之外,到哪裡還去找一個什麼佛、菩薩、羅漢,沒有!真的,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你要是想:一定有個什麼祕密、有個奧秘,我要去得到它,你成天在打妄想。

正如同有許多同修看到我說:法師!你修得不錯,修得很好,一定有什麼祕密。要我傳授祕密給他。如果我要動個壞念頭的話,傳祕密給你,可以!要多少多少錢,我才傳給你,你一定會把錢送給我,是吧!我傳給你還是欺騙你的,哪有祕密,沒有祕密。真的要是說有祕密,都是騙人的。佛法是大慈大悲,佛法裡頭還有祕密,那佛哪裡叫慈悲?佛還有什麼清凈?說老實話,祕密就是不可告人的事情,不可告人一定不是好事情,好事情哪有不可以告人的?你明白這個道理,凡是人家說有什麼祕密,你就不要跟他學,那個一定會上當的,佛法裡頭沒有祕密。佛法裡面有個宗派叫密宗,那個密不是祕密,深密。它的道理很深,初學的人很難理解,所以它叫深密,而不是祕密。佛法裡頭絕對沒有祕密。佛的心清凈正大光明,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告訴人的,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經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這也是《楞嚴經》上所講的。狂心就是妄想,就是妄念。妄念不歇,妄念很多,這就叫凡夫。如果這個妄想沒有了,歇了,那就叫菩提。可見得狂心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狂心是波,菩提是水,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因此,真正修行用功在哪裡?我們修真就在妄處。我們修清凈心就在染污處,我們修平等心就在極不平境界之處,就在這個地方。我們修慈悲心,就在一切沒有慈悲心之處,在這裡頭修。撇開這些境界,你到哪裡修?沒有,沒有真!真在妄處,覺在迷處,正在邪處,凈在染處。這是真的智慧,這是教我們真正用功的方法,真正得受用之處,是在此地,不可以錯會了意思。大乘經典,世尊這樣的開示很多很多,雖然言語不相同,名相用的不一樣,旨趣沒有兩樣。在《金剛經》裡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都是這個意思。所以,多讀大乘經能開智慧,多讀是什麼?經與經當中可以互相來註解,不需要用其他的解釋,以經解經。看多了,你就明白、會通了,圓融貫通。

民國初年丁福保居士,這是在家學佛當中的一位大德,他對於佛教貢獻很多。他也編了不少註解,都叫做箋注。他所用的方法,都是用經文註解經文,他以經注經,不用自己的意思,都是引用這個經上怎麼說的,那個經上怎麼說的,這個祖師怎麼說的,那個大德怎麼說的,沒有用自己一點意思。以經注經,這是一種註解的方法。但是初學的人,一定要曉得,首先要一門深入,一定要在一部經上奠定深厚的基礎,然後你閱讀大乘,才能觸類旁通。如果你沒有基礎的話,你看多了,愈看愈亂。他不能夠會通,愈看愈亂,愈看信心愈沒有了。佛在這個經上是這個說法,那個經上是那個說法,到底哪個說法對?一會兒他講這個是空的,一會兒他講是有的,到底是空、是有?反而懷疑釋迦牟尼佛說話沒有一定的,那就壞了,你就完全錯會了佛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經上奠定深厚的基礎,然後看一切經有受用,能觸類貫通,不會錯解佛的意思。現代一般學佛,確實都沒有在一部經上下死功夫,所以我們這一代的人比不上古人,就連民國初年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我們都比不上。江味農居士、丁福保居士,為什麼人家能成就?人家的基礎非常深厚,有儒家深厚的底子,又有佛法深厚的基礎,所以他們能成就。這個基礎都是從背誦下手的,要是不肯背書,你要把根扎穩,很難很難。現在人都不喜歡背書,不喜歡讀書,這個很糟糕,他不曉得背書的好處。

我們佛門,我只在香港看到一位老法師,他教學生還用老辦法。我看了之後很佩服,我特地去禮座。海仁老和尚,他是一九八o年往生的,我去看他的時候,他九十五歲,第二年他就往生了。他在香港號稱首楞嚴王,因為他是專門學《楞嚴》,專門講《楞嚴》。因為我那個時候到香港,他們也請我去講《楞嚴經》。我是後學,去參訪老法師。老法師只有六個學生,這六個學生不但要背《楞嚴經》,還要背註解,經跟註解都要能背得很熟,他才收你作學生。這個門檻很高,所以只有六個學生,但是真有成就。佛法教學一定要這樣,才能紮根。在過去有佛學院請我教書,我不敢去,因為我也受老師的影響。介紹我佛法的方東美先生,那是個好老師。方先生常常跟我講,他在台灣大學教書,混日子,他說誤人子弟。那樣的學者,道德學問都是令人佩服的,還說誤人子弟;實在講,他並不誤人子弟,學生不肯聽,學生不肯接受教導;我們聽了之後很感動。如果教導學生,學生不能真正得利益,不能開悟,怎麼對得起學生!學生不聽話,我就只好不教,退出了。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金剛經講記》聖嚴法師
洛桑陀美金剛上師:正行的佛弟子要愛國愛教()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八頁)
《金剛經》講記(四)
凈空法師講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13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