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整脊網2015——脊柱常見病整脊診療指南

脊柱常見病整脊診療指南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急性斜頸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急性斜頸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急性斜頸acute torticollis(Stiff Neck)急性斜頸指因頸部一側肌肉突發性疼痛,而致頭頸部被限制,或屈曲位,或後伸位,向一側傾斜。該病好發於青少年。急性斜頸俗稱「落枕」,又稱「失枕」。3 診斷3.1 診斷要點突然起病,多見於睡眠後;一側頸部疼痛;突發性頸部活動受限;呈屈曲位或後伸位向一側傾斜;無明顯外傷史;X線攝片可有頸椎生理曲度、序列的改變。3.1.1病史多因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高低不適;或因睡眠時頸肌受涼而致。起病突然,往往於睡眠後急性發病。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一側頸部肌群緊張僵硬、酸脹疼痛,疼痛嚴重可放射至肩背、上肢及頭部;頸部呈強迫斜頸狀,患者頭向患側傾斜,下頜轉向健側。3.1.2.2 體征頸部屈伸、旋轉活動受限,向患側旋轉尤為明顯;觸診檢查頸部肌緊張呈僵硬狀態;患側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有明顯壓痛。3.1.2.3 影像學檢查排除頸椎先天畸形、頸椎膿腫、頸椎結核、頸椎腫瘤等。X線攝片可有頸椎生理曲度、序列的改變。3.1.3 實驗室檢查無明顯陽性結果。3.1.3 診斷分期分急性期、緩解期。3.4.1 急性期初起,頸部疼痛,不能活動,頭頸運動嚴重障礙。3.4.2 緩解期起病3~5天後,疼痛已減輕,能輕度活動頭頸,但還受限制。3.2 鑒別診斷3.2.1 先天性斜頸為出生後即發現頸部向一側傾斜的畸形,分為肌源性斜頸和骨源性斜頸兩種,表現為斜頸,頸部腫塊,面部不對稱且呈進行性加重。3.2.2 鉤椎關節紊亂症是指因頭頸姿勢不正,頸肌肌力失衡,導致鉤椎關節紊亂,引起頸項疼痛,活動障礙。表現為頸項疼痛或牽涉肩背痛,頸肌緊張,頸部活動受限,局部肌肉壓痛,X線攝片可見鉤椎關節不對稱。3.2.3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是指因勞損或頸部受涼等外因導致頸肌力學失衡,頸椎骨關節位移,椎間孔錯位,神經根與突出之椎間盤產生卡壓,而出現急性頸背痛、上肢麻痹痛等系列癥狀。表現為突發頸肩背痛,並上肢麻痹、竄痛,頸部活動明顯受限,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X線攝片可見椎間隙變窄,CT或MRI檢查可顯示突出的椎間盤大小、形狀及對頸髓壓迫的程度。3.2.4 寰樞關節錯位是指因樞椎旋轉、傾斜,導致與寰椎組成的關節正常位置偏移,而引起的癥狀體征。表現為頭後枕部脹痛不適感,頭暈頭痛、方位性眩暈等;X線攝片張口位提示齒狀突偏歪或前傾。4 辨證4.1 氣滯血瘀證頸項疼痛,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頭部歪向患側,局部有明顯壓痛點。舌紫暗,脈弦緊。4.2 風寒外襲證頸項背部疼痛,拘緊。可兼有淅淅惡風、微發熱、頭痛等表證。舌質淡,舌苔薄白,脈弦緊。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治療為主,輔以調曲、練功。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頸部患側葯熨,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針刺風池、風府、健側內關、頸項穴,每日1次,每次30分鐘。5.2.1.3 推拿法急性期不宜行推拿手法治療。進入緩解期後可行以下理筋手法:①拇指按揉肩井、肩中俞等,以酸脹為度,同時令患者緩緩轉動頸項,使肌肉放鬆。②用小幅度捏揉法捏揉頸項及患肩,或彈撥緊張的肌肉,重點為壓痛點,使肌肉逐漸放鬆。③施滾法於頸項及肩背部肌肉,進一步緩解肌痙攣。④按揉、彈撥、滾動過程中,適當配合數次頸部屈伸、側屈及左右旋轉等被動活動,以改善頸部功能。5.2.1.4 拔罐法急性期緩解後,酌情在頸部患側行閃罐法,應順著肌肉走行進行拔罐。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急性期一般不適合用正脊骨法。急性期緩解後,可行正脊骨法,可選正脊骨法中的「牽頸折頂法」,以糾正頸椎骨關節位移、序列的紊亂(正脊骨法的各種手法具體操作方法及適應症、禁忌症、注意事項見附錄1,以下同)。「牽頸折頂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先對頸部施以理筋松筋手法,然後醫者用雙手掌抱住枕部對頸椎牽拉1~3分鐘,再用四指指腹在頸項後背部,從第7頸椎往頭部隨牽、隨揉、隨折頂頸椎棘突,反覆牽、頂,約20分鐘(以下此法操作同)。5.2.2.2 牽引調曲法急性期緩解後(一般3天後),可行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法,重量為3~6kg,每次30分鐘,每日1次。5.2.3 藥物治療5.2.3.1 分證論治5.2.3.1.1 氣滯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葯:和營止痛湯(《傷科補要》)加減。5.2.3.1.2 風寒外襲證治法: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方葯:葛根湯(《傷寒論》)加減。5.2.3.2 藥物外治疼痛嚴重者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肌肉痙攣嚴重者可加用適量肌松劑。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至第四式進行功能鍛煉。5.3 注意事項5.3.1 觀察療程,一般1~2周,如仍未緩解,需注意合併症。5.3.2 急性期不宜做頸椎牽引及頸部按摩推拿。5.3.3 急性期禁用頸部旋轉法或斜扳法。5.3.4 葯熨時溫度以患者適應為宜,不能過燙,避免燙傷;所用藥物盡量選擇對皮膚刺激小的,熨後如局部皮膚有紅點、出現過敏反應者,需停用本法。6 護理注意頸項部保暖,避風寒。7 預防7.1 枕頭高低適宜。7.2 注意頸部保暖。7.3 從事伏案工作者要每小時適當進行5~10分鐘擴胸運動。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寰樞關節錯位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寰樞關節錯位的診斷和治療。外傷引起的寰樞關節錯位不在本《指南》範圍。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寰樞關節錯位displacement of the atlantoaxial joint寰樞關節錯位是指因樞椎旋轉、傾斜,導致與寰椎組成的關節正常位置偏移,而引起的癥狀、體征。寰樞關節錯位有文獻資料稱「寰樞關節半脫位」、「寰樞關節移位」。西醫稱「自發性寰樞椎脫位」。屬中醫「頭痛」、「眩暈」的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發生於中青年人,以伏案工作者占多數。可有慢性勞損等病史。亦可見於少年兒童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的反覆發作後引起。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患者有頭後枕部脹痛不適感。頭暈頭痛、方位性眩暈,頭暈、頭痛可單一出現,也可同時存在;往往遇勞加重,休息減輕。方位性眩暈可以在起、卧或轉頭時發作。眩暈嚴重時可出現跌扑。頭痛多為偏頭痛或枕後痛,疼痛多可以忍受,往往早晨較輕,下午加重;休息減輕,遇勞加重。部分患者伴有胸悶、心悸、咽喉不適、失眠、健忘,或者血壓波動,或者視力下降、耳鳴、聽力下降,或輕度面癱。3.1.2.2 體征頸項僵直,活動障礙。觸診可摸到側偏之寰椎(雙乳突下寰椎不對稱),局部可有壓痛。橈動脈試驗陽性。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張口位攝片可見齒狀突偏歪或前傾。頸椎側位攝片頸2~3有成角變化,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加大。正位攝片可見頸椎側彎並有椎體旋轉。3.1.2.3.2寰樞椎CT、MRI檢查可協助診斷。3.1.2.4 實驗室檢查椎動脈、椎–基底動脈TCD檢查可提示單側或雙側椎動脈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3.3 診斷要點3.3.1 長期坐姿勞動或睡枕不宜。3.3.2 患者頸項活動障礙。有頭後枕部脹痛不適感,頭暈頭痛、方位性眩暈。3.3.3 觸診可摸到側偏之寰椎(雙乳突下寰椎不對稱),局部可有壓痛。橈動脈試驗陽性。3.3.4 X線攝片張口位提示齒狀突偏歪或前傾;正位提示頸椎側彎並有椎體旋轉;側位提示頸2、3有成角旋轉,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加大。3.3 診斷分型3.3.1 側偏型X線攝片張口位提示齒狀突偏移,寰椎旋轉;側位片頸2、3向後成角,頸曲改變。3.3.2 前傾型X線攝片張口位提示齒狀突前傾,寰椎後傾,出現雙邊征;側位頸曲增大,頸2、3呈階梯狀改變。3.3.3 混合型指前傾與側偏同時存在。3.4 鑒別診斷3.4.1 梅尼埃綜合征為內耳膜迷路積水,表現為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聽力減退及耳鳴。其特點是耳鳴加重後眩暈發作,眩暈發作後耳鳴逐漸減輕或消失,耳鼻喉科可協助診斷。3.4.2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短暫劇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經功能破壞的表現稱三叉神經痛。為驟然發生的劇烈疼痛,發作時患者常緊按或擦病側面部可減輕疼痛,嚴重者可伴有同側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在三叉神經的皮下分布穿出骨孔處,常有壓痛點。3.4.3 橋腦小腦角病變表現為眩暈及一側聽力進行性減退,行走不穩。CT或MRI可見病側橋腦、小腦角處佔位性病變,X線攝片可顯示病側內聽道擴大,張口位寰樞椎無錯位。3.4.4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上又稱短暫性腦缺血血管病,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發作時2分鐘即出現癥狀,但多在15分鐘恢復,無後遺症。表現為對側肢體或面部肌肉無力、癱瘓、麻刺感,或感覺消失,構音障礙;或者突然眩暈,或口周麻刺感,雙側肢體感覺異常,或出現共濟失調。3.4.5 局限性腦梗塞即腦卒中(俗稱「中風」),多為中年以上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高血脂患者,表現為一側頭痛、眩暈、嘔吐,對側身體感覺異常,偏癱,言語不清等癥狀。CT、MRI可協助診斷。4 辨證4.1 痰濕中阻證頭暈目眩,頭重如裹,胸悶泛惡,甚則嘔吐痰涎,嗜睡,苔白膩,脈濡滑。4.2 肝陽上亢證頭暈目眩,兩目乾澀,急躁易怒,面色潮紅,少寐多夢,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4.3 氣血兩虛證眩暈,面色不華,神疲懶言,心悸失眠,食少乏力,舌淡,脈弱。4.4 氣虛瘀滯證頭暈,頭痛,疼痛如刺,痛處不移而拒按,身倦無力,少氣懶言、面色淡白或晦滯,舌淡暗或見瘀斑,脈象沉澀。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可在頸項部、腰背部進行葯熨。5.2.1.2 針刺法針刺取風池、風府、腦空等穴,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個療程。5.2.1.3 按摩法在寰樞部位及頸背部行理筋、分筋手法,松解肌肉粘連。5.2.1.4 拔罐法在頸背部走罐、拔罐。5.2.2 正脊骨法理筋治療後行寰樞端轉法糾正寰椎位移;頸椎旋提法糾正頸椎旋轉傾斜;胸椎過伸提胸法糾正胸椎側凸。5.2.2.1 寰樞端轉法患者端坐,醫者站在患者側後方。術式一:醫者一手拇指、食指分別置於寰椎兩側(相當於兩側風池穴位置),另一肘托起患者下頜,兩手同時稍用力將患者頭顱輕輕向上提,然後輕輕向突出一方旋轉10°以內,稍旋即放下,每次端轉不超過1分鐘,做3~5次欲合先離手法後,再反向端轉,即可感到突出的側凸下有空虛感,無壓痛,表明已複位。術式二:術式同一,但拇指按壓第二頸椎棘突,反覆2~3次,使前傾的樞椎複位。5.2.2.2 頸椎旋提法患者端坐,囑患者頭頸屈曲90°(或近似),並向患側旋轉至最大,以左側為例,醫者立於患者後方,患者屈曲頭頸並旋轉後,用右手四指按壓頭顱,用左肘兜患者下頜,輕輕兜頜向上,即可聽到下頸部「咯」的一聲,表明複位成功。右側與左側操作相反。5.2.2.3 提胸過伸法一式: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十指交叉抱項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雙手自患者肩上伸向兩側脅部,用一膝頂上段胸椎,然後雙手抱兩脅將患者向後上方提拉。二式: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十指交叉抱項部,醫者站在患者背後,雙手自患者腋下穿過,向上反握其雙前臂,用前胸頂患者胸背,然後雙手用力,將患者向後上方提拉。三式: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臂於前胸交叉,雙手抱肩,醫者坐在患者背後,從腋下雙手拉患者對側肘關節,使肩胛拉開,然後將患者向後上方提拉。5.2.3 藥物治療5.2.3.1 分證論治5.2.3.1.1 痰濕中阻證治法:化濕祛痰,健脾和胃。主方:半夏白朮天麻湯(《醫學心悟》)加減。5.2.3.1.2 肝陽上亢證治法:平肝潛陽,息風通絡。主方: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加減。5.2.3.1.3 氣血兩虛證治法:補養氣血,健運脾胃。主方:歸脾湯(《濟生方》)加減。4.2.3.1.4 氣虛瘀滯證治法:補氣活血,祛瘀通絡。主方: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加減。4.2.3.2 中成藥可選用具有活血通絡,散風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頸復康顆粒或仙靈骨葆膠囊;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4.2.3.3 其它藥物療法根據病情選用靜脈點滴鹽酸川芎嗪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改善頭部微循環。4.2.4 練功療法可採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至第十式進行康復鍛煉。4.3 注意事項4.3.1 一般觀察2~4周,X線攝片複查複位後,神經功能恢復需一段時間。4.3.2 寰樞關節錯位不宜頸椎布兜牽引,牽引有時易加重頭暈、噁心。4.3.3 禁用寰樞椎的高位旋轉和後伸手法,也不宜用斜扳法。5 護理5.1 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減輕思想負擔。5.2 指導督促患者做相應功能鍛煉。5.3 治療期間,患者以卧床休息為主,枕頭高低適宜,注意頸部保暖。6 預防6.1 睡枕以舒適為宜。6.2 避免長期伏案工作,坐1小時後起來活動活動。6.3 避免風寒濕,局部保暖。6.4 堅持行「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至第十式功能鍛煉。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鉤椎關節紊亂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鉤椎關節紊亂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鉤椎關節紊亂症uncovertebral joint derange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鉤椎關節紊亂症是指因頭頸姿勢不正,頸肌肌力失衡,導致鉤椎關節紊亂,引起頸項疼痛,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鉤椎關節紊亂症,屬中醫「頸項痛」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本病多見於青壯年,多有睡枕不當、睡姿不正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或頸項感受風寒,或頸部外傷等病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主要表現為頸項疼痛或牽涉肩背痛。頸部活動障礙,特別是旋轉功能障礙,稍加旋轉即頸項痛而不能再轉。3.1.2.2 體征頸肌緊張,活動受限,以旋轉功能受限為主。相關軟組織的附著點、頸椎兩側的肌肉,以及斜方肌、肩胛提肌有明顯的壓痛,也可在棘突間有壓痛。3.1.2.3 影像學檢查X線照片正位可見鉤椎關節不對稱,椎體傾斜;側位或有椎曲變小或有雙邊征。3.3 診斷要點本病多見於青壯年,有不良姿勢史,頸項受寒史或頸部外傷史;表現為頸項疼痛或牽涉肩背痛,頸部活動障礙;頸肌緊張,活動受限,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有明顯的壓痛;X線照片正位可見鉤椎關節不對稱。3.1.3 診斷分期3.1.3.1 急性期突發頭頸轉動障礙,尤其不能向一側旋轉,轉動即牽涉頸肩背疼痛,觸壓頸部有壓痛,多發生於頸胸部,或由外傷引起。X線攝片可見鉤椎關節不對稱,頸曲稍有改變或正常。3.1.3.2 慢性期曾有頸項轉動障礙病史,未經治療好轉,但逐漸感頸項活動不靈活,有牽拉頸肩酸痛,X線照片有明顯鉤椎關節不對稱,頸曲變小,或有階梯狀改變,或有雙邊征。3.2 鑒別診斷3.2.1 頸背肌筋膜炎多見於項韌帶和肩胛提肌、斜方肌,因慢性勞損或風寒濕邪侵犯,韌帶肌肉受損,局部粘連或有條索狀改變。若項韌帶與棘突剝離,甚至鈣化,表現為局部酸痛,壓痛或出現彈響,但一般頸曲無改變。3.2.2 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指因慢性勞損,頸部肌力失衡,導致頸椎椎體旋轉傾斜、椎曲異常、椎間孔變窄,刺激頸神經、臂叢神經和相鄰的交感神經以及椎動脈受損,出現的系列症候群。本病影像學顯示有椎間盤突出、退化,椎曲紊亂。3.2.3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本病有急性頸痛,上肢放射性竄痛,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影像學顯示有椎間盤突出。4 辨證4.1 氣滯血瘀證晨起頸項疼痛,或外傷所致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頭部歪向患側,局部有明顯壓痛點,有時可見筋結。舌紫暗,苔薄,脈弦緊。4.2 風寒外襲證頸項背部強痛,拘緊麻木。可兼有淅淅惡風,微發熱,頭痛等表證。舌淡,苔薄白,脈弦緊。5 治療5.1 治療原則急性期以理筋療法,緩解疼痛為主,慢性期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急性期5.2.1.1 理筋療法5.2.1.1.1 點穴轉項法點健側內關(第2掌骨間),同時患者自行轉動頸項。5.2.1.1.2 理療法選用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低頻調製的中頻電療法、超聲波療法,以減輕組織水腫。5.2.2 慢性期5.2.2.1 理筋療法5.2.2.1.1 葯熨法可在頸背部進行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2.1.2 針刺法取頸夾脊穴、肩井、秉風、天突、外關、列缺等穴,配合電針治療,每次30分鐘。5.2.2.1.3 推拿法在項背部行揉法、滾法、拿法及點按舒筋法,以放鬆、理順頸肩部肌肉,以患側為主。5.2.2.1.4 灸法取阿是穴、天柱、肩井、肩中俞,常用艾條灸或艾炷灸。每穴灸10~20分鐘或5~7壯。5.2.2.1.5 拔罐及刮痧法頸背部痛點、肩井、天宗、肩貞等穴部位拔罐,如用刮痧則選頸背部位。5.2.2.2 正脊調曲療法5.2.2.2.1 正脊骨法行按脊松樞法、牽頸折頂法、頸椎旋提法、提胸過伸法調整椎體旋轉。按脊松樞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用雙拇指指腹自大椎穴開始,自上而下,垂直按壓在脊柱雙側椎板上,反覆3~5遍;然後讓患者俯卧,屈曲脊柱,醫者握拳,用小魚際肌側拳叩擊頸胸樞紐、胸腰樞紐及腰骶樞紐。5.2.2.2.2 牽引調曲法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以改善頸椎曲度。上述理筋、調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天再行第二療程。5.2.3 分證論治5.2.3.1 氣滯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方:合營止痛湯(《傷科補要》)加減。5.2.3.2風寒外襲證治法:祛風散寒,止痛。主方:葛根湯(《傷寒論》)加減。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五式至第七式,自我練功。5.3 注意事項5.3.1 本症一般1療程康復,如仍未康復按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治療。5.3.2 頸肌在緊張疼痛狀態下,不宜施行旋轉複位手法。5.3.3 如頸曲變小者,先行牽頸折頂法,1周後頸曲改善,再行頸椎旋提法。5.3.4 不宜頸椎側扳法。6 護理6.1 避免頸椎長時間保持固定體位。如:避免長時間學習、用電腦;避免躺著看書、看電視。6.2 科學用枕。枕頭高度適宜,以舒適為度。枕頭應墊在項部,才能使頸項部肌肉得到充分放鬆。7 預防避免頸椎長時間保持固定體位;科學用枕;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鍛煉,可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五式至第七式,自我練功。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acute herniation cervical disc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是指因勞損或頸部受涼等外因導致頸肌力學失衡,頸椎骨關節位移,椎間孔錯位,神經根與突出之椎間盤產生卡壓,而出現急性頸背痛、上肢麻痹痛等癥狀。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既往文獻也有稱「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中醫「痛痹」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該病多發生於伏案工作者,有慢性勞損、頸部外傷、受寒涼等病史。3.1.2 臨床表現3.2.1.1 癥狀發病急,可因姿勢不當、受涼後突然感到頸肩背疼痛,並上肢麻痹、竄痛,頸活動嚴重受限。疼痛常影響睡眠,嚴重者不能平卧,只能取坐位睡眠。頸部不活動時疼痛可緩解。將患側上肢高舉過頭部,則感到較舒適。睡卧時為避免疼痛而將頭枕在手上,或把頭偏向患側。頭的位置影響癥狀,輕度後伸頸部即會引起較重的疼痛,夜間睡眠因頸部不自覺活動導致痛醒。急性期過後,癥狀稍減輕,患者可入睡。3.2.1.2 體征頸項部肌肉僵硬,患側明顯,可觸及壓痛點,頸部活動明顯受限,以後伸及患側屈受限明顯,臂叢牽拉試驗陽性。3.2.1.3 影像學檢查3.2.1.3.1 X線檢查青春期原發性椎間盤突出,X線攝片不一定有側彎,可以看到病變的椎間隙變窄,輕度椎曲改變。對於有陳舊性椎間盤突出因外因急性發作的患者,可有明顯鉤椎關節不對稱、椎間孔變小、椎曲變小,椎間隙變窄。3.2.1.3.2 CT或MRI檢查可顯示突出的椎間盤大小、形狀,以及對頸髓、神經根壓迫的程度。3.2.1.4 實驗室檢查雙上肢肌電圖檢查,可了解神經受損部位及受壓程度。3.3 診斷要點3.3.1 突發的頸肩背痛,並上肢麻痹、竄痛;頸部活動受限。3.3.2 臂叢牽拉試驗陽性。3.3.3 X線攝片見椎曲變小、病變椎間隙變窄;CT或MRI可顯示突出的椎間盤大小、形狀,以及對頸髓、神經根壓迫的程度。3.1.3 診斷分型3.1.3.1 側方神經根型突出的椎間盤在後縱韌帶的外側、鉤椎關節內側,臨床癥狀以椎間盤壓迫脊神經根而產生的神經根性癥狀為主,表現為頸項痛、疼痛放射至肩胛、枕部或上肢,嚴重者有麻木感,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在頭頂加壓使頸椎伸直或向患側屈曲會引起神經根性痛,向上拔伸頭部疼痛可緩解。3.1.3.2 旁中央脊髓型突出的椎間盤偏於一側,而且介於脊神經根和脊髓之間,可以壓迫兩者產生單側脊髓及神經根的壓迫癥狀。中央型或較大的頸椎間盤突出,以脊髓受壓癥狀為主,一般可分為三類:運動系統障礙,表現為痙攣性癱瘓,但相對較輕,沒有感覺障礙;脊髓中央綜合征,表現為嚴重的運動和感覺障礙,主要在上肢;上肢痛並脊髓受壓,表現出上肢是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癥狀,下肢是上運動神經元受損癥狀。神經根性痛是本型的特徵。3.2 鑒別診斷3.2.1 急性脊髓炎為多種原因所致脊髓炎症反應,表現為病變節段以下的癱瘓、感覺減退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該病初起癥狀可為病變節段的脊柱痛、束帶感,但病情進展很快,可數小時至數天即發展至最重。急性期病損節段以下肢體弛緩性癱瘓,深淺感覺消失,大小便失禁,為脊髓休剋期。經過數日至數月,腱反射出現,肌張力增高,繼而反射亢進,肌力和感覺不同程度恢復。3.2.2 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是指因慢性勞損,頸部肌力失衡,導致頸椎椎體旋轉傾斜、椎曲異常、椎間孔變窄,刺激到頸神經、臂叢神經和相鄰的交感神經以及椎動脈受損,出現的頸肩背痛、上肢麻痛等癥狀。該病發病緩慢,癥狀多樣而稍緩和。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反覆發作,病情遷延,可發展成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3.2.3 頸椎管狹窄症本病發病緩慢,以上肢無力發抖、下肢步態顫抖為主要癥狀。影像學診斷X線攝片顯示椎曲增大、變直或反弓、頸椎側彎,多個椎間隙變窄;CT和MRI檢查顯示多個椎間盤突出或有韌帶鈣化、骨質增生、椎管節段性狹窄等。3.2.4 脊髓半切綜合征多發於老年人,常見於頸5、6節段,陳舊性椎間盤突出纖維軟骨化突入椎管,呈橫貫狀壓迫脊髓,將脊髓向對側擠壓,導致對側脊髓和神經根受骨性壓迫。臨床表現為對側上肢痿軟無力,不能抬舉,但肌肉萎縮不明顯,脊髓節段支配區痛感和溫度降低,少汗或無汗。CT或MRI檢查可明確診斷。4 辨證4.1 血瘀證頸部有外傷史,頸項部疼痛,可出現一側或雙側肩、背、手的麻木疼痛,伴頭痛、頭暈、頸肌緊張,壓痛明顯。舌質暗,有瘀斑,脈弦澀。4.2 風寒證頸項部疼痛劇烈,遇冷則發,頸部僵硬,活動不便,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有放射痛,皮膚感覺異常,伴頭暈、惡風寒。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4.3 肝腎不足證頸項部酸困疼痛,一側或雙側肩、臂麻木,項部壓痛,伴放射痛,頸活動不利,伴眩暈耳鳴,失眠健忘,腰膝無力。舌質紅,少苔,脈細數。5 治療5.1 治療原則急性期以活血化瘀、消除神經根水腫為主,緩解期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急性期疼痛明顯者應用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靜脈點滴20%甘露醇注射液及活血化瘀類中成藥改善癥狀。5.2.2 緩解期可應用理筋、調曲、練功方法系統治療。5.2.2.1 理筋療法5.2.2.1.1 葯熨法頸背、胸背及疼痛側上肢行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緩解疼痛,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2.1.2 針刺法取頸4~7節段夾脊穴為主,配合痛肢循經取穴,同時加電針治療,每次30分鐘。5.2.2.1.3 推拿法行頸胸背分筋理筋法,如推、拿、滾、拍等法。5.2.2.2 正脊調曲療法4.2.2.2.1 正脊骨法行牽頸折頂法、頸椎旋提法和提胸過伸法以調頸椎曲度和椎體旋轉。對側方神經根型和旁中央脊髓型頸椎間盤突出患者,先行牽頸折頂法,待頸椎曲度出現後再配合頸椎旋提法。5.2.2.2.2 牽引調曲法取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以調頸椎椎間隙及頸曲。旁中央脊髓型不宜頸椎布兜牽引。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後再行第二療程。5.2.2.3 藥物療法5.2.2.3.1 分證論治5.2.2.3.1.1 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主方: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加減。5.2.2.3.1.2 風寒證治法: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主方: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或葛根湯(《傷寒論》)加減。5.2.2.3.1.3 肝腎不足證治法:補益肝腎,強筋止痛。主方: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或疏風滋血湯(《證治準繩》)加減。5.2.2.3.2 中成藥可選用具有疏風、活血、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頸復康顆粒或仙靈骨葆膠囊等,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第五式、第六式、第七式、第八式、第九式和第十式進行功能鍛煉,加強頸胸部肌肉功能,以增強其活力和韌性,維護脊柱外平衡。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1療程可顯效,2療程複查X線攝片,觀察椎曲恢復程度,臨床療效觀察4~6周。神經功能恢復可能還需較長時間。5.3.2 疼痛劇烈、頸部活動嚴重受限者禁用推拿按摩手法,不宜使用牽引調曲法和正脊骨法。5.3.3 緩解期切忌暴力推拿及正骨,牽引調曲法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6 護理對患者進行精神上的安撫,囑其頸背部保暖,指導患者睡枕高低適宜,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治療後以卧床休息為主。7 預防7.1 頸項部避風寒、保暖。7.2 睡枕以舒適為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spinal curvature derangement syndrome due to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spondylosis)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是指因慢性勞損,頸部肌力失衡,導致頸椎椎體旋轉傾斜、椎曲異常、椎間孔變窄,刺激到頸神經、臂叢神經和相鄰的交感神經以及椎動脈受損,出現的系列症候群。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西醫稱「頸椎失穩症」,既往文獻稱為「頸椎病」,屬中醫「頸肩痛」、「頸項痹」或「眩暈」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見於長期伏案學習、工作及中老年患者,常與風寒濕刺激、慢性勞損、咽喉部感染、頸部外傷等有關。3.1.2 臨床表現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在臨床上可分為神經根型和椎動脈型。3.1.2.1 癥狀神經根型主要表現為與脊神經根分布區相一致的感覺、運動障礙及反射變化。臨床癥狀可見頸部單側局限性疼痛,頸根部呈電擊樣向肩、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疼痛呈酸痛、灼痛或電擊樣痛,頸部後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壓時疼痛可加重,上肢沉重,酸軟無力,持物易墜落。椎動脈型臨床癥狀可見隨頭頸部體位改變而引起眩暈,單側頸枕部或枕頂部發作性頭痛、視力減弱、耳鳴、聽力下降,可有猝倒發作。常因頭部活動到某一位置時誘發或加重,頸部旋轉時引起眩暈發作是本病的最大特點。3.1.2.2 體征神經根型檢查可見頸部明顯僵硬,病變頸椎棘突、患側肩胛骨內上角和胸大肌區常有壓痛,上肢和手指的感覺減退,可有肌肉萎縮。可有受累神經根支配的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臂叢牽拉試驗、壓頂試驗及椎間孔擠壓試驗均可陽性;椎動脈型檢查時可見頭部後仰或旋轉時,眩暈等癥狀發作或加重。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可見頸椎生理曲度減小、消失或反弓,鉤椎關節增生,椎間孔變窄。3.1.2.3.2 CT檢查可清楚地顯示頸椎椎管和神經根管狹窄,椎間盤突出及脊神經根受壓情況。3.1.2.3.3 MRI檢查可以從頸椎的矢狀面、橫斷面及冠狀面觀察椎管內結構的改變,對脊髓、椎間盤組織顯示清晰,但是如突出物小,有時不如CT清楚。3.1.2.4 物理檢查3.1.2.4.1 神經肌電圖檢查神經根型可見受累的神經根支配肌節出現低電壓、多相運動電位等。正中神經、尺神經的傳導速度可有不同程度降低。因頸椎退變增生的節段不同,受累的神經根亦有所不同,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頸5~6和頸6~7節段。3.1.2.4.2 經顱多普勒檢查椎動脈型可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或障礙,對本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3.1.2.4.3 腦血流圖檢查對椎動脈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的診斷有參考價值。多在頸椎自然位和轉頸位檢查,如出現主波峰角變圓、重搏波峰低或消失,主波上升時間延長,波幅降低則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3.3 診斷要點3.3.1 神經根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3.1.1.1 有頸部外傷或慢性勞損病史。3.3.1.2 有上述神經根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臨床癥狀和體征。3.3.1.3 有上述相應影像學改變,並可排除頸椎的骨折、脫位、結核等病變。3.3.2 椎動脈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3.3.2.1 有頸部外傷或慢性勞損病史。3.3.2.2 有一種或幾種上述臨床癥狀,其眩暈特點為發作性,可逆性,其多次發作的癥狀有時不盡相同,發作時神經系統檢查可正常,也可出現陽性體征。3.3.2.3 排除耳、眼等器官引起的眩暈疾病。3.3.2.4 影像學檢查顯示有頸椎退行性改變,尤其是鉤椎關節增生,並可排除頸椎的結核、腫瘤、骨折、脫位等。3.2 鑒別診斷3.2.1 神經根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應與急性斜頸、鉤椎關節紊亂症、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頸肋綜合征、頸肌筋膜炎、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腕管綜合征相鑒別。3.2.1.1 急性斜頸診斷要點詳見本《指南》「急性斜頸」。3.2.1.2 鉤椎關節紊亂症診斷要點詳見本《指南》「鉤椎關節紊亂症」。3.2.1.3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診斷要點詳見本《指南》「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3.2.1.4 頸肋綜合征多因第7頸椎橫突過長或有頸肋的機械壓迫,前斜角肌痙攣壓迫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而產生。主要表現為手指發涼、發紫或蒼白,高舉患肢時癥狀減輕,Adson試驗陽性。X線攝片示第7頸椎橫突過長或橫突外端有遊離小肋骨。3.2.1.5 頸肌筋膜炎頸部劇痛較廣泛,但無明顯放射痛。少有麻痛,若有則麻木區不按脊神經節段分布,無腱反射異常。X線攝片多未見異常。抗炎藥物有效。3.2.1.6 肩周炎多見於50歲左右患者。肩部疼痛,活動受限,一般不向前臂放射。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短頭、喙突附著處及肱二頭肌長頭腱鞘部。3.2.1.7 胸廓出口綜合征本病疼痛多呈針刺樣或燒灼樣,可出現典型的臂叢神經痛。疼痛多從受壓點向患側頸部、腋下、前臂內側及手部放射。患側手高舉而不聳肩時,鎖骨動脈受壓,出現手部皮膚變冷、蒼白,甚至出現典型的雷諾現象。3.2.1.8 肘管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指尺側半感覺異常,通常為麻木或刺痛。檢查可見手部小魚際肌、骨間肌萎縮,及環、小指呈爪狀畸形,夾紙試驗陽性,尺神經溝處Tinel征陽性。電生理檢查發現肘下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肌電圖異常。3.2.1.9 腕管綜合征是由於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導致手指麻木、疼痛和雷諾現象。與手腕過度背伸有關。突出癥狀是麻木,一般限於橈側3個手指,幾乎所有患者在夜間發作或加劇,影響睡眠。腕管韌帶加壓試驗與腕關節背屈試驗陽性,但頸神經根牽拉和壓頂試驗陰性。3.4.2 椎動脈型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應當與寰樞關節錯位、梅尼埃綜合征、腦動脈硬化、顱內腫瘤等相鑒別。3.4.2.1 寰樞關節錯位診斷要點詳見本《指南》「寰樞關節錯位」。3.4.2.2 梅尼埃綜合徵發作突然,有四周景物或自身在搖晃的錯覺,易受光線、情緒波動等刺激而眩暈加重。眩暈發作有規律性,伴有水平性眼球震顫,緩解後可毫無癥狀。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發現,前庭功能試驗不正常。3.4.2.3 腦動脈硬化有大腦皮層功能減退癥狀,如頭暈、記憶力減退,與頸椎活動無關。多伴有眼底動脈、主動脈、冠狀動脈硬化的癥狀。血壓特點是舒張壓高,收縮壓低,即脈壓差減少。血清總膽固醇量增高,總膽固醇與磷脂的比值增高,β-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增高等。3.4.2.4 顱內腫瘤第四腦室或顱後凹腫瘤可直接壓迫前庭神經及其中樞,患者轉頭時可突發眩暈。常有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征。頭顱CT掃描可發現腫瘤病灶。4 辨證4.1 風寒證頸項強硬,活動不利,疼痛由頸項竄至肩或上肢,遇寒痛甚。苔薄白,脈浮緊。4.2 虛寒證上肢麻木、疼痛,以麻木為主,兼有四肢欠溫,疲倦乏力,怕冷。舌腫大、苔薄白,脈沉細。4.3 肝陽上亢證血壓偏高,頭暈目眩,耳鳴多夢,肢體麻木,情緒激動時易誘發。舌紅少津、脈細弦。4.4 氣血虧虛證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脈細無力,舌質淡。3.5.5 痰濕中阻證頭暈頭痛,四肢沉重乏力,神倦懶言,嘔惡痰涎,納差腹脹,苔厚膩,脈弦細。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三大治療原則。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在頸背部進行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個療程。可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大椎、關元、氣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個療程。5.2.1.3 推拿法對癥狀較輕者可行滾法、拿法、揉法等手法放鬆頸項部肌群。5.2.1.4 拔罐法可取肩井穴、大椎穴、天宗穴、肩貞穴等進行拔罐治療。5.2.1.5 針刀法對癥狀嚴重者可配合小針刀局部松解治療。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基本手法有牽頸折頂法、頸椎旋提法。牽頸折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頸椎旋提法據病情選用。5.2.2.2 牽引調曲法頸椎布兜牽引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治療5.2.3.1 分證論治5.2.3.1.1 風寒痹證治法: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主方:葛根湯(《傷寒論》)加減。5.2.3.1.2 虛寒痹證治法:益氣溫經,和營通痹。主方: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加減。5.2.3.1.3 肝陽上亢證治法:平肝潛陽,息風止痙。主方: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加減。5.2.3.1.4 氣血虧虛證治法:益氣養血,提升清陽。主方:益氣聰明湯(《證治準繩》)加減。5.2.3.1.5 痰濕中阻證治法:化痰利濕,舒筋通絡。主方: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加減。5.2.3.2 中成藥選用具有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的作用的中成藥,如頸復康顆粒或仙靈骨葆膠囊,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練功療法是鞏固療效、防止複發的重要手段。可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一式至第七式和第十八式之一進行康復訓練。5.3 注意事項5.3.1 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整脊調曲治療一般1個療程顯效,2個療程複查X線照片觀察椎曲恢復程度。療效觀察為2~6療程。肌肉神經功能恢復靠自主練功。5.3.2 推拿手法治療宜柔和,切忌暴力。5.3.3 椎動脈型椎曲病理反弓的患者,不宜使用旋轉頸椎的手法。6 護理該病的發生與頸部外傷和頸部的慢性勞損有關,故在治療和康復期間,應避免頸部的持續受力,注重頸項部肌群的功能鍛煉,加強頸項部肌群保護功能,同時注意飲食,多食富含維生素和鈣質的蔬菜和食物,補充骨骼中的鈣含量。7 預防7.1 提高對頸椎病致病因素的認識。7.2 糾正工作中的不良體位,定時活動頭頸。7.3 調整睡眠姿勢,枕頭不應過高或過低。7.4 關節退變、增生,既是人體衰老的表現,也是脊柱勞損病因之一。可選用調補肝腎、改善軟骨代謝類營養品,如春芝堂氨糖膠囊、三七葡萄籽膠囊、枸杞茯苓膠囊等。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頸椎管狹窄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頸椎管狹窄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頸椎管狹窄症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頸椎管狹窄症是指由於外傷、勞損等因素,椎曲紊亂,導致椎管旁組織突入或增生,椎管管腔序列位移,椎間盤黃韌帶平面空間變窄,頸髓受壓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頸椎管狹窄症既往文獻稱「脊髓型頸椎病」,屬於中醫「痿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常有慢性勞損的因素,或有外傷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主要表現為慢性進行性的四肢感覺及運動障礙。自覺下肢麻木,肌肉發緊,步態不穩,頭重腳輕,有踩棉花樣感覺;或上肢發抖、無力,手指精細運動功能障礙;胸悶有束帶感;或伴心悸,頭痛,睡眠欠佳,頭暈;嚴重者有痙攣性不全癱瘓,甚則小便障礙。3.1.2.2 體征下肢感覺、運動障礙為其首發癥狀,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感,步態不穩,雙下肢多有感覺障礙,深感覺存在;或下肢肌張力增高,呈不完全性痙攣性癱瘓;膝、跟腱反射亢進,踝、髕陣攣陽性,肌痙攣側的Babinski征陽性。頸部僵硬,後伸或側屈活動受限,棘突或棘突旁有壓痛。上肢可出現一側或兩側的感覺減退,肌力下降,持物不穩,精細動作困難。肱二、三頭肌腱反射亢進,Hoffmann征陽性。感覺障礙平面不規則,軀幹部常從第2或第4肋以下感覺障礙,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功能障礙。如出現痛覺、溫覺與觸覺分離現象,多為脊髓半側受壓所致,即半切綜合征。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頸椎平片上可見頸椎曲度變直或向後成角,或階梯狀改變,椎間隙狹窄,鉤椎關節不對稱,椎體後緣骨刺形成,斜位片可見椎間孔變小、關節突關節重疊,韌帶鈣化等。3.1.2.3.2 CT檢查是頸椎管狹窄症的常規檢查,可以顯示椎體後緣骨刺、多個椎間盤突出、椎管容積、黃韌帶的增厚及鈣化情況。3.1.2.3.3 MRI檢查顯示多個椎間盤突出,椎管節段性狹窄,可見後縱韌帶或黃韌帶增厚等。3.1.2.4 物理檢查肌電圖檢查:神經體感電位(SEP)潛伏期平均值(mS),延長者為傳導障礙。提示脊髓、神經壓迫性損害。3.3 診斷要點3.3.1 病史: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常有慢性勞損、外傷史。3.3.2 癥狀:主要為頸段脊髓損害的表現。自覺下肢麻木,肌肉發緊,步態不穩,胸悶,有束帶感;上肢發抖、無力,手指精細運動功能障礙;嚴重者有痙攣性不全癱瘓,甚則小便障礙。3.3.3 體征:頸部壓痛。軀幹部、下肢多有感覺障礙,腱反射亢進,踝、髕陣攣陽性, Babinski 、Hoffmann征陽性。3.3.4 X線:頸椎曲度變直或反弓,椎間隙狹窄,椎體後緣骨刺增生,斜位片見椎間孔變小等。CT:示椎體後緣骨刺增生,椎管容積減小,小關節增生、內聚,黃韌帶的增厚、鈣化。MRI:脊髓受壓因椎間盤多個突出而呈波浪樣壓跡,脊髓可變細,或呈念珠狀。符合上述2、3、4者可以確診。注意本病診斷以患者癥狀體征為主,CT、MRI影像學診斷為參考。有時CT、MRI診斷椎管狹窄,但患者不一定有癥狀。而有癥狀體征者CT、MRI不一定顯示狹窄,因此CT、MRI僅供參考。3.2 鑒別診斷凡有脊髓刺激或者損害的病變均需與頸椎管狹窄症相鑒別。從普通X線攝片即能鑒別頸椎骨折脫位、寰樞椎半脫位、頸椎先天性畸形、頸椎骨結核、骨腫瘤等。此外尚有以下幾種疾病須與本病相鑒別。3.2.1脊髓腫瘤在疾病的早期,單憑癥狀和體征甚至X線攝片,頸椎椎管內腫瘤和頸椎管狹窄症難以鑒別。脊髓腫瘤一般癥狀呈進行性發展,到了晚期則可出現四肢完全性癱瘓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現,進展速度比頸椎管狹窄症要快得多。頸椎管狹窄症除非發病後頸部受到外傷,較少出現四肢完全性癱瘓的情況。X線平片可見椎管擴大或椎間孔變大。MRI檢查能確定椎管內腫瘤的診斷。3.2.2脊髓空洞症好發於20~30歲男性,感覺分離為其重要的特徵,即痛溫覺減退或消失,而觸覺存在。X線攝片正常,MRI可直接發現頸脊髓上有空洞形成。3.2.3肌萎縮型脊髓側索硬化症本病可有廣泛的上運動神經原和下運動神經原損害的各種表現,呈進行性發病,但無感覺障礙及括約肌障礙,罕見智能及精神障礙;有肌束顫動;肌電圖檢查可出現前角病變的典型改變;頸椎X線攝片無改變;腰穿奎氏試驗通暢;脊髓碘油造影無梗阻。3.2.4後縱韌帶骨化症本病可與頸椎管狹窄症合併存在。其X線攝片表現在側位片上可見椎體後方相當於後縱韌帶部位有密度增高骨化影,大小形態不一。CT檢查能準確了解後縱韌帶骨化的形態、成熟度、位置、範圍、對脊髓的壓迫等情況。4 辨證4.1 肝陰不足證頭目眩暈,胸悶心悸,睡眠不寧,四肢麻痹、顫抖、無力,面色蒼白。舌質淡紅,舌苔白,脈弦細、無力。4.2 督脈陽虛證四肢無力,四肢發冷,疲倦,盜汗或自汗,便溏、尿頻,舌質淡紅。舌苔白滑,脈虛無力。5 治療5.1 治療原則理筋,調曲,練功,以上病下治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對頸胸背部進行膏摩葯熨,緩解肌肉緊張粘連。可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選用頸夾脊穴和胸椎的華佗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等穴針刺調壓;四肢穴位按循經取穴。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以提胸過伸法及胸腰旋轉法為主,用以調頸、胸、腰椎曲度和椎體旋轉。癥狀緩解後適當選用牽頸折頂法。5.2.2.2 牽引調曲法採用上病下治方法為主,重點應用「四維調曲法」調整腰曲,復原胸椎。四維調曲法:患者俯卧於四維整脊牽引床上,將環套套於腋下以固定上半身,雙下肢牽引帶束於膝關節上下端;用升降板將下半身托起,胸腰段與上半身呈25°~45°角,調整治療儀,使雙下肢緩慢逐漸升起,下肢與下半身呈懸吊狀,後將托板放至離下肢約30cm處,以下腹部離開托板為宜;下肢與牽引床的角度根據患者腰椎曲度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力的支點作用在胸腰樞紐關節處。牽引時間為20~30分鐘,以患者耐受為度,牽引解除後,卧床休息10~20分鐘才能下地。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肝陰不足證治法:滋陰養肝,祛風除濕。主方: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5.2.3.1.2 督脈陽虛證治法:補腎填精,通調督脈,強筋健骨。主方:腎氣丸(《金匱要略》)或補腎熟乾地黃丸(《聖濟總錄》)或還少丹(《普濟方》)、右歸飲(《景岳全書》)、舒筋保安湯(《普濟方》)。5.2.3.2中成藥選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頸復康顆粒」或「仙靈骨葆膠囊」。5.2.3.5 其他藥物5.2.3.2.1 脫水療法在腱反射亢進、脊髓水腫壓迫嚴重時使用。可選用甘露醇注射液,具體用法、用量參照該藥品說明書。5.2.3.2.2 擴張血管藥物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給。可選用葛根素注射液,具體用法、用量參照該藥品說明書。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五式至第十五式和第十八式之一進行功能鍛煉,以利肌肉功能恢復。5.3 注意事項5.3.1一般4~8療程,椎曲改善後,脊髓神經功能恢復需較長時間。5.3.2急性期不宜用頸椎牽引法,更不宜做頸部的按摩推拿。5.3.3禁用旋轉類手法。5.3.4頸椎牽引不能超重,安裝牽引後應隨時了解患者自我感覺,如有脊髓刺激癥狀,應停止使用。5.3.5內服或注射激素類藥物,請嚴格按照藥品使用說明,避免併發症。5.3.6注意卧床休息,尤其急性期,卧床可使頸部肌肉鬆弛,有利於癥狀的緩解。5.3.7如經整脊治療4周無效,或癥狀進行性加重,應選用其他治療。6 護理6.1 本症是脊柱勞損性疾病較嚴重一種,一旦確診需住院治療,並注意患者起居的安全保護,避免跌倒,意外損傷。6.2 指導患者鍛煉,避免頸椎過伸。6.3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7 預防7.1睡枕以舒適為宜,頸背部注意保暖。7.2患頸椎病應及時治療,以恢復改善頸椎生理曲度為療效判斷標準,以免反覆發作導致椎管狹窄,以營造正常的生物力學環境,減緩頸椎退化的進程。7.3按「健脊強身十八式」第五式至第十五式鍛煉,以擴胸運動為主。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頸腰椎間盤病的診斷、治療、預防與護理。本《指南》適用於頸腰椎間盤病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頸腰椎間盤病cervical and lumbar disc diseases頸腰椎間盤病是指由於外傷或慢性勞損引起腰椎骨關節錯位,椎曲紊亂,繼發頸椎骨關節位移,椎曲紊亂而導致頸、腰椎間盤均突出或退變,刺激或壓迫頸、腰椎的脊神經或脊髓而產生系列癥狀與體征。頸腰椎間盤病有文獻稱「頸腰綜合征」,屬中醫「痹證」、「痿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有風寒濕刺激、慢性勞損、頸腰部外傷等病史。3.2 臨床表現該病可分為四型:頸腰椎管狹窄病、頸椎管狹窄並腰椎間盤突出病、頸椎間盤突出並腰椎管狹窄病、頸腰椎間盤突出病。3.1.2 癥狀3.1.2.1 頸腰椎管狹窄病臨床表現有頸項僵硬,一側或雙上肢麻痹無力、發抖、拾物困難、肌力下降;間歇性跛行,嚴重者雙下肢肌力下降至3級以下,大小便障礙等。3.1.2.2 頸椎管狹窄並腰椎間盤突出症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頭暈,頸項僵硬,雙上肢麻痹無力、發抖、拾物困難、肌力下降;腰痛合併下肢放射性疼痛。3.1.2.3 頸椎間盤突出並腰椎管狹窄病臨床主要表現為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可伴有頭暈、頭痛等癥狀;持續性腰腿痛,間歇性跛行,嚴重者雙下肢肌力下降至3級以下,大小便障礙等。3.1.2.4 頸腰椎間盤突出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頸項僵硬,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可伴有頭暈、頭痛等癥狀;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3.1.3 體征退變性頸腰椎管狹窄症者神經系統檢查可有四肢及軀幹感覺減退或消失,肌力減弱,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嚴重者可出現踝、髕陣攣,Hoffman』s征及Babinski』s征陽性。椎間盤突出症者神經未受壓迫時,多無明顯體征。腰部多無壓痛,而後伸或側屈時可誘發癥狀,前屈時癥狀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發生持續壓迫時,可出現受壓的馬尾神經或相應神經根支配區的感覺及肌力減退,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試驗可為陽性。3.1.4 影像學檢查3.1.4.1 X線檢查頸部X線攝片可見頸椎生理曲度減小或反弓,椎間隙變窄,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弓根短而厚及內聚。腰椎正位X線攝片可測量雙側椎椎弓根之間距離,當小於18mm時考慮為椎管狹窄;側位片可見椎曲變小或反弓。3.1.4.2 CT檢查診斷價值較大,可清楚顯示椎管狹窄的部位,而且可以看到椎見盤、黃韌帶等軟組織情況,並能對椎管、側隱窩等進行精確測量。椎管矢狀徑小於12mm,考慮椎管狹窄。3.1.4.3 MRI檢查診斷價值沒有CT掃描大,但在鑒別診斷方面有一定意義。3.1.4.4 椎管造影是確定椎管狹窄最有價值的方法。當造影顯示前後徑小於10mm,則一定出現椎管狹窄癥狀。3.3 診斷要點3.3.1 頸腰椎管狹窄病3.3.1.1 有頸腰部外傷或慢性勞損病史。3.3.1.2 有上述頸腰椎管狹窄病臨床癥狀和體征。3.3.1.3 有上述相應影像學改變,並可排除頸腰椎的骨折、脫位、結核、腫瘤等病變。3.3.2 頸椎管狹窄並腰椎間盤突出症病3.3.2.1 有頸腰部外傷或慢性勞損病史。3.3.2.2 有上述頸椎管狹窄並腰椎間盤突出症病臨床癥狀和體征。3.3.2.3 有上述相應影像學改變,並可排除頸腰椎的骨折、脫位、結核、腫瘤等病變。3.3.3 頸椎間盤突出並腰椎管狹窄病3.3.3.1 有頸腰部外傷或慢性勞損病史。3.3.3.2 有上述頸椎間盤突出症並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臨床癥狀和體征。3.3.3.3 有上述相應影像學改變,並可排除頸腰椎的骨折、脫位、結核、腫瘤等病變。3.3.4 頸腰椎間盤突出病3.3.4.1 有頸腰部外傷或慢性勞損病史。3.3.4.2 有上述頸腰椎間盤突出病臨床癥狀和體征。3.3.4.3 有上述相應影像學改變,並可排除頸腰椎的骨折、脫位、結核、腫瘤等病變。3.2 鑒別診斷3.2.1 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診斷要點詳見本《指南》「頸椎椎曲異常綜合征」。3.2.2 腰椎間盤突出症診斷要點詳見本《指南》「腰椎間盤突出症」。3.2.3 脊髓側索硬化症較為常見,頸腰椎間盤病因同時引起上、下肢肌力減弱或癱瘓而易與本病相混淆。但本病的全過程中不伴有感覺障礙,患者發病年齡較輕,肌力減弱及肌萎縮較明顯,頸椎與腰椎的椎管多無狹窄,且亦無腰椎椎管狹窄症所特有的三大臨床癥狀。3.2.4 脊髓空洞症由於感覺癥狀較多,亦易與頸腰椎間盤病混淆。但脊髓空洞症患者多伴有感覺分離及營養障礙,無腰椎椎管狹窄症的三大臨床癥狀,易於區別。MRI檢查有利於鑒別。3.2.5 周圍神經炎大多為各種原因所致的中毒與各種感染後所引起的末梢神經炎性改變,患者主要表現為雙側對稱性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且無脊髓受壓及腰部三大癥狀,一般容易鑒別。3.2.6 繼發性粘連性蛛網膜炎本病可繼發於各種因素,包括醫源性因素,長時間的椎管狹窄亦易繼發本病。前者可根據原發傷患加以鑒別,後者則較難以區別,尤其是後期病例,常需依據MRS(脊髓磁共振)或脊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加以判定。4 辨證4.1 早期4.1.1 太陽經腧不利證頭項強痛,惡風或惡寒,或兼身痛,四肢或關節屈伸不利。若汗出惡風,肌膚麻木不仁,脈浮緩者,為風邪侵襲太陽經脈;若無汗惡寒,肢體疼痛較重,脈浮緊者,為寒邪郁於太陽經脈。4.1.2 督脈經腧不利證督主一身之陽,督脈因腎氣虛損,失於溫煦,則經氣不利,頸項腰背強直疼痛,酸軟無力,頭暈,舌淡,脈沉遲或沉遲無力。4.2 中期4.2.1 外邪侵襲證頸項腰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項僵硬,活動受限,項部可觸及條索狀物或壓痛點,四肢沉重無力,伴有頭感沉重、胸悶、納獃等癥狀,舌質正常或發暗,舌體肥胖或有齒痕,脈沉遲或弦滑。4.2.2 氣滯血瘀證頸項腰背和四肢疼痛,麻木,多為刺痛或觸電樣或放射性樣疼痛,痛有定處,夜間加重,痛處拒按,或見指端麻木紫紺,指甲凹陷少華,皮膚枯燥發癢,甚或肌膚甲錯,或見胸部脹痛,情志抑鬱,舌青紫,或有瘀斑,瘀點,脈弦細或弦細澀。4.2.3 痰濕困阻證頭重如裹,身重乏力,四肢沉重疼痛,或腫脹,麻木,痿軟無力,眩暈,胸悶,心悸,或有束胸感,或有咳嗽,脘腹滿悶,食少納呆,噁心嘔吐,便溏或大便不爽,舌苔白膩,脈濡緩或濡細滑。4.3 晚期4.3.1 腎陽虧虛證頭痛為空痛或脹痛,眩暈,頸項腰背疼痛隱隱,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甚則痿廢不用,面色晄白,手足不溫,少腹拘急,尿有餘瀝,舌淡苔薄白,脈沉細。4.3.2 腎陰虧虛證頭痛為空痛或脹痛,眩暈,頸項腰背疼痛隱隱,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甚則痿廢不用,心煩失眠,口燥咽干,手足心熱,面色潮紅,小便黃赤,舌紅少津。4.3.3 氣血虧虛證頭、頸項、腰背、四肢酸痛,喜溫惡寒,頭暈如飄,目視昏花,頭疼眩暈,動則加重,甚則四肢痿廢不用,面色蒼白無華,心悸失眠,怔忡健忘,少氣懶言,食少便溏,舌淡,脈細無力。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三大治療原則,上病下治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葯熨頸背、胸背、腰背肌肉,以改善肌肉功能,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頸4~5,胸12~腰5夾脊穴,每次30分鐘。5.2.1.3 推拿法對癥狀較輕者可行滾法、拿法、揉法等手法放鬆頸腰部肌群。5.2.1.4 拔罐法取頸椎、腰椎相關穴位、華佗夾脊穴等進行拔罐治療。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四維調曲法治療前,先行腰骶側扳法、胸腰旋轉法、過伸提胸法、腰椎旋轉法等正脊骨手法治療。5.2.2.1.1 腰骶側扳法患者取側卧位。以左側卧位為例,醫者面向患者站立,右手或前臂置於患者右腋前,左手前臂置於患者右臀部,在患者充分放鬆情況下,兩手相對同時瞬間用力,力的交點在腰骶樞紐關節處。右側卧位與此相反。5.2.2.1.2 胸腰旋轉法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交叉抱後枕部,略向前屈至以胸12腰1節段為頂點。以左側為例,助手固定患者右髖,醫者立於患者左側後方,左手經過患者左臂前至頸胸背部(大椎以下),右手固定於胸腰樞紐關節左側,呈前弓後箭式,左手搖動患者腰部,待患者放鬆後,雙手相對同時瞬間用力,即左手向左旋轉的同時右手向右推,可聽到局部「咯嗒」聲。右側操作與左側相反。5.2.2.1.3 腰椎旋轉法患者騎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雙手交叉抱後枕部,向前屈至棘突偏歪處為頂點。以棘突左偏為例,助手固定右髖,醫者立於患者左側後方,左手穿過患者左腋下至對側肩部,右手掌固定於偏歪棘突左側,左手搖動患者腰部,待患者放鬆後,雙手相對同時瞬間用力,即左手向左旋轉的同時右手向右推,可聽到局部「咯嗒」聲。右側操作與左側相反。5.2.2.2 牽引調曲法選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行四維調曲法牽引治療以調腰曲;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以調頸曲。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早期5.2.3.1.1.1 太陽經腧不利證治法:祛風和血,調和營衛。主方:桂枝加葛根湯(《傷寒論》)合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加減。5.2.3.1.1.2 督脈經腧不利證治法:溫經通脈,生精養髓。主方:通督活血湯(《醫學入門》)加減。5.2.3.1.2 中期5.2.3.1.2.1 外邪侵襲證治法:散寒祛濕,補益肝腎。主方: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5.2.3.1.2.2 氣滯血瘀證治法:理氣活血,化瘀通絡。主方: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3.1.2.3 痰濕困阻證治法:燥濕化痰,祛痰通絡。主方:導痰湯(《濟生方》)加減。5.2.3.1.3 晚期5.2.3.1.3.1 腎陽虧虛證治法:溫補腎陽,溫陽通痹。主方:右歸丸(《景岳全書》)加減。5.2.3.1.3.2 腎陰虧虛證治法:滋養腎陰,強筋壯骨。主方:左歸丸(《景岳全書》)加減。5.2.3.1.3.3 氣血虧虛證治法:補氣養血。主方:歸脾湯(《濟生方》)加減。5.2.3.2 中成藥可選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頸復康顆粒、仙靈骨葆膠囊,也可選用具有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作用的中成藥,如腰痛寧膠囊,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之第一式至第十五式和第十八式之一進行鍛煉,配合治療。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治療2療程,複查X線照片,觀察椎曲改善程度。臨床療效觀察為4~10療程,肌肉神經功能恢復靠自主練功,逐漸恢復。5.3.2 手法治療宜柔和,切忌暴力。5.3.3 對未排除椎管內腫瘤、脊髓受壓較重、椎體及附件有骨性破壞者,不宜使用旋轉、斜扳等正骨手法。5.3.4 對頸椎間盤突出症應酌情應用頸椎旋提法。5.3.5 頸椎管狹窄者有病理體征時禁用牽引療法和正脊骨法。6 護理6.1 本病急性期應多卧床休息,緩解期應加強功能鍛煉。6.2 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動或持重致腰部扭挫損傷。6.3 注意頸腰部防寒保暖,以防風寒濕邪侵襲,以誘發和加重本病。飲食上注意調補肝腎,勿食過於寒涼和辛燥之品。7 預防7.1 生活要有規律;堅持從事體育鍛煉,增強體質。7.2 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營養之調攝。7.3 要有良好的睡眠,枕頭高低適度。7.4 堅持做「健脊強身十八式」之第一式至第十五式功能鍛煉。7.5 關節退變、增生,既是人體衰老的表現,也是脊柱勞損病因之一。可選用調補肝腎、改善軟骨代謝類營養品,如氨糖膠囊、三七葡萄籽膠囊、枸杞茯苓膠囊等。7.6 愈後繼續服用補肝腎,強筋骨藥物增強機體免疫力;堅持「健脊強身十八式」之第一式至第十五式鍛煉,有效預防複發。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胸背肌筋膜炎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胸背肌筋膜炎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胸背肌筋膜炎thoracic myofascitis胸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勞損或風寒濕邪侵犯,導致胸背筋膜、肌肉損傷、粘連或變性,刺激神經引起的胸背痛。胸背肌筋膜炎屬中醫「背部傷筋」、「痹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長期伏案工作、單上肢運動或肩背重物,引起胸背肌筋膜損傷。或風寒濕邪侵犯,導致胸背肌肉損傷。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背部疼痛,以酸痛、鈍痛、銳痛、脹痛為主,輕重不等。少數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伴有重物壓迫感,可牽涉頸項部。3.1.2.2 體征背部肌肉痙攣,壓痛明顯。背部觸及疼痛結節或條索狀物,局部叩擊痛,皮膚蒼白或充血。3.1.2.3 影像學檢查X線攝片提示部分病例可出現胸椎旋轉側凸改變,並可排除胸椎腫瘤、結核等疾病。3.1.2.4 實驗室檢查抗「O」、血沉正常或稍高,HLA-B27陰性。3.3 診斷要點3.3.1 患者長期伏案工作或經常單上肢運動、肩背重物或感受風寒濕邪,癥狀常反覆發作。3.3.2 背部疼痛,以酸痛、鈍痛、銳痛、脹痛為主,輕重不等。少數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伴有重物壓迫感,可牽涉頸項部。3.3.3 背部肌肉痙攣,壓痛明顯。背部觸及疼痛結節或條索狀物,局部叩擊痛,皮膚蒼白或充血。3.3.4 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X線攝片提示部分病例可出現胸椎旋轉側凸改變,並排除胸椎腫瘤、結核等疾病;抗「O」、血沉正常或稍高,HLA-B27陰性。3.2 鑒別診斷3.2.1 強直性脊柱炎有時也可出現背部僵硬酸痛,但多伴有腰骶部休息痛及活動受限、晨僵,查體可見骶髂關節處壓痛,HLA-B27 強陽性率達95%,活動期血沉增快,骶髂關節CT、MRI或X線檢查有陽性發現。3.2.2 風濕類疾病本病還應與一些風濕類疾病如風濕性多肌痛、未分化性脊柱骨關節病相鑒別。本病還應與呼吸道疾患(如肺癌)、冠心病、膽囊和胃腸疾病,以及婦女乳腺病變相鑒別。4 辨證4.1 氣滯血瘀證背部脹痛、刺痛,痛無休止,胸悶不適,性情暴躁、易怒,上腹脹滿,日輕夜重,晨起稍活動癥狀緩解。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或舌下靜脈曲張,脈弦。4.2 氣血虧虛證背部隱痛,酸困無力,日輕夜重,時痛時止。伴有四肢乏力,心慌氣短,易出汗、口渴、五心煩熱。舌淡,苔薄白,脈沉細。4.3 寒濕證背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靜卧痛不減,受寒及陰雨加重,肢體發涼。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沉緊或濡緩。5 治療5.1 治療原則理筋、調曲和練功三大治療原則,本症以理筋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於胸背部葯熨,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選用阿是穴、附分、肺俞、膏肓、厥陰俞、天宗等穴。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推拿法運用推、拿、按、摩、揉、搖、牽、拍等手法,理筋活絡。5.2.1.4 拔罐法如肌肉粘連嚴重者可結合刺絡放血拔罐或走罐療法。5.2.1.5 針刀松解法有明確的肌結節及末梢神經卡壓征者,是施行針刀療法的最佳適應證。5.2.2 正脊調曲療法若患者出現胸椎旋轉側凸改變者,可選用提胸過伸法調整胸椎旋轉側凸。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氣滯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方: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3.1.2 氣血虧虛證治法:益氣養血活絡為主,佐以舒筋之品。主方:氣血並補榮筋湯加減。5.2.3.1.3 寒濕證治法:散寒除濕,溫通經絡。主方:烏頭湯(《金匱要略》)加減。5.2.3.2 其他藥物療法疼痛嚴重者可輔以消炎鎮痛葯及維生素類藥物。5.2.5 練功療法參照「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五式至第十式和第十八式之一行功能鍛煉。5.3 注意事項針刀及封閉療法在背部操作時,定位要準確,應定位在胸椎椎板上及肋骨面上,避免誤傷。6 護理胸背肌筋膜炎的日常預防應避免誘因,如辦公室工作者連續伏案40分鐘,可休息5分鐘,並進行頸背部活動等,同時注意保暖、局部熱敷、防止局部受涼等。7 預防擴胸運動是有效的預防措施。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腰椎後關節錯縫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腰椎後關節錯縫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腰椎後關節錯縫症lumbar facet joint dysfunction腰椎後關節錯縫症是指腰椎後關節因閃挫,扭傷引起的腰椎後關節移位而表現為急性腰痛、運動障礙的癥狀。腰椎後關節錯縫症既往文獻稱「腰椎關節突關節紊亂症」或「急性腰椎關節突關節滑膜嵌頓」、「關節突關節錯縫」等,屬中醫「腰部傷筋」的範疇,俗稱「閃腰」。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因站立姿勢不正確,強力扭腰,或扛抬重物或手提重物等單側腰部運動,導致腰部扭挫傷所致。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因扭挫傷,腰痛,腰部活動受限,尤以後仰受限明顯,嚴重者有向臀部、大腿或骶尾部牽扯痛,一般無腰腿竄痛。站立時髖關節呈半屈位,需雙手扶膝以支撐。脊柱任何活動,如咳嗽等震動都會使疼痛加重,但不能確切指出疼痛部位。反覆發作者腰部疼痛較輕;突然發作者,自覺腰部突發絞鎖感,不敢活動,呈強迫性體位,如體位不對疼痛加劇。3.1.2.2 體征全身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尤以豎脊肌為重。棘突偏歪、韌帶隆起或剝離、棘突和椎旁關節突壓痛。站立時髖關節半屈曲位,需雙手扶膝以支撐。直腿抬高試驗陰性。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急性發作者,腰曲改變不大,反覆發作者,腰椎側位攝片可見腰曲有異常改變;腰椎正位片可見腰椎某椎體旋轉、棘突偏歪。3.1.2.3.2 CT檢查關節突處關節間隙左右不對稱。3.1.2.3.3 MRI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3.3 診斷要點3.3.1 有突發的腰部扭挫傷史。3.3.2 腰痛,輕者腰部轉動時疼痛,重者不能運動,呈強迫性體位。3.3.3 腰部自我活動疼痛,或功能嚴重受限(腰僵),腰部觸診,棘突偏歪,棘突或棘突旁壓病明顯。3.3.4 直腿抬高試驗陰性,頸靜脈壓迫試驗陰性,拾物試驗陽性。3.3.5 X線照片,可見小關節錯縫現象,腰曲改變,棘突偏歪,椎體旋轉。3.3.6 排除內臟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3.2 診斷分型3.2.1 滑膜嵌頓型指腰椎後關節在強力扭挫情況下關節錯縫,但在肌力運動作用下自行複位,殘留關節囊滑膜嵌頓。表現為腰痛,但腰部尚可運動,腰肌緊張不嚴重,棘突偏歪不明顯,但椎旁有壓痛。3.2.2 關節錯縫型指腰椎後關節錯縫卡壓在乳突上,不能複位。表現為腰痛嚴重,腰僵,強迫性體位,棘突偏歪,或有下肢竄麻感覺。3.3 鑒別診斷3.3.1 腰肌勞損癥狀類似,壓痛點多在腰肌肌腹,檢查時無小關節錯縫體征,疲勞時加重,休息時好轉。3.3.2 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放射性痛麻,頸靜脈壓迫試驗及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病程長者,患肢肌肉萎縮,拇趾背伸力減弱。3.3.3 臀部皮神經卡壓征多有臀部扭挫傷史,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多不過膝,臀部各神經卡壓點處易觸及結節或條索狀物。3.3.4 腰椎脫位、骨折、結核、腫瘤根據病史、影像學檢查作出鑒別。3.3.5 泌尿系疾病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也可引起急性腰痛,但活動不受限,且多伴有尿頻、尿急和血尿。3.3.6 消化道疾病及婦科疾病也可有急性腰痛,但多並有腹痛,疼痛與腰部活動無關。4 治療4.1 治療原則急性期以理筋療法緩解疼痛為主,緩解期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4.2 治療方法4.2.1 急性期表現為扭挫傷初期,腰痛、腰僵、腰肌緊張。4.2.1.1 葯熨法選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類藥物,水煎後,在腰背肌處行膏摩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緩解疼痛。每日1次,每次30分鐘。4.2.1.2 針刺或刺血拔罐法可選腰腿穴、委中穴、腰三橫突處針刺放血;可選腰部夾脊穴及下肢的環跳、陽陵泉、光明等穴位針刺。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4.2.1.3 卧床休息4.2.2 緩解期4.2.2.1 理筋療法葯熨、針灸療法或刺絡放血、拔罐法,同急性期治療。4.2.2.2 正脊調曲療法4.2.2.2.1 正脊骨法行腰椎旋轉法糾正椎體旋轉、側彎。4.2.2.2.2 牽引調曲法理筋後,腰曲異常者,可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四維調曲法治療。4.2.3 中成藥可選用口服具有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作用的中成藥,如腰痛寧膠囊,、仙靈骨葆膠囊等,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4.2.4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四式和第十五式進行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力量。4.3 注意事項4.3.1 急性期不宜行正脊調曲法,以免加重損傷。不宜局部推拿。4.3.2 如果是關節錯縫型,容易繼發椎間盤突出,因此,對這種類型的治療一定要囑咐患者卧床休息,否則可能繼發椎間盤突出症。4.3.3 腰部不宜過伸。5 護理卧床休息;腰骶部保暖;活動時佩戴腰圍。6 預防6.1 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應激能力。6.2 勞動前應做好腰部屈伸旋轉的準備活動,並選擇正確的姿勢。6.3 重體力勞動時,要佩戴護腰帶。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與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 vertebra disc herniation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由於外力作用、勞損或感受風寒濕邪引起腰椎骨關節旋轉、傾斜、錯位,導致椎間盤突出椎間孔或椎管,刺激脊神經或脊髓;或因骨關節錯位、椎間孔移位,導致神經根位移與椎間盤產生卡壓,引起腰椎活動障礙、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症,屬中醫「腰腿痛」、「腰骻痛」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本病多發於青壯年,中老年人多為反覆發病,往往有腰部外傷、積累性損傷或外感風寒濕邪等病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腰腿痛或單純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動受限、側彎,站立、行走疼痛加重。3.1.2.2 體征患者常出現脊柱姿勢的異常改變,如腰椎過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張、腰椎側凸。患者的脊柱前屈、後伸、側屈及旋轉等運動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後伸疼痛最明顯。一般在病變棘突間隙及椎旁1~2cm處,有明顯壓痛點,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間盤突出,但陰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間盤突出。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多提示腰2~3椎間盤突出。受壓神經根所支配的皮膚節段會出現感覺的改變。先為感覺過敏,後為感覺遲鈍或消失。股神經受壓,則膝腱反射減低;骶1神經根受壓,則跟腱反射減低。某些病程長、反覆發作的患者常出現患側股四頭肌及小腿肌萎縮。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常規拍攝腰椎正側位片。正位片可見椎體旋轉、側彎;側位片可顯示椎間隙變窄,椎曲變小甚至反弓。中老年患者多並有椎間盤退化、骨質增生,X線檢查還可以除外骨關節的破環、轉移癌、骨結核、腫瘤、脊柱的先天畸形等。3.1.2.3.2 CT檢查可觀察到突出物的直接影像及與神經根、硬膜囊的相鄰關係,並可了解椎管容積、黃韌帶、神經根管等情況。同時,還可從橫斷面圖像測量椎管和側隱窩的容積。3.1.2.3.3 MRI檢查可判斷椎間盤突出的大小和硬膜囊與神經根受壓的程度。3.1.2.4 物理檢查主要為肌電圖檢查,它可對受損神經根進行定位。部分患者病程較長時,可出現相應受損神經支配的肌肉部分失神經徵象。3.3 診斷要點3.3.1 腰痛合併下肢放射性竄痛,或腰僵,下肢放射性麻痹、疼痛,或雙下肢麻痹、疼痛,大小便無力。3.3.2 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或弱陽性,加強試驗陽性。3.3.3 X線攝片有某一椎間隙變窄,椎曲變小、甚至消失,椎體旋轉、側彎;CT、MRI顯示椎間盤突出。3.2 診斷分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分型方法較多,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而對整脊學治療較具指導意義的分型方法為整脊學分型法。3.2.1椎間孔型指椎間盤突出於後外側椎間孔部位,壓迫神經根。症見單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痹。直腿抬高試驗陽性。CT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壓迫椎間孔。3.2.2 退化刺激型指椎間盤退化,自身的炎症刺激脊神經,引起以腰痛,並單下肢放射性麻痹。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或弱陽性,此類型往往反覆發作。X線攝片椎曲輕度改變,側彎不明顯;有唇樣增生,CT、MRI檢查可顯示突出的椎間盤是否破環或有囊性氣泡。3.3 鑒別診斷3.3.1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該症多發於中年人,起病緩慢,主要癥狀為腰痛、腿痛及間歇性跛行,站立行走時癥狀加重,休息、下蹲時癥狀可減輕。一般X線攝片、脊髓造影或CT檢查可明確診斷。3.3.2 腰椎結核部分腰椎結核患者可出現以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為主的臨床表現,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混淆。但結核常為緩慢發病,進行性加重,無間歇期,多伴有午後潮熱、全身乏力,身體逐漸消瘦,且實驗室檢查多有血沉加快,肺部多有原發病灶。X線攝片可發現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模糊不清,相應節段多有骨質破壞及寒性膿腫,有時可見腰椎小關節的破壞。3.3.3 梨狀肌綜合征其癥狀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很相似,但患者多無腰痛及脊柱體征,在梨狀肌處有明顯壓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抬腿60°以下疼痛明顯,但超過60°疼痛減輕。梨狀肌局部痛點封閉可使癥狀減輕或消失,此乃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鑒別要點。3.3.4 骶髂關節炎其壓痛在髂後上下嵴及骶髂關節處,骨盆分離、擠壓試驗均為陽性。X線攝片顯示骶髂關節間隙模糊、硬化或狹窄。3.3.5 馬尾神經腫瘤馬尾神經腫瘤初期因侵及一條神經根,可出現根性痛,表現為腰痛、腿痛或腰腿痛,類似椎間盤突出的神經功能障礙。但腫瘤的生長是持續發展的,故其癥狀多呈漸發的持續性加重,無間歇,不因卧床休息而減輕。後期因腫瘤增大侵及多個神經根,故癥狀由一腿擴展到另一腿,出現雙下肢自下而上的疼痛麻木,最終導致馬鞍區麻木,直腸膀胱功能障礙,這與中央型椎間盤突出所出現的馬尾神經障礙是不同的。馬尾神經腫瘤患者腰穿多顯示不完全或完全梗阻,且腦脊液檢查蛋白含量增高,脊髓造影或磁共振檢查可明確病變部位。3.3.6 骶髂關節錯縫症多有骶尾部損傷史或生育後發病史,其壓痛在髂後上下嵴及骶髂關節處,骨盆分離、擠壓試驗及「4」試驗均為陽性。X線攝片顯示骶髂關節間隙可不對稱。3.3.7 腰椎後關節錯縫症多有腰部扭轉、閃腰或彎腰後立即直腰的病史,發病較急,傷後以腰部劇痛伴活動受限為主要癥狀,一般無神經刺激體征。X線攝片可見腰椎後關節排列不對稱,腰椎側彎或後凸,椎間隙左右不等寬等,但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及體征。4 辨證4.1 血瘀證腰腿疼痛如刺,痛有定處,日輕夜重,俯仰不便,轉側不能,咳嗽時加重,間有便結溺清,煩躁口乾。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澀。4.2 寒濕證腰脊冷痛,肢冷無力,按有定處,有時覺下肢麻木重著,得寒痛劇,遇熱痛減,溲溺清長。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沉緊。4.3 風濕證腰脊疼痛,痛引下肢,肌膚麻木,痛無定處,走竄不定,與天氣變化有關,伴有微惡風寒。舌質淡,苔薄白或薄黃,脈虛細。4.4 腎陽虛證腰痛綿綿酸軟,肢冷麻木無力,久治不愈,喜按喜揉,遇勞尤甚。常伴少腹拘急,面色白,畏寒,少氣乏力。舌質淡,苔薄潤,脈沉弱。4.5 腎陰虛證腰痛綿綿,酸軟無力,久治不愈,遇勞則甚。常伴心煩不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5 治療5.1 治療原則本病治療的首要是卧床休息。可按急性期和緩解期分期論治。以理筋、調曲、練功為治療原則。5.2 治療方法5.2.1 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在青壯年患者多為原發性,治宜採用刺血拔罐法、葯熨法、針刺法等以緩解疼痛。5.2.2 緩解期以理筋、調曲、練功為治療原則,辨證施法。5.2.2.1 理筋療法可採用葯熨法、推拿法、針刺法或針刀松解法治療。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2.2 正脊調曲療法5.2.2.2.1 正脊骨法應用胸腰旋轉法、腰椎旋轉法、腰骶側扳法調整椎體旋轉,改善椎曲。5.2.2.2.2 牽引調曲法根據患者癥狀、椎曲改變,使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應用一維調曲法、二維調曲法及四維調曲法以調整腰曲。一維調曲法:患者俯卧於四維整脊牽引床上,將上端牽引帶束於胸下部,下端牽引帶束於髂骨上。然後根據病情、體重等來調整重量進行縱軸牽引。牽引時間為30~40分鐘,牽引重量為20~40kg,每日1~2次。牽引調整好重量後,根據患者腰椎曲度異常情況,進行加壓調曲治療。腰曲加大者,在胸腰樞紐和腰骶樞紐分別加壓;腰曲減小、變直或反弓者,在腰椎中部(約第三腰椎處)加壓;腰骶軸交角變小者,在腰骶樞紐處加壓。加壓以5~10斤沙袋為宜。二維調曲法:患者俯卧於四維整脊牽引床上,按照一維調曲法固定好上、下兩端牽引帶,然後用單下肢牽引帶束於有癥狀的下肢,並使其外展30°角。先按照一維調曲法調整好重量,牽引重量為20~40kg,再調整痛肢牽引重量至6~8kg,兒童患者重量酌減。牽引調整好重量後,根據患者腰椎曲度異常情況,進行加壓調曲治療。參照一維調曲法。牽引時間為30~40分鐘,每日1次(以下此法操作同)。四維調曲法操作見「頸椎管狹窄症」。上述理筋、調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2.3 藥物療法5.2.2.3.1 分證論治5.2.2.3.1.1 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方: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2.3.1.2 寒濕證治法:溫經散寒,祛濕止痛。主方:烏頭湯(《金匱要略》)加減。5.2.2.3.1.3 風濕證治法:祛風除濕,宣痹通絡。主方: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5.2.2.3.1.4 腎陽虛證治法:溫補腎陽,通經活絡,強筋壯骨。主方:右歸飲(《景岳全書》)加減。也可配合口服仙靈骨葆膠囊。5.2.2.3.1.5 腎陰虛證治法:滋陰補腎,舒經活絡,強筋壯骨。主方:左歸飲(《景岳全書》)加減。5.2.2.3.2 中成藥可選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作用的中成藥,如腰痛寧或仙靈骨葆膠囊等;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2.3.3 西藥治療對於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癥狀,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臨床應用為首選。亦可採用靜脈輸液,藥用脫水及活血劑。5.2.2.4 手術療法經整脊調曲法治療4個療程無效,或因椎間盤突入椎管增大、遊離者,可行手術治療。5.2.2.5 練功療法常用的練功療法有「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三式、第十四式和第十五式。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2個療程顯效,複查X線攝片觀察椎曲恢復程度,臨床療效觀察為2~4療程。肌肉神經功能恢復需自主練功。5.3.2 急性疼痛期不宜手法治療。5.3.3 不宜麻醉下行正骨推拿法治療。6 護理6.1 醫務人員及家屬應向患者說明發生本病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堅持正確的治療方向,爭取早日康復。6.2 許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發病與長期不良姿勢相關,故應指導此類患者學習、保持正確的坐、站、卧姿。6.3 急性期患者要絕對卧床休息,宜卧硬板床。下床活動佩帶腰圍。6.4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夏季盡量避免使用空調。6.5 翻身活動時注意全身以脊柱為軸緩緩滾動,下床時要俯卧位,一腿先著地,另一腿再著地,然後全身站起。坐起及如廁時要佩戴腰圍,以減輕椎間盤的壓力,保持脊椎骨之間的穩定關係,減輕疼痛。6.6 患者在進行各種治療前後不要進食過多,防止過飽。7 預防7.1 改正不良的勞動和生活姿勢。7.2 改善居住環境,避免久卧濕地,做到飲食起居有節。7.3 加強腰背肌及腹肌的功能鍛煉。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腰椎滑脫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腰椎滑脫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腰椎滑脫症lumbar vertebral arch fissured spondylolisthesis腰椎滑脫症是指由於腰椎椎弓峽部不連,或退化、斷裂,使小關節不穩,椎曲紊亂(加大或變小),致椎體向前或向後滑脫,刺激和壓迫脊神經、馬尾神經等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癥狀。腰椎滑脫症,屬中醫「腰痛」、「痹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本病多見中老年人,女性居多,與日常勞動和外傷有密切關係,特別是長時間久坐或婦女妊娠期椎曲加大,由於載重的壓應力造成椎弓峽部長期充血而退變、裂變,椎曲異常後椎體滑脫。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多為慢性腰痛,常為酸脹、沉重、乏力感,開始時感到下腰酸軟無力,久坐、久站即感下腰酸痛,躺下休息後減輕,嚴重時下腰痛,放射到骶部,或雙下肢麻痹,甚至酸痛無力,或大小便無力。3.1.2.2 體征腰部外觀上有明顯腰椎前凸,臀部後凸,腰部觸診局部有壓痛、凹陷,腰部後正中處呈「階梯狀」樣改變。腰部活動障礙,前屈明顯受限。有坐骨神經及下肢相應的神經支配區域皮膚感覺減弱,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膝或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正立位攝片示椎體旋轉或輕度側彎,側位攝片示椎曲加大或出現上弓下曲,並可以顯示滑脫程度(將滑脫腰椎下一椎體的上面縱分為4等份,正常時,椎體後上緣成一連續弧線,滑脫時,移動距離在1/4以下者為Ⅰ度,1/4~1/2者為Ⅱ度,以此類推)。左右斜位攝片示椎弓峽部發白退變、斷裂或崩解。3.1.2.3.2 CT檢查CT檢查可獲得脊柱的三維全貌結構,對椎弓根峽部不連的診斷率高,在相應層面上可見椎弓根峽部斷裂,並可顯示側隱窩狹窄及神經根受壓情況;連同上下椎間隙一起檢查,可顯示脊柱滑脫處神經根受壓情況,以及是否合併椎間盤突出。3.1.2.3.3 MRI檢查觀察椎管內外的解剖狀態有無變異。矢狀面可顯示椎體移位和椎弓根峽部不連處軟組織影像,橫斷面顯示與CT相同。3.3 診斷要點3.3.1 本病多見中老年人,以女性為主。3.3.2 多為慢性腰痛,開始是感到下腰酸軟無力,久坐、久站即感下腰酸痛。3.3.3 腰部外觀上下腰部有明顯凹陷,局部有壓痛,腰部後正中處呈「階梯狀」樣改變。活動前屈明顯受限。3.3.4 X線照片提示:正位有椎體旋轉或輕度側彎,側位椎曲加大或出現上弓下曲,並可以顯示滑脫程度。左右斜位可有椎弓峽部退化、或斷裂、或崩解。3.2 診斷分型3.2.1 前滑脫由於腰椎椎弓峽部不連續,或退化、斷裂,導致小關節不穩,椎曲加大,骶椎上部的腰椎逐漸向前方滑動移位,刺激和壓迫脊神經、馬尾神經引起腰腿痛。3.2.2 後滑脫由於腰椎椎弓峽部不連,或退化、斷裂,椎曲變小或反弓導致骶椎上部的腰椎逐漸向後方滑動移位使椎體向後滑脫。一般比較少見。3.3 鑒別診斷3.2.1 腰椎間盤突出症本病腰腿痛較嚴重,下肢有放射性麻痹、竄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臨床上椎弓裂椎體滑脫症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同時存在,X線攝片和CT或MRI檢查能明確診斷。3.2.2 腰骶後關節病此病亦稱退變性滑脫,多發生於50~60歲中老年人,多見於腰4、腰5節段,一般由於腰椎退行性變引起,滑脫程度很少超過30%,椎弓根峽部沒有明顯斷裂。X線攝片正側、雙斜位能明確診斷。3.2.3 椎間盤型腰椎管狹窄症該病多發於中老年人,起病緩慢,主要癥狀是腰痛、腿痛及間歇性跛行,站立行走時癥狀加重;休息、下蹲時癥狀可減輕。X線攝片椎曲變直或反弓;脊髓造影或CT檢查顯示多個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3.2.4 腰椎結核和馬尾腫瘤這兩種疾病可以出現進行性、不全性癱瘓,一般下肢癥狀以麻痹無力為主,或伴有全身癥狀,如是腰椎結核,X線攝片則有椎骨軟骨面破壞,椎間隙消失。對馬尾腫瘤,CT、MRI檢查可明確診斷。4 辨證4.1 風濕痹痛證腰腿痹痛重著,轉側不利,反覆發作,陰雨天加重,痛處遊走不定,惡風。舌質淡紅或暗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緊、弦緩。4.2 寒濕痹阻證腰腿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痛有定處,雖靜卧亦不減或反而加重,日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則減,小便利,大便溏。舌質胖淡,苔白膩,脈弦緊,弦緩或沉緊。4.3 濕熱痹阻證腰髖腿痛,痛處伴有熱感或見肢節紅腫,口渴不欲飲,煩悶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後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4.4 氣滯血瘀證腰腿痛劇烈,痛有定處,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動艱難,痛處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沉澀。4.5 腎陽虛衰證腰腿痛纏綿日久,反覆發作,腰腿發涼,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勞加重,少氣懶言,面色晄白,自汗,口淡不渴,齒松或脫落,小便頻數,男子陽痿,女子月經後期量少。舌質淡胖嫩,苔白滑,脈沉弦無力。4.6 肝腎陰虛證腰腿乏力,酸痛綿綿,不耐勞,勞則加重,卧則減輕,形體瘦削,面色潮紅,心煩失眠,口乾,手足心熱,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脈細數。5 治療5.1 治療原則理筋、調曲、練功,以調曲複位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針刺法取腎俞、腰眼、八髎等穴,如伴有下肢麻痛者則加環跳、委中、承山、光明等穴。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2 推拿法在腰背採用點、揉、推、滾等推拿手法,時間15-20分鐘為宜,滑脫部位如屬前滑脫型禁用按壓法。5.2.1.3 理療法如中頻脈衝電治療,也可選用活血化瘀、溫舒通絡的中藥熏蒸治療,時間為30分鐘為宜。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讓患者仰卧,屈膝屈髖,術者一手抱膝一手抱臀部,將患者下肢抱起,膝緊貼胸部做腰部屈曲旋轉運動。5.2.2.2 牽引調曲法辨證調曲,根據臨床分型,結合腰骶角情況,調曲牽引,腰骶角變小者先用三維牽引的調曲法,兩周後改用戴著腰圍上四維調曲法。三維調曲法:患者仰卧於四維整脊牽引床上,將雙下肢牽引帶束於膝關節上下端。調整治療儀,使雙下肢緩慢逐漸升起,隨時觀察患者變化。角度以下肢伸直,髖關節與軀幹呈90°角為標準。牽引時間為20~30分鐘,以患者耐受為度。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風濕痹阻證治法:祛風除濕,蠲痹止痛。主方: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5.2.3.1.2 寒濕痹阻證治法:溫經散寒,祛濕通絡。主方:附子湯(《金匱要略》)加減。5.2.3.1.3 濕熱痹阻證治法:清利濕熱,通絡止痛。主方:清火利濕湯(《中醫骨傷證治》)加減。5.2.3.1.4 氣滯血瘀證治法:行氣活血,通絡止痛。主方: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加減。5.2.3.1.5 腎陽虛衰證治法:溫腎壯陽,通痹止痛。主方:溫腎壯陽方(《中醫骨傷證治》)加減。5.2.3.1.6 肝腎陰虛證治法:滋陰補腎,強筋壯骨。主方:養陰通絡方(《中醫骨傷證治》)加減。5.2.3.2 中成藥選用類似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中成藥,如腰痛寧膠囊、仙靈骨葆膠囊等。5.2.4 練功療法練功療法是鞏固療效的關鍵。主要鍛煉腰大肌、腹肌、腹內壓、豎脊肌維持腰椎力量的平衡。前滑脫型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二式、第十四式、第十七式、第十八式之二;後滑脫型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四式、第十六式。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整脊調曲法治療2個療程,複查X線攝片,觀察複位效果。觀察臨床療效為4~8個療程。如Ⅱ度以上滑脫經療程內療效不佳者,改用其他療法。5.3.2 本症不宜旋轉複位法,禁用斜扳法。前滑脫型局部禁用推按法,禁用過伸法。5.3.3 本病治療以調曲複位為主,主要靠三維調曲法、四維調曲法。在運用此法時需要辨證,並注意患者的自我感覺。行三維調曲法、四維調曲法要注意力線的支點必須正確。6 護理指導正確練功。治療過程中需卧床休息,睡硬板床,運用腰圍及支持帶固定,前滑脫型避免過伸活動。7 預防7.1 椎弓退變與腰骶角變小密切。穿高跟鞋的婦女,容易造成腰骶角變小,尤其是經產育後的中年婦女,不宜再穿高跟鞋,以免加重椎弓的應力,造成椎弓退變。7.2 腰椎曲加大者,應經常鍛煉屈曲式練功,即「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七式。67.3 臨床上滑脫複位後引起複發者,往往是沒有堅持練功。因此,要讓患者充分認識練功對本病康復及鞏固療效的重要性。注意練功活動時不能做腰部的過伸和旋轉動作;不宜肩挑和扛抬重物。7.4 圍腰或支具制動,目的是限制腰部活動,既可減輕疼痛,又可防止滑脫的複發或進一步發展。7.5 椎弓退變為軟骨代謝失常,可選用調補肝腎、改善軟骨代謝類營養品,如氨糖膠囊、三七葡萄籽膠囊、枸杞茯苓膠囊等。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的診斷和治療。先天性或發育性骨性椎管狹窄症,不屬本《指南》範疇。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degen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是指由於椎體骨關節位移,或因椎體位移導致多個椎間盤突入椎管,後縱韌帶、黃韌帶皺摺、增厚,於椎間盤段形成前後夾擊,椎管容積變窄,脊神經和馬尾神經受壓,而引起一系列癥狀體征。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屬中醫「痹證」、「痿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病史有下腰痛的病史,多見於中老年人。3.1.2 臨床表現3.2.1 癥狀腰痛為持續性的下腰痛或骶部疼痛,癥狀的輕重常與體位有關,前屈位、下蹲、坐位或屈膝屈髖側卧時疼痛減輕,腰後伸位、站立、行走時疼痛加重。有時伴有單側或雙側腿痛,多沿大腿後面、側面,小腿後面、足背及足趾放射。腰後伸時出現腰腿痛及麻木,前屈位時疼痛、麻木緩解。若損及上段腰椎的腰神經時,則可出現大腿前面及膝內側疼痛。馬尾神經性間歇跛行是本症特有的臨床特徵,診斷標準為:安靜時無癥狀,短距離行走即出現腿痛無力等癥狀,安靜後(站立或蹲坐)癥狀又消失。其癥狀的產生可分為姿勢型和缺血型兩類。姿勢型走路、站立和伸腰都可使癥狀加重;缺血型在行走時出現癥狀。重症患者可出現不全性遲緩性癱瘓,小便頻,或失禁,大便無力。3.1.2.2 體征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的癥狀與體征常常不一致,一般是癥狀較重體征較輕。主要體征有:脊柱側彎,病變處壓痛,椎旁肌肉有痙攣,腰後伸受限,腰部過伸試驗陽性是本病的重要體征。患側拇指背伸肌力減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有時出現下肢肌肉萎縮、無力。受壓神經支配區域皮膚感覺減弱或消失。若馬尾神經受壓,可出現鞍區麻木,肛門括約肌鬆弛。若脊髓錐體束受壓(多見於高位胸腰段),Babinski、Schadolock病理反射陽性,踝陣攣也呈陽性。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陰性或弱陽性。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正位X線攝片可顯示左右關節突不對稱,關節突肥大,椎體旋轉、側彎。側位片示椎間隙狹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椎體間有前後滑移,椎曲異常,或變直,或反弓,或加大。斜位片可見椎弓根切跡小、椎間孔狹窄及峽部不連等。X線攝片還可除外各種骨質破壞性疾病。3.1.2.3.2 脊髓造影檢查在側位片上,硬脊膜囊矢狀徑狹窄可能為發育性椎管狹窄的間接徵象,關節突或椎板尾側緣水平後部出現壓跡為發育性椎管狹窄的直接徵象。纖維環膨出所致的壓跡,神經根袖充盈缺損或不充盈則是退變性椎管狹窄的徵象。3.1.2.3.3 CT檢查CT檢查可觀察骨性結構的形態,也可顯示椎間盤、黃韌帶、神經根的輪廓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可測量椎管橫徑和矢徑,硬膜囊受壓程度,也可測量側隱窩大小及受壓程度。3.1.2.3.4 MRI檢查可以清晰地顯示椎管內椎間盤突出壓迫硬膜囊程度。也可排除腫瘤、血腫、椎骨的感染或者其他破壞性病變,有利於鑒別診斷。3.3 診斷要點3.3.1 以臨床表現為診斷的基礎。沒有臨床癥狀或體征為根據的任何影像學陽性發現,只供參考。3.3.2 根據臨床表現選擇適當的輔助檢查方法(各種投照方法的X線平片,脊髓造影,CT掃描,CT脊髓造影,MRI檢查等),做出精確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診斷。3.3.3 輔助檢查顯示的陽性徵象必須同臨床癥狀與體征一致才有診斷意義。3.2 診斷分型3.2.1 椎間盤型指多個椎間盤退變,椎間盤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狹窄。其特點為X線攝片示椎曲變直或反弓;MRI檢查示多個椎間盤膨出,壓迫硬膜囊。3.42.2 滑脫型指腰椎弓峽部裂,椎體滑脫。也有外傷性骨折未複位,骨性椎體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狹窄。X線攝片有雙側峽部裂,一個椎體滑脫Ⅱ度以上,或多個椎體滑脫。如外傷性骨折,有骨折病史,則X線攝片顯示椎體楔狀改變,椎體突入椎管。3.2.3 骨質疏鬆型因多個椎體骨質疏鬆,椎體壓縮、塌陷,椎曲紊亂,導致椎管狹窄。3.2.4 混合型腰椎管狹窄同時存在頸椎管狹窄。3.3 鑒別診斷3.3.1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有下肢的麻木、疼痛和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晚期可出現肢體遠端壞死。3.3.2 馬尾神經腫瘤有馬尾神經受壓的感覺、運動障礙和腱反射的改變,無間歇性跛行。脊髓造影、CT、MRI檢查可明確診斷。3.3.3 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所致的疼痛性跛行,咳嗽腹壓高時痛重,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知覺和運動障礙都較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重。3.3.4 臟器源性腰痛可起源於腎臟或盆腔臟器,也可來自後腹膜或網膜囊後的疾病與損傷,其下腰背痛不會隨活動的增加而增加,也不會隨休息而減輕或消除。3.3.5 血管源性腰背痛動脈病或周圍血管疾病可引起腰背痛,極似坐骨神經痛,但其不會因活動而疼痛加重。臀上動脈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臀的間歇痛,行走時疼痛加重,站立時減輕,但不會因彎腰或下蹲等動作而加重。3.3.6 神經源性腰背痛腰背部的蛛網膜腫瘤、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室管膜瘤和神經根腫瘤與囊腫都可引起腰背痛,但它們都往往有夜間起來行走以緩解疼痛的病史,脊髓造影檢查可資鑒別。3.3.7 肌膜、筋膜源性腰背痛常伴有反射性腰背痛,同時包括腰背部局限性非特異性纖維組織炎。有局限性壓痛點,局部注射鎮痛劑可得到短暫止痛,其疼痛隨時間遷移可好轉或自愈。3.3.8 骨源性腰背痛椎體及其附件的病理變化,如感染、代謝紊亂、腫瘤等可引起腰背痛。可藉助化驗和X線檢查以資鑒別。結核者椎體軟骨面破壞,椎間隙消失,或有寒性膿瘍;骨髓炎者早期有廣泛的椎體骨質破壞,後期有廣泛骨質增生,有腰部紅、腫、熱、痛病史。必要時CT、MRI檢查協助鑒別診斷。4 辨證參考腰椎間盤突出症辨證法。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腰部葯熨,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選用華佗夾脊、八髎、雙側秩邊、委中、承山、光明,加電針,每日1次,每次30分鐘。5.2.1.3 拔罐法一些患者腰背肌粘連嚴重者,可用刺絡放血拔罐或走罐療法。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應用胸腰旋轉法、腰椎旋轉法調整椎體旋轉,改善椎曲,每日1次。5.2.2.2 牽引調曲法椎間盤型椎曲變直者辨證施行二維調曲法和四維調曲法。滑脫型,按腰椎滑脫辨證施法,牽引調曲複位。骨質疏鬆型辨證選用一維調曲法和三維調曲法。混合型首先調理腰椎,根據腰椎管狹窄的分型施法,2周後再調理頸椎,按頸椎管狹窄症處理。5.2.3 藥物療法5.2.3.1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多為肝腎陽虛,命門火衰,督脈陽虛為主。常用右歸飲、搜損尋痛丸、補骨脂丸、補腎熟乾地黃丸等方劑,隨證加減。如有濕熱下注者,選用經驗二妙湯加減。5.2.3.2 中成藥可選用具有強筋壯骨作用的中成藥,如腰痛寧、仙靈骨葆膠囊,或局部敷貼活血舒筋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根據分型,如為椎間盤型,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四式、第十六式;如為滑脫型和骨質疏鬆型,選用第十七式。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治療4~8療程,X線攝片複查椎曲改善後,通過自主練功才能逐步恢復肌肉神經功能。5.3.2 經整脊治療4周,如無效或進行性加重,改用其他療法。5.3.3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症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其他內科疾病,因此在實施牽引治療時要嚴格掌握牽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並注意適當控制牽引重量。5.3.4 老年患者多有骨質疏鬆情況(尤其女性患者),因此在卧床休息期間,要囑其在床上做抬腿、關節活動等鍛煉,以避免肌肉廢用及骨質疏鬆的加重或發生。6 護理6.1 本病需卧床休息配合治療。6.2 辨證指導患者練功。6.3 一些步行困難,生活難以自理者,要給予生活上的照顧。7 預防7.1 本症多於腰腿痛反覆發作後繼發,尤其是患腰腿痛後腰椎椎曲紊亂未及時糾正,恢復腰椎生理曲度,導致晚年繼發椎管狹窄。因此,保護正常腰曲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7.2合理的功能鍛煉是很重要的防治方法之一。特別是經調曲治療後堅持練功有助於預防複發。加強腰背肌鍛煉,可選「健脊強身十八式」進行功能鍛煉。7.3可選用調補肝腎、改善軟骨代謝類營養品,如氨糖膠囊、三七葡萄籽膠囊、枸杞茯苓膠囊等。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腰骶後關節病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腰骶後關節病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腰骶後關節病lumbosacral inferior arthrsosis腰骶後關節病是指由於腰骶關節突關節的創傷、慢性勞損或先天性結構異常,繼發關節軟骨損傷而導致的下腰痛。腰骶後關節病,屬中醫「痹證」和「腰痛」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有創傷、慢性勞損或久坐病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慢性下腰痛,遇勞累或氣候變化加重,或久坐、久站、久行即感下腰酸痛無力。可伴有一側或兩側臀部或大腿部疼痛,或晨起時癥狀較重,腰骶部僵硬,適當活動後癥狀減輕。3.1.2.2 體征腰骶棘突間和兩側有壓痛,觸摸棘突可有偏歪。腰部活動輕度受限或不受限,直腿抬高試驗陰性。3.1.2.3 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正位可見關節突關節密度增高,或兩側不對稱,或有腰骶假關節、骶椎裂,或骶椎腰化、腰椎骶化;斜位片可見關節腔變窄,或峽部有退行性改變,或隱裂;側位片可見椎曲增大,或腰骶軸交角變小,或有椎體假性滑脫。3.1.2.4 實驗室檢查可查血、尿常規無異常,可除外泌尿系炎症。3.3 診斷要點3.3.1 下腰部疼痛,部分患者有臀部或下肢牽涉痛,無放射痛。3.3.2 腰骶棘突旁有壓痛,腰骶間棘突偏歪,腰骶前凸可增大。腰部活動輕度受限或不受限,直腿抬高試驗陰性。3.3.3 X線檢查:正位可見關節突關節密度增高,或兩側不對稱,或有腰骶假關節、骶椎裂,或骶椎腰化,腰椎骶化;斜位片可見關節腔變窄,或峽部有退行性改變,或隱裂;側位片見椎曲增大,或腰骶軸交角變小,或有椎體假性滑脫。3.2 診斷分型3.2.1 關節退變型指椎弓峽部退變或一側隱裂,但未有滑脫者。此類型腰曲多增大。3.2.2 關節不穩型指先天性腰骶後關節結構不對稱,或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或骶椎裂。此類型腰骶軸交角多變小。3.2.3 假性滑脫型由於骶椎或第五腰椎上關節突磨損、關節腔狹窄,導致上一個椎體前移(一般不超過Ⅰ度),出現類似椎體滑脫,臨床稱「假性滑脫」。3.3 鑒別診斷3.3.1 腰椎間盤突出症可檢出病變側下肢放射痛,屈頸加強試驗、直腿抬高試驗均可陽性,CT、MRI可助診斷。3.3.2 類風濕性關節炎同時有多個關節同時疼痛受累,實驗室檢查如血沉、類風濕因子、抗「O」、C反應蛋白多可呈陽性反應。3.3.3 強直性脊柱炎本病為一種血清陰性脊柱炎,早期表現為骶髂關節密度增高,關節面可有破壞,HLA-B27可助診斷。3.3.4 腰骶部脂肪疝此處筋膜較薄弱,表面有較豐富的脂肪組織。當劇烈彎腰時,臀大肌猛烈收縮,深部脂肪組織受壓,經臀上皮神經固有裂孔或骶髂筋膜撕裂處疝出,形成脂肪疝而擠壓神經血管引起腰骶部疼痛、牽扯臀部疼痛。相應部位可以觸及脂肪團,影像上無異常。3.3.5 腰椎滑脫症X線攝片可有椎體滑脫,椎弓峽部不連。3.3.6 臀部皮神經卡壓征其疼痛部位在兩臀部,髂嵴神經線路有壓痛,可有條索狀改變。4 辨證4.1 先天不足證先天肝腎不足,筋骨失於榮養。發病早,癥狀多見腰部隱痛,可伴腰膝酸軟無力。舌淡,脈細。4.2 後天失養證後天飲食不節,脾胃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滋養筋骨。多伴有無力、面黃癥狀。舌淡,苔膩,脈細無力。4.3 外傷勞力證受於外力或過勞發病。疼痛明顯或刺痛拒按,按則痛甚。舌紫,苔黃,脈澀。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腰部進行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腰眼、八髎等穴。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拔罐法腰部肌肉板硬者可用刺絡放血拔罐法。5.2.1.4 針刀松解法對腰骶部痛點或結節條索狀物進行松解治療,以減輕腰骶部肌張力,利於椎體複位;針對相關痛點和神經卡壓點進行疏通剝離,松解減壓;針對豎脊肌、臀大肌、髂腰肌起止點,然後松解臀上皮神經出口,松解後立即配合整脊手法,並帶腰圍固定帶。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對關節不穩型可行胸腰旋轉法或腰骶側扳法。但對假性滑脫型不宜行腰骶側扳法。5.2.2.2 牽引調曲法選用四維整脊牽引床根據腰椎曲度和軸交角行一維調曲法、三維調曲法或四維調曲法,主要調整椎曲和腰骶軸交角。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先天不足證、後天失養證,以補益肝腎、強筋壯骨、通絡止痛為主,可選用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六味地黃丸(《小兒葯證直訣》);外傷勞力證選用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等加減。5.2.3.2 中成藥可選用具有活血止痛、通經活絡作用的中成藥,如腰痛寧、仙靈骨葆膠囊。或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二式、第十三式及第十四式進行功能鍛煉。5.3 注意事項假性滑脫型不宜行腰骶側扳法。6 護理對於久坐或長時間卧床的人要經常變換體位,避免壓瘡。可以自己做按摩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帶走炎性致痛物質。7 預防避免過度勞累,不要久坐、久站、久蹲。減少腰部負重。可試用倒走鍛煉,以增加腰大肌的強度和腰椎的穩定性。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臀上皮神經卡壓征、臀中皮神經卡壓征及股後皮神經卡壓征的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臀上皮神經卡壓征、臀中皮神經卡壓征及股後皮神經卡壓征的診斷與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臀部皮神經卡壓征gluteal nerve compression symptoms臀部皮神經卡壓征是指由於臀部的肌肉筋膜損傷、粘連,導致穿越並支配臀部的皮神經受卡壓、刺激,引起神經支配區域的疼痛、麻木等癥狀。臀部皮神經卡壓征,屬中醫「腰胯痛」的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各年齡段均可發生,多有臀部扭挫傷史、慢性勞損史、風寒侵襲史或腰椎勞損史。也有因腰椎損傷繼發者。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患者多有一側或雙側臀部疼痛、麻木感,呈刺痛或撕裂樣疼痛,慢性期多為酸痛,可伴有同側股後、股後外側區牽涉痛,一般不過膝,部分患者伴有陰部疼痛,腰活動受限,多為前屈運動受限,坐起困難,每當由坐位改直立位時(或由直立位坐下時),感覺腰「用不上力」,多不能直接站起或坐下,需人攙扶或雙手扶持其他支撐物方可站起,遇勞累、風寒後加重,熱敷或按摩後減輕。3.1.2.2 體征在臀上皮神經入臀點、骶髂關節外側、臀大肌下緣股後中點處壓痛並可觸及結節、條索狀物,重壓時可放射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陰性。部分患者有腰椎椎曲改變,多見於腰1~3節段。受累神經分布區皮膚感覺過敏、遲鈍。3.1.2.3 影像學檢查腰椎、骨盆及髖關節影像檢查無相應陽性發現。3.1.2.4 電生理檢查偶有臀上、臀中及股後皮神經傳導速度減慢。3.1.2.5 實驗室檢查ESR、CRP正常,RF及HLA-B27陰性。3.3 診斷要點3.3.1 多有臀部扭挫傷史、慢性勞損史、風寒侵襲史或腰椎勞損史。3.3.2 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3.3.3 臀部各神經易卡壓點處觸及結節或條索狀物。部分患者有腰椎椎曲改變,多見於腰1-3節段。3.3.4 受累神經分布區皮膚感覺過敏、遲鈍。3.3.5 腰椎、骨盆及髖關節影像檢查無相應陽性發現3.2 診斷分型3.2.1 臀上皮神經卡壓征腰臀部及股後外側區疼痛,疼痛多不過膝,偶有疼痛反射至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者,查體可見臀上皮神經入臀點處壓痛,並可觸及條索或結節,沿臀上皮神經分布區皮膚針刺感過敏或遲鈍。3.2.2 臀中皮神經卡壓征臀內側及骶部疼痛,疼痛彌散,查體可見骶髂關節外側壓痛,並可觸及結節或條索,沿臀中皮神經分布區皮膚針刺感過敏或遲鈍。3.2.3 股後皮神經卡壓征臀下部、股後區及小腿後區疼痛,偶有陰部放射者,臀大肌下緣股後中點壓痛並可觸及結節或條索狀改變,沿股後皮神經分布區皮膚針刺感過敏或遲鈍。3.3 鑒別診斷3.3.1 腰椎間盤突出症本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多有腰椎側彎或後凸畸形,腰椎活動受限,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腰椎CT或MRI檢查有與疼痛相符合的突出表現。3.3.2 梨狀肌綜合征本病表現為臀部疼痛,可伴有同側股後區及小腿後外側牽涉樣痛,嚴重者疼痛劇烈,自覺患肢變短、跛行,查體時在梨狀肌體表投影區有深壓痛,並可觸及痙攣、腫脹、肥厚的梨狀肌等改變,直腿抬高試驗初始時疼痛加劇,超過60°後疼痛反而減輕,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3.3.3 強直性脊柱炎表現為腰骶部休息痛及活動受限,伴有晨僵,查體可見骶髂關節處壓痛,HLA–B27強陽性率達95%,活動期血沉增快,骶髂關節CT、MRI或X線檢查有陽性發現。3.3.4 腰椎後關節錯縫症臨床表現為腰骶部瀰漫性疼痛,可伴有一側及兩側臀部及股後區疼痛,疼痛位一般與神經分布不一致,腰骶部僵硬,休息後或晨起時癥狀較重,活動後癥狀減輕,腰部棘突旁有深壓痛,X線檢查可發現關節突關節移位,兩側不對稱。3.3.5 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多有勞損史,女性多見,緩慢發病,逐漸出現腰骶部疼痛,休息後緩解,查體可見骶髂關節處壓痛,骶髂關節X線攝片可見髂骨面骨質密度增高,無明顯關節間隙改變。4 治療4.1 治療原則以理筋療法為主。4.2 治療方法4.2.1 理筋療法4.2.1.1 葯熨、中藥熏蒸法。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4.2.1.2 針灸法取阿是穴、環跳、上髎、中髎、下髎等穴位。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4.2.1.3 推拿法4.2.1.3.1 分筋手法用雙拇指或單拇指在患處與肌纖維方向垂直左右彈撥,起到分離粘連、疏通經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4.2.1.3.2 理筋手法用雙拇指或單拇指將移位的軟組織(韌帶、肌腱、肌纖維、神經等)扶正,再順纖維方向按壓、撫平,使組織恢復正常(或原)解剖位置,適應生理功能。4.2.1.3.3 鎮定手法在分筋、理筋手法使肌肉恢復正常(或原)解剖位置後再用單拇指(或輔以其他指)在患處靜壓10~20秒,以緩解肌肉痙攣並達到鎮痛作用。4.2.1.4 閉合松解法應用液體刀、小針刀、微型刀、鈹針進行閉合松解,解除卡壓,使神經恢復正常解剖位置關係。4.2.2 正脊調曲療法對腰椎椎曲異常者可選用腰椎旋轉法恢復腰椎正常曲度。4.2.3 周圍神經阻滯在條索狀物及壓痛部位應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2.5mg+注射用水7ml局部注射。4.2.5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二式功能鍛煉。5 護理治療期間,患者應減少腰及下肢活動,注意腰骶、臀部保暖,指導患者進行增強脊柱穩定性練習。6 預防6.1 避免腰臀扭挫傷。6.2 避免風寒侵襲,局部保暖。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骶髂關節錯縫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骶髂關節錯縫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骶髂關節錯縫症sacroiliac joint subluxation骶髂關節錯縫症是指骶髂關節因慢性勞損,關節韌帶張力失衡,骶髂關節齒狀關節縫發生錯位,導致骶髂關節及腰胯部疼痛等系列癥狀。骶髂關節錯縫症有文獻稱「骶髂關節紊亂綜合征」,屬中醫「痹證」、「腰胯痛」的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有外傷史、腰胯負重史,或者婦女有妊娠生育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腰下部疼痛,並有單側或雙側骶髂關節臀外上方疼痛。有的單側或雙側交替發生類似坐骨神經樣疼痛。患側骶髂關節周圍有肌肉痙攣,下肢活動受限,且不能負重,跛行。彎腰、翻身、仰卧等均能引起癥狀加重。患側下肢疼痛無力,可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偶有麻木感,自覺下肢有延長或短縮。3.1.2.2 體征骶髂關節局部壓痛或叩痛,雙下肢不等長,髂後上棘處有凹陷感或飽滿感,單腿站立試驗陽性,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試驗、床邊試驗均為陽性。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骨盆正位X線攝片顯示骨盆旋轉(閉孔左右不對等),部分患者可見患側骶髂關節間隙增寬或變窄,關節面排列紊亂,恥骨聯合略有上下移動。陳舊性患者則可見骶髂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或骨密度增高。3.2.2.3.2 CT檢查可見關節面不對稱。3.3 診斷要點3.3.1 下腰部疼痛,並有單側或雙側骶髂關節處臀外上方疼痛。3.3.2 骶髂關節局部壓痛或叩痛,雙下肢不等長。俯卧下尤為明顯。3.3.3 單腿站立試驗陽性,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試驗、床邊試驗均為陽性。3.1.3 診斷分型3.1.3.1 前錯位發生於下肢伸髖屈膝的位置上,病側下肢較健側伸長,髂後上棘處有凹陷感,X線攝片示髂骨稍向前下錯位,患側恥骨聯合略向下移動。3.1.3.2 後錯位發生於下肢屈髖伸膝的位置上,病側下肢較健側縮短,髂後上棘處有飽滿感,X線攝片示髂骨稍向後上錯位,患側恥骨聯合略向上移動。3.2 鑒別診斷3.2.1 強直性脊柱炎本病是一種類風濕因子陰性,累及中軸關節和肌腱韌帶骨附著點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實驗室檢查可見HLA–B27陽性,C反應蛋白陽性,血沉增快;X線攝片可見骶髂關節模糊,邊緣不清,間隙狹窄。3.2.2 髖關節疾病包括髖關節滑膜炎、髖關節骨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表現為髖關節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等,「4」字試驗、床邊試驗可為陽性,X線攝片、CT、MRI檢查可明確診斷。3.2.3 骶髂關節結核無外傷史或僅有輕微外傷史,局部出現癥狀,並有全身癥狀如低燒、盜汗、消瘦等,X線攝片檢查即可明確診斷。4 辨證4.1 氣滯血瘀證有明顯的外傷史,單側下肢突然負重史,可使骶髂關節筋脈突然受傷,氣血瘀滯不通,不通則痛;從而出現腰痛轉側不利,活動受限,痛有定處,骶髂關節部有壓痛,腰骶部周圍肌肉明顯緊張,腹脹,大便干。舌紫暗,有瘀斑,苔薄黃,脈弦緊或澀。4.2 肝腎虧虛證素體肝腎不足,或勞力負重,或婦女妊娠、產後筋骨慢性勞損,氣血虛弱,致使骶髂關節韌帶鬆弛,筋骨不固而錯位。舌淡苔白,脈細弱。5 治療5.1 治療原則原則上是筋骨並重,以理筋、手法正骨複位、練功為主,使骶髂關節恢復正常位置。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或熏蒸法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藥物,水煎後直接熨燙骶髂關節部或用藥蒸氣直接熏蒸骶髂關節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新陳代謝,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每次30分鐘。5.2.1.2 針刺法以骶臀部八髎穴位為主,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推拿法在骶臀部施滾、拿、揉、拍打等推拿按摩手法,每次20分鐘。5.2.2 正脊骨法常用有腰骶側扳法。前錯位應用手牽頂盆法,後錯位應用過伸壓盆法等。5.2.2.1 手牽頂盆法患者側卧位,患側在上,健側屈膝,醫者用一足跟蹬住健側小腿,雙手握住患側踝部,待患者放鬆後,手足同時協調突然用力上牽下蹬。5.2.2.2 過伸壓盆法患者取俯卧位,醫者立於患側,用一肘托起患側大腿,使其後伸,另一手與托腿手相握,肘部按壓患側骶髂關節處,後慢慢使患側下肢後伸至極限,按壓之手肘部稍用力往下按壓,聽到「咯嗒」聲,則複位成功。上述理筋法和正脊骨法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個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氣滯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方: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3.1.2 肝腎虧虛證治法:補益肝腎,強筋健骨。主方:六味地黃丸(《小兒葯證直訣》)加減。5.2.3.2 外用藥局部疼痛腫脹者,可外敷雙柏散、祛瘀消腫藥膏等;腫脹不明顯者可外貼跌打膏、傷科膏藥等。5.2.4 練功療法病情稍緩解後,應加強腰、髖部的功能鍛煉,以緩解腰、髖部的肌肉緊張,增強腰骶部肌肉的力量。可選「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式、第十一式、第十四式、第十六式、第十七式。5.3 注意事項5.3.1 複位時手法不要使用暴力。5.3.2 有損傷史者,應詳查病史。6 護理督促患者功能鍛煉。7 預防7.1 避免腰髖部劇烈運動和腰腰骶部受涼。避免單側下肢突然負重。7.2 有妊娠史、生育史的婦女應調補肝腎,強健筋骨。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頸脊源性血壓異常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頸脊源性血壓異常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頸脊源性血壓異常症cervicogenic blood pressure abnormality頸脊源性血壓異常症是指由於頸椎骨關節位移,椎曲紊亂,刺激或壓迫頸椎動脈和交感神經,導致基底動脈缺血、腦供血障礙而致頭痛、眩暈和血壓的偏高、偏低或波動不定的病症。頸脊源性血壓異常症,現代文獻資料中與此症相關的稱謂有「頸椎性血壓異常」、「頸椎性高血壓」、「頸性高血壓」、「頸型高血壓」、「頸源性高血壓」、「頸椎病致血壓異常」、「交感型頸椎病」等,屬中醫「頭痛」、「眩暈」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有頸部慢性勞損、疼痛、活動障礙病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血壓升高和降低與頸椎疼痛發作癥狀同步。患者出現頸後部疼痛、頭痛或頭暈等頸椎癥狀時,血壓也隨之改變。頭頸部癥狀緩解後,血壓亦隨之改變。在形成固定性的高血壓或低血壓之前的相當長時間內,患者的血壓波動不定,並有頭昏、頭暈、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等癥狀。降壓藥物療效不佳,而治療頸椎後血壓明顯改善。3.1.2.2 體征3.1.2.2.1 頸部檢查可有頸椎生理曲度改變、頸部活動受限,頸椎棘突或橫突偏移及相應棘突壓痛等。3.1.2.2.2 血壓檢測早期血壓多呈波動,發作期常與頸部勞累損傷等因素有關,血壓波動一般經2~3周後緩解;中後期呈持續性高血壓或低血壓,且雙側上肢血壓在卧位、坐位狀態下差別較大,通常大於10mmHg以上。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X線攝片可見頸椎生理曲度異常(變小或反弓或加大)、鉤椎關節不對稱,椎間隙變小,椎骨移位、椎骨增生,項韌帶鈣化或寰樞關節間隙不對稱。3.1.2.3.2 CT檢查可有樞椎齒狀突偏移,椎間盤膨出或突出,相應硬膜囊受壓等改變。3.1.2.3.3 MRI檢查可有椎間盤膨出或突出,相應硬膜囊受壓,或黃韌帶增厚等改變。3.1.2.4 物理檢查經顱多普勒檢查顯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3.1.2.5 實驗室檢查可做心電圖、尿、血象等檢查。以排除其它併發症。3.3 診斷要點3.3.1 頭昏、眩暈、頭痛,同時頸部疼痛酸累。3.3.2 血壓或高或低與頸部不適同時存在。3.3.3 經內科藥物治療效果不佳。3.3.4 X線攝片頸曲變小或反弓或加大,或者寰樞關節間隙不對稱。3.2 診斷分型3.2.1 血壓型此型以脈壓差低為特徵,血壓以100~80/80~60mmHg為常見,甚至出現100/90mmHg,兩極化血壓,此類患者多有頭昏、頭暈、記憶力減弱、 全身無力等表現。3.2.2 高血壓型舒張壓>95mmHg,或收縮壓39歲以下>140mmHg,40~49歲>150mmHg,,50~59歲>158mmHg,,60歲以上> 170mmHg,此類患者多有頭痛、頭暈、心慌心跳、失眠多夢等表現。3.2.3 血壓波動型此類患者血壓不穩定,時高時低,伴有頭昏、頭腦不清、頸部抽痛等癥狀,同時也可引起心慌、胸悶、失眠等癥狀。3.3 鑒別診斷3.3.1 原發性高血壓本病原因未明,常有遺傳性,降壓藥物有一定效果;無頸部癥狀與體征,或發作與頸部癥狀無明顯關係。3.3.2 腎性高血壓本病青年多見,常有腎臟病史,尿檢查異常;癥狀較少,肢體濕冷;無頸部癥狀與體征。3.3.3 繼發性高血壓指繼發於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壓,血壓升高僅是這些疾病的一個臨床表現。常見於腎實質病變、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庫欣綜合征、主動脈縮窄等疾病。3.3.4 特發性起立性低血壓具有大小便失禁、陽痿、無汗、起立性低血壓四大主症;多發生於40~50歲的男性;有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肌張力增強,帕金森樣步行;無頸部癥狀與體征。4 辨證4.1 瘀結證此為早期,頸部不舒,血壓波動,眼蒙,眼脹,胸悶,上午重下午輕,食欲不振,小便不利。舌質淡或紅,苔薄白,脈弦或澀。4.2 肝熱證頸部脹痛或困重,血壓持續偏高,頭痛,頭暈,頭脹,煩熱,目赤,口苦咽干,尿黃,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而干,脈弦數有力。4.3 陰虛陽亢證頸部疼痛或灼熱感,血壓偏高,頭暈眼花,頭重腳輕,耳鳴,煩燥易怒,口乾,尿黃而少。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細弦。4.4 氣陰兩虛證頸易累,血壓偏低,少氣懶言,心悸,口乾,畏寒,肢冷。舌質淡,苔少或無苔,脈細弱。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對頸肌、胸背肌進行葯熨,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推拿法對頸背肩部進行滾法、點法、按法、揉法、拿法等手法治療,放鬆局部肌肉。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選用寰樞端轉法、牽頸折頂法、頸椎旋提法、過伸提胸法糾正椎體旋轉,恢復頸椎曲度。5.2.2.2 牽引調曲法行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並根據腰椎曲度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一維調曲法、二維調曲法、三維調曲法、四維調曲法治療。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分證論治5.2.3.1 瘀結證治法:行氣,活血,散結。主方:四逆散(《傷寒論》)加減。5.2.3.2 肝熱證治法:清熱平肝。主方: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加減。5.2.3.3 陰虛陽亢證治法:益陰潛陽。主方:大補陰丸(《丹溪心法》)加減。5.2.3.4 氣陰兩虛證治法:益氣養陰。主方:八珍湯(《正體類要》)加味。5.2.4 練功療法眩暈癥狀消失時,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第二式、第四式、第八式、第十式進行功能鍛煉,以改善肌肉功能。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一療程顯效,臨床觀察2~4療程,如療效不佳,轉內科診治。5.3.2 治療頸源性血壓異常,常常要從腰椎、胸椎著手,調治腰骶軸交角和胸椎側凸是關鍵。5.3.3 正脊骨法在筋松的情況下使用,手法力度應適中,避免暴力。5.3.4 有眩暈癥狀時忌用頸椎牽引,行頸椎牽引時不能過重。5.3.5 頸脊源性血壓異常症用內科藥物治療半年以上,再行整脊治療者血壓很難恢復。6 護理6.1 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治療和護理的目的、方法,以取得合作。頸脊源性高血壓一般治療時間較長,患者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心理,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幫助患者排除情緒因素干擾,減輕患者心理負擔。6.2 定時檢測血壓,對血壓過高者應給予適量降壓藥,並隨時觀察血壓變化情況。6.3 飲食宜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如大蒜、蔥、動物內臟等,禁煙酒。7 預防7.1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頸部正常的生理位置,避免高枕或低枕睡眠。7.2 避免長時間保持頸部某一姿勢工作,工作期間應注意伸展頭頸及腰。7.3 注意頸部的防寒保暖和頸項功能鍛煉。7.4 注意飲食調理,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狀態。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脊源性心悸、怔忡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脊源性心悸、怔忡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脊源性心悸、怔忡症palpitation due to spine disorders脊源性心悸、怔忡症是指由於脊椎(頸椎、胸椎)骨關節錯位,刺激脊神經或交感神經,導致以心悸、怔忡、心律失常為主訴的疾病。脊源性心悸、怔忡症文獻資料有稱「脊源心律失常」、「頸源性心臟病」、「脊源性冠心病」者。中醫稱心悸、怔忡。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發於青壯年,無性別差異。有典型頸、胸椎病史;發病前常有頸、胸椎活動誘因。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自覺胸悶、心慌,心率加快或變緩,可達90~110次/分鐘或50~60次/分鐘,頸項背酸累不適,有時輕時重的胸悶或胸部壓榨樣不適感,伴有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反應遲鈍或易激動。癥狀與勞累有關。3.1.2.2 體征頸椎棘突有1~4個不等偏移或左或右,伴壓痛或酸脹,胸椎上段可有偏移伴稍後突(1~4個不等),頸活動受限,椎間孔擠壓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可有陽性。心跳加快或緩慢,心臟聽診時各瓣膜聽診區無病理性雜音。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可見頸椎生理曲度改變,頸曲變直或略有反弓,鉤突變尖或變平,鉤椎關節左右不對稱,寰樞關節間隙左右不對稱。胸椎上段有旋轉及側凸。3.1.2.3.2 CT、MRI檢查可有頸椎椎間盤退變、膨出或壓迫硬脊膜。3.1.2.4 物理檢查3.1.2.4.1 心電圖檢查可有各種心律異常樣改變或輕度ST-T改變,缺血性心電圖改變不明顯。排除心臟器質性疾患。3.1.2.4.2 動態心電圖通過24小時連續心電圖記錄可以記錄到心律異常的發作,自主神經系統對自發心律異常的影響,自覺癥狀與心律異常的關係。3.1.2.4.3 完善心臟彩超及心肌酶譜、電解質等檢查可進一步除外心臟器質性疾患。3.3 診斷要點3.3.1 心律紊亂3.3.2 胸部壓榨感3.3.3 頸項部不適3.3.4 胸悶、噁心3.3.5 X線攝片椎曲改變3.3.6 整脊療法診斷性治療療效獲得驗證3.3 鑒別診斷3.3.1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電圖檢查可見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左束支前分支或後分支阻滯及室性期前收縮、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等心律異常改變。心電圖以R波為主的導聯中ST段降低與T波平坦或心室顫動等心律異常改變。心電圖以R波為主的導聯中ST段降低與T波平坦或倒置或出現深而寬的Q波。患者有陣發性胸骨後壓榨性疼痛,或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癥狀的誘發及加重,主要是勞累,其次為情緒激動。屬一般心絞痛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很快緩解;屬心肌梗死者則易導致休克和心力衰竭。3.3.2 風濕性心臟病晚期二尖瓣狹窄患者中約30%~40%可出現房性期前收縮、心房撲動或陣發性房顫,並漸轉為持久性。心電圖的改變以左、右心室肥厚和勞損為主。患者可有活動性風濕炎症的反覆發作,伴呼吸困難、發紺等,心前區或三尖瓣聽診區可聞及收縮期及舒張期雜音,胸部X線攝片示左或右心室、心房增大等。3.3.3 病毒性心肌炎90%左右以心律失常為主訴或首見癥狀,臨床診斷依據: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征;心臟擴大;心電圖改變;CK-MB升高或心肌肌鈣蛋白(cTnI或cTnT)陽性。心包穿刺液檢查,發現以下之一者可確診心肌炎,即分離到病毒,用病毒核酸探針查到病毒核酸,或特異性病毒抗體陽性。3.3.4 預激綜合征診斷主要靠心電圖,單純預激並無癥狀。並發室上性心動過速則與一般室上性心動過速相似。並發房撲或房顫者,心室率多在200次/分左右,除心悸等不適外尚可發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3.3.5 心臟神經官能症心電圖常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部分患者出現ST段壓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雙相或倒置,多在Ⅱ、Ⅲ、aVF或V4~V6導聯出現,並經常發生變化。心臟超聲檢查可排除心臟、大血管和瓣膜的結構異常3.3.6 肝心綜合征由於肝膽系統疾病引起心悸、心絞痛、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心電圖示心肌受損等一系列臨床表現,心電圖可見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QRS波幅降低、QT間期延長,U波明顯及傳導障礙和心律失常等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有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減少等即可診斷。4 辨證4.1 心血瘀阻證以心絡攣急、血瘀氣滯為主。主要表現為心悸怔忡、短氣喘息、胸悶不舒、心痛時作,或形寒肢冷。舌質暗或有瘀斑、瘀點,脈虛或結代。4.2 痰濁阻滯證表現為心悸氣短。心胸痞悶脹滿、痰多、食少腹脹,或有噁心。舌苔白膩或滑膩,脈弦滑。4.3 心陰虧虛證表現為心悸易驚、心煩失眠、口乾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4.4 脾腎陽虛證表現為心悸倦怠、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腹脹納呆、腰痛陰冷、畏寒肢涼,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質淡,脈沉細遲或結代。5 治療5.1 治療原則本病治療以理筋、調曲複位、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選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熨葯做頸肩背的熨療或按揉,以舒筋緩急,通絡止痛,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以背部膀胱經腧穴、督脈穴位、夾脊穴為主,如神道、厥陰俞、心俞、腎俞和阿是穴等。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推拿理筋法先尋找背部陽性反應性結節或條索,用拇指、大魚際、掌根或指面交替在某一特定病變部位上,自上而下做迴旋揉捻,以患者感覺輕微的酸痛,可以忍受為度。然後用推、拿、揉、壓、拍等法對胸背肌筋膜、肩胛部分筋理筋。5.2.1.4 拔罐法選用火罐以背部膀胱經、督脈部位,採取拉罐法,以皮膚淤紅為宜。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選用按脊松樞法、寰樞端轉法、牽頸折頂法、頸椎旋提法、過伸提胸法調椎正骨。5.2.2.2 牽引調曲法行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並根據腰椎曲度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一維調曲法,二維調曲法,三維調曲法及四維調曲法。上述理筋、調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分證論治5.2.3.1 心血瘀阻證治法:活血化瘀,寬胸行氣通絡。主方: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3.2 痰濕阻滯證治法:理氣化痰,寧心安神。主方:導痰湯(《濟生方》)加減。5.2.3.3 心陰虧虛證治法:滋養陰血,寧心安神。主方: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加減。5.2.3.4 脾腎陽虛證治法:溫補脾腎,利水寧心。主方:理中湯(《傷寒論》)合真武湯(《傷寒論》)加減。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第二式、第四式、第八式、第十式進行功能鍛煉,以改善肌肉功能。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一療程顯效,臨床觀察2~4療程,神經血管功能逐漸恢復。5.3.2 如經整脊治療1周無效,轉內科治療。5.3.3 勿睡高枕,改正不良姿勢,注意頸部保暖,避免持續久坐。6 護理6.1 糾正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正常的習慣,提高健康意識。6.2 選擇正確的睡眠體位和適當的枕頭。睡眠時以保持頸、胸、腰椎自然曲度,髖膝部略屈為佳。枕頭以軟硬適中,高低適宜,透氣性好,能自然塑形者為佳,側卧位時枕頭的高度應相當於一邊肩寬,使頸椎與脊柱保持一條直線。以感覺舒適為度。6.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防止頸部的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診治,使其早日康復。6.4 加強功能鍛煉,定期活動頸部,做擴胸運動、飛燕式練功,預防脊源性心悸、怔忡症的發生。7 預防7.1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介紹脊源性心悸、怔忡症的病理因素,使其從工作、生活中積極預防,糾正不良生活、工作習慣,如枕頭高度不當、睡姿不良、超重勞動、工作姿勢不正確、辦公桌椅高度不合等因素。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防止小關節錯位及勞損的形成。7.2 加強頸、胸椎的保健,以及適當的體育鍛煉。如頸保健功、腰背保健功等。老年人和非體力勞動者每日應有1~2次運動,運動量以能達到微量汗出為宜。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脊源性胃腸功能紊亂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脊源性胃腸功能紊亂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脊源性胃腸功能紊亂症spinal mimic gastric abscess脊源性胃腸功能紊亂症是指由脊柱骨關節紊亂引起,以胃脘部經常發生疼痛及消化不良為主症的一組病症。脊源性胃腸功能紊亂症有文獻稱「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餐後不適綜合征及上腹痛綜合征)」、「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胃腸神經官能症」、「腸易激綜合征」、「頸胃綜合征」等。屬中醫「胃脘痛」、「心下痛」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有頸椎病、胸椎小關節紊亂、脊柱退行性變、頸背肌筋膜炎等病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以胃脘部經常性疼痛為主,疼痛性質各異,可表現為脹痛、隱痛、劇痛、陣發痛、絞痛、固定痛、墜痛等,胃脘痛可牽及脊背、脅肋、下腹、腰部、胸部及肩膀,可伴有反覆發作的連續性噯氣,咽部異物感,無飢餓感,或時而食慾旺盛,時而無食慾,胃內上衝上逆,打嗝、口乾、口苦,反酸、噁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每遇情緒變化則癥狀加重。腸易激惹綜合征為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表現,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腹痛常因進食或冷飲而加重,在排便、排氣、灌腸後減輕,可有排便不暢感或排便次數增加。3.1.2.2 體征可出現頸或背部肌肉緊張、壓痛及韌帶剝離感,棘突間隙不等寬。棘突偏歪而出現胃脘癥狀者,脊背檢查以胸5~8節段的病理性棘突偏移為主,出現腸道癥狀者則以胸9~12節段的病理性棘突偏移為主,還可出現脊椎活動度下降,棘旁壓痛等體征,並捫及條索狀物。大部分患者無腹部體征出現。出現上腹部壓痛者,可見於胃炎,多位於中上腹或上腹偏左。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脊柱X線攝片顯示有頸椎病或頸、胸小關節錯位徵象。頸椎可出現曲度改變,中斷、變直、過曲、成角,椎間出現「雙邊」、「雙凸」、「雙凹」征。下段胸椎側彎多見,可向左側彎亦可向右側彎,側彎常伴該段胸椎生理曲度變直;胸椎棘突向左或向右偏歪,寬窄不一,關節面模糊,棘突偏歪的脊椎一般在脊柱側彎段內。胃腸X線鋇餐可見到胃蠕動失常,痙攣性畸形,或黏膜皺襞粗厚紊亂等。必要時可行全消化道造影檢查。3.1.2.3.2 CT及MRI檢查CT及MRI檢查作為特殊的檢查手段,主要用於脊柱和腹部疾患的鑒別診斷,不作為常規檢查。3.1.2.4 物理檢查3.1.2.4.1 腹部超聲檢查檢查肝、膽、胰、脾形態學改變,以排除其他疾患。3.1.2.4.2 電子胃鏡檢查能最直接觀察到胃炎的位置,大小範圍及深度。3.1.2.5 實驗室檢查3.1.2.5.1 血常規檢查在患脊源性胃炎時,可出現白細胞升高、紅細胞及血色素降低等表現。3.1.2.5.2 便常規檢查部分患者可見脂肪球及白細胞。3.1.2.5.3 生化檢查檢查肝、腎功能及血清酶學,以排除其他疾患。3.3 診斷要點胃脘痛,呃逆,腹痛,腹瀉,頸痛,背痛,X線攝片頸、胸椎病變。3.3 診斷分型—脊源性腹瀉—脊源性胃下垂—脊源性腸易激綜合征—脊源性呃逆—脊源性胃炎3.4 鑒別診斷3.4.1 急性腸炎、急性痢疾表現為腹部劇痛,有腹瀉和膿血便,糞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腸炎每高倍鏡下紅細胞少於5個,痢疾每高倍鏡下紅細胞多大於15個。3.4.2 急性闌尾炎以轉移性右下腹痛為特點,除腹痛外,還有胃腸道及全身癥狀,腹膜刺激征陽性。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有核左移。3.4.3 急性腸梗阻、腸套疊、腸扭轉這幾種疾病常有嘔吐,腹部包塊,和明顯的壓痛點。3.4.4 急性膽囊炎、膽結石多以飲食不當為誘因,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發熱,黃疸,墨非征陽性。白細胞升高,B超可見膽囊增大、膽道梗阻徵象。3.4.5 急性胰腺炎多以暴飲暴食為誘因,出現劇烈的上腹痛,向肩背部放射,可迅速出現腹膜刺激征和休克體征。血、尿澱粉酶升高。3.4.6 心絞痛不典型的心絞痛,疼痛可位於上腹部,放射至頸、下頜、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癥狀突然出現,一般不超過15分鐘,服用硝酸甘油有效。3.4.7 反流性食管炎本病是因為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稱「燒心病」。常常發生於飯後,可出現胸骨後燒灼感或疼痛。前屈或夜間卧床睡覺時,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可因食管粘膜糜爛而致出血,長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後期則可由於食管瘢痕形成狹窄,而出現永久性咽下困難。3.4.8 排除頸、胸椎骨折、骨病及發育性結構異常。4 辨證4.1 經絡痹阻證頭、頸、肩、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或竄痛麻木,頸、背僵,活動受限,頸背部有條索狀物,有壓痛,身重無力或有肌肉萎縮,肢端麻木,舌質淡紅或發暗,脈沉遲或弦。4.2 氣滯血瘀證頭、頸、肩、背及四肢疼痛、麻木,其痛多為刺痛,固定不移,夜間加重,肌肉萎縮,指端麻木。肌膚甲錯、面色不華,頭暈眼花、失眠健忘、驚惕煩躁、胸悶、胸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弦細或細澀、弦澀。4.3 痰瘀交阻證頭昏、眩暈、昏冒,頭重如裹,甚至神昏猝倒,噁心嘔吐,咽喉梗塞不利,心悸,胸悶,納呆,咳嗽,頭、頸、肩、背、四肢疼痛,身睏乏力,肢體沉重麻木無力。舌質暗,胖有齒印,舌苔膩,脈弦滑或細澀。4.4 肝腎不足證頭暈眼花、視力下降、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無力、筋惕肉痿、頭搖身顫、步履蹣跚,甚至癱瘓。肢體麻木無力、拘攣,小便淋瀝頻數或失禁,大便無力、便秘、性功能低下,顴紅,牙齒鬆動、毛髮不榮。頭腦空脹、心煩易怒、咽干、肌膚甲錯。舌體瘦、舌質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弦細。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正骨、練功為主,輔以藥物治療。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行頸背部肌肉葯熨。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灸法夾脊穴、膀胱經辨證取穴。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推拿法施推、捏、揉、拿等軟組織松解手法及夾脊穴、膀胱經點穴治療。5.2.1.4 拔罐法選用火罐, 沿膀胱經及病變部位拔罐。5.2.1.5 理療法可採用超短波、紅外線、激光、低中頻電刺激及中藥離子導入等治療。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頸椎:採用牽頸折頂法或頸椎旋提法。胸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性採用過伸提胸法或俯卧按壓法。5.2.2.2 牽引調曲法仰卧頸椎布兜牽引及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行三維調曲法、四維調曲法治療,以糾正椎體旋轉,改善椎曲。上述理筋調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後行第二療程。5.2.3 分證論治5.2.3.1 經絡痹阻證治法:通絡除痹,祛風散寒。主方:葛根湯(《傷寒論》)加減。5.2.3.2 氣滯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主方: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3.3 痰瘀交阻證治法:散瘀通絡,利濕化痰。主方:導痰湯(《濟生方》)加四物湯(《理傷續斷方》)加減。5.2.3.4 肝腎不足證治法:調和氣血,補養肝腎。主方: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加左歸丸(《景岳全書》)加減。5.2.4 練功療法可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之第六式至第十五式練功。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1療程顯效,臨床療效觀察2~4療程,如無效轉內科治療。5.3.2 眩暈期不宜頸椎布兜牽引。5.3.3 手法要做到穩、准、輕、巧,切忌暴力。6 護理認真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對頸椎椎間失穩患者,可用頸圍固定制動。加強脊柱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提高預防意識,掌握康復方法。指導功能鍛煉方法,應遵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原則,以加強脊柱穩定性。同時注意飲食調配。7 預防堅持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六式至十五式練功,保持脊柱的穩定性,並注意飲食有節,避免腹背受涼。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脊源性月經紊亂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脊源性月經紊亂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脊源性月經紊亂症spinogenic gynecological disorders脊源性月經紊亂症是指由於頸、胸、腰、骶椎病損(排序紊亂、曲度改變、側彎等)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疼痛,表現為月經期腹痛、腰痛,或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等發生異常的病理表現。脊源性月經紊亂症現代醫學稱之為「痛經」、「月經不調」,中醫亦稱「痛經」、「經遲」、「經早」、「經亂」、「月經愆期」。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一般有明顯的脊柱損傷病史,頸、胸、腰骶部疼痛,以腰骶部多見,爾後出現痛經、月經先期、後期、先後不定期癥狀。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經行小腹疼痛,並隨月經周期而發作。月經提前或錯後正常周期7天以上或月經前後不定期,行經時小腹疼痛,為陣發性絞痛,有時可放射到陰道、肛門及腰部,遇熱多可緩解,並伴有頸椎、腰骶椎僵痛不適,以及上、下肢麻木、脹痛,尿頻、尿急,便秘或便溏等。3 .1. 2.2 體征可出現頸、肩、背、腰骶肌肉緊張、疼痛,頸椎、腰椎前屈後伸、左右側屈、旋轉功能受限,脊柱側彎、骶髂關節髂後上嵴左右不對稱。頸部寰枕筋膜、棘突及棘旁壓痛明顯,腰骶部棘突壓痛,棘突偏歪,棘突有階梯樣改變。可伴有叩頂試驗、臂叢牽拉試驗、直腿抬高試驗、挺腹試驗陽性。3.1.2.3 影像學檢查X線攝片示頸、腰曲變直、反弓或加深,腰骶軸交角變小,頸4、5成角,腰2、3反弓,頸、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隱性骶椎裂等。3.1.2.4 物理檢查B超示子宮及附件無異常。3.3 診斷要點3.3.1 有明顯的頸、肩、胸、腰骶的損傷史,局部疼痛,活動功能受限的癥狀和體征,伴月經紊亂半年以上。3.3.2 X線攝片提示:椎曲異常,骶髂關節異常。3.3.3 婦科檢查排除生殖系統其他病變所致的月經不調。3.3.4 B超證實子宮及附件無異常。3.3.5 排除藥物、環境及其他內分泌因素所致的月經紊亂。3.3 鑒別診斷3.3.1 子宮內膜異位症行經或行經前後小腹疼痛,周期性發作,疼連腰骶,疼痛程度與病史長短相關,婦科檢查多有痛性結節,子宮粘連、活動受限或伴有卵巢囊腫,B超可幫助診斷。3.3.2 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年齡12~25歲之間,有不規則子宮出血,往往先有一段時間停經,然後突然大量出血,延續幾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不易自止,亦可表現為斷續出血,量時多時少。3.3.3 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年齡45~55歲之間,無規律性子宮出血,大量出血用止血藥後出血可減少,反覆出血可伴發貧血,多伴有心慌、心悸、多汗煩燥等更年期癥狀。3.3.4 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前後不定期,不育、多毛、肥胖。B超示卵巢增大,被膜增厚,可見多個濾泡。生化檢查:血促黃體生長激素/促卵泡生長激素(LH/FSH)>3,雌素1/雌素2>1。4 辨證4.1 痛經4.1.1 氣血虛弱證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小,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弱。4.1.2 氣滯血瘀證經前或經期小腹腹痛拒按,得熱痛減,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澀有力。4.2 月經先期4.2.1 血熱證月經提前,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黏而稠,心胸煩悶,面紅口乾,喜冷飲,尿黃便結。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或洪數。4.2.2 氣虛證經行先期,量多色淡,質清稀,神疲肢軟,心悸氣短,或納少便溏,或小腹空墜。舌淡,苔簿,脈弱無力。4.3 月經後期4.3.1 寒實證經期延後,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熱則減。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質嬌嫩。苔薄白,脈沉緊。4.3.2 血虛證經期延後,量少色淡,質清稀,頭暈眼花或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少苔,脈虛細。4.4 月經先後不定期4.4.1 脾腎虛弱證經行或先或後,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疲腿軟,小便頻數,或神倦乏力,納呆食少。舌淡,苔薄,脈沉細或緩。4.4.2 肝鬱氣滯證經行或先或後,經量或多或少,色暗紅,有血塊,或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小腹脹痛,精神鬱悶,時欲太息,噯氣食少。舌質正常苔薄,脈弦。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患椎兩旁夾脊穴,採用1.5~2寸毫針直刺達椎板,八髎穴刺入骶後孔內。根據寒熱虛實不同,輔以腎俞、脾俞、腰陽關、血海、氣海、關元、太沖、三陰交等穴位,並可配合艾灸療法。也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推拿法以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為主,採用推、搓法刺激兩條經絡穴位,患椎局部採用按、揉、壓,分筋理筋,以達疏經活絡之功。5.2.1.4 拔罐法局部僵硬者可行走罐或刺絡拔罐。5.2.1.5 小針刀松解法對頸、腰曲變直和反弓的患者,可在椎旁行小針刀松解術。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因本病多涉及頸、腰椎椎體排序紊亂,椎曲改變及骶髂關節錯位等筋骨病變,可根據病情採取相應的正脊骨法。5.2.2.2 牽引調曲法根據病情及X光攝片所示頸、腰曲的變化,行頸椎布兜牽引及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選擇相應的牽引調曲法。上述理筋、調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後第二療程。5.2.3 分證論治法5.2.3.1 痛經5.2.3.1.1氣血虛弱證治法:補氣養血,和中止痛。主方: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加減。5.2.3.1.2氣滯血瘀證治法:行氣活血,驅寒止痛。主方: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或溫經湯(《金匱要略》)加減。5.2.3.2 月經先期5.2.3.2.1血熱證治法:清熱降火,涼血調經。主方:清經散(《傅青主女科》)加減。5.2.3.2.2氣虛證治法:補脾益氣,固沖調經。主方: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5.2.3.3 月經後期5.2.3.3.1寒實證治法:溫經散寒,活血調經。主方: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加減。5.2.3.3.2血虛證治法:補血養營,益氣調經。主方:人蔘養榮湯(《太平聖惠和劑局方》)加減。5.2.3.4 月經先後不定期5.2.3.4.1脾腎虛弱證治法:補腎健脾,養血調經。主方:固陰煎(《景岳全書》)加減或歸脾湯(《校注婦人良方》)加減。5.2.3.4.2鬱氣滯證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調經。主方: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5.2.4 練功療法根據病變部位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二式、第四式、第六式、第十式、第十二式、第十四式、第十六式等練功方法。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2療程顯效,臨床療效觀察2~6療程,無效轉婦科治療。5.3.2 治療前需詳細了解患者病情,仔細閱讀X光攝片或CT。特別是對高位頸椎有病變及腰椎峽部裂的患者,椎弓峽部不連不宜側扳法;頸椎上段病變不宜坐位牽引;月經期不宜做手法治療及針刀治療。6 護理對患者進行精神安慰,指導練功,注意卧床休息。7 預防7.1 頸、腰部避免受涼。7.2 避免勞累過度及久坐伏案。7.3 注意生活調理和經期衛生。7.4 經期禁食生冷。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脊源性髖膝痛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防護。本《指南》適用於脊源性髖膝痛的診斷與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脊源性髖膝痛spinogenic osteoarthritis of the lower limbs脊源性髖膝痛是因脊柱骨關節紊亂、應力失衡導致一側髖膝部疼痛為主的病症。脊源性髖膝痛,屬中醫「腰胯痛」、「髀樞痹」、「膝痛」、「痹證」的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有慢性脊柱損傷病史,腰椎側彎、骨盆傾斜病史者。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開始有腰部疼痛,活動功能受限。後患側腹股溝部、大腿內側、髖關節疼痛、不適。膝周疼痛,怕冷,無力感。部分閉孔神經病變患者伸髖時可出現疼痛加重,故呈屈曲狀,伸直受限。3.1.2.2 體征腰背部肌肉緊張,腰1~節段3棘突和椎旁可有明顯壓痛,可觸及棘突偏歪,韌帶增厚或剝離。髖膝周圍軟組織可有壓痛,或壓痛點不確切。如因脊柱病損引起閉孔神經病變,則閉孔上緣中點處可有明顯壓痛。內收肌痙攣,分髖試驗陽性,膝關節有時可有輕度腫脹。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腰椎正側位片可有側彎,椎曲改變及小關節紊亂。骨盆X線攝片可見旋轉、傾斜。髖關節X線攝片無明顯異常;中老年患者膝關節可有髕骨軟骨鈣化,但關節腔基本正常。3.1.2.3.2 CT檢查未見腰椎間盤突出。3.3 診斷要點3.3.1 有急慢性腰部損傷病史,有明顯腰椎側彎、骨盆傾斜。3.3.2 開始有腰部疼痛,活動功能受限。髖關節周圍及膝關節周圍疼痛。3.3.3 髖膝周圍軟組織可有壓痛,或壓痛點不確切。如因脊柱病損引起閉孔神經病變,則閉孔上緣中點處可有明顯壓痛,內收肌痙攣,大腿外展受限。分髖試驗陽性。3.3.4 X線表現:腰椎正側位片可有側彎,椎曲改變及小關節紊亂。骨盆X線可見旋轉、傾斜。髖關節X線無明顯異常;膝關節如是中老年患者可有髕骨軟骨鈣化,但關節腔基本正常。3.2 鑒別診斷3.2.1 臀部皮神經卡壓征該病以臀部疼痛為主,並在臀上皮神經入臀點有明顯壓痛。一般無腰痛。3.2.2 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僵硬並活動受限。X線攝片可見股骨頭骨紋理細小或中斷,股骨頭囊變、硬化、扁平或塌陷。3.2.3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X線攝片示可見股骨頭和髖臼骨邊緣可見骨贅,髖關節外側呈狹窄現象。3.2.4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X線攝片示可見膝關節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4 辨證4.1 血瘀證腰髖膝疼痛如刺,痛有定處,日輕夜重,俯仰不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澀。4.2 寒濕證腰膝冷痛,肢冷無力,按有定處,遇寒痛劇,得熱痛減,溲溺清長。舌質淡,苔薄或白膩,脈沉緊。4.3 肝腎虧虛證腰髖膝疼痛無力,休息則不痛,久行、久站即痛,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脈弦細。5 治療5.1 治療原則理筋,調曲,練功。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腰及疼痛的髖膝處葯熨,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腰椎華佗夾脊穴,髖痛者針足五里、氣街(外);膝痛者針雙膝眼、陰陵泉, 可配合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個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2個療程。5.2.1.3 針刀松解法關節局部粘連,可選用針刀松解,但勿傷韌帶及關節軟骨。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行腰椎旋轉法糾正椎體旋轉及側彎。5.2.2.2 牽引調曲法5.2.2.2.1 關節牽引如關節腔變窄者,配合下肢關節牽引,重量為4~6kg。5.2.2.2.2 根據腰椎曲度異常情況,可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二維調曲法或四維調曲法治療。上述理筋、調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法5.2.3.1.1 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方: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5.2.3.1.2 寒濕證治法:溫經散寒,祛濕止痛。主方:烏頭湯(《金匱要略》)加減。5.2.3.1.3 肝腎虧虛證治法:補肝腎,強筋骨。主方:舒筋保安湯(《普濟方》)加減。5.2.3.2 中成藥可選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作用的中成藥口服,如腰痛寧膠囊、仙靈骨葆膠囊。或選用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常用的練功療法有「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三式、第十四式和第十五式。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1療程顯效,2療程複查X線攝片觀察腰曲情況,臨床療效觀察2~6療程。5.3.2 調腰曲同時配合病變之髖或膝局部治療。6 護理6.1 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減輕思想負擔。6.2 指導患者做相應功能鍛煉。6.3 治療期間,患者以卧床休息為主,以減輕下肢負重。7 預防堅持腰背肌鍛煉。避免單下肢長期負重。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的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condensed sacroiliac osteoarthritis髂骨緻密性骨炎是髂骨硬化導致局部疼痛的疾病。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屬於中醫「骨痹」的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本病多見於中年女性,以妊娠後期、尤其分娩後為多見,亦可見於尿路或女性附件慢性感染後,或盆腔內其他感染。此外,臀骶部的外傷亦可誘發或引起本病。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骶髂部疼痛,80%為一側性,尤以步行、站立及負重為劇,但多可忍受。3.1.2.2 體征骶髂關節部叩痛及壓痛。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試驗及蓋氏試驗陽性。3.1.2.3 影像學檢查X線攝片早期無變化,後期顯示髂骨面骨質硬化,但無骨質破壞。鄰近骶髂關節的髂骨硬化改變,常累及關節遠側1/2區域,一般不侵犯骶骨側。CT檢查主要表現為鄰近骶髂關節的髂骨緻密硬化,一般不侵犯骶骨側。3.3 診斷要點骶髂關節部疼痛、叩痛及壓痛。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試驗及蓋氏試驗陽性。X線攝片示鄰近骶髂關節的髂骨硬化改變。3.2 鑒別診斷3.2.1 低毒性葡萄球菌性骶髂關節炎可發生在骶髂關節,並可引起骨質硬化現象,但它可破壞關節,造成關節面不齊及關節間隙增寬,另外該病感染期癥狀重,並有急性發作期,為不同於髂骨緻密性骨炎者。3.2.2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與本病類似,骶髂關節間隙往往融合或明顯狹窄,伴有局限性骨質疏鬆,活動期血沉加快、HLA-B27陽性。3.2.3 骶髂關節結核發病部位並不局限於骶髂關節的中、下2/3部位,且有漸進性破壞趨勢,很少出現均勻的骨質硬化,關節因受破壞邊緣模糊、不規則。另尚有結核病史,甚至膿腫及竇道形成等。3.2.4 臀部皮神經卡壓征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臀部神經卡壓點可觸及結節及條索狀物。4 辨證4.1 產後血虛證因產時失血過多,筋脈、關節失去濡養,症見頭暈心悸,下腰酸痛。舌質淡紅,少苔,脈細無力。4.2 氣血阻滯證孕婦因骨盆受壓,氣血運行不暢,骨質失去濡養,故見性情急躁,下腰部疼痛。舌質紫暗有瘀斑,脈澀。4.3 外感風寒證因產後氣血俱虛,腠理不密,營養失調,易感風寒,流滯經絡關節,故產後下腰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或熏蒸法運用活血養肝、補腎通絡的藥物水煎後在骶臀部進行葯熨或熏洗,以舒筋通絡止痛。每日操作1~2次,每次15~30分鐘。5.2.1.2 針刺法臨床可根據情況選取以下穴位,如阿是穴(局部痛點)、秩邊、腎俞、關元俞、氣海俞、大腸俞、委中、承山等穴,也可根據疼痛部位選取鄰近相應穴位。並依照疼痛的性質及患者體質強弱選用相應的補瀉手法和強弱刺激量,必要時可採用電針以加強針麻和鎮痛效果。每日操作1次,每次15~30分鐘。5.2.1.3 推拿法在骶臀部可用揉法、滾法、點按法、拍打等手法,以通絡止痛、緩解痙攣。每日操作1次,每次15~30分鐘。5.2.1.4 理療法可採用紅外線、蠟療、超短波等。每日操作1次,每次15~30分鐘。4.2.2 藥物療法5.2.2.1 分證論治5.2.2.1.1 產後血虛證治法:補氣養血。主方:八珍湯(《正體類要》)加減。5.2.2.1.2 氣血阻滯證治法:行氣活血。主方: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加減。5.2.2.1.3 外感風寒證治法:祛風散寒。主方: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加減。5.2.2.2 中成藥可選用具有舒筋活絡、調補肝腎作用中成藥,如腰痛寧膠囊、仙靈骨葆膠囊;或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3 封閉療法可採用骶棘肌骶髂附著區封閉、骶髂關節封閉或僅作痛點封閉。5.2.4 練功療法可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十二式、第十三式、第十四式、第十五式、第十七式、第十八式進行功能鍛煉。6 護理注意腰骶部保暖。7 預防7.1 產後婦女避免腰骶部受涼及腰髖部劇烈運動。7.2 應注意控制尿路或女性附件慢性感染。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強直性脊柱炎椎曲異常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強直性脊柱炎椎曲異常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強直性脊柱炎椎曲異常症spinal deformity of ankylosing spondylosis強直性脊柱炎椎曲異常症是指強直性脊柱炎導致腰曲、胸曲和頸曲異常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椎曲異常症屬中醫「痹證」範疇,有「骨痹」、「腎痹」、「腰痹」、「竹節風」、「龜背風」等名。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在青年時期有腰背痛、僵硬,活動受限病史。以男性多發。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多發於18~25歲男青年,本病初期發病癥狀常見下腰段、臀、髖部疼痛和活動不便﹙腰僵﹚,一般畸形持續數月即緩解消失。以後病變進展,疼痛和腰僵均變為持續性,卧床休息後不能緩解,疼痛的性質變為深部鈍痛、刺痛、酸痛或兼有疲勞感。數年之後,疼痛和脊柱活動受限逐漸上行擴展到胸和頸椎,只有少部分呈下行性發展。此時,患者可出現胸痛、胸部呼吸運動減弱,甚至消失。患者為減輕疼痛採取脊柱前屈的姿勢,日久脊柱發生駝背畸形。少數較小的患者始發癥狀為單側或雙側膝及踝關節腫痛,也有呈急劇發病,有體溫高及全身癥狀,也有患者經常患有複發性虹膜炎引起複發性眼痛和視力減退。3.1.2.2 體征常見體征有脊柱僵硬、駝背畸形和姿勢改變;胸廓呼吸運動減少;骶髂關節活動受限;周圍受累關節出現體征;肌腱附著點病變體征。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1966年制定的AS紐約診斷標準對骶髂關節X線作了如下分期: 0級:正常骶髂關節;Ⅰ級:可以或極輕微的骶髂關節炎;Ⅱ級:輕度骶髂關節炎,局限性的寢室、硬化,關節邊緣模糊,但關節間隙無改變; Ⅲ級:中度或進展性骶髂關節炎,伴有以下一項或以上變化:近關節區硬化、關節間隙變窄或增寬、骨質破壞或部分強直;Ⅳ級:嚴重異常,骶髂關節強直、融合,伴或不伴硬化。3. 1.2.3.1.1 骶髂關節改變本病早期骶髂關節的X線攝片改變與腰椎同樣具有特點,骶髂關節可有三期改變。早期可見關節邊緣模糊,並稍緻密,關節間隙加寬。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骨質腐蝕與緻密增生交錯,呈鋸齒狀。晚期可見關節間隙消失,骨小梁通過,呈骨性融合。3. 1.2.3.1.2 脊柱改變早期X線攝片僅可以看到腰椎曲度變直,胸椎後凸加大,椎體無實質性變化,病變發展到中、晚期可見到:韌帶骨贅(即椎間盤纖維環骨化)的形成,甚至呈竹節狀脊柱融合;方形椎;普遍骨質疏鬆;關節突關節的腐蝕、狹窄,骨性強直;椎旁韌帶骨化,以黃韌帶、棘間韌帶和椎間纖維環的骨化最常見(晚期呈「竹節樣柱」);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頸椎前凸消失或後凸;胸椎生理性後凸加大,駝背畸形多發生在腰段和上胸段;椎間盤、椎弓和椎體的疲勞性骨折和寰樞椎半脫位。3.1.2.3.1.3 髖膝關節改變髖關節受累常為雙側,早期可見骨質疏鬆,閉孔縮小和關節囊膨脹;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囊性改變或髖臼外緣和股骨頭邊緣骨質增生(韌帶骨贅);晚期見關節間隙消失,骨小梁通過,關節呈骨性強直。3.1.2.3.1.4 肌腱附著點的改變多為雙側性,早期骨質浸潤緻密和表面腐蝕,晚期可見韌帶骨贅形成(骨質疏鬆、邊緣不整)。3.1.2.3.2 MRI檢查MRI檢查能發現急性骶髂關節炎、脊椎炎和椎間盤炎,甚至能發現急性肌腱端、骨和滑膜的炎症。能早期及精確地發現軟骨和肌腱端的損害 。3.1.2.4 實驗室檢查參見《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的「強直性脊柱炎」。3.3 診斷要點3.3.1 炎性脊柱痛(40歲前發病、隱匿起病、持續3個月以上、有晨僵、活動後減輕),而且有脊柱畸形表現。3.3.2 早期有 X線骶髂關節炎。晚期出現骶髂關節融合,脊柱竹節樣變等。3.2 診斷分期3.2.1 不典型癥狀期(早期脊柱畸形可逆期)本病初期發病癥狀常以下腰段、臀、髖部疼痛和活動不便(腰部平直僵硬)為主,陰天、勞累及感冒後加重,休息或遇熱減輕。本期經正規的治療畸形完全可以緩解。3.2.2 典型炎性癥狀期(中期纖維強直期)病變進展,疼痛和腰僵均變為持續性,卧床休息後不能緩解,疼痛的性質變為深部鈍痛、刺痛、酸痛或兼有疲勞感,以後疼痛和脊柱活動受限逐漸上行擴展到胸和頸椎,此期癥狀典型外觀畸形不明顯,但是X線攝片除椎曲異常外還可以看到椎體的變化。此期治療畸形可緩解。3.2.3 軀體畸形期(晚期骨性強直期)脊柱、髖、膝等關節發生畸形強直,影響其他臟器功能,保守治療可以改善臨床癥狀及駝背畸形。3.3 鑒別診斷3.3.1 骶髂關節的其他炎症如骶髂關節結核、骶髂關節化膿性關節炎,這二種病變影像學檢查可有骨破壞,患者有發熱癥狀,緻密性骶髂關節炎的鑒別參考本《指南》。3.3.2 脊柱的其他炎症如脊柱結核、脊柱化膿性骨髓炎、布氏桿菌性脊柱炎、傷寒性脊柱炎,這幾種病變影像學均可出現骨破壞。3.3.3 脊柱的其他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症、特導性青少年脊柱側彎症,其鑒別方法參考本〈指南〉,對該病的診斷。3.3.4 合併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的其他疾病如牛皮癬、瑞特(Reiter)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等。3.3.5 類風濕性關節炎。僅局限於骶髂關節或四肢關節,不波及脊柱骨關節。4 辨證參見《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強直性脊柱炎。5 治療5.1 治療原則本病屬於強直性脊柱炎早、中、晚期出現的脊柱畸形改變,早期通過綜合治療可以緩解病情,消除或減輕畸形。雖然晚期無根治方法,但及時、積極和妥善的治療,再加上患者的主動配合,可以達到穩定病情、減輕疼痛、縮短療程、減少病殘和改善功能的目的。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及藥物熏蒸法對病變的頸背、胸、腰行葯熨和熏蒸療法。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多選用脊柱兩側相關穴位,如大椎、身柱、脊中、腎俞、腰俞、腰陽關等穴,合併坐骨神經疼痛者選用環跳、坐骨穴、委中、承山等穴。每次選4~5個穴位,每日1次。5.2.1.3 推拿法對病變部位行推、拿、按、摸、滾等手法,以放鬆肌肉。5.2.2 正脊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30歲以下年輕患者,骨質疏鬆不明顯者,可選用按脊松樞法。5.2.2.2 牽引調曲法當椎曲異常未發展到骨性強直時,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一維調曲法、四維調曲法。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參見《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強直性脊柱炎。5.2.3.2 中成藥可選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作用的中成藥,如腰痛寧膠囊、仙靈骨葆膠囊;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採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六式、第七式、第八式、第十式、第十八式進行功能鍛煉。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2療程顯效,複查X線攝片觀察恢復程度。臨床療效觀察為4~6療程,自主練功是康復的主要方法。5.3.2 推拿法宜輕柔和緩,不可粗暴,以防骨折。5.3.3 牽引調曲法只適用於未發展到骨性強直者。5.3.4 本病不宜用正脊骨法中的旋轉法及側扳法。6 護理6.1 應用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少食動物脂肪,骨質疏鬆者應加服鈣劑和魚肝油。6.2 囑咐患者平時保持良好的姿勢。6.3 勞逸適度。6.4 調節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7 預防7.1 注意飲食衛生習慣,減少慢性腹瀉發生。7.2 注意預防泌尿系感染。7.3 高危人群應盡量避免感冒、勞累等。7.4 注意平時坐姿及卧姿,減少畸形的發生。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是指年齡在7歲以後,出現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在冠狀面上向一方旋轉側彎,並隨年齡增長彎曲增大至發育成熟,而無任何先天性脊柱骨結構異常者。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有文獻稱「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症」,屬中醫「小兒龜背」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該病多發於女性,男女比例為1︰4左右,常見於7至14歲青少年。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輕度的脊柱側彎患者可以毫無癥狀,特別好發於青春期少女,胸背不易裸露,畸形常被忽略。多數是體檢或換衣服時被發現,重度的脊柱側彎患者有腰背疼痛,易疲勞、運動後氣短、呼吸困難、胸悶、心悸、下肢麻木等癥狀。3.1.2.2 體征患者脊柱呈側彎畸形(棘突連線偏離中軸線);脊柱兩側肌肉不對稱;凹側皮溫異常;兩肩、兩肩胛、兩側髂嵴不等高,嚴重者可現駝背畸形;Adam前屈試驗陽性。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檢查脊柱正立位可見部分棘突偏離正中線,脊柱向一側或兩側彎,部分椎間隙左右不等,椎體傾斜,椎體兩側不等高,可用Cobb法測量其具體側彎角度。側位可見頸、胸、腰生理曲度異常。Cobb法測量:在正位X線攝片上,先確定側凸的上終椎及下終椎,在主彎上、下兩端其上、下終板線向凹側傾斜度最大者,主彎上端者為上終椎,主彎下端者為下終椎。在上終椎椎體上緣及下終椎椎體下緣各劃一平線,對此兩橫線各作一垂直線,這兩條垂線的交角即為Cobb角,用量角器可測出其具體度數。如果終椎上、下緣不清者,可取其椎弓根上下緣的連線,然後取其垂線的交角即為Cobb角。Cobb法常用,幾乎為國際所統一。3.1.2.3.2 脊柱CT三維立體重建可清楚發現骨發育異常。3.1.2.4 物理檢查包括測身高、體重、雙臂外展位雙中指尖間距等有關項目。被檢查者裸露整個腰背部,自然站立,雙足與雙肩等寬、雙目平視,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檢查者站在其正後方,觀察被檢查者雙肩是否對稱,兩側髂嵴是否等高,棘突連線是否偏離中軸。五項中如有一項以上不正常列為軀幹不對稱。3.3 診斷要點3.1.1 年齡為青少年,無外傷史,脊柱呈側彎畸形。3.3.2 脊柱兩側肌肉不對稱。3.3.3 凹側皮溫異常。3.3.4 兩肩、兩肩胛、兩側髂嵴不等高。3.3.5 Adam前屈試驗陽性。3.3.6 脊柱立位X線攝片可見側彎,Cobb角10度以上。3.2 診斷分型按照側彎主曲線頂點的解剖位置,結合臨床,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分為以下三種類型。3.2.1 Ⅰ型胸椎單弧形,主弧由胸椎組成,腰椎側彎不明顯。側彎程度及預後有很大不同,弧度可發展到很嚴重,由於椎體旋轉使胸椎後凸變平,肋骨後隆,而使肺功能下降,出現胸悶、氣短等相應癥狀。肋骨後隆起的程度不一定與側彎角度相稱。(如圖1)3.2.2 Ⅱ型腰椎單弧形,主弧由腰椎組成,胸椎側彎不明顯。在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中很少超過60°,但會引起上半身向側方傾斜。(如圖2)3.2.3 Ⅲ型胸腰椎雙弧形,胸椎弧頂點在胸7,並突向右側,腰椎弧頂點在腰1、2,胸腰椎側彎同時發生,彎度也大體相同。胸腰椎弧度交界處的移行椎體無旋轉畸形。在青少年時期側彎有發展趨勢。(如圖3)圖1 Ⅰ型胸椎單弧形 圖2 Ⅱ型腰椎單弧形(向左) 圖3 Ⅲ型胸腰椎雙弧形3.3鑒別診斷3.3.1 繼發性脊柱側彎症因骨盆傾斜或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炎、骨腫瘤、骨結核、癔症、代謝性骨病、感染性骨病、外傷等其他疾病刺激引起脊柱繼發性側彎,這種脊柱側彎均能找到原發疾病,按原發疾病治療,側彎可改善或消失。3.3.2 先天性脊柱側彎因先天性骨或脊髓畸形導致的脊柱側彎,此類側彎自出生開始就出現,而且無有效治療方法。4 辨證4.1 腎氣不足證脊柱側彎畸形,平時神疲乏力,氣短、易勞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4.2 腎陽虧虛證脊柱呈側彎畸形,坐久後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肢冷,喜暖。舌質淡,脈沉無力。4.3 脾腎陽虛證脊柱呈側彎畸形,坐久後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肢冷,喜暖,納差,倦怠懶言,氣短乏力,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體胖大,脈沉無力。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或熏蒸法應用疏風散寒、通絡藥物,水煎後熨燙萎縮側肌肉或用藥物蒸氣熏蒸萎縮側肌肉,以促進萎縮肌肉恢復,每次30分鐘。5.2.1.2 針刺法取脊柱凹側華佗夾脊穴為主,以改善肌肉功能,每次30分鐘。5.2.1.3 推拿、捏脊法沿脊柱兩旁自腰骶開始捏拿皮膚和肌肉,捏脊松筋,以強健脾胃,配合肌肉萎縮側滾、拿、揉、拍打等推拿按摩手法,以恢復肌力平衡。5.2.2 正骨調曲療法5.2.2.1 正脊骨法坐位行胸腰旋轉法、腰椎旋轉法及過伸提胸法,糾正椎體旋轉,進而改善側彎。5.2.2.2 牽引調曲法根據患者側彎類型,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四維調曲法治療,以調椎體旋轉、側彎,恢復脊柱生理曲度。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腎氣不足證治法:益氣補腎。主方:補骨脂丸(《普濟本事方》)加減。5.2.3.1.2 腎陽虧虛證治法:補腎壯陽。主方:右歸丸(《景岳全書》)加減。也可選用中成藥仙靈骨葆膠囊口服。5.2.3.1.3 脾腎陽虛證治法:溫補脾腎。主方:右歸丸(《景岳全書》)合附子理中丸(《傷寒論》)加減。5.2.3.2 其他藥物療法可配合改善骨代謝及內分泌藥物。5.2.4 練功療法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六式、第十四式及第十五式進行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及腰大肌功能,以增強其活力和韌性,維護脊柱內外平衡。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2療程顯效,臨床療效觀察為4~6療程。5.3.2 本症年齡越小,恢復越好,18歲以上整脊治療困難。5.3.3 葯熨、針灸、推拿均以肌肉萎縮側為主。5.3.4 正脊骨法以旋轉法為主,切忌暴力。6 護理對患者進行精神上的安撫,督促患者功能鍛煉,治療後以卧床休息為主,活動時佩戴腰圍。7 預防兒童從5歲起,父母應注意孩子脊柱外觀,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認真查體是早期發現的關鍵。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脊椎骨骺軟骨病(舒爾曼病)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脊椎骨骺軟骨病(舒爾曼病)的診斷和治療。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脊椎骨骺軟骨病(舒爾曼病)vertebral epiphyseal osteomalacia (scheuermann』s disease)脊椎骨骺軟骨病是指因青少年脊椎骨骺軟骨發育不良所致脊柱駝背畸形的一種慢性骨病。脊椎骨骺軟骨病(舒爾曼病)又稱休門病。除中醫「駝背」的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自幼年緩慢發病,在成長過程中或有外傷,或有持續勞損。本病多發於16~25歲青少年。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表現為背部疼痛,胸椎生理曲度增大,呈「圓形」駝背,往往因駝背或胸背痛而來診3.1.2.2 體征腰背壓痛、屈伸僵硬,脊柱胸段的脊骨向前彎曲增大,逐漸出現圓形駝背。後凸部位有壓痛,並伴有骶棘肌痙攣。3.1.2.3 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胸椎的前上緣有壓跡或形成缺損,前緣有形同骨「碎片」的Schmerl結節,出現楔形變,形成椎間隙變窄和後凸畸形。3.1.2.4 實驗室檢查檢查血沉和類風濕因子排除風濕、類風濕,有必要檢查HLA-B27抗原,排除強直性脊柱炎。3.3 診斷要點3.3.1 腰背疼痛,僵硬。脊柱胸段後凸,呈「圓形」駝背。3.3.2 後凸部位有壓痛,並伴有肌肉痙攣。3.3.3 X線攝片表現胸椎的前上、下緣有壓跡或形成缺損,前緣有形同「骨碎片」的Schmerl結節,出現楔形變,椎間隙變窄,後凸畸形。3.2 診斷分型3.2.1 輕型胸背酸軟,輕微疼痛,時作時止,略有胸背發僵,胸背後凸在50°~60°間。3.2.2 中型胸背酸痛,時常發作,痛可忍,胸背後凸在60°~70°間。3.2.3 重型胸背疼痛,持續發作,胸背僵硬,活動受限,胸背後凸在70°以上。3.3 鑒別診斷3.3.1 強直性脊柱炎有脊椎的韌帶鈣化,竹節樣改變,骶髂關節間隙模糊或消失,90% 以上的患者組織相容性抗原HLA-B27陽性。3.3.2 脊柱結核椎體軟骨面有蟲蝕樣骨破壞,可見有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竇道。3.3.3 胸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痛明顯,直腿抬高試驗陽性。4 辨證4.1 肝腎虛損證腰背疼痛,酸軟乏力,面色無華,形削。舌質淡,苔白,脈虛滑。4.2 氣滯血瘀證腰背疼痛,胸背肌痙攣,局部壓痛。舌質暗,少苔,脈弦。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改善駝背畸形。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胸背部葯熨,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病椎局部華佗夾脊穴,加電針,每次30分鐘。5.2.1.3 推拿法運用推、拿、按、摩、滾、拍等手法,對胸背肌和骶棘肌行推拿,每次為15-20分鐘,時間一療程,以舒筋活絡。5.2.2 牽引調曲法胸椎後凸,可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行四維調曲法治療。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5.2.3.1 分證論治5.2.3.1.1 肝腎虛損證治法: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主方:六味地黃丸(《?》)加味。5.2.3.1.2 氣滯血瘀證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方:活絡效靈丹(《醫學衷中參西錄》)加味。5.2.3.2 中成藥可選用具有舒筋活絡作用中成藥,如仙靈骨葆膠囊、腰痛寧膠囊,也可局部敷貼活血止痛類膏藥。5.2.4 練功療法做腰背肌鍛煉,以擴胸運動和俯卧撐為主。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1療程有效,臨床療效觀察2~4療程。5.3.2 該病骨骺不癒合是終身的,出現癥狀對症治療即可。6 護理6.1 做好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了解到自己疾病的特性,消除顧慮。6.2 指導患者合理練功。7 預防加強功能鍛煉,擴胸運動、俯卧撐運動是有效練功預防。1 範圍本《指南》規定了骨質疏鬆脊椎併發症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本《指南》適用於骨質疏鬆脊椎併發症的診斷和治療。本《指南》所指是骨質疏鬆脊椎併發症包含脊椎壓縮骨折或脊椎椎管狹窄症。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 指骨質疏鬆脊椎併發症vertebral osteoporosis骨質疏鬆脊椎併發症是指以脊椎各骨骨量減少,骨質有機成分生成不足和各椎骨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脊椎骨骼脆性增加,易發生脊椎骨折或相應節段的椎管狹窄的脊椎骨性疾病。骨質疏鬆脊椎併發症屬於中醫的「痹證」、「痿證」範疇。3 診斷3.1 診斷要點3.1.1 病史多見於長期卧床不起的患者;或更年期前後的婦女; 無明顯外傷史。3.1.2 臨床表現3.1.2.1 癥狀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骨質疏鬆症。3.1.2.1.1 合併有脊椎壓縮骨折常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產生急性疼痛,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3.1.2.1.2 合併有脊椎椎管狹窄症可見持續性下腰痛和腿痛,或四肢放射痛、間歇性跛行,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胸腹有束緊感或束帶感,足底感覺異常,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或可影響膀胱、直腸功能。3.1.2.2 體征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骨質疏鬆症。3.1.2.2.1 合併有脊椎壓縮骨折脊椎壓縮相應部位的棘突可有壓痛、叩擊痛,日久脊椎壓縮變形,脊椎前傾,身長縮短,背曲加劇,形成駝背。3.1.2.2.2 合併有脊椎椎管狹窄症未造成脊椎管持續性壓迫時多數無明顯癥狀。做長時間直立後伸試驗時可見下肢麻木、酸痛感。或伴有馬鞍區感覺減退、排便或排尿功能障礙,下肢感覺與肌力減退。3.1.2.3 影像學檢查3.1.2.3.1 X線攝片常規以胸8~腰3為中心行X線側位片檢查可將椎體骨質疏鬆變化分為Ⅲ度。即:Ⅰ度(輕度)為骨密度輕度降低,骨小梁變細,橫行骨小梁減少,縱向骨小梁變得明顯。Ⅱ度(中度)椎體骨密度進一步降低,橫向骨小梁明顯減少,縱向骨小梁變得稀疏、粗糙。Ⅲ度(重度)骨密度顯著降低,模向骨小梁幾乎消失,縱向骨小梁不明顯,整體呈模糊感。合併有脊椎壓縮骨折者,正位片可見椎體旋轉、側彎,側位片可見雙凹狀(元寶狀)或雙魚尾征壓縮,呈多個跳躍性出現。合併有脊椎椎管狹窄症者,正位可見旋轉、側彎,側位見椎曲變小或加大。3.1.2.3.2 CT檢查CT橫段層掃描可顯示病變椎體相應節段椎管腔徑變小、狹窄。3.1.2.3.3 MRI檢查能從骨組織周圍軟組織及骨髓中大量脂肪和水質反映出病變椎體形態和相應節段椎管腔徑變小、狹窄。3.1.2.4 雙能X線吸收法(DEXA)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骨質疏鬆症。3.1.2.5 實驗室檢查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骨質疏鬆症。3.3 診斷要點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的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3.3.1 合併有脊椎壓縮骨折常見胸腰椎疼痛,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脊椎壓縮相應部位的棘突可有壓痛、叩擊痛,日久脊椎壓縮變形,脊椎前傾,身長縮短,背曲加劇,形成駝背,脊柱活動受限。脊柱X線攝片,正位片可見椎體旋轉、側彎,側位片可見雙凹狀(元寶狀)或雙魚尾征壓縮,呈多個跳躍性出現。3.3.2 合併有脊椎椎管狹窄症可逐漸出現雙下肢酸脹、麻木、疼痛及無力,間歇性發作,每因勞累或行走數十米、數百米後癥狀加重,伴胸腰椎疼痛,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CT、MRI顯示相應受累椎管節段的橫徑或矢徑變小。3.2 診斷分型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骨質疏鬆症。3.3 鑒別診斷3.3.1 脊椎小骨性關節炎脊椎小骨性關節炎是由於可運動的脊椎小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而導致的關節軟骨、滑膜、關節囊等關節組成成分的一系損害。其疼痛表現為關節開始活動時明顯,隨著活動繼續,疼痛可逐步好轉、消失。病情加重後可出現椎小關節變形,疼痛程度不斷加重,關節活動逐步受限,脊柱主、被動活動時均有明顯的疼痛。3.3.2 腰肌勞損有明顯的腰扭傷或體力勞動病史,多發生在健康的中青年人群。經過適當時間的物理治療或休息,疼痛可完全消失。3.3.3 外傷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有明顯的外傷過程,表現以脊柱疼痛、活動障礙為主,相應受傷節段的皮下瘀斑、棘突叩擊痛,或伴有相應受傷節段的脊髓受壓迫癥狀。放射輔助檢查可見受傷椎骨骨折或椎體楔形樣變、暴裂樣變。3.3.4 多發性骨髓瘤約6%的患者以疼痛為主要的首發癥狀,起病間歇、遊走,類似風濕痛,以後逐漸加重,變為持續疼痛,或廣泛的鈍痛或劇痛。最常見的部位是脊柱腰段,其次是胸廓和肢體。患者常有消瘦、貧血、血沉增快,尿蛋白陽性,骨髓檢查有異常的瘤細胞。3.3.5 轉移性骨腫瘤多數轉移癌集中於軀幹和四肢近端長骨的松質骨內,椎體也為轉移癌最好發部位。多為溶骨型,少數為增生型,在少數病例中,二者能同時存在。主要癥狀為日益加重而由間隙性逐漸變為持續性的深部疼痛,疼痛常固定在骨腫瘤發生的部位,呈持續進行性加重,夜間疼痛難眠,在脊椎由於腫瘤對骨骼的破壞或向椎管內侵襲,可出現下肢癱瘓,患者常有消瘦、貧血、血沉增快,部分患者有原發性腫瘤病史。4 辨證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骨質疏鬆症。5 治療5.1 治療原則以理筋、調曲、練功為主要原則。5.2 治療方法5.2.1 理筋療法5.2.1.1 葯熨法取溫經通絡藥物熨腰背部,改善肌肉功能,每次30分鐘。採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勻,加熱後紗布包裹,在病變局部熱熨致皮膚潮紅。5.2.1.2 針刺法取頸、胸、腰夾脊穴,配肺俞、脾俞、肝俞、腎俞、曲池、合谷、髀關、風市、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病變部位腧穴應反覆叩刺,以局部微熱或充血為度。5.2.1.3 推拿法沿脊柱兩側行輕柔按摩,伴有下肢癥狀者,行下肢按摩手法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5.2.1.4 刺絡放血撥罐法用皮膚針重叩脊柱兩側,使之少許出血,加撥火罐。5.2.2 正脊調曲療法選用仰卧位頸椎布兜牽引法和應用四維整脊牽引床辨證行四維調曲法治療,調頸、胸、腰曲度。上述理筋、調曲療法每日1次,10次一療程,休息1日,再行第二療程。5.2.3 藥物療法常型可選用具有滋補肝腎、接骨續筋、強身壯骨的中成藥,如仙靈骨葆膠囊,治療骨質疏鬆和骨質疏鬆症,以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椎骨密度。也可局部敷貼活血舒筋類膏藥。其他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的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5.2.4 C臂(或G臂)引導下行微創病椎椎體成形術5.2.4 練功療法根據患者癥狀,選用「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一式、第十式、第十一式、第十四式、第十五式、第十六式、第十七式,行功能鍛煉,輔助治療。5.3 注意事項5.3.1 一般2療程顯效,臨床療效觀察為4~6療程。肌肉神經功能恢復需要更長時間。5.3.2 做脊柱骨質疏鬆併發症患者檢查時,不宜做脊柱各段的被動活動。5.3.3 禁用正脊骨法。5.3.4 在做頸椎布兜牽引法和四維調曲法牽引時,需要嚴格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5.3.5 按摩手法切忌暴力。5.3.6 做微創椎體成形術必須通過輔助檢查證實病椎體後壁有無破損。6 護理6.1 協助患者取得舒適的體位,做好各項生活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6.2 應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晚期應囑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跑、跳等劇烈的運動。6.3 以富含鈣、磷的食物為主。建議患者多進行戶外活動,增加日光照射,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磷的吸收。6.4 不要過度吸煙、飲酒、喝咖啡及濃茶等,不要吃太多的肉和鹽,以防止骨鈣的流失。6.5 防止老年人摔倒、過度活動、坐車等,可有效的降低骨折的發生。7 預防7.1 豐富對鈣、磷、鎂的攝入,最好是以膳食補給為佳,最重要的是選擇富含鈣、鎂的食品。7.2 鼓勵適量、循序漸進地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是減少骨量丟失,降低骨折或椎管狹窄危險的有效方法。7.3 補充雌激素和鈣可以緩解甚至完全防止婦女絕經後易患骨質疏鬆症的骨丟失。尋找天然植物雌激素作為替代品有重要意義。可選用調補肝腎、緩解骨質疏鬆類營養品,如類似氨糖膠囊、三七葡萄籽膠囊、枸杞茯苓膠囊等。
推薦閱讀:

中國式離婚10大潛規則
老外眼中只發生在中國的15件奇葩事
報告顯示:中國年輕富豪「燒錢玩兒命」
他,可能是最了解中國的法國攝影師
中國法理法史學發展評價(2012

TAG:中國 | 脊柱 | 常見病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