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死局袁崇煥慘遭凌遲真相
保和殿是北京紫禁城三大殿的最後一個大殿,保和殿後面有一個巨大的平台,明朝皇帝常常在這裡召見大臣,被稱為「平台召對」。在這裡,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曾三次召見名將袁崇煥。從萬千恩寵到被凌遲處死,保和殿的平台上究竟演繹了袁崇煥怎樣的悲喜人生呢?
明朝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七月,紫禁城保和殿平台之上,崇禎皇帝莊重地坐在寶座上,此時的崇禎帝剛剛登基不久。幾個月來,他在平台頻繁地召對群臣,商討國事。
平台召對,在保和殿的後門舉行,它不同於平日的早朝,更像是君臣之間私底下秘密的接見。除去了繁縟禮節,君臣間可以說更多的心裡話。而今天,崇禎皇帝對於召對之事更為重視,因為他要接見的是一位自己非常倚重的大將,薊(音jì讀「記」)遼督師袁崇煥。
袁崇煥是明末一位著名的將領,他喜歡與人談論兵法,英勇善戰,尤其是在明朝晚期,東北地區的後金政權(註:努爾哈赤在東北建立的政權,清朝的前身)不斷對明朝發起攻擊之際,更顯示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過,在明朝天啟二年即明熹宗(崇禎帝的哥哥)在位之時,袁崇煥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文官。袁崇煥能進入皇帝的視野,全因為他的一句豪言。
當時位於遼寧的廣寧城失陷,大家認定,很快遼東就會丟掉,山海關遲早失守,朝廷上下一時間人心惶惶。恰在此時,袁崇煥站出來說了一句豪言壯語。他說:「予我兵馬錢糧,我一人足守此。」岌岌可危的明朝廷宛如抓到了救命稻草,馬上任命袁崇煥為正五品官員,山海關監軍。
讓明朝皇帝欣喜的是,在之後抗擊後金的戰爭中,袁崇煥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尤其是寧遠大捷中,重擊了後金領袖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一生征戰,44年都是百戰百勝,但在寧遠之戰中敗給了袁崇煥。這是努爾哈赤一生唯一也是最後的敗仗。這一年努爾哈赤67歲,袁崇煥42歲。
寧遠大戰一役,袁崇煥一戰成名,但因他生性耿直,不肯投靠權傾一時的魏忠賢宦官集團,袁崇煥回朝後未受嘉獎,反被彈劾,最終辭官還鄉。
明熹宗駕崩後,崇禎皇帝朱由檢即位。面對遼東危局,崇禎帝剛一上任便馬上重新起用袁崇煥,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兼右副督御史、薊遼督師(註:全稱是督師薊、遼、天津、登、萊軍務),整個遼東地區都歸他管。
七月,崇禎皇帝便迫不及待地在保和殿平台召見袁崇煥,商討平定遼東的方略。一見面,崇禎皇帝先誇獎袁崇煥忠心耿耿,義勇可嘉。然後便問他,關於平定遼東事宜,有何方略。袁崇煥又一次信心十足地回答:如果能夠得到吾皇的恩准,臣冒昧地認為,用五年時間,就能夠全部恢復遼東疆域。
這句話彷彿給崇禎皇帝吃了定心丸。崇禎帝高興至極,當即給了袁崇煥數量龐大的糧餉、人馬、鎧甲、大炮、弓箭。
因為有之前閹黨之禍的教訓,袁崇煥又說,他駐守邊境,擔心有人在皇帝面前進他的讒言,他會受到排擠陷害。崇禎皇帝為了讓他放心,想了想說,朕自有主張。之後,崇禎帝派人拿來一把尚方寶劍交給袁崇煥,讓他關鍵時候可以先斬後奏。
此時的崇禎帝和袁崇煥,都有一種很興奮的心境。崇禎皇帝剛繼位,心懷報復,想勵精圖治,肅清後金之患,所以,他把寶押在了袁崇煥身上。而袁崇煥呢?感覺到有五年時間,滅掉後金,恢復遼東。此時此地,兩個人不禁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景,相談甚歡。
那麼,袁崇煥有沒有辜負崇禎帝的期望呢?第二次保和殿平台召見又發生了什麼呢?
明朝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十月,由於袁崇煥把守的遼東地區戒備森嚴,皇太極(註:努爾哈赤第八子)親率八旗大軍和蒙古騎兵繞過袁崇煥的防區,也就是山海關、寧遠、錦州防線,繞道從蒙古突破長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
當得到皇太極逼近京城的軍報時,袁崇煥心急如焚。當時,他身擔的職務是:明朝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他的職責就是要抵禦後金軍隊南進,守衛山海關,保衛北京城。
為此,袁崇煥心焚膽裂,憤不顧死,火速清點九千兵馬,「士不傳餐,馬不再秣」,日夜兼馳,終於趕在皇太極之前,到達北京廣渠門外。
當時的北京,正值寒冬,大營露宿,缺乏糧料,兵飢馬餓。而袁崇煥率領援軍,在這樣極度不利的情況下,背依城牆,先後在廣渠門外、左安門外,打退皇太極軍隊的猛烈進攻。
袁崇煥身先士卒,策馬迎敵,甲胄上布滿箭鏃,如刺蝟皮一般。當時的場面,馬頸相交,揮刀廝殺,險象環生。一個後金軍勇士一刀砍向袁崇煥,幸虧袁崇煥手下的副官用刀一格,才使他幸免於難。
在北京廣渠門和左安門的兩場惡戰中,雙方均有損失,而皇太極更重。戰爭之後,皇太極並沒有率八旗大軍撤退,而是仍在等待時機。
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禎帝於保和殿平台第二次召見袁崇煥。
此時,崇禎帝心事重重,萬千擔憂:老祖宗的江山不能毀在自己手上。很快,奉召的袁崇煥身著青衣來到了保和殿。見到皇上,袁崇煥再次強調了局勢的危急。而崇禎帝則首先是對袁崇煥噓寒問暖。為了表達體恤之情,崇禎帝還把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解下來,親自給袁崇煥披上,然後才向他徵詢作戰策略。
袁崇煥向皇帝提出,連日征戰,士兵馬匹已疲憊不堪,是否能讓士兵進入城內,稍事休整,補充給養。
而這下,崇禎帝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斬釘截鐵地表示,不允許一官一兵進城,就是薊遼督師袁崇煥,也不許住到城裡。
第二次平台召見,雖然跟第一次平台召見只隔了一年時間,但是形勢有了很大的變化。經過這一年多,遼東不僅沒有恢復,後金的軍隊卻打到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對袁崇煥表面雖善,但內心已經不滿,他對袁崇煥有了猜忌。
無奈之下,袁崇煥軍隊只得繼續在北京城外露宿,同皇太極軍隊戰鬥。當時仗打的很慘,隆冬時節,大地冰封,袁崇煥率領的軍隊卻露宿城外,無糧無草,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恰在這時,北京城裡的崇禎皇帝派人來找袁崇煥,說請他進城商議軍餉之事。袁崇煥一聽非常高興,當即答應。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召對,竟然送了自己的性命。
而這背後,皇太極起了很大的作用。
皇太極與袁崇煥有著難解的仇恨。有種說法認為,努爾哈赤正是在寧遠城下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打傷後飲恨而死的。後來,決心雪恥的皇太極又在寧錦戰場上敗給了袁崇煥。兩次兵敗的奇恥大辱,父親喪命的深仇大恨,使得皇太極不能善罷甘休。
為此,在北京廣渠門和左安門兩戰之後,皇太極的八旗大軍沒有撤退,而是伺機向北京城發動更強大的進攻。其中一招,就是使用「反間計」,離間明朝君臣。
時機很快來臨。後金大軍在廣渠門戰敗後,偶然間俘虜了明朝提督大壩馬房太監楊春、王成德,又偶然間讓他們聽到了一個驚天「秘密」。據《崇禎長編》記載:晚上,兩人聽到了隔壁傳來看守士兵的低語。其中一人說,袁崇煥和咱們的皇太極,私底下早就有了城下之盟,很快會引導咱們的軍隊進城,然后里應外合,攻取北京指日可待。聽到消息的兩個太監為了表功,趁清兵「不備」,偷逃了出來,並稟告給了崇禎皇帝。
於是,就在保和殿平台之上的第三次召對,當袁崇煥剛想提軍餉的事時,突然,幾名錦衣衛一擁而上,將袁崇煥制服,然後將他的官服剝掉,戴上刑具,任袁崇煥怎麼分辨都無濟於事。平台上的崇禎皇帝一言不發,他揮了揮手,袁崇煥就被錦衣衛下了大獄。
八個月後,即崇禎三年(1630年)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煥慘遭磔(音zhé讀「責」)刑,含冤離世。什麼是磔刑呢?「磔」字本來不是用於人的。古代在祭祀的時候,把祭的牲肢解就叫「磔」,後來變成一種對人最慘烈的酷刑,也就是民間說的「千刀萬剮」。
據明史載:崇煥行經法場前,劊子手一刀一刀割下其肉,沿途百姓因痛恨漢奸行徑,於是,富戶們大把扔錢向劊子手行賄,競價爭買崇煥之肉「生」食,窮人們則爭相從劊子手手中搶來崇煥之肉生食,整個場面血腥而殘酷。至法場時,崇煥已氣絕,骨肉無存,只餘一個頭顱,而崇禎皇帝還命將其首傳視九邊(註:長城上的九個邊防關口),以此震懾邊將,以禁效尤。
然而,袁崇煥死後,明朝邊事更加無人,加速了明亡進程。1644年,北京城破,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身亡。對此,史家曾評論,雖然皇太極的反間計的確促成了袁崇煥被捉拿,但是袁崇煥真正被殺,卻不單單是一個反間計的問題。崇禎皇帝的性格弱點—剛愎多疑、嗜殺寡恩,才是最大的關鍵。
推薦閱讀:
※瑜伽呼吸的真相 - 有更多圖和更多真相的呼吸解剖學原理,以及為什麼瑜伽呼吸要「逆天」
※御弟啰嗦丨盲目跟風?「強扭的蔓越莓不甜」!
※醜女為了報復渣男瘋狂整形變殘,渣男知道真相後…
※向忠發叛變事件真相
※男人出軌不離婚,原來這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