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朝向涅槃之法

朝向涅槃之法

朝向涅槃之法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 澳洲 藍山 佛寶寺

五蘊是苦 在《大念處經》里:「然,諸比丘!苦諦者何耶?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惱、悶是苦,求不得是苦,約略言之,五取蘊是苦。」 在(《相應部.卷三》)佛說:「諸比丘!何為苦?理應說即是執著五蘊。? 佛又說:「五蘊是負擔,放下是快樂。」 「諸比丘,什麼是沙門的目標?諸比丘,是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痴的滅盡。諸比丘,這稱為沙門的目標。」(《相應部》5.36) 放棄對五蘊(khandha)的顛倒執取,就是解脫,就能達到涅槃。 對於佛陀所教導的佛法,我們必須瞭解最重要的佛理是對身心把它們歸納成五蘊,因為對身心現象的痴迷,所以產生五執取蘊。要依靠正確的修行,破除身見乃至證得更高的果位,對於佛陀的教導,我們必須佛陀的教導; 在《不遍知經》(Aparijanana Sutta),佛陀在經中說:「比丘們!不證知、不遍知、不離貪、不捨斷一切(眼、色、眼識、眼觸、眼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耳、聲、耳識、耳觸、耳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鼻、香、鼻識、鼻觸、鼻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舌、味、舌識、舌觸、舌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身、觸、身識、身觸、身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意、法、意識、意觸、意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不能有苦的滅盡。」簡言之,如果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一切六根門的名色法或五蘊法,就無法解脫生死輪迴。 這解脫之道即是八正道:在《雜阿含287經》里佛說∶「我今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勤)、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 五蘊的苦、集、滅、道、味、患、離為了要斷除對五蘊的執取,我們必須有次第的完全遍知五蘊的苦、集、滅、道、味、患、離。先從照見色蘊的組成,及它們是因緣生因緣滅,來徹底觀照色法的苦、集、滅、道、味、患、離。然後從覺受苦、樂、不苦不樂諸受的受蘊當中,認識到「諸受是苦」,最細的是不苦不樂受,當一個行者完全認清了諸受,因而對受蘊生厭、離欲、捨棄對受蘊的執著;這是必須親自體驗的,聞慧與思慧都不能跟修慧比。等到對這些修行的方向純熟之後,對想蘊的苦、集、滅、道、味、患、離。就變成非常的明顯,實際上,對諸受的體驗都有想的作用在裡面,因此工作得從頭開始,聖道的行者又得再對根門的色法,根門對境界的感受重新觀照,來確定想蘊的作用,直到把想蘊的苦、集、滅、道、味、患、離完完整整的認識和捨棄為止。行蘊又比色蘊、受蘊、想蘊複雜,行蘊有身行、口行、意行,主要指六思身,而且每一個都得從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來觀照它們。最後最微細的識蘊,它是這輪迴現象的的總經理,就像個躲在黑暗之中的無形殺手,極度狡猾而又高明的致命對手,隨時準備拉我們落井下石的敵人,危機四布,困難重重;因為長期受說一切有部與北傳佛教思想的影響,總覺得是有一個「自我」在修行,有一個眾生必須要「成佛」或「解脫」,這才是難處;因此佛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佛又說:「五蘊是負擔,放下是快樂。」在《七處經》(Sattatthana Sutta SN 22.57或譯《七處三觀經》)(《相應部》22相應57經,庄春江譯)里佛陀詳細的分析;「起源於舍衛城。比丘們!七處熟練、三種考察者的比丘被稱為在這法、律中已完全完成的無上人。而,比丘們!比丘如何是七處熟練者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了知色,了知色集,了知色滅,了知導向色滅之道跡,了知色的樂味,了知色的過患,了知色的出離。了知受,了知受集,了知受滅,了知導向受滅之道跡,了知受的樂味,了知受的過患,了知受的出離。 了知想,了知想集,了知想滅,了知導向想滅之道跡,了知想的樂味,了知想的過患,了知想的出離。了知行,了知行集,了知行滅,了知導向行滅之道跡,了知行的樂味,了知行的過患,了知行的出離。了知識,了知識集,了知識滅,了知導向識滅之道跡,了知識的樂味,了知識的過患,了知識的出離。而,比丘們!什麼是色?四大與四大之所造色,比丘們!這被稱為色。以食集而有色集;以食滅而有色滅。這八支聖道是導向色滅之道跡,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凡緣於色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色的樂味。凡色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者,這是色的過患。凡對於色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色的出離。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證知色、這樣證知色集、這樣證知色滅、這樣證知導向色滅之道跡後,對色是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他們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們在這法、律中堅固站立。

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色、這樣證知色集、這樣證知色滅、這樣證知導向色滅之道跡後,經由對色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凡善解脫者,他們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對他們來說沒有輪迴的安立。又,比丘們!什麼是受?比丘們!有六類受: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比丘們!這被稱為受。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這八支聖道是導向受滅之道跡,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凡緣於受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受的樂味。凡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者,這是受的過患。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受的出離。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受、這樣證知受集、這樣證知受滅、這樣證知導向受滅之道跡後,對受是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他們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們在這法、律中堅固站立。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受、這樣證知受集、這樣證知受滅、這樣證知導向受滅之道跡後,經由對受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凡善解脫者,他們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對他們來說沒有輪迴的安立。又,比丘們!什麼是想?比丘們!有六類想:色想、聲想、氣味想、味道想、所觸想、法想,比丘們!這被稱為想。以觸集而有想集;以觸滅而有想滅。這八支聖道是導向想滅之道跡,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凡緣於受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受的樂味。凡想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者,這是想的過患。凡對於想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想的出離。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想、這樣證知想集、這樣證知想滅、這樣證知導向想滅之道跡後,對想是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他們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們在這法、律中堅固站立。 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想、這樣證知想集、這樣證知想滅、這樣證知導向想滅之道跡後,經由對想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凡善解脫者,他們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對他們來說沒有輪迴的安立。又,比丘們!什麼是行?比丘們!有六類思:色思、聲思、氣味思、味道思、所觸思、法思,比丘們!這些被稱為行。以觸集而有行集;以觸滅而有行滅。這八支聖道是導向行滅之道跡,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凡緣於行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行的樂味。凡行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者,這是行的過患。凡對於行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行的出離。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行、這樣證知行集、這樣證知行滅、這樣證知導向行滅之道跡後,對行是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他們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們在這法、律中堅固站立。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行、這樣證知行集、這樣證知行滅、這樣證知導向行滅之道跡後,經由對行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凡善解脫者,他們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對他們來說沒有輪迴的安立。又,比丘們!什麼是識?比丘們!有六類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們!這被稱為識。以名色集而有識集;以名色滅而有識滅。這八支聖道是導向識滅之道跡,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凡緣於識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識的樂味。凡識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者,這是識的過患。凡對於識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識的出離。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識、這樣證知識集、這樣證知識滅、這樣證知導向識滅之道跡後,對識是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他們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們在這法、律中堅固站立。而,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這樣證知識、這樣證知識集、這樣證知識滅、這樣證知導向識滅之道跡後,經由對識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他們是善解脫者;凡善解脫者,他們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對他們來說沒有輪迴的安立。比丘們!這樣,比丘是七處熟練者。比丘們!比丘如何是三種考察者呢?比丘們!這裡,比丘觀察界、觀察處、觀察緣起。比丘們!這樣,比丘是三種考察者。比丘們!七處善巧、三種考察者的比丘被稱為在這法、律中的「完成者、已修行成滿者、無上人」。」 我們只是四大、空界、與識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維持正念與正知,在我們所遇到的一切現象時,都能加以觀照它們是色法與名法,若是覺知力強的話,再繼續觀照它們為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界、識界。以解除對身心五蘊的執著; 「世尊說:比丘!人為六界(caturadhitthano)所組成,有六觸界(chaphassayatano),有十八意行界(attharasamanopavicaro),有四決定(caturadhitthano)。住於它,心不妄念(mannussava),當心不妄念時,聖者所寂靜樂住

(muni santotivuccati)。精勤於培育慧(pa??a nappamajjeyya),護於真諦(Sacca manurakkheyya),修習厭離捨棄(Cagamanubruheyya),學習寂靜樂住(Santimeva so sikkheyya) ,這是對六界的簡短解釋(chadhatu vibhangassa)。 比丘!人為六界所組成,是那六界呢?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與識界。若說人有六界者,就是說這些。 比丘!人有六觸界,是那六觸界呢?這觸界有:眼觸界(cakkhu samphassayatanam),耳觸界(sota samphassayatanam),鼻觸界(ghana samphassayatanam),舌觸界(jivha samphassayatanam),身觸界(kaya samphassayatanam),與意觸界(mano samphassayatanam)。若說人有六觸界者,就是說這些。 比丘!人有十八意之所行界,是那些十八意之所行界呢?眼見色,意即思維,執著於對色伺的樂受(somanassatthaniyam rupam upavicarati)、對色伺的苦受(Domanassatthaniyamrupam upavicarati)、對色伺的不苦不樂受(Upekkhatthaniyam rupam upavicarati)。耳聞聲,意即思維,執著於對聲伺的樂受,對聲伺的苦受,對聲伺的不苦不樂受。鼻嗅香味,意即思維,執著於對香伺的樂受,對香伺的苦受,對香伺的不苦不樂受。舌嘗味,意即思維,執著於對味伺的樂受,對味伺的苦受,對味伺的不苦不樂受。身覺觸,意即思維,執著於對觸伺的樂受,對觸伺的苦受,對觸伺的不苦不樂受。意起思念,意即思維,執著於對法伺的樂受,對法伺的苦受,對法伺的不苦不樂受。所以意有六種執著於樂受的意伺(chasomanassupavicara),意有六種執著於苦受的意伺(chadomanassupavicara),和意有六種執著於不苦不樂受的意伺(chaupekkhupavicara)。若說人有十八意行界,就是說這些。 比丘!人有四決定,是說什麽呢?即是決定於慧(pa??adhitthano),決定於真諦(Saccadhitthano),決定於厭離捨棄(cagadhitthano),和決定於寂靜樂住(upasamadhitthano)。若說人有四決定,就是說這些。 比丘!智者說精勤於培育慧,護於真諦,修習厭離捨棄,學習寂靜樂住 。為什麽這樣說呢?比丘如何精勤於培育慧呢? 這裡有六界:即是地界(pathavidhatu),水界(apodhatu),火界(tejodhatu),風界(vayodhato),空界(akasadhatu),與識界(vi??anadhatu)。 比丘!什麽是地界呢?這是指內部的地界,和外部的地界,什麽是內部的地界呢?堅硬的,內部的,自身的地大,把它當成我的,比如: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肉、筋、骨、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糞、(腦(譯者按:缺漏));凡是任何堅硬的,內部的,自身內,執取為己者;比丘!這即是內部的地界,和外部的地界(譯者按:外部的地界亦是如此。),它們只是地界。它們不是『我』,『我』不在其中,它們是『無我』。這一切應如此以慧觀照,如實照見,使心從這些地界厭離(pathavidhatuya nibbindati)、從地界捨棄(pathavidhatuya cittamvirajeti)。(這部分同《大念處經》里的身念處) 比丘!什麽是水界呢?這是指內部的水界,和外部的水界,什麽是內部的水界呢?那些內部的,自身的水大,把它當成我的,比如: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凡是任何內部的,自身內,執取為己者;比丘!這即是內部的水界,和外部的水界(譯者按:外部的水界亦是如此。),它們只是水界。它們不是『我』,『我』不在其中,它們是『無我』。這一切應如此以慧觀照,如實照見,使心從這些水界厭離、從水界捨棄。(這部分同《大念處經》里的身念處) 比丘!什麽是火界呢?這是指內部的火界,和外部的火界,什麽是內部的火界呢?那些內部的,自身的火大,把它當成我的,比如:身內的溫度,發燒,消化的火;凡是任何內部的,自身內,執取為己者;比丘!這即是內部的火界,和外部的火界(譯者按:外部的火界亦是如此。),它們只是火界。它們不是『我』,『我』不在其中,它們是『無我』。這一切應如此以慧觀照,如實照見,使心從這些火界厭離、從火界捨棄。 比

丘!什麽是風界呢?這是指內部的風界,和外部的風界,什麽是內部的風界呢?那些內部的,自身的風大,把它當成我的,比如:上行風,下行風,腸胃風,下腹風,肢體風,入息,出息;凡是任何內部的,自身內,執取為己者;比丘!這即是內部的風界,和外部的風界(譯者按:外部的風界亦是如此。),它們只是風界。它們不是『我』,『我』不在其中,它們是『無我』。這一切應如此以慧觀照,如實照見,使心從這些風界厭離、從風界捨棄。 比丘!什麽是空界呢?這是指內部的空界,和外部的空界,什麽是內部的空界呢?那些內部的,自身的空界,把它當成我的,比如:耳內的空間,鼻內的空間,口內的空間,凡是已被吃的、已被喝的、已被嚼的、已被嘗的,食物經過身體的空間,或排出物的空間。凡是任何內部的,自身內,執取為己者;比丘!這即是內部的空界,和外部的空界(譯者按:外部的空界亦是如此。),它們只是空界。它們不是『我』,『我』不在其中,它們是『無我』。這一切應如此以慧觀照,如實照見,使心從這些空界厭離、從空界捨棄。 於是,至此為止,只剩下識界純潔(parisuddham)和清凈(pariyodatam),一切被識知的,只是樂,苦,和不苦不樂。』『比丘!當接觸樂觸時,生起樂受,他知我覺樂受。當樂觸滅時,樂受也滅,他心知這是寂靜(vupasammatitipajanati)。比丘!當接觸苦觸時,生起苦受,他知我覺苦受。當苦觸滅時,苦受也滅,他心知這是寂靜。比丘!當接觸不苦不樂觸時,生起不苦不樂受,他知我覺不苦不樂受。當不苦不樂觸滅時,不苦不樂受也滅,他心知這是寂靜。 比丘!猶如兩根木柴接觸後摩擦生熱,生火,但當這兩根木柴被拿開後,熱與火也就跟著熄滅(nirujjhati)而寂靜(vupasammati)。同樣的道理,當接觸樂觸時,生起樂受,他知我覺樂受。當樂觸滅時,樂受也滅,他心知這是寂靜。比丘!當接觸苦觸時,生起苦受,他知我覺苦受。當苦觸滅時,苦受也滅,他心知這是寂靜。比丘!當接觸不苦不樂觸時,生起不苦不樂受,他知我覺不苦不樂受。當不苦不樂觸滅時,不苦不樂受也滅,他心知這是寂靜。 於是他知:這已純潔與清凈的舍心,它是柔軟(mudu),適業(kammanna),和光明(pabhassara)。猶如一個金匠和他的徒弟以爐火冶金,他們夾著金,有時扇火,有時洒水,有時查看,金的雜質通過凈化,慢慢變得柔軟,適業,和光明,適於製作各種金器,如腳鏈,耳環,項鏈等。同樣的道理,這純潔與清凈(凈化)的舍心,它是柔軟,適業,和光明。 於是他知: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這隨法的心(tadanudhammancacittam)專註(upasanhareyyam)於無量空界(akasanancayatanam),如是依止(tannissita)與修習(tadupadana),這舍心將會安住(tittheyya)於空界一段長時間(dighamaddhanam)。 於是他知: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這隨法的心專註於無量識界(vi??anancayatanam),如是依止與修習,這舍心將會安住於識界一段長時間。 於是他知: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這隨法的心專註於無所有處界(akincannayatanam),如是依止與修習,這舍心將會安住於無所有處界一段長時間。 於是他知: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這隨法的心專註於非想非非想處界(n"eva-sanna-nasannayatanam),如是依止與修習,這舍心將會安住於非想非非想處界一段長時間。 於是他知: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心專註無量空界,如是修習分別,這隨法修習的心是有為的(組合的sankhatametanti)。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心專註無量識界,如是修習分別,這隨法修習的心是有為的。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心導向無所有處界,如是修習分別,這隨法修習的心是有為的。這舍心純潔和清凈,若將心導向非想非非想處界,如是修習分別,這隨法修習的心是有為的。於是他不作意(n"evatam abhisankharoti)或思念(nabhisancetayati)『成為』(有bhavaya)或『不成為』(無有vibhavaya)。因為不作意『成為』或『不成為』,他不執著於世上任何事物(nakinci loke upadiyati)。因為不執著於世上任何事物,他不顧念它們(naparitassati)。因為不顧念它們,而各自徹底滅盡(paccattamyeva parinibhayati)。他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經歷,所作已辦,於世不再有任何願望。 覺受樂受,他知(pajanati)這樂受是無常(aniccati),他知不追逐(anajjhositati)它,他知不欣樂於(anabhinanditati

)它。覺受苦受,他知這苦受是無常,他知不追逐它,他知不欣樂於它。覺受不苦不樂受,他知這不苦不樂受是無常,他知不追逐它,他知不欣樂於它。對於覺受樂受,他從此受徹底擺脫(visamyuttotam na vedeti)。覺受苦受,他從此受徹底擺脫。覺受不苦不樂受,他從此受徹底擺脫。當覺受身體要完結(kayapariyantikam)時,他知覺受這身體就要完結。當覺受生命要完結(Jivitapariyantikam)時,他知覺受這生命就要完結。在身體分解時生命耗盡(jivita-pariyadana)後,他知這所有的感覺(sabbavedayitani)與不被喜歡的(anabhinanditani),都必定會冷卻(sitibhavissanti)。 比丘!猶如油燈緣於油與燈芯,當燈芯燒盡,若是不再添油,燈就滅了。同樣的道理,當覺受身體要完結時,他知我覺受這身體就要完結。當覺受生命要完結時,他知我覺受這生命就要完結。他知在身體分解時,生命完結後,這所有的感覺與不被喜歡的,都必定會冷卻。具有如此功德的比丘,以慧擇作了最高的決定。這是最高的梵行智慧,即是滅盡一切苦的知見。 解脫,住於真諦,不可動搖。比丘!離於真諦的想法不是真諦。不離於真諦的想法才是真諦,即是寂滅。具有如此功德的比丘,於真諦作了最高的慧擇,這是最高的神聖真諦,即是對真諦的知見,寂滅,滅盡。 由於無明,之前他可能有所執著(upadhi)而造業,現在這一切都消除,拔除根本,如切除了樹頭的棕櫚樹,不再生起。具有如此功德的比丘,以慧擇作了最高的決定,厭離捨棄。這是最神聖的厭離捨棄。即是把以前的想法,完全捨棄(sabbupadhipatinissaggo)。由於無明,之前他可能有貪心和欲心,現在這一切都消除,拔除根本,如切除了樹頭的棕櫚樹,不再生起。由於無明,之前他可能有害心和瞋心,現在這一切都消除,拔除根本,如切除了樹頭的棕櫚樹,不再生起。由於無明,之前他可能有痴心和愚昧,現在這一切都消除,拔除根本,如切除了樹頭的棕櫚樹,不再生起。於是具有如此功德的比丘,以慧擇作了最高的決定,寂靜樂住。這是最高的神聖寂靜樂住,即是貪的止息,瞋的止息,和痴的止息。如果有說,精勤於培育慧,護於真諦,修習厭離捨棄,學習寂靜樂住。就是說這些。 居於任何處所,心不再賓士妄想。心不再賓士妄想,於是說聖者寂靜樂住。為什麽這樣說呢?比丘!『我是』(asmiti)是心在賓士妄想(mannitametam);『我是這個』(ayamahamasmiti)是心在賓士妄想;『我會如此』(bhavissanti)是心在賓士妄想;『我不會如此』(Na bhavissanti) 是心在賓士妄想;『我以色而存在』(Rupibhavissanti) 是心在賓士妄想;『我不以色而存在』(Arupibhavissanti) 是心在賓士妄想;『我會有想』(Sannibhavissanti) 是心在賓士妄想;『我會無想』(Asannibhavissanti) 是心在賓士妄想;『我會非有想或非無想』(N"evasanninasannibhavissanti) 是心在賓士妄想。比丘!賓士妄想是疾病(rogo),賓士妄想是爛瘡(gando),賓士妄想是箭刺(sallam)。當心的賓士妄想止息,於是說聖者寂靜樂住。比丘!寂靜樂住的聖者不再生,不衰老,不會死,不再變異,無有欲願。比丘!一個無有可以生出的,就無有會被毀壞的。若沒有被毀壞的,就沒有死亡,沒有死亡,就沒有變異。若沒有變異,就沒有欲願。所以說:居於任何處所,心不再賓士妄想。心不再賓士妄想,於是說聖者寂靜樂住。這是如此解說。比丘!記住這是我對六界的簡短解釋。』」---(《界分別經》新譯,《中部140經》法增比丘譯) 初果至四果都需觀照五蘊是無常、苦、無我 要完整的解決我們對五蘊的邪見與執取,證取道果,這過程的每一個果位我們都必須觀照五蘊是無常、苦、與無我,所以我們必須持續觀照五蘊的三相,以便逐步破除對五蘊的執取。現在讓我們看以下的經文; 「尊者摩訶拘絺羅(Ven. Makotthita) 問尊者舍利弗(Ven. Sariputta):舍利弗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麽法? 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外來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哪五個呢?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外來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持戒的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則可能證入流果(sotapanna)。

而,舍利弗學友!入流者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麽法? 拘絺羅學友!入流者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入流者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則可能證一來果。 而,舍利弗學友!一來者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麽法? 拘絺羅學友!一來者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一來者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則可能證不還果。 而,舍利弗學友!不還者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麽法? 拘絺羅學友!不還者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不還者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則可能證阿羅漢果。」 而,舍利弗學友!阿羅漢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麽法? 拘絺羅學友!阿羅漢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外來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 學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已作的增加[什麽],但當這些法已修習、已多修習時,當生導向樂的住處,以及正念與正知。」---《持戒者經》 《相應部22相應122經》 觀照的部分,佛陀在《相應部IV.72經Malunkya Sutta》)里指出:「在看、聽、想時,即刻觀照,連續的意門所引起的執著,就無法生起。」當然這必須靠很好的定力,一個行者才能進入剎那定,然後觀照根門所面對的名色法。『識』的觀照為了徹底的放下對『識』的執取,我們應該練習如此觀照; 在《雜阿含80經》里佛說:「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複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凈。」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佛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我慢』的斷除 修習到最終時,『我慢』仍在糾纏不清,所以我們還得藉『我慢』來斷『我慢』。 佛對阿難說:「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然而該我慢之棄絕,乃藉我慢。有此一說,指哪方面而說? 姐妹[聽者為比丘尼],有一比丘聽聞他們說:名為某某的比丘,經由終結心漏,在即刻當下親證自知,已進入、安住於無漏的心解脫與慧解脫。他想到:他們說,名為某某的比丘,經由終結心漏,在即刻當下親證自知,已進入、安住於無漏的心解脫與慧解脫。何以我不能?於是後來,他藉此「我慢」,得棄「我慢」。」 (《增支部4.159》) 這「我慢」(是欲如意足)是通過跟他人比較之後,生起精進激勵自己求取涅槃的心,而有漏的『我慢』的持續生起是因為正念不強的緣故,正念強的人,能常常看到通過五根門雜念的侵擾,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時候,通過隨時觀照,就能放下它。 馬哈希尊者(Ven.Mahasi)回答一個問題:「您能描述一下我們應該怎樣在究竟意義上證知『無我』嗎?」他答道:「有的人認為,當你觀身體為微粒而失去了身體的形體感的時候,證悟無我就發生了。實際上,不管你修什麽方法,僅僅是失去身體的固態感或形體感不是證知無我。這是因為你清晰地經歷能知之心並認它為「我」或「自我」。這類似於無色界的梵天眾,他們沒有形體,但仍然誤以為他們的心是「我」或「自我」。所以僅僅是失去固體形態感並不意味著證知無我。只有當你觀照身心發生的剎那,見到它們依其自身因緣生起滅去而沒有任何主宰,這才是在究竟意義上證悟無我。」這裡所指出的就是「我慢」或「識」還沒被徹底斷除。 緣起緣滅 在《大因緣經》里佛陀說:「如果不能以觀智來了知緣起法,則無法解脫生死輪迴。」在《長部.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里向阿難尊者說:「阿難,這緣起的確深奧,也顯得深奧。由於未能以隨覺智與通達智透徹地知見緣起,有情被纏住在生死輪迴里,就好像一團打結的線,或像織巢鳥的巢,或像找不到頭尾的草制擦腳布,而且他們無法脫離惡趣輪迴。」因此我們生起煩惱時,必須依賴觀照順的緣起,來辨別煩惱與苦的生。 根據緣滅法則: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 、惱 滅, 如是滅了這整堆苦,這就是涅槃,沒有了六根,沒有了名色,沒有了識,沒有了造作,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無明。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於未來世,永不復起。 對涅槃的覺知 到了要結束時,我們還得依靠聞慧與思慧,進而修習修慧;

涅槃對沒有正式開始修行的人來說,是無法理解的。為什麼涅槃的含義難以表達呢?佛陀對涅槃作了以下的兩個比喻。 1. 糖的比喻。比如糖的味道,一個人事先若沒有嘗過糖的經驗,他是不可能知道糖的味道。但是假如他拿一點糖放在舌頭上一嘗,他就會知道糖的甜味。(《佛陀的古道》P48) 2. 魚的比喻。在魚的生活經驗里是不知道達陸地的情況的,當烏龜從陸地上散步回湖,告訴它的魚朋友,魚卻理解為去陸地游泳,儘管烏龜儘力對魚解釋陸地是固體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但是魚卻堅持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陸地一定也是液體,和它生活的湖一樣:有波浪,一定可以在裡面潛水和游泳。(《佛法》P24)所以,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證的聖人們理解,凡夫是無從知道的。 在《相應部》(22:86)中,佛陀說: 「阿耨羅陀(Anuruddha)!你認為如來在色之外?如來在受之外?如來在想之外?如來在行之外?或如來在識之外? 」 「世尊!當然不是。」 「你認為如來沒有色?如來沒有受?如來沒有想?如來沒有行?如來沒有識嗎?」 「世尊!當然不是。」 「阿耨羅陀!既然在這一生中,你均無法真正、實際地找到如來,那麼如是宣說: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亦存在亦不存在;如來死後不能說存在或不存在。以某種方式存在;以另一種方式則不存在;以另一種方式亦存在亦不存在,不能說存在或不存在?在這四個可能性以外,而使人知曉最上的如來是否適當?」 「世尊!當然不適當。」 我們應該從以下佛陀對迦旃延說的話來看佛陀的教導:「迦旃延(Kaccayana)!對於以真實、正慧來看世間集起的人而言,世間沒有(稱為)『無』的東西。迦旃延!對於以真實、正慧來看世間寂滅的人,世間沒有(稱為)『有』的東西。 迦旃延!這世間通常為喜好、執取與偏執所系縛,但這些喜好、執取、固定的想法,以及偏執與根深蒂固的傾向,他(正見者)不接近、不執取、不認為:「我有個自我。」 他對苦生與苦滅確定不疑,於其中,他的智見不依恃其它而生,迦旃延!這即是有正見的人。」(《相應部》12:15) 我們知道修到滅盡定的行者一定般涅槃,在那裡『識』是沒有作用的。在色界四禪定,色界定都還有色蘊,只是色蘊定著。名法的受想行識蘊也是定著,沒起識知的作用。但是正念覺知是存在的,沒覺知就是死人啦。 在《相應部SN 35.117》的經文是:「比丘!當眼不看而眼識不起時,對這種境界須知。當耳不聽而耳識不起時,對這種境界須知。當鼻不嗅而鼻識不起時,對這種境界須知。當舌不嘗而舌識不起時,對這種境界須知。當身不觸而身識不起時,對這種境界須知。當意不想而意識不起時,我們仍需對這種境界維持知道。」因此佛說:「對這種境界須知。」因此儘管聖者所作已辦,只要還活著,仍然是覺知。 放下涅槃 最後修行者對涅槃也得放下; 涅槃,或作般涅槃,本來是指吹滅的狀態,引申為寂滅、滅度、圓寂。它是離一切五蘊的運作,何來覺知呢?但是修行的人從污染到清凈,是一步一步覺知的,舍了五蘊,就到了涅槃。 在《自說經》中佛陀形容涅槃說:「非地、非水、非火、非風、非無限空間、非無限意識、非空無一物、----- 非此世、非彼世、非此彼二世、非日月之界。」 在《根本法門經》(MN1 Mulapariyaya Sutta)里佛陀教導:「他證知涅槃為涅槃,證知涅槃為涅槃後,不思量涅槃、不在涅槃中思量、不從涅槃思量、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歡喜涅槃,那是什麼原因呢?像這樣,已知:『歡喜是苦的根。』後,『以有[為緣]而有生,對已生者來說有老死。』比丘們!因此,在這裡,我說:『以一切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捨棄、斷念,如來已現正覺無上遍正覺。』」因此一個真正解脫的聖者最後對涅槃的念頭也完全放下,無執取而解脫。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澳洲 藍山 佛寶寺2016.7.8 願眾生安樂!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dhammavaro@qq.com

http://theravadins.com/

南傳上座部佛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

上座部華人佛教學會

567次瀏覽
推薦閱讀: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四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
《大般涅槃經》絕妙施食祈禱文(轉) - 地藏占察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
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柒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