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國政治史,就是皇權與相權的相愛相殺史

公元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

1、漢承秦制,我們先看秦漢時期的皇權和相權如何劃分。

皇帝是國家元首,但代表政府的是丞相。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掌行政,統領百官;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

丞相下設九卿,如圖

漢代皇帝有六尚,尚就是掌管,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書。其中尚書是管文書的,其他五尚管皇帝的衣食住行。漢代的尚書職權本不高,但從漢武帝始,為制衡丞相,尚書後來權力越來越大。

2、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至隋唐宰相制度已較漢代大為不同。

秦漢宰相是領袖制,而隋唐則是委員制。秦漢時期只有一個宰相,但隋唐時期宰相則分為三個部門,即三省: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侍中)、尚書省(尚書令)。

三省中,中書發布政令,門下封駁,尚書省執行。尚書省是最大的行政機構,下設六部,即位三省六部制。

唐代,政府的最高機構是政事堂,由中書省和門下省聯合組成,凡皇帝命令均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然後送尚書省執行。未加蓋則不被下級機關承認,「不經鳳閣鸞台,何名為敕」(中書在武則天時改為鳳閣,門下改為鸞台)。

入政事堂的都是宰相,尚書省官員加「參知機務」他、「同平章事」即可如政事堂,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3、唐亡後,經五代而宋立。宋朝鑒於唐末至五代藩鎮割據,不僅壓制武將,相權較唐代也低落很多。

宋代也有三省,但只有中書為宰相,門下尚書省不再與聞最高政令。同時設樞密院,掌軍事。中書和樞密院對立,宰相不再管軍事。宋代財政,掌在三司,分宰相財政大權。

宋之前,群稱朝見,宰相有座位,並賜茶。從宋開始,宰相也一樣要站著。

從宋朝開始,政令最後決定權在皇帝,不在宰相。但宋代相權仍有其傳統地位,「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便出自宋朝,宋代制度的缺點在散,在亂,卻不在專與暴。

4、中國古代是專制社會,這一說法大約只適用於明清。

明丞相胡惟庸造反,1380年,朱元璋廢宰相。中國傳統政治至明朝則大變。

元時只有一中書省,朱元璋廢除中書後,皇帝統領六部,從此皇帝成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

明代的內閣,清代的軍機處,均是皇帝的秘書處,秘書即時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

內閣和軍機處都不掌管六部,無論皇帝上朝與否,軍國大事全部決定於皇帝。

皇帝終於從制度上開始獨裁,而清朝則是獨裁的巔峰。

兩千年來,皇權一直在增長,相權則一直被分權,直至廢除。

「月滿則虧, 水滿則溢」,清亡後無論是誰,即便如終結清朝的袁世凱也無法恢復君主制,中國的君主制至此畫上了句號。


推薦閱讀:

父母相愛,是送給女兒最好的嫁妝
相愛是一個化學問題
異性之間,這3句話說得越「頻繁」,越「難」相愛
既然相愛,那就彼此祝福

TAG:中國 | 政治 | 相愛 | 政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