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洪均生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洪均生實用拳法的練功層次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風格與特點該拳拳法動作的風格、特點是「松」、「圓」二字。練拳法時不用拙力,如同生活中的動作規律一樣,自然而不緊張,周身上下一動無有不動,協調又綿綿不斷地運動,謂之「松」。該拳拳法的每著每勢,都是由弧線組成,每一個外上弧線「」、「」,下加一個里下弧線「」、「」,必然組成一個「」、「」式的圓,這就形成了該拳拳法的風格與特點。這種風格與特點就是「纏絲方法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源流陳氏太極實用拳法,是古老的傳統套路。據考, 明朝洪武七年,陳氏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至河南省溫縣常陽村。後因陳氏族眾,常陽村遂改稱現在的「陳家溝」。陳氏太極拳拳法,是陳氏祖先根據我國古老的陰陽相對學說這一哲學原理創編而成的,並世代相傳。人們遂用本家族的姓氏,命名該拳拳法為「陳氏太極拳」。從始祖陳卜開始記載,流傳到現在,已有著名拳師十九代了。山東省和周邊各省流傳的陳氏太極拳實用拳法,是陳氏第十七代宗師陳發科的弟子——洪均生大師所傳。1930年,洪師均生先生在北平(現在的北京)學此拳拳法於陳發科宗師,至1944年達15年之久。他們師徒情同父子,又是同鄉(洪師均生先生是河南省禹縣人)。1944年,洪師均生先生遷家至山東省濟南市,從此該拳拳法得以在山東省和周邊各省廣泛流傳。為使該拳拳法在實戰與套路動作中的拳勢在教學中一致,1956年洪師均生先生再赴北京,又向陳發科宗師請教了4個月。陳發科宗師不但親為糾正拳勢,還逐一和洪師均生先生試驗拳法動作的實用方法,使洪師均生先生對該拳拳法和動作實用方法的理解及推手實戰功夫,更上一層樓。同時徵得陳發科宗師允許,把該拳拳法與實戰中的掤法、捋法、擠法、按法、采法、挒法、肘法、靠法各技法結合拳法,在教學中逐一講明,後又寫成專著《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遂形成洪師均生先生傳授的《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套路。該拳拳法雖經洪師均生先生調整、傳授,其源流仍源於陳發科宗師的「陳氏太極拳」。雖個別動作姿勢有所改進,但這種改進是遵陳發科宗師在實戰著法中的動作改進,這種改進不但嚴格遵循了陳氏太極拳拳法的纏絲方法,還根據因敵變化的原則加以改進。這就像現代科技產品一樣,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其技術性能是隨之日臻完善的。這種改進不但符合陰陽相對學原理,也符合現代力學原理。可以說,洪師均生先生不但進一步發展了該拳拳法,還勇於改進該拳拳法。例:陳氏太極拳拳法的特點和精髓就是「纏絲方法」(簡稱纏法),陳氏太極拳第十六代傳人——陳鑫先生在其著作《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講:「太極拳,纏法也。」又說:「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見此拳拳法中最重要的是「纏法」。可歷代所著書中,對纏法都沒有像洪師均生先生推出的「公轉加自轉」的纏絲方法這樣詳盡、具體,其理論論述又這樣匠心獨運、鞭辟入裡。洪師均生先生的這套纏絲方法的演練方法和理論學說,對陳氏太極拳的精髓之處「纏絲方法」的發展,是劃時代的、里程碑式的貢獻。本書又將陳氏太極拳的精髓之處「纏絲方法」的演練方法,用「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基本功功法」設計成了「公式化」,又用「陳氏太極拳纏絲方法人體張氏定位法」設計成了「模式化」,使這種精華性動作的演練方法更具體、更完善了。

發表: 2003-09-02 06:44:25 您是第 16179 位閱覽者

樓主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練功層次這套拳法的練功層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境界,第一個境界是「韻律」境界,第二個境界是「神韻」境界,這兩個境界中又分若干個不同層次的階段。第一個重要境界是初學階段,首先把該拳拳法規律性動作的規格掌握好;再通過重複訓練方法,經過量化訓練後,達到質化——定型程度,才算初學階段的結束。何謂定型?型者模也。模具不規,其型質焉矩?將來這套拳法的形象好與否,全由此階段所學動作模式化的質量為奠基。既是模式化動作,肯定是這套拳法的門面,門面的框架結構不規矩,其貌必丑無疑。試想一下:假如某種步型和步法的規格不符規矩,那麼在這套拳法中,凡遇到此種步型和步法的動作,肯定都是錯誤的,這套拳法的質量還能好嗎?更有甚者,對此套拳法所有的規律性動作(基本功功法)都不重視:眼沒眼神,身法不中正,步型、步法無章可循,手法不定位,或定位不準確,那這套拳法肯定會被糟蹋得千瘡百孔。由於該階段採用的是重複訓練方法,每個動作的規格需要重複上百次、上千次甚至上萬次才能定型。因這些動作單一,加之初學階段身體容易產生疲勞,最易造成枯燥感,所以有因身體乏力而急流勇退的;再有對基本功功法產生輕覷,認為這麼簡單的動作,不值得重複那麼多次而緣木求魚自誤的 ;甚至有個別自詡聰明者認為教者在故意拖延教學時間,是教者保守的。這些都成了淺嘗輒止「初途而廢」者,這是每位初學者必須渡過的難關。此階段可喻做「栽拳階段」,此拳拳法能否在初學者身上栽活(持之以恆),要看初學者的毅力了。「栽不活」者雖每每發生,但不足惜,有這種性格的人,多數屬葉公好龍者。渡過以上難關者,隨之進入「痴迷期」階段。這時學者往往較為著迷,對一路拳拳法和二路拳拳法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時學者不是練少了,而是練過了,造成膝關節韌帶拉傷,甚至創傷。這時教者要及時告誡學者:要注意科學的練功方法和注意休息,做到勞逸結合。尤其是年老和患有高血壓病者,將震腳力度和跌仆躥跳幅度降下來,或棄之不用,以免發生意外。在此階段教者還應引導學者善於用基本功功法中的眼法、身法、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的規格,「按圖索驥」向一路拳拳法、二路拳拳法中的眼法、身法、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轉化,讓基本功功法中的「模式化」動作,觸類旁通地轉化到一路拳拳法、二路拳拳法動作中去,達到「克隆」效果。這個階段也就是學拳最難的「改拳」階段,通過教者對學者一絲不苟的嚴格修正,使學者的拳法動作達到有「模」有「樣」。在掌握了一路拳拳法和二路拳拳法動作和規格後,又到了培養拳法動作的「韻律感」階段。培養這套拳法動作的韻律感的惟一行之有效的辦法還是重複訓練方法。通過拳法的量化訓練,使拳法動作中陰陽轉換處的「轉關」動作做出寓剛寓柔、寓進先退、寓退先進的韻律來,使「轉關」動作達到將往複還、寓進於迎的境界。拳法論語中的「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指的就是陰陽轉換處往複銜接的韻律要領。要使這套拳法動作升華至藝術境界,學者就必須要在重複訓練方法中用心血、汗水去揣摩,所謂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者是品味不到拳法動作韻律境界的。拳法動作「韻律感」的具體訓練方法:在保證一路拳法、二路拳法動作規格的基礎上(改拳階段後),按拳法動作的分解動作,在分解動作口令的引導下,採用重複訓練方法進行量化訓練後,達到「字正腔圓」般的拳法動作節律,也就是讓有「模」有「樣」的拳法動作達到節律化的美感。這套拳法動作的另外一個境界也就是這套拳法的最高境界——神韻境界。所謂神韻絕非傳說中的各路神仙之能,而是演練者在演練此套拳法時讓觀者處處享受到一種被渲染的超逸威猛、瀟洒雄渾,揚則如旭日升騰勢沖霄漢、俯則如夕陽西下勢沉萬丈深淵。應使拳法動作在韻律感的基礎上再積累揣摩,讓有韻律的拳法動作,升華到寓柔則如行雲流水、微風柳搖般翩若驚鴻、宛若游龍,寓剛則如風起雲湧、山崩海嘯般驚天動地、雷霆萬鈞。這種拳法動作的神韻,又是在自然中流露,方是爐火純青的最高境界。拳法動作神韻境界的具體訓練方法:在拳法動作韻律美感的基礎上,使拳法動作中上肢的法、捋法、擠法、按法、采法、法、肘法、靠法及腿上的踢法、踹法、蹬法等達到實用技擊方法清楚、力點準確、功力充沛,達到拳法論語中「練拳如交手」的境界。這種訓練手段還是採用重複訓練方法的量化訓練,最後達到「本」正「源」清的諳熟、又彰顯極至的境界。而實用技擊技術的功夫層次,也要有若干個重要階段的磨礪,才能踏階而致。學者還要再次通過重複訓練方法,進行推手技術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訓練功法》、《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搏擊推手實戰訓練功法》的量化訓練後,使拳法動作的功力在實用技擊方法中定型。這種技擊方法和功力,完全符合太極拳拳法中的「四維」功力,這種「四維」太極功力又是在自然中產生並擊發,能讓對方品味到一種撼山震岳般不可一世的霸氣。達到平衡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極致中正安舒,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敏感境界,這才是最難的。達到此境界者必須同時修鍊自己的「武德」口碑,使自己在跟人切磋實用技擊技術時,在完全能傷及對手的情況下,戰勝對手而不讓對手致傷甚至致殘,使自己的太極實用功夫如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堤壩:遇友切磋,則如逢涓流,雖玉立挺拔而讓涓流緩去,堤者卻謙恭如侍 ;遇悍敵強手,則如遭波濤洶湧,致敵於胯下,讓洪災如草遇勁風般偃服,堤者仍是固若金湯。這才是王者的風範與德行,達到君取有道、道施德彰的高尚目的。而到此臨界階段又彷徨者為數不鮮,原因一是有些年齡稍大者,對《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訓練功法》、《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搏擊推手實戰訓練功法》上千次、上萬次的重複訓練方法感到體力吃不消,而產生望洋興嘆的悲觀心理所致; 二是有些自詡精明者,不是按照教者教案中的量化標準訓練,而是抱怨教者不教「絕著」,甚至懷疑教者誤人子弟 ;三是在練太極拳拳法有些資歷,但沒有經過實戰功法訓練者,他們的自尊心是承受不起重當學生的心理壓力的,認為再上保護墊子跟些後學一起汗流浹背地去千錘百鍊,有失資歷尊嚴而抱殘守缺的……這些人哪裡知道:再高明的教者,也難教會所謂「絕著」。所謂「絕著」就是某種實用技擊動作,在教者的指導下,學者通過《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訓練功法》、《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搏擊推手實戰訓練功法》量化訓練後,使這種實用技擊動作的方法、功力在實用中定型,這就是「絕著」。這就像射擊技術一樣:同一支槍,讓有射擊技巧的人去使用,會百發百中的,這種百發百中的效果就是「絕著」。可這種「絕著」是在教者的指導下,用各種科學先進的訓練方法和數以萬計的實彈射擊訓練得來的,否則會是百發無的的。百發無的者肯定是未經以上訓練方法和實踐的,豈能抱怨教者誤人和槍的性能呢?任何所謂「絕著」都是時間、汗水、心血、實踐去培育、磨礪而得的,否則,再高明的教者也是愛莫能助的,再躊躇滿志的學者也只能落個竹籃打水的下場。為什麼稱陳氏太極拳該拳拳法在創編時,把完全對立的現象,在拳法纏絲動作中統一起來。例:將前、後,左、右,上、下,剛、柔,收、放,屈、伸,快、慢等這一切完全對立的現象,用拳法中的纏絲動作統一起來,使拳法動作做到前後、左右、上下合一而發,還能同時使拳法動作達到剛柔相濟、收即是放、隨屈就伸、快慢相間等效果。這種使完全對立的現象統一起來的手段和拳法動作,完全符合太極的陰陽相對相等學說這一哲學原理,所以人們便用太極命名該拳拳法為太極拳。由於該拳拳法是河南省陳氏祖先創造並世代相傳、習練,在十四代傳人以前又沒傳外姓人,所以人們又用其創、習傳人的姓氏,命名該拳拳法為陳氏太極拳。為什麼又稱陳氏太極實用拳法所有太極拳拳法的技擊手法都是由棚法、捋法、擠法、按法、采法、法、肘法、靠法和下肢的踢法、蹬法、踹法等技法組合而成。洪師均生先生在其專著《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一書中,對以上各技擊方法在拳法講解時,都逐式逐個動作做了說明。本書又將以上各種技擊方法,用圖片做了展示和說明,使這套拳法更具實戰性、實用性。而這套拳法源於陳氏第十七代宗師陳發科,發展於第十八代著名大師洪均生,完善於我輩,本書自然就稱《陳氏太極實用拳法》了。我論陳氏太極實用拳法陰陽虛實 相對相等的動作和功力提起太極拳拳法,人們都知道是惟陰陽虛實相對學為拳理,發明創造的拳法才是太極拳拳法。陰陽虛實相對學的標誌「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形」,是大小相等又相對的,是開宗明義再明顯不過的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標誌。望圖生意,這兩個陰陽魚形的圖騰,就是太極拳拳法、拳理的「原」,是太極拳拳法、拳理必須遵循的「本」。太極拳的拳法、拳理應該遵循這個「原」和「本」,使太極拳的拳法、拳理達到本正源清。但是人們一提到同樣淺易的「虛」、「實」,就認為「實」比「虛」大,甚至認為「虛」是什麼都沒有。例如太極拳拳法中的虛步步型,有人就主張「實七虛三」的三七虛步步型,也就是實腿承擔自身體重的70%,而虛腿承擔自身體重的30%,才是太極拳拳法虛步步型的規格要求,還文過飾非地力主這就是虛實分明的必須。還有人主張「實六虛四」的四六虛步步型,才能達到太極拳拳法的虛實分明。如按此標準站立,與立身中正的原則——不偏不倚不就格格不入了嗎?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虛實分明,應該是其標誌圖中代表陰陽、虛實外表形狀的分明,絕不是質量上的大小分明。這就像人手心、手背的質量一樣,是相對相等的。手心朝下時,手心是陰(虛)、手背是陽(實);而手心朝上時,手背就轉換成了陰(虛)、手心同時轉換成了陽(實)。不管是「實七虛三」,或者是「實六虛四」,只要是太極拳拳法中的虛實分明,都是似是而非的。因為「三七」或「四六」的虛實分明,都是在質量上和在功力上分明了陰陽虛實,這樣就在根本上違背了太極圖騰標誌中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宗義了,從根本上也就不是太極的內涵了。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虛步步型,本書主張應符合太極圖騰標誌中代表陰陽、虛實的兩個相對相等的魚形內涵——「實五虛五」的虛步步型。「實五虛五」的虛步步型,又怎樣能做到陳氏太極實用拳法虛實分明呢?只有從「型」上來區分虛實了。實腿陽也,全腳腳掌著地;虛腿陰也,腳後跟抬起,只用腳掌的前半部著地。雙腿的雙腳形狀分明了虛實,而雙腿承擔自身體重的質量卻是相對相等的。就像自行車腳蹬子配合一樣:一左一右、一前一後、一上一下相對相等、不偏不倚地通過中軸連成一個太極整體。它的陰陽、虛實相對相等雖非常明顯,但是它們的陰陽、虛實又是通過中軸的轉動來轉換陰陽、虛實的,而不是以左大右小或右大左小來區分陰陽、虛實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步型陰陽、虛實是通過軀幹(身法)的左右轉動來轉換、分明陰陽、虛實的,而絕不是用「實七虛三」或「實六虛四」來分明陰陽、虛實的。例:人體靜止時要做到不偏不倚地中正站立,就應做到無前、無後、無左、無右,如果前方有了重的感覺,身體肯定是前傾了,反之肯定是後仰了;如果左方有了重的感覺,身體肯定是左偏了,反之肯定是右倚了。做到了無前、無後、無左、無右地靜止站立,就達到了太極拳拳法中太極身法的母勢——無極身法的規格標準(無極身法的靜止站立就是無極樁功)。而實腿全腳腳掌著地、虛腿用腳的前腳掌著地、腳跟抬起的虛步步型,也應該在功力上達到「實五虛五」的標準,才是正確的太極拳陰陽、虛實相對相等又分明的虛步步型(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步型、步法、身法,將在本書第三章第三節至第七節中詳釋)。「實七虛三」或「實六虛四」的主張,不但在太極拳拳法動作的外型上違背了太極標誌圖中兩個代表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魚形標誌的內涵,在太極拳拳法動作功力上也同樣違背了太極標誌圖中兩個代表陰陽、虛實相對相等魚形標誌的內涵,各種流派的太極拳拳法都要求「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等,求的都是太極標誌圖中的兩個魚形相對相等的內涵,兩個魚形相對相等的內涵就是陰陽、虛實的平衡。就像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所述的「立如平準」,平準者,天平也。所稱重量,實也、陽也。而所用天平砝碼重量,虛也、陰也。被稱重量相等於砝碼重量時,天平的指針必然是零。而這零的內涵就是「空」,空者,「中正」是也。這個中正,就是一切太極拳拳法所求的左右、前後、上下的平衡。不過這種左右、前後、上下的平衡,僅是一個靜止的立體全息太極人體,而人體在運動中的動作,要做到左右、前後、上下配合成陰陽、虛實相對相等,就必須在時間上合一而成。這就把靜態時的左右、前後、上下三維的太極人體,形成運動中的左右、前後、上下、時間這四維構成的動態全息太極人體了。也就是說,太極拳拳法,無論在動作外形上,或者在動作功力上,必須是左右陰陽虛實、前後陰陽虛實、上下陰陽虛實的平衡,都由時間來統一完成的四維構成的拳法,才是真正的太極拳拳法。例:《陳氏太極實用拳法》一路拳法第二十五式「進步掩手肱捶」的動作和功力:眼法看右前方,身體左轉90度。步法是右腿朝右方進一大步步幅,在踏落右腳腳掌時,將左腿跟進一小步步幅,弓膝塌勁成小步幅馬步步型。雙手的手法是左手隨身法外纏,由前方向臍部(後方)大力采引成把型,把心朝下。右手同時里纏握成拳型,由頦下向前方大力沖拳,拳心朝下,高與腹齊。此式的功力在左右、前後、上下的陰陽、虛實必須配合成:右腿朝前進步時前沖的功力(陽、實)和左腿跟進後的後塌功力(陰、虛)要相對相等(其中包括了雙腿支撐自身體重功力的相對相等)。右拳向前沖拳的功力(陽、實)和左把向後采引的功力(陰、虛)要相對相等。右腿和右拳向前的功力(陽、實)和左腿跟進後的後塌功力同左把向後采引的功力(陰、虛)要相對相等。這樣雙手在左右、前後運動時的功力跟雙腿在左右、前後運動時的功力同步配合成相對相等時,周身左右、前後、上下配合的功力就自然達到陰陽虛實相對相等了,又是在一個動作中合一完成的,這就是四維構成的全息太極人體運動,也就是太極標誌圖中代表陰陽、虛實的兩個相對相等魚形的全部內涵了。這種內涵就是一切太極拳拳法的「原本」宗義。只不過這個標誌是一個平面太極圖,而人體在做太極運動動作時是一個動態的全息太極人體罷了。如果違背、破壞了這種四維構成的全息太極人體運動,必然會犯「雙重之病」。例:如果用「實七虛三」的標準,將「進步掩手肱捶」的右拳、右腿前進打拳時的功力用成70公斤,而把左把、左腿後采後塌的功力用成30公斤,身體不往前栽倒,也得踉蹌不穩。只有將右拳、右腿前進打拳的功力用成70公斤,而左把、左腿後采後塌的功力也用成70公斤,身體才會不偏不倚。如果將右拳、右腿前進打拳的功力喻成天平要稱的重量,那麼左把、左腿後采後塌的功力就是天平的砝碼重量了。只有要稱的重量相等於砝碼重量時,天平才會「平」。如果要稱的重量(陽、實)大於砝碼重量(陰、虛)時,天平肯定會向重量大的一側傾斜(甚至傾覆),這種傾斜(甚至傾覆)就是「雙重之病」的涵義。陰(虛)大於陽(實)時,陰則是雙重病;而陽(實)大於陰(虛)時,陽則是雙重病。這也像人的身體一樣:陰(虛)大於陽(實)時,則是寒症,是病態;而陽(實)大於陰(虛)時,則是熱症,也是病態。只有陰(虛)與陽(實)平衡時(相對相等、陰五陽五時),人體才是健康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辨。這就是本書推出陰五陽五的新拳理、新拳法的根據。注 :本篇論文是獲國家級大獎論文,已經編入《中國專家論文選集》。你好!「太極八法」屬於太極拳拳法的實用技術方法,太極拳拳法的基本動作中的規律性動作中自然涵蓋了太極拳拳法的八種實用技術方法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但這八種實用方法離不開眼法、身法、步法的配合才能完成。再說每種實用方法之間都是相同相連的,例如捋法在使用時的身法稍微加大旋轉角度就可演變成愈捋愈挒!所以在訓練時只得將「太極八法」設計成獨立的著法動作加以練習。張老師,我發現洪傳陳氏太極拳,沒有講到樁功這個,在其他派裡面都有,很多人都說太極就是活步樁,但是不知道在沒有樁功基礎的情況下能否練好太極拳呢?請老師給詳細的講一下,謝謝~~!你好!我的恩師洪公生前練了一輩子的「樁功」!!老人家每天上課間隙手捧煙斗、甚至在跟人暢談家常時無時不在左右旋轉著「太極樁」!我著作里的「無極樁」、「太極樁」也秉承著老人家的衣缽啊!洪均生談陳氏太極拳凡是適應生活.符合客觀事物規律的,必然符合科學。方法是萬變的,而原理是不能變的。方法的變,是因人、因事、因地而變,但仍合乎原理,也可以說合乎需要的。陳式太極拳雖然世傳已久,但至十六代陣鑫先生才總結出此拳的科學原理和方法,提出「太極拳,纏法也...」,並加重語氣說:「不明此,即不明拳」。 陳鑫先生說的纏法,就是螺旋運動形式,通過螺旋形式,周身漸漸練出一種纏絲勁來。這種勁是剛柔相濟的,也就是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說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的勁,是用科學方法練出來的勁。這種勁,在生理方面能使全身關節、肌肉束、各個細胞一動無有不動,甚至內臟也隨著軀幹的左右轉動而發生自我按摩的功用。日久天長,人體由於氣血循環通暢,自然得到健康,在技擊方面,由於變轉靈敏,對方來力挨我何處,我隨其方向略一轉動,便可化開。這就是太極拳要求的引進落空。當轉動時, 因為走的是螺旋圓形,這半邊隨化,另—邊必然轉過來,自然形成柔化剛發。假設動作慢時,轉到圓周四分之一,便可生效。功夫越深, 速度越快,略一旋轉,便能化發同時發生作用。 所以太極拳又要求由大圈而小圈, 由小圈而無圈。 大圈小圈是自轉配合公轉,無圈則是只用自轉。什麼是自轉? 什麼是公轉? 陳鑫寫的書上沒有這個名詞。陳福生(陳發科的字----編者)老師教拳時, 也不曾提過自轉和公轉。這是我在解放後為了教人才提出的。陳鑫講纏法,有順逆、左右、上下、進退、前後和大小六種,沒分出主次來,也沒說明順逆是以何為據而定的。 沈家楨、顧留馨著《陳式太極拳》,指出:順逆纏絲為基本纏法,其它為方位纏法。主次分明,是進步的。但我從實踐中體會出,每個動作都有自轉與公轉的配合。有人說:「以順著時針的旋轉方向為順,反之為逆」。這種說法雖然不無道理,但只可作為軀幹旋轉的順逆規律。因為手各有兩個,右手順時針為順,左手如此轉動豈不相反? 因此我便以手心的上轉為順,而下轉為逆。 至於公轉,則分為左右旋和前後旋兩類。左右旋又分為正旋和反旋。因公旋一周中的纏法,必然是一半順纏,一半逆纏。凡從下順纏收到心口前,變逆纏,從上開 與眼平的,為正旋(如「雲手」);凡順纏從上向內收到肘齊乳房,變逆纏,而手經心口、胯前,開到與眼平的, 為反旋(如「十字手」)。前後的公轉,只有反旋而無正旋(如「前蹚拗步」、「倒卷肱」)。腿部的纏法,系以腰的轉旋方向而定順逆。腰向左轉,則左腿順纏而右腿逆纏;腰向右轉,則右腿順纏而左腿逆纏。由此可以肯定,腿部纏法的配合,只有一順一逆,而無雙順雙逆。雙逆纏則身必向前仆跌,雙順纏則身必向後仰跌。它不同於兩手的配合有雙順雙逆和—順一逆。腿部的公轉,分為里、外、前、後弧線。一般講,前進則走里前弧線(如拗步類),後退則走里後弧線(如倒卷肱), 左右旋轉的步法則走外前或外後弧線(如「掃蹚腿」)。至於軀幹,則只有自轉而無公轉。因為從頭頂百會穴至尾骨長強穴的上下一條線, 在力學上等於槓桿的支點。支點只能旋轉,不許搖擺。假如隨著步法的進退而變更方向,也應隨遇平衡而適當位移,不許偏移於某腿。拳譜云:「立如平準」,「腰如車軸」,可見古人早明此義.按照力學原理,重心越低越穩。所以太極拳歷來主張氣沉丹田。但沉氣不是有意鼓起小腹,而是運用科學方法。陳式太極拳的方法是尾骨長強穴微向後翻。這個姿勢,使小腹下方自然向內斜著收斂,從而使氣自然下沉,而人體重心也自然降低。這是陳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同其他太極拳的根本區別。當年陳福生老師教拳,經常說。學拳有三個階段:一是照著規矩把基本動作學對:二是照著規矩把套路練熟,三是從熟悉規矩,細找規矩,詳明這些規矩是為什麼? 有什麼用? 哪些規矩適用於眼、身、步、手以配合,朋、捋、擠、按、采、例、肘、靠及進、退、顧、盼、定的著法變化,並加以互相試驗。他說:學拳者不但要將拳理明了於心中,還要將拳法練到全身;不但要知其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不至枉費功夫而有所成就。還說:成就的大小,全看用功的深淺。武術功夫不能不芳而獲。下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下的功夫和我一樣,則成就會和我相等。假如下的功夫超過了我,其成就也會超過我。陳鑫有詩云:「空談皆漲墨,實運是真詮」。可見前輩教學一種技藝,都以堅持實踐為進步的不二法門。陳師教我們,雖然說分為三個階段,卻每句話總有叫「照著規矩」幾個宇,使學者重視規矩。陳師教人,首先從每一動作的姿勢入手,次則注意手和手、足和足,以至手和足及全身配合變化的規律,要求非常嚴格。常常打比方說:初學要慢練,如學寫字,先要求點畫正確,再講每個字的筆畫配合,然後才講到章法。陳師還經常說:只要有人來學,我恨不能鑽進他的肚子里,一下子讓他們學會學好。可是作不到。因為教人只能是給人領路,不能代替人走路。所以任何藝術名家的子孫,只能有優先繼承的條件,而無繼承權。藝術的形式是學得像,功夫的成就是學得純。不像物質金錢,可以隨便贈人,子孫有當然的繼承權。我從1930年從陳師學拳,1944年遷至濟南,1956年春赴北京再求師教。我師告以: 這套拳沒有一個動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著法。每天將拳中動作通一講解,互相試驗。不但講了用法,而且又講了解法。我這才能對陳式太極拳略能領悟。這樣複習,從三月至六月,因事離京。行前向師請准:可以按實用法傳拳。 因此,返濟後改變初學動作,並和同志們共同試驗。凡是合乎基本規律的必勝。總結我學習陳式太極拳五十餘年的經驗,有如下幾點體會:一、陳式太極拳的理、法,都是對立而統一的。有形的方面是:動靜、開合、大小、進退等。勁力方面是:虛實、剛柔、化打等。 凡此種種,當靜止時,是對立的;在運動時,則是既對立而又統一的。例如:第一金剛搗碓的動作之一,是目視前方,身略向左轉,而兩手從肋旁一高一低、一前一後向正前轉出,眼、身、步,手的方向是對立的;動作的時間是統一的;著法的目標為棚接前方來手,也是統一的。內勁和著法的配合為:右手以順纏搖棚對方手腕,左手以逆纏迎搭對方肘關節上側,纏法是對立的,時間和棚法又是統一的。整個套路的所有動作,都是在螺旋運動的纏法中完成的。但螺旋變轉的角度又是處處對立的。技擊的作用,都是要求我順人背、化打同施的。一路四個金剛搗碓,式名雖同,而練法著法各有變化。也是對立而統一的。二、纏法是陳式太極拳的主要規律,必須在每個動作中嚴格掌握。但學得要細到一絲不苟,用時要活,角度的加減與速度的配合,要因敵而變,毫釐不差。所以陳鑫說:「守規矩而不泥於規矩」。三、要照著規矩從練對的基礎上,練到純熟,但應隨著身體強弱,年齡大小而區別練拳趟數和運動量的大小,總以自然為主,不可勉強支撐。 內勁的出現是在日積月累正規鍛煉中自然產土的。陳師教人只講松圓,要求從全體放鬆中求圓。 陳式太極拳的圓,不但是太極圖外線的弧形「( 」「) 」,而且變轉方向時要是「2」「S」的圓。這是因為圓的弧線是點、線組成的。點為剛而弧線為柔所說的「方圓相生」,實際就是點線相生,在運動中便為剛柔相濟所以陳師教人總說松圓,而不說鬆柔。更下講彈抖。因機輪轉得再快。也不會彈抖。講到有形的規矩,是習太極者皆知的。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及「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等術語,也要正確領會其動作配合方法。這些術語表面上是有共性的,在實踐中卻又有其特性。例如:「虛領頂勁」,我們認為,「頂勁」是指頭頂百會穴的勁要虛向上領,所以十三勢總歌說:「滿身輕利頂頭懸」。陳鑫解為如同用繩子從百會穴向上懸起來;楊澄甫則將領字換成「靈」字;顧留馨則說如頭頂一種輕物;也有人說是虛、靈、頂三個勁。氣沉丹田的氣,陳式太極拳是由於尾骨長強穴的微向後翻,而自然下沉。王矯宇的語錄說,練襠勁如欲大便狀。有下少人則要求有意沉氣。或說:「動作配合呼吸,吸氣則丹氣上升至胃,而胃部鼓起;呼氣則胃氣又下降至丹田,而小腹鼓起。並介紹所謂的「腹式逆呼法」, 但陳師從來主張自然呼吸,調氣而不運氣。曾有人來信問我關於丹田與胃氣能否相通。 我向中西醫 學老人請教, 都答以丹田與胃不可能有氣的往來。 我不懂生理學,對此莫測高深,因而無從答覆。松肩沉肘也是共性規律,實系勞動生活的規津。我認為陳式太極拳的一切規律都與生活一致。但當前部分習陳式太極拳者,在理論上則講腹式呼吸、 講意、 講氣的所謂「意氣運動」; 在動作上則講「沉肩墜肘」,肩生在上方怎能下沉? 陳師主張「肘不離肋」,即使手向外開,肘尖只向下垂,低於肩部約五、六寸,以保護胸肋要害之處。有人卻說:「肘不貼肋」, 這是不是陳式太極所主張的,也是莫測高深。「左重則左虛,右沉則右杳」之句,本是講手足上下不許全實,以解決雙重的方法。許多有關太極拳的文字,則只解此句為推手不頂的方法。 或說馬步為雙重。 至於陳師常說的「下塌外碾」, 原是講手法的,有的著作將之移用於足部,雖亦可通。 而陳師常講的「左手來,左手迎;右手來,右手迎」,「前發後塌」及「直來橫撥」、「橫來棒壓」等口訣, 卻很少有人介紹。我由愛陳師而愛我師後人, 更愛陳式太極拳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如抱著「明知不對, 少說為佳」的原因寫文詳述陳師所教有關陳式太極拳的規矩,以供參考。螺旋力秘法一、螺旋力的作用螺旋力的運用主要有兩種:一種以蓄力狀態自轉攻防,可使對手的來力落空而失重,其力如打在飛轉的車輪上;第二種是發力於對手,其力如旋轉著鑽入岩石的鑽頭。螺旋力最高級的運用是脫骨訓練後的蓄髮,其橫轉如搖旗撼樹,其豎轉如車輪削切,這種螺旋力的應用,應注重兩點,一是其運動要領是在總重心自轉的同時,由脊柱帶動骨架的各關節一齊轉動;二是運動軌跡不能僅僅是橫轉還應練習豎轉、斜轉、正轉、反轉等多種形式之轉,正面螺旋,不僅是變面和雙臂豎轉,而應是總重心和脊柱、肩、胯等各關節都要豎轉,同時需注意,發力需以脊柱去削切對手中心,萬不可只是用手磚其間架,豎轉為劈拳,反轉為削拳,橫轉為圈捶,斜轉為斬手,簡而言之,一切單操形式都要取消,其發力只是渾圓力和螺旋力的合成,劈、崩、炮等單操只是無意識的空間形式而矣!二、平面螺旋力訓練螺旋力功法的訓練,是盧氏結構拳法的核心,亦為我國傳統內家拳之精髓。歷代拳家皆奉之為"不傳之秘",真正掌握本功法、功力的人過去不多,現在更少。其力如車輪切削,所遇之物無不被離心力擊出。對方如主動進攻,一旦與我方間架相融之,一剎那間,必會產生一種不可抗拒之力,令對手反彈而起,挨身即被摔出。此功精熟之後,在實戰中不論對手來力如何巨猛,只要一經接觸即會化為烏有。在末發力之時,對手即已失去重心。一旦此功上身,所有拳法及器械的發力,均可獲得巨大突破性進展。經過樁功的苦練,二至三個月後就會獲取強功鴛實的渾圓整體爆發力。當我們深人體會樁功的性能並且獲得基本的生理改造之後,怎樣的運動才會使站樁的意義不失呢?對"螺旋力"的體認是整體運動從相對靜態過渡到絕對動態的最佳訓練手段,目前所有的意拳、心會掌、螺旋拳等原傳拳法的有關教材中,均一筆帶過或根本末提(中華武學事業指導總部推出的《華夏武學精髓訓練教程》例外)。孰不知如果自身不具備"整體螺旋"的功夫,那麼在應用之中"力如盤內之珠"的螺旋發力是不可能達到的。我國原傳實戰武學之整體勁力的來源,即是通過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韌帶拉伸,來調動以肌肉為動力,骨酪為槓桿,以關節為樞紐的力的有序連接和釋放。根據人體生理構造原理分析,人體關節的運動可分為屈伸、內旋、外旋和環轉,關節運動的特點是以關節為支點,進行某一部分的運動。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人體的發力必然遵循物理學上的力學原理。盧氏結構之"螺旋力"功法訓練不但吸收了上述特點,而且還上升至脊柱帶動軀幹,軀幹帶動間架,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性關節同步運動。"螺旋力"修習入手方法:首先從樁功的間架動轉開始,即從正面渾圓樁為基本姿式,以軀幹作為我們的中心軸,使雙肩、雙胯按順時針方向360度的滾動式摩擦環繞。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如果雙肩雙胯按順時針方向運動,那麼上肢所保持的間架就會與軀幹形成矛盾的反稱運動,這樣才能使雙肩關節真正產生360度運動軌跡。雙胯與軀幹的運動亦是如此。另外,由於下肢承受上體的重壓,下肢的膝關節、踝關節會被胯關節的運動而自然帶起,與軀幹形成方向相反軌跡相同的運動。我們又發現一個新的課題,那就是如何能使雙肩雙胯在運動中同步進行,若僅動雙後,下肢力量傳導不上來,如只動雙胯又會造成扭屁股,此均非真正的螺旋功夫,更喪失了整體用力的原則。在此我們先來談談脊柱的中樞作用。脊柱上端連於大腦,是人體機能調節輸出及輸入信號的司令部,同時它又是人體的中心分界線,把雙肩雙胯對稱分開,所以我們可利用它的運動原理來連接雙肩雙胯的運動定向。首先,我們可以坐在凳子上,並且把上肢固定住不動,然後使脊柱的頸椎和尾椎縱向拉伸定位(即不許回縮)以尾椎為動點,繞凳子做360度環繞運動,這時由於我們的雙肩雙胯不能主動地運動,其關節部位就會被脊柱帶動起來做與脊柱軌跡相同方向相反的360度旋轉,待熟練之後,我們就可以用站樁的間架來做平面螺旋訓練。習者可以把自已視同老虎,有一條尾巴與地面豎直,讓尾巴尖端在地面上劃360度的圓(以脊柱帶動),這樣雙肩雙胯就會產生相應的同步運動。螺旋功法訓練深人之後,習者就會明顯感到,在站樁時經常出現的局部緊張會逐漸地緩解下來,使站樁產生的勁力更加飽滿和圓潤、松活,也只有間架形成的勁力圓潤松活,才能產生力的鬆緊轉換和"一觸即發"的觸覺之活力。螺旋力的這種訓練,是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的,它是所有拳學發力通用模式,軌跡拳學創始人李紫劍老師曾提出"大形同動,局部自律,軌跡平行,切線對應"的發力原理正與此不謀而合。大形同動,是指整體朝一個方向運動;局部自律,是指每個部分都分別循自己的自由軸旋轉;軌跡平行,是指各個圓的圓面平行;切線對應,就是各圓心與目標處在同"正面螺旋力"是軀體的上下起伏帶動四肢體認上下發力的訓練功法。它的基本運動形式是以矛盾樁的向內,向上的撐擰變為大天星樁,再由大天星樁變為虎撲樁的按推,如同搖磚井架上的輾軒一樣。立體螺旋試力運動不同於鉤挫試力和蛇纏手。因為上述兩個試力都是建立在搖旋的平轉基礎上運動的,而立體螺旋試力則是在軀幹的運動中使雙肩雙胯變為立轉,便身體與上肢形成上下的反稱用力,即軀幹下落而手上揚,軀幹撥起而手下落,初習可以如此,但熟練後應使雙手在一水平面上,使軀幹動轉,而雙手只是輕微的起落(如圖正面立體螺旋試力)。正面立體螺旋力的動作形態中我們可演化出鑽拳和劈拳兩種單操形式。鑽拳之方法與西方拳擊技術的勾拳相類似,相同之處則為均是由下而上的發力動作,但是鑽拳在原傳形意拳法中的勁力為截勁,薌齋先生通過波浪試力的身手反稱,加大了其進攻中的防護功能,其鑽拳發力之際有效地提高至頭部,這樣不但加大了攻擊的部位,同時在發力失敗的情況下也未失去堵截對方來拳的意識,鑽拳做為堵截對方的一種手段並未從根本上失去進攻的主動性。因為鑽拳是波浪形式的撥起,雙臂走的為弧線,故具備撬起對方重心的功能,假設對方手臂壓住我的樁架,我在保證三角支撐不失的條件下,加大小臂的斜面角度,使對方下壓之力沿斜面滑落,而我之拳鋒正可兜擊其下頜。斜面力的變化是在三角支撐基礎加強了小臂的外旋擰轉,這樣小臂尺骨的滾動摩擦通過無數個點的接觸使其最後落在我的肘彎部分,於是我小臂就因為失去了壓力而變得靈活自然,此時只須變面向上或合身前撞就會把對方重創。另外,在格鬥的形式中鑽拳發力亦可應用於類似於拳擊、散打的賽事中,但是鑽拳的起動不能脫離樁架的渾圓狀態和另一隻手的搏掛。控制發力在向上勾的同時,注意全身的螺旋和小臂的挑擰。鑽拳發力不應只重拳鋒,而是以小臂的廣側骨棱作為多個發力部位向對方腹,下頜、面頰的滑動發力,切不可執著一點而應為以線打面(如鑽拳操手)。正面螺旋試力的下按動作可演化為劈拳操手,劈拳之法為從上向下的弧線形劈砸發力,其重點體會手臂下落與軀幹上拔形成的互爭,同時身體發生相應的左右錯面,在擊打時尤須注意弧線的切削功能,無論是接觸頭部、胸部、腹部,勁力不可有絲毫的停頓,當從頭部劈至腹部之際,也是立圓弧線的最大空間,故仍須恢復至波浪的起鑽落翻的圓運動軌跡,同時劈拳的下發力不應只注重手掌的接觸面,並以整條小臂尺骨為發力部位,劈拳的左右互換性與其它的操手一樣,來源於身體這個平行四邊形左右互換,前手劈拳為撕胯調面,後手劈拳為合胯調面,重點體會接觸瞬間身體形成的最強烈的爭髮狀態,劈拳打的是豎勁,在格鬥中,如果對方是直向發力,就可用豎勁的劈拳來破壞直向發力的運動方各,僅從形式上分析劈拳之發力若作用於直向發力的手臂上,其必會完全承受我的力而發生形變,而如果處理好實戰中的接手問題直接把勁力傳導至對方的軀幹,則效果將會使其神經、內臟均造成十分強烈的破壞。值得注意的是,當今的擂台賽中尤其是西方的格鬥技術己經在追求爆發力的連慣和技術上的合理配合,而我國武術界卻依舊徘徊在一擊必殺、一招制敵的盲從中,薌齋先生提出的"炸力無斷續",在今天的大成拳界已基本看不到了,儘管有些名手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一交手即把對方放出丈外,但是由於相對的殺傷力小而使對方還可再戰,因而這種技術不可能是永遠佔據優勢。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的,從滲透性強的爆發透力加以研究,來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因此包括劈拳在內的格鬥技術應該體現出它的連續和滲透性。三、側面螺旋力訓練側面螺旋力是軀幹的上下起伏中加入了螺旋反轉的功能,在這種動態的運動過程中我們體會軀幹360度圓周運動,雙肩雙胯雙膝雙踝均產生旋轉,身體的起落又使這種螺旋的運動產生了彈簧般的上升和壓縮,故而側面螺旋試力通過重點摩擦關節軌跡,使人體的靈活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改變,這種改變為以後的步法、身法的訓練帶來極為可觀的效益(如圖側面螺旋力)。側面螺旋試力是配合單操手的身體高低正側的螺旋發動,實戰中的操手動作由於軀幹是主動性運動,故它的空間遊離範圍就是我們整體勁力大小的標誌。無論何種形式的試力實際都是在演變具體打法動作條件下設計的軀幹應該怎樣運動,如鉤挫試力是身體的左右錯變帶動手臂爭發,蛇纏手試力是身體的平旋環繞帶動手臂做切線運動,波浪試力是身體的立式旋轉帶動手臂做上下的弧線形發力,側面螺旋試力是身體的螺旋上升趨動手臂做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切削性發力,這些試力的設計安排通過相互的組合和連慣性,把三維空間內的運動形式利用整體的原則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就是無窮無盡的武術打法均壓縮在這幾個方向螺旋運動的試力中,故薌齋先生說試力是最困難最重要之一部分工作。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我在洪老的書里見過,但是後面的沒有見過不知道是不是洪老所寫,我是從別的地方轉過來的,請張老師給鑒別一下~~!謝謝~~~不用鑒定啊!是老人家的作品!!我論太極拳拳法的「內勁」與「內力」每逢提起太極拳拳法,有些人總愛講「內勁」與「內力」。可如果問什麼是「內勁」與「內力」時,又肯定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再問怎樣才能練出.得到這種「內勁」與「內力」時,不是「瞠目結舌」,就是「指鹿為馬」。其實,就生物物種的形體結構(當然包括人體)來剖析:一切「勁與力」的來源,無不是通過神經(大腦)的感覺系統發出指令;通過骨骼.肌肉.肌腱(連接骨骼與肌肉的結締組織)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協調參與(其能源來自於消化系統),完成「勁與力」的釋放過程,就是所謂的「內勁」與「內力」。至於釋放出的「勁與力」有多大?這就有別於釋放源物質「質量」的大小與釋放技巧了。譬如大象與螞蟻:它們所釋放出的「勁與力」是有天壤之別的,因為他們各自形體的物質「質量」(體重),也是有天壤之別的。我們人類所釋放出「勁與力」的大小:一是有別於先天形體質量的大小也是因人而異的,體重大者,就自然的身大力不虧,反之,就只能是「量力而為了」。二是有別於實施過程中技巧的運用,訓練有素者就比無訓練素質者所釋放的「勁與力」大。還有「勁與力」在釋放實施過程中被訓練有素者,通過科學的實施渠道(槓桿力的運用)擴大後,再通過「勁與力」的實施方向;實施作用點的選擇.定點後,其效果當然也就有「天壤之別」了。太極拳界津津樂道的所謂「內勁」與「內力」,說白了,就是形體內部的「勁與力」釋放後,效果的顯示而已。也就是說:人類通過太極拳拳法.功法的系統訓練和實戰實踐,經量化訓練積累後,形體的神經系統;骨骼.肌腱.肌肉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就會隨之產生極高.極靈敏.極協調性的同時,又得到用「勁與力」的技巧,使所釋放的「勁與力」得到彰顯後的一種效果,這種效果就是人類用「勁與力」技巧的結晶。再其實,物體運動的速度與形式,也在決定著所釋放「勁與力」大小及效果的優劣,例如:將一張紙幣,使其旋轉(必須旋轉)的速度達到相當轉速,就有切割鋼板的能量;小小的麻雀,撞上高速飛行的飛機,就有將飛機墜毀的能量。這些都是高速產生的撞擊能量。還有一種能量,比以上撞擊能量還要大的多,那就是高速旋轉的同時,又高速運動著的物體所產生的「貫穿力」。這種力在具有強大撞擊力的同時,還因該物體在高速的螺旋前進,才具有這種強大的「貫穿力」。例如高速旋轉出膛的子彈,在貫穿玻璃時,並不是子彈高速螺旋前進的撞擊力將玻璃擊穿的,而是被子彈在高速螺旋前進時,彈頭前方產生的渦狀氣流先期將玻璃擊穿,然後才是彈頭從被渦狀氣流擊穿的圓洞中間穿過的,這就是人力不可為之的一種「貫穿力」。那麼,什麼才是人力可以為之的「貫穿力」呢:凡是能高速螺旋前進的任何物體,都能像螺旋前進運動中的鑽頭一樣,自然具有強大的「貫穿力」,只不過我們人類的拳法運動,無法達到像子彈飛行時的速度而已。但我們祖先創造的太極拳拳法運動動作中的纏絲方法,的確能使運動中的拳法動作,達到像鑽頭一樣螺旋前進的運動形式,並通過量化積累的練習方法,儘可能使這種螺旋前進的運動動作速度加快,使這種螺旋前進的拳法運動動作,也達到具有「貫穿力」的威力。這種威力,就是所謂的「內勁」與「內力」,也就是「纏絲勁」。(這種「內勁」與「內力」(纏絲勁)的練習方法,請閱我的著作和光碟)我論太極拳拳法腰襠的摺疊太極拳拳法論語中有「腰.襠.膝,是發動機」之說。我認為此說非常形象;也非常貼切。大家都知道:「發動機」是一切機械動力的源泉。而發動機工作的原理是:將直線(活塞)運動通過曲軸的扭距,轉換成圓周運動。由此可見,發動機曲軸扭距的大小,決定著發動機功率的大小,扭距大者,功率就大,其自身耗能越大。扭距小者,功率就小,其自身耗能越小。人類的發動機扭距又在何處呢?我認為就是腰襠摺疊(擰腰轉胯)幅度的大小了。腰襠摺疊幅度大者(扭距大),軀幹獲得的功率越大,同時自身耗能越大(練時容易出汗,時間稍長就氣喘)。反之,軀幹獲得的功率越小,同時自身耗能越小(練時不出汗,不氣喘)。那麼,什麼又是腰襠摺疊(擰腰轉胯):人的身法左轉時,左胯隨身法松沉左胯里側時,左大腿根同小腹左側貼緊,就像「合葉」一樣閉合貼緊,此種現象,就是「腰襠摺疊」現象(身法右轉時,右大腿根同小腹右側貼緊)。這時人們的髖關節韌帶越長,其身法旋轉的幅度就越大(相當於發動機曲軸的扭距越大,不是旋轉角度的大小,而是角度幅度的大小。例:一個籃球的半徑周長,跟一個運動場地的半徑周長,同是180度的角度,但各自半徑周長,卻是天壤之別的),軀幹獲得的功率必然大,自身耗能自然越大,(反之越小)。而髖關節韌帶的長短,是隨著人們運動(擰腰轉胯)量的積累而變化的,積累的數量越大,髖關節韌帶就會被絞拉的越長(擰腰轉胯的幅度越大),反之,越短(擰腰轉胯的幅度越小)。我論練太極拳拳法需要同時練力量嗎?練太極拳拳法,到底需不需要同時進行力量的練習呢?這要根據學者的具體情況,而具體對待了。一.學者學練此拳拳法的目的,是以健身養生的話,就沒有必要再進行專門的力量練習。二.年老.體弱者,也沒有必要再進行專門的力量練習。三.希望繼承.探索.發展中華傳統武術技擊精髓的有志之士,就非常需要練習太極拳拳法.太極拳實戰技術的同時,再進行「專門」力量的練習了。為什麼說是專門力量的練習呢?就是說,不是只要能練習力量的方法,就可拿來作為太極拳拳法功力的練習方法。而是針對太極拳拳法,發力動作的要求,而設計的專項力量練習方法。還有針對太極拳推手某種技術,而設計的專項力量練習方法,才是有的放矢的;科學的力量練習方法。有人主張:練太極拳絕對不能練力量,還振振有詞的力主「是為了怕練出犟力來」!持這種主張的人其實是用心良苦,好心無好報者。是他們不懂運動規律所致。其實一切需要技巧的運動,人們初始學習時,都是由持「犟力」開端的。就連我們人類初始學步的娃娃們,哪個是一開始就健步如飛的呢?還不是從開始的持著「犟力」,扎煞著兩隻手蹣跚著,練到雖健步如飛,卻瀟洒自如的自然程度呢?!太極拳拳法和推手專門力量的練習,又何嘗不是呢?這就是一切運動的規律,弄懂運動規律後,人們就可量力而為的練之,大可不必大驚小怪的。大驚小怪者,其實是「少見多怪」者。當然:進行什麼項目的力量練習,用什麼強度,用什麼密度指導學者進行力量練習,那才是教者的水平顯示呢。(具體「專門」力量的練習方法,請參照我的著作《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已經申報國家專利的第六章內容)我論「隨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有這樣精闢的論語「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變化萬端變的是什麼動作?這個一貫之理又在拳法動作當中有沒有一個「一貫」的恆定動作?陳鑫前輩說:太極拳,纏法也。不明此,既不明拳。既然太極拳是「纏法」(纏絲方法),那這個「變化萬端」肯定是「纏法」(纏絲方法)動作中的一種了;而那個「理惟一貫」當然也跑不出「纏法」(纏絲方法)的範疇了。這就像手法中的拳法一樣有:沖拳、擺拳、勾拳、撩拳、砸拳等等一樣,變化的是拳法,不變的是手型中的拳型。我的恩師洪公均生先生對「纏法」(纏絲方法)早就著書立說,將「纏絲方法」(纏法)的具體操作動作定為「公轉加自轉」。他的這一學說對纏絲方法(纏法)是劃時代的;里程碑式的貢獻。那就剖析一下「纏法」(纏絲方法)的動作,自然就知道哪個是「變化萬端」;哪個又是「理惟一貫」的動作了。變化萬端的是公轉,公轉軌跡可以因敵變化而千變萬化,生出禦敵的各種著法,但不管公轉怎樣變化萬端,其中的自轉(里纏、外纏《順纏逆纏》)是不會變化的。公轉就是那個「變化萬端」的動作而「自轉」就是那個「理惟一貫」的恆定動作,學者不可不詳辨。拳友信息問答問:師父好!您的書中在闡述得到功夫時強調的是「量化」。是不是只要平時多練拳法,不要去想練拳將來能成功與否(以免分心)?最後必然功到自然成嗎?答:不能!我的恩師洪公在世時強調:多聽、多看、多想、多練——等於功夫!拳法套路演練上的層次有拳法動作上的拳韻境界,而拳法動作的最高境界是拳法動作上的神韻境界!想達到拳法動作上的拳韻境界必須在多聽、多看、多想(糾正拳勢的規格)的基礎上再採用多練(量化積累)後就會自然達到拳韻境界了。拳法動作一旦達到拳韻境界,就會給人一種拳韻如歌的渲染境界。而達到拳法動作的神韻境界,就必須通過實戰訓練的量化積累(多實踐),使自身具有實戰功夫後,才能將拳法動作的效果(神韻)通過演練者的動作渲染給觀者!使觀者被渲染的有種威懾效果,甚至被渲染的有種震撼效果才是拳法動作的神韻境界。關於拳法動作層次境界的區分,我已有專篇的論述。我論為何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何謂「功」?武術界有這樣一句俗語:「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可怎樣讓學者「練功」,練什麼「功」?教者往往「諱莫如深」!為什麼有的教者能用最短的時間,為國家培養出那麼多的世界冠軍,而有的教者卻一輩子兩手空空呢?原因有二:一.是教者在人為的保守;二是教者師資淺薄。保守者信奉的是:幾十年的心血結晶,幾十分鐘就能向學者「倒」乾淨,而學者照練一年半載,就能搶教者的「飯碗」;師資淺薄者自己都不懂怎樣去用科學的訓練方法「練功」,拿什麼「功」去教學者呢?所以就搬出「太極十年不出門」的歪理來飾己無能。可人的黃金運動時段能有幾個十年呢?前者主觀上誤人,可恨;後者客觀上誤人,可怕!那麼什麼又是「功」呢?「功」者,方法.手段也!用什麼樣的方法.手段去訓練學者,使學者用最短的訓練時間獲得「功夫」,這種科學.先進的訓練方法.手段,就是所謂的「功」。我創造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訓練功法》,《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實戰功法》,就是這個所謂的「功」。(這兩項發明已申報國家專利)這種「功」法,在歷代「前輩先師」們對此內容都是「諱莫如深」,「單傳秘笈」的。我敢說:培養一個推手擂台高手,快者一年半載.慢者三年兩載,就是恃此「訓練方法和手段」,經「實踐成功」後,才「實話實說」的。著者決定將此「秘笈」以文字.圖解形式公諸於世,也是經「脫胎換骨」般的「痛思苦慮」後,才「遠矚明諱」的。這雖有悖於「師門祖訓」,但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單傳」.「自秘」是種「愚不可及」的「醜陋行為」。著者的這一「負愚開化」之「壯舉」,就是師門的「列祖列宗」在天「有靈」,也會「明義佑他」成功的!當然:有的拳友根本「不信」有什麼「功」,更不相信我能「發明創造」什麼「功」,那也是「您」的自由,權當我「博您」一笑吧。我論為何練傳統武術套路多年的人卻很難抵禦練散打才一年半載的人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剛剛舉辦「武術散打」比賽時,一些專練中國傳統武術套路的「名人與志士」們,就對練武術行中新生「散打」運動的人們:一百個瞧不起;一千個看不慣起來。於是,就非要上擂台教訓教訓這些練「西洋拳加中國腿」的人們了。可是,比賽結果卻是:中國傳統武術被西洋拳加中國腿打得慘絕人寰般地「自知量力」地「安分守己」起來。那麼,為什麼練中國傳統武術套路多年的人,就很難抵禦只練了一年半載西洋拳加中國腿的人呢?難道中國傳統的武術套路中的精華動作,就真的這麼銀樣臘槍頭般的中看不中用嗎?答案是肯定「不是」的。那麼原因究竟是為何呢?原因就是一個訓練方法問題:一個傳統武術套路中的沖拳拳法(直拳),擺拳拳法,勾拳拳法等動作,在整個武術套路動作中才重複幾次?而在散打的一次訓練中,這幾種拳法就可能重複上千次;而腿法中的「踢.蹬.踹」動作,在整個武術套路動作中才重複幾次?而在散打的一次訓練中,這幾種腿法就可能重複上千次!而且,在散打運動中的訓練方法,大多採用的是實戰型的實踐訓練方法,而在傳統武術套路訓練方法中,又有幾位教者是採用實戰型的實踐訓練方法的呢?所以,比賽的結果就只有「可想而知」了。我發明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練功方法》(本著作第六章和第七章及教學光碟內容),就是將陳氏太極拳拳法中的精華動作,設計成了藉助某些器材個人徒手的練功方法,使之在實戰中某些動作的協調感和功力,在此練功方法中,得到極快的「悟道」;還將這些精華動作,設計成了雙人在保護墊子上實戰的訓練方法,使受此種方法訓練的人們,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快速「得道」的速成作用。我論太極拳實戰功法的訓練層次有很多拳友不止一次地向我置疑:我經參加你發明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搏擊推手實戰訓練功法」的訓練後,怎麼跟人家用時不管用呢!張老師沒教真功夫吧?甚至有人產生「這小子不是在騙人吧」的想法。我認為產生這種置疑觀點的人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我始終沒有將其訓練的步驟跟學者溝通所致。今天就此置疑的問題向各位拳友公開過去始終不肯公開的「秘笈」。我發明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搏擊推手實戰訓練功法」,是需要經三個步驟實施的,不經過這三個步驟的訓練完畢,就去向人家使用(實戰)肯定是不靈光的。有的人甚至在第一階段還沒結束時,就迫不及待跑去向人家「賣弄」所謂「絕著」,甚至跑到有些實戰造詣的人們面前顯露其所謂「本事」,其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我這裡向各位說個真實的故事:我曾收了一位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的年輕人,本想將他作為我的繼承人來重點培養的,我自己掏錢每星期為他買只雞加一條魚;每天五個雞蛋為他的強化訓練增加營養。但在訓練了還沒有兩個月時間時,我就趕上非要出差的事情,他自然就被暫時停訓了。就在我出差的時間裡,他就被別人唆使著報名參加省級的「推手」擂台比賽去了,結果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依我看他被淘汰屬再自然不過事了,可他立馬又跑去別處學練摔跤去了,一個未來的太極「新星」還沒來得及生輝就這樣令人扼腕地隕落了。這些人大都不是反省自己「為什麼沒一口就吃成胖子」,而是立馬產生「上當受騙」的「聰明」幻覺!於是就自然有了他們置疑的所謂根據。其實,「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搏擊推手實戰訓練功法」是必須經過三個步驟的磨礪而成的。這三個步驟就是:初級階段(也叫喂飯步驟);中級階段(也叫搶吃步驟);高級階段(也叫強要步驟)。所謂的「喂飯步驟」就是在此階段必須由教者將所謂「絕著」動作編成程序,由己方向彼方實施時,彼方是不能有半點不樂意的。也就是彼方不但不能有半點「掤」勁(這是訓練倒地技巧的絕好時機),還要拿自己向彼方「喂著」,就像在一口一口地向對方「喂飯」吃(這種程序是雙方互換的)。所以就被形象地喻之謂「喂飯步驟」。這種「喂飯」吃的訓練時間如以每天兩個小時計,雙方大約需要半年的訓練時間方能結業(如果每天以四個小時計,需要三個月的訓練時間),再自然進入中級階段(搶吃步驟)。所謂的「搶吃步驟」就是雙方必須同時用同一種進攻著法向對方實施進攻,誰使用的著法快誰贏,這就像雙方在一個碗里吃飯,看誰搶得快了。所以被形象地稱之為「搶吃步驟」。這種「搶吃」的訓練方法的實施時間如以每天兩個小時計,雙方大約需要半年的訓練時間方能結業(如果每天以四個小時計,需要三個月的訓練時間),再自然進入高級階段(強要步驟)。所謂「強要步驟」就是在雙方竭盡全力掤化不讓對方實施進攻著法動作時,雙方各自尋找對方的破綻而實施因敵變化而變(完全遵循守規矩而破規矩的原則)的進攻著法,使這些進攻著法在對方竭盡全力對抗中得以實施成功。這種對方「給」也得「吃」,不給「搶吃強要」也得吃的訓練方法實施時間如以每天兩個小時計,雙方大約需要半年的訓練時間方能結業(如果每天以四個小時計,需要三個月的訓練時間)。等這三個訓練步驟結束了,再在別人面前顯露自己的「本事」時,別人就不可能不從心裡由衷地深感欽佩了。那種只經過「初級階段」(喂飯步驟)訓練過就想成贏家,一旦不達目的就抱怨自己被「騙」的所謂「聰明」人,其實是再「蠢」不過的人了,也是品德欠佳之人,教者不得不防。我論太極拳功夫與練功方法的因果關係我練功幾年了;我練功10幾年了;我練功20多年了......每每聽到人們在不無自豪地標榜自己練太極拳拳法的拳齡時,就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的自己:那時是我學太極拳初始,我周圍的師兄們,老師兄們的拳齡有數年的;十數年的;數十年的。於是我跟師父無限傷感地哀嘆:我能練好太極拳嗎?師兄的拳齡,有的比我年齡都大(當時我18歲),這輩子恐怕也趕不上了! 師父當時沒回答我,而是讓我中午到他家去吃打滷麵(師娘做的打滷麵特有風味兒)。我到後發現家裡沒有「麵條」,師父約我一同去買。出門沒走出多遠,師父就突然說:「哎呀!我忘帶眼鏡了,我先慢點兒走著,你快跑回去拿。」我一流奔跑回去,拿了眼鏡,很快就追上了師父。師父接過眼鏡說:「你看,我先走的,你跑了個來回,不也很輕鬆地攆上了我嗎?這跟練功夫一樣啊!我立馬就明白了師父讓我回去取眼鏡的目的!甚至明白了師父不備下「麵條」的涵義於是,就有意地問諸位師兄每天的練功時間(每天練功的強度與密度):有的每天練一兩趟拳法;有的每天練兩三趟拳法;最多的每天也就練五六趟拳法(都是只練拳法架子,而不練功法,那時我也根本不知什麼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涵義)。我暗喜:如果我每天練30趟拳法;甚至每天練60趟拳法(那時正是「停產鬧革命時期」),我一年不就頂他們20年!30年!於是,動力就自然的來了,精神也特別爽了,偷偷堅持了數年......儘管沒有得到什麼「功夫」,儘管當時自己的行為在後來發現有些唐突,甚至很是愚昧無知。但是,正是那時數年的蠻練,確也夯實了我後來發明數種「功法」的基礎......後來,我終於明白了太極拳功夫與練功方法的原因跟結果的關係:太極拳的功夫,不是只要人們練了多少年,就能「悟道」「得到」的。而是「前因」(原因),必須需要時間(持之以恆);汗水(訓練的強度和密度);心血(用科學的方法訓練,用腦子參與訓練);實踐(實用方法的實戰訓練)。最後的「後果」(結果)--必然等於「功夫」(成功)。所以,所謂「功夫」的計算公式:時間+汗水+心血+實踐(前因相加之合)=功夫(後果)。(所有的練功方法,請看我的書籍和光碟。使每位擁有者都稱心如意,這是我對諸位拳友的鄭重承諾)樓上的各位拳友:你好!由於是新的版面,自己還不太熟悉,將此帖漏讀,造成遲回,冷落各位了,特此道歉!我將自己有關此問題的論點,粘貼過來,以方便各位閱覽:在太極拳界,有人主張在練太極拳拳法時,要「含胸塌腰」;「含胸拔背」;「尾骨前斂托丹田」;「一身備五弓」才行。我認為這樣做,都有些弄巧成拙了。人體軀幹,是由各部骨骼支撐起來的。由於各部骨骼都帶有天然的曲線,這種曲線使人體在自然界形成最佳.最完美的形體之一,也是經大自然造物主若干年物競天擇的優勝劣汰,競爭演變進化而來的。既然人體是經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進化而來的最佳.最完美的形體,那這種形體肯定經得起美學角度.力學角度的嚴格度勢,都應該是最符合科學道理要求的,我們人類自己就應該引以為豪才是。但是,我們太極拳界的某些人,偏偏要再人為的改造這種經物競天擇而來的自然完美形體,使之由自然完美,被改造成不自然.不完美.甚至有缺陷的形體,甚而有些醜陋的形體。人體能站立行走,使軀幹成為天擇的最佳槓桿,祖先們又創造了太極拳拳法,太極拳拳法又讓這種最佳槓桿使之左右旋轉產生纏絲方法,纏絲方法又使這種左右旋轉的槓桿產生帶有螺旋運動的形式,這種螺旋運動形式又使左右旋轉的軀幹槓桿產生帶有纏絲勁的槓桿力,又用太極拳拳法限制這種帶有纏絲勁的槓桿力,使之符合陰陽相對相等的太極學說,這種太極學說既涵概了牛頓的力學定律;也涵括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自然界中已經論證了:人體只要不是帶有殘疾與缺陷,就應該是最佳的形體槓桿,只要在練習太極拳拳法時達到自然而動,相動而衡,就應該是最完美的.帶有纏絲勁的太極人體槓桿形體運動了。試想一下:如果不用自然的形體練太極拳拳法,而是採用含胸塌腰;含胸拔背;尾骨前斂托丹田;一身備五弓等的身法練太極拳拳法,天澤的槓桿里突外癟地彎了,沒有缺陷的身軀也會有缺陷了,完美的形體在練太極拳拳法時,也是醜陋無比的了。然而, 百家論道,各有所妙。我的體會可能不及別人,拳友閱時覺得有理,就參考;覺得無理或淺薄時,就當博你一笑吧。我論為何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何謂「功」?武術界有這樣一句俗語:「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可怎樣讓學者「練功」,練什麼「功」?教者往往「諱莫如深」!為什麼有的教者能用最短的時間,為國家培養出那麼多的世界冠軍,而有的教者卻一輩子兩手空空呢?原因有二:一.是教者在人為的保守;二是教者師資淺薄。保守者信奉的是:幾十年的心血結晶,幾十分鐘就能向學者「倒」乾淨,而學者照練一年半載,就能搶教者的「飯碗」;師資淺薄者自己都不懂怎樣去用科學的訓練方法「練功」,拿什麼「功」去教學者呢?所以就搬出「太極十年不出門」的歪理來飾己無能。可人的黃金運動時段能有幾個十年呢?前者主觀上誤人,可恨;後者客觀上誤人,可怕!那麼什麼又是「功」呢?「功」者,方法.手段也!用什麼樣的方法.手段去訓練學者,使學者用最短的訓練時間獲得「功夫」,這種科學.先進的訓練方法.手段,就是所謂的「功」。我創造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訓練功法》,《陳氏太極實用拳法張氏散打推手實戰功法》,就是這個所謂的「功」。(這兩項發明已申報國家專利)這種「功」法,在歷代「前輩先師」們對此內容都是「諱莫如深」,「單傳秘笈」的。我敢說:培養一個推手擂台高手,快者一年半載.慢者三年兩載,就是恃此「訓練方法和手段」,經「實踐成功」後,才「實話實說」的。著者決定將此「秘笈」以文字.圖解形式公諸於世,也是經「脫胎換骨」般的「痛思苦慮」後,才「遠矚明諱」的。這雖有悖於「師門祖訓」,但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單傳」.「自秘」是種「愚不可及」的「醜陋行為」。著者的這一「負愚開化」之「壯舉」,就是師門的「列祖列宗」在天「有靈」,也會「明義佑他」成功的!當然:有的拳友根本「不信」有什麼「功」,更不相信我能「發明創造」什麼「功」,那也是「您」的自由,權當我「博您」一笑吧。已經拜讀過了!建議你將你的高論發表在此論壇里!我主張身為人立身之本!主張腰、襠、膝使發動機,是拳法動作功力的源泉!我主張的口訣:側身調膀擰腰轉胯(發力時腰襠摺疊)。我論練太極拳拳法的快與慢每逢提起練太極拳拳法,幾乎所有人(包括教者)都主張應該「慢練」。孰不知太極拳拳法,需快慢相間的速度才是好拳法!那又為什麼招來這麼多人力主慢練呢?我認為:這要看練者的水平了。一.練者如是初學者,那「慢練」就是非常必要的一種學習方法。但「慢練」絕不是練太極拳拳法的「目的」!我們都可以回想一下我們上學初始,初學寫字時的情景:老師和家長督促我們的是「慢寫」「慢寫」!而這種督促的「慢」,正是初學寫字時必須的方法,通過一筆一畫的「慢寫」,使人的書寫水平逐漸提高,甚至成為書法藝術家!其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書寫時的「既好又快」!絕不是為了:寫到大學時「半天」才寫一個字好!這時的「慢練」,是讓初學者在真正「明師」的指導.糾正(改拳)下,將所學拳法的每著每勢的眼法.身法.步法.手法的規格掌握住;再通過用量化積累的(慢練)方法達到諳熟後,才是初學階段的結束。二.初學階段結業,進入初級練功階段者,還要在真正「明師」的指導下,將每著每勢的實用方法弄明白後,還要再次用量化積累的(慢練)方法將實用方法中需發力的動作,逐漸達到「心與力合」,「力與氣合」,「氣與心合」的內三合標準後,再通過實踐(訓練功法和實戰功法量化積累後)才是小成階段的結束,這時練拳的速度,就可由演練者隨心所欲的掌握了。(具體詳述請閱我在本論壇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練功層次」)
推薦閱讀:

淺談太極拳之「沉肩墜肘」
[轉載]值得體悟回味太極拳修鍊的真話
太極拳中「摺疊」釋義及其價值
動圖演示‖24式太極拳看一遍竟然就學會了!
經典吳式太極拳講義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