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明:太極拳系列講座之二

  怎麼把氣入到脊裡邊?怎麼主宰於腰?那就要松腰。練三心並站庄能松腰,練蹲牆也能松腰,但我們在講蹲牆時沒有全面講。因為當時強調不練下田,只練中上二田,所以只是一般講了松腰,也講了一些太極拳里要求的「命意源頭在腰隙」,但並沒有非常細緻地強調往命門去松。現在看來,通過練太極拳來彌補我們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命意源頭在腰隙」,命和氣都從腰那兒產生。要先把腰鬆了,同時把氣收斂到腰上。下面給大家專門講這個問題。

  松腰的位置一般指從第一腰椎到第三(或第四)腰椎,關鍵是第二腰椎下的命門(其上是懸樞穴,懸樞穴兩邊是三焦俞)。脊髓到第一腰椎就變成馬尾神經了。我們松腰時要把命門鬆開,讓它自己會前後動,還得會(配合腹部回縮)從那兒往裡收氣。小腸裡邊腸系膜那兒有很多屬於食物的氣,腹部往回一縮,就把後天的食物之氣和先天的混元神室的氣場混化成帶有全身的生命信息的氣。松腰、氣斂入脊還包括把脊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的功能都強化起來,使脊柱不僅會前後動,還會轉著動。松腰能真正起到強化周身氣的作用。

  怎麼練松腰?一是躺著練,二是坐著練,三是站著練。站著練就是練三心並站庄和蹲牆。今天主要講坐著練。

  坐功之前先練叩齒、攪舌等基本功。先叩門齒九次,然後依次叩左齒、右齒各九次,再叩門齒九次,這樣把精神集中起來。接著舌頭圈著牙齒正轉三圈,再反轉三圈,再在牙齒外面正、反各轉三圈,這同樣是為了集中精神。身體不一定要求筆挺,越自然越好,鬆鬆垮垮地一呆,就好象骨頭被剔去了一樣。腿要伸直,兩個膝蓋往一塊並。兩手捂在膝蓋上。肩按松肩空腋的要求放鬆,一放鬆,就往下沉。

  按要求坐好後,放鬆形體,集中精神。精神集中到哪?集中到命門穴以至於命門穴前面椎管里的脊髓,命門穴那裡好象是一個氣球。然後肚臍往命門那兒縮,越使勁越好;會陰部的肌肉使勁往命門那兒縮;大腿的股四頭肌和胯骨折窩的那塊也要往命門那兒收;尾骨、骶骨往後突(會陰往上一提,肚臍往後一縮,它那兒就往後突了),命門往後突;膈肌最下點靠近第一腰椎下緣,吸氣時膈膜下降往命門那兒擠,肚子不要鼓起來。吸氣時以上幾個動作同時進行,呼氣時各部位都放鬆。吸氣時腰往後弓,身體自然放鬆往下落,呼氣時身體自然恢復原位。就這麼反覆練,練一段後,可以用手扳一扳腳。你們可以給自己規定一下,每做36個呼吸或49 個呼吸就扳一扳腳,頭也往前夠。但拔腳的時候要注意兩膝不要往外分。呼吸的同時還要注意發音,即把五元庄中腎的發音變一變,吸氣時發 「yu-en-」 (雲),呼氣時發「yi-e-ng-」(英)。發音時不要出聲音,要默念,音要長。發 「yu-en-」時就象地氣上升,通過會陰上提把地氣升到命門。 「yu」和「en」這兩個音不要同時發出來,先發「yu」再轉為「en」,發 「en」時還要有「yu」的口型。發「yi-e-ng-」也同樣如此,而且最後要保持三個音節的口型。

  吸氣時發 「yu-en-」,同時膈膜下降,會陰上提,肚臍回縮,股四頭肌收縮,膝蓋往回帶;呼氣時發「yi-e-ng-」,同時身體各部自然放鬆復原。就這麼反覆練,一般每次練習不得少於兩個鐘頭。

  反覆這麼練習,慢慢氣會進入脊柱裡邊(實際上是脊髓裡邊),腰就鬆開了。當氣進去時,腰那兒會有特殊的感覺,有個別人腰那兒可能會響一下。再有,就反覆發這兩個音,慢慢周身都會放鬆,胳膊、肩膀、肋骨都發沉,往下墜,有時一喘氣肋骨還痛。就這麼點小玩意,事兒還挺多。一開始腰酸,胯骨也酸,難受極了。這就是練毅力,練定力,看你能不能堅持。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功夫,真好好練,真出功夫。

  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坐,非常了不得!這麼一坐,太極拳裡邊所要求的「力由脊發」、「氣貼於脊」、「腰要松」、「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就都有了。就這麼簡單?對,就這麼簡單。將來一吸氣,會陰上提,胯也會跟著往上縮,肩往下放鬆,好了,肩和胯就形成了一個整體。繼續練,一吸氣,肘和膝,手和腳,都往命門縮,它們也相合了。內家拳要求的外三合,練拳好多年都體會不到,就練它就能體會到。每天練兩個鐘頭,一般快的一個月就合上了,慢的三個月也能合上。但若不好好練,那就不好說了。

  有了方法,得反覆練習,認真體會。會陰使勁收縮有什麼體會,放鬆了有什麼體會?腿伸直了,用意念往回一縮有什麼體會,用肌肉一縮有什麼體會?要用不同辦法來體會它。這樣練的就是《心會歌》中講的「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把丹田氣收到腰,再通過腰形於四肢。從太極拳到太極功就練它就夠了。《心會歌》不知是誰寫的,我一直沒查到它的出處。它講得太好了!所謂「心會」,就是用心來領會。「腰為第一主宰,喉頭為第二主宰,心意為第三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指掌為第二賓輔,足為第三賓輔」,我們講的松腰法能解決第一主宰和第一賓輔的問題。第二主宰和第二賓輔現在講了沒意義。第三主宰那就更談不上了。你一定要把第一主宰當作寶貝來練,它是練功夫最最根本的基礎,你練了它之後從外在的形體到內在的氣機都會發生變化。認真練習第一主宰,身體放鬆到一定程度,它自己會慢慢直起來,這時呼吸也會變得深細勻長,喘氣好象在命門那兒跟葫蘆一樣呼呼地開合,它會自己開合。

  再就是躺著練。等你練完坐功,要睡覺了,平躺,放鬆。一般人躺著的時候腰椎會往上弓起來,下面空看。我們要用意念放鬆腰椎,尾閭往前扣,往上翹,兩胯往上收,讓腰椎慢慢往下塌,往後突出去。把姿勢調整好後,兩手指背靠在一起,中指點在氣海穴(肚臍下1﹒5寸)上。吸氣時往腰那裡放鬆,手斜著往上摁(或者先直著向下壓),呼氣時手抬起來。一般做81個呼吸,呼吸時不用發音。然後指根慢慢轉動,先逆時針轉,再順時針轉。練完後兩手放到體側,安安靜靜地想著命門,吸氣時氣往那兒聚。下壓時一般會感受到腹主動脈「嘣嘣」直跳。如果往下壓時感覺裡邊疼痛,說明你裡邊還有濕氣和寒氣,身體還不夠健康。等你壓著不疼了,裡邊氣就足了,好通了。這點也能衡量氣充足與否。有的人肚皮很軟,一壓能摸著骨頭了,說明丹田氣不足。反覆練習,腹部慢慢會變得有彈性。這都是很簡單、很隨便就能練出功夫的方法。

  再有就是練蹲牆。練蹲牆和練坐功它們的意念活動是一樣的:吸氣時發「雲」字音,肚臍往回縮,膈膜往命門落,會陰往上提;呼氣時發「英」字音,各部位鬆開還原。至於是蹲的時候吸氣,還是起的時候吸氣,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你可以自己摸索。一般起時吸氣可能好做一點。

  往命門一吸氣,慢慢有感覺了,然後你就老想著命門,慢慢就成了「命意源頭在腰隙」,命和意(氣和意念)都集中到命門了。這既是「命意源頭在腰隙」,又是「氣貼於脊」。等我們會注意命門前面了,還要注意命門後面,從外面往命門收,再加上尾閭、長強往命門收,玉枕也往命門收,這樣就成了球形往裡收了。先從形體上這麼做,等你做熟了,很自然了,就可以把形體放開,腦子裡空空蕩蕩。腦子一空,丹田裡邊也就空空蕩蕩,氣就足了。那時候再聚天河之氣往命門(不是頭裡)放就好放了。

  這既練意志力、定力和安靜,又練氣,當時為什麼沒講它呢?因為古人練功對外面的混元氣注重不夠,所以我們需要快點把外界混元氣利用起來。而且我練功感覺混元竅開合收氣挺好,我就忘了自己練了好幾十年功,自己收氣這麼好,別人收氣也這麼好嗎?這就有點主觀性。應該說這樣練功收氣也能行,因為好多輔導員老師也治了很多病嘛!但想真正往高層次走,內在的基礎不夠不行。所以要全面提高我們的身心素質,還得從基礎功練起來,直接走混元竅還不夠。這次給大家講「命意源頭在腰隙」,把先天的根本竅打開,把內在的精氣充起來,裡邊有本錢,再吸收外邊的氣就容易多了。不能說我們前些年搞的不好,我們是想再好點!將來還有好的沒有?我可以告訴大家,肯定還有好的。將來一旦揭示了氣的本質,就要從意識上來講述人體的經絡、穴位。雖然現在研究經絡有了一些成果,但對經絡到底是什麼並不清楚。將來我們研究生命科學,得建立起智能功的經絡學和經穴學。為什麼現在不教?現在很多人對經穴還感覺不到。智能功是混元的,要把古人很多正統功法中的好東西繼承下來,把古人的這個東西丟了還行?

  以前我光拚命練功,這些年和以前不一樣了,只顧教功、寫書,弄得頭昏腦漲的。一般地練練功好練,要有點發明創造,不下功夫行嗎?只在日常生活當中練功,比如太累了,講課前先組個場,那樣練功還能創點新東西?還能研究更高深的?那樣只能保持自己這條小命不癟。好多東西古人並沒有。象剛才講的直腿坐松腰法老師就沒教過,老師教過站庄松腰。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體會,摸索出一套東西。有的經過老師認可,有的沒有。自己感覺著了,也就不用老師認可了。

  一旦把腰鬆了,氣機變化非常快,身體素質也會迅速提高。我們現在練太極拳只是活動活動筋骨,腰鬆開後再練太極拳就有意義了。你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練它。中午少睡點覺,哪怕坐上半個鐘頭也行,晚上再坐上兩個鐘頭。放假以後就是吃飯、睡覺、坐,這麼坐兩個月,有的能過小關,有的可能通過中關。腰鬆開以後,氣往脊骨裡邊走,甚至在脊骨前邊走,脊骨裡邊的氣會和四肢連起來,意念一動,四肢當中一個氣會往回走,這種情形近似中脈的影子。可同學們坐坐就煩了,覺得除了酸和難受,沒別的東西!沒什麼意思!

我們原本打算按捧氣貫頂、形神庄、五元庄、中脈混元的順序一步步地往上走。現在不教中脈,先從基礎上搞起來。等同學們過了這一關之後,我們再講怎麼充實五臟六腑,怎麼定神。這和我們前邊搞的不矛盾,但更簡單扼要一些。現在練太極拳先打個腰的基礎。如果有的同學腰松得很好了,我再個別講喉頭是第二主宰。當然那還是搞形體。練功淺只到意識,深層才能變於形體。光在意識上是干慧,可以有功能,能查病、遙感,但形體還沒有充實起來。所以《心會歌》中的「三個主宰」 直接關係到術、功、道。(武學上講術、功、道,傳統氣功是直接修道。)

  剛才聽說有的同學坐兩個鐘頭沒感覺,我覺得那絕對不可能。如果你身體素質好,裡面應該有氣通的感覺;如果你身體素質不夠好,裡面也應該有酸痛的感覺。什麼感覺都沒有,說明姿勢不對。有的可能坐著稀里糊塗睡著了。你只要坐對了,就一定會有感覺。坐的時候不一定端身正坐,上身要放鬆,但是腿不能松著,要伸直。兩腿伸直,腳尖微微翹起,再把腿抻一抻,這樣坐兩個鐘頭,身體裡面從腿到腰,甚至到肩和後頭,肯定會有一些特殊的感受。而且吸氣的時候,大腿根、股四頭肌要微微收縮。因為會陰一收縮,小腹部下面和大腿根這塊也會有點收縮。我們平時沒有做這樣的動作,就這樣反覆練兩個鐘頭,也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或者裡面出現熱的感覺,也有個別人出現涼的感覺。

  我們這些年練智能功,雖說是內、外氣合練,但著重把外氣收歸己有,使外界的混元氣為我所用。通過意識把外氣收到身體裡面,再通過形體運動使周身的混元氣起作用,從而把外氣化為自己的混元氣。這些年我們通過實踐證明這種練法很好,治病見效快,搞實驗效果也不錯。相對於古人的以及一般的功法而言,這是一個捷徑。我們要想更快地提高身心素質,還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前進一步。所以我們這次教太極拳,藉助力貼於脊,松腰把命門內竅打開。

  傳統氣功一般不是打命門內竅,而是打會陰。如道家正宗丹道功從下丹田練起,打開陰蹺庫,然後走任督二脈循環。而且小周天那個督脈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裡面,這樣就把我們先天氣的信息量直接通過督脈上升到頭部。頭裡面藏神,生殖系統陰蹺庫這兒藏陰精。精氣是物質性的先天混元氣,全息性比較強,意識裡面神的全息性比較強,神和精氣結合到一起,就把人的全息性強化起來。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開陰蹺庫這個內竅。但是那樣打有很多困難,道家練丹派那樣練成功的也很少。為什麼呢?如果我們練已築基的功夫不純,意識的穩定性不夠,精氣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後天濁精,全息的氣凝固成有形物質,就散了。說後天的精是濁精,但過去練功為什麼又那麼看重精?因為精是無形的先天混元氣眾多的信息變成的有形物質,精丟了,先天混元氣也就流矢了。

  傳統丹道功講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講功訣。明朝之後出的《伍柳仙宗》已經寫得很詳細,而民國初年的趙避塵寫的《性命法訣明指》則更系統、更詳細,但是成功者非常少。趙避塵說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們哪個修成了?采小葯結小丹,采大葯結大丹,然後出陽神,然後再怎麼怎麼……他都講得很清楚啊。還不要說他的弟子們,他自己也沒修成嘛!東北有個趙大法師,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來已經修到一定程度,但還沒修到最後一步。什麼道理呢?並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決了問題,關鍵在於意識修鍊,也叫練己築基。過去講,未煉還丹先練己。練己築基不純,得了丹訣也解決不了問題。說句不客氣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往高層次練。這句話不是說哪個人不能練,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堅定,不為各種影響和刺激所動。你若做不到這一點,知道了方法也沒用。所以過去老師經常出各種難題為難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訣,磨徒弟的性子。磨性子就是練己築基,練意志力。沒有意志力,練功就不能堅持到底。有的人下定了決心,可一碰上事馬上就變了樣。所以練意志得從事上練,心不動,我定下了要幹什麼,我必須干。

  趙避塵的《性命法訣明指》寫得很清楚,但他的弟子們並沒有練成。因為下丹田的氣習慣於往下走,它一充足,就會自發地生精;一變成精,就可以通過生殖器官往外跑。智能功一開始不練下丹田,直接練中、上二田,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弊病。人體混元氣有軀體混元氣,臟真混元氣,意元體混元氣。我們智能功通過意識加工來形成全息的混元氣,直接用外面的混元氣來充養身體的混元氣,這樣有它不足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打開命門竅。古人沒談到過命門內竅。過去練周天功的經脈周天,大周天通了之後,要打開玄牝之門,這似乎是命門內竅,但又不是它。命門這個位置被古人稱為混元神室,我們的生殖器官在胎兒期就處於那個位置,所以命門內竅同樣有先天混元氣的氣場。這個內竅被打開後,腸胃裡麵食物的混元氣會受到命門內竅先天混元氣更好的混化,而且被直接送到脊柱、神經裡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內容。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吸取外界混元氣的基礎,等我們把這個內竅打開了,還要再進一步打開外竅。【五元庄第二節的開三關(天關、人關、地關)就是開幾個大的外竅。】

  現在同學們要努力練通這個內竅。集中精神認真地發音,把呼吸放得深細勻長,每十個呼吸為一組,你數著數,神不跑。這麼練一定會有內氣的感覺。即使沒什麼感覺,精神不跑坐幾個鐘頭也很好。腰鬆了之後,不僅脊椎會鬆開,腰兩側的肌肉、兩個腰眼、腰椎和骶椎的連接部分也會鬆開,整個背部的肌肉、肌腱、韌帶也會象冰融化一樣鬆開。將來腰怎麼算開了?最簡單的一個標誌:你站著吸氣時,肚臍和命門能同時向外脹出去,腰椎會往後突出去,突得越大越好,呼氣時腰椎又回來。腰放鬆後,你還要繼續坐,要把它作為基本功,只是每次不用坐那麼長時間。八段錦中有些關於頭部的功法,如果腰放鬆了再練它,那就非常有意義了。

  練太極拳也好,練氣功也好,主要是練氣。除了專心致志地練坐功、站庄、蹲牆之外,我們還必須反覆多練練氣八法裡面的抻氣法和拉氣法。這兩法我們都練過,一個練的是內氣,一個練的是外氣。拉氣時你們看氣看得清不清楚?能看到多大範圍?抻氣時裡面的氣怎麼動彈,有什麼感受?拉氣時手上有什麼感覺,氣進去有什麼感覺?這個感覺和抻氣的感覺有什麼不同?這些都應該認真去體會。拉氣、抻氣時看周圍這個氣與平時是否一樣?你抻氣很舒服的時候再拉拉氣,看看怎麼樣?要認真靈活地體會身體內、外氣的運動流行。有的同學隨著音樂抻得特別快,那麼快就好嗎?要慢,要體會,動得很小,體會裡面氣的變化。慢動什麼感覺,快動什麼感覺?怎麼動手上的氣感大,對周圍的氣影響範圍大?形體一動,內氣動了,看外面的氣動了沒有?同學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舉一反三地反覆去想它。練八卦拳的眼鏡程為什麼底盤功夫好?眼鏡程磨眼鏡片時不坐凳子,蹲著磨,有時還單腿蹲著。煤馬、眼鏡程、麻花尹、翠花劉都有自己的職業,怎麼去練功?抽時間去反覆體會、琢磨。我們現在講得非常細,可講細了以後,同學們自己不去想了。因為自己想出的和你聽別人講的這兩種情況,內裡面意識動得不一樣。你自己想對了,「噢,原來如此」,馬上有個內在的感受。我給你講,你聽了以後想:是這麼回事么?好了,你裡面把門關上了。所以過去的老師不細講,就告訴你怎麼做。

  這幾種松腰法中,坐功是關鍵功;躺功是輔助功;蹲牆如果加上呼吸,效果也可以,但是它對後面太陽膀胱經所在的肌肉、肌腱拉得不夠。練直腿坐功時就腿那兒綳點勁,別處都要放鬆,象沒骨頭那樣縮著。這麼縮著肩有點發沉,注意腋窩要空松,頭可以低著,脖子往後挺一挺。命門以下一定要往後突。小腹往回收縮一壓,命門就往後突。一開始上身越放鬆越好,你越放鬆,命門那兒越往後突。如果你有了基礎,腰就多往前彎點。但要注意,好多人把軀幹都貼到腿上了,那是把胯關節鬆開了,腰那兒沒動,還是直的。命門以下要象俯身躬腰一樣往後突,這樣去夠腳,若腰彎的幅度大,手可以搬著腳心。一般武術練腰時都是一下子彎下去的,沒能抻著腰,只有象我們俯身拱腰那樣一節一節下去才能把脊柱抻開。等你將來腰鬆開了,可以在吸氣時,意想氣從脊神經根、脊柱兩邊的交感神經鏈往裡面進。現在別那樣做,還是先集中精力把腰弓出去。你站著呼吸時腰能比較自如地突出去、縮回來,腰就開始鬆了,你再練轉腰涮胯,就和以前的感受不一樣了。這樣,我們練太極拳和練氣功的基本功就統一了。

  為了能更好地把基本功和太極拳結合起來,這裡我再把另外一本太極拳經典著作

  ——《太極拳論》講一講。一般拳書認為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是論述推手的,對此我是不大讚同的。《太極拳論》後面還有《打手歌》呢,《打手歌》是論述推手的。傳說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舞陽縣的一個鹽店裡發現了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以後武禹襄把它傳給了外甥李亦畲。在武禹襄傳的太極拳譜里,有太極拳論、十三勢、十三勢架、十三勢行工歌、身法、刀法、槍法、打手歌、打手要言,等等。我反覆推敲,認為李亦畲拳譜里那非常奧秘的幾個字——敷、蓋、對、吞,最初也應該出自於王宗岳。王宗岳的這些東西既指導太極拳,也指導推手。在李亦畲的拳譜裡面是這樣寫的: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這裡有「拳」有「論」,那個拳譜歸太極拳,而這些「論」包括《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工歌》等,裡面既指導推手也指導練功。現在一般從推手上解釋它。顧留馨的《太極拳術》也是把《太極拳論》作推手來解釋的。你要細想,太極拳的推手和練太極拳應該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它是太極拳推手的指導思想,就一定是練功的指導思想。因為武術與體育、氣功的不同點,就在於它有技擊作用。要明白每個姿式是幹什麼的,而且要用意識想。「練時身旁若有人,臨敵身旁若無人」,練時身旁好象有個人,我是打這個人的,一對敵身旁好象沒人一樣。臨敵時你一注意這個人,力、氣、意就不夠了,拳力發不出去。敵人站在那兒,對你來說就象沒人一樣,你一拳打出老遠,這一拳的力才能發出去。練拳時身旁象有人,一個進步搬攔捶,一搬一攔,把對方打出去;搭上手了,手一翻,一采,馬上來個捋勁……這樣練拳本身就是對手。太極拳對手就是推手。每練一招一式都要想到這一招是怎麼來的,要破他哪一招,我主動打他用什麼招,是連化帶打,還是主動地打……得有這麼多意念,就跟臨敵一樣。所以說《太極拳論》既是解釋推手的理論,也是指導練太極拳的理論。

  《太極拳論》是太極拳的經典著作,太極拳這一名稱是從這兒開始的,以太極理論作指導也是從這兒開始的。它裡面有理有用。我就從拳術上少講點兒,從功上多講點。因為我並不希望同學們練了太極拳以後到外面搞推手去,我們還是搞養生太極。推手裡面還有很多具體的手法,我練太極拳時就不喜歡練這個東西,所以也講不好它。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一般講「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它不這麼講,而是先提太極。太極是由無極生的,太極又生出陰陽,是陰陽之母。一個生它的,一個所生的,一下三輩都來了。一開始從理上明了,自然界中無極生太極,無極混混沌沌,生出太極,太極是又一個層次的物質,可是萬物生出以後,它就變成萬物的太極了——一物一太極。一個整體的物裡面有形、氣、質這麼三個要素。在無極物裡面一般叫作形、氣、質,在動物和人裡面,形就叫精,質就叫神,精、氣、神就是從太極演化過來的。形(精)和神為一陰一陽,氣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按智能功的講法,氣能化成有形之物。形、氣、質就相當於質量、能量、信息,它是由一種簡單物質變化而來的,是一個整體性的東西。隨著一個整體的形成,一個具體事物產生了,它裡面本身還有一個整體的氣,有形的形(或精)和無形的神、氣這三者是個統一的整體。把它統一起來,這叫太極。所以,從哲學聯繫到人體生命活動就這麼簡單。這是從氣化理論來講的。如果再說具體一點,太極不是一下生成萬事萬物的,而是通過陰和陽兩個因素來生成的。太極能生成陰陽,動則為陽,靜則為陰。太極是不分動靜的,往動上走稱為陽,往靜上走稱為陰。這是從哲學上物質變化的角度來講的,落實到具體事上,從太極拳術的角度怎麼講呢?

  練拳和日常生活不一樣。日常生活是個自然的生命活動,練拳要進入拳的境界,要改變生命活動,把亂七八糟的思想一停,往那兒一站,放鬆了,什麼都不想,這就是無極。「我要練功了」,腦子裡這麼一動,體內的氣就按照練功的要求往周身敷布,裡面敷布的那個氣就叫太極。傳統功門太極派則認為靜立(或坐)渾渾淪淪狀態叫無極,靜極生動,可以是內氣動,也可以是形動(相當於自發功),叫「開太極」。練功時得有練功的狀態,練功到一定程度,一進入練功狀態,全身氣就都充起來了。裡面那個氣隨意念一動彈,動的那個心叫太極,這個氣也叫太極。裡面那個心是神意,外面這個氣是隨神意變的。形體裡邊無形無象的氣一充起來,就有了動靜,比如一條腿一動,就出現陰陽了,這是練功的陰陽。關於「太極生陰陽」,在不同的物質層次中有不同的說法。哲學有哲學的講法,練功有練功的講法。練智能功一開始周身放鬆,安安靜靜默念八句口訣。「頂天立地,形松意充」,把形體放鬆,把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思想都拋出去。「外敬內靜,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一神注太空,一切都空空蕩蕩了。這就相當於無極,讓你從日常生活中進入到練功狀態,什麼都不想,恍恍惚惚。「神意照體,周身融融」,開始練功了,裡面就從無極生太極了。所以,我們這個口訣就是從不練功狀態進入練功狀態。這同樣是從後天的萬事萬物進入先天的什麼都沒有,從有進入太極,從太極進入無極,然後從無極又進入練功的這種太極,再產生出陰陽。所以著重在太極上。練功時陰陽往一塊合成一個整體,進入整體性就是太極,一分出有分別,有動靜,有伸縮,有開合、出入,這就稱為陰陽。你練功了,往那兒一呆——無極,一要動——太極,真有動了,動則為陽,靜則為陰,這是陰陽。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太極是個整體,一動就分出兩邊,有動的,有不動的。陰陽里有這些規律。陰陽是互相對立的,又是互相依賴的。陽進陰退,陰進陽退,陰陽消長,陰陽還可以互相轉化。這些都是陰陽的規律,我們在練功時也是在運用這些規律。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你該動的時候就要動,一動分成兩個,有動有靜,一合又合成一個整的。一合就是太極,一分就是陰陽。合與分都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按照要求正合度。身形要合度,象什麼周身中正,提頂調襠,含胸拔背,每個動作的姿勢,等等;呼吸要合度,要符合呼吸的要求;動作要合法,動作得按照要求的路線走;更重要的是神和氣得合度。「無過不及」就是合度,要從這麼幾個方面去合度去才行。我們在講智能動功時也是這麼講的。有的人練功有了不舒服的感覺,是出偏了呢,還是練功反應呢?你要查這些方面,看有沒有過和不及,是做過了,還是做得不夠。自己做的時候要查自己的每個動作,如果還能查裡面氣的運行變化,那就更進一步了。

  「隨屈就伸」,一般解釋是:練推手時,他推你,你就往回縮,他縮你就往前伸。練拳時都是屈伸交替的,沒有一拳出去老伸著的,任何一個姿勢都要交替變化,承接前一個姿勢,然後再變為正在做的姿勢,合住以後,再接下一個姿勢。所以,姿式裡面沒別的,就是一個屈伸開合的問題,我們的意念要隨著形體的屈伸開合去變化。有的字句從表面上看就是指練推手。其實有些推手的內容同樣也可以用練拳來解釋,練拳時加上這樣的意念即可。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對方來了剛勁,我是柔的,不抗著走。當然柔和軟不一樣,柔裡面帶有韌勁。他用剛勁壓你,你這兒是個柔勁,走一個弧形把它化了,叫走化。推手是這樣,練拳也是這樣。在招數裡面,這麼出手是去掤對方的手,一掤感覺有壓力,我手一轉要走,要帶著對方的手走才行。練拳時得有這種意念。只有練拳時這樣做,將來推手時才能這樣用,否則拳就白練了,沒意義。「我順人背謂之黏」,別人一剛你就走了,可是你一回手,他就不舒服了,他不舒服就要走了,我不能讓他走,就好象狗皮膏藥一樣黏著他,使他走不了。過去講粘黏連隨,粘一般指力量往上走;黏一般指他往下走,把他黏住;他往回退,我就隨著他走;他往前來我就連著走。連和黏是在一塊兒的。他要跑,也可以用黏。這幾個字的區分不是非常嚴格。你把他粘住,連在一塊了,他想跑跑不了。你在上邊可以黏著他,在下面也可以粘住他。他想往上抬,抬不走。他一抬走,他這兒就空了,失中了。你得把你的內力吃進去。練的時候要慢,要體會這些東西。他的手在上面,我抬著它走;他的手在下邊,我跟著他走。他一推遞過來個手,我跟著他走;我往回一回,帶著他走,不讓他離開,不丟頂,「粘黏連隨不丟頂」嘛。他一跑不能丟開,他一來我能頂上。他一來我慢慢退回來,又不能讓他離開,他一走我跟著過去。你也不能用太大的力量壓他,沒用很大的力量,但他跑不掉,你就把他封住、困住了,越封他就越不得勁,最後把他封死了,使他失中了,你再發勁把他打出去。所以太極拳推人很輕鬆,有時往下一按,再往外一擲,對方就連蹦帶跳出去一、二丈遠。把他的勁封住,他就空了,然後定住他,順著他的勁一走,他來勁越大,他出去的勁就越大,好象皮球碰到牆壁被彈回一樣。那是個巧勁。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這句話講的是你不要離開他。但練拳的時候怎麼做?第一你要用意念想,第二腰得鬆開。腰真正鬆開之後,形體放鬆了,往外一發,你能體會到裡面這個氣在變化流動,你隨時想讓它停都可以停住。走——停,加勁……隨時能控制它。如果我們不先把腰鬆開,練多年,仍然是手快打手慢,有力打無力,那是用手法打的。可一點力氣也沒有那也不對,不然就沒法解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他動得快,你要應得快;他動得慢,你要應得慢。說手快打手慢,他動得快,你應得慢,不就挨打了?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要隨時會調節這個氣。練的時候腰鬆開,意念跟著形體動,體會這個氣,無論是縮也好,屈也好,還是快速伸、放也好,你隨時隨地都能控制它。練別的拳也是這樣,譬如形意拳的練明勁、剛勁、暗勁、柔勁、化勁,要體會裡面那個勁的變化。太極拳要求你把腰放鬆,從腰上來伸縮。你將來會從腰上伸縮了,粘黏連隨很快就會,那時就會從腰上來變化。你把架子練熟了,將來一推手,就能知道別人是怎麼用勁的。因為你腰會動彈。一般人腰不會動彈,要想使勁就要先蓄勁,一蓄勁腰那兒就使勁,腰那兒一使勁你就感覺到了。你把手一封,就甭管他,他一推自己就被綳出去了,好象碰到彈簧一樣。他往回一縮你感覺到了,你就跟進去。他再一彈,他身體就被綳出去了。後面還要講「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就是先從練自身懂得這個勁了,然後再通過對手懂得對方的勁。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得裡面的氣、意的變化,推手只能是一般的推勁,就感受不到裡面那個變化了。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你在推手的時候要有這樣的變化,練拳的時候呢?平時練的時候動作是均勻的,等練熟了以後,要快慢相間。一般來說,動作一起,「啪」一開,柔的動作就跟來了,到了頂點,「啪」又一動彈,或是姿式正合適的時候,「啪」一動彈。在練姿式走架子的時候,突然間一個快的,一快馬上又收回來,練氣的收和發。你只有在走架子的時候這樣練,將來推手的時候才能夠「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你只會慢慢騰騰練架子,到練推手時就難多了。這裡面有個剛和柔,動作的頭是剛的,然後柔跟上了,這是剛柔相濟。練拳走姿式時要隨時變化這個東西。腰不松也可以這麼練,腰鬆了以後才能做到從裡面出來,非常自然。所以練走架子要從裡面動起來。所以《太極拳論》裡面每句話都可以指導練功,怎麼會都是推手的理論呢?

  「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變化很多,理是一個,即剛柔相濟。把剛和柔連起來,隨時隨地用意識來支配它。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每一個動作都是一個招數,要明了這個招數是幹什麼的,再把動作練熟,熟練到一看見目標馬上就動,這一整套就來。這就是整體啊。等人家拳打過來,你再想用什麼招數來破他,早打上了。一看見,馬上自動反應,這才叫招熟。「由著熟而漸悟懂勁」,招裡面就有意識活動,怎麼動,怎麼走,意識總跟著它。通過練基本功有了腰勁和意識,慢慢就會懂得勁路的變化。懂勁和聽勁不能畫等號。懂勁比聽勁概念更廣。懂勁知道勁路怎麼發,包括它的發點以及它走行的路線,這都得在練功中來體會。所謂「力發於足,主宰於腰,形於四肢」,這麼講對不對?對!但你坐著發人怎麼力發於足?實際上力發於足是說下盤要穩。關鍵在腰,腰能放鬆,能主宰了,就能懂得勁怎麼變。你一看他的姿式,就知道他勁是怎麼走的,意念放在哪兒,那兒是虛,那兒是實,這都叫懂勁。所以懂勁比聽勁高明多了。一般人認為懂勁就是聽勁。對方來勁了,他那個勁是從哪兒發出來的,力量是在前腳(或後腳)上,還是在兩個腳上,身體哪兒用著力,一搭手就能聽得清清楚楚。他們管這叫懂勁,其實這只是懂勁的一部分內容。懂勁不僅聽對方勁路的大小、方向,還聽他發這個勁時裡面暢不暢快,有沒有滯點。要打就打對方的滯點。你一個氣進去打在對方的滯點上,你甭動彈,他自己就動了。要聽出他裡面的滯點在什麼地方上,他不滯還要把他滯住才行,所以說聽勁是懂勁的一種應用,誠然,通過聽勁的練習又可加深懂勁的層次。要聽對方的懂勁,那就需要推手。過去講,盤架子是知己之功,推手是知彼之功,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能知己,就不能知人。你身體里氣還滯著呢,要想把別人聽得很清楚,那做不到。你只能聽對方有勁沒勁,力的方向,聽不著他裡面的氣路變化。你也聽不著自己裡面的氣路。所以懂勁和聽勁不能畫等號。「由著熟而漸悟懂勁」。拳裡邊有招,推手裡面也有招,只是比練拳的招活一點兒,如四正手、雙掤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其實首先得從練拳上懂勁。腰鬆開後再練拳,姿勢暢快了,氣脈暢通了,你自己慢慢體會你在周身中正的時候是什麼樣,偏了以後是什麼樣,糾正後是什麼樣,慢慢多聽這些變化。這也是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功夫一層一層地上升了。懂勁也是有層次的。方才我講,一般光知道自己有力沒力,對方有力沒力,力的大小、方向,這也叫懂勁。知道力是從哪兒發出來的,有沒有滯點,這也叫懂勁。再進一步,他一點勁也不使,就拿個手指頭輕輕扶著你,想推你,想直著推,側面推,想往後退,這麼一想你就知道,這也叫懂勁。懂勁最少得分這麼幾個層次。「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就是這個意思。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這句話本來是「用力久久,豁然貫通」,宋朝的程灝和朱熹都這麼講。怎麼才能明了這個理,達到豁然貫通呢?多去思考問題。現在好多練拳術的不知道這個詞是從哪兒來的,說這個詞講錯了,不是用力,而是用功,用功久久自然貫通。其實「用力久久」這個詞不是王宗岳的發明,宋明理學家們在宋朝時就是這麼用的。他延續宋朝古人們的用法,意思是反覆去用功,要努力去做。用力不是力量的意思,是努力的意思,努力久了就豁然貫通了。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這是練太極拳的根本要求。把百會領起來(要注意是虛領,不是實的),氣要下沉到丹田。腹部放鬆,含胸拔背,這都是幫助氣沉丹田的,更重要的是意念。教大家練松腰就是讓你氣沉丹田。我們講丹田是賓輔,來輔佐腰為主宰的。氣沉丹田不是目的。練拳和練氣功不一樣。有的氣功門派氣沉丹田之後用意念來煥發先天氣。而練太極拳氣沉丹田以後,讓氣更好地貼於脊,以便於力由脊發,腰為主宰。「不偏不倚」是說用力不能過,無不及,身體不能偏。當然頭也不能偏,頭一偏,頂不正,身體就偏了。「忽隱忽現」,勁忽大忽小,氣忽充忽弱,這些內在的變化都屬於忽隱忽現。推手時一摸對方手,有力氣,你剛要用力,對方又虛起來了,虛實變化,忽隱忽現。練拳時也要忽隱忽現。氣一來、一放,一緊、一松,意念一充、一消,這都是忽隱忽現。一開始我們還是先練招熟和輕靈。我總是先講深的,後講淺的,讓你先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將來你再從淺處往深處走,從高起點、高層次的理論逐漸過渡到普通練拳上來。要不然,一開始你就著了魔似地練開拳了,到時候就放不開了。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杳是虛無飄渺。推手時對方來了勁,你就不要使勁,要虛。實際練拳也是這樣。如摟膝拗步,手打出去了,腿也跟著出去了,上邊是實的,你要注意不能全實,否則對方一個順手牽羊,就把你牽走了。這兒形體是實,意念就要虛,這叫實中有虛。用意念來調節它。所以練拳時也要虛實並用,實不能全實,虛不能全虛。再比如打野馬分鬃,一開,當中空了,怎麼辦?用意念把這個虛彌補上。虛實有形體的虛實、意念的虛實和氣機的虛實,這些在《智能氣功科學精義》中都講過。我們以前講的動功的要求,跟內家拳的要求是一致的。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一般從推手的角度這樣解釋:他從高處來,你引著他往高處走;他從低處來,你引著他往低處走。這在練拳的時候包括意念和眼睛,因為氣隨著意念和眼睛走。眼睛集中向上一看,就把氣引到高處來了。推手也是一樣,搭手發力時,也不用抬頭,眼睛往上一看,一發這人就往高處走了。師兄弟之間比劃時,一打一撮,往下一壓,再往上一送,對方就出去了。若是往下一採,一下把對方打個屁蹲,有時人就受傷了。用拳打也是一樣。練形意拳的師兄弟之間比劃,是拿平拳打人,打到人身上還挺響,但不傷人。打敵人就不拿平拳打了。拳出去要碰著對方了,這時想往高處打,就突然坐腕,想往低處打,拳就往下斜,對方一挨上裡面就受傷了。就相差這一點點,裡面就有了很大的變化。眼睛往上一看,力量就往高處去;往下一看,力量就往下去。你平時會這麼用了,到時候人家從高處來了,你才能往高處走,從低處來就往低處走,把他的勁引化了,使它沒法與你對抗上。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對此,練拳和推手也是一樣的。推手時,對方推你,他進,你就往回退,他越來越長夠不著你了。一般先神形合,再加上重心往後移,他就夠不著你,拿不著你的重心。他一退,你緊跟著他,比他還快,一下子就把他打回去了。一般推手是這樣,練拳呢?自己練得很開展,手出去之後還有力氣,而且意念直達掌根、手掌、指尖,手要到頭了,腰再一長,手還能再出去點。退時只退一點,要從腰那兒退。推手時對上手了,你要回來不是手回來,你手一回來對方就跟進來,吃上勁了。你把腰那兒一放鬆,就這一點點,他那兒就空了,所謂「引進則空,合即出」。他那兒一空就失中了,他的手要撒開還沒撒開時,你才能把他打出去。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用腰帶著氣去練,才能夠慢慢把神和氣練得結合起來,神氣一結合,人體的動觸就敏感了。上次已講了這個問題,「靜中觸動動猶靜」,你對站庄時自發功的動和練拳時內氣的動感覺明顯以後,一碰上外面的東西,就能感覺到。再以後不僅外面碰你你能知道,他還沒碰上你的時候,空氣的壓力你就感覺到了。1933年的全國刀術冠軍趙振聲趙老,4歲時出麻疹得了小羅鍋。他因氣管炎練智能功,卻練好了75年的羅鍋,比年輕時還高了三公分。他跟我聊天:「你不知不覺到我旁邊,突然砍我,我也會有反應。我那會兒結婚時間不長,就跟我愛人講:晚上你要給我蓋被,先叫我的名,不然,你一蓋我就打上你了。你也別摸我,要摸我先叫我名,不然你一摸就打上了。我睡著了,你的手進到半尺之內我會自然打你。」1988年我去長春,一位智能功功友說他的武術老師霍青雲因腦出血得了半身不遂,半昏迷了,請我去看看。我就去了。我說:「我給你看看病。」我剛一摸他肚子,他就打上了。(是那隻會動的手打上的。)人家也沒練松腰。所以不一定練了松腰才行,過去練武術都要練這個敏感度。傳說楊建侯把麻雀放在手裡,麻雀光是翹膀動,就是飛不了。什麼道理呢?因為麻雀往上飛的時候,腳往下使勁,一彈才起得來。他聽勁聽得非常准,它一使勁,他反應非常靈敏,把勁給消了。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別人不知道我,我卻知道你。練拳術有道理,不講公理。誰有本事誰贏,沒有公理。道理需要用到你身上來,功夫不行,怎麼講也不對。用到你身上對,你一碰上他就不對了。他比你功夫高,他就制你;你比他功夫高,你就制他。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英雄——功夫非常高的人,都是由這兒來的。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這種技術旁門很多,雖然各種勢子不同,但都是強的打弱的,快的打慢的,有力的打沒力的。其實太極拳也是一樣,手快的打手慢的,有力的也打無力的。往往都講:一快降十會,一力降十會。他有五百斤的力氣,打你輕而易舉。說「四兩撥千斤」,可是如果人家有一萬斤,你四兩還能撥得了嗎?所以,拳術家好多話都是辯證的。太極拳以巧勁來破敵,但巧勁也得有勁啊,你沒勁打有勁當然不行。現在練太極拳的好多都是病人、老年人,他們本身就沒勁,上外邊比去,讓人一推就摔個跟頭。你說自己會化,那就趴到地上「劃」地圈去吧!如果你和他功夫一樣高,你有招,你可能贏他;你不知道這個招,就麻煩了。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胳膊這麼一立,對方把手往外一壓,再這麼一別,你就非栽跟頭不行,你要不倒胳膊就壞了。過去走江湖的見識多了,薑是老的辣。他剛伸手想這樣別,可你拿手這樣一弄,他也倒了。所以,都懂招了,就要看功夫了。你光有功夫不會招,一比劃,你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就趴在那兒了。你沒有力量不行,有力量光用死勁也不行,你還得會巧。太極拳講巧勁比較多,這個巧都是用圓來化。比如你沒多大力氣,掤上後,他推你使不上勁,他一放你,你稍稍這麼一滾,他就不好使勁了。這不都是圓么?他那個力量就滑走了。你打上個圓東西,力就沿切線跑了。你是個方的,他一打就打上了。太極拳處處講圓,就不好挨打。但是你這個圓還得有固定點,你要固定不了,別人打你,你不也跑了嗎!所以,你這兒氣固定好了,你是個圓的,外來力量幫你加大力量,你轉動就快了,這就好比推磨一樣。如果你自己支不住,一推就倒,你圓管什麼事?所以光有巧勁,光會圓、會轉還不行,裡面還得有個支撐力,還得有力量。練太極拳要練出力量才行。對此拳家都叫勁,其內氣和神意以及形相結合的結果。你軟軟糊糊的,人家手往你身上一放你就癟了,怎麼推你,你怎麼失中。你能夠撐住,又不僵住,這麼轉才好轉。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四兩撥千斤不是靠力勝,而是靠巧勁。七八十歲的老人雖然竄跳不靈,但也能打好些人,所以這不是個快的問題,裡面有技巧。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在哪裡一立,從百會到會陰一線下垂,比做秤砣(即准,),兩臂則為「平」,比平秤桿。靜站立時象秤砣一樣穩當。秤砣不大,可它能打起千斤。我往這兒一立象秤砣一樣,能把你吊起來。「活似車輪」,象轉動的車輪一樣圓活。車輪一走,它上面的泥都噼哩叭啦地被甩出老遠。太極是個球體的圓,圓空法生,有圓有空有法,它才能起變化。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這個「沉」字有多種講法。「沉」和「重」怎麼區別,後世拳家也解釋不一。若是推手,對方來一個偏(即一邊有力氣),你就隨著他。他有力氣你就柔,就走。若他用力,你也用力,雙方都用力,兩個人頂上牛了,就滯住了,叫「雙重則滯」。推手這麼講,練拳呢?在練拳的時候,沉和重還不完全一樣。沉是姿勢偏沉,形體姿勢一沉,你要隨著它,用意念調整它的虛實。「雙重則滯」,你兩邊都同樣使力,自己就不好運動了,就不靈活了。所以一般練拳時不讓上下、左右、前後都滯住。有的姿勢如弓箭步,一開始往前邁,當中兩腿都用力,但很快過渡過去。有人認為兩腿(或兩手)並在一起叫雙重,還有人認為力和氣(或力和意念)合在一起叫作雙重。這兩個講法是不一樣的,後者通過意念調整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有好多發力是整勁,全身都得使上勁啊,這就要看意念的靈活度。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練功多年,一推手就被人家制住了。人家用力,他也用力氣。他不懂得練虛實變化,沒把全身的屈伸進退這個虛實變化悟開。一開始練腰為主宰時,用腰帶著身體動。推手時,他就想把你腰勁要到,他才能整了,才能把你打出去。如果推手時你也用腰帶著身體動,那正好送給人腰勁了,你還不挨打嗎?雖然這是腰為主宰,但也犯了雙重的毛病。腰勁是幹什麼的呢?推手往外發力時,腰勁一整才行。你腰一綳勁就要發人,不發人時腰勁可不能帶著,否則比不會練腰的挨打更脆,因為你自己給人送去了腰。咱們96級同學中有個會摔跤的,那年寒假他回來跟我說:「龐老師,我一用腰勁,怎麼原來摔不了我的都摔我了?」 我說:「你老帶著腰勁還不摔你啊?」對手時就是不能讓對方摸著你的腰。一旦摸著你的腰,就摸到你的整體了,就把你打出去了。對手時腰和胸得摘開成兩節。肩膀得與腰摘開,上面一動是活的。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陰陽。陰陽的內容就比較多了。進退、伸縮、虛實、開合、呼吸,包括神和氣,這些都是陰陽變化。對方來陽面(形體的面),你用陰面迎。陰陽能夠隨時轉換。

  「黏即是走,走即是黏。」走就是化。走和黏沒分別,走的時候就是黏。你不能空走,得黏著他的勁走,他走你要黏著他,兩個合成一個。關鍵是用意念滲到他身體裡面。所以太極拳推手歌里講:敷、蓋、對、吞。這四個字出自武禹襄傳給李亦畲的那個拳譜里,是用篆字寫的,可能是王宗岳傳下來的,其後面的解釋可能是武禹襄作的。他那個解釋講的是推手用氣用意。我們若從功上來講應該能講得更深一點。高層次推手,還沒伸手,先用意、氣把他敷住。再進一步,他一來氣,把它蓋住。若對方也懂這個氣,他發出氣來,你要把它接住、對著,一對,一涵開,把它吞進來。高層次的推手較量不搭手,完全用意念和氣(外氣)在外面起作用。「 黏即是走,走即是黏」,不搭手,不碰上,一比就是。我們從太極功上走,把腰放鬆,站庄練拉氣,體會周圍這一層氣。手在這兒動彈,氣在哪兒呢?練拳時,你拿手纏氣,你周圍有沒有氣,能否感覺到氣?一抬胳膊,感覺胳膊跟肩一樣粗,這才是用意念練外氣。你用意念把氣收起來和形體帶上,氣就好起變化。練太極拳到一定程度,用敷蓋對吞走粘連黏隨,不接觸人能把你的氣拿住,你氣沉丹田怎麼沉也沉不下去,只能喘氣。那個粘不需要碰你身體。老師跟你對手的時候,手離你一尺多,拿氣壓著你,你動不了。他手一動,你人「嘣」就跳出來。

  「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太極拳是個整的,一個太極球是球體的,這個陰和陽就是動和靜。這個圓圈在滾、轉,大、小圈都在轉,一轉圈就把你轉出去了。他壓你,你得黏著(貼著)他轉,這麼一轉,就把他的手帶走了。這也是「走即是黏」。你本來被壓得吃力,這麼黏著一轉,陰和陽就發生變化了,「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所以懂勁裡面內在的變化較多,不是光簡單地聽對方力氣大小。懂得這個之後,自己認真揣摩,愈來愈精,漸漸達到從心所欲,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心念一動就起變化。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應該是按照多方的變化來變化,可有的人總想自己主動去進攻,這就搞錯了。

「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辯焉!是為論。」所講的這一切既是指導推手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指導練拳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我們不從氣上走,不從腰上走,光從形體上走,那樣練一輩子太極拳,到最後從武上沒解決,從身體好上也沒解決。有的同學喜歡技擊,可以先花一年時間認真解決松腰和氣貼於脊的問題。把腰都鬆開以後,再練一二年推手就行了。一開始慢慢輕輕這麼打輪走,不要想誰贏誰,兩人互相輪換著發勁、聽勁,這樣,逐漸地意和氣就靈活了。將來身體壯了,有力氣了,再拿著裡面裝有鐵釘的罐子打太極拳,這樣你的胳膊不就有勁了?你沒有力氣,光會招還是不行。


推薦閱讀:

太極拳的文功
太極拳如何修練氣沉丹田
楊振鐸談楊式太極拳的性質、作用和練法
太極拳名家石明逝世十周年祭 提高思辨不與人斗
入「目」三分見太極:陳立清陳式太極拳視頻

TAG:太極拳 | 太極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