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發表文章 記述華裔在美國世紀曆程
中新網紐約五月十九日消息 五月是美國一年一度的亞裔傳統月,此間的中文日報《僑報》發表作者為管黎明的長篇文章,記述華裔在美國的世紀曆程。
雖然這是一個華人日益受到肯定的年代,但種族問題似乎總是一個人們關注的焦點。正如有人對名叫比爾·莫亞(Bill Moyers)的製片人所說的:「我是美國人,但我每天都得向別人解釋我是美國人」。
正因為五月是紐約亞裔傳統月,許多華裔人士登上各種各樣的領獎舞台,人數之多,史無前例。隨著越來越多的華裔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華人在美國社會的地位也越來越成為人們探討的話題。
二○○三年,美國公共電視台首次放映紀錄片《美國化之路--華人的經歷》。本文以該記錄片為藍本,回顧華人在過去一百多年裡的發展歷程。
故鄉萬里遙
記錄片的製片人比爾·莫亞(Bill Moyers)曾經擔任約翰遜總統的特別助理。一九六五年,他陪同約翰遜,從華盛頓趕赴紐約愛麗絲島,簽署了一部歷史性的移民改革法案,革除了華人移民在美國受到的禁錮。
因為看到太多影視作品將少數族裔移民在美國的經歷簡單描述成一部帶有哀傷色彩的浪漫史,莫亞決意要拍出一部反映移民真實狀況的紀錄片,隨後才有了他的《美國化之路--華人的經歷》。
莫亞將華人來美的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十九世紀中期--一八八二年排華法案時期;第二階段:一八八二年--二戰之前;第三階段:二戰之後。
十九世紀中期至一八八二年,大批中國廣東人因為戰亂和饑荒跑到美國來淘金,希望在美國賺到錢後衣錦還鄉。這些人從來沒有想把美國當成自己的家。然而,當掘金潮退去,這些「花國」來的移民眼看著自己同當地白人社會格格不入,自己同家人的感情紐帶又受到大洋的阻礙,單是回家的路費就足以令他們望而生畏……種種矛盾重壓之下,他們抱成一團,退居到城市的角落中,開始從事做飯、洗衣這種以前只有女人才做的工作。
即便華人採取順從姿態,並且為美國西部鐵路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美國各地反華浪潮還是此起彼伏。在此期間,同樣是移民出身的Denis Kearney成了所有反華運動的領袖。他出面號召美國人將這些「杏仁眼的賤貨(almond-eyed lepers)」趕出美國。當時,反對華裔勞工的呼聲是如此之高,以致於變成了當時總統競選的全國性議題,這最終導致國會在一八八二通過「排除華人法案」 (Chinese Exclusion Act)。
正如一位華人歷史學家L. Ling-chi Wang形容的,在排華法案之前,只有妓女、麻風病人和白痴不能移民美國,但其後,從一八八二年開始,國會將華人同這些人列在了一起。
一八八二年至二戰之前,是華人在美國最動蕩、最艱難的時期。針對華人的襲擊、燒殺和搶劫層出不窮。再加上當時極少有華人女性漂洋過海,華人人口急劇下降。一度,華人在美國處於「絕跡」的邊緣。
好在當時華人還有一個為自己爭取利益的途徑——法庭。那個時期,華人移民先後向法庭提交了一萬多份訴狀,要求保護自己的權益。後來,一名二十二歲、在舊金山出生的華人廚子Wong Kim Ark向法庭提出訴狀,要求政府承認自己是美國公民。這個案子一直上訴到了最高法院,最終,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作出了一個歷史性的判決——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字面上怎麼說就是什麼意思,一個在美國出生的人就是美國人。
最高法院的這一判決,終於讓華人有了成為公民的權利。一九○六年,舊金山大地震燒毀了當地移民局所有的記錄,這令當地華人有了「翻身」的機會。地震過後,他們紛紛聲稱自己是在美國出生的,是美國公民。
當這些人被作為美國公民對待時,他們也就有了可以把家人接到美國來的權利。儘管許多人在中國已經沒有親人,但這不妨礙家鄉人藉助他們的這種權利移民來美國。因此,也就有了華人移民史上著名的「紙兒子」現象。
沒有回頭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在無意中改變了華人在美國的境遇。由於美中兩國在二戰中成為盟友,華人在美國也受到了一個多世紀以來從未享受過的優待——他們成了美國人的「自己人」。排華法案這樣的法律隨之迅速失去效力,華人首次被主流社會所接納,開始進入工廠以及各種行政機構工作。華人也開始逐漸步出唐人街,出現在白人居住的區域里。但種族的差異並沒有因此消除。
在莫亞的紀錄片中,民權人士Helen Zia回憶說,那時候,自己和父親有時去商店買東西,或到一些公共場所,他們一出現,所有人好像都停下手中的工作或與別人的談話,扭過頭來看他們。「所以,從很孝很小的時候起,我就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
Helen Zia的父親一九四九年之前畢業於上海
聖約翰大學。那曾是中國培養精英人才的學校。但她父親在新澤西定居後,所有在中國學的那些政治外交技能全失去了用常為養家糊口,他不得不開始從事各種工作,例如動員家裡人動手用木頭和塑料製作一些小孩玩具,然後他一個人開著車到處去售賣。Helen心裡也明白,父親雖然在家裡是一家之主,說一不二,但到了外面,他不得不向人陪著笑臉,甚至阿諛人家,以便多賣出一點那種小孩子玩具。這讓她心裡充滿了恥辱感。
Benny Pan也形容自己的父親是迷失的一代人。他說自己的父親到美國後,一直認為可以為自己的祖國做點什麼,但現實沒有給他那樣的機會。他的父親腦子裡一直認為,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甚至是優於白人的。為此,他對《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非常不滿,認為那裡面關於中國的描寫充滿了偏見。Benny笑稱,他父親甚至為此去起訴《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也回過頭來反訴他。
二戰結束之後,五十年代初,中美兩國又因為朝鮮戰爭成了敵人。在美國的華人也成了敵視情緒的受害者。在皇后區長大的著名華裔藝術家和歷史學家「陳查理」(筆名/Charlie Chin)回憶起那些歲月時說,那時候,我們家經常半夜遭到FBI的搜查。那些穿著大衣、戴著鴨舌帽的人半夜突然大聲敲門,家裡所有人都會被驚醒。那時候我還小,驚恐地躲在媽媽身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Helen Zia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她父親為反駁美國社會對中國的一些不公正描述,便動手寫了一本宣傳小冊子《美國錯解了紅色中國》,結果因此招來FBI對他們家的嚴厲監視。Zia說,自己從很小時候就以為,所有人家的電話都有那種瑣瑣碎碎的噪音,所有人收到的郵件都會是破的,或者被揉得亂七八糟。有一天,隔壁的小孩問她,你爸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什麼FBI到我們家來問關於你爸爸的事?
西恩·黃和父母住在加州柏克利。雖然母親在家裡經常告訴他:「我們是中國人,你是華裔美國人」,但西恩卻不懂媽媽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他覺得自己同其他美國小孩一樣,崇拜美國的偶像,吃美國的食品,自己就是美國人。後來父親因為工作調動,作為一名美國海軍的工程師到台灣工作。當時西恩上小學二年級,轉到台灣上小學的第一天,媽媽陪著他去坐校車。車來了, 西恩發現車上都是白人小孩。當時車上的小孩看見他和母親,便沖著他們說「這輛巴士不允許華人乘坐」。西恩回憶說,當時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Oh,no, 沒事,她是我媽媽」——他本能地將自己當作「美國人」,天真地以為那群小孩子只是在說自己的媽媽。
上世紀六十年代,民權運動的興起讓華人第一次作為一個群體開始覺醒,許多人跑去華盛頓參加那裡的遊行抗議。
一九六五年的移民改革法案最終讓華人這樣的非白人群體得以協助家人和親屬移民來美,並不受名額限制,從而實現家人團聚。
即便在美國這片屬於移民的土地上,種族因素在華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從來沒有消失過。
一九八二年,「車城」底特律因為來自日本車廠的競爭,出現百分之十五的失業率。許多人將此遷怒於日本人和其他亞裔人士。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九日,不久即打算結婚的華裔陳果仁(Vicent Chin)在一間酒吧和朋友一起舉行婚前的單身聚會,沒想到對面坐了兩名失業的汽車工人。這兩名白人失業者認為陳果仁是日本人,就開始用言語嘲弄他,一怒之下,雙方打起來。最後,兩名白人一路追趕,用棒球棍將陳果仁活活打死。
令整個亞裔社區更為震驚的是,兩名兇手最後居然以三千美元罰款和承擔法庭費用以及獄外查看而逃脫了重罰。主審法官竟然聲稱:「他們不是那種應當被送到監獄的人」。這一事件讓所有華人和其他亞裔意識到,要作為一個亞裔群體存在,要加強團結。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所有當年的排華法案以及類似陳果仁所遭遇的事件似乎都已變得很遙遠,只能在歷史書里看到,華人移民開始成倍增長,收入和教育的不同,也令他們極大地分化。老的留在唐人街,新的受到良好教育,直奔主流社會。
在接受莫亞採訪時,何大一表示,他來美國之後,開始逐漸明白父親為他和全家人所作出的犧牲,如果留在台灣,他就不會有今天的發展;而他的父親至今還崇拜肯尼迪和約翰遜兩位總統,感激他們兩人為改善移民境遇所作的立法努力。 一九六五年,何大一和母親來到美國,同在這裡讀書和打工的父親團聚。為全家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他父親為在美國定居作出許多犧牲。正是他父親的這一決定,成就了今天著名的艾滋病研究學者何大一。
說到自己的名字,何大一笑稱親戚朋友們經常說,當初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是怕他長大後不識字,所以取個最簡單的名字;但也有人說,這名字算是取對了,就是「偉大」和「第一」。
說到下一代,何大一告訴莫亞,對他自己的孩子來說,美國的生活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有人問起他們從哪裡來時,他們會說:「我在加州出生,紐約長大」。接著對方就會問:「你真正地是從哪裡來?」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何大一表示,他覺得有這麼一種普遍的態度,就是只要你長著一張亞洲人的面孔,你就會自動地被認為不是美國人。而且眾所周知,這種態度越來越普遍。
在通用汽車擔任副總裁十多年的楊雪蘭(Shirley Young)也是一位美國商界的著名華裔女性。楊雪蘭一九三五年生於上海,後來跟隨擔任外交官的父親輾轉海外,於一九五五年畢業於韋爾斯麗女子學院。之後,她先後在格蕾等大型廣告公司任職,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九年擔任通用汽車副總裁,直接參与了通用與上海汽車集團的十五億美元的合作項目。如今,她來往於紐約和上海兩地。她告訴製片人莫亞,上海和整個中國變化的速度讓人吃驚。她笑著舉例說,她在上海有一處住所。有一次離開三個禮拜,回去後發現門前的空地已經變成一片草坪。
著名華裔女建築設計師林纓(Maya Lin)於一九五九年生於俄亥俄州。她父母均是一九四九年以前來美國的移民,來美後,在大學教書。林瑛在耶魯讀書時參加越戰紀念碑的設計比賽,竟然意外獲選,雖然當時她的設計遭到了許多越戰老兵的反對,有人將她的設計譏諷為「雞蛋卷」和「文化大革命的產物」,但如今的越戰紀念碑被視為美國建築史上的傑作之一。
林纓目前從事建築和其它各種設計,成為在美國社會知名度最高的華人女性之一。日前,她獲得哥倫比亞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
文章最後寫到,今年五月中旬,一年一度的美國移民獎將在愛麗絲島頒布,又有八位華裔獲得這一殊榮。這是該獎創立以來華裔獲獎人數最多的年份。而在五月十七日哥倫比亞大學的全校畢業典禮上,七位傑出人士獲得該校的榮譽學位,其中有兩位是華裔。他們分別是該校的應用數學家朱家鯤(Chia-Kun Chu)和著名華裔女建築設計師林瓔(Maya Lin)。(完)
推薦閱讀:
※五四運動與二十世紀的中國
※閻學通、亞當·普森:「中國世紀」何時到來?
※上世紀的女神山口百惠,雖年華已逝,但仍幸福美滿
※世紀最大騙婚事件中的黛安娜-徹頭徹尾的悲情王妃
※載入史冊的濟南世紀大審判101小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