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述:選定適合自己的「一門深入」,少走冤枉路!
南懷瑾老師講述:選定適合自己的「一門深入」,少走冤枉路! 2016-04-28 10:10閱讀: 修行要一門深入沒有錯。這是佛法鼓勵你的話,而且不止修行,讀書作學問也要如此。這個道理有個比方,譬如挖井,第一天挖五尺深,挑出來二十擔泥,第二天又挖了五尺,可是只挑出來十五擔泥,因為深了比較難把泥挑出來。你挖到十丈深的時候,可能一天只挑一擔泥上來。一口井挖到見了水,就成功了。一門深入就是要你專一挖下去,一口氣挖到底。不要挖了一兩天,覺得好像沒有效果不見水,就放棄了,又找一個地方去挖,這樣不會成功。所以鼓勵我們要一門深入,這是修行的一個原則。 你現在問「修行要一門深入,或持咒或念佛或觀想,那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瑜伽怎麼說?」就是這樣說啊!還要怎麼說?你認為念咒和念佛是兩門,觀想和結手印不又變成三門四門了嗎?這觀念完全錯了,可見你是學佛學的,沒有真修行,這叫作青蛙跳井,不通!一門深入是要你在方法上專一,不是說念咒就不能觀想,就不能打坐結手印。 你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怕去不了,念藥師佛求生東方,又怕搞不好下了地獄,所以也念地藏王菩薩,可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只要規定好自己功課,就儘管去念嘛!這也是一門深入。規定了就要鑽下去,不要念了十天,想想還是不念地藏王菩薩吧,過了兩天好像上火了,覺得可能是念佛引起的,就停下來了。這樣就不是一門深入。身口意三業相應,本身就是一個法門,你照著專心去修就是一門深入。這樣說,懂了嗎? 你們同學有時問,老師一下講天台,一下講禪宗,一下又要我們修准提法。是啊!我講那麼多方法,你準備修哪一個法?一門深入是在你啊!老師像是開百貨公司,不是只賣一種饅頭的饅頭店!你來百貨公司逛,愛饅頭就買饅頭,愛准提法就修准提法嘛。結果你逛了半天,什麼也不愛,又批評這裡東西太多,不是昏頭嗎? 「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初學佛的同學們,常常對法有取捨。取捨在哪裡?有些人執著凈土,大罵禪宗、密宗。學禪宗的人說,凈土是愚夫愚婦笨人學的,我要學最高的。執著密宗的又說,只有密宗才是至高無上的。這種觀念都是功利主義,也像是去買菜,專挑又好又便宜的。結果常常忙著趕道場,學了密又學禪,好忙啊!我過去也是這麼忙過來的,後來恍然大悟,也就不忙了。當然我不是悟道,是悟到自己趕得太辛苦,乾脆萬緣放下,我還是我,多安詳呢! 所以「法無取捨」,青年同學記住這句話,少走冤枉路。《金剛經》也告訴你,「一切法皆是佛法」,哪怕你只拜佛也會悟道。我小時喜歡 載入中... 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載入全文 作詩,我父親就給我一本書,要我背裡面的詩。我一讀很歡喜,父親說,這是附近一間廟子的和尚作的。那位師父是打漁出身,一個大字不識。他不知什麼因緣,忽然出家了,經也不會讀,就整天拜佛。那廟子地面是石塊鋪的,他拜了九年,石塊都拜出印坑來了。後來他又忽然不拜佛,去睡覺了,一睡睡了三年,中間有時連睡幾個月動都不動的。他師弟在他屁股上放碗水,第二天再看都沒翻掉,還以為他死了,好在他師父知道他是入定去了。三年以後,他作文章作詩都會。 這是我親身見到的,說明你拜佛或用什麼法都好,只要誠懇、專心一致、繫心一緣,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搞凈土、又參禪、又學密,到處找能讓自己快一點成就的法門,好像在買股票一樣,是一無所成的。一門深入的話,誠懇拜佛也會悟道的。佛法其實很簡單,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專一就成功了,不要念「多心經」啊!記得《金剛經》告訴過我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楞嚴經》上有二十五位菩薩把他們修行的心得作了報告,叫作二十五圓通法門。我們特別要注意,所謂「圓通」這兩個字的重點,是《楞嚴經》所提到的,我們學佛用功修行需要一門深入,那麼多的法門,採用一個適合於自己的。圓通就是說一門深入,只要這個門進去了就統統到了,隨便哪個門進來都一樣。剛才有位同學問過一門深入,這樣叫一門深入,懂了嗎?《維摩詰經》的三十一位菩薩所報告的,也是一門深入,只要一門進來了,就入了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你說我要修道該不該剃頭髮?不二法門,剃與不剃都一樣,你剃頭髮可以悟道,不剃也可以悟道。不悟道時,留髮不悟道,不留髮也不悟道。 佛法是非常科學的實證,因此,大家應各走各的路,個人選定一門深入,至死不變。有人修念佛三昧,那還是依此修,有人持大悲咒習慣還是持大悲咒,有人念六字大明咒達到一心不亂,則還是念六字大明咒;或修六妙門、白骨觀,種種法門都可以,但是,大家不要變來變去。有人如果有其他信仰禱告,一樣的可以各走各的路線,選定一門。或者有人說:「我什麼法門都用不上路」,那你就用觀世音法門。 所以「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夫道不欲雜,」這一句話很重要呀。這個「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指人生的大原則。天地間不管做哪一行,做任何一種事都一樣,處於人世之間作人的道理,不能亂,要精神專一,有始有終。打坐修行想得自在,想得果位的人,要一門深入,方法不要學多了。方法學多了,你沒有那個智能,不能融會貫通,一樣都無成。作人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樣。「雜則多,」慾望多了,一個知識分子懂得多了,而不專一,博而不專;「雜則多,多則擾,」困擾了自己,也困擾了人家;「擾則憂,憂而不救。」思想複雜了,煩惱太多了痛苦太大了,連自己都救不了,還能夠救人家嗎?還能夠救天下國家嗎?我們一般人,由年青到老年,都是犯了這個毛病。這是我們大家自己的經驗。 你們諸位真正想成佛當神仙的,只有一個法門,就是笨、老實、一門深入。隨你選擇一種修習。但是,選定之後,就不要隨便更換,須易觀時再改。一門深入,心不放舍,專心一志,全力以赴,「漸次求證」,一步一步進步,一步一步求證。 整理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觀音法門(略講)》《莊子諵譁》《我說參同契》《楞嚴經講座》《圓覺經略說》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9 N 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看清自己的福報有幾分
※4月底能夠遇見自己的白馬王子,牽手成功,婚姻美滿四生肖女
※做好自己的人生功課
※♀♂告訴自己一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