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除蓋障菩薩》——除蓋拔障、為眾請法

一、除蓋拔障一除蓋障菩薩,常常左手持蓮花,花上安置著一顆摩尼寶珠,右手結施無畏印,其意為用菩提心中的如意珠普施一切眾生,令眾生皆得如願。二除蓋障菩薩,又叫作除一切蓋障菩薩、除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取意消除一切煩惱,就如同剷除雜草,留下晶瑩純凈的菩提心。三障是眾生內心中的塵垢,會像雲翳那樣遮住清凈法眼,使眾生不能開啟智慧,發明菩提。四若用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就像撥開雲霧見青天,如風吹卻烏雲,使陽光普照,了無掛礙,這就是除蓋障之妙用。五除蓋障菩薩與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一起,顯示佛身四德。他們相輔相成,無所偏頗,方成無上菩提。六普賢是指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三業,遍一切處都平等無差別,純一圓滿,具備所有的德行,這是佛身自證之德。七佛既自證,又能生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尤以慈為首,使眾生不斷向佛向善之正心正行,慈氏是佛之化生之德。八佛要化生眾生,需要以大慈悲力,演妙法音,使眾生醍醐灌頂,得無上智慧,妙吉祥為佛之慧德。九修行者雖然具般若智慧,如果不修禪定,就像盲人雖遇到日光,卻看不見太陽的形狀,不能真正了知般若,更勿庸說得無上菩提,因而除蓋障是佛之定德。十修行人若修真言行,於初地證見除蓋障三昧,可以消除煩惱障、業障、生障、法障和所知障等五障,使一切煩惱業苦都得以消滅,得清凈菩提,如蓮花般純潔無染。十一如果得到除蓋障三昧,就能和佛、菩薩同住,所以又可稱之為諸佛境界三昧。十二除蓋障菩薩是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的主尊,它與文殊院一起表示大悲萬行。十三胎藏界曼荼羅有十三大院,除蓋障院位於南方第二重。十四胎藏界是以佛的菩提心為因,以佛的大悲願力為根,為教化眾生而顯現種種身,為應機教化而說種種法,採用種種方便來達到化益眾生的目的。十五又如同胎兒在母胎中慢慢生長,像凈心由於修行人學真言法門而慢慢顯現。十六等到嬰童時,在成長中學種種技藝,像在凈心中發起方便,隨緣利物,如此修行者彷彿胎藏慢慢展開,成長,體現出佛的功德智慧。十七除蓋障菩薩是除蓋障院之主尊,他用凈菩提心照明諸法,就像用陽光去除黑暗,使世界沐浴於清凈光亮中,使眾生心間不留一絲煩惱。十八除蓋障院中,還安置了八位菩薩,分立於除蓋障菩薩之兩側。十九左邊為:施一切無畏、救意慧、慈起、不可思議慧四位菩薩。二十右邊為:除疑怪、除一切惡趣、悲念、除一切煩惱四位菩薩。二十一這九位菩薩都是表明大慈大悲、撥苦除障,修行者若是尊敬供養,體會菩薩本心,都能消除一切業障煩惱。二十二除蓋障菩薩之真言為:阿薩埵系多毗竭多纜纜纜纜娑訶。誦此真言,即表明除蓋障菩薩體於真如之道,以自在之力,除卻一切塵垢之障蓋,證得空的真諦。二十三如果有眾生口誦此真言,不久就會有除蓋障菩薩之德,能得大利益。二十四在金剛界曼荼羅中,除蓋障菩薩是安立於輪壇外四方的十六菩薩之一。二十五除蓋障菩薩通過真言告訴眾生:通過除障的種子開發有情的善性,可以除垢入證,獲得實相。二、為眾請法一在伽耶國有個伽耶頂山,其山寬廣平曠,沒有種種尖石穢沙,只有綠樹婆娑,花香鳥語,一片清涼景象。二一天,釋迦佛在山上召開法會,眾比丘、大菩薩、天龍八部(守護佛教的八種天神和龍神等的合稱)等彙集在如來周圍,準備聆聽如來的教誨。三山頂中間湧起了一座極高的寶座,在其四周的寶座也高聳入雲,令眾人生敬仰之心。四每個寶座都懸著七寶鈴,上面覆蓋著各種錦繡綢緞,寶座上空還支著極盡華麗的蓋幡,旗幡在風中招展。五當如來在寶座上入座,四周的大地都變成了七寶所成,平坦如掌,焚香燃燭,大地上湧出了無數美麗新鮮的天花,把大地裝點得如詩如畫。六無數碩大賽車輪的蓮花寶台鶴立於天花叢中,寶台皆由金色琉璃構成,還鑲嵌著晶瑩剔透的陀居羅珠。七釋迦如來端坐在正中的高台上,平靜安祥,面如滿月,形若須彌山安穩不動,慈眉善目,光明照耀一切大眾。八釋迦如來從頭頂上放大光明,此光明名普照,意謂照遍十方無量無邊一切世界。九此光明穿越時空,照到了東方芙蓉花世界除蓋障菩薩住所。十除蓋障菩薩,據說有人如果能聽到他的名字,一彈指間就能發善心,除一切障礙。十一這除蓋障菩薩感受到釋迦如來的光明,受大震動,即來到芙蓉華花世界的佛芙蓉眼如來面前。十二除蓋障菩薩恭敬地用頭面禮佛足,爾後卻坐一邊,向芙蓉眼如來詢問光明的由來。十三芙蓉眼如來告知與除蓋障菩薩一樣心懷敬意和好奇的菩薩大眾:這是西方婆娑世界釋迦如來所放的大光明,清凈無垢,能使大眾身心歡悅。十四除蓋障菩薩即告芙蓉眼如來:「我欲與眾大菩薩一起去婆娑世界,恭敬禮拜供養釋迦如來。」

除蓋障菩薩言。如佛所說一切不退轉亦非一切不退轉。其義云何。佛言。善男子。若有有情得聞如來名字。生起不退轉種子者。我說斯等有情得不退轉。非是得聞如來名字。俱時皆得不退轉地。善男子。我今復說譬喻以成斯義。譬如有樹初植種子。而其種子離諸過失。後以諸緣得生牙莖。乃至滋長果實成結。善男子。彼樹何故但說種子。除蓋障菩薩言。世尊。由其種子離諸過失。乃至果實成辦故說種子。佛言。善男子。得不退轉有情亦復如是。由彼才聞如來名字之時。不退轉種子生起具足。而其有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掉舉後悔與害心,昏睡貪慾及懷疑,當知此等五種障,乃奪善財之盜匪。修禪定的過程中有五種障礙,由於它能覆蔽自性,使善法不生,經論中又稱之為「五蓋」。具體而言:一、掉悔:掉舉與後悔合為一種。掉舉指心散亂到色聲香味等外境上,一直不能收回來,看見美色就起耽著,聽到妙音又去貪執等;後悔是對以前所做之事追悔莫及,對那段經歷放不下、想不開。從執著外境的散亂方面而言,這兩者的本體完全相同,故而安立為一個障礙。有些人正在坐禪時,聽到旁邊有聲音,心馬上專註那裡;或者隔壁炒菜時,聞到味道就想「好香哦」;或者該安住的時候不安住,一直記恨年輕時某某人對自己不好,一邊坐禪一邊產生各種惡念……所以,這種障礙對禪定的影響非常大。二、害心:指嗔恚,即對不悅的對境產生憤恨之心。比如你在坐禪時,想起自己的錢被人偷走了,別人對自己不公平,說過什麼什麼話,於是耿耿於懷,心中充滿不滿和不快。三、昏睡:昏沉與睡眠合為一種。昏沉指心內收,昏昏欲睡,身體漸漸沉重,但沒有真正入睡;睡眠是心極度內收,六根關閉,進入夢鄉。這兩者都是心內收,神志不清,不能清醒地入於禪定。我們有時候剛吃完飯就坐禪,結果一直打瞌睡,頭不停地一點一點,這就是一種障礙。四、貪慾:我們作為欲界眾生,對人或財物的貪心比較嚴重。正當入座時,某某悅意的對境在心裡浮現,對有漏的欲妙就開始起慕求之心。五、懷疑:對道果等滿腹懷疑:「我這樣修到底會不會成就?」「我修的是不是錯了?」「上師和佛陀講的道理,究竟有沒有解脫的利益?」……這五蓋或者五障,能將我們辛辛苦苦積累的聖者七財,或是明目張胆地掠奪,或是趁人不備地偷走,跟強盜和小偷沒什麼差別。其實我們平常也感覺得到,如果產生嗔恨心,會馬上意識到善根被奪走了;如果生起其他一些煩惱,自己雖然沒有察覺,但修行已悄然退失,原來擁有的信心、慚愧等財富,慢慢變得蕩然無存,所以這是特別可怕的一種道障。 很多修行人害怕家裡來一些賊,每天把門窗關得緊緊的,睡覺時也東聽西聽,一有狗叫就以為小偷來了。其實,賊進你家偷盜並不可怕,最多是把值錢的東西拿走,根本不可能偷走你生生世世的財富。而且作為修行人,應該對財物沒有執著。米拉日巴尊者在白崖山洞修行時,冬天的一個晚上,有個小偷摸進洞里,在洞中摸索。米拉日巴哈哈大笑,說:「我白天都找不到任何東西,你半夜三更、漆黑一片還能找得著嗎?」真正的修行人對財物的態度應當如此。以前噶當派很多修行人,家裡從來不鎖,門一直開著,我看漢地的很多茅棚也是這樣,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小偷來了也無所謂。可有些修行人根本不是這樣,安了一層又一層的鐵門和防護欄,還成天提心弔膽。其實,對我們修行人來講,最可怕的小偷莫過於掉悔、貪慾等五蓋,它對我們的聖者七財明搶暗偷,所以應修好正知正念的鐵門和防護欄。否則,你剛開始時修行很不錯,確實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後來盜賊不知不覺入於你的寶庫,把所有寶藏掃蕩一空,最終你一無所有,這是極其可悲的下場。 摒棄五蓋障 修學禪定除了外部修學條件要合適,內心不向外塵攀緣外,還有更深入的要求,也就是要摒棄五種蓋障,簡稱棄五蓋。五蓋,就是貪慾、嗔恚、睡眠、掉悔和懷疑。這五種蓋不是因根塵相對產生的,而是由根植在凡夫意根里的根本迷惑——小乘佛教稱作的根本無明產生的,是凡夫內心深處本具的煩惱,這五種煩惱就如同鏡子上的污垢一樣,覆蓋住了我們身心本來具足的光明、清凈、穩定、智慧的狀態,所以稱為「蓋」。五蓋是凡夫內心本具的,不象以六塵為對境的五欲是外來的,所以無法呵斥掉它,那怎麼能擺脫五蓋的干擾呢?智者大師告訴我們,對這五種煩惱要去摒棄,就如同清洗污垢一樣,以定慧力把五蓋清洗掉,就能回復我們身心本具的健康和自由。 所言棄蓋者,謂五蓋也。一棄貪慾蓋。前說外五塵中生欲,今約內意根中生欲。謂行者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令不生長覺已應棄。所以者何?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慾火而不燒諸善法?貪慾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欲無由近道。 五蓋中第一個要捨棄的是貪慾蓋,貪慾是健康人生最大的障礙。在呵五欲中呵斥的是因外塵而引起的貪慾,這裡的貪慾是指潛伏在意根中的無明煩惱,也就是意根不用藉助外境出現,只依靠記憶和幻想就可以產生的貪婪意識。比如好色的人,即使美色不在眼前,一樣可以浮想聯翩,留戀不舍,這就叫意根中生欲。這種意根中的貪慾是我們的根本迷惑,如果念念相續,就會覆蓋善心,使禪修的人不得清凈的禪定受用,善心不能生長。善心包含了禪定的法喜和感受,所以我們只要察覺到慾望生起來了,就必須在心中毫不猶豫地把它捨棄掉。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世間的人如果慾望過重,就如同印度的淫女術婆伽一樣會把身體燒壞,所以淫慾過度的人,臉色一定會發黑、發焦,就是內心慾火太重造成的,而人體比較敏感、慾望重的部位,皮膚的顏色也會比較深,這也是慾火灼燒的表現,甚至凡夫的心如果時常處在慾望中,也會變成黑色,以至失去正常的倫理道德。總之,因為很多煩惱都起自貪慾的緣故,心生慾火就會燒毀一切善法,並導致惡念頻生,則道業無由可成。 佛經里曾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比丘尼慾望很重,受不了淫慾戒的要求,又沒有智慧,不但不慚愧,反而大放厥詞,認為佛陀制定的淫慾戒沒道理,說淫慾是兩情相悅的,雙方都能快樂,為什麼還要戒?結果因為她毫無摒棄淫慾的念頭,導致淫慾熾盛,自女根部位出火自燃,燒壞了身體,這就是放縱淫慾的現世報應。同時,地上裂開一個洞,她自燃後掉入洞中,當場身陷地獄,這是她誹謗佛陀的慘報。玄奘大師去印度就看過這個洞口,無論用什麼方法都測量不到洞的深度,這在《大唐西域記》里有記載。這個故事是讓我們明白,戒律確實是修行人的保護傘,絕對不能兒戲。 另外一個故事講的是慾望對普通人的傷害,一個捕魚人偶然看見了外出遊玩的公主,不由心生戀慕,於是他就不再工作,天天到公主住的地方希望見到她,直到生病了還戀著她。漁夫的母親因心疼兒子,就借到皇宮賣魚的機會常常送魚給公主,希望藉此機會能讓兒子和公主見一面。公主很慈悲,得知真情後,就與老人約好,借她去神廟燒香的機會,讓漁夫躲在神像的背後見她。結果這個廟裡的天神很靈,知道公主要來上香,不想讓捕魚人對她有非份之想,於是天神就用神通讓漁夫在神像背後睡著了,公主怎麼叫他也不醒,於是就把自己身上的珠寶、瓔珞都留下來後就回去了。漁夫醒來看到這麼多珍寶,就知道公主來過了,非常悔恨自己錯過了機會,越想就越難受,以至慾火從心中燒起,燒焦心肺,最終導致死亡。死的時候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可見慾火焚燒的厲害。當我們貪慾心嚴重的時候,心會灼熱得火燒火燎,就像螞蟻爬在熱鍋里,越爬越會掉到熱鍋中心,最後只有死路一條。所以貪慾心生起來時,我們一定要摒棄,不能隨之上下糾纏,念念相續,否則首先損害的就是我們自己。 欲界眾生主要有三種貪慾:食慾、色慾和睡欲,其中色慾是最主要的。古人說「食色性也」,認為飲食男女是人的天性。而佛法告訴我們,欲界眾生,要想進入四禪八定,必須把欲界的一切都放下,可我們總牽著世間的男女情事放不下。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放不下追求世間之樂,禪定之樂就難以成就,如果能放棄世間的慾望,從四禪八定的角度來說,法喜之樂完全可以實現。所以我們要有這樣一種認識:如果想讓生命處在一種健康的狀態,就必須把負面的、覆蓋身心健康的貪慾徹底捨棄,主要是指在禪法修行中生起的貪慾,如果打坐時生起的念頭是為了更好的入定,這還是屬於善法欲;假如雜念紛飛的,一會兒想去多賺些錢改善家庭生活、一會兒想到哪個明星多好看,哪個地方的飯好吃……,這就變成了一種貪慾,使善法欲走向了反面,促成了念念不停的「貪蓋」。 所以貪慾有兩種:一種是貪慾,一種是善法欲。貪慾是我們堅決要摒棄的,因為貪慾是惡欲,必然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一種傷害,這種傷害開始可能很微小,或者不為人注意,但時間久了,嚴重的貪慾生起來時,個人主義得以無限膨脹,就會表現得極其自私自利,以致於無法和人正常相處,會被所有人厭棄、舍離。 善法欲也是一種貪慾,但善法欲會激發人積極向上,能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好的影響。比如我們希望身心健康有智慧,就會積極努力地學習永嘉禪,去聽、去背、去實踐,念念不忘,這就是善法欲,它會促成我們身心的穩定,並對環境造成一種正面的良性循環,善法欲是一種必需的身心慾望,是健康生命的保障,假如沒有善法欲,生命會無所事事,甚至會枯萎。所以善法欲和貪慾我們要分清楚,比如同樣是貪財,用正當的途徑去積極獲取錢財,養活自身和家庭,過一種健康的生活,這是善法欲。 而貪慾呢,就總是希望得到、擁有更多額外的東西,為了錢財不擇手段,那麼這個貪財就是惡欲,一經生起,心中就埋下了負面的不良因素,一旦這個因素產生影響,整個身心就開始毀滅。所以善法欲不會覆蓋我們心靈的智慧,只有貪慾才會覆蓋。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我們應該嘗試著學會把貪慾之念轉化成善法欲,善法欲是良性的、正常的,它與貪慾的連接點我們要學會把握,也就是要生起這樣的認識「禪定之樂較世間的貪慾之樂肯定更加高級、全面和深刻」,有了這樣一種認識上的轉變,就能夠把強烈的貪慾轉為求善法的動力,也就是善法欲。事實也確實如此,如果在家人能夠進入初禪、二禪、三禪的覺受,對世間的淫慾之樂自然就不會再去貪求。貪慾是種種惱亂的住處,執著這個慾望,就不可能安住於清凈的禪定之道,不過也不用害怕捨棄這個欲蓋就不能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了,在家人學習大乘禪法,不坐禪的時候,還可以過正常的夫妻生活,只要能不過分貪著這種「天倫之樂」,就有解脫的可能,永嘉禪法就有這種精神,可以使我們的生命在內在層次上得到超越。 二棄嗔恚蓋。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是故行者於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惱我,及惱我親,讚歎我冤。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如是嗔覺覆心,故名為蓋。當急棄之無令增長。 嗔恨是第二個覆蓋我們心性的惡法,佛經里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嗔心生起,就失去了佛法的根本,種下了墮惡道的因緣。嗔心重的果報在地獄道,貪心重在餓鬼道,所以嗔心比貪心的惡報要嚴重,所謂「只見心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有多少功德都會被嗔心燒掉,因此嗔心是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法樂就是禪定的法喜,嗔恨心重的人就無法得到這種法喜。比如我們在打坐時,突然想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就心生怨恨。或者大家共修很安靜,不知誰的手機響了,馬上心裡就厭煩「怎麼手機還不關!」其實這時候嗔恨心就擾亂了清凈心了,隨即就會失去禪定的快樂。 有嗔恨的心絕對不是善心,善心是什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是有大善的,因此不區分善與不善,不偏袒任何人,很公平的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大自然。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顆純凈的善心來承受生命真正的健康,一切善法都是在毫不夾雜嗔恨的純凈的善心裡才會得到展現和落實。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你為家庭付出很多,但這個善心裡卻帶著嗔心,邊做事邊心裡充滿怨氣,數落對方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因此嗔心重的人很容易惡口,說話很容易得罪人,結果對方既不領情,也不感恩,善心最終還是被嗔心所障礙,善法也就不是真正的善法了。 所以我們在修學禪定之前,要時時照顧自己的心,面對九惱也不能生起嗔心,九惱就是九種惱亂,第一是惱亂我個人的人;第二是惱亂我親人的人,比如殺父、殺母,殺親戚、朋友等等的仇人;第三是讚歎我冤家的人,凡夫總是冤親分明,如果有人讚歎你的冤家,你就會起惱亂之心。這三類人都包含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方面,都是我的冤家對頭,三三得九,稱為九惱。 由於這九惱的緣故,凡夫會產生嗔恨。嗔恨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凡夫意識當中的一種毒素,面對九惱,嗔恨心就慢慢把怨氣培養起來,一而再,再而三地積攢、深埋,所以叫「埋怨」,等到怨氣包不住了,就四處蔓延,最後衝天怨氣與嗔恨心共同爆發,煩惱就把真心給覆蓋住了。因此對於修禪定的人來說,嗔恨是極大的障礙,我們一旦發現自己被九惱所轉,生起嗔恨,就要趕緊把它消除掉,否則就會心生怨恨,難以入定。為了達到面對九惱不起嗔恨的心態,我們在禪修之外還要修慈悲觀來對治嗔恨。這裡有一個修慈心的偈頌: 弟子問:何物殺安樂,何物殺無憂,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 佛陀答:殺嗔則安樂,殺嗔則無憂,嗔為毒之根,嗔滅一切善。 這個偈頌就是告訴我們嗔恨是百毒之根源,對我們的生命和心靈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我們要修慈悲、忍讓來消滅心中的嗔恨,令心地清凈,善法才會得以生長。慈悲觀就是平等地觀一切眾生皆如我過去、現在、未來之父母,而不是九惱,因此都希望他們能離苦得樂,當慈悲心成為我們心行主導力量的時候,嗔恨心就失去了滋生繁殖的土壤。 嗔恨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順理嗔、非理嗔、諍論嗔。順理嗔就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比如很多正直的人看到壞人壞事會義憤填膺,就是順理嗔。這種人的果報是阿修羅,因為善心會有天福,但因為嗔心重,一直和天人作戰,屢敗屢戰,很難享受到天福的果報。非理嗔是因為心裡知道沒理,卻面子上下不來,結果嗔心大起。諍論嗔是因為爭執不休,引發的怒氣。不管哪一種嗔恨,都會直接對環境和健康產生惡的影響,嚴重的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城市,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嗔心是失去佛法的根本,只有摒棄了嗔恨心,善法才會成為真正的善法。 我們都知道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善心,但如果一個母親嗔心很重,在懷孕期間、哺乳期間經常起嗔恨心,她的兒子絕對健康不了,甚至會死掉。比如過去曾有一位母親,用乳汁餵養自己的孩子,結果孩子死掉了,母親很痛苦,就去問印光法師,為什麼孩子會死掉?印光法師就問她是不是生氣時給孩子餵過奶,母親承認確實如此,他們夫妻經常吵架,因此總免不了生著氣給孩子餵奶。印光法師就告訴這位母親說,生氣的奶水有毒啊,孩子就是因此死掉的。 這個結論現在已經得到了美國科學家的證實,他們把兩組同樣健康的白鼠放在一起,一組餵給生氣時的奶水,另一組喝正常心態時的奶水,三個月後,喝生氣奶水的白鼠都死掉了,另一組則健康如常。這就證明了嗔心確實會產生毒素,當一個人充滿嗔心的時候,整個血液都是有毒的,甚至會變色,所以人一生氣臉色會發生變化,而貯存血液最多的心臟和肝臟最受傷害,因此脾氣不好的人肝火和心火都很旺,健康都更容易出問題。 因為嗔恨是凡夫心本具的迷惑,所以我們往往是很可憐的,沒有辦法把握自己。比如九惱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難過,結果我們就上當了,真的難過了,嗔恨心一起,反過來又報復對方,對方也是凡夫,也嗔恨了,又吵又打,互相傷害。事實上雙方都是受嗔恚蓋的支配,起了顛倒妄行,每一次傷害都是先傷害自己,先把我們純凈的善心給傷害了。所以我們學習了佛法,就要有智慧,摒棄嗔恚蓋,修學慈悲觀,不被九惱所亂,才能得到禪定的利益。 三棄睡眠蓋。內心昏闇名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節委卧睡熟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如是惡法最為不善,何以故?諸餘蓋情覺故可除,睡眠如死無所覺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如佛諸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抱臭屍卧,種種不凈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_HAI垂至安可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臨陣兩刃間,爾時云何安可眠。眠為大闇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是大失安可眠! 第三要摒棄睡眠蓋,內心昏闇名為睡,睡著的人都心很昏暗,糊裡糊塗,什麼都不知道。我們的心昏暗久了,睡熟了就叫眠,這時人的各種感覺很麻木,也沒有姿勢儀態了,非常放恣,這都是因為睡眠的時候沒有覺知導致的,所以也稱睡眠為「小死」。之所以把睡眠稱為蓋,是指久睡昏沉會障礙用功,如果在用功坐禪的時候卻睡著了,或者糊裡糊塗不清醒,怎麼能止觀呢?這時睡眠就成為一種蓋,障礙我們無法進入禪定法喜的狀態,斷除今生後世的法樂之心,以及生天及涅槃之樂。睡眠蓋是一種很獨特的障礙,但比貪心和嗔心還可怕,因為貪嗔這種蓋可以在發現之後摒棄掉,而睡眠時因為智慧昏暗,和死了差不多,無法覺知,很難除滅,最終導致一生空過,與禪定法喜失之交臂。 很多人修四禪八定,坐禪的時候精神很好,但一靜下來就睡覺了,睡著了也不做夢,什麼也不知道,這種狀態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禪定功夫也不會增長。假如禪定有一定功夫了,散亂心、貪心、嗔心少一點,睡眠質量也會好一點。如果睡不好,做夢太多,那是因為貪心、嗔心太重,比如夢境中出現討厭的事情、想要得到卻得不到的東西,就是貪心太重造成的;如果夢境中出現恐懼、害怕、殺追等情景,則是嗔心太重的原因。 棄睡眠蓋不是讓我們放棄正常的睡眠,一般我們睡六至八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如果過於貪睡,醒了也不起,或是在坐禪中睡著了,生不起明了覺知的狀態,障礙了禪定,這就成了一種必須要捨棄的蓋障。佛陀在呵責嗜睡弟子的偈頌里,提到了種種呵斥睡眠蓋的原因,要我們警覺生命的無常,不要把寶貴的人生全都昏睡過去。 如果昏睡心很重,要用禪鎮、禪杖使之覺醒。禪鎮和禪杖是坐禪裡面的兩種法器,用來對治昏沉嚴重的人,使之警覺。坐禪時,禪鎮安置於頭上,作為警覺睡眠之道具。《釋氏要覽》卷下說:「禪鎮,木版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細串於耳下,頭戴去額四指。坐禪人若昏睡頭傾,則墮以自警」 。佛言「一墮舒一足,二墮舒二足,三墮應起經行」。現在禪堂裡面改用竹片切開一半,做的很光滑,放在膝蓋上,坐禪時昏沉想睡就拿起來搓一下,讓自己警覺起來。 還有就是禪杖,坐禪時,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葦作成,一端用布等物包裹。《釋氏要覽》卷下記載:「禪杖,以竹、葦為之,用物包一頭,令下座執行,坐禪昏睡,以軟頭點之」 。今則泛稱僧所用之杖,現在禪堂裡面改用香板了,昏沉睡覺時就會被打香板,讓禪修人清醒過來,時刻處於覺知的狀態。所以坐禪時,是要警覺睡眠的,因為睡眠很昏沉,會覆蓋我們的智慧。 四棄掉悔蓋。掉有三種:一者身掉,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者口掉,好喜吟詠競諍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縱意攀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名為心掉。掉之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攝心猶不能定,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汝已剃頭著染衣,執持瓦缽行乞食。云何樂著戲掉法,放逸縱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樂,覺其過已當急棄之。悔者,悔能成蓋,若掉無悔則不成蓋。何以故?掉時未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時,方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但悔有二種:一者因掉後生悔如前所說,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懷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復憂。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若應作不作。不應作而作,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第四是棄掉悔蓋,掉是掉舉、散亂。散亂的心就如同走路時隨隨便便甩來甩去的手臂一樣,好象隨時都會掉。比如有些人逛街,沒有一個主心骨,心神散亂,到處遊走,這是心掉;如果東拉西扯,隨便聊天,或者在網路聊天室上聊些亂七八糟的世間俗事,就是口掉。悔是後悔,如果只是掉而沒有悔,還不稱為蓋。逛街也好,聊天也好,東想西想也沒關係,想坐禪就馬上能收攝回來,說放下就放下,以前的事情如同沒有發生過一樣,也不後悔,只是把握當下,好好坐禪就行了。但是很多人往往不能這樣,身心掉舉,混亂了一天,晚上坐禪也不能好好坐,一個勁兒後悔,心裡不安:「唉,瘋瘋顛顛,又過一天」,然後又開始計劃,明天如何如何工作、如何如何修學等等,根本定不下來,這就成掉悔蓋了。 悔有二種:第一就是剛才說的掉後生悔,也就是做了不如法的事情後生起了後悔之心,叫掉悔;第二就是犯有大罪過的人,會經常懷有恐怖畏懼之心,如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就成了「悔蓋」,能讓我們一生沒有機會入禪定,所以犯了戒、或做了錯事以後,我們要通過一定的法來懺悔。如法懺悔清凈之後,心理上就要把它放下,如果放不下,這個悔恨一直留在心中,就成為一種毒、一種蓋,就能蓋住我們的智慧和善心,所以必須放棄掉悔蓋。 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有人,入於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 第五是疑蓋。懷疑也是凡夫意根里的根本迷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如果懷疑就肯定不能入了,不能深入佛法就不可能有禪定的快樂,如無手人,雖入寶山,終無所獲。這裡的疑是狐疑不定的意思,對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猶豫不決,所以得不到清凈的禪定感受。禪宗里有話叫「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禪宗的疑是指對世間法的疑,是建立在堅信佛法的基礎上的,這樣的疑能產生一種出離世間的力量,反而能增加我們的禪定力,而對佛法狐疑不定,就是疑蓋,就會障礙禪定,所以這裡說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 障礙正信的疑蓋有三種,我們想得禪定,必須要摒棄這三種疑蓋。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 第一是懷疑自己,很多人無法了解自己的善根因緣,只是認為今生業障很多,也不聰明智慧,平常又那麼散亂,憑什麼就能坐禪得定呢?這麼一懷疑,就有了疑蓋,那就註定你不可能進入真正的禪定。所以懷疑自己的人,不自信的人,修學佛法永遠得不到利益。佛經里講,人生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所以只要此生你有機會聽聞到佛法,哪怕只聽到一句,也足以說明你善根非常深厚了,只要能如法修行,肯定會成就,如果不能如此充分肯定自己,稍有懷疑,就把自己障礙在門外了。 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訶衍論中說:如臭皮囊中金,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凈,亦應生佛想。 第二是懷疑傳法的師父,「好象也沒有什麼仙風道骨,威儀異相,普普通通的,他自己恐怕都沒有入過禪定,哪能教我入禪定?」疑師是屬於傲慢的習氣,明明是教你的人,還覺得他不如你,有了這種懷疑和傲慢,就必定會障礙你入道。所以《摩訶衍論》就提到了對待師父的正確態度,「師雖不清凈,亦應生佛想」,即使師父真的不清凈,是一個臭皮囊,但臭皮囊里有真金,我們為了得到真金,就不要嫌棄皮囊的臭了,就要把師父當作活佛一樣對待。所以千萬不要看到老師有一點德行上不圓滿的地方,就對他失去信心,因為對師長的信心能圓滿我們的心行,是自己心中誠信俱足的表現,對傳法師具備了這樣的信心,絕對會得到法的受用。 三疑法。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如人在岐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見疑從痴生,惡中之惡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汝若懷疑惑,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摶鹿,不能得解脫。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岐道,利好者應逐。【五蓋】  (梵pan~ca a^varan!a^ni,巴pan~ca a^varan!a^ni,藏sgrib-pa-ln%a)  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煩惱。蓋(a^varan!a)乃煩惱之異名,有障、覆、破、壞、墮、卧之義,如《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雲(大正27·249c)︰『何故名蓋?蓋是何義?答︰障義、覆義、破義、壞義、墮義、卧義是蓋義。此中,障義是蓋義者,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蓋。覆義乃至卧義是蓋義者,如契經說,有五大樹種子雖小,而枝體大覆余小樹,令枝體等破壞墮卧,不生花果。云何為五?(中略)如是有情慾界心樹,為此五蓋之所覆故,破壞墮卧,不能生長七覺支花、四沙門果,故覆等義是蓋義。』  (1)貪慾蓋(ra^ga-a^varan!a)︰謂眾生貪愛世間男女、色聲香味觸法及財寶等物,無有厭足,以此貪慾覆蓋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貪慾蓋。  (2)嗔恚蓋(pratigha-a^varan!a)︰謂眾生或於違情境上,或追憶他人惱我及惱我親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嗔恚蓋。  (3)惛沉睡眠蓋(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蓋。睡眠者,意識惛熟,五情闇冥,眾生以此睡眠覆蓋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睡眠蓋。  (4)掉舉惡作蓋(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戲蓋、調戲蓋、掉悔蓋。掉悔者,身無故遊行為掉,心中憂惱為悔,謂眾生以此掉悔覆蓋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掉悔蓋。  (5)疑蓋(vicikitsa^-a^varan!a)︰疑者痴惑也,謂眾生無明暗鈍,不別真偽,猶豫之心,常無決斷,以此疑惑覆蓋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故名疑蓋。  以上五者中,惛沉睡眠蓋系合惛沉、睡眠二者為一,掉舉惡作蓋乃由掉舉、惡作合併為一,餘三蓋皆單一成立。蓋惛沉、睡眠之所食、對治、事用皆相同,故立為同一蓋;掉舉與惡作亦然。餘三者一食一對治,故自成蓋。如《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雲(大正27·250b)︰『複次以三事故,各共立蓋,謂一食故,一對治故,等荷擔故。此中,一食一對治者,謂貪慾蓋以凈妙相為食,不凈觀為對治,由此一食一對治故,別立蓋。嗔恚蓋以可憎相為食,慈觀為對治,由此一食一對治故,別立一蓋。疑蓋以三世相為食,緣起觀為對治,由此一食一對治故,別立一蓋。  惛沉睡眠蓋以五法為食︰  (一)萺憒,  (二) 不樂,  (三)頻欠,  (四)食不平性,  (五)心羸劣性,以毗缽舍那為對治,由此同食同對治故共立一蓋。  掉舉惡作蓋以四法為食︰  (一)親里尋,  (二)國土尋,  (三)不死尋,  (四)念昔樂事,以奢摩他為對治,由此同食同對治故,共立一蓋。  等荷擔者,貪慾、嗔恚、疑一一能荷一蓋重擔,故別立一蓋。惛沉睡眠二二能荷一蓋重擔,故共立蓋。所斷障礙總說 通過上面對於雜染和清凈體相的辨別,我們就知道雜染和清凈的差別是在現相上安立,並不是實相上安立的。那麼我們做為一個凡夫,處在有垢位,並沒有失去自性清凈的法性,但是因為虛妄分別而導致法性不能真實現前。現在要尋求涅槃的果位,證入法界,它的障礙唯一就是虛妄分別,這就是所斷。實際上第二品所要辨別的障礙種類,也就是虛妄分別的種類。彌勒菩薩在第二品當中專門就是辨這個障礙,那麼我們想辨障的必要性是什麼呢?辨障的必要性就是:只有認定、認識了自己相續當中存在的障礙,才知道在什麼地方需要糾正對治。假如連什麼是障礙、能障有哪些、所障是什麼、為什麼會障礙這些道理都搞不清楚,那麼怎麼可能斷障而證入真實性呢?所以,這一品當中,我們關鍵是要分析清楚能障和所障以及以能障如何障礙所障,這就是辨障的意思。 總說具分及一分,增盛與平等,於生死取捨,說障二種性。總的來說,對於大乘種性和小乘種性作障礙的就是具分障、一分障、增盛障、平等障以及取生死障和捨生死障。下面解釋六種障礙的含義:①具分障和一分障是一對,分別屬於大乘種性者和小乘種性者心相續當中的障礙。按照唐譯《辨中邊論》,具分障是指煩惱障和所知障,因為這些障礙全都是對於大乘解脫構成障礙的緣故,所以叫做具分障。一分障是單指煩惱障,只是這一分對小乘解脫構成障礙的緣故,所以叫做一分障。也就是徹底斷盡了一切煩惱障後,所知障對於小乘解脫並不構成障礙。在藏文當中,具分障譯為廣大障或者周遍障。按照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注釋,這樣兩種障礙是以所障的差別對於能障安立廣大障和少分障的名稱,也就是,對於大乘廣大的自他二利作障礙的,就叫做廣大障;對於小乘少分自利解脫作障礙的,就叫做少分障。兩種解釋的方式上確實有所不同,但是從障的自體上講,沒有不同,所以,按照意義來講,完全都是一致的。針對利根的大乘種性者所求的果是二利究竟的圓成實徹底顯露的佛果。所以,就要消盡一切客塵,也就是大乘種性者所斷的障礙是以煩惱障和所知障所攝的一切虛妄分別。鈍根的小乘種性者所求的只是解脫分段生死,所以所斷的障礙只是一分以煩惱障所攝的虛妄分別。②增盛障和平等障是一對,都是從煩惱的方面來說的。那麼有兩種解釋方法:第一種是,如果所緣境只是少分,那麼就能促發粗大的貪心等煩惱,這就叫增盛障。如果煩惱的產生,和所緣境的程度相應,那就叫平等障。比如:嫉妒心非常強,只要別人稍微超過自己,就會生起難以忍受的嫉妒心,這就是增盛障。或者像毒蛇,稍微有一點違逆,就會發起很大的瞋恨心;或者象酒鬼,只要聞到酒味,貪心就無法控制,這些就是屬於增盛障。再講平等障的例子,比如在違逆境比較弱的情況下,心裡會稍有厭惡感;如果違逆境變成中等,那麼瞋心也變成中等;如果違逆境很強大,瞋心也變得很粗猛。這叫做平等障。再比如,我們在靜處修行,因為遠離了紅塵,很少接觸不清凈的聲色,這樣內心的煩惱就比較微弱。但是如果進入大城市,因為環境很惡劣,所以染緣很強大,這樣我們相續的煩惱也會引發得很強大。知道這個心隨境轉的道理,就應當盡量不接觸不清凈的境界。第二種解釋:比如,相續當中雖然有各種煩惱,但是,以瞋心最厲害,其他煩惱小一些,這個瞋恚就是增盛障。假如相續當中貪、瞋、痴三毒的勢力都比較平等,沒有強大和微弱的差別,這就叫平等障。③取生死障和捨生死障是一對。以執取生死,會障礙空性的智慧;以舍離生死,會障礙大悲心的方便。這兩種都對大乘道的精華——大悲空性藏或者說空性智慧和善巧方便雙運構成嚴重的障礙。所以,我們就需要了知,做為一個大乘的修行人,以執著心取生死也是障礙,或者以厭離心,或者以一種不合理的,或者沒有大悲心的前提下,以一種心的來舍離生死輪迴,也是一種障礙。所以,需要了知大乘的法越來越殊勝,而且他的智慧、他的方便是很殊勝的,比較深奧的一種境界來面對萬法。或者說他自己不會去執著生死輪迴,或者不會被執著心起煩惱而造業,轉生在生死當中,但是,他以大悲心推動會普度生死眾生,所以,他不可能徹底捨棄生死。所以,針對大乘的修行人來講,以執著心取生死也是障礙,以一種厭煩心或者為了自利捨棄生死也屬於一種障礙,這是針對大乘的根機來講的,對大乘來講,的確以執著心取生死是障礙,不但這個成了障礙,甚至以沒有大悲心,沒有菩提心,沒有大乘的善巧方便去捨棄生死,也是嚴重的一種障礙,起一般的貪瞋等煩惱,大乘的修行人不會認為是特別嚴重的障礙,但是捨棄眾生,捨棄生死輪迴,自利的發心求自利的解脫是很嚴重的一種障礙。所以,彌勒菩薩這裡也講,以執著心取生死會障礙空性的智慧,以厭離心或者是自私自利的發心來舍離生死也是障礙大悲的善巧方便。在六種障礙當中,具分障、取生死障和捨生死障是大乘菩薩道的障礙,一分障是聲緣道的障礙,增盛障和平等障是二者共同的道障。雖然煩惱障也障礙大乘究竟的菩提,但是這裡說一分障就是聲緣道的障礙我們需要了知,大乘的道完全是人無我、法無我的空性圓滿證悟,那麼這個時候還是會斷煩惱障和所知障,這裡沒有說一分障障礙大乘菩薩道的境界,這個我們需要了知,不必要這樣單獨講,因為說具分障已經說到煩惱障和所知障都會障礙大乘菩薩道。所以,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注釋當中也講到,一分障就是障礙聲聞、緣覺道的障礙。 ——《辨中邊論頌講記》波羅蜜多障障富貴善趣,不舍諸有情,於失德減增,令趣入解脫。障施等諸善,無盡亦無間,所作善決定,受用法成熟。第一頌和第二頌的「障」字要一直貫穿到最後。論中說到:「對於布施波羅蜜多,宣說富貴自在障;對於持戒波羅蜜多宣說善趣障;對於安忍波羅蜜多,宣說不舍有情障;對於精進波羅蜜多,宣說減過失增功德障;對於靜慮波羅蜜多,宣說令所化趣入正法障;對於般若波羅蜜多,宣說令所化解脫障;對於方便波羅蜜多,宣說布施等諸善無窮盡障;對於願波羅蜜多,宣說一切生中善無間轉障;對於力波羅蜜多,宣說所作善得決定障;對於智波羅蜜多,宣說受用法成熟障。」下面我們以能障、所障、障名來作解釋,其中所障分因和果兩個方面。①能障:慳吝。所障:布施,富貴。障名:富貴自在障。以布施就可以得到富貴,將來資財很豐裕,不缺受用。但是以慳吝就會障礙布施,沒有布施的善行,將來不會得到富貴。所以慳吝是富貴自在的障礙。我們做人要慷慨大方,不能小氣。小氣就會障礙大富大貴。比如,有乞丐來要錢的時候,你打開錢包,從裡面挑出一張最小的票子,然後抓在手心裏面,想了半天才鬆手,這其實就是慳吝的煩惱在作怪。手心抓得緊緊的,說明裡面的心執著得很緊,不肯施捨。以這樣慳吝的煩惱,在阿賴耶識當中種下的就是餓鬼的習氣,將來成熟果報的時候,就會現前餓鬼那樣的根身器界,比如嘴巴封閉得只有針眼那麼小的口子。因為做人的時候一毛不拔,內心抓得緊緊的,不能放開,所以以這種惡因,做餓鬼的時候,口就非常小。相反,如果心量能放開,慷慨大方,這樣做布施的話,將來就會很富貴很自在,張口可以吞盡四大海的水。這也是因果的規律,因果一點都不會錯亂,量大福報就大,量小福報就小,大家都需要明白這個道理。②能障:破戒。所障:持戒,善趣。障名:善趣障。以守持清凈的戒律,身口意三門禁止惡行、惡語、惡念,能獲得人天的善趣,但是以破戒就會障礙持戒,失去戒足,就不能轉生善趣。所以破戒是善趣的障礙。佛在《大般若經》當中說:「我若不護凈戒波羅蜜多,當生諸惡趣,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何由成熟有情、嚴凈佛土,能得一切智智乎?」所以,沒有受持清凈的戒律的話,肯定轉生三惡趣,連一般的一個人身都不會得到,何況成熟有情,嚴凈佛土,獲得一切智智的果位,根本沒有希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當中說:「若有不受如來藏,尚不能得野干身。」《戒經序》當中說:「譬如人毀足,不堪有所涉,毀戒亦如是,不得人天生,亦不到菩提。」一個人如果兩隻腳斷了,那什麼地方也到不了,同樣,戒就像腳一樣,有了戒體才可以往上走,破了戒就不會得到善趣生,更不可能獲得菩提。所以做人,一定要守持仁義禮智信的道德,作人如果沒有仁、義、禮、智,信,那就失去了人的法相,將來決定無法做人,只能做旁生、做餓鬼眾生、做地獄眾生。③能障:瞋恚。所障:安忍,不舍有情。障名:不舍有情障。安忍有三種,通過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以及思擇法忍,就能攝受有情,有了三種安忍的差別,並且依靠這三種安忍,的確直接攝受有情的,但是以瞋恚就會障礙安忍,瞋恚是一種厭背的心態。瞋恚起來的時候,就會舍離有情,所以是不舍有情障。我們打個比方來講,在1998年5月12號的時候,美國有個中學生衝進高中學校的餐廳,舉起半自動步槍,對著人們開槍,當時一位學校的摔跤隊員,在他停下來裝子彈的時候把他制服。後來,警察搜查他的住所的時候,發現他的日記。他在日記當中這樣寫到:「仇恨驅使著我……我滿腔怒火……所有人都跟我過不去……一旦我的希望沒有了,人們也就該死了。」所以,人在沒有克制力的時候,以瞋恚就會毀滅自己和他人,瞋恚是地獄的因,最具有破壞力。對於大乘菩薩來說,一百個貪心不如一個瞋心的障礙重,因為以瞋心會捨棄有情,從根本上摧壞菩提心。④能障:懈怠。所障:精進,減過失增功德。障名:減過失增功德障。以精進策發就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過失日益減少,功德日益增上。但是以懈怠就會障礙以精進減少過失增上功德,所以懈怠是減過失增功德障。⑤能障:散亂。所障:靜慮,令所化眾生趣入正法。障名:令所化趣入正法障。成就靜慮,就可以以定境發起神通,以神通力可以觀知所化眾生的根機、意樂、心行、宿世因緣等等,這樣就能相應他的根機,遣除他的邪見而讓他趣入正法當中。不具足神通引導眾生,就像盲人打靶一樣,非常困難。以散亂會障礙成就靜慮,以及它的結果——依靠靜慮發起神通而引導眾生讓它趣入正法。所以,散亂是令所化趣入正法障。⑥能障:邪慧。所障:般若,令所化眾生解脫。障名:令所化解脫障。什麼是邪慧呢?就是不如理的通達造惡業的一切邪分別,也就是世智辨聰。比如現在的小孩,小小年紀,就知道怎麼包裝自己、怎麼表現自我、怎麼交際、怎麼愚弄人、怎麼談情說愛、怎麼受用五欲,口才也好,什麼都說得來。這些都是末法時代眾生邪慧增上的惡相。以邪慧會障礙般若,本來般若和邪慧是不可能並存的,只有把原來各種不如理的邪分別完全消光,才有「絕後逢生」的機會。邪慧很壞,它是造惡業的利器,是加強我執和法執的元兇,所以邪慧堅固的人,實際上和精神病同樣可憐,沒有辦法趣入解脫,沒有辦法發起真正出世間的大般若。所以,人心越純樸,越容易和般若真實相應。這樣就知道,邪慧會障礙般若,以及般若的果——就是以般若宣說聖法,讓所化眾生的心相續解脫。⑦能障:離方便。所障:方便,令布施等善根無有窮盡。障名:令善無盡障。按照《成唯識論》來講,方便有兩種,就是迴向方便善巧和拔濟方便善巧。方便的作用,就是能使善根無有窮盡。以迴向方便善巧來說,如果把六度所攝的布施等善根迴向菩提和眾生,就可以讓善根無有窮盡。相反,遠離迴向的方便,那所修的善根就有執著、有限量,不能無窮無盡。所以離方便是善根無盡障。⑧能障:不入願。所障:願,一切生中善無間而轉。障名:一切生中善無間轉障。按照《成唯識論》來講,願有兩種,就是求菩提願和利樂他願。願的作用,就是能使修持一切善根相續不間斷。由大願力的攝持,能順於善法的生長。我們佛教當中有「乘本願輪」、「乘大願輪」這樣的成語,為什麼把「願」比喻成輪子呢?因為輪子是不斷轉動的,有願力的攝持,大乘菩薩身口意三門的善行就會始終隨著願力而轉動,所以就叫「願輪」。如果我們沒有大願的攝持,那善法就會被間斷。清朝的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當中說:「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如果不發廣大心,建立堅固的誓願,那你縱然經歷佛剎極微塵數的大劫,依然還是在輪迴當中,即使有一點修行,也是徒勞辛苦。)所以需要了知,沒有大願,沒有大願的攝持的話,的確善法就會被間斷的。所以,發大願,以大願攝持,善根自然會增長,也就是說相續不會間斷的,不會有相續間斷、停止的機會。平常,大家對於發願尤其要重視,因為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在因地發了大願,由於願力攝持趣入菩薩道才最終成佛的。沒有大願的攝持,決定無法成就。所以,大家對於《普賢行願品》等殊勝願文的應當研讀、念誦、觀修,特別特別重要,這是大乘的根本

。尤其《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精華品,也是顯宗和密宗共同特別重視的殊勝願文,《普賢行願品》方面特別特別需要重視。咱們的上師為主的高僧大德們平常發願,不念其它的,就唯一念這個《普賢行願品》,有如是的必要性,有如是的重要性。需要了知,特別需要重視這樣的殊勝願文,這就是大乘的根本

的緣故。確實很多大德都是這樣講的,比如窺基大師他老人家在《述記》當中說:「由十大願,願在所生之處善無間能轉故,由大願攝受,能順善法之生。現今世人無大願攝,故於所在生不順善法,善法不起,非無間轉。」(由於十種大願,發願所生之處善法都無間而轉的緣故,這樣由於大願力的攝受,在一切生時都能夠順應善法的生長。但是現代人沒有大願的攝受,所以在所在生當中,不能隨順於善法而行持。善法生不起來,不是無間相續而轉。)所以,由於不入願,就障礙以大願在一切生當中修善無間而轉。⑨能障:力弱。所障:力,所作善決定。障名:所作善得決定障。首先解釋力的含義,再解釋力的作用,最後講能障和所障的對應。(1)力的含義。按照《成唯識論》來講,力有兩種,就是思擇力和修習力。在《華嚴經疏》當中講:「思擇力,思擇正理而對治諸障之力也;修習力,修習一切善行而使堅固決定之力也。」(所以,思擇力就是思察抉擇正理而對治障礙的能力;修習力就是以修習一切善行而成就的堅固決定之力。)太虛大師對於這兩種力做過很精闢的解釋,他說:「思擇力是智慧上思察抉擇的能力,比如此是此不是,此是惡此是善等,能夠辨別決斷都是力;修習力是熟練上的修習所成力,有充分任持的能力,比如一件事做得很快很好,就是巧妙自在神速力。」(2)力的作用。有了思擇力和修習力,就能使所作的善獲得決定。為什麼能得決定呢?因為以思擇力和修習力能夠勝伏障品,這樣所修的善法就不會被障品損壞,所以說以這兩種力能夠使善行獲得決定。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注釋,是從果的角度解釋作用,他說作用是「全然決定善根的一切果不空耗。」(3)這裡障體「力弱」,是指勝伏波羅蜜多違品的力量不夠,也就是思擇力和修習力不夠。下面舉例說明,比如世間的體操運動員,如果對於每一種動作的要領都領會得很清楚,每一步都知道怎麼做,這就是具有思擇力。如果每個動作都能運用自如,每一步都能表現出來,體操的節奏感完全能夠把握,像這樣就是具有修習力。以這兩種力,就可以讓所作的動作決定,可以得到滿分。相反,假如思擇力和修習力不夠,那在動作上就會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這叫做所作不決定。這個例子說明:以具力就會導致所作決定、以力弱就會障礙所作決定。我們行善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有時候猶豫不定,有時候心裡沒有底,不知道如何做才好,這就是思擇力不夠。有時候是「想得到,做不起來」,這就是修習力不夠,也就是缺乏鍛煉。以這樣的思擇力弱和修習力弱,就會使自己的行善不能決定,不能全分相應。相反,如果思擇力和修習力具足,那你的修行決定是針針見血,功夫一定是得力的。比如,我們修一個凈土法門,如果能把凈土的事理因果抉擇得很清楚、很透徹,那就會在智慧上完全決定,這樣你求生凈土的心,一萬隻牛也拉不回來,這就是思擇力的作用。進一步,在凈業的修行上,不論是持名觀想,或者是發願迴向,或者是祈禱供養,經過長期的熏修,到達純熟的地步,這就是具足修習力。以這樣兩種力的作用,每念一聲都決定是九品蓮花的種子,每禮一拜都決定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雖然身體在娑婆世界,實際上已經是極樂國土的人了。所以,培養思擇力和修習力非常重要。⑩能障:依文解義等。所障:智,受用法成熟。障名:受用法成熟障。按照《成唯識論》來講,智有受用法樂智和成熟有情智兩種。從智的作用上看,有了智慧,自己就能受用法;而且能夠讓他人的相續成熟。所以,自己受用法和令他成熟就是智慧的真實作用。如果智慧不圓滿,不能通達聖教的甚深究竟密意,只是按文字表面的理解,或者人云亦云,這樣自己不能簡擇,就會障礙自己受用法。既然自己都不懂怎麼受用法,也就不可能引導他人、讓他人得到真實的成熟。以上十波羅蜜多當中,後面四種——方便、願、力、智都是從智慧當中開出來的,智慧的障礙就是愚痴。所以,後四度的障體實際就是愚痴的自性。換句話說,離開善巧方便是愚痴;不知道發願也是愚痴;思擇力和修習力不夠也是智慧遲鈍;不了知聖教究竟密意、只知道依文解義等,還是沒有智慧所導致的。所以後四度的障體,總的來說,都是從一個愚痴的不同表現上來講的。 ——以上出自《辨中邊論頌講記》
推薦閱讀:

恭喜您!你要走大運了!今日只要你幫佛祖菩薩一個忙,十方諸佛菩薩將為你保駕護航!一生富貴吉祥!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菁華 第二集
菩薩寶典—慧解脫必學的阿賴耶識(完結)
四大菩薩圖解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