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峨眉山,需要知道的佛教禮儀

什麼是佛教禮儀


佛教禮儀是為了區別世俗而冠名的,他的內部名字叫威儀,他是佛教律法中作持性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

這種表現既持戒的妙德表現於外(戒相),又是我們對於規範禮節的認識和接受。佛教禮儀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主體存在,又可以作為襯托依付於佛教律法存在。

常用的禮儀


佛教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是說行住坐卧之間都要合乎威儀,如: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卧如弓。總之,在佛門裡,吃飯、穿衣、走路、會客,乃至開會、訪友、探病都有一定的禮儀。

例如:有人批評某一個人吃飯沒有吃相,走路沒有走路的樣子,甚至坐沒坐相,站沒站相,這就是沒有生活的行儀;有的人衣冠不整,這就是沒有合乎穿的禮儀;有的人談吐庸俗,這就是沒有語言的禮儀。

所以在佛門中說,語默動靜安詳,一切合宜,這就是禮儀。現在的禮儀也不只是古禮而已,譬如電話有電話的禮儀,接機有接機的禮儀,旅遊有旅遊的禮儀,乃至交通有交通的規則,那也是禮儀。因此,這裡所說的禮儀,是從衣、食、住、行、人際往來約略談之。其實,禮,存乎一心,只要行之有據,都是禮儀。

1、相見的禮儀

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家庭里有父母兄弟,學校里有老師同學,機關里有長官同事,街道上人和人摩肩擦踵。所以,每個人不管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和很多人相見、來往。那麼,我們與人相見時,應該具備什麼儀禮,才不失禮貌。

2、說話的禮儀

人與人相處,說話實在是一大藝術。當你要向人表達意思時,除了文字、肢體動作外,說話也是一種傳達工具。但是說話不當、不得體,也容易在語言上傷害別人,造成人我相處的不和諧。因此,如何說話、說話的場合、分寸的拿捏,都是不容忽視的說話禮儀。

3、電話的禮儀

隨著社會轉型,人際往來頻繁,"電話"已成為現代人聯絡、溝通的重要管道。但是,有的人往往在接聽電話時,一聽到不喜、不悅、不順的語氣或事情時,就會摜電話,絲毫不考慮這一摜,把功德、人緣、善因、好感都摜掉了。

4、共處的禮儀

世間萬法皆由眾緣和合而成。

人活著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仰賴社會大眾、親人眷屬的共同成就。所以每個人不論走到那裡,總離不開人群,每天都會和很多人來往、接觸。我們應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對待別人,才能獲得人際關係的和諧呢?

不嫉不疑:有一首偈語說:"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現體無窮,青山綠水依舊在,為人疑嫉難兼容。"

我們和大眾相處,最怕的是彼此相互嫉妒、懷疑。疑心,會造成分裂;嫉妒、瞋恨心,也會形成人際的衝突。因此,人我之間如果能夠不嫉不疑,你喜歡我,我信任你,自然能彼此融洽。

5、待客的禮儀

一個優秀的人,必具有大眾性、社會性,肯與人接觸,幫人解決問題、困難,並從尊重溝通中,與訪客建立友誼,令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也就是待客之道。


推薦閱讀:

想給外婆買幾本適合佛教徒讀的書,該怎樣買呢?
室友信佛,為什麼她越是相信,我就越是反感?
既然佛說無差別,那麼當天人和餓鬼有區別嗎?
宗薩仁波切有哪些話語或者分享讓你覺得特別受益或者有趣?
佛家如何說緣分?愛上一個人按佛理該怎麼做?

TAG:禮儀 | 佛教 | 峨眉山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