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中華禮儀之邦
特約主持人開場語仲偉民(《清華大學學報》常務副主編):應光明講壇之邀,彭林教授今天給大家做一個演講,演講的題目是「守望中華禮儀之邦」。2008年北京奧運希望做到:世界給我十六天,我給世界五千年。五千年的「禮儀之邦」到底有什麼內涵?奧運會時我們怎樣充分展現五千年禮儀文明?怎樣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真正改善國人的禮儀習慣?我們請彭林教授就這些問題給我們講一講,大家歡迎!(掌聲)▲彭林,1949年10月生於江蘇無錫市。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經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兼職教授等。長年從事中國古代史與學術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對古代禮學以及《周禮》、《儀禮》、《禮記》等禮學經典的研究。
2006年第5期總第5期主持人:王保純計亞男 殷燕召時間:2006年5月15日 地點:清華大學新齋彭林: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晚上好!眾所周知,禮儀是文明民族的標誌,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民族都有自己的禮儀。我們中華是千年文明古國,禮儀文明真是粲然大備,「禮儀之邦」這個詞正是對她的讚譽。可是近代以來,由於非常複雜的原因,中華民族的禮受到了過度的批判,甚至被全盤否定,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甚至連起碼的禮儀規範都沒有了。正是這種「文化自戕」,動搖了我們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根基。如今,由於2008年我們要舉辦北京奧運,大家這才發現由於禮的缺失所帶來的問題。但是,「中華禮儀之邦」的內涵,並非只是指點頭哈腰、鞠躬作揖之類的交際禮儀,它的內涵非常之廣泛,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它?在當代它還有沒有價值?這些問題都需要來作深入的探討。今天,我想結合人文奧運,談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怎樣認識中華禮儀之邦2004年雅典奧運的開幕式,沒有向全世界炫耀希臘的現代化,而是展示了一個原汁原味的古希臘文明,這是他們高明和成功的地方。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的主題是明確的,就是展現我們中華文明的人文精神。中國文化不是西方文明的分店,也不是西方文明的複製品,它是世界上為數很少的幾個原生文明之一,是東方人智慧的結晶,有著鮮明的文化個性。在我看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成功與否的關鍵,是能不能抓准中華文明的核心,並且把它完美地表現出來。有一位著名導演說:「中華文明博大精深,隨便舀一勺都是精彩的。」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中華文明確實非常浩瀚,精彩之處,在在多有,但它決不是一鍋粥,無論怎麼舀都一樣。這些年各地的文化熱蔚為大觀,茶文化、酒文化、豆腐文化、小棗文化等等,無所不及。再看書攤上,青樓文化、乞丐文化、流氓文化之類的書觸目皆是。這些當然都是文化,也應該研究。但是,毋庸諱言,它們都不是中華的核心文化。
用禮樂之道教育民眾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中華文明的核心是什麼?這在學術界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我認為是禮。有人會說,你這是賣什麼吆喝什麼,因為你是研究禮的,所以才會把「禮」抬得這麼高。可是對不起,這一說法的發明權不是我的,而是屬於著名的史學家錢穆先生。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錢先生就先獲我心。錢先生在台北的素書樓會見一位美國學者時說:「你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腳趾,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錢先生非常明確地說道:「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為什麼可以用「禮」來統領中國傳統文化呢?錢先生強調了以下兩個要點:首先,「在西方語言里沒有『禮』的同義詞」,「西語中沒有『禮』這個概念,西方只是用風俗之差異來區分文化」。正因為如此,歐洲國家的地域多「小國寡民」的特徵。而在中國,方言、風俗可以彼此歧異,但是,「無論在哪兒,『禮』是一樣的」。中國各地的風俗、方言的差別之大,甚至不亞於比如法國與德國的差別。而數千年來,中國雖然歷經磨難,但始終沒有走向分裂,因為彼此在一個更高層次上是認同的,那就是「禮」。其次,「(禮)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裡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誌著中國的特殊性。」傳世文獻里可以為錢先生的說法提供佐證的地方可謂比比皆是,比如《左傳》中講到,禮是「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是為政者「經國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據。《左傳》和《禮記》里還多次講到禮是「國之干也」、「人之干也」,「政之輿也」之類的話,禮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對於個人,都猶如一棵樹的軀幹,而不是枝杈。沒有它就挺立不起來,因為它是中國人立國安身的準則;禮還是推行政令的車輿,沒有它,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達於四方。可見「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於此可見一斑!錢先生的見解,高屋建瓴,非常精闢,不如此認識,就不足以把握「中華禮儀之邦」的本質,我本人非常的贊同。可惜不知什麼原因,學術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錢先生的這個談話,所以我必須在一開頭就特別提到,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禮」是什麼
看似簡單的行為,都包含著尊敬父母、文明進餐等道理那麼,具體來說,禮包括哪些內容呢?限於時間,我不能面面俱到的介紹,只能著重介紹下面幾個要點。首先,禮是以道德為核心的國家典制。任何國家都有典章制度,而在中國古代,十分強調典制的制訂,一定要符合禮的原則。為什麼呢?因為古人是把禮作為道德和客觀規律的代名詞的。所以《禮記》中寫道:「禮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易」是改易、移易的意思。禮體現的是不能改易的道理,具有最大的合理性。國家典制是行政管理的規範,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至關重要,所以歷代政治家和執政者都非常重視,因而有許多的作品。其中最值得向大家介紹的是《周禮》這部書,不知諸位讀過沒有?清代學者孫詒讓稱讚它「體大思精」,是黃帝、堯、舜、禹、湯、文王六代治國智慧的集成。《周禮》是一部理想國的藍圖,建立一個美好的國家所需要的綱領和政策,書中幾乎全部涉及到了。例如:中央和地方的格局應該怎樣劃分?兩者的關係怎麼協調?如何教育民眾?如何考核各級官員?部門之間如何制約?豐歉之年的稅率怎麼確定?司法制度如何保證公平合理?等等,非常豐富,而貫穿於其中的則是「理」。下面我們舉一個例子。《周禮》里的秋官是主管司法的部門,但這絕不是一個濫用刑罰的機構,因為嚴刑酷法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刑是一種在迫於無奈的時候才使用的教育手段,目的是為了最終不用刑。因此,秋官裡面有許多合於「理」的規定。例如,在判定罪名時,先要確認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初犯還是屢犯?如果屬於初犯,罪行較輕,就不要關進監獄,讓他站在一塊稱為「嘉石」的石頭上,把罪名牌掛在他胸前,讓他感到羞恥,決心改過自新。這樣雖然沒有用刑,但已經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再如,為了保證下情上達,民眾有冤屈要申訴,有關官員必須受理。如果拒絕受理,申訴者可以站在一塊叫做「肺石」的石頭上,這時監察部門的官員就會出來聽取申訴,如果情況屬實,拒絕受理申訴的官員要受到懲處。類似的制度,也見於其他禮書。例如,《儀禮》中的《覲禮》記載的是古代諸侯國之間派使者相互聘問的儀節。在主賓見面的時候,使者要致送「國禮」——「圭」,一種非常珍貴的玉器,這是必須要有的外交禮節。但是,在使者要歸國的時候,主人要舉行一個稱為「還玉」的禮節,就是把對方致送的「圭」鄭重其事地奉還給使者。各位可能要說,這不是開玩笑吧?既然接受了,為什麼還要退回去?這裡面是含有深意的。國家與國家交往,藉助於禮物來表達自己一方的敬重,這是在情理之中的。直到今天,我們去見客人都是不好意思空著手。可是,如果彼此交往的注意力集中在禮物的貴重與否上面,那麼,這個禮就成了行賄和受賄,味道就完全變了。所以,「還玉」禮節的設計非常重要,是為了不讓禮物沖淡禮的真意,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左傳》一書以敘述史事為主,中間常常夾雜「君子曰」的評語,評判的標準是「禮也」還是「非禮也」,就看你的言行是否站在「禮」上。比如魯隱公五年春,魯隱公忽發奇想,打算到一個非常遙遠的、叫做「棠」的地方去看人家捕魚。臧僖伯勸阻說:根據自古相傳的禮制,國君是為民眾樹立法度的人,應該專心去做國家的大事。執行亂政,那是要亡國的。魯隱公堅持要去,臧僖伯「稱疾不從」。由於隱公的做法「非禮也」,不符合禮,所以史官將它寫進了魯國的史書,以警示後人。所以說古代的禮,包含了一套以道德為核心的制度。類似的例子,《左傳》里非常之多,如果大家有興趣,不妨一讀,相信收穫一定會很多。
在戰國時代,臨淄人就已經盛行玩「蹴鞠」了禮是對人性合理的制約西方文化是以神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靈魂是要靠上帝來管理的。中國文化不然,它是以人為中心的,人的靈魂是要靠自己來管理的。這是東西方文化的重要區別之一。那麼,人怎樣管理自己的靈魂呢?時下有一個時髦的說法,叫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情緒能夠左右人的行為,情感偏頗、情緒失控就會出亂子。我這裡有一張北京晚報,上面有一篇報道,題目是《2/3的命案屬於激情犯罪》。《中庸》開頭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全篇的核心之所在。「天命之謂性」,是說人的喜怒哀樂之情,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四海之內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義。「率性之謂道」,「率」就是沿著,沿著尊重人性的理路來治理老百姓,充分考慮到民眾的喜怒哀樂之情。那麼,幾乎就是治國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點,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除非你是聖人。如果過分張揚人性,肆意放縱它,那麼人性與獸性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因此,需要通過教育來引導民眾,讓他們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這就是「修道之謂教」。朱熹在《四書集注》里說,修道的「教」,就是指禮樂教化。《中庸》接著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的喜怒哀樂之情在沒有外發的時候,是處於「中」的位置,既不過分,也沒有不足的問題。當人在受到外界的影響,情感的外發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過,就是不足。要想做到「發而皆中節」,就是恰到好處,就像孔子評價《詩經》的時候所講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旦進入「和」的境界,在任何時候都能波瀾不驚,從容面對一切,情緒不會大起大落,不會大喜大悲、狂怒暴躁,「舉世譽之而不私悅,舉世毀之而不加沮」,這是一種很高的修養,需要長期的學習。《中庸》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民眾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這是我們得以治國的最大的「本」。通過禮的方式,把民眾引導到「和」的境界,把殘留在人性中的動物性轉變為理性,這是治國平天下的最大的道。《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和」的道理。「禮之用,和為貴」,禮的終極目的,就是造就和諧的人以及和諧的社會。現在西方有人說中國的發展方向不清楚,其實中華民族從古代就是講「和」的民族,最有資格談「和諧」。我們今天提出建立「和諧社會」,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絕不是應付海外輿論的權宜、粉飾之詞,而是我們千年傳統的自然延續。儒家認為,人修身需要在「質」和「文」兩個方面下工夫。「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品德,比如質樸、誠信、正直、敬讓,這是做人的底色。「文」,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一個文明人的典雅的「文采」。孔子的一個學生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質」就行了,幹嗎要「文」?孔子說,虎豹與犬羊的重要區別是在於它們的皮毛上面的「文」不一樣,如果把它們的皮毛統統剃掉,還能區分虎豹和犬羊嗎?「質」是「文」的依據,「文」是「質」的表露,《樂記》里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做「德Q動於內」,「禮發諸外」。所以,中國人的禮,非常強調內在的德性,把它當做學習禮的起點。禮是中華民族價值觀、行為方式的體現西方人講平等,我們東方人講尊卑,乍一聽我們太落伍了,都什麼年代了還講尊卑?其實,西方人講平等也是宗教文化的體現,因為人人都是上帝的兒子。你爸爸是上帝的兒子,你也是上帝的兒子,沒有區別,孩子見了爸爸可以拍肩膀。現在這種平等被很多人追捧。但它就一定好嗎?《參考消息》轉引的《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說,由於一些學生的行為無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國教師認真考慮過要改行。因為80%的學生張口閉口都說享有自己的權利,如果老師的管教過於嚴厲,他們的父母就會提起訴訟。所以,孩子毫無顧忌,變得很粗野。這種所謂的平等,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凌駕於老師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難進行。中國人講尊卑,看似不平等,其實不然。尊卑是相對的,父親與兒子在一起,父尊子卑,因為父親歲數大,社會經驗豐富,對兒子有養育之恩,當然要尊敬。但這種關係不是不變的,兒子會變成父親,那時也就成了尊者,受到子女的尊敬,公平得很。平輩之間交往的原則,是以對方為尊,實際上是彼此為尊。我敬你一尺,你也會敬我一丈。實際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平等。所以,錢穆先生講,禮是以對方的存在並且心存敬意作為前提的。禮的原則是與人為善,處處為對方著想,以此求得社會的和諧。在我們的歷史上,最早實行禮治的是文王。《史記》里記載,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天下怨憤。周文王用道德來收攬人心,威信很高,諸侯之間發生爭端,都會找文王做裁判。當時,虞、芮兩國為了中間的一塊田地長期紛爭,於是去找文王評理。可是,他們走進周的地界,發現「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感到非常慚愧的是:「吾所爭,周人所恥」,我們所爭執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恥的東西,去找文王評理,豈不是自取其辱?於是,他們轉身回國,通過互相謙讓解決了爭端。文王沒有出面,就把虞、芮之爭解決了,兩國的風氣也得到了改善,這就是禮樂教化的力量,成為後世追慕的典範。因此,後世為政者十分重視禮的教化作用。《史記》在介紹制度史的時候,就把《禮書》放在第一篇,並且強調它對於治理社會的基礎意義。《舊唐書·禮儀志》說禮是「人倫之繩墨,失之者辱,得之者榮」,「不可須臾離」。漢代有《曲台集禮》140篇。唐太宗踐阼之初,就命令房玄齡、魏徵等禮官學士修訂了《貞觀禮》100卷。後來,唐高宗又命令長孫無忌等增益補訂,撰成《顯慶禮》130卷。再後來,徐堅等奉命修撰《大唐開元禮》150卷。這些禮書使得大唐的典制粲然大備,對社會的繁榮起了重要作用。同時,衣冠文物,聲教迄于海外,對於新羅、日本等地的文明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禮在當代還有價值嗎有人可能會講,現在是工業文明甚至是後工業時代,我們的「禮」都是農業文明時代的產物,太老舊了!應該把它淘汰了!說老實話,把社會的發展分成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或者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階段,是學者為了研究和敘述的方便而做的劃分。歷史的發展,並不是刀斷斧劈式的,而是一個有機體。就像一個人,從少年到老年,他體內有一以貫之的東西,不是說到了一個階段一切都要從頭做起的。比如孝敬、誠實、守信等這些基礎性的道德,是可以超越意識形態而存在的,我稱之為「人文基因」,它不僅有繼承性,在某種程度上還會有所遺傳。物質文明的發展需要精神文明的引領人類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從來就是伴有精神追求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生存條件非常惡劣,即便如此,他們還會在陶罐上面畫畫,用海蚶殼、石片做成佩飾;他們還會思考地球以外的事物,許多神話就是這一時期的產品,這就是精神追求啊!改革開放之初,有不少人認為,只要走上市場經濟的道路,什麼難題都不難解決。沒想到,制假、販假之風隨之而起,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健康,而且敗壞了我們國家的形象。於是,又有人認為,只要把法制建立起來,一切問題都會化解。可是,知法犯法、有法不依、鑽法律空子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令人不勝其煩。事實證明,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引領,需要提升大眾的道德水準。在雜亂無序甚至是無政府的狀態下,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不僅很難長久,而且會帶來災難。禮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內容一個國家的實力如何,大家往往只注意那些看得見的硬指標,比如外匯儲備、人均GDP、鋼鐵產量、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等。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理念等。軟實力很難量化,但確實是在影響著國家的發展的。軟實力不但可以在凝聚人心、激勵士氣、提供史鑒、醇化民風、樹立民族形象等方面發揮作用,還可以為經濟、政治、外交的發展助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鄰國似乎比我們覺悟得早一些。《環球時報》有一篇文章:《日本借軟實力提升形象》。日本人意識到,現在僅僅用金錢、軍事手段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已經很困難了。21世紀是各國軟實力較量的時代。因此,應該以文化力量為中心,用獨創的傳統的自然協調的人文力量來贏得各國的信賴。日本的做法是,「動漫、遊戲、生魚片,一個都不能少」,希望藉此樹立自己的文化形象。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完全可以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再塑中華民族的形象服務,它的作用千萬不能低估。禮的缺失帶來的問題過去我們一講到禮,就講是封建秩序。於是,我們把禮統統打爛了,結果連起碼的社會秩序也沒有了。不管是騎自行車的,還是開汽車的,都互不相讓。將來大家有錢買了飛機,在天上一定也會這麼撞來撞去的(笑聲)。美國《新聞周刊》有一篇報道:《在中國開車危險又刺激》,據調查顯示,中國車禍的總量佔全世界的20%。中國每輛車發生車禍的比例是美國的16倍。在過去5年中,中國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是10萬。中國的交通法雖然規定了禮貌駕駛,但和現實是有差距的。《紐約時報》有一篇題為《可憐的中國空姐》中報道說,從鄭州到上海的一架飛機,本來90分鐘就到了,可是客人帶的行李多得擺在廁所前邊。於是,有人就開始嚷嚷,有的人說餓了,有的人說擾亂了我的商業計劃,結果把空姐都弄哭了。空姐說,請系好安全帶,結果客人毫不理會。客艙里總是很吵,有的客人還大聲唱歌。空姐請他們安靜下來,結果客人瞪著眼看著她。生活質量提高的需要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發展後,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應該知禮儀、懂榮辱,營造適合於人居的人文環境。遺憾的是,我們的生活雖然已經進入了小康,而生活方式還停留在改革開放之前,主要的表現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謙讓,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禮是以敬為主,可以說沒有敬就沒有禮,而敬又是以謙讓為基本內涵的。現在是凡事爭先恐後,生怕吃虧,在這種心態之下,不願排隊,不肯讓座,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開汽車,彼此搶道。北京的馬路之寬,海外也不多見,而交通秩序之混亂,同樣是海外罕見,其根源是無禮。沒有公德心,自己家裡弄得乾乾淨淨,門外如何就不管了。有的人把大地當作大痰盂、大垃圾桶,亂吐亂扔,使得大環境臟、亂、差。不會用敬語。敬語是文雅的交際語言,需要有一定的教養和文化才會使用,如今,許多人還停留在「文革」時期的風氣裡面,說話以粗俗為美,以帶髒字為豪爽。不知有雅言,不會用敬語,見到人不知道怎麼表達對他的尊重。總之,我們經濟上去了,可是人文素質上不去,影響生活質量。
天壇祈年殿和曲阜孔廟金聲玉振牌坊,這些中國古代建築也包含了「禮」的內容傳統禮儀與人文奧運人文奧運的投入如此的巨大,我們期望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呢?這個問題現在必須把它想得很透徹。否則,將來就沒有評估這屆奧運是否成功的標準。人文奧運,我們究竟要什麼有人認為,在最近一二十年當中,奧運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產業,它可以為主辦國帶來巨額的商業利潤,這正是許多國家積極申辦奧運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在奧運會中賺到錢,當然是好事,何樂而不為?可是,這不是我們申辦奧運會的主要目的。我最近在報紙上看到鳳凰衛視主持人閭丘露薇的談話,她曾經在莫斯科親身見證了薩馬蘭奇宣布由北京主辦2008年奧運的歷史性場面,目睹了大廳內中國代表歡呼的動人情景。她說大家決不是為了錢在歡呼,而是為了國家的地位和尊嚴在歡呼。我非常贊成她的見解。我國政府沒有說要把北京奧運辦成金牌奧運、利潤奧運的口號,而是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目標,這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我想,實現綠色奧運的目標並不困難,北京市政府不僅早有規劃,而且大家都已見到了成效。科技奧運也不是什麼難題。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距今已經40多年,「神六」也已經成功升天和回收,運動場上那點技術問題是難不倒我們的。難就難在人文奧運。應該說,奧運無論在哪個國家舉辦,綠色奧運和科技奧運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差別主要是在人文奧運上。奧運是否成功,在相當的程度上,是看主辦國是否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本國的文化與形象。以前,日本、韓國在經濟起飛階段,曾經成功地藉助奧運會來展示自己的形象。2008年奧運會也給了我們一個充分展示我們國家尊嚴的機會。所以,人文奧運要真正做到人文,就要恢復我們傳統禮樂文化中優秀的東西,讓別人看到我們的精神面貌。如果人文奧運沒有給別人留下這些印象,那麼我們賺的錢再多、金牌拿得再多,也是得不償失的,那麼奧運會就是失敗的。什麼是「人文奧運」那麼,什麼是人文奧運呢?不少人認為,所謂人文奧運,無非就是讓老外來看看我們的天壇、故宮、八達嶺等古迹。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我們還常常用到「人文日新」這個詞。那些古迹,是凝固了的歷史文化,它怎麼能「日新」呢?即使它們需要修復,也必須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保持它的原貌,任何翻新都是對文物的破壞。可見,這種理解是站不住腳的。人文一詞,源出《周易·賁》卦的彖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裡「人文」一詞是與「天文」相對的,是上古為政者最重要的兩件大事。農業社會是要靠天吃飯的,只有時刻觀察天文、正確把握氣候的變化和節氣的轉換,才能有好的收成。否則,農業歉收,社會的安定就沒有了前提。這種狀況,即使是今天的農村,也還是如此。「文革」期間我在江西很多年,當地農民春季插秧,有一句口號,叫做:「不插五一禾!」老表說,兩塊秧田,一塊是「五·一」前插的,另一塊是「五·一」後才插的,秋收的時候兩塊地的產量就會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天文是非常要緊的。但是,光注意天文是不夠的,一個社會的進步,還必須要有精神的發展。人類社會是思想者的世界,而人的思想又非常複雜,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就會出問題,經濟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必須關注人文。這裡的「人文」一詞的含義,古人有很明確的解釋,就是「文德之教」,具體來說,就是用禮樂之道教育民眾,不斷提升他們的境界,用道德來引領社會的發展。這種教育不是空洞、蒼白的說教,而是寓於民眾喜聞樂見的禮和樂當中,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被道德所「化」。「教化」一詞就是這個意思。「人文日新」,是指人在接受教育之後、所呈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只要人人被化,那麼自然就是天下大化了,所以說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幾句話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說得如此的簡明透徹,令人嘆服。在《周易》裡面,還有一個與「人文」有關係的詞,叫做「觀光」。我想請問諸位,它是什麼意思?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難道我們會連「觀光」這個詞都不懂?不就是旅遊嗎?北京不到處都有來遊歷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觀光客嗎?我可以告訴你們,你們的解釋不對。「觀光」這個詞,源出於《周易·觀》卦里的「觀國之光」這句話。所謂「國之光」,說得明快一點,就是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氣象,就是國家的人文之光。古代中國是特別重視人文教育的國度,所以每逢外出,總是把參觀和學習對方民眾的好風氣放在主要位置。古書里常常有「到上國觀光」、「到大國觀光」之類的話,說的都不是遊山玩水。古代中國是否有體育精神此外,我們還要記住我們的體育精神。如果有外國記者採訪我們,問中國古代有體育嗎?你怎麼回答?我看了一本書,講奧林匹克的,說奧林匹克體育精神只有希臘才能產生。其實,我們古代就有很多體育。在漢唐的時候,每次科舉考試完了後都要打馬球,觀眾人山人海像潮水一樣。你不能只會死讀書。在戰國時代,臨淄人就已經盛行玩「蹴鞠」了,也就是最早的足球,所以國際足聯承認臨淄是足球運動的故鄉。可是,從時間上來講,這些體育運動都比古希臘的奧運會晚。古希臘首屆奧運會是在公元前776年,相當於我國的春秋時期,當時我國各地盛行一種「鄉射禮」,射道的長短、靶子的大小都有嚴格的規定,也專門有人量,這裡面尤其了不起的是有中國體育精神。西方體育運動強調的是更高、更快、更強,都是體能方面的。中國人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注重內在的道德與外在的技能協調發展。怎麼才能射得更直?內質要直,目標始終如一,氣要下沉,用力精猛,發而不中,反求諸己,比賽開始要揖讓,不管誰輸誰贏,都要行禮。你看東亞的許多體育運動,都保留著這種習慣,這是君子之爭,歐洲沒有的。舉行鄉射禮的時候還要奏樂,演奏的樂曲有《詩經》的《小雅》、《大雅》,只有身心和諧的射手,才能按照音樂的節奏射箭,並且射中箭靶。所以說,中國古代體育精神講究全面發展。如果我們都能理解我們傳統的體育精神,那麼人家輸了,我們怎麼會噓他呢?更不會像泰森那樣去咬對手的耳朵(笑聲)。那麼,有人會說:「照你這麼講,金牌就不要了?」請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奧運金牌當然是要的,而且多多益善。奮勇拼搏,勇奪金牌,本身就是民族精神的體現。而金牌又可以反過來振奮民族精神。但是,我們在爭奪金牌的過程中,要顯示大國風範。我們爭奧運金牌,一定要站在這個高度上。金牌要靠實力去爭,而不能靠小聰明、小動作,或者靠觀眾起鬨,那簡直就是搶金牌了。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以前有些主辦國為了爭得好名次,甚至有買通裁判之嫌。有些犯規動作,全世界的觀眾都看到了,裁判偏偏說沒有看到;犯規的運動員也裝得沒事一樣,這是非常讓世人看不起的,也是有損國家形象的。文明禮儀不僅僅是為了人文奧運當前,舉國上下的禮儀熱,是由於2008年北京奧運直接引發的。為了辦好北京奧運,進行全民的禮儀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不辦北京奧運,那還要不要舉行全民的禮儀教育?如果我們過於功利地看待禮儀教育與北京奧運的關係,那麼奧運一結束,禮儀的約束就宣告解除,一切恢復到奧運以前的老樣子。大家想想幾年前的「非典」,那時大家怕被傳染,每天洗手,也不隨地吐痰。可是一旦「非典」的風險消失了,一切都照舊。為了抗擊「非典」,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是連隨地吐痰的陋習都沒有完全改掉。因此,在我看來,這場禮儀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民族的長治久安,而不僅僅是為了北京奧運的體面。北京奧運是凝聚民心的絕佳機會,抓住這個機遇,用傳統禮儀來提升大眾的道德水準,把一件本來早該做的事做好,這對我們民族的發展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就是「做秀」。振興中華禮儀之邦的建議禮要成為社會法規禮是全社會的行為規範,只要全社會都遵守禮了,移風易俗的目標就可以實現。當前,不少國家都有國民禮儀,例如在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要把右手放在胸前,向國旗行注目禮,並且要跟著唱國歌。這一類規範有與沒有,我想是不一樣的。因此,應該建立公務員禮儀、校園禮儀乃至外交禮儀等等。去年初,我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做關於古代禮樂文化的演講,節目播出後,我收到一位美籍華人的來信,他說重振禮儀之邦,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應該讓全國人大立法,頒布執行。我非常贊成他的建議。禮儀教育要進課堂、進主流教材少年兒童思想單純,對他們進行禮儀教育,久而久之,就可以收到「習慣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效果。這樣,我們民族的總體素質,就會在不太長的時間裡得到明顯的提升。這個問題,古人非常重視,例如朱熹就曾經反反覆復地談到這一點,他認為對於孩子,做比說更加重要,因為他們還不太懂事,對他們講大道理是不會有什麼效果的,要緊的是要教他們學會正確的行為方式,越是具體越好,比方說吃飯的時候,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一定要等父母先舉筷子,然後再吃。再比方說,父母有所召喚的時候,不能拉長了聲音應答。再比方,吃菜的時候,如果拿起了湯匙,就要放下筷子;反之亦然,不要這兩樣東西一起上手。如此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規範裡面,都包含著尊敬父母、文明進餐等道理,對於奠定他們做人的基礎至關重要。目前,這方面的教育尚未進入學校的主流課程,只有社會上的一些志願者在零星地做,屬於「體外循環」的性質,效果不理想。炎黃子孫要行中華禮儀這些年來,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嚴重的西化現象,例如傳統節日都快要被「洋節」給替代了。節日是民族文化最顯著的表徵,如果連它都消失了,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最近,聽說有關部門正在起草一個方案,準備把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四大傳統節日全部放雙休假,讓老百姓有充足的時間來過自己的節日。這個方案真是高明得很,我希望它早日通過。自古以來,就有一個通行的規則:入境隨俗,就是說要尊重到訪國的習慣。這種尊重是對等的,我們到外國,要尊重外國人的習慣,他們吃飯用刀叉,我們也不應該特殊。其實,我們到外國去,沒有人會給我們準備筷子的。相反,外國人到中國,則要尊重中國的習慣,我們用筷子,他們也應該用筷子,這是對我們文化的尊重。我們應該有文化自尊,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為此,儘快制訂和推廣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禮儀,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大事了。現場問答問:現代社會競爭非常激烈,而禮是提倡謙讓的,你不覺得兩者有矛盾嗎?答: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儒家思想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既講謙讓,也講奮鬥。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體現了奮鬥的精神。清華出了那麼多傑出的科學家,都與校訓有關係。奮鬥和謙讓要看是什麼場合。周文王講究德治,而且做得很好,可是這並沒有影響他奮發圖強、最後在牧野之戰中推翻商紂王。再比方說鄉射禮,它是一種比賽,輸了是要罰酒的,自然應該在平時好好練習,比賽的時候全力去拼。不過在下場的時候,還是要彼此謙讓,這是君子之爭。兩者不是互相排斥的,不能一講禮讓就覺得影響了競爭。問:目前,有不少網站在提倡穿民族服裝,有些人甚至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民族服裝,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答:服飾是一個民族的表徵。通過服裝,我們一望而知他是哪裡的人。任何一個民族,服飾是最基本的。古代禮儀要求人們「正衣冠」,衣冠是民族認同的符號。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以後,四萬萬五千萬同胞不能沒有民族服裝。所以,他發明了中山裝。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出國訪問,都是穿中山裝。當然,到底用哪個朝代的服裝作今天我們民族的服裝,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雖然,各朝代的衣服具體形式不一樣,但裡面的元素是不變的。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穿的就是直領的服裝,這是我們民族服裝的元素。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把這些元素體現出來。服裝是民族文化的表徵,京劇是我們的國劇,水墨畫是我們的國畫,太極拳是我們的國術,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最好要制定一套國服,如果有,我一定會去買。問:「禮」是包含著「樂」的。您在生活中喜歡「樂」嗎?答:我很喜歡民樂。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阿炳就是我們家鄉無錫人。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無錫人民廣播電台就把「二泉映月」做終了曲,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大街小巷到處可以聽到這首悠揚的曲子。這首曲子用音樂語言刻畫了一個盲人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心境,有木訥、低回,也有急切、激越,意境非常之好。現在我還常常把它當背景音樂開著。由於對它有特殊的情感,所以,聽到動情處,往往可以熱淚盈眶。此外,像《流水》、《文王操》、《彩雲追月》等曲子,也都非常好,可以養性怡情。當然這些都是國樂,搖滾樂肯定是不行的啊!問:我來自山東,這幾年在曲阜都有祭孔子的活動。對此您有什麼看法?答:現在我們的祭祀多是民間自發的活動,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像杜甫所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是一個世界偉人,所以,我們從古代一直祭祀他,紀念他對文化的傑出貢獻。在古代,我們的祭祀已經成了一種文化教育。孔子最早辦私學,向民間傳播文化,他的理念一直傳到今天。在孔廟裡配享的還有許多歷代著名學者,他們對民族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後人景仰。祭孔看到的是一部中國學術史、文化史,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當然我們也不能太隨便。去年就有同學來找我說:我們明天去祭孔吧!我說:「那不行,你什麼也沒有,什麼都不懂怎麼能去?」祭祀的每個過程都是有含義的,都有它的人文內涵,你要懂得這個東西才能去行禮,你是懷著情感的。我還主張我們每到民族英雄像前,都要敬禮。我們尊重歷史,怎麼尊重?對民族英雄不屑怎麼行呢!韓國人凡是到一個他們民族稍微有點名的人像前都要磕頭,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體現在許多細節上。問:我也想講禮,可是別人都不講禮,我不就吃虧了嗎?答:所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大家都不做,就你一個人做,才能顯出你的境界。你坐在車上,旁邊有一個老人你卻不讓座,你心安嗎?你今天幫助人,你會很高興,這些東西要靠許多人共同來努力。在這些事情面前,清華大學的學生能逃脫嗎?你要有不怕吃虧的精神,要敢於開風氣之先。宋朝的司馬光、程顥、程頤、朱熹,都是敢為天下先的學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要從自己做起。我們每個人都來做,社會風氣就會慢慢改變的。結束語剛才,彭林教授給我們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使大家對中華禮儀之邦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彭教授的演講,我們還了解到「文明禮儀」對2008年奧運會及中國社會的意義。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今天,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並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創造出今天有中國特色的禮儀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彭林肖像攝影:郭紅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