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幾十年的《易經》,您真的了解天干地支嗎?

發明與發現

問:翻開琳琅滿目的各種派別的曆書(亦稱通書或通勝),可看到天干、地支、河洛數、八卦、各種神煞及各種宜忌說明,這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到底有什麼指導意義?

答:這得看天干、地支、河洛數、八卦、各種神煞等是被發明創造出來的還是被發現的?

問:發明與發現有區別嗎?

答:當然有區別。

問:有什麼區別?

答:發明指的是創造以前不存在的事物或方法;而發現指的是經過研究、探索而獲知前所未知或未被認知的事物。從其定義可知,發明是時代的產物,此產物在發明前不存在,發明後其運用的時間也不是一直延續的(即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被另一種發明所替代);而發現並不是時代的產物,它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存在,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換句話說它不會因為人類是否感知到而失去其作用,比如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不管是否有人類或者不管你是否認可該發現,它都在起作用。所以說,發明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規律,而發現的東西往往就是規律,是規律,人們就得遵循,否則就將受到規律的懲罰。

問:那曆書中有哪些是屬於發明的,哪些是屬於發現的?

答:天干地支、各種神煞是發明創造出來的。發明創造出來的各種神煞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指導意義就不大,比如,曆書中的三殺——大部分曆書認為三殺乃大凶之神,不可冒犯,否則兇險立見,可又說什麼「要想發,修三殺」;再比如太歲神——說什麼「太歲不可冒犯,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又說「要想貴,修太歲」。這樣便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真叫人無所適從。曆書中的陰陽之氣在沒有人類的時候就存在,不是人類發明創造出來的,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指導意義就很大,猶如人們所說的「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關於「陰陽之氣」,下面的「紀時干支與預測干支」中有詳細說明。

紀時干支與預測干支:

問:曆書中的各種宜忌、吉凶是否可認為是一種預測?

答:當然可以。

問:那其預測的準確率有多高?

答:預測就是根據現在已經掌握的各種條件或因素對某事件進行的一種判斷,其準確率與所掌握的條件或因素有關,所掌握的條件或因素越多則準確率越高。比如,早期的天氣預報,由於科學技術水平較低,不能很好掌握影響降水的眾多因素,因此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較低;而現在科學技術很發達,幾乎所有影響降水的因素都能考慮周全,所以現在的天氣預報比早期的天氣預報準確率更高。

問:天氣預報怎麼能與這種預測混為一談呢?

答:只要是根據現在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所掌握的知識而進行的推測,都屬於預測,比如經濟預測、自然災害預測、中國術數類預測等。

問:你能不能說說中國術數類預測?

答:當然可以,中國術數類預測就是根據天干、地支、五行、河圖、洛書、八卦、九宮等進行預測的,包括八字(所謂八字,就是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合起來共八個字)預測、納甲預測、象數預測、風水預測、相貌預測等等,不管哪種預測,都脫離不了最基本的天干、地支。

問:那天干、地支代表什麼?

答:天干、地支是人們發明創造出來且用來紀時用的,天干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乾和地支依次序相配,組成了從甲子到癸亥共有60個組合,以甲子為首,通稱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用六十甲子循環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構成了干支歷。因為這些干支是用來紀時用的,因此可稱之為紀時干支。

紀時干支的紀時規律是這樣的:干支紀年和紀日,依六十甲子次序安排,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如今年為戊子年,則明年為己丑年;今天為甲子日,則明天為乙丑日。干支紀月和紀時,均從十二支開始,用十二支紀月、紀時,有固定的排列次序。紀月,每年循環一周;紀時,每日循環一周。後來,將地支配上天干,成為六十甲子,紀月則五年循環一周;紀時則五天循環一周。某一月或某一時辰,應該配哪一位天干,是由年乾和日干確定的,它們之間有固定的關係,即年干是甲或己的,寅月就為丙寅月;年干是乙或庚的,寅月就為戊寅月;年干是丙或辛的,寅月就為庚寅月;年干是丁或壬的,寅月就為壬寅月;年干是戊或癸的,寅月就為甲寅月;日干是甲或己的,子時就是甲子時;日干是乙或庚的,子時就是丙子時;日干是丙或辛的,子時就是戊子時;日干是丁或壬的,子時就是庚子時;日干是戊或癸的,子時就是壬子時。

現行的干支紀年法,以立春的具體時刻起算,為新一年的起點即寅月為歲首正月。而我國歷代的曆法中,有以亥月為歲首正月的顓頊歷;有以子月為歲首正月的黃帝、周、魯三歷;有以丑月為歲首正月的殷歷;以寅月為歲首正月的夏曆,這與現行的干支紀年法一樣。

現行的干支紀月法,以立春時刻起到驚蟄時刻前為寅月,以驚蟄時刻起到清明時刻前為卯月,以清明時刻起到立夏前為辰月,以立夏時刻起到芒種時刻前為巳月,以芒種時刻起到小暑時刻前為午月,以小暑時刻起到立秋時刻前為未月,以立秋時刻起到白露時刻前為申月,以白露時刻起到寒露時刻前為酉月,以寒露時刻起到立冬時刻前為戌月,以立冬時刻起到大雪時刻前為亥月,以大雪時刻起到小寒時刻前為子月,以小寒時刻起到立春時刻前為丑月。這種紀月法年年如此,永不變更。

現行的干支紀日法,以第一個冬至甲子日起算,第一天為甲子日、第二天為乙丑日……利用六十花甲一直無限循環下去,而且每天規定為24小時。

現行的干支紀時法,以第一個冬至甲子日的第一個時辰起算,第一個時辰為甲子時、第二個時辰為乙丑時……同樣是利用六十花甲一直無限循環下去。干支紀時的時辰是這樣規定的:一天中的晚上23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為子時,1點至3點為丑時,3點至5點為寅時,5點至7點為卯時,7點至9點為辰時,9點至11點為巳時,11點至13點為午時,13點至15點為未時,15點至17點為申時,17點至19點為酉時,19點至21點為戌時,21點至23點為亥時。

問:天干、地支是如何紀時的,我已經非常清楚了,可我不明白的是這紀時的干支怎麼就可以用來預測呢?

答:因為這紀時的干支不但代表了時間,還代表了空間。

問:能否詳細說說?

答:可以。天干甲、乙和地支卯代表東方,五行屬木;天干丙、丁和地支午代表南方,五行屬火;天干庚、辛和地支酉代表西方,五行屬金;天干壬、癸和地支子代表北方,五行屬水;天干戊、己代表中宮,五行屬土;地支丑屬土、寅屬木,代表東北方;地支辰屬土、巳屬火,代表東南方;地支未屬土、申屬金,代表西南方;地支戌屬土、亥屬水,代表西北方(當然,這都是針對北半球而言,南半球與此相反)。

問:干支既代表時間,又代表空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可這樣代表合理嗎?換句話說,你能不能用具體的事例來說說,才能讓我相信。

答:比如,以立春時刻起到驚蟄時刻前為寅月,以驚蟄時刻起到清明時刻前為卯月,寅、卯屬木,此時大地回春、春暖花開、植物茂盛(即木旺),茂盛至極必收,這是自然法則,使木茂盛者是水(因水生木),控制水則可收其茂盛,控制水者是辰(五行理論辰為水之庫),因此清明時刻起到立夏前就為辰月;同時,木旺至極必瀉,這也是自然法則的要求,旺木生火,因此立夏時刻起到芒種時刻前的巳月和芒種時刻起到小暑時刻前的午月都屬火(巳、午屬火),此時北半球如火一樣炎熱,當炎熱至極時,得收其炎熱,使其炎熱者是木(因木生火),控制木則可收其炎熱,控制木者是未(五行理論未為木之庫),所以小暑時刻起到立秋時刻前為未月;未屬土,由於巳、午火旺,旺極則瀉,於是出現火生未土,使得未土亦旺,因此一年十二個月中土旺的月份就是未月,此時植物的生長也是最快的;土旺則瀉,瀉則生金(土生金),因此立秋時刻起到白露時刻前的申月和白露時刻起到寒露時刻前的酉月都屬金,此時北半球出現一片蕭殺的景象,落葉樹木開始落葉(金克木),金旺至極必收,使金旺者是土(因土生金),控制土則可收金之旺,控制土者是戌(即戌為土之庫,很多書中認為戌是火之庫,其實非也,因為它與自然法則不吻合,火代表能量,不管在哪裡,能量都會相互傳遞,因此火沒有「庫」),因此寒露時刻起到立冬時刻前為戌月;金旺則瀉,瀉則生水(金生水),因此立冬時刻起到大雪時刻前的亥月和大雪時刻起到小寒時刻前的子月都屬水,此時北半球開始寒冷了(水主冷),寒冷至極則應收其冷,使其冷者是金(因金生水),控制金則可收其冷,控制金者是丑(五行理論丑為金之庫),因此小寒時刻起到立春時刻前為丑月。十二地支與十二個月出現的自然現象非常吻合。

再比如,天干壬、癸和地支子代表北方,五行屬水,水主寒冷,天干丙、丁和地支午代表南方,五行屬火,火主炎熱,因此北半球南方溫度高、較熱,北方溫度低、較冷,即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問:那麼紀時干支怎樣與預測學聯繫起來呢?

答:《易經》說「陰陽交感,萬物化生」,就是說萬物的生成、變化都是由陰陽之氣交感而成,用科學語言來說,就是冷熱傳遞、萬物生成,所以說天干地支若能反映陰陽之氣的變化,就能對某物的生成變化進行粗略的預測,比如七十二候的物象變化規律與陰陽變化的關係是:冬至一過,陽氣開始上升(冬至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隨後向北推移),陰陽組合(五陰一陽)用地雷復卦表示,復卦所管的時間段就是從大雪後到小寒前,也就是子月,其中大雪之日物候為鴂鴠不鳴,再過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出;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而小寒後到立春前由地澤臨卦(四陰二陽)管,就是丑月,其中小寒之日雁北鄉,再過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雛;大寒之日雞乳,再五日征鳥歷疾,又五日水澤腹堅;立春後到驚蟄前由地天泰卦(三陰三陽)管,就是寅月,其中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再過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陟負冰;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動;驚蟄後到清明前由雷天大壯卦(二陰四陽)管,就是卯月,其中驚蟄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清明後到立夏前澤天夬卦(一陰五陽)管,就是辰月,其中清明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鴑,又五日虹始電;穀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鳩拂其羽,又五日戴勝降於桑;立夏後到芒種前由乾為天卦(六陽)管,就是巳月,其中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麥秋至;芒種後到小暑前由天風姤卦(五陽一陰)管,就是午月,其中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鵯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小暑後到立秋前由天山遁卦(四陽二陰)管,就是未月,其中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鷹始摯;大署之日腐草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立秋後到白露前由天地否卦(三陽三陰)管,就是申月,其中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蕭,又五日禾乃登;白露後到寒露前由風地觀卦(二陽四陰)管,就是酉月,其中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坯戶,又五日水始涸;寒露後到立冬前由山地剝卦(一陽五陰)管,就是戌月,其中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雀入大水為蛤,又五日菊有黃華;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咸俯;立冬後到大雪前由坤為地卦(六陰)管,就是亥月,其中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蜄;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

從七十二候的物象變化規律與陰陽變化的關係中不難看出:日常生活較為熟悉的虎始交、蚯蚓結、雁北鄉、鵲始巢、桃始華、萍始生、桐始華等這些動物的行為(包括性行為)、植物的開花結果等都會受到陰陽之氣(即溫度高低)的影響,通過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預測萬物(包括人)的變化就是中國術數類預測學有一定準確性的原理所在,但這種預測學比較粗略,具體表現在當陰陽之氣變化非常微妙的時候或者說當陰陽之氣變成陰陽之炁的時候,預測的準確率將大打折扣。

驚蟄之日桃始華、清明之日桐始華,只是對北半球中國江南某區域進行的一種大致性預測,同樣在江南,因為各地區氣溫不一樣或者說能量不一樣(即陰陽之氣不一樣),桃始華或者桐始華就不一定在同一天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以說對動物的行為預測、植物的開花結果預測都應該以當地的陰陽之氣為主。

問:是不是說,世界所有的文字中,只有中國漢語里的天干地支才能反映陰陽的變化?

答:是的,但天干地支也只能粗略反映陰陽的變化。

問:那現行的紀時干支就能反映陰陽的變化嗎?

答:不能全部反映出陰陽的變化。

問:此話怎講?

答:比如說,每年的冬至一過,陽氣開始上升,陰陽組合(五陰一陽)用地雷復卦表示,地雷復卦表示出了陰陽之氣的變化狀態(每年都如此),可是每年冬至的天干地支並不一樣——如2007年冬至日的天干地支是庚寅、2008年冬至日的天干地支是乙未、2009年冬至日的天干地支是辛丑、2010年冬至日的天干地支是丙午、2011年冬至日的天干地支是辛亥,認真觀察,五年中沒有一年冬至的天干地支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無法用哪一年冬至日的天干地支來表示該日的陰陽變化,所以說現行的每一天的干支(即紀時干支)不能準確反映陰陽的變化,既然不能準確反映陰陽的變化,用它們來作為預測的根據就成問題了,因此凡是涉及到紀時天干地支的預測(八字預測、擇日、奇門遁甲、六壬、風水術等),其準確率不高就不足為怪了。

問: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答:因為地球表面上的陰陽變化(溫度變化)主要是受到太陽和月亮的影響,太陽和月亮的運行直接影響地球上陰陽的變化,特別是太陽。

我們平常所說的一日,指的就是一個白天和一個黑夜,也就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在任何一個時間裡,地球都只有一半是向太陽的,向太陽這一半上的人們所感覺到的是白天;另一半則背著太陽,看不到太陽光,人們所感覺到的就是黑夜。這種以太陽出沒確定的「日」被稱為「太陽日」。由於天體運動的不均勻性,太陽日的長短不斷變化(並不是每天24小時),以每日實際長短確定的太陽日,稱為「真太陽日」,因為真太陽日長短不一,如果直接用作時間計量單位的話,不統一、很混亂且不方便。為了紀時上的方便,把真太陽日在一年中的平均值當作「平太陽日」,實際上,現行曆法上的「日」就是平太陽日。

另外,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叫做「回歸年」。一回歸年約等於365.24219879日(即365日5小時48分46秒),也就是說在只考慮太陽而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情況下,現在與365日5小時48分46秒後的陰陽情況是相似的,而干支紀時是以60(六十花甲)為周期的,按干支紀時則現在與360日後的陰陽情況相似(少了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完全是錯誤的。

問:那要將涉及到紀時天干地支的預測的準確率提高一些的話,應該怎樣辦?

答:就不能用紀時干支,而要用預測干支,即能反映陰陽變化的干支。

問:可是現行的干支都是紀時干支。

答:預測干支可根據節氣及置閏等方法進行重新推算。還有一種可表示陰陽變化的方法。

問:還有什麼方法可表示陰陽變化?

答:就是《皇極經世》書中的元、會、運、世,它可以表示出陰陽的變化。

問:既然《皇極經世》可表示陰陽變化,那它預測的準確率會更高一點吧!

答:當然,它預測的準確率可由歷史事件來檢驗,其中《推背圖》和《燒餅歌》就是運用《皇極經世》進行預測的。

由於《皇極經世》完全是按照陰陽之氣的變化進行推衍的,反映出了自然規律的變化,因此能夠進行準確預測,若我們在進行重大決策的時候能夠運用《皇極經世》來為自己選擇最佳的時空點的話,就能真正達到趨吉避凶,提高效率。

(作者簡介:賴華榮,大學畢業,高級教師,現從教於福建省長汀縣第三中學。大學畢業後認真研究過的書籍主要有:《時間簡史》、《大設計》、《不可思議的物理》、《宇宙的琴弦》、《上帝與新物理學》、《神奇的粒子世界》、《量子力學》卷Ⅱ第五版、《看清「上帝」的臉》、《天文學新概論》、《科學技術哲學概論》、《愛因斯坦》(科學家卷)、《哲學並不神秘》、《世界未解之謎》、《道德經》、《律學會通》、《資治通鑒》、《古代曆法計演算法》、《環球科學》、《周易與中醫學》、《黃帝內經》、《溫病條辨》、《金匱要略》、《傷寒論》、《三體》、《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消失的微生物》、各種易經類、風水類、四柱八字類書籍、佛教經典等。)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謝謝您幫我點個贊,並轉發一下。要是能搜索並關注一下「賴華榮國學堂」,提出建議或意見,本人更將不勝感激!謝謝!


推薦閱讀:

天干地支的本質是什麼?
甲木日出生天干地支重字命例彙集三(特殊命例篇)
轉貼:天干地支基礎理論
【子平金鑒】天干地支連兩字三字 第一三零
天干地支的相互作用

TAG:易經 | 天干地支 | 十年 | 了解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