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鳥初生:楚國的傳奇歷史是這樣開始的
楚國,硝煙四起的春秋戰國中一支難以讓人忽視的力量。楚人剽悍,勇武,善戰的赫赫威名甚至一度能讓最終踏平六國的秦人為之顫抖 。楚國既有屈原這樣憂國憂民最終以身殉國的士人氣節也有項羽那般「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英雄豪氣,更有楚莊王那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王者霸氣,正是這種特有的楚文化孕育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楚國究竟是如何從一個地處蠻荒之地,被中原文化遺棄的小國,發展成為人人為之側目的春秋霸主之一的呢?
《左傳》記載,公元前710年,「蔡侯、鄭伯會於鄧,始懼楚也。」當時的鄭伯還是鄭莊公寤生,那一年蔡、鄭兩國的關係其實還處於互相敵對的狀態,兩國元首之所以平心靜氣地坐到一起開研討會,主要是因為兩國都感受到了來自南方楚國的威脅。
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楚國的歷史。
楚國的先祖據說是黃帝的孫子高陽,也就是上古五帝中的顓頊。高陽有個孫子叫重黎,在帝嚳(也是五帝之一)時期擔任了「火正」,也就是主管火燭事務的官,為當時的「火利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被帝嚳封為祝融氏。到了商、周時期,祝融氏有個後代叫鬻(yù)熊,在今天湖北荊門一帶立國,就與中原互有往來。周成王年代,鬻熊的後人熊繹「桃弧棘矢以共王事」,拿著桃木弓和棘枝箭侍奉周天子,替天子驅邪除災,被封為子爵,立「楚」為國,定都丹陽,可以算作是楚國的第一任君主。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難通,楚國所處的地區山高皇帝遠,經濟也不發達,歷代周天子對於楚國的事情很少過問,基本上是任其自生自滅,因此中原各國對楚國也沒有太多重視。而楚人久居蠻夷之地,漸漸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信巫鬼、重淫祀、長於幻想玄思,與中原地區的周文化截然不同。
在政治上,楚人更將自己置於中原諸國之外。周夷王年代,楚子熊渠大規模擴張自己的勢力,得到江漢之間(長江與漢水流域)人民的擁護,將勢力範圍擴大到今天的安徽省境內。熊渠自覺勞苦功高,不滿足於周朝赦封的小小子爵稱號,有了去中國化的意圖,公然宣稱:「楚國乃是蠻夷之國,與中原諸國不同,不必聽從周朝號令!」一口氣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要知道,周朝封給諸侯的最高爵位也不過是公,王是周天子獨有的稱號,熊渠將自己的兒子統統封為王,可以說是對周朝統治的公開反叛。周夷王為人懦弱,也懶得去管熊繹這個山大王,但是他的兒子周厲王是個出了名的暴君,脾氣相當火暴,對熊渠那一套另立中央的做法深為不滿,熊渠掂量了一下輕重,怕周厲王派兵打到山裡來,幾年後又主動將那幾個王爺的封號取消了。
等到周平王東遷,周室明顯衰落,楚國人稱王的心思又動了。公元前741年,楚子蚡(fén)冒去世,他的弟弟熊通發動政變,殺死了蚡冒的兒子,自立為君。
熊通統治楚國的年代,正是中原各國開始戰亂紛爭的年代,諸侯不尊天子,卿大夫不聽令於諸侯,弒君滅國的事情不斷發生。而楚國偏居南方,遠離戰亂的中心,一方面努力發展經濟,一方面不斷侵略漢水流域的小諸侯國,其眼光也開始窺探中原諸國,隱然已有問鼎中原之志。
一句「始懼楚也」,足見當時中原諸國對楚國這個「非我族類」國家的防範和畏懼之心,而像鄭莊公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對楚國的威脅自然不會掉以輕心,所以不惜紆尊降貴,與敵對的蔡國共同商議防楚大計。
公元前706年,熊通親率大軍入侵漢水之東的隨國。隨國姬姓,是周王室的後裔,也是漢水之東最大的一個諸侯國。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進攻隨國,估計與一年前周桓王在濡葛被鄭國人打得落荒而逃有關。
天子連自己都顧不上,哪還顧得了隨國呢?熊通如是想。
楚國軍隊駐紮在隨國的瑕地,熊通一邊修整戰備,一邊派大夫薳(wěi)章前往隨國,表達發展兩國友好關係的誠意。
和鄭莊公一樣,熊通也總是先禮後兵。
隨國派了大夫少師前往楚軍大營與熊通談判。
這邊,楚國軍營徹夜商量對策。大夫斗伯比作了一通自我批評說:「我們多年以來想在漢水以東擴展勢力而不能如願,主要責任在自己身上。我們總是整頓軍備,耀武揚威,用武力壓迫這些小國家,搞得這些小國都很害怕,聯合起來對付我們,沒有辦法各個擊破。隨國是漢東各國中最大的國家,如果驕傲自大,必定會與其他小國產生隔閡,我們也就有機可乘了。」他建議熊通將老弱病殘的部隊擺出來給少師看,讓少師產生楚軍不堪一擊的錯覺。
另外一位大夫熊率且比馬上提出反對意見:「這個搞法恐怕不行,隨國有季梁這樣的人物,我們騙得了少師,恐怕騙不到季梁。」
斗伯比也相信得寵的蠢人更容易騙,但他有另外的想法:「眼光放長遠一點撒,少師很得隨侯寵信,總有一天隨侯會聽他的話。」
熊通原來的計劃是先和談,談不攏就用武力威脅。聽了斗伯比的建議,他覺得很有道理,下令把精兵都藏起來,只派一些老弱病殘的軍士無精打采地迎接少師。
少師來到楚營,與熊通閑聊了一通國際形勢,八卦了一下兩國的民俗風情後就回去了。他來的時候慢慢吞吞,回去的時候快馬加鞭,急著向隨侯彙報情況。
「快,快……趕快發兵攻打楚軍大營。」一見到隨侯,少師顧不上擦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少師你是說……現在……就發兵嗎?」隨侯撫著少師的後背,結結巴巴地問,對此建議不是很確定。
「沒錯,我去看過了,楚軍儘是老弱病殘,楚將都是酒囊飯袋,更搞笑的是那個什麼熊通,見我的時候還帶著兩個妖里妖氣衣不蔽體的女人,左擁右抱,全無體統。請您趕快下令,動員全軍部隊,一舉殲滅楚軍!」少師興奮地說。
隨侯高興得都合不攏嘴,跳起來說:「好,咱們一舉殲滅楚軍,也讓各國好好見識一下隨軍的戰鬥力!」他一邊說,一邊示意身邊的侍從給他穿上盔甲。
「且慢。」站在旁邊一直沉默不語的大夫季梁突然說道。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您有什麼話不能等到打完仗再說嗎?」少師不滿地說。對於人稱智囊的季梁,少師總是帶有一種天生的抵觸情緒——他那張圓餅樣的臉毫無英氣,也看不出有多少智慧,說話卻慢吞吞,老氣橫秋,尤其喜歡潑冷水。
季梁並不理會少師,對伸手擋住隨侯說:「請您且慢發兵,以我之見,楚國是故意擺出一些老弱殘兵來引誘我們上當。」
「胡說!」少師的臉都扭曲了,蹦到季梁跟前質問道,「你難道是說,我在撒謊嗎?難道我會背叛主君嗎?」
隨侯只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等著季梁的長篇大論。
「請您想一想,這些年來楚軍縱橫江漢之間,所向無敵,正所謂氣勢如虹,怎麼可能儘是老弱病殘之輩呢?」見隨候若有所思,他又繼續道,「自古以來,小國能戰勝大國,是因為小國得道多助,大國失道寡助。主公您知道何謂道嗎?道,就是忠於人民而獲信於神。作為君主,要多想和多做對老百姓的福利有益的事,就是忠;主持祭祀的時候不說假話,就是信。」隨候聽到這裡還一臉茫然,乾脆一屁股坐下來,「現在百姓都吃不飽,您卻總想著表現自己,主持祭祀又總喜歡誇大其辭,欺騙鬼神,以這樣的品德,居然想以弱勝強,打敗楚國人,我……真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季梁說到最後,握著拳頭,跺著腳,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少師連忙後退了幾步。
隨侯激動得跳起來,臉紅到脖子根,強辯道:「我祭神,總是用最肥壯的牲口,最豐盛的穀物,您說說,我倒是怎麼欺騙鬼神了?」
季梁長嘆道:「您知不知道,人民意志就是鬼神的意志啊。所以聖賢之君總得想盡辦法先填飽老百姓的肚子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敢在祭壇上擺上肥壯的牲畜、美味的五穀、甘甜的酒水,心安理得地感謝神明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朝野上下同心協力。這樣社會和諧,神也賜福,工作也順利。現在人民三心二意,鬼神也六神無主,您一個人獨自豐盛,何福之有哦。我勸您啊,趕快整頓內政,團結周邊的兄弟國家共同對付楚國,才能免於禍患。」
隨侯愣了半晌,看了看少師,又看了看季梁,垂頭喪氣地說:「大夫言之有理,寡人受教了。」
熊通在瑕地等了兩天,不見隨軍前來挑戰,嘆息道:「看來這位季梁確實是我們的眼中釘啊。」
斗伯比安慰他說:「急事慢做,咱們有的是時間,不爭朝夕。」
楚軍偃旗息鼓,回到了國內。當然,這次遠征也並非完全無功,熊通臨走之前,派人給隨侯捎了一句話,大意是,我熊通乃是蠻夷之人,現在看到諸侯不尊王室,互相侵伐,天下已亂,我也沒有別的本事,只有一些穿著破爛的武士,想憑藉他們插手中原的政治,請您向王室轉達我的意思,給我一個尊貴的配得上的封號。
所謂尊貴的封號,自然是封他為王。隨侯派人將熊通的要求報告給王室,遭到王室的斷然拒絕。
如前所言,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難通,人們的辦事效率也不高,楚國與中原的交流更加困難。當隨侯將王室的答覆反饋給熊通,已經是一年多之後的事了。
熊通得知自己的要求被拒,勃然大怒:「寡人的先祖鬻熊是周文王的師傅,先公熊繹僅僅被周成王封為子爵,統治南方。現在蠻夷部落都臣服於寡人,而王室卻拒不承認寡人的地位,也罷,那寡人就不客氣,自尊為王了!」
從此之後,熊通就不再是楚子,而被稱為楚王。因為他死之後的謚號是「武」,所以在歷史上,他又被稱為楚武王。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率軍進攻江漢以南的濮族部落,將濮地並為楚國的領土,進一步增加了楚國的實力。
同年秋天,志得意滿的楚武王在沈鹿召開諸侯大會,邀請漢水流域各國國君共商合作大計。據史學家考證,這次大會堪稱春秋史上第一次諸侯大會,遠比齊桓公「九合諸侯」要早,可以視為楚國稱霸漢水流域的標誌性事件。
可是,河南南部的黃國和漢東的隨國沒有派代表參加大會,這也是對楚國的霸道表達的一種無聲的抗議。面對這種公然不合作情況,楚武王也理所當然要採取行動,一邊派薳章前往黃國進行外交施壓,一邊親自率大軍第二次討伐隨國。
同樣是不赴會,黃國受責而隨國受兵,一方面是因為黃國太遠,地處中原地帶,以楚國當時的實力,還沒有能力遠襲黃國;另一方面是因為「漢東諸國隨為大」,隨國樹大招風,如果隨國屈服,其他小國家也就只能乖乖就範了。
這次,楚國大軍駐紮在漢淮之間休整,靜觀隨國如何應對。
對於楚國人此來的目的,季梁是相當清楚的:楚國人不是為了消滅隨國而來,只是希望隨國臣服於楚國,給漢水流域各國做一個表率。對比了雙方的實力和優劣勢之後,他給隨侯提了一個先禮後兵的建議:楚國以不赴會為由來討伐隨國,我們應當避其鋒芒,派人到楚王那裡去認個錯,請求免於懲罰。楚國人如果得理不饒人,我們再戰不遲。
但是,深受隨侯寵信的少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主戰派,他對季梁的謹慎深感不屑,以他的經驗來看,楚軍就是一塊自動送上門的肥肉,因此向隨侯提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建議:「必速戰,不然將失楚師!」
這是《左傳》記錄的原話,如果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必須要速戰速決,否則的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機會來消滅楚軍了!
言下之意,他是怕楚國人又像上次那樣,還沒開打就跑了。
隨侯也許是被楚國咄咄逼人的氣勢給惹惱了,也許是對季梁的批評還耿耿於懷,決計要做出個樣子來給這個只懂得講道理的胖子看看,於是聽從少師的建議,將全軍拉出城去,跟楚國人打起了野戰。
本來,楚國人遠道而來,後勤和後衛線都被拉得很長,隨國人就算要打,也完全可以以逸待勞,躲在堅固的城防設施背後消耗楚軍的實力,待其疲憊之時再奮力出擊,或許還有幾分勝算。但是,在少師的眼中,楚軍還是幾年前看到的那樣羸弱不堪,完全沒有必要憑藉城防設施來取勝,即便現在兵強馬壯,以他們的蠻夷粗俗也萬萬敵不過我們泱泱隨國的智勇雙全,因此採取了主動出擊的戰略,希望一戰定勝負。
即便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只要隨軍指揮得當,戰局還不至於太糟糕。季梁對楚國人的習俗很了解,建議隨侯:「楚國人以左為尊,楚王必定在其左軍,其左軍必定是精銳部隊。請您避其鋒芒,率主力進攻其右軍。楚右軍力量單薄,必定潰敗,那時我們再集中力量攻其左軍,應該可以獲得勝利。」
季梁這一套避實就虛的戰術,與當年濡葛之戰中鄭軍打敗王軍是同一個道理,應該說是一條好計。
但是,少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用一種近乎歇斯底里的腔調說:「你這是什麼話,咱們難道還怕楚國人不成?這一仗,我們就是要避虛就實,轟轟烈烈地和楚國人大戰一場,打得他們不敢再跑到漢東來撒野!」他非但不同意季梁的戰術,還執意要將主力部署在楚國的左軍對面,與其硬碰硬。
隨侯被少師這番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給震動了,於是堅決地站在少師這邊,不願意再聽季梁的大小道理了。
兩軍在速杞發生遭遇戰。不出季梁所料,長年未經戰陣的隨軍根本不是楚軍的對手,面對楚國左軍的隨軍部隊更是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戰爭結果:隨侯逃逸,連戎車都被楚國人搶走;少師被俘,死於楚軍陣中;楚軍獲得了完全勝利。
隨侯跑得快,態度轉變得更快,連夜派人到楚營認錯求和。楚武王很想趁勢把隨國給滅了,斗伯比又站了出來,勸諫道:「老天借我們之手替他們除了少師這個禍害,隨國一時還亡不了。」楚武王想著打仗的初衷就是殺雞儆猴,既然隨國打算起這個模範帶頭作用,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聽從斗伯比的建議,與隨國結盟而還。
所謂結盟,其實也就是將隨國變為其附庸。
楚、隨結盟為楚國稱霸漢水流域打下了基礎。自此之後,楚武王發動了一系列攻勢,逐漸將漢水流域的各個小諸侯國納入自己的掌控。
公元前701年,也就是鄭莊公去世的那年,楚軍將領屈瑕率軍前往漢東,以武力脅迫貳、軫兩個小國家與楚國結盟。
公元前700年,楚武王親自率領大軍討伐絞國,絞國人閉城不出,楚軍的攻勢一度受阻。屈瑕幾經波折找到了對方的弱點,對楚武王說:「絞國面積狹小,國人心浮氣躁,不善謀略。請派樵夫到其城外砍柴,引誘其出城進攻。」楚武王聽從了屈瑕的建議,絞國人果然派兵出擊,第一天便俘獲了三十多名楚國人。第二天一早,嘗到甜頭的絞軍再次爭相出城,將楚國的樵夫趕到山中,結果中了楚軍的埋伏,被打得大敗。楚武王趁機派人向絞君施壓,迫使其與楚國簽訂了城下之盟,成為了楚國的附庸。
公元前699年,屈瑕又率軍討伐彭水之濱的羅國。斗伯比代表楚王送軍出征,回來的路上跟自己的車夫說:「屈瑕此行必敗,你看他那趾高氣揚的樣子,已經飄飄然浮在空中了,還怎麼能平心靜氣領軍作戰呢?」他越想越不放心,連夜跑去對楚武王說,屈瑕帶的兵不夠,一定要趕快派援軍。
楚武王對此一笑了之,不以為然。回到宮裡,還把這事當笑話講給夫人鄧曼聽。
鄧曼一聽就著急了,對楚武王說:「您誤會斗伯比大夫的意思了。他並不是說屈瑕帶的人馬不夠,而是在告訴您,作為一國之君應該以誠信安撫小民,以身作則教育各級官員,以嚴格的律令制約帶兵打仗的將領。屈瑕這些年來連續打勝仗,自信心膨脹,很容易獨斷專行,犯輕敵的錯誤。您必須親自對其進行訓誡,好好約束他的行為,才能防止這種錯誤的發生。您還真以為大夫不知道部隊已經全部開出去,在跟您說瘋話吶?」
楚武王嚇了一跳,暗自罵斗伯比:「你這廝有話就直說嘛,還跟老子打什麼啞謎喲?」連忙派人前去追趕屈瑕大軍,但是沒追上。
果如鄧曼所言,屈瑕剛愎自用,不聽任何人的意見,甚至給部下發布了一道命令:「提意見者受刑!」部隊開到鄢水,也不防備敵人突襲,亂鬨哄地過了河。羅國軍隊和當地的南蠻部族武裝兩面夾擊,大敗楚軍。屈瑕自覺無臉見人,一個人跑到山裡面自縊了。逃回來的楚軍將領自囚於治父,等待楚武王發落。
楚武王哀嘆:「這全是我的過錯啊。」將他們全部赦免了。
作為一位領導,在出現重大失誤時敢於承擔責任,不推三阻四,也不嫁禍於人,就是一位好領導。
楚武王統治楚國的時期,楚國在漢水流域不斷發展壯大,雖未染指中原,卻不斷欺凌南方小國,成為地方一霸。
然而,屈瑕討伐羅國的失敗,給楚武王很大打擊,從此退而整修內政,富國強兵,十年未曾對鄰國動武,江漢諸國得以安生十年。
公元前690年,周王室將隨侯召到雒邑,調查楚子熊通自立為王這件事,認為隨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毫不客氣地進行了嚴厲批評。
憑心而論,隨侯這頓板子挨得一點也不值,周王室如果管得了熊通,大可以自己去管,何必怪罪於他這個小國諸侯?退一萬步說,隨國好歹還跟楚國打過一仗,周王室卻連一個譴責的使者都不敢派往楚國,這不是欺軟怕硬么?
那邊,楚武王得知隨侯去雒邑朝覲天子,認為這是沒有將他這個楚王放在眼裡,一怒之下,再一次舉兵討伐隨國。隨侯這回兩面不是人。
十年磨一劍,楚武王此舉的目的不僅僅是消滅隨國,也許更有一舉并吞漢東諸國的意思。一時之間,江漢流域各國戰戰兢兢,生怕祝融的火把燒到自己頭上。
出征前夕,楚武王突然對夫人鄧曼說了一句奇怪的話:「我突然覺得心裡搖搖晃晃。」
鄧曼聽了,半晌沒說話。夫妻兩個相對無言,預感到有什麼事情要發生。許久,鄧曼才眼淚汪汪地說:「大王的天命已盡,水杯注滿水,則容易晃出來,乃是天理使然。這是楚國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在召喚您啊!如果此去戰爭順利,部隊全師而還,您就算逝世于軍中,也是國家的福分了。」
大軍出征,鄧曼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本來是不應該。楚武王低頭沉吟了片刻,道:「既是天命使然,我避之何益?」
楚軍按原定計划出發攻打隨國,路程未行一半,楚武王突然發病,死在一棵樠(máng)樹下。這一年,是他在位的第五十一年。他的死訊被隱瞞起來,楚軍在令尹斗祁、司馬屈重的帶領之下繼續前進,遇山開路,遇水架橋,加快行軍速度,直奔隨國城下。
隨國人被楚國人這種勢不可擋的氣勢壓倒了,沒有進行任何抵抗,主動向楚國人求和,再一次與楚國結成盟國。司馬屈重以楚王代表的身份會晤了隨侯,不但沒讓隨侯看出楚武王已死的半點跡象,還裝模作樣地與隨侯約定,來年兩國君主再在漢水之濱舉行會談。
做完這些,楚國大軍開始勝利班師回國,當全部人馬都渡過漢水之後,斗祁等人才對外發布了楚武王去世的消息。
如此國君,如此王后,如此眾將,如此士卒國家想不強大都難。
推薦閱讀:
※那年李白四十二
※如何評價作家楊絳先生的一生?
※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一帶一路是不是下一個絲綢之路
※歷史城建規劃演變過程及推演
※當官的為啥多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