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年朋友談學佛
解決矛盾擺脫困惑
按佛陀的教義教制,學佛與學習、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之間,根本就不應有矛盾。素食確為中國漢傳佛教的優秀傳統,出家人尤應堅持。但居家學佛的青年,應首先以為修道本錢的身體為重,不宜不顧身體而強行吃素。佛陀所制在家眾戒律中,乃至出家眾戒律中,並未禁斷肉食,至今恪守佛制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尼皆食魚、肉。至於《楞伽》、《楞嚴》、《梵網》等經中戒肉食之說,系對法身大士和閉關專修三摩地者而制。漢地佛教界素食之制,乃梁武帝敕定,並非佛制。早晚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是出家人的修行方式,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的各種經中,都不見有要求在家佛弟子必修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的言句,這是大有深意的。在家人營生治事,閑暇有限,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貽誤家事、國事,影響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是為佛法所不許。在今天,一個工作人員貽誤工作而課誦、坐禪,便犯了盜戒,修定豈能成就。一個學生不顧學習去課誦、坐禪,功課學不好,便有負於家長、國家,也就是有負於佛法,是違背佛陀教誡之舉。遺憾的是有些出家的青年僧尼,不去修僧尼應修的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行道,卻修在家法,像在家人一樣吃飯睡覺,不務僧尼正業。當知戒定慧不修,做一天僧尼,便負一天業債,實在操不了出家正業,還不如歸俗為佳。 若按佛陀所示的在家大乘道,則學習、工作、人事往還,不但不妨礙學佛,而且是學佛所必需。學習知識技術,不僅是自己立身活命所必需,而且是學通佛法、弘揚佛法所必需。不僅在家青年必須有知識技術,即出家人,欲成大器,弘法利人,亦須廣博知識。工作,是為民眾服務,報眾生恩、國土恩的實際行動。不少人只為自己著想,只把工作看作一類掙錢吃飯的手段,則工作對他便成了一種外來的負擔,就算盡了力,也不能出生善果功德。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者為民眾和社會著想,把工作看做奉獻的機會,當作菩薩道來修,則何往而不是道場,即平凡的工作,也可出生世間、出世間的功德。至於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機會。只要自己學習、工作好,道德高尚,學識豐富,生活愉快,熱心助人,人們自然會尊重你,你講佛法,他們也樂於接受,是為以身弘法。若能將自己鍛煉成才,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有名望地位、錢財知識,則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學佛與學習、工作、生活看作兩回事,以學習、工作為學佛的障礙,以不信仰佛教的人為對立面,當然會觸處成礙,苦惱重重。即使出家,也難免事務牽纏的苦惱。縱然能保證早晚課誦、吃素、坐禪,一天只花那麼兩三小時學佛,其餘大部分時間還在有礙的世法俗務中浸泡,就算不無受用,而欲期見道證果,怕要再等一二十生。欲圖速速進道,只有依大乘菩薩道,將生活、學習、工作、人事交往與學佛打成一片,即世間俗務而修出世間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貫於生活的全過程,念念修行不輟,勤集福智資糧。就今天居家學佛的條件而言,這是最契機的法門,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報。僅吃素、抽暇課誦、坐禪,是小修行,只能種些善根,難得即生了辦。有志的青年,應按佛陀教誡,以大修行為本,至於小修行,能修固然好,無條件修者暫時不修,也未必為非。
了生為主旨,菩提心、智慧、方便為首要
全部佛法,無疑是圍繞『了生死』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古人對青少年,雖然有『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的警策,但死,對來日方長的青年人來說,畢竟非迫切之事,要青年人成天把『死』字貼在額顱上,念念為求死後的究竟歸宿而精勤修行,顯然不易生起堅固道心,即使能由此生起道心,也容易使人喪失生活的熱情,不利於青年的健康成長。聽說有個高中才畢業的姑娘,學了凈土法門後,便不準備考學、工作,整天關門禮佛念佛,計划過一兩年及早往生,弄得她的父母好不傷心。如此學佛,當然不是經論中所示凈土法門的正道。人,既然已降生到這世上,在父母和社會的撫養教育下長到一二十歲、二三十歲,便負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應好好走完應該走的道路。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前程似錦,國家和人類的美好未來,有待青年去創造,弘揚佛法的重擔,全賴青年來擔承。如果說,老年人學佛,不妨以『了死』為要,以解決死得好和死後的歸宿問題為重心的話,青年學佛,則應以『了生』為主旨。這裡所說『了生』,意謂參透人生的意義,提高精神境界,珍惜此生,過好應有的合理生活,創造最高的人生價值。實際上,只要能真實『了生』,『了死』的問題也就自然解決;若不能『了生』,連現前人的生活都過不好,即使孜孜念佛求生,責任未盡,資糧不備,恐怕也難遂往生『了死』之願。 人,渾渾噩噩、隨波逐浪地過一輩子不難,但要說到明明了了、合情合理地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亦即『了生』,可非簡單之事。這須對人存在的根本問題和人心世態有深徹的觀察,對人生的意義有明睿的認識,有正確的人生觀和過好合理生活的智慧、技巧。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等問顧,大概是初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都會認真思考,而不容易得到正確答案的。在這人慾橫流、價值觀念混亂的現代,唯有佛法,堪以提供究竟的人生司南,在青年時代便能認準佛法這個究竟歸依處,從而能避免許多上下求索的困惑苦惱,避開誤區,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是大善根福德因緣,應當慶幸,應當珍惜。但學通佛法,善於運用它來指導生活,來『了生』,還須通過認真的思擇、觀修。 根據經教所示和自他修學的經驗,筆者認為,青年,尤其是在家青年,學佛的重心,不應在嚴格吃素,不應在課誦唱念,不應在持咒念佛,不應在坐禪入定,不應貪便宜求即身成佛、神通自在,不應亟亟求往生凈土,而應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通過學習、觀修,真實發菩提心,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掌握過好生活的方便。這其實是立志、處世、立身三大問題。
掌握過好生活、服務眾生的方便
人立身於社會,維持生物性、社會性的生存,必須從少兒時期起,便努力學習,掌握為大眾服務的知識技術、本領才幹,以從事正當的職業。這在《善生經》中,被列為佛陀教誡佛教青年欲得現法樂須具的四種具足之一,謂之『方便具足』。不具足方便,自己尚無法生存,何以報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自己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個負價值,便是一種罪業,豈能談得上學佛修道?大乘六度,布施度為首,沒有知識技能,創造不出財富,拿什麼去行布施?一個菩薩行者欲廣度眾生,須具多種方便,《華嚴經·十地品》說若不能通達世間的醫方、工巧、書算等一切技藝,便不能過菩薩第五地。即使出家披剃,就算是僅求自利,為學通佛法,也須通達五明,起碼得讀懂古文、通曉文史知識。經云:『佛法於五明中求』,門門科學,莫不與佛法相通相涉。若要深入法海,說法勸化,更須學識淵博,智慧過人。缺乏學識,不通世事,知識水平低於一般人,欲圖說法度化眾生,還不如老老實實接受眾生的度化。現在有的年輕人,一學佛便想專修禪定,上學的不好好學習,工作的不好好工作,甚至為學佛而辭了工作,丟了飯碗,弄得像個乞丐。有些佛學院學僧,懶得學文史、外語等課程,還藉修持為借口。殊不知修行是大福報,專修禪定,更須非同一般的福智資糧。福報、資糧,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有靠自己努力學習,掌握方便,以方便去創造,不具方便,別想修學。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先掌握方便服務大眾以積集資糧,想靠別人的供養來修行,我看根機就已不大正,即便他能發心效仿米拉日巴尊者的苦行,恐怕也很難具備米拉日巴那樣遇成就上師、具真正見地、強健體魄和安全保障,及未婚妻等供養的福報資糧。
斷煩惱與戀愛、婚姻的矛盾
人是欲界眾生,由先世煩惱惑業,感得粗重的血肉之軀。除了乘願再來的三果以上聖人,一般生理正常的男女,到了青春期,隨性成熟,莫不有生理上性的欲求、心理上愛異性和被異性所愛的渴望。如《少年維特之煩惱》所說:『少年男子哪個不鍾情,妙齡女郎哪個不懷春』,西哲有男女各是半個人,都在尋求自己的那一半之喻。然而,性愛、愛情,及由此而來的婚姻,被佛法說為欲界生死之根,最為重要的煩惱,這當然是天經地義之談,佛教青年對此大概無人不知。但出離生死的願望,又不能不與自身愛的渴求,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社會習俗形成尖銳矛盾。據悉很多佛教青年,都為這一矛盾所困惑。有的雖然出了家,但還是被異性的誘惑、性的苦悶所擾惱,不少人終於因此還了俗。有的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便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有的因難覓志同道合的知音而苦惱。總之,情關難過,欲界難出。就是證到初、二果,也難免因一念男女情愛而再生於人間,何況道前凡夫。以風流多情著稱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情歌中嘆息:『世間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實際上,即淫慾為道,以解決性愛與出離生死的矛盾,已由無上瑜伽母部法的雙運道或欲樂定提供了巧妙的『雙全法』,只是根器、機緣難具,有條件修習者不多。 縱觀全部佛法,雖力說性愛為欲界生死之根,但也並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愛情、婚姻一事,多分由前生的習氣和業因所決定,多為既定的業報。愛情婚姻雖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修道亦非必以不戀愛結婚為最佳。釋迦牟尼佛以一生補處菩薩示現成佛,是在結婚之後出的家,此事當有其深刻寓義。經教中多處談及戀愛婚姻問題,除了力說愛欲、家庭的過患,倡導具緣者出家修道外,還對宜居家學佛者說夫妻和諧之道,如《阿含》中《善生經》說夫妻雙方應互相『愛敬』的五事,《玉耶女經》載佛陀教誡少婦玉耶女如何盡婦道。對於『異體同心』、歷劫不渝的愛情,經中持同情讚賞的態度。 佛陀還以結婚戀愛為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如《須摩提女經》載,佛弟子王舍城美女須摩提,遇信奉外道的滿財長者子求婚,往問佛陀,佛謂須摩提女若嫁與滿財家,當『大度人民不可稱計』。須摩提女依佛教敕出嫁,後來果然感化大家及滿財城多人皈信三寶,受佛稱讚。大乘經中還多處說摯愛行菩薩道者及菩薩隨順眾生愛欲以結緣度化的功德。如《華嚴經》卷七五說妙德女因摯愛修菩薩行者威德主太子(釋尊前身),求為其妻,而生大功德,『雖以愛染心,供養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載,眾尊王菩薩『以地大心執女人手共一床坐』,勸一位愛他的姑娘發菩提心,受到佛的讚歎,謂『成就如是悲心,雖受五欲,不犯眾罪。』樹提梵志對一女子起悲心,答應她的求愛,為作丈夫十二年後出家,因此『得以超越十百千劫生死眾苦』。《惟日雜難經》既說『有婦不得道』,又說菩薩娶婦有四因緣:一者『宿命同福』,謂前世已結就夫婦之緣;二者『畢罪』,謂以結婚形式償還宿債;三者『應當共生男女』,謂有共同生兒育女的業緣;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意謂有智者結婚,反而能成助道之緣,如釋尊之娶婦,及符合修秘密雙運道因緣的婚配,就有助於道。 據此,學佛的青年對待愛情、婚姻問題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一、若宿根深厚,人慾淡薄,無情愛因緣,道心堅固,具備出家的各種條件,當然以出家修道為好。但高校剛畢業的青年,不宜馬上出家,應為國家工作幾年,以報培育之恩,並學通世間法,然後再出家也不遲。二、如果愛欲重,有情愛結婚之緣,愛上了某人,對方也愛你,雙方情投意合,這種情況宜於戀愛結婚,居家學佛。若對方不信仰佛教,應以方便漸漸引導,使其接受佛法,雙雙修學,建設佛化家庭,雖然夫妻恩愛和諧,也應觀情愛過患,愛別離之苦,發出離心,居塵不染。 在戀愛、家庭生活中,只要善於運用佛法,可以使愛情、家庭生活過得美滿合理。以緣起法則冷靜觀察自他,知己知彼,善體他心,可避免單戀、失戀的痛苦;勤觀無我,超越低級的肉慾和自私的佔有慾,懷慈悲、平等心,常為對方著想,尊重、關心對方,可使戀愛易於成功,夫妻關係易於和諧。 至於出家佛子,對待異性的誘惑、性的苦悶,只有靠勤修戒定慧三學。嚴持禁戒,攝護根門,謹慎與異性的接觸,不受欲塵的誘惑,則內心自少擾動;堅持素食、過午不食,淫慾自然減少:堅持初夜、後夜坐禪修定,或課誦經行,則精氣自然轉化為智慧,不思淫慾。只要在禪修中得到身心輕安,享受到高級的禪悅與法樂,則粗劣情慾,自易伏斷。若不勤修戒定慧,日常不謹慎防護根門,多與異性接觸,令欲塵資訊不斷侵入,則內心當然會躁動不安,即使強作抑制,不犯淫戒,也會導致性心理變態、心情鬱悶,淫愛種子壓抑積藏於阿賴耶識中,就算能修到坐脫立亡,也難免重入胞胎,再做俗人。若實在妄心難伏,定慧難修,被情愛糾纏,還不如隨緣歸俗,居家學佛,萬不可破犯淫戒,導致三惡道沉淪的苦果。 總之,只要真實發菩提心,以正見為導,在生活中修大乘漸道,便不難解決種種矛盾,擺脫重重困惑苦惱,獲得現法樂住,增長福智資糧,使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令青春煥發出正法的光輝。衷心期望佛教青年不負青春,不負佛法,精勤修學,迅速成才,多出一批太虛、虛雲、印光、弘一、楊仁山那樣的法將,出一些蓮花生、米拉日巴、岡波巴那樣的大成就者,推動中國佛教煥發青春,促使中華大地再現盛唐之繁榮。
學佛與自心煩惱的矛盾
三乘聖道,皆以煩惱為生死之根,以斷煩惱為出離生死的要道。然青年時期,血氣方剛,生命能量強大,各種人慾最為熾盛,面對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等矛盾,困惑、煩惱、痛苦最多。學佛之後,識得煩惱過患,欲期儘快斷離,但斷煩惱豈是容易之事。經上比喻說,斷最易斷的見惑,亦如斷四十里洪流,猶如破石,思惑更是根深難斷,如斷藕絲。初學用功對治煩惱,才覺煩惱稍歇,遇緣又復露頭,真有『斬不斷,理還亂』之勢。數數修而煩惱仍舊不斷,於是便在煩惱上又添了一重煩惱欲斷實難斷的煩惱,被煩惱所惱。 如果說,小乘法視煩惱如寇讎、亟求斷盡的話,大乘法中,煩惱則不是最為可怕的東西。大乘道最怕的,是菩提心不真,慈悲心不廣,只要菩提心、大悲心堅固,煩惱,尤其是青年時期貪愛、自我實現一類的煩惱,可轉化為修道的力量,轉化為弘法利生的熱忱和意欲。大乘道並不亟求完全斷盡愛欲等貪煩惱,而故意『留惑潤生』,作為度眾生的方便。初修者不怕煩惱多,而怕不識煩惱,能認識到煩惱多,是修行有進的表現。藏密說在修禪定初期,因煩惱脈解開,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煩惱種子泛起,能使煩惱熾盛,而且無緣自生,這叫『自生妄念煩惱定』。只要能自我覺察,便不難對付,無須視之如怨敵,應於煩惱生時,及時用智慧反觀內照,看這一念煩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哪裡住,究竟是個什麼?這能看的一念又是什麼?如此向內心深處細細看去,煩惱妄念便會自然消融於自性空中,得到輕安和煩惱本空的定解,這即是轉煩惱為菩提。煩惱太大時,還可故意釋放一時,任其湧現,不加遮攔,只是冷眼旁觀,看它自生自滅。若視煩惱為實,為其所惱,或強作壓抑,則煩惱會愈積愈多,即使能壓抑得住,對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遇強大境緣或中陰現前時,壓積的煩惱來個總爆發,便會牽引人向三惡道里去。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
佛法三乘,皆以慧學為精華,慧學的現實用途,是指導人正確生活,善度人生。所謂正見、般若、聞思修三慧的修學,千經萬論的研讀,應以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在生活中活用佛法,從而生活得更好為第一目的。一個人在學佛之後,應該比一般人聰明得多,其世俗生活、精神生活應該比一般人過得好。但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反而顯得比一般人愚蠢,予不信佛者以謗譏佛法的口實,便是因不知從佛法中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所致。 正確生活的智慧,包括正確的人生觀、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生活的藝術等。應通過研讀經論,觀察社會人生,思察在浩渺無際的輪迴海中,人身極為難得易失,佛法極為難聞難信,今由前世善根,幸得人身,遭逢佛法,應極度珍惜此生,以嚴肅積極的態度,過好此生,獲得現世的、後世的、究竟的利益安樂,創造應有的人生價值。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利樂和應有的人生價值?就人天乘法而言,從事對自他和社會有益的勞動,正命生活,不造諸惡,力行眾善,過好物質的、倫理的、文化的、精神的生活,盡到做人的責任,是最起碼的正確人生。從大乘佛法看來,為自己和無量眾生現世、後世、究竟的利樂作無私奉獻,活得對自性、對人類、對眾生俯仰無愧,活得洒脫自在,安樂祥和,認識到真正的自我,獲得究竟解脫成佛的保證,是為應有的人生價值。創造出這種人生價值的人,方稱得上真正的人,稱得上大士,其人生價值的大小,與其對眾生的貢獻成正比。以假我為軸心向外擴張佔有慾,為聲色名利、權位虛榮而操勞奔忙,即使佔有了天下,也還是個俯仰有愧的小人、無家可歸的過客。他向社會和民眾索取得越多,其人生的負價值便愈大,他所撈到的東西也愈為虛幻不實。為創造應有的人生價值,過好既多奉獻於人類、又能得超脫安樂的合理生活,須運用佛法的緣起論,冷靜觀察社會人生和自心,掌握過好合理生活的藝術。這種觀察大略可分為體、用兩個方面。從體的一方面來說,應在生活中隨處觀察諸法緣起性空,無常無我,鍛煉自主其心的能力,不被聲色貨利所誘牽而喪失自心的安祥自在。隨時觀察自心,有如牧牛,覓求不動的主人公,觀心所起念,緣境而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即生即滅,無實體可得,能觀之心亦不可得。尤其當煩惱熾盛時,應加倍用功夫。觀心得力,妄念自然息滅,即於息滅處,得到輕安自在,時常保持這種輕安自在、活潑空靈、一塵不染的心境,便是正受。若功力深厚,真能□破妄念,休歇馳騁,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際,自然會親見本地風光,認識真正自我。這是當今最為契機的參禪觀心法門,只要肯修,便得悟解受用。就用的一方面說,應觀自性雖空而緣起,本具慈悲、智慧、精進等功用,能成辦事業,創造一切,用以服務民眾,造福社會,濟度眾生,弘揚正法。自性的力用不能全部發揮,自性的本體也就無以全體顯現。想要活得有價值,圓成佛道,必須儘力發揮自性功用,雙修福慧,實踐六度四攝,於學習、工作、弘法事業,盡心儘力,盡職盡責,以高度的熱忱,作出巨大的奉獻。雖然盡心辦事操勞,由勤觀緣起性空故,於外六塵、內自我,不生執著,從而不因挫折失敗而灰心喪氣,不因成功讚譽而驕傲自滿,不因謗譏嘲諷而動怒發火,不因困難障礙而憂鬱退悔,八風不動,事過不留。《金剛經》『於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可奉為智慧生活的訣要。心若稍有住著,被名相所粘,便生煩惱,系縛自心,難得安祥自在,只有一無所住,亦不住於『不住』,方契自性之體;只有從一無所住處不斷生心辦事,作無私奉獻,修六度四攝,方顯自性之用。體用雙圓,是為正覺。
大乘漸道為本
當今國內佛教,以禪、凈、密三宗為盛。青年們入佛門之後,往往在三宗的門口徘徊,游移不定。修凈土吧,像愚夫愚婦一樣念佛,總覺不夠味,總想找個能速得開悟、能得神通的更上法門;學參禪吧,太玄,真實見性的善知識難逢;學密吧,成就上師難得,即使求得,法亦難修。今天試試這個,明天試試那個,轉瞬月度年移,而一無所成。這大概是近今的不少學佛者都曾經歷的路徑。筆者也曾入三宗之門作過試探,最終的結論是:除個別上根利器,具足機緣,可直入禪、密二門外,今天絕大多數青年學佛,應從經教中所示的大乘通途而入,乙太虛大師所說的『大乘漸教』之行為本,禪凈密三門,本來都是建立於大乘漸教基礎上的秘密圓頓法門,其修學皆應以大乘漸道為基。入得大乘漸道,基礎牢固,資糧充足,自易入圓頓法門;不先入大乘漸道,逕直入圓頓法門,往往弊病多端,欲速而不達。古來多數卓有成就的大德,走的都是從大乘漸道入圓頓法門的路徑。大乘漸道以深入世間雙修福智、即世間而出世間為特質,能對人的德行才智進行全面的鍛煉。最能體現全部佛法的宗旨和精神,最宜於青年人修學。 大乘漸道,即經教中所說的大乘菩薩道。其修學大略是在受持三皈、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以由對緣起性空義理的勝解所得思慧為主尋,在社會生活中修六度四攝,一方面伏斷自心煩惱執著,一方面積集福智,利濟眾生。因為僅以思慧觀修,須數數勤觀,對治煩惱的力量較小,難免退轉,達圓滿成佛,所需時間長,經論中說須經三大阿僧祗劫,故名為漸。修習者須先研讀經論,聽聞講經說法,對因果業報、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萬法唯心等義理,知曉理解,謂之聞慧。聞慧僅是一種知識,在修行中往往用不上,尚須對所知義理進行思察抉擇,獲得領悟、勝解,有深切的體會,確認不疑,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見,叫做思慧。由參禪而於剎那間所得的頓悟,其力用略勝於思慧。運用思慧,在生活中勤觀諸法無常無我,尤以觀心為樞要,為修般若度;以思慧為導,從事有益於大眾的工作,盡心竭力多作奉獻,隨時隨處,幫助、救濟人,勸導教誨人,不慳吝,不計報酬功果,為修布施度;以思慧為導,嚴持五戒等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不拘執能持所持,為修戒度;以思慧為導,鍛煉忍耐力、承受力、包容力,能吃苦耐勞,忍受毀辱讚譽等強烈刺激而不動嗔喜之心,恆常保持內心的鎮定安寧,為修忍度;以思慧為導,鍛煉毅力、恆心,對治懈怠疲惰,修習諸度,精勤不息,堅持不懈,而不執著精勤不懈,為修精進度;每日抽暇坐禪,鍛煉攝心一境、專註不散的能力,於趕車、行路、排隊、休息時,皆念佛觀心,勤修禪定而不貪定境、不求神異,為修禪那度。不僅自己修行六度,而且運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方法去廣結人緣,多交朋友,利用辦事、閑談等機會,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宣講佛法,並以身作則,去感化、帶動人們修學佛道,為修四攝行。 六度四攝的修行,不僅可逐漸伏斷自心煩惱,使智慧、才幹、忍力、定力、德行逐漸增長,獲世俗事業的成功,得到現法樂住的受用,而且可廣結人緣,受到尊重,奉獻社會,弘揚正法,利濟群生,世出世間的功德雙全、福智雙全,是不難修學、至為積極的大道。六度四攝,都是在事上磨練,即用顯體,若真能念念勤修不輟,行行之中,都有可能獲得頓悟,證得修慧。這樣在事上修出來的智慧,其力量要比僅在定中得到者強固百倍。若於事上觀心,明心見性,從所見真心中起念修行,則大乘漸道便轉化為頓悟漸修的大乘頓道,能超越多劫,儘快成就佛果。與六度四攝相比,那種以世間、出世間為二,或僅以得一種功夫為目的,去持一種咒,或修一種系緣一境的禪、氣功,則難以使人得到全面鍛煉,難得福慧雙全,是為小道。
推薦閱讀:
※佛法無邊信為入道之門--學佛網
※何謂「三輪體空」? ——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二)第112集
※犟牛居士談學佛系列 MP3下載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傳》第廿一章 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學佛網
※大安法師:發菩提心的十大因緣 一--學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