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賺那麼多錢憑什麼? 銀行暴利是制度之恥

編輯怡爽

文/銀行賺那麼多錢憑什麼? 銀行暴利是制度之恥www.stockstar.com 2010-9-20 7:36:00投資者報王亞偉領銜華夏系傾巢出動 近6億元「滿倉」1股 速查!贏黃金白銀 來炒股登峰[字體:大中小]收藏訂閱RSS分享列印 [網友評論0條]銀行暴利是制度之恥受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傳聞影響,9月17日開始A股上證綜指連續兩天下跌,累計下跌百點,跌幅超過3%。16隻銀行股同樣萎靡不振,平均跌幅也都過3%。今年以來,上市銀行的股價表現差強人意。據統計,銀行指數年初以來的跌幅為24%,其中跌幅最大的北京銀行股價下跌了37%。與低迷股價相應的,是銀行股看起來便宜的估值。銀行股平均的動態市盈率大約9.6倍,市凈率約為1.89倍。估值最低的銀行股分別是建設銀行和民生銀行,建行的動態市盈率8.85倍,民生銀行的市凈率1.4倍。銀行股儘管股價表現糟糕,但業績卻好得驚人。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三成,達3465億元,這相當於同期A股1940家上市公司總利潤的41.7%。並且,市場也看好銀行業未來的利潤增長,各大機構給出的銀行業盈利預測,未來3年利潤增速均超過20%。16家銀行的主營業務收入不如利潤表現出色,其只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0%。據統計,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共實現收入8307億元,而A股全部上市公司同期的收入接近8萬億元。過去三年的情況很類似,在A股市場中,銀行業以佔比10%的營業收入,賺走了40%的凈利潤,其背後是銀行業令人羨慕的凈利潤率。而且,銀行的凈利潤率在過去三年中逐步攀升,從2007年的30%(全部上市公司的3倍),到2009年上半年的41.7%(全部上市公司的4倍)。(見圖1)看到上面這一系列數字,相信每個人都想問:為什麼銀行這麼賺錢?它們這麼賺錢合理嗎?在本期《投資者報》的「銀行股被低估了嗎?」一文中(詳見B01版),我們對銀行的利潤來源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銀行八成的收入和利潤,均來自「息差」。所謂息差,就是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的利息差異,銀行以低息攬儲、高息貸款的方式賺取利潤。賺取息差本無可厚非,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如此「簡單」的業務,能獲取如此高額的利潤?說這種業務簡單,是因為此「業務模式」早在數百年前就被錢莊老闆們創造出來,發展至今,也未見增加了多少技術含量。我們不知道錢莊老闆們如何決定息差,但想必不會是朝廷欽定。人們把銀兩存入錢莊,一定是可以獲得比「把銀子埋進地里」更多的回報;商人們從錢莊借錢,也一定會反覆比較,找抽頭最少的錢莊。而當下的利率,並不由市場決定。央行制定的一年期基準利率,分別為存款2.25%、貸款5.31%,各家銀行必須以此利率為基準,在上下浮動不超過10%的範圍內,開展存貸款業務。低於通脹水平的存款利率對儲戶來說實質上是一種剝削。8月份,我國的CPI指數為3.5%,比2.25%的存款利率高出1.25個百分點,這相當於儲戶每存入銀行100元錢,一年要損失1.25元。截至8月份,我國金融機構中的存款餘額68萬億,這些存款每年的貶值損失高達8500億元。這麼看來,把錢存銀行不如埋金銀、置房產。過高的貸款利息,無疑是實體經濟的包袱。5.31%的貸款利率是高還是低?我們可以拿一組來自Wind資訊的企業績效評價數據,作為參照。數據表明,2009年我國全部行業的平均凈資產回報率為5%。這意味著如果你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一年的回報率為5%,如果你用銀行貸款的錢進行投資,你不僅賺不到錢,還會損失投資額的0.31%(貸款利率與凈資產回報率之差)。2010年8月,我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44.6萬億,按5.31%的貸款利率計算,社會一年為貸款支付的利息為2.4萬億,而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僅為2.6萬億。貸款利息占實體經濟利潤的比重接近一半,這個包袱不輕。借錢出去的人,其所賺取的利潤高於拿錢幹活的人。經濟學講究「理性選擇」,在這種「出力不如出錢」的價值導向下,誰還願意去承擔風險搞創新、干實業呢?而且,就算你干成了,也無非是替銀行打工,這種不合理的激勵會讓經濟變得死氣沉沉。某種程度上,銀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中最大的食利者。而且,在現有的金融體制下,它們還在「兩頭食利」:通過對壓低儲戶的存款利率,直接向儲戶「收稅」;通過高額的貸款利率,分食實體經濟的利潤。這還不夠,銀行發明出「手續費」、「財務顧問費」等「中間業務」,對儲戶、企業進行變相盤剝,這種「金融創新」能力想必已遠超西方銀行業。銀行的暴利,並非來自它們的管理和創新,其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行業壟斷和制度保護。這種局面下,銀行與實體經濟不會「雙贏」,只能是一場有輸有贏的「零和遊戲」。是的,在這場遊戲中,銀行贏了,而且贏得很大、很多,但這是以儲戶和企業的「輸」為代價的「贏」。這樣的贏家,到底是值得驕傲,還是應感到羞愧?中國銀行業:10倍PE並不低《投資者報》研究員 周俊中國銀行業是一個利潤能實現兩位數增長的行業,目前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平均市凈率為2倍,但是,它的市場表現卻長期滯漲、受人冷落。如果你相信「市場有效」,那麼該現象背後就一定有原因。並且,在未來存在加息預期、市場估值低於歷史平均的情況下,這個疑惑會更加明顯。我們認為,國內上市銀行的價值看似低估實則未必。現在市場給銀行10倍PE的理由在於:銀行市場化的進程不可避免,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盈利能力將會面臨急速下滑。而與海外商業銀行的對比表明,我國A股上市銀行的股價也並沒有被低估,反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暴利的銀行這是一個能夠產生暴利的行業,主要來源是制度性的存貸息差。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2.25%,最新公布的8月CPI達到3.5%。也就是說,如果全年保持這一CPI水平,儲戶在銀行存100元錢,一年後將會貶值1.25元。然而,除非不選擇存款而轉向投資,儲戶並沒有其他選擇。因為,我國所有的商業銀行,都執行相同的存款基準利率。貸款方面,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達到5.31%,比同期限存款基準利率高出3.06個百分點,這構成了銀行的制度性利差。如果當前從銀行貸款看,無論是哪家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的差距只是在基準貸款利率的基礎上有10%的上下浮動,儘管優質客戶可以享受到下浮10%的貸款利率優惠,但總體而言,這種差異並不明顯。對於儲戶,銀行讓對方承受實際存款利息虧損;對於貸款客戶,銀行讓對方讓出超過5%的投資回報率。前者,銀行享受了低成本,後者,銀行享受了高收益。作為我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2009年的凈資產為3094億元,凈利潤1286億元。這意味著,工商銀行的凈資產僅為中國石油的三分之一,但是凈利潤卻超過中國石油25%。中國石油股東投資回報率為11.4%,工商銀行卻高達41.6%。而員工人數,中國石油2009年末在崗員工達到54萬人,工商銀行只有39萬人。城市商業銀行的情況同樣如此。南京銀行2009年凈利潤15.4億元,在江蘇省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然而,該公司員工只有2521人,是該省利潤額最高10家上市公司中員工數最少的。寧波銀行2009年凈利潤14.6億元,在浙江省排名第二,僅低於雅戈爾。雖然寧波銀行的凈利潤只有雅戈爾的45%,但員工數卻是雅戈爾的約1/14。雅戈爾2009年末的在崗員工總數達到47109人,寧波銀行不過3412人。不僅如此,與海外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率水平明顯高出一截。以總部管理處位於香港、歐洲最大商業銀行滙豐控股為例,該行2009年的收入凈利率只有7.4%,凈資產收益率更是只有4.3%。而我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2009年的收入凈利率達到22%,凈資產收益率則達到12.4%。這還不算盈利能力「突出」,因為16家上市銀行上述兩項指標的平均值分別高達36.5%和17.7%。這其中,北京銀行的收入凈利率達到驚人的47.4%,而在凈資產收益率方面,深發展達到24.6%。八成收入靠息差在全球金融機構中,中國的商業銀行最依賴存貸款息差收入。根據《投資者報》研究部統計,2010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的中間業務佔比達到18%,較2009年提高了近兩個百分點。可是,息差收入仍然貢獻了上市銀行絕大多數盈利。自2007年以來,儘管15家上市銀行平均息差收入佔比由87.6%逐年下降,但到2010上半年,依然高達79%。華夏銀行和北京銀行對息差收入的依賴最為嚴重,兩家銀行的息差收入佔比排在16家上市銀行前兩位,都超過了9成,分別達到91.8%和91.2%。相應地,這兩家銀行的中間業務較差,上半年,它們的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分別只有6.9%和6.4%,是16家上市銀行中最差的兩家 。相對而言,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速度相對較快,到2010上半年,建設銀行的中間業務佔比達到22%,是16家上市銀行中最高的,而利息凈收入的比重為76.8%。另外,中國銀行的息差收入佔比為69.1%,中間業務佔比也達到21.3%。實際上,在市場化運作的海外銀行中,息差業務佔比要遠遠低於我國銀行。根據全球銀行與金融機構分析庫bankscope的統計,歐美甚至東盟地區的商業銀行,息差業務佔比一般只有50%~60%左右,而中間業務則都在20%以上。以滙豐控股為例,該行2009年的僱員總數也達到了30萬人,遍及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個辦事處。2009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786.31億美元,但其中,息差收入僅有407.3億元,佔比為52%,遠遠低於A股上市銀行。另外,滙豐控股的收入構成中,中間業務收入達到176.64億元,佔比達到22.5%,超過任何一家A股上市銀行;還有投資收益98.63億元,已賺保費凈額104.7億元等等。海外銀行多數如此,儘管息差收入仍為佔比最大的營業收入來源,但依賴程度明顯低於我國的商業銀行。未來盈利會受衝擊目前,我國存貸款利率水平由政府決定,並非市場供求因素形成,這便是銀行利潤來源的最大保障。但是,這個天然的保障在未來肯定會受到衝擊,而且會影響到銀行的盈利狀況。因為,利率管制存在很多弊端,而利率市場化,也是我國商業銀行的必經之路。存款利率水平低於CPI,導致了儲蓄的實際負利率。如果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管理能力優秀的銀行可以提高存款利率來吸引儲蓄。不能通過利率差別來區別風險不同的貸款人,高風險貸款缺乏高收益補償,銀行處於風險收益不對稱狀態。當擁有貸款組合的銀行徵收的利息長期過低時,就會喪失其資本金,表現形式就是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和資本充足率的下降。由於利率管制,商業銀行不能進行風險定價,在降低不良貸款的壓力下,將會使貸款過分集中地投放到壟斷行業的所謂「優質客戶」之中,使得我國本就突出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為突出。過分集中的貸款投放,造成了社會資本的浪費,阻礙了資金的合理化配置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也不能很好地起到防範風險的作用。總體而言,利率管制制約了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投資者對金融工具的市場化選擇,嚴重妨礙了社會資本的合理化配置。而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存貸款利率,可以有效激發整個社會的儲蓄和投資熱情,促進宏觀經濟健康增長。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市場化原本依靠行政壟斷形成的高額息差收入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於競爭而使得存款利率上升和貸款利率下降,從而息差收入將明顯下滑,盈利亦將大幅下滑。那個時候考驗商業銀行的是能否在競爭中贏得市場,以及如何依靠非息差收入提高銀行的收益,因此,中間業務的競爭力或將成為左右利率市場化之後銀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們在前文中提到,海外銀行的非息差收入佔比高達40%~50%,其中,有一半為中間業務收入,還有一半為混業經營收入,包括保險、投資等方面的收益。而我國商業銀行普遍未實現混業經營,收入主要就是由息差收入和中間業務組成。中間業務佔比儘管逐年上升,但幅度緩慢,到2009年,15家上市銀行的中間業務平均佔比還不到18%。另外,令人擔心的是,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過高依賴於手續費。歐美的大型商業銀行,依靠出色的投資銀行業務能力,它們取得的來自資本市場的收入佔中間業務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以上。而我國分業經營的限制使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只能集中在代理傭金、手續費等領域。估值並不低截至9月9日,A股市場的銀行板塊平均市盈率(PE)為9.91倍,平均市凈率(PB)為2.07倍,之所以有人認為銀行股被低估,或許是因為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遠低於銀行板塊的歷史平均估值。統計表明,銀行板塊的歷史平均市盈率高達28.4倍,市凈率高達5.7倍。即便從2008年股市下跌以來,該板塊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凈率也分別達到了15.2倍和2.9倍。但是,這並不是目前銀行估值被低估的認定理由。相反,我們認為,A股銀行估值實際並未低估,甚至存在一定的高估。儘管利率市場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總體上,競爭將會使得目前過低的存款利率上升,而貸款利率則會有所下降。商業銀行的息差水平將因此大幅收縮。目前,央行已經提出了可以考慮在部分地區開展存款利率上浮的試點,這或許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啟動標誌。與此同時,如果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的中間業務開展仍然受到管制,息差收入的降低無法通過中間業務來彌補,那麼,銀行的收益大幅降低將會成為必然。那麼,讓我們再來看看,在實現了利率市場化的歐美銀行,它們具備怎樣的估值水平。由於我們看到,利率市場化將導致我國銀行盈利的急劇變化,並且,歐美銀行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盈利也出現波動,因此,市盈率失去了評價估值水平的作用,我們以市凈率來進行橫向對比。我們按照GICS全球行業分類標準,選取了20家在香港聯交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等地上市的海外銀行,根據統計,這些銀行截至9月12日的平均市凈率只有1.53倍,A股市場銀行板塊的平均市凈率要高出35%。如果與海外銀行一樣實現利率市場化,但卻沒有中間業務來彌補息差收入的大幅下降,估值又較海外銀行高出35% , 從這個角度用長期眼光看,目前A股銀行的估值不是被低估,而是被高估了。農業銀行:增利4成難掩破發之憂《投資者報》分析員 李雅琪半年報顯示,農業銀行(601288.SH)上半年實現凈利458.63億元,同比增長40.2%。按照盈利預測計算,上半年農行凈利已完成其全年盈利預測的55.3%。與可喜的盈利增長不同,市場給予的卻是另一種回應。年初至今,滬深300 指數漲幅-18.66%,滬深300 銀行指數跌幅為-28.82%,銀行板塊跑輸大盤,農業銀行也不例外。上市後在破發邊緣徘徊了一個多月,最終於9月16日宣告跌破發行價2.68元,盤中跌幅逾1%。凈資產收益率為海外銀行兩倍農行自7月15日在A股上市後,整體銀行業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經佔到A股總市值近25%,而銀行業上市公司對A股利潤的貢獻率也達到了43%。銀行業的市值與利潤貢獻率之比超過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公司。目前,A股銀行業平均市凈率PB為2.2,平均市盈率PE為11,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1%(中報)。農行動態市盈率為7.91倍 ,市凈率為2.05倍,公司年化凈資產收益率達25.1%。海外銀行PE在8-12倍,PB為1-2倍,凈資產收益率基本在10-15%左右,基於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農業銀行的估值水平已經與世界接軌,且凈資產收益率為海外銀行的兩倍。然而,從盈利模式角度來講,農業銀行營業收入主要依靠利息收入,海外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提供和集中金融服務的平台出現,做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整合,主要盈利模式,金融投資占較大份額。而國內銀行業來看,絕大部分銀行依然依靠利息,即使正在發展的中間業務上,較為低端的收費項目佔比較大。因此,長期來看農業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可持續性有待考量。凈息差四大行居首從農業銀行的估值水平上看,低於市場其他行業,甚至低於其他銀行的估值水平。但是,農業銀行長期依賴利息收入,業務品種較為單一。利息凈收入是農業銀行營業收入的最大組成部分,占 2010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的82.3%。這個數字2007年到2009年分別為87.46%、91.67%和81.65%。可以看出農業銀行對於利息收入依賴程度。其中,利息凈收入從2007年開始,農業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呈下降趨勢,而上半年,這一數字有所上升。農業銀行2010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有所上升的原因是由於貸款和存款完成降息後的重定價,貸款收益率的降幅低於存款付息率的降幅,存貸利差有所擴大。上半年農業銀行凈息差為2.47%,較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別提升了7BP 和26BP(BP為基點,0.01%)。同時,公司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壓縮低收益率的票據貼現業務,實體貸款佔比上升。農行的活期存款佔比高使其存款成本在四大行中最低,上半年農業銀行的存貸款利差和凈息差為四大行中最高的水平。凈利息收入一方面可以為銀行帶來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另一個方面,這項業務成本低,不存在較高的人員和技術上的要求,同時存在一個弊病,就是過於依賴管制中的利率政策。市場利率化面臨破冰自中國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以來,部分管制利率已經放開,貸款利率也放寬了上浮幅度,但是存款利率仍被嚴格管制。貸款利率的放寬和存款利率偏低,從金融層面來看,是當前儲蓄大於投資的表現。但市場表現並不符合這個規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大企業的融資相對便利,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了融資結構發展不平衡。市場化進程中,政府能夠直接控制的用於推動經濟改革、發展的價格手段已經不多了,而存款利率作為收緊和放寬流動性的重要手段。從中國的改革路徑來看,國有企業的一系列改革,需要保持一個較低的利率環境,這實際上起到了儲蓄部門對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補貼的作用。這也進一步解釋了,對銀行有利的利率例如銀行間市場利率、貸款利率基本都實現了市場化,唯獨對其成本約束的利率沒有市場化的原因,而且利率水平保持較低水平。但終有一天,市場在國有企業的改革全部完成後,銀行業將面對市場利率化的局面。央行瀋陽分行行長盛松成近日公開表示,考慮爭取國家允許東北率先開展存款利率上浮試點。具體操作上,採取分階段逐步擴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的方法,以確保改革平穩有序。如果存貸款利率都由市場決定,二者將更加接近。這將壓縮銀行的利潤空間,從而影響銀行的信貸經營行為和信貸結構。低端中間業務不可持續銀行對於終將面對全面的市場利率化局面,也有所準備。近幾年來,各家銀行利息凈收入佔比均呈現下降趨勢。銀行也從純粹依賴於存貸差,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個人金融等方向發展,但是發展依然緩慢。從海外銀行情況來看,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並為三大主要業務。國外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一般情況都會佔營業收入的40%—50%。而中國銀行業的這一數據長期以來只佔15%左右。近幾年,農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有所發展。由於在機構網點上的優勢,結算、銀行卡等傳統業務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在新興業務上,顧問諮詢費、電子銀行業務增速較快,分別同比增長了143%和99.4%。中間業務在營業中的佔比為16.55%,處於行業較高的水平。半年報顯示,2010年上半年,農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24.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4.42億元,增長32.0%。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6.55%,較上年同期提高0.19個百分點。剔除代理財政部處置不良資產業務手續費收入後,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 60.0%。相對於改制前,農行收入結構曾呈現出手續費收入佔比較低的特點,經過一系列內部運營改革,農行改制後在這方面正在迅速追近其它三大行。對於銀行業收入結構的改變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提升,可以看到銀行業正在打破依靠利息差為主要營業收入模式,向中間業務的方向發展。然而美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費項目主要為工資管理、投資理財、信託,以及私人銀行業務。而這些業務,對於銀行的投資能力、金融創新和管理有較大考驗。相比之下,發達國家銀行面向普通客戶的許多中間業務項目提供免費服務,大部分日常業務服務也都是免費的。而從國內銀行業的情況來看,目前面向客戶的銀行服務已從幾年前的300多種發展到750多種,且收費項目及標準不斷增加提高。低端中間業務發展,帶來的是客戶的怨聲載道和不可持續發展的盈利結構。浦發銀行:券商極力推薦 市場並不買賬《投資者報》 記者 張東紅「買入、增持、推薦」,針對中報的點評,銀河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等各大小券商無一例外給予浦發銀行(600000.SH)正面的評價。然而,自8月30日浦發銀行公布中報以來,市場並未「買賬」,在大盤指數沒有出現太多變化的情況下,其股價出現下跌,從8月30日的收盤價14.10元下跌至9月15日的13.33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業分析師表示,浦發銀行的弱勢主要是整個銀行板塊沒有很好的表現,況且其買入的推薦,是指未來6到12個月的情況,在估值較低的情況下,其是比較穩健的配置品種。但是,有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浦發銀行的下跌受行業的影響是一部分,由於傳言存款利息上升,銀信合作從表外移到表內,撥貸比(撥備/貸款餘額)上升到2.5%等都是對銀行業的負面消息。另外從浦發銀行的角度看,9月29日的限售股解禁等也是重要負面因素之一。業績增3成 資產質量趨好8月30日公布的浦發銀行中報業績顯示,截至6月30日,浦發銀行實現凈利潤90.81億元,同比增長33.92%,每股收益0.79元,同比增長20.21%。從業績報表看,浦發銀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上半年浦發銀行資產負債規模穩健增長。2010年上半年公司資產總額為7812.61億元,較年初增長9.77%;其中本外幣貸款餘額為10506.1億元,較年初增長13.11%。公司負債總額為17051.94億元,較年初增長7.29%;其中本外幣存款餘額為14446.93億元,較年初增長11.53%。存貸比控制在監管標準之內。從利潤上看,上半年浦發銀行實現稅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0.81億元,同比增長33.92%。2010年公司凈息差企穩回升,上半年公司凈息差為2.44%,同比提高0.38個百分點,未來凈息差有望繼續保持回升態勢。同時,上半年公司資產質量繼續趨好,不良貸款和不良率保持「雙降」態勢,準備金覆蓋率繼續提高。上半年公司不良貸款餘額64.65億元,較年初減少9.95億元;不良貸款率0.62%,較年初下降0.18個百分點,也處於上市銀行末幾位;準備金覆蓋率為302.26%,較年初提高56.33個百分點,為同業最高;公司資產質量狀況在國內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間業務也發展良好,費用控制較為合理。201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8.25億元,同比增幅71.32%,增長幅度在上市銀行中僅次於民生銀行;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02%,同比增長了1.63個百分點。浦發銀行業績增長穩定,資產質量狀況好,再加上中移動入股浦發獲批,以及身處上海受益上海金融平台,浦發銀行在銀行業中的增長趨勢似乎無可挑剔。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邱志承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公司定向增發方案日前已通過證監會批准,預計2010 年末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將分別提升至12.4%和9.7%,可支撐公司未來3-5 年的業務發展。浦發銀行的各項業務將穩定擴張,總體業績有望保持穩定,2010 年的PB為1.6倍,PE估值為11倍,增發完成對PB攤薄作用明顯,估值水平偏低,我們維持『推薦』評級。」利潤過度依賴「存貸差」不過,在浦發穩定增長的同時,不難發現,與其他銀行一樣,其主要利潤仍然來自於「壟斷」的存貸差。上半年收費及傭金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只有7.89%,在15家上市銀行中位列倒數第三。邱志承表示,浦發銀行201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90.8億元,同比增長33.9%,每股收益0.79元。其最主要的正面貢獻因素來自於息差同比回升和盈利資產規模的增長,分別正面貢獻同比增速20和14個百分點。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潘英麗看來,銀行業需要市場化。按照統計,中國銀行業的息差比國際的要高出2個百分點,而2009年銀行業的貸款規模為43萬億,其中利潤只有8000億,恰恰是這2個百分點的息差所給的。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銀行業除存貸款業務的息差收入,其他整體不賺錢。聯姻中移動暫無實質利好9月16日,浦發銀行的股東大會材料顯示,將提名兩個非獨立董事。而這兩個候選人都是中移動的高層管理人員。其中之一的沙躍家,現任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而另外一位朱敏,現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財務部總經理,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副財務總監。這似乎意味著中移動與浦發銀行的合作將進入實際層面。不過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認為,中移動入股浦發馬上解決的是融資問題、資本金問題,立即反映到中移動和浦發合作產生業績並沒有那麼快。上海市金融平台整合也只是長期的一個利好,具體還要看落實情況。上海金融平台整合的效果遲遲沒有顯露,而浦發銀行在上海的地位也早已被總部在上海的交通銀行所超越。據一位銀行業人士透露,2007年後,浦發銀行在上海的貸款總額已經被交通銀行所超過,而上海世博會的主贊助商也選擇了交通銀行而非浦發銀行。哪家銀行是上海的「親生子」已很難界定。與此同時,浦發銀行不得不到外面求生存,在浦發銀行的前十大客戶貸款中,只有第十位是上海市土地儲備中心,其他都是上海以外的單位。「撥貸比」上升隱憂看似在同業中表現優秀的浦發銀行頭頂也懸著「達摩克利斯之劍」,而且並不知道落下的具體時點。首先,銀行業的整體形勢。浦發銀行不良貸款低,資產質量好,但是如果在撥貸比上升的情況下,或許將大大擠壓浦發銀行的利潤。以此前傳言的撥貸比上升到2.5%為例,由於浦發銀行的不良率僅為0.62%,撥備覆蓋率則為行業最高,達到302.26%,但是由於不良貸款率低,因此其減值準備金也相對較低,其撥貸比僅為1.86%,如果撥貸比上升到2.5%,浦發銀行的利潤將會下降近四成,也就是說四成的利潤將成為撥備,而沒法反映為利潤。這對一直為資本金困擾的浦發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其次,從浦發銀行自身看,9月29日,浦發銀行2009年融資配股的限售股也將解禁,佔到總股份的10%,雖然以原本每股16.59元的價格,共9億股,與目前除權以後13.33元的價格相比,並沒有賺多少,但是在對銀行股並不看好的情況下,這也一定程度上給其股價造成了壓力。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也表示,這確實會對浦發銀行的股價產生一定程度的壓力。第三,浦發銀行在銀行業務中仍然偏重於對公業務,零售業務並不突出。早在2007年,外管局已經宣布,批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投資額度5億美元。浦發銀行已經擁有經營QDII(代客境外理財投資)產品的資格。但是,日前,浦發銀行相關人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並沒有相關的QDII出售,其零售銀行的業務並沒有完全開發。一旦銀行業轉型加速,銀行將會更多地依賴於零售業務,那麼對公相對較強、而零售業務相對薄弱的浦發銀行,或將面臨考驗。南京銀行:貸款受管控 息差收入下降《投資者報》 記者 劉秀麗作為三家上市的城商行之一,南京銀行(601009.SH)債券比例逐步上升,使得生息資產收益率下滑。興業證券認為,南京銀行二季度以來將大量資產投放到債券投資和同業資產運用等方面,使得生息資產收益率出現了較大的下滑,未來公司資產結構的變化趨勢值得持續關注。南京銀行的債券佔比一直處於較高水平,上半年債券佔比較年初又提高7個百分點,達到27.14%。過高的債券佔比與同業資產,拖累了凈息差的提升幅度。由於上半年存款高速增長24%,同時貸款在嚴格的信貸額度控制下僅增長約14%,使得南京銀行貸款在資產中的比重由年初的45%下降至年中的39%,這導致南京銀行二季度凈息差相比一季度環比下降了約6個基點,大約為2.47%。南京銀行內部人士9月14日對《投資者報》表示,雖然債券業務是公司的特色業務,但公司凈利潤主要來源還是息差收入。中銀國際認為,下半年如果信貸額度控制沒有明顯放鬆,或者同業和投資業務的收益率不夠理想,南京銀行的凈息差回升可能仍將面臨一定壓力。利率浮動預期壓制估值從中報數據中可以看出,南京銀行在二季度的規模高增長主要是受到存款增長的推動,在存款高增長的同時,由於貸款增長受監管層嚴格控制,必須將多出的一部分存款配置到收益較低的資產上,因此拉低了息差水平。在貸款增速受限制這個外生的前提下,存款的高增長儘管會導致息差的降低,但只要能夠將多出的存款配置到收益率高於存款成本的資產上,對於利息凈收入的影響就是正面的。南京銀行與所有銀行一樣,並不諱言自己的主要利潤的來源是息差收入,但這種情況能夠持續多久?8月28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表示,在物價指數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應適時推出存款利率浮動機制。而人民銀行瀋陽分行行長盛松成更是提出,東北爭取國家允許其率先開展存款利率上浮試點,以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打破金融行政壟斷。光大證券分析師沈維、馮欽遠認為,這個消息對銀行板塊估值影響為負面。如果短期內(如年內)試點有實質進展,估計板塊估值將受到一定衝擊。此前,市場普遍預期利率市場化將是偏中長期的因素,夏斌和盛松成的言論顯然已經超出市場預期。這也就是說,包括南京銀行在內的存款量相對較大的城商行在內,即便目前估值僅為10倍左右,並不能說被低估了,因為未來還可能會受到進一步壓制。光大證券認為,存款基礎雄厚的銀行受到的波及相對較小。可以預見,銀行網點集中的大中城市、需求端議價能力較強的對公市場競爭將較為激烈,存貸比較高的銀行也面臨著更高的攬存壓力。綜合考慮網點數、儲蓄存款佔比和存貸比,受影響較小的銀行包括國有大行及招行,這些銀行存款自然增長的成分居多。此外,有穩定對公存款的銀行受波及也相對較小,如北京銀行。半年利潤總額15億元其實,南京銀行對公存款也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公司存款增加了245 億元,比年初增加了24%;其中,對公存款增加204 億元,零售存款增加41 億元。從結構上看,公司存款相比年初增長16%,個人存款增長30%,保證金等其他存款增長達到76%,因此其他類存款的佔比有所提高。6月末的活期存款佔比為48.3%,與年初基本一致。儘管上半年新增了杭州分行、揚州分行等五個網點,蘇州分行亦獲准籌建;期末異地貸款佔全部貸款的46.59%,較期初提升了3.63 個百分點。不過,從目前來看,南京銀行仍然受限於區域外銀行網點的困擾。而從收入方面來看,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 51.4%,而手續費凈收入則是實現了43.5%的增長。其中,上半年利息收入34.66 億元,同比上升48.6%;利息支出13.3 億元,同比上升60.8%,凈利息收入21.35 億元,同比增長51.4%,其中規模因素貢獻了31%,利率因素貢獻了16%。從成本支出方面來看,上半年管理費用支出7.31 億元,成本收入比為28.5%,其中員工薪酬為4.5 億元,業務費用2.4 億元,合計同比增長68.3%。公司資產減值損失為2.4 億元,其中貸款減值2.3 億元,年化貸款成本為0.68%,低於預期。今年上半年南京銀行利潤總額14.52 億元,同比增長52.8%,實際稅率為17.39%,實現凈利潤11.99 億元,同比增49.8%,其中第二季度為6.12 億元,環比上升4.1%。而在南京36家上市公司中,上半年蘇寧電器以360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列全部36家上市公司之首,南京36家公司所上繳的地方稅收中,企業所得稅23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的17億元增長30%。蘇寧電器,滬寧高速和南京銀行三家公司實現的所得稅合計達11.96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2010年上半年實現所得稅的51%。而從實現的利潤總額看,南京銀行14.51億元位列三甲。顯然,銀行系統受益於行政壟斷和利率保護,盈利能力較強。以上半年為例,上市銀行凈利潤總和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41.73%。因此,銀行業壟斷利潤有助於經濟結構向內需轉型以及居民消費能力提升。短期來看,存款利率浮動機制將是比提高基準利率更為靈活和溫和的方式。資本充足率下降明顯實際上,對於南京銀行來說,撥備支出平穩是業績增速較快的重要貢獻因素。上半年南京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貸款實現「雙降」。其中,不良貸款餘額8.05 億元,較年初下降0.12 億元;不良貸款率1.05%,較年初下降0.17 個百分點。在控制不良貸款、化解風險方面,南京銀行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逾期貸款率也由年初的0.87%下降到0.75%,下降了0.1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則由年初的174%上升到202.5%,但公司沒有披露地方融資平台清理的詳細情況。受益於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交易的火爆,上半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餘額達到117.15億元,增長36.8億元,增長45%。在不良貸款的清收方面,上半年南京銀行對於使其時間長、清收難度大的不良個人貸款,首次嘗試以批量委託外收的方式催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拓寬了公司對於不良個貸的處置思路和渠道。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2.40 億元,較去年同期僅增長5.95%,信用成本率為0.64%。此外,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撥備覆蓋率達203.69%。從貸款結構看,製造業、個人按揭貸款佔比提升較快,基礎設施及公共事業類貸款佔比有所下降;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合計佔比18.66%,接近行業平均水平。上半年,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11.59%,核心資本充足率10.53%,但由於規模的高速增長,資本充足率下降趨勢明顯。只有在南京銀行50億元的配股完成後,靜態測算才可能提高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4.57個百分點。招商銀行:業績增速放緩 還需再融資《投資者報》 記者 任鵬宇近日,彭博資訊一則有關中國銀監會可能要求國內大型銀行在2012年年底前將資本充足率提高至15%的消息,讓銀行板塊承壓,招商銀行(600036.SH)股價連續下跌。除了資本問題,招行還在承受著轉型的壓力。自2005年以來,招商銀行以收入結構改善為目標的一次轉型實施效果良好。據《投資者報》了解,目前在確保資本充實的基礎上,招行正在實行提升業務運營效率的二次轉型。交銀國際分析師李珊珊認為,相對以前的高增長,招行今後的增速將放慢一些,但比國有大行仍會快些。而招行二次轉型方向肯定是正確的,但未來究竟能對公司業績帶來多大提升,還需要繼續觀察。未來增速放緩在經歷一段時期的快速增長後,招行2009年交出了一份最差的成績單——凈利潤為182.35億元,同比下降13.48%;而2009年上半年更是僅實現凈利潤82.62億元,同比大降37.62%。招行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由其特殊的資產結構所造成:「活期存款佔比高、短期貸款佔比高」,這導致招行在降息周期中「吃虧」。自2009年三季末,招行業績開始企穩,並出現回升的勢頭。今年上半年,公司盈利132.03 億,同比增長59.8%,環比增長23.44%。2010 年上半年公司凈息差的顯著反彈,公司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51.98%,基於相對穩健的資產質量,公司信貸成本(0.39%)顯著低於去年同期(0.52%)。上半年招行業績同比增長主要源於凈利息收入增長及成本收入比下降,二者分別貢獻41.55%和18.26%的同比增幅。國金證券分析師陳建剛認為,招行凈利息收入增長源於規模擴張及凈息差的反彈;成本收入比的下降主要源於成本粘性。而據陳建剛判斷,公司下半年的凈息差將略微上升,主要源於公司存款來源較為穩定同時中期一般性貸款收益率較低,具備上升的空間。2010年1月11日,英國《金融時報》曾有報道稱,在全球市值最大的50家銀行中,招行以高達4.3的市凈率排名第一。不過,截至9月16日,招行A股市凈率為2.21。2010年上半年,招行資產質量仍保持較好水平,信貸成本年化後仍處於較低水平。上半年,公司不良貸款餘額較年初下降了8.92 億元。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餘額均較年初有下降。不良貸款率下降到0.67%,較年初下降0.11 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也由年初的0.70%下降到0.59%,下降了0.11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則由年初的247%上升到298%。公司上半年的信貸成本為0.4%,遠低於過往水平。不過,萬聯證券認為,公司未來的信貸成本有可能會大幅反彈,進而侵蝕凈利潤。推進「二次轉型」9月16日,一條與招商銀行有關的消息在網上發布:招商銀行青島分行第16家營業網點——招商銀行青島膠州支行正式對外營業。不過,這條不起眼的消息卻意味著招行「二次轉型」的動作正在紮實推進之中,招行在助力縣域經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擴大金融服務半徑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04年,招行提出第一次業務轉型,明確提出加快零售業務、中小企業業務、中間業務發展的步伐,進行經營戰略調整。而自馬蔚華任職招行行長後,他將招商銀行戰略鎖定在「做國內最好的零售銀行」。在招行2009年的年中例會上,馬蔚華正式宣布,招行進入第二次轉型階段。馬蔚華曾總結,招行的一次轉型叫優化結構,二次轉型叫提升效率、節約資本。「二次轉型」的根本目標,是要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保證盈利的可持續穩定增長,實現低資本消耗、較低的成本和風險以及較高的目標收益率,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此後,馬蔚華表示,在一定風險容忍度中儘可能挖掘資本的盈利能力,通過內生資本的增長來支持銀行規模增長,這將是未來銀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招行的二次轉型將成為公司下階段持續高速增長的動力。自去年招行的零售部門、小企業信貸中心等啟動二次轉型,到今年上半年,招行二次轉型初見成效——2010年上半年,招行各項中間業務均取得快速發展,實現凈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人民幣53.46億元,增幅達32.26%。8月19日,馬蔚華在業績說明會表示,下半年招行繼續深入推進二次轉型,重視貸款收益率和定價能力提升,進一步提高零售銀行業務對利潤的貢獻度。不過,用馬蔚華的話講,「二次轉型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還有一個過程。轉型的問題很複雜,還要求我們在機制上進行相應的改革,給二次轉型提供製度上的保障。我們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希望冒進,爭取在三五年內逐漸顯現成效。」可能繼續融資日前,據彭波資訊報道,銀監正草擬文件,要求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達8%,總資本充足率達10%,但在此之上,要有4 個百分點的資本緩衝,若是對整個系統具重要性的銀行(資產規模在5000億以上),須有5 個百分點的資本緩衝。換言之,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或最高達15%,遠超《巴塞爾協議III》的要求。該報道還指出,大型銀行須在2012 年前達標,其他中小型銀行則要在2016 年前達標。交銀國際分析師李珊珊認為,如果新要求落實,將引發內國內銀行新一輪集資潮。招商銀行被業內認為是最有融資需要的銀行。根據銀監會2009年報,截至去年底,商業銀行整體的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在11.4%。光大證券發布當時研究報告稱,16家上市銀行經過本輪融資潮後已能滿足監管要求並支持2~3年內的業務拓展。2010 年二季度末,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60%和8.05%。雖然資本充足率高於監管層10%的要求,但核心資本佔總資本的比例為69.42%,明顯低於監管層75%的下限要求。如果傳聞成真,招行再次融資恐怕成為必然的選擇。招行再次融資其實也已經初露端倪。2009年招行啟動的A+H股配股融資已於2010年4月完成,募集資金凈額約215.67億元,基本覆蓋未來幾年資本缺口。在年初完成融資後,招行行長馬蔚華曾表示,再融資後最少3年內不再有融資計劃。儘管馬蔚華再三強調招行不會在3年內繼續融資,但比較微妙的是,2009年10月19日的股東大會上,秦曉明確表示馬蔚華的「三年內不融資」只是說說而已,不具備任何法律效用。此後,秦曉又聲稱馬蔚華的提法是有條件的——招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必須維持在監管紅線以內。8月19日中期業績交流會上,招行管理層再次強調,之前所說的「三年內不到資本市場再融資」是相對一系列假設前提的,亦即不是絕對的承諾。在中期業績發布後,多家機構給予招商銀行「買入」評級。不過在資本充足率上調消息傳出後,近期銀行股受到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的影響較大,撥備計提比例提高和非對稱性加息的傳聞若被落實之後,對銀行股是不利的。
推薦閱讀:

銀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還有霸王條款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2017年)
2017年9月江西銀行資金存管平台業務公示
銀行不斷供,開發商怎會低頭降價

TAG:銀行 | 制度 | 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