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譜序言35篇範文欣賞

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一)

(華夏譜志聯盟網家譜百科 2013-10-12 15:31)

01陳氏家譜舊序(朱熹撰寫)

家法之建,仿於諸侯別子,而士庶之宗,則惟其所始焉。或姓或氏,或地域或謚,爵則稱宗,宗之於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綴食以系群情,孫之於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齊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跡泯(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猶資周王封國之重,及王轍東,世臣淪喪,樂卻降在皂隸(穿黑衣的官差衙役),從五皆為圭篳,宗法始蕩然也。所賴以維持者,獨周官莫繁世(一作獨國官繫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爾,此譜帙所從出也。譜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穎川陳氏,出先媯姓侯爵(侯國),自帝舜之後,傳於有虞,虞幕裔孫閼父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王賴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祀(祭),滿謚胡,公生申公犀,犀而下傳十世,子孫散處,遂以國為氏,敦讀書,說禮樂,綬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但世歷既久,從遷不定,或移家於八閩,或築室於三吳,或寄跡於浙東,或寓居於古歙,椒聊遠條,幾不知有原本矣,然千流萬派,歸一原,葉茂枝蘩,不離一本。其名之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實(即東漢陳實)其子元方、季方,世稱二雄,鳳毛麟角,豈虛豈虛語哉,元方子群美才懿,歷仕魏帝,清節馳聲。傳霸先,梁祚下移,生民塗炭,相機觀變,應天順人,非擇而取之也。厥後王(一作伯宣)為海內文宗,奉公為教子令范,天下已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靈先生歟!與義河目海口,所賦梅詩,徽宗有見晚之嘆。建(見)炎人恭大政,其出處氣節,翰墨文章,為中與大臣之冠。協贊大議,社稷之勛臣者,非魯公、文正公康伯歟,蓋一世芳躅,千古播揚,一葉雲礽,景行靡替。但人情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經疏(流)遠,視若途人。然昭穆既明,本原自辨,後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無忘厥祖,披圖按籍,孝思勃生,則勉旃不怠,庶興前業矣。

02陳氏族譜源流序--王陽明

自五宗九族之禮不行於天下,後世凡通能都大邑之間,號稱巨室(族),而能僅譜其家者,不多得矣,若進而能譜其族者,則尤鮮焉!況推及天下同源異流者哉!能推及天下同源異游流,必其心之仁,志之遠,力之徤、而學問之充博也。會祁間庠士陳君堅,一日思欲矯世俗之弊,溯本尋源,合陳姓而一之,其固大有功於陳氏矣!然便千萬世之下,步塵蹈跡,倫理得以不冺,昭穆得以常明,維持名教於誠心真切之地,又誰之功耶,此此余喜得於觀創見,而不容以辭請也,按陳之先本媯姓,出於胡公滿,受周武王之封於陳,世(以)主虞帝之祀,傳至愍公越,為楚所並,子孫因以國氏,贏秦之季,有曰平者,即越之十世孫也,家於陽武戶牗,與張子房同為高帝謀臣,封戶牖侯,拜相光顯天下。

(漢)元帝時,有諱湯者,又以平六代孫,拜西城副校尉。奉使方外,誅斬郅支單于及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餘級,功上,錫爵關內侯,於平有光,湯之後,移家穎川。七傳而生文范先生實(寔),以節義風四方,至謂在曰:寧為弄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厥子六皆賢,而元方、季方為最,世稱難兄難弟,殆本諸此。

自是潁川之陳亦著,二方之子孫亦盛,顯於魏同,丕播於晉,大行於宋、齊、梁、陳之間,如大司空群,尚書僕射泰,至諱逵而遷長城者,皆元方之後也。高源太守閠魏主簿,譚至為福建節度使,曰:邁而遷莆田者皆季方之後也,季方之後居蒲為多,泉、福、建、安之境次之,宋元間罕有會者,故其派無傳焉。

長城自逵之後十一(應為19?)世生武帝霸,繼梁而有天下,傳五君凡三十三年,故當時膏腴之地多為陳氏所居。

有曰新安者,則伯固[新安王,妃孔氏]之封,而其後居家績溪若崇德(今浙江石門)、昌溪、霞溪(池州)、陳村(今江蘇徐州)古山陘之雲岑、昌化義千,類皆績溪之分派也。

有曰宜都者則叔明[宜都王,妃方氏]之受封而而其後移家德安[今九江市德安],皆寧州,武寧[今九江市武寧,在柘zhe林水庫上游],興國[今贛州市興國],安義[今南康義安],高安[今南昌市高安市],南昌,靖安[今南昌市靖安],建昌,豐城,瑞昌瑞昌[今九江市瑞昌市],奉新[今南昌市奉新],武昌[今湖北省武昌市],奉新,武昌類皆德安之分派也。

有曰湘東[長沙]者,則叔平[湘東王,妃丁氏]之受封,而其後居家歙[安徽歙縣]之黃墩,若樂平[江西上饒市]、臨淮[安徽鳳陽]、定海[今浙江寧波]、永嘉[今浙江溫州]、崑山[江蘇蘇州]、金華[今浙江金華]、靈璧[安徽鳳陽],類皆黃墩之分派也。

有曰豫章者,則叔英(豫章王,妃田氏)之受封,而其後移家吉州[江西吉安]黃金鄉,若城東聚星街、吉水[吉安市吉水縣]、赤岸[赤水縣地]、崇仁[江西撫州]丹桂里、新淦[江西臨江]之潤陂、大塘、清江[臨江市清江縣] 之黃龍潭、類皆黃金鄉之分派也(伯)仁,[妃褚氏]受封於廬陵[江西吉安]、而安陸、新昌、大姑、信灃、新田[永州市]、濘州、沙市、宣城、長安諸派皆祖之。(仁受封於廬陵而安陸新昌大姑,信豐,新田,寧州杉市宣城長安諸派,皆祖之,)允[叔寶子,封吳興王,妃宋氏] 受封於吳興[浙江湖州烏程縣],而平湖[浙江市]、延津[河南衛輝縣]、 嘉興、東陽[浙江金華市]、義烏、璉市[湖州歸安]、海鹽[嘉興市]、乍浦[嘉興平湖] 諸派皆祖之。庄[叔庄,封會稽王,妃夏氏] 受封於會稽[紹興市],而鳳陽、塗山[鳳陽懷遠縣]、廣德苦竹墩、台州狀元塘諸派皆祖之。獻[叔獻,封河東王,妃余氏] 受封於河東[山西],原武[開封市]、鄢陵[河南歸德]、寧祥、祥符[開封市]、時和[鞏昌西]、臨穎[許昌]、新鄭[開封市] 諸派皆祖之。(受封於河南而原武寧陵祥符時和臨潁新鄭諸派皆祖之) 儼[叔儼,封潯陽王,妃余氏] 受封於潯陽,而安仁、太原、陳營[河南陳留]、南河[開封河陰]、鄱陽、南村[河南黽池]、貴溪[江西]、永豐[吉安] 諸派皆祖之。(儼受封於尋陽而安仁大原陳營南河鄱陽南材貲溪永豐諸派皆祖之)虞[叔虞,封武昌王,妃田氏] 受封於武昌,而江夏[武昌]、金沙[長沙市]、竹牌[黃州蘄水]、團風[黃岡市]、荊、襄諸派皆祖之。(虞受封於武昌而江夏金沙竹牌軒風荊襄諸派皆祖之)若赭山、山陰、淮陽、遂昌、奉化、烏城、無錫、常、鎮之派則自恬王[叔寶子,封錢塘王,妃諶氏]於錢塘、儉王[叔儉,封南安王,妃干氏]於南安始也。 鄱陽、大園、南昌、石橋、進賢、羅岺、湖楠之派則自山王[伯山,妃樂氏]於鄱陽。

謨王[叔謨,妃胥氏]於巴東[川東]始也。

至於西川東門[成都],又由太子深避隋所遷,而後亦移家保寧[成都]新井[成都南浦縣],而卒宏大家聲,如三堯者,亦有奉節[四川]出鎮,因家浮梁[江西饒州]、鹽倉嶺[江西浮梁地],而歿能死職廟祀,如大夫軼者,亦有宦遊江逝[浙江],愛其山水佳勝,而家桐盧[浙江],如觀察使輕者,若吉水長松(一作重慶南川)、鄱陽禮城、婺源霍口[安徽]則托始於新井;而瓜分子折;如樂之城南[江西樂平],婺[安徽婺源]之金闡、五馬、鳳山沙源;又或有自禮城、自霍口者,與夫祁[安徽祁門]之竹源,休[安徽休寧] 之陳村、浮[江西浮梁]之引京、下連、鎮市,則肇跡於鹽倉嶺;而溪殊徑別,如祁之西方村、程村、磻溪,宣化[廣西南寧]、崇善[廣西太平]、棕櫚[廣西南寧宣化地]、谷木;如建德[江蘇池州]小梅、青陽、灣里[青陽地];休之水潭、潛阜、羅塢;歙之慈孝坊、太平[寧州]之西鄉;又或有自竹源、自陳村者也。

至於祁門東山,則系出叔達封義陽王,居長安藍田,而其後移家閩之莆田、贛州之馬頭、吉安之廬陵縣大湖塘鳳凰山;若西蜀之閬中,如三堯者;茶陵之東鄉,如四漢者;分遷不一,若馬頭、蒲江、陵尾、長沖後港,祁陽、宜章、全州,永興、耒陽、塘村[興寧縣]、石墩[興寧縣]、攸水、馬頭香山嶺、攸縣東江鄉、馬兜[江西安成]、石陂、栗源堡、葛田、文江[吉水]、類皆藍田之分派也(有曰義陽者則叔達之受封,而其後移家玉山、隱螿,若半x口大門裡陽戈、榮錦、坊德、興之陳源暖川齊村上饒沙溪類皆隱分派也。)其餘或出彼入此,或出此入彼,殆如斷絲散繩,誠不可頭緒也。

[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間,有天麒、萬鎰君子者,一倡是會,於是而相從三百餘支,繼之宋開慶,則得半焉,繼之以元至正,則又半焉。自後各望其地,各宗其譜,雖咫尺之間(雖咫尺之遠),而有泰越之分。回視古人家天下之心,殆天壤矣!(殆霄壞矣),今觀二陳君之為是,豈直家天下云乎哉!散於天下,收於廟中,國之制也;散於天下,收於譜中,家之訓也。陳君之意,蓋欲拔澆漓之俗,挽回純樸之風。使族之人,各自其身推及於其父,自其父推及於其祖。自其祖推及於其曾祖,自曾祖推及於其高祖,又自高祖而推及於無窮焉!

則吾同身者,同吾祖者,同吾曾祖者,同吾高祖,同吾世分祖者,雖有親有疎,有遠有近,貧富貴賤,知愚,有賢有不肖之不同,自祖宗視之,則皆子孫也,(何有親疏、遠近、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之分?則親之於疏,思如何而敦睦之;近之於遠,思如何而時會之;富之於貧,思如何而周恤之;貴之於賤,思如何而維持之;智之於愚,賢之於不肖,思如何而勸勉之。)殆見好惡相同憂樂相共,音問相通,聲勢相倚,綱紀相扶,有無相濟,,出入相友,會遇相接,德業相勤,過失相規,農未相貲,商賈相合,水火盜賊相顧,疾病患難想恤,婚姻死喪相助,(乎弱,眾不暴乎寡,大不欺乎小,)一宗之中和氣周流仁風霶濡,上無愧於祖宗,次無愧於大家,次無愧於斯譜矣,善哉。

陳君之為是也,(然其輯譜牒、表世系、敘節略、寫遺像,即所謂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或者指為無益之舉,此不知譜者也,烏足為陳君議哉!)故曰能推乃天下同源異流,(不欲其異,而欲其同),其心之仁、志之遠、力之建、而學問之充博也,嗟呼!舉萬鈞之鼎,必烏獲;而後能游千仞之淵、必津人;而後可勝斯任者,余固知非在斯人也。然譜學失傳久矣!感發而興起者亦多也,求如是譜,光明正大,簡切真實而易觀者,蓋寥寥焉!余以是又知陳君為經綸之手,而是譜信哉為大成也,故並呈之,以為將來者勸。

03甘肅會寧萬氏家譜序言

國家有史,述朝代、記政事;地方有史,明沿革,載土風;家族有譜,考世系,識宗支。此三者構成一完整體系,為華夏歷史三大組成部分,記述中華民族繁衍生長之歷程。史、志、譜或互相印證,或補缺鉤沉,相得益彰,流傳千古,實為我國傳統文化一大特色也。

我國民族素重血緣、親緣、鄉緣之關係,歷時既久,形成強烈之宗族觀念,鄉土觀念,進而溶合為國家觀念,此我民族之所以具有強大凝聚力,歷五千年經久不衰之奧秘所在也。譜牒者,詳生沒,記葬處,別親疏,睦宗族。自宋代以來,儒家認為先祖的嘉言懿行不宜聽其湮沒,家族世系不可以無考,親族齒序不可以無稽。於是,士庶之傢俱各修譜樹牒。特別是文宗巨擘歐陽修、蘇東坡諸公所創譜例,更趨系統化、科學化、人文化,至今為後人循蹈延襲。近年來,國泰民安,氏族文化研究盛行一時,建譜續牒者比比皆是。余曾瀏覽定(西)靖(遠)會(寧)諸家新老譜牒百餘本籍,然大多或掇拾高門,強為聯絡;或實出一本,不屑紀敘;或借重於名公巨卿之撰序;或假託隱逸文人之筆墨,大失譜誼,均難啟後。且多僅記世系神主,史料支離,無傳世價值。譜牒者,家之序也,有如參天巨樹,論其樹冠枝葉如何繁茂而其主幹為一;亦如黃河發自青海,東流入海,毋論其沿途注入百千支流而主流僅一條耳。倘或譜牒不敘,不惟祖功宗德無由以彰,竊恐後之子孫支繁派廣,世遠年湮,而視親支為途人,以近族為陌路者矣。譜牒作為家族之史料,對於研究家族史,乃至整個**史,都是寶貴的原始資料,因而也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族人豈有不重之理乎!

余等曾與父輩多次切磋,推敲譜例,研討體裁,確定吾族譜牒為八卷分敘式,即卷一序言概述,卷二家訓族約,卷三大事年表,卷四世系圖考,卷五墳冢圖錄,卷六人物簡介,卷七藝文傳說,卷八附錄雜綴。各部分既獨成體系,明其一端,又相互印證,合而為一。余不敢假託以失真,亦不敢借重以矜美,謹以祖宗實跡纂輯成冊,以昭倫序,以傳後世而已。

這次修譜的特色有五:一、新譜作為家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冊,不帶神秘色彩,不做祭祀工具,謹使子孫後代了解先世。二、祖、父現代接受新學,提倡男女平等,故將吾族有史可考之女性均列入世系錄,有建樹者均上外親傳介。三、鑒於家族成員多供職於國家機關,散居於各地,故新譜印刷每戶一本,以便了解家族淵源,共享先人之蔭澤。四、鑒於個人無法抗拒大型災難,為免使譜牒失傳,故將新譜分送省、市、縣檔案館、圖書館、文史館等部門收藏傳世。五、新譜並送湖北武漢,四川萬縣,甘肅庄浪、通渭等地先祖曾經駐足過地方的萬姓家族備藏,以互通曆代流向動態。

原《隴右萬氏統譜》,據傳修於明代萬曆年間,後有一本姓白而賜姓萬者,不慎將譜焚於清初。迨後,以里公三子分房纂修,大房、二房之譜成於清代順治年間,三房之譜成於清代道光年間。吾族本支為里公長子時顯公之後也。清朝末年,寶成公續牒增譜,以記述會邑郭城之支派,惜毀於民國之兵燹。這次修譜,惟以得之先輩遺言,並借鑒庄浪老譜,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為指導,以史實為準繩,綜述始末,幸寶成公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鄉試中舉時填寫的家族齒序錄載於會試朱卷,今藏於會寧縣圖書館,自寶成公以上五代祖考名諱尚存,齒序井然,給此次修譜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據,此乃不幸中之大幸也。

此次修譜,始於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春二月,為年屆耋壽繼臣公之倡導,天道不假,公竟於同年四月仙游,掌握有家族大量史料的紹華公亦過早辭世,實為修譜一大憾事也。余等整理父輩遺稿,翻檢方誌文獻,並赴庄浪、平涼、通渭、隴西、定西、靖遠及會寧各地,查閱老譜舊牒,搜集口碑史料,櫛風沐雨,奔波顛簸,實屬不易耳。今之修譜,雖發賢公之前已無從詳考,其後猶可記敘,姑就所知所聞,詳祖宗爵諱,記子孫行名,敘纂大略,以冀錄刊。但余等德薄識淺,狂瞽之見,在所難免,惟望合族兄弟子侄及後世子孫共同斟酌焉。

04江西徐氏家譜序言

撫州城東,靈谷峰下,金臨路旁,鴻塘岸邊,是為邱坊,人稱徐家,乃吾故鄉。邱坊村隸屬臨川湖南鄉洪塘村委會。鄉志曰,邱坊因邱姓先居得名,後邱姓絕。《徐氏宗譜》載,今邱坊徐姓,系奉二於宋淳祐年間(1241—1250年),由金溪縣印山源頭遷此。

百家姓中,徐為大姓,列位十一。筆者搜索,徐姓,乃距今四千兩百多年前虞、夏之際,即公元前2197年,繁衍于山東南部郯城至淮河流域一帶。據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考證:「徐氏之先,出自黃帝三代孫伯益。其後,有若木佐禹治水有功,封為徐國侯,因地賜姓為徐氏。」歷史學家范文瀾、郭沫若曾曰,徐是夏商已存舊國。徐國勢力強大,且依附者36國之多。滾滾紅塵浪淘盡,千古絕唱千古情。徐姓大舉南遷始於魏晉之時。南北朝五胡亂華,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徐姓以蘇、粵、浙、川、魯、贛、徽七省人數最多。

靈谷飛峙,見千古興替。鴻塘漣漪,載一池風流。吾先輩移居鴻塘已七百餘年,世代繁衍,源遠流長。村內現有徐氏人口500餘,近120戶。另五百餘人創業於外,定居各地。此次修譜乃新世紀後邱坊徐家人丁大調查、大聚會、大團圓。

穿時空星移斗轉,逢盛世民富國強。今日徐家,繼往布新,開拓進取。改革開放春風潤萬物,科學發展村民奔小康。政策時雨富千家,電腦汽車進村莊。青山秀景,生桃李百果。沃田厚土,產五穀雜糧。雞公嶺、陽崗上、面前山,桃花盛開,蜜梨滿枝,橘園飄香。鴻塘魚蝦豐盈,農院六畜肥壯。拋秧、打工、開店、旅遊、做生意、乘公交等等,這些與村民相關的新名詞,展現了富裕和諧秀美的新面貌。

山水清越宜居地,人物共處樂融融。故鄉民居,新舊並存,古今建築融為一體。東西向公路穿村過,「別墅式」樓房立兩旁。購物家門口,公交達撫州。幾棟穿越歷史風雨但保存不完整的清代建築,古韻流芳,青石地面、古屋、古巷、古井,還有各類石刻、木雕匾額、傳統生活用具等,彰顯著徐氏村莊歷史久遠、人文興盛。

百年「廣福殿」,點悟從善,度醒眾生,凈化心靈,抽離煩惱,乃徐氏精神家園。2012,戲樓、配房、拜殿、大殿維修重建,集資行善,功德無量。新殿坐北朝南,正對鴻塘,美麗而莊嚴。吾輩上香觀世音,祭拜廣福公。承祖輩禮節,保國泰民安。

厚德載物,啟來者於徵途。故鄉人文霞蔚、人傑地靈。民風淳而驍勇,士好學而尚義。徐氏兒女,入大學者眾,學至碩士、博士;官至七品、八品;富達百萬、千萬。興教育賢,為師者眾,十餘教師,桃李滿天。

民族復興,中國夢,小康**,百姓福。觀往知來,蓄髮展之勢;再造績勛,築和諧之家。拙筆難繪鴻塘風光,短序不窮徐家內涵。吾輩喜作家譜序,續寫華章看後生。

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二)

(華夏譜志聯盟網家譜百科 2013-10-12 15:31)

05趙氏家譜序

國家不可無史,地方不可無志,家族不可無譜。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變,譜,則可辯枝系、昭親睦、別長幼。是故,凡家修譜,旨在弘揚家風,繼傳家訓;承先人優良之傳統,勵後代奮發之志氣。吃水不忘源頭,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譜,猶如水之清源不斷,木之根本不失也。

考趙姓,本出自贏姓,形成於西周。祖先伯益,始祖為造父。伯益乃顓頊帝裔孫,舜賜姓贏。造父為伯益之九世孫。西周時,造父在桃林得駿馬八匹,獻於周穆王,並為周穆王駕馭馬車,外出打獵,遊玩。一次西行至昆崙山,得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忽聞徐國徐偃王造**之急報,國事危,軍情急,幸懶造父駕車,日馳千里,才得以及時返回鎬京,發兵破徐,叛亂乃平。為彰造父之功,周穆王賜趙城給造父,造父族自此史稱趙氏。

至周穆王時,造父七世孫叔帶離周仕晉,後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戰國初年,叔帶十二世孫 趙襄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趙襄之孫趙藉時,獲周烈王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

趙氏, 原有族譜,因年久失傳,慨為憾事。今有趙公利祥,曾供職滄州檢察院副檢察長。為人耿正,歷有厚德,余引以為兄長。離休謝任後,享天倫之樂之餘,啟修譜惠家之事,其舉可贊。歷時年余,譜成,堪稱一大功也。

此譜,追本溯源,分枝明晰,祖上之德得以昭彰,後世孝悌從此有序;且新撰家訓,世代綿延,規範行為,昌族榮我榮,家恥我恥之風,弘揚良優,抵抑劣行,於趙氏一族,繁延生機,旺盛精神均可謂有大益也。

尊利祥仁兄囑,敬草以上幾行文字,是為序。

癸未年冬月 中水余暢

附:趙氏家訓   (余暢擬)

奉公守法,愛國敬業,奮發進取。

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

重視道德修養,嚴肅情操品性;扶正義,斥邪惡。

愛憎分明,刻苦求知;長才幹以為立業,增智慧從而濟世,富學問扶助眾人。

艱苦創業,勤儉持家;貧賤不移心智,富貴不忘濟貧。

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念念不忘吾之先祖,時時抵勵善良精神;以無愧祖先,無愧於國,無愧於民。

l 06廣西韋氏家譜序言

樹有根,水有源。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史所以紀一國之事迹,譜所以敘世代之源流。蓋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傳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錯落,有見面莫相識,尊卑莫能辨者;雖一本之親,幾何不秦越視之,世序之淆亂散渙極矣。家譜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繪為圖。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渙而受之以萃之義也。

稽吾族自始祖元哲,相傳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系出江西省臨安府豬市壩,洪武1368年,朱元璋在位時,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發動了調南征北逾詔,韋氏始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子女逃到貴州、廣西兩省安家立業。

厥後皆耕讀為業。五傳至烈祖韋天貢,天祖韋有道。家日益饒,復遷翰堂,遂卜居焉。是時土寇竊發,蹂躪鄉里,追源溯流,欲創修家譜,志焉未逮。

迄今又數十餘年,生齒日繁,支派愈盛。族愈遠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則一脈之貽如同陌路,無以動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篤其睦族敦倫之誼。爰是悉心採訪,詳加纂輯,務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號、爵秩與歷代墓所、祭產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錄,壽諸棗梨,傳為家乘。

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自始祖順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聯屬族人,使覽斯新譜者,父兄宗族儼在庭幃,長幼尊卑秩然不紊。俾咸之一本之誼,共敦九族之親,而尊祖敬宗,敦倫收族之心有不感發而興起者乎。

天地生物人為貴。曷貴乎爾?以其具天秩之彝倫,有以篤水源木本之念,凜凜然統族屬而不昧厥初也。

夫祖宗往矣,而若子若孫若曾元以下,非一脈之留貽乎?故尊祖者不可不敬宗,敬宗者不可不收族。誠哉老泉之言曰:情見乎親,親盡則情盡如途人也。吾所相視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分而至於途人者,勢也。勢無如之何也,幸未至於途人也。使之無至於忽忘焉,可也。噫!人各有心,未有聞老泉之言而孝悌之心不油然以生者,此吾譜之所以不容緩也。

07黃岡林氏家譜序言(清朝名臣林則徐撰寫)

1837年出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撰寫黃岡林家譜序言,《閩楚同源序》:「吾族殷少師比干之後裔也.蒙周賜姓,承天發祥,其後孝子慈孫,代不乏人.總由相繼積德以結天心,故歷久而彌光.是以我祖披公,由唐進士肇基,莆田九子,咸為刺史.確守前勛,蘭桂叢發,散處遐方,迄今數千餘載,蕃衍幾遍天下.余初歷楚藩司,閱楚省郡諸志,早知守親發跡之黃者,大有人焉.思通悃愫,以扣來由,旋因入觀未果,茲幸復膺聖命,節駐楚邦,公退之暇,適逢守親執譜來署.余遍閱守圖,深悉公等本循州刺史蘊公之後,與余上共披公,雖關山閱離,未列雁行,而要知鄧林之竹發千尋,總有一本;黃河之水瀉千里,究出一源.千支萬派,自我鼻祖視之,未嘗不猶然一家人也.竊願與我同源之人,奮志詩書,效法聖賢,其無負仁人孝子之後也可.道光丁酉年,兵部尚書,湖廣總督,披公後嗣孫少穆則徐謹撰。」

08衛氏家譜序言

自清道光一十九年迄今,凡一百七十載。我衛氏族人承先輩基業,繼先賢懿德,披荊斬棘,耕讀不輟,雖歷經戰亂,、時局動蕩,仍子孫繁衍,人丁日隆。聚而成村者,蓋菜園鄉衛庄、衛家寨、周家溝、宮前鄉寶疙瘩,計余口;遷徙各地之衛氏余脈亦難以計數。期間,列強欺凌,民生凋敝;民國戰亂,生靈塗炭;十年浩劫,生計日蹙。族人亦如國人,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終日勞碌,然殷實之家中落,貧弱之子饑饉,以窯洞為居,時有斷炊之虞,焉有餘暇修續家乘哉!

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吐故納新,雨露播撒,盎然生機;自新世紀惠農政策惠及黎庶,澤被百姓,翻天覆地,百業勃興。族眾遍享福祉,奔小康,求大同,以平房、樓房為居,用電視、電腦休閑。先人有知,亦當載歌載舞、載欣載奔於仙宮,與我等生民同歌盛世乎!然譜牒累世未修,世代遞遷,光陰荏苒,滄海桑田,先輩之業績行將泯滅,每每念及先賢遺子孫以宗祊為己任之教誨,族之賢達深以為憂。族人衛庄退休幹部全業、現職幹部保朝、耆老占國、衛家寨耆老增德、退休教師德壽、族之明達鳳祥、寶疙瘩退休幹部衛華等志趣高潔,意氣恢宏,誠恐懿德之不立,惟憂風流之將湮,毅然於公元二零零七年六月倡議修續族譜,而囑余作序。

公等遂廢耕罷商,不辭勞苦,不計廩資,赴盧氏、奔洛寧,遍訪族之耆老;其餘族眾亦飲水思源,追念先祖,饋贈錢財,以作墨資。歷時一載有餘,衛庄、衛家寨、周家溝、寶疙瘩四村族譜修續成集,並附各村簡介。至於遠適它鄉,年代久遠,杳無音訊,無從稽考者,亦不乏其人,終致譜集月缺,我族人無不扼腕嘆惜。

晚輩生性愚鈍,識見淺陋,豈敢與族之先賢比鄰,惟知以宗祊是務,勉為其難,豈有它顧也哉!勖我後世子孫,當秉祖宗之遺訓,親宗祊、睦鄰里、敬執事、興家邦!

09臨沂王氏譜序

琊瑯王氏系出晉太保休徵公。支派蕃延,代有聞人。其大宗世居城北雙湖村,太保公祠墓在焉。所謂孝河凝冰者也。去雙湖數里許,地名禹子城,王氏聚族而居,多歷年所。後之奇公一支,遷居郡城,子孫振振,世承先澤。逮吾岳丈簡齋公暨叔岳次垣、升甫二公,或列官於朝,或蜚聲庠序,更能大亢厥宗。今吾內弟竹樵、雨村兩司馬,暨同堂弟恩普、恩榮等,俱以名諸生。敦宗睦族,慨然興水源木本之思。因請命於其叔祖綱新公、緒公,於禹字城墓田自支祖以下創建譜碑。余薰沐請觀,見其條分縷晰,暸於指掌。嗚呼!觀於此而孝弟之心可油然生矣.爰拜稽首而為之贊曰:

瓜瓞綿 蔓引長椒聊實 條遠揚 閥閱盛 瑯琊王 我讀唐書宰相表 世系惟有王家好 江左夷吾推茂宏詒謀乃自先太保為臣忠為子孝 短簿祠 尚有廟 潛德幽光各炳耀 願書世譜詒俊少

壬午科舉人臨縣儒學教諭蘭山趙善全頓首拜撰光緒十四年孟冬

10渝北袁氏家譜序言

宇宙之內,天地之間,姓氏的起源流變、發展,論證起來是姓歸宗,是同根,以正天道、文化的生生息息。自太昊(hao)伏羲氏統一萬邦部落,創立「龍天下」。因此龍的子孫這位始祖,結束了野蠻**,進入了文明**,結束了數百年的群婚、搶婚;制嫁娶,通媒妁的一夫一妻制;倡偶婚、別血緣,近親不通婚。提高了人的自身質量,促進了文明。從黃帝、軒轅,追溯到六千年前的炎帝、黃帝歸伏羲。疏通了中國遠古姓氏梗阻,中華歸一。

姓氏,起源於母系氏族**。古訓「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也」,自古就有講孝道,講尋根祭祖,講求統一的美德,其風格特美。產生姓約5000年歷史。姓和名產生於人類交際與人的區別的需要。因此我們都是同一姓的始祖,總姓相同。到周朝,就成功地辨別了種族,女子稱姓,男子稱氏。宗法**時期,譜牒起源於漢代,南北朝時才稱「某氏譜牒」。姓氏不僅是私人的事,亦是家族人的事;姓氏也是一種文化;姓氏不僅是講祖宗,別血緣,一個重要的是講親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愛人,人人像愛自己父母一樣推己及人,像愛自己父母一樣博愛人人;人人不忘其祖,不忘其婚,不忘其親情。

追蹤姓氏,我們就知道了我們生命的由來。人人都希望知道自己是誰的子孫,自己的父母、祖、曾祖是什麼樣的形象,這是本能。關於幾代人的嗣(si)續關係,有口頭記述,有喪儀、祭儀,都要視其親疏、輩分高低。這是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從此打開了久郁心中的大結。未成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我們知道自己的肉體、心靈、心中之血脈傳承,從而使自己不至於太昧於自己的短暫人生。參天之木必有根,環山之水必有源,是謂根源。草木祖根,山祖崑崙,江河祖海,是謂問祖。尋根問祖,追根祭祖,不在祈福於祖先,而在明白自己的身軀。我們與祖先是血脈相連,祖先曾經的苦難與輝煌,一定會通過這血脈傳到我們現在。

追溯姓氏,我們就知道了古代的姓氏是有高低貴賤之別。「氏」是貴族所特有的,丟「氏」就是丟貴族的地位。故「氏」是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有「氏」者貴,無「氏」者賤,這是古之常理。據考三代以前有貴族身份的男子是稱氏與名,而不稱姓,只有婦人才稱姓,至於庶民,當然無氏,故只能稱名。追蹤姓氏,就知道何人之間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門檻。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已規定,所有的男女都不能跨越這道門檻,而走進婚姻的殿堂。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氏」重在別貴賤,「姓」重在別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變,「姓」是不可改變的。到秦漢時期,姓氏才合二而一,皆可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姓氏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我們千萬不能小看它。姓者生也,因生而賜姓,這是血脈傳統的關係,這是血緣傳統的標誌。氏者,旁支別屬也。胙(zuo)士命氏,這是地位身份的像征。姓重血統,氏重地域,一縱一橫坐標,兩者交叉,把每個人固定在唯一的靶心上,給後人回溯歷史,提供了無上方便。姓的那一邊,中國人明白了地位,再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標。縱橫坐標的發明,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真可譽為中國人民的第五大發明。要知道多數的歐美國家遲到中世紀中期才開始採用姓氏制度。朝鮮,越南等亞洲國家亦在十世紀才相繼使用姓氏,日本遲到1870年(民治三年)才准許百姓取姓,中國則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

姓氏而外,中國人又發明了「名」,它是用來區別同姓同氏中不同個體的。姓氏名之外,中國人又發明了「字」。字是人名孳(zi)乳發展出來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國人還發明了「號」。這號的發明,恰恰表現中國先人秩序中求活絡,張弛中求自由的靈活精神。「號」精神是自由,取法靈活,不受限制。「號」可以說明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調味劑,常常叫人回味無窮。

由姓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與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的個性。傳統所養,基因所迫,個體很難逃脫其規律。或帝皇不足,或側重**、軍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數世科名,門第清華,或專心干一門而成工商世家、書畫世家、醫藥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華文化之縮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讀到**、經濟、教育、道德,又可讀到祖先之生存狀態,處事心境,價值觀念,更可讀到吾氏吾民之悲歡離合,生滅盛衰,死去活來。

尋根問祖,問祖歸宗,淵源流長,先秦古誥,大多不傳於後代,今傳本《大載禮記》和《名賢漢族言行類稿》記載,堯、舜、契、稷等的傳承關係,至漢代譜牒就較詳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譜牒專家,修譜甚行。為了避免冒認宗譜、虛誇、偽冒等現象,「統其祖考之所出,利其子孫之所分,別其姓族分其類」,使之相從,別其婚,其生不蕃。從而體現了姓氏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深廣,道明了姓氏在歷史上的**形態演變。在現實生活中,人口流動頻繁,通婚的範圍擴大,不求在血緣、甚至有的只有姓或只有名,或者根本不去區分名或姓。現代人所重視姓氏區分個體功能,而傳統的血緣,辨別婚姻的作用在逐步減弱。為避免這些現象,完全有必要弄清楚。我們認為姓氏除為個人所用外,仍是**處理血統、婚姻、財產傳承等所考慮的基本依據,如果把它看得過於簡單,未必可取。君不知不尊重祖宗數千姓氏的傳統,強調符號性,隨意創造新姓氏,勢必引起血緣糢糊。各姓人口數量懸殊,變得越來越明顯,甚至逐步加大,結果大姓人口越來越多,小姓越來越少,甚至淘汰。大姓同姓同名出現,與小姓距離逐步加大,取名隨意性增強,現在同名成災,這些現象吸引著我們,觸動了我們心中追求溯源,尋根情結。姓沿何時何地,血緣、婚姻和始遷祖是誰,都無從考證。我宗族為何如此紛亂,至今尚無一卷完整、象樣的族譜。本宗族在歷史長河中經歷過怎樣的繁衍變遷,出過多少名人賢士及基本豐功偉績,有那些人可以傳承優秀的家族文化傳統,激發本族文化興趣,增長尋根熱,讓後人看到本族先人們的色彩,確實是繽紛多彩,洋洋大觀,多麼振奮人心。但就是找不著,看不到,這樣的現象就讓它下去嗎?怎麼可能!不然就是忘掉祖宗,就是背叛祖宗,也是枉活一世人,這樣的家族也是有名無實。

我「袁」氏來源比較單純,在歷史上出自「媯」(gui)姓,是上古有虞(yu)氏部落的首領,虞舜之後,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顓頊(zhuanxu)的後代,他生於姚虛(今山東河澤東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媯汭(guirui)河(今山東永濟南),所以後代又為「媯」姓。以媯姓的後裔中,在周武王滅商後,以媯姓的後裔胡公滿被封為陳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陳胡公媯汭第十一世孫有個姓諸的,字伯瑗,伯瑗的孫子濤塗以祖父的字令姓氏,稱「瑗」氏。春秋時期世襲陳上卿,由因當時「瑗」字與袁、轅、援、爰、溒、榬等七字同音,古意相通,所以後來到了東漢(公元前206年)就以這七個字為姓,西漢之後演變專一以「袁」字為姓。

袁姓得姓以後,在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永西南)、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彭城(今江蘇徐州)等地形成望族,後來汝南、陳郡(一作陳留,即陳郡是後來的名稱)、彭城便成了袁姓三大郡望。東漢時,祖籍汝南、汝陽的袁安擔任漢章帝司徒一職。袁安之子袁敝官至司空,袁敝之子袁湯也官至司空,袁湯之子袁逄、袁隗分別官至司空、司徒,這是袁氏門中最引以為榮的「四世五公」。當時天下士大夫無不奔走於袁氏門下,其權之重、勢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注引《吳錄》)。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袁紹依靠這些勢力稱霸於河北,袁術也稱帝淮南。兩位袁姓人一南一北,擁兵自重,是當時天下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割據集團。進入三國以後,儘管袁姓人的勢力不及東漢,但依然族大人多,特別是在西晉末年南遷以後,因袁姓累世佐命有功,又與王、謝、蕭三姓並稱天下盛門,直到隋唐時期,袁姓都一直保持著優越的地位。

隋唐以後,袁姓人口迅速增多,分布更為廣泛,從南方到北方都有袁姓。在明清時期,袁姓開始遷世界各地,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袁姓在漢代73個大姓中位列第33位,國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袁氏人口佔全國人口的0.54%,住在四川、重慶、河北、江蘇、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山東、安徽、雲南、貴州等15個省市,幾乎遍布全中國,都有袁姓人氏。

袁姓的繁衍發展,給人類**做出了卓越貢獻,造就了一大批歷史人物,功勛卓著。根據《史記》、《辭源》、《辭海》考證,在東漢時袁安,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邵公,漢明帝時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嚴明著稱,後歷任太僕、司空、司徒,和帝即位,外戚竇憲專權,他不避權貴,多次彈劾竇氏。袁紹、袁術均系名臣,西漢大臣袁盎,東晉文學家、史學家袁宏,南北朝時名臣袁粲,史學家袁淑,唐代文學家袁郊,農民起義領袖袁晁,南宋史學家袁樞,元朝文學家袁桷,明朝詩人、文學家袁凱、袁宏道、袁中道,軍事家袁崇煥,明臣袁黃,清朝詩人袁枚、袁江,戲曲家袁於令,外交家袁昶(chang),民國時期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共和國時期GCD**之一袁文才、袁仲,英雄袁孝文,戲曲家袁牧之,著名物理學家袁家騮(袁世凱之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國家體委主任袁偉民等……歷代時期的有功有名的人仕達二、三千之多,真是舉不勝舉。

歷代名人不計其數,但時至今日,我袁氏宗族輩份,無論何時何地都難以清理,沒有一個統一的行輩,何為如此錯亂,是我們的祖先不重視嗎?是我們後代子孫不尊重祖宗遺留下來的宗訓嗎?都不是的,其根本原因,據我們走訪查詢袁氏眾多《族譜》,他們記載的方式方法,時代起止都不盡完美,班輩千差萬別,有32字的,有20字的,有16字的,甚至有幾個字的等等都不一致。還有措詞遣句存有不少疑慮,為何出現這些令我袁氏宗族後代不滿意呢?不責怪我們的祖宗。

經過我們弟兄考證分析,主要原因有:

一、在東漢以前袁姓是以七個同音字的袁字為姓,各有各的規章制度和輩份,東漢以後,據唐李咒的《獨異志》記載,才改七姓合一為「袁」字。

二、歷代戰亂,兵燹(xian)紛征,民族矛盾突出,互相殘殺,角斗至極,影響了祖先的正常生活,分崩離析,各自逃命,兼之毛**發動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把家譜當成「四舊」摧殘毀掉,至使族人找不著依據。

三、殘酷無情的封建**制度,它的法制壓迫了我們的祖宗。如在公元1630年,明代軍事家袁崇煥,廣東東莞人,萬曆進士,天啟二年(1622年)單騎出山海關考察形勢,返京自願請求守遼、築寧遠(今遼寧興成)等城,屢次擊敗後金(清)大軍進攻,六年獲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受傷死亡,被授東巡撫,次年獲寧錦大捷,皇太極大敗而去,被崇禎帝任為兵部尚書,督師薊(ji)遼。崇禎二年(1626年),金軍繞道自古北口入長城,進逼北京,袁崇煥得詔,星夜馳援。崇禎帝中反奸計,誣袁崇煥通敵叛國。袁崇煥忠誠地為了他的朝庭浴血奮戰,沒有死在敵人的刀下,卻被自己誓死保衛的皇帝殺害,一刀一刀地割盡全身血肉,一片一片地狂歡吃掉,至此無法抵抗後金,崇禎梅山上吊,明朝滅亡,清朝開始。袁崇煥的骸骨被踐踏得雜亂不堪,後被他的部將佘某辭官冒死收殮遺骨,帶回廣東東莞老家,埋在自己的家中,日夜守護,立為家規,發誓輩輩守護,寸步不離。到現在已是372年,17代孫,未有片刻擅離。目前守墳的為佘幼之。他們這種「慎終追遠」,對死者、對活著的慎重,表現出了一個「忠」字。自此以後的明朝對袁姓宗族格殺無論,有的被無辜殃及殺害,活著的各自逃命,逃往各地安家落戶、而致亂。

四、湖廣填四川:明末清初,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移民到四川,來的很多,弟兄也很多,來到四川,以「插佔為業」,兄弟們都各自分散,有的到了雲南、貴州,留在四川也很分散,當時交通不便,難得來往會面,各自立宗主祠,致使不歸統一。

五、戰亂逃命,易姓改名。如袁長合的祖宗楊安珠先祖,在1362年(元朝至正21年)協同姨兄明玉珍創業西蜀,建立巴子國,國號夏,定都重慶。後四年(1366年)明玉珍去世,其子明升戰敗於瞿塘峽,被迫投降,封為歸義候;楊安珠長子楊榮、次子楊昭遭嚴緝,掘浮圖關地道而逃。楊榮更名為甘玉珍落業於鄰水,楊昭更名為袁自倫,落業於涪州鐵里內河丁家渡石坂坵(今長壽獅子灘),立下宗祠字派至今,已九代人也。

六、有些人對家譜的思想意識淡薄,不重視,認為是可有可無。袁氏家族如此錯亂不統一,令子孫後代很難遵循。現已初步查明了,輩分不清,就以平輩稱謂,長者為兄,小者為弟。此之千年離亂,實在難得,可謂大幸也。也算祖宗有德,後輩子孫的福分,我們要倍加珍惜、愛護,不得有半點玷污我袁氏宗族。因此,不能讓其這樣下去,要力求統一,應有高低輩分,應有規律順序,應有所振興,應有所創舉,以顯我袁氏宗族之風,屹立於民族之林,千秋萬代,健康繁衍,永放光明,興盛不衰。不管怎麼說一筆寫個袁字,袁氏都是一家親。現在各分會的家譜,必須嚴格保護各位先祖用血汗遺留下來的史料,原封不動,不準擅加增刪、廢棄,若有不愛不敬,或可有可無,漠然視之,正合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的一句名言:「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因此我們必須無條件的處理好,每年祭祖,都要重溫家譜,至於以後的祭祖,參拜祖宗的方式方法,可採取分散與集中的辦法,各分會以祖宗的生長地(也就是祖籍)為基點,作為分會的祭祖參拜中心,可以在每年的「清明節」這天聚會一次,也可以兩年一次,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沒有資金會餐,可以集資,也可以參加者一人出一餐伙食費,辦法靈活多樣,不拘一種辦法,總之以達到拜祖的目的。凡我袁氏門中,族眾人多,希望大力相助,或出錢,或出力,資助籌辦,讓我袁氏宗族家譜煥然一新,為袁氏家族眾之所望也。

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三)

(華夏譜志聯盟網家譜百科 2013-10-12 15:31)

11江西寧都廖氏族譜序

余觀寧都廖氏族譜,叔安公而下,歷世綿遠。自子璋公受封左衛鎮國大將軍,子孫多榮膺顯達,聯芳接武,照耀宗譜,可尚也矣。子璋公後裔之崇德公,以明經任虔化縣令,遂家焉。由是子孫居虔化者繁衍盛大,實乃崇德始也。及後六世孫俱受封尚書品秩,蓋由子孫讀書登第顯宦,亦由累世好善積德而然也。紹興年間,朝廷以世事不寧,改虔化為寧都,而民俗淳矣。於居翰林時,蔞典文衡,今淳熙戊戌進士廖光,寧都人,於所取也,光既為進士,而猶篤志向學,請益於余,因得觀其譜,知其為簪纓望族。矧光學博才優,而任郎署之職,雅宜盡忠報國,上而至是君為堯舜之君,下而澤是民為堯舜之民可也。為子孫者尚當修身慎行,力學務,出處隱顯,咸以忠孝為重,以昭令譽於無窮,不尤美乎。詩曰: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廖氏有焉,余因光請文,故述其概而書之。

12獨山前馮氏族譜序言

明末清初,南陽地區連遭自然災害和多次戰亂,致使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我高祖一貴公高瞻遠矚,開拓進取從湖北省黃崗縣塔神社攜妻帶子來到宛北十五里獨山下大馮庄定居。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七世時人口已發展一百五十多口。大馮庄、小馮庄、馮樓、唐庄、道士庄和劉振河的土地均為馮姓所有;柳樹庄和柳樹店大部分土地為馮姓所屬。廣大族人過著農耕生活。為了明世系,繼傳統,增強宗族觀念,六世前輩以新舊祖居地為內容,撰寫族譜;明宅武昌 清居南陽 豫山嶺秀 大樹榮光 一九九四年經各村、社區的武、昌、清、居四代人商議續世系:洪範嘉謀、華夏傳芳、普天同慶、世(事)業永康。我家族從七世起,後人起名概以世係為准。

星轉斗移,滄海桑田。我馮氏家族來宛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在這段歷史長河中,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我絕大多數族人都以先輩議定的族訓為立身行事之本,繼承和發揚家族的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竭忠儘力,強我中華;不畏艱難,創業發展;親族愛賢,積德行善的良好傳統,深受世人的讚許。時至今日,我族人為了工作和事業,從故土散居於北京、遼寧、新疆、甘肅、四川、陝西、山西、湖北、湖南、上海和海南大中城市,育了後代。由於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許多族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宗族觀念淡薄,對祖輩名字和事迹知道的甚少,對子孫也不以世系起名。上述諸多情況,不利於繼承和發揚我家族的優良傳統;不利於族居外地的後人尋根問祖和往來相助。我族六世時編纂的家譜不幸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遺失,一九九四年所續家譜僅增加了世系,卻沒有族人居住地和名冊,為此續修一部完善的族譜已成為族人的共同責任。現根據一九八四年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關於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綜合目錄》文件的通知精神,順時代潮流,合族人意願,各村、社區推選出代表,成立了獨山前《馮氏族譜》續編委員會。

我馮氏家族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是一個對國家、對**做出貢獻的大家庭。時值**進步,科學發展,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的大好時代,我族人要以族訓、族規修身治家,教育後人,讀書成才。伴隨著全國人民奔小康的前進步伐,我家族定會興旺發達,無愧於先輩的教誨。

13雲南省巧家縣東坪鄉馮氏族譜序言

馮門起祖來自廣東省粵江三角洲北端珠江兩岸京廣廣九廣三等地,因現年戰亂,族中兄弟各散四方,久不通信,故不知其下落也。

族中先輩口傳:廣東祖先生有八子,後抱養一子,共九弟兄從廣東分支。大清雍正至乾隆年間離開廣東後,曾移居貴州遵義府,再遷入雲南省昭通府恩安縣由義西鄉中灑漁河馮家灣定居。道光初期,雲九祖公從昭通灑漁河來在雲南省東川府會澤縣巧家撫彝府歸治里九甲(東坪)楊柳樹蜂子岩教私塾,致死未歸昭通灑漁河。其他族親或留居昭通灑漁河,或遷鎮雄縣。雲九祖公妣李氏,生三子,長子馮時明、次子馮世潤、三子馮時發。時明公妣彭氏,移居巧家九甲楊柳樹回龍溝;時潤公妣陳氏,遷居雲南省巧家縣江外下五甲六城新村(今四川省寧南縣六城鎮和平村);時發公下落不明。這次修譜,因前面的祖先名諱和考妣不知道,就以居住在昭通灑漁河長生祖公為第一世。

現在知道:雲南省巧家縣東坪公社楊柳大隊的楊柳、坡腳、大溝和四川省寧南縣騎騾溝勝利大廠壩、趙家田壩、金江公社黃草坪的馮門弟子都是親家族,分祖輩三世馮雲九也。

14內蒙古達拉特旗米氏家譜序言

共和建國,雄立東方;改革開放,國運漸隆。我中華民族百多年後迎來偉大復興之曙光,借民族復興之大勢,我米氏家族亦迎來自清咸豐年間遷至達旗以來之興旺時期。

祖宗者,子孫之根本;子孫者,祖宗之枝葉,根深者葉茂枝繁。尊祖敬宗是炎黃子孫之美德,尋根溯源乃人類秉承之天性。所謂「盛世宜修典」,編修家譜,目的是弘揚家譜「敘本系、述始封」之傳統,旨在「明世次、別親疏」,記載本族在歷史長河中經歷的繁衍變遷,傳承、弘揚優秀的家族文化,讓後人知道本族歷史上的名人賢士及其豐功偉績,追仰先人風采,激勵後世子孫。國史家譜詮釋國家之興亡,民族之命運,回望歷史長河,憑弔歷代先賢,發懷古之幽思,念祖先之功德,憶往昔之艱辛,繪未來之藍圖。由此,編修家譜乃我等後輩義不容辭之責任。古人云:「讀史使人明智」,又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編修我米氏家譜,必將愈加激勵我米氏子孫讀書立身,修身齊家,厚德勤業,拼搏奮鬥,以告慰我列祖列宗;並不負時代召喚,投身潮流,耕讀並重,與時俱進,建功立業!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我先祖自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遷至陝西榆林米家園子,至今已逾五百年,而自榆林遷至達旗米家壕也已一百五十餘年。我先祖以勤勞立家,以寬厚待人,起家室於窮白,立基業於亂世,方有我米氏家族今天人丁興旺,事業方成之大好局面。

一部家族之歷史,見證國家民族之歷史;一部家族奮鬥史,見證先祖創業之艱辛。我先祖自明代移民實邊遷至陝西,又在清咸豐年間逃避災荒戰亂遷至達旗,流落他鄉,就陋而居,發奮勤殷,遂成家業。遙想先祖當年,別離故土,揮淚而西;槐枝依依,關山重重;風餐露宿,艱苦卓絕。數百年前大槐樹下生死別離之悲壯一幕,遷徙途中艱難困苦之危難境況,開立基業百折不撓之創業精神,遠非區區我輩可以想像一二。五百年間我歷代祖先以勤勞為本,代代相依,薪火傳家,歷經數百年到今世,先祖功業可歌可泣,令人敬仰。回望歷史煙雲,憧憬未來前程,我輩更應謹記先輩功德,發揚家族精神,團結奮鬥,奮發有為,為我米氏家族,乃至我中華民族之繁榮昌盛,作出各自貢獻。惟如此,我米氏先祖必以此為榮耀,含笑於九泉!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為族之更興,進之有力,不忘本源,團結凝聚。值此編修家譜之際,惶惶落筆,撫今追古,萬千心聲,溢於言表。殷鑒不遠,卧薪嘗膽;淳厚家風,世代相傳;祖先功德,謹記毋忘。書之,是為序。

15中華遲氏族譜序言

作為一個家族,就應該有自己的家譜,就好象一個國家應該有自己的史志一樣。國不可一日無史,家族豈能一世無譜?為什麼,因為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有它的發展史,歷史記錄下氏族、國家、人類的繁衍生息過程。家庭是家族的細胞,家族是**的細胞,一個個家族繁衍、遷徙、生息的歷史構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史。纂修家譜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側面保存佐證資料。從家族來看,家譜可以詳世系、厚倫誼、序昭穆、聯親疏、嚴冒紊、備遺忘。凡尊祖者必敬宗,愛親者必收族,展卷而興孝悌之思。又因家譜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載體,況我遲氏家族發祥於商代,繁衍3000多年,遲仁開創了「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的思想發揚光大,他的道德思想功業卓著,其人格品質同日月生輝,一直影響到當今**,影響到海內外,更直接激勵我遲氏的子孫後代。

遲仁距今已越3000年,人口繁衍越來越多。原於漫長的歷史演變,朝代更迭,我遲氏後裔相當多的族眾前前後後相繼離開故里,奔徙他鄉而定居。形成了支支派派的流寓戶。據史料記載,其最早的發祥地應在盤庚遷前之舊都——奄(曲阜)、盤庚遷後之新都——殷(安陽)一帶。歷商周之時光飛逝,政權更迭,遲姓漸離開祖居之地,播遷他鄉。

《漢書?王莽傳》中載有:「平原女子遲昭平,……」,表明在兩漢之交已有遲姓落籍平原郡,平原之故城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說明後世曾長期昌盛于山東的遲姓進入該省甚早。由於遲姓長期以來表現得較為沉寂,故很難讓人把握其準確的播遷脈落。北魏時,漢化改革,有尉遲氏更為遲姓,孝文帝遷都洛陽,他們則更多的盤桓於北都太原及其附近,並與原先繁衍於此地之遲姓漢人相融合,經繁衍發展,後來遲姓昌盛為該郡之大族,是故後世遲姓有以太原為其郡望堂號的。隋唐兩代,太原遲姓由於仕宦、謀生、避難、尋求新的生存環境等原因漸擴散至陝西、河北、河南以及山東等地。唐末五代十國以後,遲姓漸南遷於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諸省。南宋偏安江南以及滅南宋以後,更加劇了遲姓南遷的步伐,遲姓更廣泛的播遷於華南、中南之地。元朝末年,國家腐敗,導致農民四起,他們為爭奪王權而相互攻殺,加之災疫連綿,導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河北、河南「積骨成丘」,山東、皖北「人口鮮少」。大明甫定江山,便制訂了移民屯田的復興之策,而山西由於表裡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未曾傷筋動骨,是故明初,山西遲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湖北等地。明中葉以後,有遲姓入居遼東。明末張獻忠屠川後,有湖南、湖北之遲姓入填今四川、重慶。清康乾年間以後,山東等地之遲姓伴隨闖關東之風潮入遷東三省,其中含有**之移民後裔,他們紮根於白山黑水之間,人口得以迅猛增長。歷民國至今,遲姓分布區域愈廣,並有沿海之遲姓入居**等地。如今,遲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黑龍江等地多此姓。

據史料記載山東萊陽遲氏家譜、山東日照遲氏族譜、山東膠州遲家續譜都是清末民國修的,僅記有十一派、幾百戶;而各《遲氏世家流寓支譜》中不完全統計也僅有二、三百支。這絕不是遲氏的全部!事實證明更大量的支派族人在遲府中卻找不到傳世家譜,甚至一開始遷出就沒有譜。分析原因不外乎在歷史的長河中或避戰亂、或逃災逃難等因離鄉背井,而後又原於生計、交通等諸多不便,與故里失去聯繫,鑄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現實。甚至已有譜的宗親戶,其寶貴的家譜在「文革」中被毀之一炬。

無譜以及失譜的廣大宗親離開故里多年,卻不忘先祖,追根溯源,靠前輩人的代代記錄,製作了各式各樣的傳世「家譜」,藉以表達敦親睦族的濃厚宗族觀念。為了規範遲氏家譜的纂修,在《中華遲氏族譜》修編工作編委會的計劃安排下,準備編寫一個小冊子,藉此,建議廣大宗親儘可能地為完成《中華遲氏族譜》續修工作編委會準備續修全國一統的《中華遲氏族譜》提供自己支派的信息資料。

我們這次對中華遲氏族譜進行整理編輯,議定進行一次全面收集整理,聯宗收族入冊建檔,交流情感,增進族誼。

同時,這次,我族合修譜牒之舉,不僅涉及國內全境,涉及全球亦有不少遲氏宗裔,工程之浩,任務之艱,宗人深有感焉!

現經各宗支宗親熱心關愛族務之士,歷半載艱辛籌備,正式開始收集各支家譜資料,預計成書30萬字,定名為《中華遲氏族譜》。

《中華遲氏族譜》書寫格局,基本上綜合卷和分支卷兩卷。

《中華遲氏族譜》需經眾族賢致力,共同克服諸多因素,力爭達到遲氏族親希望的水平。

16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柴氏家譜序言

甘肅省永昌縣柴氏家族慎言傳悉是山西省大柳樹來的移民,我們最早來永昌的祖先名叫柴輿,是明朝歳貢學位,定居落戶在牧羊川,馬蹄山以北十里馬蓮灘,建莊創業。所生四子為了擴大莊院發展家業,四子分居,一個分在北鄉寺門,一個分住東鄉下四壩,一個分住西鄉饅頭山,一個留住柴家莊。在柴鶴壽當事家業時,但一時柴莊被賊破開,他爲護其祖翁未離而遇難,從此以後這份家業破産,部分莊院,土地出賣給祁家。現在祖先古墓坑一處,在二壩溝以上祁家老莊後面,(原柴家莊)鄉人皆呼祁家馬蓮灘著名的柴家壩灣。此墓坑與一九五八年平整土地時廢除。撬挖出的衣帽(紅纓帽)認定是明朝人士。其餘幾處填墓一處在馬黃口柴家山灣,一處在下四壩麻子灣柴家梁,按穴土堆的實際考察子孫繁衍生系實數爲十九輩子。隨著戰亂,饑荒相遇,我家族流落在山丹,民勤、武威四十裏堡、新疆沙灣系胡家海子村的也不少。

由於柴氏家族子孫繁衍廣,分布在全市各鄉鎮,家譜失傳,子孫沒有往來,造成輩分不清,西鄉家族另立家譜,東鄉有些地方通知後未能表談,意為要分宗立家譜。

家譜

慎詳言傳我家族原有家譜因受戰亂饑荒賊寇燒殺,人口失散,為人妥善保存而失傳,只有口頭祖輩師傅的宗族排行還在奉信。位繼承柴氏家族的亮節高風美德,述清長幼輩尊,堅持貫徹柴姓同宗同姓不通婚的傳統觀念。經家族多數多次提議繼《柴氏家譜》,繼往開來,後繼有人,祖宗偉業世代相傳,由柴秉楨,柴作魁主持撰寫家譜。

宗旨

柴氏家族應繼承先業教子成人。行正道,愛祖國,愛人民,遵守公共秩序,講仁義,講道德,出宜事其長上,入宜事其父兄。贍養父母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愛,宗族之間相輕相愛,相互尊重,不能欺辱,要以德為本,有禮儀廉恥之感,遵守法紀,發憤創業,聞先輩訓育之教,讀書習武,耕耘多藝,發名成業。

排行

排行是一個家族不亂宗,不滅輩,不顛倒人倫的更本準則,必須人人信守,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更改。這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尚德者在君子也。柴氏家族排行前輩世傳者,上四輩四字為中、發中仲中、得中,現有吾輩有一名一字者,一名兩字者如柴、美、柴、拳為一名一字者柴秉貴、柴作中、柴永知為一名兩字者。現五輩名字為:(柴)彭秉中、作中、山下、永中。下續繼有八輩八字順序為:子中、江下、國下、強中、澤中、泰下、福中、堂下參加議定人通過

柴 禮 柴 仁 柴 林 柴振基 柴占基 柴秉禎 柴秉祥 柴秉武 柴秉元 柴秉福 柴秉樹 柴秉仁 柴兆明 柴秉禮 柴作魁 柴作高 柴作忠 柴作德 柴作仁 柴作儒 柴作明 柴作仁 柴作兵 柴作友 柴與禮 柴榮德 柴榮壽 柴作珍 柴作會 柴登泰 柴泰元 柴彪泰 柴守山 柴永山 柴恆山 柴松山 柴青山 柴中山 柴進山 柴玉山 柴倫山 柴永知 柴永忠

議定地址:河西堡鎮西莊子村柴作仁住宅

議定時間:陽曆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陰曆丁丑年仲夏月任寅日

17岳氏家譜序言

水源木本之思,人孰無之,欲識宗支源流世系分派,端有賴於譜,想先人應敘之於前也,惜乎久而失傳。安 幼領父訓口傳祖宗遷派事因與敘譜之意,奈有志焉而未逮,偶於辛酉元旦(辛酉年為1921和1981年)與於族叔諱 明、遠者叩拜新節,見五世祖奉祀神軸歷代輩次確有可據,不覺欣然喜曰:吾之家譜由是而可敘也,明、遠二叔因以敘譜之役責,安夫何能辭,於是采諸縣誌,考之簡編及祖父之言,錄為成書,用為敘譜之役。我岳氏一族本**縣人也,元末明初,屢遭喪亂,山左土滿,奉遷我予,是為序。

18鍾氏家譜序言

鍾氏宗族源遠流長,祖居皖(現安徽省)安慶府潛山縣,自鍾宗善公這一支脈家譜記載。1768年鍾克攸公等修譜了前四百八十餘年,由鍾宗善這一支脈一世到十四世繁衍經歷,這部宗族史共記載三卷,一卷載譜引,源流,序、篆修、宗譜序。鍾氏宗譜凡例,家規家訓、朱子格言、禮寇、原派、續派,二、三卷記載各房世系,由於清朝戰亂1789年立順公帶子遷秦(現陝西鎮安鳳凰咀)。1820年明德公帶子遷寧陝縣,先扎駐關口(現新城)扦佔為業。後遷旱壩、接著遷鍾家灣子。

清朝腐敗,戰亂四起,中華民國三次革命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加之建國後文化大革命多次運動,延誤了自十四世至二十世修譜機遇。嘉鑫公於2005年開始修譜,僅以據寧陝縣城關鎮關一村鍾家灣子12處先人墓碑記載以及年長前輩回憶修譜。

19鍾氏家譜序言

鍾氏家族近代史中文人極少,大都是忠厚老實善良淳樸的庄稼人。到了民國中葉,出了一個文化人鍾金鈅公,因生活貧困未能承擔務譜一事,建國初又出一個鍾坊堡公,族人多次請其修譜,因尚未提供經費,多次拖辭未修。先輩記憶中斷,無資料可查,所幸的是嘉鑫公保存了鍾氏家族唯一、二、三卷家譜。

2005年自前輩文化人坊堡公謝逝後,退了休的文化人嘉鑫公主動承擔修譜一事,嘉濤公主動承擔列印家譜之事,嘉焜公查閱眾多資料,公廣徵博引,校閱修訂家譜。五年來查閱了寧陝縣誌及文史資料,抄錄了鍾氏家譜脈字。步臨拍照鍾氏祖墳山12塊墓碑。走訪了坊山公、坊銀公、嘉祥公、嘉瑞公等人口述。初步抄錄鍾宗善支脈一世至十五世家譜,編纂十六世至二十二世家譜。由於執筆人才疏學淺,部分脈系無據可查,年代太久,無人回憶,故有遺漏之處。關於眾祖先出生時間及墓葬地址未存入譜,十八世前名人名事未存入譜,實為憾事。

這次修譜糾正了前十九世重男輕女的思想,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故將鍾氏門中二十世女性全部入譜,追憶十八世名人事迹,對二十世後名人簡歷錄入譜中。

20鍾氏家譜序言

族譜也叫家譜、宗譜,是記載家族的家世淵源。傳承世系,支派繁衍,及宗族事迹,名賢俊傑的典章文獻。簡而言之,家譜是血脈的譜系,是一個姓氏的家史和族史。它和姓氏、郡望、堂號、宗祠等姓氏文化的其他內容一樣,即是構成宗法制度的基本要素,又是考辨姓氏的派源、敬宗收族的重要憑據。

由於家譜具有維繫血親載錄家史,是規範倫理等特殊的**功能,歷史上各個宗族對於家譜的纂修極為重要,每隔三四十年都要重修、續修一次。解放前鍾氏家譜是由安徽老家送譜,由於戰亂以及**極不安定土匪四齣,送譜人路中被搶失蹤,爾後終止送譜。解放後各個運動阻隔,未能修譜,延誤百餘年續譜。所幸好的是嘉鑫公保存了鍾氏家譜唯一的一至三卷,這三卷中有二十世原派輩和續派十輩。現原派已佔十五代尚有五代續派有二十代,共二十五代,可延續一千三百年。

家譜的篆修是宗族的大事,不僅要有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程序,也要有一定的人力、財力為基礎,現擬定:

一、成立家譜編委會:由鍾森榮主修,由鍾嘉祥倡修,鍾嘉興、鍾嘉焜編修,鍾嘉瑞監修,鍾坊山協修,鍾嘉濤列印、校閱、翻印等組成。於二〇一一年完工。

二、籌措修譜經費:凡每個鐘姓入譜都要繳納一份譜銀20元。

三、將擬定譜例,分發各支房,要求族眾主動提供相關資料,尤其是族眾散居各地,各房都要責成專人限期登錄、收集相關資料,修改擬定家譜初稿。

四、譜書完成後,舉行隆重的祭譜、拜譜儀式。先將譜本存放族長家神台上,按房支發譜。每房一套,編寫序號,登錄在案。每年清明節辦清明會祭祖入會人自帶藏譜查驗會譜,如保存不善或有遺失篡改,給予嚴厲懲罰。

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四)

(華夏譜志聯盟網家譜百科 2013-10-12 15:31)

21安徽天長內省朱氏家譜序言

綜觀古今,國有史,縣有志,家有譜。地以人貴,人以地傳。家譜是人類以血緣為核心親緣關係的投影,編修家譜是我國特有的歷史傳統,它記錄了一家族在一時代的興衰發展的簡要歷史;它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俗話說:【根從何起?苗從何來?】這簡短的話語道出了不管是參天大樹,還是綠葉小草,都不能忘記根本的道理。

多年醞釀纂譜,受本祖族重託,果然執筆,雖無卓越之筆鋒,許顯拙劣之言辭,然族人期盼之事也。經祖父輩之傳言、父輩之考證,尚有些許線索與思路,乃決心撰文之基也!吾不敢懈怠、務求精益,費神盡心應當也。吾所盡之力,亦微乎其微,惟纂撰、問詢、協調也。重大功績在於族內數十人協力、鼓勵、支持也。族內之輩,當有不忘先祖之精神,追根問祖之心愿,求子孫後代之康健、之聰智、之大器,求祖塋之平安、之吉祥、之佑後。心若有之,神靈自通,心若無之,忘祖成空也!

在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的皖、蘇接壤處,富饒的高郵湖泊周邊【於天長市、高郵市、盱眙縣境內】,有一個人丁興旺、繁星閃爍、分布很廣的大家族——朱氏家族【內省堂】…

有譜必有宗,有宗必有姓。朱姓來源經歷考證有十多條軌跡(朱氏家族另載),吾宗朱姓屬沛國朱氏,即周封曹挾於邾(國),後被楚並,其後裔為紀念之,去邑【山東省鄒縣、江蘇省沛縣一帶】為朱為姓氏,後來吾宗始祖南移至江南。據長輩們說我們的先祖公都是從江蘇蘇州遷徙安徽省天長市境內,以後枝葉茂盛,人丁興旺,一部分先祖陸續從天長移出,現今先祖的後輩們分居在江蘇高郵、盱眙、安徽來安等地。據長輩老人說,朱氏家族,文化大革命前年年做會,有會旗、堂神、家譜等。但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所謂破『四舊』,指的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破『四舊』時人們以破壞碑、墓、家譜、寺廟等為榮】時被毀掉,年會終止,舊譜等都遺失了。文革結束後長輩老人們組織牽頭,又恢復了年會。推選家譜會的會長及片長,成立家譜理事會組織,制訂族規、會規等。

親有三代,族有萬年。於是,上觀千古,下看百世,問祖尋宗,考研世世族譜,至今累代,人丁興旺,尊祖考之基業。據上代長老們傳說;我們的先祖為人忠厚,豁達大度,慈悲為懷,和諧於家庭,和睦於宗族,廣施恩惠於家鄉,精忠為國的風範,是我們後人的楷模。無論你高官顯赫,還是一介平民,不論腰纏萬貫,或是淪為乞丐,都不能忘記國有史興,家有譜旺。史譜在手,國與家可繁榮昌盛。打開朱氏家譜可以看到家族的遷徙發展壯大史;可以看到先祖的美德,使後人受到啟迪並加以弘揚。家譜是家族間構建凝聚力的核心,是尊老愛幼之本;是凈化宗祖血緣關係有力保證;為了子孫能明確自已輩份,不至數典忘本,尊卑之序不紊,來往之誼不絕,我們有責任完成這項歷史任務。現在新譜誕生了歷代祖先泉下有知,必然欣慰。家譜是『受益當代,惠及子孫』的人文資料書,起到資治、存史、教化等不可低估的作用。《朱氏家譜》修訂成功,祖先的德行在感召著我們,融融的親情在激勵著我們,這次重新編修,很及時,很有必要。新編《朱氏家譜》,它如一根無形的索把我們和先祖連在一起,讓我們找到了淵源,讓族人能明了自己根之所在。同為族中人,同擰一根繩,同使一股勁,同鑄族之魂。朱家子孫創造了過去輝煌的歷史,還將譜寫更加美好,更加光輝的朱氏家族新的篇章。因為還有眾多族人懷念他們子孫,修譜耗費了不少人力、財力,家譜委員會對出錢出力的長輩、兄弟們,表示衷心感謝;並期望大家閱讀新譜之後,更懷念祖先,向祖先學習,教育今人,昭示後人,更加團結、奮發向上。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年代久遠,歷史資料局限,本人上會時間遲,工程浩大,查證工作艱辛,本譜肯定會存在錯誤和遺漏之處,望族人批評指正,對錯誤的要糾正,遺漏的要增補,新生的要增加,或者只好待族人的後代子孫補充、糾正和完善了。

22四川省敘永縣城關鎮白氏家譜序言

成人之典六度,宜欽之。儀齊家可繼。聖王首重於祖宗,人子先言乎天地。木之本,水之源,當思流芳於一派;左之昭,右之穆,可至師範於千秋。是已,春礿秋嘗,子斯報答;冬蒸夏帝,以此為酬。喜目於今,國策英明,人丁興旺。憶先祖,創業艱辛;思爾後,後裔無依;將親論疏論外,現於先祖(白愈祖)房知者暫立,所有同後嗣者,應俯伏祀奉祖先。古人云:樹有千枝萬葉,都從根上生來。孔子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後也。」歷代傳流,聖王茇政於宗廟,賢君治民,祖稱為重,人子焉敢忽乎?賴祖宗之靈,六禮於斯,完成當代之願,祈有五桂之徵,維翼若子若孫不忘國紀,蒙天地之益,載荷日月之照臨,父母養育之恩,國王水土之恩,天地蓋載之恩,老師教導之恩。希予後嗣,道德賢論,**明之正道,開駟馬之門庭,耕讀為本,禮儀先行,勿犯國紀,宗族光榮。是序。

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自高祖至玄孫,爾雅云:「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孫,晜孫之子為礽孫,礽孫之子為雲孫,雲孫之子為耳孫。正所謂始祖曰鼻祖,遠孫曰耳孫,意為鼻祖、高祖甚遠,耳聞之也。」

我祖自陝西省西安府三願縣兵丁街大十四原籍來至四川永寧西外白家坳居住。二世祖白世貴亡後葬於三元村下墳壩,碑文如下:皇清特敕武德將軍世貴白老大人之墓,清朝乾隆元年丙辰歲次仲冬月,孝男白淳、淮、潾、溶,侄白浩、清,孫延愷、謨。

先人傳說:世貴祖乃為當今朝廷立下不朽功勛,皇上特敕封為武德將軍,有先斬後奏之職,朝廷御賜衣頂披掛,於今日久年深已遺失矣。五世祖愈字輩弟兄七人,分住三元村、秧田溝、大墳包、石頭坡、燕子岩、碾子山、南河田等處。

我氏乃流宗,字輩是:國世水(氵)元,愈玉崇邦;安定永昌,懷德成祥;經賢輔佐,明政朝綱。星輝耀彩,福應忠良。

23三甲街郭氏家譜序言

老子曰:「天物云云,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是謂復命。」聖祖開釋,天下萬物皆有根柢,各有歸根溯源之本性,因蘊根於精神家園之中,方可體味靜謐安寧,感悟、修養和實踐己之天命。

歷來聖賢以天下國家為擔當,天下之根在國,國之根在家,家之根在人。人身修德,率真赤誠;家族修德,嘉馨有餘;而後放之邦國、沛乎天下,道德何其博也!故善人必修身心,德者必重家族,修譜尋根,理脈導絡,以感念祖上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繼人倫,承薪火,秉遺訓,綿千秋功績,開萬世基業。

郭氏為中華大家族十九個大姓之一,自黃帝始延續至今,已四千四百多年之盛。其起源有城郭為姓者、胡姓漢化者、帝裔虢轉者,或三者兼而有之。郭姓素以望族著稱於世,縱覽家譜,功勛卓著者蔚然大觀,出類拔萃者燦若星河,代有聖才,上佐國家社稷,下濟黎民百姓。文修德行利生益民,武振威儀安邦定國,士弘仁義施善鄉里。略述一二,足震耳目:郭隗強燕,金台師事;郭仍德政,竹馬歡迎;郭槐行高,北宮師表;郭泰博才,東國人倫;郭忠通經,道學千古;子儀平亂,綱目一人;郭巨事親,孝典有名;郭象好道,闡揚老莊;郭威稱帝,以德服民;郭沔清平,南宋琴宗;守敬修歷,善觀天文;子興起義,救民水火;郭亮革命,英烈先驅;沫若文豪,著作傳揚;伯雄上將,國之棟樑;化若司令,軍中宿老;延年、維城,亦濟將星……,郭姓之達者,何其多也!

郭姓遷徙,始於晉獻公「假道滅虢」,從封地散佈於四野,從五虢演變為五望。三甲街郭姓自唐汾陽郡王子儀公始,德風流長,而傳今三十八世矣!曙公之子鉨公自河南遷臨海康谷,後經綝公南遷赤東山,披荊斬棘,曾祖又移至三甲中街,率族人擇福地而居,旺興家丁。郭姓後人秉持「忠貞智勇、寬仁豁達」之遺風,耕讀傳家,從商有道,為政倡德,經學致用,各擅所長,百業乃興。郭姓分枝和睦團結,勤儉持家,幫困親鄰,善名遠揚。「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殺蓬蒿來此土」。郭姓一脈,黃帝後裔;樹高千尺,根達三甲;流轉遷徙,蓽路藍縷。為台州移民史之艱辛縮影,傳奇寫照,光輝歷史,尤值紀念。"

老子又曰:「子孫以祭祀不絕。」雖宗譜齊備可考,但內容繁雜,形式古老,表述枯澀,且蟲蝕風侵,保管承傳不易。歲月滄桑而祭祀當綿延不絕,為追思先祖顯赫功德,激發後世奮進之志,道德薪火相承,福慧澤被子孫,經族人提議,郭姓五十世孫郭建榮,遠考河南,近究寧波,遍搜金台,以文化傳播新思維,開新家譜修繕之先河。此《三甲街郭氏家譜圖集》,脈絡清晰,圖文並茂,信息豐富,可視性、可讀性強,誠為現代家譜整理彙編之典範。

榴島玉陽子,郭建榮摯友也,好道羨德,仰慕郭姓輝煌家族歷史,亦與郭姓後人志趣頗同,經邀欣然,是為之序。

24諶氏家譜序言

國有國史,家有家譜。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國史主要記載大事。如政權的變更-**-經濟-文化-外交軍事活動。帝王將相**名流等人,內容浩瀚,但入史渺渺。

家譜實質是氏族文化的一種,主要記載氏族的血脈的延伸,使族人知道自己是從何而來。家族的遷徙-家庭的興衰-家庭成員的變化-生平記錄。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留下基因,回歸自然。這是帝王將相-草根平民得共同規律。帝王將相-**名流可以入國史,而草根平民可以入家譜,留下生命之軌跡。凡是族人均可入譜,這就是家譜之魅力所在。家譜---氏族文化,綿延數千年經久不衰,就是這個道理。"

有國才有家。國是大家,小家則是國之基礎。國家與小家是有關聯的。翻開中國近代史,我們知道近百年,是列強掠奪欺侮中國的歷史。外占內亂,戰火不斷,亂世廢譜,盛世修譜。我們諶家原保存的家譜,廢於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箇中原因眾所周知不贅述。

盛世修譜。我們家族的修譜,經歷了十幾年的漫長過程。花點筆墨,較詳細論述,以示後人是必要的。

一-修普的提議及尋譜過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國家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的政策,國家從此走向富強。人民生活達到「小康」,國泰民安。

一九九四年冶金工業部在廣東新會召開全國「冶金質量工作會議」,我當時任馬鞍山鋼鐵公司品質部經理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期間通過新會縣協辦企業的幫忙,找到了在江門海關離休的二哥守東,隨後由二哥帶領,會見了我的大嫂萬若蘭(大哥守福的遺孀)及其在江門工作的子女各家。半個多世紀未曾謀面的親戚見面,真是悲喜交集。在經過一番寒喧之後,我大嫂慎重提出掃墓及修譜之事。其情切切,其意篤篤。我和二哥及其子女都頻頻點頭稱是,我們認為長嫂為母,這就是她老人家發出修家譜的動員令。

一九九五年以後,我二哥守東二次回到南昌,由守壽-守貴-淑珍陪同前往新建縣聯圩鄉路司口等地族人尋找家譜未果而歸。二哥2004年 月日去世後,其子忠祖,繼其父遺志又到南昌尋找結果也無果而歸。這幾次努力可以稱之為探索之旅。

一九九五年春節後,安玲受安琦委託到南昌找守貴父子以及安秀夫婦《守壽之女,女婿塗志勇》-談及尋譜之事。安秀夫婦欣然接受。隨後足跡遍布江西多個縣市。2007年 月在南昌縣廣福鄉板湖諶家找到了「治平州諶家垾修譜序」以及德梅「泣血謹述」等古資料,然後又在安義縣喬樂鄉前澤村諶家找到了前23世祖的雁支譜和吊譜。

25桂林灕江廖氏光緒甲午版家譜序言

且夫往古之朝代猶有可征,而況黎民之祖考有不淵源可訴者乎,自我廖氏先人於大明年間由湖廣靖州貿易粵西桂林省(府)臨桂縣東鄉二十八啚龍門村,此皆尊賢尊貴公之始也。近(後)徙朔邑新平里官岩村之時,又在福參公育下貴明貴孑兌公之初也,居此年湮月久,戶口稠密,境域勝於偏小,煙戶不能調活,各自乘其江湖之利便,戶戶由是而豐隆,祈福並無神座,於道光三年興工建立宗廟,十年一運,水籙大醮三載,補福賜恩,此乃金字輩之創也。不意於興財公江湖罹水,船揖具廢,(道光六年)落腳於塘源洞上林,批耕外地,苦積成家,在此而傳後代也。聊溯先人之諱志,以為後世之蒸嘗,謹將歷代先祖開列於後:(略)

註:1、括弧內「府、後、道光六年」六字為後人所加。

2、原序無斷句,標點是廖梓傑加的。

3、道光三年為1823年,光緒甲午年為1894年。

26海陽縣趙氏家譜序言

趙氏原隸濱籍,伯始祖諱義,明初以軍功世襲大嵩衛鎮撫使。始祖諱敬,以弟承襲。二世諱通,三世諱全,俱承世職。四世長支諱成,歷傳五世諱賢,六世諱節,節生之宜承職,至國朝定鼎,相傳人山,子以變遷城西唐家,率業農。四世次支諱盛,再傳未詳。四世三支諱隆,三支長諱玄,玄生金、生玉、生滿。玉生之度,支派始繁。子以義補博士,漸振詩書業,世世襲大嵩衛鎮撫使始引以為刑指以為非,寡廉鮮恥之行皆知引以為刑律,居衛城路面,舊傳為南趙。三支次諱寵,寵生遷策,起畎畝,奮發讀書,以明經判紹興。子景星,孫作舟傳其業,以文章德業起家,世居衛城路北,舊傳爲北趙。康熙初,八世諱以某公、作某公修譜,尚屬服親,伯之度,叔景星,注列俱詳。及乾隆中,猶在十世、十一世之間,疏遠者不過始越五服。而族人未睹譜牒者,竟茫不知先世之宗派,所言遂有大背於譜者。攷之舊譜,自知其經。嘉慶壬戌,吾伯叔依先世舊譜,續及十八世,詳確明備。聞爲族人不學者紛綴牲牒,冒取應援,互有異同。茲基與階弟、彝姪、敏孫、治孫等。亟采舊聞,征諸故實,校對詳明,世嫡之相承,昭穆之森列,俱表其世系,覽之者必不至為異說所誤,後之人勿廢其職,勿失其學,庶永保無替雲。

歲嘉慶成戊辰十三世孫廣基謹誌

凡有族譜之家,必須時常翻閱,隨時添注,方無遺漏失考之虞,若永遠不閱,一經年湮代遠,人口繁多,再欲修整,殊非易易也。我趙氏族譜,自嘉慶甲子重修迄今百餘年,人丁戶口之眾不止較倍從前,譜書迄未續修,閤族咸以為憾。茲於光緒丁未春宴,招集諸侄暨侄孫、曾孫等,語以續修之舉,均樂從之。唯吾族之鄉居者人數過半,一時未能周知。於是郵寄一紙,囑其自行調查,寄城添注,乃遷延日久,脫略居多,又復遣侄孫輩各處詢訪,不憚煩勞積三年之久,於宣統已酉秋方始告成,裝成十冊,各分可繕寫一部,以備時常翻閱,隨時添注,庶幾後世遵守此意,可以永久無替雲。

歲宣統元年己酉十四世孫宴謹誌

27半溪劉氏家譜序言

國盛修志,族旺修譜。當今中華,復興崛起,國富民康,華夏子孫修譜、續譜,蔚然成風。

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方之有志。史所以紀一國之興衰,譜所以敘一家族世代之源流,進而明世次,別親疏,尊宗睦族,教育今人,啟迪後裔。

我半溪劉姓乃一望族。遠祖屬江西省南昌府豐城縣梓溪遷入貴州天柱之第八代高釀章寨綱公三房金生公派下關歐之房世能尚識次房大卯公一支,於清咸豐年間從木杉村遷徙而來,先後居住平信、底倒,再至半溪。

我族老譜,在遷來早期於平信遭火災被毀,此後一百四十餘年,未能建譜。族中人取名自「 昌」字派起,能循世序而不紊昭穆,據老輩人講,是從高際同姓房族處獲得我劉姓遷入貴州天柱後字派之排定。族人雖知曉我們祖上是從天柱遷來,然不知來自何村何寨、何房何脈。幸有高釀木杉村宗親劉宗熊,為尋找其祖上外遷宗親之去向,於一九八0年隻身遠途跋涉至羅里、孟彥、敖市等地尋訪。當其到半溪走訪交談,查看墓葬碑文,體察民俗民風,尤其是聽取了耀先老人講述的一些情況,總覺特別親近,初步判斷半溪劉氏是其祖上的一分支。返家後,再次對老墓葬進行研考,回憶老輩的傳說,並結合其它資料認真分析,最終認定半溪劉姓來自木杉。一九八四年他再次到半溪走訪,親手為我族撰寫了譜本草稿。一九八五年劉姓宗親續修族譜時,我們得以鄭重參與,建了總譜和分譜。族親宗熊為我族認祖歸宗,功不可沒,值得永遠銘記。

伴隨歷史之發展,**之進步,城市化建設之推進,文化教育程度之提高,產業之多樣性,族親外出置業、謀職者日漸增多。如今,縣城黎平、州府凱里、省會貴陽,均有本族宗親落戶定居。

為弘揚世澤家聲,加強家族聯繫,增進宗親之間凝聚力、向心力。二0一二年四月,由第十六世榮貴發起,榮章、榮海、榮斌、榮成、榮化、榮厚等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利用現代高科技電腦技術,開展網際網路族譜編纂製作工作。榮貴負責資料收集整理,榮章負責網站框架設計和編輯,其餘人員協作配合。經過近三個月的精心製作,至七月底,已正式建成開通了貴州黎平半溪劉氏族譜網站。

新建的電子版族譜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將入黔始祖(第一世)文貴公至第十七世,以樹系(寶塔)式圖形表示,形象直觀;二是在世系錄中,增設(預留)成員個人生平和圖片資料版面,以顯現人生全貌;三是改變女子不入譜的做法,首次將第十五世(含)之後女丁錄入,體現男女平等;四是動態編纂,可以適時增加新內容,糾正錯漏。

利用電腦強大之功能和操作之便捷,將家譜之所有內容編程入網,只須用滑鼠在網上一點擊,便朗若列眉,彰彰可考。徹底改變了過去族譜深鎖篋中,鮮有問津,致使部分族親尤其是年輕人對家族歷史不知所以之狀況。

族譜網站之建成開通,彰顯我族人丁興旺,賢才輩出,團結心齊,重視修譜,觀念前瞻,在黔東南地區劉氏族譜建設中開了先河。隨著譜網之不斷改進和資料之日臻完善,再經過一至二年努力,力爭進入中華劉氏網站,為劉氏大家庭史冊留下光輝的一頁。

譜網的建設,得到全族長幼熱烈擁護和大力支持,特別是榮貴和榮章,不計分文報酬,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其它時間,加班加點,不辭辛勞,無私奉獻,為譜網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並將持之以恆地繼續對網站進行精心管理。我深信,我們的族譜網站一定會越辦越好。

賢侄榮貴、榮章舉我寫段序言,實難辭卻,經琢磨,湊成以上文字,勉以為序。

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五)

(華夏譜志聯盟網家譜百科 2013-10-12 15:31)

28郭氏舊譜序(歐陽修撰)

余賞參參諸家之譜牒,考氏族之源流,蓋自黃帝以來,子孫分國受姓,其得姓則一,而後別為氏者則殊。有以先王之謚而為氏者,有以所居為官司而為氏者,流衍派別,鮮有能辨其氏族之源者也。溯其流則可以知其源,尋其枝則可以知其根,余因歷覽傳記,而知其概矣。按郭之先,本出周室王季之後,為文王卿士,功在王試冬躲於盟府,封於虢,時稱為虢公。周惠王時,殺子頹有功,遂得虎牢以東之地,今城皋也並酒泉焉。後為晉所滅虢公合舉其族,出奔京師,子孫多就城郭園池而居,因以為氏。虢,郭氏之源也,故京師有東郭市,西城池,皆以此也。後有郭隗者,客於燕,卒復燕,昭王得士,實自隗始。漢興郭氏浸盛,有曰蒙,曰亭、曰衷冬皆高祖元勛,均封列侯。忠生遷,遷生長,永生萌,世居潁川,故今有五看焉。漢室既東,郭氏壯盛,太原、河南、潁川、東郡、馮翊是也。其聲著者曰泰,字林宗,屢舉有道不就,雅尚沮高,為世所慕。又有仕於晉者曰璞,洽聞博物,尤深陰陽卜筮之學,不從王氏之變,遂殞其身。迨至季唐,郭氏尤盛。有曰知運者,多戰功,封太原郡王。最顯者曰子儀,世居華州,以武舉屢有大功,進封汾陽郡王。生八子:曜、旰、希(左有「日」旁)、出(左有「日」旁)、晤、曖、曙、映,皆為顯宦,孫多人,銳、鋒、鋼、釗、奇、從、,萬為超擢。唐未兵略冬五季擾攘,以故子孫分適他國,所至皆以汾陽為封郡看,此汾陽郭氏之攸始也,難道以先王之謚為氏者與?抑難道以所居之官為氏者與?宋興,海宇寧一,褒功繼盡,推恩及遠,詔封其孫元亨為永興軍助,以旌先王之功德,而俾澤流於無窮。元亨之從祖父諱在徽,仕唐庄宗鴻臚卿,以言事謫守廬陵。其子文國公,遂家邑麻崗。生三子:軒、並(左有「車」旁)、輪,軒生靖,大平興國中仕至殿中侍御史。生熙,仕至吉州觀察使,生三子:長曰龍,徙居吉水,仲曰聖,留居麻崗,季曰宜,亦徙居吉水。越二十餘代,而萬聖、振溫、福海三公,先後宦遊荊楚,一落業黃泊湖,為古堤橋之始祖;一橋寄武陵,轉徙七里湖,為大潭溪之始祖;一就籍安鄉,為黃山崗之始祖。然雖所居渙散,而一脈流傳,子孫繁昌,碩大敏達者,蓋由祖德深厚,故胤祚若是也。由此稽之,則後裔豈無騰踏有光祖考不盡如縷者。易曰:積善之莢冬必有餘慶。詩曰: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其郭氏之謂也。

大宋熙寧四年辛亥仲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歐陽修拜撰 !

29廣東潮陽《汾陽郭氏族譜序》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粵之有生之初,不知其幾千載,亦不知其幾千百人。後代子孫不修其譜,何以知其本乎?夫族之有譜,猶國家之有史鑒也。列其宗支,修其世系,撮其源流,紀其事實,上自始祖而至於曾玄,下逮復興之祖而臻於雲祁,如螽斯之蜇蜇,麟趾之振振,皆興尊祖敬宗之心以別親疏隆殺之分。然郭氏之由胚胎周文王之弟西封於太原,迄乎唐郭子儀仍封於汾陽,而後以汾陽為郡也。故郭氏之祖,前自興化莆田仕宦吾潮,秩滿不回,卜宅創業潮陽而居焉。宣省始祖公派下四房:長房居玉浦之溪內;次房分於舉練都之銅缽盂;三房守祖之直浦之竹橋;四房居貴山都之南陽。分而言之,實由一本貫於萬殊;合而言之,固知萬殊原於一本。古有族譜之書,經宋金之爭雄,罹元末之兵燹而失其傳矣。中有收存譜系,或詳或略,或朽或蛀,如荊璧之遭焚,神劍之沉淵,良可痛哉!予在京師回家省祭,有同姓之子孫七世孫連興八世孫希祜等齎舊譜造予蝸廬,懇陳為其重修。予喟然嘆曰:「予生於數百載之下,而欲講明於數百載之前,亦已難矣!」噫,山不導不知起自崑崙,水不導不知來自碣石。固知族屬莆田。由知宋之莆田魏塘郭孝子支流余裔,越宋而元,越元而今,遠遠之萃胄,濟濟之雲祁。既修斯譜,宗族俱載於斯,昭穆備列於斯,親疏之分明矣,緦功之服別矣。視萬人由一身,敬祖宗於千古。山墓之所疆界之,業列記上祖,事實之中難盡紀錄。故諺有之曰:「未有潮陽,先有何郭。」詎不信歟?視彼他族,大有徑庭矣。予之管見,才學疏淺,固辭弗獲,遂書以為郭門兒孫代代之所鑒雲。

30湘陰郭氏家譜敘(曾國藩撰)

郭君伯琛,編次家譜,以譜例示予,自其姓氏源流與族看之所由分,枝派之所由衍,考之史策,征之雜紀,驗之時代,多所發明,蓋譜牒之學廢缺久矣。歐陽氏有言:姓氏之出,其來也遠,譜圖之法,斷自可見之世譜。郭氏者,盛敘華陰間,見諸家譜,援引比次以相侈尚,察所著錄,容有舛焉。郭氏出自姬姓,偉矣。虢、郭古義蓋通,《年齡》稱郭公,《國語》稱郭靖君,當時已敘為郭族姓之著,豈待侈陳哉。伯琛為是譜,祥其信,闕其疑,文成而法具,事備而旨明,斯可謂雅達精攬者也。自予師東下,伯琛相從往來吳楚之交,四年倦而回,將休息乎京師,又以其日月之暇,匯為是編,夫年代之謬悠,人事之遷變,古牒散亡不復見者,可勝慨也。仁人孝子,愴乎兵革之方興,搜輯其可見者,祖考以是憑依,子孫以是相屬,固不敢且重乎。伯琛之為功郭氏,予尤有愧焉。用是推明其意以著其略,使凡為譜者,於茲取法,庶幾有知之者。

咸豐七年春仲春汀鄉曾國藩敘

31山東日照崔氏家譜序言

家有族譜猶如國之有史,方之有志。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既可明世次,別親疏,又可尊宗睦族,教育後人。

遺憾的是我崔家溝崔氏族譜已丟失多年,既不知吾族來自何時,源於何處,也難分族人世次親疏,若日延年遠,則更有失一派相傳之意。崔家溝崔氏祖塋曾有墓碑多通,但僅倖存兩通,其中一通只能辨認「故始祖崔氏之墓」幾個大字,應為明朝所立;另一通為清朝末年(約19世紀80年代)所立,墓碑記載為「二世祖崔中寶之墓」,附有長支(下崖)崔氏家譜,但世系記載不清晰。

2006年冬,十四世肇全,十六世維會、維見、維啟等眾族人,常念無譜之憾,商定修篡崔氏家譜。修譜委員會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先後拜訪了東港、嵐山、莒縣、五蓮等崔姓同族,詳細查閱了多家崔氏族譜,除西湖婁家莊崔氏家譜記載有「崔家溝家譜失自三世以上」的信息之外,其它皆無我崔氏族譜的線索。直到2007年11月26日,才在日照後村宅科村十六世維三家中,找到了崔家溝的老家譜。

該部崔氏家譜修於光緒17年,至少屬於第二修,因譜序記載說:「篡而繼修」時,「幸於古匣中得草譜一冊」,那這一「草譜」應為更古老之譜。該家譜是崔家溝與邱後、宅科、崔家莊的合譜,家譜序言撰寫者是十三世文,崔家溝村參與修譜的還有十三世儒、儀,另一位修譜者是方田。通過家譜記載得知:先祖崔中寶應為八世祖,而非祖碑所記載的二世祖;邱後崔氏從崔家溝遷去,九世奉立為該村始遷祖。據宅科十六世維三、維波介紹,宅科崔氏從邱後遷去,少時其長輩曾到邱後、崔家溝墳瑩為老祖上墳,由此可推斷,邱後、宅科村崔氏可能來自崔家溝。

關於崔家溝崔氏來源,老譜記載不詳。十四世照悅、十五世宦榮曾說過:崔家溝崔氏於洪武二年從江蘇東海遷來。我認為此說雖不一定準確,但有一定道理。理由有四:

一、洪武初年,明朝曾有組織的進行大移民,日照縣大多數村莊都是此時由江蘇東海(或稱海州)遷來,我村也於此時或稍晚從東海遷來較為可信。

二、明朝初年,戰亂頻仍,蘇北沿海地區倭寇猖獗,族譜記載吾始祖因被掠而逃難至大碾(四世稱崔家溝)。吾始祖「被掠」,或許是因遭遇兵亂,或許是因被倭寇搶劫,正說明我崔氏可能於明初從東海遷來。

三、歷史傳播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口耳相傳,諸多先祖皆有此傳說,決非偶然。

四、根據日照崔氏族譜以及調查了解得知:五蓮崔氏、莒縣北部崔氏、日照城崔氏多屬於青州核桃園後裔。而日照南部、莒縣南部崔氏多來自江蘇東海,與我村傳說大致相同。日照梭羅樹崔氏族譜記載,該村崔氏「自前明年間避流寇之亂由海州盪蘆村播遷至照」,且該村十六世連安說,梭羅樹墓地曾有碑記載該村崔氏於洪武二年遷居。莒縣中樓崔家峪《崔氏祖碑》記載:「過祖諱山,明洪武二年由海東十八村遷此,因崔氏居山峪中,取名崔家峪」。莒縣後山頭淵《崔氏世譜》載:「明初始遷祖自東海十八村來莒之崔家峪安居,萬曆二年六世支祖遷居後山頭淵」。我崔家溝村地處日照縣西南,與梭羅樹、中樓崔家峪相距較近,皆於明朝初年從江蘇東海遷來,完全可能。

本次修譜,也留有諸多遺憾:

一是邱後崔氏源於崔家溝哪支,已無法考證;與我崔氏關係密切的邱後、宅科等崔氏與崔家溝崔氏的關係未能徹底理清。

二是原譜序言撰寫者崔文,從家譜查詢得知應是十三世,但其在序言中同時又稱十三世崔儒、崔儀為「族侄」,有矛盾之處。

三是另一位修譜人「方田公」,不知是哪村人,簡歷怎樣。

四是在十五世永慶、十六世維恩保存的地契上出現有「付圃」、「風君」等先祖的名字,但在家譜中卻無法找到。

五是若我崔氏出自明初移民「中轉站」江蘇東海,那東海崔氏又出自何處?是來自**,還是來自蘇浙,是出自傳說更盛的「博陵堂」,還是來自「清河郡」?據江蘇崔氏聯誼會會長學法先生介紹,我崔氏應來自清河南祖房,但沒有證據。

這諸多疑問,恐怕只能留給後來人了,萬望後來者考證之、續修之。

本次修譜體例仍沿用老譜格式,自右向左翻頁,並將老譜所記內容、樣式基本保持原貌,只對其中錯訛之處進行修正。因時代變遷,已男女平等,且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所以本次修譜也將女士全部入譜。根據先祖的傳統,崔家溝崔氏的世系與日照市、莒南縣、江蘇贛榆縣相同,且所用輩字也統一,所以沿用先祖修譜時所用世次及輩分,輩分用字如下:

基肇榮維久,恩延世克昌。

書傳興裕遠,尊祖耀增光。

崇文家國盛,孝敬顯宗堂。

詩禮承紹緒,仁德恆禎祥。

忠厚喜益壽,乾坤平安康。

十七世孫 久華謹序

2008年11月20日

32貴州興仁白家沖白氏家譜序言

國有史,縣有志,家有譜,人有祖。當然國有興衰和和滅亡,而家氏卻源遠流長。國家要靠民族凝聚力,民族要靠氏族凝聚力,氏族要靠家族凝聚力,這樣才能構築戰時勇敢拼搏,平時能忠孝兩全的穩固國家基礎,實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儀之邦的太平盛世。人生雖不滿百歲,但長壽者上可見父、祖、曾祖,下可見兒、孫、曾孫,前後七代一百五十餘年事。聖賢寫的史書讓我們知道數千年改朝換代的歷史,祖宗留的口碑家譜讓我們知道數百年遷徙繁衍的脈絡。雖然百年後事我們不能再見,但是只要堅持守譜續宗,把關排輩,就會血緣傳遞,宗族永繼。報本追遠,人皆有之,祭祖懷念,人之常情,尊祖敬宗,是中華民族的固有美德。懂得做人的道理必須以親睦族人為重。而家譜則把遠近的族人都聯絡起來,崇尚親親睦鄰的純正風氣,根深葉茂。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個忘記自身歷史的民族是可怕的」。小而言之,一個不了解自己繁衍歷史的家族亦是令人可悲並讓人擔憂的。所以,編續家譜是我輩留給後代的嫡系脈絡蹤跡,責無旁貸,也是無量善事。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白氏家族,源遠流長,始祖由陝西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遷至安南(今貴州省晴隆縣)已六百多年,至今沒有一本完整的家譜,只有先祖們的口碑家譜,斷斷續續,讓我們略知數百年遷徙繁衍的脈絡。鑒於二百多年沒有家譜的原因,以及不遵祖訓排輩屢有發生,不知上兩代名字的子孫大有人在。隨著一代代老人們的謝世,許多祖宗名字也隨著他們永遠消失了。當務之急就是盡量搜集整理祖宗名字,編印家譜,留傳後輩。望白姓後代,無論貧賤富貴,遷居何地,都能父教子傳,不亂宗別派。但願以後,我們的嫡親子孫再續家譜時有所依,讓白氏後輩延芳百代!謹以此激勵我白氏子孫愛家愛國,光宗耀祖!謹以此祝願我白氏家族世榮昌盛,萬古長青!

現在就本家族人的先後記載整理出來,使百世以後的子孫繼承下去,源清流潔,這就是我的目的。筆者才疏學淺,不善譜敘,憑感恩回報之心,積一腔熱血激情,知難而進,竭盡編輯之責,盡最大努力搶救白氏家譜文化,同時也唯恐我白氏家譜斷失於當代我等吾輩。所以,在此關鍵時刻,我等只有盡心敬業,傾盡全力,誠惶執事,未敢有絲毫懈怠。編成此家譜,雖不堪為書,但可考世系,供後來者續譜為基。因筆者學識有限,加之忙於工作,沒有更多時間深入走訪調查,譜中難免有疏漏錯誤之處,懇請族中長輩和審閱者增補與堪正。敬以此文,是為前言。

始祖不穩麟第十八世裔孫

不(白)仕端第6代孫 白玉華 謹言

公元二0一0年十月十二日

33石塘祝氏家譜序言(辛棄疾撰寫)

古昔天下分為九州,唐虞以降,九州之內無族譜者不得為大族顯姓。鵝湖石塘祝氏肇自祝融,蓋因封以為姓。龍驤將軍冀州刺史僧勃是以為顯姓焉。

夫譜所以辨親疏也。粵自大小宗廢而親疏莫辨,遂致疏遠;相親如途人者有之,豈特不為大姓其於一本萬族之義盡失矣!

祝氏既得僧勃奏降譜牒,得為大姓顯姓。更數百年後裔,可久復取大宗小宗之法而增修支派。分晰名行詳具,既以有祀其實矣!矧文觀其先世祝奕公及翰林院學生劉先生序之且備矣!可久復以請者何也?誠欲申其大小宗之法,使為子孫者得有所考,而自績其源流之正得有所據。而自失其妄胃之疑,其用心可謂宏且遠矣。

予可以秘哉惟大宗百世不分示其親也。小宗五世而遷示其疏也,然親不能以下疏。雖疏而未始有不紊者,蓋以一本散於萬殊,萬殊散之久遠疏矣。由萬殊原於一本,原其初則親矣。

若祝氏始於祝融,百世莫不尊以為祖,何嘗有所分惟。自兗而遷衢自衢而徒居江山,自江山復遷鵝湖石塘,支派繁衍。苟譜牒放失則,居自為處;人自為家,名分其世,世一分始有不得其合者矣。此可久所以不吾不用心於譜之修也。

可久曰:「不徒序焉必萬規於其間,庶幾來者堅所守。」因復之曰:「君子之降五世而斬,如以服言之衰降為期,再降為大功,三降為小功,四降為絲麻,五降為袒免,則服盡矣!五服之內雖有降殺,家相同處相近,有喜必有相慶,有衰必有相吊,不必規戒而自無不睦。五服之外則不然,毋曰服盡使然,亦智愚賢不肖之殊等耳。賢智者,雖疏而不失於新;愚不肖者,尚思體夫可久之心。恆存木本水源之思,彼賢而智者,何如其親。吾何為愚不肖而取疏乎?以為愚不肖而故疏乎?」

曰是貴溯流而尋源,遠追僧勃公於先世近法,可久於當時不惟無愧於同姓,亦且無黍於大姓。則昔給之譜牒足以為文獻之徽,今修之譜牒實有以使愚不肖而為賢智矣!可久之有功於斯,時有功於後世何如哉!可久淳厚雅緻而粹於經學,授貴州刺史曄然有善政焉故,書以復雲。

時紹興戊午歲月日

龍圖侍制湖北安撫使兼兵部侍郎

辛棄疾謹書

34天津市歡坨于姓家譜序言

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參。國參者,比事屬辭,使天下後世知所懲勸也。族譜者,撫枝溯本,使伯叔兄弟知敦睦也。國一日無懲勸,家豈可一日不敦睦乎?此吾族前人所以於家祠之堂匾,大書而特書曰:{敦睦堂}。因知古今之名門巨族,必有家譜,珍重而藏之者,非徒誇耀一時舊族也。良以上可溯乎木本水源,下以紀人枝分派別,即不致味祖宗所從來,亦不致等骨肉於秦越。而且歲時相通,伏蠟相聚,休戚相關,婚表相助過則相規,善則相勸,雖極繁衍之族,莫不肅肅蕹蕹[yong]維繁於譜,而不自知,譜之用大矣哉。我於氏得姓於文昭王,發詳於周盛期,遠不及考,考自天津始紀分枝也。始祖本江南淮安府山陽縣人,於永樂二年,從成祖來北平[明清之北京],先居運河北「丁字沽尹兒灣里」,後因耕於歡坨庄,逐又遷居歡坨。在前明永樂耕讀傳家,歷年以久,至本朝[清]定縣已來,雖無顕官,而身入學門者,代有其人。至今遷居此地已四百餘年[今五百餘年],聚處東鄉者,六十餘戶[今百餘戶]。族日衍而日繁,欲求世系昭然,枝派炳若端平譜。先是族有舊譜,但明末崇禎十四年,饑民作亂,縱火燒鄉,譜逐經燹失存。幸於嘉慶初年,重為建立,亦可謂不幸中之幸也。但略記來由僅匯成神主總圖,猶集成卷帙[zhi],懇族兄價人,族侄[永福],順按神主總圖,匯成草本,方欲效三津巨族之譜式,從事於筆墨,特以第三代中有失名一位,置筆訪問者數載,無如竟莫能詳。茲於苫[shan]凶之餘,勉力從事雖有所疑姑且闕之,寧以疑傳疑,不妄為之更改,但求集成卷帙,俾留心譜系者,聊有所考,至於廣收四方之族,付之剞[ji]劂[jue],則有志而未逮,仍不無厚望焉矣。

——清嘉慶七年仲秋之月十一代孫 秉 均序

35李氏家譜序言

商乃古今之要地。賢之曰:「江淮之屏蔽,河洛之襟喉。」古今地傑風淳,人傑物豐,可記可傳之事不一可足,第恐世遠人湮,景事風蝕,良可悼哉!

李姓始於遠古,難以考。老子生,遂天下知。歷經千載,子孫昌。昔李淵及子建唐,人間以李為榮,傲異性於國家。世代相傳,不忘先人之偉業。盡心竭力,恐辱先祖之靈。放眼觀,李氏之盛,榮及四海。人才之旺,依然如昨。

尚不聞「千古之書莫大於經史「。國之為史;縣之為志;宗之為普。記之,存也,傳焉,用以彰往法來,備觀省,昭勸戒耳。

自先祖居此,三百餘載。傳至十幾世,人丁興。民國時,家譜不幸遺失,後人之罪也。於今也,眾人有志修葺,子孫之幸事。

余不敏,受眾老之託,惶惶而記之,恐愧先人!

十世孫李東方陋書於2004甲申年陬月


推薦閱讀:

/序言
雙語:24本有趣的英文原版書序言(附書名)
【 白落梅 那些溫潤如玉的序言 】
《梁家甲村志》序言

TAG:家譜 | 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