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林:佛教教育方法對當代教育的重大啟示

法賴人宏(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因素,使中華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佛教本著「法賴人弘」的基本信念,注重培養人才,形成了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仍可為當前中國教育提供借鑒和啟示。

一、佛教是教育的宗教

與西方宗教相比,佛教的教育性十分明顯。

從詞源上看,西語中Religion與漢語概念的「宗教」截然不同, Relgion是從拉丁詞「religio」詞根發展而來,含有尊敬神、履行神的義務,反覆默想神,重新與神修好等含義, 稱為Relgion的宗教至少包含三個特徵:崇拜獨一的至上神;信奉獨一的神聖經典;具有統一規範的神聖宗教組織與宗教儀軌。

漢語「宗教」是一個合成詞,「宗」是宗旨,即所尊崇的學說,「教」是教化、教育、教導。「宗教」作為一個詞的連用首先出現在佛教中,南朝梁代的袁昂(450-540)說:「仰尋聖典,既顯言不無;但應宗教,歸依其有。」(《弘明集》卷十)因為尊崇某一學說、人物或經典,於是依宗立派,由此「宗」也有了「派」的含義,而「教」便用來指代佛陀的整體教化,「宗」變成了「教」的分支,是依照不同的言教、經典、修行方法等形成的佛教派別,如印度的中觀宗、唯識宗,或稱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再如中國的禪宗、天台宗等等。每一宗都有自己核心主張,稱為「宗見」,如中觀宗的宗見為「諸法無自性」,因此又稱「空宗」;唯識宗的宗見為「萬法唯識」,主張唯識無境,識有境無,因此稱「有宗」。「宗」不能違背「教」,但宗派可以有自己特別遵奉的經典和師承,宗派之間不同的修行風格稱為「宗風」。

因此,佛教作為宗教,更多的意義上是依於其宗旨的教化,即便是如凈土宗信仰的極樂世界,也跟享樂的天堂有天壤之別,極樂世界只是阿彌陀佛為了教化眾生而創建的教育培訓基地,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喜歡去那裡的人們好好修行,修行成佛了還要出來教化眾生。

二、追求真理的教育理念:覺悟實相

中國當前的教育,存在著諸多誤區,我們雖然在追求教育理念創新、方法創新、知識創新、人才創新,但一直沒有真正地創新出來。高校中行政化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行政權威凌駕於學術之上,不科學的目標培養管理模式,使許多大學生如大工廠里生產出來的標件,泯滅了自由的創造性,難怪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獎與我們無緣。中小學中問題也很大,以考試為指揮棒,培養了學生的奴性思維和功利性價值觀,績效工資讓更多的教師向錢看,等等。諸多問題使中國教育創新空間非常狹小,雖然我們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的教育經驗,嫁接過來,但所結的果子卻不太理想。

中國教育的致病因素很多,諸如教育管理和評價機制不合理、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材內容陳舊、教育腐敗等等,但其中最根本的還是教育理念的偏離。而這種教育理念的偏差並不在於陳舊還是先進,而是某種功利性的文化慣性造成的。急功近利讓人們忘了追求真理,或者僅僅把真理當作口號。

普遍必然性真理在中國的老子那裡稱之為「道」,由道而有德,德是萬物得之於道的內在本質,但尊道而貴德的人並不多,人們多是聞道而弗顧,大笑而去。中國的世俗文化教育,向來缺少探索普遍必然性規律的精神,眼睛只盯著具體有用的事物,而不去從一般的「事」中尋求普遍的「理」,一些了不起的發明創造,無論是四大發明還是勾三股四弦五等數學成就,都只是一些特例,是在具體經驗中發現或創造出的個別的東西,沒有進一步去探索蘊含在諸多個體物中的一般性之理念和規律。沒有像西方那樣的科學精神,自然也發展不出科學,近代以來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文化教育理念也因為捨本逐末而隨著甲午戰爭徹底破產。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難以培養出真正的科學家和創新人才。

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讓人追求真理,這不僅僅作為一個宏大的理想,而應當是真切的信仰。只有信仰奇妙的自然界有超越功利的客觀規律,並且值得人們不惜代價地去追求,才能有偉大的科學成就。只有把法律當成信仰,認識到法的精神是由人自由的本性而決定的客觀法則,而不是人為規定的東西,我們才能真正走入法制社會。

對普遍性和必然性真理的追求有著不同的文化形式,古希臘以來的西方哲學稱之為邏各斯(Logos),邏各斯作為萬物的原型,滲透到西方的自然科學、宗教、經濟、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探索自然科學之規律,經濟之規律,政治之規律,法律之必然法則,乃至集真理大全之上帝。

真理在佛教中稱為真諦、實相,佛教徒修行的目的就是悟入諸法實相,究竟涅槃。因此,與其說佛教是宗教,不如說是教育,當然二者並不矛盾。佛教作為一種特殊的宗教,否定至上神的存在,作為教主的佛也只是宇宙真理的覺者和教化者,諸佛菩薩不能創造生命,因為生命之靈性本身不生不滅,眾生與佛在本性上沒有差別,差別只在事實上的覺與不覺。佛教中雖有諸多天神、鬼神之類,但他們只是跟人形類相異的有限生命的存在,有生死,有困惑,也需要佛陀的教化。諸佛不為滿足眾生的功利性目的出現於世,而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出現於世。開示即通過有效的方法教化眾生如何去覺悟,悟入即成就眾生悟入諸法實相。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覺悟宇宙實相,覺悟宇宙之實相也就是證得無上菩提,也就是大涅槃。

三、因材施教:四悉檀

因材施教的原則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的共識,但如何去做卻各有各的特點。佛教的教化歷來講究觀機逗趣,因病與葯,佛度生的方法叫做「悉檀」。「悉檀」是梵語Siddhanta的音譯。悉檀,古釋為「宗」,即對法或對教辨明宗要;有時也解作「成」,即所說義理無有乖反;有時也解作「理」,即諸法的理趣;中國的天台宗也譯之為「遍施」,即普遍布施眾生的方法。佛教的悉檀共分四種,即四悉檀:第一義悉檀、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

第一義悉檀,又稱「入理悉檀」,以最直接的方式直入諸法實相。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一云:「一切法性、一切論議語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別破散;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不可散」。「過一切語言道,心行處滅,遍無所依,不示諸法,諸法實相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是名第一義悉檀。如《摩訶衍義偈》中說:語言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說諸行處,名世界法;說不行處,名第一義。一切實,一切非實,及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不實,是名諸法之實相。」

世界悉檀,又稱「樂欲悉檀」,即諸佛菩薩隨順世間法而闡明因緣和合之理。《大智度論》卷一云:「有法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合故有車,無別車;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

各各為人悉檀,又稱「生善悉檀」,即諸佛菩薩應機說法,令眾生起善根,即先觀察眾生稟賦與根器,隨機說法,建立信心,循序漸進,善根滋長。《大智度論》卷一云:「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如經中所說,『雜報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雜受』;更有《破群邪經》中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

對治悉檀,又稱「斷惡悉檀」,即佛陀針對眾生的貪、瞋、痴等煩惱,對症下藥,使其滅除煩惱並擺脫惡業。《大智度論》卷一云:「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譬如重、熱、膩、酢、醎、藥草、飲食等,於風病中名為葯,於余病非葯」。「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不凈觀思惟於貪慾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瞋恚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觀身過失名不凈觀,若瞋恚人觀過失者,則增益瞋恚火故。」

佛教的四悉檀法,既有直接針對真理的教化,也有詳細分析世界因緣的教化,又有針對眾生個體根性的教化,以及眾生煩惱病症不同的教化,這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四、教師精神與言傳身教:四無量心與四攝法

目前師德問題是教育關注的熱點之一,人們慨嘆教師整體素質不高,許多教師一切向錢看,上課不認真,通過多種方法收錢,以及教育中的腐敗,收受家長賄賂,不關心學生成長,等等。佛教是一种師道教育,而作為佛教教師的諸佛菩薩在心念上必須具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在行為上要實行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全心全意而又善巧方便地教化眾生,這對我們今天的師德教育啟發意義很大。

佛教要求菩薩教化眾生必須具備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慈為與樂,悲為拔苦,也就是從積極方面講,給予眾生快樂,從消極方面講,拔除眾生痛苦。喜無量心就是見人離苦得樂而常生慶悅。舍無量心就是如上三心舍之不執,不居功自傲,怨親平等,無憎無愛,真正具備無私奉獻精神和品質才能夠不辭辛勞,無怨無悔地教化眾生。

做菩薩教化事業,不但要有大心,還要有大行。人們往往不喜歡單純的說教,所以佛教強調菩薩度生要恆順眾生,因勢利導,六度萬行。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四攝法,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布施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對於貧窮的人,要給與物質上的慰藉,助其度過困難;對於生活在種種恐懼中的人,實施無畏施,開導幫助他消除恐懼,獲得安寧;對於求知心重的人,要用法施,滿足其求知慾望。愛語就是用溫和慈愛的言語,令其生歡喜心。利行就是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趨向善道;同事就是要身體力行,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解決他們的困難,化導其向善。如果今天的老師能夠培養自己的四無量心,學習菩薩的四攝法,那麼教師師德水平和教學能力無疑會大大提高。(作者為重慶西南大學副教授)

原標題:佛教教育理念和方法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推薦閱讀:

為當代「起名」正名(下)
當代女性對婚姻有五大誤區
《當代》作品:天縱神威岳家將
關於當代婚姻和愛情,有著兩種很有趣的比喻:
當代女畫家盧靜

TAG:教育 | 方法 | 佛教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