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薦】心理諮詢師為什麼要練好基本功合集

1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要練好基本功

一、許又新教授呼籲諮詢師練好基本功

前不久,中國心理諮詢事業發展元老許又新受邀在全國第四屆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大會上做了主題報告,他呼籲諮詢師們要練好基本功:「對於我國的心理諮詢師來講,這個尤其重要。

為什麼呢?有這麼兩點情況:第一,我們的人社部所規定的心理諮詢師的入門的門檻比較低。說白了,只要有中等教育的教育水平,擅於死記硬背,就可以通過考試,就可以獲得心理諮詢師的資格。其次就是我們的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說只管考試資格認證,而對培訓這一點呢,確實做得很不夠,這是令人遺憾的。」

的確,自2001年勞動部推出國家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培訓計劃以來,我國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與就業如雨後春筍,發展迅速。這對於國人心理與精神疾患的治療,家庭與婚姻衝突的化解,兒童與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職場與工作壓力的化解等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可以說,心理諮詢師行業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發展最快的職業之一。據初步統計,十多年來,我們已有150萬人接受過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培訓,而拿證的諮詢師有近50萬人。這支隊伍竟是國內精神科醫生人數的10倍!

具體地說,據人民日報2013年的文章指出,我國目前精神衛生的從業人員嚴重短缺,註冊精神科醫師只有2.05萬人,護士3萬人。所以平均每10萬人中有1.5名精神科醫生、2.2名護士,這與發達國家每10萬人中有4名精神科醫生、13名護士有很大的距離!

但誠如有許又新教授所言,「咱們中國心理諮詢師通過考試的,已經超過五十萬。五十萬,這是個相當大的數字。大概這個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進過系統培訓。而培訓呢,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基本功培訓。所以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在座的很多同行們呢,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吧!」

的確,廣大心理諮詢師練好基本功,已經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而比較港、台及西方社會對於心理諮詢與治療從業人員之培訓及認定的嚴格要求,我國心理諮詢師的培訓及認定仍處在相當原始的階段,這突出表現為:

一、 心理諮詢師的培訓是短期教育,甚至是遠程教育,而非是碩士學位教育,所以其資格認定只是技能證書,而非學位證書;

二、 諮詢師在就業上崗前,嚴重缺乏實踐經驗,對於什麼是心理諮詢師的基本功要求缺乏明確的認識;

三、 諮詢師的督導十分不健全,也不系統,諮詢師無從了解其業務成長與個人成長的方向、方法與評估手段;

四、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仍劃分不清,諮詢師對其服務範圍知之不詳,了解不透;

五、 諮詢師在沒有練好基本功之前就開始分流定向,主攻心理諮詢的某一流派或技巧。

凡此種種,不僅造成了有關部門對心理諮詢服務之監察的嚴重混亂,也造成了社會大眾對於心理諮詢師之接納的嚴重不足。這也造就了當今心理諮詢市場之「叫好不叫賣,旺市不旺財」的趨勢,而且越來越嚴重。

由此,諮詢師在學習心理諮詢課程時大多曾滿懷激情,雄心壯志,力圖在心理諮詢與治療行業中有所作為,並打造自己的品牌;但在冷酷的現實面前,他們當中許多人很快變得心灰意懶,意欲闌珊,不得不另擇職業發展方向。

可以說,心理諮詢行業也成為當今社會流動性最大的職業之一。

還有的諮詢師,為了能夠儘快證明自己的實力,將自己剛剛學過的諮詢技術立刻應用於諮詢當中去,期望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僅忽略了來訪者的個體差異與所學技術的使用時機,也會造就了某些諮詢師的「一招打遍天下,單眼望穿世界」的尷尬局面。另有一些心理諮詢師, 對於心理諮詢的各類課程學習成癮,卻疏於親身實踐,且缺乏融會貫通, 結果不接地氣,學而難用。其結果,許多來訪者和諮詢師都會對心理諮詢的具體事實與檢測備感困惑和挫敗。

所以,諮詢師亟需苦練基本功,才能在心理諮詢行業中站穩腳跟。

2

心理諮詢師能力培養的四種角色

作為國內最早赴美學習心理諮詢的大陸學人之一(1987年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開始主攻心理諮詢方向),我在心理諮詢領域從事教學與實踐已近三十年。多年的耕耘,我深刻地感到,一個訓練有心理諮詢師的培養應該扮演好以下四種角色:

一、「力士」的角色:即掌握好心理的諮詢基本操作技術,如同感力、洞察力、溝通力、覺察力等,並可在諮詢實踐運用自如。這主要通過相關的課程學習和實踐完成。

二、「相士」的角色:即掌握心理諮詢的測量技術,如心理測量技術、投射分析技術等,並可在諮詢實踐中靈活運用。這主要通過相關的課程學習來完成。

三、「術士」的角色:即掌握心理諮詢的不同操作技巧,如時下比較流行的催眠治療技術、精神分析技術、家排技術、薩提亞技術、敘事治療技術、意象對話技術等,並可在諮詢實踐中區別運用。這主要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來完成。

四、「道士」的角色:即掌握心理諮詢各大流派的真諦(如:精分、人本、認知、行為流派等),並可在實踐中融會貫通。這主要通過個人不斷學習、思考及接受專業督導完成。

上述角色的培訓課程,應該呈一個金字塔的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四士」能力培養的理想結構

「唯技術論」是當前心理諮詢培訓與實踐的誤區

可惜的是,在目前心理諮詢的培訓市場中,絕大部分的課程培訓都可謂是術士培訓的課程,如薩提亞技術、家排技術、沙盤技術、繪畫技術、催眠技術、NLP技術、ACT技術、舞動治療技術、心理劇技術、意象分析技術、精分技術、敘述療法技術、簡快療法技術等(如圖2所示)。

圖2:「四士」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

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初到筆者著寫此文(2015年1月至11月),上述四類的培訓課程的開設情況如下(見表1和圖3):

表1、2015年1月-11月心理諮詢培訓課程一覽表 (按姓氏排列)

*註:表格中所指的諮詢次數來源於網路信息。主要搜集確認已開辦和官網通知的培訓,不包括教育、司法、醫院等系統內部培訓、心理講座、會議報告和會議工作坊及網路課程。如本表沒有收入某些諮詢培訓項目,或存在計算失誤,請大家原諒。*

NLP、薩提亞主要參考網站:

http://www.nlp.cn/lesson/222.html

http://www.nlpstr.com/kecheng/ndkc/

http://www.qianneng.cn/index/cmpxdh.aspx

此外,從搜集資料來看,基本功中主要是精神分析類的培訓佔主導,相士課程非常少的原因大抵為:

1、課程難度確實稍高

2、培訓不夠接地氣

3、諮詢中運用不廣

4、投射性主觀評估更好運用

5、心理醫院可直接提供測量,民眾也更為相信醫院評估結果。

圖3、2015年1-11月心理諮詢培訓課程類型一覽表

如此培訓的結果,必然使得諮詢師在諮詢實踐中重技術而輕態度,重成效而輕關係,終而造成諮詢師「單眼望穿世界,一招打遍天下」的局面。可以說,這種「唯技術論」的趨勢,不僅會使諮詢師對心理諮詢的性質和方法出現認識偏差,也會使來訪者對諮詢師的綜合素質嚴重質疑。

心理諮詢的四大影響因素

據美國心理諮詢專家麥克.蘭伯特(Michael Lambert)的研究,影響心理諮詢成效有四大類因素,它們分別是:

一、非諮詢因素(Extra-therapeutic factors):諮詢地點、環境、服裝、諮詢師的人格特質、個人諮詢風格等。

二、諮詢關係(Therapeutic relationship):同感共情、一致化、阻抗/移情處理等。

三、諮詢期盼(Expectancy):暗示效應、期盼作用,求助慾望。

四、諮詢技巧(Techniques):精分、認知、催眠、敘事、薩提亞、NLP、沙游等。

蘭伯特的研究表明。在這四大類因素中,非諮詢因素佔40%,諮詢關係佔30%,期盼因素佔15%,而諮詢技巧僅佔10%!(如圖4所示)

圖4: 心理諮詢四大影響因素的分布圖

Lambert, Michael J (1992). "Psycho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ve and eclectic

therapists" (PDF). In Norcross, John C; Goldfried, Marvin R.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1st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pp. 94–129. ISBN 0465028799. OCLC 25547822.

1993年6月10日哈佛大學畢業時我在哈佛大學心理諮詢中心門前與督導合影3心理諮詢態度大於技術

對於什麼是基本功技術,許又新教授提出,它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態度方面的基本功;二是技術方面的基本功;三是知識和理論方面的基本功。

它們互相聯繫,密不可分。在這裡,許有新教授特彆強調了美國心理諮詢大師羅傑斯(C. Rogers)的觀點,就是「對於來訪者,我們應當抱有無條件的積極關懷。」

羅傑斯(C·R·Rogers,1902—1987)

的確,羅傑斯曾指出,在心理諮詢的運作中,態度大於技術(Attitud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kills)。即,「我們可以教會一個人如何運用同感共情,卻很難訓練一個人具有同感共情的態度」。由此,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應該靈活掌握和運用同感共情操作技巧,以促進心理諮詢工作聯盟的形成,並與來訪者建立起穩定的諮詢信任關係。有必要指出的是,掌握了同感共情的操作技巧並不完全等於擁有了解決來訪者心理困惑的能力。

無獨有偶,澳大利亞教育心理諮詢專家卡瓦納(M. Cavanagh)認為,有效的心理諮詢更依賴諮詢師的人格特徵,而不是諮詢師的知識和技巧。他指出,「心理諮詢的知識和技能不是不重要,而是因為教育和訓練很難改變諮詢師的那些基本的人格特徵」。此外,美國心理諮詢專家吉爾伯特(P. Gilbert)等人在談到什麼人適合做心理諮詢師時指出,「正如音樂、藝術或寫作的能力一樣,專業訓練對同感共情、不含敵意的態度等只能有少量的幫助」。最後,美國心理諮詢專家考米爾(W. Cormier)明確提出,「最有效的心理諮詢師是那些可以把人格因素和科學的理論、方法加以完美結合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在人際關係上和諮詢技術上尋求平衡的人。」

由此,諮詢師的人格特質可能是影響諮詢關係建立和諮詢效果的關鍵因素。這些人格特質包括自我的認識能力、令人信任、誠實、堅毅、熱情、耐心、敏感、給人以自由、反應敏捷等。因此,心理諮詢師要不斷加強自己的人格修養,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而這一切,正是眼下心理諮詢培訓與實踐的空白點。

據美國心理諮詢專家麥克.蘭伯特(Michael Lambert)的研究,影響心理諮詢成效有四大類因素,它們分別是:

一、非諮詢因素(Extra-therapeutic factors):諮詢地點、環境、服裝、諮詢師的人格特質、個人諮詢風格等。

二、諮詢關係(Therapeutic relationship):同感共情、一致化、阻抗/移情處理等。

三、諮詢期盼(Expectancy):暗示效應、期盼作用,求助慾望。

四、諮詢技巧(Techniques):精分、認知、催眠、敘事、薩提亞、NLP、沙游等。

蘭伯特的研究表明。在這四大類因素中,非諮詢因素佔40%,諮詢關係佔30%,期盼因素佔15%,而諮詢技巧僅佔10%!(如圖4所示)

圖4: 心理諮詢四大影響因素的分布圖

Lambert, Michael J (1992). "Psycho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ve and eclectic therapists" (PDF). In Norcross, John C; Goldfried, Marvin R.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1st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pp. 94–129. ISBN 0465028799. OCLC 25547822.

4 精分、人本、行為、認知四大流派是心理諮詢的根基

許又新教授在報告中還指出:「基本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關於知識和理論的基本功……一般說來,理論大概可以分為這麼幾個類別:首先是精神分析的理論,第二個是人本主義和現象學的理論,第三個行為學或者行為科學方面的理論,第四個系統理論這是四大主要的理論。精神分析的,人本主義和現象學的,行為的、行為科學和行為學的,再一種系統理論的,當然還有其他。凡是不能歸到上面四類的,就歸到其他。你可以想想正念療法,那個理論,那就可以歸到其他理論去。」

換言之,諮詢師只有對這四種流派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深入了解,才能在工作中運用自如。具體地說:

一、精分療法: 即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挖情結、通意識、修人格。

二、認知療法: 即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查誤區、調思路、正心態。

三、人本療法: 即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找優點、看長處、求突破。

四、行為療法: 即諮詢師幫助來訪者談養成、定目標、做訓練。

由此,每個心理諮詢師都應該正本清源,對這四種諮詢套路有個通盤認識,并力圖在諮詢實踐中靈活運用。

與維也納弗洛伊德大學校長普利茲博士合影(Alfred Pritz)

前不久,我邀請維也納弗洛伊德大學的普利茲校長 (Alfred Pritz) 來訪我們香港城市大學,他給我們介紹了其校的諮詢師培訓課程:

一、諮詢心理學及相關課程(30%):包括諮詢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課程(其中含選修課)。

二、心理諮詢10大流派課程(30%):包括精分療法 、人本療法、認知療法、行為療法、交互療法、完形療法、榮格療法、阿德勒療法、現實療法、敘事療法等。

三、諮詢技巧課程(10%):包括對話技巧、諮詢倫理、諮詢關係處理、督導成長等。

四、諮詢測量課程(10%):包括標準化測量方法(如、MMPI、SCL-90、抑鬱量表的使用等)、非標準化測量方法(如、羅夏克墨跡、主題統覺、房樹人繪畫、沙盤遊戲等)。

五、諮詢實習課程(20%):包括臨床觀摩、諮詢實踐和督導學習等。

圖:弗洛伊德大學的諮詢師培訓課程

可以看出,在弗洛伊德大學諮詢心理學的培訓課程,很強調基本功的培訓。當然,眼下國家人勞部提供的心理諮詢師培訓計劃尚無法達到這一要求,而且諮詢師的個人成長也需要做到「術有專攻」,但我們的諮詢學員要了解培養紮實的基本功是每個諮詢師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終極目標。這誠如許又新教授在報告中所說的:「當然,每一個諮詢師有權利選擇任何一種理論觀點,作為咱們的指導思想。但是除了自己所信奉的理論觀點以外,最好對其他的理論觀點也要有所了解。為什麼?因為這樣呢有利於你工作的提高。」

其實,術有專攻的基礎是功底牢固。不然,沒有功底鋪墊,哪裡顯出個性表現。這就好比一付撲克牌有54張牌,分四個花色(黑桃、紅桃、方塊、梅花)各13張,然後才有大小王,而沒有52張的墊底,哪裡能顯現出大小王的威力!

5 伴隨、解析、疏導、鼓勵是心理諮詢的四大基本功能

心理諮詢可有成長性心理諮詢(即為來訪者日常生活中的憂愁煩惱提供諮詢)和障礙性心理諮詢之分(即為來訪者的神經症、人格障礙及精神疾患提供治療)。換言之,前者是心理諮詢,後者是心理治療。無論哪種心理諮詢,都需要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充分發揮以下四中功能:

一、伴隨功能:即運用同感共情等技巧,與來訪者充分建立信任,了解其問題性質,確立諮詢目標。

二、探析功能:即運用心理洞察與測量技術,探究來訪者的內心衝突與人格問題,並確立相諮詢技術。

三、疏導功能:即運用合適的諮詢技術與技巧,疏導來訪者的內心衝突與人格問題,幫助其自我成長。

四、鼓勵功能:即在諮詢工程中,不斷鼓勵來訪者的求助慾望和自助能力,挖掘其內在潛力和動力,把來訪者打造成英雄。

表2展示了這四種功能所需要的相關操作技巧、理論基礎及追求目標

許又新教授在其主題報告中還指出,「心理諮詢談話要有重點,有主題,通常我們稱之為叫做焦點…..咱們跟咨客談話,假如沒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共同的焦點,那結果就是東扯西扯,扯了半天扯不出結果。而這個對焦的過程,既是一個方法,同時本身也可以產生一定的效果。有時候弄得好,一下子對上了焦,咨客有種「好像諮詢師深得我心,真正理解了我」的這麼一種感覺,本身對咨客就很有啟發作用。」

的確,心理諮詢需要有聚焦和結構,具體地說,諮詢師在與來訪者的交流中,要對心理諮詢的進程有明確的認識,使其基本上涵蓋下面步驟:

一、建立工作聯盟:即與來訪者同感共情、建立信任,了解其問題性質、建立檔案,並確立諮詢目標;

二、進行洞察分析:即運用心理洞察與測量技術探究來訪者的內心呼喚與人格特質,並確立相關的諮詢技術;

三、實施諮詢方案:即根據來訪者的情況,使用合適的諮詢技術與技巧,並接受必要的督導與調整;

四、處理移情與阻抗:即有效識別並化解諮詢中出現的各類移情和阻抗反應,與來訪者共同成長;

五、收尾諮詢關係:即與來訪者共同評估諮詢成效,內化諮詢師的助長作用,確立自我的成長方向。

由此,心理諮詢的過程,是助人自助的過程,旨在把來訪者打造成英雄,而不是把自己打造成英雄。諮詢師要學會在來訪者身上找力量,激活其自強自立的能力,並與其共同尋求登天的感覺。

讓來訪者有成功感和成就感,這是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

6心理諮詢是配方加偏方

在我對心理諮詢近30年的學習、教學和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心理諮詢是配方加偏方。

心理諮詢之所以是配方,是因為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有力實施,需要在來訪者的問題性質及個人氣質與諮詢師的個人風格及主攻方向之間尋求平衡,達到兩者的最佳匹配。那樣才能使諮詢師對來訪者的問題靈活調整,應對自如。心理諮詢師對此不可不察,否則就會出現諮詢師「以不變應萬變」的尷尬局面,令心理諮詢找不到切合實際的方向。

心理諮詢之所以是偏方,是因為心理諮詢作為一種非藥物性治療手段,是沒有標準化的診斷與治療手冊的。也就是說,心理諮詢師在面對來訪者的主述問題時,往往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生活閱歷和主攻方向來為來訪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這層意義上講,心理諮詢師的角色定位,與其說是像個西醫師,倒不如說是像個中醫師。因為正如中醫調理一樣,沒有哪一種疾病的調理(如脾、肝、腎病)會用完全統一的藥方;也沒有哪一個中醫師會用一模一樣的藥方去處理同一類型的問題;同樣,在心理諮詢中,沒有哪一個心理問題的諮詢(如婚姻問題、擇業問題、親子教育問題)會得到完全統一的疏導;也沒有哪一個心理諮詢師會用一模一樣的模式去處理同一類型的心理問題。

由此,心理諮詢師要根據來訪者的特定問題、特定氣質,特定需求採取特定的心理諮詢方法與手段。在這層意義上,諮詢師也有似於一個藝術家,在心理諮詢的杏林里尋求確立個人化的諮詢風範與表現。

許又新教授在其講話中特別舉了維也納著名諮詢師維克多·弗蘭克做的一個案例。一天,位喪偶的老先生來找弗蘭克做諮詢,兩年來他因為夫人去世而陷入極度的痛苦中,難以自拔。弗蘭克認真聽了他的訴說,最後問他一個問題,「假如你夫人後死,你先去世,她會怎麼樣?」老先生立即說:「絕對不行,因為我夫人太愛我,假如我先去世,她會痛苦萬分,忍受不了的。」弗蘭克馬上接著說:「現在,她先去世。你後去世,這就免得她因為你去世而陷入深深的悲痛,這就是你現在痛苦的意義。」

老先生聽了這段話,沉默了一會兒,掉下了眼淚,起身緊緊握著弗蘭克的手,然後默默地走開。這就是心理諮詢藝術性的表現,它不是任何催眠治療、NLP快速治療所能達至的境界!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 1905.03-1997.09)

對此,許又新教授總結說,「我想,我們每一個搞心理諮詢的人,一定要對生活的意義有所體會,不能光限於知識。這是兩個不同的方面,知識確定什麼是正確的,意義確定什麼是有價值的,這是兩碼事。」

7 我對心理諮詢基本功技術的理解

什麼是心理諮詢的基本功技術?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我查閱了國外心理諮詢師培訓的大量資料,並結合我國心理諮詢師的短期培訓模式,提出心理諮詢師基本功技術應包括三大塊的內容。

第一大塊是心理諮詢師的入門管理技術,它包括心理諮詢的環境管理技術、心理諮詢的關係確立技術、心理諮詢的會面接待技術、心理諮詢的傾聽反應技術。心理諮詢師掌握了這些技術,就會知道怎樣去布置心理諮詢的外在環境,建立心理諮詢的信任關係,整理心理諮詢的檔案資料,展現心理諮詢的心靈陪伴。

第二大塊是心理諮詢的拓展深入技術,它包括心理諮詢的同感共情技術、心理諮詢的洞察分析技術、心理諮詢的溝通表達技術、心理諮詢的覺察內省技術。心理諮詢師掌握了這些技術,就會知道怎樣去強化心理諮詢的共情反應,發現心理諮詢的問題所在,表現心理諮詢的溝通藝術,明確心理諮詢師的個人成長。

第三大塊是心理諮詢的精神分析技術,它包括心理諮詢的關係處理技術、心理諮詢的投射分析技術、心理諮詢的釋夢解析技術、心理諮詢的催眠治療技術。諮詢師掌握了這些「精分」的技術,就會知道怎去化解來訪者的移情和阻抗,對來訪者進行不同的投射分析,解析來訪者的各種夢境,給來訪者實施適合的催眠治療。

有必要強調的是,在這裡,我把精神分析技術(或心理動力學技術)列為心理諮詢師的基本功技術,是因為所有心理諮詢的理論與技術都源於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技術。所以,心理諮詢師無論師從哪一種流派的心理諮詢理論或技術,他(她)都應該對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論與技術有一個整體了解。因為精神分析理論與技術,可謂心理諮詢之母。

還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精神分析的基本功技術中,我加入了催眠治療的技術,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分析的技術也源於催眠治療的技術,所以學習精神分析技術自然也要了解催眠治療技術,兩者的關係是互補的,而不是相剋的。而在實際操作中,催眠治療的技術比想像的要簡單的多,也方便的多,因而是每個諮詢師的必備技術.

事實上,自從1991年我第一次回國講授心理諮詢的基本理論與技巧以來,我就一直想寫一本有 關心理諮詢師基本功的書籍。1995年,我開始了本書的寫作,但初稿令我十分不滿,於是我開始了心理諮詢的科普寫作,並在1997年出版了《登天的感覺》一書。這本書的出版,雖令許多人了解並愛上了心理諮詢行業,卻沒有能解答什麼是心理諮詢師基本功的問題。自2005年起,我開始在內地講授心理諮詢的基本功課程,並在此過程中不斷整理思路,查閱資料,如此又過了10年,終於在今年出版了《心理諮詢基本功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本書的寫作中,我沿用了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課程之《心理諮詢師》(三級)(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排版範式,為的是能使讀者能沿襲此書的閱讀和理解習慣,以便於更好地理解本書的講授內容。

在本書寫作中,我還增加了案例閱讀的部分,以增強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讀者可藉此深入了解所述基本功技術在現實生活的運用。

在本書寫作中,我還增加了拓展閱讀的部分,以增強本書的可讀性和趣聞性,期望讀者在了解心理諮詢基本功技術的同時,也對心理諮詢的發展史也有所了解。

總之,在本書寫作中,我追求的境界是「複雜的概念化、簡單的概念操作化。」希望此書能給您這樣的感覺。

多謝!

岳曉東 應力 寫

闞成成 汪瞻 整理


推薦閱讀:

正雷太極︱鄭冬霞老師:精講陳氏太極拳基本功之纏絲勁
廚師的基本功——刀法
梁老師又一本新書中的飛星四化-序-「四化」論命的『邏輯歸納』與『基本功法』
攝影師38個基本功訓練手法
一起學八極-基本功之弓步·弓馬轉換

TAG:心理諮詢 | 心理 | 推薦 | 諮詢 | 心理諮詢師 | 基本功 | 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