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最大的情敵梅妃是怎樣一個人?
文/凌墨
(一組京劇中的梅妃)
【作者簡介】凌墨,大四學生,愛好歷史,閑暇時喜歡寫一些歷史類散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她是一個活在詩詞中的女人,出塵脫俗,至真至純。千百年來人們對她的虛實爭論不休,各持一說,卻始終無法定奪,然而,無論她曾真正存在過,亦或只是文人墨客筆下的一位絕色女子,她的故事都無疑是中國歷史中極富濃墨重彩的一筆,總能給人無限美好的想像。
她,出生醫道世家,出塵脫俗,才貌雙全。
她,舞姿曼妙,婉若游龍,翩若驚鴻。
她便是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有著「梅精」之稱的梅妃江采蘋。一個善詩文、能歌舞,氣度高雅、美中有善,才貌雙全的奇女子。
江采萍,出生於懸壺濟世的醫道世家,她父親江仲遜是秀才出生的儒醫,可謂家境殷實。江采萍出生時其父江仲遜早已年過三十,期盼許久終得此一女,使得江父喜不勝收,正如清代詩人張問陶《二月五日生女》詩中所云,「自笑中年得子遲,顛狂先賦弄璋詩。那知綉榻香三日,又捧瑤林玉一枝。事到有緣皆有味,天教無憾轉無奇。女郎身是何人現,要我重翻絕妙詞」。
中年得女,生女不愁,他絲毫沒有因未能生兒子而感到失望,與其相反,對這個女兒寵愛至極的同時更是寄予厚望,以《詩經·召南》里《采萍》一詩的題目為女兒取名為「江采萍」。
江仲遜是位醫家的同時也是一位詩書滿腹的秀才,家中文學氛圍十分濃厚。雖為女子,對詩詞文學的耳濡目染使得江采萍自幼喜愛讀書識字、更是繼承了父親的文學才華,聰慧穎悟,天賦過人,到了九歲,已經能夠背誦《詩經》中《周南》和《召南》兩部分詩。
到了十四歲時,她早已才藝雙絕,善詩賦,能歌舞,曉樂理,可謂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才情橫逸的她常常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
自幼在詩詞畫賦的世界中暢遊的她,對是為文人墨客筆下常客的梅花情有獨鍾,她愛梅,惜梅,詠梅,愛梅的素潔高雅,更愛梅的傲雪斗霜,江父見女兒對梅花這般青睞,便花重金尋得各種梅樹,種於房前屋後,花開之際,她所居住的別院仿若一片梅花的海洋,美輪美奐,她更是在梅的熏陶下,日益嫻靜高雅。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美貌與才情遠近聞名,人人皆知梅家長女才貌雙全,便不禁猜想,這般美人終將花落誰家;感嘆如若能得妻如此,共度終身,那是何等的幸運。但是,誰曾想像,這朵清麗脫俗的絕世梅花,竟早已命中注定花落大明宮闕。
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武惠妃的突然離世使得唐玄宗悲痛不已,看著聖上因痛失愛妃而鬱鬱寡歡,太監高力士開始著手準備為玄宗尋得稱心的美人。不久便南下閩粵為玄宗選美。
初到閩地莆田,高力士便聽聞江家有女清麗絕世,才高八斗,昳麗仙姿。於是,便馬不停蹄的趕到江府,一探究竟,是否真有這般絕世美人。親眼所見,更是不禁感嘆,其容顏風姿,氣質神韻,之於人們所稱讚,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便以重禮相聘,攜她回京。江采萍的到來,猶如一縷春風,溫暖了剛剛經歷失去愛人之悲痛的玄宗的心。
後宮素來是最不缺美女的地方,在盛世大唐更是如此,後宮美人之多,用「後宮佳麗三千」怕是都不足以形容。在大明宮內有著傾國之姿、傾城之貌的女子數不勝數,但論氣質、才情與美貌並存,怕是無人能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江采蘋,她的到來,為大明宮增添了一份不一樣的色彩。
這樣一個才貌雙全,清麗脫俗的女子,任誰都會忍不住動心,更何況是以甚愛美人而出了名的的風流天子唐玄宗。玄宗對她愛如至寶,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更因她對梅花的喜愛,稱她為梅妃。
上天似乎格外垂青這個女子,給了她絕色容顏,還給了她無限才情,她的詩風文采、絕佳的氣質使得大明宮眾佳麗黯然失色。
梅妃喜梅,唐玄宗便命人給其宮中種滿各式梅樹,並親筆題寫院中樓台為「梅閣」、花間小亭為「梅亭」。每每到了花開時節,梅妃漫步於梅園,徘徊於梅花之間,賞花作賦,悠然忘我,駐足於梅園中的她彷彿與周圍的梅花合為一體,清雅脫俗,端麗冠絕,使得唐玄宗嘆為觀止,稱她為「梅精」。她常常立於園中吟詩作賦,因對梅的喜愛更是曾多次作詩詠梅,「一枝疏影素,獨抗嚴霜冷;早晚散幽香,香飄十里長。」——《詠梅》便是其中一首。
她精通音律,擅長作樂,每每立於園中,撫琴吹笛。滿園的梅花,霞姿月韻的美人,悠揚樂音,渾然一體,仿若仙境。「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莫過如此。
江采萍,仿若真是那「梅精」的化身,滿身才藝,驚喜不斷,本驚於她的才情與琴瑟簫聲,卻不想,她在舞蹈上的造詣更為絕妙絕倫,每每踏歌起舞,如若精靈,傾城絕麗,裊娜娉婷。使得唐玄宗曾當著諸王不禁稱讚「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梅妃入宮十年,玄宗對她幾近專寵,然而,帝王的恩寵總是來的快,去的也快,他能一夜間視你如珍寶,恩寵無限,亦能一瞬之間,棄你如敝履,自此不見。在專寵梅妃將近10年後,年過半百的唐玄宗,終被她人所吸引,咸宜公主婚禮上一見,使得玄宗對是為兒媳的壽王妃楊玉環一見傾心,從此難以忘懷,可謂「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被楊玉環迷得魂牽夢繞的玄宗,不忍相思之苦,幾番周折,終是不顧倫理朝綱,人倫道德將兒媳楊玉環納入後宮,封為貴妃。兩人情深篤定,在宮中如影隨形,自此玄宗眼中再無他人。正如杜甫《麗人行》中所言"楊花雪落覆白蘋",楊妃入宮,梅妃失寵。
梅花之傲在於其暗香,梅妃,以梅字為封號,氣節若梅,清雅孤傲。父奪子妻這般行為,本就有違倫理綱常,而此時的唐玄宗更是陷入溫柔鄉難以自拔,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梅妃向玄宗贈詩:「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不時,此詩便傳到了當時勢頭正盛,使得唐玄宗愛不釋手的楊貴妃的耳中,使得她大為不悅,甚至心生怨恨。彼時的楊貴妃寵冠後宮,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玄宗對她言聽計從,於是,她依仗玄宗寵愛,幾番遊說,終成功將梅妃打入冷宮。自此,梅妃冷宮獨居,可謂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這位曾一度寵冠後宮,被玄宗幾近專寵十年的女子,最後的歸宿竟也成了那終不見天日的冷宮。
梅妃的結局,彷彿出乎意料,但又彷彿意料之中,因為,身處帝王之家,身居深宮之中,曾幾何時冠絕群芳,亦不可避免,有朝一日落得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局面。
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攜楊貴妃棄宮出逃,不及想起尚在冷宮中舊愛的江采萍,她被留在已落入亂賊之手的宮中,長安陷落,城中一片兵荒馬亂,如若落入亂賊手中,其後果難以想像,她志節清高,縱使落入絕境,寧可一死,也絕不失節,便命人將自己以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後叛亂終得以平定,玄宗安然回宮,方才想起早已被棄之於冷宮中的梅妃,然而,此時的她早已下落不明。於是玄宗便派人尋找梅妃下落,更是下達詔書稱,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兩級,賞錢百萬。殊不知早已為時已晚。一番查詢,終得知梅妃在叛亂中為守節而投井身亡事實,太宗惋惜不已,更作詩《憶梅妃》以表悲痛「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並親手為梅妃寫下祭文:「妃之容兮,如花斯新;妃之德兮,如玉斯溫。余不忘妃,而寄意於物兮,如珠斯珍;妃不負余,而幾喪其身兮,如石斯貞。妃今舍余而去兮,身似梅而飄零;余今舍妃而寂處兮,心如結以牽縈。」
梅,在冬春之交綻放,享有「獨天下而春」的美譽,梅妃,以梅為封號,自然獨具梅之風采。後宮佳麗三千,她卻獨樹一幟,高雅嫻靜,絕世而立。然而,在這薄情寡義,真心難尋的帝王后宮,情深義重,兩心相許,不過是鏡花水月,終不可得。
「清雅孤傲雪中梅,高風亮節江梅妃。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世守。」像她這般美好的女子,彷彿只應天上有,卻不幸墜落人間,歷經紅塵紛擾,遭受塵世磨難。最終香消玉殞,長辭人間。只留下那滿園的梅花幽雅清香,卻自此再無人欣賞。
推薦閱讀:
※最易被情敵打敗的星座TOP5排行
※3招打敗情敵,重新收服她的心
※哪些人最容易出現情敵
※女人一生至少要遭遇7個情敵
※盤點戲裡戲外都是情敵的七對明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