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獨處不代表我很孤獨,跟別人在一起才更無趣」
你是喜歡獨處的人嗎?|當享受孤獨變成一種潮流
西京,簡單心理內容實驗室
編輯|簡小單 簡單心理官方編輯
先講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永里大介,他 39 歲了,英俊,未婚。大介是一個獨身主義者,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在東京購得了一套大型的獨居公寓,禁止外人隨意入內。大介崇尚獨處與自由,拒絕婚姻。除工作外,他的日常愛好就是健身、騎行、旅遊。
同事問他,一個人肯定寂寞孤獨冷吧?大介回答:去健身房做 100 個深蹲,你就什麼寂寞的想法都沒有了。
父親質疑他的生活方式不夠主流,大介回應:一個人生活怎麼就不行了!沒有給任何人添麻煩,也沒有傷害到任何人。
-《家族的形式》劇照-
我所說的這個故事來自於春季時在網路上火起來的日劇《家族的形式》,劇中講述了兩個享受孤獨,喜歡獨處的都市男女的生活故事。
藝術來源於生活——無論是將獨處當作自己的生活常態(如主動選擇單身,堅持不婚等),還是在和別人有聯結(如交朋友、談戀愛、結婚)的情況下依舊珍視自己的獨處空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過著,或者是,嚮往著永里大介那樣的生活。
喜歡孤獨,享受獨處,擁有完全的屬於自己的空間——這即是獨處者的生活方式,也是目標與理念。
喜歡獨處的不僅僅是你 還有千千萬萬人
獨處很罕見嗎?並不。
數據顯示,美國有超過 3100 萬人選擇獨自一個人生活。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Bella DePaulo 是現實中的獨處者典範。Bella 年過半百,她不僅獨身,還長期研究孤獨、獨處和獨身主義。在她看來,選擇孤獨與獨處從來就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與想像相反,Bella 並不內向。她喜歡社交,喜歡拜訪朋友,喜歡娛樂。但在幾十年的生活中,她一直都是一個人,並始終以自己的獨處方式而驕傲。
「我從不會在獨處中感到孤獨。我享受一個人的時刻。回想那些令我真正覺得無趣的時刻,反而是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刻。」
現代人的一個普遍的感觸是,人越長大越孤獨。而與之伴隨的另一個有趣現象是,人似乎越長大也越喜歡獨處。
為什麼?也許是因為,我們渴望擁有自己的空間,但空間卻越來越小。
審視當下,工作與生活開始頻繁要求我們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日益發達的科技開始侵佔個人空間,微信、朋友圈開始銷蝕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在最重要的人際交流上,我們常常發現自己置身於不生不熟的人群中,為了某些目的而進行淺層的交流。舊時的朋友們也都各自忙碌,我們通過電波互相安慰著取暖,有時候也發現隨著年齡和經歷的改變,可共享的話題越來越少。
再後來,可能就會選擇獨處了。我們開始在自己的空間里「修鍊」自己,一個人讀書聽音樂,一個人外出旅行看電影。一個人給自己充電,一個人解決自己的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過:年輕時,我過著痛苦的獨處生活。但當我成熟後,我發現獨處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的確,同外界所描繪「孤單寂寞冷」相反,當我們在自己與外部世界之間畫了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實現獨處並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時——我們反而覺得,生活變得更好了。
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別害怕,你並不是少數人。
2013 年,一項針對美國人飲食習慣的報告表明,在 60%的情況下,人們選擇單獨吃早餐,單獨吃午餐的概率是 55%。2000 年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比起 80 年代,美國的夫妻越來越少地呆在一起吃飯了。在日本,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提供一個人的就餐座位。
也許你會說,是現代社會的忙碌節奏讓很多人無暇與別人結伴進餐。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重視獨處的重要性。即使不是單身,他們也愈發地渴望個人的獨處空間。在一項針對美國成年人的問卷調查中,85%的人認為,實現完全的獨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其中又有 55%的人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下,僅 9%的人認為獨處不重要。
「人生就該像自己辛苦賺錢買來的公寓,我的城堡我做主,外人禁止隨意入內。」這是獨處者的人生格言。
為什麼選擇獨處?因為獨處能帶來自由與啟迪
無論是獨處還是獨身,「擁有自己的獨處空間」,「選擇自己想要的獨身方式」——正在變成一種潮流,成為一種值得大聲吶喊出來的驕傲選擇。
而支撐這種驕傲的,不僅是獨處者自己的價值觀,其背後也有著獨處所能帶來的好處。
1988 年,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家 Anthony Storr 在著作《孤獨:自我的回歸》中寫道:很多人都在強調關係,強調聯結,是的,這很重要。但很多時候,人類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體驗,都是發生在內部的,是需要藉助孤獨與獨處的。
的確,人們對於「孤獨」、「一個人」、「獨處」這些事情在有著太多的誤解。在常識中,獨自一人是羞恥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啊,你好可憐,你孤獨一人,你沒有陪。你的人生真失敗啊。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常見的,假性的獨處,其本質是寂寞。由於內因或外因的關係,你被群體拋棄,被人群隔離,從而被動或主動地喪失了與別人的聯結,成為一座孤島。
真正的獨處,則是一種積極的體驗,是享受一個人的狀態,是一種主動選擇的孤獨。在這種情境下,你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呆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處理自己的情緒,解決自己的問題。
獨處可以帶來多種積極內涵。這其中,自由與啟迪是獨處能帶來的最大意義。
自由:這是獨處帶來的最大意義之一。在這種自由下,你可以從日常的繁瑣中抽身而出,尋找到內在的平和。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而不用顧忌任何社交規則與禮節。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完全地放鬆自己,睡覺,徒步旅行,給自己充充電,再更好的重返現實生活。
啟迪:獨處是一個自我啟迪的過程。你可以在其中進行更多的自我發現與探索,豐富並拓展自己的視野。你還可以從獨處中收穫一些創造性,進而直接解決手頭上的問題。對更多的人而言,獨處提供的是情緒上的啟迪功能。一個人呆著的時候,能更好地整理情緒,實現自己覺察與反思。就像我們常常說的:讓我一個人靜靜。
Anthony Storr《孤獨:自我的回歸》大概是近 30 年裡最重要,也是影響最深遠的關於「孤獨」的著作。在強調關係、婚姻、親密與聯結的現代社會文化中,崇尚孤獨顯得獨樹一幟。但隨著社會進程的發展,它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甚至在 30 多年後,美國人 James Averill 和 Louise Sundararajan 專門編輯了一本手冊,叫做《獨處指南》。這是一本學術書籍,在美國亞馬遜上的售價摺合人民幣 1000 多元。瞧,獨處是一件多麼昂貴、有價值的事情!(此處僅是開玩笑,實際情況是,美國的學術書籍都很貴~)
獨自一人的願望很美好 現實卻很殘酷
在中國,我們並沒有找到太多關於獨處的研究數據。但僅以經驗來看,獨處是一個在小眾群體中備受推崇,在媒體上被發聲吶喊,但在現實中依舊會受到不友好對待的生活方式。
在簡單心理那篇《我只是更喜歡獨自一人|那些孤單但不孤獨的人的 10 個特徵》下面的留言中,點贊數高居第二的答案是:「可是現在社會對獨身人士比對同性戀人士還苛刻,什麼時候能理解喜歡獨自一人的我們?」
周末了,一個人出去旅遊或看電影,或被讚揚夠文藝(但文藝在這裡是一個貶義詞,帶著些許的揶揄),或被說成是可憐的單身狗,快找一個人陪著吧。但當我們選擇呆在家裡時,又會被形容是不懂生活的宅男宅女。
對那些選擇獨身的人而言,情況會更糟糕一些。社會規範與文化會不停地督促你選擇婚姻,進入家庭組織中。男性久而不婚時,會被指責為沒有責任感,不懂家庭的美好之處。女性久而不婚,會招致一些更惡劣的謾罵與詆毀。
對於喜歡獨處的人而言,最大的危險就是恐懼。這種恐懼常常混雜著來自別人的嘲諷與評判,以及壓力之下產生的自我懷疑與動搖:這樣真的好嗎?我是不是應該換一種生活方式?
撰寫了《如何獨處》一書的 Sara Maitland 指出,為了逃避因獨處而產生的恐懼,人們一般會做出兩種防禦行為:第一種行為是詆毀那些崇尚獨處的人,視他們為瘋子,自私自利。另一種行為則是無限地拓展自己的社交渠道,尤其是在當下社交網路便利泛濫的情況下,希望借這種方式讓自己不再孤獨。
但是,苛刻一點地說,那些無法處理獨處時與自己的關係的人,真的能在生活中處理好和別人的關係嗎?
而很多人格完整,交流起來給人如沐春風之感的人,幾乎都能在獨處和社交之交切換自如。這類人一般也是更愛獨處的,因為他們需要獨處的時間來完善自己。
所以,下次再有人攻擊你的獨處行為時,請保持鎮定自若,不要懷疑。
請驕傲地告訴自己,我是一個享受孤獨,懂得覺察與自省的獨處者。
我的生活,我的方式,都由我做主。
參考文獻:
Solitude, A Return to Self, Anthony Storr.
20 Varieties of Solitude, Bella DePaulo.
Consumers Are Alone Over Half of Eating Occasions As A Result of Changing Lifestyles and More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Reports NPD.
6 psychological insights about solitude, Bella DePaulo.
查看知乎原文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