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正在變成紙,他們怎麼還過得這麼舒坦?
1
前幾天和一個來北京旅遊的親戚見面吃飯,聊到現在生活壓力的問題,我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在她身上根本不是個事兒。
十幾年前,我剛剛畢業,在老家一個公司工作,工資一個月760塊。她們家住市裡,因為家旁邊要建商住兩用的公寓樓,把她們家那棟樓一單元1~6層的陽光擋住了一大部分。
於是,受到影響的鄰居們團結一致,找開發商討說法,直白一點就是想要錢。最後,開發商答應每戶補償4萬塊錢,對於月平均工資只有千元左右的小城來說,4萬塊錢無異於一筆巨款。
多數鄰居對這個結果很滿意,而我這個親戚和幾個關係好的鄰居建議,可以不拿錢,找開發商談優惠價買房子長遠看更划算。但絕大多數人不理會她,只有一家和她一起去找開發商要了優惠價以及優先選房的權利。因為不用出真金白銀,開發商爽快地答應了他們兩家的要求。
最終,她以總價不到十萬的價格,拿下了一套75平的小兩居,比市場價足足便宜了5萬塊錢。當然,她也因此背上了四萬多塊錢的貸款,有一年的時間,除了給當時正在讀初中的兒子好吃好喝,她和老公的生活都最簡單化。
如今,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建,這套房所在位置已成為小城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房子市值已高達50萬+。而當年的4萬塊錢,放在今天,購買力已不足當時的四分之一。
買了那套房之後,她又購置了一套110平的住宅樓,原本打算將來給兒子做婚房。2011年兒子在北京結婚定居後,她又賣掉了那套住宅樓,於2013年房價的又一個低谷時,在燕郊買了一套小兩居,一個目的是投資,一個目的是為以後和兒子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做準備。現在,當初八千多一平米的價格,已經漲到近兩萬一平方米。
她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在了生活的前面,而不是被生活牽著鼻子走。
當初她貸款買房時,手裡也沒有幾個錢,但早前去上海見了一個老同學,閑聊時同學說了自己的置業經歷,有心的她就記住了。
對於多數人來說,並不是沒有她這樣扭轉生活的機會,也不是出不起房子的首付款。只是不管新聞的熱炒也好,書籍的分析也好,都當成了和自己無關的東西,或者覺得貸款的生活壓力太大。只有回頭想想,覺得遺憾時,才會說一句:「誰能長那個前後眼啊!如果早知道房價一路高歌,借錢也得多買兩套啊!」
22000年前後,一大批工人被退休。劉歡一曲《重頭再來》,唱紅了多少人的眼圈。政策的對錯優劣不在我們討論之列,因為任何時代都可能存在變革,有人因為變革一落千丈,有人因為變革改天換日。
20世紀80年代,我還比較小,村裡為數不多的幾個吃公家飯的家庭,日子普遍都過得比較好。到了90年代,他們當中有些家庭的生活水平優勢已經不那麼明顯。
也正是那段時間,有個在大工廠上班的鄰居突然開始單幹。利用自己在廠子跑業務的人脈,做起了小買賣。當時村裡不少人都說他放著好好的公家飯不吃,凈瞎折騰。
但沒幾年,他的生意已經風生水起。原來工作過的工廠,卻先從三班倒變成了兩班倒,最後下崗了三分之二的工人。
剛來北京時,認識了一個做烘焙材料批發的阿姨,也是90年代後期主動離開國企這個「鐵飯碗」,自己做生意的。
當她和老公離開工作了二三十年的單位時,很多同事都覺得不可思議:放著好好的正經工作不做,幹啥個體戶啊,累死累活一年到頭只過年才能休息兩天。
等大批同事被買斷工齡時,他們的生意已經大有起色。接觸到的天地更寬廣,他們的眼界已今非昔比:投資房產、投資基金和股票,財富的雪球越滾越大,而他們的精神世界也因為事業的紅火而更加豐富。
現在,當他們那一波下崗職工盼著每年那三兩百的工資增長時,阿姨和老公也開始享受真正的退休生活——他們的房租、基金收益,足夠支撐他們一年三五次的國外國內旅行,住四星五星級賓館也完全沒有負擔。
當初覺得她放棄鐵飯碗很可惜的同事,一邊羨慕她財務自由的生活,一邊覺得她運氣太好,趕上了個體戶的最好時候。根本忘記了她初起步時,家裡連個麵包車都沒有,每天四五點起床倒三四次公交車去門面房,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的辛苦。
老家的鄰居和這位阿姨,都是在最關鍵的人生轉折點,自己選擇了去折騰生活,而不是被動地被生活折騰。如果說人這一生的辛苦是個定數,他們就是用年輕時十年八年的辛苦,換來了晚年的安康幸福。
3與生俱來的惰性促使人這一生,都處於對人生的變故是主動迎敵還是被動接受的糾結。
每個人都貪戀安穩,可這生活哪有什麼現世安好?只有永遠改變,才是永恆的不變。
現在,依然有不少在體制內的朋友,一方面不願意放棄安穩但「味同嚼蠟」的工作,一方面又對奮鬥的人生蠢蠢欲動。這就如同找工作的人,都希望「錢多活少離家近,還能滿足我詩意和遠方的追求」。
可是,這世上哪有這麼划算的買賣?我們所見的絕大部分財務自由、生活光鮮的人,都曾經歷過暗無邊際的奮鬥與掙扎,比如連續兩個月一天只睡四個小時,比如曾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出差,比如為了推送稿子人在國外的公園還背著筆記本碼字……(出身優渥的富二代不在普通人的隊列)
那些我們看起來活得舒坦的人,絕大部分擁有三個特點:特別能吃苦,看得特別遠,特別不算計。
只有曾經吃過別人未曾吃過的苦,才能享受到別人享不到的福;
只有遇事比別人多考慮,才能預見一年後三年後甚至五年後的日子怎麼樣;
只有不斤斤計較,主動給予,人脈才能越來越多,在事業上順風順水。
所以,當紙媒日漸衰敗,一小部分人勇敢脫離安穩,在自媒體圈大放異彩時,像我一樣思想相對保守的人,還留戀熟悉的圈子以及熟悉的工資。最終,提前跳出來的人,很多都實現了以前從未想過的成功。
老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話用來調節一下鬱悶的心情還好,如果奉為至理名言甚至逃避現實的借口,只能一步被動,步步被動。
車到山前是有路,但如果是羊腸小路呢?車還能行走嗎?
船到橋頭被水流沖得變直了,但萬一橋洞過不去被卡在那裡呢?
(閆涵媽媽私人微信:yanhanmama1;閆涵媽媽新浪微博:閆涵媽媽2016)
拓展閱讀:懂你的男人一定明白這件事
推薦理由:男人對你好不好,關鍵是心思有沒有到位。
拓展閱讀:別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推薦理由:有所保留,並非不真誠,而是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隱私。
微信|閆涵媽媽
ID|yanhanmama2016
推薦閱讀:
※寶寶一歲多,怎麼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呢?
※白襪子怎麼洗?
※五香鹵鵪鶉蛋的做法,五香鹵鵪鶉蛋怎麼做好吃,五香鹵鵪鶉蛋的家常做法
※怎麼去看懂人心。
TAG: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