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先別急著指責 家長也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先別急著指責 家長也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小棉   孩子犯錯,先別急著指責,需要父母去分析孩子為什麼犯錯。最近,有一則小故事在微信中被家長們大量轉發。故事說的是一位名叫史蒂芬·葛雷的科學家,他兩歲的時候想自己嘗試從冰箱里拿一瓶牛奶,結果瓶子很滑,他沒拿住,掉在了地上,牛奶灑得滿地都是。史蒂芬·葛雷想,這下完了,肯定要挨媽媽罵了。但是令他出乎意料的是,媽媽看到這一切後並沒有教訓或懲罰他,反而說:「哇,你太能幹了,竟然能把奶瓶摔成這樣,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奶水坑呢!在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里玩幾分鐘?」  這可把小史蒂芬高興壞了,他還從沒玩過牛奶呢!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地面清理乾淨了,對史蒂芬說:「你拿奶瓶的實驗失敗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為什麼失敗吧。你拿個瓶子裝滿水後,看看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搬運方法,使瓶子不會掉到地上。」  史蒂芬學發現,如果他用雙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會掉。  史蒂芬·葛雷回憶說,從兩歲那年起,他不再害怕錯誤,因為錯誤只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科學實驗也是如此。實驗失敗沒有什麼值得隱瞞的,即使出錯的原因在於我們自己,我們還是會從失敗中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開明的母親!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位富有個性的科學家。  之所以被史蒂芬的故事打動,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史蒂芬的媽媽身上的教育智慧。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也許會對孩子發脾氣,訓斥孩子,「怎麼這麼淘氣,看你把牛奶灑了一地,怎麼這麼不聽話」。脾氣再爆些的家長,甚至會在孩子的屁股上來幾下。最後的結果是,家長生氣,孩子哇哇大哭。下次再做同樣的事情時,還是不得要領,並害怕媽媽的斥責。  從史蒂芬媽媽的身上我們學到:孩子犯錯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  纏人、不好好吃飯、亂塗亂畫、搗蛋、撒謊、偷拿別人的東西、貪玩、不愛學習……以上的種種行為,相信在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曾經有過,也許現在正在發生。心理學家認為,通過這些錯誤,孩子能夠確定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也可以獲得對錯誤的免疫。  不要說孩子,就連我們成年人也不敢說自己不會再犯錯誤了。這樣想,是不是覺得孩子犯錯誤也沒有那麼可氣?有這樣一個溫和的心態,家長就不會遷怒於孩子,而會採取一種恰當的方式來處理。比如,淘氣的甜甜又光著腳在地上亂跑,在和弟弟玩抓人遊戲時,她竟然跑到了床上,乾淨的床單上立馬多了幾個小黑腳印,甜甜媽非常生氣,真想揍她兩下,說了好多次了,她總是不聽。後來,甜甜媽平靜了一下,拿著臟床單對甜甜說,媽媽說了很多次了,你總是不聽,這次你要把踩髒的地方洗乾淨。甜甜知道錯了,乖乖地洗起了床單。當媽媽問她洗得累不累時,甜甜哭著說,累,我以後再也不光著臟腳上床了,媽媽洗床單很累。從那以後,甜甜再也沒光著小臟腳上床了。  讓孩子明白不需要害怕錯誤和失敗  就像史蒂芬說的,他不再害怕錯誤,因為錯誤只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是這樣的,沒有人做事不出錯的,如果你的孩子做事不出錯,家長們倒是應該小心。只有犯錯誤,孩子們才能知道正確的方法,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  引導孩子尋找成功的方法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通常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犯的錯上,然後斥責甚至打孩子一頓完事,至於該怎樣告訴孩子避免錯誤,並引導孩子找到成功的方法,家長似乎很少考慮。而史蒂芬的媽媽做到了,她不僅告訴孩子打碎牛奶瓶沒關係,還引導史蒂芬找到正確拿牛奶瓶的方法。其實,這才是父母最該做的事情,不要把眼光盯在錯誤上,而是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去摸索、去發現,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犯錯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會著急生氣,這是正常的,畢竟家長也是有情緒的。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常常透視出父母早年未處理好的情結。但是,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對孩子提出過度要求。  小孩子也是有羞恥心的,尤其是在其犯錯誤遭受家長批評後。所以,有些孩子在做了錯事後,會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因為他害怕承認錯誤後會受到父母的懲罰。所以,父母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做錯了不要緊,但是要告訴媽媽,然後咱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這樣的態度會使孩子在犯錯之後,把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如何逃避父母的訓斥。它會使孩子更容易學會承擔後果。孩子也會因此很信賴家長,並很有安全感。  孩子犯錯後,需要父母去分析孩子為什麼犯錯,行為的動機是什麼,如果動機是好的,要先表揚他,以減少孩子的焦慮;再看方法對不對,最後看結果如何,錯誤是怎樣形成的。在《果果媽總是有辦法》一書中,果果為了給姥姥挑一個甜蘋果,把家裡所有蘋果都啃了一遍,當果果媽了解真相後,通過用耳聽、用眼看、用手摸等方法,教果果辨識甜蘋果都有哪些特徵。犯錯是孩子的權利文 李子勛   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確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可以獲得對犯錯的「免疫」。孩子與哺乳動物小時候一樣,要在遊戲中預演攻擊與防禦、殘忍與仁慈、捕獲與逃避,才能獲得生存的能力。  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容易忽視孩子心理與行為發展的順序漸進或個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會的模子去「克隆」一個好孩子,這種削足適履的做法會讓許多孩子生出問題來。反之,如果家長過度地隨著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又會出現人際環境的適應不良。父母如何找到平衡?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勛推出了新書《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勛的後現代親子課》,其中提出了一種更溫和、更貼近自然、更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教育方式。  犯錯是一種心理需要  孩子的各個年齡段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相似的問題。1歲:吵夜,纏人;2歲:不好好吃飯,說話發音不清;3歲:亂拉屎尿,亂塗亂畫……其實犯錯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未曾體驗的東西,長大後就欠了債,內心總有些不安寧。有時會以衝動般的行為或變樣的舉動來實現那些未竟的「事業」。孩子在2-5歲時,許多負性情緒:憤怒、對抗、殘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適當地表達,從中獲取管理這些情緒的經驗,學會節制。孩子犯錯需要合適的年齡,5歲孩子當街撒尿,別人只會一笑,12歲還當街撒尿就會被視為不正常。同樣,一個小孩子傷害小動物,遭受過父母的斥責,長大了就不會跑到動物園去跟狗熊過不去,這可能是幼稚行為的延遲出現。  小錯不犯犯大錯  我們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小錯誤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錯誤,究其原因,是沒有犯錯的經驗。積極地看,每個孩子都會欺負別人,也會被人欺負,從中可以學會自我保護。砸爛東西、傷害小動物,從中學會憐憫、愛惜和承擔責任。對人撒謊,從中知道誠實的重要,學會如何保持緘默或運用一些模稜兩可的語句來應對困境。與父母或老師的對抗,懷恨在心,謾罵,違拗,向別人水杯里吐唾沫,從中學習協調與權威的關係,學習服從與心理平衡技術。逃學,不做家庭作業,上課不好好聽講,體會到自由是有代價的,短時的放縱必定有長久的損失。比較嚴重的錯誤是鬥氣打架、偷拿別人的東西、惡性撒謊、侵害別人利益、無故離家出走等,這些錯誤看起來很糟糕,但孩子還是可以從中獲益,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承受不愉快的處罰和社會壓力,遭受孤獨與焦慮。  犯錯也需要心理能力  其實,犯錯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能力,沒有心理能力的孩子可能也不敢犯錯。關鍵是犯錯的時機要把握好,在該犯錯誤的年齡犯些必要的錯誤。小孩子如果犯了大錯(面臨學校除名、巨大的賠償,離家出走等),就成了孩子人格發展的危機,父母有時也不得不來幫助孩子承擔部分責任。要讓孩子不犯大錯,必須讓孩子從犯小錯中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那麼,明知孩子的行為會失敗,家長是任其發展還是加以制止,這要看犯錯後的責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幫助他預見後果是重要的,不讓他犯不該犯的錯。不犯錯的孩子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燈心理諮詢 這個標題是不是有些奇怪?會不會有父母以為是我們寫錯了?其實沒錯,心理學研究發現,不會犯錯的孩子,的確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人無完人,誰在社會上不會犯錯?不要說孩子,就連成人、名人、偉人、老人都可能會犯錯,是吧?那怎麼才會不犯錯呢?答案就是少做事。你會發現,有很多的乖孩子,他們除了學習,其他的事很少做,父母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沒說的肯定不會去做。這種孩子好養,好教育,只是如果你關注一下他們的心理的話,你會發現他們內心自卑、害怕、退縮。為什麼會這樣呢?通常不會犯錯的孩子背後,都有至少一個嚴格要求的家長。經常地批評、責罵,讓孩子不敢去主動的做事,不敢去多做事。於是,孩子便不會去犯錯,不敢去犯錯。我們認為,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會需要主動一點,會做錯事一點的。他會稍稍越出一點界線,但並不會太多,並不會犯原則性的錯誤。只要家中耐心引導,他就能夠找到方向的。而經常犯錯,經常越界的孩子,則也是不太健康的。根據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觀點,他們可能是在尋求父母的關注。這類孩子感覺到的關注和愛普遍不夠。所以,把關注和愛維持在一個重要的點,是親子教育中的關鍵。多了,是溺愛,或是要求過嚴;少了,是愛的缺失。至於需要怎麼去尋找到這個點,這就需要父母慢慢用心去體會了。在心理諮詢中,我們發現100對親子,可能有99對這個點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家庭、每個孩子、沒對父母的性格不一樣、心理素質不一樣,這個點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只能陪著父母去一點一點的測試,多了就少點,少了就多點,但最終,都能夠找到這個平衡點的。在這個平衡點的作用下,孩子會偶爾犯點小錯,但要記住,犯點小錯的孩子,心理更健康!為什麼我的孩子總犯錯?其實犯錯是一種心理需要。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確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可以獲得對犯錯的「免疫」。人類的孩子與哺乳動物小時候一樣,要在遊戲中預演攻擊與防禦、殘忍與仁慈、捕獲與逃避,才能獲得生存的能力。不少父母在養育和教育孩子時,容易忽視孩子心理與行為發展的順序漸進或個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會的模子去「克隆」一個好孩子,這種削足適履的做法會讓許多孩子生出問題來。反之,如果家長過度地隨著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又會出現人際環境的適應不良。 父母如何找到平衡?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幾個重要概念,希望所有的讀者和家長跟隨本書一起去發現一種更溫和、更貼近自然、更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教育方式。>>>點擊閱讀我家的敢敢8歲了,其實他一點都不勇敢,原因是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我們四個人整天貼身相隨。敢敢的爸爸說,不能讓孩子犯錯誤,老犯錯誤的孩子會學壞。所以,全家人都在消除可能讓敢敢犯錯誤的機會。結果,一不留神,敢敢就幹壞事,今天砸壞鄰居的窗,明天弄傷別人的狗,每天,都有來我家裡告狀的人。敢敢幹了壞事,就會嚇得躲起來,我們就不得不替他受過。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煩惱,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相似的問題。1歲:吵夜,纏人;2歲:不好好吃飯,說話發音不清;3歲:亂拉屎尿,亂塗亂畫;4歲:搗蛋,違逆,惡作劇;5歲:撒謊,欺負小孩子、小動物;6歲:闖禍,偷拿別人的東西,砸爛玻璃;7歲:多動,貪玩,不愛學習;8歲……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心靈像一個空白的錄像帶,需要對所有情緒(快樂、痛苦、悲傷、驕傲、自滿、受挫、愛恨)作預演體驗,留下適當的印痕,今後的日子裡這些印痕是可利用的資源。在面對複雜環境時,孩子通過「心理反芻」,找到較為合適的應對方法。像人體免疫系統的形成,1~3歲是一個最佳的時期,過了這個時期,要形成有效的免疫,肌體就要付出應激與發炎的代價。其實犯錯是一種心理需要。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確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可以獲得對犯錯的「免疫」。人類的孩子與哺乳動物小時候一樣,要在遊戲中預演攻擊與防禦、殘忍與仁慈、捕獲與逃避,才能獲得生存的能力。敢敢遭受貼身看護,顯然會失去一些實現行為情緒的時機。小時候未曾體驗的東西,長大後就欠了債,內心總有些不安寧。 有時會以衝動般的行為或變樣的舉動來實現那些未竟的「事業」。孩子在2~5歲時,許多負性情緒:憤怒、對抗、殘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適當的表達,從中獲取管理這些情緒的經驗,學會節制。孩子犯錯需要合適的年齡,5歲孩子當街撒尿,別人只會一笑,12歲還當街撒尿就會被視為品行不端。同樣,一個小孩子傷害小動物,遭受過父母的「斥責」,長大了就不會跑到動物園去跟狗熊過不去,這可能是幼稚行為的延遲出現。孩子小的時候,該犯的錯誤沒有機會犯,到了不該犯錯的時候,卻用幼稚的行為去「補課」,那真是有些得不償失。我們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小錯誤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錯誤,究其原因,是沒有犯錯的經驗。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孩子成長的資源!拿敢敢來說,他的行為在心理學叫做攻擊性外顯,解決的辦法是讓他承受行為的責任,去面對譴責,賠償損失,向別人道歉。這樣的好處一是擺脫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並不總能為所欲為。二是遭受必要的情緒挫折,體驗到後悔、難過、害怕是什麼東西。三是學會協調攻擊慾望與環境的關係,慢慢把攻擊行為轉向積極安全的範圍(如運動,競賽)。積極地看,每個孩子都會欺負別人,也會被人欺負,從中可以學會自我保護。砸爛東西、傷害小動物,從中學會憐憫、愛惜和承擔責任。對人撒謊,從中知道誠實的重要,學會如何保持緘默或運用一些模稜兩可的語句來應對困境。與父母或老師的對抗,懷恨在心,謾罵,違拗,向別人水杯里吐唾沫,從中學習協調與權威的關係,學習服從與心理平衡技術。逃學,不做家庭作業,上課不好好聽講,體會到自由是有代價的,短時的放縱必定有長久的損失。比較嚴重的錯誤是鬥氣打架,偷拿別人的東西,惡性撒謊,侵害別人利益,無故離家出走等等,這些錯誤看起來很糟糕,但孩子還是可以從中獲益,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承受不愉快的處罰和社會壓力,遭受孤獨與焦慮等等。當然,並非一定要鼓勵孩子去犯錯,順其自然比較好。犯錯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能力,沒有心理能力的孩子可能也不敢犯錯。研究發現,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犯錯的機會要多一些,錯誤也要大一些,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在化學試驗中,曾把一個小試驗室炸翻。可以說,敢犯錯誤的人都會是一些有希望的人,關鍵是犯錯的時機要把握好,在該犯錯誤的年齡犯些必要的錯誤。小孩子如果犯了大錯(面臨學校除名,巨大的賠償,離家出走等),就成了孩子人格發展的危機,父母有時也不得不來幫助孩子承擔部分責任。要讓孩子不犯大錯,必須讓孩子從犯小錯中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那麼,明知孩子的行為會失敗,家長是任其下去還是要制止,這要看犯錯後的責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幫助他預見後果是重要的,不讓他犯不該犯的錯。孩子犯錯考驗父母孩子的犯錯就像在學習中遇到難題,父母需要像老師解題一樣幫助孩子去分析。首先是行為的動機,如果動機是好的,先表揚他,以降低孩子的焦慮;再看方法對不對,方法不錯,或部分不錯,肯定他,讓他知道部分行為還是被認同的;最後看結果如何,錯誤怎樣形成。孩子也許開始以為自己是對的,父母需要告訴他任何行為不僅需要自己的滿足,還需要別人的認同,要得到認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規則,告訴他通常有哪些處事的規則。通過這樣的教導,孩子很快會從犯錯中學到很多好的東西,同樣的錯誤也不會一犯再犯。犯錯有幾種類別:一是無心之錯,原因是孩子缺乏經驗,對行為的後果不能預見,這些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二是有意之錯,有好的動機但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好心辦壞事,幫倒忙,比如想幫媽媽洗碗卻砸壞了一疊盤子。三是無理之錯,想要發怒氣、報復或攻擊誰,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協調不好本能與環境的關係。只要我們提醒孩子不要總犯同樣的錯誤,或不要去犯無意義的或低級錯誤就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要讓孩子在錯誤中獲益,家長們一定要避免兩個不好的傾向:一是父母竭盡全力來預防孩子犯錯,一旦犯錯又竭盡全力讓孩子避免受罰,以為孩子犯錯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過。其實不然,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出差錯,但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錯看成是教育的良機,使孩子從犯錯中獲得成長。二是過度懲罰,以為不管多大的孩子幹了錯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是品行或道德問題,凡事上綱上線,把事態說得很嚴重,甚至不惜用謾罵體罰來糾錯,使小錯變成重大的心理創傷,犯錯違規的衝動沒有化解,而是被潛抑和深藏,成為一種心理情結,削弱了孩子的防禦能力與生存能力。糾正孩子的錯要先解決好父母內心的情結,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時不會那麼有理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也是人。孩子的有些錯誤還會激發父母早年的心理創傷,無意識地想通過教育孩子去糾自己幾十年前的錯。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常常透視出父母早年未處理好的情結,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就能避免父母的過度要求。在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孩子遭受輕微體罰,不會形成長久的心理創傷;親子關係不良的家庭凡事小心,一句不恰當的話,會讓孩子記仇一輩子。應對錯誤的一般原則:孩子2歲前,父母不能責罰孩子;2~5歲,父母對犯錯的教育要順其自然,多鼓勵和肯定;5~12歲,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學習社會規則和承擔成長的責任;12~16歲,如果孩子外向,心理承受力強一些,對錯誤的批評可以引入是非觀念,對內向的孩子還要多注意。對道德、良知的培養,父母不要心急,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會變得善良與懂事。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不少家長卻妄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實現「零瑕疵」   葉丹 張強  孩子都是在犯錯和改錯中成長的,但眼下的不少家長卻妄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實現「零瑕疵」:懂事、聽話、多才多藝,尤其是學習成績必須要一路飆升,不容許有半點停滯與退步。如此「完美」的要求之下,孩子生怕犯一丁點兒的錯,這樣的家教,孩子如何長大?  妄想孩子成長「零瑕疵」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脾氣不好任性怎麼辦?不好好寫作業怎麼辦?無數的「怎麼辦」透露出家長急切而焦慮的教子心態,這些都是父母不接納孩子有錯誤的表現。所謂金無足赤,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正在成長中的孩童,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現如今的家長卻容不得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丁點瑕疵。不論是學習成績的不如意,還是不聽話、逆反家長,在大人眼裡都稱得上「十惡不赦」。  這些家長們不準孩子犯錯,也不給他們犯錯的機會。蹣跚學步時,一旦遇到高低不平的地面或是台階,家長必定一把將孩子抱起,生怕其摔著。若家長「沒看住」,孩子摔個馬趴,其他家屬肯定指責這位大人不細心,就連周圍不相干的人也會好心提醒「大人必須留神障礙物」!待孩子長大些,離開父母視線,反而經常絆倒、摔跤,倒是那些「心寬」家長的兒女,早早就學著自己摸索,練就了自我保護的本領。因噎廢食的例子不勝枚舉:有的家長嫌孩子經常將水灑在地上就剝奪其自己洗內衣的權利,而又有很多家長怕孩子打碎碗碟,也不給他們洗碗的機會。  我們的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犯錯和改錯的機會,在他們眼裡,孩子不能出現失誤。尤其是學習方面,這些家長篤信「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信條,不容許孩子出現成績下滑,即使是維持現狀也不行,孩子沒考好,責怪、找原因,「下次必須努力」是他們不變的言語,而孩子成績有進步時,「再接再厲」之類的語言更像給孩子提要求。  然而,家長在不給孩子犯錯機會的同時,也失去了訓練孩子改錯能力的機會。很多家長都有被孩子騙的經歷,孩子辯解說「不敢告訴你們」,何為「不敢」,因為家長不容許他犯錯,觀念里「不犯錯的才是好孩子」,所以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孩子認為犯錯必定大難臨頭,或者妄想矇混過關,或把責任都推給別人。總之,家長壓根就沒教授其改錯之法。  為達到爹媽的目標而努力  很多孩子也不解,明明自己很努力,可為嘛爸媽就是不滿意!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頗高,歸根結底,家長不接納孩子犯錯的原因在於認為其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聰明的孩子早就深諳此理。六年級的小靜成績中上等,可每次考捲髮下來的時候都看不到她快樂的表情,有一次,當得知自己數學名次比上次月考下降五名時,小靜跟同桌說:「今兒晚上又該混合雙打了!」同桌很不解,因為小靜不過是從第四名下滑到第九名,尚未跌出前十,頂多也就挨幾句罵,親爹親媽怎會痛打呢?小靜說:「在我父母眼裡,不得前三名就是失敗,如果跌出前五名,一概暴打。」孩子說這些的時候很平靜,看不出半點懼怕,早就習以為常。  小靜的母親倒不辯解,直言:「她離我的目標差得遠呢,這孩子不僅應該考班裡第一,更要在年級名列前茅,將來上最好的中學。實不相瞞,孩子這好成績就是打出來的,雖然一直以來對她都是高標準嚴要求,但批評教育作用不大,後來一狠心,三天一頓打,成績上升明顯。」說這些時這位女士明顯帶有自豪感。雖然很多家長都對體罰這一點持保留意見,但小靜噌噌上漲的成績確實羨煞旁人。  大人們口口聲聲說著「為孩子好」,可他們對未成年子女的接納程度卻很低。不少學生說:「有時自己對成績挺滿意,可媽媽還是不高興。想要達到他們的要求好難。」一些家長慾壑難填,永遠沒有對孩子滿意的時候。  除了學習,一些人對孩子其他方面也小有苛刻。青春期逆反本來屬於正常情況,可一些家長仍然希望孩子事事彙報,受不了孩子的頂撞或陽奉陰違,親子間的矛盾愈來愈深。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實際上,如果孩子一直都不犯錯誤,那麼就沒有面對失誤和改錯的機會、能力。甚至有人說,一定的錯誤更能促進孩子的成長,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聰明的家長並不會因孩子一次或一個階段的錯誤而暴怒不止、妄下結論。相反,他們接納現實、也相信任何錯誤都是暫時的。無助、壓抑,是很多成績下滑的學生形容自己感受時常說的詞,此時他們更需要來自家長的關懷、支持。回想當年的自己,已經成為某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的李蕾還有些不好意思。李蕾小學、初中成績不錯,但高一時,由於進入名校,競爭加劇,有點跟不上趟,再加上「早戀」,名次一落千丈,幾次大考都處在班級墊底的位置。  對於女兒的成績下滑,李媽媽並沒有進行嚴厲批評,只是告訴孩子努力過、不後悔就好。因為她知道,女兒一直很努力。在某次月考時,一向排名落後的女兒一躍進入中上等水平,但李媽媽深知這是孩子「超水平發揮」,也就未對她說「再接再厲」的話。果不其然,之後的考試李蕾被「打回原形」,李媽媽反而安慰孩子。李蕾說:「當時連我都不能接受自己的退步,可媽媽卻告訴我這很正常。高二時,由於失戀,成績下滑得更厲害,在情感和學業雙重打擊之下,我甚至想到休學逃避現實!」  那時的李蕾厭學情緒已經十分明顯,李媽媽早已發現苗頭,她後來說:「最怕孩子失去自信和希望,我當時已經不問分數、名次,只是鼓勵她按時上學、寫作業,從精神上支持孩子。這話說起來容易,但是看著那全線飄紅的分數卻不敢多問的壓力也不是一般家長能承受的啊。當時安慰自己:一定要讓孩子順利高中畢業,即使考不上大學,上大專也成,堅決不能"休學留級"!太多的例子都證明了厭學的孩子休學後更厭學!」事實證明李媽媽的決定相當正確,高考時李蕾正常發揮,順利考上大學,四年後又考取研究生。  如今,李蕾已經擁有不錯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她說:「當年自己內心很苦悶無助,甚至自我懷疑、想過退學,覺得無顏面對同學和老師。而媽媽,即使我的成績是班裡最後一名,也從未懷疑過我的上進心和能力,讓我一直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業,更不追問結果,讓我懂得付出就好。這樣的信念陪伴我許多年。雖然我的大學不是重點大學,但是從大一起我並沒放鬆,徹底走出厭學陰影,主動學習本專業和其他領域知識。如今我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絲毫也不比當年比我成績高很多的高中同學差!這一切,都要感謝母親的接納和引導!」  編輯點評  怕犯錯的孩子沒安全感  接納孩子是父母應有的最基本的態度。多少家長,孩子成績高時洋洋自得,孩子成績低時數落指責。孩子的無助壓抑他們看不到,更無心為其指明前方的路。難怪孩子說:「我們更需要勝不驕敗不餒的好父母。」  同樣,沒有接納就沒有理解,缺乏溝通。孤獨無助時,家長的安撫對孩子來說是強大動力。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孩子願意跟父母溝通,遇事可以隨時求助父母,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因為這樣既可以放鬆情緒,也可以得到父母實質性的幫助。相反,若家長看到孩子犯錯便打罵數落,孩子心生恐懼, 自然會從此封口,大事小情都不再讓家長知道。  最重要的是,兒童最初的安全感來自養育者(主要是母親)。心理學理論講,一旦確認他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意義和價值,兒童就可以繼續發展自己,不會再浪費精力和時間去獲得安全感。他們內心堅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愛的,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我相信自己的判斷。」 有安全感的孩子自然信心爆棚,正常發展,不會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擾,也不會遇見困難就輕易放棄努力。相反,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總是感到世界是有危險的、父母是不愛自己的,覺得會被父母拋棄。他總是在想辦法證明:父母是愛我的,他們會照料我,不會拋棄我。怕犯錯的孩子都會出現安全感缺失等一系列問題,他們覺得父母愛自己的前提是「不犯錯」,而非無條件的愛。
推薦閱讀:

遇上你或許就是個錯誤(同人唐曉翼的文)14.無
三角肌前束鍛煉:前平舉常見4個錯誤!
駕校教練的五大駕駛錯誤
妻子這三種錯誤,再好也別原諒她!
【轉載】米飯也成垃圾食品?錯誤煮飯才是禍首

TAG:孩子 | 錯誤 | 自己 | 犯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