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臨習之五:墨法解析
墨法是中國書法重要的形式之一,由墨法產生的枯濕濃淡、輕重虛實,也是書法表現節奏、韻律、情感、神採的重要手段。一張成功的作品,應該是墨色變化自然,與線條的運動節奏、結構變化融為一體,互為生髮。「乾裂秋風,潤含春雨」,歷代書家都善用墨色的變化。因此在書法技法的研究中,對於墨法的研究是重要的內容之一。
用墨概述
中國人用毛筆書寫,一定以有顏色的液體作為媒介。我們從出土的彩陶紋飾、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來看,中國遠在新石器時期就有用黑墨或丹砂書寫的用墨史跡。《莊子》有「舐筆和墨」的記載,可見在先秦時期已通行用墨。傳說發明墨的是漢代制墨專家韋誕,這是文獻中關於制墨家的最早記載,韋誕墨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之譽,說明漢代制墨工藝已相當成熟。至五代,南唐李廷珪制墨最精,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諺語。直至宋代,李墨的產地歙州改名徽州,故徽墨名傳天下。清初,制墨工藝已達鼎盛,著名的有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四家。至光緒年間,謝松岱、謝松梁兄弟研製發明了一種墨液「雲頭艷」,從此開墨汁製造之先河。
古人用墨多有講究,清代王澍《論書剩語》云:「古人作書未有不濃墨者,晨起即磨墨汁升許,供一日之用。及其用也,則但取墨華,而棄其渣滓,所以精彩渙然,經數百年而墨光如漆,余香不散也。」所以古人對選用墨條、硯台也特別重視。墨一般分為兩類:一種為松煙墨,墨色雖黑但無光澤;一種為油煙墨,烏黑髮亮,書畫皆宜。硯材有玉、石、陶、瓦、磚、瓷、澄泥等。一般用的為石硯,主要為廣東端州出的端硯和安徽歙縣出的歙硯兩種。現在上好石材老坑價格昂貴,非一般人能承受。我們如要磨墨而書,對於墨條、硯石的選擇還是要相對考究些,不要買質量太次的墨條和硯石。磨墨也要注意方法,古人說「重按輕推,徐徐盤旋」,不宜過輕過急。硯台使用後,要將餘墨洗去,不然殘墨易乾結成渣塊,妨礙研磨,損害硯面,且易傷筆毫。因此,古人有「寧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三日不洗硯」的說法。
與古人相比,我們現代人大多沒那種磨墨的耐心,大多數人即以現成的墨汁作書。由於墨的好壞直接影響書寫效果,故我們在選用墨汁時還是要有所講究。當然,最好的折中辦法是墨汁和研磨相結合,即墨汁加水後再磨墨。
另外在工具材料上,用墨除了與水、墨、筆等有著密切聯繫外,紙張的選用也是重要的因素。紙是積澱人類精神文明最為重要的承載材料之一,一部書法發展史就是以紙為主要書寫材料的書寫史,古代帛、絹、紙的發展過程也反映了社會文化和審美追求的轉變。古人對書法用墨的重大認識和轉變發生在明代,這與當時宣紙的研製和使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紙張一般分為熟紙、生紙和半生熟紙。熟紙是完全不洇化的紙,生紙是洇化的紙,半生熟紙則介於兩者之間。生紙適於寫意,故草書、大字等可選用吸水性強的生宣紙來表現;正書、小字等宜選用熟一些的宣紙來書寫;對於小字行書的學習,建議還是選用半生熟的宣紙為好。當然,書寫時如為了追求特殊效果則另當別論。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對不同的紙張多進行嘗試,熟練掌握與水、墨、筆的配合關係,充分了解各種紙張的用墨性能,這也是書法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墨法要求
由於中國書法表現單純漢字的特點,與中國水墨畫相比,書法墨法的要求還是相對簡單些。那我們在書法用墨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主要可概括為兩點:一為濃淡相宜,枯濕妙用;二為變化自然,氣韻生動。
(一)濃淡相宜,枯濕妙用
張彥遠有「運墨有五彩」之說,後人也有所謂「七墨」「六色」「五彩」之說。「七墨」一般指焦、濃、重、淡、清、渴、宿;「六色」一般指黑、濃、濕、干、淡、白;「五彩」一般指濃、淡、潤、渴、白。在書法中主要有濃墨、淡墨、枯墨、濕墨、宿墨、漲墨等墨法的運用,其中濃淡枯濕最為重要。
濃墨是常見的一種墨法,白紙黑字,飽滿醒目,神采外耀,古人多用此法。淡墨是一種介於黑白之間的中間色,給人以秀潤淡雅之感。但書法中的淡墨相對於水墨畫中的淡墨,層次要單純得多。歐陽詢說:「墨淡則傷神采,絕濃必滯鋒毫。」濃淡是我們書寫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古人是磨墨而書,磨好墨的濃度就決定了濃淡層次,而且磨出來的墨即使不加水也會有天然的墨色。而當代人一般用墨汁,如不會用墨用水,即使好紙亦很難寫出豐富的墨色變化。可以說,不善於用墨的人,濃則枯、淡則薄,寫出的字必定了無生氣。
何謂「枯濕」?枯墨,指在行筆書寫中因迅疾的筆勢、遒勁的筆力或筆上少墨的狀態下而出現的枯澀之感。濕墨,指筆中所含水分較多,筆畫易見豐腴秀潤、血肉豐滿,但如筆力不足,運用不當,也易呈現墨不見筆、形如墨豬之弊。枯濕用墨要做到枯則煥然神采、乾裂秋風;濕則豐腴華滋、潤含春雨。枯濕妙用可呈現生動而豐富的墨韻變化。
濃淡相宜、枯濕妙用的關鍵在用水。《墨譚》中說:「墨法,在用水,以墨為形,水為氣。氣行,形乃活。」因當今生產的墨汁大多含膠較重,如直接書寫則下墨不暢,易滯筆。故對於不同的墨汁要通過實踐,熟練掌握如何加水調和。寫小字行書用墨量不大,最理想的當然是磨墨而書。若實在無條件,如能做到墨汁加水後再用墨條磨上一會兒,應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通過邊磨墨邊讀帖,可以讓心情平靜下來,同時可以構思創作、醞釀感情。
如何用水,每個書家可能都有自己的習慣,但其大體的原則肯定是一樣的。通常有四種方法:一是用清水將濃墨直接稀釋後使用;二是先蘸濃墨再蘸清水書寫;三是先蘸清水再蘸濃墨書寫;四是先墨後水和先水後墨交叉使用。當然很多時候是各種方法的綜合使用。對於具體操作,我們暫列一法供大家參考。
書法用墨完全可借鑒中國水墨畫的技法,即寫字時準備一碟清水和一個碟盤,先用清水泡筆(一定要泡透,可根據作品的要求控制水分),然後蘸濃墨在碟盤裡稍加調和即可書寫,這樣便會產生自然豐富的墨色變化。以後每次蘸水、蘸墨要待筆上稍干時進行。一幅作品忌多次重新洗筆蘸水蘸墨,否則易導致氣脈不暢或墨色臟濁,當然亦可根據情況先墨後水和先水後墨綜合運用。另外,具體實踐中如何蘸水舐墨也應大有講究,如蘸水、蘸墨的深淺、方向、角度,等等,皆須不斷探索實踐方能掌握。
歷史上用墨高手可謂層出不窮。我們可通過米芾的《彥和帖》來感受一下他高超的用墨技巧。
▲米芾《彥和帖》
米芾是一位深知用墨三昧的高手,李日華說他「揮霍迅疾,中含枯潤,有天成之妙」。此作為米芾的一件手札,完成整件作品約四次蘸墨。首行濃墨飽蘸,一筆到第二行的「勝(勝)」字,「勝」字因墨的干濃,明顯放慢了速度,「沖勝」兩字也成了全幅中最焦枯的字;第二次蘸墨似乎加了點水,由「山」字一直寫到「暫」字,雖已見飛白但筆致尚清晰溫潤;第三次明顯加了較多的水,墨色由濃變淡,從首字「給」便見毛筆銜接的軌跡,一直到「交」字,筆筆分明滋潤;最後一次又重蘸濃墨,一口氣寫至「夕送耳」。整幅作品濃淡枯濕過渡分明,銜接自然天成。特別是最後補書的三行「本欲來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完全以枯筆為之,干而不燥,枯中見潤,從而使整幅作品的墨色梯度達到了極致,大大增強了作品章法形式中的層次和虛實對比。
(二)變化自然,氣韻生動
用墨與用筆、結字、章法一樣需以自然生動為上,切忌做作安排。一般來說,蘸墨後只要順勢而書,依次而下,自然由濃而淡,由潤而枯,墨干再蘸,同時根據通篇章法再適當考慮上下左右的對比關係,其墨色一般可呈現自然生動的變化過程。而忌寫一字蘸一次墨,或根據上下左右的關係刻意以枯濕濃淡加以安排,其墨色必臃腫濁俗、痴鈍獃滯、神采全無。
行書用墨的變化相比楷書要豐富得多。書有氣韻,字必生動。古人論書圓,無不以氣韻為上。氣韻本於筆法而成於墨法。理解用墨最終還是要歸結於用筆。古人所謂「蹲之則血潤,駐之則血聚,提之則血行,捺之則血滿……」,用筆的輕重、徐疾、虛實等的節奏變化和不同的用筆動作、力度,即可產生枯濕濃淡的豐富墨韻。同樣,墨法也會影響筆法,如飽蘸墨水時要加快行筆速度,墨干時要放慢速度。所以筆墨之道,相輔相成,未有不知筆法而知墨法者。作為初學者,我們切忌孤立地將兩者分開。
書法墨法還可體現意境美。墨色或濃或淡,或枯或濕,或雄奇,或秀逸,在強烈的黑白對比中,虛實相間、意趣相生,表達出書寫者的心性情感和生命節律,同時體現著一種單純、簡約、精微和博大的意境美。歷史上很多書法佳構,名篇巨制,無不體現著書寫者強烈的墨法意識和熟練的用墨技巧。
總之,用墨在習書之初就應該引起重視。這不僅能加強對用筆、結字、章法的認識,對以後由臨摹過渡到創作也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薦閱讀:
※八字格局解析——正官格!附,炎上格略解!
※解析迪斯尼創新必殺技
※解析關於八字癸水日干!
※JPE:年齡差如何影響婚姻滿意度 | 唧唧堂論文解析
※八字納音五行解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