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恆法師:我們應該怎樣放生 從愛惜自己到救贖他命
2013年05月28日 09:11來源:諾那塔院 作者:定恆法師
.cmt em{padding-right:3px;vertical-align:middle;}#cmtTitle em{padding-right:3px;vertical-align:middle;}從愛惜自己到救贖他命(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印媛)
人生在世,誰都想自由自在的,誰都不想被束縛、被控制、被掌握。但是,我們不只是控制其他生物的自由,甚至主宰了它們的生死,掌握了它們的命運。我們自己不想被掌握、不想被控制,也應當去尊重,不要去掌握、控制其他的生物。
人,最愛惜的是自己的命,動物也最愛惜自己的命。人最想要的是自由,生物最想要的也是自由。如是因如是果,我們不想失去自由,我們不想受傷害、受剝削、受壓迫,我們也應當不去剝削它們,也沒有權利去主宰它們的生死。誰都沒有給我們這種權利去主宰它們的命運。
我們既然沒有被授權可以主宰它們的生死和命運,放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是一樣。我們就更不應該去做這樣的事。所以五戒當中的不殺害,從不殺害生命開始,到不傷害有情,不管是惡意的傷害、還是無意的傷害,都要盡量避免。再到不使眾生起煩惱、起矛盾。而且這是我們應當做的,並不是什麼高尚的事情,只是應當做的事情。這是我們為人的一些基本,一些基礎,僅僅是為人的資格、基礎而已。
五戒當中的不殺生,其實是我們犯錯、造罪一個逐漸歸零的過程。就好像從零下慢慢到零度,但是這不是盡頭,也不代表以前犯過的過錯不存在了、抵消了,這僅僅是我們做人的基本的道德準則。
接下去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在這基礎上我們如何行持,我們要做的就是:平等的尊重,平等的愛護!我們以前做好事、做善事,我們都是居高臨下去看待人的,我們從來沒有平等也沒有尊重,所以首先要做的的就是平等和尊重!
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我們要有愛護心、幫助心、憐憫心、救度心。不是內心深處刻意要求自己的,而是有這樣自覺的心,想要去幫助去解決大家的問題,看到一些問題一些困難就能心生憐憫,要去救助、要去幫助。
有憐憫心有救度心,然後才能談到我們真的是為了放生而放生。而不是為了某種任務某種義務去放生。我們要真的生起慈悲心,因為動物最愛護的是自己的生命,我們要做的就是延長他們的生命。看到眾生的疾苦能幫助,看到眾生的困難能幫助,自然看到眾生性命攸關的難處更加能幫助。這種心才是放生的心。
再來說說現在的放生形式有哪些不好?現在的放生許多都是之前預定,大家集在一起,在某個店鋪、某個人、某個寺廟那裡預定,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大家來一起放生。這樣的事有很大的弊端。
一、很多時候放生者在放生過程中,看到生命的逝去漠不關心,沒有慈悲心,放生者更注重的是放生儀式還沒舉行呢,放生活動還沒結束呢,但是很多生命卻在冗長的儀式中不斷走向死亡,而許多放生者的心卻毫無憐憫,很冷漠地看著它們死去,看著它們離去。最後被真正放生的寥寥無幾。這種情況下,放生者更側重的是儀式,只在意儀式的完整,而自己卻沒生起真正的慈悲心。
二、因為有計劃有組織的放生,所以就會預前通知,預前捕撈。因放生者要放生,才會有人提前去抓、去捕撈這些動物。放生者的放生就成了間接的殺生,因為放生者沒有慈悲心,更沒有智慧,所以在放生的過程中放生者很冷漠的去看這種事情的發生。所以很想問一句:這樣做到底是殺生還是放生呢?
三、放生者放生之初並不是為了放生,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抵消自己以往的過錯,或者罪業,或者從放生之中求取什麼,比如平安健康,或者別的什麼。放生者是有所求的,放生者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放生,並不是因為慈悲,並不是因為憐憫,並不是因為救度才去放生。所以因不對,果才不對。所以放生者才會這樣看待被放生的生命,才會這麼冷漠。
那麼我們能不能放生呢?當然可以。但我希望的是:我們放生的目的是因為我們看到眾生疾苦而升起一念慈悲的心,幫助的心,救度的心。而後還要在條件允許下,比如有些鳥兒從小在籠中養大,你把它放生在森林裡它不會生活,不能自理,會很快死去,這就不行。比如現在放生環境不好,我們一放下去別人就大肆捕撈大肆捕抓,結果讓它們生活更加動蕩。我們沒有安全的放生的地方。
有時候不是不想放生,而是條件、因緣不具足,我們就算想做一件好事也很困難。假如這樣的條件這樣的因緣都成熟了,有這樣的條件有這樣的去處,我們可以不定期、不定點、不定時的,只是為了自己見到的受苦從生,因為有心想要去幫助它,救度它而去放生,不是刻意的,或者組織的,這樣都不好。因為這樣的放生、儀式、儀軌反而比較重要,自己的慈悲心、憐憫心從來沒有人提倡,也不會有人說這是重要的。
定恆法師簡介:
定恆法師,童貞出家,畢業於河北佛學院,現任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諾那塔院監院。
推薦閱讀:
※學誠法師:如何對治現世貪著
※凈空法師:持名念佛就是無上的深妙禪
※智圓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十六)
※凈空法師法語
※慧律法師《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學記73?【如來讚歎品第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