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如何建設福地洞天 神仙居所宜人居

文/熊鐵基道教洞天福地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清」、「幽」道教的洞天福地是自然與人文的有機結合,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建築宜居的宮闕洞府,修仙煉道,過著中國古人長期嚮往的神仙生活。古代人們曾想像過「仙境」在天上、在海外,最後落實到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這就促成了洞天福地的產生。從唐代開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幾乎遍布全中國,當然這些數字是不能反映全部實際的,隨著時間推移,道教不斷發展,在上述地方之外,又別有洞天形成,例如武當山、嶗山等道教聖地。

道教洞天福地建設起自於對「仙境」的追訪(資料圖 圖源網路)洞天福地除自然環境之外,更是人們建設起來的,其建設的指導思想,可以說是「清」「幽」二字。我們可以從唐代高道司馬承禎的《天地宮府圖》之「序」中看出來:「夫道本虛無,因恍惚而有物;氣元沖始,乘運化而分行。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意思是,建設洞天福地的指導思想就是能生萬物之道、虛無清靜之道。參考《舊唐書·司馬承禎傳》的記載,就更為清楚。唐玄宗聽從承禎「上言」:「因敕五嶽各置真君祠一所,其形象、制度,皆令承禎推按《道經》創意為之。」也是說指導思想是《道經》,也就是《老子》。玄宗還令司馬承禎「以三體寫《老子經》」,他死後玄宗「下制曰」:「道士司馬子微,心依道勝,理會玄遠,遍游名山,密契仙洞。」以這些為背景再來讀前引序文,玄奧之義就可理解了。「列宮闕於清景」,「開洞府於名山」,就是在各「清景」「名山」建設洞天福地,「列」「開」二字就是建設之意,建設的原則可概括為「清」「幽」二字,「開」「列」之前的兩句就含此意。「精象玄著」,生成萬物的靈氣非常深妙;「幽質潛凝」,沉靜安閑、隱深安定之意。整個敘述是說洞天福地的建設,要符合清靜、自然、無為之旨。在洞天福地建設的實踐中是貫徹了這樣的宗旨的。道教洞天福地的建設秉持著敬畏自然之心參訪諸名山宮觀廟宇,突出的印象就是:所有的建築都是依山勢而造,不對山體本身作大的改變,利用一些自然形勝建設,常常會使人產生「曲徑通幽」或者「別有洞天」之類的美感。司馬承禎作《天地宮府圖》的序中有一句話說:「天洞區畛,高卑乃異;真靈班級上下不同。」各地風景是各有不同的,如果遍訪天下名山,只能說各有各的特點,很難分出「高卑」之異,但是歷代文人(含道士、學人、帝王、將相)往往會有些「第一」的誇大,會出現多個「第一名山」「第一福地」之爭,類似的描述恐怕可以用「不勝枚舉」來形容。但各地各山有各自的「形勝」「名勝」之處是可以斷言的。

茅山(資料圖 圖源網路)例如,最早被稱為「第一福地」的茅山,由於在古金陵附近,又有許多高道在那裡遊歷和生活過,宮觀建設是比較多的,除「三宮五觀」,據記載元代就曾有257處道院。這些宮觀是歷史上多次建成的,例如《華陽陶隱居內傳》記載:「初先生以大矛、中茅間有積金嶺,其地可修上道(《真誥》云:……積金山其處宜人住,可索有水處為居室靜舍……)乃於嶺西立華陽上下館。」「宜人住」「索有水處」是人文建設的自然條件,現在看茅山的古建築或遺址,也是依山走勢而建的。再如武當山,雖然它最早並不是七十二福地,但不可否認它確實可算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其「地勢雄偉」,與茅山有很大不同。武當山的福地建設晚於茅山,真正較大規模的建設是從元代開始的,元代道眾募資修建宮觀廟宇,有所謂以五龍宮為首的「九宮八觀」,還有許多行宮、祠、廟、府、庵,以及書院、道院等,數量之多驚人。其重要特點是,結合自然環境,安排建築物,「如宮觀及三十六岩等岩廟,大都位於險峰峭壁、人跡難至之處,但其風光綺麗,景色迷人」,人文與自然結合,和諧統一,很少破壞自然環境。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建設理念還得到歷代統治者和地方官員的認可和支持。《茅山志》中載有唐代的《大和禁山敕牒》和宋代的《敕禁山》等詔誥,都是「禁斷戈獵樵蘇、秋冬放火」。如此嚴厲的「環境保護法」,至少有一些時間是雷厲風行的。武當山也是如此。明朝皇帝大修武當山,甚至在規劃建設時就考慮到「環境保護」,《武當山志》中所收《大明詔告》也要求分毫不動山體,依山勢造牆,形成人文建造的自然美。明代重修了許多宮觀,都要求「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除茅山、武當山兩處之外,各個洞天福地的建設應該是大同小異,都有著清靜、自然、和諧的共同理念。

武當金頂(資料圖 圖源網路)更難能可貴的是,時至今日,道教界仍保留著自然和諧建設洞天福地的傳統。最近在陝西舉辦的一次道教生態教育座談會上,江蘇省道協會長楊世華說:「為保護茅山的自然原始風貌,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道觀里安裝的電線杆和電線全部『下埋』,所有的垃圾桶和宣傳標語全部使用生態材料,景區所有的電器都用生態布進行包裹,所有的路燈都使用太陽能發電,同時要對大自然的樹木和土地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如在建設中遇到樹木障礙,我們將優先採取保護樹木的措施。」對大自然懷一顆敬畏之心,注重環境的「自然且隨意」,有這樣的思想建設洞天福地,真是難能可貴。再比如,2010年中國道教協會曾發布過《中國道教界保護環境的八年規劃(2010-2017)綱要意見》,其中就有很多提及環保的內容。按照上述這些傳統理念與當代社會實際有機結合的思想建設和完善洞天福地,洞天福地一定是生態文明的一個好樣板。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對解決當今環境污染問題極有借鑒意義古人最早想像的神仙生活是可以不吃不喝,而且可以自由自在地行游,如《莊子·逍遙遊》所說的「神人」是「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不吃不喝人無法活下去,後來的「辟穀」也是有條件的。那麼如何生活得好,在洞天福地的人間仙境可以寄託一些理想,這些又在洞天福地的記述和各種筆記、遊記乃至詩詞中反映出來,歸結起來大多是環境優美,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物產豐富;人們錦衣玉食,吃仙桃珍果,飲瓊漿玉液,生活安樂祥和,歌舞昇平,人際關係和諧。

武當山(資料圖 圖源網路)例如,《茅山志》記述茅盈「升舉」之時的境況說:「門前數頃地忽自平,治青縑帳屋,屋下鋪白氈數重,容數百人,坐遠近相語……小大並集,來者塞道……但見金盤玉杯、奇餚珍果,自至人前,光景翕赫,不可名狀。絲竹金石動天地,芳香之氣達於數里。飲食隨益,六百餘人,莫不醉飽。」由此可以想像物資豐富,人際關係和諧,老老少少歡聲笑語,個個酒醉飯飽,其樂融融的情景。其他一些「群仙洞府」的歌舞昇平、游宴歡樂的記述有更甚於此者。人們把當時最好的飲食,當時最高級的器物,當時最美麗的環境等,都放在各洞天福地的記述之中,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理想,只不過有些描述過分地誇張了一些。同樣是「理想」生活,有些筆記、詩文的記述更好理解和接受一些。陶淵明《桃花源記》的記述就是比較典型的,洞中人的生活清閑、安詳、寧靜、自然、勤勞、快樂,人們衣食無憂,淳樸真摯。這是古人特別是生長亂世的古人對無憂無慮幸福生活的憧憬。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又說,出洞時處處作了記號,但再回去找就沒有找到了,以後的人再也找不到了。陶淵明好像和道教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他寫的地方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而且這山洞的忽現忽隱成了以後許多神仙出沒之處的張本,偶入洞府仙境的人離開之後往往是再也找不回去的,這樣的記載不少。「洞中方數日,世上幾千年」的說法,或許也是從這裡衍生而來的。洞天福地本來是道人修真成仙之處,生活本應清靜、清苦的。那些錦衣玉食、金盤玉杯乃至歌舞昇平之類的描述,是人們把豐衣足食、和平安樂的願望,按古代世俗生活中的「高級享受」進一步美化了。而今我們從洞天福地中應吸取一些什麼呢?所謂「洞天福地」之處,首先是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同時又要宜人居住,前引陶弘景所說「宜人居」三字顯得特別重要,他是在「宜居」之處修建住處。其次是因山勢而建造,不破壞自然環境,以求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自然環境的優美,「土良水清」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水質好,當然有利人之「壽考」。可以看到,不少洞天福地的描述中都有「水甜」的字眼。人們嚮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如何應對人為自覺或不自覺造成的大氣污染、自然破壞,是生態文明的大課題,也是保護「洞天福地」這種樣板的重要課題。(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生態文明的樣板,道教洞天福地》一文整理髮布,作者熊鐵基,選自《中國宗教》期刊,2014年第5期。)
推薦閱讀:

水中精靈 七彩神仙魚
半佛半神仙的【道藏】21
老宋講故事135:莫入阿鼻神仙難救出苦海,虔誠發願大願方能轉乾坤
藥師琉璃光如來
附體修行和道教有關係嗎?

TAG:神仙 | 建設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