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比輪子還偉大的人類科技發明

相較文字、輪子這些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弓箭的作用卻時常為人們所低估。拉弦迫使弓身彎曲儲存能量,再猛地鬆開弓弦,使弓身在恢復原狀的同時將儲存的能量迅速而激烈地釋放出來,把搭在弦上的箭彈射出去——弓箭這種簡單而又偉大的機械發明,使得人類從此可以在遠距離、準確並有效地殺傷目標,不再必須冒著巨大風險近身肉搏。這堪稱火器誕生之前,人類手部的一次最偉大延長。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十六世紀這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弓箭、以及由弓箭衍生出的弩箭,一直是在人類同類相殘(抑或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戰鬥中,起著相當重要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距今7千至8千年的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所發現的弓身。殘長121厘米,中部(弣,也就是弓的把手處)寬3.3厘米、厚2.2厘米,殘存的兩端寬3厘米、厚2厘米。用桑木削制而成,除弣外、以樹皮包裹,外塗漆。樹皮僅見一層,並多有脫落。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弓,同時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最古老的漆器

世界上的不少國家與地區,都有「弓箭是由當地某位神、抑或某個傳說人物發明創造出來」的故事流傳下來,可人類使用弓箭的歷史其實往往早於這些神話傳說所處的年代。世界各地的考古發掘中,都有發現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又稱作細石器時代)的拋射體尖頭。比如在南非,甚至發現過距今6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拋射體尖頭。根據研究,這些尖頭極有可能就是箭鏃(箭頭)。但由於缺乏可供進一步佐證的證據,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另有他用(比如飛鏢的尖頭)的可能性。目前,可以確鑿證明與弓箭相關的證據,出自德國漢堡附近的一個遺址。該遺址具有阿倫斯堡文化(Ahrensburg culture)的特徵,考古人員在其中發現了距今1萬1千年左右的箭桿和箭桿毛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最古老的弓,乃是出自丹麥候姆皋(Holmegaard)附近沼澤的、距今8千年左右的榆木單體弓。

▲於候姆皋附近沼澤所發現的弓身之一。處於沼澤中高密度淤泥的缺氧環境內,因而歷經8千年依然保存得相當不錯

人類最初使用的弓不過是用單根木材或竹材,裝上植物纖維、動物筋或皮條作弓弦。充作箭矢的,只是把一頭削尖了的細木棍或細竹棍。這正是《易經·繫辭傳下》中所謂的「弦木為弧,剡木為矢」。這樣的弓箭,是原始人類長期智力發展與經驗累積的結晶,但也是相當粗糙落後的。隨著弓箭製作技術和使用技巧的不斷提高,中華先民不僅學會了在箭的一端裝上石片或骨頭的箭簇,以提高箭矢的殺傷力;還學會了在另一端裝上鳥類的羽毛,以增強箭矢飛行的穩定性;更還掌握了製作早期複合弓的方法,增強了弓身的強度和韌性。

▲在中國各地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歷年來出土了大量箭簇,包括有石簇、骨簇,以及少量用貝殼製成的貝簇。相比舊石器時代的石簇,這些新石器時代箭簇磨製更光滑、形態更規整,並已經有了便於裝配、使得箭簇更牢固的一些設計。圖中3~5為石簇,6~8為骨簇

弓的常見分類諸如:單體弓(弓身基本用一根材料加工製造而成)、加強弓(用相同或相近材料疊合而成,增加一個這個)、複合弓(弓身使用多種不同材料複合製造而成);長弓、短弓;直拉弓(弓身較直)、反曲弓(弓身彎曲)等等……都是相對的概念。一般而言,單體弓多長弓、直拉弓,複合弓多短弓、反曲弓。但這並不意味著絕對沒有長的、直的複合弓,抑或短的、彎的單體弓。早期的複合弓與其說是多種材料複合製造的產物,不如說是對單體弓強化改良的結果,也可以說是介於單體弓和真正複合弓之間的存在。因此自十九世紀末以來,世界上有不少弓箭研究者採納英國考古學家奧古斯都·皮特·里弗斯(Augustus Henry Lane-Fox Pitt Rivers)的三分法——根據弓身構造,將弓箭分為單體弓、加強弓、複合弓三種。

▲和弓(日本弓)就是一種非常長的加強弓。常見和弓中最大一檔的規格、弓身長約233厘米,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制式弓了

弓箭的常見發展演進軌跡,一般正是由「單體弓」到「加強弓」再到「複合弓」。單體弓雖然製作簡便,可由於單一材料的彈力有限,多數情況下張力不足。故而單體弓需要加大體積以資彌補,也就導致形制笨重,不便使用、攜帶。長期盛行單體弓的歐洲大部分地區面對這一問題,通過形態上的設計改進,以及在選料、加工上的精益求精來進行應對,但仍然堅持沿用單體弓這樣的構造。英法百年戰爭中的阿金庫爾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造就輝煌勝利的英格蘭長弓手們所使用的英格蘭長弓(嚴格來說稱「威爾士長弓」可能更準確)便是歐洲單體弓發展的傑出代表。

反觀亞洲多數地區與歐亞草原地帶上的各個文明,通過對單體弓的強化改良、逐步發展出了複合弓。直至現代,我國部分少數民族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制弓工藝:比如赫哲族,用水曲梨木做弓身,成形後、以魚鰾膠將鹿筋粘合於弓身;鄂倫春族,以落葉松或榆木製造弓身,再以鹿或犴的筋加強;鄂溫克族,用黑樺木做弓身的裡層、落葉松木做弓身的表層,兩層之間夾墊鹿或犴的筋,並以魚皮熬制的膠粘牢。這些都是留存下來的,典型的加強弓(或早期複合弓)實例。古代中國的中原政權,則早在商代晚期便已開始使用比較成熟的複合弓——「雙曲反彎複合弓」了。

▲商代晚期的甲骨文與銅器銘文中,有大量與弓有關的象形文字或圖形符號出現,其形狀幾乎皆為「雙曲反彎」。最終演化成了現在使用的「弓」這個漢字,也仍依稀能看出「雙曲反彎」的形狀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刀匠老劉微信:DJLL66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活在人類的心裡
如果特靈娜真實存在,那麼人類有可能長生不老嗎?
人類的每一餐,都是一部世界史
人類的宿敵:女權婊/女權癌

TAG:科技 | 人類 | 發明 | 弓箭 | 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