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鳩摩羅什:武威舌舍利塔歷經1600多年 力證大師譯經不虛(圖)

  作者:左玉麗 黨慧 稿源: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新疆庫車克孜爾石窟廣場的鳩摩羅什銅像。

  甘肅武威羅什寺舌舍利塔雪景。

  供奉佛教高僧舍利子的佛塔有很多,但舌舍利塔,世間僅有一個——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的鳩摩羅什寺舌舍利塔。

  鳩摩羅什寺舌舍利塔始建於公元420年,是為安奉鳩摩羅什大師的舌舍利而建,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2012年6月24日,鳩摩羅什寺對舌舍利塔進行修繕,11月28日竣工。此次修繕距第4次修繕有78年,屬歷史上第5次大規模修繕。

  他出身高貴卻又歷經困厄;

  他聲名顯赫卻又飽受爭議;

  70餘部、384卷浩繁的佛教梵文經典,在他的筆下化作曼妙的漢語,傳向遼闊的中原,1600多年來未曾增減改易一字;

  他準確而又系統地譯介了根據般若類經而建立的大乘空宗經典,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他的翻譯理論及所譯的經、律、論,不失原意,卻文辭優美,琅琅可誦,對唐以後千餘年來中國的哲學、美學、語言,以至文化生活都產生了深邃的影響;

  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施蟄存根據他的生平寫過小說;央視拍攝過他的專題片《一個人的龜茲》;以他為人物原型的穿越小說《不負如來不負卿》在年輕的讀者中風靡一時;有一首名為《一夢如是》的歌這樣唱誦他:

  岩層下,細膩的壁畫,

  千夜風砂,愈粗糲線條愈溫雅,

  高城外,枯坐著舍利塔,

  所有牽掛,封入一切有為法。

  迷惘的,破譯了心經,

  幡然入定,還默負著相的罪名;

  頓悟的,亂世中一意孤行,

  謬讚詬病,洞悉如夢幻泡影。

  最無常,是筆下須彌都應驗,

  蘇幕遮燈,只絢爛曇花一現;

  最如一,是清軟研成濃釅,

  重逢再見,本來如露亦如電。

  這一程,從龜茲輾轉到長安,

  空寂伽藍,曾追隨徒眾幾千萬;

  這一場涅槃,劫灰從未腐爛,

  支離的圓滿,方應作如是觀。

  盛年時,曾踏過遍野駱駝刺,

  涼州觀日,晨昏莫辨望朱成紫;

  殘年時,讀懂所有深邃文字,

  歲月修飾的,不外一夢如是。

  ……

  他,就是與玄奘大師齊名的東晉時後秦高僧、被梁啟超稱為「譯界第一流宗匠」的佛教大翻譯家鳩摩羅什。

  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武威市涼州區的鳩摩羅什寺採訪,在寺院住持理方法師的娓娓講述中,鳩摩羅什大師那跌宕起伏卻又多姿多彩的人生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 一 】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願生在佛教初傳的龜茲。

  龜茲位於今天新疆的庫車,是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

  西漢宣帝年間,漢朝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下轄西域三十六國,其中就有龜茲國。東漢永平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為都護,居龜茲。」之後數百年,龜茲一直是西域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前後,佛教從古代印度傳入龜茲,受王室尊崇,龜茲遂成為西域佛教中心。

  魏晉年間,一位名叫鳩摩羅炎的古印度婆羅門貴族拋棄相國之位,避世出家,東度蔥嶺,來到龜茲。龜茲王白純迎請他為國師,並「以妹妻之,因生羅什」。

  鳩摩羅什尚未出生時,就頗具神秘色彩——據說,羅什的母親懷羅什後,記憶和理解倍增於從前,甚至無師自通了梵文。阿羅漢達摩瞿沙說:「這必定是懷有智慧的孩子。舍利佛(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智慧第一」)在母胎時,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

  鳩摩羅什7歲時隨母出家,學習小乘佛法。小羅什記憶力驚人——每天能背誦三萬二千字經文,號稱「日誦千偈」,而且深解義理,是一位聰明絕頂的「神童」。

  公元352年,母親帶9歲的羅什長途跋涉,到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境內)拜著名法師盤頭達多為師。達多常常稱讚羅什,罽賓國王聽說後,召集了一些論辯師與羅什辯論,羅什挫敗眾人而聲名大著。

  3年後,羅什隨母親返回龜茲。途中,沙勒國邀請鳩摩羅什升座說《轉法輪經》,12歲的羅什法師名聞西域。

  此後,鳩摩羅什研究佛經的同時,遍習聲韻學、語文學、工藝、技術、歷算之學、醫藥學、邏輯學、星象、律歷等學問。

  在莎車,鳩摩羅什遇到名僧須利耶跋跎、須利耶酥摩兩兄弟。須利耶酥摩是當時西域有名的大乘佛法大師,在西域諸國有眾多弟子。

  羅什向須利耶酥摩學習大乘佛法,感嘆:「學佛的人不學大乘,就好比凡人們看到黃金卻不認識一樣,真是太可惜了。」

  此後,鳩摩羅什不僅廣習大乘經論,也以大乘利己利人的精神,作為修行弘法的最高準則。

  龜茲北境的溫宿國有一位道士,精通辯才,在西域享有盛名。他發誓說:「若有人辯論勝我,我將斬首自謝。」鳩摩羅什途經溫宿,與他辯論,將他挫敗,使道士「即迷悶自失,稽首皈依」。這場在歷史上被稱為「溫宿論戰」的辯論,使鳩摩羅什「聲滿蔥左,譽宣海外」,龜茲王親往溫宿,迎接羅什回國。

  從20歲到38歲,鳩摩羅什常常巡迴西域各國,得到各國人民的擁戴。《鳩摩羅什傳》記載說:「西域諸國服什神俊,咸共崇仰。每至講說,諸王長跪高座之側,令什踐其膝以登焉!」

  鳩摩羅什的師父盤頭達多得知羅什改宗大乘,特地前來詰問。師徒之間往來辯論一個多月,盤頭達多終於覺悟大乘之妙,讚歎著說:「師父未能通達,徒弟反而啟發師父的心志。」轉禮羅什為師,說:「和尚是我的大乘師父,我是和尚的小乘師父。」自此傳為佳話。

  就在鳩摩羅什佛法修為越來越高,「道震西域,聲被東國」時,一場劫難發生了。

【 二 】

  鳩摩羅什在西域講經說法的時候,正是我國北方紛亂動蕩的五胡十六國時期,群雄逐鹿混戰,政權分割交替。

  十六國之一的前秦,佔據著北方黃河流域,為氐族苻堅所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

  苻堅建元十三年,太史上奏:「在外國邊野,出現一顆閃亮的明星,應當有一位大德智人,將來我國。」

  苻堅說:「我聽說西域有位鳩摩羅什,襄陽有釋道安。那位外國的大德智人,一定是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早有東行弘法的宏願。母親去天竺修行前,曾對羅什說:「大乘教法,要傳揚到東土,全得仰賴你的力量。但是這件事對你自己而言,卻沒有絲毫的好處,你到東方去將歷經磨難……」

  鳩摩羅什回答說:「大乘之道,要利益別人而忘卻自己。假如我能夠使佛陀的教化流傳,使迷濛的眾生醒悟,雖然會受到火爐湯鑊的苦楚,我也沒有絲毫的怨恨。」

  公元382年,苻堅派驍騎將軍呂光率兵攻打龜茲。苻堅為呂光餞行時說:「帝王應天而治,以愛民如子為本,並不是貪愛人家的地盤就去攻打,實在是因為那裡有懷道之人。聽說西國有個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明陰陽,是後學的宗師,朕非常想念他。賢哲是國家的大寶,如果打下龜茲,立即用快馬把他送回來!」

  有一羅漢曾對鳩摩羅什的母親說:「常當守護此沙彌,若至年三十五不破戒者,當大興佛法,度無數人,與優波掘多無異。若戒不全,無能為也,止可才明俊詣,法師而已。」

  呂光攻下茲龜後俘虜了羅什。呂光不信佛法,又覺得羅什年輕,便很輕視他,硬逼著鳩摩羅什與其表妹龜茲公主成親。百般威逼勸說,均被鳩摩羅什拒絕。呂光設計將他灌醉,與公主同關進密室,遂使鳩摩羅什「虧其節」。

  呂光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強迫羅什或騎劣牛背,或騎烈性馬,就是要出羅什的丑。幾番惡意欺凌折磨,鳩摩羅什都坦然面對,呂光這才停止了輕慢行為。

  公元386年,「淝水之戰」暴發,苻堅被殺,姚萇稱帝,史稱「後秦」。

  正撤兵東返的呂光聽到消息,立即割據稱王,定都姑臧(也稱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史稱後涼。

  鳩摩羅什跟呂光在武威住下來,在這裡學習漢語,講經說法。

  姚萇慕鳩摩羅什高名,力邀羅什,但呂光父子不許他東入關內。姚萇的兒子姚興即位後,再次敦請羅什,仍未成功。

  公元401年,姚興發兵後涼,大敗涼軍,迎鳩摩羅什入長安。

  公元407年,58歲的鳩摩羅什抵達長安,姚興舉行盛大歡迎儀式,並以國師之禮相待,從此鳩摩羅什專註翻譯佛教經典。

  姚興認為羅什法師如此聰明,沒有傳續後代實在可惜,就從後宮中挑選了十位漂亮的宮女,逼迫羅什接受。

  鳩摩羅什深感業障深重,總是用「臭泥中生蓮花」自喻。每次說法,都要語重心長地說:「譬如臭泥中生長蓮花,但採蓮花,勿取臭泥也!」

【 三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簡雅優美,包含無窮智慧的偈語,出自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若蜜經》,是他所譯經文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被稱為「六如偈」。金庸在《天龍八部》里將其概括為「一夢如是」,得到的和拋棄的,一夢如是!

  佛經翻譯在中國翻譯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及不空更被譽為「四大譯師」。

  東漢明帝時,佛法傳來中國,歷經魏晉諸朝,漢譯的經典漸漸增多,但是翻譯的作品多不流暢,聱牙佶屈,艱澀難懂,影響教義流傳,使佛法在中原長期不興。

  鳩摩羅什入長安後,在姚興的全力支持下,他在長安逍遙園與長安大寺設立譯場,率弟子八千餘人,他們都是當時傑出的譯經大師,而其中最著名的有後來被人們稱為「四聖」的道生、僧肇、道融、僧壑等人,開始大規模地翻譯佛經。

鳩摩羅什翻譯佛經

  鳩摩羅什似乎擁有理解與闡釋佛教教義的驚人能力,他的翻譯事業,堪稱獨步空前。

  在堅持準確傳遞佛經旨意的前提下,鳩摩羅什對原文刪繁就簡,突破陳規,改直譯改為意譯,講求簡白曉暢,通俗易解。他的譯經融漢文與梵文之長,古樸典雅,自然生動,創造出一種具有外來語和華語調和之美的新文體。

  《金剛經》里有很多佛理深奧的句子,是為「無可說之說,不能言之言」。這部經書有六個版本,羅什和玄奘都有譯作,但鳩摩羅什的譯作更為流傳。

  他的譯作中有大量的新造名詞和音譯名詞。「大千世界」「一塵不染」「天花亂墜」「想入非非」「粉身碎骨」「迴光返照」「火坑」「煩惱」「苦海」「魔鬼」「世界」「未來」「心田」「愛河」……這許多耳熟能詳的佛經辭彙,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用語,不僅豐富了漢語語彙,也豐富了我們的心智和生活。

  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經典,主要是根據般若經類而建立的龍樹一系的大乘中觀思想。他所譯出的經論,在我國佛教史上,帶來巨大的影響,他的譯籍,大部分成為中國佛教各宗立宗的經典依據。

  唐高僧吉藏以他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典為依據,創立了三論宗,尊羅什為始祖;

  三論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為四論學派;

  《法華經》,是天台宗的緒端;

  《成實論》,為成實宗的根本要典;

  《阿彌陀經》《十住毗婆沙論》,為凈土宗的依據;

  《彌勒成佛經》,促成彌勒信仰的發展;

  《坐禪三昧經》,促進菩薩禪的盛行;

  《梵網經》,使我國能廣傳大乘戒法;

  《十誦律》,是研究律學的重要典籍……

  雖然鳩摩羅什翻譯的是佛經典籍,但他的影響遠遠地超出了佛教的範圍。他在中國佛教的譯經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史家統稱羅什以前的譯經為「舊譯」,稱羅什譯經為「新譯」。他的譯著在中原與深沉博雅的漢文化相遇、交融和碰撞,賦予了佛教更豐富的生命意義,使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儒、道並立而形成中國三大思想體系。

【 四 】

  「天下名山僧佔多」。許多的名剎古寺,都是建築在人跡罕至的偏遠之地。

  佛經說,遠離人間的歡樂,為接近智慧,願獨處於寂寞深山……

  曠野深山福德之地,實在是修行的好去處。

  然而,武威鳩摩羅什寺卻坐落在繁華的市中心。唐朝碑記記載,「羅什地基,四址臨街,敬德記」。

  「羅什是離紅塵最近的高僧。」理方法師對記者這樣解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武威,應該是中國佛教聖地之一。

  據史料記載,武威鳩摩羅什寺始建於公元38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公元385年至401年,鳩摩羅什羈留涼州期間,向當地居民學習漢語,為今後著手翻譯經卷做準備。同時,他和自西域追隨而來的僧人們在這裡卓錫譯經,開壇說法。

  河西各地僧人慕羅什法師之名前來拜訪和求教者絡繹不絕,西域和中原高僧也常來交流研習佛學,佛教在涼州蔚然成風,羅什寺也成為這一時期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思想傳播和文化交流的場所。

  大法師僧肇聽聞後,從千里之外的長安翻山涉水來到姑臧,向羅什求教,兩人互學互補,羅什深深感受到漢文化和他在西域時期已經接受到的佛教文化形成碰撞,而這富有再造意義的碰撞,在鳩摩羅什的佛學思想中結出了豐碩的文化果實。

  公元413年,鳩摩羅什在長安逍遙園(今陝西戶縣草堂寺)圓寂,終年70歲。

  鳩摩羅什圓寂前曾經立下誓言,「若我所譯經典,合乎佛意,願我死後,荼毗(火化)時,舌根不壞。」

  據《高僧傳》記載,當鳩摩羅什圓寂以後,弟子們依照佛禮予以火葬。鳩摩羅什肉身盡化,唯有舌頭不爛。

  公元420年,鳩摩羅什的弟子們奉羅什遺願,將舌舍利奉歸武威羅什寺修塔供養,這就是現存寺內的鳩摩羅什舌舍利塔。

  在歷史上,鳩摩羅什舌舍利塔什寺塔共經過唐貞觀年間、明永樂元年、清康熙二十八年3次大的修繕。其間,於明代成為陝西涼州大寺院,英宗正統十年二月十五日,為羅什寺院頒發了大藏經,並下聖諭道:「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光供養。」此諭現完好保存於武威市博物館。

  1927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武威發生8級大地震,城內的羅什寺、大雲寺、清應寺等許多名勝古迹被毀壞殆盡,全被毀為瓦礫,唯獨羅什寺塔殘存半截。1934年,當時的地方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羅什寺塔,使歷史古迹得以保存。

  這是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寺為舌舍利塔的修復舉行開光儀式。距今1600多年的鳩摩羅什舌舍利塔是第五次大規模修繕,古剎修繕資金200多萬元全部來自於中國內地、泰國、印度等海內外信徒的捐助。鳩摩羅什在中國國佛教傳播時期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四大佛經翻譯家,被譽為「譯經泰斗」。中新社發 楊艷敏 攝

  現存的鳩摩羅什舌舍利塔為八角12層,高33米,空心磚砌,塔座呈八角形,塔門朝東,從下起第一、三、五、八、十二層均設有塔門,最上面一層設一小佛龕,龕內供金佛一尊。塔體每層都用平磚疊成腰檐,八角翹首,飾以綠色瓦罐,下系風鈴。塔頂部鑲嵌葫蘆形的銅質寶瓶,雖歷經風雨,仍色澤如新,熠熠生輝。由於塔身青磚風化嚴重,塔基裂縫,地面多處下沉,大有傾斜的可能。為此,經甘肅省文物局批准,對鳩摩羅什寺舌舍利塔進行全面的維修。

  舌舍利塔經過第5次大規模修繕,巍然屹立在鳩摩羅什寺內。晴日薄暮,清風徐來,舌舍利塔八角的風鈴叮咚作響,久久回蕩在遼遠的古絲綢之路,彷彿訴說著那傳奇而古老的歷史……


推薦閱讀: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民俗之婚娶
「小蔥帶你吃天下」——武威:尋味涼州古城!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歷史之涼州古墓之謎

TAG:大師 | 鳩摩羅什 | 1600 | 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