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劉士余有兩次誤解:改革不是沽名釣譽

摘要 【市場對劉士余有兩次誤解:改革不是沽名釣譽】證監會發布會,劉士余的改革方向和意圖才真正現出端倪。當市場知道,他不是一個只求自保的「好人」,也不是一個只求掛勛的「猛人」,市場說,他可能真的行。(澎湃新聞)

  市場對劉士余有兩次誤解。

  第一次是他初初上任,履歷光鮮,謙遜儒雅,媒體掘地三尺,並沒有找出多少他的熱辣猛料。

  市場覺得來了一個「好人」。然而,剛經過了一次腥風血雨,大家的疑問是,他好,嗯嗯,可是,他行嗎?

  第二次是去年年底,突然流傳出他大罵「妖精」的內部講話,媒體又開始掘地三尺,熱辣猛料噴涌而出。一時間,真是嚇死保保,呃,是寶寶了。市場震驚來了一個「猛人」。然而,在這個無所適從的時節,大家的疑問是,他猛,呵呵,可是,猛就能行嗎?

  市場的誤解其實也源於市場的無奈,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確實已經到了經不起折騰,同時又經不起耽擱的時刻了。

  這一次,證監會發布會,劉士余的改革方向和意圖才真正現出端倪。當市場知道,他不是一個只求自保的「好人」,也不是一個只求掛勛的「猛人」,市場說,他可能真的行。

  穩:改革不是沽名釣譽

  劉士余很穩。這一點也許有點出乎市場預料。

  在這次證監會發布會前,整個市場都在熱浪喧天的打「資本大鱷」。到了人神共憤、口誅筆伐、生吞活剝的地步。好在劉士余雖則早就提過,但沒有「層層加碼」,而是表現出較為理性的態度。

  細想,倒不應讓人意外。

  每一屆履新,都難免要和特朗普一樣,日以繼夜的顛覆舊令出台新令表明心跡。而劉士余上任時,可能是近年來最有資格和特朗普心有戚戚焉的人了。「我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但縱觀一年來,劉士余沒有在政策創新上大搞花樣,沒有突發奇想突如其來突如一夜狂風來。

  他保持了市場預期的一致性。

  要知道,這其實涉及市場問題的關鍵。

  我們總是在說,中國的股市不成熟,為什麼?因為股民不成熟。因為散戶太多。因為賭性太強。我們怪罪股民不理性,可是為什麼不想想,這很可能是因為政策制定者隨意性太強。如果政策制定和執行者都不過是在期待政策的短期、或者轟動性效應,如果一個驚魂未定的市場,等著的總是另一場魂飛魄散,那又怎麼能夠怪普羅大眾總在期待「政策市」?

  改革不是沽名釣譽。但要遏制沽名釣譽的慾望,並不容易。

  當每一位履新者都拿出「改革者」姿態大力推進各種政策,然後以改革阻力太大為由戴著改革先鋒的光環絕塵而去時,不是這市場太涼薄,實乃這市場太脆弱。

  仍然在市場中把政策看做一紙公文或者一種行政意旨,即使打著「市場化」的名義,也不過是對市場的損害。在前年的股指期貨、去年的熔斷機制上,這種扭曲達到了頂峰。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當市場在千股漲停、跌停的魔咒中無法解套,在專家的唱多、唱空中無法自持,在政策的追捧、挽救中無法自理時,最難的是,恢復市場的信心,恢復市場對前景、對政策仍然具有一致性、可期性、可靠性的信心。

  這一年,做的不錯。

  改革是風平浪靜好行船,但保持一場靜水流深的風平浪靜,很不容易。

  IPO:改革是潛移默化

  但劉士余也沒有停。這一點也出乎了市場預料。

  這一年,IPO不退反進。劉士余上任以來至今證監會共核發297家公司IPO批文,其中2016年共計229隻新股上市,創下近5年新高。

  本國市場的IPO真是個怪胎。每一屆新任主席上台必然要重言承諾市場化,市場化必然少不了註冊制等。然而,在大刀闊斧一番以後,總是要回到一個市場化無法理解的前石器時代,停止IPO.

  中國證監會歷經7位主席,此前除了周正慶外五人9次暫停IPO,最長一次是14個月,郭樹清任上。

  IPO對股市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即時來看,新股重啟影響偏負面,IPO暫停偏正面,但影響有限,長期更不改變大趨勢。

  但就有一種奇怪的理論,認為IPO增加相當於從市場中「抽血」,是公司市值下降,市場動蕩的根本原因之一。這種說法,捨本逐末,而且荒謬,相當於自己公司市值下降,不去考慮自我革新、奮起直追和合理回報,不但要去怪是投資者無情,還要怪是因為投資者無錢。

  抱怨「抽血」的人,沒想過有「造血」這件事,不新陳代謝,「血」就充足嗎?陳舊血液、甚至有廢料閉環循環,恐怕只會滋生敗血症吧。

  所以,正常IPO,本身不是罪魁禍首,而且是良性的,市場就是需要不斷有良好造血功能的新細胞進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公司治理,促進市場治理,促進投資者治理。

  但改革不是迎合,要遏制迎合的慾望,卻並不容易。

  反反覆復停IPO,是避重就輕,也是惰政的表現。如果說IPO變成了歷次市場上漲或下跌的加速器,那也只能無不遺憾地說,這是政策引導扭曲加引導政策扭曲共同導致的扭曲結果。而且,市場化程度因之受損,人為製造了一些所謂的稀缺資源,破壞了市場公平,引發了市場不穩定,又繼續損害市場。

  推進IPO,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資本市場的反映。一方面,更多優質公司上市有利於給投資者提供更優的「供給」,即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更多優質公司上市讓市場更具活力,形成更優的「結構性」,促進戰略性新興行業發展,讓創新驅動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促進優勝劣汰。

  這是不聲不響的,在推進真正的市場化。

  改革是潛移默化。

  進:改革是高效務實

  而且劉士余在進。其進度也出乎了市場預料。

  股市的內幕交易、信息欺詐等一直是老大難問題。證監會「越位」和「缺位」共存的困境、權力很大和效果甚微的矛盾一直存在。

  這一年,確實不一樣。

  一是狠。動真格的,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市場禁入人數達到歷史峰值。2016年證監會對183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18份,393名資本市場的涉案人被採取限制出境措施,20.64億資金被凍結。針對IPO欺詐發行、中介機構推動造價、惡性操縱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嚴查高罰。欣泰電氣成為因欺詐發行退市的第一隻股票,也是創業板退市第一股;蘇嘉鴻內幕交易威華股份案則罰沒金額超1億元;市場操縱違法案件中,中鑫富盈、吳峻樂操縱「特力A」等股票案罰沒金額超過10億元。

  二是准。抓住牛鼻子,擠泡沫,擠壓投機套利空間。「炒殼」是一種。證監會「史上最嚴」借殼標準《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出台,西藏旅遊等多家涉及借殼的上市公司終止重組,暴風科技等企業的併購重組相繼被否,A股市場「殼」價下跌30%以上;再融資是一種。近幾年,再融資規模已經佔據總體融資規模的90%,但上市公司有上千億募集資金閑置在購買理財產品等之中。2017年2月,證監會頒布再融資新政,遏制上市公司過度、頻繁融資和定增套利。

  三是嚴。積極建制,不但門檻變得更嚴,而且系統化,實現多層次監管。IPO的數量推進伴隨著質量的跟進。對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執法變得更嚴,2016年近70家首發申請企業主動撤回申請;監管體系大框架逐漸成型。如大家所知,趙薇旗下公司與浙江萬好萬家公司之間的收購案,上交所已經發出了五封問詢函,導致收購計劃一次中止,一次出現重大變更,目前仍在博弈中。如許多人所不知,交易所的一線監管權一直都有,但只有從去年以來,交易所向上市公司發出監管函、問詢函的情形在A股市場上越來越頻繁而常見。

  改革是高效務實。

  市場不傻:改革是藝術

  改革是個有趣的事情。有那麼多的目標,其中有很多看上去都是互相矛盾的。在一個公開市場中,更為明顯。這不但是個遮掩不住的地方,而且承擔了許多不是本市場造成的結果。所以,我們才會對證監會主席尤為關注。

  成功的政策,其實應該是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改革不是東一鎚子西一棒子,不是這兒一個政策承諾那兒一個政策下達就完了。在改革中要運用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

  如果註冊制是為了加強新陳代謝,那麼先要加強造血功能,加強市場公平競爭度,投資者會有更多選擇,公司會有更大經營動力;如果退市是為了淘汰缺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司。那麼先要加大力度處罰違法違規交易,處罰不思公司治理只思空轉套現,加上市場選擇增加,慢慢的這些公司就會被市場遺棄;如果市場化是為了保護投資者權益。那麼先要使市場更加公開透明,信息更完全,規則更完善,選擇更充分,投資者的權益就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沒有政策能夠獨木成林。政策本身,必須有內部的邏輯聯繫和戰略布局,從而最後能夠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有相當的自我修復和出清能力。這樣,註冊制、退市等等都好,本身就是一種水到渠成。

  當劉士余淡然做了很多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的事情,市場也同樣淡定時,我們至少能夠得到兩個結論,一個是,市場並不是大家所想像和傳聞的那麼傻和作。另一個是,市場認同了這個方式。

  政策制定,越來越是個精準活兒,市場會知道誰懂它,也知道誰有負責任精神。政策制定的擔當,表現在有決心,這可能是很多人能夠看見的,但更要表現在有潛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計劃,這可能是一時大家看不見的。循序漸進、科學系統、環環相扣,這才是穩中求進的真諦。

  改革,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後記

  屹立江湖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劍客,一種是刀客。

  劍是禮器,比如尚方寶劍。所以,劍術的巔峰,是誠心正意,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劍客多情,因為劍客的終極目標,是正直、仁義,是給世界秩序。

  刀為兇器,稱為百兵之膽。所以,刀術的巔峰,是無往不勝,是魑魅魍魎徒為耳,妖腰亂領敢欣喜。刀客無情,因為刀客的終極目標,是有仇報仇有怨抱怨,是給世界教訓。

  當市場比江湖更險惡,所謂治理,需要的是多情劍客無情刀。一個多情的劍客,劍心合一,才能始終不忘初心。一把無情的刀,刀在手中,才能破空掃出新天地。

  人人都在推崇的「珍珠項鏈論」,其實我不是很get得到。

  但是,當劉士余笑對媒體說,資本大鱷是誰我不能告訴你時,我倒是彷彿感覺到,他在滿身劍氣中,有一柄長三寸七分,薄如蟬翼的飛刀,沒有人見過它的樣子,因為它例無虛發。

  請加油!

  相關報道>>>

  劉士余主席下一步要怎麼干:監管部門內鬼或被陸續清除

  穩定是主基調 證監會將繼續「擼起袖子」逮鼠打狼

(原標題:市場對劉士余有兩次誤解:改革不是沽名釣譽)

(責任編輯:DF118)

推薦閱讀:

春天裡的第一場車展
加拿大住房市場或越來越熱
兵魂中國IEC瀟湘之師向各位問候:祝你和家人們幸福安康。
小米運營總監:產品功能的場景化運營,是產品很重要的環節
滬港通兩地市場各使用本地規則 權利義務對稱

TAG:市場 | 改革 | 劉士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