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金融風暴是如何形成的(2)
作者:韓秀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但是,這場金融風暴遠遠沒有就此完結。8月15日,它又在我國香港和台灣地區登陸。10月18日,台灣地區在擁有830億美元充足外匯儲備的情況下突然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使得新台幣匯率一舉跌破了30元兌換1美元的心理大關;隨即,香港成為國際投機資本的眾矢之的。10月20日,香港打響了港幣保衛戰。經歷5天腥風血雨的激戰,港幣守住了,但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卻早已跌破萬點大關,與兩個月之前的市值相比,港股4.3萬億港幣的總市值已經跌去一半,縮水2萬億港幣。金融風暴在香港受挫後,並沒有停下它的腳步。11月7日,又在韓國首爾登陸,作為全球第十一大經濟實體的韓國僅僅支撐了10天,韓元即告棄守,瞬間跌破1000韓元兌換1美元的關鍵價位,跌幅高達20%。到12月2日,韓國中央銀行外匯儲備只剩下60億美元,而此時韓國外債總額達1100億美元,其中1年內到期的短期外債達800億美元,而在20天內必須歸還的外債總額竟高達200億美元。韓國還不起外債了,難怪當時韓國總統金泳三不無悲傷地說:「韓國政府實際上已經破產了。」12月3日,金大中和三位總統候選人,加上國會議長一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救援條款上簽字畫押時,金大中說:「1997年12月3日是韓國的國恥日。」至此,亞洲經濟「四小龍」和「四小虎」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幾乎無一倖免。我們現在回顧1997年這場亞洲金融風暴,不僅看到了它的殘酷,更值得思考的是,金融風暴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面對這樣的風暴,作為個人、企業,甚至國家,我們能做些什麼?這場風暴起於泰國。當時,一部分國際炒家已經看到泰國的經濟變得虛弱了。泰國政府借了大量的外債,短期的熱錢大量流入泰國,去追逐泰國房地產市場中迅速膨脹的財富,尤其是太多的人把錢投到了股市。國際炒家已經看準泰國經濟中出現了重大隱患,很難抵禦大規模持續的金融攻擊。於是,他們首先在匯市上發難,因為一個開放的國家幣值是否穩定,直接影響到國民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國際炒家利用成倍放大的金融槓桿工具,大量從泰國銀行借入泰銖,反手又在匯市交易中大量拋售泰銖,迫使泰國政府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不得不動用手中的美元儲備承接泰銖的拋盤。結果,泰國政府本來就不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很快就不夠用了,而政府短期外債的到期還本付息壓力又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放棄泰銖與美元的固定匯率,使那些國際炒家們在泰國得手了。
推薦閱讀:
※向前解盤:5.16日內現價點位已達,速度進場!
※如何評價金箍棒金融?
※只要懂得等待,準確率就高
※精彩金融界 之 洗黑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