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十大原理
06-07
- 西方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學是研究如何將稀缺的資源有效地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之中,以使人類的慾望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學科。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屬於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源,研究範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經濟學原理》(第4版中文版為北大版)自創歸納出「經濟學十大原理,讀者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並用於分析生活中的經濟現象。一、下面簡單敘述下西方經濟學十大原理: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這表明經濟學是研究資源稀缺條件下的選擇問題。為了得到一件喜愛的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件喜愛的東西。作出決策要求人們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權衡取捨。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又稱擇一成本,是指在經濟決策過程中,因選取某一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價或喪失的潛在利益。機會成本的嚴格定義是:選擇最優方案放棄的次優方案的價值。寬泛地理解,機會成本是選擇某一特定方案放棄的其他各種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這裡的最優,並非實際發生的最優,而是選擇者(決策者)的心理預期。例如:經濟系一個大學生從家鄉到學校來學習知識,那麼他放棄了出外打工的機會,如果他出外打工,那麼他每個月大約可以收入2000元 ,上學期間每年學費3600元,每個月生活費500元,那麼請問他選擇來上學,每個月的機會成本是多少?答:3600/12+2000+500=2800元。3、理性的人考慮邊際量。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邊際分析法。生活中的許多決策涉及到對現有行動計劃微小的增量的調整。經濟學家把這些調整稱為邊際變動。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可以通過考慮邊際量來作出最優決策。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經濟學分析的背景——制度決定人們的行為,要用制度來引導與約束人們的行為。1、2、3、4這四條是關於個人如何做出決策的四個原理。市場經濟的組成單位是個人,個人有決策(做出選擇)的自由。個人組成整體。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是個人行為。這四條原理說明了如何研究個人行為。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人與人的關係本質上是交易關係,這種關係之所以產生是因為貿易是雙贏的,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都如此。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看不見的手」調節每個人的經濟活動,「看不見的手」就是價格。市場機制調節是經濟學的基本內容。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市場經濟需要法治,同時市場也有失靈。政府的作用是補充市場機制之不足。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單純的市場調節經常會導致市場失靈,而政府的通關調控措施可以改善市場結果。5、6、7這三個原理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也是微觀經濟學所要論述的問題。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決定一國整體狀況的是其生產能力,這是分析整體經濟的中心。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現代經濟是貨幣經濟,貨幣與物價的關係是經濟學家一直關注的。通貨膨脹是經濟中物價總水平的上升。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結果總是相同的:貨幣量的增長。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這是短期中整體經濟的中心問題,也是政府調節的難點。經濟學家研究人們如何作出決策:他們工作多少,購買什麼,儲蓄多少,以及如何把儲蓄用於投資。經濟學家還研究人們如何相互交易。最後,經濟學家分析影響整個經濟的力量和趨勢,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長,人口中找不到工作的人的比例,以及價格上升的速度。雖然經濟學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經濟學的十大原理把這個領域統一起來。8、9、10這三個原理是整體經濟運行原理,是宏觀經濟學研究的範圍。
推薦閱讀:
※賴國光:不可不知道的風水十大禁忌
※八十大壽慶典儀式暨主持詞2
※年過50歲依然活躍的十大不老女妖(圖)
※盤點最值得去的世界十大奧運城市
※鋼琴初級練好一首曲子的十大要素